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文化(第二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3 20:04:15

点击下载

作者:王衍军

出版社: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民俗文化(第二版)

中国民俗文化(第二版)试读:

前言

本书是一部适合于汉语水平达到中、高级程度的外国留学生学习中国民俗文化的选修课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全书按由总述到专题介绍的组织方式,分中国民俗概述,中国民间交际礼仪习俗,中国民间人生礼仪习俗(包括民间诞生礼俗、民间成人礼俗、民间婚嫁习俗、民间丧葬习俗、民间人生礼仪习俗与语言),中国民间服饰习俗,中国民间饮食习俗,中国民间建筑与居住习俗,中国民间交通行运习俗,中国民间商业习俗等十二个章节系统讲述中国民俗文化知识。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中华大地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在悠悠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形成了“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钟敬文语)。它流传在老人们的口中,存活在孩子们童年的游戏中,反映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体现着一个民族的远古、今朝和明天……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个民族都通过约定俗成的方式将流传于本民族的各种生活习惯固定下来,并世世代代流传下去,体现为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传承千载的民俗文化,像生生不息的一股清泉,是民族文化之根。一些古老的民俗,经过无数岁月的淘洗,之所以能世世代代传袭下来,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适应了各个时代的人们在生活上和精神上的需求,从而成为一个民族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在文化交往过程中又相互影响、彼此交融,从而在世世代代的延续与发展之中,形成了中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体系。当然,本书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只是选取了部分少数民族和汉族的一些有特色的民俗现象,分章节略作介绍,从而在读者面前打开一扇鉴赏中国民俗文化的小窗口,而民俗文化又正是观察和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最直接、最生动的窗口。

我是来学习汉语的,为什么要学习中国的民俗文化呢?在我们授课时,不少外国留学生普遍有这种疑惑心理。首先是因为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本身不仅是文化,而且还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隐含于语言之中。所以,只有掌握、理解了语言所负载、包蕴的深层的文化信息,才能说是掌握了一门语言的精髓。其次,中外风俗习惯上的差异也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因素。“外国学生忽视中国日常风俗、一般的寒暄语、中国人对人与人关系的看法以及基本的文化背景知[1]识”在交际中会产生“严重的文化上的不妥行为”。比如,我曾于2006年搬入新居,我的学生对我说:“王老师,我们去您的新房看看吧。”在这里,学生不理解“新房”一词的含义,从而出现了词汇运用上的错误。为什么呢?因为“新房”专指“新婚夫妇的卧室”。那么应该怎么说呢?其实很简单,说成“新房子”或“新家”就可以了。因此,语言学习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适应的过程,文化项目的学习是语言学习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关系的探讨一直方兴未艾,目前学者们多注意到了在语言教学中如何进行文化的导入,我们认为文化依附于语音、词汇、语法等系统,隐含于语言中,在文化教学中同样可以兼顾到语言教学。特别是“中国民俗文化”课的教学对象多是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在教学中引导他们掌握语言知识、培养交际能力是可行的。比如,汉语中一些词语往往具有多义性,而一些民俗事象的形成正与词语的多义性相关。如在婚礼仪式上,人们将半生不熟的食品,如饺子、糕、面条等端给新娘吃,当新娘咬第一口时,有人问:“生不生?”新娘则必须回答“生”。这里的“生”具有两个义项:一是说面食没有煮熟,生;二是说生育,生儿育女。在这里是以“生熟”之“生”隐喻“生育”之“生”。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义词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民俗事象的隐含义,再引导他们掌握这种语义双关的修辞格。同样,在民俗教学中还可以引导留学生扩大词汇量。比如,在宗教信仰习俗中讲到“龙凤文化”时,可以引出“龙灯、龙舟、龙王、龙宫、龙眼、龙虾、车水马龙、望子成龙”等带“龙”字的词汇以及“凤毛麟角”,“宁做鸡头、不做凤尾”,“落地的凤凰不如鸡”,“鸡窝里飞出了金凤凰”等带“凤”字的词汇。这些词汇都是“龙凤文化”的直接反映,列出这些词汇,既有助于学生理解中国民间崇拜龙凤的深刻性,又有助于扩大他们的词汇量。

因此,编者在编写本书时,注重了民俗语言内容的编排,将民俗文化的传授与民俗语言的教学结合起来,力求把民俗语言研究成果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内容熔于一炉。

再者,外国留学生尤其是一些非华裔的留学生对中国民俗文化缺乏身处其境的文化信息储备,因此,本书选用了丰富的图片,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讲解中国民俗文化知识,以方便学生较为轻松地学习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感悟中国民俗文化的精髓和文化底蕴。在我们历经四轮的试用过程中,该教材的教学效果颇为理想,特别是这本书注意到了社会交际方面中外风俗习惯上的差异,既方便了学生们的生活,又为学生们到中国各地旅游提供了便利,满足了学生们的需求,因此,这门课程也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和欢迎。

此外,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编者参阅了国内一些图书馆有关民俗文化的书籍、资料,同时也从网络上参考、借鉴了部分图片资料,限于条件,编者不能一一细说,在此编者声明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也谨表示由衷的歉意和深深的谢意。

本书的出版及再版得到了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和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支持和资助,此外,暨南大学曾昭聪教授通阅全书,对本书赞誉有加,并慷慨惠赐序文,对此,编者均深表感谢。作为一部学术含量并不甚高的外招生教材,本书也得到了暨南大学出版社的厚爱,出版社黄圣英、杜小陆、陈涛、李艺、刘慧玲等几位编辑对本书提出了不少宝贵的意见,对他们的支持和帮助,编者同样深表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限于学力,囿于学识,书中难免有错误或欠妥之处,恳请读者匡正。编者谨识2011年5月

[1] 黎天睦,张占一.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印象记.世界汉语教学,1987(1)序

人类的语言文字与民俗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索绪尔曾指出:“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常会在它的语言中有所反映。”对外汉语教学是跨文化的语言教学活动,民俗文化的差异性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外国留学生中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传播一定的民俗文化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中国风俗的地区差异很大,对人们的生活甚至语言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学习汉语,首先要了解中国文化。中国民俗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而然就成为留学生应该了解并学习的一门必要科目。但是,综观现在的对外汉语教材,有关中国民俗文化的教材屈指可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这一方面的理论建设有待加强。

王衍军博士编著的《中国民俗文化》是一部优秀的、面向外国留学生的中国民俗文化教材。从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角度来看,我认为该教材体现了以下四个原则:

其一,系统性原则,即按照学科的逻辑顺序,系统连贯、循序渐进,对中国民俗文化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

