边疆山区旅游与交通空间结构演变及效应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3 01:28:13

点击下载

作者:明庆忠 等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边疆山区旅游与交通空间结构演变及效应研究

边疆山区旅游与交通空间结构演变及效应研究试读:

前言

国内外现有的关于旅游空间结构及演变、旅游交通等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为边疆山区交通与旅游空间结构演变及趋势分析研究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理论和应用成果。随着旅游业向休闲度假转型及交通网络的发展,区域旅游与交通等要素的集聚与扩散也经历了不断的重组与变迁,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新的旅游开发轴线又必将影响旅游空间格局的演变。结合当今发展形势与相关要素的变化,检讨传统的理论,审视交通与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的关联机制及其效应,对于新时期区域交通与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具有非常必要的研究意义。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和消费升级带来旅游消费市场新需求的大背景下,研究交通要素与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的优化模式、影响机制、耦合特征等是适应这种新要求的必然要求,将边疆旅游地理研究纳入边疆地理学的视野,也是丰富我国旅游地理学、交通地理学、边疆地理学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书以旅游地理学和边疆地理学、交通地理学为视角,揭示交通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规律,运用空间技术等多种技术与方法提升研究的科学性。本书以云南省为主要案例展开研究,在旅游空间结构的演变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交通与旅游空间结构的演变及发展规律,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系统分析。通过观察云南省交通业与旅游空间结构的互动关系,本书总结了边疆山区交通与旅游空间结构演化的相互作用过程及规律。该研究对整个边疆山区旅游业发展具有一般性范式的借鉴价值。

国家充分重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纲要(2013~2020年)》中,政府也强调了旅游交通行业的重要性,认为旅游业与交通业的融合发展是建设旅游强国、满足人民休闲旅游需求与提升生活质量的基本要求。中国山地占国土面积的2/3,西南和西北陆地边疆地区又多是国家功能开发区的限制开发区,旅游产业是环境友好型和生态化程度高的产业,利用边疆山区丰富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发展特色优势旅游业,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中,强化旅游业与交通业的融合,提升边疆山区旅游业发展水平,充分发挥旅游业改善民生、富民强山、精准减贫、保护环境、建设边疆的作用,这是实施国家战略与促进边疆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

云南是一个自然风光瑰丽、民族风情独特、历史文化悠远、生态环境优良、人文地理背景异彩纷呈的边疆内陆省份,一直有“九分山与原,一分坝和田”之说,集“边疆、山区、民族、贫困”于一体。云南在国内旅游业起步较早并迅速发展,一直是国内外的旅游热点地区,并且作为中国旅游业的“排头兵”,云南历来是国内外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但因为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交通一直是影响云南旅游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在新的市场需要求下云南旅游发展面临新形势,旅游业已成为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型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云南旅游业发展空间及潜力仍然很大。同时,云南迎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加快旅游强省建设的战略机遇期。在此背景下,云南旅游空间结构必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分析和研究交通与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的相互关系,是谋求云南旅游产业提档升级的重大研究课题。其研究也可为云南省及其他边疆山区交通与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研究、旅游开发格局调整、旅游生产力布局优化提供参考。同时,本书对于内地省域旅游空间结构调控和转型发展也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本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边疆山区交通与旅游空间结构耦合及关联机制研究——以云南为个案(批准号:41361037)”支持完成的成果之一。同时,本书也得到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地重点课题“云南旅游发展空间演化与发展模式(JD2014ZD)”资助。本书主要研究贡献者有明庆忠、刘安乐、毛昕、李长凤、袁静、李美婷等。左文君帮助完成了文稿参考文献校核和文稿编排等工作。第一章相关研究动态与研究价值第一节旅游交通研究一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交通不仅是实现旅游活动的重要手段,而且推动着旅游业的均衡发展。旅游交通的便利程度衡量着旅游业的发达程度,并在旅游活动六要素中属于先决条件,决定着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旅游交通条件直接影响旅游资源开发的市场区位或潜力,影响旅游流的空间分布模式及集散态势,影响游客的感知体验及旅游后评价,最终影响整个旅[1]游系统的运转效率与可持续性。

西方发达国家最先重视旅游交通,他们从旅游者出行行为、交通对旅游的影响及旅游交通规划等领域进行研究。20世纪20年代,美国交通调查开始注意旅游交通需求,并在道路交通规划中融入旅游交[2]通规划理念。1923年开通的位于纽约市外的Bronx River Parkway便[3]是将道路置于自然空间(森林)当中的旅游交通案例。德国采取道路建设先行的措施,极大地缓解了由旅游需求增加而带来的交通压力。此外,德国还建立了夏季假日交通预测、预报信息系统,并在观[4]光地的周围采取增设交通标识等措施改善旅游交通状况。20世纪90年代,国外学者开始重视旅游交通的研究,特别是从旅游与交通之间[5]的关联性,以及旅游交通经济学等方面进行研究。二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国内学者对旅游交通的研究涉及旅游交通综合理论、旅游交通规划理论及应用、旅游与交通关联、旅游交通信息化与旅游交通地图,以及我国旅游交通管理研究等领域。

