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科推拿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3 09:36:46

点击下载

作者:郁国民,张智来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伤科推拿学

伤科推拿学试读:

编写说明

伤科推拿学是祖国医学中富有特色的组成部分。它是运用中医、现代医学理论与推拿手段来研究人体筋肉、关节、经络、气血、脏腑损伤疾患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辨证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中医临床学科。

伤科推拿学分为总论、伤筋、关节脱位、后遗症、功能锻炼五个部分,共十三章,五十五节,图文并茂。总论部分为伤科推拿的重要基础理论,分为五章、二十九节;简要概述伤科推拿学的形成及发展简史、损伤的分类与病因病机;系统地阐述了中医伤科望、闻、问、切四诊及现代医学物理检查诊断方法,伤科推拿常用的十二种手法、作用、施手法原则,145个伤科推拿常用腧穴、经外奇穴和手足穴区的定位、施术手法及主治作用等。伤筋部分是本书的重点,分为四章、十六节;详细地论述了伤筋的病因病机、分类、临床表现、治疗原则,脊柱与四肢筋肉、小关节损伤的67种推拿常见疾病的概念、相关解剖生理、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推拿治疗及注意事项等。关节脱位分为二章、五节;系统地阐述了人体关节结构与相关理论知识,关节脱位的概念、分类、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颅面与四肢部16种常见关节脱位的病因、临床症状、体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推拿整复手法、固定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损伤后遗症单列一章,分为三节;重点阐述了脊柱与四肢骨折、关节脱位、严重筋伤及外科手术后遗症的四肢关节僵直症、截瘫、单肢瘫的临床诊断及康复期的推拿治疗方法等。功能锻炼单列一章,分为二节;介绍了功能锻炼的意义和脊柱与四肢关节、筋肉和气血损伤的预防及伤病康复期的具体锻炼方法等。

伤科推拿学比较系统、深刻而全面地阐述了脊柱与四肢部的筋骨、关节、经络、气血损伤的基础理论与推拿治疗手法操作技能,并侧重于临床实践和应用。

伤科推拿学是河南省针灸推拿学校、河南推拿职业学院郁国民老师40余年教学和临床的经验总结,由郁老师学生、珠海健华医院创办人张智来等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阅有关资料,历经数年编写而成。可供临床推拿医师、推拿专业医师培训及推拿爱好者自学参考。《伤科推拿学》由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先生亲笔题写书名,在此深表敬谢!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曾得到河南省针灸推拿学校、河南推拿职业学院、珠海健华医院等单位领导、同志们及国内同道的大力支持与协助,在此谨表示真诚谢意。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在所难免,希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今后进一步修订、完善。《伤科推拿学》编委会二〇一二年四月于珠海第一部分总论第一章伤科推拿学发展简史概念

伤科推拿学是中医伤科学和中医推拿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伤科学与推拿学分化、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个分支学科。伤科推拿学是运用中西医学理论与推拿手段来研究人体筋肉、关节、经络、气血、脏腑损伤性疾患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辨证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中医临床学科。

中医伤科学和推拿学的历史悠久,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的祖先早已积累了比较丰富、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诊治经验,并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简史

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从开始起便是由生产所决定的,中医伤科学和推拿学的起源与形成,也与劳动人民长期的劳动生活、生产实践密切相关。在距今一百多万年前,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便依靠着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用原始的劳动工具,有限的劳动经验,简单的劳动互助,来对付自然界和各种灾难,抗击猛兽的频繁侵袭,以获取必要的食物,同时也相应地逐渐积累了原始的疗伤防病知识。原始社会的早期,人们大都住在洞穴或窝棚里,以避风雨寒暑,防备猛兽虫蛇,这是人类最早预防伤病的措施。但人类在与毒蛇、猛兽搏斗和部落之间发生战争时,也常常发生外伤或内伤,原始人就在损伤的疼痛、肿胀处用手抚摩、按压等,以减轻伤痛。经过长期的反复实践,摸索出了一些能够治疗损伤性疾病的简单手法,这便是伤科推拿学的起源。

公元前十一世纪的周代,在医疗分工上已有专人掌管伤科疾病的治疗。《周礼》中记载的“疡医”,就是负责“肿疡、溃疡、金疡、折疡”的治疗。这里所说的“金疡”,即指由金属器刃损伤肢体;“折疡”即概括了击、堕、跌、扑所致的骨断筋伤等疾病。那时虽无伤科专著,但在同时期现存最古老的几本医学文献中都有记载这方面的内容。如《内经》中就有对跌打损伤的症状、诊断和治疗的很多论述。《内经》是我国医学文献中现存最早的一部典籍,它比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基本理论。《灵枢·经水篇》指出:“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灵枢·骨度篇》通过体表测量人体骨骼的长短、大小、广狭,按头颅、躯干、四肢各部折量出一定的标准分寸。《灵枢·经筋篇》论述了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由于解剖学、生理学的发展,也促进了伤科学的发展。《素问·缪刺论篇》论述:“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此上伤厥阴之脉,下伤少阴之络。”《灵枢·经脉篇》记载的“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内经》阐发的“气伤痛、形伤肿”以及“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肌肉”等基础理论,一直指导着伤科理论研究和临床医疗实践。《灵枢·刺节真邪篇》记载“骨蚀”的病名、病因及其病机,均类似现代医学的无菌性骨坏死。《素问·痿论篇》还分别论述了痿躄、脉痿、筋痿、肉痿、骨痿等肢体畸形的病因、病理、辨证和治疗。《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说明痿证引起肢体一部分筋肉瘫痪松弛,另一部分筋肉痉挛短缩,继而可引起肢体关节畸形。在治疗上,已广泛采用推拿、按摩、针灸、熨贴和药物治疗。此外,《吕氏春秋·季春记》认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郁处头则为肿为风,郁处足则为痿为躄。”主张采用运动锻炼的方法治疗足部“痿躄”(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行动不便的疾病),为后世伤科动静结合的治疗原则奠定了理论基础。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就已绘有动作形象和文字注明应用导引练功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

两汉三国(公元前206~公元280年),是祖国医学的隆盛时代,历史上著名的外伤科医学家华佗,在治疗方面,既能用方药、针灸,更擅长外科手术,并创立了“五禽戏”,指出了体育疗法(功能锻炼)的作用和重要性。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巨著,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并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创立了理、法、方、药结合的辨证论治方法,并首创了牵臂法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摩等复苏术。

晋代(公元326~341年),葛洪著《肘后救卒方》,记载了颞颌关节脱位的口腔内整复方法,“令人两手牵其颐已,暂推之,急出大指,或咋伤也。”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颞颌关节脱位整复手法,直至现在还普遍沿用。并首创了口对口呼气法抢救卒死病人的复苏术。他还首先记载了手法整复骨折,关节脱位,对骨折进行手法整复后,使用夹板(竹简)进行松紧适宜的夹缚固定,并指出固定后患肢勿令转动,避免骨折重新移位等。

