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第二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3 19:21:47

点击下载

作者:毕玉霞、方素芳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兽医(第二版)

中兽医(第二版)试读:

前言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紧紧围绕《高职高专畜牧兽医类专业人才培养指导方案》,按照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以充分体现专业课教材实用性、综合性、先进性的原则,本着有利于学科教育向能力教育转变,适应畜牧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的编写了本教材,可供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中等农业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师生使用。

在第二版教材的编写过程中,确立了以实用性和适应现代畜牧业特点为内容取舍的标准,不拘泥于现行中兽医著作与教材的框架。以“基础理论篇”、“中药方剂篇”、“临床篇”为架构,打破了传统的编写框架,体现出了本教材的系统性、完整性、实用性,着重对中兽医基础理论和实用防治技术的描述。在“基础理论篇”中吸取同类最新教材和专著的宝贵经验,力求使基础理论科学严谨、表述准确和知识随发展更新,详略得当,删繁就简,重点阐明中兽医学的思想精髓。在“中药方剂篇”中,对当前兽医临床和畜牧养殖中的热点方药进行了重点介绍,并以作为方药选择的主要取舍标准,力求重点突出,兼顾全面。“临床篇”中在保持了中兽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独特理论体系的前提下,采用了中兽医的“证”和现代兽医学的“病”的对比法,进行了辨证和论治。力求最大限度地贴合畜牧兽医工作的实际需要,包括吸纳广大同行最成熟的防治经验和最新的中兽医研究成果,并对各种防治技术与方法进行了客观的介绍与分析。

本教材是针对“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实现就业零距离”的目标编写而成的。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吸取了近年来教学和教材改革中的经验与成果,充实和优化教学内容,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坚持“必需”、“够用”和“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岗位”的原则,力求做到内容丰富、新颖、简练,结合相关科研成果和生产实践,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材增加了实验实训的教学比重,确保教材内容与现代科学技术“并行”。教材每章首设有学习目标,后有目标检测以及实训内容,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中兽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方便开展案例教学,修订过程中各位编者广泛收编临床畜禽常见病、多发病的实际案例融入教材,充实和丰富案例素材,以便强化案例教学。第二版教材单独增加了第十五章作为案例分析教学,为中兽医临床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信息与支持。

由于编者学术水平、编写经验所限,书中定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有关专家、同行和广大读者斧正。编 者2015年2月第一版 前言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精神,紧紧围绕《高职高专畜牧兽医类专业人才培养指导方案》,按照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充分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结合各地教学改革及课程设置具体情况,在教育部高等院校高职高专动物生产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及本套教材委员会的指导下,我们联合全国相关院校的老师编写了本书。本教材立意新颖,注重应用性,增加了实训内容,强化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本书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畜牧兽医类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以及畜牧生产、兽医临床的实际需要,并针对“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编写而成。本教材吸取了近年来教学改革和临床实践的经验与成果,优化教材内容,重在体现实用与应用性。为突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点,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坚持“必需”、“够用”和“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岗位”的原则,力求做到内容丰富、新颖、简练,结合相关科研成果和生产实践,使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以实现对学生启发性教育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编写结构和内容上,本书每章先设有学习目标,后有目标检测及实训内容,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中兽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全书共分十四章,编写分工如下:方素芳编写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四章;毕玉霞编写第三章、第十三章;秦健编写第五章;刘兴旺编写第六章;王新编写第七章;张丁华编写第八章;解慧梅、张丁华、秦健、王安、侯义宏、梁其康共同编写第九章;刘鑫编写第十章;张敬礼、刘鑫编写第十一章;毕玉霞、张丁华编写第十二章;张敬礼、苏杰编写第十四章。

由于编者学术水平、编写能力所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有关专家、同行和广大读者斧正。编 者2009年6月绪论【学习目标】

1.了解中兽医学的发展概况及展望。

2.掌握中兽医学的概念及两个基本特点。一、中兽医学的概念

中兽医学是研究中国传统兽医学的理、法、方、药、针灸等,用以防治畜禽病证为主要内容的科学,故又称中国传统兽医学。其起源于中国古代,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同畜禽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在长期的医疗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发展了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思想,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特点的理论体系和以四诊、辨证、方药及针灸为主要手段的诊疗方法。中兽医学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几千年来,中兽医学理论有效地指导着中兽医的临床实践,为我国及世界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二、中兽医学的发展概况

中兽医学起源于原始社会,即人类开始驯化野生动物为家畜的时期。人们把火、石器、骨器等,用于战胜人、畜疾病,出现了温热疗法、针砭术和外治法等。考古学发现,在新石器时代的河南仰韶遗址(公元前5000~公元前3000年)中,发掘出猪、马、牛等家畜的骨骼,以及石刀、骨针和陶器等;在陕西半坡遗址(公元前4800~公元前4300年)和姜寨遗址(公元前4600~公元前4400年)中,不但发掘出猪、马、牛、羊、犬、鸡的骨骼残骸及石刀、骨针、陶器等生活和医疗用具,而且还有用细木围成的圈栏遗迹。在内蒙古多伦县头道洼新石器遗址中出土的砭石,经鉴定具有切割脓疡和针刺两种作用。这些考古发现说明,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不但家畜的饲养已经普及,而且人类为了保护所饲养的动物,已开始把火、石器、骨器等战胜自然的工具用于防治动物疾病。

药物的认识,同样也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原始人集体出猎,共同采集食物,必然发生过因食用某种植物而使所患疾病得以治愈,或因误食某种植物而中毒的事例。经过无数次尝试,人们对某些植物的治疗作用和毒性有了认识,获得了原始的药理学和毒理学知识。如《淮南子·修务训》中有“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的记载,便生动地说明了药物的起源情况。