也有国内学者对旅游交通进行了综合研究,保继刚和楚义芳将旅游交通涉及的空间尺度和旅行过程分为3个层次,包括外部交通、由旅游中心城市到风景区的交通、内部交通。他们认为,现代旅游交通[6][7]的特点及构成旅游竞争能力的决定性因素是高质量。邱宜动和万德梅认为,现代旅游业的大发展取决于交通现代化的实现。

1920年以来,国内外有很多对城市旅游交通规划及区域旅游交[8]通规划的研究。关宏志和雷翔针对当前我国旅游交通存在的质和量的双重问题,提出了我国旅游交通规划目标体系、原则和方法。杨建[9][10][11]军、张兴平和骆培聪根据一些旅游城市的交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客流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出发,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城市旅游交通规划进行研究。张艳玲对城市旅游交通规划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深入的研究,提出旅游交通需求预测的“四阶段法”,并对我国城市旅游交通组织模式及设施规划的关键技术进行了

[12]研究。[13]

国内关于景区内旅游交通的研究较少,费振家等研究了武当山景区内的旅游交通,认为落后的旅游交通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并提出了建设景区内旅游交通网络的思路和对策。王聪以满城地质公园景区为例,研究并提出了依据不同地貌地形设计交通网络更有利于景区旅游发展的旅游线路,同时,他从景观生态学角度进行了改善道路[14]基础设施方面的研究。

国内有许多学者以交通与旅游间的相关性和旅游交通经济学为视[15]角进行了相关研究。陈颖慧、魏洁和杜晓凯对经济网络、旅游网络与交通运输网络的关联性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他们主要运用灰色关联法、层次分析法和SWOT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区域旅游交通[16][17]与旅游发展适应性进行综合性的评价研究。缪婧晶和吴刚分别运用成本分析模型和价值工程(VE)理论,研究旅游交通成本对旅游业的影响及对策。交通与旅游关联问题研究的另一个焦点是旅游交通流量和旅游者出行方式选择研究,国内的一些学者也进行了相关方[18]面的研究论述。

随着GIS、GPS、ITS及电子商务技术的迅速发展,旅游交通信息化理论研究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目前国内这方面的实际应用较[19]少。

关于旅游交通管理方面的研究,大多数国内学者从旅游交通企业的营运管理,以及旅游交通安全管理两个主要方面进行研究论述[20]。第二节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一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自20世纪初以来,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地理学研究课题就已经接触到旅游与休闲问题,早期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人口统计和经济问题等方面,以及研究休闲游憩在美国国家公园和国家森林区中的作[21]用。国外学者在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城市规划等学科领域也涉及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空间结构理论是基于区位论而产生的,德国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区域空间结构研究,20世纪50年代以后,这一理论在美国、瑞典、联邦德国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研究主要围绕中心地理论、核心边缘、增长极、点—轴开发等理论展开。外国学者很早就开始关注游憩活动与地理空间结构的关[22][23]系。关于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24]Christaller提出旅游者向城市外围旅游时所形成的扩展范围。Pearce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旅游业并阐述了旅游空间结构系统[25]的相关内容。Mitchell在展望加拿大和美国的旅游地理学领域发展[26]方向时指出,描述性研究终究会被空间关系研究所取代。Jaakson引入“旅游者罩”(tourist bubble)概念,在分析墨西哥锡瓦塔内霍地区游者罩核心区和边缘区特征的基础上,他发现不同空间受旅游影响会产生差异,旅游者活动密集和受到旅游影响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类似于酒店、餐厅和便利店等较为集聚的核心区,非旅游地特征明显的区域大多属于外围地区,游览者很少光顾,几乎未受到旅游发[27]展的影响。Priskin提出旅游资源禀赋、数量多寡和空间分布的属[28]性差异是导致区域旅游规模间非均衡性的主要原因。Hall认为不同区域间旅游规模发展的差异性受到基础设施条件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双[29]重影响。Dredge则提出单节点、多节点和链状节点的3种目的地空[30]间结构模式。Weave以“中心—外围”理论为指导,以加勒比海[31]地区的多巴哥和巴布达为个案进行实证研究。Lundgren以区位论切入,研究旅游活动与地理空间的关系,从而建立核心—边缘模型[32]。Pearce针对巴黎旅游业的微空间结构和中心游憩区进行了系统

