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飘满茶香的山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3 13:42:34

点击下载

作者:卢一心

出版社:知识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处处飘满茶香的山村

处处飘满茶香的山村试读:

不死的山水靠什么养活

古代民间相师口中流传着一句经验之谈,即“蜀人相眼。闽人相骨。浙人相清。淮人相重”的说法。细想之下,认为很有道理。继而想到,古代民间相师口中的经验之谈实际上和当地山水有关。有什么样的山水就有什么样的人的形态和情态。实践证明,每个人的形态和情态包括语言和声调确实都和当地山水有关。那么,不死的山水靠什么养活?首先举个例子,到过武夷山的人都知道,武夷山是以“山上看水,水中观山”而著称,桂林则以“山形奇秀,石色苍蓝”而引人注目并令人啧啧称奇,同时散发出其内在的山水魅力,这也是其活着的证据和理由,旺盛的生命力也因此而得到充分的体现。可见,山水对人的影响有多大。我是闽人,自然对其中的闽人相骨较为敏感,印象和体会也较为深刻。所谓闽人相骨,应是指闽人受多山多水的影响,长相大体比较有骨质感,走起路来,脚步也较有弹性,浑身上下充满山水浪漫的情怀,动作也会令人想入非非。所以,相师在看相时以骨相为要,此说算是抓到了要领,不得不佩服古代相师的高明。相信其他地方的人,对山水的理解也一定深入到骨髓里,也因此而缠绵着。进一步说,闽山闽水到处充满着龙泽水气,是因其靠近海边的缘故。另外,闽南地区常年四季多雨水,所以,山清水秀,令人陶醉,所谓“鱼米之乡”由此而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真正懂得或有心去阅读和倾听山水的人并不多。大都只是就山说山就水说水而已。真正懂得并有心去阅读和倾听山水的人,定会有多种解读方式,其中之一必能够从闽南人的口语中感受到一种水汽弥漫的氛围,而这种氛围当中即包含着山水之美。不仅如此,闽南人连走路的姿态也富有青春浪漫的气息和弹性,背影更会让人浮想联翩。可见,所谓一方水土一方人,在这里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其实,与其说这是一种相人观,不如说是一种自然观。远的不说,且以我的家乡——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三平寺周围的山水为例,三平寺周围的山水自然风光之美,其实是不用再多做描写的,类似的精彩随处可读到。三平寺不同之处在于,一是其地处化外之境;二是其千百年来香火始终鼎盛,游客与日俱增。之所以如此,皆因这里有一座千年古刹,为唐代高僧义中禅师所创,至今已有1136年,且以“岩谷深邃,结曲奇危”而著称。可见,三平寺周围的山水至今确实还保护得完好,原始的魅力令现代人神往。此外,三平寺闻名于天下的原因,除了和义中禅师以及周围的山水有关外,更重要的是和当时吏部侍郎王讽以及郑薰等历史人物有关,还有就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以及清乾隆时期的文华殿大学士——蔡新等人。正是因为他们为三平寺周围的山水注入文化内涵并留下了底蕴,才使三平寺周围的山水显露出旺盛的生命力,三平祖师文化值得挖掘、发展和保护与弘扬的重要原因也就在这里。记得,蔡新也就是蔡太师曾为三平寺写下一副对联,其中后半句便是“五峰秀透骨”,只可惜上半句已无从查考,如今连后半句也遗失,但从这后半句已可读出蔡太师赏玩山水所达到的超然境界。蔡太师是漳浦人,跟平和也有牵连,因他是平和人的外甥,难怪他常到三平寺“食武夷(乌龙茶),看金鱼”。优哉游哉。实际上,据史载,当年义中禅师从广东潮州来到三平山建寺,便和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有直接关系。正是因为韩愈的举荐,义中禅师才来到漳州,最后才到三平寺落户,三平祖师文化才机缘巧合地形成。当然,也有其他历史传说,不必一一细说。总之,两人注定有一段不解之缘,这是有历史记载的,不必争辩。当年,义中禅师来到三平寺以后,三平寺周围的山水还很原始和荒芜,几乎可以说还是一块从未开垦过的处女地,之后才变得文明起来,并有了今天的现代气息。当然,在此之前,这里的山水就已经活着也是事实,但那个时候,因很少有外界人士来到这里,因此,活得再好也没人知道,这就是义中禅师的最大贡献。如今,到过这里的人一定都会发现,三平寺周围的山水不仅原始的魅力犹存,而且文化氛围浓厚,更重要的是其处女之身所弥漫和荡漾出来的那种原始和神秘之感,更会让那些络绎不绝的游客产生激情,而这一切,其实已经不用再诠释了。可以说,无论是谁踏上这条蜿蜒的山路,内心一定都会感受到一种来自大自然的亲善与柔情,而这种亲善与柔情也一定会让每个人的心境顿时变得一片空明和清静,慈悲与祥和之心立现。同时也会发现,沿途一草一木仿佛都充满灵性,十分善解人意一般。其实,这种魅力既是自然存在的也是人类所赋予的。然而,人们还是要问,不死的山水靠什么养活?其实,这个问题说简单也很简单,山,通过树木和石头呼吸而活着,而树木和石头,通过水和空气以及阳光的照射和洗礼而获得生机,这是大自然公开的秘密。换个角度理性地讲,山水活着的原因至少有三:第一,要靠大自然及其本身的生存规律活着;第二,要靠文化的积累和滋养而活着;第三,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山水是因人类生存而活着。可见,“一方水土一方人”这句俗语说得也很有道理,甚至说出另一种生存的秘密。事实也是如此,千百年的山水必须用千百年的眼光去注视,才能够读懂和发现它的山韵和水情,包括佛意和禅心。不过,仅仅用千百年的眼光来注视和解读山水无论如何是远远不够的,或许,还必须用永远的眼光来注视和赏读,才足以读出它的更多精彩,但愿三平寺周围的山水会越活越年轻越有生命力。最后,我想说的是,无论不死的山水活着的理由是什么,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既是佛教三境界,也是人生三境界,同时也是不死的山水活着的理由。当然,仁者见山,山便是仁山,智者见山,山便是智山。同样的道理,仁者见水,水便是仁水,智者见水,水便是智水。不同的人心中有不同的山水,这就是大自然最深奥的哲学。