隋代(公元581~617年),巢元方等(公元610年)编著《诸病源候论》探求诸病之源,九候之要,列述了1700余证,为我国第一部病理专著。该书将伤科疾病列为专章,其中有《金疮病诸候》二十三论,《腕伤病诸候》九论,对骨折创伤及其并发症的病源和证候有较深入的论述,对骨折的处理提出了很多合理的治疗方法。《金疮筋急相引痛不得屈伸候》和《金疮伤筋断骨候》中记载了筋伤后可引起循环障碍(营卫不通),创虽愈合,但仍可遗留神经麻痹和运动障碍的症状,采取按摩推拿、导引的方法进行治疗,并提出了筋断与伤口必须在受伤后立即缝合的正确观点。

唐代(公元618~907年),早期正骨科—按摩科是太医署分科之一。对骨折、关节脱位进行手法整复,被确定为治疗大法。(公元640年)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是我国第一部临床百科全书(内容包括的内、外、妇、儿、五官、口腔各学科的理、法、方、药)。书中也记载了颞颌关节脱位的整复手法,“一人以手指牵其颐以渐推之,则复入矣,推当疾出指,恐误啮伤人指也”(治失欠颊车磋开张不合方),并指出了颞颌关节脱位整复后可采用蜡疗和热敷,以助关节功能恢复,他还采用热敷和热熨的方法治疗损伤瘀肿。书中并载有“老子按摩法”等,推荐功能锻炼(导引)疗法和推拿按摩疗法治疗骨伤疾病。(公元752年)王焘著《外台秘要》,列创伤十四种症候类型,骨折、脱位、伤筋、内伤、金疮和创伤重症的证候分类诊断的概念初步确立;该书主张用毡做湿热敷,以减轻损伤肢体的疼痛和瘀肿。(公元841~846年)蔺道人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伤科专著。它阐述了骨折的治疗原则为正确复位,夹板固定,功能锻炼,药物治疗直至骨折愈合。又指了复位前要先用手摸伤处,识别骨折与关节移位情况,采用拔伸、端挤、提按、捺正和推拿按摩、导引练功等法实施于骨折、脱位的诊断、整复治疗等。骨折整复后,将软垫加在肢体上,然后用适合肢体外形的杉树皮夹敷固定。对动静结合的理论,蔺道人较前人有更进一步的阐述,该书指出:“凡曲转,如手腕脚凹手指之类,要转动……时时为之方可。”对开放性骨折采用的治疗方法比隋代更进一步,他采用经过煮沸消毒的水将污染的伤口和骨片冲洗干净,用快刀进行扩创,将断骨复位,然后用清洁的“绢片包之”,“不可见风着水”等,这种处理原则仍是现在治疗开放性骨折的准绳。该书还首次描述了髋关节脱位,并将髋关节脱位分为前脱位和后脱位两种类型,采用手牵足蹬法整复髋关节脱位;利用杠杆原理,采用“椅背复位法”整复肩关节脱位。

宋代(公元1101~1125年),张择端绘《清明上河图》,记载了京都汴京所设的骨伤科医院。(公元1189年)张杲著《医说》中介绍了机械按摩推拿法治疗筋骨损伤后遗症,如采用脚踏转轴及以竹管搓滚舒筋的锻炼方法,来促进骨折筋伤后膝踝关节的功能迅速康复,该书中载有当时民间流行的治伤故事。

元代(公元1279~1368年),蒙族善骑射,对于伤科疾病的诊治等颇有专长。在医制十三科中,除了金疮肿科之外,又成立了正骨科。(公元1337年)危亦林著《世医得效方》在伤科学中有伟大的成就,他继承了唐代蔺道人等的伤科经验,系统地总结整理了元代以前的伤科成就,并有很多创新和发展,使骨折和关节脱位的处理原则和方法更臻完善。他认为“攧扑损伤,骨肉疼痛,整顿不得,先用麻药服,待其不识痛处,方可下手。”麻药用量按病人年龄、体质及出血情况而定,再按照病人麻醉程度逐渐增加或减少,“已倒便住药,切不可过多。”危亦林是世界上采用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的第一人,该书指出:“凡锉脊骨,不可用手整顿,须用软绳从脚吊起,坠下身直,其骨使自归窠,须要坠下,待其骨直归窠,然后用大桑皮一片,放在背皮上,杉树皮两三片,安在桑皮上,用软物缠夹定,莫令屈,用药治之。”1727年国外(Davis)戴维斯始用与《世医得效方》相同的悬吊复位法,比危亦林采用此法至少要晚580余年。《世医得效方》还指出髋关节是杵臼关节“此处身上是臼,腿根是杵,或出前,或出后,须用一人手把住患人身,一人拽脚,用手尽力搦归窠,或是锉开。又可用软棉绳从脚缚倒吊起,用手整骨节,从上坠下,自然归窠。”危亦林又把踝关节骨折、脱位分为内翻、外翻两型,并按不同类型施用不同的复位手法,指出:“须用一人拽去,自用手摸其骨节,或骨突出在内,用手从此骨头拽归外,或骨突向外,须用力拽归内,则归窠;若只拽不用手整入窠内,误人成疾。”(公元1331年)李仲南著《永类钤方》中,除介绍蔺道人的经验外,载有新的骨折整复方法。首创牵引过伸复位法治疗脊柱屈曲型压缩骨折,其方法是伤者俯卧门板上,双手攀门板一端,医者两人捉两足牵引,抬起,一医者用手按压骨折处。此法与危亦林悬吊复位法的原理相似。

明代(公元1368~1644年),太医院制度分为十三科。伤科分为“接骨”和“金镞”两个专科,到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改名为外科和正骨科(又名正体科),外伤科的著作也陆续出版发行。永乐年间,(公元1406年)朱橚等编著的《普济方·折伤门》中辑录了十五世纪以前的正骨技术,内容十分丰富,书中有关伤科方剂1256首,记录了十五处部位骨折、脱位。首先专列总论,强调手法整复的重要性,并介绍用“伸舒、动摇、揣捏”等手法整复前臂双骨折和胫腓骨骨折等;对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创用了“手掌向上,医用手撙损动处,将掌曲向外捺令平正”的整复手法,并采用超腕关节固定;用按压复位,抱膝圈固定法治疗髌骨骨折等,还提出了以“粘膝不能开”和“不粘膝”鉴别诊断髋关节前后脱位;运用脚跟并齐,脚头抵正法检查下肢骨折、脱位的复位效果。(公元1529年)薛己著《正体类要》二卷,上卷为四门,即正体主治大法,扑伤治验,坠跌金伤治验,烫火伤治验;下卷附诸伤方药。全书记载治疗跌扑、金疮、烫火伤验案65则,载方71首,主要论述跌打损伤的辨证论治。处方立论,重视补脾、肾与补气养血,是按八纲辨证论治的骨伤科代表著作,很有临床价值。该书序文中指出:“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的重要论点,阐明和强调了伤科疾病,外伤与内伤,局部与整体的辩证关系。(公元1608年)王肯堂著《疡医准绳》,对骨折者有较精辟的论述,指出肱骨外科颈骨折若向前成角畸形,则用手巾悬吊腕部置于胸前;若向后成角,则应置于胸后,对骨折的内收、外展类型有所认识。同时他指出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整复时上臂必须内收,如此断骨才能很好复位;该书还把髌骨损伤分为脱位、骨折两类,骨折又分为分离移位与无移位两种,分离移位者,主张复位后用竹帘箍好,置膝于半屈伸拉。对胸腰椎骨折,首创了非过伸复位法,不稳定的脊椎粉碎性骨折采用此法复位就比较安全。对髋关节前脱位,采用将伤肢在牵引下内收的方法进行整复。《金疮秘传禁方》记载了用骨擦音作为检查诊断骨折的方法。