奴隶社会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我国兽医学有了初步发展,如殷商时期(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甲骨文记载有猪圈、牛棚、羊栏、马厩及人畜通用的病名和药名胃肠病、体内寄生虫、齿病、药酒等,还有青铜刀、青铜针,并开始应用阉割术。在殷周之际,产生了带有朴素性质的阴阳及五行学说,后成为中兽医学的推理工具。据《周礼》记载,约公元前11世纪,已设有专职兽医,诊治“兽病”及“兽疡”,并已采用灌药、手术及护养等综合措施治疗疾病。在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或以前还记载有人、畜通用药物100多种,以及严重危害家畜的疾病,如狂犬病、疥癣及猪囊虫(米猪)等。

封建社会前期(公元前475~公元265年)是中兽医学进一步奠定基础的阶段。当时出现了《黄帝内经》(约公元前3世纪),总结了秦汉以前几千年的医学经验,是一部十分珍贵的医学遗产。中兽医学的基本理论就源于这本书,并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书中还记载了以预防为主的“治未病”医学思想。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中兽医学又有了进一步发展,如秦代出现的“厩苑律”是世界上最早的兽医法规。汉代出现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人畜通用药学专著,是汉以前药物知识的总结,收载药物365种,而且对药物性味、功能已有明确的认识,如“牛扁(草药名)疗牛病”,“桐叶治猪奉”,特别是用水银治疗皮肤病更是世界医学史籍中最早的记载。汉代名医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充实和发展了前人辨证论治的经验,一直为兽医临床所借鉴,后世医者称此书为“方书之祖”。在汉简中还记载有兽医方剂,并把药做成丸剂给马内服。依据记载这一时期已用铁制九针,且针药并用治兽病。用革制马鞋护蹄,出现了专门的马医、牛医及畜牧兽医书《相六畜三十八卷》、《马经》、《牛经》等。东汉名医华佗发明了全身麻醉的“麻沸散”,推动了外科手术的发展。

封建社会中期(公元265~1368年)中兽医学形成了完整的学术体系,并继续向前发展。在魏晋南北朝时,晋人葛洪(公元281~341年)所著《肘后备急方》中炼丹术的记载成为制药化学的开端,比欧洲早500~600年。其中还有治六畜“诸病方”、应用灸法和“谷道入手”的诊疗技术、黄丹治脊疮等十几种病的治疗方法,以及应用类似狂犬病疫苗,防治狂犬病;并指出疥癣里有虫。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第六卷是畜牧兽医专卷,有治疗畜病方剂40多种,对群发病提出了早期隔离的方法,用以控制疾病的发展。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兽医学分科已较细致,病证诊治、方药、针灸均有了专著如《疗马方》、《伯乐治马杂病经》等,并已经开始兽医教育。在当时的太仆寺中就有“兽医六百人,兽医博士四人,学生一百人”。9世纪初,日本派留学生来我国学习兽医。唐人李石著的《司牧安骥集》是我国最早的教科书,也是较完整的一部中兽医古籍,对其理论和技术有较系统的论述。在西藏和新疆出现《医马论》、《牛医方》等。唐高宗时所颁的《新修本草》,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人畜通用药典。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对祖国医药学特别是方剂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被后人称之为“药王”。宋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中兽医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充实。已有专门疗养马的“病马监”,病浅者送上监,病重者送下监,是中国兽医院的开端。还有尸体剖检机构“剥皮所”,相当于兽医药房的“药密库”。此时期还出版有不少兽医专著,如《明堂灸马经》、《伯乐缄经》、《医驼方》、《疗驼经》、《马经》、《安骥方》、《重集医马方》等,促进了兽医技术的发展。据《使辽录》记载,11世纪时,我国少数民族已用醇作麻醉剂,进行马的切肺手术。北宋末出现著名兽医常顺;元代出现著名兽医卞宝(卞管勾),著有《痊骥通玄论》,对脏腑病理及一些多发病进行了总结性论述,并提出了“胃气不和,则生百病”的脾胃发病学说。

封建社会后期(公元1368~1840年)中兽医学得到进一步总结和发展。明代著名的兽医喻本元、喻本亨所著的《元亨疗马集》,内容丰富,是国内外流传最广的一部中兽医代表作。李时珍“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余家”,编著了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收载药物1892种,方剂11096首,附图1160幅,内容极为丰富,为人畜通用。刊行后不久,即传往国外,对世界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李时珍被公认为世界伟大科学家之一。但鸦片战争前的清代,中兽医学发展极其缓慢,李玉书于1736年对《元亨疗马集》进行改编,增加了部分内容,也删去了“东溪素问”中二十多论,现代流行的多是该版本。郭怀西编撰《注释马牛驼经大全集》。此后,仅有部分著作如《抱犊集》、《串雅兽医方》、《养耕集》等湮流于民间。

鸦片战争以后(1840~1949年),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兽医学被认为是“医方小道”,广大民间兽医遭到压迫,以致“无人学兽医者久矣”(《猪经大全·序》)。这一阶段的中兽医书籍主要有《抱犊集》(佚名,1850年)、《牛马快捷方式》(李春松,1861年)、《活兽慈舟》(李南晖,1873年)、《牛经切要》(佚名氏,1886年)、《猪经大全》(佚名氏,1891年)、《牛经备要医方》等(沈莲舫,1924年);流传的抄本主要有《畜宝》(佚名,1900年)、《驹儿编全卷》(佚名,1909年)、《治骡马良方》(1933年)等。《活兽慈舟》侧重黄牛、水牛同证异治,《畜宝》重点收集猪牛犬猫相法,《猪经大全》据考是四川人的作品。

