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国学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3 05:02:21

点击下载

作者:程门立雪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北大国学课

北大国学课试读:

第一章 国学中的人生境界

内不为烦恼所惑,外不被环境所扰

一切外在的欠缺或损失,包括名誉、地位、财产等,只要不是影响基本的生存,实质上都不应该带来痛苦。如果痛苦,只是因为你在乎,愈在乎就愈痛苦。只要不在乎,就一根毫毛也伤不了。———周国平《庄子》有云:“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变乎荣辱之境。”也就是说,一个人要做到在所有的人都赞誉自己时,不会因为别人的称赞而改变自己处事的方式方法,却越发努力地去做事;同样,就算所有的人都反对你、都为难你,也不要因为这样而郁郁寡欢、沮丧难过。要清楚地划定自身与其他外物的区别,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什么,内心与外在烦扰是分开的。

在人的一生中,需要面临太多得失、太多变故、太多突如其来的事情。这就导致我们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总会患得患失,被一些外在的东西困扰,从而迷失自己。在这个空前浮躁、急功近利的社会里,身处闹市之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尤其难得。当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发生时,当欲望不能满足时,当所处环境杂乱时,许多人内心的喧嚣开始升腾,宛如平静的海面上掀起波涛。而事实上,安宁并不只取决于外界,真正的宁静源于内心。在一个美丽的王国,有一位喜欢画画的国王。有一天,他要宫廷画师每人画一幅表现安静的画,众画师作画后纷纷上交。经国王评判后,有两幅画入选,一幅画的是安静的田园乡村,静谧祥和;而另一幅却反其道而行之,画的是电闪雷鸣、风雨大作,但独特之处是悬崖上的鸟巢里有几只雏鸟睡得正酣。国王三思之后留下了后者,认为能够在纷乱嘈杂的环境中安眠是一种内心的平静。这与诗人王籍的那句“蝉噪林愈静,鸣山更幽”恰恰是一个道理。

陶渊明在自己的诗中点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小隐隐于山林,大隐隐于市。不愿落于俗世之中,拂袖而归山林纵然是一种清高,但还需借助于环境的变化。唯有处于车马喧闹之中仍旧可以宁静致远,才是人生的高境界。

人生中的伤害和挫折非常多,如何来化解痛苦和烦恼呢?很多人追求外在的宣泄和辅助,事实上,最终的力量来自于内心。当人生不如意时,就把所有的烦恼都沉入心底吧,不要为那些不顺心的事纠缠。只有让它慢慢地沉淀下来,才会显出生活的快乐和明媚。

无论面对失败还是成功,都要保持一种恒定淡然的心态。不因一时的成功而沾沾自喜,也不因为遭遇挫折就妄自菲薄。当然,保持内心的独立并不是说没有追求,没有关心和在乎的东西,而是说人一定要内外兼修,不为外界利益所迷惑、时而高兴时而沮丧,要坚守内心的信仰和追求。每一个人的内心一直在和外在的事物相抗衡,如果外强内弱,人就可能被压垮;如果外弱内强,人就稳住了。所谓智者不惑,其实是在考量我们内心有多少坚守。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能做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无论面临怎样的烦恼和困苦,都坚持自己的内心追求,从而受世人景仰?孟子所说的“士穷不离义,达不离道”、“古之人得志加于民,不得志修身于现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都是一种大仁大义的心境,是一种不因个人宠辱得失而影响自己心绪的修为。

如果你总是对自己的处境心怀不满,自怨自艾,受困于外界的干扰,不能坚持内心的独立,那么就不能取得大的成就。另外,在追求人生目标时,我们还要考虑外在的种种因素,有时候,外界的压力和侵扰足以使一个人对自己的内心产生怀疑,这就要求我们拥有强大的内心,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不要被外界干扰。

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并不是由物质条件所决定的;一个人走的道路,也不是由客观环境所决定。内心强大而独立的人能够无视外界的纷扰,将自身的牵绊摆脱,不浮躁、不盲从、不消沉,一切都由自己决定。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事闲勿荒,事烦勿慌;有言必信,无欲则刚。———黄炎培赠予黄方毅

我们来到世间,本就赤条条了无牵挂,那些世俗的诱惑皆是身外之物。《大学》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在古人看来,人生的最终意义在于“明明德于天下”,若要达到这个目标,便要先修其身,“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欲求真理,“定”、“静”、“安”缺一不可,而欲望则正是这些要求的最大敌人。

现代社会中,对人的诱惑实在太多。食欲、物欲、名欲、利欲、色欲、权欲……一个又一个私欲总是会让人方寸大乱,不能坚守道德和正义,无法按照自己的原则做事。何为刚?刚者,不随波而荡,不随风而飘也。欲则有隙,有隙则有机可乘,可乘则被制,所以“有欲则无刚”。试想,一个人为了满足一己私欲而受人恩惠,或是做了见不得光的事情被人抓住了小辫子,那么他做事的时候必然受制于人,束手束脚,“刚”也就无从谈起了。《淮南子·道应训》中有一个公仪休拒鱼的故事,很好地阐释了“有欲则无刚”的真意。公仪休曾做过鲁国相国,他有一个偏好,那就是喜欢吃鱼。平日里每隔几天吃不到鱼心里就会痒得慌,一个趋炎附势之人得知这个消息后,就投其所好,给他献上了一条鱼。可是公仪休竟然坚决不受,这让所有人大惑不解。他的弟子们都劝他:“您老人家最喜欢吃的就是鱼,如今人家送上门来了为何却不要呢?”公仪休解释说:“我正是因为喜欢吃鱼,才坚决不接受这条鱼。”看似矛盾的解释,实则包含着老人家的处世哲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己所欲,就不能受之于人。这“受之于人”与“受制于人”仅仅一字之差,稍不留神就会写错。公仪休能够通晓其中奥妙,自然是不愿为图“食鱼之快”而吃人嘴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是民族英雄林则徐在查禁鸦片期间手书的一副自勉堂联。林则徐不是没有目标,不是没有索求,他苦苦求索的是抵御外侮、救国救民之道。

清朝官场腐败,经济落后,列强虎视眈眈。在林则徐成为钦差大臣之时,弛烟派就非常不满,暗中百般阻挠。弛烟派首领琦善对林则徐威逼利诱,众鸦片烟商更是试图贿赂这位新来的钦差大臣。面对钱财的诱惑和武力的威胁,林则徐若是贪图一己私欲,或是贪生怕死,就不会说出如此刚强的话:“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杜绝私欲,将生死置之度外,方能像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林则徐做到了。后来,左宗棠戍守新疆,林则徐又以此联相送,两个民族英雄就这样共同开启了近代中华民族抗争的第一篇章。“无欲则刚”,“刚”是修身,修身的目的自然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否则,“壁立千仞”又有何用?

我们生在现实生活中,若是为追逐一时之利而失去做人的节气,必然会迷失在物欲中。最后或是道德沦丧吞下恶果,或是忘了最初的坚守,不知何去何从,这皆非生命的本真。

所以,不要让贪欲压弯了你的脊梁,“心为形所累”,我们只有保持一颗静如止水的心,方能看透外界的浮华诱惑;用心去感受生活的那些细微处,才能找寻到生命的意义;剪去那些不安的枝枝叶叶,定然可以脚踏一方净土,头顶一片蓝天。

富贵虽好,切勿迷失

我给现代年轻人一个忠告,就是多念书,学问往上看,享受往下看。———张中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然而,财富与名利虽好,却容易让人在追逐的时候忘了生于世上最珍贵的东西和最本质的意义。许多人执著于对富贵的追求之中,进而伤害了身心,迷失了方向。2006年年底,季羡林备受关注的《病榻杂记》公开发行时,人们看到季老用通达的文字,第一次廓清了他是如何看待这些年外界“加”在自己头上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三项桂冠的,他表示:“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当然,你我这样的凡夫俗子自然无法和季老相比,我们也没有那样的资本和条件。可是做不了大师,却能有大师一样的闲情逸致。像陶渊明那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散淡并不困难;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也不错。诸葛亮说过:“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名利有益于身心健康。不贪图功名利禄,摆正自己的位置,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抛弃无谓的烦恼,就能保持愉快、满足与积极的情绪,这样一来,自然能够提升生活品质,并使身心保持健康。三位精神矍铄、仙风道骨的老先生一同来到一户农夫家门前,这家的主妇发现了,就好心邀请他们进屋歇脚,三位老先生笑呵呵地谢了她,却并不急着进屋。这个妇人正疑惑间,其中一位老先生指着身旁的两位解释:“这位的名字是财富,那位叫成功,而我的名字是健康。我们不能同时进屋呀。不过,你可以去和你的家人商量,看你们最需要我们中的哪一个。”妇人听了之后,连忙进屋与丈夫商量。她的丈夫听说后,惊喜道:“咱们一贫如洗,自然是财富最重要,我们就邀请财富老人吧,请他进来,让我们的屋里装满财富,以后就衣食无忧了。”妇人却不这样认为:“亲爱的,我们为什么不邀请成功老人呢?做一切事情都能成功,那感觉多好!”正争论的时候,在一旁倾听的女儿说:“要那么多钱做什么?成功虽然也好,但是我们一家人身体健康,幸福地享受生活、享受人生不是更好吗?”于是,大家一致决定请健康老人进屋。妇人出门,邀请健康老人进屋做客。谁知话音刚落,三位老人同时站起身来,一起向屋内走去。妇人更加疑惑了:“不是说只能邀请一位吗?你们三位怎么一起来了?”三位老先生笑道:“只因为你们选择的是健康,哪里有健康,哪里就有财富和成功!”

从一定程度上讲,名利即是忧愁,即是压力。名利皆身外之物,为求名利损了身,哪个亲?哪个过?哪个多?哪个少?且说有得必有失,得失何必计较。得还是从失来的,必然先失了才能得。就像一草一芥,是至小的了,还必得用眼看着,屈了身体用手拾起才能得着。虽然得了,眼光气力却先失了。就像值一文钱的东西,是至贱的了,还必须用钱才能买得。虽然得了,金钱却先失了。至小至贱的,还必然先失而后得,大而贵的便可想而知了。

孔子周游列国,一生郁郁而不得志。许多当时得以飞黄腾达的人嘲笑孔子似丧家之犬,说他迂阔,说他“何德之衰”,说他“何为是栖栖”,将名誉失了。放在当时看,倒也没有错,孔子确实是从鲁国辞了司寇走的,到各国皆没有再做官,穷困一生,是将利禄失了。但是,就因为失了名利,却得了“万世师表”的大名,得了俎豆千秋、宗庙享之、子孙保之的厚利。孔子固无心求名利,然而有实就有名,有德就有禄。因此,人只要求修大德就是了,何必求名利?何必算计得失呢?