[33]研究。二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学者在地理区划工作中提出对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国内旅游空间结构研究开始步入活跃期,研究内容更加深入和具体。1989年,楚义芳对“旅游空间组织”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于1992年对旅游活动进行了空间经济分析[34],拉开了我国旅游空间结构研究的序幕。张捷、郁金康等对九寨[35]沟的自然观光地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王铮、王[36]筱春以云南省为区域进行了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王瑛、王铮通过对云南省旅游地分布和旅游业发展状况进行梳理,发现旅游目的地的分布存在一种近似杜能环的旅游产业的区位结构,由内向外,以旅游集散地为中心,依次为“历史古迹带”“奇异风景带”“旅游业滞[37]带”“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带”四条环带状分布。卞显红在提取城[38]市旅游空间结构要素的过程中提出了3种城市旅游发展模式。吴晋峰、包浩生把哈格特的空间结构模式植入旅游学研究中,进而分析客[39]源市场和旅游地的空间竞争。吴必虎总结了中国城市居民的出游行为规律。保继刚基于两个时间截面对比分析了桂林旅游客源空间结构。杨新军、马晓龙引入区域旅游概念,以旅游空间要素的识别与分析为切入点,从旅游规划、基本距离、旅游地区位等维度对旅游空间[40]结构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相关分析。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有关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旅游市场的空间结构、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及其他旅游空间结构研究等方面。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学者对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为此后论文撰写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但目前涉及交通与旅游空间结构演变关系及预测的研究甚少,因此,选题于此极具研究价值和创新意义。第三节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一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国外相关研究学者对旅游空间形态及其空间结构演变机制进行了探讨,Oppermann指出交通网络和城镇网络重塑了区域旅游空间形态[41]。1980年加拿大学者巴特勒(Butler)提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他认为探索阶段、介入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42][43]或复苏阶段是旅游地演化的6个阶段。Miossec等以空间动力学的研究视角阐述了旅游地的演进,以及创造性地把旅游者的行为及其区域分布相结合。苏联地理学家普列奥布拉曾斯基通过构建区域旅游系统提出了旅游空间结构模式。二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国内有较多分析不同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特点和规律的实证研究。顾朝林等认为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实质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空间[44][45]的体现;卞显红阐述了城市旅游地空间演变的基本原理,并提出混杂集聚阶段、分区集聚阶段、多级集聚阶段、分散集聚阶段是城[46]市旅游空间结构的主要演变阶段。张玲指出,旅游地生命周期、集聚与分散、旅游供给需求变化影响旅游空间结构的演化,进而提出了单个旅游景区(节点)的空间结构逐步向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的[47]模式。陈志军总结了点状模式、放射模式、凝聚模式和扩展模式4[48]种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演化模式。祝玲丽通过探讨安徽省旅游空间结构及演进,表明公路交通对安徽旅游空间结构演变具有重要影[49]响。沈惊宏、余兆旺等人构建了旅游经济影响力的场扩散效应模型,运用现代GIS技术模拟了区域旅游空间结构5个阶段模式的动态演变过程。国内很多学者以研究个案为主,分析了安徽省、杭州市、泰安市、长吉图地区的旅游空间结构演变并对其进行了优化调整[50]。第四节云南交通与旅游发展相关研究

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的学术趋势调查可知,云南正逐渐成为交通与旅游空间结构相关研究的热点地区。从研究主题上看,为了反映关键词的出现频率和时间序列特征,明确云南交通与旅游空间结构相关研究进展,本书运用中国知网(CNKI)对“云南旅游交通”、“云南旅游空间结构”和“云南交通与旅游发展”以“主题”为条件进行设定检索,对2000~2015年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后我们发现“旅游综合交通体系”“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设计”“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旅游流空间结构”等核心关键词一直是云南交通与旅游发展相关研究中稳定且热点的研究对象(见表1-1)。表1-1 中国知网关键词的出现频率比较表1-1 中国知网关键词的出现频率比较-续表

有关云南旅游交通方面的研究,学术界大多关注旅游综合交通体系的构建、旅游交通的优化策略、旅游交通的可达性、旅游线路模式等方面。沈党云等人综合考虑云南省地理、旅游资源分布情况对旅游交通的影响,剖析了来云南旅游的游客主要类型、特点和旅游心理,[51]研究得出公路交通作为云南主要旅游交通方式是可行的的结论。戢晓峰等人对云南交通网络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揭示了铁路、公路以及航空旅游交通的空间布局特征,以时间、费用以及行程距离对云南省交通可达性进行量化分析,并进一步提出旅游交通空间布局的优[52]化方法。李云涛在借鉴其他地区旅游交通与智慧工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在智慧旅游的大背景下针对云南省情的优化智慧旅游交[53]通体系的战略措施。孙勇等在整理全国百强旅行社旅游线路报价的基础上发现,多目的地旅行模式是来云南旅游的主要线路模式,而往返模式占主导地位,并且省内航空旅游交通方式对区域环游和中心[54]集散模式的影响较为显著。

构建合理优化的旅游空间结构对云南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云南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背景以及地缘政治等因素,其旅游经济基础、旅游产业结构及旅游发展阶段与内陆地区存在显著差异,云南特定地区或州市的旅游空间结构的发展不仅影响所在市域、省域以及经济区域的发展模式,更是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发展。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发展、对外开放以及国家重视旅游发展及相关政策连续出台等国家战略的不断推进,云南省应汲取先进经验、发挥区位优势,认清发展重点,挖掘发展潜力,调整产业结构,以期带动云南旅游经济的全速推进。学者们对云南省旅游空间结构的规律探索、旅游资源的整合优化、旅游市场的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尤其在景点以及区域的旅游空间结构优化方面重点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学术成果。王筱春等人以云南省为研究案例,总结出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提出需[55]完善立体旅游网络系统,重构云南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结构的建议。艾慧丽系统分析了云南旅游地域系统空间结构的要素现状以及影响因子,并进一步提出从旅游中心地、旅游线路和旅游区方面对云南[56]地域系统空间结构进行优化的策略。刘云选取云南中东部地区为研究范围,以温泉作为研究对象,以旅游温泉理念以及旅游温泉的空间结构确定其旅游价值,进而在此基础上将温泉空间结构与整合发展[57]相衔接。苏章全等以云南省丽江古城为实证研究,运用随机聚类[58]分形理论测算旅游景区(点)。黄华以边疆省区旅游空间结构要素为切入点,将云南省作为实证研究个案,探讨了边疆省区旅游空间[59]结构形成与演进的动力机制及优化模式。笔者曾以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为案例,对其旅游市场空间结构和游客行为进行研究,表明其旅游市场相对集中、近程性特征明显,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60]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经营策略。