该书是一本面向汉语水平达到中、高级程度的外国留学生学习中国民俗文化的教材。在内容上,本书共分十二章,第一章综述中国民俗文化的概念、分类及主要特征,后面十一个章节就中国民间交际礼仪习俗、中国民间人生礼仪习俗、中国民间服饰习俗、中国民间饮食习俗、中国民间建筑与居住习俗、中国民间交通行运习俗、中国民间商业习俗、中国民间信仰习俗、中国岁时节日习俗、中国民间姓氏习俗及中国民间艺术等十一个方面进行专题介绍,系统讲述了中国民俗文化知识。各个章节编排比较有条理,内容上繁简得当。

同时,该书对每一种习俗进行总述之后,又选取了部分少数民族和汉族的一些有特色的民俗现象,对此进行说明,更能说明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多民族的国家,不仅各地风俗不同,各民族的习俗也迥异,体现了中国民俗的多元性,作为教材来说则具有系统性。

其二,针对性原则,即针对中国民俗课程学习的对象——外国留学生,教材编写应尽量站在他们的角度从广泛的中国民俗文化中取材,教材要适合学习者的年龄、国别、语言、文化特点、学习目的、学习起点、学习时限等。

该书比较注重时代性和地域性,这是本书的一大优点。不但纵向地展示了民俗历史的发展变化,而且侧重介绍了当代社会中的民俗,有详有略,体现出历史发展的背景。针对中国的地域特征,书中介绍了一些各地的不同习俗,从而能够使留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例如,“中国民间饮食习俗”中介绍“汉族饮食文化的南北差异”,就提到了陕西和广东的汉族饮食习俗的差异,在接下来的“民间饮食礼仪习俗”中不仅描写了部分少数民族的饮食礼仪习俗,而且也介绍了各地汉族的饮食礼仪习俗,如“吃寿面”一项,就列举了杭州、江苏北部、福建、湖北赤壁等地的特色,并通过汉代的一则传说来说明吃寿面的习俗来历。

其三,文化与语言相结合的原则,即在文化学习中融入相关的语言知识,使学生在生活中理解和学习语言,注意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为跨文化的交际过程,在掌握语言的同时,自然地汲取其中的文化营养。

该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强调文化同语言的结合,力求将语言教学与风俗文化的讲授联系起来。几乎每章的最后一节都列举了与此章所涉及的民间习俗相关联的语言知识,如重点字词、俗语及详细解释等,体现出教材“对外”的特点。例如,第二章“中国民间交际礼仪习俗”第三节“交际礼仪习俗与语言”列举了各种称谓词语,并进行了分类。除此之外,还介绍了有关交际礼仪习俗的俗语,如“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眠知夜长,久交知人心”,“客随主便”等。书中都是先对重点字词作解释,然后再介绍本字条意思,这样就容易引起外国留学生的共鸣,使其更容易接受成语、习语的学习,在听、说、读、写时体验这些寻常字眼所带有的民俗文化磁力,使“教”与“学”也变得简单、形象、具体。同时,本书还明确指出“中国民俗文化”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具有一定汉语水平的中、高年级阶段的外国留学生,这一点建议是比较实际和可行的,因为对于一个汉语初学者来说,阅读涵盖了如此大量信息的教材,难度还是很大的。而对于中、高年级的外国留学生,学习本书内容,既有助于他们开阔文化视野、扩大词汇量,又有助于他们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深刻性。

其四,趣味性原则,即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应以生动活泼的内容、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提高教材的生动性,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其中最需要注意的是教材的内容必须是学生想要学的或想要了解的、与培养交际能力紧密相关的知识。

对外国留学生来说,学习一门外语是相当困难的,尤其是学习一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言,就这个方面来说,教材的趣味性就成了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很重要的因素,是编写教科书时应该重点考虑的方面之一。该书从各种途径选用了大量的图片,图文并茂、妙趣横生,更能生动形象地体现中国民俗文化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外国留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积极性。例如,在“中国民间信仰习俗”一章中讲到“人生保护神”时首先介绍了“福、禄、寿”三神,并在解说下面辅以“福、禄、寿三星铜塑像”,通过图片的视觉感受,外国留学生就会很容易了解中国的神像大都“龙绣玉带,手拿如意,脚穿朝靴,慈眉善目,给人以和颜悦色之感”,如果在生活当中见到此类塑像,他们就不会感到惊奇和难以理解了。对于书中出现的各地的风土民情图片,外国留学生如果在旅游中见到真实的情况,也会联想到书中介绍的知识。

以上四个原则,也可以说是该教材的亮点。

王衍军博士为学勤勉,成绩斐然,该教材是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成果之一,销量很大,这又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该教材确实编写得好。

该教材即将再版,王衍军博士嘱我为序,却之不恭,故作此序,希望相关研究日益深入,也祝愿王博士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推出更多的相关成果。曾昭聪2011年3月7日于暨南大学中文系第一章中国民俗概述第一节 民俗的概念和分类

一、民俗

民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所沿袭的生活文化,是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袭成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民俗的内容包括物质生活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民间信仰、民间语言、民间艺术、民间游戏娱乐等。

民俗是一个从日语中借来的词语,在英语中被称为folklore,直译为“人民的知识”、“群众的智慧”,后来形成了一门研究人类文化的重要学科。从概念上来看,可将其概括为“某个地域内某一民族或某一国家一般民众生活方式的总称”,其基本特征是“超越世代、绵延不绝的社会与文化传承”。每一个民族或者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风情,民俗是一部社会生活的活教材。如果要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一个民族,最佳的途径就是先了解其民风民俗,看一看这个民族吃什么、住什么、穿什么、用什么;看一看这个民族如何种田、如何种树、如何饲养牲畜、如何做工、如何经商;看一看这个民族过些什么节日,信仰什么样的神灵等。民俗不正像一部活教材一样,向世界各民族展示着自己民族的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风姿吗?也正是因为各民族的风俗民情不同,所以我们要“入乡随俗”,要“入国而问禁,入境而随俗”。比如,我们要到蒙古族聚居的地方去旅游,初次与蒙古族牧民相处或者进入蒙古包做客时,必须要了解、尊重他们的习俗。这些习俗大致可归纳如下:(1)骑马或者坐车接近蒙古包时,一定要慢行,以表示对主人的尊敬。(2)进入蒙古包之前,要把马鞭放在蒙古包外;如果拿着马鞭进入,就是对主人的不尊敬。(3)不能用鞭子打主人的狗。(4)不能往灶火里扔不干净的东西,不能在火旁砍东西。(5)蒙古包门外左侧如果挂一条绳子,就说明主人不能待客,因为这表示蒙古包内有病人。蒙古包蒙古包内部陈设(6)进了蒙古包后,主人让年长者坐左侧上座,其余的人依次坐下;男主人一般在右侧上座处陪客,女主人在桌子上摆放果子、奶豆腐、奶茶敬客。(7)一般由主人家中的年轻人敬酒,客人接酒后,以无名指蘸酒向空中弹指,表示敬天,接着向锅灶弹一次,表示敬“火神”,最后向桌子下方的地上弹指,表示敬大地和祖先,然后方能饮下。

