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历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4 01:43:19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缅怀历史

缅怀历史试读:

简介

中国历史太长,讲历史多离不开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皇皇盛世,几乎一样长久的变乱年代则常被轻描淡写。但是,可以这样说,每一个大一统时代的光明,都在前一个变乱年代里孕育。新一段历史的起草往往不在盛世之初,而在乱世之末。刀枪剑战和巧言虚辞交加的春秋战国时代、多族碰撞与殷殷礼佛的两晋南北朝时代、更国换帝如走马灯的五代十国时代、脆弱的统一孱弱的军事与超级发达的文化并存的宋辽金蒙时代,都各有各的气质。乱象纷呈,变乱使一切俱废重组,乱世有一切重新开始的期待。乱世可展示最彻底的人性,乱世中有最多传奇的人与事,乱世更有故事。

第一章 史海钩沉

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建立

北美洲原始居民为印第安人。16-18世纪,正在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西欧各国相继入侵北美洲。法国人建立了新法兰西(包括圣劳伦斯流域下游大潮区,密西西比河流域等处);西班牙人建立了新西班牙(包括墨西哥和美国西南部的广大地区)。1607年,英国建立了第1个殖民据点—詹姆士城,此后在大西洋沿岸陆续建立了13个殖民地。到达殖民地的大多数是西欧贫苦的劳动人民,也有贵族、地主、资产阶级,以英国人、爱尔兰人、德意志人和荷兰人最多。移民中有逃避战祸和宗教迫害者,有自愿和非自愿的“契约奴”以及乞丐、罪犯;还有从非洲被贩运来的黑人。

独立战争

英法为争夺海上霸权和掠夺殖民地而进行的七年战争,以英国胜利告终。英国在北美接管了加拿大,控制了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对北美殖民地全面加强控制,宣告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为王室产业,禁止殖民地人民染指;并征收重税,严厉缉私,限制经济活动,严重损害了殖民地各阶层人民的经济利益。从1619年弗吉尼亚建立议会起,各殖民地相继成立议会,与英国相抗衡,1765年9个殖民地举行抗议印花税大会,掀起反抗怒潮。

18世纪70年代英国进一步执行高压政策,1770年波士顿惨案发生。1773年通过了茶税法,引起波士顿倾茶事件。1774年颁布了5项不可容忍的法令(诸如封闭波士顿港,增派英国驻军,取消马萨诸塞自治权,确立英国对殖民地的司法权等),从政治上军事上加紧对殖民地的控制与镇压。1772-1774年,各殖民地普遍成立通讯委员会,领导抗英斗争。1774年9月5日,除佐治亚外的各殖民地代表在费城召开了第1届大陆会议,通过了和英国断绝一切贸易关系的决议,继而通过“关于殖民地权利和怨恨的宣言”,向英王呈递请愿书。1775年4月18日,在波士顿附近的列克星敦和康科德,殖民地爱国者打响了反抗的枪声,揭开了独立战争的序幕。5月,第2届大陆会议召开。次年7月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独立战争开始时,双方实力悬殊,战争进行了8年。到1781年10月,美、法联军攻下英军最后据点约克镇,独立战争基本结束。1783年英美签订巴黎和约。独立战争时期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政治家,如大陆军的总司令G.华盛顿、《独立宣言》的起草人T.杰斐逊、外交家B.富兰克林、文化战士T.潘恩。

独立的民族主权国家的建成(1781-1814)

在战争过程中,大陆会议制订了邦联条例,1781-1787年13州组成了邦联国会,宣布成立美利坚共和国。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大州和小州的代表经过争论,同意每州均选出两名参议员;在蓄奴制问题上,北部对南部作出了重大妥协,默认奴隶制存在,在征税及分配众议员席位方面,南部黑奴均以3/5的人口计算。会议最后制定了宪法草案。这是世界上第1部成文宪法。1788年6月由9个州批准生效。根据宪法,美国建成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联邦制国家。后又增加了宪法前10条修正案(后即以“权利法案”著称)。该法案于1791年12月,经11个州批准生效。

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4月,华盛顿就任美国首届总统(1792年连任)。在国内外政策出现分歧的过程中,财政部长A.汉密尔顿派组织了联邦党,主张中央集权,外交上亲英,控制了联邦政府的权力。国务卿T.杰斐逊派主张维护国内人民民主权利,同情法国革命,组织了民主共和党。1793年华盛顿在欧洲列强联合干涉法国革命时,采取中立政策。次年11月,联邦政府和英国签订了损害美国主权的杰伊条约。亲英和亲法成为联邦党和民主共和党在外交政策上的分野。在内政方面,联邦政府制定关税条例,建立银行,稳定经济。

1801年,民主共和党T.杰斐逊出任总统。杰斐逊政府废除上述4项法令,削减开支,减轻税收,取消酒税,鼓励农产品出口。1803年从法国手中购买了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公里的路易斯安那。英国一直不甘心丧失北美殖民地。英舰在公海上继续拦截美国船只,强制征用美国海员。为维护航海自由,1812-1814年美国进行了第2次对英战争。除海战外,优势在英军方面。1814年8月,英军曾攻占华盛顿首府,焚烧总统府及会。但随后美国取得胜利。1814年12月,英美在今比利时的根特签订和约。这次战争使美国得以摆脱英国政治上的控制和经济上的渗透,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民族主权国家。

19世纪后半叶经济迅速发展

南北战争后,由于南部种植园制度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在全国范围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造船业和机器制造业迅速发展,横贯大陆的4条铁路建成,西部广大土地的垦殖,边疆的消失,促进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和扩大。在中西部、远西部和南部日益开拓进程中,各地区发展了具有本地特点的工业。外国移民的大量涌入,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使北美能够大规模进行农业生产。19世纪后半叶农业机械化迅速发展。从1860-1916年,耕地面积由4.07亿英亩增加到8.79亿英亩,改良的土地面积扩大了3倍多,小麦和玉米的产量约增加了3倍多。农业中大生产排挤和兼并小生产,在以工业为主的北部,农业日益采用集约耕作,在其他地区,大农场数字逐渐增加,1900年美国农产品总数的一半是由1/6的大农户生产的,形成了美国式农业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19世纪后半叶,科学技术领域有重要发明和突破,其中首推电力的应用;1876年A.G:贝尔发明电话机,1886年T.A.爱迪生制造了电灯,1892年杜里雅兄弟试制成功汽车,1903年莱特兄弟试制飞机航行成功。电力广泛应用于工业,导致美国经济的全面发展。1880年工业在全国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超过农业,工业生产总值由1860年的世界第4位,跃居至1894年的首位。美国成为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内外政策(1889-1914)

1889年美国召开泛美会议,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美国击败了西班牙,夺取了加勒比海的古巴和波多黎各、太平洋的关岛及菲律宾群岛,接着合并了夏威夷群岛。1903年美国夺取了巴拿马运河区。在远东,1899年美国提出对华“门户开放”政策。美国在1904-1905年日俄战争中支持日本。在日俄战争结束后,美日双方经过谈判,于1908年签订了罗脱—高平协定。在1912年总统选举中,民主党总统候选人T.W.威尔逊上台。威尔逊以“新自由”作为号召进行改革,降低关税,建立联邦储备银行制度,通过克莱顿反托拉斯法(1914),征收累进所得税。该时期美国在对外政策上,对西半球墨西哥、尼加拉瓜等国进行了武装干涉。

第二章 美国崛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20年代末的美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美国宣布中立,向交战双方提供军火,不久又对协约国进行贷款。1916年,威尔逊当选连任。1917年,美国在德国潜艇击沉美国船只后,于4月6日对德宣战。大战期间由于国外移民中断,黑人大量北移,并人伍出国作战,开拓了视野。1918年11月,威尔逊签署对德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美国的经济繁荣。战后,美国由欠60亿美元的债务国而成为贷出100亿美元的债权国,美国成为最富有的国家。1921年共和党W.G.哈定执政,正值美国陷入全面经济萧条。他提出“工业正常化”和“抢救资本主义”政策;1923-1929年世界资本主义进人相对稳定时期。美国国内由于固定资本更新,建筑业兴起,汽车和钢铁工业等扩大以及商品和资本输出激增,1923年美国工商业出现了新高涨。与此同时,美国第2次企业“合并浪潮”(即进一步托拉斯化),遍及银行业、工业部门,特别是水、电、煤气公用事业,甚至扩展到零售商业部门。共和党人C,柯立芝执政时期是美国经济繁荣时期。私人垄断资本大为发展。但由于国内新兴工业畸形发展与生产过剩,使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严重失调,生产和消费脱节,农业长期陷于慢性危机,1929年10月美国首先爆发经济危机,随后资本主义各国陆续陷入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

民主党人F.D.罗斯福1933年就任第32届总统。罗斯福政府实行了由国家对经济进行广泛干预、调节的“新政”,整顿金融,复兴工农业,举办救济事业等,挽救了美国的严重经济危机,并加强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933年11月,美国与苏联建交,对拉丁美洲采取“睦邻政策”。1937年新的经济危机再度出现。次年,罗斯福采用扩大赤字开支的办法,使这次危机有所缓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重振军备,才使经济得到恢复,走向繁荣。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

1939年9月德国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罗斯福于1941年3月签署《租借法》,向与德意日作战的国家提供物资。8月14日,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大西洋宪章》,9月24日苏联政府声明同意其基本原则,接着召开莫斯科三国会议,奠定了美英苏战时合作的基础。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次日,美英对日宣战。英美在开始时接连败退。1942年5月,美军在中途岛海战中击退日军。同年底至次年初,美国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中击败日军,美军由守势转为攻势,太平洋战争出现转折。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8月英美联军在北非登陆。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使欧洲反法西斯战争的局势发生根本性变化。同年7月,美英军队在西西里岛登陆。9月在意大利南部登陆。10月意大利投降。1943年11月,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举行德黑兰会议。1944年6月,英美等国的联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4月12日,罗斯福逝世,H.S.杜鲁门继任总统。5月,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7月,美英苏三国首脑举行波茨坦会议,美英就处理德国、波兰等问题与苏联达成协议。美英中发表了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美苏就苏军对日作战取得了一致意见。8月6日,美军在广岛投下策1颗原子弹;8月8日苏联宣布对日作战,9日美军又在长崎投下第2颗原子弹,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杜鲁门任命D.麦克阿瑟为盟国驻日最高统帅,美军进驻日本,实现了由美国独家控制日本的局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扩军参战,并大量供应盟国军火物资,美国成为盟国的兵工厂,出现了战时经济繁荣,国家垄断资本有更大发展。美国利用参战的机会,控制了世界许多重要战略据点,建立了军事基地;杜鲁门政府对外推行冷战政策,提出杜鲁门主义,制订马歇尔计划,筹划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在内政方面,杜鲁门提出“公平施政”纲领,但收效甚微。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952年共和党人D.D.艾森豪威尔以结束朝鲜战争的许诺当选为美国总统。1953年7月签定了朝鲜停战协定。

艾森豪威尔政府在1953-1954年经济危机的侵袭下,为缓和国内外紧张形势,在内政外交方面作了调整,扩大了社会保险法的实施范围,加强科研工作的国家化,进一步发展宇航事业。1955年7月美、英、法、苏四国首脑会议召开,国际形势有所缓和。1957年苏联成功地发射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向美国尖端科学领先地位进行挑战。1958年,美国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从而使美苏军备竞赛进入宇宙空间竞争。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宙飞船“阿波罗—1”号登月舱在月球着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朝鲜战争期间,由于有黑人参加作战,军队中取消了种族隔离制度,这一事实推动了国内黑人争取民权的斗争。1954年最高法院作出“布朗控诉教育局判决案”,宣布长期统治教育领域的“隔离但平等”原则为违宪。1955年12月,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的黑人在M.L.金的领导下,进行长达381天的抵制乘车方面种族隔离的运动,黑人又在餐馆展开静坐运动,以抗议这方面的种族隔离,民权运动蓬勃兴起。60年代民主党J.F.肯尼迪和L.B.约翰逊相继执政,实行长期财政赤字政策,扩大军费开支,增加福利费用,经济持续上升。同时,由于他们卷入越南战争,支付巨额军费,消耗了美国大量财富,使美国经济实力大为削弱,而联邦德国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逐渐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60年代,由于越南战争不得人心,国内社会动荡不宁。1961年黑人和白人公民共同展开“自由乘客”运动,1963年4月,小马丁·路德·金在伯明翰发动了大规模游行、请愿、静坐和示威运动,8月,25万黑人和白人一起为抗议种族歧视,举行了向华盛顿的进军示威,小马丁路德·金发表了“我有一个梦”的演说。在黑人民权运动的推动下,国会于1964年6月通过民权法。

1969年R.M.尼克松上台后,美国陷入越战泥淖不能自拔,经常性的财政赤字和庞大的军费开支,加剧了通货膨胀,处于内外交困境地。1969年起,尼克松以“伙伴关系、实力加谈判”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新战略。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发表了中美上海公报。1974年8月9日,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被迫辞职,副总统G.R.福特即就任第38届总统。1975年5月,正式宣布越南战争结束。

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公报生效,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在美苏关系方面,尼克松提出新“和平”战略后,两国加强了对话。1972年5月,尼克松访苏,签署了限制战略武器条约。80年代,美苏军备竞赛从数量方面转向质量方面。1985年以来,美苏经过不断谈判,终于在1988年6月1日,两国领导人在莫斯科交换了中程导弹条约的批准书。美苏关系进一步趋向缓和。

1986年11月,美国爆发了“伊朗门”事件,披露里根政府(成员)绕过国务院并隐瞒国会,于1985年至1986年秘密向伊朗出售武器,以换取美国人质,并将其中所得款项,转移给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1987年,美国以保护海湾通航的名义,派遣军事力量去海湾,同伊朗多次发生军事冲突。1989年1月布什就任美国第41届总统。

1990年爆发海湾战争。美国出兵伊拉克。迫使其退出科威特。1992年,民主党人克林顿当选总统。其间美国及多国部队多次空袭伊拉克以制止其研制核武器。90年代末,在美国领导下,北约东扩。

1999年初,美国领导北约向南联盟发动空中打击。

在经济方面,1973年“能源危机”后,1974-1975年美国爆发了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经济陷于以“滞胀”为特征的综合并发症中;1980年美国经济严重衰退。1981年里根任总统后,推行高赤字财政政策,用大规模减税和增加国防开支来刺激经济、鼓励投资,同时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量。1982年美国经济开始复苏,转入低速增长。1987年10月虽发生股市暴跌风潮,美国经济情况仍较平稳,但财政赤字和外贸赤字仍是美国经济的隐忧。进入90年代,美国计算机产业发展迅速,并带动全球的高科技信息产业,开拓了新一代的产业革命!

第三章 殖民地时期

殖民地时期

“天时地利,已造成一个最好的地方,给人居住。”

约翰,史密斯 弗吉尼亚殖民地创建人,一六〇七年

十七世纪初期,移民的大潮流,开始从欧洲流到北美。在三个多世纪里,最初为数仅几百名的英格兰移民迁徙,逐渐变为干百万人势如潮水的大迁移。他们在各种强大的动机的推动下,终于在这片一度荒芜的大陆上,建立了新的文明。

西班牙人在墨西哥、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建立了兴旺的殖民地后很久,第一批英格兰移民才越过大西洋到达现在叫做美国的地方。和早期涌到这个新世界的旅客一样,他们搭乘狭小拥挤的船只而来。在六至十二个星期的旅程里,他们只能吃到很少的食物。许多旅客在半路上就病死了;船只因经常遭受暴风雨的袭击而破烂不堪,有的竟沉没在茫茫的大海里。

那些疲乏的旅客,看到美洲海岸,真有如秆重负之感。一个历史学家写道:“百里之外传来的气息,有如满园花木那样馥郁芳香。”移民最初看到的新大陆是一片苍翠的密林。当时,印第安人都住在林中,他们大多敌视外人,因此,移民一方面要应付艰苦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又要提防印第安人的袭击。但是,那一望无际的、沿着东海岸、从北向南延伸两千一百公里的原始大森林,将是座巨大的宝库,能提供充裕的粮食和燃料,还有盖房子、制家具、造船以及赚钱的出口货物的丰富原料。

英格兰人在美洲的第一个永久定居点是一六〇七年在弗吉尼亚所,建立起来的通商要塞詹姆斯敦。这个地方盛产烟叶,可以源源不断地供应英格兰市场,所以,不久之后,经济就很繁荣。到了一六二〇年,英格兰妇女被招引前往弗吉尼亚结婚成家的时候,詹姆斯河一带,已建立起许多大种植园,人口也有上千人之多。

定居大西洋沿岸

新大陆虽然得天独厚,资源丰富,但是,为了取得当时移民还不能制造的物品,与欧洲的贸易非常重要。在这方面,海岸线对于移民极为有用。整个海岸线上布满了无数水湾和港口。只有北卡罗来纳和新泽西南部两个地方缺乏远洋轮可进出的港口。

奔腾雄伟的河流,如基利伯克河、哈得逊河、特拉华河,萨斯奎哈纳河,波托马克河以及其它数不尽的河流,将沿海平原和各港口与欧洲连接起来。只有一条由在加拿大的法国人所控制的圣劳伦斯河通向大陆的内地。茂密的森林和高大的阿巴拉契亚山脉阻挡着移民向西发展。只有猎人和商人才冒险进入那荒芜的地方。在一百年里,移民们都只在沿海一带密集地建立起居住地。