近年来,随着云南“五网”建设的加速,交通与旅游部门间的相互沟通、相互合作日渐频繁,逐步形成高度一致的行动步调和工作共识,“交旅”融合趋势更加明显,学者们开始对云南交通与旅游空间结构关系的探索渐渐重视。值得注意的是,明庆忠教授研究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边疆山区交通与旅游空间结构耦合及关联机制研究”的支撑下,深入探讨旅游通道对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发表了一批科研成果:王峰从交通与旅游的双向视角出发,以云南为个案研究,重新审视交通与旅游空间结构演化及其格局的关[61]系,探索交通与旅游空间结构的演进及关联机制;刘安乐选取滇中城市群作为案例,分析滇中城市群交通网络与旅游发展的协调状态以及类型划分,进一步阐述交通与旅游发展协调驱动机制,提出战略[62]方案及实施策略。第五节研究价值一 完善补充相关研究理论,将边疆旅游地理研究纳入边疆地理学的视野

现有关于旅游空间结构及演变、旅游交通等的研究成果已非常丰硕。这些成果为边疆山区交通与旅游空间结构演变及趋势分析研究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理论和应用成果,但仍有以下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1)国内外有关区域交通与旅游空间结构演变及趋势的研究还不多,尤其是有关内陆边疆省份的交通与旅游空间结构演变及趋势分析的研究,并且之前大多数研究是静态和特征分析,较少运用定量、动态分析和数学方法。大多数研究对旅游资源禀赋、旅游客源市场为主的传统区位论进行了探讨,但与其他要素融合的分析较少,尤其是针对交通要素与旅游空间结构演变关系的研究。结合当今发展形势与相关要素的变化,检讨传统的理论,审视交通与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的关联机制及其效应对于新时期区域交通与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有非常必要的研究意义。

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和消费升级带来旅游消费市场新需求的大背景下,研究交通要素与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的优化模式、影响机制、耦合特征等是适应这种新需求的必然要求,也是丰富我国旅游地理学、交通地理学、边疆地理学发展的重要手段。(2)综合国内外研究情况来看,从旅游地理学和边疆地理学角度揭示交通对旅游的影响的研究较少,从区域空间结构角度分析交通的影响、旅游的变化发展及动态演化、区域旅游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相应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因此,本书以旅游地理学和边疆地理学的视角,揭示交通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规律,运用定量和GIS技术则较大地提升了研究的科学性,在旅游空间结构演变分析的基础上,本书总结了交通与旅游空间结构的演变及发展规律,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系统分析,以期为未来的交通规划和旅游空间结构优化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二 解决旅游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国家充分重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中也强调了旅游交通行业的重要性,认为旅游业与交通业融合发展是建设旅游强国、满足人民休闲旅游需求与提升生活质量的基本要求。中国山地占国土面积的23,西南和西北陆地边疆地区又多是国家功能开发区的限制开发区,旅游产业是环境友好型和生态化程度高的产业,利用边疆山区丰富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发展特色优势旅游业,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中,强化旅游业与交通业的融合,提升边疆山区旅游业发展水平,充分发挥旅游业改善民生、富民强山、精准减贫、保护环境、建设边疆的作用,是实施国家战略与促进边疆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三 云南省案例地研究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云南是一个自然风光瑰丽、民族风情独特、历史文化悠远、生态环境优良、人文地理背景异彩纷呈的边疆内陆省份,一直有“九分山与原,一分坝和田”之说,集“边疆、山区、民族、贫困”于一体。云南在国内旅游业起步较早并迅速发展,一直是国内外的旅游热点地区,并且作为中国旅游业的“排头兵”,云南历来是国内外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但因为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交通一直是影响云南旅游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新背景下云南旅游发展面临新形势,旅游业已成为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型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云南旅游业发展空间及潜力仍然很大。同时,云南迎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加快旅游强省建设的战略机遇期。在此背景下,云南旅游空间结构必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分析和研究交通与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的相互关系,是谋求云南旅游产业提档升级的重大研究课题。

从横向空间范围看,以省域为研究尺度的旅游空间结构研究很少具有深度的总结和分析;从纵向时间跨度看,在不同发展阶段,省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的形成机理、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亟需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面对我国进入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的新时期,云南应该结合“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面向西南开放的辐射中心”建设等战略,充分利用优化国家及地方交通网络空间格局的重要机遇期,以旅游强省建设为目标,以培育“大旅游产业”为抓手,加强旅游与交通融合,实现省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内部优化及内部空间关系的调整。

[1] 汪德根、牛玉、陈田:《高铁驱动下大尺度区域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优化——以京沪高铁为例》,《资源科学》2015年第3期。

[2] 黄柯、祝建军、蒲素:《我国旅游交通发展现状及研究述评》,《人文地理》2007年第 1期。

[3] Highway Traffic Regional Survey,“Regional Plan of NewYork and Its Environs,” New York(1927),pp.1-32;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Urban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inthe United Stated,” A Historical Overview(1992),pp.12-64.

