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文化世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3 03:59:37

点击下载

作者:张继定,徐俐华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八闽文化世家

八闽文化世家试读:

前言

“八闽”之谓,盖始于宋代。北宋时期的福建路行政区划,有福、建、泉、漳、汀、南剑六州,邵武、兴化二军。南宋时,则设一府、五州、二军,县置数量增到四十二,府、州、军为同一级行政机构,共计八个,所以福建又号称“八闽”。

在上古社会,中国长江以南存在着以氏族组合的许多部落,统称为古越族,而福建处东海之滨,故称为“东越”。“东越”这名称最早出之于《逸周书·王会解》:“东越海蛤,瓯人蝉蛇……”据《史纪·越王勾践世家》说,战国时期,勾践七世孙无疆和楚威王作战,失败被杀,越国式微,王族南奔,有部分后裔来到福建,占据福建和浙江南部,他们的族人与闽族人结合,统称之“闽越”人。秦统一中国,秦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公元前228年又取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增设四郡,其中福建为闽中郡。当时闽中郡大约还应包括浙江南部一些土地,不仅仅是今日福建之省域。汉继秦兴,汉高祖于公元前202年封无诸为闽越王,辖闽中故地,都城设在今福州之东冶,封地包括现在浙江南部和广东北部。东汉末年在今福建境内已设侯官、建安、汉兴、南平、建平五县,分别是今日福州、建瓯、浦城、南平、建阳,统属晋安郡。南朝陈光大二年(568),在晋安郡置为丰州,今福州为州治所。隋朝开皇九年(589),因丰州境内有泉山,将丰州改名为泉州,废除建安、南安两郡为县,划归泉州管辖,那时之泉州不是今日之泉州,而是代表福建全省之名称,州治仍设在今福州。隋大业二年(606),将泉州改名为闽州,次年又更名为建安郡,郡治在闽县,即今之福州。入唐后,福建之名称屡有更改,或建州、或泉州、或闽州。公元725年改闽州为福州,这是福州名称首次出现,从军事辖区而言,福州都督可以指挥泉、建、汀三州。由此,福州也可算为全省性之称谓。公元733年设立军事长官经略使,从福州、建州取一字,名为“福建”经略使,它与福州都督府并存,后来发展为福建观察使、福建节度使,统辖五州或六州,取代了道一级机构。五代时藩镇割据,中央政权四周出现10个国家,福建为其中之一,叫“闽国”,开创人为王审知,当时闽国之疆域基本上与今福建省域之省界相合。王氏家族割据福建时间为60年,其中王审知执政29年,对福建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宋代始,福建全部纳入宋朝版图。本书所述文化世家为今日之福建全境,即宋以后号称“八闽”(包括唐末五代王审知之闽国)。值得注意的是,今台湾省在过去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中为八闽所辖。南宋赵汝适《诸番志》载:“泉有海岛,曰彭湖,隶晋江县”。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政府夺回台湾,翌年设立台湾府,属福建布政司,下设三县一厅。光绪十一年(1885)清政府在台湾设省,让福建巡抚移驻台湾,名称为“福建台湾巡抚”,添设藩司一员,亦名“福建台湾布政使”。其时,台湾省人士要考文武举人仍旧来福建参加乡试。考虑到台湾自古是中国不可分割之领土,又与隔海相望的福建有密切关系,尤其是绝大部分历史时段为闽省所辖之行政区,故本书同时也记述了台湾省的部分文化世家。

八闽文化或曰福建文化是中国文化中自具特色的一支,她在中外文化碰撞和交融中孕育了自己海纳百川的品格。不必讳言,唐以前的闽省土著文化曾落后于中原文化,在中国三次文化南传过程中,它获得巨大的推动力,逐步赶上并超越文化发达区域。尤其是近代以来,福建因其处于沿海的优越地理位置,是最早感受到欧风美雨冲击的地区之一,在保持华夏文化精华的同时,成为中国近代化的排头兵,继宋代闽学大倡之后,又一次锻铸出华夏新文化的巨大成果。为使一般读者对福建古代至现代的氏族文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我们选择福建历史上部分重要的文化世家逐一介绍。“八闽”的文化世家特点可简约概括为这样两个方面:一、自朱熹开创闽学以来,闽学中人才辈出,文化世家尤多,有些甚至相继传承于宋、元、明、清,代有大家巨子诞生。二、与内陆省份不同,由于较早感知西方文化之冲击,近代以降之文化世家的开放性视野和包容性胸襟,产生了严复、林纾、辜鸿铭、林则徐等中国近代化的先行人物。于是,其文化世家成员中有许多延伸至海外,他们一方面是工商贸业界巨子,同时,也是教育文化的热心倡导人。本书参酌引征古人近人之著述,欲通过对60家文化世家之叙述来体现闽省之文化特点。由于体例以及资料所限,部分著名的文化世家未能入选。鉴于本书原拟之体例规定入选世家主轴核心成员其主要生活年代应于1919年以前,故福建现代史上一些文化大家,如陈岱孙、蔡尚思、林庚、傅衣凌、张耀翔、马约翰、冰心、庐隐、杨骚、翁独健、朱谦之、李俨、侯德榜、傅雷等文化大家未曾入选。所以说,本书仅仅是从唐五代开始到1919年前八闽文化世家的一部分,远非全璧。这确是十分遗憾的,还希读者鉴谅。编者2008年3月初稿,2017年3月第六稿

开闽伟业 四门义学——唐五代·福建王氏世族

王潮、王审邽、王审知兄弟三人,原籍河南固始县,其家族为琅琊王氏一大分支。王潮(846—897),字信臣,为五代闽国始祖,《新唐书》有其传。王审邽(858—904),字次都,其传也见《新唐书》。王审知(862—925),字信通,被尊为开闽第一人。王潮早年以才闻名乡邑,曾任光州固始县佐史。唐代僖宗时,黄巢起义爆发,光州屠夫王绪与刘行全趁势聚众起兵,占寿、光两州。王绪占固始县后,任命王潮为军正,王审知、王审邽随兄入伍。后王绪入闽,“王家三龙”也率固始王氏宗族及乡兵一同南下。因王绪多疑,滥杀无辜,王潮凭借自己的威信和谋略力擒王绪,逼迫王绪自杀,并取代王绪,率部归服唐朝政府。后王潮逐渐扩大地盘,占据泉州、福州、建州、汀州等处。唐昭宗任命王潮为福建观察使,王审知为副使。王潮主政福州后,招抚流亡,定赋敛,民众安居乐业。他又设四门义学,开发闽省文化教育,为儒学南播创造了条件。到乾宁(894—897)时,朝廷升福州为威武军,命王潮为威武军第一任节度使。公元897年王潮去世,赠司空。

王审知为王潮三弟。王潮临终择继位者时,舍己子而立己弟,舍二弟而立三弟,命王审知继任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初欲让位于二哥王审邽,被王审邽谢绝。