清代(公元1616~1911年),伤科又有了新的发展。(公元1742年)吴谦等集历代伤科之大成,著《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系统地总结了清代以前的骨伤科经验,对人体各部位的骨度,手法,夹缚器具及内外治法方药记述最详,既有理论,尤重实践,图文并茂,是一部较为完整的骨伤科书籍,对后世影响很大。近代学者多崇此书。值得注意的是吴谦不仅把伤科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并运用手法治疗腰腿痛等筋伤疾患,使用攀索叠砖法整复胸腰椎骨折脱位,并主要于腰背骨折处垫枕,保持脊柱过伸位,以维持其复位效果。而且强调了正确运用手法的重要性,就是必须先“知其体相,识其部位”才能“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并指出:“夫手法者,谓以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使仍复于旧也。”“因跌仆闪失,以致骨缝开错,气血郁滞,为肿为痛,宜用按摩法。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故“手法者,诚正骨之首务。”如此则手法运用更加具有科学性。这一观点目前仍为大家所推崇。在固定方面,“爰因身体上下,正侧之象,制器以正之,用辅手法之所不逮,以冀分者复合,欹者复正,高者就其平,陷者升其位”,并创造和改革了多种固定器具。例如,对脊柱中段损伤采用通木固定,下腰部损伤采用腰柱固定,四肢长骨骨干骨折采用竹帘、杉篱固定,髌骨骨折采用抱膝器固定等。(公元1773年)沈金鳌著《沈氏尊生书·杂病源流犀烛》对内伤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有所阐发;同年,顾世澄著《疡医大全》,对跌打损伤及一些骨关节疾病有进一步的论述,并提出“瘀不去则骨不能接,瘀去新骨生”的骨折愈合理论。(公元1818年)钱秀昌著《伤科补要》序文中有杨木接骨的记载,这是利用人工假肢代替骨头植入体内治疗骨缺损的一种尝试;他对髋关节后脱位采取屈髋屈膝拔伸复位法整复,“一人抱住其身,一人捏膝上拔下,一手揿其骱头迭进,一手将大膀曲转,使膝近其腹,再令舒直,其骱有响声者,已上。”并论述骨折脱位复位固定十则,跌打损伤十七则,附方92首,并载秘方47首。胡廷光著《伤科汇纂》、赵濂著《伤科大成》等专著亦系统地详述了各种损伤的证候和治疗,并附有很多治验的病案,均为学习和研究伤科推拿学的重要文献。

伤科学及推拿学在我国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伤病作斗争的过程中所积累的丰富理论和宝贵经验,其中有不少是世界上最早的发明创造,代表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但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随着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祖国医学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在此期间伤科著作及推拿按摩著作甚少,极其丰富的治伤经验散存在老一辈中医师和民间,缺乏系统整理提高。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正确贯彻党的中医政策,祖国医学犹如枯木逢春,欣欣向荣。几十年来,中医骨伤科医务工作者和从事中医推拿按摩专业医务人员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实行中西医结合,运用中西基础理论,积极开展手法治疗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组织损伤的研究工作。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相继建立了中医学院或中医学校,编写了中医骨伤科教材,培养了大量的中医骨伤科专业人才。上个世纪50年代,上海中医学院、安徽中医学院成立了各自的附属按摩学校,河南、山西、陕西省分别在河南洛阳、山西太原、陕西宝鸡成立了省级盲人按摩(推拿)学校,为全国培养了一大批推拿按摩专业人才。全国和一些省市也相继成立了中医骨科研究所和推拿(按摩)研究会或学会,对骨伤科医学的发掘、继承、提高起了积极作用。50多年来,我国骨伤科医务工作者和推拿(按摩)专业医务人员以辩证唯物论为指导,系统地研究和整理了祖国医学的正骨理伤手法,重视总结老一代中医师的经验和民间方药,出版了大量的骨伤科专著、推拿与按摩专著,对筋骨损伤和骨关节疾病的诊治及预防又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推拿医学在骨伤科领域中的广泛运用已取得了新的成就和发展。如适宜的推拿按摩可促进骨折早期愈合,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采用推拿、牵引、配合中药离子透入和中药内服,外洗(熏洗)等综合治疗,可取得很好的康复效果。近年来中医伤科学的新进展越来越受到世界医学界的重视,对世界医学科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今后,我们一定要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去整理、研究、总结极其丰富的伤科医学,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使我国医学科学技术适应新的形势需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更好地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服务,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贡献。第二章损伤的分类与病因病机第一节 损伤的分类

损伤,是指由内、外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造成组织或器官解剖结构异常和生理功能紊乱的总称。损伤的种类很多,如骨折、关节脱位、伤筋、伤脏腑、伤气血、伤经络等。根据临床治疗的需要,按受伤的部位、性质、时间及程度等,对损伤作如下分类。按受伤的部位分类

按受伤的部位,可分为外伤与内伤两类。

1. 外伤 古称外损。是指因外力致皮肉、筋骨的损伤,为有形之伤。根据损伤的程度与部位,分为伤皮肉、伤筋及伤骨三种类型。(1)伤皮肉:外来暴力作用于人体,都是由表及里,皮肉首当其冲,故皮肉最易受伤。临床上根据受伤部位皮肤的完整性受到破坏与否,可分为创伤与挫伤两种类型。

1)创伤:指暴力使皮肤破损而有创口出血,深部组织与外界环境直接发生接触者,又称开放性损伤。由于受伤方式及伤口的深浅、大小不同,又可分为如下类型:

①擦伤:指皮肤受到粗糙面擦过所致的浅层破损,创面有擦痕及小出血点。

②裂伤:指受钝器打击所致的皮肤及皮下组织裂开,伤口边缘不整齐。

③割伤:为锐利器具切割所致,创口较整齐,常呈直线状,深浅程度可有不同,血管、神经、肌肉或肌腱可被割断,出血较多。

④刺伤:为尖细物刺入软组织内,伤口不大,但一般较深,深部重要器官可以受到损伤,致伤物可折断于深部组织内。

⑤穿入伤:多为高速的枪弹片所致,组织损伤面积一般较大,致伤物可滞留于体内,并将污物带入组织内。

⑥贯通伤:致伤情况与穿入伤相似,有出入两个伤口,也可将污物带入伤口内。

2)挫伤:指皮肉受伤而不破皮者,又称闭合性损伤。伤处疼痛、肿胀或皮下瘀血、皮肤青紫、压痛显著。严重者可发生肌纤维破裂与深部血肿。若致伤暴力过大时,力的作用由外及内,同时发生内部较重的损伤,但仍属于闭合性损伤。(2)伤筋:是指人体的肌肉、肌腱、筋膜、韧带及软骨和神经等组织受到外力作用或自身退变等因素引起的功能或解剖结构异常,而无骨折、关节脱位与皮肤破损者,伤后出现关节活动不利和疼痛。根据损伤程度,可分为筋未断裂伤与筋断裂伤两类。