1904年,北洋政府在保定建立了北洋马医学堂,从此西方现代兽医学开始有系统地在中国传播,使得中国出现了两种不同学术体系的兽医学,因而有了中、西兽医学之分。当时国内的反动统治阶级对中医和中兽医学采取了摧残及扼杀政策,于1929年悍然通过了“废止旧医案”,立即遭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反对。在此情况下,民间兽医遭受歧视和压迫,严重地阻碍了中兽医学的发展。但这一时期仍出现了《驹儿编全卷》(1909年)、《治骡马良方》(1933年)以及《兽医实验国药新手册》(1940年)等书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兽医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1956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加强民间兽医工作的指示》,对中兽医提出了“团结、使用、教育和提高”的政策。当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民间兽医座谈会”,提出了“使中西兽医紧密结合,把我国兽医学术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的战略目标。全国各中、高等农业院校设立中兽医学课程或开办中兽医学专业,培养了大批中兽医专门人才。1956年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成立了中兽医学小组,1979年成立了中西兽医结合学术研究会,后更名为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这一学术组织在团结广大中兽医工作者、促进中兽医学术发展、扩大国际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不断增加,中兽医学特别是兽医针灸在国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不少院校先后多次举办了国际兽医针灸培训班,或派出专家到国外讲学,促进了中兽医学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近年来,中兽医学在临床应用方面,也有了进一步提高和发展,创造出了许多新疗法和新剂型。随着我国人民饲养宠物的增加,中兽医技术在治疗犬、猫疾病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中药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和应用,不但显示出中药在促进动物生产性能和防治动物疾病方面有其独特作用,而且也将在环保及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三、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兽医学在发展的早期,便接受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的指导思想,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逐步形成了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基本特点的学术体系。

1.整体观念

中兽医学认为,动物体本身各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协调,在病理变化上相互影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动物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它与外界环境之间紧密相关。自然界既是动物正常生存的条件,也可成为疾病发生的外部因素,动物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以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即动物体与自然环境构成一个整体。因此,中兽医学的整体观念,实际上是指动物体本身的整体性和动物体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两个方面,它贯穿于中兽医学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的各个方面。(1)动物体本身的整体性 中兽医学认为,动物体是以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为中心,通过经络使各组织器官紧密相连而形成的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五脏与六腑互为表里,与九窍各有所属,各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联系,以维持机体内部的平衡和正常的生命活动。

中兽医认识疾病,首先着眼于整体,重视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机体某一部分的病变,可以影响到其他部分,甚至引起整体性的病理改变,如脾气虚本为一脏病变,但迁延日久,则会因机体生化乏源而引起肺气虚、心气虚,甚至全身虚弱。另一方面,整体的状况又可影响局部的病理过程,如全身虚弱的动物,其创伤愈合较慢等。总之,疾病是整体患病,局部病变是整体患病的局部表现。

中兽医诊察疾病,往往是从整体出发,通过观察机体外在的各种临床表现,去分析研究内在的全身或局部的病理变化,即察外而知内。由于动物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无论整体病变还是局部病变,都必然会在机体的形体、窍、液及色脉等方面有所反映。以察口色为例,察口色观察的是口舌局部的变化,但通过对口色的观察,可以分析机体内部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病邪的轻重、疾病的进退等。

中兽医治疗疾病亦从整体出发,既注意脏腑之间的联系,又注意脏腑与形体、窍、液的联系。如见口舌糜烂,当知心开窍于舌,便认为此即心火亢盛的表现,应以清心泻火的方法治疗。此外,“表里同治”或“从五官治五脏”,以及“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等,都是从整体观念出发,确定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的具体体现。(2)动物体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中兽医学认为,动物体与自然环境之间是既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动物不能离开自然界而生存,自然环境的变化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动物体的生理功能。当动物能够通过调节自身的功能活动以适应所处环境的变化时,便不致引起疾病,否则就会导致病理过程。例如,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是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动物可以通过气血进行调节适应。如春夏阳气发泄,气血趋于表,则皮肤松弛,疏泄多汗;秋冬阳气收藏,气血趋于里,则皮肤致密,少汗多尿。同样,随四时的不同,动物的口色有“春如桃花夏似血,秋如莲花冬似雪”的变化,脉象有“春弦、夏洪、秋毛、冬石”的改变,这都属于正常生理调节范围。但当气候异常或动物调节适应机能失调,使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失去平衡时,则可引起与季节性环境变化相关的疾病,如风寒、风热、中暑等。

由于动物体与自然环境相关,因此在治疗动物疾病时,就要考虑到自然环境对动物体的影响。古人在总结自然界的变化对机体影响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关疾病防治的措施。例如,脾肾阳虚性咳喘,往往夏季减轻,秋冬加重,常用“温补脾肾”之剂调养,并着重在阳气最旺的夏季来调养预防,此谓“春夏养阳”;而阴虚肝旺的动物,春季易使病发作,故在阴盛的冬季给予滋补,以预防春季发生,此谓“秋冬养阴”。此外,“因时、因地、因畜制宜”的治疗原则,也是整体观念在中兽医治疗中的体现。

总之,中兽医学中的整体观念,对于动物疾病的防治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临床实践中,一定要从整体观念出发,既要考虑到动物体本身的整体性,又要注意到动物体和外界环境的相关性,只有这样才能对病证做出正确的诊断,确定有效的防治措施。

2.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兽医认识疾病、确定防治措施的基本过程。“辨证”是把通过四诊所获取的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以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即识别疾病证候的过程;“论治”是根据证的性质确定治则和治法的过程。辨证是确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也是辨证的目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措施是否恰当,取决于辨证是否正确;而辨证论治的正确性,又有待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检验。因此,辨证和论治是诊疗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也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