每个殖民地都是自给自足的社会,有各自的出海港口。它们均为单独的实体,并且各有其独特的个性。但是,尽管有着这种个性,商业、航海、制造业及货币等问题,都超越各个殖民地的境界,需要进行共同管制;当殖民地脱离英国宣告独立以后,这些共同管制也就促进了联邦的成立。

十七世纪移民美洲,不但需要审慎的计划和安排,而且还要花费不少金钱和具备冒险精神。来美洲的移民,必须远涉重洋,航行五千公里。他们需要用具、衣服、种子、器具、建筑材料、牲畜、武器与弹药。英格兰移民与其它国家和其它时代的移民不同,他们并非由政府组织,而是由私人团体组织。

弗吉尼亚和马萨诸塞这两个殖民地是由特许公司建立起来的。投资人交来的公司基金则是用来装备、运输和资助移民的。

至于纽黑文殖民地(后来并入康涅狄格殖民地),是富有的移民自己装备和输送他们的家属和仆人到那里去的。其它殖民地如新罕布什尔、缅因、马里兰、南北卡罗来纳、新泽西和宾夕法尼亚原来都属于领主,这些领主是英格兰的绅士或贵族,他们拿出一笔钱,把他们的佃户和仆人安置在国王赐给他们的土地上。

例如,查尔斯一世赐予塞西尔·卡尔弗特(巴尔的摩勋爵)和他的后嗣约二百八十万公顷土地,这就是后来的马里兰州。南北卡罗来纳和宾夕法尼亚则是查尔斯二世的赐予。严格说,这些领主和特许公司都是英王的佃户,但他们每年只缴纳象征性的租税。巴尔的摩勋爵每年献给国王两个印第安人的箭头,威廉·佩恩每年只呈献两张海狸皮。

最后变成美利坚合众国的十三个殖民地是新罕布什尔、马萨诸塞、罗得岛、康涅狄格、纽约、新泽西、宾夕法尼亚、特拉华、马里兰、弗吉尼亚、北卡罗来纳、南卡罗来纳及乔治亚。每个殖民地都有不同的来历。有几个甚至是其它殖民地的分支:罗得岛和康涅狄格是由马萨诸塞的人建立的,而马萨诸塞则是新英格兰各殖民地之母。佐治亚殖民地是詹姆斯·爱德华·奥格尔索普和一些英格兰人为了慈善和现实的理由而建立的。他们的计划是把关在英国监牢里的负债罪犯释放出来,送到美洲建立一个殖民地,作为抵御南方西班牙人的主要堡垒。荷兰人一六二一年建立的新荷兰殖民地,则于一六六四年改归英国人统治,易名为纽约。

移民:经济、宗教和政治上的动机

欧洲大部分移民,都是为了取得更大的经济机会才离开了家乡。这种动机往往由于对宗教自由的向往和逃避政治压迫的决心而变得更加强烈。从一六二O年到一六三五年,经济危机席卷英国,许多人找不到工作。最好的技工也只能餬口而已。农作物收成不佳,更加深了人民的痛苦。此外,发展中的毛纺工业,需要更多的羊毛供纺织之用,这样,养羊的人就开始侵犯耕地。

在十六、十七世纪宗教变革之际,一群称为清教徒的男女,企图从内部来改革英国教会。他们主要要求是使国家教会趋于新教化,并且提倡简化信仰和崇拜仪式。他们的改革观念,破坏国家教会的统一性,有分裂人民和影响皇室权威的危险。

詹姆斯一世执政时,一小部分分立派的人士一个激进的宗派,大部分都是卑微的乡民,他们相信他们永远也不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改革英国国教——便离开了英国到了荷兰的莱顿。在那里,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尊奉宗教。稍后,一部分莱顿教民决定移住新大陆。这些人被人们称为“一六二O年移美的英国清教徒”。他们建立了普利茅斯殖民地。

查尔斯一世于一六二五年登基之后不久,英国的清教徒领袖受到了他们认为是与日俱增的迫害。几个被迫停止传教的牧师也率领他们的追随者来到美洲,加入了英国清教徒的行列。他们与先前的移民不同,其中有许多富有和地位高的人,他们在一六三O年建立了马萨诸塞海湾殖民地。此后十年间,六个英国殖民地,全部都打上了清教徙的烙印。

但是,这些并不是由于宗教的原因而来到美洲的唯一移民。威廉·佩恩和他的英国教友派教徒因为对他们在英国的处境不满也来到了美洲,并建立了宾夕法尼亚殖民地。塞西尔·卡尔弗特建立马里兰殖民地的部分原因是他担心英国天主教徒的处境。宾夕法尼亚与北卡罗来纳有许多移民都是德国和爱尔兰持异议的教徙,他们到美洲来寻求更多的宗教自由和经济机会。

政治上的原因,也造成许多人选移到美洲。十七世纪三十年代,由于查尔斯一世的独裁统治,从英国到美洲的移民大为增加。十七世纪四十年代,英国发生了起义,在奥利弗·克伦威尔领导下的查尔斯一世的政敌胜利了,使到许多骑士党人——所谓国王的人——纷纷到弗吉尼亚来碰碰他们的运气。在德国,由于许多领地甚小的王公专权,尤其在宗教方面,实行压迫政策,加上连年战争,使得在十七世纪末期和十八世纪里,迁徙到美洲的人剧增起来。

有以下这样一种情况:有些人对于来美洲开始新生活并不感兴趣,经过鼓吹者的游说后,也来到了美洲。威廉·佩恩曾大肆宣传,说什么宾夕法尼亚有许多良机在等待着新客。那些向穷人兜售服务合同的船长都获得巨额利润。此外,人们鼓励法官和监狱当局让罪犯到美洲去,以此代替有期徒刑。(判处“流放”)

移民中,很少人能够负担他们自己和家属的旅费,以及在新大陆安顿下来的费用。这些无支付能力的移民的旅费和生活费,是由弗吉尼亚公司和马萨诸塞海湾公司之类的殖民机构负担的。移民则同意以合同劳工的身份替公司干活。殖民公司、领主和一些家族与准备迁来的移民商定合同内容,他们为移民付出旅费和其它费用,移民则替他们工作一个时期——通常是四年到七年。服务期满以后,他们可以领到“自由金”,有时还会包括一小块土地。

据估计,新英格兰以南诸殖民地的移民,有一半是根据这种“契约仆人”制度来到美洲。他们大都忠实履行合同,但也有一些仆人半途违约逃跑。一般来说,这些人最后都能在他们原来落户的殖民地,或者邻近的殖民地上,取得土地,成家立室。

按照这种制度的办法来到美洲的人,在社会上并不受到歧视。每一个殖民地里,都有一些领袖人物曾一度是契约仆人。

多种文化融会在一起

十七世纪来美的移民,绝大多数是英格兰人。但中部地区也有一些荷兰人、瑞典人和德国人,南卡罗来纳和其它地方有一些法国胡格诺派教徒,还有一些零星的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和葡萄牙人。不过,这些非英格兰移民,合共还不到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

一六八O年以后,大批移民来自德国、爱尔兰、苏格兰、瑞士和法国;英格兰不再是移民的主要来源了。这些新客也是因为各种原因才到美洲的。许多德国人,是为了躲避战争而来。一大群爱尔兰人则为了逃避政府和地主压迫所带来的贫穷离开了爱尔兰。从苏格兰和瑞士也来了一些逃避贫困的难民。到一六九O年,殖民地的人口多达二十五万。以后每隔二十五年增加一倍;到了一七七五年,殖民地的人口总数超过了二百五十万。

在很大程度上,非英格兰移民尽量适应最初移民的文化。但是,这并不是说,所有移民都变成了英格兰人。他们采用的是英国的语言、法律和风俗习惯。不过,这些东西早就为了适应美洲环境而有所改变了。结果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种受新世界环境影响的英国和欧洲大陆文化的结合。

一个人和他的家庭虽然可以从马萨诸塞移居到弗吉尼亚,或者是从南卡罗来纳移到宾夕法尼亚,完全不必在生活习惯上作任何基本调整,但是,各个殖民地还是有显着的区别。各殖民地区域之间的差别就更加显着了。

新英格兰:工作艰苦和原则坚定的地方

这些殖民地,因其地理位置,大致可以划分为几个区域。在南方,因为气候温暖,土地肥沃,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因此发展起来。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则原为冰河地带,这里土壤贫瘠多石,平地稀少,夏季短,冬季长,是一个不适宜耕作的地方。因此,新英格兰人纷纷改行。他们利用水力,建立水车磨坊以及锯木厂。大批木材可以用来制造船只,优良的港口可以促进贸易,而大海又是财富的极大来源。在马萨诸塞,单是捕鳕鱼这一行业已经成为该区迅速繁荣的基础了。

新英格兰人居住在港口附近的乡镇里,过的是市镇生活,不少人还经营工商业。公共牧地和公共林地,可以满足在附近小块农田中工作的城市居民。由于住地集中,乡村学校、乡村教堂、乡镇议会也成立了,市民利用这些地方来商讨各项与公众利益有关的事情。新英格兰人遇到了种种相同的困难,他们在同样的山地上耕作,经营小规模工商业,很快就具有自主和独立的特色。

这些品质,在一百零二位远涉重洋、疲惫不堪的先驱者身上就可以看到。他们是第一批在马萨诸塞东南伸向大西洋的科德角半岛登陆的人。他们在伦敦(弗吉尼亚)公司赞助下到美洲,因此,他们的目的地是弗吉尼亚殖民地。但他们乘坐的“五月花”号船,在很北的地方靠了岸。经过几星期的考察,他们决定不再到弗吉尼亚去,而就在登陆的地方定居。他们选择了普利茅斯港附近地区作为殖民地。第一个冬季虽然风雪凛冽,但他们终究捱过去了。

人们在普利茅斯为生存而奋斗的时候,其它定居点也在附近建立起来了。一六三O年以后,马萨诸塞海湾区域(波士顿)的定居点,在开发新英格兰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个殖民地是在皇家的特许下由二十五人建立起来的,以约翰·温思罗普总督为首领。这里的移民决心克服困难,并立刻投入到为生存而进行的顽强斗争中去。

十年之内,又来了六十五位传教士。由于殖民地领袖们的坚定信仰,马萨诸塞建立了神权政治。理论上,政教是分离的,但在实际上,政教则是合一的,所有机构都从属于教会。不久就建立了一套神权的、专制的政制。但是,在乡镇会议上,还有讨论公共问题的机会。所以,移民们也就获得一点自治的经验。城镇虽然围绕着宗教团体在发展,但全体居民,由于拓荒生活的艰苦,共同负担着市政责任。可是,若干年来,教士们和保守的教友,还是希望保持一致尊奉宗教的原则。

他们并没有能够束缚每一个公民的思想。罗杰·威廉斯是一个反叛的牧师,对没收印第安人土地的权利,和政教合一的好处,[Map-这是一七二九年赫尔曼,莫尔所绘制的新世界早期地图。美国革命之前,殖民地的许多边界,纠纷时起,莫衷一是。]

都表示怀疑。他因为“散布反对地方长官权威的危险的新思想”,终于被立法机构放逐。他跑到附近的罗得岛向友好的印第安人购买土地,不久他便在罗得岛上建立了一个殖民地,其原则是人们可以有信仰的自由,政教必须永远分离。

但是,异教徙并不是唯一离开马萨诸塞的人。正统的清教徙为了寻求更好的耕地和机会,这时也纷纷离开了那个殖民地。譬如说,人们听说康涅狄格河流域的土地非常肥沃,在贫瘠土地上耕作的农民就很想到那里去。很多人都愿意冒印第安人袭击的危险,去找寻平地和富饶的土壤。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人在建立政府的时候,扩大了选举权,即使没有参加教会的人,也可以投票。马萨诸塞的其它移民逐渐向北移动。不久,寻求土地和自由的男女们在新罕布什尔和缅因两地又建立了殖民地。

在马萨诸塞海湾殖民地逐渐间接地向外扩展的时候,其内部力量日趋壮大,商业也蒸蒸日上。该世纪中叶以后,马萨诸塞日益繁荣,波士顿成了美洲最大的港口之一。东北部森林地带盛产各种木材:橡木可以制船身,高大的松树可以制造桅杆,沥青可以浇灌船缝。他们自己建造船只,把船开到世界各国的港口去。马萨诸塞湾的船老板们为海上贸易打好了基础,这种贸易后来日趋重要。在殖民地时期结束时,悬挂英国国旗的船只之中,有三分之一是美洲制造的。剩余的粮食、船上用具与木器增加了出口贸易。新英格兰的船主,很快就发现甜酒和奴隶是很能够赚钱的商品。

兼容并蓄的中部诸殖民地

中部诸殖民地,形成了第二个大的组群,比新英格兰还要复杂,更为开放,而且更宽容得多。宾夕法尼亚和它的附属殖民地特拉华的最初成功,应该归功于威廉·佩恩。佩恩是一个教友派教徒,他的目的在于吸引各种不同信仰和国籍的移民。而且,他决心用公正诚实的方法对待印第安人。他和印第安人缔结了协议,又严格遵守这些协议,因此,在荒野上维持了和平。

殖民地的事务进行得非常顺利而且发展也很快。威廉,佩恩来了不到一年,三千名新公民跟着来到宾夕法尼亚。费城是这个殖民地的心脏,这个城市,不久就以宽广的林荫街道、结实的矿石房子和繁忙的码头驰名于世。殖民地时期结束时,有三万个讲不同的语言,信仰和职业各异的人,住在那里。教友派教徒,由于颇会经营企业,使费城成了当时美国最兴盛的中心之一。

教友派的教徒们虽然控制了费城,宾夕法尼亚的其它地方仍不乏其它各种血统的人。德国人成了这个殖民地最熟练的农民。他们通晓家庭工业,诸如纺织、造鞋、制箱之类。这些对于促进殖民地的发展,也非常重要。宾夕法尼亚也是大批苏格兰——爱兰尔移民进入新大陆的门户。他们是剽悍的拓边者,随意辗占土地,然后用来复枪来保护他们的权利。他们相信代议制政府、宗教和教育。当他们向内地不断推进时,更成了新文化的开路先锋。

宾夕法尼亚的人种尽管复杂,但语种众多的地方则首推纽约。一六四六年,哈得逊河沿岸的居民中有荷兰人、佛兰芒人、瓦龙人、法国人、丹麦人、挪威人、瑞典人、英格兰人、苏格兰人、爱尔兰人、德国人、波兰人、波希米亚人、葡萄牙人和意大利人。他们是数百万后来者的祖先。

荷兰人占有新荷兰(后来易名纽约)前后达四十年。但是,他们不是一种移民。他们在外地享受的政治和宗教自由并不比在荷兰的多。而且,荷兰西印度公司发觉,很难找到胜任的官吏来管理殖民地。一六六四年,英国人对殖民地重感兴趣,就用武力把荷兰的殖民地占领了。但其后很久,荷兰人对纽约还一直有着社会上和经济上的重大影响。荷兰式的人字斜屋顶建筑永远是纽约风景的一部分,荷兰商人也给纽约带来了忙碌的商业气氛。

荷兰人也使纽约人的生活方式,和波士顿清教徒的方式完全不同。在纽约,假日期间居民时常饮酒作乐。荷兰人许多习俗,比如新年时访问邻人,庆贺圣诞老人来临等,一直流传多年。

纽约的管辖权移交英国之后,英国行政长官理查德德·尼科尔斯开始修订纽约的法律制度。他一步一步地修改,而且做法非常聪明灵巧,结果,不仅英格兰人对他推崇备至,荷兰人也很爱戴他。乡镇政府具有新英格兰的自治特色,不到几年,遗留下来的荷兰法律和习俗与英国的惯例便相互融合在一起了。

到了一六九六年,纽约居民约有三万人。在富庶的哈得逊河、莫霍克河以及其它河流两岸,许多大型庄园兴旺发达起来。佃农和自耕农也帮助了这个区域的农业发展。绵延起伏的草原为牛、羊、马、猪提供了饲料;人们也开始种植烟草和亚麻;水果,尤其是苹果,产量甚为丰富。皮货贸易对殖民地的发展也作出了贡献。自纽约市以北二百三十二公里的奥尔巴尼以下,哈得逊河可以通航,把皮货运往繁忙的港口。

南方以农为主

弗吉尼亚、马里兰、南北卡罗来纳和佐治亚等南方殖民地与新英格兰及中部诸殖民地显然有所不同。南方以农业为主。弗吉尼亚的詹姆斯敦是新世界最早的英国殖民地。一六O六年十二月下旬,大的有一百人,在伦敦殖民公司资助之下,到新大陆来探险。他们梦想找到黄金;他们的目标并不是在荒野上成家立业。他们的首脑人物是约翰,史密斯船长。尽管争吵、饥饿的事常常发生,而且随时随地有遭受印第安人袭击的危险,但史密斯的毅力,使这块小殖民地在最初几年得以维持下去。

最初,资助开辟这块殖民地的公司,一心希望迅速发财,要移民们集中精力去生产木材以及其它的产品,以便在伦敦市场上出售,却不让他们种植他们生活所必需的农作物。苦苦熬过几年之后,公司把原来的要求放宽了,并且把土地分给移民。

一六一二年,有一件事使弗吉尼亚的经济起了巨大的变化。这就是发现了将弗吉尼亚烟叶加工的方法,使它适合欧洲人的口味。第一批烟叶于一六一四年运抵伦敦,十年之内,烟叶成为弗吉尼亚主要的财源。