王审知接任威武军节度使后,被唐朝廷加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琅琊王。唐灭亡后,梁朝朱全忠授王审知为中书令,册封闽王,成为“开闽王”。王审知统治闽地29年间,自奉俭约,为政以德,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兴利除弊,颇得民心。闽地由战乱频仍之残破局面,一跃而为升平景象。就文化政策而言,王审知屈尊求贤,广揽人才,四门兴学,大办教育,开启闽地文明之窗,使中原学人接踵而投,八闽文学之盛,为五代十国之首,成“海滨邹鲁”。宋代钱昱《重修忠懿王庙碑》说他:“兴崇儒道,好尚文艺,建学校以训诲,设厨馔以供给。于时兵革之后,庠序皆亡,独振古风,郁更旧俗。岂须齐鲁之变,自成洙泗之乡。此得以称善教化矣。怀尊贤之志,宏爱客之道,四方名士,万里咸来。”因战乱造成文献丧失,王审知“亟命访寻,精于缮写,远贡刘歆之阁,不假陈农之求。次第籤题,森罗卷轴”,“奖掖童蒙,兴行敬让”。后人对王审知兴学之举给予极高的评价:“王氏据有全闽,虽不知书,一时浮光士族,与之俱南。其后折节下士,开四门学。以育才为急,凡唐宋士大夫避地而南者,皆厚礼延纳,作招贤院以馆之。闽之风声,与上国争列。”(陈云程《闽中摭闻》)王审知被誉为“开闽第一”,当包括他的一系列文化教育举措。他去世后,被追奉为五代闽国之开国皇帝。至宋代,宋太祖曾下诏重修忠懿王祠,题“八闽之祖”于庙额。此后,闽人崇拜王审知的建筑如闽王祠、王公宫、王公楼、忠惠庙等大量涌现,民众视之若神。在闽台地区,王姓宗族每遇婚丧嫁娶,皆在宗祠横挂“开闽第一”红绫,以示标榜。

王审邽在兄弟三人中文化学术修养最高,他“喜儒术,通《春秋》”。入闽后,任泉州刺史达12年,勤政爱民,轻徭薄赋,重视农桑,疏江治港,招引外商,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政绩显著,累封为工、兵、户三部尚书,授威武军节度副使,晋升国侯。在泉州刺史任上,他还设立招贤院,委派长子王延彬主持,接待天下贤士。王延彬才华横溢,能诗善赋,与诗人徐夤等结交。王审邽死后,王延彬继任泉州刺史,因而泉州长期成为中国南方一处文化交流中心。今读徐夤等人诗篇,可知当年若没有王审邽父子礼贤下士,这些文人学士生活会极为拮据。徐夤《东归题屋壁》诗云:“尘埃归去五湖东,还是衡门一亩宫。旧业旋从征赋失,故人多逐乱离空。因悲尽室如悬罄,却拟携家学转蓬。见说武王天上梦,无情曾与傅岩通。”这是徐夤战乱归家后流落四方的狼狈境地写照。而后得王审邽父子关照和礼遇,他的生活一跃而较为富足:“梁宛二年陪众客,温陵十哉佐双旌。钱财尽是侯王惠,骨肉皆承里巷荣。拙赋偏闻镑印卖,恶诗亲见画图呈。多栽桃李期春色,阔凿池塘许月明。寒益轻裯饶美寝,出乘车马免徒行。粗支菽粟防饥歉,薄有杯盘备送迎。”(《全五代诗·自咏十韵》)两诗相对照,可以看出王审邽父子的文化政策,使当地一些文化人境遇有了相当改善,得以从事文学写作事业。应该说,王审邽、王延彬父子对闽地文化教育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二

王审知有十二子:长子王延翰,次子王延禀,三子王延钧,四子王延丰,五子王延美,六子王延保,七子王延武,八子王延望,九子王延羲,十子王延喜,十一子王延政,十二子王延资。其子虽众,却未能光大父业,反而为争夺王位而相互残杀,导致国亡。

今存《忠懿王氏族谱》是开闽王氏家族总谱,始修于北宋熙宁九年(1070),以后历代有增修、续修,至清咸丰六年(1856)纂成合族谱,共八册,不分卷,无目次。这是一部集大成之作,汇集了开闽王氏历次修谱的序、跋,以及各种碑文、墓志、祭词等,不仅有忠懿王氏世系,也有王氏各支派世系,海外开闽王姓后裔,重要人物皆有纪事,是一部寻根问祖的重要史料。今闽台等省及海外王姓绝大部分都自认为忠懿王之后裔,所在的支系,清代以前者皆可在该谱中找到根据。此谱在谱系之外,墓志、序跋、纪事、祭文、祝词、命字序次等资料,为一般族谱所罕见,可补其他家谱之未备。

开漳圣王之家——唐·漳州陈氏家族

唐代漳州陈元光一家,四代“开漳”,为开启漳州文明之祖。

唐高宗总章二年(669),闽南蛮獠啸乱,声势夺人。在告急文书的催促下,朝廷派河南固始人陈政任岭南行军总管,“率府兵3600名,将士自副将许天正以下120员”(《诏陈政镇故绥安县地》),前往征伐。后因寡不敌众,只好退守九龙山。朝廷又命陈政之兄陈敏、陈敷率固始58姓军校前往增援。中途,陈敏、陈敷前后病死,其母魏氏(传说是唐初宰相魏征之妹)足智多谋,代领军众入闽,屯兵福建云霄县。仪凤二年(677)四月,陈政卒,其子陈元光时年20岁,慨然代父领兵。

垂拱二年(686),陈元光奏请朝廷批准置设了漳州郡,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和文化建设,“辟地置屯,招徕流亡,营农积粟,通商惠工”(《漳州府志》)。从而使漳州一带“北距泉兴,南逾潮惠,西抵汀赣,东接诸岛屿,方数千里,无烽火之举,号称乐土”(《云霄县志》)。陈氏祖孙四代一直担任漳州的最高行政长官,历经100多年的治理开发,使蛮荒的东南边陲出现了繁荣的景象。陈元光家族及其所率固始58姓军校、兵士,在开辟漳州、繁衍后代上,对福建尤其是漳州的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闽粵及台湾都尊奉陈元光为“开漳圣王”。至今,陈圣王庙在福建有100多座,台湾有50多座,南洋诸岛也有20多座。闽南几座最大的“开漳圣王”庙,如燕翼宫、威惠庙等,其香火之盛,不亚于国内几座大型的佛、道寺观。

陈元光“开漳”使漳州文明得以与中原地区同步开发,其子孙有许多为闽南著名人物,近代的爱国侨领陈嘉庚即是其中之一。他曾深情回忆说:“我始祖自唐由河南光州固始县迁来(闽地),至我为第19世。”

台北市内湖区碧山里的碧山岩,建于公元1811年,专祀“开漳圣王”陈元光。

宜兰县礁乡集惠庙,俗称“白石脚王公庙”、“开漳圣王庙”,相传建于福建移民迁入白石脚村时,这些移民中自然有陈姓子孙。庙里的一副对联,以祀“开漳圣王”陈元光:

集五八姓军,开拓漳州成沃土;

惠万千赤子,分灵鹤岭振威风。

台湾桃源县的景福宫,建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祀陈元光及圣坛元帅、观音、释迦佛等,大门对联是这样写的:

八闽捷报最首功,广拓河山怀梓里;

七邑告成膺庙祀,远移香火镇桃园。

经数代的生息繁衍,陈姓在台湾形成了大族,声势赫赫,为外姓所仰,于是在台北市宁夏路有了一座德星堂,即全台陈氏宗祠。在大殿内有一副对联,可以窥探到陈氏一脉相承的衣钵,说明他们是从哪里来的:“箕裘全子,袍笏文孙,颍川郡凤毛世胄;南国旌旄,东宫衣钵,李唐时虎拜龙庭。”“箕裘”,语出《礼记·学记》,比喻继承祖先事业。“袍笏文孙”,指陈实第七代孙陈宠,官尚书令;第九代孙陈弼,任天官大冢宰,封陈国公,都是官到极品,袍笏上朝。下联“南国”,指陈霸先在江南建立陈朝;“东宫衣钵”,指后主陈叔宝的后裔;“虎拜龙庭”,指陈元光为大将军。