为了很好地理解“证”的概念,必须把“病”、“证”、“症”三者做一比较。“病”,是指有特定病因、病机、发病形式、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个完整的病理过程,即疾病的全过程,如感冒、痢疾、肺炎等。“症”,即症状,是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如发热、咳嗽、呕吐、疲乏无力等。“证”,既不是疾病的全过程,又不是疾病的某一项临床表现,而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和不同类型病机的本质,包括病因(如风寒、风热、湿热等)、病位(如表、里、脏、腑等)、病性(如寒、热等)和邪正关系(如虚、实等)的概括,它既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同时也提出了治疗方向。如“脾虚泄泻”证,既指出病位在脾,正邪力量对比属虚,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泄泻,又能据此推断出致病因素为湿,从而也就指出了治疗方向为“健脾燥湿”。由之可见,“病”是机体发生病理变化的全过程,“症”是专指病证的外在表现,“证”是对疾病过程不同阶段和不同类型的概括。换言之,由于“证”反映的是疾病在某一特定阶段病理变化的实质,因此,在辨病基础上的辨证是中兽医认识和分析疾病的重要特点。

相对于“辨病治疗”和“对症治疗”,中兽医学的辨证论治更能抓住疾病发展不同阶段的本质,它既看到同一种病可以包括不同的证,又看到不同的病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相同的证,因而可以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治疗措施。如同为外感表证,若属外感风寒,则治宜辛温解表,方用麻黄汤类;若属外感风热,则治宜辛凉解表,方用银翘散类,此谓“同病异治”;而脱肛、子宫下垂、虚寒泄泻等病,虽然性质不同,但当其均以中气下陷为主症时,都可以补中益气之剂进行治疗,谓之“异病同治”。四、学习中兽医学的目的和方法

1.学习目的

中兽医学和西兽医学都是人们在长期同畜病作斗争的实践中创造的。其形成和发展,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等差异,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中兽医学在过去的历史长河中,保证畜禽健康,为畜牧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深受群众欢迎。由于历史限制,仅靠直观来做归纳分析和判断,未能和现代科学结合,未能实现与严密的科学转变,所以必须努力发掘、整理提高中兽医学。西兽医诊断和治疗疾病,是在病因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解剖组织学的基础上依靠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更重要的是以实验室检查所见为依据;辨病比较细致、深入、具体、特异性比较强,治疗上针对性也比较强。但过多强调病变局部,相对地忽视整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机械唯物论观点。对一些无法诊断的疾病其防治措施相对来说就显得贫乏。辨证是中兽医的特点,是其所长;辨病是西兽医的优点。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中西结合,各取所长,各弃所短,彼此取长补短。如能够做好,其宽广的远景是无限的。

目前我国正从两个方面着手实现这一历史任务。一是中兽医现代化,就是运用现代科学与技术对中兽医学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系统地进行整理,完整地进行研究,注意保留传统特色,使中兽医学理论与技术的优点、长处得到保持和发扬,继续为人类服务;二是中西结合,就是取两医之长,补两医之短,在医学上形成新的认识、新的理论、新的技术。经多年的探索,对中西兽医结合的方式和途径,如从理论上结合、从方药上结合、从针灸上结合等都取得了成果。只要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兽医学,使之实现现代化,使中西兽医结合,就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的兽医学并跻身于世界医学之林。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一项极其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所以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实习,掌握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特点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初步具有独立分析及诊治动物疾病的能力,并能贯彻“继承和发扬祖国兽医学的遗产”的方针,肩负起继承和发扬中兽医学的历史使命,为发展畜牧业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服务。

2.学习方法(1)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 中兽医学是在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思想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它在解释动物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时,借用了一些属于古代哲学范畴的概念。因此,中兽医学中包含了大量的哲学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时,要理解中兽医学中的哲学内容,掌握中兽医学认识和分析事物的基本观点。在学习中,还要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吸收其精华,予以继承和发扬。(2)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中兽医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几千年的时间,其理论、方药及针灸等诊疗技术都是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科学,只有做到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才能加深对中兽医学理论的认识,加快对各项临床诊疗技术的掌握。(3)注意中西兽医学是两套不同的学术体系 中、西兽医学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两套不同的学术体系。因此,在学习中兽医学时,应根据中兽医学的特点,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核心,逐步做到对中兽医学的理、法、方、药及针灸等内容融会贯通。虽然在学习中可以把中西兽医学的有关内容进行比较,但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强求用西兽医学的观点来解释中兽医学的一切理论,对于暂时还不能用现代兽医学观点做出解释的,先接受,再慢慢理解,不应轻易否定。【目标检测】1.为什么说中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2.什么是整体观念?其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3.什么是症、证、病?三者之间关系如何?4.怎样理解辨证论治?第一篇基础理论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学习目标】

1.了解阴阳概念的形成过程,正确理解阴阳的含义,掌握阴阳变化的基本规律。

2.了解五行概念的形成过程及五行的特性,掌握五行归类及五行的相互关系。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带有朴素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性质的哲学思想,是用以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约在2000多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学说被引用到医药学中来,作为推理工具,借以说明动物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的辨证及病证防治,成为中兽医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节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以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及其消长变化来认识自然、解释自然、探求自然规律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中兽医学引用阴阳学说来阐释兽医学中的许多问题,以及动物和自然的关系,并贯穿于中兽医学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兽医学的指导思想。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用以概括对立统一关系的一对范畴,是对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的最初含义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以日光的向背定阴阳。向阳的地方具有明亮、温暖的特性,背阳的地方具有黑暗、寒冷的特性,于是又以这些特性来区分阴阳。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古人遇到种种似此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的现象,于是就不断地引申其义,将天地、上下、日月、昼夜、水火、升降、动静、内外、雌雄等,都用阴阳加以概括,阴阳也因此而失去其最初的含义,成为一切事物对立而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的代名词。古人正是从这一朴素的对立统一观念出发,认为阴阳两方面的相反相成,消长转化,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源。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意思是说,阴阳是宇宙间的普遍规律,是一切事物所服从的纲领,各种事物的产生与消亡,都根源于阴阳的变化。