种植烟草的土地经过几次收成之后,都变得贫瘠了。农民不得不另辟新地;他们很快沿着水道上下分散开来。因此,这个区域里没有城镇,就是首府詹姆斯敦,也只有很少的几户人家。

来弗吉尼亚的移民,大都是为了改善他们的经济地位。但是,近邻马里兰的移民,不仅出于经济上的考虑,而且也是为了宗教上的理由才迁移来的。卡尔弗特一家想在马里兰建立一个天主教徙避难所,与此同时,他们对建立庄园、经营获利的事,也发生了兴趣。为此目的,也为了避免与英国政府发生摩擦,卡尔弗特家族同时也鼓励新教徒和天主教徒前来。

在社会结构和管理形式方面,卡尔弗特家族想使马里兰成为一个贵族统治的地方,一切依照旧传统。他们试图以国王的特权来统治这块土地。不过,在这个边疆的社会中,独立的精神是非常强烈的。在马里兰,如在其它殖民地一样,当局无法回避移民得到英国习惯法所规定的保障个人自由的坚决要求,他们也无法规避移民通过代议制议会参政的天赋权利。

马里兰所发展的经济和弗吉尼亚的经济极其类似。两者均以农业为主,有一个具有控制力量的大种植园主阶级;两个地方都有自耕农耕耘的偏僻地区,一年只能收割一次。在十八世纪中叶之前,两者都受到奴隶制度的严重影飨。

在这两个殖民地里,富有的种植园主严肃对待自己的社会职责。他们出任治安推事、民团团长、立法议会议员。但是,自耕农也可以参加大众议会,担任政治上的职务。他们直言不讳的独立精神,不断警告实行寡头政治的种植园主不要过分侵害自由民的权利。

到了十七世纪末叶、十八世纪初叶,马里兰和弗吉尼亚的社会结构都具有一些一直持续到南北战争时期的特征。种植园主凭着奴隶劳工,控制了大部分的政治权力和肥沃的土地。他们兴建豪华的住宅,过着贵族式的生活,和海外的文明世界保持联系。而在社会经济地位上仅次于他们的,是一般农民,他们都希望在偏僻地区的新地上创造繁荣。最穷的是那些小农民,他们必须与拥有奴隶的种植园主竞争才能生存。不论在弗吉尼亚和马里兰,都没有形成大的商人阶级,因为种植园主是直接和伦敦进行贸易的。

南北卡罗来纳注定成为南方的贸易中心,主要的港口是查尔斯顿。在这里,移民们很快学会了把农业和商业结合起来,市场是使地方繁荣的主要原因。茂密的森林也是财源之一,木材、焦油以及马尾松的松脂,是世界上最好的造船材料。南北卡罗来纳不像弗吉尼亚那样只局限于生产一种作物,那儿也出产和出口大米和靛青。一七五O年,南北卡罗来纳两个殖民地共有居民的十万人。

沿海和边疆

在南方,像在其它殖民地一样,偏僻地区的开拓和发展尤为重要。人们在海岸附近的殖民地里找不到更多的自由,便开始向内地推进。在沿海各地找不到肥沃土地的人,或者是那些把土地用贫瘠了的人,发现西部的山区里颇可立足。因此,内地很快就有了欣欣向荣的田庄。低微的农民,并不是唯一喜欢内地的人。举一个例子来说,一位很能干的测量师彼得·杰斐逊——美国第三任总统托玛斯·杰斐逊的父亲——就在山地里住了下来,用一碗混合甜饮料买了一百六十公顷的土地。

住在印第安人附近的居民,把小屋当作堡垒。他们以锐利的眼睛和自己所信赖的滑膛枪进行自卫。这些边疆居民由于环境所迫,都成为非常坚强和自食其力的人。他们在原野上开辟道路,焚林开荒,种植玉米和小麦。男人穿着鹿皮衣服,女人则穿着自己纺制的衣服。鹿肉、野火鸡和鱼是他们的食物。他们有他们自己的娱乐方法,比如举行盛大的烧烤会,为新婚夫妇暖屋,射击竞赛以及比赛缝垫被褥等。

大西洋海岸地区和内地的殖民地之间,早已存有明显的裂痕。偏僻地区来的人,在政治辩论上常常侃侃而谈,抨击旧习惯和旧传统的惰性。由于旧殖民地的人,可以轻易地在边疆地区建立一个新家庭,这对防止旧殖民地当局阻挠进步和改革,是个有力的因素。海岸地区的当权人物,不得不常常放宽政策,放宽取得土地的条件以及宗教习惯等。否则,人们都要离开旧殖民地,相继到边区去谋生了。在发展中国家建立起来的朝气蓬勃的社会里,故步自封是行不通的。向山地推进,对后来整个美国的前途是有着重大的意义的。

教育和文化的兴盛

在殖民地时期建立起来的美国教育和文化的基础,对于未来,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哈佛大学于一六三六年在马萨诸塞成立。十七世纪末,弗吉尼亚成立了威廉与玛丽学院。几年后,康涅狄格又成立了一所高等学府,那就是后来的耶鲁大学。但最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一种由政府当局创办的学校制度的成长。一六四七年,马萨诸塞海湾殖民地开始实行义务小学教育。不久,除罗得岛外,其它新英格兰的殖民地也相继实行。

在南方,由于地区辽阔,庄园四处分散,因此,开设像北部密集居住地的那种乡镇学校是办不到的。有些种植园主和他们的邻居们便一起请几个家庭教师来教育他们的孩子;另一些人就把子女送到英国去受教育。

在中部诸殖民地,教育情况各有不同。纽约的居民忙着做生意,追求物质上的进步,没有工夫注意教育事业,因此,教育比较落后。学校没有经费,皇家政府建立公立学校的努力,时断时绩。普林斯敦的新泽西学院,纽约市的国王学院(即现在的哥伦比亚大学),新泽西的新伯伦瑞克的皇后学院(即现在的拉特格斯大学),都是到十八世纪中叶才成立的。

在教育工作方面,诸殖民地中以宾夕法尼亚最为积极。这裹的第一所学校,是一六八三年成立的,教学生读书、写作和记帐。自此以后,每一个教友派的社区,都给本区儿童提供某种初级教育。更高深一点的课程,如古文、历史、文学等,则在教友派公立学校里教授。这所学校至今还在费城,校名为威廉·佩思公立学校。这所学校对贫民不收学费,富家子弟则须缴费。

在费城,许多与教会无关的私立学校,都教授语文、数学和自然科学,成人还可以上夜校。人们并没有忽视妇女教育,私人教师则教费城有钱人的女儿学法文、音乐、舞蹈、绘画、歌唱、文法,有时甚至还教记帐。

宾夕法尼亚的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两个人:詹姆斯·洛根和本杰明·富兰克林。洛根是该殖民地的秘书,年轻的富兰克林,就是在他的图书馆里看到了最新出版的科学书籍。一七四五年,洛根盖了一所藏书楼,把藏书楼和里面的书籍统统送给费城。富兰克林对费城的文化事业的贡献则更大。他创建了一个叫做“讲韬”的学会,那是美国哲学学会的萌芽。由于他的努力,费城才成立一所公立学校,即后来的宾夕法尼亚大学。他还是第一个订阅图书馆的发起者,他将这家图书馆称为“北美订阅图书馆之母”。

在南方,庄园之间互相交换各种学术书籍,如历史、希腊和拉丁文经典著作、科学和法律书籍等。南卡罗来纳的查尔斯顿,早成了音乐、绘画和戏剧的中心。一七OO年前,一家地方图书馆在这里成立。在新英格兰,最初的移民是带着他们的小图书馆来的,后来又陆续从伦敦进口图书。早在十七世纪八十年代,波士顿的书店生意就很兴隆,出售古典文学、历史、政治学、哲学、神学和文艺等书籍。

求知的欲望,并不限于安定的移民社区。在边疆地带,吃苦耐劳的苏格兰人和爱尔兰人,虽然住在简陋的小屋里,仍旧崇拜学术,干方百计吸引学识渊博的牧师到他们的定居点来。

殖民地的文学创作大都限于新英格兰,题材主要集中于宗教方面,出版最多的是说教文集。一位有名的“严肃”教士葛顿,马瑟牧师,写了约四百部作品。他的杰作“美洲之花上”,由于篇幅浩瀚,不得不在伦敦印刷。在这本对开本的书里,这个新英格兰最多产的作家,把新英格兰辉煌的壮观的历史,全部描绘出来。但是,当时最负盛名的作品是迈克尔·威格尔斯沃思牧师的长诗“审判日”。他用了一些读了毛骨悚然的语句,来描写末日的审判。

马萨诸塞的剑侨有一个印刷所,一七O四年,波士顿出现了第一家办得很成功的报纸。跟着在新英格兰,以及其它地方也有几家报纸相继出版。在纽约,由于彼得,曾格事件的发生,美洲的新闻自由首次受到严重的考验。曾格在一七三三年创办了“纽约周报”,这是一张反对政府的报纸。发行两年以后,纽约总督再也不能忍受曾格的讽刺,以诽谤罪名把他关在牢里。审判进行了九个月,曾格一直在牢里主持他的报纸的编辑事务。这件事引起了所有殖民地的兴趣。当时,最杰出的律师安德鲁,汉密尔顿替他辩护,指出曾格在报纸上刊载的指责,全部属实,不能算诽谤。陪审团判决无罪,曾格得以恢复自由。这个重要的判决,大有助于确立美国新闻自由的根本原则。

殖民地与母国

在殖民地的所有发展阶段里,有一个显着的特点,就是英国政府缺乏控制能力。在初创的阶段,殖民地大都可以根据各自的环境,自由发展。除了乔治亚之外,英国政府没有直接参加过殖民地的建立。在政治指导方面,它也只是逐步发挥作用。

事实上,英王把统治新世界殖民地的主权交给股份公司或领主一事,并不意味着美洲移民完全不受外界控制。根据弗吉尼亚公司和马萨诸塞海湾公司两项特许的规定,全部治理权应交由公司负责,而这些公司必须设在英国。所以,那时美洲的居民对于政事,并不比在英王直接统治下具有更多的发言权。

然而,外来的专制统治,以不同的方式瓦解了。在这方面的第一个步骤是伦敦(弗吉尼亚)公司准许弗吉尼亚殖民地的居民选举代表参加政府。该公司在一六一八年颁发给公司所派总督的训令里规定,凡系种植园的自由民均可选举代表,与总督以及指派的评议会一起共同批准为殖民地谋福利的法律。

这在整个殖民时期发生了深远的影响。从那以后,殖民地居民参加本地政府的权利得到了普遍的承认。在很多情况下,英王封地给臣民的时候,都在特许状里规定,殖民地的自由民应该对涉及他们的立法有发言权。于是,赐给马里兰的塞西尔·卡尔弗特、宾夕法尼亚的威廉·佩恩,和南北卡罗来纳以及新泽西的领主们的特许状都具体规定,所有立法都必须取得“自由民的同意”。

只有在两个地方,没有明文规定这个自治条款。这两个地方就是纽约和佐治亚。纽约原来是封给查尔斯二世的弟弟约克公爵,即后来的詹姆斯二世。佐治亚是封给几个受托管理人的。可是,在这两个地方,这些统治的条款为期都极短暂;由于殖民地居民坚决要求派遣代表参加政府工作,两地当局就不得不让步了。

最初,殖民地居民有权选举代表参加政府立法部门一事并无重要意义。可是后来,移民利用这个跳板,通过民选议会,几乎完全把政府控制住了。民选议会首先控制财政事项,进而加以利用。各殖民地相继建立了一项原则,不经民选的代表同意,不得课税,也不得随意动用征来的税款,甚至支付总督和其它指派官吏的薪水也不能例外。除非总督和其它殖民地官员同意按照民选议会的意旨行事,否则议会可以拒绝拨款给他们进行重要的工作。这一来,执拗的总督不是拿不到薪水,就是只能拿到一便士。面对这个威胁,总督们和殖民地官员很快就顺从人民的意志了。

在很长时间里,新英格兰的自治程度,比别的殖民地还要高。最初来美洲的清教徙们如果当初在弗吉尼亚落户,就得受伦敦(弗吉尼亚)公司的管辖。可是,他们身在普利茅斯殖民地,什么政府都管不到他们。所以,他们决定自行设立政治机构。在“五月花”号船上时,他们就通过了一个叫做“五月花公约”的政治文件。要“同心协力为较佳秩序与生存而建立一个文明政治社会……由此并要制定颁布适合于殖民地全体人民利益的公平法律、条例、法令、规章,以及设立治理机构等……”。他们这样自作主张订立自治制度,虽然没有什么法律根据,但是,也没有人反对他们那样做。根据这个公约,普利茅斯的移民许多年来都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处理着自己的事务。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马萨诸塞。那时,拥有治理殖民地权力的马萨诸塞海湾公司,带着特许状移至美洲。因此,整个权力便落在殖民地居民的手里。起初,来到美洲的那十几个公司人员,企图对移民实施独裁统治。可是,其它移民纷纷要求在公共事务上有发言权,否则,他们扬言要大批移到别的地方去。

公司人员面对这种威胁,只好让步,而选举出来的代表们,便掌握了控制政府的权利。其后,新英格兰殖民地如纽黑文、罗得岛和康涅狄格等也成立了自治政府。他们说,什么政府都管不着他们,他们跟着就成立了像普利茅斯清教徒那样的政治制度。

殖民地的自治,并非完全没有受到干预。英国当局在法院里控告马萨诸塞海湾公司,并于一六八四年宣布特许状无效。这以后,所有新英格兰殖民地都由皇家管理,统治权完全掌握在国王所任命的总督手里。移民坚决反对此事,一六八八年英国发生革命后,詹姆斯二世政权垮台,移民们把皇家委任的总督驱逐了出去。

这时罗得岛和康涅狄格已经和纽黑文合并成一个殖民地,它们并能够在永久的基础上再次建立起实际的独立地位。但是,马萨诸塞不久又归皇家统治,不过这一次人民可以参政。和其它殖民地的情况一样,这种参政是得寸进尺的,直到后来政权实际上落到了移民的手里。这也是通过有效地控制财政的结果。虽然如此,各地总督还不断接到王室的训令,要移民们服从符合英国利益的全盘政策,英国枢密院也继续运用审查殖民地立法的权利。可是,移民是非常聪明的,总有办法逃避这些限制。

从一六五一年开始,英国政府不时通过一些法律,对殖民地的经济生活实行某种限制。其中有些法律对美洲有利,但大部分都有利于英国。大体上说,凡是对殖民地最不利的,移民们都置若罔闻。英国方面有时虽然试图要移民执行这些法律,但是,他们的努力总是半途而废,当局也就重新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政策。

美国人是一种新的人

殖民地享受的高度政治上的独立,自然导致他们逐渐和英国疏远。他们渐渐变成“美洲人”,而不是“英格兰人”。同时,其它国家的移民和文化也源源不断地来到美洲,与原居民和文化混和一起,更加速了这个倾向的发展。

一七八二年,法国农学家克莱弗果曾经在他的著作中详述了这件事的发展过程,以及它是如何为一个新国家奠定其基础的。他在“美国农民来信”一文中写道:“这个新人,美国人,到底是怎样一种人?他要不是欧洲人,就是欧洲人的后裔。因此那种惊人的混血情况,在别的国家是见不到的……我可以给你指出一个家庭,祖父是英国人,他的妻子是荷兰人,儿子和法国女人结婚,生了四个孩子,这四个孩子娶的是国籍不同的妻子。他就是美国人,这个人把他的古老的偏见和习惯遗留了下来,又从他所接受的新的生活方式里,和他所服从的新政府里,以及他所保持的新地位里接受了新的偏见和习惯……。”

独立战争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都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独立宣言,一七七六年七月四日

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说,美国革命早在一六二〇年就开始了。他说:“革命在战争前就开始了。革命隐藏在人民的心里和思想里。”他还说,引导美洲人反叛的因素和情绪,“应该追溯到二百年前,追溯到第一个美洲种植园建立以后的历史。”

但是,作为一个实际问题来看,英国和美洲的公开分裂,是一七六三年开始的,比第一个定居点在弗吉尼亚的詹姆斯敦建立的时间晚一百五十多年。那时,各殖民地在经济力量和文化成就方面,发展得很快。实际上,所有殖民地都已经有了多年自治的历史,总人口已达一百五十多万,与一七〇〇年相比,人口增长了六倍。

殖民地实际发展的含义是远非人口增长数字所能显示出来的。十八世纪时,由于欧洲移民源源而来,殖民地又稳步发展。海岸附近的良好土地既然都已经让人占了,后来的人不得不向内地发展,走向河流上游。从内地回来的生意人提到内地富饶的河谷地带,吸引了农民带着家属到那片荒芜的地方去。虽然困难很多,但是,有进取心的移民还是接踵而来。到了十八世纪三十年代,边疆居民已经大量涌入申南多亚河流域。

移民们注意本身权利

英国直到一七六三年,还没有一个前后一贯的殖民地政策。他们的指导原则,是根深蒂固的重商主义者的看法:认为殖民地应该把原料供给母国,在工业上不应和母国竞争。但是,这个原则贯彻得很不得力,各殖民地也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卑屈的。它们觉得它们是自由联邦或者是国家,就像英国一样。它们和伦敦当局只有松散的联系。