世间之事,没有无缘无故就可以得到的。得何足喜?失何足忧?君子坦然自乐,就能脱开得失;小人忧苦烦劳,就是患得患失。得不是求了就能来的,失也不是患所能免的。唯有超脱得失以外,不为得到而自得,不苛求而心境平和,这样,才会达到真正的富足,真实地活着,一得而永不失。

生命如莲,出淤泥而不染

真正的潇洒是心灵的潇洒。如果奢华是一种潇洒的话,这样的人生只是低俗的人生。———汤一介

诗人屈原出身贵族,曾做过左徒、三闾大夫。楚怀王时,他主张联齐抗秦、选用贤能,但受其他贵族排挤不得重用,后又遭靳尚等人毁谤,被放逐于汉北,于是屈原作《离骚》表明忠贞之心;楚顷襄王时,他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谮言而流放至江南,终因不忍见国家沦亡,怀石自沉汨罗江而死。

在昏暗的世道中,屈原不可能与那些权贵和小人同流合污,在排挤和陷害之下,只能发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慨,进而以死的代价坚守自己的品行。

坚守高尚的品德,不是一句凭空乱喊出来的口号,很多时候,这样的坚持会受到环境和条件的影响。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不少人受环境影响而改变自己的命运。真正具备高尚品行的人,不会为世俗的规则所同化,能够“出淤泥而不染”。王翱是明朝成祖至景帝连续五朝的廉吏,他在70高龄时,还被任命为吏部尚书直到去世。他身在官场几十年,尽管位高权重,但始终保持着两袖清风的高贵品质。王翱所在的吏部,负责的是大明王朝的官员任用和提升,他深知官贤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权的稳固。他说:“如果能选对做事的人,那么事情就能够做得非常漂亮,如果能为一个地方选一个好官,那么这个地方就能平安一代人。”王翱对选拔官吏极为慎重,在封建官场上走后门之风很是盛行,吏部更是钻营的重点对象。但王翱却“以用贤报国为己任”,决不拿手中的权力做交易。对权势者的嘱托,他都“毅然拒之,辞色俱厉”。为了防止别人登门拜访,他在公务之外的时间里、休息睡觉都在官署,很少回家。而且在他任职期间,家中一律不见私客,想走后门的人连向他开口的机会都没有,历史上因此而评价他是“铁面无私,权势请托不敢行”。王翱的清廉不仅表现在忠于职守上,还表现在治家有法上。他身居朝堂要职,手握重权,但对自己要求却很严,由于清廉而经常穿着破旧的衣服,其他官员看到他如此节俭,也就不敢在他面前表现出奢侈。一次,明英宗召见王翱,见其衣服有破损的地方,问其原因,王翱只好说是当天偶尔穿了这件衣服,刚才接到诏命,急于进宫,没有来得及换衣。王翱对家人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他有一个孙子想考入当时的最高学府太学就读,这年秋试的时候,他这位才华平庸的孙子想试一试,于是拿着从有关部门弄到的试卷来请自己的爷爷帮忙。王翱听后坚决反对,厉声斥责道:“如果你确有才华,我当然不阻止你一试身手;但是如果让你一个平庸之辈中选,势必埋没一个真正有才能的人。”说完就把考卷撕了扔进了火炉。在大的原则面前,王翱对家属寸步不让。王翱有一个女儿,嫁给了在京郊做官的贾杰。王翱夫人十分疼爱这个女儿,经常接女儿回家探亲。每当妻子临行前,贾杰就在她面前埋怨:“以岳父的权力,把我调回京城是举手之劳,回到京里,你回家也方便了,哪里有这么多麻烦。”女儿便将这番话说给母亲听,母亲也觉得有几分道理。于是王翱夫人乘王翱吃饭的时候,婉转地请王翱将女婿调入京城。谁知王翱听了之后勃然大怒,拿起案上的酒杯向夫人掷去,打伤了夫人的脸。一直到王翱去世,贾杰也没有被调回京城。

尽管封建社会的贪官污吏很多,但像王翱这样时刻秉公办事、忧国忧民的官员也不在少数,他们给后人留下的精神财富,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骄傲。言行一致,以身作则,通过日常的行动来证明自己所认同的某种信念,你就是一个出色的领导,会影响别人,乃至带领别人一起向梦想前进。

世间烦恼本无,全是庸人自扰

即使是天才,生下来的第一声啼哭也绝不会是一首好诗。———鲁迅《新唐书·陆象先传》有这样一句话:“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世上本来没有什么麻烦事,那些麻烦都是人们自己给自己制造的。

然而,我们总是感到,在这个拥挤、繁杂的世界里,有很多事情让人烦恼,使人忧愁。与朋友闹别扭了,心里不好受;或是有急事路上堵车,焦急万分;遇到了小人,吃了亏,戚戚然。烦恼的事情怎么就那么多呢?什么时候才能享受宁静,什么时候才能立于纷争之外、笑看秋月春风呢?我们来品味一下这样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个年轻人天天都感到非常烦恼,为了解脱烦恼,他四处寻找秘诀。一天,风和日丽,鸟鸣山幽。他来到一座山脚下,见绿草掩映中,一位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悠扬的横笛,逍遥自在。年轻人走上前去询问:“你看起来很快活,能教给我解脱烦恼的方法吗?”牧童说:“骑在牛背上,笛子一吹,什么烦恼也没有了。”年轻人试了试,不灵。于是,他继续寻找。年轻人来到一条河边。看见一位老翁坐在柳荫下,手持一根钓竿,正在垂钓。他神情怡然,自得其乐,年轻人走上前去鞠了一躬:“请问老翁,您能赐我解脱烦恼的办法吗?”老翁看了他一眼,慢声慢语地说:“来吧,孩子,跟我一起钓鱼,保证你没有烦恼。”年轻人试了试,还是不灵。于是,他又继续寻找。不久,他来到一个山洞里,看见洞内有一个老人独坐,面带满足的微笑。年轻人深深鞠了一个躬,向老人说明来意。老人微笑着摸摸长髯,问道:“这么说你是来寻求解脱的?”年轻人说:“对对对!恳请前辈不吝赐教。”老人笑着问:“有谁捆住你了吗?”“……没有。”“既然没有捆住你,又谈何解脱呢?”

仔细想想的确有点好笑,自寻烦恼只有百害而无一利,再怎么样的忧虑都无法解决任何问题,只会让自己心情不好,想法更消极而已。可是为什么许多人仍然会不经意地自寻烦恼呢?这主要是性格使然,也有环境因素的影响。一个被烦恼束缚的后生来到一座禅院,想请教禅师解脱烦恼的方法。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去考考禅院里的老禅师,看他的证悟能力到底有多高。来到禅院,他与老禅师一边品茗,一边闲谈,冷不防他问了一句:“什么是团团转?”“皆因绳未断。”老禅师随口答道。后生听到老禅师这样回答,顿时目瞪口呆。老禅师见状,问道:“为什么使你如此惊讶?”“老师父,我惊讶的是,你怎么知道的呢?”后生说,“我今天在来的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这头牛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地上去吃草,谁知它转过来转过去都不得脱身。我以为师父没有看见,肯定答不出来,哪知师父出口就答对了。”老禅师微笑着说:“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而不得解脱,我答的是心被俗务纠缠而不得超脱,一理通百事啊。”后生大悟。

如果你经常杞人忧天、自寻烦恼,说明你的内敛功夫做得不够,不懂得如何化解内在的烦恼。建议你不妨从改变自己的内心做起,也就是说,让内心一直都保持明朗、愉快、积极的状态。不要再患得患失,掂量来掂量去,过于瞻前顾后,要无畏无惧地去面对生活。

如果你认为可能,那么前方就会有无限的可能在等着你;如果你一直想着不可能,那就真的什么事都不可能了。所以无论做任何事,都要抱着积极的心态向前看,那么不可能就会成为可能。

你没有特权去永远做你高兴的事,但是你有权力从你的所作所为中摆脱自寻烦恼的困境而得到更多的乐趣。

不念过去,不思未来,活在当下

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不定什么时候,生命就会戛然而止,不如珍惜眼前的,活在当下,把握当下,能在生命尽头的时候对自己说:“我不遗憾!”———朱自清

佛家有言:“不念过去,不念未来。”往者已矣矣,就不要去想它了;未来的还没有到来,就不要去期盼它了。人生的诸多烦恼,往往源自伤逝过去、渴盼未来。在执著于过去和未来的时候,我们往往连唯一可以把握的现在都失去了。所以,抛却过去和未来,活在当下,才是一种全身心地投入人生的生活方式。眼中只有当下,就不会被过去拖住后腿,也不会被未来拉着往前,你全部的能量都集中在这一时刻,虽简单但有力,何愁有苦恼和担忧?在一座寺院里面有个小和尚,他每天早上起来都要负责清扫院子。春夏倒还好,可是秋冬时节一到,小和尚的苦恼就来了。每天早上不管打扫得多干净,很快就会又落下一地的树叶,第二天还是得花费很多时间清扫。小和尚一筹莫展之际,一个师兄给他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在早上打扫院子之前,用力把树上的叶子全都摇下来,这样以后就省事了。言者无心,这个师兄可能是看小师弟可爱,存心取笑的,但是听者有意。第二天一大早,小和尚来到院子里,并没有急着打扫,而是抱着树干用力摇了起来。这百年老寺中,树木都是上了年纪的,再者深秋未到,一个小和尚如何能将树上牢靠的叶子全部摇落?小和尚摇了许久,发现树上的叶子依旧密密匝匝,于是不禁坐在树下唉声叹气。这时候,老方丈走了过来,慈祥地对小和尚说:“傻孩子,时节未到,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今日只能做今日之事。”小和尚终于明白了,树上的叶子不会在一夕之间全部凋落,事情也不能在一日之内全部做完。世上有些事是无法提前完成的,唯有认真地活在当下,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当下”给了我们一个深深地潜入生命之海或是高高地飞上生命天空的机会。不要挂念过去,因为过去的已经过去;不要虚幻未来,因为未来还是未知数。只有“当下”,也就是现在才是最真实的。当你尝到了“当下”这个片刻的甜蜜,就会发现正是无数个“当下”构成了生命的一切。

可是,人世间总是有太多人不仅放不下过去,又忧虑未来,劳碌一生,烦恼一生。时时刻刻为往事伤心,为未来做准备,一心一意计划着以后发生的事,却忘了把眼光放在“现在”,等到时间一分一秒地溜过,才恍然大悟“时不我予”。未雨绸缪原本没有错,而一切未来的事情都无法完全预测,一心盯着未来而忘掉了现在就是错误。

如果不懂得“活在当下”,就算得到的再多,一个人还是不会快乐,不会觉得满足。真正的满足不是在“以后”感受,而是在“此时此刻”。停下你不断追求的脚步,那些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不在以后,就在当下。

当我们发现自己能够放下过去时,我们的视野将越来越宽,喜悦将油然而生,因为我们有了新的力量和信心,再也不受习气左右了,我们也因此变得越来越自在了。

能拿得起,更能放得下

成功者就是胆识加魄力,曾经在火车上听人谈起过温州人的成功,说了这么三个字———“胆子大”。这其实就是胆识,而拿得起、放得下,就是魄力。———俞敏洪“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有人认为,儒家的精神概括成三个字就是“拿得起”;概括为两个字,那就是“有为”;概括为一个字,那就是“张”。儒家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也就是主张干事,主张积极有为。孔子、孟子为什么周游列国?为的就是积极地找事干,“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拿得起”。而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也比较符合人们的追求,所以成为主流。

拿得起固然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生风光无限。但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举一个谈恋爱的例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要是以儒家的思想来看,那就是认为小伙子追求喜欢的姑娘需要积极点,拿下了自然是皆大欢喜。然而,恋爱是两情相悦的事情,万一姑娘不乐意,转而拒绝,或是被别人捷足先登了,那该如何面对?

此时,若是不能正确认识,自然是免不了“为伊消得人憔悴”,日渐消瘦,情绪低落。这不是长久之计。这时候,佛教精神“放得下”就派上用场了。佛家道义,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空”。“放得下”可以用禅宗讲的一个故事来解读。有一个富家子弟为了成佛,带了一大笔钱遍访名师,终于遇到了一位高僧。这位高僧告诉这个青年:“我告诉你一个地方,你到了那里就能成佛!”青年人迫不及待地问:“在哪儿?”高僧说:“你看到那里有一根粗木竿吗?你爬到那竿子顶上,就成佛了。”青年人信以为真,把钱袋子放在地上,赶紧就往上爬。等他爬上竿子的顶端,回头一看,那个高僧已把他的钱袋子背起来走远了。后来高僧问那青年:“你成佛了吗?”青年一下子领悟道:“把什么都放得下(包括成佛的念头),那就是成佛了!”所以,“放得下”三个字,是佛教的精神趣旨之一。

现在,让所有人都跳出红尘、一心向佛当然不太现实,但我们在儒家理想不得施展、不能达到目的的时候,要具备佛家“放得下”的精神。不为失去的东西或是得不到的东西而闷闷不乐,放下了,一切便会豁然开朗。

要知道,人之所以不快乐,往往就是背负的东西太多。这也放不下,那也放不下,愁这愁那,心事不断,愁肠百结,结果损害了自身的健康和寿命。这如同赛场上运动员举重,能够举起的重量越大,固然可以得到褒奖,但是举起的时间也就那么几秒。几秒之后,就要学会放下,否则,再优秀的运动员也会被累垮的。

事实上,失去并不可怕,在失去、放下的同时,我们其实是在得到本真,得到更珍贵的东西。生活有时会逼迫你不得不放弃一些东西。此时,安心地放下吧,你会发现,放下了一些东西之后,天高云淡,人生如此美好。

以惠我之心惠人,以责人之心责己

一种人不自觉地要显得真诚,以他的真诚去打动人并且打动自己。他自己果然被自己感动了。一种人故意地要显得狡猾,以他的狡猾去迷惑人并且迷惑自己。他自己果然怀疑起自己来了。———周国平