占全台湾人口近80%的63个姓中,其中陈、林、黄、郑、王、张、李、吴、蔡、杨、谢、曾、郭、丘、周、叶、廖、庄、何、萧、詹、沈等家族的族谱上,都明确记载着他们的祖上是光州固始县人,是唐初时随陈元光父子或随唐末王审知兄弟入闽的;明末为了抗清,又随郑成功迁入台湾的。从中可以看见大陆与台湾的血缘关系。

台北县《清源陈氏家乘叙》记载,“入台始祖”是跟随郑成功收复台湾的陈永华、陈泽,而他们的“入闽始祖”就是河南光州固始的陈政、陈元光父子。《武荣诗山霞宅陈氏族谱》也说:“我祖自颍川分派于河南光州固始,以抵入闽,至一郎公卜居武荣诗山霞宅。”此族自清初至民国300多年间,迁台的人数达2000余人,为第一大族,散居于台湾各地。这些移民,一是既有家眷留在大陆的,也有赴台后婚娶者;二是携眷同往的现象相当普遍,此中有一些男性归回祖籍,而眷属继续留台,最后葬在台湾;三是该族族人于清代后期至民国年间娶台湾女子为妻的很多,本族也有不少女子嫁到台湾去;四是移民或留居大陆的眷属抱养他姓之子为嗣,或以同姓兄弟的儿子为承嗣子的风气十分盛行。由于这些原因,造成了陈姓在台人口的不断增长,他们先后分布于凤山县的万舟、茨顶、东港、佳冬、潮州(今屏东县)、梓官乡(今高雄县)、嘉义县的石龟溪一带以及台南府。此外,尚有散居于台北、淡水、艋舺基隆、宜兰、桃园、新竹、彰化、鹿港、下淡水、盐水港、笨港、朗娇等地的。二

陈元光(651—711),字廷炬,自小聪慧过人,他“博览群书,贯通子史”,13岁在光州的乡试中取得第一名。他代父领兵后,充分施展了他的军事指挥才干,前后经过9年的浴血征战,终于打败了蛮獠陈谦、苗自成等,平息了叛乱。

陈元光镇守云霄(今福建云霄县),子孙遂定居于云霄。

陈元光注重兴学校、勤开垦,率司马许天正、马仁等开辟荆棘,营农积谷,闽南风化大开,社会安定。

唐中宗景龙二年(708),潮州雷万兴等潜据岳山,元光率兵前往征讨,被雷万兴部将蓝奉高所害。百姓哀伤,为之举孝,暂葬于绥安溪之大峙原。朝旨赐谥立庙。德宗贞元二年,州府迁往龙溪,改葬元光于州北之高陂山,春秋饷祀至今。

陈元光著有《玉钤记》一书。今龙溪、云霄、章浦、南安、诏安、安溪、长泰、平和八县,皆有陈元光庙,称为“开漳圣王”。而台湾各地也遍布陈元光庙。今福建、广东、海南、台湾和南洋等海外各地陈氏,多系他的子孙。

陈元光死后,他的儿子陈垧接任父职。陈垧于唐玄宗开元三年(715)率精锐军士,衔枚攀险,夜袭蛮峒,获蓝奉高斩之,并俘其余党,迁州府于李湾川(即今之漳浦县)。起初,陈垧举明经及第,授翰林承旨直学士。及武后称制,上疏乞归养,使主漳州文学。龙溪尹聘其主乡校,乃建书院于松州,与士民论说典礼学问。及为漳州刺史,益重学术,历10余年,剪除顽梗,训诲士民,泽洽化行,人民歌诵。开元十九年(741),登进士,表辞封爵,不允。开元二十五年,乞准退休,复归松州聚徒教授。天宝元年(742)卒,谥文英。其所建松州书院成为福建最早的书院。

陈垧的儿子陈邦,幼学经史。天宝六年(747),举秀才,旋任辰州宁远令。在长安目睹奸相李林甫、杨国忠专权纳贿,遂无意仕进,回归祖籍固始旧第。过了数年,安禄山叛乱。恰漳州刺史殳伯梁,以贪暴失人心,州民诣福建观察使,乞遵旧制,命陈邦领州事,以拯救生民,又申请朝廷。天宝十年(751),授邦为朝散大夫、中郎将、漳州刺史。邦到任,父老喜曰:“陈将军孙来了!”陈邦建学校请老师,锄除强暴,拯救灾患,历任29年卒,谥忠宪。

人文蔚起育英才——唐宋元明·莆田黄氏世家

莆田黄氏源自今河南固始,其始迁祖黄滔为黄香第四子黄瓒之裔,谱称“莆田东里黄氏”。黄滔,字文江,年幼聪颖,以词赋知名,唐昭宗乾宁二年(895)进士,光化年间(898-901)任国子四门博士,后迁监察御史。王审知入闽,黄滔以文学儒士入王审知幕府,为王审知政权中东南文士之翘楚人物。当时中原著名文化人如韩偟、王涤、李绚等多位早年来闽中依附王滔,使黄滔文名更振,闽人碑刻铭文很多出于他的手笔。他与闽诗人徐夤齐名。黄滔诗文在《新唐书·艺文志》中有录,以《莆阳(田)黄御史集》、《泉州开元佛殿碑记》为代表作,今仍存泉州开元寺之碑刻。黄滔有子孙多人,如黄上犹、黄仁愈、黄峻等,黄仁愈曾任文林郎、延州延长县主簿。莆田黄氏由黄滔开其文风,后虽析居闽省各地,皆能文风延绵,除莆田东里外,邵武和江西南城、临川等黄氏分支也如是。

到了宋代,莆田黄氏以黄公度最为知名,《莆阳知稼翁集》中有“行状”、“墓志”,说黄公度之祖先为黄滔第五代孙黄陟,黄陟又为黄上犹之孙。黄陟“晦德不仕”,本人为布衣,后以子孙贵,赠大理评事。陟生子黄邈,曾获赠朝请郎;黄邈生子黄静,黄静青年时颇有文名,宋政和二年(1112)进士及第,官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出知澧州通判,后迁为朝奉郎、提举京畿西路盐事。黄静生有三子,长子黄庭,次子黄公度,三子黄庚,为莆田黄氏第八代,这一代黄氏又继始祖黄滔之后,使宗族大盛。黄庚以文艺闻于当世,绍兴二十七年(1157)举进士,任福州连江县尉;黄庭以父黄庚荫补官,任高州电白尉。而黄公度从兄黄永,字余永,又字永平,大观二年(1108)应童子科,宋徽宗召见,颇为喜爱,曾令遍见妃嫔,妃嫔们竞相馈赠钱物,翌年赐五经及第;又有从弟黄童,字士季,绍兴八年(1138)进士,曾知永春、福清二县,后主持台州崇道观,卒后赠中大夫。这一代莆田黄氏可谓长袖善舞,多人以科举登台,以文名知世,其事被《全宋词》、《莆田纪事》等所载。而其中大振名声者,当推黄公度。

黄公度,字师宪,生于北宋大观三年(1109),卒于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作为书香门第之传人,幼年极为勤奋。绍兴八年(1138)中状元,为那时闽地极为难得的榜首人物,从而步入政界。初任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迁秘书省正字。时正值秦桧当道,他讥讽时政,不与秦桧为伍,罢归,主管台州崇道观,后改肇庆府通判。在任上,他以宽仁为政,得民众拥戴,被岭南当地人祀于学馆。秦桧死后,绍兴二十五年(1155),黄公度还京,面见宋高宗,高宗极为欣赏他的政见,下诏拜为考功员外郎。可惜未及大展生平抱负,于第二年去世,赠为正奉大夫。黄公度有《汉书镑误》、《莆阳知稼翁集》,为文史兼通之学人。他得中状元,文名极显,使莆田黄氏步人鼎盛阶段,其后裔为《宋史》所载者不少。

