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老大,天使老二:智能时代的个性化家庭教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3 16:07:29

点击下载

作者:诸葛越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魔鬼老大,天使老二:智能时代的个性化家庭教育

魔鬼老大,天使老二:智能时代的个性化家庭教育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魔鬼老大,天使老二:智能时代的个性化家庭教育作者:诸葛越排版:吱吱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11-01ISBN:9787508675848本书由中信联合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

我们正处在古今中外各种潮流剧烈冲撞的交会点上,我们的教育更被历史性地推向了风口浪尖。在此大格局下,如何教育和培养好我们的下一代,无疑是一个崭新的挑战,也令无数家长备感困惑与焦虑……那么,读一下这本书吧。诸葛越特有的经历使她成为很适合讨论这个话题的人,细腻、知性而深刻。更为可贵的是,她行文的态度同孩子讲话一般率真,仿佛与您对面席地而坐,一杯清茶,娓娓道来,听者如露入心,又似醍醐灌顶。——孙茂松(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系主任)

突破阶层天花板最难的是从中产家庭步入精英阶层。这些家庭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通常非常茫然,时间和精力花了很多,但是依然在原地踏步,因为他们很难系统地获得将孩子培养成精英的途径。诸葛越博士作为一位毕业于斯坦福大学、成功地将两个孩子培养成才的妈妈,对于精英教育有系统而独到的方法,她告诉我们什么是好的、有效的通向精英的道路。——吴军(学者,硅谷投资人,《大学之路》作者)

认识诸葛越多年,也和她讨论过对孩子教育的取舍。非常赞同她的观点,“真正的教育,就在点滴的日常生活中”。这本书是她多年教育孩子的经验,是她十几年培养两个优秀儿子的分享,当然,加上技术女逻辑严谨的总结,是一本独特而有远见的育儿书。——蒋雯丽(著名演员)

当下很多父母都对“精英式教育”非常推崇,但真正的精英是怎样教育孩子的?这本书令人读来颇有亲切之感。从美国到中国,东西方两种文化融合在作者的人生中,她也自然而然地能更清醒地反思差异,展现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的教育。教育不应是个焦虑的过程,愿这本书能够让家长们在初窥精英教育方式的同时,亦能够获得一些可活学活用的启迪。——王怀南(宝宝树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孩子是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礼物。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是每个父母的心愿。很高兴向大家推荐朋友诸葛越的新书,我们可以跟她一起,探索面向未来的家庭教育,学做不一般的妈妈,学做不一般的爸爸,培养不一般的宝贝,与孩子共同成长。——王千源(第23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推荐序共同享受成长的过程

每个孩子心里都有小小的火花,良好的教育会让它燃成一团大火,不好的教育则会浇灭天真的火花。

教育和爱情、生死等一样,是各国、各阶层、各时代永恒的话题。中国的文化传统里自古就有孔子这样的大教育家,还有三迁以教子的孟母。大家期待自己的孩子有成就、有出息,自不待言,把孩子的教育看成最重要、最值得关心、最能让自己舍得花资源的头等大事,应该是华人的一个非常明显的共同特点,也是我们的一个优秀文化传统吧。

但是,当谈到什么样的人是优秀人才,怎么才能培养出优秀人才时,人们的回答就非常多样化,甚至可以说是尖锐对立了。对于这类问题,不仅普通人莫衷一是,连培养出优秀孩子的父母都会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子女进入顶尖大学的父母介绍自己的育儿经验的书,也有很大一批了。如此看来,诸葛越博士的这本册子并不是系统化、理论化的教育孩子的理念方法,而是一个分享鲜活故事、温馨记忆的叙事集,其中加上了一些事件背后的思索。作者并不是高高在上、严肃地训诫,而是眉飞色舞地谈心,让他们的故事成为百花齐放中的一朵。

我在这里不得不赞叹作者的用心、细心。她在孩子成长的18年中做了大量记录,收集保存了无数孩子的“作品”,才有了今天的回忆、整理、萃取、再思考,才有了让读者会心一笑的故事。

在现代的教育理念中,人们对“Nature vs. Nurture”(本性与养育)——生来具有的天性素质与后天培养,已经基本取得共识:两者都重要。这本书的重点比较明显地在于后者。更明确地说,与不少成功范例的“放养”模式针锋相对的是,这本书里的诸葛越博士是呕心沥血精心培育的典型。她不相信听之任之,而是牢牢把握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从选学校、选课、课外拓展,到心理关怀,其用心之细、付出之多,让人感叹。书中最有趣的细节之一就是:即便是给孩子留出自由空间的“无为”之举,包括哪些东西不要去争,也是大人精心思考以后的设计,而不是宽心不管的那种“无为而治”。“唯有雕琢才能消除雕琢的痕迹”,大概也是这个意思。

这样的精心培育起到了一个教育学上至关重要的良效,就是让孩子把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历程还把父母也变成了主动的学习者、参与者、实验者,“和孩子一起成长”在这里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每日每时的践行。[1]

实施这样的菁英教育理念和方法,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前提:巨大的资源投入。其中最重要的资源是家长投入的时间精力,然后是优秀的学校和大量的资金。这里的两个孩子,不仅读万卷书,而且行万里路,并且还是在非常优秀的父母的精心陪伴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希望他们有一天会明白这是多么难得和幸运。

育人的事情常常是需要一个团队共同完成的。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为她在《纽约时报》排行榜的畅销书起了个书名,《举全村之力》(It Takes a Village),她比喻要整个村的村民共同关心,孩子才能健康成长。我有幸和孩子们的父亲,诸葛越的丈夫,毛奇骅先生是华东师大二附中6年的同窗和近40年的老友。我通过他认识了这一大家,目睹了毛奇骅、诸葛越夫妇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言传,尤其是身教,对孩子的影响。这温馨的一家的故事刚开了头,我们饶有兴味地期待下面的精彩。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 李沉简教授于朗润园2017.4.29

[1] 李沉简教授认为,“菁英”之“菁”,意指植物,需要培养,与“精英”不同。——编者注自序真正的教育,在点滴的日常生活之中

朋友们问,你这本书有什么不同?我说,我希望它不是一般的“妈妈书”。

我有两个性格各异的儿子。写作本书的时候,老大恺恺17岁,老二骐骐13岁。老大出生的时候我自己还在斯坦福读博士,今年他高中毕业,去剑桥攻读自然科学。我也经历了从一个学生走向职场的过程,从美国加州硅谷回到中国北京,从研究员转行产品经理,从程序员到管理者再到创业CEO(首席执行官),孩子成长的过程平行于我本人成长的过程。我一直在互联网高科技领域工作,面试和管理过成百上千的优秀团队成员。大家听到的那些时髦的词,比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算法等,我的团队每天都在接触。这本书的不同,在于我直接接触、观察和培养了许多“未来世界需要的人才”。我从职场和社会用人需求的角度,从科技带来的变革和我们的孩子面临的未来世界的角度,对我对孩子的教育做了很多反思。