毛岭

大约二十几年前,某一天傍晚,有个醉汉推着一辆自行车,从毛岭经过,他要回家,他的家在县城附近,他在文峰镇政府里工作,而从文峰镇政府往县城方向走,就必须经过毛岭。那一天,他与两位朋友一起喝酒,喝得有点儿过了,但他认为自己并没有醉,只是头有点儿晕而已。喝完酒后,他推着自行车就要回家,那天正好是周末,他要回家去。朋友拦住他,“今晚还是不要回去了,明早再回去。”“不行,晚上不回去,家里人会担心,我又没喝醉。”说完,就骑着自行车走了,朋友见他上车还稳稳当当的,也就放心让他回去,心下也都十分佩服他的酒量,那天,他至少喝了两瓶酒,一瓶是60度的高粱酒,另一瓶是45度的竹叶青。路上,他骑着自行车,风一吹,身子觉得有点儿飘,手脚有些发酥,理智告诉他,不能再骑自行车了,于是,他下了车,然后推着自行车经过毛岭。上岭的时候,他还不觉得什么,下岭的时候,他就有一种很想睡觉的感觉,走着走着,由于下岭的时候,人的身体重心向前,自行车又急着往前走,所以他有点儿控制不住了,他往前方一看,发现岭下有间茅草屋,于是就把自行车放在旁边,然后睡在茅草屋旁边。那间茅草屋不是人住的,而是附近村民用来堆放杂肥的。他这一睡自己也不知道到底睡了多久,后来他只记得好像自己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一个和尚手持佛珠路过那里,看见他睡在路边,就面露慈祥地叫醒了他,他睁开眼睛,人感觉轻松了一些,一看,天色已晚,于是就又推着自行车回去。他的家里人果然望眼欲穿,担心至极,心里都在想,天色这么晚了,怎么还不见回家呀?老婆和女儿时而就到路边昂首眺望,焦急之情溢于言表。总算于朦胧的夜色中,看见了那个熟悉的人影推着自行车回来了,悬着的心也终于可以放了下来。然而,老婆还来不及说出一句询问或埋怨的话,马上就发觉有点儿不对劲,女儿上前去接下自行车,老婆也赶紧用手扶住他,而他一踏入自家的门槛,马上就又睡着了,他实在太累了。老婆和女儿都从他身上闻出了浓浓的酒气,一切也全都明白了。后来,他把发生在毛岭的事讲给周围的人听,周围的人一边觉得不可思议,一边也暗自为他捏了一把汗。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一提到毛岭,周围的人头皮马上会发麻,一种神秘和恐怖的感觉油然而生。周围的人之所以会有这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并不是因为他梦中遇见的那个和尚,而是传说中,毛岭那个地方有7个女鬼,经常出来抓人,所以,那个地方经常出事,有的是因为车祸引起的,有的出事的原因还会莫名其妙。总之,每年那个地方总要意外地死上几个人,吓得人们晚上的时候都不敢单独经过,阴森恐怖气氛不言而喻,难怪周围的人都会为他捏上一把冷汗。也许,他真的是太幸运了,也许,他真的是命中有福星高照,连女鬼也不敢近身,而是让一位怀有菩萨心肠的和尚出来唤醒迷糊的他。据说,也有一个人是十分幸运的,那个人是个年轻人,英俊潇洒,那天,他骑着一辆自行车风驰电掣般从毛岭上俯冲下来,快要到岭下时,突然有一辆卡车急转弯过来,他正要紧急刹车,没想到刹车失灵,他的头脑马上变得一片空白,来不及细想,本能地让自行车冲入路边的山沟。那山沟至少有两米多高,3米多宽,沟里积满了水,至少也有一两米深,可是他却骑着自行车一飞而过,车子掉下水沟,人却站在对岸安然无恙,半点无受伤的痕迹,直愣愣地站在那里,仿佛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似的,一时之间实在没有反应过来。有人说,他是从鬼门关捡回了一条宝贵生命,他自己也是这么想的,据说,毛岭上的女鬼最喜欢英俊潇洒的年轻小伙儿。关于毛岭这个地方耸人听闻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不必再多举例子了。只可惜,从今往后,有关毛岭传奇的故事再也不会发生了,即使有,也只是寻常的车祸事故之类,神秘和恐怖气氛应该会越来越少,因为现在的毛岭已非过去的毛岭。现在的毛岭不仅没有了过去那种神秘和恐怖的气氛与传说,连山岭也变平坦了,而且还铺成一条近20米宽的水泥公路,周围的原始丛林也变少了,并且变得阳气十足,那7个女鬼再也找不到栖身之所了。过去的毛岭,之所以阴森恐怖,除了山险林密,路崎岭峭之外,更是因为愚昧和缺乏安全意识所致。当然,历史的原因和文化传承以及影响的原因也是十分明显的,这是现代文明的荣幸与自豪,因为现代文明改变了过去的愚昧和无知,更让现代人走出了野蛮的阴影。认真追溯起来,毛岭的原始和野蛮,包括神秘和恐怖的气氛,至少应该回到1000多年前的历史。那个时候,毛岭乃至整个文峰地区,可以说都尚未被开发,处于原始落后的阶段。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都还是原始人,他们和她们都还穿着树叶或兽皮,吃的也是野食,住的也是鸟巢之类的,挂在树上,不懂得围墙筑屋,更不懂得围炉烤火,难怪全身都是毛烘烘的,也难怪有“毛人”的传说。其实,据史料记载,这些“毛人”就是传说中的“山都木客”,也就是如上所讲的那些特点。后来,因为义中禅师的到来,才将文明带进这个山旮旯里,让这里的“毛人”也就是“山都木客”,走出了愚昧和野蛮,才有今天的局面。换句话说,今天这里的一切,和所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认真追究起来,应该归功于义中禅师当年的不辞劳苦和艰苦奋斗,如今,三平寺被国家列入AAAA级旅游风景区,义中禅师享受万年香火也是应该的,这也是后世人朝圣的原因。说到这里,我又想起文中提到的那个和尚,难道他不正是后世人心中的一种映照和另一种期待与盼望吗?一切的一切,皆因神秘而起,也必将以神秘为继续。