子贡曾经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惠我之心惠人,以责人之心责己,用以己度人、推己及人的方式来看待和处理问题,这样可以营造一种重大局、重信义的良好氛围,让彼此张开宽广仁爱的胸怀。由此推及到日常生活的与人相处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战国时期,梁国与楚国交界,两国在边境上各设界亭,亭卒们在各自的地界里都种了西瓜。梁亭的亭卒勤劳,瓜秧长势极好;而楚亭的亭卒懒惰,其地里瓜秧的长势与对面的瓜田简直是天壤之别。楚亭的人为此觉得脸上过意不去,于是有一天趁着夜色,偷偷跑过去把梁亭的瓜秧全给扯断了。梁亭的人第二天发现后,异常气愤,心里咽不下这口气,于是报告给边县的县令宋就说:“我们也要过去把他们的瓜秧给扯了。”宋就却说:“我们不愿他们扯断我们的瓜秧,那为什么还要再过去扯断人家的瓜秧?别人不对,我们再跟着学,那就太狭隘了。你们听我的话,从今天起,每天晚上去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也长得好,而且,你们这样做,一定不可以让他们知道。”梁亭的人听了宋就的话后觉得言之有理,于是不少兵卒就按照指示,每天过去浇水。很快,楚亭的人发现自己的瓜秧长势一天好似一天,经过仔细观察,发现每天早上地都被人浇过,而且是梁亭的人在黑夜里悄悄为他们浇的。楚国边县的县令听到亭卒们的报告后,感到既惭愧又敬佩,于是就把这件事上报给了楚王。楚王听说之后,有感于梁国人修睦边邻的诚心,备下厚礼送给梁王,以示自责和酬谢之意,结果这一对曾经的敌国因为“西瓜事件”而一笑泯恩仇。

与人方便即是与己方便,宽仁待人就是宽仁待己。《菜根谭》中有一句话:“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理解别人,体谅别人,最终善待的是自己。

当我们评价他人的时候,先看看自己手中的标准是什么。如果我们自己都不够好,那如何判定他人的好坏呢?假如我们以责人之心来责己,在给别人提意见之前,先审视一遍自己,做一个换位思考,相信最终取得的效果定能令人满意。

有德无才难成事,有才无德办坏事

我说过不少谎话,因为非此则不能生存。但是我还是敢于讲真话的,我的真话总是大大超过谎话。因此我是一个好人。———季羡林

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意思是说:“对于千里马,不要称赞它的力气,而要赞赏它的品质。”这是儒家所提倡的人才思想,同时也是我们做人的准则。

那么,究竟是德重要,还是才重要?这样的辩论古已有之,直至宋代,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德才关系进行了一番梳理,给人以拨云见日之感。他对才和德进行了界定:“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并进一步指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通过考量一个人德和才的发挥,可以将人分为三类:才德全尽之谓“圣人”;才德兼亡之谓“愚人”;德胜才之谓“君子”;才胜德之谓“小人”。司马光还指出:“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首先,能成事的人要有才能,否则不可能做成让人瞩目的大事。但是,有才的人需要有德,否则做成的事情越大,反而越有害。一个人如果道德不好,能力差者尚不足以对社会造成危害。但是一个能力非常强、智商非常高的人,如果道德败坏,野心很大,那么他所造成的危害将会非常大,可能断送一个家庭、一家公司,甚至于一个国家、一朝江山。殷纣王和隋炀帝是历史上两位残暴的君王,备受世人唾弃和厌恶。但是据史书记载,纣王力大无比,非同寻常,能托梁换柱,倒拽九牛,徒手与野兽搏斗。不仅如此,纣王天赋聪颖,智慧超绝,才思敏捷,口齿伶俐,能言善辩。由此可见,纣王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同样,隋炀帝也非等闲之辈,他亲自指挥完成国家统一,修建连接南北的大运河。此外,还亲自开疆拓土,打通丝绸之路,开创科举、修订法律等。谁也无法否认殷纣王及隋炀帝的才能,但是他们的结果都是亡国亡身,他们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无才,而是因为无德。

所以说要做事,先要学会做人。孔子曾经说,德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所以抓教育首要就是抓德育;孔子还告诉我们,德育本身也有基础,要抓德育必须先抓这个基础。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务本”就是要抓“根本”,即抓基础。这里的本是指做人的根本,务本就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道德高尚、人品上无可挑剔的人。

的确,无论是治国还是管企业,其领袖都不可有才无德。作为一个企业领袖,如果在经营中能始终为客户着想,积极地为客户付出,客户在获得实惠和方便的同时,就容易对企业产生购买忠诚度,企业后续的利润自然可以预期。这实际上从另外一个层面解读了《礼记》中所说的“德者,得也”的理念。以“德”面对市场和消费者,不论是否抱有功利目的,就长期发展而言,必然会带来良好的利回报。有“德”者,自然有“得”。

德是什么?德就是道德、德行。细说起来,各行各业都有其道德准则。德是一种境界,德是一种追求,也是一种力量,是一种震慑邪恶、净化环境、提升思维、积累财源的动力,德可以使一个人变得魅力非凡,从而“战”无不胜。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社会的前进需要的都是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有才学,才能办大事;有德行,办的大事才是大好事。办成一件又一件的大好事才能推动社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每一个人才能得以施展抱负,得以幸福安乐。

贵在执著,错在太执著

一个人,应该自信而不自负,执著而不僵化。———王选“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我们在决心做某一件事情时,就应该执著、坚定地朝着自己心中的目标进发,对于目标和理想的执著是赢取成功的可贵品质。

李时珍倾其一生的精力,编写了被世人赞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本草纲目》,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医学财富。他以坚毅执著、矢志不渝的精神,用心专一、锲而不舍,朝着心中既定的目标孜孜以求,终于到达了成功的彼岸,做成了自己最想做的大事。他的名字也像《本草纲目》一样在人们心中代代流传。

孔子曾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了解自己的优势、正确地评估眼前的形势非常重要,这就是做人处事的机智。相对于执著来讲,机智也非常重要。坚持固然是一种良好的品性,但在有些事上过度地坚持,而可能导致更大的错误。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常常因为不懂得放弃所谓的固执、不肯放手,而不得不面对许多无奈的痛苦,其实这些让我们身陷其中而无法自拔的困境,貌似无法解脱,实际上在我们懂得了放弃的艺术之后,一切都变得豁然开朗起来。

世界上本没有那么多愚蠢的人,多的只是缺少自知之明和不会判断形势的人。而如果你没有了自知之明,或是固执地坚持原本错误的事情,你就会变得越来越愚蠢。

俗话说得好:“才华虽然可以冲锋陷阵,但总不及机智能够统领三军。”才华是一种能力,但如果没有机智和常识的引领,就找不到才华发挥的舞台。才华走错了方向,就只能付诸东流。

牛顿早年是永动机的追随者。在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之后,他很明智地退出了对永动机的研究,转而在力学中投入更大的精力。最终,许多永动机的研究者默默而终,而牛顿却因摆脱了无谓的研究,将才华发挥到极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人们只有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与缺点,认清自己坚持的东西是否值得坚持、是否是正确而有意义,才能发掘自我潜力,进而超越自己,真正悟出成功的真谛。有一位登山队员去攀登珠穆朗玛峰。经过奋力拼搏,攀爬到海拔7800米的高度时,他感到体力不支,于是断然决定停下来。当他讲起这段经历时,朋友们都替他惋惜:“为什么不再坚持一下呢?为什么不再咬紧一下牙关,爬到顶峰呢?”他从容地说:“不,我最清楚自己了。7800米的海拔是我登山能力的极限,所以我一点儿也不感到遗憾。”

人的能力终究是有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不到的事。客观地看待自己做不到的事,坦然处之,不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更不会影响自信心,这就是对自己能力不足的信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是一种勇气,放弃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是一种智慧。

我们对自己的目标要坚持不懈,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种坚持,千万别成了固执。也就是说,一旦当你发现自己的选择有偏差时,就要合理地调整目标,放弃无谓的固执,轻松走向更有希望成功的道路。

第二章 国学中的心态修炼

不虞之誉、求全之毁,均一笑了之

在人类的生存理念中,笑对人生,对于种种境遇学会坦然处之,学会一笑了之、转怒为喜,尤为重要。———褚斌杰

宠辱不惊,当如阮籍所云:“布衣可终身,宠禄岂可赖。”当你在经历了千辛万苦而获得了某种荣耀的时候,你的兴奋之情是可以想象的。但是当人们手捧着鲜花,对你说着溢美之词的时候,你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忘乎所以。要知道所有的赞誉都是一时的,都是浮云,一笑了之即可。

同样的,假如你已经名声在外,一定会有许多庸人诋毁你。或是出于误解,或是出于嫉妒,总之你的清白和名誉会遭到损害,这时,也不要气急败坏或是惊慌失措、与人争辩,清者自清。

日本有一位白隐禅师,他的故事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有一对夫妇,在住处的附近开了一家食品店,家里有一个漂亮的女儿。无意间,夫妇俩发现女儿的肚子无缘无故地大起来。女儿做了这种见不得人的事,让她的父母异常震怒。在父母的一再逼问下,她终于吞吞吐吐地说出“白隐”两个字。她的父母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隐理论,但这位大师对此不置可否,只若无其事地答道:“就是这样吗?”孩子生下来就被送给白隐。此时,他虽已名誉扫地,却并不以为然,只是非常细心地照顾孩子———他向邻居乞求婴儿所需的奶水和其他用品,虽不免横遭白眼、冷嘲热讽,但他总是能处之泰然,仿佛他是受托抚育别人的孩子一样。事隔一年之后,这位未婚的妈妈终于不忍心再欺瞒下去了。她老老实实地向父母吐露了真情:“孩子的生父是一个卖鱼的青年。”她的父母立即让她到白隐那里道歉,请求原谅,并将孩子带回。白隐仍然是淡然如水,他只是在交回孩子的时候,轻声说道:“就是这样吗?”仿佛不曾有什么事发生过;即使有,也只像微风吹过耳畔,瞬间即逝。

白隐为了给邻居的女儿以生存的机会和空间,代人受过,牺牲了为自己洗刷清白的机会,虽然受到人们的冷嘲热讽,但是他始终处之泰然。“就是这样吗?”这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就是对“宠辱不惊”最好的解释。

获得荣耀的确是人生的大喜事,但我们不能在这份荣耀里忘乎所以,以致无法驾驭自己的情绪和人生的方向;受到毁谤也的确让人无奈,但是心态的淡然是我们自己的,谁也影响不到。

真正的成功者恰恰都有这样的心理素质———宠辱不惊,镇定、沉着。他们的人生之所以精彩,就在于他们不会轻易地受到与事业无关的事情的干扰,认真地走好人生的每一寸钢索,没有人能够让他们轻易失足。数年前,一位举世闻名的走钢索高手正准备面对自己人生当中一次最重要的挑战———在钢索上横渡尼亚加拉大瀑布。这位走钢索专家,不知道能否顺利地完成这一次的表演,整天忐忑不安,情绪烦躁异常,给自己造成了极大的困扰。经过热心朋友的建议,他找到了一位极负盛名的预言家,请预言家为他预测这一次是否能顺利走完全程。预言家一开口,就带来最可怕的预测。预言家建议取消这一次表演,他告诉走钢索专家,他命中注定将会在这一次的表演当中从钢索上跌落,死于非命。走钢索专家听了预言家所说的话,全身如坠冰窖。但这次表演的消息早已发遍全世界,已无法取消。表演的日期终于来到,走钢索专家在众人的期待中,出现在钢索上。他手持平衡杆,一步一步地走上钢索。预言家所说的那些话,早已随着媒体的报道传遍全世界,几乎所有的人都在等候走钢索专家失足跌落的那一刻。果然,在走钢索专家进行到三分之一的距离时,他脚下一个不稳,从钢索上滑了下来;但只见他很快一个回身,双手抓住钢索。尽管平衡杆掉落在湍急的瀑布中,走钢索专家还是凭着他熟练的技巧走完了全程。“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是在陈眉公辑录的《小窗幽记》中记录的明人洪应明的对联。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胸怀和智慧,只有看淡荣辱得失,内心平静,方才不会受到外界干扰,发挥自己的最佳状态,享受自己的美好人生。

陋巷箪食也自在

普通人对于快乐的概念是“温暖、饱满、黑暗、甜蜜”,即指吃完一顿丰盛的晚餐,上床去睡觉的情景。———林语堂

有一次,孔子对学生们说:“颜回真是贤德啊!他只吃一小碗饭,喝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颜回真是贤德啊!”