有时候,英国情绪高涨,国会或者王室要求殖民地的政府和经济活动服从英国的旨意和利益,而大部分移民都反对这一点。由于与英国远隔重洋,移民不太害怕英国采取报复行动。

除了两地相隔遥远之外,美国早期的生活特色,也是原因之一。移民从地狭人稠的国家来到这个广阔无垠的地方,因环境所致,生活方式就不得不变得以个人为重了。

移民们承袭英国人为争取政治自由而进行长时期斗争的传统,便把自由观念写进了弗吉尼亚的第一个特许状里,这个特许状规定,英国移民享有一切自由、特权和豁免,就如他们诞生和生长在英国本土一样。这就是说,他们可以享受大宪章和习惯法带来的好处。

起初,由于国王独断裁定,殖民地不受议会控制,殖民们得以享受他们的固有权利。况且,以后多年内,英国国王忙于英国内部的重大斗争——这个斗争后来演改成清教徙革命——没有工夫来执行他们的意旨。在议会注意到要按照帝国政策来改造殖民地之前,殖民地已靠自己的力量变得很强大、很繁荣了。

从开始踏上新大陆那一年起,移民们就按照英国约法律和宪法处理政事。他们成立了议会和代议制政府,并且承认习惯法所保障的个人自由。但是,渐渐地,立法采取了美洲的观点,对于英国的习俗和先例越来越不注意了。然而,殖民地摆脱英国的羁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殖民地的历史充满了民选议会和英王所委任的总督之间的斗争。

虽然如此,移民们经常可以把皇家委任的总督架空,因为,一般来说,“除开议会之外,总督毫无依托。”有时,总督奉命把有利可图的职务和土地送给有影响的移民,使他们支持皇家计划。可是,这些殖民地的官员在获得了好处以后,十有八九依然故我,为殖民地的利益服务。

总督与议会之间不断发生的冲突使移民们逐渐领悟到英美之间在利害上的分歧。慢慢地,议会接过了总督们和他们的评议院的权力,这些评议院都是由效忠于王室的移民所组成的。这样,殖民地的行政中心便由伦敦转移到美洲各殖民地的首府。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在法国人最后被逐出北美大陆之后,英国便曾试图把殖民地与母国之间的关系大大改变一下。

英法冲突

英国人在大西洋海岸地区建立农场、种植园和市镇的时候,法国人已经在加拿大东部的圣劳伦斯河流域建立了另外一种殖民地。他们派遣的移民为数不多,但是,却派来了大批探险家、传教士和皮货商人。他们占领了密西西比河,利用一系列的堡垒和商端口,成立了一个新月形状的帝国,北起东北部的魁北克,南至南方的新奥尔良。这样一来,他们势必把英国人限制在阿帕拉契亚山脉以东的狭长地带里了。

英国人对于这种他们认为的“法国人的入侵”,早就进行了抵抗。英法移民之间的地方性冲突早在一六一三年就发生过。最后,有组织的战争终于发生,这些战争是英法更大范围冲突当中在美洲的抗衡。从一六八九到一六九七年,欧洲有“巴勒提拿特战争”,美洲有“威廉国王之战”;从一七O二到一七一三年,欧洲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美洲有“安娜女王之战”;从一七四四年到一七四八年,欧洲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美洲有“乔治国王之战”。在这些战争里,英国虽然占些便宜,但谁胜谁负还未定局,法国在美洲大陆上的地位还很巩固。

到了十八世纪五十年代,斗争进入了最后阶段。法国人在一七四八年签订了爱斯拉沙伯和约以后,加强了他们对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控制。与此同时,越过阿利根尼山的英国移民人数大增。于是,英法两国为了争夺一块土地,开始厉兵秣马。一七五四年,发生了武装冲突,参加这场冲突的是二十二岁的乔治·华盛顿所率领的弗吉尼亚民军和法国的一支正规军。紧接着发生了“法国和印第安战争”,即在美洲方面牵涉较广的“七年战争”——交战一方是英国人和他们的印第安盟友,另一方是法国人和他们的印第安盟友。英法两国在北美洲的霸权,注定要由这场战争来解决。

这时,英国殖民地之间,最需要的是行动和团结。法国人不仅威胁着大英帝国,而且威胁到美洲移民本身。因为一旦法国控制了密西西比河流域,就可以阻止美洲移民继续向西发展。加拿大和路易斯安那的法国政府,不仅增强了势力,而且在印第安人中间的声望也大见增长。伊洛魁族印第安人是英国人的传统盟友,这时也倾向于法国人了。在这场新的战争里,每一个熟谙印第安事务的英国移民都知道要避免灾难,就得采取激烈手段。

统一的发轫

这时,英国贸易部获悉英国与印第安人关系逐渐恶化,立即令纽约总督和各殖民地专员召集伊洛魁族酋长开会,制定条约。一七五四年六月,纽约、宾夕法尼亚、马里兰与新英格兰诸殖民地代表,在奥尔巴尼和伊洛魁族酋长会晤。会上印第安人诉了许多苦,代表们因此建议采取适当行动。

这个奥尔巴尼会议,原意是为了解决印第安人的问题,但是,会议发展到后来却超出了其范围。它声明:各殖民地如果要长久生存,必须团结一致。参加会议的各殖民地代表都一致通过了这个奥尔巴尼联邦方案。这个方案由本杰明·富兰克林起草,规定国王任命总统,总统与各殖民地议会所选代表组成的评议会共同主政,各殖民地的代表人数,根据殖民地在财政上所作的贡献大小而定。这个政府,主管所有英国在西部的利益,包括印第安条约、贸易、防卫与定居点等事项。但是,后来各殖民地都拒绝接受富兰克林所草拟的这个方案,因为没有一个殖民地愿意交出征税权和对于西部开发的控制权。

总的来说,各殖民地对于支持这场战争的兴趣都不大,所有企图开导他们效忠国王的计划都失败了。移民们认为这场战争只是英法两国争霸美洲的战争,看到英国政府不得不派遣大批正规军来进行殖民地的战争。他们都无动于衷。就算看到打胜仗的是英军而不是殖民地部队,他们也毫不遗憾。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要限制贸易上的往来,这种贸易事实上是“与敌人做生意”。

尽管得不到殖民地的全力支持,尽管战争初期屡受挫败,英国由于占有优越的战略地位,加上指挥得法,终于赢得了最后胜利。经过八年奋战,英国终于占领了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上游两岸之地,法国在北美建立帝国的美梦也就破减了。

英国在美洲,在印度,甚至在整个殖民地世界战胜了法国以后,立刻面临过去忽视了的问题:对于其帝国的治理问题。此时,英国必须把广大的殖民地组织起来,以便进行防卫;协调各地与各处人民的不同利益,并把帝国行政费用更公平地分摊给各殖民地。

英国的海外属地,仅北美洲一地,就增加了一倍多。原来只有大西洋海岸一个狭长地带,现在增加了广阔无际的加拿大与密西西比河及阿利根尼山之间的领土。这些地方本身就可以构成一个帝国。在人口方面,以前大多数都是英国新教徒或英国化的欧洲大陆移民,现在则包括了法国的天主教徙以及为数众多的部分基督徒化了的印第安人。要保卫和治理这块新领土和原有的旧领土,必须有大笔金钱和大量人员。“旧殖民制度”显然是不适合的。甚至在威胁移民本身生存的战争到来的时候,该制度也不能使英国得到殖民地的合作和支持,那么,在太平时期,在外来危险不存在的时候,又能期望些什么呢?

殖民地居民反抗更严厉的控制

英国人很明显是想建立一个新帝国体系,但是,美洲方面根本不希望有任何改变。移民们对于高度独立早已很习惯了。他们要求的是更多而不是更少的自由,尤其是因为现在法国的威胁消除了。英国的政治家们,要想对殖民地实行新的制度,加强控制,就得想办法应付已学会自治、并厌烦外来干涉的移民。

英国人最先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着手整顿内地。征服了加拿大与俄亥俄河流域以后,英国需要实行一些安抚法国和印第安人的政策。但在这方面,英国王室便和诸殖民地的利益发生了冲突。各殖民地由于人口剧增,一心想开发新取得的领土。为了获得新的土地,各殖民地宣称,它们有权把边界向西扩展至密西西比河流域。

英国政府害怕移民迁入新领地会挑起一系列的印第安战争,认为应该先让倔强的印第安人安顿下来,以后再逐渐把土地开放给移民。为此,在一七六三年,英王宣布阿利根尼山、佛罗里达地区、密西西比河与魁北克之间的土地,全部保留给印第安人使用。王室企图以此把十三州对于西部领土的要求一笔勾消,同时阻止移民向西发展。这个命令虽然没有认真实行过,不过,在殖民地居民的眼中,这种办法实际上把他们在需要时占有与利用西部土地的基本权利完全置之度外。

反响更为强烈的是英国的新财政政策。英国政府需要更多的经费,来维持发展中的帝国。这笔经费,如果英国本土上的纳税人不能全部负担,殖民地就得分摊。但是,要想在殖民地征收税款,先要有一个比较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这样,殖民地的自治权就要受到削弱。

一七六四年通过的食糖法是实行新政策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增加税收,而不是管理贸易。事实上,它取代了一七三三年所订立的蜜糖法:该法规定对来自非英国地区的甜酒和蜜糖征收重税。修正的食糖法,禁止进口外国的甜酒;对于从各地进口的蜜糖也要征税,但税率很低。此外,对于酒、丝绸、咖啡以及其它奢侈品都要征税。为了执行这个法令,海关人员奉命加倍工作,不得徇私。游弋美洲海面的英国军舰也奉命查禁走私。此外,持有“协助状”(即空白拘票)的皇家官员,有权搜查嫌疑房舍。

第四章 史海钩沉

纳税而无代表权的问题

新英格兰商人们感到吃惊的,不是那些新的关税,而是英国政府为有效地执行这项法令所采取的步骤。这完全是一个新的发展。因为几十年来,·新英格兰人惯于从法属和荷属西印度群岛免税进口他们所需的大部分的蜜糖来酿制甜酒。现在,他们认为,那怕是付出低额的税款,后患也是无穷的。

说来也很凑巧,食糖法的序文给了移民一个利用宪法原则表示不满的机会。议会为了管制贸易,对殖民地的货物实行征税,这在理论上早为一般人所接受,虽然在实际上往往不是这样。但是,一七六四年的税收法所提到的“为了改善帝国税收”议会有权征税,这倒是一件新鲜事情,很有争辩的余地。

在这场最后逼使美洲殖民地与英国分裂的大争论里,宪法问题是导火线。当时,马萨诸塞的激烈演说家詹姆士·奥蒂斯曾写道:“英国议会一个法案,使人们在六个月内所想的事情,比他们过去一生中所想的事情都多。”商人、议会和市镇会议都对这个法案提出抗议。殖民地的律师如塞缪尔·亚当斯等在序文里发现了“纳税而无代表权”的第一个暗示。这句话后来变成了口头禅,争取了一大批人参加了美洲爱国者反对英国的斗争。

同年晚些时候,为了“防止此后殖民地所发的纸币成为合法货币”,英国议会通过了货币法。因为殖民地是一个贸易逆差地区,经常缺少硬通货,这一个法案给殖民地的经济增加了严重的负担。从殖民地的立场看,同样需要反对的是一七六五年通过的驻军法,这个法案要求殖民地向皇家军队提供营房和给养。

移民们虽然坚决反对上述几项法案,但是,促使他们有组织进行反抗的起因却是新殖民制度实施办法中的最后一项,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印花税法”。该法案规定所有报纸、海报、小册子、执照、租约和其它法律文件都须加贴印花税票。所征税款(由美洲当地人任收税员)完全拨归殖民地“防务、保护与安全”之用。乍看起来,印花税额不大,分配也均匀,所以议会几乎没有辩论就通过了。

可是,十三个殖民地的人民对这个法案的反对如此强烈,使各地温和人士大为惊讶。这个法案波及各个阶层,激怒了殖民地东西南北各地里面最有势力、最善于发表看法的一些人,如记者、律师、教士、商人及企业主等。不久,大商人的提货单上也要加贴印花,为了反对这一规定,他们便联合起来,成立了拒绝进口商品联合会。

一七六五年夏季,殖民地和英国之间的贸易大见减退。知名人士组织了“自由之子社”。政治上的对立很快爆发成为叛乱。忿怒的群众在波士顿街道上游行示威。从马萨诸塞到南卡罗来纳,人们一致废弃该法案,并且强迫倒霉的税吏辞职,还把许多可恶的印花税票全烧毁了。

弗吉尼亚议会在帕特里克·亨利的推动下,通过了一些决议案,指斥抽税而无代表权,对殖民地的自由是一种威胁。几天以后,马萨诸塞议会邀请各殖民地派遣代表出席纽约会议,讨论印花税法所构成的威胁。这个会议在一七六五年十月间召开,是第一次由美洲人倡议召开的各殖民地之间的会议。来自九个殖民地的二十七位代表,利用这个机会,动员殖民地的舆论力量,反对英国议会干涉美洲事务。经过详细辩论以后,会议通过了一组决议案,说明“除由各殖民地议会自行决定者以外,从来不曾有、亦不可能有任何合宪法的课税。”并称,印花税法具有“破坏殖民地人民的权利与自由的明显倾向”。

于是,争论就围绕着代表权的问题进行。从殖民地的观点看,除非他们真正选出代表参加英国下议院,否则他们绝不认为自己在议会里拥有代表权。但是,这种主张毕竟和英国正统的“实质上的代表权”的原则相冲突。这一原则的意思就是代表权应该是阶级和利益集团的代表权而不应该是地区的代表权。

大部分英国官员认为,议会是帝国机关,既代表英国,也代表殖民地,有权管理英国,也有权管理殖民地;议会可以替英国的伯克郡立法,也可以替马萨诸塞立法。

美洲移民领袖则认为,所谓“帝国”议会是不存在的;他们仅和王室有法律上的关系。同意在海外建立殖民地的是国王,让殖民地成立政府的也是国王。他们同意国王是英国的国王,也是马萨诸塞的国王,但是,他们同时坚持认为,英国议会无权替马萨诸塞立法,正如马萨诸塞议会无权替英国立法一样。

英国议会不愿意接受殖民地的观点。但是,英国商人考虑到美洲抵制运动的影响,全力主张废法。一七六六年,议会让步了,废止了印花税法,修正了食糖法。各殖民地都兴高采烈。商人们停止了反对进口的活动,“自由之子社”的浪潮也平息了,贸易恢复常态,和平似乎在握。

但是,这只是一个间歇。一七六七年,英国又制订了一些政策,把过去的纠纷又重新挑动起来。英国财政大臣查尔斯·汤森奉命制定一项新的财政计划。他打算通过增加对美洲贸易的征税来减少英国人在税务上的负担,因此,他加强了海关管理,同时提议对从英国运往殖民地的纸张、玻璃、铅条和茶叶征税。

这些税收的目的在于增加财政收入,以便将一部分税款拿来供养殖民地的总督、法官、税务人员和驻在美洲的英国军队。汤森所提议的另外一个法案是授权殖民地的法庭签发空白拘票。这样一来,就使殖民地所痛恨的普通搜查令具有了特定的合法权威。

汤森税则制定后所引起的骚动,虽然不像颁布印花税法那样激烈,但也算厉害的了。商人们又签订了抵制进口协议。男人们穿着用美洲土产衣料制成的衣服,妇女们用别的东西代替茶叶。学生使用殖民地自己制造的纸张,房舍不再上油漆。在波士顿,商界对外来的干涉一向最敏感,当新条例执行的时候,终于引起了暴乱。海关人员收税时,受到居民的围攻和殴打。因此,英国派遣了两团军队来保护这些海关人员。

英国军队在波士顿的出现,随时都可能引起骚动。居民们忍耐了十八个月后,终于一七七O年三月五日与军队发生了冲突。人民原来只用雪球投掷英国士兵,后来变成联群结队地向英军袭击。有人下令开枪,三个波士顿人在雪地上被打死了。于是,殖民地的鼓动者得到了一个可贵的机会,他们借此煽动反英情绪。这个事件被称为“波士顿惨案”,它生动地反映了英国的无情与暴虐。

英国议会面对着这种反抗运动,在一七七O年作出一个策略上的让步。除了茶税以外,所有汤森税则完全废止了。保留茶税,正如英国乔治三世所说的,是因为要保持起码一种税收来表示英国的权利。对大部分的殖民地人民来说,议会的行动,事实上已经把所有的不平全都矫正了。他们的反英运动也大致告终。抵制英茶的运动还在继续着,但是并不十分彻底。

总的说来,局势看来对帝国有利。经济一天比一天繁荣,大部分殖民地领袖也愿意听任事情自然发展下去。当比较大胆的政策无法推行时,惰性和漠不关心的态度似乎在取而代之。很有势力的殖民地温和分子对于这段和平时期颇表欢迎。

爱国运动:波士顿的“茶会”

平静持续了三年。这期间,有少数“热血志士”或“激进分子”,不愿意这场争论就这样沉静下去。他们认为,只要茶税存在一日,英国议会有权管理殖民地的原则就依然有效。将来有一天,这个原则可能要普遍运用,那时殖民地的自由就会受到极为严重的影响。

典型的热血志士就是他们最能干的领导人——马萨诸塞的塞缪尔·亚当斯。他坚持不懈地致力于一个目标:独立。哈佛大学毕业后,他担任过几个公职——烟囱检查员、税务员、市镇会议主席。他做生意常失败,可是搞政治却非常老练,在新英格兰市镇会议里大显身手,非常活跃。

