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保健按摩分步图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4 03:30:17

点击下载

作者:于帆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宝宝保健按摩分步图解

宝宝保健按摩分步图解试读:

前言

在我国,按摩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对象主要以成人为主,在诸多医师孜孜不倦的探索下,终于在明清时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小儿按摩体系。经过长时间的完善,按摩的对象逐渐由6岁以上的儿童扩大到年龄更小的幼儿,甚至连出生几个月的婴儿也成为按摩术的受益者。专门研究机构经过严格的调查得出结论:经常接受按摩的宝宝,身体、心理发育均优于其他同龄孩子,如心肺功能、消化功能、肌肉功能、神经功能等都得到良好的提高,免疫力更是得到显著的提高,对一些常见的问题还能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充分体现了按摩术的保健功效。

按摩术具有如此神奇功效并非夸夸其谈,除了中国,印度、尼日利亚、毛里求斯、新西兰等国家,给婴幼儿按摩更是一种普遍的护理方法。例如,在印度的加尔各答,宝宝夭折的几率非常小,大部分都能茁壮成长。为了解开这个谜,西方的婴儿专家专门前往当地进行调查发现,从宝宝尚在襁褓中起,加尔各答的妈妈们就要用温水和肥皂对其进行按摩,在睡觉前和洗澡前也要用婴儿油进行按摩,这种传统至今已经流传了十几代。专家认为,当地的宝宝之所以能够茁壮成长且很少患病,与按摩是分不开的。按摩起到两个作用,第一是放松,第二是刺激。放松可以让宝宝的身体与神经处于舒缓的状态,使其睡得更加香甜;刺激可以通过对呼吸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的有效刺激,增强宝宝的代谢功能,帮助宝宝排出身体中的代谢物和多余的物质,促进血液循环,起到保健与治病的双重作用。特别是早产儿或者体质比较孱弱的宝宝,经过按摩后,不仅身体健康状况得到良好改善,在平衡、方向、运动神经以及调节行为方面表现得也非常出色。

由此可见,对宝宝进行按摩的确能够起到神奇的保健作用。然而,按摩术虽在我国历史悠久,却并非被广大父母们所认知,因此为了使按摩能够更加广泛地被人所熟识和掌握,也为了这些按摩方法进一步发挥作用,编者将各种按摩方法加以归纳整理,编成了本书。

本书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宝宝保健按摩基本知识,对于宝宝的生理病理特点、按摩前的准备工作、按摩后的调养护理、按摩时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简要说明,父母在按摩前阅读本部分内容,可以对宝宝保健按摩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为以后的按摩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部分是宝宝按摩手法及按摩常用穴位,可以让父母更好地掌握按摩的要领,以免因为手法不正确或者找错穴位,使宝宝感到不舒服或出现相反的效果。

第三部分是宝宝成长中的保健按摩,主要是对宝宝的身体发育,如视觉、触觉、味觉等进行调节,使各部分发育都能够达到良好的状态。

第四部分是宝宝常见生理问题的按摩方法,这些问题虽然不是疾病,但对宝宝健康有一定影响。

第五部分是宝宝常见疾病的按摩方法,对宝宝在生长中常见的疾病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每个按摩方法都包括原(病)因、按摩部位、按摩穴位、按摩步骤、小叮咛等几个小标题,父母可以根据宝宝的具体问题进行查找,并按照书中的指导一步步完成按摩,非常方便,而且易学、易懂。

为了增强本书的科学性,在编写的过程中,编者参考了大量的权威医学资料,对这些作者以及专家一并表示感谢。另外,对于责任编辑在本书出版过程中给我们提供的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编 者2010年8月

内容简介

初为父母真是一件快乐的事,但也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让宝宝更加快乐健康地成长,成了天下所有父母的最大心愿。

本书图文并茂,用简单易懂的方法让父母们及时了解宝宝的身体状况,充分掌握宝宝保健按摩知识,对于消除宝宝的“亚健康”状况、发现病患并且及时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书所涉及的内容完全符合宝宝的生理发育特点,所针对的问题也皆为宝宝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见的,对于初为人父母的家长来说是一本不可缺少的育儿实用宝典。Part 1宝宝保健按摩基本知识

按摩让宝宝更加茁壮的成长,这说起来非常容易,想要做好却并非轻而易举之事。宝宝的生理、心理特点与成人有很大区别,在按摩之前不仅要对此有一个详细的了解,还要知道在按摩前后以及按摩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以便给宝宝提供最好的“服务”。宝宝的生理病理特点

宝宝自出生起,身体就一直处于发育状态,无论是形体、皮肤、毛发还是各个器官,都与成人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发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疾病也与成年人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在进行按摩之前,应当对宝宝的生理和病理特点有一个了解,才能让按摩发挥最好的作用。1 宝宝的生理特点

宝宝离开母体后,身体发育具有一定的特点。特点一:宝宝的器官脏腑娇嫩,形气不足

0~3岁的宝宝器官尚未完全发育,脏腑各功能有限,极易导致形气不足。例如,肠胃发育不成熟,胃缺少胃液,容易引发厌奶、食欲不振等问题;吞咽功能不成熟,吃奶或者进食时会将空气带入肠胃中,引发打嗝或者吐奶等问题;鼻腔功能不成熟,鼻黏膜神经易受到刺激,很容易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等情况。

由此可见,宝宝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状况并不是疾病,而是因为宝宝特殊的生理特点造成的,在按摩时应当与医疗按摩有所区分。特点二:宝宝的身体发育较快,每天都会有新的变化

宝宝虽然柔弱娇嫩,但在温煦的阳光、滋润的露珠以及舒适的土地的呵护下,成长得格外快。例如,宝宝刚出生时的体重一般在2500~4500克,平均身高为45~51厘米。但是到了1周岁时,体重就可达到刚出生时的3倍,身高也增长了1.5倍,而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少年体重和身高的增长非常微弱。

除了身高和体重外,宝宝的脏腑器官发育也非常快。例如, 口腔的唾液腺从三个月起就开始发育,到了五个月时唾液分泌量足可以消化适量的淀粉类食物。再比如,宝宝刚出生时心肺发育尚不完善,但到了六个月时心肺功能就逐渐趋于健全,对于感冒等疾病有非常好的预防作用。不过,发育最明显的还是宝宝的大脑,在0~3岁时宝宝大脑的发育虽然尚未成熟,但是发育速度却非常快,有关数据显示,刚出生的宝宝大脑重量为350~400克,到了1岁时就达到900克,到了2岁时就可达到成人大脑重量的75%,其发育的速度快得惊人。

从宝宝生理特点可以看到,宝宝实际上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如果能够及时掌握一些方法来帮助宝宝成长,其结果必定是积极的、具有显著效果的。2 宝宝的病理特点

宝宝的身体如同一个充满问号和不解之谜的卷轴,让父母在“阅读”时常常会手忙脚乱。如何才能够让父母更好的了解宝宝的病理问题,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就是下面要解决的问题。特点一:宝宝非常容易生病

在0~3岁这个阶段,宝宝会经常患些病。究其原因,与自身的免疫力有很大的关系。

在半岁~1岁半这段时期,宝宝由于脱离了母体的保护,身体尚未完全适应新的环境,为了抵挡外界各种细菌、病毒的“干扰”,身体不得不“释放”天生的免疫力加以抵抗,造成免疫力耗损,使宝宝的体质下降。到了1岁半~2岁这段时期,虽然免疫力有所增强,但是与发育速度相比,免疫力的自然增长速度非常缓慢。到了3岁时,宝宝的免疫力可以达到成人的4/5左右。免疫力弱则意味着无法抵挡外界的侵犯,不仅体现在宝宝易受风、寒、暑、湿、燥、火的“夹击”,引发感冒、肺炎、中暑等方面,还体现在宝宝体内的各个器官脏腑上。