三平因文化而腾飞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在讲故事……每当我听到这首民谣时,总是会想象着它那虚幻的意境,想象中,那白云缭绕的大山深处,古柏掩映着古寺,环境十分清幽;然后,只听到寺庙里传出深沉而又悠扬的钟声,回荡在群山之中;然后,有一个龙眉皓首的老僧坐在禅房里,用声若洪钟的声音,正对着另一个和尚,讲述一个年代十分久远的故事。其实,诸如此类,有关一个人和一座寺庙的故事和传奇很多很多,也各有各的特点,但是,真正拥有深厚文化内涵和影响力的并不多,因文化而使一个地方腾飞者更是少之又少,三平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就是因一个人和一座寺庙而腾飞。准确地讲,三平因文化而腾飞,这就是宗教的力量所发挥的作用。先来说说一个人的故事与传奇,这个人就是义中禅师,俗称“祖师公”。义中禅师,俗姓杨,名义中,敕号广济禅师,祖籍陕西高陵,于建中二年(781年)正月初六生于福唐(今福清市)。义中从小不食荤腥,14岁剃发出家,27岁才受具足戒。为求证佛法,先后造访中条山百家岩怀晖禅师,西堂智藏禅师,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抚州石巩禅师,潮州大颠禅师,并成为大颠的法嗣弟子。公元824年,大颠禅师圆寂后,义中于公元826年离开潮州到漳州,并在漳州开元寺后的半云峰下(今紫芝山)创建“三平真院”,宣扬佛法,会昌五年(845年)唐武宗李炎废佛汰僧,禅师事先率领僧尼避居于平和九层岩,依靠当地的民众,在大柏山麓建成三平寺。义中禅师初到九层岩时,便传授桑麻耕织和技术,召集流亡,垦创田地,兴修水利,筑村建舍,使当地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并以精湛的医术,为民诊治,又教山民习武强身,御暴安良。宣宗皇帝敕封义中为“广济禅师”。咸通十三年(872年)十一月初六禅师圆寂,享年92岁,僧腊65年。圆寂之后,其门人弟子塑其金身奉祀,号曰“祖师公”。这就是他的简历。其实,义中禅师早在拜师时,就已经被他的师傅石巩禅师称为“半个圣人”,可见其必定具有慧心独到的一面,否则,不可能得到石巩禅师如此赞誉。更何况,石巩禅师个性乖张,收徒方式奇特,总是张弓搭箭,吓得许多佛门弟子不敢靠近。再来说说一座寺庙的故事,这座寺庙就是闽南著名的千年古刹三平寺。三平寺,地处福建省平和县文峰镇境内,距离漳州市区47公里,距离平和县城30公里,四周群山环抱,让人有如登临化境之感。该寺始建于唐会昌五年(845年),为晚唐高僧杨义中即义中禅师所建。据传,义中禅师之所以躲到三平建寺弘法,主要是因为唐武宗皇帝推行灭佛汰僧政策,不得已才遁入深山的。建成后的三平寺,坐北朝南,北靠狮子峰、南坐笔架山,百丈漈、东接大柏山、西邻九层岩。该寺庙的选址是由义中禅师亲自选择的,他精于易经八卦。后来,有懂风水的人说,这座寺庙依山建筑,山势有如游蛇下水,称作“下水蛇”,是个蛇穴。更绝的是,寺前一箭之遥,有一状似神龟向上爬的龟山,称作“上水龟”,龟蛇南北交际相会,乃天然宝地。当然,这只是风水上的一种说法。尽管如此,也已经是够让后世人产生无限联想和想象了,尤其是其神秘的部分。另外,据有关资料记载,三平寺初建时只是“招提”小寺,历经千余年后,屡毁屡建,规模也不断扩大,才有今天的场面,达到了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的水准。而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冬,三平寺遭到了最后一次空前的毁寺灾难,几乎全寺一片废墟,仅存其中一柱,没有被烧掉,惨不忍睹。如今的三平寺是1937年起至1949年才告竣,是由当地民众自行募捐重建起来的,以后才不断完善。“文革”时期,虽也凋零,但并没有受到重大摧毁,所以不必多提。接着,来说说这个人和这座寺庙所沉淀下来的东西和所发生的一些事情。且说义中禅师来到三平以后,本着惩恶扬善、除魔降妖、造福百姓的理念,并且以入世的情怀去出世,又以出世的情怀去关照现实生活和周围的一切,所以,后来被民间尊称为“祖师公”。当然,这只是俗称,后来,宣宗皇帝赐封他为“广济禅师”,可见其贡献巨大。事实也是如此,义中禅师的一生不仅浓缩着一部完整的中后唐佛教史,而且,他也在有意无意中成就了三平这块土地的传奇,何况,义中禅师还是六祖惠能的第四代弟子,继奉着佛教南禅正宗。换句话说,正是因为有了义中禅师,才有今天的三平。的确如此。义中禅师进入三平之前,三平这块地方确实还处在原始社会阶段,这里的人还过着原始人的生活,连生活方式也是最原始的那种,譬如吃生食、住树顶、用几片树叶穿在一起蔽体,而且,到处有野兽出没,虫蛇横行,因此,这里的人有山鬼之说。其实,只是当地土著民而已。不过,如果认真追溯起来,这些土著民应该是畲族人的祖先,另有一名叫作山都木客。所谓山都木客,就是指那些择木而栖的原始人,属于头脑还没有进化,智商也未受到启蒙的那些人,可见,还是十分的愚昧和野蛮,从而也暗示义中禅师创寺和立足本地的艰辛,尤其是与这些野蛮人相处,这是其可贵的地方,也是最值得赞颂的地方。从这个层面来讲,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义中禅师进入三平以后,这里的一切才开始发生变化的。义中禅师带去了文明和知识,还有善念,并教会这里的人怎样围房筑屋、怎样生活和农耕还有读书识字等。因此也可以说,义中禅师的到来对这块地方来说,是第一个启蒙者和智者,如果把他说成是当地文化的奠基者,或许更为准确。而这里的人也确实是跟随义中禅师从原始社会一路走来的。今天,三平因文化而腾飞,所表现出来的东西是多方面的,甚至是全方位的。别的不说,只要走进闽南地界,随时都可以看到并“闻”到祖师公香火的气息。确实如此,在闽南,几乎所有的机动车辆,司机座位前都会挂着或放着一尊祖师公神像和香袋,无论你走到哪里,抬头一看,也都可以看到和“三平寺”有关的字眼,譬如旅行社、宾馆、餐厅,还有其他产业链的交结与延伸等。此外,还有专业销售与之相关的各种像章、纪念币、音像制品商店等。