现代社会,人们一直疲于奔命,寻求其所谓的幸福。而幸福,原本就在我们的生活不远处。只是由于人们太在意物质上的富裕,太追求一种形式化的生活,而将人生的真谛忽略了。

譬如一位千万富翁,很可能因为记错了两百万元的账而郁郁不安,一位部门经理很可能因为遭受总经理的白眼而心事重重。他们只计较眼前的小小不如意,却不想想自己已经是非常得意的人。也正是因此,许多得意者反不如一般人来得快乐。甚至千万富翁自杀了,部门经理辞职了,到头来这些原本应该生活得自由自在的人都因为自己放不下,终于成了真正的失意者。

事实上,得与失、自在与苦闷在我们的心中只有一丝之隔,我们意以为得,就是得意;意以为失,就是失意。所以颜回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也能乐在其中;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兼并天下,也能失意于其间。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始终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采取一种顺应环境、随遇而安的生活方式,这样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都能过快乐的、自由自在的生活而不会庸人自扰,不会羡慕那些有钱的大款和老板,不会抱怨自己的命不好。在山区有一位还未脱贫的农民,他常年住的是漆黑的窑洞,顿顿吃的是玉米、土豆,家里最值钱的东西就是一个盛面的柜子。可他整天无忧无虑,早上唱着山歌去干活,太阳落山又唱着山歌走回家。别人都不明白,他整天乐什么呢?他说:“我渴了有水喝,饿了有饭吃,夏天住在窑洞里不用电扇,冬天热乎乎的炕头胜过暖气,日子过得美极了!”

这位农民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从不为自己欠缺的东西而苦恼,这就是他能感受到幸福的真正原因。

事实上,我们绝大多数人所拥有的,远远超过了这位农民,可惜人们自己总是忽略这一点。你的收入虽然不高,但粗茶淡饭管饱管够,绝无那些富贵病的侵扰;你的配偶或许并不出众,但他(她)能与你相亲相爱,白头到老;你的孩子虽然没有考上大学,但他(她)却懂得孝敬父母,知道自力更生……人生中,该珍惜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活着,我们不要乞求太多。我们来到这世上时,本来就是赤条条的,一无所有,是上苍赋予了我们生命、亲友以及思想和财物。我们拥有了这么多,占据了这么多。可是,我们却从来没有满足过,依然乞求上苍为我们降下更多的“甘露”。

所谓“知足者常乐”。满足于现状,对于个人来说,并不一定就是不思进取。对于事业我们应该孜孜以求,而对于名利之事,我们大可不必计较,还是随遇而安的好。“红眼病”是万万犯不得的。你开着私家车是神气,可充其量十几年后,也不过废铁一堆;我骑自行车上下班,累是累了,可一来安全,二来符合环保要求,更重要的是还锻炼了身体,千金难买好身体,何乐而不为?

此外,我们还要培养恬淡的心境。什么是恬淡?恬淡的反义词是贪婪。一个贪婪的人是好高骛远的、物欲心重的,而恬淡的人,他的平常心中有一种自在感,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工作,而不是每天在那里挑剔。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能守住一颗平常心是非常可贵的。

刘禹锡《陋室铭》有言:“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即使没有万贯家产,即使没有香车豪宅,在陋巷中,只得箪食瓢饮以解决温饱,我们依旧可以欣赏美好的景色,感谢大自然的赐予,依旧可以与有德才的知己好友聊天谈学问,依旧可以沉醉于雅趣之中。心境恬淡,品德高尚,虽没有许多身外之物,然“何陋之有”?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把坏事当好事办,人生就只有快乐、没有抱怨。———俞平伯

古人云:“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是,一个人如果真能正确对待这些“不如意事”,就会拥有豁达的人生。

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破产时,家人为财去楼空而叹惜,他却说:“我胡雪岩本无财可破,当初我不过是一个月俸四两银子的伙计,眼下光景没什么不好。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吧。”胡雪岩的这种得失心态当数“糊涂之极”,然而,失去的已经不再拥有,再去计较又有何用?所以,还是糊涂一点为好。

人生的许多烦恼都源于对现实的诸多不满。如果单纯地就事论事,好事就是好事,得就是得到,失就是失去,泾渭分明,水火不容。但是,从人的生活整体而言,一时的好坏与荣辱代表不了什么,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一个过程。我们可以认真想一想,在生活中有什么事情纯粹是利,有什么东西全然是弊?着眼全局,放眼远望,显然没有。所以,智者都晓得,天下之事,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山姆是一位画家,而且水平很高。他画快乐的世界,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很快乐的人。不过没人买他的画,因此他想起来会有些伤感,但也只是一会儿时间就过去了。“玩玩足球彩票吧!”他的朋友劝他,“只花2美元就可以赢很多钱。”于是山姆花2美元买了一张彩票,而且真的中了!他得到了500万美元。“你瞧!”他的朋友对他说,“你多走运啊!现在你还经常画画吗?”“我现在就只画支票上的数字!”山姆笑道。山姆买了一幢别墅并进行了一番装饰。他很有品位,买了很多东西:阿富汗地毯,维也纳柜橱,佛罗伦萨小桌,迈森瓷器,还有古老的威尼斯吊灯。山姆很满足地坐下来,他点燃一支香烟,静静地享受着他的幸福。突然他感到很孤单,便想去看看朋友。他把烟蒂往地上一扔———在原来那个石头画室里他经常这样做———然后他出去了。燃着的香烟静静地躺在地上,躺在华丽的阿富汗地毯上……一个小时后,别墅变成火的海洋,被完全烧毁了。朋友们很快知道了这个消息,他们都来安慰山姆。“山姆,真是不幸啊!”他们说。“怎么不幸啊?”他问道。“损失了那么多财产啊!山姆你现在什么都没有了。”朋友们说。“哦?不过是损失了2美元。”山姆答道。

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潭里不能没有月辉。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顶上的松荫、足下的流泉以及坐下的磐石,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在?又何曾因风霜雨雪而易移萎缩?它们踏实无为,不变心性,方才有了千年的阅历、万年的长久,也才有了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终南山翠华池边的苍松,黄帝陵旁汉武帝手植的柏树,这些木中的祖宗,风雨雷电摧折过它们的骨干,三九寒天冻裂过它们的树皮,甚至它们还挨过野樵顽童的斧凿和毛虫鸟雀的啮啄,然而它们全然无言地忍受了,它们默默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到头来,这风霜雨雪,这刀斧虫雀,统统化作了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盘”。这是何等的气度和胸襟?相形之下,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的小人又算得了什么?且让他暂时得逞又能怎样?

人生中,失意与苦闷不可避免,到底要得到什么?到底会失去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可否认的是,人应该随时调整自己,好的东西,欣然接受;不好的事情,坦然面对;该得的,不要错过;该失的,洒脱地放弃。

失意委屈之时须隐忍

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句话很好地总结了走向成功的道理。面对挫折、打击、磨难,应该沉着应对,不能被这些困难所压倒,更不可由此沉沦。只要奋勇拼搏,就还有东山再起的可能。

回首中国千年历史,总结帝王将相几多兴衰成败,不难得出,能屈能伸冶是大丈夫立志成业的精髓要义。范雎是战国时魏国人,著名的策士。他擅长辩论,多谋善断,而且胸怀大志,有意开拓一番事业。但是,他出身寒微,无人替他向最高权力阶层引荐,不得已只能先在魏国中大夫须贾的府中做事。一次,须贾奉魏王之命出使齐国,范雎作为随从一同前往。齐国国君齐襄王早知道范雎有雄辩之才,因此,范雎到了齐国后,齐襄王便差人携黄金、美酒赠与范雎,以表示对他的敬意。范雎对此深表谢意,但未敢接受齐襄王的赠礼,想不到这还是招来了须贾的怀疑。须贾执意认为,齐襄王送礼给范雎,是因为他出卖了魏国的机密。须贾回国之后,将“范雎受金”的事上告给魏国的相国魏齐。魏齐不辨真假,也不作调查,便动大刑惩罚范雎。范雎在重刑之下,肋骨被打断,牙齿脱落。他蒙冤受屈,申辩不得,只好装死以求免祸。范雎已“死”,魏齐让人用一张破席卷起他的“尸体”,放在厕所之中,然后指使宴会上的宾客,相继便溺加以糟蹋,并说这是警告大家以后不得卖国求荣。待到酒席散去后,范雎才从厕所偷偷逃走。范雎平白无故地受了这么一场肌肤之苦和奇耻大辱,一腔效命魏国的热忱化作了灰烬。他决心离开魏国,另谋一处显身扬名的地方。就在范雎忍辱求全、隐身民间的时候,秦国一个叫王稽的使节来到魏国,此人名为出使,实则还想着为秦国网罗人才。经人介绍,王稽结识了范雎,并暗地里将其带回秦国。入秦后,范雎充分施展辩才游说秦昭王,最终取得信任。秦昭王采用范雎的谋略,对内加强了秦国的中央集权,对外使用远交近攻的霸业方略,使秦国对关东列国的控制再度加强。秦昭王因此任命范雎为秦国相,封为应侯。

宋代大诗人苏洵曾经说过:“一忍可以制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这就是说,忍的作用可以抵得过千军万马。我们常说“小不忍则乱大谋”。要想成就一番大业,就得忍住暂时的挫折,甚至屈辱,排除各种干扰,创造条件奔向大目标、大事业。

事实上,我们不仅在失意的时候要隐忍,等待东山再起,在平时也应该学会克制自己。

人世繁杂,失意时忍一忍,不与人争斗,等待时机;遇到心里不满意之事时,一定要以大局为重,不结私怨、不招灾祸。这不仅是古人的智慧结晶,在现代社会中依旧适用。这种智慧看似平庸委屈,却是一种极佳的处世方式。

大辩不言,无视即是反击

我一生写作自以为是比较随意的、顺性的,秉笔直书,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写成了也不太计较个人得失和别人的毁誉。这种性格的确曾给我带来过没有预计到的人生打击,但至今不悔。而且今天我还这样做。———费孝通《庄子·齐物论》中写道:“大辩不言,大仁不仁。”真正善于辩白的人,并不多说话以显示自己,而是在不言不语中击倒对方。公元280年,西晋名将王睿巧用火烧铁索之计,大败东吴军队。三国分裂的局面至此方告结束,国家又重新归于统一,王睿的历史功勋是不可埋没的。岂料王睿克敌制胜之日,竟是受谗遭诬之时,安东将军王浑以不服从指挥为由,要求将他交司法部门论罪,又诬王睿攻入建康之后,大量抢劫吴国宫室的珍宝。这样的污蔑令功勋卓著的王睿非常愤怒,但也非常害怕,因为功臣反而被害已有前车之鉴。当年消灭蜀国、收降后主刘禅的大功臣邓艾就是在获胜之日被谗言构陷而死,他害怕重蹈邓艾的覆辙,便一再上书,陈述战场的实际情况,辩白自己的无辜。晋武帝司马炎倒是没有治他的罪,而且力排众议,对他论功行赏。可这时候王睿并不满意,每当想到自己立了大功,反而被豪强大臣所压制,一再被弹劾,他便愤愤不平。每次晋见皇帝,王睿都一再陈述自己伐吴之战中的种种辛苦以及被人冤枉的悲愤,有时感情激动,也不向皇帝辞别,便愤愤离开朝廷。他的一个亲戚范通对他说:“足下的功劳可谓大矣,可惜足下居功自傲,未能做到尽善尽美!”王睿问:“这话什么意思?”范通说:“当足下凯旋之日,应当退居家中,再也不要提伐吴之事,如果有人问起来,你就说:‘是皇上的圣明,诸位将帅的努力,我有什么功劳可夸的!’这样,王浑能不惭愧吗?”王睿按照他的话去做了,谗言果然不辩自息。