宝宝的器官发育尚不完善,特别是肺、脾、肾、皮肤等,宝宝对冷热、饥饱不自知或者父母养育不当,如过量喂食、过食寒凉、食物不洁等,都会使宝宝的消化系统受到伤害,易引发呕吐、腹泻等疾病。再如,宝宝的皮肤娇嫩、毛发稀疏,很容易受凉,引外邪入体,从而易引发感冒、发烧、水痘等疾病。特点二:宝宝的发病和传变速度较快

宝宝的生长发育速度很快,发病的速度也丝毫不逊色,尤其是0~3岁的宝宝发病后还会迅速产生变异。例如,风寒入体后,引发感冒,感冒又会导致身体免疫力减弱,在病菌与寒凉的夹攻下极易引起肠胃不适,表现为泄泻、腹痛、积滞、呕吐等肠胃型疾病。再以感冒为例,宝宝受到外邪入体引发感冒,进而有可能迅速发展为肺炎、哮喘,导致心肺功能减弱,影响身体摄入氧气,当步入青春期或者成人后还易患各种慢性疾病等。

为什么宝宝的发病速度这么快,具有较强的传变性?这与宝宝的生理特点有极大的关系。前面已述,0~3岁宝宝的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体质的寒、热、虚、实没有明显的界限,所以容易出现体质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问题,这种不稳定的体质在面对不同环境时,往往很难在短时间内调整过来,造成虚实夹杂、寒热夹杂,使原本就脆弱的免疫力因为无法区分外界的有害物质,无法将病害阻挡在身体的大门外,导致宝宝迅速发病,并使病情随着寒、热、虚、实的转化而变化,这正是为何上午宝宝仍然健康的玩耍,下午就变成“小病秧子”的原因。特点三:宝宝的发病虽然快,但是易康复

发病容易、发病速度快是宝宝病理特点的一个方面,但是发病后易康复也是宝宝病理的一个主要特点。宝宝在生病后只要得到及时护理与治疗,病情就会很快得到好转,治愈的概率也比成人要高。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宝宝发育旺盛,阳气充沛,所患疾病大多为热症,而非痼疾顽症,一般以败火的方式进行“灭火”,疾病就会很快得到好转。

第二:宝宝阳气十足,古代中医称之为“纯阳之体”,充足的阳气能够使全身的脏腑机能均处于蓬勃旺盛状态,对于修复受损细胞、生化气血、防御外敌起到重要的作用。当身体的各部分机能恢复正常运作时,疾病自然而然就消失了。

宝宝的生理和病理具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在按摩前一定要清楚,真正做到“手到健康来”!宝宝保健按摩与成人按摩的区别

对于父母来说,想要宝宝健康成长可不能总是等到宝宝生病后才手忙脚乱的打针吃药,药物的毒副作用对成人的伤害都很大,更不用提娇嫩的宝宝了。所以,想要宝宝不成为“药罐子”,就一定要做好各种保健方法,让宝宝远离疾病、健康成长。

按摩是宝宝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保健方法之一,它能够促进宝宝身体健康成长,对疾病还可以起到预防和辅助治疗的作用。与成人按摩相比,宝宝保健按摩具有自己的特点。区别一:宝宝保健按摩的取穴具有特定性和专有性

人体的穴位有数百乃至上千种,成人常用穴位在365个左右,宝宝按摩时的常用穴位却没有那么多,这是由宝宝的生理和病理特点所决定的。一般来说,除了14条经络上的某些穴位外,宝宝按摩还有很多特定的穴位,这些穴位大多分布在上肢、胸部、腹部等部位,不仅包含点状穴,还有线状穴、面状穴,当这些穴位与其他穴位配合使用,就能起到不同的作用。不仅如此,特定的穴位按摩的方向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例如,宝宝按摩时最常用的“推小肠”,如果从小指的指端向指根推就为“补”,从指根向指端推为“泻”,“补”与“泻”所产生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除了这些特定的穴位外,还有一些部位对宝宝作用较大,对成人的效果就不明显。例如,老人常说,经常按摩前胸部位可以防止感冒,这个部位就是胸腺的位置。胸腺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根据专家介绍,最适合按摩胸腺的人群其实是儿童,特别是0~3岁的宝宝。因为人体在成长过程中胸腺就会逐渐萎缩,成年以后就会变成脂肪组织,起不到原有的作用,所以不管是按摩胸腺还是其他穴位都应当“因人而异”。区别二:宝宝保健按摩的手法轻快柔和、多样性

成人按摩手法虽然不要求力量越大越好,但是还是要有一定的力度,且在按摩某些穴位时力量一定要透过皮肤直达肌肉和骨骼,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不过对于儿童来说,“深入骨髓”的力量非但不能带来保健的效果,反而会带来不良的反应。所以,无论按摩哪个穴位,为宝宝进行按摩的手法都应当轻快柔和,避免伤害娇嫩的肌肤、血管以及淋巴管。

在操作过程中,按摩手法除了轻快柔和之外,还具有多样性、例如,按、揉、推单式之外,还有不同按摩流派创造的“打马过天河”、“黄蜂入洞”、“二龙戏珠”、“擦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等复式手法,可谓百花争鸣。其中,北京冯氏流派的“捏脊八法”利用补泻原理,将单一的捏脊法演化为多样手法,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的小儿食积、乳积、疳积等,还可以起到健身强体、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手法力度比“捏积”更加轻柔缓和。区别三:宝宝保健按摩简明易懂、方便操作

成人按摩有时需要准备各种道具作为辅助,宝宝按摩无需过于繁琐,只要找准所指向的穴位和利用简单的手法就能够办到,这比成人的某些按摩方法要简单得多。通常情况下,父母的手指就完全能够胜任按摩师的工具。

不过,再简单的按摩也有特殊的要求,例如与成人按摩相比,宝宝按摩的推法、揉法的次数要多,摩法的时间要长,掐、拿法则要记住三个字“重、快、少”,多在按摩快结束的时候使用。所以,父母们在按摩前一定要了解宝宝按摩的特点,切不可凭着经验实施按摩,以免引起不良后果。保健按摩前的准备工作

按摩能够帮助宝宝健康成长,怎样才能将这种爱意更好地传达给宝宝呢?答案很简单,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让宝宝在按摩中享受到最好的呵护,以达到保健按摩的真正目的。1 温暖的环境

想要达到按摩的最好效果,按摩者的双手就必须与被按摩者的肌肤发生直接接触,以便能够对穴位直接施力。所以在按摩的过程中,被按摩者的着装越少越好。由于0~3岁的宝宝体温调节神经尚未发育完全,产热和散热容易发生紊乱,为了避免着凉或者燥热,室温最好控制在25℃左右,按摩位置不要直接面对风口。2 柔和的灯光和温柔的音乐

0~3岁的宝宝视觉系统尚处于发育状态,眼睛无法适应强光的照射,尤其是在进行仰卧位按摩时,双眼会由于长时间注视灯光受到伤害。所以,光源尽量选择柔和的台灯或者落地灯,然后再放一首宝宝平日喜爱的歌曲,让宝宝安静地沉浸在温柔的呵护中,减少他对按摩的不安感。除了台灯、落地灯外,蜡烛也是不错的光源选择,但一定不要用气味较浓烈的熏香蜡烛,以免引起宝宝的反感。3 道具的准备