总之,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或用这样一句话来问一下,如今,整个漳州,尤其是平和,还有谁对自己故乡的贡献有如祖师公那样巨大?三平寺不仅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而且每年为平和带来了60多万游客和3000多万人民币的收入,而这仅只是官方的数字,也只是反映出其中的一个侧面而已。如果客观一点,我们还可以简单地来算一下以下这笔账。三平地区有近4000人口,如果不是因为这里有一座千年古刹——三平寺,这里的人如今很有可能还生活在原始社会阶段,至少还会生存在绝对贫困线以下,因为太偏僻了,谁愿意到那里去?那里的人要出来肯定也是很不方便的,如果走路的话,没有一整天不可能走个来回。过去许多的香客就是走路进山去拜祖师公的,因为当时交通不发达,道路崎岖,有车也进不去。可是如今,到过三平风景区的人就一定知道并且相信,三平这个地方已经像天然度假村一样,让人有一种如处世外桃源的感觉,而这里的家家户户,已经都过上十分优裕的生活了,他们住的是小洋楼,有点儿像别墅一样,不少家庭还有私家车,至于摩托车之类更是不在话下。更重要的是,这里的人因为和外面的人接触多了,消息也灵通,进出又十分方便,简直可以说和住在县城或市区没多大差别,尤其是生活的观念和人生的价值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再是过去那种愚昧和短视,而这笔账不是用数字可以算清的。此外,其他地区的信众所创造出来的各方面利益和价值等,更不用多说,譬如祖师公的分香火到台湾去的,目前就有50多座分庙,而且,规模不亚于三平寺的也有。更何况,还有东南亚许多国家和地区也有分庙。总之,三平因文化而腾飞,此言不虚,宗教的力量所体现出来的一切也得到了印证。当然,如果从文化方面的深层原因和组成部分来分析一下,就更明白了。说到这里,历史的悠云仿佛又浮现在眼前,不得不让人对历史产生无限的追忆和联想并对未来产生无限的遐思。其实,这也只是现代人必然的思考方式之一。时光迅速回到公元669年(唐高宗总章二年),那个时候,因南方发生“蛮僚啸乱”,于是,朝廷便派遣戎卫归德将军陈政率府兵3600人入漳,但或许是因为水土不服,再加上对当地风土人情不熟的缘故,陈政将军及部将因此受尽了劳累和病苦。公元677年(唐仪凤二年)四月,陈政将军终于因病而故于军中,享年才62岁。陈政将军病故后,其子陈元光接任了他的职位,后来,经过一番打拼,他终于完成了父亲未竟的大业,因此,被后人尊称为“开漳圣王”。陈元光平息了“蛮僚啸乱”后,主张教化治民,大兴教育,弘扬文化,施行法治,改变民风,并上疏朝廷,奏请在泉潮之间增设州县,取名漳州,并遣派刺史管理。时值武后亲政,唐垂拱三年(687年),武后下诏,准于原绥安地段,创建漳州府,辖漳浦、怀恩二县,漳浦附州为县,任命陈元光为漳州刺史(知府)兼任漳浦县令。就这样,陈元光成了地地道道的闽南王,并受到当地人的拥戴。陈元光所创造出来的奇迹,也因此成了闽南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也许是因为地处偏僻,人烟稀少,与外界几乎隔断的缘故,陈元光当时并没有来到三平这个地方。也就是说,三平当地的土著人并没有受到陈元光的教化,并在各方面得到发展。因此,三平还是处在原始社会阶段。也就是因为陈元光留下了三平这块处女地,才给三平祖师文化留下了现实和对未来的遐想空间,这就是为什么说三平祖师文化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原因所在。不过,只要稍微懂得三平祖师文化的人就知道,三平祖师文化之所以形成,也有两方面原因:第一,确实是因为陈元光留下了一块处女地,让三平祖师文化有了发挥的空间;第二,主要是因为武宗废佛汰僧的缘故。说到这里,我们又要回到当时的历史。众所周知,会昌五年(845年),武宗颁昭,天下废佛汰僧,这就是佛教所称的“会昌法难”。而在“会昌法难”发生之前,义中禅师就预感到佛门将遇到一场空前的劫难,所以提前率僧遁入三平,躲在深山密林这化外之境继续弘法,这才意外又不意外地改写了三平的历史,而这是历史的必然巧合吗?然而,历史的风云瞬息万变,当时的三平寺虽然躲过一劫,但在历史的进程中却也是多灾多难的,同样遭受到多次几近毁寺的命运,其中尤以民国二十三年那次为甚。尽管如此,三平祖师公的香火并没有因此断掉,而且有越烧越旺的趋势,这就是信仰,这就是文化所产生的力量,这就是价值和贡献的全部意义所在。最后,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7月17日至18日,首届海峡两岸福建(平和)三平祖师文化旅游节在这里如期举行,并且获得了圆满成功,值得庆贺。让人振奋的是,盛会召开期间,有来自中国的大陆、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等32个国家5000多位嘉宾前来参加盛会,其中以台胞为多,盛况空前。尤其是当最隆重的颂典仪式在庄严的乐声中正式开始时,200多名身着礼服的信众代表在主祭人的带领下俯身向祖师公跪拜叩首,行三献礼时,场面更是因隆重和严肃与厚重而感人。可以说,整个仪式充分体现出浓厚的乡土文化和民俗特色,尤其是祝文中所突出的三平祖师文化当中“广济、和谐、发展”的主题,更加表达了海内外信众祈盼国泰民安、两岸统一、和谐发展的强烈愿望。据悉,目前三平祖师颂典仪式正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真是值得期待。山,因寺而名,寺因高僧而香客络绎不绝,梵音悠扬。纵观中国佛寺和山水,何尝不是如此?难怪当代佛学大师赵朴初居士曾说:“我国古代许多僧徒们艰苦创业,辛勤劳作,精心管理,开创了田连阡陌,树木参天,环境幽静,风景优美的一座座古刹大寺,装点了我国锦绣河山。”画家叶浅予也曾以诗为赞:“人言名山僧占尽,荒山废寺谁问津?若非和尚勤维护,何来天目古杉林。”清乾隆皇帝更是以“世间好话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的名句加以赞颂。可见,名山与寺院,佛教与社会的和谐令人敬畏和信仰,而文化的力量是永恒的,也是进化的。

