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自创方之运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3 07:50:50

点击下载

作者:卢祥之,董瑞

出版社:辽宁科技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国医大师自创方之运用

国医大师自创方之运用试读:

前言PREFACE

当代中国的国医大师的出现,可以说是中医与时代命运融和的产物,中医学对人类繁荣昌盛贡献起决定性作用的,正是这些历代的名医名家。国医大师是国家的骄傲、民族的希望,是中医的时代骄子。

综览许多国医大师的成长道路,他们在治学上,基本都是崇经典、重实践、善总结的人。“夫为医者,在读医书耳。读而不能为医者有矣,未有不读而能为医者。不读医书,又非世业,杀人犹毒于梃刃。”(史崧《灵枢经·序》)国医大师,无不精读《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各家学说,许多人对中医的经典著作能倒背如流,如周仲瑛先生所说:“经典通大道,临证知真谛。”实践和临床是中医成才的必经之路,只有长期坚持和刻苦研究,才能成就真正的人才。

清代医家赵濂《医门补要》说:“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这也许就是国医大师们履行过的实践概括,同时,也是国医大师对青年后学的期盼。

为了使更多的人学习国医大师的真谛,掌握临证用药的绝学,我们将数十位国医大师的临证经验集结成册,整理了《国医大师经方之运用》《国医大师时方之运用》《国医大师自创方之运用》三书。书中分别整理了各位国医大师在临床实践中有关经方、时方、自创方的应用,对每种方剂都设有方剂组成、功用主治、临证心得、实践经验和案用评述。

我们在编写中,尽量注意内容要求实用,处方要求精当,病种要求全面,要具有较强的临床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书中的许多原始资料,来源于人民军医出版社国家重点“十二五”图书“国医大师赏析丛书”这些珍贵的文字,版权依如该套丛书一样,权益归原作者所有。至于本书有些,不当的地方,希望得到读者诸君的批评指教。卢祥之 董瑞2016年2月于北京怀柔雁栖湖畔

李玉奇先生运用自创方经验

升阳益胃饮子

方药组成  党参10克,黄芪10克,苦参15克,升麻15克,黄连10克,桃仁15克,柴胡15克,薏苡仁25克,甘松15克,莪术10克,红豆蔻10克,茯苓20克,枳壳10克,白芥子15克,小茴香5克。

功用主治  升阳益胃,降浊化瘀。适用于浅表性胃炎。

李先生实践经验  随症加减:①胃脘刺痛不止:加生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紫菀20克。(2)呃逆:加柿蒂15克,扁豆20克,陈皮15克。③呕吐:加藿香15克,紫苏15克,半夏15克。④胃脘灼热,口吐苦水:加枇把叶20克,连翘20克,射干15克。⑤咽梗呃逆,气闷膻中:加桔梗20克,昆布20克。⑥经久便秘:加火麻仁10克,炒杏仁15克,郁李仁10克。⑦泄泻:加山药30克,莲肉20克,诃子10克。⑧两胁下痛:加姜黄15克,有郁金15克。⑨烦躁不宁:加焦栀10克,豆豉15克,合欢20克。

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以疼痛为主,因此在中医学中归属于胃痛的范畴;然而,又因为各种兼夹症的不同,也包含了胃痞、嘈杂、呕吐等病在内。病机有以下几种:①外邪犯胃:外感寒、热、湿诸邪,客于胃腑,皆可导致胃气阻滞,不通则痛。尤其是寒邪客于胃腑,或者过服寒凉,导致寒凝气滞胃痛。②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胃气壅滞,导致胃失和降,不通则痛。如过饥过饱,或者五味过极,辛辣无度,肥甘厚腻,饮酒如浆,则蕴湿生热,伤及脾胃,导致气机壅滞。③情志不畅:如忧思恼怒,伤及肝脾,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脾失健运,导致胃气郁滞,胃失和降而发生胃痛。④久病素虚诸劳:运化失职,气机不畅,或中阳不足,中焦虚寒导致脾胃失养,不荣则痛。

李氏临证心得  浅表性胃炎,临床多见脾虚胃热型。一般所见:形体并不消瘦,神态自如,面色尚有润泽,舌体多偏胖,偶伴有齿痕,舌面有津液附着,并有少许白苔,舌质多红,口唇润泽,脉多沉细或弦细。胃脘按之有轻微疼痛,胃上脘(近贲门部)多有压痛。偶有吐血,或大便潜血。临床特征为:胃脘刺痛,胀满不显,嘈杂,胃部不适,呃逆上气,堵塞咽喉,大便多溏,或大便先硬后溏,食少纳呆较为明显。从胃内镜下所见:胃黏膜多光滑,皱襞多规整,胃黏膜红白相间以红为主,少有隆起或糜烂,唯急性反应居多,常见胆汁反流。但不容忽视的是浅表性胃炎经胃黏膜钳取活组织,病理发现胃黏膜不典型增生,或肠上皮化生改变亦非偶见,此为胃癌癌前病变的征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临床辨证虽属虚寒为多,但附子理中丸、八宝瑞生丹等辛温燥热之品应为禁忌,而补中益气汤等亦不须问津。因为过用苦寒而伤胃阳,过于泄下而伤脾阴,过于辛温燥盛伤津,过于行气而伤宗气。应宜升阳益胃升清而降浊,浊化而瘀消,所谓炎症随浊去而化。治宜升阳益胃,降浊化瘀。,方药宜升阳益胃饮子(临床经验方)。水煎服,连服12剂为1个疗程。

案用评述  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痛的发生,中医认为主要由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和久病虚劳等,导致胃气郁滞,胃失和降,不荣则痛;或者脾胃失养,不通则痛。本病的病位在胃但与肝、脾的关系密切。若日久不愈可导致血行不畅,涩而成瘀,发生瘀血胃,痛或者进一步发展为胃痞(如慢性萎缩性胃炎)等变证。因此,一旦发现患者已有浅表性胃炎的征象,就须抓紧时机,尽速治疗,以免延误病情。诊治如能经由正确的辨证并施以合证的方药,疗效是可以预期的。其肝胃不和型症状,可见脘胁胀满疼痛,情志不遂时加重,嗳气或矢气则舒,嗳气频作,纳差,舌苔薄,弦。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脾胃虚寒型症状:可见胃脘隐痛,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食后作胀,每因受凉或受劳累而复发加重,畏寒肢冷,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质淡,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弱或沉细。治法:温中健脾。处方:香砂六君子汤合黄芪建中汤加减。