1)筋未断裂伤:早期出现筋扭、筋翻、筋粗等,后期则出现筋强、筋缩、筋萎、筋结等。肌腱、腱鞘、滑囊、滑膜等组织的无菌性炎症,亦属于伤筋的范畴。均可进行推拿处理。

2)筋断裂伤:一般指韧带、肌腱、神经的断裂和关节囊及软骨的破裂等。根据筋断裂的程度,将其分为轻度撕裂伤、较重撕裂伤和严重断裂伤三种类型。

①轻度撕裂伤:肌腱或韧带的部分纤维撕裂,伤处有轻度渗出、出血或肿胀,疼痛较轻,多不影响肢体的活动功能,经过休息和推拿治疗多能很快地康复(全愈)。

②较重撕裂伤:肌腱或韧带的部分纤维撕裂或较严重撕裂,多伴有周围其他组织损伤,其长度略有增加、弹性降低、局部明显肿胀与疼痛,皮肤青紫、皮下瘀血斑,功能活动受限。此类损伤应立即冷敷止血,局部可采用整骨理筋手法,在远离损伤处推拿相关腧穴;血肿严重者,可用注射器抽出瘀血,进行软固定,局部休息,待肿痛减轻后,施推拿治疗。

③严重断裂伤:筋肉组织部分或全部断裂,或撕脱性骨折,多伴有周围组织严重受损,伤处瘀肿明显,疼痛剧烈。可触及断端回缩的软块及凹陷,筋全部断裂者,可出现关节异常活动。若伴骨折或关节脱位,可借助于X线片明确诊断。其早期治疗应以手术缝合、修补为主,后期的疼痛及活动受限,应以推拿治疗,使其康复。(3)伤骨:又称骨损。是指由于强大暴力使骨骼受损者称为伤骨。根据骨伤的程度,分为轻伤与重伤两种类型。

1)轻伤:指骨骼受到轻微的损伤,没有断碎,又无关节脱位,仅骨膜受到损伤,其他部分仍保持完整。

2)重伤:指骨或关节受到严重的损伤,出现功能丧失、肿胀与疼痛者。根据受伤的部位不同,可分为骨折与关节脱位两种类型。

①骨折:古称折骨,是指由于外力作用或其他因素破坏了骨骼的完整性和连续性者,称为骨折。根据骨折的严重程度,又可分为骨碎、骨断、骨裂三种类型。

A. 骨碎:指骨损伤后断裂成多块骨片者,临床上称为粉碎性骨折。

B. 骨断:指骨损伤后断裂成二段或三段者,此类型最多见。根据骨折断的形状,又有横形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之分。

C. 骨裂:指骨折处仅部分裂缝,骨的连续性未全部折断者,又称为裂纹骨折或青枝骨折。未成年人的骨骺分离移位者,亦属于骨折的一种。

②关节脱位:古称脱臼或脱骱。祖国医学认为,上下骨的相合处有臼有杵,脱臼是指受伤后使杵骨位置改变而脱离其窠臼者。所以凡关节因受暴力影响,使组成关节的各骨之间的关节面对应关系失去正常位置,出现疼痛、畸形、功能丧失和弹性阻力者,即称为关节脱位。根据受伤关节的脱位程度,可分为全脱位与半脱位两种类型。

A. 全脱位:指组成关节的骨端关节面完全脱离(无接触)者。

B. 半脱位:指组成关节的骨端关节面仅有部分脱离原位(部分接触)者。

根据其病因,又可分为外伤性脱位,习惯性脱位、先天性脱位和病理脱位四种类型。

2. 内伤 古称“内损”。是指人体脏腑损伤及损伤所引起的气血、脏腑、经络功能失调而出现各种损伤内症,为无形之伤。临床上按其损伤的病理不同,可分为伤气、伤血、伤脏腑三个类型。(1)伤气:指由于负重用力过度或举重呼吸失调,或跌扑闪挫、外力撞击胸部等,以导致人体气机运行失调者,称为伤气。根据临床表现,可把伤气分为气闭、气滞、气虚、气脱四种类型。

1)气闭:因骤然损伤而使气闭塞不通,以致不省人事。

2)气滞:伤后致气机不利,出现胸胁窜痛,呼吸牵掣作痛,心烦、气急、咳嗽等症。

3)气虚:常见于慢性损伤或严重损伤的康复期,表现为疲倦乏力,呼吸气短,声音低微、自汗、脉搏细弱无力等。

4)气脱:多见于严重的开放性损伤出血过多者,表现为伤后突然昏迷或苏醒后再度出现昏迷等。(2)伤血:由于跌扑、坠堕、碾轧、挤压、撞击等伤及经络血脉,以致损伤出血,或瘀血停积而出现局部或全身症状者,称为伤血。古代对损伤诸证比较重视“伤血”的讨论,故有“损伤一证,专从血论”之说,临床上把伤血分为瘀血与亡血两种类型。

1)瘀血:伤后血离经脉、滞留体内,瘀积不散,形成瘀血停滞。单纯的血瘀多为损伤局部出血引起,以痛有定处、肿胀、瘀斑为主要特征。

2)亡血:伤后皮肤未破,而体内血逆妄行,伤血自诸窍溢出于体外者,称之为亡血。(3)伤脏腑:又称伤内脏。由跌扑、坠堕、打击或金刃等使机体受到严重损伤时,可伤及体内脏腑或骨折后断端内陷刺伤脏腑者,称为伤脏腑,均属危急之症,应及时转交外科急诊处理。

根据损伤的部位,可分为头部内伤、胸部内伤、腹部内伤三种类型。一般情况下头部内伤较严重,需根据各部位具体伤情作出正确判断和正确处理。按受伤时间长短分类

根据受伤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新伤和陈伤两大类。

1. 新伤 凡受伤时间未超过半个月者,无论伤情轻重,均属新伤。

2. 陈伤 又称宿伤,俗称老伤。一般是指受伤时间超过半个月者。均由新伤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日久不愈或愈后又因某种诱因而复发。按受伤过程与外力作用性质分类

根据受伤过程和外力作用性质,可分为急性损伤与慢性损伤两种类型。

1. 急性损伤 指骤然而来的暴力所引起的损伤,一般病情急重,应及时检查,明确诊断,正确处理。

2. 慢性损伤 又称劳损。是指由于劳逸失度或体位不正确受积累性静力引起的损伤。有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的特点。按损伤程度分类