[4] 关宏志、任军、刘兰辉:《旅游交通规划的基础框架》,《北京规划建设》2001年第6期。

[5] Martin C.A.,Witt S.F.,“Substitute Prices in Models of Toursim Demand,”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5(1988),pp.255-268;Bruce Prideaux,“The Role of the Transport System in Destination Development,” Tourism Management 21(2000),pp.53-63;Moscardo G.Morrison,A.M.Pearce P.L.Lang,C.T. and T.O.Leary,J,“Understanding Vacation Destination Choice through Travel Motivation and Activites,” 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 2(1995),pp.109-202;Kattiyapornpong U.,and Mille,K.E.,“Lingking Attitudes and Demographics in aTourist Segmentation Model-a Two-Stage Approach,”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Marketing Academy Conference,ANZMAC,Sydney,Australia;Haywood,K.M. Muller,T.E.,“The urban tourist experience:evaluating s atisfaction,” Hospitality Education and Research Journal 7(1998),pp.453-459.

[6] 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第16~89页。

[7] 邱宜动:《我国旅游交通面临的挑战、机遇与对策》,《企业经济》1995年第2期;邱宜动:《振兴我国旅游交通的对策探讨》,《当代财经》1995年第10期。

[8] 雷翔:《论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交通》,《规划师》2001年第17期。

[9] 杨建军、张兴平:《跨世纪的杭州市旅游景区与旅游交通布局构想》,《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第5期。

[10] 张兴平、杨建军、毛必林:《杭州市游客流量的时空分析及旅游交通对策》,《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年第16期。

[11] 骆培聪、章牧、程炯:《福州市旅游交通存在问题及其发展对策》,《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17期。

[12] 张艳玲:《城市旅游交通规划若干关键技术研究》,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第25页。

[13] 费振家:《武当旅游交通研究》,《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第13期。

[14] 王聪:《地质公园景区旅游交通建设研究——以满城为例》,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第48页。

[15] 陈颖慧:《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在交通运输业与旅游业关系分析中的应用》,上海海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2,第28~44页;魏洁:《四川省经济、交通运输、旅游网络关联研究》,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第21~43页;杜晓凯:《公路交通与旅游发展适应性分析研究》,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第7~18页。

[16] 缪婧晶、王劲松:《交通成本、消费者选择与旅游目的地发展》,《思想战线》2003年第29期。

[17] 吴刚:《价值工程在提高旅游交通价值中的应用》,《价值工程》2003年第3期。

[18] 赵瑜、周振庆、吴风:《旅游交通》,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第2~16页;戴继锋、陆化普、唐忠华:《旅游项目交通影响分析方法研究》,《公路交通科技》2003年第20期;任杰:《基于TDM的城缘风景名胜区旅游交通规划研究——以西安骊山秦始皇帝陵风景名胜区为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第37~53页;李旭:《来华海外旅游者出行的选择偏好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第1~6页;卞显红、王苏洁:《交通系统在旅游目的地发展中的作用探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7期。

[19] 王慧:《基于NET的旅游交通票务厂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第1~25页;卢晓庆:《基于Web的交通旅游订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第1~45页;徐冬梅:《基于GIS的动态图文旅游交通指南服务系统》,《交通与计算机》1997年第15期;蒋云志:《在二维平面绘制立体透视山地江河旅游景观地图——兼谈山地江河交通旅游图的编辑与设计》,《北京测绘》1996年第3期。

[20] 赵瑜、周振庆、吴风:《旅游交通》,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第2~16页;李丁丁:《旅游交通企业精神初探》,《江南论坛》1997年第9期;季令、李云清:《上海铁路局旅游交通营销对策》,《上海铁道科技》1999年第3期;张佩雯:《谈旅游交通的管理》,《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24期;李福海:《加强口岸城市交通管理,构筑国际经贸旅游大通道》,《黑河学刊》1999年第5期;全维华:《就南非、巴西旅游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谈我区道路交通工作的一些对策》,《安全生产与监督》2003年第3期。

[21] Carhart A.H.,:“Recreation in the Forests,” American Forests 26(1920),pp.268-272;Atwood W.W.,:“What are National Parks?” American Forests,37(1931),pp.540-543;Chapman H.H.,:“National Parks,National Forests and Wilderness Areas,” Journal of Forestry,36(1938),pp.469-474.

[22] Christaller,W:“Some Consideration of Tourism Location in Europe:The Peripheral Regionsunderdeveloped Countries——Recreation Areas,” 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 12(1964),pp.95-105;Lundgren,J.O.J.,Tourist Impact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Caribbean(Tourist:Economic,Physical,and Social Impacts,Mathieson,1982),pp.20-35;Mitchell L S.Recreational geography:“Inventory and Prospect,” Pros.geogro 37(1985),pp.6-15.