养阴益胃汤

方药组成  苦参10克,黄芪10克,生地榆20克,石斛20克,知母20克,白蔹20克,马齿苋20克,桃仁15克,鳖甲20克,槟榔片20克。

功用主治  益气养阴,兼以活血化瘀。适用于浅表性萎缩性胃炎。

李先生实践经验  本病由重度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为第二阶段病变的继续。胃脘郁热形成,炽热化腐,病在血分。浅表性萎缩性胃炎经胃内窥镜和病理区分为:轻、中、重三度。病程的演变多在1-3年。四诊所见:形体消瘦,面垢神疲,脉来多弦细或弦实有力。舌体瘦薄,有板状样舌形,或香蕉样舌形,或锥样舌形,舌枯萎、干燥少津液,苔白腻。症见中脘胀闷,疼痛不显,痛则多在饭后1-2小时发作,持续2-3小时渐止。时有呃逆,口吐清水或苦水,胃脘嘈杂、灼热,口干饮水,但不欲咽,因病在血分不在气分,为血燥之特征。食少纳呆,厌油腻,体重急剧下降与脉来有力相伍。当腹胀不得缓解,大便又不正常,经用健脾和胃、宽中行气、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豁痰化结等法屡治不效时,应当考虑大肠传导失常,下气受阻,每因肿瘤所致,急需做结肠镜以求确诊。从胃内窥镜下所见:胃黏膜红白相间,血管暴露明显,胃皱襞不规整,近胃窦部多有水肿和急性反应,胃窦和胃角部有隆起或花斑状。于隆起部钳取活组织3-7块,病理所见腺体萎缩,而据其病变程度划为轻、中、重三度。轻、中度常伴有肠上皮化生或出现轻度不典型增生,证多郁热。在治疗上,应重视益气养阴,兼以活血化瘀,疗程当在1-3年坚持治疗可告逆转。治疗应在胃内窥镜监护下进行,4个月应做1次检查。因本病多泛酸,故碱性药物应慎用。

李氏临证心得  水煎服,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随症加减:①口干欲呕:加芦根25克,白茅根15克,葛根10克,天冬20克。②嗝逆于喉间至食道上端,有异物感:加桔梗20克,木通10克,昆布20克,海藻20克,射干15克。③饥饿无度(消渴病除外)此乃胃中有伏火或肾水匮亏,脾为自救而欲饱食而不盈,此为素虚:加山药4,0克,胡黄连10克,莲肉20克,枸杞子15克,山萸肉20克。因组方潜有愚意特作如下方解:黄芪、苦参、生地榆为君药。黄芪益气固卫,和敛脾阴,排脓而生肌,益三焦元阳,补五脏诸虚不足,其性不温不燥,不伤胃津;苦参除列人参之外,其味大苦而寒,苦以燥脾胃之湿,兼泄气分之热,亦清血分之热,当胃家湿热盛,则口淡不欲食,唯苦参则能润之;地榆凉血止血,其性主收敛,既能清降,又能收涩。故谓:“清则不虑其过泄,涩亦不虑其过滞。”三药合参为君,补之于气,降之于火,进而胃阳得以升发,脾阴得以和谐,使胃气来复。石斛、知母联味为臣药,意在滋养胃津以防燥,尚能补脾阴之不足;白蔹、马齿苋、桃仁活血以解毒,毒去瘀热自消,并佐其不腻;鳖甲、槟榔软坚化积而疏郁滞,化腐而生新。诸药相须相补,补中有攻,攻而不伤胃气,滋阴软坚两相调和而凉血解毒,使脾阴得救。是为本方之寓意,用之每及应手。

案用评述  慢性胃炎一般分为两个类型:炎症病变比较表浅,局限在胃黏膜表面一层(不超过1/3)者,称作慢性浅表性胃炎;而炎症病变波及胃黏膜的全层,并伴有胃腺体萎缩者,则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更为严重。本病最常见的症状是胃部疼痛和饱胀感,尤其在饭后症状加重,而空腹时比较舒适。每次进食量虽不多,却觉得过饱而不适,常伴有嗳气、反酸、烧心、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现象。由于进食少、消化不良可产生营养不良、消瘦、贫血和虚弱。一些病人还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如精神紧,张、心情烦躁、情绪低落、眩晕、失眠、心悸、健忘等,这些现象反过来又可加重慢性胃炎的胃部症状,形成恶性循环,使病情复杂,不易治愈。做胃液分析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胃酸往往正常或略低,而慢性萎缩性胃炎者胃酸明显降低,并可伴有贫血(血色素低于正常)。胃镜检查加胃活组织病理检查可确诊是浅表性胃炎还是萎缩性胃炎;胃镜检查时还可取胃活组织做一种检测,看是否存在着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一般来说,慢性浅表性胃炎和单纯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预后是良好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以往曾被认为是胃癌前奏(癌前病变)现在看来,这种认识有失偏颇。但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确有一定关系,其根据,是:①研究证明,对萎缩性胃炎胃镜取材活检,伴有结肠型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这两种胃黏膜病变者,有可能发展成胃癌,这已是公认的事实。②流行病学调查,在胃癌高发地的人群中,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偏高。③病理检查发现,胃癌周围的黏膜中,萎缩性病变多见。中、重度萎缩性胃炎,特别是萎缩性胃炎伴有病理检查上的结肠型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属于癌前病变,如不积极治疗、合理调养,比较容易诱变为胃癌。因此,慢性萎缩性胃炎需要定期做胃镜复查:一般的慢性萎缩性胃炎3年复查1次,伴有不完全性结肠型肠上皮化生伴轻度不典型增生者1年1次,伴中度不典型增生者3个月1次,伴重度不典型增生者(癌变率10%以上)应视为癌变,可予手术切除治疗。只有积极治疗、生活调养、定期复查,才能使病变好转或静止而不发展,从而防止胃癌的发生。

化腐复胃汤

方药组成  黄芪40克,重楼10克,甘草20克,苦参20克,皂刺10克,刺猬皮10克,白术20克,山药20克,莪术15克,桃仁15克,浙贝20克,白花蛇舌草40克,射干15克,蚕沙15克,香橼15克,砂仁20克,知母20克,天冬20克。

功用主治  益气养阴,祛腐生新。适用于萎缩性胃炎。

李先生实践经验  本病临床特征是中脘胀满甚,而疼痛并不显。少数病例痛胀并作,多在饭后1-3小时隐隐作痛,厌油腻,偶有欲呕,肠鸣嗳气,多便秘,食少纳呆,呃逆频仍。由于病势发展和摄取营养不足,体重往往在2-4个月下降3-10千克,此为萎缩性胃炎的特有指征。萎缩性胃炎发展到重度期,经过系统治疗并在胃镜监护下进行是可以逆转的,需3-5年方可逐渐恢复。实践证明,在短期内治愈是不可能的。在胃镜监护下,其治疗周期为3-4个月。一旦发现早期胃癌,应立即手术,以防延误手术机会。一般对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常以益胃健脾、疏肝理气、润燥生津或攻下法等,平胃散为首方。而在多年研究本病中,采取祛腐生新、益气养阴法而收到满意效果。

李氏临证心得  本方水煎服,3个月为1个疗程。随症加减:①口吐苦水:加黄连。②口吐清水:加干姜。③多唾而不止:加益智仁20克,射干10克。④口吐酸水:加红豆蔻、乌贼骨。⑤经久便秘:加桃仁、杏仁、郁李仁、皂角子、黑芝麻。⑥厌食:加蓼实子、马蔺子。⑦体重骤减:加山药40克。⑧伴有低热(结核除外):加鳖甲40克。⑨反酸:加马齿苋40克,乌梅10克。⑩少寐多梦:加合欢、莲子心。?妇女更年期,身痛浮肿:加柴胡30克,桑皮40克。?呕吐(吐食)多由幽门水肿,食物通过受阻逆返于上:加薏苡仁40克,当归20克,茴香5克。?服药过敏起皮疹:加白鲜皮、蝉蜕。?服药呕吐:加半夏、干姜。?服药立即泄下,此胃虚肠亦虚:加党参40克,升麻15克,白芍20克,大枣15克。