我相信父母应该积极地参与孩子成长的过程并影响孩子。人们可以举出各种特例,说孩子在父母放手的情况下也可以成才,但我认为只有主动参与教育,才可以保证孩子拥有必要的技能、良好的习惯、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健康的身体。换句话说,作为一个妈妈,我需要这个“保证”,我不相信碰运气。我需要站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引导我的孩子向前,我不能反过来追寻别人家孩子的路线——在孩子这件事上,我没有第二次机会。

同时,主动教育不是手把手的教育,不是给孩子安排一切,不是成天盯着他们,不是督促他们做作业。恰恰相反,父母需要了解孩子,知道什么时候参与、什么时候放手。作为培养了两个大孩子的“过来人”,我发现,其实做家长远不用那么紧张,许多事情,没有当时想象得那样严重,因为大部分时候,无论选择哪条路都有通途;我们管好自己、足够耐心、把握关键点,孩子自会长成。

本书的内容主要来自四个方面。第一,关于孩子的日记。我一直有信手记下一些文字和感想的习惯。两个孩子小的时候,我觉得他们太好玩了,于是就把他们的一些日常生活,长牙、走路、学说话之类的小事都记了下来,每个人有几大本。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引用了不少记录作为实际生活的例子,希望读者们看到这些小故事时能够联想到自己的孩子。它们是真实的故事,完全没有修饰。教育,就发生在这些日常的点点滴滴中。

第二,来自我个人的博客,以及我创建的“东西方教育”自媒体公众号。2012年春,我用一些有关教育的文章和信息创建了一个叫“东西方教育”的微信公众号,初衷只是为了和周围的家长分享一些与教育有关的信息和心得,不料,两三个月内,这个公众号已拥有了上万受众。在后面的一两年内,我每周在这个账号上发表文章,文章覆盖了关于海内外教育的方方面面,而用户的支持和反馈让我对教育的热点有了更加系统的了解。

回国十年,每次家庭聚会或朋友见面,教育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选什么样的学校?是否要补课?成绩是否重要?才艺有用吗?英文几岁开始学?题海战术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吗?孩子是否出国,什么时候出国?和我一起做“东西方教育”的朋友——《三联生活周刊》的吴琪采访过不少在各种教育方式之间徘徊的家庭,有人称之为“教育焦虑症”。我们在摸索一条路。我们的下一代没有地域和语言的界限,他们有太多的选择、太多的信息、太多的搬迁变化。在这个日益多元化的世界上,没有“最好的教育方法”,也没有“最好的文化”。我希望本书聚焦于家庭教育(就是父母能发挥影响的因素),结合东西方教育的优点,着眼于从长远的角度培养孩子。

第三,来自我的相关阅读。因为对教育有浓厚的兴趣,我阅读了大量与教育有关的书籍和文章。这些往往不是亲子教育的书,而是偏重教育的科研成果和社会效应的书,如脑科学对孩子成长和情绪的影响、文化和教育的深层关系、教育心理学等。本书引用和介绍了近期有影响力的教育书籍、方法,以及科技领域对智能情感开发的最新研究成果。书后附有参考文献,里面的书是我比较推崇的,大家有兴趣可以阅读。

第四,我从自己和周围人所走的“精英之路”、从职场、从未来科技发展对人的要求所做的反思。我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一直在从事互联网、新媒体等先进技术相关的职业,我周围的人也是如此。因为我本人在教育背景和职场上都走得比较远,我能清晰地看到现今教育和职场需求之间的空白和差距。比如,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知识的记忆和背诵已经不那么重要,而我们的教育还是以知识为中心的。我在本书中提到的成长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复杂技能,这些都是未来世界所需要的技能。

我不是教育专家。本书不是在全面公平地介绍各种方法,它是我对教育的看法和心得。它是有立场的,虽然不一定正确,也不一定最好,但是完全真实。我的圈子里有许多热衷于教育的家长,我每天都能看到人们转发各种教育帖。如果你有心读完本书,会发现我想传达的最终想法就是,教育不是速食面、速成班,没有七个方法让你的孩子不打电玩,也没有十二张图让你的孩子拥有美德。真正的教育在一点一滴的日常生活中,它是漫长的而不会是完成时的;它是人性的而不是功利的;它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生活之外的。

我希望大家能够看到,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孩子的成长有关键节点:孩子小的时候,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陪伴;孩子大了,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沟通。这些道理也许再简单不过,但是执行胜在细节。我希望能够用一些实际的例子,用我的孩子日常生活的例子来说明它们。家长们可以像邻居一样,看一下别人是怎么带孩子的;也可以像聚会一般,听听这个人的经验,再听听那个人的故事,最后回家照顾自己孩子的每一天。希望每个父母都可以有一套我这样的故事,而每个孩子都能愉快、无阻碍地成长,就好比自然界里的树,千姿百态,每棵不同,每棵都很美。诸葛越2017年3月引言世界公民和面向未来的教育

我和我的孩子们站在一个独特的地方,仿佛有三条不同维度的高速公路在这里交汇,这就是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融合,英汉双语的学习,以及信息技术带来的从现代教育到未来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你们一定在电影里看见过这样的镜头:夜间的大城市,车流在时间加速的空间里,用灯火画出流光溢彩的线条和画面。在未来的数年中,很多家长和孩子也会站到同样的位置,和我们一样惊喜于这交汇带来的瑰丽美景和无限可能,同时也面临着这快速变化的世界带来的焦虑和选择。东方教育还是西方教育,不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

当20岁的我拖着一只箱子只身来到纽约求学的时候,中国学生出国远远不如今天这么普遍,没有今天这么容易,没有这么多选择,也没有这么激烈的竞争。

我自己的文化背景,应该算是东西方交汇。我是在没有读完大学的时候出国的,基本的文化背景是中国的,从工作和独立生活中学来的实用技能是美国的。小说,我大都读中文的,非小说,我读英文的。我用中文或英文都可以上台演讲,在美国听美国流行歌,看他们的脱口秀,去他们的摇滚音乐会,听他们的广播电台,回国后恶补十几年的中文歌,备感亲切。车窗外的风景,仿佛可以指挥切换心情和电台。我和一群与我类似的人自称“生活在夹缝里”。这是东西方文化的夹缝。我们对西方的理念比较认同,但东方的环境让我们更加舒适。

抑或,我们也可以说是生活在东西方文化之上的人,叫“sweet spot”,甜蜜点,我们可以取两边之长。这种能够游刃于东西两岸的能力给了我们更多的机会,包括工作机会和社交机会,也让我们和我们的孩子有了更多的选择。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属于东西方之间的“桥梁”。