二、中国民俗的主要内容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族群众多,地域性的生活文化多有差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可以说,要学好汉语,就必须先学好中国文化;要学好中国文化,则必须先了解中国的民俗文化。中国民俗是中国各族民众几千年来所创造的生活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世代沿袭的一种生活模式。其内容主要包括民间的风俗习惯、民间信仰和民间文艺三大类。这些内容一代代传承下来,又不断随着生活的延续和社会的发展而变迁、丰富。

1.民间的风俗习惯

民间的风俗习惯包括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日喜庆仪式、人生礼仪、社会组织模式、家庭宗族等方面。比如,在中原汉族有送“百家衣”、吃“百家饭”等生育习俗。(1)送“百家衣”习俗。“百家衣”是婴儿服的一种,由来自周边一百个家庭拿出的碎布片缝制而成,故名“百家衣”。送“百家衣”是中国传统的民间习俗,此习俗在中国流行甚广。

由于社会上的乞丐生活贫困,大多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这种“百家衣”极像乞丐所穿的衣服。因此,人们认为穿“百家衣”的孩子命贱,婴儿穿了“百家衣”就会像卑微的乞丐一样容易养育。所以每当婴儿出生后,当孩子的啼哭打破了家庭的沉寂,全家人为之惊喜万分之余,孩子的奶奶、爷爷就要向左邻右舍报告喜讯,并向百家近亲好友求要碎布片,特别是要向“刘”、“程”等姓氏的人家索要碎布片,因为“刘”、“程”谐音“留”、“成”,寓意是“留住”、“长成”。这些谐音都是吉利之语,在他们看来,这对于保佑孩子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这些人家的一小块布头或是一条旧布片,老人们也会郑重地保留下来。布块的大小、花色一般不太讲究,但以蓝色为最好,因“蓝”谐音“拦”,寓意是“拦住妖魔鬼怪”。人们认为,只要有蓝色的布块,妖魔鬼怪就收不走孩子。

人们把百家的布片缝在一起,缝成一件衣服,这种衣服不能在胸前开口,要做成偏开口的大襟衫,也叫道袍衫,寓意是孩子今后将多福多寿。这种衣服往往不能做完,老人们常在底襟处留个口子,俗称“藏魂处”。待孩子满月后,由孩子的母亲将口子缝住,这就表明孩子的灵魂已留在了母亲的身边,再也不必为孩子的安全操心了。(2)吃“百家饭”习俗。

也许穿衣吃饭是人类生存的根本,除穿“百家衣”之外,民间保佑婴儿成长的习俗还有给孩子吃“百家饭”。凡是对孩子比较溺爱的人家,农历正月初一那天,爷爷就会抱着未满周岁的孙子,装扮成乞丐模样,手拿破碗,沿街讨饭。所讨要的人家以100家为宜。他们将讨来的馒头、菜、米煮在一起,煮成稀饭,让孩子吃下。据说这样孩子就可以受到百家的庇护,免除灾难。吃过“百家饭”后,孩子的奶奶要蒸100个铜钱大小的馒头,用篮子装着,沿村庄或街道漫步,凡遇到小孩,就要送一个小馒头给他;这100个小馒头要分给100个小孩。馒头发完,就意味着灾难让别人嚼完了,自己的孩子就会平安健康地长大成人,此俗称“嚼灾”。这种习俗在民间有一定的广泛性,不管认识与否,凡遇上求饭的祖孙,人们都会慷慨相助;凡碰上老人发馒头,人们也都会乐意收下。

2.民间信仰

中国民间信仰的对象纷繁复杂,涉及万事万物,不仅有自然物等具体可感的事物,还有完全属于人们想象中的事物,比如人们信仰的神。这些神,有的来自宗教,比如观音、如来佛祖、太上老君等;有的来自古代神话传说,比如传说中的“灶神”、“门神”;有的来自古之圣贤,比如商家供奉的“财神”,有三国时的名将关羽和秦代的赵公明。

赵公明,民间又称为赵公元帅、赵玄坛,是当今道教宫观中的财神神像,也是道教尊奉的护法四帅之一。多为黑面浓须,骑黑虎,一手执银鞭,一手持元宝,全副戎装。晋陶潜《搜神后记》载:“赵玄坛,秦代人,得道于终南山。”大概因为赵公明曾经为道教张天师守护丹室,后来民间将其神像贴在门上作为门神,以镇邪祈福。因其所司之职除了“除瘟剪疟,镇邪祈福”外,还能“解释公平,买卖求财,宜利合和,无不如意”,因此,大约在元明时期,赵公明又演变为民间所尊奉的武财神。

此外,人们所信仰的神明还来自自家祖先。祖先在中国人心目中是最受重视的。在很多地方,过春节时要把历代祖先“请”进家中一起过年,过完春节后还要恭恭敬敬地将祖先“送”走;在清明节时,人们一般会去扫墓、祭拜祖先,甚至很多地方都有隆重的祭祖习俗。人们认为自己是祖先的后代和继承人,是祖先最爱的人,因此祖先会尽最大的努力保护自己,于是把祖先看做是最可靠、最有力的精神寄托,是最值得供奉的对象,在宗祠里都会供奉自己家族历代祖先的牌位。中国南方一带所沿袭的“鬼节”习俗,就直接体现了人们对祖先的敬仰和归依感。农历七月十四,是中国传统的中元节,俗称“鬼节”。这一天,在中国南方的许多地方,比如广西的南宁,大街小巷都飘着糍粑、烧鸭、卤鸡等食品的香味。人们买好过节的用品,如糍粑、烧鸭、纸钱、香烛等,在七月十四中午,燃上香烛,摆上鸭肉、饭、水果等食品祭过祖先后,一家人便围坐在一起,共享节日午餐。“鬼节”是中国民间的一种文化现象,由佛教的盂兰盆节和道教的中元节融合而成,从汉武帝时起就有。“鬼节”和佛教、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佛教把七月十五定为盂兰盆节,认为盂兰盆节这天所有的鬼魂都出来寻找食物,于是老百姓便摆出祭品,让自己的祖先享用,而道教则把七月十五定为中元节,这一天,道士日夜念经,超度亡灵。而在广西、广东等中国南方地区,过“鬼节”的时间提前了一天,定在七月十四,人们以过“鬼节”来寄托对亲人的哀思,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自七月初十开始,家家户户便要将厅堂打扫干净,在神龛前置香案和祖先牌位,备酒肴果品连日供奉,以迎故祖。到了七月十三,焚烧冥衣、冥钱,在灵屋祭奠新逝的长者;七月十四是“送祖日”,用冥纸写上祖先的名讳在户外焚烧以祭奠故祖。烧纸钱不能只烧给自己的亡亲,也要给无后人的亡灵烧一点儿,以免他们在阴间为难自家故祖,于是这便有了七月十五晚为孤鬼“烧孤衣”的传统。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社会生活也发生了变化。一些人认为原来仅烧纸钱的做法太“土”,满足不了阴间的生活需要,现在烧的一般是百元冥钞,纸制的金戒指、金元宝、手机、电视机、电冰箱、别墅、小轿车等。可见,随着时代变迁,习俗也跟着变迁,连人们历朝历代的祖先也充分“感受”到了现代的气息。冥钱