阴阳既然是指矛盾的两个方面,也就代表了事物两种相反的属性。一般认为,识别阴阳的属性,是以上下、动静、有形无形等为准则。概括起来,凡是向上的、运动的、无形的、温热的、向外的、明亮的、亢进的、兴奋的及强壮的均属于阳,而凡是向下的、静的、有形的、寒凉的、向内的、晦暗的、减退的、抑制的及虚弱的均属于阴。阴阳既可以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又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前者如天与地、昼与夜、水与火、寒与热等,后者如人体内部的气和血、脏与腑,中药的温性与寒性等。

阴阳所代表的事物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阴阳双方是通过比较而加以区分的,单一事物无法确定阴阳;另一方面,则表现为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如以背部和胸腹的关系来说,背部为阳,胸腹为阴;而属阴的胸腹,又以胸在膈前属阳,腹在膈后属阴。又如以脏腑的关系来说,脏为阴,腑为阳;而属于阴的五脏,又以心、肺位居膈前而属阳,肝、脾、肾位居膈后而属阴;属于阴的肝,又因其气主升,性疏泄而属阳,为阴中之阳。这些都说明阴阳是相对的,阴阳之中复有阴阳。由此可见,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概括为阴和阳两类,任何一种事物内部又可以分为阴和阳两个方面,而每一事物内部阴或阳的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这种事物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现象,在自然界是无穷无尽的。故《素问·金匮真言论》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素问·阴阳离合论》中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总之,阴阳具有以下特性:阴阳的普遍性——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规律;阴阳的相对性——阴阳属性是相对的,随时间条件而变化;阴阳的无限可分性——阴阳之中复有阴阳。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的相互对立

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都存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相互对立,主要表现在他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斗争的关系。犹如力学中的作用与反作用,电学中的正电与负电一样,一切事物都存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之所以是相互对立的,主要表现于它们之间是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的。有相互斗争,才有相互制约,有制约才有规律性,有制约、有斗争,才能推动事物不断发展变化。以四季的寒暑为例,夏季虽阳热盛,但夏至以后阴气渐生,以制约炎热之阳;冬季虽阴寒盛,但冬至以后则阳气渐生,以制约严寒之阴。冰冷可以降低高温,温热可以驱散寒冷,温热属阳,寒凉属阴,相互对立的一方,总是通过斗争对另一方起制约作用。在正常畜体,脾主升(升为阳)和胃主降(降为阴),一升一降,一阴一阳,总是处于相互斗争、相互制约的状态,以保证消化功能的正常进行。若某些原因,使一方太过,另一方就不足,相对平衡就被破坏,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2.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阳的互根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即阴或阳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立的另一方作为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如热为阳,寒为阴,没有热就无所谓寒;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也无所谓下,双方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关系,即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根于阴,阴根于阳。”

阴阳的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关系。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生于阳,阳生于阴”,便是说“孤阴”和“独阳”不但相互依存,而且还有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关系,即阴精通过阳气的活动而产生,而阳气又由阴精化生而来。正如《医贯砭·阴阳论》中指出:“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同时,阴和阳还存在着“阴为体,阳为用”的相互依赖关系。体,即本体(结构或物质基础);用,指功用(功能或机能活动)。体是用的物质基础,用又是体的功能表现,二者不可分割。又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指出阴精在内,是阳气的根源;阳气在外,是阴精的表现(使役)。

3.阴阳的相互消长

阴阳的相互消长是指阴阳双方不断运动变化,此消彼长,又力求维系动态平衡的关系。阴阳双方在对立制约、互根互用的情况下,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此消彼长的变化过程中,正所谓“阴消阳长,阳消阴长”。例如,机体各项机能活动(阳)的产生,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营养物质(阴),这就是“阴消阳长”的过程;而各种营养物质(阴)的化生,又必须消耗一定的能量(阳),这就是“阳消阴长”的过程。在生理情况下,这种阴阳的消长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阴阳双方维持着一个相对的平衡状态。假若这种阴阳的消长,超过了这个范围,导致了相对平衡关系的失调,就会引发疾病。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说的“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就是指由于阴阳消长的变化,使得阴阳平衡失调,引起了“阳气虚”或“阴液不足”的病证,其治疗应分别以温补阳气和滋阴增液使阴阳重新达到平衡为原则。

4.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属性相反的方向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如果说“阴阳消长”是量变过程,“阴阳转化”便是质变过程。“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就是说阴“重”可转化为阳,阳“重”可转化为阴;寒“极”有可能向热方向转化,热“极”时,便有可能向寒方向转化。但这种阴阳转化是有条件的,这里的“重”和“极”就是条件。没有内部和外部的条件是不可能转化的,地面上的水(阴),得热才可蒸发为气体(阳);天上的水蒸气(阳),遇寒冷才凝结成水(阴)而下降地面。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阴阳转化是较常见的。如急性热病,由于热毒重极,耗伤正气,在持续高热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一派阴寒危象。抢救及时,处理得当,使四肢转温,脉色转和,阳气恢复,病情出现转机。前者是由阳转阴,后者是由阴转阳。三、阴阳学说在中兽医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兽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以说明动物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1.生理方面(1)说明动物体的组织结构 根据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认为动物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组织结构可以用阴阳两个方面加以概括说明。就大体部分来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背部为阳,胸腹为阴。就四肢的内外侧而论,则外侧为阳,内侧为阴。就脏腑而言,则脏为阴,腑为阳;而具体到每一脏腑,又有阴阳之分,如心阳、心阴,肾阳、肾阴,胃阴、胃阳等。总之,动物体的每一组织结构,均可以根据其所在的上下、内外、表里、前后等各相对部位,以及相对的功能活动特点来概括阴阳,并进而说明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2)说明动物体的生理 中兽医学认为,正常的生命活动是阴阳这两个方面保持对立统一的结果。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者,藏精而起亟(亟,可作气解)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就是说“阴”代表着物质或物质的储藏,是阳气的源泉;“阳”代表着机能活动,起着卫外而固守阴精的作用;没有阴精就无以产生阳气,而通过阳气的作用又不断化生阴精,二者同样存在着相互对立、互根互用、消长转化的关系。在正常情况下,阴阳保持着相对平衡,以维持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否则,阴阳不能相互为用而分离,精气就会竭绝,生命活动也将停止,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说的“阴阳离决,精神乃绝”。