也许有人会说,前面已经说过了宝宝按摩不像成人那样需要准备很多道具,为什么在这里又提到道具,难道不矛盾吗?其实,这一点都不矛盾,因为这里所指的道具并非按摩工具,而是辅助按摩用的介质。

介质,是为了避免对宝宝娇嫩皮肤造成伤害或者提高按摩的效果,按摩者在手上或者需要按摩的部位涂的具有润滑效果的物质。不同的介质具有不同的作用,根据情况灵活选择会让保健按摩的效果更上一层楼。下面就介绍几种常用介质及其制作方法:(1)爽身粉

功效 在洗澡之后或者天气炎热时,撒一点爽身粉可使宝宝皮肤清爽柔滑,用来做按摩介质还可避免擦伤宝宝的皮肤,是介质中最常用的一种。

制作方法 无需制作, 市场上有很多品牌的爽身粉可供选择,选择时应当挑选小儿专用且不含滑石粉成分的爽身粉。此外应注意 ,不要在靠近宝宝的面部、耻骨或者鼠蹊、肛门等部位使用。(2)薄荷水

功效 清凉的薄荷水是驱除暑热的最佳武器之一,尤其适合体温调节神经不成熟的宝宝。除了消除暑热外,薄荷还具有清利头目、透疹解毒的功效,对风热感冒等热症引起的头痛、 目赤、咽喉疼痛或者隐隐不透的麻疹都有较好的辅助效果。

制作方法 取干薄荷或者鲜薄荷叶30~50克,加盖浸泡于适量的沸水中, 时间为8~10个小时, 用时将薄荷叶捞出.取汁液即可。(3)白酒

功效 白酒具有物理降温、活血通络、止痛消炎的作用,如果宝宝感觉燥热或者局部瘀血、感冒发烧等,不妨在按摩时用手指蘸些白酒,然后进行操作。

制作方法 无需制作, 市场上出售的60°普通装白酒即可。(4)红花酒精

功效 红花与酒精均具有活血的作用,能够促进宝宝的血液循环,强壮身体,提高宝宝的抗寒能力,对于感冒发烧以及发烧引起的四肢酸痛也有较好的缓解效果。

制作方法 取1克红花油,将其浸入100毫升的酒精中,酒精的度数不要超过60°,以免降温太快。将红花在酒精中浸泡2个星期,取汁液即可。(5)生姜汁

功效 生姜具有较强的药理作用,尤其是在冬春季节,宝宝的免疫力较差,用生姜汁按摩可以起到散寒发汗、调节体温、解毒去火、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对于宝宝腹泻、受寒呕吐、腹痛、关节疼痛、中暑、头晕等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制作方法 将汁多的嫩姜切碎捣烂, 用白纱布绞取汁液即可。(6)冬绿膏

动效 冬绿油又叫冬青油,它是一种外用药,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炎止痛等作用,不过其刺激性较强,应与凡士林等按一定比例调配使用。

制作方法 将冬绿油与凡士林按照1∶5的比例混合,将二者调匀后即可使用。(7)葱白汁

功效 葱白汁有透风通窍、发汗解表的作用,对于风寒感冒、寒气凝结造成的小便不利有较好的辅助效果。不仅如此,将葱白与鸡蛋液混合还能增强宝宝的肠胃功能。

制作方法

①葱白汁的制作方法很简单 ,只要取适量的葱白,并将其捣烂提取汁液,涂在需要按摩部位即可。

②制作葱白鸡蛋时,取2~3根葱白,切碎后在葱白里调入一个鸡蛋。将葱白碎和鸡蛋搅匀后倒入一个干净柔软的棉布中, 然后包好扎口以免溢出。按摩时只要将棉布包在宝宝的胃部轻轻旋摩15~20分钟,直至皮肤微微发红即可。按摩的过程中要注意多变换方向,并且从胃部一直按摩到下腹部,每天按摩1~2次即可。(8)鸡蛋清

功效 鸡蛋清具有消炎、清凉的作用,对于素有“纯阳之体”之称的宝宝来说,作为按摩的介质不仅能增强保健按摩的效果,还可改善消化不良、热证,或者病后烦躁失眠、手足心热等症。

制作方法 将生鸡蛋磕一个小洞,将鸡蛋黄和鸡蛋清分离,取蛋清即可。(9)其他

除了鸡蛋清、葱白汁、生姜汁等外,可以作为按摩的介质还有很多种类。例如,用于提高抗寒能力的肉桂液、用于退烧的冰水、用于风热感冒的风油精等。4 心理方面的准备

心理准备包括两方面,即让宝宝和按摩者在按摩前都要做好“心理准备”。(1)宝宝的心理准备

宝宝与成人不同,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比较敏感,所以不能随时随地进行按摩,在时间上要有选择性。例如,正在哺乳期的宝宝最好在两次喂奶之间,稍大的孩子可在沐浴前后或午睡前、晚上临睡前进行,保证宝宝的精神状态好,不会因为疲倦、烦躁或者饥饱而影响按摩的效果。(2)按摩者的心理准备

宝宝的敏感性不仅体现在自身,对于外界环境以及人也是如此。如果按摩者在给宝宝按摩时,表现出心事重重、无精打采、烦躁不安,这种情绪就会通过手部动作以及表情传达给宝宝。所以,在按摩前,按摩者一定要提前调节自己好心态,才能将快乐、愉悦、爱意传递给宝宝。5 按摩者的身体准备(1)宝宝的皮肤比较娇嫩,按摩者一定要将佩戴的首饰如手表、戒指、手链等摘下,同时要将过长的指甲剪掉并打磨光滑,以免按摩划伤宝宝。(2)如果时节为冬季,按摩者的手比较凉,可在按摩前用热水洗净双手或者互搓手掌,使掌心温度升高。如果按摩者的手掌比较干燥,还可用婴儿专用的润肤露使皮肤柔软滋润,使双手在宝宝身上“游走”得更加自如。6 按摩地点的准备

为了使宝宝在按摩时保持良好的情绪与状态,按摩的地点最好选在宝宝或者父母卧室的床上,而不是客厅的沙发或者地毯上。这样做的原因有二:一是让宝宝有安全感,二是当宝宝在按摩时睡着后,不必再将其抱到床上,受凉或者惊醒。

按摩之前,最好在床上垫一个隔尿防水垫,隔尿防水垫的材质应当是细腻的毛巾材料,且在背面要有防水层,在给年龄较小的宝宝按摩时就不用担心会尿湿床,搞得手忙脚乱了。除了防水垫外,最好再铺一层大的柔软的浴巾,可以随时擦拭按摩使用的多余的介质或者婴儿油,防止弄脏床铺。7 按摩姿势的准备

给宝宝做按摩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在按摩过程中频繁地变化动作,会让宝宝产生抵抗的心理。所以,在按摩前按摩者一定要做好姿势的准备。(1)如果按摩时间较长,按摩者最好不要跪在床上或者垫子上,以免磨损膝盖韧带或者使腰椎因长时间弯曲而感到疲劳。(2)年龄较小的宝宝如果无法平稳地仰卧于床上,按摩者不妨背靠在床头,双腿平放在床上并微微向两侧张开,脚跟并拢,使双腿之间形成一个椭圆形的空间,将宝宝面朝按摩者放在“摇篮中”,并将其头部靠在脚跟处,这样既能让宝宝感到十分舒服,又能让按摩者与宝宝及时进行交流,对宝宝在按摩时发出的各种需求“信号”作出反应。(3)如果需要采用俯卧式,一定要由两个人配合,即一人抱着宝宝,另一人进行按摩,而不能直接将宝宝放在床上,以免嘴巴和鼻子被堵住,发生意外。保健按摩时的注意事项

