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正立场:中国强烈反对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3 22:39:26

点击下载

作者:李静轩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严正立场:中国强烈反对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

严正立场:中国强烈反对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试读:

前言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同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同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罔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故事》。《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蘑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由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上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编者2010年1月

一、决策实施

●秋收时节,县农业局组织专家对茅田区封竹公社72.63亩示范田,逐块进行了验收。

●1983年春,十堰市农业局的沈康荣等农业科技人员带种子、背地膜,到海拔1360米的房县桥上乡东坪村,准备在那里开展地膜玉米试验示范。

●1987年,农业部把地膜覆盖玉米增产技术作为温饱工程,用平价供应地膜、差价补贴的方式向全国推广。

试验田引发温饱工程

1982年3月初,湖北省恩施市建始县封竹公社农技站干部、农艺师童精一参加了湖北省农牧厅召开的全省旱粮基点汇报会。在会上,粮产处领导传达了农业部试验用地膜覆盖技术栽培经济作物的要求,并落实了一批试验用的地膜。

在当时,国内认为地膜投入高,用于粮食生产不合算。一位处长告诫参会者说:“日本地膜覆盖学会会长石本正一曾经挖苦中国人‘只会盖天’‘不会盖地’。”“盖天”就是建塑料大棚;“盖地”就是地膜覆盖。

这句话深深刺痛了童精一的心。会后,童精一领到了4筒薄膜。

在当时,因交通极不方便,身材瘦小的童精一,费尽周折才带着100斤薄膜回到封竹。

机会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那一年,童精一和助手承担了试验项目“玉米育苗移栽”。

在设计试验方案查阅资料时发现,1967年,美国人曾经进行过玉米覆盖有色膜以提高地温的试验。他们受此启发,突发奇想:何不用从省里带回的薄膜也用来做一块苞谷覆膜试验呢?或许能提高地温,使苞谷茁壮成长而防御“秋风”呢!

于是,他们选择了当时的五星大队第八生产队,樊家湾退休干部张昌杰的4.37亩责任田做试验田。

选中这块试验田,一是因为张昌杰是退休干部,思想解放,愿意与农技人员合作搞试验,二是因为这里海拔高度,土壤类型具有代表性,而且该田块地势平坦,便于操作。

为了使张昌杰放心,双方有约在先:如果试验失败,封竹农技站按每亩300斤苞谷给户主补偿,试验用的种子、化肥、地膜,全部由农技站负责。

童精一自己也没有料到,正是这4.37亩的试验田,引发了全国高海拔地区玉米生产技术的一次革命,更让童精一没想到的是,他的实验,竟然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全国范围内的温饱工程!而建始县这个山区农业县,也因此享誉全国!

因为盛产金黄色的玉米,建始县素有“金建始”的美称。因玉米是建始县境内的主要粮食作物,到20世纪40年代,全县玉米播种面积已达33万多亩,产量达2150万公斤。直到20世纪80年代,建始人并没有因为有“金建始”的美称而逃脱忍饥挨饿的命运。

原来,建始50多万亩耕地中,水田只有5万多亩,其余大部分全部是山田,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耕地面积19万多亩,占全县耕地的35.7%。在这些耕地中,常年玉米种植面积达15万亩左右,占全县常年玉米播种面积的41.7%,但玉米常年产量仅占全县玉米常年产量的25%。1982年全县高山地区14.3万亩玉米,单产仅198斤。

实际上,“金建始”美称的来源主要是因为农民有种植玉米的传统,种植面积大。然而,低下的生产水平只能让建始人捧着“金”饭碗挨饿。

高寒地区因受阴雨、高湿、低温、日照少的影响,致使农作物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在玉米生产上表现为不能正常灌浆、饱米、成熟,部分严重受灾的田块甚至颗粒无收。

资料显示,建始县历年秋季低温连阴雨和秋风的开始时间是9月16日,日平均气温低于16度。出现时间越早危害越严重。自1959年至1983年,在9月上旬出现的低温连阴雨和秋风共有7次,对县境内海拔1200米以上地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

1980年,鄂西山区遭遇了自1950年以来的最严重的“秋风”。当时的高山乡封竹公社苞谷产量因受“秋风”影响,比丰收的1978年减产近一半,这个当年向国家交售50多万斤余粮的公社变成了需要国家供应44万斤口粮的缺粮公社。

如何减轻和消灭“秋风”对高寒地区苞谷产量的危害,是建始农业科技人员一直在苦苦求索的问题。

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建始县农业局就开始把解决高山“秋风冷害”作为重要研究课题组织试验研究。

经过长期的调查、对比、分析,1980年,童精一完成了《封竹公社“秋风”冷害调查》的论文,掌握了当地“秋风”形成的气象条件和发生的规律,从而引起了省农牧厅的高度重视。