2.病理方面(1)说明疾病的病理变化 中兽医学认为,疾病是动物体内阴阳两方面失去相对平衡,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关系到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正气,是指机体的机能活动和对病邪的抵抗能力,以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等;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正气包括阴精和阳气两个部分,邪气也有阴邪和阳邪之分。疾病的过程,多为邪正斗争引起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过程。

在阴阳偏盛方面,认为阴邪致病,可使阴偏盛而阳伤,出现“阴盛则寒”的病证。如寒湿阴邪侵入机体,致使“阴盛其阳”,从而发生“冷伤之证”,动物表现为口色青黄,脉象沉迟,鼻寒耳冷,身颤肠鸣,不时起卧。相反,阳邪致病,可使阳偏盛而阴伤,出现“阳盛则热”的病证。如热燥阳邪侵犯机体,致使“阳盛其阴”,从而出现“热伤之证”,动物表现为高热,唇舌鲜红,脉象洪数,耳耷头低,行走如痴等症状。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胜则寒,阳胜则热。”《元亨疗马集》中也有“夫热者,阳胜其阴也”,“夫寒者,阴胜其阳也”的说法。

在阴阳偏衰方面,认为一旦机体阳气不足,不能制阴,会出现阴有余,发生阳虚阴盛的虚寒证;相反,如果阴液亏虚,不能制阳,会出现阳有余,发生阴虚阳亢的虚热证。正如《素问·调经论》所说:“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由于阴阳双方互根互用,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均可导致对方的不足,即所谓“阳损及阴,阴损及阳”,最终可导致“阴阳俱虚”。如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因阳气虚弱致使阴精化生不足,或因阴精不足致使阳气化生无源,最后导致阴阳两虚。

阴阳的偏胜或偏衰,均可引起寒证或热证,但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阴阳偏胜所形成的病证是实证,如阳邪偏胜导致实热证,阴邪偏胜导致实寒证等;而阴阳偏衰所形成的病证则是虚证,如阴虚则出现虚热证,阳虚则出现虚寒证等。故《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2)说明疾病的发展 在病证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病性和条件的不同,可以出现阴阳的相互转化。如“寒极则热,热极则寒”,即是指阴证和阳证的相互转化。临床上可以见到由表入里、由实转虚、由热化寒和由寒化热等的变化。如患败血症的动物,开始表现为体温升高、口舌红、脉洪数等热象,当严重者发生“暴脱”时,则转而表现为四肢厥冷、口舌淡白、脉沉细等寒象。(3)判断疾病的转归 若疾病经过“调其阴阳”,恢复“阴平阳秘”的状态,则以痊愈而告终;若继续恶化,终致“阴阳离决”,则以死亡为转归。

3.诊断方面

既然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任何疾病无论其临床症状如何错综复杂,只要在收集症状和进行辨证时以阴阳为纲加以概括,就可以执简驭繁,抓住疾病的本质。(1)分析症状的阴阳属性 一般来说,凡口色红、黄、赤紫者为阳,口色白、青、黑者为阴;凡脉象浮、洪、数、滑者为阳,沉、细、迟、涩者为阴;凡声音高亢、洪亮者为阳,低微、无力者为阴;身热属阳,身寒属阴;口干而渴者属阳,口润不渴者属阴;躁动不安者属阳,踡卧静默者属阴。(2)辨别证候的阴阳属性 一切病证,不外“阴证”和“阳证”两种。八纲辨证就是分别从病性(寒热)、病位(表里)和正邪消长(虚实)几方面来分辨阴阳,并以阴阳作为总纲统领各证(表证、热证、实证属阳证,里证、寒证、虚证属阴证)。临床辨证,首先要分清阴阳,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又如《元亨疗马集》说:“凡察兽病,先以色脉为主……然后定夺其阴阳之病。”《景岳全书·传忠录》也说:“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故证有阴阳,脉有阴阳,药有阴阳……设能明彻阴阳,则医道虽玄,思过半矣。”

4.治疗方面(1)确定治疗原则 由于阴阳偏胜偏衰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泻其有余,补其不足,调整阴阳,使其重新恢复平衡就成为诊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对于阴阳偏胜者,应泻其有余,或用寒凉药以清阳热,或用温热药以祛阴寒,此即“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治疗原则;对于阴阳偏衰者,应补其不足,阴虚有热则滋阴以清热,阳虚有寒则益阳以祛寒,此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见王冰《素问》注释)的治疗原则。(2)用阴阳来概括药物的性味与功能 药物的性味、功能可用阴阳来加以区分,作为临床用药的依据。一般来说,温热性的药物属阳,寒凉性的药物属阴;辛、甘、淡味的药物属阳,酸、咸、苦味的药物属阴;具有升浮、发散作用的药物属阳,而具沉降、涌泄作用的药物属阴。根据药物的阴阳属性,就可以灵活地运用药物调整机体的阴阳,以期补偏救弊。如热盛用寒凉药以清热,寒盛用温热药以祛寒,便是《内经》中所指出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用药原则的具体运用。