进入正式按摩时,按摩者更应当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让保健按摩发挥最好的效果。(1)按摩手法

宝宝保健按摩讲究的是补泻原则,“补”为顺、上、轻、缓,“泻”为逆、下、重、急。不过在刚开始按摩的时候,使用“泻”的手法不宜突然过重,而是要有一个缓冲期,即由浅入深、由慢至快,手法平稳轻快。(2)按摩顺序

如果给宝宝进行全身性按摩,按摩顺序要有讲究,按摩通常从头部开始,然后是上肢、胸部、腹部、腰部和背部,最后是下肢。(3)按摩方向

宝宝按摩与成人按摩的方向不同,在按摩局部位置时,成人是从外侧向心脏方向(即体液回流的方向)按摩,宝宝则是从心脏方向向外侧按摩。(4)按摩重点

宝宝按摩讲究有主有次,例如,穴位先选主穴,后选配穴;手法先选揉、推等轻快的手法,在按摩将结束前再用掐、拿、按、捏等刺激性较强的手法;按摩时,先按摩左侧,再按摩右侧,如果仅按摩一侧,只需选择左侧部位。(5)按摩时间

宝宝按摩的时间比成人短一些,还要根据他的体质、症状以及按摩时的状态随时进行调节。宝宝保健按摩的时间一般在15~20分钟,如果按摩的刺激性较强,可以适当将时间缩短至10分钟。(6)按摩次数

宝宝保健按摩的次数不宜过多,每天1次或者隔天1次即可;如果针对疾病按摩,可以根据病情酌情增加或者减少按摩次数。此外,按摩最好能够形成一定的规律性,如在晚上临睡前按摩或者午睡前按摩,等等。(7)按摩介质

使用介质前,一定要先在宝宝的手腕上滴几滴,并观察几分钟,如果宝宝的皮肤没有异常反应,再大面积使用。(8)取穴的指量法

取穴中常常会出现“1.5寸”或者“三指”等词语,这是取穴的指量法。其中,1寸为大拇指关节的宽度,2寸为食指、中指、无名指合拢后的指节宽度,3寸为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合拢后的指节宽度。不过,取穴时所指的手指是宝宝的手指,否则无法精确地取到穴位。保健按摩后的调理护养

按摩结束后的调理与护养很重要,关系到保健按摩是否达到最好的效果。那么,父母们应当做些什么呢?(1)按摩后给宝宝喝点水

经过按摩,虽然脏器组织的新陈代谢加快,但是代谢物会使血液浓度加大,使体内充满了大量的毒素,因此,按摩后,给宝宝适量补充水分,不仅可以解渴,还能疏经活血,将体内聚集的有毒代谢物溶解后,随着血液流动输送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对于巩固按摩效果大有裨益。(2)按摩后将身体擦干净

如果在按摩时使用了婴儿润肤油或者其他介质,在操作结束后要用温热的湿毛巾将残留在皮肤上的介质擦去,然后在屁股褶皱、腋下、脖子等部位撒上小儿专用的爽身粉,使宝宝皮肤保持干爽,防止宝宝将介质揉进眼睛里或者吃进嘴里。(3)按摩后帮宝宝放松身体

适当的按摩能让宝宝的四肢以及身体更加舒服,不过在按摩之后不要忘记帮助宝宝放松一下身体。例如,抖抖手腕和脚踝,轻轻抚摸脸庞、肩膀以及胸腹等部位,使按摩的效果发挥得更好。(4)按摩后帮助宝宝平复情绪

有的宝宝第一次接受按摩后,可能会因为神经亢奋而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此时为了使其恢复镇静,父母不妨轻轻哼唱摇篮曲或者在耳边昵语。如果宝宝仍显得很兴奋,最好让其喝一杯温热的牛奶,使兴奋的神经慢慢恢复平静。(5)按摩后注意不能让宝宝着凉

按摩完毕后,不要急着开门、开窗,此时宝宝经过按摩后血液循环加快,毛孔处于张开状态,如果被风“扫”,很容易受凉感冒。宝宝保健按摩的禁忌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为宝宝做保健按摩已经不再是什么稀罕事,不过在做按摩之前一定要了解保健按摩的一些禁忌,只有避开这些禁忌才能让宝宝更好地享受按摩带来的愉悦体验。(1)按摩前后不能喝凉开水

在保健按摩前后,不能给宝宝喂凉开水。因为经过按摩,宝宝的血循环处于活跃状态,此时饮用凉开水会使温热的血液受到刺激,使寒气凝集,造成气行不畅、血液循环缓慢,大大降低按摩的效果。

一般来说,科学的喝水方法是饮用150~200毫升温水,并注意要根据宝宝的口渴程度增减水量。(2)过饥或者过饱都不能按摩

当宝宝摄入过多食物后,肠胃蠕动开始速度加快,为了消化过多的食物,身体不得不“动用”各部分的血液和氧气,这样消化系统的血液和氧气就会增多,大脑等部位的供血和供氧量会严重不足,从而影响到心肺功能。此时进行按摩会造成宝宝呕吐、胸闷、疲倦、烦躁等不适。

过饱按摩有害身心,空腹按摩对宝宝的健康同样有害。由于体表很多穴位与肠胃等消化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经过按摩后肠胃蠕动速度变快,起到消化的作用。不过,当肠胃中没有食物时,它就会像一个没有放入加工材料的食品研磨机,不停地空转,使胃黏膜受到伤害。(3)不宜在皮炎、湿疹、热痱、溃疡等有炎症的部位按摩

宝宝由于年龄尚小,皮肤的抵抗力很弱,很容易受到外界细菌等“侵略者”的伤害而引发炎症,在这些部位按摩很可能会造成毛细血管扩张,使局部血液流量增加,导致炎症扩散,加重皮肤疾病,甚至还会引发其他严重问题。(4)头顶囟门不要轻易按摩

新生儿或者婴儿通常在出生后18个月,前囟门和后囟门才会完全闭合,在这段时间内,囟门处于半敞开的状态,没有头骨的保护,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伤害,所以囟门在尚未闭合前,按摩一定要避开囟门部位。在按摩头部时,动作也要轻柔,以免对脑部造成危险性压迫。(5)打了疫苗24小时内不宜按摩

疫苗接种能够让宝宝健康成长,不过有时会出现一些副作用,例如,百日咳疫苗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流感疫苗可能会引起呼吸道异常,还有些疫苗可能会引起发热、头痛、血象降低等问题。这些局部不适虽然都属于正常反应,按摩却会使其成为全身性症状,因此打了疫苗24小时内不要给宝宝进行按摩,待确认无副反应之后再进行按摩。(6)将按摩视为“万灵药”

按摩不是万灵药,它只是一种日常保健方法以及辅助治疗方法,所以在按摩前一定要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施术。对于一些疾病的按摩,也一定要先到医院明确诊断,然后再配合医生进行辅助治疗,切不可用按摩代替正规的诊疗。Part 2宝宝按摩手法及按摩常用穴