根据损伤的程度,一般可分为轻伤,较重伤与严重伤三种类型。

1. 轻伤 外伤中,伤皮肉属轻伤;内伤中,伤气血属轻伤。

2. 较重伤 筋骨损伤而未断裂者,脏腑损伤而未破裂出血者,均属较重伤。

3. 严重伤 筋断、骨折、关节脱位、脏腑破裂出血,均属严重伤。

总之,人是一个内外统一的整体,就外伤而言,皮肉受损,亦会累及筋骨,反之,伤筋损骨,皮肉必然同病。气血或脏腑损伤,可导致经络受阻,;经络损伤,亦必然引起气血与脏腑的功能失调。同样道理,外伤与内伤也是密切相关的。正如《正体类要》所述:“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临床辨证施治,都应该从整体出发,全面分析,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这是伤科推拿的重要特点之一。第二节 损伤的病因

伤病,是人体在一定条件下对外界损害因素作用的反应,这种反应通过人体内的变化而反映出来。因此,导致伤病发生、发展的因素必须作用于人体,通过人体的反应,才有可能构成伤病。同时人体对于各种外界损害因素的反应,固然有它共同的规律,但由于人们所处的环境、生理特点与病理因素的不同,这就产生了人体对外界损害因素反应的各种特殊性。

根据伤病发生的原因,可分为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两个方面,即外因与内因。外在因素

外在因素是指从外界作用于人体的伤病因素。包括外力作用,外感六淫与邪毒感染。

1. 外力作用 外力作用是引起伤病的基本原因。包括由跌扑、坠堕、撞击、扭捩、闪挫、负重、牵拉、压扎、刀刃、劳损等所引起的损伤性疾病。根据外力作用的性质不同,可分为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肉强烈收缩力和持续过劳等四种。(1)直接暴力:指损伤发生在外力直接接触的部位,如挫伤、创伤等。(2)间接暴力:指损伤发生在远离外力接触的部位,如传达暴力、扭伤暴力引起的骨折,关节脱位和筋伤等。(3)肌肉强烈收缩力:指肌肉急骤强烈不协调收缩引起的损伤,如踢足球时引起的髌骨与股四头肌损伤,突然过度张口引起的颞颌关节脱位等。(4)持续过劳:指长期过度用力引起的积累性损伤,如椎骨的椎弓峡部与足跖部疲劳性骨折,颈项、背腰等部位的筋肉组织慢性劳损等。

2. 外感六淫与邪毒感染 外感六淫诸邪与慢性劳损有密切关系,其中伤后复感风寒湿邪引起腰背和四肢关节痹痛更为多见。邪毒感染多见于开放性损伤。如刃器所伤再感受邪毒,可引起局部及全身感染,出现临床症状。开放性骨折,可因感受邪毒,瘀血化热,以致经络阻塞,凝滞筋骨,或因余毒湿热过盛,流窜入里,致经脉受阻或滞留于筋骨,或走散于血道,内攻脏腑而发附骨疽(骨髓炎)。各种损伤可因风寒湿乘虚而入侵,导致气机不得宣通而出现反复发作性疼痛,或出现筋肉挛缩,松弛无力,致关节活动不利,肢体功能障碍等。内在因素

内在因素是指从内部影响于人体的伤病因素。无论是急性损伤、慢性劳损,或是内伤、外伤,虽主要原因为外力所致,但内在因素与伤科疾病的发生亦有密切关系。如年龄、体质、局部解剖结构特点、精神状态、病理因素、职业与工种等均与伤病的发生有关。

1. 年龄 不同的年龄发生的伤病各有其特点。如小儿筋骨柔弱,发育未全,当其手或前臂被牵拉时,易引起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为小儿所特有。青壮年筋骨强劲有力,故一般的跌扑不易发生骨折及严重的筋伤,但受到强大暴力时,则多引起完全性骨折或关节脱位与筋断裂。40岁以后,筋骨逐渐衰弱,易出现退行性关节炎改变所致的筋骨、关节劳损症状。人到老年,肾气亏损,骨质脆弱,轻微外力即可引起骨折,跌倒后极易引起桡骨下端、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间骨折等。某些骨肿瘤可与遗传有关。

2. 体质 体质强弱与伤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体质强壮者,则正气足,气血旺盛,阴阳平衡,脏腑与经络的功能正常,动作反应轻快敏捷,不易受到伤害,即使发生损伤,康复能力亦强。体质虚弱者,气血不足,肝肾亏损,筋肉松弛,动作迟缓,易受损伤,伤后康复能力亦差。如习惯性扭伤、关节脱位,骨折迟延愈合及全身乏力、酸痛等,均与体质虚弱、肝肾精气亏损有关。

3. 局部解剖特点 正常人体结构亦有薄弱的部分,其结构薄弱处往往是伤病的好发部位。一般来讲,骨干的骨松质与骨密质交界处,活动范围大与活动范围小的交界处,或为力学上的弱点,或是力传导上的转折点等处,均为骨折的好发部位。筋的损伤多发生于其附着点或结构薄弱处。此外,解剖结构上的异常或缺陷也往往是损伤的好发部位。临床上常见的颈腰痛就是其例证。

4. 精神状态 情志舒畅,劳动或运动中注意力集中,则不易发生意外伤害,即使受外力伤害,也可因反应灵活,动作敏捷而减轻损伤的程度。反之,情绪抑郁,注意力不集中,则在一般情况下也可能发生伤病。损伤后,也可因精神状态的改变使症状加重或减轻。因此,精神状态亦与伤病的发生有关。

5. 病理因素 骨关节周围的筋肉组织或骨关节本身的化脓性炎症或结核等,均可因轻微外力而引起骨折或关节脱位等。

6. 职业工种 职业工种虽不是直接致伤因素,但是某一些职业或某一工种易发生意外伤害。职业工作要求身体持续固定于某一体位或劳动姿势,劳动强度大,往往易发生某种特点的损伤。如运动员易发生运动伤,长期弯腰负重的工作易引起腰部慢性伤筋,长期低头工作易患颈椎病,教师易患肩周炎,钢琴家易患弹响指等。因此说伤科疾病的发生与职业工种有一定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职业工种的确是一种致伤因素。

总之,损伤性疾病发生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往往是内、外致病因素综合的结果。因此,必须正确理解损伤的外因与内因的辩证关系,才能认识伤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更好地掌握辨证施治和有效预防伤病的发生,降低损伤的发生率。第三节 损伤的病机

人体是由脏腑、经络、皮肉、筋骨、气血与津液等共同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其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筋骨、经络、脏腑、津液等各部分之间的功能正常。它们之间保持着相对的平衡,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论在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上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若机体受到内、外致病因素的影响而遭受损伤,则气血、筋骨、经络、脏腑之间的功能必然失调,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正如薛己著的《正体类要·序》中所说:“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这就充分说明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所以,在伤病的整个诊治过程中,应从机体的整体观念出发,对气血、筋骨、经络、脏腑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加以研究探讨,才能正确认识伤病的本质和病理变化的因果关系。

总之,损伤性疾病多由皮肉、筋骨病损而引起经络阻塞、气血凝滞,导致脏腑的不和,亦可由脏腑不和引起经络、气血病变,导致皮肉、筋骨病损。现将损伤与气血、筋骨、经络、脏腑的关系阐述如下。损伤与气血的关系