[23] 中国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旅游地理学20年》,载吴传钧《世纪之交的中国地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第393~420页。

[24] W.Christaller,“Some Considerations of Tourism Location in Europe:the Peripheral Regio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recreation Areas”,Paper and Proceedings of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12(1964),pp.95-105.

[25] Pearce D.,Tourism Today,a Geographical Analysis[Harlow(U.K.):Longman,1987],pp.113-127.

[26] Mitchell L.S.,“Inventory and Prospect,” Recreational Geography 37(1985),pp.6-15.

[27] Jaakson.R,“Beyond the Tourist Bubble Cruiseship Passengers in Port,”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31(2004),pp.44-60.

[28] Priskin J,“Assess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for Nature-based Tourism:The Case of The Central Coast Region of Western Australia,” Tourism Management 22(2001),pp.637-648.

[29] Hall C,Page S,The Geography of Tourism and Recreation:Environ-ment,Space and Place(London:Routledge,2000),pp.52-58.

[30] Dredge,Dianne,“Destination Place Planning and Design,”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6(1999),pp.772-791.

[31] Weaver D.B.,“Peripheries of the periphery:Tourism in Tobagoand Barbuda,”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5(1998),pp.292-313.

[32] Lundgren,J.O.J.,Tourist Impact Island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Caribbean,(Tourism:Economic,Physical,and Social Impacts. Long-man,Mathiesonm,1982),p.97.

[33] Douglas G. Pearce.,:“Tourism in Paris studies at the micro scal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6(1999),pp.91-93.

[34] 楚义芳:《旅游的空间经济分析》,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第29~32页。

[35] 张捷、郁金康、周寅康、张思彦、潘冰:《自然观光旅游地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研究——以九寨沟及比较风景区为例》,《地理学报》1999年第54期。

[36] 王筱春、赵世林:《云南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研究》,《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年第 18期。

[37] 王瑛、王铮:《旅游业区位分析》,《地理学报》2000年第55期。

[38] 卞显红:《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第19期。

[39] 吴晋峰、包浩生:《旅游系统的空间结构模式研究》,《地理科学》2002年第22期。

[40] 吴必虎:《中国城市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地理学报》1997年第52期;吴必虎:《中国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第67~85页;保继刚、郑海燕、戴光全:《桂林国内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演变》,《地理学报》2002年第57期;杨新军、马晓龙:《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及其研究进展》,《人文地理》2004年第19期。

[41] Oppermann M.,“Tourism Spa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993),pp.535-556.

[42] 张玲:《旅游空间结构及演化模式研究》,《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 16期。

[43] Miossec J.M.,“Elements Pourune TheoriedeI’ EscapeTouristique,Les Cahiers Du Tourisme,C-3,” CHET,Aix-en-Provence,1976.

[44] 顾朝林、甄峰、张京祥:《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第163~192页。

[45] 卞显红:《城市旅游空间成长及其空间结构演变机制分析》,《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13期。

[46] 张玲:《旅游空间结构及其演化模式研究》,《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12期。

[47] 陈志军:《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分析——以江西省为例》,《旅游学刊》2008年第23期。

[48] 祝玲丽:《公路交通对安徽省旅游空间结构演化影响的初步研究》,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第25页。

[49] 沈惊宏、余兆旺、沈宏婷:《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研究——以安徽省为例》,《经济地理》2015年第35期。

[50] 程晓丽、黄国萍:《安徽省旅游空间结构演变及优化》,《人文地理》2012年第6期;王恩旭、吴荻:《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空间结构演变与优化研究》,《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7期;郑嬗婷:《杭州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演变及优化分析》,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第52页;张连兵:《泰安市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演变与优化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第30页;张蕾:《长吉图地区旅游空间结构演变及优化研究》,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第24页。

[51] 沈党云、张熙、泮俊:《高速公路作为云南主要旅游交通方式的可行性分析》,《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年第8期。

[52] 戢晓峰、梁斐雯、陈方:《云南旅游交通网络空间布局与优化对策》,《经济地理》2012年第11期。

[53] 李云涛:《智慧旅游背景下云南旅游交通体系优化战略研究》,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第15页。

[54] 孙勇、史春云、唐雯雯:《云南省旅游线路空间模式与特征研究》,《旅游研究》2015年第3期。

[55] 王筱春、赵世林:《云南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研究》,《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年第1期。

[56] 艾慧丽:《云南旅游地域系统空间结构优化调整研究》,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第24页。

[57] 刘云:《云南中东部旅游温泉空间结构及其整合开发研究》,昆明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第59页。

[58] 苏章全、明庆忠、陈英:《基于聚集分形维数的旅游区空间结构测评与优化——以云南丽江市古城区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第5期。

[59] 黄华:《边疆省区旅游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进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第54页。

[60] 毛昕、明庆忠、贺珉:《县域旅游市场空间结构及游客行为分析——以勐腊县为例》,《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

[61] 王峰:《西南边疆山区交通网络与旅游空间结构演化关联机制及效应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第67页。