与抚触按摩不同,宝宝保健按摩的手法更注重对穴位的刺激。不过,宝宝的身体特点毕竟与成人不同,所以按摩的手法有一定的讲究,既要对穴位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手法又不能过重,最好在单式手法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复式手法,将按摩的效果发挥至最佳。宝宝按摩常用手法要领

0~3岁的宝宝肌肉和骨骼的耐受力通常比成人要低,所以按摩时的手法有一定的讲究,即种类宜精不宜多、程度宜轻不宜重,简单的手法同样可以为宝宝带来最好的健康。1 单式手法

单式手法就是仅用一个动作就能够完成的按摩手法,宝宝按摩最常见的单式按摩手法大约有12种。手法一 推法

推法就是将拇指置于宝宝的某一穴位或者部位,进行单方性直线或者弧线移动。推法有很多种,宝宝按摩常用的推法有三种。推法1: 直推法

直推法就是用单手(双手)的拇指桡侧或者食指与中指的指腹从一处向另一处做单方向直线推动。推法2:分(合)推法

分推法就是将拇指的指腹置于某一部位或者某个穴位上,然后同时向两侧做直线推动;合推法是将双手拇指分别各置一处,同时向中间点做直线推动。合推法常与分推法配合使用,可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推法3:旋推法

旋推法就是将拇指的指腹置于某个穴位上,然后按照顺时针方向在皮肤表面做环旋推动的动作。

温馨提示

1.推法有疏经活络、活血散瘀、消食导滞、缓痉止痛的作用。

2.推法常用的部位是面积较大或者狭长的部位,如额头、手指、腹部、背部、上肢、下肢等。

3无论是直推法、分(合)推法还是旋推法,如果用双手同时按摩. 用力应当均匀,速度快慢一致。

4.推动时应在皮肤表面进行, 不要过分带动皮下肌肉组织。此外 在按摩前最好在按摩部位涂抹少许具有润滑作用的介质,使宝宝的皮肤保持光滑,避免在按摩时受到损失。手法二 揉法

揉法就是将手指或者手掌(全掌或某部分)附于身体某一处,然后按照前后左右的方向,进行内外旋动的手法,适合宝宝按摩的揉法有以下三种:揉法1:指揉法

指揉法就是将拇指、二指(食指和中指)或者三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附于按摩部位,轻柔缓和地进行小范围的旋转揉动。指揉法的频率在每分钟100~120次。揉法2:掌 揉法

掌揉法就是用掌根部位的大小鱼际对按摩部位进行旋转揉动。采取掌揉法时不可用掌根部位直接用力,而是放松手腕和前臂,并以肘关节为支点做旋转运动。掌揉法的频率在每分钟120~160次。揉法3:大鱼际揉法

大鱼际揉法与掌揉法不同之处在于,它仅用手掌根部的大鱼际,在按摩部位稍用力向下压,做旋转揉动。大鱼际揉法的频率在每分钟100~120次。

温馨提示

1.揉法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宽胸理气等作用。

2.无论是哪种揉法,手部一定要“吸”在按摩部位的皮肤上、 以便在旋转揉动的同时能够带动局部皮下组织运动。

3.不同的揉法应用的部位不相同, 例如,指揉法适用于全身经穴以及各部位, 尤其适合颈椎以及脊背等部位 。掌揉法用于比较平坦且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腹部、 肩背、腰部、 臀部、 四肢等。大鱼际揉法的力度较柔和,所用部位多为头面部、局部、 四肢关节、腹部等。手法三 摩法

摩法就是将手掌或者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附于需要按摩部位,然后用手臂的力量带动手腕,使手掌或手指在按摩部位做旋转摩擦运动。摩法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指摩法,第二种是掌摩法,第三种是旋摩法。摩法1:指摩法

指摩法就是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置于需要按摩的部位,在皮肤表面做轻快的旋转运动。指摩法的频率每分钟约为120次。摩法2:掌摩法

掌摩法就是将手指自然伸直,连同手掌平放于需要按摩的部位,手腕微微上翘,用前臂和腕关节作为支点,按照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的方向旋转摩动。掌摩法的频率每分钟约为100次。摩法3:旋摩法

旋摩法是将双手指掌贴于按摩部位,按照一定的方向交替进行旋转摩动。旋摩法的频率在每分钟100次左右。

温馨提示

1.摩法具有补泻相宜的功效,其中“缓、顺”为补、“急、逆”为泻。“补”能消食导滞、通便泄泻,“泻”能调理肠胃、行气活络。

2.摩法与揉法最大的区别在于,揉法的手法较重,在按摩时要带动皮下组织;摩法的手法相对轻巧一些,无需带动皮下组织,仅在皮肤表面运动即可。

3.摩法适用于面积较大或者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腹部、臀部、胸肋、背部、四肢等部位,特别是掌摩法和旋摩法能够使身体受力更加均匀,促进宝宝身体更好发育。此外,摩法对力度的控制较好,最适合平日比较敏感的宝宝使用。手法四 搓法

搓法就是按摩者双手抱住宝宝身体的某一部位,手腕、肩膀和上臂放松,肘关节微微向内收,然后双手手掌相对用力,从某一部位顺着一个方向朝另一部位做缓慢的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双手还要做快速而均匀的搓转运动,动作要连贯、一致。

温馨提示

1.搓法具有疏经通络、行气活血、放松肌肉、缓解疲劳的作用。

2.宝宝保健按摩中的搓法并非一个单独的手法,而是根据不同的部位与不同的手法结合使用。 例如, 四肢部位采用搓转手法 ,两肋部位采用搓摩手法, 肩背部位采用搓揉手法 ,等等。

3.搓法在四肢部位最常用 ,目的是结束按摩前使身体得到放松,缓解其他按摩手法对宝宝的刺激。不过, 双手挟持肢体时不可太紧, 以免弄痛宝宝,使他对按摩产生抗拒心理。手法五 捏法

捏法就是用单手(双手)的大拇指顶住皮肤,用食指或者其余四指对合抓住皮肤,相对用力挤压并向上提起、然后放下,使用相同手法向前慢慢移动。捏法除了有单手或者双手之分外,还有重捏和轻捏两种,按摩对象如果是0~3岁的宝宝,一般采用轻捏的手法,以免造成娇嫩皮肤的破损。

捏法多用于四肢、头面、胸腹等部位,但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部位——脊背,也就是中医按摩中颇为著名的捏脊法。

捏脊法非常适合宝宝保健,许多专业的儿科医师都用这种方法提高宝宝食欲、增强免疫力,并且还用来治疗厌食、消化不良、感冒等小儿常见病,省去了宝宝打针吃药之苦。捏脊法方法简单,只要掌握手法,即使在家里也可以操作,下面就具体操作详细介绍一下:捏脊的基本手法

步骤一:按摩者用双手先在宝宝的腰背部轻轻推摩数次,使其背部微微发热。

步骤二:按摩者双手拇指与食指、 中指、无名指相对用力,从龟尾穴开始,轻轻捏起腰背部的皮肤向上推,每向前捏三下就用力将皮肤向上提一下,如此重复至大椎穴。也可以除拇指、食指外,其他三指握空拳,用拇指和食指提捏脊背。

步骤三:提捏一遍后,将双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并拢并屈曲,用指背沿着脊椎两侧直线从上至下梳抹一遍。如此重复步骤一至步骤三数次。

温馨提示

1.不同年龄的宝宝在采用捏脊法时,应当区分对待。 例如,2个月以内的宝宝可轻轻捏脊1~2遍,3~12个月的宝宝捏脊3~5遍,捏脊的同时不要增加“提”的动作,单纯地捏脊即可;12~36个的宝宝捏脊6~9遍 ,在第9遍的时候可增加“提” 的动作 ,并反复操作5~7遍。