黄公度与左朝奉郎方符之女成亲,生五子:黄沃、黄泮、黄洧、黄洙、黄宁。长子黄沃为举人出身,以父荫补官,任朝散郎权通判抚州,后以朝请大夫任邵武知军,《宋史翼》载其事迹。幼子黄宁,庆元五年(1199)特科进士,由雅州助教升迪功郎,监潭州南岳庙。黄公度孙辈中有黄洽,字德润,隆兴元年(1163)试春官第二,又举进士,后官至御史、资政殿大学士,为南宋两朝(孝宗、光宗)名臣。黄洽有《文集》、《奏议》若干卷。

黄公度长子黄沃有二子,长子黄处权,幼子黄处材。黄处权官居泉州惠安主簿。在黄滔第十代裔孙中,还有黄汝嘉,进士出身,官居广州通判;黄窠,监南岳庙;黄汝猷,进士出身,官居高要县令;黄钺,进士出身,官居潮州通判。

莆田黄氏后裔常以文章见长,以词章取胜,所见记载甚多,延绵至明末。如黄公度的第十一代后人黄廷良、黄廷宣、黄廷用,其中黄廷宣任明代广东按察司佥事;黄廷用,明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又迁工部侍郎。又如黄滔第二十代孙黄希英,进士出身,官至中卫大夫。第二十二代孙黄鸣廷,举人出身,儒学教谕;又有黄鸣齐、黄鸣俊,也为儒学家。第二十三代孙黄起有,为明末崇祯时人,进士出身,官至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二

莆田东里黄氏在第五代黄陟后,分多支,有一支因黄绩、黄仲元父子崛起而闻名。

这一支祖先为黄衮,即黄陟的曾孙,黄滔的第八代孙。黄衮为漕员进士,生黄必彰,以儒学传授为业。黄必彰生黄汝守,官居修职郎。黄汝守生长子黄缜、次子黄绩。

黄缜,字德玉,南宋宝庆二年(1226)进士,与刘克庄为“爱友”。黄绩(1196—1226),字德远,号“独不惧翁”,闽中名士。黄绩讲学东湖书堂,又任涵江书院山长,从学者甚众,为闽中风行一时之名儒,与刘克庄不但为“爱友”,还是“畏友”。他与陈师复、潘谦之二人游,后陈、潘卒,“同门友筑东湖书堂,而请田于官以祀之,读约聚讲如二子规约”(《宋元学案》)。黄绩著有《四书遗说》、《近思录义类》,卒后刘克庄为其撰《墓志铭》。生有五子:黄仲元、黄仲会、黄仲和、黄仲固、黄仲稼,以长子黄仲元最为闻名。

黄仲元(1231—1312),字善甫,咸淳七年(1271)进士。宋亡后,改名为黄渊,字天叟,号韵乡,又号四如,学界称“四如先生”。时值宋元鼎革之际,他以教授诗书为生,是宋末元初的大学者,著有《四书讲稿》、《经史辨疑》、《四如文稿》。曾被陆秀夫荐为益王府撰述官,除武学谕、太常博士,兼闽广宣抚司机宜等职,皆未起任。一心“窃居稽古,深入理奥(《宋元学案》)。他与父黄绩皆入列《宋元学案·沧洲诸儒学案》。黄仲元无子,以二弟黄仲会之子黄梓为嗣。黄梓任元代汀州路总管府知事,生二子:长子黄焘,次子黄熙。黄焘生子黄至,举人出身。

东里黄氏传至元明之世,以黄仲昭家族最为显目。《束鹿知县三无黄先生墓志铭》说黄仲昭家族传至元代,有黄大有,官医学教授。黄大有有子黄文圭,明初任工部主事。黄文圭生子黄寿生,字行中,永乐五年(1407)进士,后迁翰林院检讨,参与编写《五经四书性理大全》,为明初大学问家,《国朝献征录》曾记其事迹。黄寿生有子黄遁,字子嘉,号三无,任束鹿知县。黄遁有二子,长子黄深,字仲渊,进士出身,为云南道监察御史。黄深有子黄乾亨,亦进士出身,奉檄安置降胡于岭南,曾与副给事中林荣一同出使今马六甲岛的满剌加国,后舟毁遇难,为中国早期出国使节之一。黄遁的次子黄潜,字仲昭,号退岩居士,以字行,他与其兄黄深均为当时名人。黄潜为进士,官任南京大理左寺副,升翰林院编修,曾因直谏而谪官,直至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才重新起用。后致仕归隐于家,潜心学术研究,有《未轩集》、《八闽通志》传世。

莆田黄氏还有东里分支乌门黄氏,为黄滔之后,世居莆田乌门。远祖为黄宪成,生子黄孟珍,黄孟珍生长子黄韶、次子黄锳,以文章勋业闻名一时。黄韶以尚书学中进士,官任户部主事,生子黄纶。纶从叔父黄锳读尚书学,后又中进士,生子黄堂。黄孟珍次子黄鍈,字声叔,以儒学为安身立命之业,被荐授仙游县之县学训导,后又改任四川广元教谕。任职期间兴教修学,被当地民众立祠纪念。黄鍈有子黄纲,亦以儒学闻名。黄纲又生黄歇,承家学渊源,累官至广东左参政。

莆田黄氏家庭自黄滔始,到明末近七百年历史,家学渊源,文脉长存,可谓数百年不衰之文化世家。

九牧林家——唐宋元明·莆田林氏家族以及林兆恩一支

福建莆田林氏家族,渊源极为久远,其始祖可以上溯至殷商时代,子孙繁茂,支派遍及闽、台及世界各地。林氏家族产生过许多重要人物,是中国历史上有声望之世家大族。《元和姓纂》和《路史》等姓氏著作云林氏源于商王子少师比干,比干在被纣王剖心而死时,正妃陈氏已怀孕三日,恐祸及己身,偕婢女奔牧野,“避难于平林石室之中而生男名坚”。周武王灭纣后,因坚为商王之胄,居平林而生,遂以林赐姓,拜坚为大夫,食邑清河、博陵,封爵。坚亡,后人便繁衍于博陵等地,历周秦而汉,有不少人载于史册。如《左传》中林雍、林楚,《列子》中林类,《庄子》中林回,春秋时齐国的林阮,鲁国的林放等。林放为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配享孔庙。其后裔林玉,为赵国相,生九子,人称“九德之父,十德之门”。传至十一世有汉代的林尊,官少府太子太傅。汉末,三国鼎立,战乱连年,林氏族人亦因时而“枝分叶散,记牒多为散落,昭穆失序”。至晋代,林尊十五代孙颖公,为黄门侍郎,从晋愍帝渡江,生二子。长子林懋,任下邳太守,有子六人皆为官,号“六龙”,后分为六族,定居下邳。次子林禄,为昭远将军,领合浦郡牧,继任晋安、温陵太守。温陵即今之泉州,林禄为闽中诸林之祖。

林禄下传十六世至唐代林披。林披生九子,同为刺史,世称“九牧林家”。长子林苇,唐德宗建中初明经及第,授朝散大夫,迁西平太守、端州刺史,终江陵府使;次子林藻,贞元七年进士,累官殿中侍御史,岭南节度副使;三子林著,贞元六年明经及第,授归州巴东令,历邕州经略推官,终横州刺史;四子林荐,贞元十二年(796)进士,授衢州文学,守郊社令,迁北阳令,终韶州刺史;五子林晔,明经擢第,授沧州、景州司马,迁通州刺史;六子林蕴,贞元四年(788)明经及第,初任推官,迁礼部员外郎,终邵州刺史;七子林蒙,授孟陵主簿,迁金吾卫长史、扬州刺史,终循州刺史;八子林迈,明经及第,授循州兴宁主簿,同州长史,迁商州、雷州刺史;九子林既,明经擢第,授京兆参军、《春秋》博士,累迁福唐刺史。