[62] 刘安乐:《滇中城市群交通网络演化与旅游发展水平协调性研究》,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第49页。第二章省域交通与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的时空特征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时空演变是指区域旅游各要素和旅游经济客体在演变过程中,由于所处时间阶段的转变,致使区域旅游系统的集聚状态随时空发生渐进的过程。区域旅游时空分异研究作为旅游地理学的热点领域之一,很多学者将研究视角从单个旅游区转向旅游区域,探讨旅游地区域时空分异问题[1]。第一节云南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的时空特征一 研究区概述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毗邻四省,外连三国,东接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北部与四川省相邻,西北一隅与西藏自治区毗邻,西连缅甸,南部与老挝、越南相接(见图2-1)。全省39.4万平方公里,有国境线4060公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差达6000多米,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几乎汇聚了除海洋和沙漠之外的所有旅游资源。云南地理山水之胜,孕育了自然风光之瑰丽神奇,民族风情之绚丽多姿,历史文化之源远流长,宗教信仰之多元包容,边疆门户之平安开放,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省份之一,也是中国旅游业最早进入国际竞争的区域之一,截至2014年,全省有4A和5A级的旅游景点(景区)64处。统计显示,2014年,全省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2.85亿人次,同比增长16.3%,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650亿元,同比增长26%,旅游产业对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不断提高。云南省作为政府主导型旅游战略的策源地,同时也是边疆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冠盖省份。图2-1 云南省概图二 云南省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的时间历程

云南旅游业起步较早,几乎见证了整个云南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云南作为我国重要的旅游大省,经过30多年的飞速发展,其旅游业已然成为云南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主要指标常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云南旅游业自改革开放之初开始起步,基本与中国现代旅游业发展历程轨迹同步,1978年云南旅行游览事业局筹建成立,云南开始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建设进程。

由于旅游空间格局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区域旅游发展阶段,旅游空间格局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首先对区域旅游发展历程进行划分。尽管云南旅游业从改革开放之初开始起步,相继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但对其阶段划分都普遍存在一定的主观性,由此笔者借用气象学中突变检验原理,运用Mann-Kendall方法将1995年(云南明确把旅游业作为全省四大支柱产业之一重点打造)至2015年云南省的区域旅游发展历程进行划分。

气象系统中普遍存在气候突变的现象,它意味着气候从一种稳定状态跳跃到另一种稳定状态的现象,表现为气候在时空上从一个统计[2]特性到另一个统计特性的急剧变化。区域经济发展也存在类似于气候突变的稳定状态,具体表现为从一个发展阶段进入另一个发展阶段的历程。寻找突变点的方法有多种,由于Mann-Kendall不仅能够找到[3]突变点,也能划分突变区域,所以在多数研究中基本采用此方法。

Mann-Kendall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依据时间序列{X,X,X,123…,X}构建两个标准正态分布的统计量UF和UB,由此绘制两条曲线nii来判断突变区域以及突变点。若UF或UB的值大于0,则表明时间序列呈现上扬趋势,反之则表明呈现下降趋势。当它们超过临界值时成明显上升或下降趋势。若UF和UB两条曲线产生交点,且在临界值之[4]间,那么交点对应的时间刻度应是突变开始的时间段。

为使旅游数据在各年份之间更具一致性和可比性,更加科学地揭示云南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的空间过程,我们采用人均旅游消费(即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入境旅游人次+国内旅游人次)来衡量各年份云南旅游业的效益水平。自1995年云南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进行建设开始,历年来云南旅游业基本上处于蹄疾步稳的发展水平,人均旅游收入指标更能接近真实的区域旅游发展状况。本书将1995~2013年云南人均旅游收入作为时间序列数据,对其进行突变点检验。采用CPI指数消除价格变动因素影响(以1995年为基期),其中数据来源于《云南统计年鉴2014》。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为α=1.96,由此绘制出人均旅游收入的Mann-Kendall统计量曲线图(见图2-2)。图2-2 云南省人均旅游收入Mann-Kendall统计量曲线

从图2-2可看出,从旅游“接待事业型”(1989年)向旅游“经济产业型”(1995年前后)转变过程中,云南人均旅游收入基本上呈现下降的趋势;从20世纪90年代末云南人均旅游收入基本呈现显著的上扬趋势,在一些年份甚至超过了1.96的显著性水平。结合UF和UB曲线首次突变(第一个交点)、云南旅游业发展历程、现阶段云南旅游强省建设战略性举措等分析,我们可大致判断出研究时段的3个节点,即2000年、2006年、2014年,并比较分析不同时间截面云南省旅游空间结构的演变,从而总结出其空间发展过程。三 云南省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的空间过程分析(一)云南旅游发展阶段及发展格局演变的总体分析