没有法嗣弟子

千年古刹——三平寺,名震海内外,香火千年不衰且越烧越旺。可是谁知道,三平寺是个没有和尚住持的寺庙,或许,这正是其独特之处。按理,三平祖师即义中禅师,作为南禅正宗第四世弟子,又是衣钵传人,应有自己的法嗣弟子才对,但他没有,实在令人费解。关于这方面,史书上有这样一段记载:三平迁化。众请公作丧生。公将手巾一条,盖一面砂锣,上横一口剑。直到龛前,放下云:“还有人道得么?若道得,某甲即作丧主,若道不得,某甲即不作丧主。”其时,一众无对。公踢翻砂锣,哭云:“苍天,苍天!先师还矣。”这段文字记载在《联灯会要》卷二十里,这本书在佛界史书上算是很重要的,因此,应该是值得相信的。至于文中所提到的某公到底是谁,记载中没有详细说明,也就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某公所哭叹的肯定是义中禅师后继无人这件事,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段文字记载,相信也是很有参考价值的。其实,三平寺并非从来就没有和尚住持。据载,宋时全国所有寺院都得到了皇帝特别的礼遇,地位也随之提高,凡属“十方住持院”者,皇帝都允许聘请高僧担任住持,三平寺也名列其中,可见,三平寺当时的影响力已不小。崇宁元年(1102年),高僧云岳奉命住持三平寺,可是,当他来到三平寺时,发现“观古遗言,碑文缺坏”。于是,“命工镂板,以永其传。”现在流传的《王讽碑》第一次重修,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可见,至此三平寺已遭遇了不少劫难。正因为如此,同样在宋朝年间,尚书颜师鲁和颜颐仲祖孙二人,龙溪人(今漳州),一向以热爱家乡受人称道,先后也为三平寺修过院,“宋吏部尚书颜讳师鲁裔孙等捐银”,后又得官方“拨用库银”相助,重修时又“为复田租”,从而让三平寺重兴起来,此记载见于《重兴三平寺碑》(1758年),即乾隆二十三年。到了元朝大德年间,有个诗僧,号如璧,奉命住持三平寺。当他来的时候,见到的三平寺是这样的:“院宇倾颓,碑文烂坏。”他有些不敢相信,也有些无奈,尤其是当他“闻古遗言,足知此山乃七百余年之道场”时,非常感慨,不过,他想:“广济大师初创之时,用力非常,虑恐后者莫能知之,即欲镂刻碑以晓后来。”但是,“奈此间深山穷谷,罕有勒石者,因循而过。”还好,次年,有温陵之兄弟,“历寻古迹,来访斯山。交谈之际,因言及此,乃就之曰‘善哉,善哉,当效其劳。’遂令工解碑,既而成之。”此碑终于大德三年乙亥(1299年)修成。明清时候,三平寺虽也有经过多次重修,规模也每有扩大,据康熙二十八年(1686年)记载:“鸠工未半载,而佛殿、祖堂、山门相继大新。”又据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记载:“成塔殿、山门及东西四十余舍,可谓砥柱,佛门僧家之不多得也。”但是,据《漳州府志》记载,朱熹到漳州任知府时,因“荒废寺院田产颇多,目今并无僧行住持,田被侵占失陷……”可见,当时三平寺已无僧人住持,并早已荒废,这是事实。从此,三平寺就成了没有和尚的寺院,至于后来出现在寺院里的和尚,其实是另有历史原因的,不能完全等同起来。那么,三平寺祖师公的香火到底是怎么传下来的呢?首先,据有关资料记载,在明清的时候,闽南人出现了移居海外和出海经商的热潮,据《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九十六里记载:当时“泉漳商民,贩东西二洋,代农贾之利,比比皆然”。据张燮《东西洋考》卷七记载:“仅吕宋一地就有数万人。”又据《平和县志》卷十《风土》里记载:“和邑山多地少,土瘠民贫,逐十一之利,轻去其乡。”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三平祖师公的香火也就自然而然地随着这些人传到了海外。然而,自从改革开放以后,这些当年漂洋过海的人们纷纷掀起回乡寻根的热望,也正是因为如此,传统文化开始从海外找到了一条回归之路,三平祖师公的香火也就是这样被重新点燃,并且越烧越旺。据了解,目前台湾信仰祖师公的人数达60多万,可见影响力也不小。据载,三平祖师公的香火过台湾大约经历三个阶段:一是在明朝天启年间,当时的海澄人(今龙海)颜思齐结交郑芝龙(郑成功之父)等28人到台湾去落地生根。消息传回大陆“漳、泉无业之民亦先后至,凡三千余人”。他们“辟土田,建部落,以镇抚吐蕃,而蕃亦无猜也”。此后更多的人渡海而去;二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又有不下20万人来到台湾,许多人都成了台湾的开山祖师爷;三是清时,由于清政府实行“海禁”政策,闽南人移居台湾再次掀起了更大的浪潮,而且持续不断发生。由此可见,台湾在信仰方面和大陆本无差别。其次,本土对三平祖师公的香火更没有因为种种历史和政治上的原因而减弱;相反,在多灾多难的历史进程中,对三平祖师公文化的信仰便成了民间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其实,这也是文化继承方面的另一种必然选择,将其理解为终极关怀,也未尝不可。到了近现代,尤其是改革开放后,这种现象越来越成为某种历史的必然,说成某种宿命也成。当然,这或许应该用另一种方式来解读,既要用先进的和科学的世界观来解读。所谓先进的和科学的世界观,其实就是与时俱进的“和谐”理念,事实上也是如此。三平祖师文化的核心理念和基础就是“广济、发展、和谐”。可见,即使是用最现代的观点来解读,弘扬三平祖师公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务实的态度和科学的发展观以及思维方式,值得肯定并大力提倡。当然,民众信仰三平祖师公的原因还有很多,香火传承的方式也还有很多种。譬如,不少人信仰三平祖师公的香火,是因为其药签的灵验,民间有不少疑难杂症在大医院里治不好,可到三平寺来抽支药签后,照签抓药,马上药到病除的例子比比皆是。关于这一方面,不少医学专家也做过详细的验证,最后也都不得不佩服祖师公药签的灵验,尤其是其中的药理,看似简单却不乏深刻道理。义中大师在三平寺的时间长达26年,在这段漫长的日子里,他根据闽南山区气候潮湿,瘟疫流行,尤以消化系统及关节风温的高发病率的具体情况,总结了行之有效的75种中草药处方,后人将其编为75首药签,供人抽取。这些药签经过许多医学专家的分析和研究后,得到了一致的认可。第一,从药性分类看,75首药签共应用了49种中草药,可归为补脾益气、健脾理气、祛风化湿、清热利湿、补血养阴等五大类;第二,从用药上看,药签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明规律,合医理。就药理而论,49种中草药中,有18种是补脾益气的,有13种是祛风化湿的。二是诚则灵,行必果。宗教由于能够调适人们的精神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辅佐药物的治疗作用。药理与心理协同发挥,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疗效。三是药轻盈,适旧疾。从药签的配方上看,其处方最多者仅有9味药,其药量最重不过3钱,多在1~2钱之内。完全符合“药既适症,贵在轻简,不宜重药强攻”的中医用药之道。这一论证,得到许多专家认可,可见,义中禅师,即三平祖师公,不愧是一个药僧,能通晓医理和命理以及人生哲学,后世人对他信仰也就不无道理了。当然,三平祖师公对闽南乃至佛学方面的贡献远不止于此,有待于人们进一步去发现、挖掘、保护和思考,同时有待于弘扬其进步和积极的思想。除以上所说之外,三平寺还有如下“三宝”,足以遗传——一是宋朝保留樟木雕成祖师公金身。金身采用樟木雕成,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这尊佛像最主要特色四肢关节都能活动,非常灵活,我们也称他为活佛。据史料记载,20世纪三四十年代漳州曾发生一场鼠疫,因当时缺医少药,死伤无数。当地老百姓就请这尊祖师公出巡到漳州镇坐3天3夜,鼠疫竟奇迹般地消失了。可见,传说的力量有时候就是信仰的重要来源,祖师公的香火也应该如是。二是镇寺之宝祖师公真身舍利镇坐在古井里。塔殿基座比祖殿高2米,整个建筑是仿宫廷建筑。这殿的特色是大殿正中央有一口古井,井里有一口缸,祖师公圆寂的时候他的肉身就镇坐在缸里面。祖师公的真身镇坐,是镇寺之宝。人们常说三平祖师公灵验有两个原因,其一是祖师公肉身镇坐,法力无边。其二是三平的风水地理好,人杰地灵。事实上,在现实中信仰的东西确是很难讲清楚的。三是三平寺仅存的唐代文物石公,祖师公半身浮雕像。塔殿后面是祖师公衣冠冢。这尊浮雕半身像,俗称石公,相传是祖师公真容。刻工淳朴古拙,有龙门石窟风格,是辟邪镇寺之物,起着“石敢当”的作用。由此也可见,心灵感应本身自古以来就应该被视为信仰的基础和理论根据之一。当然,有待进一步论证。此外,三平寺还有“三奇”,如下——一是三殿半、沿蛇形山脉倚山而建。三平寺整个建筑是沿蛇形山脉倚山而建,这种沿蛇形建筑的建筑方式,在佛教史上是非常少。内山门兼做天王殿,其深度只有其他寺庙天王殿的一半,俗称“半进”。相传祖师公初次来到三平曾参禅在“毛人”洞口。当地居住着畲族和蛮族土人。因为他们全身长着毛,被称为“毛人”和山鬼。这群毛人看到有僧人来到,就非常反感,想将祖师公撵走,祖师公曾三次被抛入百丈瀑布(距离这里有三公里的龙瑞瀑布)。祖师公都安然无恙起来,这群山鬼被祖师公的道行所折服,愿意为祖师公建寺庙,请求大师闭目7天7夜。当祖师公闭目5天5夜时,听到这些“毛人”“山鬼”艰苦劳作的声音于心不忍,就将眼睛睁开,顿时佛光四射,把这些山鬼吓跑。当时祖师公看到寺庙大体已建成,唯山门未就,天王殿只造了一半。所以寺庙从唐朝以来一直延续这种三殿半建筑模式。二是寺中没有和尚。这也成为天下寺庙一大传奇之一,而这其中有个悲壮的故事,20世纪30年代红军游击队在三平寺周围活动,寺中和尚将香火钱大部分资助红军革命活动。有一次,游击队员在三平寺被包围,托祖师公的福,游击队员化装成和尚使国民党官兵无法辨认逃脱敌人的围剿。但是,也给庙中和尚带来一场灾难。寺中的和尚全被杀害,从此三平寺就再也没有和尚了。三是神蛇不会咬人,与人和睦相处。三平的神蛇(侍者公)经常会缠绕在柱子上。侍者公很有灵性,有时爬到床上与人共眠;有时大人出门耕作小孩放在椅轿里无人照管,它就在四周游来游去保护小孩安全。到三平寺的香客遇上这灵蛇是吉祥的征兆。这种心理上的慰藉和印证,千余年来早已进入人的灵魂深处。说到了以上这“三宝”和“三奇”,最宝最奇莫过于祖师公的肉身成镇寺之宝和长期以来三平寺没有一个和尚,而香火却越烧越旺为一大传奇。关于肉身成镇寺之宝一说,因那口井没有被彻底挖过,所以不好言说,且说没有一个和尚这件事。按理说义中禅师作为南禅正宗第四世弟子,又是衣钵传人,应该有自己的法嗣弟子才对,但他没有,实在令人费解。