过“鬼节”祭奠祖先,为什么一定要用鸭子作为祭品呢?据说人死后都要过奈何桥,鸭子会游泳,祭拜祖先时所用的纸钱、衣物等是要靠鸭子驮过奈何桥的,所以过“鬼节”时一定要吃鸭子。而据广西师范学院民俗史专家韦坚平教授介绍,“鬼节”其实是一种灵魂崇拜——在这一天,人们烧香祭祀祖先,祈求家人健康平安,家人也趁此机会得以团聚。而在这一天吃鸭子是因为在广西农村种稻谷前,每户人家都会买上约十只鸭子回来养;在割完稻谷后,鸭子可以吃掉田里的谷子和蚯蚓,从而降低养鸭的成本。在种第二季稻谷的时候,农民们为了犒劳自己,开始杀鸭子过节。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就习惯[1]在这天吃鸭子了。

人们信仰某种神灵,在潜意识中是希望自己所敬奉的神能给自己带来帮助和利益。例如,人们敬奉“财神”,是希望自己财源滚滚;敬奉“福、禄、寿”三神,是希望自己福运常在、升官发财、寿命长久。人们在潜意识中认为自己的命运是由众多神灵暗中控制的,应该去敬神、供神,如果不这样做,就会遭受某种意想不到的损失,久而久之,就产生了禁忌习俗。因此,民间信仰习俗的另一个层面是禁忌习俗,包括饮食禁忌、语言禁忌、服饰禁忌、居住禁忌、经商禁忌和节日禁忌等。禁忌习俗的本质是“告诫人们不要做什么,否则就会产生不良后果”。某一禁忌习俗的形成与某一崇拜密切相关。例如,在中国民间,人们敬奉“谷神”和“水神”,认为二神可以保佑人们五谷丰登、风调雨顺,没有洪涝灾害。与此相应,在人们的潜意识中甚至产生了对“粮食”和“水”的敬畏心理,民间禁忌糟蹋、撒泼粮食,污染水源。在明末清初的小说《醒世姻缘传》第五十四回中,就记载了撒泼米面的尤厨子被“雷神”击死的故事,告诫人们要爱惜粮食,禁忌撒泼米面、糟蹋粮食。

3.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众的、生活的、民俗的艺术。民间艺术反映着劳动人民独特的生活情趣,包含着丰富深刻的社会历史信息,代表着民众的审美理想。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种类繁复,是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民间艺术的形态和形式包含了各种艺术门类,如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说唱、民间戏曲、民间杂技与绝技、民间手艺等。下面我们以剪纸为例来加以说明。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根据考古发现,其历史可追溯到6世纪,但人们认为它的实际开始时间比这还要早几百年。剪纸常用于宗教仪式、装饰和造型艺术等方面。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而受到普遍欢迎,并且适合农村妇女闲暇时制作。中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众多的地方风格流派。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蕴涵着民族的深层社会心理,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现在,剪纸更多地用于装饰。它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第二节 中国民俗的主要特征

民俗文化是民众的生活文化,与民众所处的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紧密相关。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农耕生产为主的社会,因而围绕着农耕生活累积而形成的中国民俗具有一种大农业的特点。从岁时节日到人生礼仪的众多民俗事象无不或隐或显地具有这一特点。中国还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仅历史上出现过多次民族文化的大交流、大融合,而且时至今日,境内还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这样,中国民俗又具有了独特的民族气质。所以,从整体来看,中国民俗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多元性

中国自立国之始,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原夏族与东部夷人、南部的三苗、西北的羌戎成为华夏共同体的最早成员。此后,以中原政权为核心的汉民族国家不断地吸纳着周边少数民族的生命机体与文化成分,各民族杂居共处,逐步形成今天56个民族共处的统一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传统与文化习俗,在中原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不断融合中,民族习俗被吸纳到中华文化体系之中,但程度不一地保存着各自的民俗特性,形成了“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钟敬文语)。中国民俗文化呈现出鲜明的多元性特点。比如在婚礼习俗方面,汉族沿袭着“议婚-订婚-嫁娶”的婚俗模式,而一些少数民族的婚俗模式则别有情趣,如土家族的“哭嫁”习俗、傣族的“抢夺婚”习俗、纳西族的“走婚”习俗等,这些少数民族的婚俗大多没有烦琐的礼节仪式,也很少有礼法限制,行歌坐月、对歌择偶,表现了他们异于汉族礼俗的民族特性。华夏族的祖先在与其他民族杂居共处、互相融合的过程中,不断吸收着其他民族的文化因子,使中国民俗体系内多种成分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交流与融汇。比如,“我国的朝鲜、达斡尔、鄂伦春等24个民族既过本民族的节日,也过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这么多民族过汉族的传统节日,这显然是民[2]俗融合的结果”。中国民俗文化还吸收了其他异域文化的因素。比如佛教传入中国后,汉族改变了某些旧有的习俗,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习俗。如汉族的“送灯”习俗,俗云此灯是送子观音送来的,盼望生子的家庭如果求到这盏灯,必定全家欣喜。“送灯”之习,是汉族的生育习俗,“灯”谐音“丁”(男丁),“送灯”谐音“送丁”,即“送子”。这一习俗本来是汉族所特有的,却融进了异域文化——佛教的内容。又如,汉族节日民俗中的“浴佛会”、“佛诞日”,都是受佛教影响而新增的习俗。总之,中国民俗文化的多元复合性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质。海纳百川,方显其浩荡;中国民俗将多元文化融为一体,方显其多姿多彩、博大精深。观音菩萨