案用评述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常见上腹部隐痛、胀满(进食后更甚)、烧心、食欲不振、嗳气、消瘦等症状,缺乏特异性,胃黏膜活检是最为可靠的方法。中医虽无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名,但对该病的认识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根据其临床症状,该病属中医学“痞症”“胃脘痛”等范畴。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特点是胃腺体萎缩、胃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等,治疗主要采用保护胃黏膜、抑制幽门螺杆菌、增强胃动力以及止痛等。

中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属本虚标实之证,形成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有三:一为外感温邪,内传入里,化热化燥,以致在疾病的中、后期,邪热耗伤胃津,劫夺胃液;或过服辛热暖胃行气类药,或因暴吐大泻,导致胃阴枯竭。二为情志内伤,肝气郁而化火;或素来肝火偏旺,情志之火内燔,或肝气郁结,木旺侮土,胃气郁滞,进而气滞血瘀,郁久化火。此二者,均可因火灼伤阴,致胃体萎缩。三为饮食失节,肠胃乃伤,酿成食积、痰浊,郁久化火伤阴,使胃体萎缩;过食辛辣香燥,嗜酒无度;过食生冷,寒湿伤中,中阳不振,胃体失于温养而致萎缩。

升清降浊饮子

方药组成  苦参15克,黄芪10克,枳壳10克,山药20克,苍术15克,滑石10克,黄连15克,茯苓20克,升麻15克,蒲公英25克,败酱草20克,连翘20克,白豆蔻15克,薏苡仁20克,柴胡10克。水煎服,连服30剂为1个疗程。在胃镜监护下服药。

功用主治  益气清热,化浊利湿。适用于反流性胃炎。

李先生实践经验  从胃内镜下清晰地看到橘黄色胆汁弥散于胃窦部,激惹胃窦部黏膜发红、水肿和充血。症见胃脘灼热感,胃中嘈杂,似热非热,似饥非饥,胃脘不适,难以形容。多伴有泄泻病史,胀满于脐下尤为明显。辨为胃脘郁热证。经久不愈,治疗颇为棘手,并能诱发萎缩性胃炎。据本院胃镜室统计,1992-1993年期间,经胃镜检查浅表性胃炎、浅表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共2941例,其中反流性胃炎666例,占22.65%。由此可见,反流性胃炎占脾胃病很大比重,在胃镜确诊下治疗尤为必要。

李氏临证心得  胃为五脏宗主,其气腾而上感,则脉见于人迎,其津充而下输,则脉涌盛于趺阳。若恣食厚味,酗酒无度,或因习辛辣,或饮食不节,损及脾胃之气虚,气虚难以约束幽门,致幽门失控,十二指肠液和胆汁乘负压之隙上逆反流于胃府。本病的发生其病位在胃与肝、胆、脾关系密切。脾胃运纳协调,升降相因,燥湿相济,共同完成消化,吸收及水谷精微的转输,滋养全身,故称为“后天之本”。胆汁疏泄、贮藏有赖于肝的疏泄,而胆汁的疏泄通畅又利于肝疏泄功能发挥正常,胆与胃皆为腑,以降为顺,以通为用,故有“胆通胃降”之说。大多病人术前胃病日久,脾胃之气皆虚,胃之息息下行功能减弱,幽门松弛,肝胆乘虚而犯于胃,肝之余气——胆汁不能循正常而反流于胃,或肝木过盛,横逆于胃使胃气随肝气上逆,幽门失约,胆汁溢入胃中,或饮酒食伤,令人中满而上逆,于胃,以致肝胆脾功能失调,胆汁不能循常道而逆流入胃,术后中气大伤,瘢痕收缩,以及解剖位置改变,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脾胃之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残胃蠕动稍差,腐熟水谷功能减弱,排空失调,以致十二指肠内压力过高,或手术中损伤脉络胆管,瘀血滞留造成气滞血瘀,影响脾胃和降和肝胆疏泄。

案用评述  胆汁反流性胃炎又称为碱性反流性胃炎,以口干口苦、胆汁样呕吐、嗳气泛酸为特征。本病中西医治疗报道较多,但胃手术后治疗报道较少。由于胃手术后使得胃、十二指肠局部解剖发生变化,周围组织充血、水肿、出血、糜烂等,幽门的功能不能得以正常发挥,以致胆汁反流至残胃引起反流性胃炎。许多人术后胃容纳食物功能受影响,胃气受损,中阳不振,不能熟腐饮食水谷,加之饮食不洁,饮酒食辛,或过多进食甘味食物以及情志不畅等而致脾气不生,气血生化之源不足,又因手术损伤脉络瘀血滞留致局部气滞血瘀,胃气不降,运化升降功能紊乱而出现呕吐、嗳气、泛酸等症状。

胃脘胀痛或轻或重,嗳气吐酸,嘈杂,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食纳不多,大便稀,脉弦或缓无力。治法健脾和胃行气止痛,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党参各30克,山药、延胡索各15克,白,术、柴胡、升麻、陈皮、佛手、砂仁各10克,炙甘草6克,气虚满闷重加木香、枳壳健脾和胃,便溏加附子温中散寒。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脘痛连胁,胸闷嗳气,善长叹息,嗳气、矢气后则舒,食少反酸,每因情志不畅而诱发,大便不爽,舌苔白,舌质暗,脉弦。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枳壳、厚朴、佛手、香附、杭芍各10克,延胡索、乌贼骨各15克,甘草、仙鹤草各6克,痛甚加川楝子、炒莱菔子理气止痛,嗳气频加旋覆花、沉香降气散郁。胃脘隐痛或灼痛,口渴欲饮,善饥不欲食,呃逆嗳气,大便干结,脉细数或弦细,舌红少津或苔少剥脱,质暗欠润。治法培土益胃,滋阴柔肝,一贯煎加减,生地、枸杞子、沙参、麦门冬、厚朴、芍药、玉竹、延胡索各10克,甘草、桃仁各6克,痛甚者加香橼、佛手行气止痛,嘈杂泛酸加左金丸,胃热者加石膏、知母、芦根清胃泄热。胃脘刺痛或胀痛,痛有定处,拒按,或只痛不胀,食后痛增,大便色黑,脉弦或涩,舌质紫暗,有瘀点或瘀斑。治法益气活血,调胃止痛,四君子汤合失笑散加减,黄芪30克,党参、玄胡、丹参各20克,枳壳、青皮、白术、白及、仙鹤草各10克,五灵脂、蒲黄、甘草各6克,痛重者加檀香、砂仁、川朴行气活血和胃。胃脘胀满疼痛,拒按,以胀明显,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大便不爽,脉弦或滑数,舌苔黄厚或厚腻。治法行气导滞,和胃止痛,保和丸加减,党参、炒莱菔子、炒谷麦芽、白术、茯苓各15克,延胡索、槟榔、陈皮、半夏、枳实、香附各10克,食积化热加黄芩、黄连清热泻火,胃痛拒按、大便秘结加大承气汤通腑泄热,荡积导滞。