沉默是一种力量,而无意义的争论对你毫无益处。老子也说“不言而言”,他认为真正的雄辩与讷言的效果一样,而以沉默的方式来说服别人,用无言战术来达到目的,则会更有效。沉默是金,懂得沉默也是一种能力。适时的沉默是低调做人的智慧。巧妙地应用它,你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周武王攻占了殷之后,听说当地有位长者,就去拜访他,想问他商超灭亡的原因。长者回答说:“大王要想知道原因,就让我在中午的时候来告诉你吧。”然而到了中午,那位长者却没来,武王因此很生气,暗暗责怪他。但是周公说:“我知道了,这位长者真是君子呀!他义不诽主,却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了。其实他的观点就是,纣王言而无信,和他现在的行为是一样的,这不正是商朝之所以灭亡的原因吗?这位长者已经以他的行为告诉大王了。”

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言简意赅地传达你的看法,然后保持沉默,留一个宁静的空间给别人好好思考,一个意想不到的主意也许就因此诞生了。

在你批评别人时,适当的沉默可能起到威慑和镇静的作用。通常来讲,当你批评他人时,对方的情绪大多会非常激动。他不但不会虚心接受意见,而且还会反唇相讥,使出浑身解数为自己开脱。这时的你,最好就保持沉默吧。你应该相信,这个时候的沉默对当事人是一种威慑。这既显示出了你宽广的胸怀与大度的品格,又使对方觉得自己始终是一个打破宁静的破坏者,他的态度也会就此改变。你的沉默并非是对错误的迁就,而是在提醒对方,冷静才是解决问题之道。

也许你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形,就是人们之间的内部争执。争执的结果是将和谐的人际关系搞得一团糟,除此之外,你还能得到什么呢?适当保持沉默吧,在争执的双方失去了精神上的亢奋、精疲力竭之后,再发表你的意见。

人们在情绪激动时只想发泄自己的情绪,对你的任何言论都会不屑一顾,所以你的言语在此刻大多是无效的,所以沉默是最好的方法。你的沉默会使矛盾冲突趋于缓和,当人们争辩得不可开交时,看到他们身边有这样一位静静的旁观者,他们也许会后悔于那丑态百出的激烈交锋。这种方法在政治谈判中也经常被人们采用。有些政治家在谈判时爱装聋作哑,为了使自己的意见能被接受,故意对别人提出的意见充耳不闻。

沉默并不是对对方的妥协或认同,它反倒会在一定程度上制止是非的蔓延。让那些爱嚼舌头的人从你身边索然无味地走开。你的沉默会让他们觉得特别无趣,在咬了他们自己的舌头之后,是非也就失去了传播的源头。记住“沉默是金”这句至理名言吧,适当沉默不仅是你处理人际关系的无声武器,同时也体现了你的冷静和自信的态度。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荣辱等闲事,但得心魂相伴。———梁宗岱

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孔子回答:“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虽然孔子不赞成以德报怨。他认为你不值得用仁厚和付出,去回报那些不讲是非标准、已经有负于你的人和事,这是一种人生和人格的浪费。

孔子提倡“以直报怨”,即用公正的、率直的、磊落的、高尚的人格,正确面对有过失的和行为不端的人。也就是说,讲道德要有一个标准,一不能冤冤相报,互相残杀;二不能姑息养奸,纵容犯罪。以直报怨,用现在的说法就是拿起法律的武器,以公正的法治来解决不公正的问题,是对不讲道德的人进行道德和普法教育。法律就是一个标准,一个尺度,人们不能偏离。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宋朝宰相王旦是个有自己原则的人,他既不以怨抱怨,也不以德报怨,而是秉承客观正确的判断。寇准屡次在皇上面前说王旦的短处,然而王旦却极力称赞寇准的长处。有一天宋真宗笑着对王旦说:“卿虽然常称赞寇准的长处,但为什么寇准却专说卿的短处呢?”王旦回答说:“臣居相位参与国政年久,必然难免有许多缺失,寇准侍奉陛下无所隐瞒,由此更见寇准的忠直,臣因此一再保荐他。”宋真宗由此更赏识王旦。当寇准任枢密院直学士时,王旦在中书有事送枢密院,偶尔不合诏令格式,寇准便上奏皇帝,王旦因而受到责问。但是王旦并不介意,只是再拜谢过而已。不到一个月,枢密院有事送中书,也不合诏令格式,堂吏发现后很高兴地呈给王旦,认为这下逮到机会了,可是王旦却命送回枢密院更正,并不上奏。寇准大为惭愧。但不要以为王旦总是有求必应,王旦亦不会违背原则而去帮助寇准。寇准免去枢密职位后,曾私下求王旦提拔他为相,王旦惊异地回答说:“国家将相重任,怎可求来呢?”寇准心中很不愉快。其后皇上果然授予寇准节度使同平章事。寇准入朝拜谢说:“臣若不是承蒙陛下知遇提拔,哪有今日?”皇上便将王旦一再推荐之事告知,寇准非常惭愧,自觉德量远不及王旦。后来寇准终于不负王旦,成为宋朝贤相。看上去结果是一样的,王旦都是推荐了寇准,但是本质上是有区别的。王旦先是拒绝寇准,那是做人为官的原则;后来推荐寇准,是看重寇准的才能。与抱怨、报德没有丝毫关系。

明代朱衮在《观微子》中说过:“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之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在事业上建功立业、取得成就的,绝非是那些胸襟狭窄、小肚鸡肠、谨小慎微之人,而是那些襟怀坦荡、宽宏大量、豁达大度者。有德行的人必然会受到别人的赞赏,在平时无关紧要的小事上,一定要明德,人皆有感恩之心,以德报德,每个人都会轻松自在。

万物都有其不足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我们不能姑息宽容奸恶的事情,也不能总是打击报复,不能将私人恩怨带到平日的为人处世中,一切自有公论。

福祸总相依,切勿悲与喜

当一个人把生命看实了时,他就会珍惜生命而不虚度此生。当一个人把生命看虚了时,他就会看破尘缘而不贪恋此生。———张建君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福就是福,祸就是祸。面对祸时就感到烦恼,面对福时就感到欢愉。其实,生活中的所有事物都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福与祸是相对的,它需要我们去正确地看待。正如老子所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很久以前,有一位国王非常信任属下一位充满智慧的大臣。这位智慧大臣的口头禅是:“很好,这件事会有帮助的!”有一天,国王在擦拭宝剑时,不小心将自己左手的小指头割断了。智慧大臣闻讯赶到皇宫,见到国王正在包扎鲜血淋漓的左手。智慧大臣的口头禅又来了:“很好,这件事会有帮助的!”国王的伤口正痛得厉害,闻言不由怒从心中起,当即下令将智慧大臣关到监牢里去。几个月后,国王带着心腹大臣到森林里狩猎,国王着迷于追踪一只羚羊,无意间竟然穿越了国界,进入森林中食人族的地盘。食人族将国王及随侍的心腹大臣全都抓了起来。他们见到国王服饰华丽,便决定用国王来献祭。却不料,在祭坛上,巫师一声惊叫,发现国王左手少了一根小指头。根据食人族的规矩,肢体不健全的人是不能用来献祭给祖先的。当下酋长大怒,将国王松绑,赶了出去。历经九死一生回到宫中的国王,想起了智慧大臣的话,连忙交代左右将他从牢里释放出来。国王深觉在他割断小指时,智慧大臣所说的话颇有道理,并为了这几个月的冤狱向智慧大臣道歉。智慧大臣还是那句口头禅:“很好,这件事会有帮助的!”此时国王不以为然,辩称:“你说我少了小指头会有帮助,到今天印证了,我当然愿意相信。但是我关了你这么久,让你受了这么多苦,难道对你也有帮助吗?”智慧大臣笑着点点头:“当然会有帮助!国王,您不妨想想。我若不是在牢里,一定会陪您去打猎,而此刻您回来了,留在食人族那里的会不会就是我呢?”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有利者必有其弊,同样,有弊者也会有其利。无论是弊和利,我们都要辩证地去看待它,才能不被利弊牵着走。

庄子讲过一个支离疏的故事。有一个人叫支离疏,他的形体是造物主的一个杰作,或者说是造物主在心情愉快时开的玩笑:脖子像丝瓜,脑袋形似葫芦,头垂到肚子上而双肩高耸超过头顶,颈后的发髻蓬蓬松松似雀巢,背驼得两肋几乎同大腿并列,好一个支支离离、疏疏散散的“美人”胚子!支离疏却暗自庆幸,感谢上苍独钟情于他。平日里,支离疏乐天知命,舒心顺意,日高尚卧,无拘无束,替人缝衣洗服、簸米筛糠,足以糊口度日。当君王准备打仗,在国内强行征兵时,青壮汉子如惊弓之鸟,四散逃入山中。而支离疏偏偏耸肩晃脑去看热闹,他这副尊容谁要呢,所以他才那样大胆放肆。当楚王大兴土木,准备建造皇宫而摊派差役时,庶民百姓不堪骚扰,而支离疏却因形体不全免去了劳役。每逢寒冬腊月官府开仓放粮时,支离疏却欣然前去领到三盅小米和十捆粗柴,仍然不愁吃不愁穿。一个在形体上支支离离、疏疏散散的人,尚能乐天知命,以自然的心性安享天年。那么,把这支支离离、疏疏散散从而遗形忘智、大智若愚的精髓运用到立身处世的方法中去,就可以逢凶化吉、远离灾难。

季羡林说:“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

我们不是圣人,难以做到不悲不喜,但是要能够知道“祸福相依”这个道理。我们在生活中,往往会遇到意外的惊喜,那么,在高兴之余,更要保持清醒,提早意识到可能会发生的灾祸;我们也会遭遇灾祸,在灾祸到来的时候,不要过于哀伤,要能够保持坚强乐观,等待微妙的幸福转换的到来。

不急功近利,脚踏实地才有成效

我不是天才,只是耐烦。———沈从文

一个人如果有轻浮急躁的心态,是什么事情也干不成的。在现实生活中,常有人犯浮躁的毛病。他们做事情往往既无准备又无计划,只凭脑子一热、兴头一来就动手去干。他们不是循序渐进地稳步向前,而是恨不得一锹挖成一眼井,一口吃成胖子,结果必然是事与愿违。《孟子·公孙丑上》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宋国有个人,插下秧苗后,每天都跑到田里去看,结果见别人家的庄稼长得很好,总觉得自己家的庄稼长得太慢了,于是非常着急。有一天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将自己家的禾苗一棵一棵全部拔高了一些。看着自己家的庄稼一下子比别人家的高出许多,他感到非常高兴。回到家里他还得意地对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一个人就让地里所有的庄稼都长高了一大截!”家人听了也非常高兴。于是他安心地坐在家里过了几天舒服日子。过了一阵子,等他跑到田里去看时,发现他家的禾苗全都枯死了。

这个“揠苗助长”的故事充分地说明了做事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一个人如果急于求成,就难免心浮气躁,那么他离成功也就越来越远。

心理学研究认为,浮躁是一种冲动性、情绪性、盲动性相交织的不良心态。浮躁在情绪上主要表现为心神不宁、不安分、见异思迁、焦躁、急功近利等;在行动上往往以情绪代替理智,在行动之前缺乏思考,总想投机取巧,盲动而冒险。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意思是说:有钱有地位,这是人人都向往的,但是如果不用合乎道的方式得来,君子是不接受的。是的,人们都渴望富贵,可是富贵也要靠踏实的劳动获得,要合理、合法,拿到手里才能心安理得。反之,则会自断财路,甚至毁了一生。

换成我们今天的话就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里的道是合法之道,也就是说不义之财不可拿。一天,一个人正在大街上行走,突然有人喊了一声:“喂!你脚下好大一个金戒指!”这人低头一看,确实是一个金戒指,看起来大约值1000元。他捡了起来,喊话的人也走了过来,说:“这戒指是我发现的,应该有我一份。”这人一想有道理,但一个戒指怎么分呢?喊话的人出了个主意:“要不,我给你200元钱,你把戒指给我?”这人一想,明明值1000元的戒指,一人一半应是500元,你想多分300元,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于是反问道:“不行!这样做你愿意吗?”喊话的人犹豫了一会儿,说:“好吧!也没别的办法了,你给我加200元钱,戒指就是你的了。”这人一阵窃喜,照办了。回家后冷静一想,才发现事情有些蹊跷。请人一鉴定,戒指是假的,一文不值。为什么这人会上当受骗呢?因为他当时没有冷静地去想问题。为什么他不能冷静呢?因为他心里不空,他看见金戒指后,内心的欲望就燃烧起来:“我要得到这个戒指,不能让它失去。”他心中有了这样的想法,就无法冷静,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也就不去思考了,自然会上当受骗。