赤子佛心

“进呀、进呀、进呀!”“发呀、发呀、发呀!”“进呀、进呀、进呀!”“发呀、发呀、发呀!”“进呀、进呀、进呀!”“发呀、发呀、发呀!”……这是多年前发生在三平寺山门口的一幕场景。那天晚上,正好是农历十六。俗话说得好: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当月亮像白玉盘一样挂在夜空上,把整个三平寺照得明晃晃时,已是凌晨1点多钟。不知从哪里开来了一辆大巴,从车上下来了三十几个人,蜂拥而至。大伙儿还没等门票买好,就争相点燃手中的香火。一撮又一撮香火的光亮在夜幕下晃动着。缕缕的香火飘向寺院的天空,分外神秘。突然,领队发出这样的号令“进呀、进呀、进呀!……发呀、发呀、发呀”,众人也跟着喊道“进呀、进呀、进呀!……发呀、发呀、发呀”,场面十分壮观,也十分动人。看到这种场景,相信每一个在场的人,很难不为之动容,口中也默默地跟着喊道:“进呀、进呀、进呀!……发呀、发呀、发呀!”三平寺向来是夜不闭门,24小时敞开,为的是让远道而来的善男信女方便朝拜。当然,如果晚上不住在山上的人,是很难见到如此虔诚而又壮观的朝拜情景的。这样神秘而又肃穆的夜晚荡漾出来的氛围令人遐思。那充满禅意的寺门,以及寺门口所发生的一切事情,更是有诗为赞:看似有门实际无门时时刻刻都向外敞开有求必应端坐于门口其实佛门无门处处门无门也有门有门也无门全看你是否见心见性

王讽碑

时光迅速回到公元872年,即咸通十三年十一月初六那天,一代高僧义中禅师圆寂了,漳州刺史王讽内心最是万分悲戚。多年来,两人交往甚深,论易谈禅甚得机缘。义中禅师于易学和佛学方面的精深理解和修养,让刺史王讽深感佩服,尤其是大师一生始终以出世的情怀去入世,又以入世的情怀去出世,更令他由衷地感到敬佩。可是如今,禅师已然功德圆满,身登极乐,从此再也难得一见,以便当面讨教,一想到这,刺史王讽就倍感寂寞和孤独,人生能得遇如此得道高僧,也真是缘分。其实,义中禅师要圆寂的消息,早在半月之前刺史王讽便已知晓。有一天晚上,禅师就对刺史王讽说,自己将在半月之后圆寂,身登极乐,当时,刺史王讽就非常震惊,差点匍匐在地,却见禅师笑对自己,神情十分坦然而又安详,不禁犯疑,心想这可能吗?禅师又如何预知自己将要在半月之后圆寂身登极乐呢?莫非禅师已然超然入化看到了将来?果真如此,禅师的法力和境界也确实圆满了,达到通神的境界。没想到半月之后禅师果然准时圆寂身登极乐而去,刺史王讽禁不住再次感慨万千,也被禅师的归去所感化。那晚,夜深人静,刺史王讽却难以入眠。于是,他披衣而起,在月光下漫步。轻如蝉翅的月光荡漾在刺史王讽的心头,情思和怀念随着银蝉翱翔于空中,但此情此景,令他感到更加孤寂和落寞。天空中那悠悠的浮云,仿佛也有千言万语,欲诉却无语,只空余惆怅与伤感。走着走着,往事也如月光一般,倾泻在眼前。刺史王讽回到书房,情不自禁地磨起墨来,然后提起笔,决定要为一代高僧义中禅师写篇碑记,以便留给后人一些记载,同时以表深情和怀念,也算还愿。大约三更时分,一篇精辟绝伦的碑文已然呈现在眼前,墨汁未干,全文如下:得菩提一乘,嗣达摩正统,志其修证,俾人知方。则有大师,法名义中,俗姓杨氏,为高陵人,因父仕闽,生于福唐县。年十四,宋州律师玄用剃发,二十七具戒。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禅那。大师幻悟法印,不汨幻机,日损薰结,元超冥观。先依百岩怀晖大师,历奉西堂、百丈、石巩、后依大颠大师。宝历初到漳州,州有三平山,因芟蕹住持,敞为招提。学人不远荒服,请法者常有三百余人,示以俗谛,勉其如幻解脱;示以真空,显非秘密度门。虚往实归,皆悦义味。知性无量,于无量中以习气所拘,推为性分;知智无异,于无异中以随生所系,推为业智。以此演教,证可知也。大师一日疾背疽,闭户七日不通问。洎出,疽已溃矣。无何,门人以母丧闻,又闭户七日不食饮。武宗皇帝简并佛刹,冠带僧徒,大师止于三平深岩。至宣宗皇帝稍复佛法,有巡礼僧常肇、惟建等二十人,刺史故太子郑少师薰,俾蒇其事。旬岁内,寺宇一新,因旧额标曰“开元”。于戏!知物不终完,成之以裨教;知像不尽法,约之以表微。晦其用而不知其方,本乎迹而不知其常。咸通十三年十一月六日,宴坐示灭,享年九十二,僧腊六十五。讽自吏部侍郎以旁累谪守漳浦,至止二日,访之,但和容瞪目,久而无言。征其意,备得行止事实,相见无间然也。问曰:“《周易》经历三圣,皆合天旨神道。注之者以至虚而善应,则以道为称;以不思而玄览,则以神为名,达理者也。经云:‘隐而显,不言而喻,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后之通儒,有何疑也?”异日,又访之,适有刑狱,因语及。师曰:“孝之至也,无所不善,有其迹,乃匹夫之令节;法之至善,莫得而私,一其政,则国之彝典。”其于适道适权又如此,言讫,颔之,不复更言。今亡矣夫!强拟诸形容,因为铭曰:观迹知证,语默明焉。观迹知教,权实形焉。体用如一,曷以言宣。太素浩然,吾师亦然。观其定容,见其正性。不阅外尘,朗然内净。智圆则神,理通则圣。师能得之,随顺无竞。吾之行止,师何以知?得性之分,识时之机。达心大师,邈不可追。当晚,刺史王讽写完此文时,已是子夜三更时分,但他丝毫不感到困顿,反而睡意全消,精神状态极佳,仿佛郁闷之气马上畅通一样,于是掷笔而去,自己一个人走出家门,在如诗般的月光下散步,时而豪兴备致,时而又如痴癫狂,显然还没有从内心的孤寂和对义中禅师的怀念中解脱出来。回到屋里,禁不住拿出酒来,又走出庭院,坐在天井之中,开怀畅饮,月光如酒,圆月便是知音和导师。那天晚上,又恰好是农历十六,月光如真似幻,如痴如醉,如诗如画,缠绵悱恻。不久之后,刺史王讽奉命调回京师并受重用,但他还是时刻不忘与义中禅师在一起并聆听他教诲的日子,禅师的音容笑貌宛若在眼前,大爱慈悲的情怀更时刻感化着他。咸通十四年正月某日“刺史王讽又提笔写下一篇行录文”即《三平山广济大师行录》,开头便是:唐中散大夫太子宾客上柱国赐紫金鱼袋王讽撰,全文不妨照抄,如下:夫儒、道、释分为三教,乃戒、定、惠总摄一心。何以知然?夫子赞有道而贬不仁,归乎戒;老君尊中虚而鄙贪欲,契于定;吾佛般若而悯愚痴,靡通其惠,复以禅和方便,敷大愿力,布慈云于广漠,洒甘露于长空。若无则儒道扶将,释尊中立,如其大器,左右皆源,是以圆应顿机,单传瑶印。西竺始自迦叶,东震至于南能。思,让分灯。一迁列派,至第四世有大开士,法讳义讳,本居高陵,俗姓杨氏。因父仕闽,于甲子岁而生于福唐,白光满室。虽居襁褓,不喜荤辛。丁丑岁,随父仕官于宋州。年十四,投于律师玄用出家,二十七岁削发受具。多穷经史,长于《周易》,先修奢摩他、三摩钵提,后修禅那。因览《禅门语要》云:“不许夜行,授明须到。”师乃喜曰:“系辞不云乎,‘惟神也,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似有感动,未能决疑,缘是肩锡云游。先造百岩怀晖禅师,次依西堂智藏,后谒百丈怀海,巾侍十年。乃往抚州,石巩才见便开弓云:“看箭!”师乃当前擘胸。巩收箭云:“三十年来,张一枝弓,挂三只箭,而今只射得半个圣人。”师进云:“作么生是全圣?”巩弹弓弦三下。师乃巾侍八载。末后南游灵山。礼见大颠,云:“卸却甲胄来。”师退步而立,由于妙造空中,深了无碍。复引韩愈侍郎,通入信门。自此放旷林泉,优游适性。宝历初,遂辞大颠,游于漳水,至于开元寺之后,卓庵建三平真院。会昌五年,乙丑之岁,预知武宗皇帝沙汰冠带僧尼,大师飞访入三平山中。先止九层岩山鬼穴前,卓锡而住,化为樟木,号锡杖树。次夜众祟舁师抛向前面深潭,方乃还来,见师宴坐俨然无损。一夕寝次,复被众祟舁向龙瑞百丈潭中,以笼聚石沉之。其水极峻,观者目眩。及乎回,见大师如故。于是遽相惊讶,仰师之道,钦服前言,乞为造院,愿师慈悲,闭目七日,庵院必成。师乃许之。未逾五日,时闻众祟凿石牵枋,劳苦声甚,师不忍闻,开眼观之,院宇渐成,惟三门未就。怪徒奔走,其不健者化成蛇虺。有大魅身毛楂楂,化而未及,师戏拎住,随侍指使,曰:“毛侍者”。然后垦创田地,渐引禅流,南北奔驰,不惮峨险。至大中三年,宣宗皇帝重兴佛法,本州刺史郑公,久钦师德,特迎出山,请入开元,为国开堂。奏赐广济禅师。大中十年,建观音殿。咸通元年,架祖师院。至咸通七年,春秋渐迈,于寺西山下建草堂,时复宴息。咸通十三年十一月初六日,集门人曰:“吾生如泡,泡还如水。三十二相皆为假伪。汝等有不假伪底法身,量等太虚,无生、灭、去、来之相。未曾示汝,临行未免老婆。”闭目长嘘而化。寿九十二,僧腊六十五。门人移真身于草堂,建于石塔,置田安众,号“三平塔”。今三平山院者,面离背坎,左生锡杖树,右澍虎爬泉,东连大柏山,南接百丈漈,西有九层岩,北耸仙人亭,台水口峰若龟浮,径头岭如虹,广济沼,韩文祠堂,鬼斧神工,灵蛇锦色,其余胜概,笔舌难周。岁咸通十四年正月上元书。刺史王讽这两篇文章被后人广为传颂,从而成为今天追溯义中禅师和三平寺香火最主要和最有价值的依据,历史往往就是如此,冥冥中仿佛自有天意的安排。