同年,封竹公社被省农牧厅确定为全省旱粮基点。

1981年,建始县农业局指导高山农技站采取种子处理、低温练芽、提早播种、育苗移栽等多种技术措施,试图解决“秋风”对高山地区玉米生产的危害,但都未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据童精一等撰写的《玉米地膜覆盖种植试验报告》载:

1982年,封竹公社又遇严重的“秋风”冷害,露地直播玉米大幅度减产,但是,试验田里的地膜玉米单产却达到了413.2斤,比试验地露地直播玉米亩增141.3斤,比大面积露地直播玉米亩增186.5斤,增产幅度分别达到52%至82.3%,而且地膜玉米提前成熟15至18天。除去地膜支出,按当年价计算,仅玉米增产一项,地膜玉米亩增收入12.9元。

地膜覆盖玉米技术不仅使高寒地区的玉米抵御“秋风”危害而增产,更加重要的是,它可以把当时无法在高海拔地区推广的先进技术组合在一起,使高山玉米的单产超过了低山地区。

正因为如此,后来,这项技术作为实施温饱工程的主要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试验—示范—推广”是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推广普及的法定三部曲。地膜玉米试验成功后,为弄清大面积种植的增产效果和探索大面积种植技术,1983年1月,州、县农业局,组织童精一等专家制定了《高山苞谷地膜覆盖栽培操作规程》。该规程涵盖了当时先进的地膜覆盖、高产杂交种、沟施垄种、根外追肥4个主要技术环节和10项技术操作要领。

同年,恩施地区农业局又组织6县16个高山公社的127个生产队693户,进行玉米地膜覆盖种植技术示范种植,示范面积1360.83亩。其中,建始县的示范区分布在海拔最高的茅田、龙坪、官店3个行政区的7个村14个组,涉及农户121户,示范种植面积共160.5亩。

这年秋收时节,县农业局组织专家对茅田区封竹公社72.63亩示范田,逐块进行了验收。结果表明,地膜覆盖示范田户户增产,平均单产612.33斤,示范田对比行区亩增226.69斤,增产58.78%,比当地大田包谷平均单产332.99斤亩增279.34斤,增产83.819%。

根据32户示范户田间技术档案记录,平均每亩总投资虽然增加了3.23元,但是,总产值却增加了34.03元,经济收入纯增30.08元;每斤玉米成本降低0.0342元,每投资一元产生的效益增加1.16元。

这一结果有力地证明,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应用于玉米生产有早熟、抗灾、稳产、高产的技术效果。

1982年,玉米地膜覆盖技术试验成功,1983年,示范告捷,1984年,开始进入推广阶段。

尽管这项技术在试验、示范中显示出早熟、高产、抗“秋风”的优点,但是,它毕竟是一项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的新技术,人们对它尚不熟悉,而且这项技术要求一次性增加生产投入,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尤其是高寒贫困地区,的确难度颇大。

为了把这一能解决高寒山区人民“温饱”的技术尽快落实到生产实践中去,1984年,建始县委、县政府采取加强领导、部门配合、技术把关、资金到位、物资配套、责任到人等办法,使全县地膜玉米生产技术从此得以连年大面积推广,当年全县推广面积达到了3.5万亩。

1984年9月,玉米地膜覆盖生产技术被列入全州重点农技推广项目在全州高山地区推广,从资金上予以连续5年的扶持;1985年,开始在全省推广;1986年8月,全国地膜玉米生产会议来建始县召开,玉米地膜覆盖技术走向了全国。

童精一先后10多次受到了国家部委、省、州、县的表彰,并被评为高级农艺师。

然而,他从不把这些这些荣誉当作炫耀的资本,他说:“我要的只是这项技术的成功”。高山苞谷地膜覆盖种植新技术终于成功了,他的愿望实现了!

1960年,童精一从恩施农业专科学校农学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建始工作。长期在高山地区基层农技站工作的经历,使他对农民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面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过着缺衣少食艰苦生活,他深感自己责任重大。正是这种责任感的驱动使他卧薪尝胆,开发出了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从而引发了玉米生产的一场技术革命。

2003年以后,建始县每年地膜玉米面积达到7万亩以上,每年玉米产量都在10万吨以上。建始成了名符其实的“金建始”。

地膜覆盖玉米生产技术,开创了我国地膜覆盖栽培的新局面,使得农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缓解了我国人口增长与耕地减少的矛盾,也因此在全国展开了大规模的温饱工程。

依靠科技革命解决温饱

1982年,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粮食生产。

然而,生产责任制推行后的几年间,在湖北省十堰市,全市粮食单产、总产徘徊,仍有百万农民吃粮靠供应,生活靠救济,温饱问题就像历史老人给时代摆下的一个“八卦阵”,千百年来始终困扰着山区人民。