林氏为闽中八姓之首,也称“八闽著姓,以林为第一”,向有“莆田之林盛天下”之美誉。莆田林氏历来文化层次颇高,为官宦兼文化世家。据莆田《九牧林氏家乘》载,林姓分支,历经数朝,延绵百世而不衰。该谱粗略统计,书中所收各代仕宦人员有八百之众,所以族人林上浣在《入闽仕宦记》中说:“本茂枝繁,精英代发,勋业烂然,传志间凡明经、胄荫、诸科,亦皆绵绵不替。”林齐圣在《阅科第世次有感》中称其“代不胜书”,自唐至明,林家在科举中考中进士者多至百人,中举者五十余人。有明一代,科第四十,进士二十,状元一人,探花一人。因此世有‘无林不开榜’之称,至于一门多第,父子兄弟同榜者,也屡有出现。如唐朝林荐,一户之内二进士、三明经;林渗,一家六口,中举四人;宋朝林冲之,父子四进士;明朝状元林环,派下登科五人;明景泰间(1450—1456),林洪族内同榜进士,闽省谣云“一榜三奇”。莆田代有重臣在朝,仅唐、宋、明三代,为国史所载有唐之林披、林蕴、林攒,宋有林光朝、林冲之、林郁、林霆、林震,明有林大辂、林俊、林润、林祥凤、林应聪、林有孚、林兆鼎、林不息、林嵋等。一家数人同朝为官者也多,如唐代林苇、林攒兄弟和其子孙林悫、林惠、林可贞、林锷等,因一门多第多官,朝廷发文免除其税役。宋代林瀛兄弟九人,皆为同期任官。明代林洪父子叔侄五人均同时为官。明末隆武帝入闽,林家出仕者多至十数人。林家满门文士,著作累代,出过不少名贤大儒。如唐代林慎思,著有《伸蒙子》三卷,《续孟子》二卷,为唐代名儒。宋代林光朝,宋南渡后首倡伊洛之学于东南,著有《艾轩先生集》二十卷以及《易解》、《尚书解》、《说诗》等,为知名理学家。元代林以辨,通易书春秋,善说诗,究心程朱学术,亦为名儒。明代林环,参与修编国史和《永乐大典》,林文撰有《宣庙实录》、《环宇通志》、《大明一统志》。林文俊校定十一史。林俊著有《见素集》等等。明清之际,林嵋一家为诗文之家,林嵋为崇桢进士,官至礼部员外郎,诗名极大;其子林文中,工诗,有《香草诗文集》;侄林凤仪有《堂诗集》、《樗轩赋》"侄林向哲有《白玉岩阁诗集》;林向哲之子林麟昌有《玉岩诗集》、《星槎草》、《中山竹枝词》、《郊居集》等,为书香满家,三代诗才。

莆田林氏家族因名声显赫,为历朝皇帝所特别恩宠。《九牧林氏家乘》载有宋、明两朝皇帝赐给族人诗词多首。宋仁宗赐林英诗二首,宁宗赐林黾从诗一首,理宗赐林攀龙、林季昌诗各一首,明成祖赐林攒诗二首,宣宗赐林文诗一首。诗中有“故家乔木蟠根大,深谷猗兰奕叶鲜”,“德润丰姿人有异,光增谱牒世无同”(宋仁宗)“得贤功用真无敌,能为皇家立太平”(宋理宗)。该族后裔,明代的林茂达曾题祠堂联说出了“祖孙父子叔侄兄弟蜂联鼎甲”之盛况:

派分九牧大宗,忠孝文章深启佑;

祠占乌山正脉,衣冠科第世联绵。二

作为千年文化世家,莆田林氏家族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著名人物,可书写一部林氏文化名人的史传。现择其唐、宋、明时期中重要人物,介绍其文治武功及政教之迹。

唐代之林蕴,《新唐书》卷二百中有传。族谱述其仕履为:韦皋辟为推官,刘辟斥为唐昌尉,后迁礼部员外郎,刘伯刍又荐为邵州刺史。谱中又记其生平事迹,为抗刘辟,几丧命。他曾贻书李吉甫、李绛、武元衡,力陈安边兴农等六事,皆切中时弊。又陈君臣大义,使程权归阙,并与崔姓辩论氏族之优劣。这部谱书关于林蕴史料颇丰,可补正史之不足。如郡丞炳章《忠烈邵州公传》、《邵州公行略》,族人林俊、林茂达、林尧佐赞词以及林蕴本人《上安邑李相公安边书》、《上宰相元衡弘靖书》、《泉山铭》、《澄诸草堂记》并诗二首,尤其是后二篇上书,在唐文献中已很难觅得。林蕴作为林披之六子,少负大志,鲠直有望。出仕前曾与兄林藻和清源郡闽省文豪欧阳詹同窗于泉山。他筑精舍于福州,治士业凡十年,其志极为宏宽,这在《泉州铭》中有所披露,说自己盼望“不四五年,继踵登第,天下改观,大光州闾三十年内,文星在闽,东堂桂枝,折无虚岁”,可见其志。在应贤良方正科时,对策中有“臣远祖比干,忠谏而死,天不厌直,复生微臣”,主考官因其“语大而肆”,默之不取。贞元四年,方以明经及第。为官多年,以敢言直谏而名重京师。

宋朝的林光朝,字谦之,人称艾轩先生,为宋代理学大家,《宋元学案》有“艾轩学案”。隆兴元年(1163)进士,累官广西提点刑狱,国子祭酒兼太子左谕德,除中书舍人兼侍讲,以集英殿修撰出知婺州。《宋史》卷四三三中有传。有《艾轩集》传世。谱书中设有他的专册,收集生平史料极为丰富,如族人林充《光朝与林元美》,陈宓、刘克庄《艾轩先生集序》二篇,《理学传》、《朱晦翁答谦之公书》,陈俊卿、方翥《问林艾轩侍郎》诗三首,族侄林亦之《祭艾轩先生文》及林光朝自撰诗文多篇。林光朝是一位集学与政于一身的学者,其宦迹中缴斥谢廓然为当时轰动政坛之大事件,而《宋史》本传仅数语。谱书中收有反映此事件的《艾轩公缴奉谢廓然词头》,颇具史料价值,十分难得。林光朝曾从陆子正游学于吴中,又师从程颐,为程学三传弟子,所以“通六经,贯百氏,言动必以礼,四方来学者亡虑数百人”。林光朝与当时学术名流方翥等人相交甚厚,诗词往还甚多。尤其是朱熹与林氏关系密切,朱熹小林氏16岁,对林光朝极为尊重,以兄事之,在林氏得疾之时,朱熹以茶药相赠。后林光朝去世,朱氏叹曰:“某少年过莆,见林谦之、方次云说得道理极精细,为之踊跃鼓动,退而思之,亡寝食者数时。及至后来再过,则二公已死,更无一人能继其学者矣。”林光朝死后50年,《艾轩集》纂毕,除刘克庄为其作序外,另一作序人陈宓,为朱熹及门弟子。