尚书梦蛇

宋朝有个大臣名叫颜颐仲,位及尚书,厦门海沧人氏,秉性善良,勤政爱民,心系乡梓。其仕朝任满后,告老还乡。就在颜尚书告老还乡之前,发生了一件怪事,一连好几天晚上,他都梦见一条小蛇,这条小蛇渐化渐大,满身披着银色龙鳞,八卦形头上有红点,金光闪闪。颜尚书从梦中醒来,感到非常奇怪和不解,但过后也没有太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颜尚书告老还乡后,有一天,闲来无事,雅情备至,准备磨墨挥笔作画。正当他将水倒入砚中之时,忽见梦中的那条小蛇蜿蜒在墨水中,片刻间,只见满室云气缭绕,尚书十分惊讶,但并没有立即惊动它,而是去厅堂请母亲前来观看,并问:“阿母,您到我书房看看,可曾识得这种灵蛇?”阿母年迈,脚步迟缓,颜尚书搀扶着她进入书房。阿母往墨水中一看,脸露慈祥,虽沉默不语,但似已知灵蛇的来历与来意。阿母转身来到三平祖师神龛前烧香,叫颜尚书也烧香拜祖师,颜尚书一一照做了。颜尚书见阿母如此慎重,心里觉得十分奇怪,但也不急着去问。等香烧好后,阿母才对颜尚书说:“砚台墨水中的那条灵蛇,是三平祖师公座下的侍者公。”颜尚书这才恍然大悟,但仍是十分不解,问:“侍者公怎么会出现在我砚台的墨水中?”于是,颜尚书将告老还乡之前连续好几天晚上梦蛇的事告诉阿母,他料定其中必有缘故,又问:“阿母,以前有许什么愿还未还的吗?”经这一提醒,阿母稍作回忆,想起一件事情来,说:“你小的时候我曾经到过三平寺,向祖师公许过愿:我儿若来日成大器,定出资修建三平寺。”颜尚书心中一紧,暗想:“莫非三平寺有难,需要帮助?”颜尚书对祖师公的信仰源于他的祖辈。他的爷爷颜师鲁官至礼部和吏部侍郎,赠宣奉大夫。颜师鲁为政清廉,恤民宽属,一生因“廉”“贤”而声名远播,有口皆碑。颜尚书听奶奶说过,爷爷年少时也曾到三平寺许过愿:“若来日成大器,定出资修建三平寺。”果然,爷爷在任时在漳州多有营建,尤其对三平寺,更是十分关注,曾捐银重修寺院,寺中现存乾隆二十三年《重兴三平寺碑》有载“宋尚书颜公讳师鲁……重修、制匾制联”就是最好的明证。颜尚书想到这,立刻赶到三平寺去察看实情,果然三平寺因多年失修已破烂不堪。颜尚书感怀,当即捐出自己所有积蓄的俸银,并表示要向朝廷上奏,请求拨银修建。颜尚书说到做到,回到家里后,立刻给朝廷写了一份奏书。颜尚书在奏书中说:“吾皇英明,三平寺乃佛门圣地,地处化外,寺中高僧为义中禅师,因弘扬佛法有道,又长期教化山民有功,于宣宗年间,被宣宗皇帝敕封为‘广济大师’。如今因年久失修,祖殿已经倒塌,故恳请朝廷体察实情,拨银修建。”朝廷念在义中禅师乃有德高僧,故答应拨出库银补助维修,三平寺香火因此得以传承,颜尚书一番心愿也算是得以了却。