为了山区父老乡亲的温饱,湖北省十堰市几代干部群众和农业科技人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

山区干部群众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破解温饱问题的途径:一是广种薄收,靠面积抓粮;二是面向市场,调粮解荒;三是集约经营,靠科技抓粮。

然而,山区人民在广种薄收方面吃尽了苦头,“吃祖宗饭,砸子孙碗”的事没有人再走。

面向市场、调粮解荒,只是在理论上可行,当时十堰山区的实际是: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几十元,越是高山区、远山区的群众越买不起;地方财力微薄贴不起;即使政府买回了粮食,全市半数以上的偏远乡村背不回去。路该怎么走?阵该如何破?原郧阳地委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基层调研,向实践问计。

调查表明,农业科技推广的杂交玉米上不了高山,杂交水稻难以大面积下田。“两难”的根本障碍都在于“低山干旱,高山冷害”两大致命灾害。

找到了“破阵”的结点,广大农业科技人员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山区掀起了一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向温饱发起了历史的总攻。

1983年春,十堰市农业局的沈康荣等农业科技人员带种子、背地膜,到海拔1360米的房县桥上乡东坪村,准备在那里开展地膜玉米试验示范。

桥上乡是房县有名的穷乡,也是有名的常年吃供应粮的乡。当地曾流传着“房县桥上乡,家家做木缸,不装米和面,专装苞谷浆”的歌谣。

当科技人员来搞试验时,群众反而顾虑重重。“祖祖辈辈种苞谷都没有用过地膜,万一种坏了怎么办?”不是群众不信科技,而是山区老百姓被饿怕了。要知道,当时春季种一季苞谷,哪怕是秋季收包谷浆,即玉米成熟不了收获的产品,也是老百姓过冬度春的命根子啊!

为了打消群众的顾虑,给老百姓一个“定心丸”,把示范搞起来,沈康荣等人和乡镇府反复做工作,同搞地膜玉米试验的农户签了两个特殊的合同,一个合同是:沈康荣等代表市农业局与示范户签了一张包产合同,达不到预定产量由市农业局赔产,超产了全归农民;另一个合同乡镇府与农民签的粮食供应合同:不同意地膜苞谷试验的农户,如果当年不丰收,冬季、次年春不吃国家救济粮。

第一次地膜覆盖试验示范,就是在这种“承诺加激将”的办法下催生的。当年秋季苞谷成熟时,60亩试验地长的是沉甸甸的苞谷棒子,老百姓自己实验,最高单产680公斤,平均亩产318.8公斤,比对照增58.7%。

小山村沸腾了,老百姓信服了。这在东坪村历史上可是“破天荒”的事。山区老百姓看到了不吃苞谷浆的希望,科技人员看到了走出“八卦阵”的曙光。

此后,沈康荣等科技人员带着地膜苞谷示范成功的喜悦,又连续3年在房县化龙镇化龙村,开展杂交水稻两段育秧试验攻关,良种良法配套,使高产的杂交水稻在十堰山区全面推广。

1986年、1987年,全市粮食总产连破9.5亿公斤和9亿公斤;1990年,全市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粮食总产突破10.6亿公斤,农民人均粮食达到402公斤。十堰农村总体解决了温饱问题!

风雨过后方见彩虹。以地膜栽培为核心的减灾增效综合技术,被誉为农业科技的“白色革命”,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山区的温饱难题,而且拓展了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科技兴农之路。

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十堰市的农业科技人员又先后创新研发出地膜水稻、地膜莲藕新技术,实现了地膜栽培技术由旱作到湿作再到水作的3次突破。

对此,农业部、省政府先后7次在该市召开现场会;《人民日报》、新华社、《科技日报》、《农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多次宣传报道;世界粮食计划署、国际山地组织、国际农发基金会、国际水稻研究所、德、日、荷、英等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以及中国农大、华中农大等50多所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多次到十堰考察,并在该市召开了国际地膜水稻学术研讨会。

继《水稻全程地膜覆盖湿润栽培技术》获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后,《地膜覆盖集成创新技术研究与应用》2007年又获省政府科技成果推广二等奖。“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玉米是高山区人民的主粮,也是十堰温饱的重点作物和难点作物。为了给山区老百姓一粒增产的种子,山区农业科技人员常年工作在田间,春夏在十堰,秋冬住海南,艰难抓攻关,先后选育出郧单1号、鄂玉10号、鄂玉14号、鄂玉16号、鄂玉23号、鄂玉25号和堰玉18、堰甜玉28等玉米新品种,其中鄂玉10号、16号、25号通过国家审定,被确定为全国农业结构调整适宜推广品种,推广到西南广大地区。