30多年来,云南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起步创业阶段(1879~1988年)、旅游产业建设阶段(1989~1995年)、旅游支柱产业建设阶段(1996~2005年)、旅游“二次创业”及旅游强省建设新阶段(2006年至今)。(1)起步创业阶段——点状模式变化(1978~1988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1978年云南省旅行游览事业局正式成立,拉开了云南旅游发展10年创业起步的序幕,此后,云南也成为全国最早进行旅游开发的地区之一。本阶段旅游基本以单纯的事业型接待服务为主要发展内容,而处于起步阶段的旅游部门还属于“非生产性”的事业部门。1988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将旅游业作为一大产业来培育,并首次明确了旅游业在云南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1978~1988年,云南旅游景点(区)建设的重点主要是昆明、大理、丽江和西双版纳四地,旅游节点呈现点状分布,而且集聚度不高,较为分散,石林、丽江古城、苍山洱海等一系列高等级景区形成旅游节点。受交通条件和开发水平的限制,城市到旅游节点的通达性很差,全省旅游交通网络尚未形成,各个旅游节点间相互独立,区域间旅游经济联系较弱。昆明、大理、西双版纳、丽江是云南省内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其中省会昆明发挥着全省交通集散作用,全省尚处于点—轴结构的酝酿阶段。(2)旅游产业建设阶段——“点—轴”渐进扩散模式变化(1989~1995年)。在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的指导下,云南省政府印发《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将旅游业作为全省重要的经济产业来培育,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全省旅游发展,进而开创云南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新局面,同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在西双版纳召开。1994年,滇西北旅游规划大会在大理、丽江召开,会议要求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加快旅游业发展,为实现旅游业从“事业型”向“产业型”跨越发展开辟了新局面。到1995年,全省接待海外人数骤升为60万人次,实现旅游创汇1.65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25.9%、43.8%;全省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数为1622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为47亿元,年均分别增长52.4%和178.8%;旅游总收入达到61亿元,年均增长110%。

随着改革开放的程度不断深入,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居民出游能力有所提高。与此同时,云南各地旅游业发展的势头高涨,不断增加旅游基础设施、景区(点)建设、旅游产品开发的投入力度,使全省旅游需求与供给关系得到改善。这一阶段,云南旅游业发展的热情已蔓延至滇西和滇西南各州市,其旅游空间结构演变为“点—轴”渐进扩展模式(见图2-3)。昆明进一步发挥旅游集散中心作用,大理、西双版纳、德宏、迪庆等地逐渐崛起,核心边缘扩展明显。图2-3 云南省区域旅游板块示意图

注:旅游板块划分主要兼顾行政区的完整性。(3)旅游支柱产业建设阶段——放射状模式变化(1996~2005年)。1995年,云南在全省第六次党代会中明确表示将旅游业作为全省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来培育,旅游业在全省经济社会中的战略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省政府把旅游业纳入云南省经济发展总体战略的大盘子来考虑,随后成立云南省旅游产业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省旅游局的管理体制,各个地州市及主要县区也相继组建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在此基础上,云南省委、省政府在1996年做出《关于加快四大支柱产业建设的决定》,这一决定进一步加大了对全省旅游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全方位推动了云南旅游支柱产业的发展进程。1999年,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昆明隆重开幕,促进了云南旅游业的加速发展。2000年世界旅游组织协助云南省政府编制《云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年)》,云南加速推进全省旅游支柱产业建设的步伐。2004年,云南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省政府下发了《云南旅游发展倍增计划(2004~2010年)》,这些利好政策有利于进一步做大旅游支柱产业这个蛋糕,全面推进云南旅游支柱产业的建设与发展。1996~2005年,云南省累计接待海外旅游者150万人次,年均增长为10.8%,旅游创汇5.2亿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近6800万人次,年均增长为15.4%,国内旅游收入为185亿元,年均增长23.4%,旅游总收入430亿元,年均增长21.6%。

随着昆明与各州市交通条件的不断完善,旅游发展要素不断集聚,昆明作为全省旅游集散节点的中心地位愈发明显,进而向红河、西双版纳、大理、丽江、腾冲、迪庆等州市扩散,云南旅游产业要素逐渐集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旅游路线和产品。而滇西北丽江、迪庆的加快发展,腾冲旅游作为节点的成长,西双版纳旅游的转型升级,这些变化使各州市的旅游路线和产品游乐初步互动,放射状的旅游空间格局愈发成熟。(4)旅游“二次创业”及旅游强省建设新阶段——“多核+多轴+多区”模式变化(2006年至今)。面对周边四川、贵州、广西旅游产业发展的强势崛起,“不进则退,慢进则让”的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2005年9月,云南省委省政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创造性地提出旅游“二次创业”战略,着力优化旅游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引导全省旅游产业从单一的观光型向复合型的旅游发展方式转变,树立“旅游经济强省”和“世界知名、中国一流的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目标。2006年4月,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顺利召开,会议深入分析了云南旅游业发展的情况和面临的形势,指出旅游支柱产业地位已基本稳固,未来发展目标是实现旅游“二次创业”,奋力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刷新旅游经济新版图,促使云南步入加快旅游发展的新阶段。2009年,全国首批旅游产业综合改革试点地花落云南,旅游强省建设继续阔步向前。2013年9月,云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建设旅游强省的意见》,标志着旅游强省建设的新阶段正式开启,其目标是把云南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旅游集散地,强调云南旅游强省建设思路是以项目为载体、融合为路径、改革为动力。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计划,其中面向东盟建设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又为云南旅游强省发展筹划了新的蓝图,海上丝绸之路与旅游强省新阶段共启云南旅游5.0黄金时代。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