明代林润,字若雨,号念棠,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历官江西临川知县、南京山东道御史、通政司参议、太常寺少卿、右佥都御史等职。《明史》卷二百中有传。林润主要政迹是揭露并捕杀严世蕃和罗龙文。他的《靖恤三府疏》是有关倭乱为患闽地的一道极有史料价值的奏疏。《明史》本传仅一句了之,而谱书中收录全文,陈述当时乡民内役外患之惨极为真切,指出倭患使乡民“死于锋镝者十之二三,被其掳掠者十之四五,流离转徙他郡者又不计其数”,加上内役重重,使民不聊生,因此他疏请暂停征派钱粮,发币金赈恤,待生养蕃息后,再作议处。

明代林尧佐,字钦伯,号瑞木。稍长即出游江淮吴楚越,归乡后文学益进,黄道周诸名辈皆赏识之。南明隆武帝正位闽中,黄道周奉敕招贤,时林尧佐已届50岁,授赞画通判,在黄道周手下任催粮官,旋迁军同知。黄道周视林氏为左右手,行同寝食,称其有“八面之才”。时逢出师江西,授林氏为兵部主事,充监纪官。后奉命总督豹、熊、罴三营,由广信抵饶州,收复戈阳、贵溪、安仁、余干等县,擒伪官数人。黄道周身死婺源后,林尧佐闻变泣血上疏,“愿割七尺之身,以存古之义,泣率新募,星夜兼程,往援婺源之急”,然事败已无可挽回。南明亡后,林尧佐以莆田林氏世代仕明,不为改节,终日坐卧小楼,葺修《林氏家乘》,续成先人未竟之业。翌年(南明永历元年),欲与同郡人共举义帜,不慎事泄而蒙难。

莆田林氏族谱,集先人林蕴,继之林英、林俊等十余人所编族谱之大成,又广收博取,精核细取,所收历代林氏人物,自商周而明末共1500余人。林尧佐主纂的这部林氏族谱堪称我国族谱史上史料详备的一部名谱。三

莆田林氏作为望族,自唐代林披生九子,同为刺史,世称“九牧林家”。其长子端州刺史林苇之后,世居莆田城东赤柱巷,至明代产生了林氏家族中一位异端人物林兆恩。从林兆恩上推六代,这一林氏支脉在明代一直文风鼎盛,其直接传承如下:(第一世)林洪—(第二世)林完—(第三世)林耀—(第四世)林垠—(第五世)林富—(第六世)林万仞—(第七世)林兆恩。

林洪(1369—1434),字文范,洪武二十九年举人,建文二年进士,官辰溪知县、沧州同知、儋州同知,著有《竹庵存稿》。第二代、第三代文风中衰。从第四代至第七代文风达到鼎盛,一共出了11位进士,平均11年就考中一位。第四代有进士两人:林堪,字舜卿,成化十六年举人,成化十七年进士,知曲靖府;林塾,字从学,号秋旦,弘治十四年举人,弘治十五年进士,官浙江布政司参议,著作有《拾遗书》、《石泉集》、《重修名臣录》等。第五代有进士三人:林富,字守仁,弘治十一年举人,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制两广,著作有《省吾遗集》、《林少司马奏议》、《两广疏略》;林应骢,字汝桓,号次峰,正德十一年举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户部员外郎,著作有《梦槎奇游集》;林云同,字汝雨,号退斋,嘉靖五年进士,官至南京工部尚书,著作有《退斋文集》、《药洲雅集》、《读书园诗集》等。第六代有进士三人:林万潮,字养晦,号石楼,嘉靖十三年举人,嘉靖十七年进士,官赣州推官,著作有《赣州诗》;林谐,字邦介,万历十九年举人,万历二十九年进士,官应天中式监利知县,著作有《觉未轩诗集》;林廷升,字彦宾,万历八年进士,官雷州知府,迁广西按察副使。第七代也有进士三人:林兆金,字懋南,号鹤山,嘉靖十年举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官南京户部主事;林兆珂,字孟鸣,万历元年举人,万历二年进士,历官蒙城知县、刑部主事、大司寇、安庆太守等,著作有《宙合编》、《毛诗多识篇》、《毛诗外篇》、《毛诗杂篇》等;林玑,字光仲,万历十一年举人,万历十四年进士,官刑部主事。

林兆恩,字懋勋,号龙江,道号子谷子、心隐子、常明先生、混虚氏、无始氏等等,门徒尊称为三教先生、林三教、三一教主,又称夏午尼氏道统一三教度世大宗师。福建莆田人。生于明代正德十二年(1517),卒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享年82岁。

这样一个以书香门第为荣的子弟,自然也以科举为显达门径,以功名为业。林兆恩在30岁之前醉心于科举功名。他6岁入蒙学,显得愚钝,“每读书数行,须数十遍方能认识”,祖父林富以为其“才不称貌”,深感失望。16岁时,“文窍始通,下笔如流,撰《博士家言》,词锋景焕”,林富“大奇其才”。18岁时,“督学潘公潢,阅其试卷,评为见理之文,拔置高等补邑弟子员”。此后,林兆恩开始参加省试,连续三次名落孙山。30岁时,他已学富五车,“有声黉序间,如经义论表、传赋书辞,皆彬彬乎迈秦汉而上之,督学田公汝成、节推章公宷,咸赏鉴其文,有《林生文略》传梓”。是年秋闱之前,林兆恩往江西拜谒罗洪先,为叔父林万潮乞求墓志铭。他对这次省试十分慎重,临行前委托同族人到仙游九鲤湖为他祈梦,“梦三骰子赛色,掷个'四四,一'旋转久而始住”。亲朋好友以为是梦预兆他会考闽第一,“众咸以闽解期之”。八月,林兆恩满怀希望赴省城应试,结果大大出乎意料之外,“放榜不与焉”,再一次名落孙山。

读书、应试、落第,再读书、再应试、再落第,循环往复,构成了林兆恩30岁之前生活的全部内容。这使他从此对科举制度作重新思考,而萌出了反叛思想。四

林兆恩30岁落第后归返莆田,放弃科举,《林子本行实录》中述其自此“锐志于身性命之学,遍叩三门,自兹始也。数年间,如痴如醉,如颠如狂。凡略有道者,辄拜访之,厚币之,或邂逅儒服玄装,虽甚庸流,亦长跪请教,故莆人咸以教主为颠。”这是他儒学人生的一个巨大转折,在怀才不遇的失落之后,企求以寻师访道、隐居山林来另觅人生之旅,从而从科举枷锁下解脱出来。此时,他又遇上了促成这一转折的传奇人物卓晚春,在卓氏的开导下,林兆恩弃名学道,在嘉靖三十年,宣称“得遇明师,授以真诀”,开始创立三一教(《林子年谱》)。所谓“三一教”,即林兆恩在广泛接触三教过程中,对儒道释的神圣性产生怀疑,而倡导“三教合一”。他在嘉靖三十一年辞去庠士名籍,以“三一教”为号召。由于他出身名门,在创立三一教过程中有一些门徒投靠其门下,所以正式揭橥“三一教”大旗时,颇有号召力。他又以绅士身份,奔走在民众与官府之间。当时莆田面临倭患威胁,乡绅往往要肩负协助官府捍卫地方安全之责任。而林兆恩本人热心公益事业,其家族世代为官宦,传统家训以孝友仁义为先,留下千古流芳之懿行。林兆恩有此先天优越条件,他将先人部分产业变卖以赈民救灾、抵御倭寇。甚至在千名倭寇攻围福清,直逼莆田,而广东兵视而不救之际挺身而出,召集莆田缙绅与广东兵订立契约,承诺待其击退倭寇后给予千金奖赏,从而使广东兵出击入侵之倭寇。