破解山区千百年温饱问题路子找到了。高山寒、低山旱的制约消除了,但是,贫困山区的农民投入能力弱,哪怕是一亩地几十元的地膜钱,也常常难住了山区农民。

1995年,原十堰地区和郧阳地区合并为十堰市,新十堰的财力得以提高,市委、市政府带着对山区父老乡亲的深情厚义,加大温饱工程实施力度。

当时,市长吴发育在市一届人大全体会议上庄严宣布:“为了加快温饱脱贫步伐,本届市政府每年财政投入150万元,县市财政配套150万元,用‘以膜代奖’的方式,补贴地膜技术推广。”

正是这一看似简单的直补政策,强化了科技的造血功能,大大加快了山区老百姓摆脱温饱困境,实现脱贫致富的办法。

十堰市地膜覆盖技术已在粮油作物和经济作物中全方位推广应用。1998年,全市粮食总产11.74亿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农民人均粮食470多公斤。

2007年,全市推广地膜覆盖技术134万亩,增产粮食1亿多公斤,增加农民收入近亿元。

山区农民依靠温饱工程,告别不得温饱的历史,脱贫致富,踏上了小康之路。

农业部实施温饱工程

1987年,农业部把地膜覆盖玉米增产技术作为温饱工程,用平价供应地膜、差价补贴的方式,开始向全国推广。

当时,农业部把大力推广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作为科技扶贫的一项重大措施推出,重点在四川、贵州、云南、广西、湖北、湖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16个省、自治区的一部分贫困地区,实施温饱工程。

与此同时,由国务院扶贫办、农业、计划、商业、轻工、金融等部门全力协作,采取技术、资金、地膜、化肥、良种等综合输入,由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负责组织,配套服务。

当时,在贫困地区的粮食生产中,玉米占有较大比重。如何解决玉米因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而产量不高的问题,一直是广大农业科技人员想要解决的问题。

地膜覆盖农作物栽培技术,是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创造的一种集约经营农业、提高土地生产潜在能力的一种增产技术。它能明显地改善土壤墒情、提高地温、增加作物产量,高寒山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增产效果特别明显,成为中国大规模扶贫中解决贫困农民吃饭问题的重要扶贫方式之一。

在20世纪80年初,随着地膜覆盖技术在我国的推广运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在山区开展了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试验。

科技人员经过大胆探索,总结出了一套提高玉米单产的成功办法,即利用地膜覆盖增温保湿的作用,把杂交玉米良种、配方施肥、合理密植、间作套种、带状种植、规范化管理等先进适用技术引上高山,迅速促进了精耕细作、集约化水平的提高,并获得了极显著的早熟、增产效果,对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的温饱问题起了很好的作用。这一增产技术,被农民们形象地称为温饱工程。

据云南省农业厅资料显示,云南省从1986年试验示范1.68万亩,以后迅速扩大,至1997年已推广到221.4万亩。

对于广大贫困地区的贫困农户来说,由于采用这一技术,国家有补助,提供良种、地膜,还有农业技术人员给予指导,有的为了消除农民的风险担心还实行减产弥补的承诺,因而推广的积极性逐年增高,几乎所有采用这一技术的农户都做到了当年推广,当年增产,当年便解决了吃饱饭的问题。

据云南省农业厅统计,1986至1996年10年间,通过地膜覆盖玉米温饱工程,共增产粮食12亿公斤,相当于1996年云南省粮食总产量的约10%,解决了200万人以上的连年口粮困难。

同时,温饱工程还与多种适用农业增产的先进技术配套运用,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更为有效。

地膜覆盖仅仅是改善了农作物生产的外部环境条件之一,农作物是否能够最终获得高产,还要看作物的生物学遗传信息是否优良高产,以及其他条件是否也有利于高产。

就云南省的情况来看,作为温饱工程玉米高产技术,还推广杂交良种,营养钵育苗移栽,“药肥包衣”播种,打洞深施液态化肥,微膜(超薄膜)使用、多种新型高效复合肥的使用和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等。

同时,国家对这项温饱工程还进行了各种配套扶持措施。

首先是政府给予经费补助。80年代,国家农业部对推广地膜玉米增产技术的,每亩给予6元补助费。

云南省针对省内贫困人口大都居住山区、地膜玉米增产显著的事实,从1989年起,凡推广地膜玉米的,每亩给予6元补助,要求地、县也给予等量补助。

从1994年起,省、地、县对地膜玉米的补助调整为每亩各5元,共计每亩15元。1989年至1995年,全省共补助温饱工程地膜玉米计2亿元。

其次是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技术承包。据云南省对60个县的统计,在1996年,有7045名农业科技人员承包了173.56万亩地膜玉米。这些农业科技人员采用专题培训、以会代训、现场操作等方式进行技术培训,使贫困农户较好地掌握了地膜玉米增产技术。