本病除药物治疗以外,饮食习惯与情志对其影响较大。饮食要根据病人的接受能力和需要量,过饥过饱均会影响疾病的恢复,要以清淡易消化为主,不必片面地追求高营养,强进荤腥油腻,增加脾胃负担,以致引起“复食”。日常生活要有规律,情志要舒畅,恬淡虚无,方可取效。

养胃益气汤

方药组成  黄芪25克,山药20克,白术20克,白及25克,乌贼骨20克,煅瓦楞子20克,茴香5克,炮姜5克,黄连5克,甘草15克。

功用主治  温胃益气,逐腐祛瘀。适用于消化性溃疡。

李先生实践经验  临床经验证明,温胃益气,逐腐祛瘀,奏效良好,不宜过用苦寒和泄下药。而附子理中丸、八宝瑞生丹等辛温大热之品应属禁忌。水煎服。

随症加减: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加橘核15克,甘松20克,川楝子15克。②呕吐剧痛:加桃仁15克,莪术15克,当归20克,柿蒂15克。③疼痛不止:加五灵脂15克,生蒲黄10克,炙马兜铃15克,紫菀15克。④大便潜血:加槐花40克,莲子肉20克。⑤吐血:加藕节40克,青皮10克,茅根25克。⑥胃脘灼热:加连翘20克,蒲公英25克,败酱草25克。⑦大便秘结:加火麻仁15克,郁李仁10克。⑧术后吻合口发炎:加川楝子15克,白芥子10克,桃仁15克。

食疗方:①山药粥:山药削皮切成方块同米煮烂食。②羊乳:500毫升煮沸,分2次早晚温服,坚持2个月为1个疗程,效果极佳。③鲫鱼1尾,去内脏加大蒜25克,煮烂服汤汁。④昆布(海带)去咸味,加小麦50克,煮汁饮之。⑤红小豆25克,生姜5克,大枣10枚,煮汁饮之。⑥胡椒5粒,大枣10枚,煮汁饮之。⑦柿饼,烧存性,每食5克。

李氏临证心得  临床视为胃脘痈。“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每多因不时感受寒凉,起居不节,就餐不规律,职业性就餐不及时,饥饱无度,空腹酗酒,喜食辣椒,食伤脾胃积而为壅,化为热腐,逐渐演致溃疡。钡餐X线下最易确诊。本病胃痛多在进,餐前较为明显,吞酸嘈杂。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脘痛又多发生在子夜,胃痛部位多在中下脘。溃疡经久不愈,容易于幽门部出现瘢痕,导致幽门梗阻,食物通过受阻上逆而吐,引起剧烈胃痛,吐出方止,如此反复循环,患者备感痛苦。若幽门形成瘢痕性梗阻,进食后呕吐,药物很难治愈,手术效果良好。早期溃疡,大便带有潜血,胃纳不佳,形体消瘦,及时治疗并注意饮食和生活规律,不难治愈。恶性胃溃疡亦易导致癌变。

案用评述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发生在胃,叫胃溃疡。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并有上消化道出血、穿孔、梗阻、癌变等并发症,严重危害人们健康。本病是常见病,估计约有10%的人口一生中患过此病。我国是溃疡病的高发地区。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学及药效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使95%以上的患者免于外科手术,也使其并发症大为减少。消化性溃疡近期愈合已不成问题。现在治疗采用联合用药,主要有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抗幽门螺杆菌药物、胃黏膜保护剂四大类。消化性溃疡易复发,据有关学者统计,本病愈合后一年的复发率可高达80%以上。

消化性溃疡在祖国医学中隶属于“胃脘痛”“嘈杂”“吐酸”“痞满”等范畴。胃痛的记载始见于《内经》《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民病胃脘当心而痛。”说明胃痛与木气偏胜,肝胃失和有关。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篇》也涉及胃痛的辨治,如辨腹满虚实之法“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也适用于胃痛的辨证,仲景的许多处方,如大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吴茱萸汤等,皆为后世用以治疗胃痛的常用方,为后世医家研究和治疗胃痛奠定了基础。《局方》《圣济总录》等书收集了大量医方,其治胃痛多采用辛燥理气之品。金元时期,李东垣《兰室秘藏·卷二》立“胃脘痛”一门,论其病理则认为多是饮食劳倦而致脾胃之虚,又为寒邪所伤,治疗大旨不外益气、温中、理气、和胃;而胃痛的病因固有因劳倦太甚,饮食失节,中气不足,或寒邪乘虚而入客之所致,亦有病久“郁而生热;或素有热,虚热相搏,结郁于胃脘而痛;或有食积痰饮或气与食相郁不散,停结胃口而痛”。

在治疗上,丹溪比较细致地分作寒、热、气、湿、痰积、死血、虚、虫八类辨证施治,认为“诸痛不可补气”胃痛亦有属热。明清医家在前人学术经验基础上正讹纠偏,使胃痛证治逐渐趋于,成熟与完美。张介宾《景岳全书·心腹痛》认为胃痛病因,总其大要“因寒者常居八九,因热者十惟一二。”顾清远还记载了用盐卤治疗胃痛吐酸的经验。《证治汇补·吐酸》云:“若客寒犯胃,顷刻成酸,本无郁热,因寒所化者,酸之寒也。”说明吐酸与寒、与胃有关。《寿世保元·吐酸》云:“夫酸者肝木之味也,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则肝木自甚,故为酸也。”吐酸与肝气有关。

化积醒脾煎

方药组成  苦参10克,榧子10克,使君子10克,胡黄连15克,桃仁15克,水红子15克,白术15克,山药15克,槟榔片12克,焦楂12克,乌梅10克,甘草10克。剂量按年龄酌定。苦参不得超过10克,使君子不得超过15克,过量引起呃逆不止。水煎服,连服20剂为1个疗程。

功用主治  化积清热,禁忌滋补。适用于厌食症。

李先生实践经验  临床治疗厌食分三个证型:①积滞不化,不思纳食,或食物无味,拒进饮食,形体偏瘦,而精神状态尚可,二便基本正常,治疗用消积健脾法。②胃阴不足,口干多饮而不喜进食,皮肤干燥少润泽,大便多干结,舌苔少,舌质偏红等,治疗用养胃滋阴法。③脾胃气虚,精神较差,面色萎黄,厌食、拒食,若稍进饮食,大便中夹有不消化残渣,或大便不成形,容易出汗,舌苔薄白等,治疗用健脾益气法。

李氏临证心得  本病多发于幼儿3-12岁,过食膏粱厚味,腻伤脾气,郁热成积为疳。病患干瘦不欲食,或拒食,干呕,出汗,脱发,大便干燥,小便赤黄。

案用评述  厌食是较长期的食欲减退或消失。主要有两种病理生理因素:一种因局部或全身性疾病影响消化功能,使胃肠平滑肌张力低下,消化液分泌减少、酶的活性降低;另一种是中枢神经系统受人体内外环境刺激的影响,使对消化功能的调节失去平衡。厌食是精神性的疾病,主要发生在小儿至30岁的年轻女性,但也有约1/10的患者为男孩和年轻男子。厌食在小儿时期很常见,主要的症状有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便秘、腹胀、腹痛和便血等。这些症状不仅反映消化道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且常出现在其他系统的疾病时,尤其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障碍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时。因此,必须详细询问有关病史,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其原发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平素给孩子吃较多的零食;夏天摄入冷饮、饮料过多以及吃饭不定时;父母过分注意孩子的饮食情况或常常以强迫手段要求孩子进食等不良因素,均可影响孩子正常食欲。部分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在饮食结构安排中,蛋白质(蛋、肉、乳类)或糖类(甜食、巧克力等)所占比例过大,长期如此,将造成孩子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此外,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和糖,还可引起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发生障碍,或使孩子过于肥胖。食物结构中蛋白质、脂肪、糖和维生素、微量元素的比例不平衡,还可造成孩子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所以应注意培养孩子从小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习惯。主食和菜肴应尽量全面和多样化。此外,对小婴儿长期给予刻板的乳类、米粉喂养,或一次进食过多均可引起孩子的轻度厌食现象,但常常是一次性的。故对婴儿及时添加辅食喂养(如蒸鸡蛋、加菜汁的稀饭、面条等)是增强其食欲的有效办法。