二、神秘性

中国传统民俗古朴原始而又神秘奇异。在民间,传承着大量笼罩着神秘色彩的古老风俗,如巫术信仰、动物崇拜、图腾与祖先崇拜等,都有一种不可理解的神秘性。例如,长白山一带的挖参人在采挖人参的过程中形成了神秘的挖参习俗。人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头足俱备,酷似人形,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以延年益寿,人们自古就赋予它各种神奇的色彩,称之为“神草”、“百草之王”。因为人参难得,挖参人进山采参时不仅组织严密,使采挖无疏漏之处,更有各种巫术信仰,试图用人的意念控制自然,给挖参行动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挖参时有许多“山规戒律”,不许多说一句话,不许多做一件事。

其中“山规”之一是发现人参时立即大声呼喊:“棒槌!”据说如此一喊,“棒槌”(即人参)就会被“定住”,不再逃跑。此时“把头”(即挖参小组的组织人)就要问:“什么货?”发现者要立即回答“五批叶”或“六批叶”。然后同伴笑着说:“快当!快当!”像这样,前面发现者的报告称为“喊山”,后面应和者的问语、贺词则称为“接山”。这一喊一接,据说可以把人参吓住,当然同时也有报告、祝贺之意。这是一种典型的语言崇拜和语言禁忌习俗——相信语言具有某种神秘的超自然的魔力,可以控制自然。从神秘的挖参习俗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的祖先试图征服自然的民俗心理和奇特的手段,它们经过漫长的岁月一直传承到今天。中国民俗神秘性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人们的生存环境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变,人们尚无足够的能力保障自己的安全,以应对自然与社会的挑战。因此,人们信奉神秘力量,相信神秘法术,以此缓解精神压力,服务现实生活。直到现阶段,民众的经济文化生活条件仍有局限,原始神灵观念仍未消失,因此,中国民俗的神秘性虽较以前大为淡化,但在社会底层或偏远乡村仍能对其产生深刻的体会。

三、实用性

实用性是中国民俗最本质的特点。中国民俗门类繁多、形态各异,但其最基本的特性是实用性。民俗服务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人们依赖民俗结成相互关系,开展生产,繁衍后代,寻求精神愉悦。民众创造了民俗,民俗服务于民众。任何一种民俗事象的出现和形成,都以实用为其根本目的。比如,在民间信仰上,中国人所创造的神都是祈求对人的生产和生活有帮助的神,如“财神”、龙王、观音等。中国人在拜神方面也具有明显的实用性,想发财就去拜“财神”,想生儿子就去拜“送子神”,想长寿就去拜寿星,想求雨就去拜龙王等。也就是说,他们是因为自身有所求才去拜神,在信仰上具有强烈的功利色彩。

四、地域性

中国许多民俗具有全民性的特征,为国人所普遍沿袭,这是由中华民族的文化共性决定的;但是一般民俗在渗透到全国的过程中,往往因各种原因而出现地方性差异。就过年习俗来说,过农历年为广大汉族地区及南方、北方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所普遍沿用,但各地过年的具体内容各不相同。比如,湖北荆州、沙市一带,春节第一餐要吃鸡蛋,意谓“实实在在,吉祥如意”;福建闽南人春节第一餐吃面条,意谓“年年长久”;广西壮族人春节第一餐一定要吃甜食,表示新的一年生活美好,甜蜜如意;而山东一带过春节第一餐必定要吃饺子,而且要将其中的两个饺子分别包上硬币和麸皮。当新年钟声敲响之际,全家人一起吃饺子。吃到包硬币的,意谓“新的一年能挣钱”;吃到包麸皮的,意谓“新的一年有福气”。

又如,端午节很早就成为全国性的节日,其主旨是驱疫辟邪,但各地过节的具体内容各有不同。南方水乡吃粽子、插香艾、赛龙舟,北方一般是插香艾、佩五色丝、吃煮鸡蛋。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北方各地过端午节的习俗仍略有差异。比如,山东邹平县过端午,人们早晨起床后均须饮酒一杯,据说可以辟邪;山东日照过端午,大人会给儿童缠七色线,且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能解下来扔到雨水里;山东泗水一带过端午,要吃用香艾叶水煮的鸡蛋,门上还要插艾叶。

民俗的地域性差异在谐音和忌讳式民俗语义方面也表现得很明显。比如,“梨”在普通话里与“离”同音,北方民俗情人、朋友和亲人之间不分梨吃,怕犯“分离”的忌讳。但在闽南话里,“梨”与“来”同音,人们与客人分享“梨”则意味着“友好”,有“希望下次再来”的民俗语义。正是由于民俗的地域性的存在,所以我们要“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礼记·曲礼上》)。

五、稳定性和变异性

民俗文化因其传承的特殊性,在日常生活中世代沿袭,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比如,人生礼仪习俗、岁时节日习俗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民俗作为一种超越世代、绵延不绝的社会民众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现象,尽管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它不断地发生变异,形成了与稳定性相联系的变异性特征。这种变异性强调的是民俗呈现在时间上的某些特征。比如中国古代的婚俗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在儿女的婚姻大事上起着决定性作用,甚至“包办婚姻”,在婚俗礼仪上讲究“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的“六礼”习俗。现代婚俗源于古代的“六礼”,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礼仪上来说渐趋简化,一般只经历“议婚、订婚、嫁娶、拜堂、送入洞房”等环节,很多人还采取集体婚礼的方式,父母一般不再包办儿女的婚姻。