我这一代的中国人,一般还是会问:“你是哪里人?”我本人一般都会避免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的祖籍、出生地、小时候成长的地方、长大后成长的地方、住得最久的地方、印象最深的地方,都不是同一个。我没什么地域和老乡的概念。或许我们的孩子面对这个问题,能第一时间回答出一个国家,就算及格了。

信息技术带来了世界的扁平化。我们的下一代中,许多人会是国际化的一代。他们会有更宽广的视野,相比于他们的背景、出生地和父母,他们个人的能力会更大程度地决定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他们可能没有家乡,需要不断适应变化。

在我写有关东西方教育的博客的这几年里,孩子去海外留学已经从少数人的选择转为蔚然成风。2013~2014学年,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大陆学生人数总计近30万,连续10年留美人数增长率为两位数,出国留学的孩子年龄也越来越小。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国内应试教育的弊端,但是单纯地走出去是否就是解决方案?这些很早就游走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孩子,真的就得到了很好的教育吗?他们是否与本土文化脱节,这又会带来什么长远的影响?

与此同时,我们生活的世界也从以西方为中心变得更加多元化。我发现自己不仅与中国父母讨论在西方教育中是如何培养孩子创新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的,也与美国家长研习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孩子是如何在STEM(理科)方面取得更好成绩的,而这个硬技能又是面临科技发展的未来职场所必要的。在2013年的美国畅销书《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The Smartest Kids in the World: And How They Got That Way)中,阿曼达·里普利(Amanda Ripley)对比和反思了美国中学教育与其他国家相比的许多不足。

再者,国内各类新的教育尝试也开始发展,比如大城市的中学设立了国际部,或者在高中开设面向海外留学的班级;不少学校尝试双语教学,引进更加多样的课程和灵活的教学方法。于是,处于东西方文化交汇时代的父母就有了选择焦虑症,学校的选择不能再按照单一的标准而变成各有利弊。其实作为父母,当我们退后一步时,就可以看到,好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在东方和西方的本质是一样的。世界的任何角落都可能成长出优秀的孩子,本书提到的理念和反思,希望对无论在哪里的父母都能适用。未来教育,脚下被抽走的地板

2015年春节,我们全家去了意大利的一个中世纪古城博洛尼亚(Bologna)。那里有一个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从1088年成立一直教学到今天,曾经是中世纪欧洲最重要的学术中心。带我们去的意大利朋友就是那所大学毕业的,那里的著名校友有写《神曲》的但丁,有文艺复兴之父彼特拉克,还有数届教皇。“大学”(university)这个词,就是在这里被首次使用,代表学生和大师们聚集学习的地方。

同年4月春假,我们带孩子去了曲阜,参观了孔庙、孔林,重读了《论语》,在苍松翠柏下重温了一下教学机构(institution)是如何建立、成长,以及如何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作用的。

我们的孩子们面临的教育和社会需求,不是但丁或孔子这些大师们能够想象的。大师们千百年来所恪守的教育中的两个最核心理念,“师承”和“知识”,都会被彻底地动摇和取代。

由于个人兴趣,我看了许多关于未来教育的文章,听了许多讲座,也做了不少思考。划时代的教育变革会出现在今天、这一代人身上,是因为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带来的变革。人们最先能感到的是教学方式的改变——它已不再是“老师面对学生”这种孔夫子两千年前定下来的方式。

如果你还没有听到过这个关键词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那你应该了解一下,因为这是你的孩子即将面临的不可忽视的趋势。目前提供MOOC课程的有起源于斯坦福大学的Coursera(课程的时代),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一家非营利合作伙伴edX(教育延展),以及在线教育公司Udacity(优达学城),等等。国内的在线教育也风生水起。由于MOOC,每个想要学习的孩子都可以直接从世界上最好的老师那里学到他最喜欢的内容。同时,孩子们会失去被紧密观察和督促的机会。在这种形势下,兴趣、自我学习能力、独立思维等本书强调的教育理念就会更加重要。

目前,我们孩子的学校虽然不是远程教学,但是每个教室都配备有显示屏,每个孩子都有电脑,老师利用大量现成的视频和网上的资料作为教学资源。等我们的孩子长大的时候,教育的方法和形式一定会因为科技发展而与今天大不相同。

然而,在线教育、远程教育、每个人都能上哈佛课程只是表象,是功能和方式上的变化。还有一个更加根本的变化正在发生。“不只是脚下的地毯被抽走了,我们脚下的整个地板都不见了!”

千百年来,教育是为了人们获取知识,考试是为了检验这些知识,而后拥有这些知识的人们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对知识加以应用。比如,诸葛亮熟读古今历史,深谙兵法,脑子里有张地形图,因此可以打胜仗。信息技术带来的改变,使这种教育的最核心概念——“知识”,变得信手拈来,几乎一文不值了。

在主流教育还在讨论如何把知识的死记硬背改造为灵活应用的时候,有一些人已经在研究,并且开设未来教育试点学校去探索完全不同的模式了。比如,没有老师的高中开始出现,比如,把“培养批判性思维”作为最高目标的尝试型大学。就在2015年,特斯拉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给他和员工的孩子们自建了一个“没有年级的学校”,这个学校旨在“教授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只是给孩子一些没用的工具”。

前几天,恺恺和我一起见了我以前的一个同事,他本人是麻省理工的毕业生。当我们谈到选大学的事情时,他说孩子们大可放心:“你们这么大的孩子,可能平均会活到100岁呢!这一生

一定会有好几个不同的职业阶段,现在不可能都知道。大学,

只是刚刚开始;合适的方法,开放的心态,积极的态度,健

康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每天都在看到“20年后会消失的工作”之类的文章,没人能够预测我们的孩子长大后会做的工作、所需要的具体技能。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学校、政府、教育制度,无论中国或美国,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探索和改变。作为一名家长、每日家庭教育的拥有者,可能反而更容易找到方法,在这个时代教育未来的世界公民,让他们在心态和技能两方面做好准备。

作为一名普通的家长,要“培养孩子未来所需要的技能”,听上去是否很高端、令人不知所措呢?其实,它远没有记住所有国家的首都那么难。我们只需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有着成长心态的人。本书后面的章节里,我讲到的教育内容,比如,培养兴趣、开发批判性思维、享受过程,都可以看作培养成长心态、引导终身学习的一部分。在我的大部分放手、但是共同成长的教育过程中,对这些未来技能的培养一直贯串其中。可以说,我在本书中提到的各种教育,都是我希望做到的“为未来做的教育”。