2.捏脊的方向自始至终为“从下向上”,且要沿着脊柱两侧的膀胱经直线进行操作。

3.捏脊的力度应适中, 重者伤身,轻者效果不明显,一般以宝宝局部的皮肤微微发红、发热为宜。手法六 抹法

抹法就是用双手或者单手的拇指的指腹紧贴于按摩部位,其余手指扶住其他部位助力,将拇指稍稍用力前后左右、往返来回做移动动作。

温馨提示

1.抹法具有镇静安神、疏经通络、开窍明目的作用。

2.抹法与摩法或揉法有一定相似之处,不过区别还是很大。例如,摩法或揉法是用手掌或者数根手指,抹法只用拇指;摩法或揉法的按摩方向是画圈,抹法则无固定方向。

3.抹法适用部位为头面、手足、胸腹等部位,按摩时要把握好力度。手法七 拍法

拍法就是用手掌或者手指平稳而有节奏地拍击宝宝的身体,它可以分为指背拍打法、虚掌拍打法、四指拍打法、五指散拍法四种。拍法1:指背拍打法

指背拍打法就是按摩者将五指自然屈曲,用手腕的力量带动手指,并使用指背拍打需要按摩的部位。拍法2:虚掌拍打法

虚掌拍打法就是掌心不接触皮肤,而是将手掌弯成勺子状,使掌心充满空气,在体表拍打即可。拍法3: 四指拍打法

四指拍打法就是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拍打需要按摩部位,拍打时四指应并拢,平放于皮肤之上,用指腹有节奏地进行拍打。拍法4: 五指散拍法

五指散拍法就是将五指张开,用小指外侧的前端顺着一定方向在需要按摩部位进行拍打。

温馨提示

1.拍打法具有调和气血、散发邪气、消除疲劳的作用,对宝宝的生长发育也有一定帮助。

2.拍打法的施术部位为肩背、腰骶部、下肢外侧, 拍打时手腕要放松,手部要灵活富有弹性, 力度以发出清脆的声音但无疼痛感为宜。手法八 捻法

捻法就是用拇指的指腹与食指指腹相对捏住需要按摩的部位,同时做捻线般的快速捻动,捻动的频率为每分钟200次左右。

温馨提示

1.捻法具有行气活血、滑利关节的作用,可以帮助宝宝的手指或者脚趾灵活,增强其抓握、撑地能力。

2.捻法的施术部位是手指或者脚趾及其关节,操作时手法应灵活、连贯,切勿过分用力或者断续捻动。

3.使用捻法时,还要注意用指腹而不是指尖发力。手法九 擦法

擦法就是将指掌平放于按摩部位,往返做直线推擦或者摩擦动作,使被按摩的部位发红、发热。擦法分为三种:掌擦、鱼际擦和侧擦法。

起始动作:

步骤一:按摩者将手臂伸直,手腕保持平直状态,使前臂与手部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步骤二:将手部平放在需要按摩的部位,稍稍用力下压,以肩部为支点,用上臂带动手部做前后或者左右的直线往返摩擦。擦法1:掌擦法

掌擦法就是用全掌着力的方式进行直线往返摩擦。擦法2:鱼际擦法

鱼际擦法就是用手掌根部的大鱼际着力,进行直线往返摩擦。擦法3:侧擦法

侧擦法就是用手掌根部的小鱼际以及手掌尺侧着力,进行直线往返摩擦。

温馨提示

1.擦法具有健脾和胃、舒展筋肌、镇静安神、疏经活络的功效。

2.擦法与摩法、抹法有不同之处, 例如,擦法是直线往返移动,摩法则是旋转移动;擦法是用手掌或者手掌尺侧,抹法则是用拇指的指腹。

3.擦法不同,施术部位也不同。例如, 掌擦法用于胸腹、胁肋部 ,鱼际擦法用于四肢, 侧擦法用于背部和腰骶部。

4.擦法多为某部位按摩结束时的专用手法,在使用擦法前可涂一些婴儿油,减少手掌与皮肤的阻力;按摩后,对于该部位一般不采取其他手法, 以免弄破宝宝的皮肤, 只辅以湿热敷便可提高按摩效果。

5.实施擦法时,往返的距离应当拉长, 动作连贯一致,手部压力适中,过短的距离或者断断续续的动作容易擦伤皮肤。手法十 按法

按法的种类较多,宝宝常用的为指按法,即用拇指的指腹附在需要按摩的穴位,垂直向下压。为了减少按压对宝宝的刺激,在操作时可与揉法结合使用。

温馨提示

1.按法适用于宝宝常用穴位,有解痉止痛、温经散寒、舒缓紧张的作用。

2.指按法应从轻逐渐加大力度, 用力适中, 切勿迅猛暴力。

3.当指按法结束后,手指应慢慢减少按压的力量,切勿突然放松。手法十一 掐法

掐法就是将拇指指甲的边缘置于穴位上,其余四指助力,拇指用力向下长按而掐之。掐法既有单手掐法也有双手掐法,多与揉法合用, 目的是用揉法缓和掐法带来的局部痛感。

温馨提示

1.掐法多用于急救,有兴奋神经、开窍醒神、温通经络的作用。

2.掐法是用指甲边缘垂直按压穴位 ,不能随意抠动, 以免掐破皮肤。

3.掐法的次数和时间不宜过多、过长,一般反复操作4~5次或者苏醒、恢复意识即可。

4.掐法的刺激性较强, 在按摩时如果必须使用,最好放在按摩结束时, 以免引起宝宝啼哭,使按摩过程无法正常进行下去。手法十二 拿法

拿法就是单手(双手)拇指与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相对合,有节奏地持续抓拿需要按摩部位的肌肉,频率在每分钟50次左右。拿法分为指拿法和掌拿法,其中指拿法又分为二指拿法、三指拿法和五指拿法。拿法1:二指拿法

二指拿法是将拇指和食指相对用力于按摩部位,二指拿法多用于肩部、头颈以及四肢。拿法2: 三指拿法

三指拿法是用单手(双手)的拇指与食指、中指对合用力于按摩部位,三指拿法多用于肩部、背部、腰部以及四肢。拿法3: 五指拿法

五指拿法是单手(双手)的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于按摩部位,五指拿法多用于面积较大的部位。拿法4:掌拿法

掌拿法是将掌心贴于按摩部位,做缓慢的“拿揉”动作,掌拿法多用于肩部、背部、腰部、四肢、臀部等部位。

温馨提示

1.拿法具有通经活络、消除疲劳、促进代谢、止痛开窍的作用。

2.拿法与掐法一样,属于刺激性较强的手法, 所以在操作时一定要使用指腹而不是指甲, 以免弄破宝宝的皮肤。

3.为了缓和拿法的刺激性,通常可将其与捏法搭配使用,操作时按摩者的肩膀和手臂要放松,提起、放下时不要随便摆动, 动作一定要自然灵活。

4.拇指与其余手指拿捏某一部位时, 力度应从轻至重、再从重至轻, 力度轻重拿捏得当, 以最小的刺激换来最大的效果。2 复式手法

复式手法是宝宝按摩的特色之一,在临床上不但被广泛运用,还形成了百花争鸣的流派。那么什么是复式手法?宝宝按摩的复式手法都有哪几种?