气血是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气”一方面来源于肾之精气,另一方面来源于从肺吸入的清气和由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气”;“血”来源于从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精气变化而成。气血的功能,外可充养皮肉、筋骨,内可灌溉五脏六腑,温煦肢体,濡养全身,周流运行不息,维持着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血相辅相成,互相依附,循行全身,周流不息。若气滞则血凝,气虚则血脱,气迫则血走;反之,血凝则气滞,血虚则气虚,血脱则气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气伤痛,形伤肿。”说明肿与痛是气血损伤的病理反应。《难经·第二十二难》曰:“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气无形,血有形。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先伤及于血,或血先伤及于气。先痛而后肿为气伤形,先肿而后痛为形伤气。气血两伤,多肿痛并见。《杂病源流犀烛》曰:“跌扑闪挫,卒然身受。由外及内,气血俱伤病也。”“忽然闪挫,必气为之震。震则激,激则壅,壅则气之周流一身者,忽因所壅而聚在一处……气凝在何处,则血亦凝在何处矣。”肢体损伤诸症,多伤及气血。伤气则气滞,伤血则血凝,气滞能使血凝,血凝能阻气行,以致病变而为血瘀。滞于肌表则为青紫肿痛,阻于营卫则郁而生热,积于胸胁则为痞满胀闷,结于脏腑则为癥瘕积聚。《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曰:“跌打损伤之证,专从血论,须先辨或血瘀停积,或为亡血过多。”皮不破而内损者,多有瘀血;破肉伤腘,每致亡血过多。”如蓄血可引起瘀血泛注,瘀血攻心(气血错乱,瘀迷心窍),亡血可引起血脱晕厥(气随血脱,血随气亡)。《洞天奥旨》曰:“气血旺则外邪不能感,气血衰而内正不能拒。”气血的盛衰与伤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对伤病的过程,预后也有所影响。气血充足者,抵抗力强,病程短,易康复;气血虚弱者,抵抗力差,病程长,康复亦难。

由此可见,损伤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气血的关系极其密切。损伤与筋骨的关系

筋的主要功能是联络骨骼,络缀形体,维持肢体活动。骨有支持躯体,保护脑及内脏的功能。《灵枢·经脉篇》曰:“骨为干,……筋为刚。”肢体的运动,虽有赖于筋骨,但筋骨离不开气血的温煦濡养,气血化生,濡养充足,筋骨功能才可正常。而且筋骨又是肝肾的外合,肝血充盈则筋得所养,肾髓充则骨骼强劲。因此,肝肾精气的盛衰,关系到筋骨的成长与衰退。

筋骨的损伤和疾病可累及气血。骨损能伤筋,严重的筋伤亦可损骨,筋伤骨损还可累及肝肾精气,肝肾精气充盛的人,筋骨强盛,筋骨损伤后修复较快;肝肾精气衰的人,筋骨衰弱,筋骨损伤后修复迟缓。筋骨损伤之后,如果肝肾得到及时调养,就能促进损伤筋骨的修复。《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曰:“肝气衰,筋不能动。”《灵枢·经脉篇》曰:“脉弗荣则筋急。”肝藏血,主筋,肝血充盈,有利于筋的正常活动,肝血不足,筋的功能就会发生异常。四肢关节的运动与肝有一定的关系,而肝的病变,又可出现筋挛拘急等症状。《素问·痿论篇》曰:“……肾主身之骨髓……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灵枢·海论篇》曰:“脑为髓之海,……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骨、髓与脑,属奇恒之府,与肾脏有密切关系。肾主骨、生髓、通脑,均同出于一源,即来源于先天的肾之精气,又为后天水谷精气所化生。所以,骨髓有滋生骨骼的作用,脑则有维持肢体灵活运动的功能。肾主骨、藏精、精生骨髓。骨髓、髓海充足,可促使肢体强壮有力;骨髓、髓海不足,则肢体骨骼萎弱,甚至失用。

由此可见,骨关节损伤和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筋骨关系十分密切。损伤与经络的关系

中医经络学说认为,经络的起止行走,交叉汇合,在人体上构成了纵横交错网络。故《灵枢·本脏》曰“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指出了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它内联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贯穿上下,调节人体各部功能。因此,经络畅通,则气血调和,濡养周身,肢体强健,维持脏腑正常生理活动功能。《内经》曰:“经脉者,行气血,营阴阳,处百病,决生死,调虚实,不可不通。”若经络阻塞,则气血失调,濡养失充,肢体受损,而致脏腑不和,引起病变。

经络的病候主要两个方面:一是脏腑伤病可以累及经络,二是经络运行阻滞,影响循行所过的组织器官的功能,出现相应部位的有关症状。《杂病源流犀烛》曰:“损伤之患,必由外侵内,经络脏腑并与俱伤”,“其治之之法,亦必于脏腑经络间求之。”例如,胸部内伤,证见胸满气短,其病则在胁肋。其病机与经络有关,因胸为肺之分野,除肺、心经之外,肝经之脉由下而上布胁肋,胆经之脉由上而下循胸胁。因此,胸部内伤,除有心肺的症状外,还有经络循行部位的症状,即所谓,一脉不安,周身不和之道理。

古人认为:“腰乃脉络经俞之大合。”《诸病源候论》曰:“劳伤之人,肾气虚损,而肾主腰脚,其经贯肾络脊,风邪乘虚卒入肾经,故卒然而患腰痛。”腰为肾之府,肾经、膀胱经与脊柱相联络,故这些经脉的病变可引起腰背、臀部及下肢放射性疼痛,于承扶、委中、承山、昆仑等穴位找到压痛点。《难经·二十八难》记载:“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手、足三阳经的经脉都与督脉相会,因此,督脉能督周身之阳经。当外界暴力或其他因素致脊椎骨折脱位引起督脉损伤时,则督脉气乱血溢,阻塞不通。督脉受阻,必然累及手、足三阳经脉,出现肢体麻木不仁,活动失灵(功能丧失)。督脉受阻日久,引起经络长期不通,导致与其相连属的经络、脏腑继发性损害。如累及足太阳膀胱经时,可出现泌尿系统功能障碍;涉及手阳明大肠经时,则可出现大便功能障碍。《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曰:“痈疽原是火毒生,经络阻隔气血凝。”可见骨病疮疡,由于外感邪毒,引起经络阻塞、气血凝滞而发病;若邪毒由表传里,还可波及脏腑;脏腑内的病变,若邪毒波及体表,也是通过经络传导的。

由此可见,骨关节损伤和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经络的关系极其密切。损伤与脏腑的关系