西方有一句谚语:教育的本质,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未来的教育正是如此。第一章魔鬼老大,天使老二I’m glad, the sky is painted blue,And the earth is painted green,With such a lot of nice fresh airAll sandwiched in between.[1](Anonymous)我很高兴,天空被涂成蓝色而大地被涂成绿色还有这么多透明的新鲜空气夹在当中(佚名)[1] 本书每章正文前引用的诗歌均出自《兰登书屋儿童诗歌集》(The Random House Book of Poetry for Children),杰克·普鲁斯基(Jack Prelutsky)编,阿诺德·洛贝尔(Arnold Lobel)绘。第三章、第六章正文前引用的诗歌有删节。魔鬼偶尔露出天使的笑容

我的两个孩子是如此的不同。

恺恺从生下来的那一天起就让我明白了他与我是不一样的。他每一天都在与我斗争,又常常给我带来意外的惊喜。在没有第二个孩子的那4年中,我们像一对疯狂的情侣那样爱恋且折磨着对方,他是最让我专注投入的人,却从来不顺从于我,让我饱受磨炼,又让我不断有新的发现。

恺恺第一个让我懂得的,就是性格是天生的,你不要妄想去改变一个人,即使是生下来一天的小婴儿。恺恺在我们把他带回家的那天,就用无穷大的、不肯停止的哭声来表达他的愿望,让我们这对学生父母手足无措。不久,我就发现了他大哭的目的:他不想躺在床上或者任何地方睡觉;他就想趴在大人的身上,这样45度角地竖着,刚好可以听到大人的心跳声。只有在这个地方,用这个姿势,听这个声音,他才能乖乖入睡。好在我们当年既年轻又精力充沛,就这样45度角靠着也能睡。为了自己能睡着,就将就他吧。

于是恺恺就打胜了第一仗。他一生下来就知道他要什么,绝对不接受其他提议。

恺恺小时候晚上能醒来12次之多,到了两岁还起来两次,我以为小孩儿都是这样的。关键在于醒了不睡,要抱着摇了才睡。后来他再大一些,需要抱着上下楼梯,平路都不行。我们家两层楼之间的楼梯,不知道被我这样上下走了多少遍,《红鼻子驯鹿鲁道夫》的歌曲,也不知被唱了几百遍,直到他会说话,直到他会跟着唱。

也许你会说:“你们不会带孩子吧?”其实,我们也用了从书中学来的各种方法对付他,比如“让他哭”!书上说第一次哭20分钟,第二次10分钟,然后孩子就能睡着了。可恺恺就能一直哭上4个钟头。最后,我们大人就认输了,还是抱着他上下楼梯。为了让他睡觉,我们还把他装在婴儿车里,到不平的石子路上去推;把他放在汽车后座上,到有减速障碍的路上去开。有一次,我们都快开到另一个城市了,他才终于睡着了,但回来一停车,他又醒了。

插播一下:现在已是青少年的恺恺周末能一觉睡到下午3点半,到了晚上照样睡。

2000年9月3日 恺恺2岁8个月

恺恺在浴缸里洗澡,总是不肯出来。他太爱那水了,可以一直玩,一直玩。

每一天,我都要好言好语地说:“恺恺听话,出来吧……洗好了……水凉了……”

几次之后他还不动,我就大叫:“出来,时间到了!”

但他照样玩他的塑料鸭子。于是我就要用“武力”把他硬拉出浴缸,而他会双脚乱踢,大叫着不肯出来。同时,我们还要把水放掉,才能让他死心。

每一天都这样。

恺恺出生后的十几年里,我一直要面对如何让恺恺停止他手头正在做的事、转换状态的斗争。恺恺几乎从来、从来不听别人的话,无论是什么事,无论有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到他15岁了,我每天还要叫他:“刷牙!洗澡!睡觉!”算了一下,我这十余年来说“刷牙”就不止几万次了,每次还都带着越来越愤怒或急切的情绪。

在恺恺十几岁时,我曾经试图和他认真地谈谈:“恺恺,我们能不能把时间花在有用一点儿的事上?比如我们聊聊各自的一天的生活?讨论科学和历史问题?我能不能不每天都花一两个小时叫你去睡觉?你能不能现在就去睡觉?!”恺恺说:“哦。”然后继续看着他的电脑。

当然,比睡觉更甚的是起床。一次次地叫他起床,声音一次比一次大。闹钟完全没用,把被子掀掉、放音乐、浇冷水在头上……作用都微乎其微。来不及吃饭,赶不上校车,他都完全不在乎;你在乎,你就输了。在他上幼儿园的那几年,有时候我会晚上就帮他把第二天的衣服穿好,以防叫他但他不起床的情况。

再插播一下:恺恺在16岁的某一天,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他每天自己设置闹钟、起床、刷牙、洗脸、洗澡,还抹抹头发,挑选合适的正装光鲜地准时出门,好像前面十几年的事从来没有发生过。如果你也担心你的儿子30岁还在啃大拇指,请看第五章中的:他们长大了就会的事。

恺恺与别的孩子不同,小时候一直不爱和其他孩子玩,从来也没有要求到外面或朋友家去玩,早先都是死缠着我,连家里其他人也不要。小孩儿很感兴趣的事,比如踢球之类的,他也坚决不做。在恺恺五六岁时,和大多数男孩子的父母一样,我们给他报名参加了足球队。别的小孩儿跟着球跑,他在外面跑圈子,或者停下来拔草,一场球下来,有时候一次球都没碰到。恺恺长得很高,于是在他上小学期间,我们又曾把他送去打篮球,结果他还是在外面跑圈子,里面的小朋友把球扔给他,他就赶快躲开,以免被球碰到。

恺恺不到一岁就会说话了,但他在两岁多去幼儿园时,却坚持几个月都一句话不说,老师不得不问我们,孩子是否有语言问题。好几个月的时间里,每天我把他送到幼儿园后,都会“生离死别”一番,老师要把他从我手里抱走,他就毫不畏惧地用他力气很大的脚去踢那个老师。当然,不仅是幼儿园老师,给他修牙齿的付医生也曾领教过他强有力的脚功,并在成功躲过后,从隔壁把自己的丈夫叫来一起压住他,以完成给他洗牙的工作。

等恺恺长到我们抱不动时,他就开始拒绝跟我们一起出门,尤其是全家一起的活动,比如全家出去吃晚餐,或者进城玩,他总是想继续做他手上正在做的事。有几次我们拖不动他,就假装先走了,然后把车停在路的拐角,偷偷地看他是否会害怕,是否会跟出来,但他就是待着不动。我们只好载着一大车人开回去,好说歹说地求着他跟我们走。有时候,他为了抵制出门吃饭,就说:“到了那里我也不吃!”并且,到了饭店,他就真的什么都不吃了。

恺恺仿佛是上帝送来教我学习爱和忍受折磨的,他甚至教我关于上帝自己的事。刚进入青春期,恺恺就不懈地用物质原理解释一切,逼迫我走向另一端,寻找生命中精神的含义,而且要不断地与他对话,试图给他少许人性的影响。

2011年1月22日 恺恺13岁

恺恺学了一点儿中学物理,就跑来对我说了他的至理名言:“你是一堆原子,我也是一堆原子,为什么你能管我?!”