亚当斯的工具是人:他的目的是争取普通人对他的信任和支持,鼓励他们不再惧怕社会和政治地位比他们高的人,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行动起来。为了这个目的,他不断在报纸上写文章,在各市镇会议上发表演说,提出适合殖民地人民民主要求的决议案。

一七七二年,他怂恿波士顿市镇会议成立“通讯委员会”,陈述殖民地人民的权利和不平,就这些问题与其它城市交换意见,并且请求它们回信。顷刻之间,这个办法风行一时。几乎所有殖民地的城市都设了这种“通讯委员会”,这些委员会,后来很快就演变成为有效的革命组织的基地。

一七七三年,英国给亚当斯和他的同志们提供了一个适当的口实。有势力的东印度公司由于财政非常困难,请求英国政府援助,获得了向殖民地出口茶叶的垄断权。由于汤森茶税的缘故,殖民地人民一直在抵制该公司运来的茶叶。一七七O年后,走私贸易风气甚盛,美洲消费的茶叶,十分之九是未经缴税从外国偷运进来的。

该公司决定把茶叶价格压低到市价以下,由公司代理一手销售,这样,既可以使走私商无利可图,又把殖民地的个体商人排除在外。殖民地的商人,不仅由于失去了茶叶生意,而且也看不惯东印度公司的垄断做法,便和爱国志士们联合起来。事实上所有殖民地都已采取了行动,阻止东印度公司执行其计划。

在波士顿以外的其它港口,东印度公司的代理都纷纷被说服辞了职,运来的茶叶,不是退还英国,就是封存在仓库里。但是,在波士顿,该公司代理拒绝辞职。在皇家总督的支持下,他们不顾人民的反对,准备卸下船上的茶叶。亚当斯领导的热血志士,决定用暴力来答复他们。一七七三年十二月十六日夜晚,一群人化装成莫霍克族印第安人,登上了三条停泊在港口的英国船,把船上的茶叶全倒入波士顿海港里。

英国镇压激起美洲人反抗

英国这时正面临一个危机。东印度公司执行的是议会的决定,如果议会对于破坏茶叶事件置之不理,无异是向全世界承认议会控制不了殖民地。因此英国官方几乎都一致谴责波士顿“茶会”是强盗式的行为;并且主张用法律手段镇压殖民地人民,使其就范。

为此议会制定了新法令,殖民地人民把这些法令叫做“强制法令”。第一个法令是波士顿海港法案,规定在茶叶得到赔偿之前,波士顿港应予封闭。这个法令威胁到波士顿的生存,因为海港一旦封闭,就会带来经济上的灾难。其它法令还规定国王有权任命马萨诸塞的议员,而陪审员则由警察局长指定,这些警察局长又全是总督的爪牙。以前,议员是由殖民地人民选出的。陪审员是由殖民地市镇会议推选的。此外,还规定市镇会议非经总督许可,不得召开。法官和警察局长的任免也都由总督决定。驻营条例则责成地方当局为英国驻军寻觅适当的营地。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通过的魁北克法案,扩大了魁北克的疆界,并保障了法裔居民享受宗教自由和保持他们自己的习俗的权利。殖民地人民反对这个法案,因为,它无视旧特许状中对西部领土的要求,有阻止向西发展的威胁,似乎想让天主教徒控制的省份把他们与北部和西北部隔绝起来。魁北克法案虽不是一种惩罚措施,但殖民地人民还是把这法案归入“强制法令”一类,统称为“五项不可容忍的法令”。这些法令,非但没有达到压服马萨诸塞的目的,反而促成了各殖民地联合起来支持马萨诸塞。

在弗吉尼亚议会的倡议下,各殖民地代表于一七七四年九月五日应邀在费城开会,“就殖民地目前的悲惨处境进行磋商”。这就是第一次大陆会议,出席该会议的代表都是由各殖民地人民代表会议选举出来的。除佐治亚之外,各殖民地至少派遣一个代表出席,代表总数是五十五人,这个数目足以包括各种不同的意见,同时又能进行真正的辩论和采取有效的行动。

各殖民地意见分歧,使会议陷于一个真正进退两难的境地:它必须表示各殖民地代表态度坚定一致,好诱迫英国政府让步,同时又不能表现出任何偏激或“独立的精神”,以免使温和派人士惊惶。大会发表了一篇谨慎的主题演说之后,通过一个决议,声明绝不服从强制法令,最后还通过了一项“权利宣言和怨愤陈情书”,这是写给英国人民的。

但会议最重要的成果是组织“联合会”,决定恢复贸易抵制,并决定建立检查委员会制度,检查海关报关手续,公布违犯协议的商人名字,没收他们的进口货物,并鼓励勤俭节约。

各地的联合会纷纷负起领导任务,催促新的地方组织打击残余的王室权威。它们用威吓的手段使犹疑不决的人参加群众运动,而对于仇视这个运动的人则加以惩处。它们开始收集军用物资并动员军队。它们煽动公众的情绪,激发他们的革命热情。

人民之间逐步形成的隔阂,随着“联合会”的活动在日益扩大。许多反对英国侵害殖民地权利的美洲人士赞同以协商和互相让步的办法,来谋取适当解决。这群人中,包括大部分官员(即王室委派的官员),还有反对使用暴力的教友派和其它教派的人士,许多商人,特别是中部殖民地的商人,以及南方殖民地的不满现状的小农和边民。另一方面,热血志士不仅得到一些不大富裕的人民的拥护,而且还得到专业人员,特别是律师,南方的大部分大种植园主和数目不少的商人的支持。

通过了强制法令以后,局势的发展,使保王派人士大为恐慌。在这种情况下,国王本可以和他们结成联盟,及时稍作让步,以此巩固他们的地位,致使热血志士难以继续对抗。但是,乔治三世毫无让步之意。一七七四年九月间,他拒绝了费城教友派教徒的请愿,他写道:“现在命运已经定了,殖民地不是胜利,就是屈服。”这一来就使保王派人士或者人们开始称为保王党的那些人站不住脚了。

波士顿驻军司令托马斯·盖奇将军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英国绅士,其妻出生在美国。这时,波士顿的政治活动几乎完全取代了商业活动。波士顿有一个热血志士约瑟夫·沃伦医生于一七七五年二月二十日写信给他的英国朋友,他说:“以和平的方式来处理争端现在还不算太晚。但是,我以为,一旦盖奇将军率领部队执行议会最近通过的法令,英国至少得从新英格兰各殖民地退出,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还会同整个美洲告别。如果那个国家还有任何智能,但愿上帝尽快地将它召唤出来吧。”

盖奇将军的任务是执行强制法令。当他得悉马萨诸塞的志士们正在离波士顿三十二公里的内地小城康科德搜集火药和军需品时,便于一七七五年四月十八日夜间,从驻防军中派遣一个强大的支队去没收这些军火,并准备逮捕塞缪尔·亚当斯和约翰·汉考克,押送到英国受审。但保罗·里维尔和两个通讯员早就给整个乡村通风报信了。

走了一夜的英军,在抵达列克星敦村的时候,他们在晨雾中看到五十名民兵——武装的移民——隔着一块空地并排站着。起初,双方都有一点迟疑,只是互相喊叫和下命令。喧哗之中,一声枪响;接着,双方开火,民兵撤退,在草地上留下八具尸体。这是为美国独立战争而洒的第一次血。

英军继绩向康科德推进,“严阵以待的农民”在北桥边“打响了震动全球的枪声”。他们的目的部分达到了,英军开始撤军。但是,一路上从各村各镇来的大批民兵躲在石墙、小山、房舍之后,对着英国士兵鲜红色的制服射击。疲倦的英国部队踉踉跄跄地退到波士顿的时候,他们所遭受的损失,几乎是民兵损失的三倍。

列克星敦和康科德的消息,飞快地传遍了十三个殖民地。短短二十天内,从缅因到佐治亚立刻燃起了同仇敌忾的怒火。

大陆会议辩论独立

在列克星敦与康科德的警钟还在回响不绝的时候,第二次大陆会议于一七七五年五月十日在费城召开了。大会主席是波士顿的富商约翰·汉考克。托马斯·杰斐逊,还有刚从伦敦回来的受人尊敬的本杰明·富兰克林也都出席了会议。富兰克林曾以几个殖民地“代理人”的身份在伦敦与英国谋求和解,然而毫无结果。大会刚刚组织就绪,就得开会讨论战争的问题。虽然还有人提出反对,不过,大会的真实情绪,已经在“为何必须拿起武器”的激动宣言中表露无遗了。这篇宣言是迪金森和杰斐逊的共同创作。宣言说:“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我们的联合是完美的。我们内部的资源是丰富的,并且,必要的话,我们无疑可以取得外援……我们将使用敌人迫使我们拿起的武器来保卫我们的自由,因为,我们宁愿作自由人而捐生,不愿作奴隶而苟存。”

当宣言还处于辩论阶段时,大陆会议甚至已经把民军编成大陆军,任命乔治·华盛顿上校为美军司令。可是,尽管已有了军事准备,任命了一个总司令,但一些代表和相当多的美洲人民,仍然不愿意完全脱离英国。但是,很明显,殖民地对大英帝国半心半意模棱两可的态度是难维持久的。

随着时间的消逝,由于殖民地还是英国的一部分,宣战的困难就日见明显。英国绝无妥协的意思;一七七五年八月二十三日,英王乔治颁发诏书,宣布殖民地处于叛乱状态。

五个月后,托马斯·佩因发表了他的长达五十页的小册子“常识”,以活泼的文体,说明了独立的必要性。他是一个政治理论家,一七七四年从英国来到美洲。佩因甚至敢攻击神圣不可侵犯的国王,嘲弄王权世袭的观念;他说,一个老老实实的人在社会上的价值,大过有史以来所有戴上王冠的坏蛋。他以令人信服的方式提出了两个不同的选择:继续向暴君和抱残守缺的政府屈服,或者是选择自由与幸福而成立一个自给自足的独立共和国。这本小册子风行整个殖民地,使信仰坚定的人目标更加明确,并且团结了犹豫不决的人们,使他们也投身到脱离英国的大业。

虽然如此,正式宣布脱离还要征得各殖民地的同意。一般都认为,在得到各殖民地的明确指示以前,大陆会议不应采取明确的步骤宣布独立。但是,会议每天都听到新的非法殖民政府的成立,以及殖民地授权代表们去投票赞成独立的消息。与此同时,激进分子通过扩大通讯范围支持后进的委员会,和以鼓动人心的决议案来激发爱国者热情等方法,增强了他们在大陆会议里的优势。

一七七六年五月十日,一项快刀斩乱麻的决议案终于通过了。这时需要的只是一项正式宣言。六月七日,弗吉尼亚的理查德德·亨利·李提出了一个决议案,主张独立,和外国建立联盟,并建立美国联邦。当时,一个以杰斐逊为首的五人委员会立即奉命草拟正式宣言,“列举迫使我们作出这一重大决定的原因”。

一七七六年七月四日通过的独立宣言,不仅宣告了一个新国家的诞生,并且阐明了一种人类自由的哲理,对此后的整个西方世界,发挥了强大无比的力量。这个宣言不是着眼于某些具体的不满,而是以个人自由为广阔根基的,所以在美洲各地都能取得普遍支持。这个宣言所含的政治哲理是清楚的:“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其赖以奠基的原则,其组织权力的方式,务使人民认为唯有这样才最可能获得他们的安全和幸福。”

独立宣言的作用远不只是公开宣布分裂。它揭示的观念激发了群众对美国建国大业的热诚,因为它使普通人民逐渐认识到个人的重要,激发他们为个人自由、自治和在社会上的尊严地位而奋斗。

军事斗争

革命战争持续了六年多,战火蔓延到各殖民地。其实,独立宣言发表之前,已经有过对于战争结果具有重要影响的军事行动了。比如,一七七六年二月北卡罗来纳扑灭保王党之战,和同年三月英国兵被迫自波士顿撤退的事件。

独立宣言发表后数月,美国人遭受几次严重的挫折。第一次是发生在纽约。在长岛战役中,华盛顿的处境变得颇为不利,他只好利用小船将士兵从布鲁克林运到曼哈顿海岸,作了一次巧妙的撤退。当时刮的是北风,英军船只无法在东河上行驶。因此,英国的威廉·豪将军失去了给予美国建国大业致命打击的一次良机,否则,说不定战事可以即刻结束了。

华盛顿虽然节节败退,但直到年底,他还能保持军队的完整。在特灵敦和普林斯敦两地的重要胜利,恢复了殖民地的希望。但是,灾难又来临了。一七七七年九月,威廉·豪占领了费城,大陆会议被迫解散,华盛顿和他的部队在福治谷渡过了一个冬天。

不管怎样,一七七七年是美国在战争中取得一次最大胜利的一年,也是革命的转折点。英国的约翰·伯戈因将军带领一支军队从加拿大南下,企图控制香普兰湖到哈得逊河一线,把新英格兰和其它殖民地隔开。他来到了哈得逊河上游,在继续向南方推进之前,不得不停下等待补给,一等就等到九月中旬。

伯戈因不熟悉美国的地理形势,以为派遣一个突击队穿越佛蒙特,沿着康涅狄格河南下,沿途搜集马匹、牛群以及大车等供他的部队使用,是一件轻而易学的事情,前后大概只需两个星期。为了进行这件大事,他选拔了三百七十五名不骑马的雇佣骑兵,三百名加拿大人和印第安人。然而,这些人甚至连佛蒙特都未到,在本宁顿附近就遇到了佛蒙特民兵的狙击,只有极少数的雇佣兵逃了回去。

本宁顿之战使新英格兰的民兵齐心协力,华盛顿同时也派遣援兵自哈得逊河下游赶来援助。等到伯戈因再次动用他的部队时,霍雷肖·盖茨将军的军队早已在等候着他了。在本尼迪克特·阿诺德领导下,美国军队曾经两次将英国军队击退。伯戈因败退到萨拉托加,一七七七年十月十七日,他终于投降。这次具有决定性的一战使得法国也倒向了美国的一边。

殖民地取得了胜利和自由

独立宣言签署以后,法国一直就不曾保持过中立。法国政府自一七六三年被英国打败后,一直渴望向英国报仇,而且对于美国的独立非常热心,因为当时法国的知识界本身也在反对封建主义和特权阶级。然而,尽管当时法国欢迎富兰克林到法国宫廷来访问·并且给予美国军火和其它方面的援助,可是,法国政府却不愿意冒险直接干预对英作战。

但是,在伯戈因投降以后,富兰克林便有权与法国政府签定通商以及同盟条约。甚至在此之前,许多法国的志愿兵早就到了美国,其中最杰出的是拉斐特侯爵。他是一位年轻的军官,一七七九年至八O年冬天,他到凡尔赛宫,请求法国政府致力结束战争。其后不久,法王路易十四派遣了一支数达六千人的远征军到美国来,由洛霜波将军率领。此外,法国军舰的活动,增加了英国在补给及增援方面的困难。法国人还联合了突破封锁的美国商人,使英国在商业上受到了严重的损失。

一七七八年,由于法国舰队的威胁行动,英国被迫从费城撤退。在同一年,他们在俄亥俄河流域又遭受许多挫败,美国因此控制了整个西北。但是,英军仍在南方加紧作战。一七八O年初,他们占领了查尔斯顿这个南方的主要港口。他们还占领了卡罗来纳全境。翌年,他们全力进攻弗吉尼亚。但是,那年夏天,一度控制美国沿海的法国舰队,用船只把华盛顿和洛霜波的部队送到齐萨比克河湾地区。联军人数总共有一万五千多人,将康沃利斯勋爵的八千名士兵包围在弗吉尼亚海岸上的约克镇。一七八一年十月十九日,康沃利斯终于投降。

美国在约克镇大捷的消息传到欧洲后,英国下议院决定结束战争。和平谈判于一七八二年四月间开始,直至十一月底才结束。英、美缔结了初步和约。这个和约,在英国和法国缔结和的之前,不能生效。和约于一七八三年正式签字,成为定案。和约承认十三州独立,并享有自由与主权,把十三州所渴望的西至密西西比河的土地均给了美国,并且划定了美国北部的边界线,大致与现边界线相同。大陆会议则要向各州建议交还所没收的保王党财产。

第五章 思潮运动

全国政府的成立

“世界上每一个人,每一群人,都有自治的权利。”

托马斯·杰斐逊,一七九〇年

革命的成功,使美国人民有机会把他们在独立宣言中表达的那些政治理想,变成法定的观念,并通过各州的宪法来纠正过去的一些不平现象。今日,美国人对于生活在成文宪法之下已经习以为常,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事。事实上,这些成文宪法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也是历史上最早的宪法之一。美国第二任总统亚当斯曾经写道:“在一切自由的州中,宪法决定一切。”各处的美国人都要求“有个固定的法律作为生活准则”。

早在一七七六年五月十日,大陆会议就通过了一个决议,要求各殖民地成立新的政府,“为选民们谋求幸福与安全。”当时,有的殖民地已经成立了新政府。独立宣言发表后的一年之内,除三个州之外,其它各州部拟订了新的宪法。

大多数的新宪法体现了民主思想的影响。但是,新宪法并非和过去完全割绝,因为它是以殖民地时期所积累的经验、英国人的实践和法国的政治哲学等作为坚固的基础的。不过,最重要的一点是,美国革命事实上是在这些州宪法制定时才算完成的。