近几年来,地膜覆盖高产技术由玉米向其他农作物种植推广。由于贫困农户尝到了地膜玉米增产的好处,科学种田水平提高,在农业科技人员指导下,其他农作物如马铃薯、红薯、旱谷、蚕豆、白芸豆、烤烟等,也逐步采用地膜覆盖等技术。

据云南省对武定、东川、双柏、剑川、鲁甸、墨江等县调查,有效的增产现实是马铃薯每亩增产26.8%,红薯为43.3%,旱谷为8.8%,吞豆为34.8%,白芸豆为26.8%。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适应我国目前栽培技术水平和技术经济条件的一项成功的新技术。在我国旱作农业上已大面积推广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温饱工程列入国家计划

1995年,温饱工程被列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每年下拨化肥专项补贴1000万元。

1995年3月31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办公会议决定:

温饱工程是一项效益显著的“短、平、快”扶贫措施,要坚持不懈地搞下去。

会后,国务院扶贫办和农业部联合上报了《1995年和“九五”期间温饱工程实施面积及配套物资、财政补贴的方案》。

财政部同意在1995年和“九五”期间的6年间,对实施温饱工程的配套化肥,每年按3.75万吨计算,以每吨补贴270元的标准,每年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补贴1000万元。

1996年1月31日,农业部颁布了《关于“九五”期间温饱工程补贴办法和实施要求的通知》。“通知”说:

一、将温饱工程补贴范围由原来16个省(区)集中到贫困状况比较严重的14个省(区)……

二、国家下达的温饱工程实施面积,要全部落实到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对其中人均占有粮食不足300公斤的特困乡村要重点扶持,帮助他们发展生产,解决缺粮困难。

三、国家对温饱工程的补贴资金与温饱工程的实施计划,于每年一季度下达,不误农时。

四、财政部补贴资金下达后,要尽快落实到乡、村,不得挪用和截留。

五、“九五”期间,每年温饱工程计划下达后,各级农技部门要加强指导业务,及时报告项目执行情况,解决出现的问题,取得实质成效……

六、执行项目费。各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要按照相当国家和地方温饱工程项目资金总额的5%,为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配套项目执行费。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制定项目技术实施方案,搞好新技术示范推广、技术培训和田间技术指导。

七、“九五”期间,温饱工程配套化肥的货源由各地计委在国家计委下达的计划中统筹安排,保证供应。

……

温饱工程是一项综合技术,在实施过程中,科技人员将优良品种、配方施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新技术、新产品及时输送到贫困地区,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同时也改变了农民的传统观念,增强了他们依靠科技摆脱贫困的意识。

温饱工程作为科技扶贫项目,有效地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基本做到了“常年丰产,灾年稳产”,对稳定贫困地区粮食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995年,内蒙古在遭受严重春旱、低温和几十年不遇的早霜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73.4万亩温饱工程玉米仍然获得亩产450公斤的好收成,比露地种植亩增产180公斤。

河北、宁夏等地同样在遭受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亩产分别比露地玉米增产327公斤和230公斤。

温饱工程实施10年来,累计推广地膜覆盖增产1.4亿多亩,增产粮食214.6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134.8亿元,稳定解决4000多万人的温饱问题,优化和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农业种植结构和生态环境。

到2000年,中国十几亿人的粮食蔬菜完全自行解决,而且还可以出口。

温饱工程实施的地膜覆盖技术,使中国农业及多种经济作物产量出现彻底改变。

我国的地膜覆盖技术,1978年从日本引进。头几年在东北三省、北京、上海及内蒙古等13个省市自治区进行研制试行。经过在16个省市农业区域生产示范,确定了是一项适合于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科学技术。从1983年起做为国家重点推广项目向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

地膜看上去薄薄一层,但作用相当大。不仅能够提高地温、保水、保土、保肥,而且还有灭草、防病虫、防旱抗涝、抑盐保苗、改进近地面光热条件,使产品卫生清洁等多项功能。对于那些刚出土的幼苗来说,具有护根促长等作用。

对于我国三北地区,低温、少雨、干旱贫脊、无霜期短等限制农业发展的客观因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对于种植二季水稻育秧及多种作物栽培上也起了作用。

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普及,应用于粮、棉、油、菜、瓜果、烟、糖、药、麻、茶、林等40多种农作物上,使作物普遍增产30%至50%,增值40%至60%,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20年来,地膜的应用和发展非常迅速,增产、增收效果也特别显著。

1979年以蔬菜为主进行小面积试验开始,1983年各种作物地膜覆盖面积猛增至943.5万亩。1996年地膜覆盖面积超过亿亩,达到10500万亩,其中达到和超过570万亩的作物有玉米、棉花、水稻、花生、蔬菜等。