恺恺的青春期反叛,既不是交女朋友也不是吸毒,而是发展了一种后现代的处世态度。“我在这里非常快乐,”他说,“但是你每次来干涉我,都让我非常不快。”

但是所谓的“干涉”,就是前面提到的“刷牙,吃饭,睡觉”,这些我十几年间都在说的话。“恺恺,”我说,“你不觉得我们做许多事都是为你好吗?我们关心你啊!”“你们关心的是你们想要做的,”恺恺平静地说,“你做你想做的事,我做我想做的事。我可以自由地使用我的身体,你不能干涉。”“我是你妈妈,应该睡觉的时间已经过了,我不能管你吗?”“你当然可以管,”他说,“但是我不用听。”

老大是标准照书养的。我看了很多关于如何给倔强的孩子立规矩、如何让孩子听话、如何养育男孩儿等内容的专业图书。说实话,这些书除了让我知道别人家孩子也有各种类似的问题而得到心理安慰,并没有太大的帮助。每到这种时候,我都感觉到对教育的绝望:我在他小时候,每天晚上花费在他身上的时间都起了什么作用?我每天重复灌输的各种价值观都到哪里去了?

然而,魔鬼偶尔露出天使的笑容的刹那,连天使也难企及。每当我认为我整个的教育经历是完全的失败时,恺恺会在一分钟内变成另外一个人。在这一点上,他又完全让我惊喜。

恺恺从很小的时候就完全不记仇。有时候他大哭、大闹、大吵,仿佛世界末日,有时候我们战斗对峙,我恨不得揍他一顿,但他带着眼泪,转头就开始玩玩具、吃东西、展示他心爱的玩具给你看,既不疲倦也不伤心。我逐渐意识到,对他来说,前面什么也没有发生:他有瞬间的愤怒和绝不退让的表现,但他却从来不把这当作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伤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东西,在恺恺那里是不怎么存在的。

恺恺小时候在人和感情方面是很迟钝的。出乎我意料的是,这个“问题”有时候反过来也会表现为优点。比如,恺恺13岁时去过一个优秀少年科技夏令营,在斯坦福校园,叫EPGY(Education Program for Gifted Youth,天赋少年教育计划)。课程结束后,老师专门写了封长信给我,说你家的这个孩子,学得好不说(来这个夏令营的都是学习好的孩子),但他怎么还那么谦虚呢?他完完全全没有其他优秀孩子的自负之气。

恺恺的这种几乎可以说是虚怀若谷的特质,后来一次次被各种事实证明是一种优点。在学校里,哪个同学有不会的问题都可以来找他,他来者不拒。他告诉我说:“连其他年级的同学也来问我问题。反正谁问我,我都给他讲怎么做。”他没有骄傲、忌妒,不搞小圈子,不受世俗影响,谁跟他玩,他就跟谁玩。凡是因人性复杂而出现的那些缺点,他都没有;加上专注带来的学业上的优秀,在外人看来,他的确像个完美的孩子。

恺恺就是个典型的男孩儿,极其男孩儿的男孩儿,他不愿意按照人们希望的那样被塑造。

与恺恺相处的另一个极大的快乐,就是在智力上的交流和碰撞(intellectual exchange)。他让我看到了孩子惊人的潜力。这点我在第三章有更详细的分享。

写作本书的时候,恺恺正和他的同学们一起做申请大学的准备。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令大人小孩儿都十分焦虑的过程。每当妈妈们在一起,共同抱怨自己的孩子多么不懂事、多么刀枪不入、多么令人无奈的时候,我一开口加入,她们就会说:“你算了!有这样一个学习从来不用你操心、品德和其他什么都好的孩子,我们都不和你比,你还抱怨什么!”

是啊,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天使其实就是个孩子

如果说第一个儿子恺恺是个魔鬼的话,那么骐骐真的就是一个天使。他小的时候,有至少五六年的时间,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要对他说:“You are the best boy on earth!”(你是地球上最好的孩子!)这个地球上最好的孩子,就闭上大眼睛,抱着“小白”——他最喜欢的小白熊毛绒玩具,睡着了。

骐骐就是这样一个天使般的孩子,就是你做妈妈前想象中完美的宝宝。还是婴儿的时候,他就自己在小床里睡觉,醒了就咿咿呀呀地自己讲话。骐骐看见什么都笑,都开心,连调皮都是很快乐的调皮,而且很贴心。一两岁的时候,骐骐刚会走路,看见我回家,就会把一双拖鞋拿过来。他会懂得别人的需求,这些小的事情让你觉得养这个孩子太幸福了,太感动了,太值了。

比如前面提到的洗澡时的斗争。孩子们小的时候,我会把他们两个人放在一个浴缸里洗澡玩水。当骐骐一两岁、恺恺五六岁时,我已经对“洗好了”之类的话完全失去了信心,我不再叫他们出来,而是先把水放掉,然后再把两个人拖出来。有一天,我说了声:“洗完了,出来吧。”骐骐就自己从浴缸里爬了出来。我吃惊地看着这个现象,仿佛月亮从大门里走了进来。这世界上还真有会听话的孩子?有自己会停下来不玩水的孩子?!

2005年8月11日 骐骐3岁1个月

骐骐特别特别爱吃糖,但他知道糖是不可以多吃的。他自己的抽屉里有一个小小的鸡心盒子,里面放着“骐骐的糖”,那是各种party(聚会)上得来的,但要得到大人允许才能吃。骐骐经常惦记着那盒糖。每次骐骐都要问大人:“可以吃一颗糖吗?可以吃一颗小糖吗?”

若大人不许,骐骐就想办法,找各种理由,比如“我今天没吃过”“吃过的太小了”“我很饿”。或者骐骐会讨好地说:“好妈妈,亲爱的妈妈,我吃一颗糖行吗?”“九万个好妈妈,我可以吃一颗糖吗?”

如果得到允许,骐骐就万分欣喜,他会飞快地跑过去,在盒子里挑来拣去,一般是拿一个最小的,十分享受地慢慢吃,吃到一半还拿出来看看,说一句“变白了”,或者做别的评价,再放回嘴里。

大人们常告诉骐骐吃糖的坏处,可是骐骐还是想吃。今天,他很不好意思地来拉妈妈,妈妈知道他在打鬼主意,问他要什么。他悄悄地说:“我可以吃一个烂牙齿的东西吗?”