在瘟疫频繁流行于莆田一带时,当地民众死者相枕,白骨遍野,而郡守望而生畏,不采取任何应急办法。林兆恩再度挺身而出,组织门徒先后六次收埋或积薪焚化尸体。

林兆恩作为一位布衣,能毁家纾难,赈民救灾,组织抗倭,使他受到民众的推崇和地方官吏的敬重。督学耿定向曾将林兆恩作为山林隐逸疏荐于朝廷。林氏族人林润也有荐拔之意,但朝廷仕途中无隐逸一科,不准其请。

林兆恩博学多才,通儒道释,学贯三教,著作颇多。在嘉靖三十二年至万历二十六年的45年间,差不多每年有著作问世,其代表性著作有《林子圣学统宗三教归儒集》、《林子分内集·三教分摘便览》、《林子全集》、《林子会编》等,其中《林子全集》有多种,即20册40卷本,32册112卷,48卷本,41册本,分藏于国内、美国、日本诸大图书馆中。五

林兆恩所创三一教,清康乾之后在官府禁毁下急剧走向衰落,呈现式微状态。但在福建莆田、仙游一带秘密流转,绵延不绝。清至民国时,再次流行于莆田、仙游、惠安一带,几呈复兴之态,但总体而言,已大不如明末清初。清末,一批兴化府移民至东南亚,使三一教随之传入东南亚国家,并在民国以后有较大发展。德国汉学家付吾康曾在1972年、1980年发表文章,详细介绍三一教在新、马的情况。在新、马各地,现存许多三教堂,不叫庙、寺、观,而称堂、祠、书院、洞或宫。新加坡最大的三教祠堂是九鲤洞,另有琼三堂、兴胜堂、生性祠等,大多由兴化人士维持。其中供奉孔子、老子、释迦牟尼的塑像,而林兆恩的偶像是每座祠堂必须奉祀的。在马来西亚,已确认的三教祠有11座,分别存在于吉隆坡、雪兰莪、霹雷、槟城、柔佛等处,大多建于二战之后。

父子五进士——唐宋·浦城吴氏家族

福建浦城吴氏家族是唐代奉政大夫吴廷珪(《新唐书》写作“吴道璀”)之孙吴睿迁居浦城之后繁衍而成。至宋代吴待问之时,一门五进士,家族声名鹊起,在文坛和政坛上留下了耀眼的足印。

吴廷珪系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市)人,生有二子。其长子之子吴通玄,自幼聪颖过人,举为神童,擢文辞清丽科。唐德宗时召为翰林学士,掌制诰。因结党营私,事败后,先贬为福建泉州司马,后被赐死。《新唐书》卷一百四十五有传。吴通玄之弟吴通微,官职方郎中,知制诰,以文才知名于当世。他为人与哥哥吴通玄大异其趣,通玄被杀后,他身穿白衣,待罪于门,被德宗皇帝宽宥。

吴通玄贬为泉州司马时,家族即迁居福建。吴通玄娶妻赵氏,生二子,长子吴睿,次子吴少微(与安徽新安吴氏、著名文学家吴少微同名)。吴睿官任福建浦城县尉,家族迁居于此。吴睿妻方氏,生一子,名吴公养,官任御史大夫。但浦城吴氏到吴睿的孙子辈,家族开始衰落。公养之后的吴阇、吴世忠、吴谅三代,都没有什么功名,直到吴廷珪的第8代孙吴待问时,浦城吴氏才又迅速崛起,而且远远超乎当地一般宗族之上。

吴待问(974—1046),宋真宗咸平时进士,仁宗时任礼部侍郎。吴待问生了四个儿子:吴育(字春卿)、吴京、吴方、吴充。吴育、吴京、吴方兄弟三人为宋仁宗天圣(1023—1031)年间进士,而吴育乃至礼部试第一,高居魁首,在当时传为美谈。浦城吴氏家族至此声名大振。吴育官任资政殿大学士、礼部郎中,后升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尚书左丞,权倾一时。吴育与欧阳修在诗文和政治上都是朋辈。吴育去世后,谥“正肃”,欧阳修为他撰写墓志铭。

吴待问第四子吴充,字仲卿,生于1019年,也是进士出身,且为真宗时权倾一时的大人物。他的家族,与当时著名人物欧阳修、王安石都是儿女亲家。吴充娶李氏为妻,生三子:安诗、安持、安时。且生四女,其长女嫁欧阳修长子欧阳发为妻。吴充的长子吴安诗,娶王安石之女为妻,生三子:吴仰、吴偟、吴僎。但吴充反对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去职后,吴充接替王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书乞召司马光等十余人复职,致使姻亲成为政敌。吴充元丰三年(1080)因病辞去丞相之职,不久去世,谥“正宪”。

吴充之长孙吴仰官任枢密直学士,后被降职,出知平江。吴仰传吴琦,吴琦传吴自成。谱载吴自成迁居浙江梅堰开基立业,成为今日梅堰吴氏之始祖。

吴氏家族世系见下表:

西昆丽诗 雄文博学——宋·浦城杨氏家族

宋初诗坛出了一位著名诗人—福建浦城人杨亿。

杨亿家族祖籍原属华阴。杨亿《武夷新集》卷八《故信州玉山令府君神道表》称“在西汉时,重侯累相;施及魏晋,也为公卿。永嘉之乱,播迁江表”,“唐上元中,刘展称乱,吴会弗宁,府君之六代祖,始挈其族人,避地于建安之吴兴”。又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说,“杨氏出自姬姓,同宣王子尚父封为杨侯”,其远祖为伯侨。综合《宋史》及真德秀《杨文庄公书堂记》、《武夷新集》等资料,可将杨氏入闽后世系归纳如下:

入闽后的杨亿家族五世祖杨式隐居未仕,高祖杨郜,唐季为义军指挥使,曾祖杨弼,为义军讨击副使,所以,《宋史·杨徽之传》称“家世尚武”。而杨亿祖父杨文逸“雅好学问,被服造次,必于儒者”,后被推为南唐玉山令,此为杨氏家族由武转文的关键人物。杨文逸之弟杨徽之则是对杨亿人生产生重大影响的先辈,也是杨氏家族文风的开拓者。杨徽之自幼刻苦用功,从邑人江文蔚游。江氏善赋能诗,杨徽之通过自学,与江氏齐名,开始以文学步入仕途。乾德初年,与郑圮并出为天兴令,移峨眉令,其时宋白宰玉津,多以吟咏酬答。后迁升著作佐郎,知全州,又迁左拾遗、右补阙。据《宋史·杨亿传》载,“太宗素闻其诗名,因索所著。徽之以数百篇奏御,且献诗为谢”,因而“迁侍御史,权判刑部”;“转库存部员外郎,赐金紫,判南曹,同知亲朝官差遣。会诏李昉等采缉前代文字,类为《文苑英华》,以徽之之精于风雅,分命编诗,为百八十卷”。可见,杨徽之在宋初文名之大,地位之显赫。后来,因其文化上的才能和贡献,一路迁升,历官工、礼、兵部侍郎,翰林侍讲学士。杨徽之大约在80岁时卒,谥文庄。《宋史·艺文志》著录其有《杨徽之集》五卷。杨徽之的父亲杨澄曾任浦城令。浦城名人真德秀曾在《杨文庄公书堂记》中说,浦城梦笔山等觉院,“邑人礼部侍郎杨公澄为本县令日所建也。侍郎之子文庄公少读书於此也”。又说杨徽之“甫冠,通群经,尤刻意於《诗》,得骚人之趣”,将杨公父子称作“浦城人物之盛”的开拓者。