制宪者的第一个目标自然是要获得那些“不可剥夺的权利”,而这些权利曾一度受到侵犯,使得先前的各殖民地不得不起来和英国割绝关系。因此,每一州的宪法,开头总有一个权利宣言或权利法案。弗吉尼亚宪法是其它各州的典范。宪法中有一个宗旨宣言,综述人民主权、官员轮换制、选举自由一类的原则,并且列举各项基本自由,包括合理的保释金、刑罚须合人道、以民兵代替常备军、陪审团必须迅速进行审判、出版和思想自由、多数人有改组或变更政府的权利、以及禁止使用笼统的搜捕状等。

有些州还把自由的范围扩大,加进了言论自由、集会自由、请愿自由,有时还包括携带武器的自由、援用“人身保护法”的权利,住所不得受侵犯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权利。此外,各州宪法绝对遵守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各部门互相制衡。

当十三个殖民地在转变成州,并且为适应独立后的环境而进行调整的时候,新的殖民地正在从沿海居民区向西部广阔的土地扩展。开拓者被新地区肥沃的土地所吸引,不断涌到阿巴拉契亚山脉以及山后的一带地方。一七七五年时,沿河散布着的那些居住区,已有好几万居民。他们住在那里,山峦隔阻,距离当时东部政治中心有好几百公里。因此,居民们便成立了自己的政府。从滨海之州来的居民,则纷纷涌向肥沃的河谷、硬木森林里以及内地的平坦草原上。到一七九O年时,整个阿巴拉契亚山脉地区的人口,已超过了十二万。

一个新国家的种种问题

革命结束后,美国再次面临从前没有解决的西部问题——“帝国”问题。这个问题牵涉到土地、皮货贸易、印第安人、移民和管理属地等复杂的事情。战前,若干殖民地曾对阿巴拉契亚山以西的土地,提出广泛乃至相同的领土要求。对于没有提出要求的其它州来说,这些富饶土地的分配似乎是很不公平的。

代表后者发言的马里兰州,提出了一个议案,要求把西部土地视为公共的财产,由大陆会议划分成为若干个自由和独立的政府管辖区。这意见并未受到热烈的欢迎。但是,到了一七八O年,纽约州带头把它要求的西部土地的主权交给了合众国。别的殖民地区也纷纷向纽约看齐。于是,到战争结束时,很显然大陆会议将会拥有俄亥俄河以北的所有土地和阿利根尼山脉以西几乎所有的土地。这好几百万公顷的土地变成了公共财产,明确地显示了在这些艰难的岁月中存在着国家意识和统一愿望,并且也为国家主权的观念,提供了某些实质性的内容。但这同时也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自一七八一年以来,使各殖民地松散地联系在一起的邦联条例,提供了一个解决办法。根据这个条例,在一七八七年的西北法令中颁布的有限的自治政府制度,将西北领地先组织成为一个单独地区,由国会任命一个总督和若干法官去统治。当该地区内达到选举年龄的男性居民达五千人之后,便可以成立拥有上下两院的议会,下院由该地区自行选举成立。此外,它同时可以派一名无投票权的代表到国会去。

该地区可以组成三个以上、五个以下的州,其中任何一州的自由居民超过六万时,这一州便可以“在与原有诸州享有同样平等权利的基础上”,加入联邦。在“原有诸州与该地区内人民和新成立的各州之间签订的盟约里”有六项条款保障公民权利与自由,促进教育,并且保证“在该地区内不得有奴隶或强迫服役”。

于是,一个以平等原则为基础的新殖民政策就这样开始了。这一新政策,推翻了一种由来已久的观念,那种观念认为,殖民地是为其母国的利益而存在的,它们在政治上是处于从属地位,在社会上也处于劣等地位。而替代那种观念的新原则认为,殖民地是国家的扩展,有权享有一切平等权益,这种资格并不是一种恩赐的特权,而是一种应得的权利。法令中的开明规定,给美国的公共土地制度奠定了基础,使得美国相当轻易地向西扩展到太平洋沿岸,从十三州发展成为五十州。

可是,在解决其它各项问题时,邦联条例却令人失望。这条例最明显的缺点是没有为这十三个州成立一个真正的全国性政府,这十三个州自从一七七四年为了反抗英国,推选代表举行首次会议后,一直都有团结统一的倾向。

各殖民地通过对英国的斗争,大大地改变了它们二十年以前的态度。以前,殖民地在各地方性会议上曾经拒绝采纳奥尔巴尼的联邦方案,它们不愿意向任何组织,甚至是它们自己所选举成立的组织,交出任何一点主权。但是,在革命过程中,互相协助已被证明非常有效,而原来担心丧失独立主权的想法也大大地减少了。

邦联条例于一七八一年生效。这个条例虽然比大陆会议制度的松散结构进步得多,但它所建立的政府组织结构还有不少弱点。当时对边界线的划定争执颇多。法院所作的裁决也经常是互相矛盾的。马萨诸塞、纽约和宾夕法尼亚的议会,各自制定的关税法,对弱小的邻州颇有损害。各州之间的贸易限制也造成彼此间的不和。比如,新泽西州的人不付出很高的入口税和出港手续费,就不能渡过哈得逊河到纽约市场上去出售蔬菜。

全国政府必要时应该有权规定税则,调整贸易及按国家的需要征税。在国际关系上,它也应该有完全的控制权。但是,当时却有不少州,已经开始擅自单独和外国进行谈判。有九个州甚至建立了自己的陆军,有几州则拥有它们自己的一些海军。在当时流通的货币中,有杂乱不堪的硬币和各式各样的纸币。有的是州发的,有的是全国性的,不一而足,并且很快就贬值。

战争结束后的种种经济困难,也引起了人们的不满,其中尤以农民为甚。农产品常常在市场上出现过剩现象。最感不安的是负债的农民,他们为了反对取消抵押的财产的赎回权,为了避免因负债而被捕入狱,要求强有力的补救办法,法院中堆满了债务案件。一七八六年整个夏季中,在若干州的人民代表会议和许多非正式的集会上,都有人要求改革州的行政组织。很多自耕农都面临负债入狱和失去家产的危险,不得不起来暴动。

一七八六年秋天,马萨诸塞的农民们,在前陆军上尉丹尼尔·谢司的领导下,强行阻止县法庭开庭,并且阻止法庭在下届州选举举行之前,受理任何债务案件。州政府对此作出强硬的抵抗。有好几天,波士顿的州政府大厦几乎被愤怒的农民包围起来。但是,这些手里只有棍棒或草叉的暴徒,终于被民兵击败了,纷纷逃入山中。暴动完全平定之后,立法当局才考虑到暴动之所以发生,的确是由于许多不平的事情所导致,于是采取了一些补救的措施。

制宪会议

当时,华盛顿就说过,各州的结合,仅由一根“沙土制成的绳索”所联系,大陆会议的声望已经一落千丈。马里兰和弗吉尼亚两州为波托马克河上的航运权而争论不休,并导致了五州代表于一七八六年在安纳波里斯召开一次会议。代表之一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向其它代表说,贸易问题牵涉太广,而当前形势又非常严重,并不是像他们这样一批没多少代表性的人所能处理的。

他呼吁在场的人促请各州委派合众国代表,并且“制定条文,使联邦政府的宪法可以用来处理联邦内的各种危急情况。”大陆会议听到这个大胆的建议,起初非常愤怒,但是,当他们听到弗吉尼亚已经推选乔治·华盛顿作代表时,便不再抗议了。在翌年的秋冬两季里,除罗得岛外,其它各州都举行了选举。

一七八七年五月在费城的州议会大厦举行的制宪会议,是一个显赫人物的聚会。各州议会所推选的,都是一些在殖民地政府、州政府、大陆会议、法庭或者在战场上有经验的领袖人物。乔治·华盛顿因为在革命时期表现的正直的态度及军事领导的才华,成为举国知名的公民,并被推选为会议主席。足智多谋的富兰克林,这时已经八十一岁了,他让比他年轻的人多发言;其它代表之间有什么争执不决时,他便以那种好意的幽默和多年从事外交工作的丰富经险帮他们调解。

比较活跃的代表中,最突出的是两位宾夕法尼亚的代表:一是古维诺尔·莫里斯,他干练果断,深切了解建立全国性政府的必要性。另一位是詹姆斯·威尔逊,他致力于建立全国性政府。弗吉尼亚派来的詹姆斯·麦迪逊,也是一个实在的青年政治家,对政治和历史都很有研究;据另一位代表说,“他富于勤勉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无论什么,他都是最渊博的人。”

马萨诸塞派来的鲁弗斯·金和埃尔布里奇·格里,都是能力强、经验多的年轻人。康涅狄格州的代表中,还有当过鞋匠的法官罗杰·谢尔曼。从纽约来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那时年方三十,已经闻名全国了。殖民地时代的许多名人,有几位没有参加,托马斯·杰斐逊便是其中之一,他那时正奉命出使法国。五十五名代表中,大半是青年人,平均年龄是四十二岁。

这次会议,仅被授权草拟“邦联条例”的修正条款。但是,正如日后麦迪逊说的,代表们“抱着对本国的坚强信念”,把邦联条例搁在一边,径自考虑如何建立一个全新形式的政府。

他们认识到,目前最迫切需要的,是如何协调两种不同的权力——一种是已由十三个半独立性的州当局所行使的地方控制权,一种便是中央政府的权力。他们采取了如下原则:对于全国性政府的职能和权力,必须加以审慎的规定和说明;因为它们是新的、笼统的、包含很广的;而其它一切职能和权力,则应被理解为是属于各州的。但是代表们又认为,中央政府必须有真正的权力,因此,他们赞成中央政府应当有权铸造货币、管理商业、宣战及缔结和约等。

政治领袖赞成分权制度

十八世纪参加费城会议的这些政治家都是孟德斯鸠均权政治学说的信徒。孟德斯鸠的原则在殖民时期的经验中得到证实,同时又因得到了洛克着文阐述而更显有力。这些都是代表们所熟悉的。这些影响,使代表们确信政府中应该设有三个平等的和合作的部门。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权力应该相互和谐地平衡而不让任何一个取得控制地位。代表们也同意,立法部门应该有两院,就像殖民时期的立法组织以及英国的议会那样。

对于这些观点,代表们的意见完全一致。但是,在讨论到用甚么方法去实现这些观点时,他们之间便发生了尖锐的分歧。各小州的代表们,例如新泽西州,便反对作出改变,认为按人口的比例而不是按州来决定各州在联邦政府中的代表人数,这样便会削弱他们在联邦政府中的影响,而邦联条例则是按州分配代表名额的。

另一方面,大州的代表们,例如弗吉尼亚州,却主张按人口比例决定代表名额。关于这点,双方争论不休,直至康涅狄格州的代表提出了一个计划后,问题才解决。这计划规定在国会一院中,各州代表名额按人口多少比例而定;在另一院中,则各州代表名额相等。

至此,大州反对小州的阵线随即解散。但是,以后几乎在每个问题上都产生了新的对立局面,只有依靠新的妥协才能解决这种对立。某些代表们希望联邦政府各部门都不要直接由人民选举;另外一些代表又认为联邦政府尽可能由人民推选。若干代表们力求排除日渐扩展的西部成为州的可能性;另外一些代表则竭力维护一七八七年西北法令所确定的平等原则。对于全国性的经济问题,如纸币和契约法等,代表们的意见并没有什么严重的分歧。但是,各地区的经济利益必需加以平衡;总统的权力、任期和选举方法等所引起的争论,也有解决的必要;法官的任期以及法庭的种类问题也须解决。

代表们在费城炎热的夏季中努力工作,最后终于拟出了一个草案。在一个简短的文件中,他们创立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的政府组织——在一定界限和明文规定的范围中具有最高权威的政府。正如一七九一年美国宪法第十条修正案所明白阐述的:“凡宪法中未授于合众国或未禁止各州行使之权力,均由各州或人民保留之,”而联邦法律的至高权力,也仅限于“根据本宪法而确定”的那些范围。

在授权方面,大会决定给联邦政府充分的权力去征税、借款、统一赋税、铸造货币、规定度量衡、颁发专利及版权执照、建立邮局及开辟邮路。全国性的政府,同时也有权建立和保持海陆军,有权管理州际商务。它也有权处理与印第安人的关系,处理国际关系及战争问题。它可以通过外国人归化法和公地控制法,可以按绝对平等的原则准许新的州参加联邦。联邦政府为了实施这些明确规定的权力,有权通过必要而合适的法律。这种制定法律的权力,使联邦政府可以灵活地满足后代和大大扩展的国家的需要。

各项原则历经考验

为多数殖民政府所熟悉的分权原则,已在大多数的州宪法中被采纳试行,而且证明是切实可行的。因此,大会建立了一个分别由立法、行政和司法部门组成的政府制度,彼此互相制约。

国会的决议案只有得到总统的批准,才能成立。总统任命重要官员和缔结条约,必须得到参议院的同意。国会也有权弹劾及罢免总统。有关法律与宪法的一切问题,全由司法部门处理。因此,法院事实上有解释基本法和成文法的权力。司法官员虽是由总统委任,经参议院同意的,但国会也有权弹劾他们。

为了防止随意更改宪法,大会又制定了第五条款,规定只有当国会两院各有三分之二人数出席会议,或者有三分之二的州举行会议时,方能提出宪法修正案。提案的批准须采取下列两法中的一种:即由四分之三的州议会批准,或由四分之三的州举行的会议所通过。究竟采取哪种方法,则由国会决定。

最后,大会面对着所有问题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即赋予新政府的各种权力,应该如何实施?按邦联条例中的规定,全国性的政府,在理论上具有虽不充分、但却十分巨大的权力,但在实践中,这些权力却等于零,因为各州对它们都不屑一顾。现在该怎样来挽救新的政府,使它不再遭受到同样的命运呢?

起初,大部分代表们都只能提出一个解决的办法,那就是强迫执行。但是,他们立刻发觉,采用强迫的方法来对付各州将会毁灭整个联邦。最后决定政府不对各州、而对各州的人民起作用,为人民立法,对人民施行法律。大会通过了一个简短而极为重要的声明,作为宪法的基石:

为行使本宪法赋予合众国政府的权力,国会有权……制定一切必要的和适当的法律……(第一条,第八款)“本宪法及依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以及合众国已经缔结及将要缔结的一切条约,皆为全国之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都应受其约束,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有违这一规定。”(第六条)

因此,美国的法律,在它自己的全国性法院中,由其法官和执行官执行。在州法院中,这些法律也通过州法官和州司法人员执行。

经过了十六个星期的深思熟虑,草拟的宪法终于在一七八七年九月十七日,在出席的各州的一致同意之下签署了。华盛顿及其它代表们都深为这种庄严的气氛所感动,大家坐在席上,思潮起伏。富兰克林以其特有的诙谐打破了当时紧张的气氛。他指着华盛顿坐椅背后用辉煌的金色绘成的半轮太阳说:“在会议进程中,许多争论使我时而充满希望,时而感到忧虑。我经常望着主席后面的画,不知道那到底是日出还是日落。但是,现在我终于有幸知道那是日出,而不是日落。”

会议结束了,代表们“到费城大饭店去,一起欢宴,然后愉快地互相告别。”但是,为争取建立一个更完善的联邦而进行的重要斗争还在后头。宪法必须经过各州民选代表大会通过后方能生效。

制宪会议决定,一旦十三州中有九个州的会议通过,宪法便生效。一七八七年年底,三个州已经批准了这个宪法。但是,还有六个州呢?许多头脑简单的人认为,这个文件对他们充满了危险。他们怀疑宪法中规定的强大的中央政府会不会对他们施行暴政,用重税压迫他们,并且把他们拖入战争中去呢?