骐骐从小有很多想法,而且都会说出来。当他想要一个东西的时候,他会找很得体的办法表达,该迂回的迂回,该讨好的讨好,尽量选择让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

2007年11月5日 骐骐5岁4个月

星期六早上,全家都还在睡觉。骐骐先起来了,来问妈妈:“妈妈,我可以看没有声音的电视吗?”

妈妈不太明白:“为什么?”

骐骐说:“这样就不会吵你们了。”又说:“一个人有点儿无聊……”

妈妈说:“好吧。”

然后骐骐又问:“我可以吃一小块锅巴吗?”

和所有的孩子一样,骐骐偶尔也会发脾气、不听话,但是他的处理方法比哥哥好多了。在骐骐身上也发生过跟哥哥类似的事。有一次,全家去吃比萨,骐骐因为又饿又困而大闹,生气说:“我什么都不吃!”这时候,店员送上两杯水果奶昔,骐骐马上问:“哪杯更多?”挑了一杯多的以后,他宣称:“我不吃,我光喝!”比萨饼上来后,骐骐也“喝”了许多块。

还有一次他生气了,说:“要么不刷牙,要么不睡觉!”我不理他去做别的事了。过了几分钟,骐骐叫:“妈妈!”然后说:“我要么不刷牙,要么不睡觉,要么什么都干!”我赶快顺着这个台阶选择说:“什么都干!”这样,骐骐就刷了牙睡觉去了。

骐骐是个特别开心的孩子,几乎一直在笑。自己说话会被自己逗笑;看见哥哥将玩具踢得从沙发上滚下来,会羡慕地大笑;做坏事,比如把吃的东西扔在地上,就得意地笑。骐骐高兴起来,会一边洗澡一边唱歌,他会讲笑话逗全家开心,他会自己感激地说:“我怎么这么幸运呢,去两个夏令营都吃得这么好!第一个夏令营有一天有一百个赛百味鸡翅和两百个三明治,第二个夏令营在大学的食堂,随便吃!”

学龄到了,骐骐就每天抱着自己的玩具小白熊,开心地去上学前班,回来后眉飞色舞地讲述学校里的趣事。骐骐喜欢踢球,参加足球俱乐部;他也打乒乓球,滑轮滑,跳街舞。小时候看见同学在学小提琴,他就要求学小提琴,现在又在打架子鼓。爷爷奶奶打电话来,他会和他们聊天;妈妈下班晚了,他会打电话来问候。“又听话,又乖,又会自己写作业,又会干活,又聪明,又会踢球,又关心别人,玩游戏会自己停下来,又自己起床,又吃蔬菜和水果,骐骐全是优点,对吗?”这是在完美孩子骐骐上幼儿园的时候,我给他的总结。不光是我这个当妈的觉得自己孩子太好,骐骐幼儿园的老师也在一个学期结束后专门写信给我们,表扬他非常听话,积极做事,帮助同学。

但当天使孩子慢慢长大,我发现他有着不同的需求和担心。比如说,骐骐想和别的孩子玩,又不太敢去别人家,总希望别的孩子到我们家来。这是个对人情世故比较敏感的孩子,他会不高兴,也会怕别人不高兴,总想表现得好一些让大家喜欢。这种顾虑有时候是好事,有时候却是一种约束。我在他从小长到大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帮助他打破各种禁锢。比如后面章节里我会讲到的“不在乎名次”,不怕失败。“妈妈,这次考试最后一道题,老师没有讲过。好多人都不会做。如果这个题目没扣那3分,我就上90分了!”

这段话,你是否会觉得很熟悉?考试前几天,骐骐会紧张;去新的地方,他会焦虑。他有时候会找出理由回避那些新的或难的任务,因为他在意的太多,兴趣爱好广泛,难免会出现时间管理的问题。

我注意到环境对骐骐的影响。比如骐骐走过一台开着的电视,就会停下来看,他会问:“这两个是什么人啊?她为什么哭啊?他们没有钱了吗?”电影电视、流行文化、周围人谈论的观点,他都会吸收。恺恺对这一切则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会直接走过去继续读他的维基百科,家里或社会上流行什么都与他无关。在东西方文化中间,恺恺的选择也很清晰:他住在科学、逻辑和电脑游戏的世界里,这些方面在东西方都是相通的;而骐骐则在两个文化之间游离,他的朋友、他看的书,都在影响着他的成长。

骐骐的确是个容易带大的孩子,可以信赖,从来不惹麻烦。他希望讨好大家,愿意谦让和为维持周围的和谐而努力。他就是一个每家都有的小孩儿,你和我在生活中担心的事,他也会担心,一个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环节,他也都会经过。我家的科学家和艺术家

我说我这两个孩子如此不同,不是指他们的学习成绩,而是他们看问题的角度、表现方法都很不一样,同一件事,两个孩子会有不同的反应。我曾经在朋友圈发过下面这个小情节,它被朋友们誉为“有很多亮点的经典对话”。

2013年11月29日 恺恺15岁10个月,骐骐11岁4个月

今天晚饭时,不知怎么说到了一个问题:将一只高尔夫球打出100米,球从被打中到停下要多少时间?

反应快但不动脑筋的妈妈抢先说:“大概要10秒钟吧。”

老大恺恺马上跳起来:“肯定不对!不会那么慢,可能3秒多。”

妈妈又说:“可能平着打快一点,打高了就慢一点吧。”

恺恺说:“那更是完全不对了!我们物理课学了,打同一个目标,速度和角度是没有关系的,所有的曲线都一样快。当然,我假设空气摩擦力忽略不算,假设高尔夫球足够小。”

很快,恺恺又打开电脑查了一下,说:“世界上最好的高尔夫球手打出的速度是每小时252千米,100米就是两三秒的事,像你这种很差劲的球员,五六秒也该到了……”

不甘被批评的妈妈继续强词夺理地说:“也许我用的力气一样,这样不同角度速度就不一样了。”恺恺说:“那你的最佳角度就是45度!”

就在这时,老二骐骐站起来说:“就是,怎么可能要10秒钟呢!想想看,要真是那样,世界冠军博尔特(Bolt),就可以闪电般地追过一只高尔夫球了…… ”

骐骐一面说着,一面做慢动作跑步状冲向房间的另一边,展现博尔特追过高尔夫球的风采……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两个孩子都觉得那个球跑不了10秒钟,但他们得到结论的路径不同。恺恺是属于实证型的孩子,骐骐是更感性的孩子。恺恺喜欢看到事情的经过,一步步追溯原因,一定要搞清楚证明了才算数;骐骐好联想,喜比较,享受表演的快感,对真相没有那么大的兴趣。

这种思维的不同在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来了。我在看自己在他们小时候记的日记的时候,发现了不少在他们差不多一样的年纪、针对同一类事情的很有意思的对话,在那时,这种不同就十分明显。比如,小时候孩子都会出现把食物弄掉在地上的情况。

2002年3月10日 恺恺4岁2个月

妈妈说:“不要把饭弄掉在地上!”