几乎所有的骗子和骗术都是在利用人们不能空静的心态。因为只有这时,人们才无法审时度势,才不可能发现事实的真相,骗子的骗术才会成功。

古人说得好:“心一松散,万事不可收拾;心一疏忽,万事不入耳目;心一执著,万事不得自然。”有一个老人和一个年轻人共同在河边钓鱼,老人能不断地引鱼上钩,而年轻人一条小鱼也钓不到。后者终于沉不住气,问老人道:“同样的河,同样的鱼,为什么您能轻易钓到鱼,而我却一无所获?”老人心平气和地回答道:“因为钓鱼人不同。我钓鱼时,心里只知道有我,不知道有鱼。我不但手不动、眼不眨,连心也平静得没有起伏,这样鱼也不知道我的存在,所以,它们会上钩。而你的心里只有鱼,表面上好像是精神高度集中,其实你并没有集中,你的心里很急躁,心情烦乱不安,鱼刚有上钩的意向,就被你吓跑了。”

由此可见,要想办好事绝不能急躁。轻浮、急躁是无法深入地开展工作的,有时甚至会带来巨大的损失。人在世上要干点事业,必须克服急躁的心理。在朝着目标前进的过程中,绝没有康庄大道可走,而是荆棘密布、险象丛生。不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就很难到达胜利的彼岸。

身处泥泞,遥看满山花开

面对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面对逆境,所需要的美德是坚韧。从道德修养而论,后者比前者更为难能。———季羡林

明朝人陆绍珩在《醉古堂剑扫》中为我们勾画了人间一景,颇具讽意:在一个风雪弥漫的长安之夜,一个古庙的冷铺盖上,靠行乞谋生的叫花子和以化缘为生的游僧睡得正香,鼾声如雷。而白胡须的老贵人,尽管盖着锦被、围着床帷暖暖和和,却想合一下眼也不成。

陆绍珩感叹,松间明月,窗外青山,这些美景都从不拒绝人们去欣赏享受,而不少人却自己就拒绝了。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是心态在起作用,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陷入困境之中,这时候,能够保持良好心态的人总是可以看见光明,总是可以坚守心中的美好。这样的人,即使身处泥泞之中,也可以快乐而幸福。

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出去,一个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了星星。这让我们想到一则笑话。甲和乙一起到野外游玩,晚上他们就在帐篷里面宿营。半夜,乙叫醒了甲,问他:“看到漫天的繁星,你想到了什么?”甲略一思考,答道:“我想到了宇宙的浩瀚和奥妙无穷,这更让我感叹人生的短暂。你呢?你想到了什么?”乙严肃地说:“我想到我们的帐篷被人偷走了!”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莞尔一笑,甲非常浪漫,帐篷被偷了,还想着宇宙和人生;相比之下,乙却非常理智现实。其实,从另一角度来看,帐篷既已被偷走,原地悲伤已然是于事无补。能够看到遥远的星光,感受宇宙的浩渺,总是可以减轻丢失帐篷带来的烦恼,难得糊涂的乐观心态也可以让人在没有帐篷的野外少一分寒冷。

生活在同样一个世界上,有的人过得幸福、快乐、富有,有的人却一直生活在苦恼和贫困之中。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人与人之间原本没多大区别,只是由于各自心态的不同而造成截然不同的结局。一栋大厦正在兴建中,一个记者来到现场,对正在忙碌的工人进行采访。“请问你在做什么?”记者问他遇到的第一位工人。“在做什么?难道你没看到吗?砌墙。这些该死的砖块太硬了,害得我的手都酸麻了,这哪是人干的活儿!”工人没好气地回答。这位记者又找到了第二位工人,问他:“请问你在做什么?”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请问你在做什么?”记者问第三位工人。第三位工人一边干活一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眼中闪烁着喜悦的神采:“我正在参与兴建一座现代化城市。建成之后,这里可以容纳许多人,将来会有很多的人来这儿工作,共同促进城市的发展。砌墙的工作虽然很辛苦,但当我想到这座城市今后的繁荣昌盛也有我的一份功劳时,心中像喝了蜜一样甜蜜。”

10年后,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一名建筑师;第三个人则变成了前两个人的老板。这个看似有些老掉牙的故事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以什么样的心态看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非常重要。什么样的心态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而且直接影响着一个人以后的发展和前途。

一位哲人说过:“态度就像磁铁,不论我们的思想是正面还是负面的,我们都受态度的牵引。而思想就像车轮一般,使我们朝特定方向前进。”“无法改变环境时,可以改变心情”,这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其实,很多时候,看上去无法改变的环境和事实,我们通过改变自己的心情,也可以将之改变。杰里是位饭店经理,他的心态总是很好。当有人问他近况如何时,他总是回答:“我快乐无比。”如果哪位同事心态不好,他就会告诉对方怎么去看到事物的正面。他说:“每天早上,我一醒来就对自己说,‘杰里,你今天有两种选择,你可以选择心情愉快,也可以选择心情不好’。我选择心情愉快。每次有坏事情发生,你可以选择成为一个受害者,也可以选择从中学些东西。我选择后者。人生就是选择,归根结底,你自己选择如何面对人生。”有一天,他忘记关后门,被三个持枪的歹徒拦住,歹徒朝他开了枪。幸运的是事情发现得早,杰里被送进了急诊室。经过18个小时的抢救和几个星期的精心治疗,杰里出院了,只是仍有小部分弹片留在他体内。

6个月后,他的一位朋友见到了他。朋友问他近况如何,他说:“我快乐无比。想不想看看我的伤疤?”朋友看了伤疤,然后问当时他想了些什么。杰里答道:“当我躺在地上时,我对自己说有两个选择:一是死,一是活。我选择了活。医护人员都很好,他们告诉我说我会好的。但在他们把我推进急诊室后,我从他们的眼中读到了‘他是个死人’。我知道我需要采取一些行动。”“你采取了什么行动?”朋友问。杰里说:“有个护士大声问我有没有对什么东西过敏。我马上回答:‘有的。’这时,所有的医生、护士都停下来等我说下去。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大声吼道:‘子弹!’在一片大笑声中,我又说道:‘请把我当活人来医,而不是死人。’”

杰里就这样活了下来。

可能你生活在压抑的环境中,身旁的人都是满面愁容,但是你的快乐将会是沉闷环境中的一点亮光。快乐是可以传染的,当你的快乐感染了周围的人,你也就改变了环境,生活在幸福和美好之中。

生活中的快乐和美好非常难得,我们要珍惜每一个值得快乐的瞬间,时常快乐;生活中的快乐也非常易得,只要你善于发现细小的美好,智者常乐。

自助者,才有天助和人助

不要把自己幸福的来源建立在别人的行为上面,我们能把握的只有自己。———吴维库“天助自助之人;人自助,天恒助之;人必自助,而后人助之。”这句话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之一,意思是说:一个人要想获得上天的垂青,必先自己奋发图强;你能自立自强、自我要求、自我尊重、自我谦虚,上天才会垂青于你,別人才会乐于帮助你。

生活中,一些人总是羡慕别人运气好,那么容易就成功了。其实,你并不知道他们在背后准备了多久,而机遇也不是没有敲过你的房门,只是你没有准备好罢了。这就像你面对一桌为你准备的佳肴的时候,才发现你没有健康的胃来享用它。

如果说成功存在偶然性,那这种偶然性必然只会垂青有准备的人。这个世上最让人感到惋惜的一句话就是:“曾经有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放在我面前,但是我没有把握住。”令人感叹的是,这种事情在很多人身上都发生过。其实,机会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平等的,因为它有可能降临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但前提是:在它降临到你的身上之前,你已经做好了相应的准备。商纣暴虐,周文王决心推翻暴政。太公姜子牙受师傅之命,下界帮助文王。但姜子牙觉得自己已是半百之龄,又和文王没有交情,很难获得文王赏识。于是在文王回都途中,在一河边,他用没有鱼饵的直钩钓鱼。大家知道,鱼钩是弯的,但是姜子牙却用直钩(那其实也不能叫钩了)且不用鱼饵。文王见到了此情景,觉得这是奇人(古代人对奇人都很尊敬的),于是主动跟他交谈,发现他果然是个有雄才大略的人,立即召入帐下。后来姜子牙帮助文王和他的儿子武王推翻了商纣统治,建立了周朝。

这个故事广为流传,为后世津津乐道。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也希望能够有姜太公那样的机会,被贵人赏识,从而施展抱负,一步登天。可是,我们要明白,姜太公钓鱼只是个引子,周文王之所以重用姜太公,本质原因是看中了他的才华,而不是喜欢他“直钩钓鱼”的智慧。假如你生在那时,你也在渭水之畔钓鱼,周文王遇见你之后,主动与你交谈,结果发现你什么都不知道,对于治国方略完全不通,那这上钩的“鱼”也会走掉。

所以说,事先有准备,自己刻苦努力过了,当机会降临时才能把握住。所谓“尽人事而听天命”,“听天命”的前提是“尽人事”。永远没有人知道机会将会在何时降临。它通常以一种意想不到的形式出现,它向你要求的东西可能比你准备的还要多,所以你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不仅成功之路上我们需要先自助,然后才可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上天的垂青,在身陷逆境、遇到挫折时也是如此。我们常常在灾祸到来时希望得到上天的帮助,却总是忽略了自救,而事实上,积极主动地谋出路的人才能更快地摆脱困境。你选择怎样的态度,也就选择了最终的结果。一个名叫保罗的小伙子从祖父手中继承了一片森林庄园,可是没过多久,一场雷电引发的山火就将其化为灰烬。面对焦黑的树桩,保罗感到从未有过的绝望。但是年轻的他不甘心百年基业毁于一旦,决心倾其所有也要修复庄园,于是他向银行提交了贷款申请,但银行却无情地拒绝了他。接下来,他四处求亲告友,依然是一无所获。所有可能的办法全都试过了,保罗始终找不到一条出路,他的心在无尽的黑暗中挣扎。他知道,自己以后再也看不到那郁郁葱葱的树林了。为此,他闭门不出,茶饭不思,日渐消沉,他甚至后悔当初不该从爷爷手中继承这份遗产。一个多月过去了,他的外祖母获悉此事,意味深长地对保罗说:“小伙子,庄园成了废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眼睛失去了光泽,一天天地老去。一双老去的眼睛,怎么可能看得见希望呢?”保罗在外祖母的劝说下,一个人走出庄园,走上了深秋的街道。他漫无目的地闲逛着,在一条街道的拐角处,他看见一家店铺的门前人头攒动,他下意识地走了过去。原来,是一些家庭妇女正在排队购买木炭。那一块块躺在纸箱里的木炭忽然让保罗眼睛一亮,他看到了一线希望。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星期里,保罗雇用了几名烧炭工,将庄园里烧焦的树加工成优质的木炭,分装成箱,送到集市上的木炭经销店,结果,木炭被一抢而空,他因此得到了一笔不菲的收入。不久,他用这笔收入购买了一批新树苗,一个新的庄园出现了。几年以后,森林庄园又渐渐恢复了它原有的生机。

困境中诉苦至多博得几滴同情的眼泪,在你想得到别人同情时,你从内心已让自己矮人一截了。乞怜可能连同情也得不到,而得到的是数不清的白眼。自暴自弃更是下下之策,只会让你错失东山再起的机会。当别人帮不了你,上帝也无法救你之时,你只有自己救自己了。

生活中,如果你渴望得到赏识,成就事业,那就需要充实自己,使自己具备做大事的才能。很多人希望创业成功,拥有自己的企业,那就要培养自己的胆识和谋略;还有人渴望摆脱平庸和困境,那就唯有奋力冲锋,杀开一条血路,才能求得海阔天高的生存空间。

点亮一支蜡烛胜过诅咒一切黑暗

学会感恩,感恩会让你获得好心情。———吴维库

孔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生活时常让人无奈,人生时常郁郁不得志,看似命运不公,实则是我们自己没有求变。有的人天天抱怨没有人重用自己的才能,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还有的人总是抨击现实黑暗,认为自己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难以得见晴天;或是感慨世态炎凉,朋友们大都是趋炎附势之徒,恨世间少有真情。