这项技术用于“老、少、边、穷”地区,高寒山区及边远地区,能有效增加积温量,克服了低温干旱,生育期短等不良自然条件,使晚熟高产优质玉米良种获得丰收,产量成倍增加。

1989年至1991年,在16个省市实施的温饱工程中,这一技术,使3200余万农民越过了温饱线。

1993年至1996年4年间,推广地膜覆盖玉米育苗移栽及水稻育苗抛秧栽培4300.5万亩,共增产各种农产品1亿多吨,增产值1143.12亿元,增加纯收入达971.65亿元。

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也有力地促进了化工、轻工、农机制造、农资供销、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由温饱工程的地膜覆盖技术发展到大棚蔬菜,使人们在寒冷的季节也能吃到新鲜的蔬菜,改善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蓬勃发展的温饱工程地膜覆盖技术,使中国这个传统农业大国,走出了一条农业高产稳产的路,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十堰地膜水稻获高产

2003年10月,秋寒时节,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山区,农业生产遭遇严重的低温冷害,10多万亩高寒山区的常规稻田因“秋风”危害无收。

与此同时,在山区推广全程地膜覆盖湿润栽培技术的23万多亩水稻却获得增产丰收。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关注。

十堰市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的鄂、渝、豫、陕四省交界处,高寒山区海拔高,无霜期短,气温低,冷浸田、烂泥田终年积水泥温低,水稻迟发,空秕率高,甚至出现大面积“秋风”无收。

1993年,市、县农业局技术人员,在总结借鉴10年间,大面积推广应用地膜覆盖玉米增产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又进行水稻全程地膜覆盖湿润栽培技术攻关。

实践表明,地膜水稻每亩单产1098斤,比同类田常规栽培水稻增产三成以上;覆膜湿润栽培水稻每亩总灌水平均为39.5立方米,比常规裁培的稻田节水70%左右。有关专家研究表明,水稻地膜覆盖还可以有效地降低稻田甲烷的释放,对抑制全球气候变暖有积极作用。

经专家鉴定,十堰市水稻全程地膜覆盖湿润栽培技术科研成果属国内首创,获全国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3年3月13日晚,中央电视台1套,在《新闻联播》之后的《科技博览》栏目中,作为当时“两会”的献礼片,专题播出了湖北省十堰市首创的地膜水稻、地膜莲藕技术。

在2003年,全国已有17个省市推广这一技术,总面积超过300万亩。

十堰市地膜水稻生产技术推广的成功,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普遍关注。

到2003年10月,先后到十堰市参加考察学习的有德国基尔大学、汉诺威大学、霍恩海姆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100多名专家,他们对十堰山区大面积推广地膜水稻取得的有利于环保、节水、增产等连锁效益给予充分肯定。

专家们认为:

十堰市大面积推广应用水稻地膜覆盖湿润栽培技术已走在世界的前面,其意义不仅仅对干旱地区实施节水农业、高寒山区冷浸低产田块减灾增效方面取得巨大突破,更重要的是减少稻田甲烷等温室气体向空气中排放,对优化环境保护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2004年12月22日,十堰市科技局邀请中国农业大学、湖北省农技推广中心等单位的相关专家对十堰市农业局承担的“水稻覆膜直播湿润栽培技术研究”项目进行了鉴定。

鉴定委员会主任由中国农业大学博导林杉教授担任,省农业厅水稻专家张似松研究员,市农业专家工作室主任邢礼忠研究员任副主任。

会议听取了项目承担单位的技术和工作报告,认真审阅了有关资料,经过认真讨论,一致认为:

1、该项目研究资料齐全,数据科学可靠,完成了课题计划任务书所规定的技术经济指标,提供的鉴定材料齐备、完整。

2、该项目针对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节本、降耗、增效,减少劳动投入和物化投入的趋势和农村多数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的实际,改育秧栽插为大田直播,简化了田间操作工序,是在水稻地膜覆盖插秧湿润栽培技术体系上一项科技创新和发展。

3、该项技术与常规淹水栽培相比,具有“一早两免三省四提高”的显著优点:“一早”即提前成熟10天左右。“两免”即免去了育秧和薅秧环节。“三省”,即省水、省工、省钱,节水70%,每亩省工7个,按现行物价节支180元左右。“四提高”,一是提高产量30%左右;二是提高品质;三是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四是提高经济效益。

4、该技术经过几年的研究,基本摸清了水稻覆膜直播湿润栽培技术的增产节支省水机理,形成了配套栽培技术,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方法简单易行,深受农民欢迎。

5、该项研究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建议在低温、缺水地区积极示范推广。

中国农业大学博导、教授林杉博士认为:

十堰市在经费资助很少的情况下,做出了大量的研究和示范工作,是非常了不起的。

湖北省农业厅研究员、全省水稻栽培学科首席专家张似松认为:

十堰市农业局在科技上从地膜玉米、地膜水稻、地膜莲藕,现在又发展稻黑膜直播,这种永无止境、不断创新的精神非常令人敬佩,所取得的科技成果在全省是首屈一指的。

地膜水稻已成为十堰市农业科技创新的一面旗帜,该技术先后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获得了部、省、市多个奖项,地膜技术在国内也成为十堰农业科技的“代名词”。

对科技的举一反三创新,还使十堰市地膜水稻“十五”期间被列为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后,“十一五”又被列为国家粮食科技支撑计划。

地膜覆盖技术在十堰市实现了由旱生作物到湿生作物又到水生作物的三次突破,不仅使地膜覆盖技术更加系统和完善,而且推动了地膜覆盖理论的发展。

紧接着,十堰市农技人员又将地膜水稻技术由插秧扩展到点播,由白膜扩展到黑膜,由水稻扩展到旱稻,由手工覆膜打孔改为机械覆膜打孔,使操作更简便、效果更显著、农民更欢迎。

水稻黑膜点播栽培技术具有“一早两免三省四提高”的突出优点,亩平增收节支300元以上。2007年,全市示范1万余亩,亩平单产1117.8斤,比常规栽培增产335.8斤,增42.9%,比地膜插秧水稻增产137.4斤,增14.2%。

在城郊推广地膜玉米,开拓增收新市场。仅郧县柳坡镇当年就种植地膜玉米1.47万亩,以时令鲜食为主,可提前上市一个月左右,亩平实现产值2000元以上,经济效益翻两番。

在房县化龙镇农技中心,还发明了一种集覆膜、压膜、打孔为一体的多功能地膜覆盖打孔器,其工效是原来覆膜方法的8倍。

科技创新为地膜覆盖技术增添了新活力,挖掘了新潜力,开辟了新领域。

国内农业专家学者普遍认为:

杂交良种是数量上的革命,地膜技术是效益上的革命。

十堰市在推广地膜覆盖技术的过程中,坚持科技创新,着力技术攻关,解决了生产中的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完善了技术操作规程,加强了相关技术的配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果。

实践证明,只有坚持膜、种、肥配套服务,政、技、物综合输入的技术路线,才能提升地膜技术的科技含量,提高覆膜的综合效益,进一步拓展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领域,实现科技出成果、部门出人才、推广出效益的目标。

地膜水稻纳入国家计划

2007年5月29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长江中游北部水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课题‘十一五’项目”启动大会,在华中农业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

省科技厅、农业厅、财政厅的领导,项目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示范县市科技副县(市)长及科技局、农业局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在会上,湖北十堰市首创的地膜水稻技术被纳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沈康荣研究员为课题首席专家,获得专项资助。

在会上,湖北省科技厅、农业厅与项目4个子课题首席专家,湖北省农技推广总站、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十堰市农业局及示范县市政府领导签订了项目研究实施责任书。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长江中游北部水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课题”是由国家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粮食局4部局联合安排的重大科技专项。

2007年10月,由湖北省十堰市农业局自主研发的“水稻覆膜直播湿润栽培技术”被列为2007年度湖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重大项目。

水稻覆膜直播湿润栽培技术,是十堰市农业局针对农村多数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农村劳力紧缺的实际,从2001年开始研发出的一项新的科技成果,具有“一早两免三省四提高”的突出优点:“一早”,即提前成熟10天左右;“两免”,即免去了育秧和薅秧环节;“三省”,即省水、省工、省钱;“四提高”是提高产量30%左右、提高品质、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提高经济效益。

2004年,由中国农业大学、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为了使这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让更多的农民得到实惠,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将此成果列为2007年度湖北省农业科技转化资金重大项目予以支持。

多年来,十堰市先后研究出地膜玉米、地膜水稻、地膜莲藕等一系列农作物地膜覆盖减灾增效技术,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农业部一等奖、省政府二等奖。

2007年,十堰市在前旱后涝、低温寡照、病虫普发重发的情况下,由于狠抓了地膜覆盖、优良品种、配方施肥、病虫综防等技术的推广。

实践再次证明,在生产生态条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之前,地膜覆盖仍然是适合十堰山区实际的科技减灾增效技术。

二、组织行动

●农业科技人员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在艰苦条件下搞新技术的试验、示范、举办样板、开展技术咨询与服务,把科技送到千家万户。

●2004年9月,湖北省房县到处是一番丰收景象:金黄色的玉米挂满了农家小院,沉甸甸的稻谷在秋风中摇曳。

●代表们参观了旬邑县两个地膜玉米吨粮丰产田现场,观看了机播演示,听取了种植大户地膜种植情况介绍。

湖北省取得显著成效

1987年,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推出了这项惠及农民的富民政策温饱工程。

这项工程以地膜覆盖技术为载体,重在帮助广大的山区农民解决温饱,摆脱贫困,被干部群众亲切地称之为“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