恺恺说:“对啊,饭掉在地上,一万零一只蚂蚁就会来了!”

妈妈好奇地问他:“为什么是一万零一只?”

恺恺说:“一只蚂蚁看到有饭吃,就去叫一万只蚂蚁来,就有一万零一只蚂蚁了!”

2006年6月30日 骐骐3岁11个月

妈妈说:“不要把饭弄掉在地上!”

骐骐说:“饭掉在地上,就会被细菌吃掉了!不过我有办法。”

妈妈说:“你有什么办法?”

骐骐说:“用肥皂,肥皂可以杀细菌,细菌觉得肥皂很辣。”

对于骐骐,同理心(empathy)——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体会细菌的感受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对于恺恺,这是比较难做到的,而做加法却很自然。当然,每个孩子都不是单一维度的,他们分布在从理性到感性的光谱上,在不同的情景之下,显现出不同的风格。多元智能,多种知识获取途径

孩子思维方法的不同是与生俱来的,没有对错,也没有好坏。恺恺和骐骐这两个孩子这些年教给我的就是父母不要相信千篇一律的教育理论,也不要对孩子进行比较。“看人家的孩子!”是父母教育中的误区。不同思维方式的孩子,会发展不同的学习方法和不同的知识获取途径。

1983年,哈佛大学教育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Dr. Howard Gardner)发展了他的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以帮助教师、心理学家和育儿专家更好地了解孩子如何学习和获取知识。加德纳博士提出了9种不同的智能,包括语言智能(词语)、数学逻辑智能(数量推理)、空间智能(图片)、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智能、存在智能(哲学能力)。这种理论认为,用单纯的一个智力标杆来衡量智力能力是不正确的,每个人都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发掘各自的大脑资源,而个人发挥的各种才智才是真正的智力,这造就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也就是说,每个孩子、每个人,都有可能在一个或多个方面有天赋。有的孩子在某些方面非常出色,有的孩子各方面发展都比较均衡,还有的孩子在某个维度上有短板。家长能做的是提供宽松的环境让孩子自然探索,而不是过早地给他们设定方向。对家长来说,该思考的问题不是“我的孩子有多聪明”,而是“我的孩子在哪些方面聪明”。

其实,多元智能可以用于分析孩子,也可以用来分析我们自己的能力。比如很多年后,我还会清楚地记得我和每个人第一次见面的画面:周围的环境、氛围,我们的相对位置,以及那个人的形象。这些都在我脑海里重现,但是我却记不得当时的对话。再比如,我习惯于用写作的方法帮助整理思路。我们都有习惯的获取和保存知识的办法,我们的孩子也是,而且孩子的方法很可能和你的不一样。

进一步的问题就是,在了解了自己的孩子之后,如何正确地帮助他学习。比如恺恺喜欢接受书面的信息,而对口头表达的信息不敏感。恺恺小的时候总是“不听话”,你叫他做什么、不做什么,他都好像没听见一样。后来,幼儿园的老师教了我们一招。她说:“你们这孩子,可能对‘听到’的指令不敏感,你们可以试试把对他的要求写下来。”他有一阵子会和小朋友打架——准确地说,是他打别人。我们就在一张纸上写“我今天不打小朋友”,并且每天上学的路上给他看、念给他听,一段时间后,他就改掉了。

后来,如果我不在家或回来晚,我就把恺恺需要做的事情、功课写在一张纸上,列个清单。我回家的时候,会发现清单上的任务都打了钩,表示完成。还有些公共的“家庭规则”,也需要写下来,而且很具体。比如,“不能把食物扔在厨房的地上”。把规则写下来贴在墙上后,要求孩子遵从就容易许多,因为这意味着“你应该遵从规则”,而不是“你应该听我的”。直到现在,如果我希望恺恺做到某件事,我还常常会在告诉他之后,再用邮件写一遍。恺恺往往都会很好地完成邮件中交给他的任务。区别不是男孩儿和女孩儿

在这里提一下男孩儿女孩儿的问题。我的两个孩子都是男孩儿,但我自己是个学理工的女性,我认识周围许多逻辑思维很强的技术女性。我觉得按照性别来给孩子分类,从而决定男孩儿应该这样教、女孩儿应该那样教,是过于简单粗暴的办法。也许男孩儿整体上会偏理性些,女孩儿整体上会偏感性些,但是思维方式是因人而异的,不完全取决于性别。

比如我从小数理逻辑能力就很强,从小学就被预言“女孩子到了初中就不行了”“到了高中就不行了”“到了大学就不行了”。结果这些预言都错了。同时,我也花很多时间虚构故事,我喜欢创造的感觉——在自己手里花长时间创作出完美的作品,这促使我后来在职业上从技术转向产品。语言不是我的强项,人际交流能力是后来慢慢发展的。如果我们从小不被简单地冠以男孩儿女孩儿的区别,而是被正确引导和激励,就会有更多的人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和特长。

回到前面提到的多元智能。就像世界是五彩的一样,我们和孩子也不是单色的,不应被简单归类。了解多元智能理论的最大收益,不是对孩子进行分类教育,而是更加理解孩子的不同。我的两个孩子是不同的,他们有自己的喜好和特长,就像不同的植物一样。我要做的就是看护这些有特点的小苗,给它们浇水,给它们阳光,让它们长成自己最适合的状态。

如果我有两个女孩儿,那我会用完全相同的方法养育她们。我会关注她们的智力和技能,也会关注她们的情感和品德。好的教育方法,对男孩儿和女孩儿都适用,男孩儿和女孩儿都需要成长为快乐的、独立的、有用的人。第二章智力开发和好习惯:一条更短的路I gothrough Sunday’s tunnel, hushed and deep;up Monday’s mountain, craggy and steep;along Tuesday’s trail, winding and slow;into Wednesday’s woods, still half way to go;over Thursday’s bridge, shaky and tall;through the hidden gate in Friday’s wallto get toSATURDAY.I wish there were a shorter way.(Bonnie Nims)我穿过星期天的隧道,寂静而深邃爬上星期一的高山,崎岖而险峻沿着星期二的小路,蜿蜒而漫长到达星期三的森林,还有一半路程走过星期四的桥梁,摇摇欲坠穿过星期五高墙下隐藏的门终于到了星期六好希望有一条更短的路(邦妮·尼姆斯)