脏腑是化生气血,通调经络,濡养皮肉筋骨,主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器官。若脏腑不和,则经络阻塞,气血凝滞,皮肉筋骨失去濡养以致引起肢体病变。《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说明各种病变与脏腑病候息息相关,互为因果。骨关节损伤和疾病若出现头晕目眩,手足抽搐,四肢僵直,关节拘挛等症,有时可以似为肝风引动的病候;形体畏寒,四肢不温,腰背冷痛,膝酸腿软等症,多属肾阳不足的病候;胸膈闷胀,胁肋疼痛,喘咳气逆,少气自汗等症,多为肺气郁滞的病候;身体疲乏,四肢沉重,肌肉水肿,筋不柔和等症,多为脾阳失运的病候;红肿结块,欣热疼痛,肉腐化脓,高热昏迷等症,多为心火热毒的病候。《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有所坠堕,恶血流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有所击仆,若醉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有所用力举重,若入房过度,汗出浴水,则伤肾。”《外科正宗·杂疮毒门》曰:“从高坠堕而未破皮肉者,必有瘀血流注脏腑。”此外,朱丹溪曰:“凡损伤专主血论。肝主血,不论何经损伤,恶血必归于肝,流于胁,郁于腹而作胀痛。”所有这些论述,都说明损伤瘀血可反应于脏腑而引起病候。《内经》认为:“肾藏精,主骨,有促进骨骼生长发育和滋生骨髓、脑髓的作用。”骨髓贮于骨腔,以养骨骼;脊髓上通于脑,以充养脑髓。肾精充足,则骨髓得养,脑髓充盈,人即精力充沛,耳聪目明,记忆力强,骨骼强健,行动轻捷,矫健有力。若肾经亏损,骨髓不充,则可出现骨软齿摇,腰酸腿软,不能久立,不能劳作,或病骨痿,或易骨折;在小儿则见发育迟缓,囟门迟闭。脑髓失充则记忆力差,或见失眠、眩晕、耳鸣等病证。阐明了“肾主骨”的生理病理机制及骨髓充盈与否取决于气血盛衰。此外,心阳虚脱,可发生休克;肝血不荣,可引起筋痿;脾不统血,可致血证;肺肾阴虚,可以诱发骨痨。从而说明脏腑病候与骨关节病变关系密切,且互相影响。

由此可见,骨关节损伤和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脏腑的关系同样极为密切。第三章辨证诊断

伤科辨证诊断,是运用望、闻、问、切四诊,结合特殊试验与放射科、病理科、实验室等检查,将收集的病史、症状、体征和相关资料为依据,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伤病所在,做出相应的诊断。

在进行辨证时,既要求有整体观念,进行全面检查,还应结合伤科疾病的特点,进行细致的局部检查及特殊试验等。兹将伤科望、闻、问、切四诊及量诊、神经学检查、特殊试验等分述如下。第一节 望诊

伤科望诊(对严重损伤的病例),除了对全身的形、色、神、情进行观察外,对损伤局部及邻近部位必须进行认真察看。《伤科补要》中就明确指出:“凡视重伤,先解开衣服,遍观伤之轻重。”要求暴露皮肤的足够范围,通过望全身,望损伤局部,望舌、眼、指甲等,初步确定损伤的部位、性质和程度。望全身

望全身主要是对病人形、色、神、情的观察。

1. 望形 观察病人的体形、步态。以辨其损伤部位及损伤程度。筋骨损伤时,均可影响病人的姿势或运动。如腰椎骨折、下肢骨折或关节脱位及严重伤筋时,可影响站立、端坐、步态和行走姿势。

2. 望色 观察病人面部气色,以辨明疾病的虚实。如面色苍白,额出冷汗,为失血过多,或伤后疼痛剧烈所致,乃虚脱之表现。面色萎黄、唇淡为脾气两虚。两颧潮红为阴虚,面色赤红为实证。

3. 望神 观察病人的神态变化。《素问·移精变气论》早就指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神的存亡关系着生死之根本,故应加以重视,以辨损伤程度及体质情况。

4. 望情 观察病人的面部表情(病容)。以辨损伤部位及损伤程度。如触摸或按压疼痛部位时,病人叫喊疼痛、面露痛苦表情;小儿的损伤,摸压伤处时更应注意其面部的表情变化。望局部

主要观察损伤局部畸形、皮肤颜色、肿胀瘀斑、伤口关节活动情况。

1. 望畸形 观察损伤局部的正常形态有无改变,肢体有无短缩、增长、成角、旋转等畸形,有无肌肉萎缩等。骨折或关节脱位,肢体均有明显畸形。如关节脱位,原关节处凹陷,其附近有明显隆起,伤肢有长短变化。腰椎间盘突出症,多有脊柱侧弯或后凸畸形。陈旧性损伤,严重者常出现肌肉萎缩、肢体变细或关节增大、增粗等。故畸形对损伤的辨证十分重要。

2. 望皮肤颜色 观察伤处皮肤,皮肤青紫为瘀血;皮肤潮红而光亮者多为感染性炎症,皮肤苍白为气血运行障碍,皮肤发黑为肌肤坏死。

3. 望肿胀瘀斑 观察伤处有无肿胀及瘀血斑。肿胀为气滞血瘀所致。各种损伤性疾病,均可出现局部不同程度的肿胀,故依据肿胀的迟速、程度轻重、色泽不同,可判断损伤的轻重与性质。一般来说,肿胀甚者为重伤,肿胀轻者为轻伤,有瘀血散于皮下者为伤重,无瘀血散于皮下者为伤轻。根据瘀血颜色及面积的大小,可估计损伤的轻重和新旧。若瘀血面积大、颜色紫黑者,其伤势必重;瘀血少而色淡红者,其伤必轻。急性损伤瘀血多,且呈紫红色或紫黑色,损伤一周后瘀血颜色逐渐变为青紫或青黄色。小儿损伤后,瘀血较少出现,若出现则多呈现青紫色或青黄色。肿胀严重者,皮肤常出现水疱或血疱。水疱内含黄色液体,血疱内含血性液体。水疱者轻,而血疱者较重,还要注意关节是否肿胀和有无关节腔内积液。

4. 望伤口 观察伤口的形状、大小、深浅及出血量的多少,组织伤的轻重,伤口有否污染及污染程度,有无异物存留,骨端有无外露等,以判断是否伤皮肉、伤血脉、伤筋骨。同时还要观察伤口是否新鲜,以推断损伤时间的长短。

5. 望关节活动情况 如上肢能否上举,下肢能否站立、行走等,关节能否屈伸、旋转等。例如肩关节正常活动有内收、外展、前屈、后伸、内旋、外旋、高举、环转。凡上肢外展不足90°,而外展时肩胛骨一并移动,则说明外展动作受限制;当屈肘内收,正常时肘尖可接近胸腹前正中线,若不能接近中线,说明肩内收活动受限制;若梳头动作受限,说明肩外旋活动障碍;手不能触及背部棘突,说明肩内旋功能障碍。若要精确地掌握运动障碍的程度,还应结合其他诊法。望眼、指甲、舌

1. 望眼球瘀斑点 胸廓为肺之府,胸背部受伤,常反应到眼之白睛,如跌、打、闪、挫伤,必致气滞血瘀。伤后肺络气血受阻,血管扩张,在眼球巩膜上血管末端有青紫红筋浮起,红筋末梢有瘀血点,且颜色较黑,状如针尖大小,即损伤点。主要用来辨别陈伤的部位和性质。若损伤点出现在右眼,则表示伤在右侧胸胁或背部,否者,则在左侧。损伤点位于瞳孔水平线上方,提示伤在胸胁;位于瞳孔水平线下方,表示伤在背部;位于眼内侧,示伤在胸骨旁;位于眼外侧,示伤在腋下部。