脾泄山药汤

方药组成  山药25克,苦参15克,诃子15克,白芍20克,当归20克,莲肉20克,白术20克,木香10克,槟榔片20克,莱菔子10克,炮姜10克。

功用主治  强壮中焦,温运脾阳。适用于脾虚作泄。

李先生实践经验  若脾虚作泄,脉来弦数有力,舌质赤、苔黄,口干舌燥,渴欲饮水。肠鸣腹痛,里急后重,大便稀溏或黏稠,便急,小腹阵发性剧痛,便后仍感里急后重,小便赤黄。可用白头翁20克,秦皮20克,薏苡仁40克,败酱草20克,黄连15克,白术20克,当归30克,槟榔片20克,石榴皮10克,木香15克,党参20克,砂仁10克。如脾肾阳虚作泄,脉来细弱,舌质淡、少苔。泄有定时,黎明前例行腹泻,腹痛不明显,旷日持久,体重渐减,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则可用芡实25克,白豆蔻10克,山药40克,补骨脂10克,诃子15克,肉豆蔻10克,白芍20克,当归20克,大枣15克,白术20克,五味子10克,甘草15克,升麻15克,薏苡仁40克。

李氏临证心得  适用于脉来沉迟,四肢冷,舌质淡、少苔。胃下脘至脐喜温,呕逆胀满,泄泻无痛感,每日2-3次,便呈糟粕状。泄泻同出于脾胃病,故有脾虚作泄之论。多因脾受寒湿难以渗利,损伤脾阳之气以致运化失职,不能分别水谷而进入大肠致泄。临床可见口干,肠鸣,腹痛,小溲清长或黄赤,大便反应快;或呈水样便,或呈糟粕状,或呈黏液,或呈细条状,或呈血样便,或便前腹痛,便时尤觉下坠感,而出现里急后重。故《难经》有五泄之说:“胃泄者,饮食不化,色黄,即风乘湿也;脾泄者,腹胀满,肢体重着,中脘有妨,面色萎黄,泄注,食即呕逆,即暑乘湿也;大肠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即燥乘湿也;小肠泄者,溲而便脓血,小腹痛,即火乘湿也;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即寒湿而变为热泄也。”综观上述所见,每当因湿伤脾阳。诸家又指出:风泄,恶风自汗或青血易暴泄;食泄,脉弦紧,腹痛则泄,泄后痛减;痰泄,脉滑,尿少而赤,肺闷食减,积湿成痰,致大肠不应而作泄;水泄,肠鸣如雷,一泄如注皆是水;火泄即热泄,脉来弦数,肠痛肠鸣,口干喜冷饮,烦渴,尿色赤,里急后重,痛一阵泄一阵。迨李士材氏提出几种治疗方法,即升提、淡渗、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胃,不外是审因论。然而在辨证施治中,切不可忽视病人自述腹泻与便秘交替发作,便时带有黏膜血样改变,病程较久(除外肛门痔疮),体重下降,食少纳呆,此际如见脉来弦数、口干、小腹经常隐痛、屡有便意,及时做结肠镜检查,以求确诊。上述症状出现,屡屡发生结肠恶性肿瘤,如在结肠镜检中发现结肠息肉,应作及时处理。结肠癌明显特征是有胃下脘至脐下胀闷感,服疏利之药无效,此即由于结肠癌产生的肠气上返于胃所致。胃脘胀满,若服药无效而兼泄泻,应考虑到肠腔是否有肿瘤存在,切不可姑息治疗,以免误诊。

案用评述  脾泄为病名,又名脾泻。指饮食或寒湿伤脾,引致脾虚泄泻。《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阴之胜,湿化乃见,善注泄。”《难经·五十七难》:“脾泄者,腹胀满,泄注,食即呕吐逆。”《丹溪心法·泄泻》指出:“老人奉养太过,饮食伤脾。”也是脾泄的常见病因。宜用机要白术芍药汤、扶脾散,或六君子汤加味方;久病脾泄,大便失控者,宜兼固涩、升提治法。《内经》云:湿胜则濡泄。《难经》曰:湿多成五泄。可见泄泻之病,属湿为多。湿侵于脾,脾失健运,不能渗化,致肛门不可泌清别浊,水谷并入大肠而成泄泻矣。湿泻之为病,脉象缓涩而来,泻水而不腹痛,胸前痞闷,口不作渴,小便黄赤,抑或有腹中微痛,大便稀溏之证。考治湿泻之法,惟念莪先生可宗,乃日渗利使湿从小便而去,如农人治涝,导其下流,虽处卑监,不忧巨浸。经曰:“治泻不利小便,非其治也。若此论之,必当渗利膀胱,宜用通利州都法,则泻自得止矣。”

总宜温中补气,升清,甘温,甘平,佐以辛香。多用人参、白术、炙甘草、薯蓣、白扁豆、车前子、莲肉、茯苓、白芍药、升麻、肉豆蔻、砂仁、柴胡、橘皮、莱菔子、木香、丁香、藿香。兼有湿及痰,经年不愈,粪色白者,须服丸制松脂。

中风水蛭散

方药组成  水蛭炭1克,安宫牛黄丸2丸,真牛黄1克,真麝香1克,珍珠5克。

功用主治  加速吸收出血。适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

李先生实践经验  中风之治,因于痰,当涤其痰;因于湿,当理脾湿;因于痰火阻心,当泄心火;因于风热,当清肝火;因于虚火,当壮水以制火。从脉证言:见于寒者,脉来浮紧;见于风者,脉来浮缓;见于热者,脉来浮数;见于痰者,脉来浮滑;见于气者,脉来沉涩;见于火者,脉来洪大;见于阳虚者,脉来微细。中风卒中,人事不省,伴随脉来洪大有力,名为直中于脏,病发1-9天最为凶险,往往因抢救无效而死亡。故谓中风切忌脉大。多数病例的发病表明,精神紧张,或急转侧,大便秘结,排便用力过猛,看电视过久,狂笑或激怒,情绪激动等常诱发本病。

李氏临证心得  中风多为风从外中或痰火内发,中络、中经、中脏腑。中风多发生在40-70岁之间。金元以后,诸家对中风的认识多基于内因为患,而外因只是诱因之一。认为平素肝肾阴虚,水不涵木,导致肝阳上亢。复因体胖湿痰内闭,肝阳夹痰,上扰清阳犯脑;痰郁化热,热极生风,血随气逆,痰热蒙蔽。突然出现昏倒,不省人事,轻则偏枯,口眼?斜诸症。