六、规范性

规范性是民俗在社会功用上所呈现出来的一个重要特征,指民俗作为一种大众约定俗成的民间规约,对民间社会所有成员行为方式所具有的普遍约束作用。深入研究民俗文化的存在态势、作用方式,我们感到它有一种类似文化场的效应。这种“文化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像磁场、引力场一样又确实存在,弥散于全空间,对某一空间区域中的人们起着一种无形却又强有力的征服、约束的作用,这种作用无形无体,却极具穿透力,同时有着极其广泛、自然的影响力。它同化着生活于其间的人们,在不知不觉中给他们涂抹上同样基调的文化背景和相互类同的意识观念。这种同化极具穿透力,可谓无孔不入,它渗入每个家庭、每个人的内心。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举止言谈、善恶标准、是非界限、美丑约定……凡此种种无不受这种文化场引力的作用,它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把人们牢牢地纳入该文化场,并成为该文化场的组成部分。因此,可以说民俗文化的规约性体现为一种场效应,这种场效应表明了文化对人的强制约束作用,强调了人在文化面前的被动、依赖的一面。“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3]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文化一旦形成便是“超个体”存在的,它在任何个体面前都是一种先天的既定的不可抵抗的力量。俄罗斯有句谚语:“在一个人的尿布上就留下了这个民族的痕迹。”意思是说一个人在出生之初即依附于该民族的物质生存空间,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渐习得该民族的民俗文化、价值观念、思维习惯、行为习俗,从而打上了该民族的印记。它是一股潜在的深流,默默地释放着巨大的能量,浸润濡染着该文化场中的每一个人,使每个人都难以抗拒和跨越,从而从内在的思维到外在的行为都打上了该民族的印痕。正因为如此,历代社会都十分重视民俗的规范作用,称它为“不成文的习惯法”。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同时也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大国;由于历史的与民族的原因,中国也是一个民俗大国,民俗资源异常丰富。尤其是在现阶段,中国正在经历从农耕文明到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原来农耕文明架构下的文化体系在迅速地发生变化。社会是文化的载体,俗话说“俗随时变”,历来风俗的变迁总是和社会的变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社会的转型,作为民众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风俗文化,为了适应社会的变迁,也变得越来越五彩缤纷,越来越令人目不暇接。

综上所述,中国民俗具有多元性、神秘性、实用性、地域性、稳定性和变异性、规范性等特征,同时,中国民俗文化被深深地打上了中国农耕社会的烙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了解中国文化,应该学习中国民俗文化,而要理解中国民俗中的众多民俗事象,首先对中国民俗文化的特征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中国民俗是中国各族民众几千年来所共同创造的生活文化,是中国民间世代沿袭的一种生活模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主要包括民间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民间艺术三个大类。风俗习惯大致包括中国民间人生礼仪习俗、中国民间交际礼仪习俗、中国岁时节日习俗、中国民间饮食服饰习俗、中国民间语言习俗等内容;宗教信仰大致包括民间信仰、禁忌习俗、宗嗣家族礼俗等内容;民间艺术的形态和形式包容了各种艺术门类,如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说唱、民间戏曲、民间杂技、民间手艺等。下面我们将按照这三类分章节逐一介绍中国的民俗文化。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民俗?举例阐释民俗的主要内容。

2.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有哪些?请举例加以阐述。

3.请举例论述一下你们国家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1] 黄念飞,蒋智群.壮乡“鬼节”鸭子走俏.中国新闻网·广西新闻,2007-08-26

[2] 李安民.论民俗的融合.民俗研究,1994(4):20

[3] [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重印本).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第二章中国民间交际礼仪习俗

中国历史悠久,中华文明光辉灿烂。自古以来,中国就是“礼仪之邦”、“食礼之国”。中国懂礼、习礼、守礼、重礼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有句老话叫“入乡随俗”,外国朋友到中国来求学、旅游、进行商务活动等,自然要先了解、学习、遵守中国的交际礼仪习俗,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中国还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都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具体到交际礼仪习俗来说,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有着诸多不同之处,下面我们以藏族、维吾尔族、壮族等少数民族为例来加以说明。第一节 中国少数民族的交际礼仪习俗

一、藏族

藏族是一个格外注重礼节的民族,在人际交往中,处处表现出对他人的敬重和深厚情谊,即使是对常客也要躬身微笑迎送,毫不马虎。最能代表藏族礼仪风貌的,还要属“献哈达”。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种礼节,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婚丧节庆、拜会尊长、送别远行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哈达一般是一种生丝织品,纺得稀松如网,也有优良的、用丝绸面料做的哈达。哈达长短不一,长的3.3~6.6米,短的一米多,献的哈达越长或越宽,所表示的礼节也越隆重。献哈达是对人表示诚心、忠诚的意思。自古以来,藏族认为白色象征纯洁、吉利,所以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哈达一般是白色的,但有时也有五彩哈达,颜色为蓝、白、黄、绿、红。蓝色象征蓝天,白色象征白云,黄色象征大地,绿色象征江河水,红色象征空间护法神。五彩哈达是献给菩萨和近亲时做“阿西”(彩箭)用的,是最隆重的礼物。

许多藏族人在骑马出门时也要带上多条哈达,以备不时之需。每逢婚丧嫁娶、节日庆典、拜会尊长、拜佛朝圣、远行送别、路遇致意以及其他各种庆贺场合,都要敬献哈达。在献、接哈达时,双方都要遵循一些传统的礼仪习惯,如对尊者、长辈,献哈达的时候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把哈达捧到座前;对平辈,只要把哈达送到对方手里或手腕上就行;对晚辈或下属,就系在他们的脖子上。如果不鞠躬或用单手送,都是不礼貌的。藏民在见面打招呼时,点头吐舌表示亲切问候,受礼者应微笑点头回礼。有客人来访时,藏民们等候在帐外目迎贵客光临。见到长者或尊敬的客人,要脱帽躬身45°,帽子拿在手上接近地面;见到平辈,头稍低就行,帽子拿在胸前,以示礼貌。男女分坐,并习惯男坐左女坐右。

二、维吾尔族“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团结”或“联合”。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奉伊斯兰教。馕坑中的馕烤好的馕

维吾尔族人非常重视礼貌,接待客人时,习惯把手按在胸部中央,身体前倾30°或握手,并连声说:“您好!”客人席地而坐时,忌讳双腿直伸,脚底朝人。维吾尔族人非常讲究卫生,经常在自来水龙头下直接冲洗手、脸,但洗后只能用手帕或布擦干,忌讳顺手甩水,因为他们认为那样不礼貌。到维吾尔族家里做客,进门前和用餐前女主人要用水壶给客人冲洗双手,一般洗三次。当主人第一次给客人倒茶时,往往当着客人的面给茶杯消毒,之后再让客人使用。吃饭时,客人不可随便拨弄盘中食物,不可随便到锅灶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同时注意不让饭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来放在自己跟前的餐布上。

馕(即维吾尔族日常食用的一种烤制而成的面饼)只准正放(即正面向上),吃馕或馒头时要将馕或馒头掰开,不可整吃。共盘吃抓饭时,不得将已抓起的饭粒再放进盘中。吃完饭后,由长者带领作“都瓦”(即祈祷),禁止东张西望、嬉笑和起身走动。最后,待主人收拾完食具后,客人才能离席。忌踩餐布或从餐布上跨过。如中途有事要离席,必须从他人身后走。