由于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不同,产生了两大派别,一派是联邦主义者,一派是反联邦主义者;前者主张建立一个强大的政府,后者主张各州保持松散的联系。在报刊上、立法机构和各州会议中,到处都可听到双方激昂的辩论。其中最出色的论点出现在“联邦主义者文集”一书中,这本着作现在已被列为政治文献,是汉密尔顿、麦迪逊和约翰·杰伊三人为新宪法辩护而写的。

马萨诸塞州内农民的不满情绪还没有完全平息,那里曾发生一次特别激烈的争论,结果产生了一个权利法案,作为增订条文,附加在州宪法中。其它各州也纷纷在它们的宪法中加入这样的条款。而构成联邦宪法中最初十项修正案的一个权利法案也归入了全国最高法律之中。

这些条款,除了其它权利之外,还保证美国公民们享有宗教、言论、出版和集会自由;保证只设民军而不置常备军;保证实施陪审制;保证各地法院必须迅速进行审讯,并禁止使用笼统的搜捕状。权利法案一经采纳,动摇的各州立即支持宪法。最后,在一七八八年六月二十五日,宪法正式通过了。

邦联会议安排了第一次选举总统的事宜,并宣布新政府在一七八九年三月四日正式成立。

华盛顿睿智谋国

人人都在说要推选乔治·华盛顿出任国家元首,果然,举国一致选举了他做总统。一七八九年四月三十日,他正式宣誓就职。他保证要忠实地履行总统的职责,并且要尽他最大的能力来“维持、保护并捍卫合众国的宪法。”

于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共和国开始了它立国的大业。战争所造成的经济问题,已经逐步解决了,美国正在不断成长。大量欧洲移民来到这里,低价就可买到良好的田庄;到处都需要劳工。纽约的北部,宾夕法尼亚和弗吉尼亚那些肥沃的河谷地区不久就成了盛产小麦的地区。

许多用品虽然还是家庭制造的,但是,制造工业也在发展中。马萨诸塞州和罗得岛州正在为纺织工业奠定重要的基础。康涅狄格州开始制造锡器和时钟;纽约、新泽西和宾夕法尼亚三州生产纸、玻璃和铁。航运业的迅速发展,使美国在海运上的地位仅次于英国。一七九O年之前,美国的船只已经开到中国去销售皮货,并且把茶叶、香料和丝绸运回美国。

但是,美国人的主要精力还是用于西部的开拓。新英格兰人和宾夕法尼亚州的人们纷纷移到俄亥俄去;弗吉尼亚州和卡罗来纳州的人民纷纷移向肯塔基和田纳西去。移民们的白顶篷车车队爬上了阿利根尼山脉的斜坡。身穿鹿皮衣的猎人和拓荒者乘着满载家具、种子、农具和家畜的车辆,进入了肯塔基。拓荒的农人和他的邻居们简单地清扫一下基地之后,使搭起了木屋;在这些木屋的板缝间涂上泥土,屋顶上铺了燕麦秆。年复一年,满载谷物、咸肉和钾肥的船只,沿着密西西比河驶向新奥尔良。西部城镇的地位,也变得日益重要了。

这是华盛顿就任时美国的情形。新的宪法既无传统为根据,也得不到有组织的公众舆论的支持。宪法批准期间成立的两个党派仍旧互相对立。联邦主义者赞成建立强大的中央政府,大力促进企业和商业利益。反联邦主义者则拥护州的权利,主张均分田地。

此外,新政府必须创立它自己的机构。税款还没有收到。在司法部门成立之前,法律无从执行。陆军人数很少。海军根本已经不存在了。在这个紧要关头,华盛顿贤明的领导才能是至关重要的。他过去所具备的伟大革命军人的那些品质,同样地使他能够成为新共和国的第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他在为一些远大的目标作出精明的筹划时,常具有先见之明;他具有努力不懈的毅力。他率直而不圆滑,胆大而有勇气,威严、谨慎并且十分谦虚。因此,他处处受人尊敬和信赖。

两种观点经久不息的竞争

国会很快就建立了国务院和财政部。华盛顿委任托马斯·杰斐逊任国务卿,委任他在革命期间的助手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任财政部长。同时,国会又成立联邦司法部门,不但设立了由一名首席大法官(约翰·杰伊出任)和五名大法官组成的最高法院,还成立了三个巡回法院和十三个地方法院。

第一届政府还任命了陆军部长和司法部长。由于华盛顿在作出各种决定前通常要和他所信任的人士磋商,这便形成了美国式的内阁,它由国会可能设置的各部部长组成。

汉密尔顿和杰斐逊代表了美国生活中·两支强大的力量,虽然这两股力量颇为对立。汉密尔顿要求加强统一,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杰斐逊则主张更广泛、更自由的民主政治。汉密尔顿在公共生活上,一向注重效率、秩序和组织。众议院要求他拟订一个“使公众充分信任政府”的计划,于是他不但制定了经济原则,并且制定一个有效的政府所应该具有的原则。

他指出,美国必须有信用,才能发展工业,进行商业活动,以及开展政府工作。美国也必须获得人民彻底的信任和支持。有许多人想拒付以前的国债,或者只想付部分国债。但是,汉密尔顿坚持要全部偿还,并且主张联邦政府要负担各州因支持革命所筹借而尚未还清的债款。

汉密尔顿运做了许多其它的事。他筹划建立了一家美国银行,该银行有权在全国各地设立分行。他发起成立了造币厂,并且力主制定以保护为原则的关税制度,以便扶植国家工业。这些措施使联邦政府信用稳固,税收也源源而来,从而鼓励了工商业的发展,使企业家们组成了一个支持全国性政府的坚强阵营,随时准备与任何想削弱政府的企图作斗争。

杰斐逊是一个较为深思热虑,并且有哲学素养的人,他和汉密尔顿的意见往往是格格不入的。杰斐逊体会到在外交上,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的确有很大的作用,但是,他又害怕强大的中央政府会把人民束缚,因此,在其它许多方面,他又不希望中央政府强大。汉密尔顿的最高目的是建立一个更有效率的机构,而杰斐逊的最高目的则是给个人以更多的自由,他相信“世界上每一个人,每一群人,都有自治的权利”。汉密尔顿害怕无政府状态,处处讲求守秩序;杰斐逊害怕暴政,处处为自由着想。当时的美国正需要这两种力量。美国当时能有这两个人,及时把他们的哲学思想互相融洽和互相协调,实在是很幸运的事。在杰斐逊出任国务卿之后不久,他们两人之间的一次冲突,使宪法又得到了一个新的深刻而又重要的解释。汉密尔顿提出设立国家银行的计划时,杰斐逊立刻反对。他代表那些拥护州权、反对中央权力以及害怕大企业的人们说话。他指出,宪法明确规定了联邦政府的所有权力,而把其它权力保留给各州。联邦政府没有权力设立银行。

汉密尔顿争辩说,由于细节过于琐碎,有很多权力在宪法中只能用一般性的条文来概括,其中有一条条文授权国会“制定一切必要的和适当的法律”,以便行使宪法中明文规定的其它权力。宪法中授权联邦政府征收赋税,偿清债款和借贷。国家银行的设立,可以协助推进这些工作。因此,国会根据它的概括权力,有资格成立一个银行。华盛顿和国会接纳了汉密尔顿的观点,从而开创了一个先例。

这个刚成立不久的国家,首要的工作之一虽然是要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加强联邦财政的稳定,可是,也不能漠视国外的政治形势。华盛顿的外交政策的基石是维持和平,让国家有时间从创伤中复原过来,并且使进展缓慢的统一全国的工作得以继续发展。但欧洲发生的许多事情,对这个目标有很大的威胁。许多美国人,都以极大的兴趣和同情的心情注视着法国大革命。一七九三年四月传来的消息,在美国政界引起了一番争议。法国已经对英国和西班牙宣战了,法国公民日涅特正在赴美出任法兰西共和国驻美公使。

当时美国还是法国的盟友,而且也很感激法国在独立战争中的援助。美国政府和人民虽然都希望法国好,但是,他们却更希望不介入这场战争。因此,华盛顿宣布了美国的中立立场,日涅特抵美时,受到了冷淡的接待。日涅特对此大为愤怒,他想违背命令,利用美国若干港口作为法国私掠船活动的基地。随后不久,由于美国的要求,法国政府把他召了回去。

日涅特事件,使美国和法国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与此同时,美国和英国之间的关系也不很好。英国部队仍旧驻在西部的一些堡垒,革命期间英国士兵掠走的财物既未归还,也未予以赔偿,而英国的海军又和美国的商人为难。为了解决这些事情,华盛顿特派当时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杰伊前往伦敦。约翰·杰伊有分寸地和英国商议订立了一个条的,使英国军队撤出西部各堡垒,并使英国在贸易方面作出一些微小的让步。但条约中对归还财产,对将来是否还要扣留美国船只,以及“拉夫”——强迫美国水手加入英国海军服务——却只字不提。

华盛顿退休

杰伊签订的条的,引起普遍的不满。但是,当华盛顿的第二任总统任期即将结束时,他的政府在其它方面的确已取得了显着的成就。政府组织已具规模,国家信用建立起来了,海上贸易也日见兴旺,西北部的土地已经收回,同时和平也得到了维持。

华盛顿在当了八年国家元首后,坚决拒绝再连任下去,便于一七九七年退休。他的副总统马萨诸塞州的约翰·亚当斯,当选为新总统。出任总统之前,亚当斯和曾对上届政府作出不少贡献的汉密尔顿闹过意见。由于当时党内分裂,这对他上任很不利。而且,国内的重重困难与复杂的国际局势交织在一起:法国因为约翰·杰伊和英国缔约,非常愤怒,拒绝接受亚当斯委派的公使。亚当斯另派了三位使者去巴黎,但还是遭到同样待遇,美国人民怒不可遏。于是,征兵工作开始了,海军力量也加强了。几次和法国人在海上的交战,美国船只都获得了胜利;到一七九九年时,对法开战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了。在这紧要关头,亚当斯力排主战的汉密尔顿之见,重新委派一个公使到法国。那时拿破仑刚上台,他热情地接待了这位新公使,这样,两国发生冲突的危险便消除了。

杰斐逊的民主思想

一八OO年时,美国人民不满意亚当斯的对内政策,切望有一个改变。在华盛顿和亚当斯任期中,联邦主义者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但有时他们却忽略了政府必须反应人民的意志的原则。他们执行了使广大人民疏远他们的政策。

天生为人民领袖人物的杰斐逊,获得了广大农民、店主和工人的支持;在一八OO年的选举中,这些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杰斐逊在写给他朋友的信中,曾经这样说过:“这只大航船经历了种种考验。今后,我们将使她航行在共和的航线上,她那美丽的举止,可以充分表现出造船者的英明才干。”

杰斐逊发扬美国理想主义精神,因而获得人们的无比推崇。他在就职演说中,宣称要成立“一个贤明而节俭的政府”,这政府要维持社会秩序,但并不“妨碍人民发展事业的自由”。

杰斐逊出现在白宫,大大地促进了民主作风的发展。他认为,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和最高级的官员一样,都应该受到尊重。他告诫部属,要把自己当作受人民之托的工作人员。他提倡农业,鼓励向西部开拓。他深信美国是受压迫的人们的避难所。因此,他提出了一项开明的归化法律。一八O九年年底,他那位目光远大的财政部长艾伯特·加勒廷,已经把国债降低到六千万美元。杰斐逊的作风影响全国,各州先后废弃了选举资格须受财产限制的规定,并通过了许多合乎人道的债务法和刑事法。

杰斐逊的一个步骤使美国的国土立刻增加了一倍。西班牙一直占有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地区,以及离河口不远的新奥尔良港——这是俄亥俄河和密西西比河流域的美国产品轮出的必经港口。杰斐逊出任总统不久,拿破仑强迫懦弱的西班牙政府把一大块叫做路易斯安那的土地还给法国。这举动使美国人民又怕又怒。拿破仑想在美国西邻开拓大殖民帝国的计划,对内陆居民的贸易和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杰斐逊声明,如果法国取得路易斯安那,“从那时起,我们就必须和英国舰队及政府联合起来,”欧洲战争一旦爆发,英美联军马上就进入新奥尔良。

拿破仑知道在短暂的和平之后,英法另一次战争将会爆发;他也知道在这场战争之中,法国一定会丧失路易斯安那。因此,他决定将路易斯安那出售给美国,这样,既可增加国库收入,也可以使英国拿不到路易斯安那。

一八O三年美国以一千五百万美元的代价,获得了二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新奥尔良港口。美国获得了一片广阔肥沃的平原,在八十年内,这个地区将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谷仓。同时,美国也控制了北美河流系统的中心地区。

英美第二次战争

杰斐逊受到举国的爱戴,一八O四年,他再次当选总统。路易斯安那显然是一个了不起的收获,整个国家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这位总统自己也在努力争取各方面的欢心。在他一八O五年开始的第二任任期中,杰斐逊宣布在英法战争中,美国保持中立。由于英法两国都采取封锁措施,美国的商业受到很大的打击。美国船只因为怕被扣留,所以不敢和法国或英国通商。

英国海军,拥有战舰七百余艘,海军人员近十五万人,英国就依靠这支力量来维持英国本身的安全,保护商业,并保持和殖民地之间的关系。但是。海军人员待遇极坏,因此,用自由应征方法征兵,根本是不可能的。很多水手逃到美国船上去避难。在这种情形下,英国军官们认为他们有权搜查美国船只,并索回所有英国人。这对美国来说是很大的耻辱。此外,许多英国军官还常常拉走许多美国海员,要他们加入英国海军。

杰斐逊最后要求国会通过一项禁运法案,禁止对外贸易。这一法案后患无穷。航运事业几乎完全被它摧毁,新英格兰地区和纽约对此大为不满。农业方面也因此受到严重打击,因为南部和西部农民的剩余谷物、肉类和烟草无法输出,价格便一落千丈。

一年之内,美国的出口额降到仅及以往数量的五分之一。想用禁运使英国陷于饥饿,进而迫使它改变政策的希望,完全破灭了。国内不满的情绪日见增长,杰斐逊只好转而采取比较温和的办法,向国内的航运业作出妥协。代替禁运法的是一项不交往法,允许商人与英法及其属地以外的任何国家进行贸易。这项新法规定,总统有权在英法两国中任何一国取消对美国贸易的限制时,终止执行此法,从而为谈判铺平了道路。一八一0年,拿破仑宣布放弃他的各种限制。事实上,他仍在继续执行这些限制。但是,美国相信了他的话,只对英国实施不交往法。

一八0九年,麦迪逊继杰斐逊出任总统。美英关系日益恶化,两国迅速备战。美国总统向国会提交一个详细报告,列举了六千零五十七宗英国强迫美国公民服役的事件。此外美国西北部移民,常受印第安人袭击,他们相信这些袭击是加拿大境内英国工作人员策划的。一八一二年,美国终于对英国宣战了。

美国国内发生了最严重的分裂。西部和南部主张战争,但纽约和新英格兰都反对。军事准备还没有完成,政府就宣战了。分布在靠近加拿大边界的沿海各据点,和内地荒僻地带的正规军队,总共不到七千人。增援他们的将是几个洲的一些缺乏训练、纪律散漫的民兵。

开始时,美国对加拿大发动三路进攻,这一行动如果把握好时机,指挥得当,原可以联合起来进攻蒙特利尔的。但由于调度完全失误,结果英军占领了底特律。不过,海军的胜利却使美国恢复了自信心。八月十九日,艾萨克,霍尔上校指挥的“宪法号”在波士顿东南海面上和英舰“盖里尔号”相遇,并一举歼灭了英舰。两个月后,美国的单桅战舰“黄蜂号”又把英国的单桅战舰“快活号”击溃。此外,大西洋沿岸的美国武装民船,在一八一二年至一三年的秋冬雨季里,前后俘获了五百艘英国船。

一八一三年的战斗,发生在伊利湖周围地区。在西面,威廉,亨利,哈里森将军率领一支由民兵、志愿军和正规军组成的队伍,从肯塔基州出发,想要收复底特律。九月十二日,他还在俄亥俄北部时,就听说奥利佛,哈泽德,佩里准将的海军,已经在伊利湖中消灭了敌人的舰队。哈里森跟看占领了底特律,并开始向加拿大推进,击败了在泰晤士河上落荒逃窜的英军和他们的印第安盟友。于是,美军便控制了整个地区。

一年后,托马斯,麦克多诺准将在纽约北部香普兰湖上与一队英国舰队展开的近距离枪战中,打了一次胜仗,这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另一个转折点。由于得不到海军的支持,拥有一万人的英军,只好退回到加拿大去。但约在此同时,英国舰队却奉命进行“破坏和劫掠”,不断骚扰东面沿海一带。八月廿四日夜晚,远征军突然袭击联邦政府的总部华盛顿,全城陷于火海之中。麦迪逊总统及其它官员纷纷逃到弗吉尼亚去。

三星期后,英国舰队进攻巴尔的摩,炮轰守护该城的麦克亨利要塞。要塞坚保不失;当时被扣留在英国船上的一位马里兰的年轻律师弗朗西斯,斯科特,基,目击该场战事后,备受鼓舞,写下了“星条旗”这支歌。

根特条约结束了这次战争。该条约规定停止敌对行为,放弃占领的地盘和设立一个委员会,以解决疆界纠纷。安德鲁,杰克逊在新奥尔良击败了一支强大的英国舰队,获得一次大胜利。这一战役发生于和约签定之后,但当时美国人民还不知道签约的消息。

一八一二年的战争,加强了国家的团结和爱国的情绪。一八0一年到一八一三年期内任美国财政部长的艾伯特,加勒廷认为,在这次战争之前,美国人已经日渐变得很自私,只顾为自己地区打算。他说:“这次战争,振兴和恢复了原为革命所赐予,其后日见减弱的爱国心。人们现在有了许多共同依恋的事物,他们均自只和政冶见解,都和这些事物息息相关。他们更像美国人;他们在感情上和行动上,都更像是一个国家了。我期望联邦永久的基础,从此可以奠定下来。”

开拓西部和美国文化的演进

“青年人,到西部去,和国家共同发展成长。”

霍勒斯,格里利,一八五一年

一八一二年之战,也可以说是第二次独立战争,因为,在这之前,美国在列国之中并没有真正取得平等地位。这次和约缔结之后,美国才受到一个独立国家所应受到的待遇。革命以来,美国所经历的种种严重困难,已经大部克服了。国家统一大业完成后,自由和秩序之间已获得平衡。只有少许的国家债务等着偿还,一大片处女地等待开发。和平、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交织成一幅美好的国家前景。

从政治的观点说来,那个时代,正是当时人们所谓的“好感时代”。商业把全国上下紧紧地联成一个整体。战争所带来的苦难,更使人了解到应该保护美国的制造业,使它们能够和外国竞争。人们主张,经济独立和政治独立是同样重要的;经济上不能自给自足,政治独立便无从实现。再说,革命战争已经赢得政治上的独立,现在应该争取经济上的胜利了。为了实现独立自主的愿望,当时国会中的领袖人物亨利,克莱和约翰,卡尔洪提出“保护主义”的口号,呼吁当局用关税来扶植美国工业。