5.预防方面

由于动物体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动物体的阴阳必须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否则便易引起疾病。因此,加强饲养管理,增强动物体的适应能力,就可以防止疾病的发生。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疴疾不起……”《元亨疗马集·腾驹牧养法》中也提出了“凡养马者,冬暖屋,夏凉棚”,“切忌宿水、冻料、尘草、砂石……食之”的预防措施。此外,还可以通过春季放大血、灌四季调理药等方法来调和气血,协调阴阳,预防疾病。第二节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也属于古代哲学范畴,它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和“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中兽医学中,五行学说被用以说明动物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实践。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行中的“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行”,是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发现,木、火、土、金、水是构成宇宙中一切事物的五种基本物质,这些物质既各具特性,又相互联系,运行不息。历代思想家就是将这五种物质的特性作为推演各种事物的法则,对一切事物进行分类归纳,并将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作为阐释各种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法则,对事物间的联系和运动规律加以说明,从而形成五行学说的。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学说,是以五行的抽象特性来归纳各种事物,以五行之间生克制化的关系来阐释宇宙中各种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协调平衡。

1.五行的特性

五行的特性,来自古人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自然现象及其性质的直接观察和抽象概括。一般认为,《尚书·洪范》中所说的“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是对五行特性的经典概括。(1)木的特性 “木曰曲直”。曲,屈也;直,伸也。曲直,原指树木的枝条具有生长、柔和、能曲又能直的特性,后引申为凡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属于木。(2)火的特性 “火曰炎上”。炎,有焚烧、热烈之意;上,即上升。炎上,原指火具有温热、蒸腾向上的特性,后引申为凡有温热、向上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属于火。(3)土的特性 “土爰稼穑”。爰,通曰;稼,即种植谷物;穑,即收获谷物。稼穑,泛指人类种植和收获谷物等农事活动。由于农事活动均在土地上进行,因而引申为凡有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属于土。故有“土载四行”、“万物土中生”和“土为万物之母”的说法。(4)金的特性 “金曰从革”。从,即顺从;革,即变革。从革,是指金属物质可以顺从人意,变革形状,铸造成器。也有人认为,金属源于对矿物的冶炼,其本身是顺从人意,变革矿物而成,故曰“从革”。又因金之质地沉重,且常用于杀伐,因而引申为凡有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属于金。(5)水的特性 “水曰润下”。润,即潮湿,滋润;下,即向下,下行。润下,是指水有滋润下行的特点,后引申为凡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属于水。

2.五行的归类

五行学说是将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以及动物体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现象,进行广泛联系,按五行的特性以“取类比象”或“推演络绎”的方法,根据事物不同的形态、性质和作用,分别将其归属于木、火、土、金、水五行之中。现将自然界和动物体有关事物或现象的五行归类,见表1-1。表1-1 五行归类

3.五行的相互关系

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不是孤立的、静止不变的,而是存在着有序的相生、相克及制化关系,从而维持着事物生化不息的动态平衡,这是五行之间关系正常的状态。(1)五行相生 生,即资生、助长、促进。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资生、助长和促进关系,借以说明事物间有相互协调的一面。五行相生的次序如下。

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生我”及“我生”两方面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以木为例,水生木,水为木之母;木生火,火为木之子。再以金为例,土生金,土为金之母;金生水,水为金之子。五行之间的相生关系,也称为母子关系。(2)五行相克 克,即克制、抑制、制约。五行相克,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克制和制约关系,借以说明事物间相拮抗的一面。五行相克的次序如下。

在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克我”及“我克”两方面的关系。“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我克者”为我所胜。以土为例,土克水,则水为土之“所胜”;木克土,则木为土之“所不胜”。又以火为例,火克金,则金为火之“所胜”;水克火,则水为火之“所不胜”。五行之间的相克关系,也称为“所胜、所不胜”关系。

五行的这种相生相克关系的平衡协调叫做五行制化,是五行生克关系的相互结合。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事物就会因过分亢进而为害,就不能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因此,必须有生有克,相反相成,才能维持和促进事物间的平衡协调和发展变化。正如张景岳在《类经图翼·运气上》中所说:“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3)五行相乘 乘,凌也,有欺侮之意。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即相克太过,是事物间关系失去相对平衡的另一种表现,其次序同于五行相克。

引起五行相乘的原因有“太过”和“不及”两个方面。“太过”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亢胜,对其所胜者加倍克制,导致被乘者虚弱。以木克土为例,正常情况下木克土,如木气过于亢盛,对土克制太过,土本无不足,但亦难以承受木的过度克制,导致土的不足,称为“木乘土”。“不及”是指某一行自身虚弱,难以抵御来自所不胜者的正常克制,使虚者更虚。仍以木克土为例,正常情况下木能制约土,若土气过于不足,木虽然处于正常水平,土却难以承受木的克制,导致木克土的力量相对增强,使土更显不足,称为“土虚木乘”。(4)五行相侮 侮,有欺侮、欺凌之意。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又称“反侮”,是事物间关系失去相对平衡的另一种表现。五行相侮的次序与五行相克相反。

引起相侮的原因也有“太过”和“不及”两个方面。“太过”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强盛,使原来克制它的一行不但不能克制它,反而受到它的反克。例如,正常情况下,金克木,但若木气过于亢盛,金不但不能克木,反而被木所反克,出现“木侮金”的逆向克制现象。“不及”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虚弱,不仅不能克制其所胜的一行,反而受到它的反克。例如,正常情况下,金克木,木克土,但当木过度虚弱时,不仅金来乘木,而且土也会因木之虚弱而对其进行反克,称为“土侮木”。

总之,五行的生克制化,是正常情况下五行之间相互资生、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是事物维持正常协调平衡关系的基本条件;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是五行之间生克制化关系失调情况下发生的异常现象,是事物间失去正常协调平衡关系的表现。三、五行学说在中兽医中的应用