流行的观点常常一时推崇上清华、北大、哈佛和获得奥赛金奖的成功经验,一时又说这些不重要,孩子快乐才是目标。家长们往往在理念上希望孩子快乐,在行动上看重孩子的成绩。一篇篇被转发的文章强调的都是软技能,而实际生活中却发现硬技能也是必不可少的。其实,每次遇到这种讨论,我都会说一个简单的道理:“智慧、才能和成就可以与快乐同在。”

如果有父母说孩子的学习不重要,那么,他们至多也就是不愿意牺牲孩子的幸福快乐而换取学习成绩。为什么智力开发还应该是教育的目标?我作为父母,为孩子着想,用非常实际的眼光来看,其原因就是孩子会拥有更好的技能,属于更高的文化和知识阶层,将来在职场和生活中的每一步都会更容易做好,路更宽、机会更多、贡献更大,人也因此更明理、宽容和豁达。

所以本章的观点是:学习,包括孩子接触和理解的知识、学到的思考方法,都是成长的重要环节。学习成绩好,应该是孩子引以为豪的事;在学习中培养的努力和自律等良好习惯,往往有助于开发孩子其他的兴趣以促进全面发展;有了良好的基础知识,才能在此基础上更有创意,更有大成。

但是,学习不是死记硬背,它有好的方法。家长如果能抓住这些要点,就能让孩子在学习的路上更加步履轻盈。早期教育链接千亿个脑细胞

我做过两次全职妈妈,两个孩子出生的第一年都是我自己带的,这是我做的最明智的选择之一。上班之后,我也花了大量的时间和他们在一起。“大量”的定义是“每天”。在这方面我绝不含糊,不找借口,除了少数出差的时间,我争取每天早上、晚上都和他们在一起。早期教育的关键是刺激

关于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好处不用多说。众所周知,0~3岁是儿童脑细胞发展最快的时期。4岁时,孩子90%以上的脑细胞已经为未来的智力和情感发展打下了基础。我这里强调一点,就是早期智力开发的关键在于刺激(stimulation),而不是学习(learning)。这些刺激,包括语言上的、文字上的,也包括声音、颜色、触摸、情感和安全等。而父母的职责是为孩子打开世界,提供机会。

恺恺和骐骐都是非常幸运的。除了妈妈第一年都在身边,也有外婆、奶奶、爷爷的轮流照顾。这些家人给孩子最多的是安全感,让他们觉得每天都很快乐和满足。这两个孩子从襁褓中开始,随时都有人和他们交流、做游戏,有人向他们解释周围的世界;他们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被鼓励去探索,去失败,去享受。像所有的孩子一样,恺恺和骐骐大部分的童年时光就是快乐地玩耍。

2004年4月9日 骐骐1岁9个月

骐骐现在玩许多“过家家”的游戏。他把他最喜欢的毛绒玩具,包括小白熊、天线宝宝拉拉、小雪人、巴尼、布娃娃毛豆,在沙发上排成一排,每只玩具发一辆挑选出来的小汽车,用命令的口吻说:“玩!”

然后,骐骐拿一只小碗,假装做饭、炒菜、“放点儿油”、“放点儿盐”,跑到冰箱前“接点儿水”,再假装把东西放到微波炉里“转一下”,将做出来的菜送给每个毛绒玩具吃。

孩子在玩耍中学会交流。他们模仿大人的表情、懂得表达愿望、了解如何被满足、体会被爱和安全感,智力上的收效是这些交流玩耍的副产品。我的两个孩子说话都很早,比走路还早。根据我的记录,他们1岁的时候会说20个左右的单字,1岁两个月左右,就会讲几十个词,包括一些两三个字的词,1岁半就会讲一些较长的句子。

1999年5月2日 恺恺1岁4个月

恺恺上周开始会说两个字的词,连起来、中间不停顿的。恺恺会说很多词,如饺子、干丝、香蕉、梳子等,他自己还把许多两个字的词简化成叠词,如把饼干叫作干干。

他现在每天嘟嘟嘟嘟地说个不停,不管做什么事,嘴里都要讲述他正在做的事,讲得最多的是“开”“走”“爬”“讲”及形容词“大”和“小”。

恺恺现在还会“乱数数”。你说“1”,他说“2”;你说“3”,他说“5”;你说“6”,他说“8”。问他“几岁了”,他也说“2”。他最近故意调皮,会的东西不回答,笑着摇头,不告诉你。

昨天吃“萨其马”,恺恺说“杀马马”,全家人大笑。恺恺知道这句话很幽默,就反复说:“杀马马,嘿嘿嘿嘿!”

4个月后,恺恺就会讲故事和说儿歌了。在这段时间内,安全快乐的环境、父母家人对孩子的正反馈,积极地刺激了孩子智力和身心的发展。这些正面的因素,仿佛长成了他们身体的一部分,在上小学之后,两个孩子在学习上都相对轻松。如果父母不是每天和孩子在一起,他们如何能够了解到孩子这些细微的进步,并且进行有效的交流呢?孩子成长的关键节点

有一位妈妈对我说,她不喜欢孩子小的时候,傻傻的,挺没意思的。其实,当父母以为自己的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的时候,他们正在吸收大量的信息——脑细胞之间正在产生成千上万的链接,只是未必用父母懂得的方式表现出来。

孩子早期成长有一些非常重要的节点,比如,前面提到的语言能力、对数字的思维和抽象能力、文字感知能力等等。孩子的智力像是被“打开”的,而不是一点点从外面灌进去的,就好像春天花开或泉水解冻一般,有好多东西一直储藏在他们的身体里面,突然有一天泉涌而出。

2003年9月21日 骐骐1岁2个月

以前,骐骐总是想把一个很大的东西从一个很小的洞里塞进去,结果却做不成。今天他忽然发现了,进不去的就说“大”,然后找一个小的东西,说“小”,把小的塞进去。反复多次,乐此不疲。

2006年3月17日 骐骐3岁8个月

在前面一两周内,骐骐突然开始认字,先是字母全会,然后开始连猜带记地念书,见到字就问。许多简单的词都会了,可能有几十个词,好像是一夜间突然会的。

孩子在某些时期,在情感上也会有一个突然发展的阶段。他们会对以前不注意的事情变得敏感;在行动上,他们有时候反而会显得“退步”了,以前敢做的事现在不做了,以前没兴趣的话题现在有了兴趣。有时候,孩子也会表现出不愿意长大。

2005年9月9日 骐骐3岁2个月

随着骐骐智力的发展,他的心也变得敏感起来。妈妈有一本关于英文老歌的书,最近哥哥喜欢让妈妈唱几首。哥哥尤其喜欢的两首老歌,一首是福斯特的《故乡的亲人》(Old Folks at Home),讲一个人远离家乡;另一首是鲍勃·迪伦的《答案就在风中》(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讲一只鸽子飞呀飞,飞到大海上很远的地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