殊不知,心灵的荒芜是由于自己的眼睛失去光泽,世界的昏暗是由于自己懒于点亮烛光。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不得志和身处逆境的时候。这世界也有很多黑暗,人生也有许多缺憾。但在这时,与其悲伤流泪,与其埋怨愤恨,还不如就自己既有的条件去慢慢耕耘,慢慢改变。许多事实证明:在逆境中,只要你不让自己消沉颓废,环境是很难把你击垮的。一个乞丐来到一座庭院,向女主人乞讨。这个乞丐的左手连同整条手臂都断掉了,只剩下空空的袖子晃荡着。可是女主人毫不客气地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捉弄人呢?”女主人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只用一只手搬了一趟说:“你看,并不是非要两只手才能干活。眼睛别盯着自己的不足,我能用一只手搬砖,你为什么不能干呢?”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妇人。终于,他用唯一的手搬起砖来,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额上的头发被汗水濡湿了,歪贴在额头上。妇人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妇人说:“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的工钱。”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这条毛巾也留给我作纪念吧。”说完他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若干年后,一个很体面的人来到这座庭院。他西装革履,气度不凡,美中不足的是,这人只有一只右手,后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来人俯下身用一只独手拉住有些老态的女主人说:“如果没有你,我还是个乞丐,可是现在,我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长。”老妇人说:“你不用谢我,你应该谢的是自己。因为,你没有将眼光盯着自己的不足,所以取得了成功,这是由于你没有因不足而感到烦恼,也没有因不足而丧失信心。”

人的抱怨可能有一些客观的原因,但更多的却是无意中为自己找的借口。爱抱怨的人会在潜意识中说服自己相信失败并非由于自己不够优秀,他人的成功只是运气较好。在感到不如意的时候,首先不要抱怨别人的不对、抱怨世道的不公,更不要逃避现实,而是要积极行动起来,解决遇到的难题。真正的智慧不应体现在嘴上,而要表现在行动中。就像歌德说的:“采取一个改变命运的实际行动,比一千个苦恼一万个牢骚都顶用。”

一个完全丧失自信的人,就等于给自己判了死刑,将自己放逐到荒凉的境地,没有人能救得了他。许多经历过大大小小失败的人乐于为自己找寻理由和借口。失败者大多都采取暂且试试看的态度,有这种不以为然或怀疑自己能力的心理,必然会引出各种理由来支持他们的不自信。这些怀疑、不自信以及潜意识里的失败倾向,都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那么,如何应对人生遇到的各种不幸呢?智者的做法是:把苦恼、不幸、痛苦等看做是人生不可避免的—部分。当他们遇到不幸时,会不断地对自己说:“这一切都会过去。”这样做是很有好处的。因为只要不断燃着希望的灯火,就不怕难以忍受的黑暗。从前,有一个小盲人跟着老盲人学弹琴,他们弹着琴弦,相互搀扶着四处流浪。小盲人问老盲人:“师傅,我们的眼睛还有复明的希望吗?”“当琴弦弹断1000根时,我们的眼睛就可以复明。”可老盲人一生只弹断了999根琴弦,就去世了。他没有见到光明。小盲人沿着老盲人指点的道路继续走下去,岁月让他变成老盲人。老盲人也带了一位同样的小盲人,给他讲述了同样的信念。终于有一天,老盲人拼尽力气弹断了第1000根琴弦。小盲人激动地问道:“师傅,你看到光明了吗?”可老盲人眼前仍然一片漆黑,师傅生前的预言没有实现。可老盲人醒悟了过来,他对小盲人说:“我看见了光明,那就是希望的光明。”

老盲人领悟到的,你是否也领悟到了呢?

第三章 国学中的君子修养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那些不和别人比较,专注于自己世界的人们是幸福的。他们热爱自己的学习,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生命。生命的本质在于生命的乐趣,这一乐趣是持久而宁静的,不是转瞬即逝的。因此这一乐趣必须来自心灵而不是来自现实世界对于物质的拥有。和物质的满足相比,心灵的富足才是真正快乐的源泉。———俞敏洪“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的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中的一句话。

淡泊名利才能不断取得成功,古往今来,凡成大事业的人,都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成功的原因所在,而不是沉醉于一时的名利,洋洋自得。他们知道,荣誉与赞美往往容易让人迷失方向,所以,他们面对荣誉和赞美的时候,往往是冷静而谦虚的。他们正是因为有了能够正确对待他人赞扬的态度和谦逊好学的精神,才达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境界。

当你在经历了千辛万苦而获得了某种荣耀的时候,兴奋之情可以想象。但是当人们手捧着鲜花,对你说着溢美之词的时候,你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忘乎所以,要知道那些荣耀都是别人给的。如果你不能冷静地对待,一味地在那份荣耀里洋洋自得,忘乎所以,最后的下场只能是失败。秋天到了,树上的叶子开始变黄、落下,天气也凉了,一只蝙蝠在树林里哭泣。鸟中之王———老鹰看见了它:“你为什么哭啊,蝙蝠?”“因为我冷。”“为什么别的鸟不冷呢?”“因为它们都有羽毛,而我连一根也没有。”老鹰觉得蝙蝠确实可怜,于是就让所有的鸟各给蝙蝠一片羽毛。蝙蝠有了羽毛后,变得漂亮极了,因为每片羽毛颜色都不一样。蝙蝠把翅膀张开,别的鸟儿都羡慕不已。蝙蝠为此而骄傲起来,每天只知道盯着自己的羽毛,对别的鸟儿不理不睬。它被自己美丽的羽毛深深迷住了,并自我陶醉:“天底下再没有比我更漂亮的了!”鸟儿被蝙蝠的行为激怒了,它们都飞到国王老鹰那里去愤愤不平地告状,说蝙蝠因为有别人给它的羽毛而自夸,跟别的鸟儿连话都不愿意说。国王老鹰把蝙蝠叫来:“所有的鸟都在告你的状!听说你拿它们的羽毛来自夸,连话都不愿同它们说,是吗?”蝙蝠不以为然:“它们完全是妒忌!因为我比所有的鸟都漂亮得多。你也有眼睛,自己判断吧!”蝙蝠张开翅膀。“那么好吧!”老鹰说,“既然你的羽毛这么漂亮,就用不着要别人的羽毛了。你把别的鸟的羽毛还给人家吧。”老鹰刚说完,所有的鸟都扑向蝙蝠,把自己的那片羽毛取了回来。蝙蝠又变成光秃秃的了。它羞愧不已,感到自己太丑了。从此以后,它只是在别的鸟睡觉的夜间才飞出来,免得被看见。

在生活中,只有内心平静才能保持头脑清醒,才能看清楚自己的方向,明白自己的奋斗目标。《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少停;日月昼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

其意思是,我们每天看到天地好像无声无息一动不动,其实大自然的活动时刻未停。早晨旭日东升,夜晚明月西沉,日月昼夜都在运转,然而日月的光明却永恒不变。所以君子平日里就应效法大自然的变化,闲暇时心中要有一番打算,忙碌时也能做到忙里偷闲,享受一点生活中悠闲的乐趣。

淡泊宁静可以沉淀出生活中许多纷杂的浮躁,过滤出浅薄粗陋等人性的杂质,可以避免许多鲁莽、无聊、荒谬的行为。宁静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充满内涵的悠远。安之若素、沉默从容,往往要比气急败坏、声嘶力竭更显涵养和理智。

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心灵的宁静,是一种融入丰富智慧的财富,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冷静与耐心的自我控制。具备了心灵的安宁,意味着你的经历丰盈成熟,对于自己与自然的运转变化有一种不同寻常的了解。

毋从得失计输赢

当一个人、一个地区只顾眼前利益的时候,它将最终导致人生和事业的失败。———俞敏洪

尽管人生奋斗不止的目的是获得,但很多时候,得到并不意味着就是真的成功,而失去也并不就是失败,因为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所以大多时候,输赢很难判定。

刘邦得了天下,却失去了一起打拼的兄弟朋友,成了孤家寡人;项羽兵败自刎,却得到虞姬的爱,成就英雄之名;很多文人科举高中,得了功名,却迷失于利禄之中,失去了名声;李白、陶潜等郁郁不得志,反而留下千古诗篇……究竟谁输谁赢呢?

自古至今,患得患失者,总是担心自己的失,而漠视自己的得。在他们的心中,见不了别人的得,也见不了自己的失,故而总是心胸狭窄,烦恼多多。而有些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故心胸坦荡、烦恼全无。东汉时期,京城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里专事教学和解答疑问的学者们正忙着张灯结彩,随时准备恭迎诏书。一会儿,皇上便派人来为学者们祝贺节日。来人宣读了诏书,学者们高呼“万岁”谢恩。诏书上说,皇上为了让学者们欢度春节,特意赐给学者们每人一只羊。羊被赶来了,但是大小不等,肥瘦不一,如何分发呢?太学的长官们为此犯了难。有人主张把羊儿统统宰了分肉,平均搭配,每人一份。有人嫌这样太麻烦,也太显计较,提出用抓阄的方法,大小、肥瘦,全凭自己的运气碰,抓住小的、瘦的,也怨不着别人。又有人说这种办法也不合理。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了半天,仍然没有定出一个十全十美的好办法。这时,博士甄宇站起来说:“还是一人牵一只吧,也不用抓阄,我先牵一只。”于是,大家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望着甄宇,都以为他肯定要挑一只又大又肥的。要是大的让人牵走了,剩下小的给谁呀?谁知,甄宇瞅了老半天,径直走到一只又小又瘦的羊儿前,牵了就走。这样一来,大家再也不好意思争执了,反而你谦我让,每个人都高高兴兴地牵着羊回家去了。

后来这件事情传遍了洛阳,人们纷纷赞扬甄宇,还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瘦羊博士”。“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人生在世,要认清烦恼的根源,才会豁达大度起来,不为蝇头小利闷闷不乐、不为细小得失而郁郁寡欢。那些烦恼无穷的人多半是不能辩证地看待得与失,他们计较的是自己的“得”,害怕的是自己的“失”,对他人的得与失则漠不关心。

患得患失者总是把自己的名利放在他人之上,时时盘算的是一己之私利,长此以往,烦恼必然增多,也必然会失去周围人的信任,使自己在社会交往中处于十分孤立和被动的位置,难以获得真诚的友谊和情意,其实往往会成为失败者。

而今,面对纷繁芜杂的世界和物欲横流的社会,懂得放弃的人,会用乐观、豁达的心态去对待没有得到的东西,他们每天都有快乐和愉悦的心情伴随左右,虽失了物质,却得了心境。而不懂得放弃的人,只会焦头烂额地乱冲,他们不仅最终未能达到目标,而且每天都陷于得失的苦恼之中,他们虽得到蝇头小利,却失去了做人的乐趣。

有些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生死都放得下。民族英雄文天祥放弃了生命,却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激励诗句,得到了万人的敬仰。所以,放弃并不等于失去。

事实上,学会放弃,不计较一时得失,方才是明智之举。放弃那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和难以实现的目标,而不是放弃为之奋斗的过程和努力;放弃毫无意义的拼争和没有价值的索取,而不是丧失奋斗的动力和生命的活力;放弃对金钱地位的搏杀和奢侈生活的创造,而不是失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所以,在人生的舞台上,如果老把眼光盯在“是非得失”上,必然会失去做人的快乐,也必然会徒增无穷的烦恼。如果常将心胸放宽,淡化人间的得失,则必然会变得心胸坦荡,烦恼全无,这样,才是人生真正的赢家。

谦受益,满招损

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唯有小智者才咄咄逼人,小善者才会斤斤计较。———周国平

白居易每当写完一首诗,总是先念给不识字的牧童和老人听,如果他们听不懂,他就反复修改,直到他们明白为止。白居易没有因为牧童和老人比自己学问低就轻视他们,而是以他们的审美标准为基础来创作自己的诗歌。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才被广为传颂,一直流传到今天。