案用评述  通常运用的祛风活血、益气降逆、泻火敛肝、豁痰行气、补水涵木等,是针对证的演变而用是药是法。本病虽为痰火内发、蒙蔽清阳而致高热神昏谵语,若单用清火降逆豁痰之法未必奏效。加用水蛭炭,尽快使溢血吸收,方收奇效。临床医生若能悉心研究,博览群书,借鉴现代医学检测手段,并能提出创造性的治疗方法,在绝症面前也能收到起死回生的满意效果。脑卒中俗称中风,亦称急性脑血管病,是指一种急性非外伤性脑局部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的局灶性神经损害。此病临床特点为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仅以歪僻不遂为主证,且可见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中风为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其和心血管疾病、恶性脑瘤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因而引起普遍重视。脑中风在临床上分为出血性脑中风及缺血性脑中风两大类。出血性脑中风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脑中风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脑血栓形成最为多见,约占脑中风的50%,其次分别为脑出血占28%,蛛网膜下腔出血占15%,脑栓塞占7%。

中医对脑中风的认识早在《内经》中已有“薄厥”“偏估”等的论述。如《灵枢·刺节真邪篇》曰:“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将脑中风依邪中深浅之轻重,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这是中医对中风分类建立的雏形。《医经溯泅集》中明确地指出中风是由本身的病变而引起,非外来之风,患者年龄大都在40岁以上,情绪激动常为发病诱因。“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忧喜愤怒。伤其气者,多有此疾,壮岁之时无有也,若肥盛则间有之,亦是形成气衰而如此。

本病在于患者素体气血亏虚,与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以忧思恼怒,或饮食、劳累、外邪等诱因下,致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致阴亏于下,肝阳暴涨,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络,蒙蔽清窍而猝然昏仆,半身不遂等证。其病因病机包括:正气不足,外风入中;内伤势损,精气虚衰;五志过极,精气虚衰;温痰内生,化热生风。虚是以气血虚,阴虚为主;火是以肝火,心火为主;风是以肝风,外风为主。

徐景藩先生运用自创方经验

健脾益气方

方药组成  党参18克,白术20克,茯苓15克,甘草10克,黄芪24克,山药20克,升麻12克,柴胡10克,荷叶10克。

功用主治  健脾益气,补益脾气。适用于饮食减少,食后有不同程度的脘腹胀满,大便溏泄或易溏,神倦乏力,面色少华,脉细。

徐先生实践经验  津液来自脾胃运化的水谷津微,津液调和则外可布散体表,滋养肌肤毛发,上可流注孔窍,滋养眼耳口鼻,内可滋养五脏六腑,维持正常活动,旁可充骨填髓,流注关节,使髓满骨壮,关节自如,还可化生血液,灌溉全身。如果脾胃运化失常,则可破坏津液的代谢平衡,从而导致津液生成不足,或环流障碍,水液停滞不动,或津液大量流失等病理改变,直接影响到人的长寿健康。正因如此,中医经常强调脾胃的调养与补益,古代就有医家提出“补肾不如补脾”。对于脾胃虚弱的病人或中老年人,主张运用“益气”或“补中”的办法来加强后天功能。

徐氏运用体会  健脾益气为治脾虚的基本法,适用于脾气虚的症候。主症如饮食减少,食后有不同程度的脘腹胀满,大便溏泄或易溏,神倦乏力,面色少华,脉细。主要方药如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山药。如兼脾气下陷,腹部坠胀,小溲频而色清、脱肛,佐用升阳举陷,配加升麻、柴胡、荷叶等。脾阳虚证,兼见畏寒、肿胀较著,舌质淡白、脉沉,配加干姜(或炮姜)、附子、草豆蔻等。脾血虚证,兼见头昏、心悸、欠寐,不耐劳累、面色萎黄或苍白,唇舌淡而无华,配加炒当归、白芍、酸枣仁、龙眼肉等。脾阴虚证,兼见口干、形瘦、舌红、脉数等症,配加莲子、扁豆、石斛、白芍等。

案用评述  脾为后天之本,人类健康长寿与否,与脾胃有直接关系。人体气血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气血充足,则面色红润,肌肉丰满坚实,肌肤和毛发光亮润泽,外邪不易侵犯,身体不易发病,容光焕发,身体矫健,自然也就健康长寿。反之,脾胃运化失常,气血化源不足,则会出现面色萎黄,肌肉消瘦,肌肤毛发枯萎无光泽,外邪极易入侵,体内易发疾病,面色枯槁,发疏易脱,身形萎缩,多病夭横。

所谓“益气”是针对“脾胃气虚”而言,气虚是衰老过程中的主要病理改变,表现为人体,多种生理机能的减退,抵抗能力的下降。因此,补气益气,就是通过加强脾胃后天消化吸收的能力,来增强机体的各系统器官的生理机能,提高机体防御能力,这是抗衰老的重要途径。所谓“补中”也是针对中气不足的有效措施,脾胃功能下降,是导致机体衰老的重要方面。,中医学历来重视后天之本“脾胃”的功能,补中则增强脾胃功能,这在抗衰老中具有重要意义。只要能保持脾胃正常的运化功能,就能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中虚气滞证方

方药组成  炒党参10-15克,炒白术10克,黄芪10-20克,炒山药10-20克,云茯苓15-20克,炙甘草3-5克,炒陈皮5-10克,煨木香10克,红枣5枚。如兼有畏寒怕冷、舌淡白、脉沉细等阳虚证,酌加干姜、桂枝(或肉桂)、草豆蔻等温阳暖胃。兼腹部坠胀,小溲频而色清,便后脱肛等脾气下陷者,配用炙升麻、柴胡、荷叶等升提举陷。

功用主治  健脾益气,佐以理气。适用于胃脘部隐痛、胀痛,空腹尤甚,得食则缓,痛时喜按,饮食减少,无力,大便易溏,脉细等。

徐先生实践经验  目前对慢性胃脘痛的辨证分类各地尚不一致。通过对多年的病例资料——1042例单纯胃脘痛而无其他脏腑疾病的患者进行分析,发现慢性胃脘痛主要为三类证型即中虚气滞证(占49.3%)、肝胃不和证(38.2%)及胃阴不足证(12.5%)。三类证型的病程中,尚有兼证:血瘀证和湿阻证,可兼见于三类证型。此外,胃寒多见于中虚证,胃中郁热可见于肝胃不和及胃阴不足证。食滞证在慢性患者的病程中可短时出现,经治疗并注意饮食后,症状常即缓解。唯有血瘀证和湿阻证两者,不仅可见于各主要证型患者,而且持续存在的时间也长,因此,这两证应是主要的兼证。

徐氏运用体会  《难经·四十二难》谓:“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所描述扁而长的形态,颇似解剖学的脾脏。明代李梃《医学入门》载“脾扁似马蹄,微着左胁”,对脾的形态、位置作了明确的补充。由此可见,古今对脾的大体解剖学认识上是比较一致的。但是,中医学所说的脾,也包括小肠在内。如《难经集注》杨玄操注谓:“脾,俾也,在胃之下,俾助胃气,主化水谷。”联系脾的功能,并重申与胃的密切关系。至于“在胃之下”,似概指十二指肠和小肠,位置均在胃之下。亦可理解为胃主纳在先、在上,脾主化水谷在后、在下。脾主运化的功能,也包括小肠的吸收,这是无疑义的。