瘀斑点色淡如云或灰暗小而分散为伤气;黑而沉着凝结如小芝麻粒者为伤血;黑点周围色淡者为气血两伤。红筋明显充血、弯曲如螺旋,表示有疼痛。若瘀斑点不在血管末端,则与损伤无关,无临床意义。

2. 望指甲斑点 指甲呈现暗红或青紫、黑、黄斑点,或条状、片状,按而不散者为“损伤指征”。观察时,男左女右,手背朝上、五指并拢。术者用左手握住病人手掌,将血推送到指端部,拇指按紧病人手指,阻止血液回流;用右手拇指按压病人手指甲的末端,一按一松,循序观察各指。若损伤指征出现于拇指,示伤在头部;在示指,示伤在锁骨以下膈肌以上;在中指,示伤在膈以下脐以上;在环指,示伤在脐以下耻骨联合以上;在小指,示伤在耻骨联合以下。损伤指征色暗时间短,说明伤势较轻,多在气分;青紫黑色,出现时间长,则伤势重,在血分;黄色者,伤势最重,多为气血两伤。块状者,多为跌打损伤;点状,多为旱烟袋头等形状物所伤;条状,多为棍形物所伤或用力过猛引起的裂伤;片状者,多为压伤或钝物所伤。

3. 望舌体斑点(损瘀点) 暗紫黑色斑点散于舌体之上,数目及斑点大小不等,疏密不一。若损瘀点稀疏,色紫量少,示伤势浅在;损瘀点致密、量多、色黑,则示伤重位深。损瘀点位于舌根,示伤在腰下;位于舌体两侧旁,示伤在两胁肋;位于舌尖部,示伤在头胸部。

以上三项可同时存在,也可单独出现,尤其对无明显疼痛的陈旧性损伤更有助于诊断。若病人有内伤,可在耳郭等部位出现一些相应的体征。第二节 闻诊

伤科闻诊,除注意听病人的语言、呼吸、咳嗽、嗅呕吐物、伤口、二便或其他排泄物的气味等一般内容外,应着重在摸诊与运动检查时,注意有无响声的出现及病人的哭叫声。闻哭叫声

损伤性疾病,当检查损伤局部时,由于疼痛剧烈病人多大声疾呼,叫声急短。小儿伤病,在触及损伤疼痛处时,则会突然哭闹或哭声骤然加剧,语言高亢,呼吸音粗大者为实证,反之,则为虚证。闻骨擦音

当按压、触摸或摆动受伤肢体时,两断端之骨相互摩擦所产生的声音,称为骨擦音,是骨折的主要体征。骨折的类型不同,骨擦音也有差别。斜形骨折,声音低长,似“咯—吱”声,横断骨折之骨擦音沉重而短,如“咯咯”声;粉碎性骨折,骨擦音焦脆,大小不等,如碾轧碎玻璃样声。但要注意,当听到骨擦音后,不要再去主动寻找骨擦音,避免增加损伤和不必要的痛苦。闻关节复位声

凡损伤所致关节脱位或错缝,包括脊柱小关节错缝与四肢关节错位,多在施手法过程中听到清脆的“喀啪”声或沉闷的“咯噔、咯噔”声,并立即感到轻松、舒适,疼痛锐减。《伤科补要》曰:“凡上骱时,骱内必有响声活动,其骱已上;若无响声活动者,其骱未上也”。当施术复位手法过程中,听到响声时应即刻停止拔伸牵引力,以免肌肉、韧带、关节囊等筋肉组织被拔伸牵引太过而增加损伤。对于小儿的关节错缝,不必在复位时追求响声。闻筋的响声

部分筋伤病例,在检查时可出现特殊摩擦音(摩擦感)或弹响声。最常见的有下列几种音响:

1. 闻关节摩擦音 用一手放于被检查的关节上,另手移动关节远端的肢体。有病理改变的关节,在活动时可闻及摩擦音或触及有摩擦感。①粗糙而复杂的摩擦音,常见于退行性关节炎或关节劳损;②细而柔和的关节摩擦音,可在一些慢性或亚急性关节疾患中闻及;③当关节运动至某一角度时,在关节内经常出现一个尖细的声音,表示关节内有移位的软骨或游离体。

2. 闻腱鞘炎与腱周围炎的摩擦音 屈拇与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在做伸屈手指的检查时可听到弹响声,多系肌腱通过肥厚狭窄之腱鞘所产生,所以习惯上又把这种狭窄性腱鞘炎称为弹响指。腱周围炎在检查时常可听到似捻干燥的头发时发出的一种音响,即“捻发音”。多在有炎性渗出液的腱鞘周围听到,好发生于前臂的伸肌群、大腿的股四头肌和小腿的跟腱部。膝关节慢性滑膜炎、腰背筋膜和项韧带、棘上韧带轻度劳损,亦可在滑动触摸时出现捻发音或捻发感。关节软骨不光滑时,则可出现碾米样摩擦音,如髌骨软骨软化症。

3. 闻关节弹响声 在屈伸旋转活动膝关节时,出现一两声音高而清脆的响声,则多为膝半月板损伤或关节内游离体。正常关节在活动时亦可出现弹响声,但无疼痛症状,称为关节的生理性弹响。闻创伤引起皮下气肿的摩擦音

当创伤后,发现大片皮下组织有不对称的弥散性肿胀时,应检查有无皮下气肿。若皮下组织有气体存在,检查时有一种特殊的捻发音(或捻发感)或似用手握雪样感觉,把手指分开呈扇形,轻轻揉按患部就能感觉到。肋骨骨折后,若断端刺破肺脏,空气渗入皮下组织,可形成皮下气肿。开放性骨折合并气性坏疽时形成一定量的气体后,可出现皮下气肿,伤口常有奇臭的脓液。在手术创口周围,缝合裂伤的周围,如有空气残留在切口中,也可发生皮下气肿。第三节 问诊

为了对伤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就得重视调查研究,详细分析病情的一切资料,包括详细询问病人的主诉病史,找出和抓住主要矛盾(即疾病的本质),才能进行正确的治疗。问诊是伤科辨证诊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四诊中占有重要地位。《素问·微四失论》曰:“诊病不问起始,忧患饮食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清·喻嘉言在《医门法律·明问病之法·问病论》中曰:“凡治病,不问病人所便,不得其情,草草诊过,用药无据,多所伤残,医之过也。”古代医家都非常重视问诊。明·张景岳认为问诊是:“诊治之要领,临证之首务。”他提出的十问:“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因脉色查阴阳,十从气味章神见”(《景岳全书·传忠录上》),迄今仍指导着临床实践。

伤科问诊,除了应收集姓名、性别、年龄与婚否、职业、工种、住址(电话)等一般情况和诊断学中“十问”的内容外,应重点询问以下几个方面:

1. 主诉 问患者主要症状及发病时间。主诉可以提示病变的性质和促使患者来就医的原因。伤科患者的主诉主要有三个方面,即疼痛、运动障碍、畸形(包括错位、挛缩、肿物)。

2. 问伤势 问受伤的部位,问受伤的过程,曾否晕厥,晕厥的时间以及醒后再度昏迷和急救的措施等。

3. 问受伤的时间 问受伤的时间长短。如突然受伤,为急性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