三、蒙古族

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的传统礼节主要有献哈达、递鼻烟壶、装烟和请安等,现在也有鞠躬礼和握手礼。献哈达的礼节和藏族一样,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自己脖子上,并表示谢意。蒙古族牧民十分热情好客、讲究礼仪。当请客人进入蒙古包时,总是立在门外西侧,右手放在胸部微微躬身,左手指门,请客人先走。客人跪坐后,主人按浅茶满酒的礼俗热情敬献奶茶和美酒,并把哈达托着献给客人,表示对客人的真诚欢迎。如果客人不会喝酒,只要把酒杯恭敬地放在桌上就可以了。送客的时候,主人会送客人到蒙古包外面或送至本地边界。蒙古包

四、回族

约有1/3的回族人口聚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其余散居在全国各地,他们信奉伊斯兰教。回族人非常尊重别人,注意不伤害别人的自尊,顾全别人的面子,不喊别人的外号。“阿訇(hōnɡ)”是清真寺教务主持,是对伊斯兰教学者或教师的尊称。阿訇是从波斯文音译而来的,在中国是伊斯兰教宗教职业者的统称。在接待工作中,如果他们在祈祷,不能去打扰。回族禁忌用左手递送物品。凡供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许牲畜饮水,也不许任何人在附近洗脸或洗衣服。取水前一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里。回族的日常饮食很注意卫生,凡在有条件的地方,饭前、饭后都要用流动的水洗手。回族人在饮食方面禁忌较多,在饮茶方面也很有讲究。当有客人来时,主人会先端上“盖碗茶”敬茶,然后端上瓜果、油饼等。款待客人时,主人须为客人加菜、加饭,即使客人表示已经吃饱了,也要加少许,以示敬意;客人若不吃,便有失敬之嫌。主人给客人端饭、端菜时均用右手,客人要用双手相接,否则会被视为不礼貌。

五、壮族

壮族在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云南、广东、贵州等地。壮族同胞热情好客,当客人来访时,由主人出面让座递烟,双手奉茶。有客人在家,主人不可以大声讲话,进出要从客人身后绕行。和客人共餐,要两腿落地,与肩同宽,不能跷二郎腿。斗笠

壮族的住房有干栏式竹楼和地居式平房两种。登上壮族人家的竹楼,一般都要脱鞋。另外,壮族同胞非常忌讳别人戴着斗笠、扛着锄头或其他农具进入自己家中。所以,你如果进入壮族同胞家中,在门外一定要放下农具,脱掉斗笠、帽子,以免引起主人不快。

火塘、灶塘是壮族家庭最神圣的地方,禁止用脚踩踏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灶台。壮族家庭在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杀鸡时,鸡头必须敬给老人。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奉上,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送东西,也不能从长辈的背后把东西递给长辈;先吃完的人要对长辈、客人逐个说“慢吃”再离席。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并让路,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不说污言秽语,不从老人面前跨来跨去。壮族青年结婚,忌讳孕妇参加,尤其不能让孕妇看新娘。孕妇不能进入产妇家。家有产妇,要在门上悬挂柚子枝条或插一把刀,以示禁忌。不慎闯入产妇家者,必须给婴儿取一个名字,还要送给婴儿一套衣服、一只鸡或相应的礼物,并做孩子的干爹或干妈。

六、满族

满族人大部分聚居在东北三省,以辽宁省最多。满族人非常注重礼节,平时见面都要行礼请安;如果遇到长辈,要请安后才能说话,以示尊敬;与长辈同行,要随从其后;进出门时,要先行几步为长辈开门,并请长辈先行;在屋中,要请长辈先坐;长辈说话,未经允许,晚辈不得插话;长辈外出远行,要送出大门外,归来时要至大门迎接;年轻人外出归来,要先向父母请安,然后才能回到自己房里;吃饭时,要让长辈先坐、先吃,之后自己才能坐,才能动筷子;吃完饭,长辈先放下筷子,晚辈才能离席。可以说,“尊老敬上”是满族人礼仪的中心内容。康熙、乾隆皇帝曾数次举行“千叟宴”,身体力行提倡“尊老敬上”。因此,满族人无论是官宦士绅,还是平民百姓,都把“尊老敬上”视为美德,并作为家规、族法的重要内容。以前,满族最常见的礼仪形式有见面礼、请安礼、告别礼等几类,礼仪非常烦琐,仅见面礼就有叩头礼、打千礼、抱见礼、执手礼、鞠躬礼、擦肩大礼等多种,但现在有些烦琐的礼节已被简化。如擦肩大礼原来是主人和客人之间常用的礼节。满族人家经常无偿地招待过往客人,客人临走时,与男主人用肩头互相摩擦几下即可,这就表示客人对主人的感激之情;多日不见的朋友相见,也有行此礼的。但目前这一礼节已经很少见到了。打千礼是清代男子向人请安时的一种见面礼节,曾流行于全国各地。行礼时,左膝前屈,右腿后弯,上体稍向前俯,右手下垂,是一种介于作揖、下跪之间的礼节,这一礼节现在还能见到。目前满族比较隆重的礼节是抱见礼,也就是抱腰接面礼。一般亲友相见,不分男女都行这个礼,以表示亲昵。

在接待客人时,满族女眷不需回避,家庭女性成员都可参加对客人敬酒等活动。给客人上菜必须成双成对,客人一旦接受妇女的敬酒,就必须喝干,否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满族人很守信用,答应朋友的事情,一定会千方百计地去做到。

满族以“西”为贵,祖宗匣要放在西炕上,西炕不许住人和放杂物,更不能有各种不敬的行为。满族最突出的禁忌是不准杀狗,禁吃狗肉,禁穿戴狗皮衣帽。据说这一习俗和清太祖努尔哈赤有关,相传当年努尔哈赤曾吩咐族人:“山中有的是野兽,尽可以打来吃,但是今后不准再吃狗肉、穿戴狗皮。狗死了要把它埋葬了,因为狗通人性,是义犬,能救主。”此后爱犬、敬犬便沿袭成俗。此外,满族人不食乌鸦之肉,还有饲喂乌鸦、祭祀乌鸦的习俗。

七、朝鲜族

朝鲜族在中国形成较晚,大概在清朝末年,朝鲜人开始大量进入中国,并逐渐形成一个民族,其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目前吉林延边有朝鲜族自治州,朝鲜族人多聚居于此。延边朝鲜族风味小吃——冷面

在社会交际中,朝鲜族人以尊老、爱老为荣。长辈在家庭和社会中处处受到尊敬,晚辈都以照顾体贴长辈为荣。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吸烟;吸烟时,年轻人不得向长者借火,更不能接火,否则便被认为是一种极为不敬的行为;与长者同路时,年轻人必须走在长者后面,若有急事非超前不可,须向长者恭敬地说明理由;途中遇有长者迎面走来,年轻人应恭敬地站立路旁问安并让路;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相见也用敬语。