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说,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这才是求学问的正确态度。他本人就是以这种谦逊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他既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不自以为是,又能看到他人的长处,虚心向别人请教,不耻下问。孔子和学生在走路的时候,被一个小孩拦住了。小孩用土块垒起了一个大圆圈,说:“这是一座‘城池’,你没有办法过去了。”孔子问道:“你为什么不给我们让路呢?”小孩说:“你比我懂得多,那我想请问:你在路上遇到城郭时,是车让城还是城让车呢?”“当然是车让城啦。”孔子毫不犹豫地回答。小孩子高兴地说:“现在,在你面前的就是一座‘城池’,你怎么能让城给你让路呢?”孔子非常为难,绕道太远,路旁边是庄稼,不能过。他就对小孩说:“你能不能先把‘城池’拆掉,让我们过去呢?”小孩很不高兴:“你是个老师,应该讲道理,怎么能让城给车让路呢?”孔子坐立不安,但又找不到理由,更找不到前进的方法,一时颇为尴尬。小孩这个时候笑了:“如果你能屈尊叫我一声‘先生’,我可以做到既不拆‘城’,又能让你过去。”孔子大为高兴,便起身向前,躬身施礼,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先生”。小孩说:“这个问题很好解决。你在‘城门’外,我在‘城门’内,只要我把‘城门’打开,你就可以过去了。”孔子听完,心悦诚服,对小孩说:“你比我强,你让我学到了我不知道的东西。”

谦虚的前提就是要正确地看待自己,有自知之明。自知的人,既能看到自己的优势,又对自己的缺陷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他们在成绩面前能做到戒骄戒躁,他们认为,不论成绩有多大,对于伟大的事业来说,这只不过是一个过程而已。牛顿的伟大有目共睹,但当人们称颂他时,他却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孩子,幸运地捡到了几片贝壳而已。

谦虚是一种人生的智慧,它是一个人成就自己梦想的必经之路。谦虚的人在从事任何职业的时候,言谈举止总是谦恭有礼,不专断、不自以为是。而骄傲的人总是容易自大,满足现状,主观武断。这样的态度,轻者使工作受到损失,重者会使自己的人生一事无成。骄傲的人总是因高估自己的能力而低估对手,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历史上也因此不断重演着“骄兵必败”的悲剧。秦昭王对于自己治理的国家非常满意,觉得其他各国已经不是自己的对手了。韩魏两国要联合攻打秦国,秦昭王便问诸位大臣:“你们认为如今的韩、魏两国与他们以前的国力相比,如何?”各大臣异口同声:“当然今非昔比。”昭王又问:“那韩国的大臣如耳、魏国的大臣魏齐,他们的才干比当年的田文、芒卵又如何?”左右皆答:“不能相提并论。”于是昭王豪气万丈,言道:“想当初,田文与芒卵率领强大的韩魏联军前来攻打我国,寡人都不将其看在眼里,如今换了无能的如耳、魏齐为统帅,又带了一群无用鼠辈,想攻打寡人,真是不自量力!”说话间,自负的神态暴露无遗,左右大臣也随声附和。正在这个时候,大臣中期说话了:“君王此言差矣。古时候,晋国六个卿相时代,以智伯最强大,智伯先后消灭了范氏和中行氏,又率领韩魏联军把赵襄子围困在晋阳。智伯决开晋水来淹晋阳,差6尺就把全城淹没了。当智伯坐战车出去巡视水势时,由韩康子给他拉马,魏桓子陪他坐车。这时智伯自负地说:‘现在我才知道水可以灭亡一个国家!汾水可以淹魏都的安邑,而绛水也可以淹没韩都的平阳。’于是,魏桓子和韩康子就在车旁下定了灭亡智伯的决心。后来智伯果然身死国亡,被天下人所耻笑。而现在秦国并没有强大到超过智伯的地步,韩、魏虽然现在弱小,但是仍然胜过赵襄子被围困在晋阳的时候。而现在韩、魏正是联合的时候,君王不要太过轻敌了。”秦昭王听了,冷汗直冒,明白了自己刚才那番话的可怕后果。从此以后,秦昭王不再骄傲自负,而是认真对待韩、魏两国的进攻。

可想而知,如果秦昭王没有被大臣点醒,那么他的下场恐怕也将和智伯一样。骄傲自负的智伯竟然当着未来敌人的面说出攻敌的计划,这样自负的人不吃苦头才怪!太过自负骄傲,失败就会在前面挖个大坑,等着你去跳,因此要时刻保持谦虚。只有谦虚谨慎,才能保持不断进取的精神,才能增长更多的知识和才干。

谦虚是不骄傲,但绝不是自卑。自卑是不切实际地过低估计自己,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对事业灰心丧气,这种心理往往导致人们无所作为。骄傲和自卑是两个极端,它们都背离了客观事实。而谦虚则是建立在对自己清醒的认识基础之上的。因此,谦虚的人既不自高自大,也不妄自菲薄,总是满怀信心地努力进取。

重人者人恒重之

一个有人格和尊严的人,必定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格。同样,如果你侮辱了他人,就等于侮辱了你自己。———周国平

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意思是说,爱戴别人的人,别人也会一直爱戴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一直尊敬他。一只狮子抓住了一只老鼠,但经不住老鼠的苦苦哀求而放了即将到口的猎物。小老鼠临走时说:“以后有机会我一定会报答你的。”狮子说:“你一只小小的老鼠能帮我什么呢?快走吧,不然我会后悔放过你。”后来,狮子掉进了猎人设计的圈套,被猎人用巨网网住了。在生命攸关的时刻,小老鼠带领它家族的成员,咬断了巨网的绳索,狮子得以逃生。

生活中也是如此,我们每天疲于奔命,但是在与人交际的时候不要忘了尊重他人,无论他职务高低、身份贵贱。因为或许在你面临危难的时候,他就是那只拯救你于水火的“小老鼠”。

我们尊重别人,最直接的回报就是得到别人的尊重。人生在世,没有比处处受人尊敬更惬意的事情了,特别是作为一个领导,当周围的人特别是你的下属都非常尊敬你的时候,这也就是你的领导才能发挥最大效力的时候。敬重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要比你费尽心机、费尽口舌给别人讲道理,说服或命令别人按你的指令做事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因为别人之所以愿意为你服务,是因为被你的魅力所折服。乔治·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领导了美国的独立战争。如果仅凭一个人的力量,没有成千上万的人愿意听从他的召唤,华盛顿绝对不可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功。华盛顿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他赢得了美国人民的信任和敬重。他很懂得领导的艺术,他了解他人、尊重他人、了解人的情感。有一件小事很能说明这一点。有一天,华盛顿身穿过膝的大衣独自一人走出营房。他所遇到的士兵,没有一个人认出他。在一个地方,他看到一个下士领着手下的士兵正在修筑街垒。那位下士把自己的双手插在衣袋里,只是站在那里对抬着巨大石块的士兵们发号施令。尽管下士的喉咙都快要喊破了,士兵们经过多次努力,还是不能把石头放到指定的位置上。士兵们的力气快要用完了,石块眼看着就要滚下来了。这时,华盛顿疾步上前,用他强劲的臂膀顶住石块。这一援助很及时,石块终于被放到了指定的位置上。士兵们转过身,拥抱华盛顿,并表示感谢。华盛顿问那个下士:“你为什么光喊加油而将自己的双手放在衣袋里?”“你问我?难道你看不出我是这里的下士吗?”那下士鼻孔朝天,背着双手,很不以为然地回答说。华盛顿听那下士这样回答,就不慌不忙地解开自己的大衣纽扣向那个傲气十足的下士露出自己的军服,说:“按衣服看,我是上将。不过,下次再抬重东西时,你就叫上我。”那个下士这时才知道自己面前的是华盛顿,一时羞愧难当。但至此他也才真正懂得: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绝不做那种逼迫别人尊重自己的那种倒人胃口的蠢事。

华盛顿和下士虽然职务高低不同,但都算是领导人物,都有使别人尊重自己的需要,期望在组织工作中得到最佳的工作效益。毫无疑问,在此方面,华盛顿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那个下士如果一如既往,恐怕永难成功。两个人的差别就在于获取他人尊重的方法上,下士时时处处都用自己的权势逼迫他人,使他人尊重自己,毫不顾及他人的情感。而华盛顿在获取他人尊敬时,则不是滥用权势,也没有逼迫他人,采取的完全是合乎人情的方式。

可想而知,当一个下士在上将面前卖弄权势时,上将颜面何在?然而,华盛顿并不计较,他并没有采取严厉的方式对那位下士的狂妄行为进行斥责,反而以一种恐怕连那位下士也颇感意外的方式来处理问题,宽容、豁达,给那位下士留足了面子。然而效果却比用逼迫的方式强千百倍。

华盛顿这样做的道理很简单,因为一旦你将别人的面子剥掉,别人也就会无所顾忌,自然也难顾及你的尊严。或许你可以用逼迫的方式让他人服从你的指挥,但这只能是暂时的,因为这种服从不是用情感和人格魅力赢来的。这时,他人给予你“尊重”,并非出自本意,而是因为权势所迫,不得不给予你。他人给你的充其量只是敬畏,而不是真正的敬重,一旦你的权势不能控制他人时,他人还会将给予你的东西索回。所以,只有用真心赢来的东西才能永远拥有。

尊重他人首先要做到不揭人短。被击中痛处,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尤其是他人身上的缺陷,千万不能用侮辱性的语言加以攻击。

其次是替他人保守秘密。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的秘密就是他不想为人所知的东西,秘密被他人散播,通常就意味着尊严的丧失。所以尊重一个人,就要保守他的秘密。

最后是注重礼节,礼节是最直观的尊重他人的行为表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掩人之功,不掠人之美。———邓广铭

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一生奉行不渝的法则呢?”孔子回答:“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里的“恕”是凡事替别人着想的意思,是指不要将自己不喜欢做的事加在别人身上。想要和周围的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做到这点。

成功者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学习中,都是懂得顺人情和驾人意的人。他们善于调整和运用自己的感受去观察、体贴别人,从而掌握生活节奏的控制权,建立良好的人脉。

我国的许多先贤都具备这种推己及人的高贵品质,其中,大禹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典范。4000多年前,我国的黄河流域洪水为患,鲧治水失败后由其独子禹主持治水大任。大禹接受治水的任务时,刚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姑娘结婚。当他看到有人被洪水淹死时,心里就像自己的亲人被淹死一样痛苦、不安,于是他告别了妻子,率领27万治水群众,夜以继日地进行疏导洪水的工作。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3年的奋战,疏通了九条大河,使洪水流入了大海,消除了水患,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业绩。至今,在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首《大禹治水》的民谣:大禹治水十三年,一心为民解灾难。实地观测搞调查,团结勤快听意见。三过家门而不入,废寝忘食沥肝胆。河道疏通水患灭,灌溉农田万民欢。斗转星移,到了战国时期,有个叫白圭的人在跟孟子谈大禹治水的时候,夸口说:“如果让我来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只要我把河道疏通,让洪水流到邻近的国家去就行了,那不是省事得多吗?”听到这里,孟子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错了!你把邻国作为聚水的地方,结果将使洪水倒流回来,造成更大的灾害。有仁德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这就是成语“以邻为壑”的由来。

从大禹治水和白圭谈治水这两个故事来看,白圭只为自己着想,不为别人着想,这种“己所不欲,要施于人”的错误思想,是难免要害人害己的。大禹治水是要把洪水引入大海,虽然费工费力,但这样做既消除了本国人民的灾害,又消除了邻国人民的灾害。这种推己及人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钦佩和效法。

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好的东西,远离坏的东西;都希望受到尊重,远离歧视。那么,我们就应当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把自己认为坏的东西施之于人,更不要把别人当做宣泄自己烦恼的“垃圾桶”。

修己以清心为务,涉世以慎言为先

我每天写作研究一坐就是一天,饮食上也没有刻意去调理,什么都吃。心情的调理方式只有四个字:宁静致远。———季羡林“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我们在修身方面,要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因为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才能够反省自己的所言所行。这样才能摆脱物欲的困扰,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

现代社会,每个人必须面对日益多变的社会,必须“涉世”。而在“涉世”方面,中国人一向以“慎言”为原则,圣人也以“守口,少说、莫传”为“仁者”,“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要练出这样的功夫,就要“饱知世事休开口,纵会人前只点头”,因为“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圣人的教化,自然出自长期的社会生活积累的总结,尽管有矫枉过正的一面,但对那些善“多言惊人语”者而言,其教益是毋庸置疑的。杨修是三国时期曹营的主簿。此人思维敏捷,才气逼人,但却恃才放旷,屡犯曹操之忌。曹操曾营造一座花园,竣工后,曹操不置可否,只提笔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手下人都不解其意,杨修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再筑围墙,改造完毕又请曹操前往观看。曹操看过之后大喜,问是谁解此意,左右回答是杨修,曹操嘴上虽赞美几句,心里却很不舒服。又有一次,有人给曹操送来一盒酥,曹操提笔在盒子上写了“一盒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