杨亿生于宋太祖开宝七年(974)。时其祖父杨文逸是县宰。三岁时,他便显现出文学天才的迹象,“杨文公数岁不能言,一日家人抱登楼,忽触其首,便能语。家人曰:‘既能言,可为诗乎?’曰:‘可。’遂吟《登楼诗》云:‘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古今诗话》)。此可谓《宋史》本传言其“母以小经口授,随即成诵”的扩展。大约公元979年6岁时,杨亿始读书于里中能仁寺,其时与吴待问同窗。7岁时,“能属文。对客谈论,有老成风”(《宋史》本传),9岁时,作《病起谢郡官》启,“属对用事,如老书生,而笔迹则童稚也”(《春渚纪闻》)。早熟天才的种种神话,一直在浦城官绅间流传,后又演绎成民间传说。大约在公元984年,杨亿童年的神话演绎到高潮。《宋史·杨亿传》载:“雍熙初,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江南转运使张去华就试词艺,送阙下。”后又惊动京师,太宗亲自对问。“连三日得对,试诗赋五篇,下笔立成。太宗深加赏异,命内侍都知王仁睿送至中书,又赋诗一章,宰相惊其俊异,削章为贺。”

神童老成的对答,究竟有哪些佳句?据文瑩《湘山野录》载,其中有“七闽波渺邈,双阙气岧蛲。晓登云外岭,夜渡月中潮”;还有断句“原秉清忠节,终身立圣朝”。我们不得不说,这大概是中国封建时代所“塑造”的一个难能可贵的天才。在京都时,杨亿从徽之进修,同年十一月,太宗“癸酉诏曰:‘建州进士杨亿,年方鬌令,富有文华,召试于前,笔不停缀,词体优赡,灿然可观,言念俊奇,宜加秩序。噫!进修不已,砥砺弥坚,越景绝尘,一日千里,予有望于汝也。可特授将仕郎、秘书省正字’”(《太宗实录》卷三一)

杨亿入仕后,仕途一帆风顺,自从授秘书省正字始,先后改奉礼郎、光禄寺丞、直集贤院、迁著作佐郎、左正言。咸平元年,出知处州,三年,召拜左司谏,翌年,擢知制诰。景德元年,知通进、银台司兼门下封驳事,三年,入为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初,加兵部员外郎,授太常少卿、分司西京,以预修《册府元龟》上,进秩秘书监。逾年,知汝州。后还朝任知礼仪院,判秘阁、大常寺。天禧二年(1018),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降授秘书监,起复工部侍郎。四年,复为翰林学士。杨亿一生可谓春风得意,但是晚年也遇到波折。天禧四年六月,“寇准乃属翰林学士杨亿草表,请太子监国,且欲援亿辅政”,“亿畏事泄,夜屏左右为之辞”(《宋史·寇准传》)。又据《长编》卷九六载,寇准败后,杨亿畏惧,“便液俱下,而无人色”。在重大心理压力下,杨亿是年去世,终年47岁。后来欧阳修叙其畏祸而出奔事说,“杨文公以文章擅天下,然性特刚劲寡合,有恶之者,以事谮之”(《归田录》卷一)。杨亿也自叹“只羡泥塗龟曳尾,翻嫌雾雨豹成章”,愤怨之情,溢于言表。

仁宗景祐元年(1034),即杨亿卒后15年,追赠杨亿礼部尚书,赐谥曰“文”,其诏书称杨亿“君子之大方”(《宋大诏令集》),对于杨亿以命世之才,其位不充,后学多予以同情,苏颂称其“文公名节冠当世,没世清风更凛然”,苏轼称其“忠清鲠亮之士”。二

杨亿是宋初诗坛西昆派首脑人物。真宗景德二年(1005),杨亿等人奉命入内廷藏书之秘阁,编纂《册府元龟》。在修书之暇余,杨亿与刘筠、钱惟演等几位同僚写诗唱和,并约没有参与编书的张泳、舒雅、丁谓、钱惟济等唱和。这一诗坛雅集之举持续三年,然后杨亿将唱和之作辑集成书。他将秘阁比之于《穆天子传》中西方昆仑山上先王藏书之册府,所以命名为《西昆酬唱集》。此书辑集杨亿与刘筠、钱惟演、李宗谔、陈越、李维、刘骘等17人唱和诗,计248首,全为近体,其中杨亿75首。而《全宋诗》、《全宋文》分别收录杨亿诗493首,文325篇,这可能是杨亿作品至今尚能见到的全部了。

学界对以杨亿为首的西昆派历来评价不一,贬斥之声甚占上风。“今杨亿穷妍极态,缀风月,弄花草,淫巧侈丽,浮华纂组,锼圣人之经,破碎圣人之言,离析圣人之意,蠹伤圣人之道”(石介《怪说》中)。“唱淫词哇声,变天下正音四十年,眩迷盲惑,天下啧啧晦晦,不闻有雅声”(石介《与君贶学士书》)。

又有人谓杨亿诗是“文章一厄”(惠洪《冷斋夜话》),是“挦扯”李商隐(刘敛《中山诗话》)。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诚然,《西昆酬唱集》杨亿等人的诗,大都抒写内廷侍臣优游生活,内容平庸,形式雕琢,模拟李商隐过重,而缺少创新品格和直抒现实的冲动,不时陷人形式主义泥潭而难以自拔,无甚现实意义,如《直夜》、《夜宴》、《别墅》等皆然。然而,西昆体诗人尤其是杨亿的诗,也并非像后来某些偏激批评家所贬斥的那样一无可取。杨亿向以才思敏捷著称,其词章修养良好,写诗技法圆熟,善于用典和妙用前贤佳词,音律谐美,词采秣丽,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可谓“取材博赡,炼词精整,非学有根柢,亦不能熔铸变化,自名一家”(《四库总目·西昆酬唱集提要》)。

就杨亿而言,后人也颇有称道其诗的:“典纯追古昔,雅正合《周南》。”(张方平《题杨大年集后》)“元之如砥柱,大年若霜鹗。王杨立本朝,与世作郛郭。”(黄庭坚《次韵杨明叔见饯十首》)。按:“王”即王禹偁,将杨亿与王禹偁并称,可见对杨亿的肯定。)

平心而论,《西昆酬唱集》中杨亿的诗亦非全是无病呻吟或粉饰现实之作,其中也有揭露讽刺现实,抒怀过去的。如咏史《始皇》“儒坑未冷骊山火,三月青烟绕翠岑”,揭示苛政而自取灭亡;《汉武》“蓬莱银阙浪漫漫,弱水回风欲到难”,讥刺武帝求仙而求长生之迷信之风;《南朝》、《明皇》指贬南朝君王和唐玄宗因淫乱而致亡国,具有显明的殷鉴作用。又如其述怀诗《禁中庭树》“岁寒徒自许,蜀柳笑孤贞”,《竹答柳》“未闻凌雪秀,唯解刺天长”等皆借物抒志,正反相谐,申明自己不肯苟且媚世之孤直坚贞。这些诗应该说意境凄迷,情景互动,立意深警,呈现了正直士大夫忧切国事和彷徨失落的悲哀。

还应该看到,仅仅从《西昆酬唱集》中75首来判断杨亿一生所有诗文也是有失公允的。他除了应酬性的诗以及雕章琢句外,也有某些工致、率真、新警之作。如:

芝泥初熟诏书成,红药翻阶书景清。屋尾生烟宫漏永,时闻幽鸟自呼名。(《内当》)

征夫万里戍交河,塞外萧条朔气多。古壁暗蛩催夜织,朝来一叶下庭柯。(《闺思》)

二诗均能在自然景中捕捉到生趣,领略到心灵的愉悦,而清晨起来所见一片落叶,似乎感觉到已是闺中人为征夫赶做寒衣的季节。这种不露痕迹且韵味深长之意境,颇见盛唐旨趣。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