低温和干旱是影响山区玉米产量低而不稳的两大制约因素,地膜具有增温、保湿、保肥、保水、调节田间小气候的多种功能。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技术,可以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当时,党中央、国务院把推广地膜玉米作为解决贫困地区温饱问题的重大工程,列为重大项目,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湖北省各级党委和政府严格按照国家七部委对实施温饱工程的要求层层建立领导小组,实行资金、技术、物资的配套输入,奠定了温饱工程的基础。

由于温饱工程辐射范围大,涉及部门多,政策性强,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尽职尽责做好配套服务工作,认真落实有关扶贫政策,合力打好扶贫攻坚战,各司其职,按时落实资金,积极组织地膜、化肥,及时调配供应,逐级发放到农户,积极抓好宣传报道,激发群众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到2003年,全省共组织地膜7万吨左右、肥料280万吨左右、种子6800多万吨。

湖北省地理条件差异很大,鄂西山区、鄂北山区、鄂南山区和大别山区,由于海拔较高,温度低,日照少,长期以来,当地农民温饱难以解决。地膜覆盖技术以其实用有效,简单易行,保湿、增温、保肥、保水、增产,一推出就受到各级政府和农民的欢迎,并且此引发了一场“白色革命”。

在当地“土专家”和农业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湖北省的地膜覆盖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和完善,越来越实用高效。

在覆盖膜上由普通微膜改为超微膜,由地膜直播改为两段栽培,由育苗移栽改为塑盘育苗,玉米品种也由平展型改为紧凑种,形成了一套具有湖北特点的“超微膜、紧凑种、两段栽、配方肥、多熟套”配套栽培技术体系。

而且,从地膜玉米发展到地膜水稻、马铃薯、烟叶、蔬菜、药材等多种作物。

地膜玉米的单产也在技术创新中不断得到提高,到2001年,实施温饱工程的26个贫困县市,大田地膜覆盖玉米亩产372公斤,地膜育苗移栽303公斤,分别比露地玉米增产175公斤、106公斤。

在湖北省恩施州,大田地膜玉米亩产404.5公斤,十堰市343公斤,宜昌市371.3公斤,襄樊市374.5公斤分别比实施温饱工程前增产117.5%、170%、73.5%、97.1%。建始、恩施、兴山、房县、南漳等县市地膜高产示范田亩产都突破了800公斤。

地膜覆盖技术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突出的社会经济效益,这些充分证明了技术创新是实现温饱工程的重要前提。

温饱工程取得的成就,和广大农业科技人员长期在生产第一线的战斗是分不开的。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农业科技人员在艰苦的山区条件下搞新技术的试验、示范、举办样板、开展技术咨询与服务,把科技送到千家万户。

15年来,湖北省累计投入科技人员17.65万人,办示范样板10.8075万个,面积822.75万亩,印发技术资料622万份,不少同志还拿出微薄的工资帮助特困户购买生产资料。更让人难忘的是,易宗林、李宗信、薛天谷等同志在实施温饱工程中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到2003年,温饱工程在湖北省已经实施了15年。15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温饱工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硕果累累。

到2003年,全省累计推广地膜玉米面积3.49046亿亩,平均单产301公斤,比1988年单产提高145公斤,增幅为92.9%;累计增产玉米438万多吨,增加产值34.9亿元。累计推广地膜水稻面积190.6万亩,平均单产502.87公斤,比1996年374.6公斤提高128.6公斤,增幅34.36%,累计增产稻谷24.5248万吨,增加产值2.2667亿元。

自温饱工程实施以来,彻底改变了贫困高寒山区玉米只能收浆不能收玉米的状况,累计使1946.67万人口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长期食用粗粮的山区农民还吃到了细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张地膜为山区农业结构调整腾出了土地空间,为农民相信科技找到了切入点,为农村经济的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山区粮食大幅度增产也解决了多种经营与粮食生产争地的矛盾,有效地促进了山区农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广大山区群众把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应用到水稻、马铃薯、烟叶、蔬菜和药材等作物上,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大力发展粮经型、粮特型、粮药型、粮工型等高产高效的经济发展模式。

至2001年,全省多种经营面积发展到1038.15万亩,比1988年的466.29万亩增加了571.86万亩,增加122.6%。粮经作物的种植比例由实施温饱工程的4.14比1调整到1.62比1。

实施温饱工程的26个县市粮食总产由1988年的367.7912万吨上升到438.5906万吨,农业人均纯收入由346元上升到1627元。群众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开始向小康目标迈进。

湖北省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老革命根据地区、少数民族自治地区、边境地区、欠发达地区,那里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科技落后,以前吃粮靠供应,穿衣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灾害年头闹饥荒。“房县桥上乡,家家做木缸,不装米和面,专贮玉米浆”,这是房县桥上乡的真实写照,由于地处高寒山区,种玉米不能成熟,只能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