海澄公求签

有一天,黄梧只带了一个随从,来到三平寺,随从将供品放在供桌上,黄梧亲自点燃一大把香火,首先向外面的天空拜了三拜,接着转身拜祖师公。塔殿内除了供奉祖师公法相外,两旁还立有蛇、虎二侍者,同时还有石巩慧藏禅师、潘荣尚书、颜颐仲尚书的神像,黄梧把香火分别插在各个香炉里。黄梧重新回到祖师公法相前,口中念念有词,然后静默了一会儿,拿起签筒开始摇签。“吧嗒——”一声,从签筒里跳出一支灵签。黄梧拾起一看,是第二十五首,于是,把灵签放在案前,然后拿起圣杯,双手捧着它,十分虔诚的样子,心中念念有词,欲请祖师公灵示,是否就是此签。接着,黄梧左手拿着圣杯在香炉上转了三圈,烟雾弥漫,黄梧将圣杯往地上一掷,圣杯在地面上跳了几跳,停了下来,只见一阴一阳,表示就是这支灵签,于是,黄梧拿着灵签去请解签师父解答。解签师傅接过黄梧递来的灵签,一看是第二十五首,眉头一紧,又看了一眼黄梧,也没说什么,随手拿出桌面上的一大沓签诗,并从中抽出一张,递给黄梧,那是一张小四方形黄色签诗,黄梧接过一看,只见上面写道:第二十五首诗偈:神通妙用广无穷 应化多门入教中。但能守静应时吉,才到动处便生凶这个时候,解签师父对黄梧说:“此签乃大凶之签,尤其不利于行军打仗,不知您所求何事?”黄梧一听,心中一震,问道:“请师父说详细一些。”“此签说的是薛刚反唐的故事,你也知道,薛刚是初唐名将,为人豪爽,爱打抱不平。有一次,不小心一脚踢死太子,武则天一声令下,满门抄斩,因此,这支签为大凶,要隐忍,才能趋吉。故事中,樊梨花和薛强逃走,乃是凶中有吉之象,所以,走为上策。”黄梧一听,也不再多问,临走前又朝祖师公拜了拜。不久之后,揭阳战役果然失败,郑成功认为皆因苏茂轻敌所致,黄梧、杜辉未及时应援,也当问斩。众将一听,纷纷跪下,替黄梧等人求情。郑成功这才斩了苏茂,而饶了黄梧和杜辉,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饶,杜辉最后被捆打60军棍,黄梧被寄责,戴罪立功,以示惩戒。其实,如此惩罚原是郑成功的本意。他早有杀苏茂之心,只为稳定军心才迟迟没有下手。顺治八年(1651年),施琅叛变,被郑成功囚禁起来,后被郑成功十几位部将冒险救出,郑成功下令追捕,并下令凡有藏匿施琅者将杀其全家。眼看施琅走投无路,苏茂不仅将其藏匿于家中,还助其逃离厦门。此事后来被郑成功获悉,他强压住内心的怒火,没有对其进行军法从事,不仅如此,还让苏茂继续担任左先锋镇。郑成功之所以这么做,实在也并非出自本意,而是为了稳定军心,同时也是因为连郑成功的叔叔郑鸿逵、郑芝豹等人也参与了营救施琅的行动。郑成功若以放走施琅为由怒斩苏茂,势必引起参与营救施琅的十几位将领人人自危,甚至有可能铤而走险,举兵相抗,甚至投降清朝。因此,为避免因小失大,郑成功不得不强压怒火,但此事郑成功始终耿耿于怀,并怀恨于心,想杀之而后快,只是在等待机会而已。而此番揭阳战败,正好给了郑成功杀苏茂的理由。但让郑成功始料未及的是,军中将士仍表示出强烈不满,认为郑成功小罪大罚,私怨大于战功,因此埋下祸根。郑成功处死苏茂后,为了安抚黄梧等军中将士,包括苏茂的族弟苏明,派黄梧和苏茂的族弟苏明去镇守海澄县。郑成功因此犯下治军的又一大忌,就是在还没有完全消除黄梧等军中将士心中的不满之时,又将黄梧等怀有二心之人委以重任,在委以重任之时又将其支走,这样做毫无疑问等于养虎为患,或放虎归山。如果当时郑成功将黄梧等人继续留在身边,或许,黄梧等人纵使怀有二心,也不敢轻举妄动。更糟糕的是,郑成功将黄梧与苏茂的族弟苏明一起派去镇守军事要地和经济港口海澄县,这无异于放虎归山,还让老虎与毒蛇结为伙伴来对付自己。果不其然,黄梧因想不通揭阳之役受责之事,又目睹郑成功反面无情,心怀怨恨,而副将苏明此时正为兄长苏茂被枉杀而怒气难平,见黄梧也想不通,便唆使他一同降清。一句话点醒梦中人,本来就对郑成功怀有二心的黄梧,岂不欣然应从?何况,根据当时的时局变化,黄梧认定朝代更替已不可逆转,因此,顺治十三年(1656年)六月二十四晚上,黄梧、苏明就带领部下将官80余员,兵丁1700余名归降大清,事实上等于拱手将海澄献与清廷。听到黄梧归降大清,顺治皇帝大为高兴,立即就封黄梧为海澄公作为奖赏。当郑成功得知黄梧降清后,气血攻心,从将军座椅上愤然而起,随即又颓然而坐,之后,十分痛心地叹息道:“吾意海澄城为关中河内,故诸凡尽积之。岂料黄梧如此悖负?后将如何用人?”可是,郑成功悔之晚矣。黄梧被封为海澄公后,有史学家评价其最少使漳州免去了30年战乱之苦,是否果真如此,实在也是难以言说,让历史回归历史,可能是最公平也是最客观的一种评价。但有件事情值得一提,黄梧率众降清后,因功获赐爵海澄公,准予世袭12代,并赐予“勋高九锡”金匾,黄梧认为是祖师公在暗中保佑。因此,在此后一段时间里,黄梧发动捐资捐物,重修三平寺,历史上黄梧“倾银贷集厥成,由是四方学者,云集景从”,就是最有力的历史记载。不仅如此,黄梧的曾孙黄仕简(袭海澄公爵位,官至福建水师提督统辖台澎水陆官兵事务)也在乾隆年间,捐俸重修三平寺。当时由于黄仕简的关系,军事部门的武官出力不少。可见,黄梧在历史上的名声虽因率部众降清而获得海澄公爵位留下许多争议,但其对家乡对三平祖师公的感情和信仰却是毋庸置疑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