那时正是提高关税最有利的时机。佛蒙特州和俄亥俄州的牧人们,都希望用保护制来抵制英国羊毛。肯塔基州正在采用当地的麻制成装棉花用的麻包,但苏格兰制造的麻包,对它是一大威胁。匹兹堡当时的钢铁工业蒸蒸日上,希望能取得英国和瑞典钢铁在美国的市场。一八一六年规定的关税率非常高,足以保护国内的制造业。此外,许多人主张兴建全国公路和运河网,他们认为,改善交通,可以使东部和西部,更加紧密地连结起来。

最高法院作出的一些公告,大大加强了联邦政府的地位。笃信联邦主义的约翰,马歇尔,是弗吉尼亚州人,从一八0一年起就任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一职,直到一八三五年逝世时为止。在他上任前,法院权力薄弱,他上任后,把法院变成了一个有力的组织,和国会与总统的地位鼎立并重。马歇尔作出许多历史性裁定,但他从不违背一个重大原则,那就是,坚决维护联邦政府的主权。

马歇尔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法官,而且是一位伟大的立宪政治家。在漫长的服务期间;他判决了近五十宗涉及到宪法的案件。

他在一八0三年马伯里与麦迪逊之争的案件中,发表了有名的见解,他确定了最高法院有权覆审国会或州议会所制定的任何法律。一八一九年麦克洛克对马里兰一案中,他又一次处理了宪法赋予政府的各项权力的老问题。他坚决维护汉密尔顿的理论,认为除了宪法中明文规定的权力外,政府还具有宪法条文中暗示的其它权力。为使美国中央政府成为有效的力量,马歇尔作出的贡猷并不亚于其它任何领袖人物。

文学与边疆

美国的民族意识,随着美国文学的出现而日趋强烈。新一派的美国作家中的代表人物,是华盛顿,欧文和詹姆斯,费尼莫尔,库珀。欧文在一八0九年出版的幽默作品“迪德里克,尼克博克为的纽约史”,素材完全来自美国生活。欧文的一些不朽杰作,如“李伯大梦”等,是以纽约的哈得逊河谷作背景,描写了美国这个富于传奇色彩和浪漫气息的地方。

库珀的才华,也同样表现在乡土体裁中。他曾经模仿当时英国文学作品的风格,写了一部叙述革命时期故事的小说“间谍”,而一举成名。接着,他又出版了“拓荒人”,用生动的散文,描写了美国拓荒人的简朴生活。一八二三年到一八四一年之间,库珀先后为了一部长篇连载小说:“皮袜的故事”;主角拓荒人本波和脚步轻巧的印第安酋长金家谷,都成了世界文学作品中永垂不朽的人物。库珀写的关于海洋的故事,也是受了美国各种影响而产生的。

美国文学界中的重要事件,是一八一五年创刊的“北美评论”,由贾雷德,斯帕克斯出任编辑,编得有声有色。这一期刊受到许多新英格兰青年知识分子的支持,投稿者很多,对于发展美国文化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边疆生活,是形成美国文学——尤其是美国生活——的有力因素。大西洋沿岸地区的条件,促使人们大量向新地区迁移。新英格兰地区所生产的谷物,无法和廉价而肥沃的西部地区竞争。于是,新英格兰的男男女女,放弃了他们在沿海地区的田庄和村落,源源不绝地到内地去耕种那些肥沃的土地。

住在南北卡罗来纳州和弗吉尼亚州中比较荒僻地区里的那些居民们,因为没有公路,运河交通又不便利,无法把产物运到沿海的市场去。而且,沿海农人在政冶上的地位又比他们优越,因此,他们也纷纷西移。这种迁移对美国的影响非常深远:它鼓励了个人的首创精神;培养了政治和经济上的民主;使人们举止豪放,并且打破了保守思想;这种迁移培育了一种地方自决的精神,以及人们对国家主权的尊敬心理。

岁月如流,向西开拓的人们,不断越过了流向大西洋去的那些河流的发源处,到了阿巴拉契亚山。到了一八00年,密西西比河和俄亥俄河一带,逐渐变成了广大的边疆地区了。千千万万的移民,在高唱着:“唉哦,我们走啊,在俄亥俄河上泛舟。”

十九世纪初,人口的大量西移,把旧属地分成几片,同时也划定出新的疆界。接着,新州先后获准加入联邦,密西西比河东岸的政治地图,总算定了局。六年之内,成立了六个新州:一八一六年的印第安纳州,一八一七年的密西西比州,一八一八年的伊利诺州,一八一九年的阿拉巴马州,一八二0年的缅因州和一八二一年的密苏里州。最早的边疆生活和欧洲密切相联,其次的和沿海各州相关。但是密西西比河谷的居民却是独立的,他们向西看,而不是向东看。

边疆居民来自四面八方。乘车而来的是狩猎的人;英国旅行家福德海姆说这些猎人是“英勇、坚强的汉子,他们住在简陋的木屋中……他们粗扩但是好客,对陌生人非常友善,正直可靠。他们种植少量的玉蜀黍、番瓜,养一些猪,有时还养一两头牛……。但他们主要的生产工具是那枝来复枪。”他们善于使用斧子、猎网和鱼钩;他们逢山开路,建造第一间木屋,抵抗印第安人。

移民们接踵来到荒地之后,很多人既务农又狩猎。舒适的大木屋安上了玻璃窗和烟囱,还有好几间房间,代替了独间的小木屋;井水代替了溪水。勤劳的人们,会很快地清理好他们的林地,把剩余的树木烧掉作肥料,再让那些树桩自行腐烂。他们种植自己所需的谷物、蔬菜和水果。他们在树林中猎取麋鹿、野火鹤和采集蜂蜜;在附近的溪流中捕鱼;养牛饲猪。更有进取心的人,则花钱购进大批低廉的土地,等地价高涨后,卖掉自己的耕地,再向遥远的西部开拓,而把垦好的土地让给后来的人们。

不久,随着农民而来约有医生、律师、店主、编辑、牧师、机械工和政治家这些人组成了一个生气蓬勃的社会。农民还是基本的成员。他们定居在自己开拓的土地上,而且希望他们的子孙,也永远生活在那块土地上。他们建造大仓库、结实的砖屋或木板屋。他们饲养良种牲畜,精耕细作,选用良种。有些人开设面粉厂、锯木厂、酿酒厂。他们铺设坚实平坦的公路,建立教堂和学校。在短短几年里,完成了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事业。在一八二0年,芝加哥还是个没有什么前途的小商镇,有一个碉堡;但当最初的移民还健在的时候,这地方就已经成了美国最大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了。

各种不同血统的人云集在新西部,他们中有苏格兰人一爱尔兰人,宾夕法尼亚州的日耳曼人,新英格兰人和其它血统的人。到了一八二0年,在美国生活的人民中,有一半以上是在旧世界的传统和思想已经消失或者很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在西部,人们的社会地位,与他们的家庭背景、祖传产业或者教育程度都毫无关系;他们的地位,完全根据他们的品行和能力而定。耕地极易到手;一八二0年以后,一英亩(即零点四公顷)的政府土地只要一美元二十五美分,到了一八六二年后,只要你占了一块土地,并加以耕种,便可以获得那块土地。此外,农具也很容易到手。那个时期,正如新闻记者霍勒斯,格里利所说的,青年人可以“到西部去和国家一起成长”。新英格兰和南方的移民们向西部推进时,同时也把他们在原来地区中的许多观念和制度带了过去。

棉花促成奴隶制度

奴隶问题,历来很少受人注意,这时却突然变得非常重要,正如杰斐逊所说,“像午夜的火警钟声。”在共和国成立初期,当北方各州在考虑是否应该立即或逐步解放奴隶时,许多领袖认为奴隶制不久便会完全消失。一七八六年时,华盛顿说过,他深切希望能采取一些计划,“使奴隶制度可以在不知不觉之间,逐渐而有效地予以废除。”杰斐逊、麦迪逊、门罗和其它南方的政治家们,也发表过类似的声明。当一八0八年奴隶买卖已经被禁止的时候,很多南方人士都认为奴隶制度不需多久就会结束了。

这种期望毕竟与事实不符。因为,在那以后的岁月中,新的经济因素,使贩卖奴隶比一七九0年以前更加有利可图,所以南方就一致支持奴隶制度。

由于采用良种,以及伊莱,惠特尼发明的棉子分离法,南方大规模的植棉业开始兴起,这是奴隶制得以保存的主要原因。同时,工业革命使纺织业变成了大规模的工业,大大增加了对原棉的需要。一八一二年后西部新土地的开拓,使植棉面积也大大扩大了。棉花的种植很快从沿海各州扩展到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后来又一直伸延到得克萨斯州。

制糖业的发展,也使奴隶制度得到了持续发展。路易斯安那南部那些肥沃温暖的地区,是种植利润高的甘蔗的理想地方。到了一八三0年,该州生产的蔗糖,占全国总消耗量的一半。最后,随着烟草种植业的西移,奴隶制度也跟着到了那里。

当北方的自由社会和南方的奴隶社会一起向西发展的时候,各新成立的州之间,维持着大致的平衡,于政治上是有益的。到了一八一八年当伊利诺州加入联邦时,准许实行奴隶制的有十州,禁止奴隶制的自由州有十一个。但是,当许可实行奴隶制度的阿拉巴马州加入联邦时,双方的势力又恢复了平衡。

当北方人开会主张除非密苏里以自由州参加联邦,否则便予拒绝时,抗议的风暴席卷全国。国会一度僵持不决。但是,在亨利,克莱的领导之下,终于找到了一种妥协办法:密苏里还是作为奴隶州参加联邦,但同时又把缅因州作为自由州加入联邦。此外,国会还明确规定,在密苏里南部疆界以北,由路易斯安那购地之举获得的属地中,不得实行奴隶制。

一八四0年以前,除了进入得克萨斯的移民越过了合众国的界域之外,向西开拓耕值地区的队伍,从没有越过密苏里。同时,更靠西面的地区成了皮毛业积极活动的区域。皮毛贸易,其意义远超过皮毛的价值。正如从前法国人在密西西比河流域探险那样——事实上,像英国人和荷兰人从大西洋沿岸开始向西部进军时那样——皮毛商人成了移居的人们的开路先锋。法国和苏格兰一爱尔兰的腊人们,探测了那些巨流大川和它们的支流,找到了去落基山区和塞拉山区的途径。这样就使得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移民们有可能进入并占领这些地区。此外,在一八一九年,美国政府为了替美国公民们取得土地所有权,付了五百万美元,从西班牙手中获得了佛罗里达地区和西班牙在最西部的俄勒冈享有的种种权利。

拉丁美洲独立与门罗主义

一八一七年,詹姆斯,门罗继麦迪逊出任美国总统。这个新政府所做的一件突出的事,就是发表了所谓“门罗主义”。

门罗主义的基本要素,每一点都是美国人一向主张的原则。华盛硕、杰斐逊和麦迪逊都曾经反对和外国建立永久性或“纠缠不清”的联盟。杰斐逊在抗议西班牙把路易斯安那转让给美国以外的任何国家时,发表声明说,美国对它邻近土地的命运,非常关心。此外,美国人民对正在为独立而斗争的西属美洲殖民地的居民们所持的同情,也体现了这种自决的原则。

自从英国各殖民地获得自由之后,拉丁美洲的人民也期望如此。一八二一年前,阿根庭和智利已经获得了独立。到了一八二二年,在圣马丁和波利伐尔的领导下,其它若干南美国家也获得了独立。到一八二四年时,欧洲国家的殖民地,只剩下了西印度群岛和南美北部沿海一带地方。

美国人民,对其它殖民地为摆脱欧洲统治而采取的类似美国革命时的行动,表示深切的关心。一八二二年,门罗总统在人民的强烈要求下,受权承认新成立的国家,其中有哥伦比亚、智利、墨西哥和巴西。不久又和这些国家互换公使,承认它们是自力更生、真正独立,而且完全和欧洲国家脱离关系的国家。

正在这时,若干中欧强国组成了所谓“神圣同盟”的组织,以保护它们自己,对抗革命。在人民革命运动威胁到王室存在的地方,他们采取了干涉手段,希望藉此阻止革命潮流冲入他们自己统治的地区。这种政策和美国的自决原则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当“神圣同盟”将注意力转到西班牙及其在新大陆上的殖民地时,美国对南美这些新成立的政府的永久性,就十分怀疑了。美国政府多年来一直实行着华盛顿、汉密尔顿、杰斐逊、亚当斯和其它政治家们所拟定的旁观政策。但是,这次,在美国看来,欧洲列强的企图,是要公然占领那些已从西班牙手中解放出来的国家。

一八二三年十二月二日,门罗总统向国会发表了一年一度的国情谘文,其中的若干段构成了门罗主义:(一)“美洲大陆,已经建立并维持了它们均自由和独立,今后任何欧洲列强,不得把它们当作未来殖民的对象。”(二)“结盟列强的政治体制,基本上……异于美洲的体制……我们认为,欧洲列强想把它们的体制扩展到西半球任何一处,都将危及我们的和平与安全。”(三)“我们从未干涉,将来也不干涉任何欧洲国家现有殖民地或属地的事务。”(四)“我们从未参加欧洲列强因它们之间的纠纷所进行的历次战争,因为那样做是不符合我们的政策的。”

正当门罗主义阐明美国对国际事务所采取的政策时,美国国内正在密切注视看下届总统的选举。五位侯选人之间的竞争很激烈,其中包括新奥尔良战役中的英雄人物安德鲁,杰克逊。但结果当选的是约翰,昆西,亚当斯,他是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的儿子。

在约翰,昆西,亚当斯的任期内,成立了新的政党阵线。亚当斯的追随者自称为“国民共和党人”,后来改称为“辉格党”。亚当斯执政虽然忠诚有效,但并不是一位受欢迎的总统,他的政府遇到许多挫折。其中之一就是他未能建成全国的公路和运河系统。在任期中,他把过多的精力花了在下一届的总统竞选工作上。他严峻的学者风度,使他获得很少朋友。杰克逊刚好和他相反,得到广大群众,特别是新民主党内的追随者的支持。一八二八年的选举中,杰克逊一派的势力完全压倒了亚当斯一派。

杰克逊与民主精神

在阿利根尼山以西地区中建立了共同体的那些自食其力的人们,把边疆的民主观念,写到了他们的宪法中去。一八二八年时,由于他们这种观念使得大多数老州中的人民都有了投票权。一八一二年战争以来,西部在联邦中一直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在西部逐渐成熟,政治重心也和人口重心一样,从沿海地区转移到西部,使得田纳西州的宠儿,终于当选为美国的大总统。

在杰克逊的第一任期快结束时,为了保护关税,他被迫与南卡罗来纳州发生冲突。该州商人原希望杰克逊运用总统职权,减低他们一向反对的关税额。在他们看来,保护关税的一切利益,全为北部的制造商所享有。当全国各地日益富裕时,南卡罗来纳州的种植者因受高价格的负担,反而变得越来越穷。尽管如此,当国会制定新税法时,杰克逊还是毫不犹豫地签了字。

于是,南卡罗来纳州的人民便组织了“州权党”,赞成“取消”的原则。这项原则,主张州代表大会,可以宣布国会某一法案不合宪法规定,因而在该州无效。南卡罗来纳还威胁说,如果国会通过任何法令,要对该州运用武力,该州不惜退出联邦。

针对这种威胁,杰克逊于一八二二年十一月派遣七艘小型海军船只和一艘战舰到查尔斯顿去,并命令它们准备随时采取行动。十二月十日,他发表强硬的声明反对“取消”原则。总统宣称,南卡罗来纳正处于“叛乱和叛国的边缘上”,他向该州人民呼吁,要他们维护他们的祖先用战斗所换来的联邦。

当税则问题再度列入国会议程时,很明显只有参议员亨利,克莱能够在国会中为这问题拟定一项妥协办法。他是一个竭力鼓吹保护关税的人。克莱的税则法案,很快地在一八二三年通过了。该法案规定对进口货物所征收的税,如已超过货物原价百分之二十的,应分期逐渐降低。这样,到一八四二年时,一切货物的税额将与一八一六年时的税额相等。

南卡罗来纳主张采用“取消”原则的领袖们,本来以为其它南方各州会支持他们的,但是,这些州却都一致指责南卡罗来纳的措施是不明智的和违反宪法的。结果,南卡罗来纳只好取消这一行动。双方都自称获得了胜利。杰克逊使联邦政府无条件地致力于联邦至上的原则。但南卡罗来纳州通过斗争,也实现了它的许多要求,并且也证明了就是一个州,也可以把它的意愿强加在国会之上。“取消事件”获得解决之前,又有另外一场争论在向杰克逊的领导地位挑战。这便是第二家美国银行重新注册的问题。第一家美国银行,是一七九一年在汉密尔顿的指导之下成立的,当时注册准许营业二十年。这银行中虽然有政府的股份,但它并不是政府银行。它是一个私人组织。所得的利润全归股东。成立这家银行的目的虽然是要稳定货币,促进贸易,但是许多人都表示反对,认为这是政府对少数有权势的人,给予了特殊的好处。当一八一一年该银行注册期满时,就未予续期。

以后几年,银行业务全操纵在由各州注册的银行手中。这些银行不顾本身的偿还能力,滥发通货,引起了混乱。很显然州银行无能力发行流通全国的货币。于是一八一六年,第二家美国银行成立了,它和第一家美国银行一样,注册营业二十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