所谓复式手法,就是指按摩时讲究一定的姿势,按摩的步骤比较复杂,而且具有特定主治功效的一类手法。这一类手法与单式手法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它涉及的穴位较多,手法通常也由二种或者两种以上组成。此外,复式手法还有特定的名称,如“打马过天河”、“黄蜂入洞”等,下面就介绍几种有特色的复式手法。手法一 打马过天河

按摩方法

步骤一:宝宝掌心向上,按摩者左手握住其的右手,并露出前臂。

步骤二:按摩者将右手食指和中指并拢,以肘部为支点,上臂带动前臂和手腕,用手指的指腹从内侧的手腕拍打至肘部,拍打应当有节奏,如同弹琴一般。

步骤三:从手腕至肘部的拍打次数为6次/回,如此拍打100~300回,在拍打的过程中可向拍打处吹气。拍打的时间以手臂发红发热为宜,交替拍打效果更佳。

功效清热泻火,对宝宝感冒发烧有较好的退热作用。手法二 黄蜂入洞

按摩方法

步骤一:宝宝的手掌向上,按摩者将双手的大拇指一上一下置于三关和六腑之间,然后左手食指靠近“腑”的位置,右手食指靠近“关”的位置。

步骤二:保持这个动作,中掐旁揉,循环按揉至曲池穴旁三指宽处,方向始终为自下而上,如此重复3~4次。

功效疏经活络、调理肠胃、止痛退热,对于肠胃异常引起的腹痛、头痛、腹泻以及发烧、肌肉酸痛有较好的辅助效果。手法三 二龙戏珠

按摩方法

步骤一:按摩者双手食指屈曲,用食指侧缘与拇指指腹夹住宝宝的双耳耳郭,来回反复揉擦,直至耳郭发红、发热。

步骤二:用拇指和食指轻捏宝宝鼻子的软骨部位,前后左右揉动。

功效温肺散寒、通窍醒目,可增强鼻部功能,对于感冒等引起的鼻塞、鼻子过敏等不适有较好的效果。手法四 按弦搓摩

按摩方法

步骤一:按摩者一手握住宝宝的左手,另一手的拇指或中指腹在宝宝的掌心进行顺时针方向运转,即运内八卦。

步骤二:找到手腕上的三关,将其分为三部分,用手指分别在关上、关中和关下搓1分钟左右,然后缓慢而轻柔地摇动手臂数下。

步骤三:换另一手臂重复相同动作,再用双手手掌从两肋向下搓至肚角部位。

功效化痰止咳、消积行气,对于咳嗽、痰积、哮喘等不适有辅助效果。手法五 猿猴摘果

按摩方法

步骤一:按摩者用食指桡侧以及拇指捏住宝宝双耳的端部,各向上提捏14次。

步骤二:按摩者将双手搓热,将手指伸直,从前耳垂处向上推擦耳郭,到达耳端后再从耳背推擦至耳根。如此重复5~6次。

步骤三:按摩者将掌心的劳宫穴分别对准耳郭和耳背,左旋转按揉,直至双耳发红、发热。

功效明目聪耳、通窍提神,对于宝宝有非常好的保健作用。手法六 揉耳摇头

按摩方法

步骤一:按摩者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宝宝的耳垂,轻轻揉捏数次。

步骤二:按摩者再用双手捧住宝宝的头部,轻轻左右摇动。

功效镇惊安神、退热泻火、祛风寒的作用,增强宝宝抵抗力。手法七 揉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

按摩方法

步骤一:按摩者用左手大拇指按在宝宝肚脐下方的气海穴上,右手大拇指搓热后置于其周围进行搓摩。

步骤二:宝宝俯卧,按摩者用大拇指轻按于龟尾穴,做柔和缓慢地旋推按摩,然后用拇指从龟尾穴向上推至四指宽的七节骨部位。

功效向上推七节骨可以起到止泻的作用,同下推能够防便秘。手法八 水底捞明月

按摩方法

步骤一:按摩者一手握住宝宝的前臂,另一手大拇指轻掐内侧手腕的腕横纹中点处(总筋),用食指与中指的指腹从内侧手腕一直推到肘部。

步骤二:按摩者除中指外,其余四指握空拳,用中指第2关节与第3关节之间的指背蘸少许冰水,在宝宝手心的劳宫穴上顺时针运转,运转的同时还要对该部位吹气。

功效清热泻火,对于宝宝常见的热症非常有效。手法九 苍龙摆尾

按摩方法

步骤一:按摩者用右手握住宝宝左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另一手从手腕总筋搓摩至天河,再搓摩至斗肘穴,再从斗肘穴经天河搓摩至总筋,如此反复3~4次。

步骤二:按摩者用左手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捏揉宝宝左臂的斗肘穴,轻轻晃动肘部10次。换另一侧重复相同动作。

功效行气补虚、调和肝脾,对体质较弱的宝宝具有调理的作用。手法十 凤凰单展翅

按摩方法

步骤:按摩者左手拿捏宝宝手腕内外横纹的中点处,右手拿捏手部内外的劳宫穴,拿捏的同时双手轻轻摇动数次。

功效温暖脾胃、行气消胀,可增强宝宝的肠胃消化功能。手法十一 老虎吞食

按摩方法

步骤一:按摩者左手拿捏宝宝的斗肘穴,右手大拇指掐住虎口,中指掐天门,食指掐总筋。

步骤二:保持这个姿势,双手揉动,并轻轻摇动手臂。

功效此手法刺激性较强,用于宝宝昏迷不醒的急救。手法十二 总收

按摩方法

按摩者一手食指拿捏宝宝一侧的肩井穴,另一手捏住食指与无名指,在拿捏的同时轻轻手臂摇数次。

功效本手法为结束手法,能够促进气血畅通,提高按摩效果。

复式手法在按摩时,既可作为一个单独的手法与其他单式手法配合使用,也可以作为日常保健按摩的一种常用手法,具体操作还要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进行。3 按压手法小问答

宝宝按摩除了讲究手法外,对穴位的要求也很严格。怎样正确施术才能达到最好的按摩效果?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问题一 怎样才能将穴位“选正”

穴位大多在骨头的上下左右或者关节凹陷、骨肌中间等部位,不在骨头或者血管上,用手掐或按时有酸、麻、胀的感觉,如果宝宝无法准确说出自己的感觉,父母们不妨对照自己的穴位确定相关位置。应当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穴位都会出现异样感觉。问题二 按压穴位也要讲方向吗

穴位按压方向决定按压的力度,按压的力度会影响到按摩的效果,所以不仅要注重选穴、按摩手法,还要讲究穴位按压的方向。通常情况下,不管宝宝是俯卧、仰卧还是坐姿,按摩者的手指一定要垂直抵于被按摩的部位,而不能前后左右倾斜,只有这样才能使穴位得到充分刺激,达到保健治疗的作用。宝宝按摩常用穴位

宝宝保健按摩与宝宝抚触按摩不同之处在于,保健按摩涉及较多穴位,使用各种手法对宝宝常用穴位进行按摩,保健效果更佳。1 穴位按压具有保健作用作用一 :穴位是身体的预警信号

人体的经络穴位就像是一个由无数小电视组成的巨大的电视墙,身体哪一个部位出现不适,就会通过小电视向外界传递消息。通过穴位后宝宝作出的反应,父母就可以很快得知宝宝身体哪里出了问题。作用二:对脏腑器官、肢体的保健作用