脾所包括的“散膏半斤”,系指胰腺。从组织形态来看,“散膏”与胰腺亦比较相似。当然,古代记载解剖器官的重量,只能从大体上去理解,就其记述而言,仍不失其可贵之处。胰腺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多种酶的作用,参与水谷——营养物质的进一步消化,有利于运化。所以,脾脏包括胰腺在内,古代这种概括性的认识,也是合乎客观存在的,是合理的。

胃为六腑之一,与脾相合,水谷(饮食)通过脾胃的腐熟、运化,生成气、血、精、津液,营养全身。胃主纳,能磨谷。自《灵枢·平人绝谷》载胃“受水谷三斗五升”、《诸病源候论》提出胃受谷而脾磨之修的论述后,对胃的生理功能主要着眼于“纳”,故后人有“胃者围也”“汇也”之说。亦可能宗“肠胃为海”“胃为水谷之海”之意,认为胃似百川所归,源源不绝之“海”。

案用评述  胃既有纳谷、磨化的功能,全赖胃中之气——阳气,故程应旄氏曾概述阳气即胃中所禀之性,犹如“灶中之火”。由于胃腑体阳而主动,其动自上而下,蠕动不已,才能使已腐熟之谷气下入小肠,由小肠继续“化物”,大肠为之传导。在胃与小肠“磨”“化”的基础上,由脾行其津液。津液也是胃体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如无胃之阳气则饮食不能纳,纳而不能磨化。若无胃中之津液,水谷何能腐熟?人之所以能食能化者,全赖胃中之津液,故“胃之为腑,体阳用阴”的论述,在吴瑭《温病条辨·中焦篇》一再提到。虽然体阳用阴似属六腑之生理共性,但这一生理特性对胃的病机证治显得更为突出,吴氏一再强调胃腑体阳用阴之语,亦是见其对临床实践的重要性。叶桂提出“阳明阳土,得阴自安”的论述,也是重视胃阴的理论概括。人体各脏腑皆禀气于胃,胃不仅是“水谷之海”,也是“气血之海”(《灵枢·玉版》)。全赖胃之气血充足,才能完成其重要功能。胃中水谷不断,气血亦充盛不息。“水谷之海”与“气血之海”,两者功同而义同,相辅相成。《素问·血气形志篇》指出“阳明常多气多血”此“阳明”既指经脉,亦包括胃腑。在生理上胃腑多气多血,故在病理状态下,,气病多而血病亦多。

残胃饮

方药组成  炒白术30克,炒枳壳12克,炒白芍24克,制香附12克,五灵脂12克,石见穿18克,刀豆壳12克,柿蒂15克。主要加减为:兼湿盛者,加藿香、佩兰、制川朴;兼郁热者加黄连、象贝母、蒲公英;兼阴虚者加麦门冬、石斛;兼食滞者加炙鸡金、焦建曲、麦芽;血瘀明显者加入紫丹参、桃仁、制大黄。

功用主治  益气和胃利胆疏泄,化瘀泄热,化湿消积。适用于早期胃癌,胃、十二指肠溃疡经久不,愈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等疾患,经胃次全切除术后,仍有残胃炎症。

徐先生实践经验  残胃炎症的病机比较复杂,以虚为本,以实为标。血瘀、气滞、湿浊、食滞均易形成,升降平衡遭受障碍,因而诸症丛生,不易速愈。然而,胃腑阳明多气多血。虽然切除大半,若术前身体较健壮,手术精细,术中输血补虚,术后调养得宜,残胃之腔逐渐扩充,虽有轻度升降失调,其虚不甚,其实亦较轻者,患有炎症也可经及时防治而向愈。

徐氏运用体会  残胃炎症发病率约为60%。由于胃大部分切除后,失去正常的功能,胆液、十二指肠液容易反流入残胃腔内,破坏胃黏膜的屏障作用。通过临床观察,探索研究其病机,拟订治疗方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即以一年多时间内所治50例患者分析,有效者计45例(90%)。因为残胃容量较小,患者的饮食均不同程度地减少,而且胃的磨化腐熟功能不足,气血生化之源亦减少,所以,中虚气血不足是本病的基本病机。加以气机不畅,升降失调,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不降而上逆,是以呕恶、吞酸。脾气不升而反降,浊阴填塞中焦,故见脘,痛痞胀,便溏不实。胆胃通降失常,肝之“余气”胆液可以上逆入胃可见口苦,甚则泛吐苦黄液,胃镜可见胃中不断有黄绿色胆液自吻合处反流入,胃的征象。因此,肝失疏泄、胃失和降,胆液逆入于胃也是本病的主要病机。手术损伤组织,脉络难免有留血。留血为瘀,影响气化,功能,导致气滞血瘀。气滞与血瘀又互为因果,使血瘀内结,不易骤化。有的病人术前就有血瘀,术后又添血瘀,故残胃炎症的病理因素中,血瘀也是其中之一。气虚、阳虚者,瘀得寒而尤凝。阴虚、郁热者,易致瘀热互结,并有可能因瘀热伤络,继病出血,复因离经之血内留,使血瘀更甚。

治疗大法主要有四,即益气和胃、利胆疏泄、化瘀泄热和化湿消积等治法,根据病情,随证用药。凡残胃炎症具有胃脘痞胀、隐痛、口苦、饮食减少、乏力等症状者,为上方的适应证,以“残胃饮”为主方,随证加减。1个月为1个疗程,可根据病情服用1-3个疗程。治疗效果以溃疡、慢性胃炎手术后的残胃炎较好。如因胃癌而切除胃之大部者,疗效不理想,因为已患恶性肿瘤,可能尚遗留病根,有的甚至潜在转移病变,已非单纯的残胃炎症。

案用评述  残胃炎症药物治疗的同时,应该嘱咐病人(及其家属),务使患者做到慎饮食、起居。尤其是饮食宜少量多次,勿过烫、过冷,食物要质软容易消化,进食时要细嚼慢咽。要使其心情开朗,戒躁戒怒。胃脘部要注意保暖,即使在夏天,午休及晚间睡眠时,上腹部也要加盖一些布类或毛巾被。由于残胃已经丧失幽门的特点而易致胆汁反流,卧床时头及上背部略垫高,尽量多向左侧卧。白天服药后应坐或仰卧片刻,有利于药物在残胃中借胃气以行药力。配合上述调护措施,可以提高治效。

其方白术甘苦,有补益脾胃,燥湿和中之功。白芍苦酸,入肝脾经,与白术同用,也能补益脾胃,亦且缓急止痛,养血柔肝,使柴胡、香附等疏肝抑木之品不致有损胃气。枳壳下气行滞而消痞胀,与白术同用,寓通于补,通补兼施。五灵脂通利血络,散瘀定痛,与香附同用则气血兼行,通气滞而行瘀。石见穿清郁热而行瘀醒胃,刀豆壳、柿蒂和胃降逆下气。综合全方,具有益气和胃、疏利降逆(降胆)、行气化瘀的功用。