餐桌上,匙箸、饭汤的摆放都有固定的位置。如应将匙箸摆在用餐者的右侧,饭摆在桌面的左侧,汤碗摆在右侧,带汤的菜肴摆在近处,不带汤的菜肴摆在其次的位置上,调味品摆在中心。第二节 汉族的交际礼仪习俗

汉族人口众多,生活地域广阔,各地的交际礼仪习俗也略有不同。下面我们就从打招呼、拜访、迎送、谈话、宴请、送礼、称谓等方面简述一下汉族交际礼仪中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社会生活习俗。

一、打招呼

打招呼也称问候。见面打招呼、问好是人们在交往中借助交谈互表友好和认定的一种方式。打招呼是人们见面时最简便、最直接的礼节,主要表现为在公共场所相见时,彼此向对方问安、问好,致以敬意或表达关切之意。主要适用于自己主动迎向对方时、当对方向自己问好时、当对方来到自己生活或办公的环境时、自己主动与对方进行联络时等几种情况。(一)打招呼的基本要求

1.得体

中国人见面比较喜欢互相问候,而且越是先问候别人,越显得热情、有教养、知礼、明礼。例如,工作中最普遍的问候语是“你好!”“再见!”有时再加上一句恰当的称呼,如“王师傅,您好!”“李老师,再见!”就会显得更为亲切。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变化,打招呼、问候的语言愈加丰富,但最重要的不是说什么,而是主动的态度。

2.适度(1)与场合相符。选择打招呼的方式、语言要考虑环境、场合因素,在生活场合关系密切的人之间可以运用轻松、随意的招呼方式和言语,而在工作、社交乃至国际交往中就应该选用较正式的招呼方式和言语。(2)与自己的身份相符。通常问候之后,人们会很自然地行见面礼,以示友好。这时你要注意依照自己的身份来选择是否施礼或行哪一种礼节。如办公室的普通职员面对高级别的来访或洽谈业务者时,一般不需要放下手中的工作热情趋前行礼;即使需要,也以本民族的见面礼节为佳。(二)打招呼的一般规则(1)男性先向女性致意,年轻男女均应先向年长者致意,下级应先向上级致意。(2)在大街上打招呼,三四步远是最好的距离,男子可欠身或点头,如果戴着帽子须摘去。与人打招呼时,忌叼着烟卷或把手插在衣袋里。(3)对熟人不打招呼,或不应答向自己打招呼的人,都是失礼的行为。(4)同少数民族及信奉宗教的人打招呼应根据当地的宗教信仰及招呼习惯。如与信奉伊斯兰教的人打招呼,首先应用“真主保佑”以示祝福,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及误解,从而影响双方的正常交往。(5)中国人打招呼一般遵循“所见即所问”的原则,如见到对方在吃饭,会说“吃饭呢”;见到对方拿着包出门,会说“出去啊”。这种招呼方式,多用于熟人之间,它给人一种明知故问、干涉别人私生活的感觉,在西方人看来,往往觉得不可理喻。但是在中国人看来,这并不是明知故问,也不是想干涉别人的私生活,而仅表示“我看见你了,跟你打招呼呢”。(三)常见打招呼用语

最简洁明了、通用性最广泛的打招呼用语是“您好”,这既是一个问候语,同时又有一种表示对他人祝福的含义。此外,根据碰面的时间,互相道一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也是一种比较简单、实用、明了的招呼用语。

另外,如“你早”、“在哪儿发财”、“您在散步”、“吃饭了没有”、“您到哪儿去”等,也是较常见的招呼语。与陌生人打招呼,要注意区别不同的场合,场合不同,打招呼的用语也有所不同。比如在车上踩到别人,一般要表示歉意,说:“对不起,踩到你了。”在饭店里想要点某道菜,一般要说:“服务员,请问有××吗?”在路上请人指路,要说:“请问到××路怎么走?”或者说:“对不起,打扰您一下,请您帮个忙,可以吗?”

当别人要帮助你时,宜说:“谢谢,不用了。”或者说:“谢谢,那我就不客气了。”忌说:“谢谢您的好意!”因为这是很不礼貌的,也是不太友好的说法。

下面是对三种常用的招呼用语的分析:(1)吃饭了没有?

这是中国历史上沿用比较久也较为普遍的招呼语。“民以食为天”,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大多数劳动者求的就是能够吃饱肚子。因此,问对方有没有吃饭便是对对方的一种关心。虽然现在中国人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吃饭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然而,“吃饭了没有”这句问候语却一直沿用着。但是,现在的这句招呼语基本上没有了原来的意思,它只是一种打招呼的方式。朋友见面,问声“吃饭了没有”仅仅是一种招呼,表示“我看见你了,跟你打招呼呢”。至于对方吃饭没有,都无关紧要,当然更不是想要请你吃饭。但使用这一称呼语,必须注意以下条件:首先,要在吃饭的前后时间才能使用。半夜三更、上午十点多、下午三点多时,使用这一称呼语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这一称呼语毕竟是从“吃没吃饭”演化来的,因此,多少还含有字面上的意思,而且听话人在回答时也是用“吃了”或“没吃”之类的话来回答。其次,非正式场合才能使用。这类招呼语口语性很强,正式场合一般是不能使用的。即使是在某些非正式场合,像在洗手间、厕所或容易让人联想到这些场所的地方,也是不能使用的。最后,这类招呼语多用于熟人之间,跟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是不用这类招呼语的。(2)干什么去?

这也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招呼语,与对方擦身而过,为了表示自己看见了对方,便以此语代替一切语言,至于对方干什么则是无关紧要的,只是表示一种问候、一句招呼。在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没有这种招呼语,因为自己干什么是属于私人的事情,他们不希望别人过多地干涉自己的私事。这句问候语出现在中国,也反映出中国人与西方国家的人不同的心态。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这句话也逐渐被新的招呼语所替代。(3)你在哪儿发财?

这是中国近几年才时兴的招呼语。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君子重义不重利”的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早已根深蒂固,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深入,“利”越来越被人们看重,“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促使全国人民奔富裕,并以“发财”相互祝福。所以,这句招呼语如实地反映了中国人近几年来从上到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奔富裕的文化心理,折射出得到温饱后人们的更高追求,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二、拜访

1.是否预约

中国人一般不预约,但是正式场合(如商业洽谈、面试、采访)一般会预约。拜访有地位、有身份的人,一般要预约。如果担心主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