通过适当按压穴位,能够对血液、淋巴和神经产生良好的影响。例如,在腹部等部位按摩与消化系统有关的穴位,能够提高宝宝肠胃功能,防止肠胃功能紊乱引起的不适;在头面部、足部等部位按摩相应的穴位,可以起到提高视觉、嗅觉、味觉、听觉的作用;按压足部等穴位,能够促进宝宝骨骼生长和肌肉发育,等等。作用三:穴位按压可调节内分泌

内分泌失调的常发人群不仅只有女性,身体机能尚未完全成熟的宝宝也容易出现失调,而穴位按压能够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使失调的内分泌得到有效调节,使宝宝不仅在生理上可以茁壮成长,还能提高心理上健康。作用四:穴位按压具有平衡人体的作用

人体有“虚实寒热”之分,宝宝也不例外,穴位按压不仅能够促进脏腑器官的功能,还可以调整阴阳。如体虚的宝宝脏器功能低下,实性体质的宝宝脏器功能亢进,穴位按压的作用就是在调整脏器功能的同时,使人体恢复阴阳平衡的状态,最终达到阴虚补阴、阳虚补阳的目的。2 头面颈项部主要按摩穴位1 天门【位置】从眉毛中间的印堂穴至前发际的一条直线。【按摩手法】双手拇指交替向上推。【按摩次数】推30~50次。【功效】镇静安神、止痛除烦,能够调整头部血管舒缩功能,提高宝宝睡眠质量和精神状态,对于头昏、头痛、烦躁不安、惊风、发烧、感冒等病症也有良好的辅助作用。2 天心【位置】眉间印堂穴上方,额头的正中点。【按摩手法】推,按揉。【按摩次数】单指推50~100次,拇指的指腹按揉50次。【功效】清脑通窍、止痛镇静、明目,能够增强宝宝的视觉功能,活跃大脑细胞,对于防止头昏、头痛、抽搐等也有较好的辅助效果。3 坎宫【位置】从眉心开始,分别向两侧眉尾延伸,并将三点连成一条横线。【按摩手法】分推。【按摩次数】用拇指的指腹分推20~50次。【功效】疏风解表、开窍醒目,可以帮助宝宝抵抗感冒、发热,对于增强眼部发育、改善睡眠等也具有良好的功效。4 太阳穴【位置】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的凹陷处。【按摩手法】直推,揉。【按摩次数】用拇指的指腹直推50次,用食指或者中指揉50次。【功效】促进大脑血液循环,缓解宝宝大脑疲劳,振奋精神,有健脑之功效。5 睛明穴【位置】面部, 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按摩手法】按揉。【按摩次数】用拇指的指端向眼部上方按揉10~20次。【功效】缓解眼部疲劳,防止近视,与攒竹穴、太阳穴、承泣穴、鱼腰穴等眼部重要穴位配合使用效果更佳。6 攒竹穴【位置】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按摩手法】按揉。【按摩次数】用拇指的指端按揉50次。【功效】对眼部的保健效果非同一般,还可辅助治疗眼睛充血、假性近视、眼部常见疾病。7 山根【位置】双目内眦连线中点,鼻梁最低处。【按摩手法】掐。【按摩次数】用拇指的指甲掐5次。【功效】明目安神、通窍醒神,对于过敏性鼻炎、鼻塞不通、惊风、眼睛肿红等也有较好的辅助作用。8 准头【位置】鼻头的最高点。【按摩手法】掐。【按摩次数】用手指掐3~5次。【功效】改善消化系统,对外感、慢性惊风有辅助效果。9 迎香穴【位置】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间。【按摩手法】按揉,搓。【按摩次数】用中指的指端按揉30~50次或者上下搓30~50次。【功效】驱寒散邪、通窍止痛,可防止感冒,改善鼻塞、牙痛等不适。10 四白穴【位置】正坐,位于承泣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按摩手法】按揉。【按摩次数】拇指按揉10~20次。【功效】提高眼睛机能,防止宝宝出现视力或者视色问题。11 丝竹穴【位置】面部,当眉梢凹陷处。【按摩手法】按揉。【按摩次数】用拇指或者中指的指端按揉30~50次。【功效】醒脑明目、开窍益聪,对于近视、斜视、牙痛、头痛等有较好的辅助效果。12 耳后高骨【位置】双耳后高骨(入发际)的凹陷处。【按摩手法】揉,分推。【按摩次数】用拇指揉或者分推50~100次。【功效】滋阴降败火、醒脑通窍、养血安神,防治感冒、头痛、发热、烦躁不安等症。13 天柱骨【位置】颈后发际正中点到大椎穴之间的一条竖线。【按摩手法】直推。【按摩次数】用拇指或者食指、中指从上向下直推100~500次。【功效】畅通血脉、醒脑开窍、利肾强肺,增强宝宝颈部功能,对于呕吐、发热、惊风、咽痛等症起到防治双重功效。14 百会穴【位置】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7寸,或两耳尖连线中点处。【按摩手法】按揉。【按摩次数】用拇指30~50次,或者揉100~300次。【功效】安神定志、气达全身,有调节大脑、改善睡眠的作用,还可调节机体阴阳平衡。15 风池穴【位置】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按摩手法】拿。【按摩次数】用拇指和食指、中指的指腹拿5~10次。【功效】升阳益气、通窍驱邪,增强宝宝免疫力,预防和缓解感冒、颈项疼痛、鼻塞、落枕等不适。16 翳风穴【位置】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按摩手法】按揉。【按摩次数】用中指的指端按揉30~50次。【功效】提高宝宝的听力,缓解因发烧等症引起的耳鸣、牙痛等症。17 安眠穴【位置】风池穴与翳风穴连线的中点处。【按摩手法】按揉。【按摩次数】用拇指的指端按揉50~100次。【功效】镇静安神、养心安眠、调理经络,可以帮助宝宝更快地入睡,并防治发生头痛、夜啼、惊恐烦躁等不适。18 天突穴【位置】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按摩手法】按揉。【按摩次数】用中指的指端按揉30~50次。【功效】行气解痉,对于咳嗽、喉头痉挛、咽喉病、呢逆、胸闷等症起到辅助效果。19 承浆穴【位置】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按摩手法】按揉,掐。【按摩次数】按揉30~50次,掐5~10次。【功效】增强下颌部血液循环,预防并改善宝宝牙痛、牙龈肿痛、躁烦等不适。20 大椎穴【位置】颈部下端,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按摩手法】揉。【按摩次数】用中指的指端揉20~30次。【功效】行气通络、调节阴阳、祛除邪气,能够增强宝宝的抵抗力,预防感冒、咳嗽、头痛等病症。21 率谷穴【位置】头部,当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角孙穴直上方。【按摩手法】按揉,推擦。【按摩次数】用拇指的指腹或者大鱼际按揉30~50次,或用拇指前后推擦30~50次。【功效】平肝熄风、通经活络、清热散风,经常按摩对于提高宝宝的听力有较好的帮助。3 胸腹部保健按摩1 乳根【位置】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按摩手法】揉。【按摩次数】用中指的指端揉20~50次。【功效】理气和中、燥化脾湿,可提升胃气,对咳嗽、胸闷、气喘也有较好效果。2 乳旁【位置】乳头向外旁开0.2寸处。【按摩手法】揉。【按摩次数】中指的指端揉20~50次。【功效】补脾润肺、化痰止咳、宽胸理气,对于咳嗽、胸闷、痰鸣等有较好的防治功效。3 膻中穴【位置】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按摩手法】上推,下推,分推,按揉。【按摩次数】用食指和中指的指腹上推或下推100~200次;用双手拇指从膻中穴分推至两侧乳头100~200次;用中指的指端按揉50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