在中兽医学中,五行学说主要是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说明动物体脏腑、组织器官的五行属性,以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来分析脏腑、组织器官的各种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五行的乘侮关系和母子相及来阐释脏腑病变的相互影响,并指导临床辨证论治。

1.生理方面(1)用五行的属性来说明脏腑器官的特性 如木有升发、舒畅条达的特性,肝喜条达而恶抑郁,主管全身气机的舒畅条达,故肝属“木”;火有温热炎上的特性,心阳有温煦之功,故心属“火”;土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主运化水谷,为气血生化之源,故脾属“土”;金性清肃、收敛,肺有肃降作用,故肺属“金”;水有滋润、下行、闭藏的特性,肾有藏精、主水的作用,故肾属“水”。(2)以五行生克制化的关系说明脏腑器官之间相互资生和制约的关系 例如,肝能制约脾(木克土),脾能资生肺(土生金),而肺又能制约肝(金克木)等。又如,心火可以助脾土的运化(火生土),肾水可以抑制心火(水克火),其他依此类推。五行学说认为机体就是通过这种生克制化以维持相对的平衡协调,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2.病理方面

疾病的发生及传变规律,可用五行学说加以说明。根据五行学说,疾病的发生是五行生克制化关系失调的结果,五脏之间在病理上存在着生与克的传变关系。相生的传变关系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种类型,相克的传变关系包括相乘为病和相侮为病两条途径。(1)母病及子 是指疾病的传变是从母脏传及子脏,如肝(木)病传心(火)、肾(水)病及肝(木)等。(2)子病犯母 是指疾病的传变是从子脏传及母脏,如脾(土)病传心(火)、心(火)病及肝(木)等。(3)相乘为病 即相克太过而为病,其原因一是“太过”,一是“不及”。如肝气过旺,对脾的克制太过,肝病传于脾,则为“木旺乘土”;若先有脾胃虚弱,不能耐受肝的相乘,致使肝病传脾,则为“土虚木乘”。(4)相侮为病 即反向克制而为病,其原因亦为“太过”和“不及”。如肝气过旺,肺无力对其加以制约,导致肝病传肺(木侮金),称为“木火刑金”;又如脾土不能制约肾水,致使肾病传脾(水侮土),称为“土虚水侮”。

一般来说,按照相生规律传变时,母病及子病情较轻,子病犯母病情较重;按照相克规律传变时,相乘传变病情较重,相侮传变病情较轻。

3.诊断方面

五行学说认为,动物体的五脏、六腑与五官、五体、五色、五液、五脉之间是存在着五行属性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脏腑的各种功能活动及其异常变化可反映于体表的相应组织器官,即“有诸内,而必形诸外”,故脏腑发生疾病时就会表现出色泽、声音、形态、脉象诸方面的变化,据此可以对疾病进行诊断。《元亨疗马集》中提出的“察色应症”,便是以五行分行四时,代表五脏分旺四季,又以相应五色(青、赤、黄、白、黑)的舌色变化来判断健、病和预后。如肝木旺于春,口色桃色者平,白色者病,红者和,黄者生,黑者危,青者死等。又如《安骥集·清浊五脏论》中所说的“肝病传于南方火,父母见子必相生;心属南方丙丁火,心病传脾祸未生……心家有病传于肺,金逢火化倒销形;肺家有病传于肝,金能克木病难痊”,即是根据疾病相生、相克的传变规律来判断预后的。

4.治疗方面

根据五行学说,既然疾病是脏腑之间生克制化关系失调,出现“太过”或“不及”而引起的,因此抑制其过亢,扶助其过衰,使其恢复协调平衡便成为治疗的关键。根据相生规律提出的治疗原则是“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若按相克规律,其治疗原则为“抑强扶弱”。后世医家根据这些治疗原则,制定出了很多治疗方法,如“扶土抑木”(疏肝健脾相结合)、“培土生金”(健脾补气以益肺气)、“滋水涵木”(滋肾阴以养肝阴)等。同时,由于一脏的病变,往往牵涉到其他脏器,通过调整有关脏器,可以控制疾病的传变,达到预防的目的。如《难经·七十七难》中说:“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即是根据肝气旺盛,易致肝木乘脾土而提出用健脾的方法,防止肝病向脾的传变。【目标检测】1.说明阴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2.阴阳学说如何应用于中兽医学的各个方面?3.五行的中心思想是什么?4.如何运用五行学说指导临床?第二章脏腑【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脏腑学说的基本内容及藏象的含义。

2.掌握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3.掌握气血津液的生成、运行、调节及其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一节概述一、脏腑学说的概念

脏腑,即内脏及其功能的总称,是动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动物体各脏腑器官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称为脏腑学说。古人称脏腑为“藏象”(见《素问·六节藏象论》)。“藏”,即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即形象或征象,指脏腑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由此可见,这一学说主要是通过研究机体外部的征象,来了解内脏活动的规律及其相互关系。二、脏腑学说的内容

脏腑学说主要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及其相联系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脏,即心、肝、脾、肺、肾,是化生和储藏精气的器官,具有藏精气而不泻的特点。前人把心包列入又称六脏,但心包位于心的外廓,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其病变基本同于心脏,故历来把它归属于心,仍称五脏。

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无三焦者称五腑),是受盛和传化水谷的器官,具有传化浊物、泻而不藏的特点。如《素问·五藏别论》中说:“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胞宫。“奇”是异、“恒”为常之意,因其形态似腑,功能似脏,不同于一般的脏腑,故称奇恒之腑。其中,胆为六腑之一,但六腑之中,唯有它藏清净之液,故又归于奇恒之腑。三、脏腑学说的特点

脏与腑之间存在着阴阳、表里关系。脏在里,属阴;腑在表,属阳;心与小肠、肝与胆、脾与胃、肺与大肠、肾与膀胱、心包络与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