据徐氏的体会,对临床病例应作具体分析,用润用燥,根据病情。人体禀素有阴阳偏胜,所食的谷、肉、果、菜,其性不一,四时寒温不同,情绪及劳逸有异,故胃之喜恶亦不能一概而论。如病后津亏,汗多液耗,郁热伤阴,口干舌红者,胃喜柔润。若寒邪内侵,痰饮停蓄,泛吐痰涎,舌白口黏者,当用辛燥。梨汁、蔗浆,胃燥所喜,秋燥亦宜。姜葱韭蒜,胃寒宜进,冬月所适。一润一燥,各有相当,俱为胃家所宜。从胃对食品、药物之属性所需而言,既喜润,亦喜燥。临床上往往从病史、体质形态结合征象而判断其先天情况。当然,体质因素与后天亦不无关系。从胃的解剖形态而言,有位置、大小或厚薄的差异,这些差异与胃的功能亦密切相关。古代医家早已注意及此,认为肌肉较丰满而结实者“胃厚”反之则“胃薄”“胃下”“胃不坚”。并且提出“瘦而胃薄者,不胜毒”等论述,(《灵枢》“本藏”“论痛”等篇)。总之,凡属先天不足,胃之形态病理有不足者,易罹胃疾。后天易损伤,包括饮食所伤,用药不当,尚有少数服食毒物,或跌打损伤上腹等因素。临床上“胃薄”形体瘦弱之人,不仅易罹外邪,并易因内伤而致病。胃既病而复因用力、劳累、饮食不当,气血壅滞,亦有导致胃体穿孔、出血之可能,在同样致病因素中,发病率高于“胃厚”体壮之人。

理气提胃方

方药组成  黄芪24克,党参30克,白术15克,炙升麻12克,怀山药20克,炙甘草10克,炒枳壳10克,广木香12克,炒陈皮10克,红枣5枚。遇寒则症状尤甚者,加入良姜;若胃脘隐痛喜暖喜按,酌加桂枝或甘松以温中,并配加白芍。

功用主治  补益脾胃兼以理气,补气与理气同用,寓通于补。适用于胃下垂,脘腹坠胀,饮食不多,,饥时胃中不适,稍多食则又觉胀,神倦、脉细或濡,舌苔薄白。

徐先生实践经验  本证之治法,尤其是药物治疗,补益脾胃之气是医家所习知之法,必须以“通补”为主,寓通于补,使气虚与气滞得以兼顾。这是治疗的关键之一,或者就是治法特点之一。胃下应重视治肝,特别是有些具有明显情志不畅的患者,或妇女原有或伴有血虚证,血不养肝,肝气容易横逆,以致疏泄失常,肝气郁滞。联系叶桂《临证指南医案》中曾说:“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治胃不忘治肝,这是治法特点之二。肾阳命火,暖胃熟谷,肾为胃之关。治疗胃下疾患应重视补益肾元。一般以阳虚为多见,自宜温肾助阳。既利于补益中气,发挥协同的药效,也有助于温阳化饮,促进胃的消化和排空功能,减少胃中的潴留液体。这也是治疗胃下应该重视的原则或特点之三。他如有郁热者宜清泄,药忌苦寒过度,免损脾胃。气滞血瘀者,宜理气佐以活血行瘀,但不可用破瘀药耗伤正气。对湿盛者应投以苦温或芳香之品,并重视佐用祛风胜湿之法,以鼓舞脾胃。据多年的实践经验,诊治胃下患者必须以辨证为主,较常用者有三法。服药调治,重视饮食、情志、起居等方面的调摄,适当锻炼身体,症状改善较为显著,X线钡餐复查也有不少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徐氏运用体会  《灵枢·本藏》篇中就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如“肉胭不称身者,胃下”、“肉胭幺者,胃薄”、“肉胭小而幺者,胃不坚”和“胃下者,下管约不利”等。征诸临床,胃下、胃薄、胃不坚和下管约不利,都是相互联系而往往同时存在。“胃下”,是胃组织结构位置下垂的简称。古人根据“肉胭小而幺”作出推断,“胭”是指腹部脂肪和躯干的脂肪。凡是瘦人“肉胭”甚小,远低于标准体重者,易患胃下的疾患。胃薄,是指胃壁肌层的厚度不足,也包括胃消化分泌功能欠佳。不坚与胃薄相联系,不仅功能不足,还具有组织结构上较脆弱、易损伤的特点。至于“下管约不利”可能指胃的下口——幽门管食物进入十二指肠的通道约束有余而畅通不够。凡属上述胃下的病人,经X线钡剂检查所见,常常是胃呈鱼钩样,小弯横线低于髂嵴联线,胃的排空迟缓,并常伴有溃疡或慢性炎症(在胃镜检查时发现慢性胃炎的患病率尤高)。根据外科医生的经验,大多认为上述病人合并急性胃穿孔而施行手术者,发生率大于正常人,而且术中所见胃壁也较薄。由此联想,古代凭借望诊而推断“胃下”“胃薄”等形态方面的病理,这种经验是极为可贵的。

案用评述  本证之治方,是东垣之法。我们在研究《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时,可以看出,补中益气汤治疗内伤脾胃之证,是“始得之证”,临床表现可以和外感风寒之证相类同。其病因为“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喜怒忧恐,劳役过度”。病机为“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肝,阴火得以乘其土位”。治则为《内经》所说的“劳者温之,损者温之”,具体治法是“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方中“须用黄芪最多”,但仅用“五分”“劳役病热甚者一钱”他药各用“三分”。折合成现代用量,1剂药总剂量仅,为10克左右。服用方,法是“早饭后温服”。方中黄芪,炙甘草配伍升麻、柴胡,重在“实其表”,“不令自汗,损其元气”;人参、炙甘草重在“补脾胃中元气”;白术除用其“甘温”之外,重在用其“苦”;橘皮“导气”当归酒洗“和血脉”。辨脉:右脉大于左脉,数中显缓。李东垣临证注重辨脉,对外感、内伤之别首列“辨脉”并且认为辨脉已足够,“以此辨之,岂不明白易见乎”。之所以《内外伤辨惑论,》中又列辨症候,是“但恐山野间卒无医者,何以诊候,故复说病证以辨之”。补中益气汤所治证的脉象,李东垣在“饮食劳倦论”中直接提到的是“脉洪大”。脉洪大提示阴火盛。

李东垣在“辨脉”中提到“内伤饮食,则右寸气口脉大于人迎一倍,伤之重者,过在少阴则两倍,太阴则三倍,此内伤饮食之脉”“若饮食不节,劳役过甚..气口脉急大而涩数”等,尽管这里对脉象的记述似,有杂乱之嫌,但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右脉大于左脉,或脾脉独大于其他部位脉,并且见数脉时可“数中显缓”。这一点对于使用补中益气汤是很有临床意义的。李东垣从反面论述了有一部分脉象是不可以使用补中益气汤的。方后“四时用药加减法”中,在治腹痛时提到:脉弦不可用,当用小建中汤;脉沉细不可用,当用理中汤;脉缓不可用,当用平胃散。从脉象鉴别方证,简单而实用。从李东垣笔下可以看到,补中益气汤的适应病证是非常广的,既可治内伤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