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61:唐宋八大家精粹(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4 03:36:07

点击下载

作者:韩愈 柳宗元 等

出版社:海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国学经典61:唐宋八大家精粹

国学经典61:唐宋八大家精粹试读:

前言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明初,学者朱右将他们的文章编成《八先生文集》,“八大家”之名即始于此。明朝中叶,学者唐顺之辑录《文编》,仅取此八人的文章,这为“八大家”名称的定型和流传起了一定作用。此后不久,学者茅坤根据朱、唐的标准选编了八人的文章,辑为《唐宋八大家文钞》,“唐宋八大家”之称遂固定下来。

在我们今人看来,“散文”二字只是一个稀松平常的词语。但是,放在“八大家”生活的年代,这两个字更多意味着“离经叛道”和“不合时宜”。因此,“散文”要想立足于世,非经历暴风骤雨似的文化运动,非有力能扛鼎“大家”的摇旗呐喊,而不能实现。而这“八大家”正是唐宋之际两次“古文运动”的发起人物和擎旗斩将的中坚人物,其实这才是“八大家”之为“大家”的真正原因。

唐宋时期,“散文”的正式学名叫做“古文”,是指先秦、两汉时期,以散行单句为主、质朴自由、不受格式拘束、有利于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作者思想的文体。此概念最早由韩愈提出,是相对于当时的主流文体“骈文”而言的。所谓“骈文”,是指六朝(魏、晋、宋、齐、梁、陈)以来,讲究排偶、辞藻、音律、典故的文体。骈文始于西汉立国之初,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骈文中虽有一些优秀的作品,但更多的则是形式僵化、内容空洞的作品。这就丧失了作为文字、文章的本来意义:经世致用,言为事作,而沦为一种文字游戏,因此,作为一种文体,骈文于当时已经成了文学发展的严重障碍。

针对这种文道没落的状况,西魏(北朝之一,由北魏分裂出来的割据政权)苏绰曾仿《尚书》作《大诰》,提倡商、周时期的古文,以改革骈文文体,但收效甚微。隋文帝时,曾下诏禁止“文表华艳”,朝臣李谔也上书请革“文华”,但都没有扭转这种颓风。唐朝初期,骈文仍占文坛的主导地位,唐太宗为文也尚浮华。初唐四杰之一王勃曾提议改革文弊,但他们自己的作品仍多用骈体;同一时期,陈子昂也擎起复古的旗帜,但都收效甚微。

唐玄宗天宝年间,萧颖士、李华、元结、独孤及、梁肃、柳冕,先后提出“宗经明道”的文学主张,史学家刘知几也在《史通》中提出“言必近真”、“不尚雕彩”的主张,并用散体作文,这就成为“古文运动”的先声。

安史之乱后,李唐王朝重新进入暂时的安定,经济有所发展,出现了“中兴”的迹象。但是这一时期,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尖锐,因此一些有识之士便继承中唐以来“宗经明道”的文学主张,并身体力行,力图变革社会现实,由此逐渐形成了群众性的文化浪潮,其声势第一次压倒了骈文,成为一次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古文运动”。这次“古文运动”的中坚人物就是韩愈和柳宗元。

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革社会合而为一。他首先提出“文以载道”、“文以明道”的口号,意思是说“文”像车,“道”像车上所载之货物,通过车的运载,可以达到教化世人,变革社会的目的。这便是这次“古文运动”的基本理论。这一主张得到好友柳宗元的积极响应,从而形成古文运动中的“双璧”。他们重视自身的品德修养,重视作文中的真情实感,强调要有“务去陈言”(韩愈《答李翊书》)和“词必己出”(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的独创精神,一方面亲自实践,一方面又大力扶持许多后起之秀,使古文运动的声势日渐壮大。

此外,韩柳二人的“古文”理论体系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张“养气”,即提高作者的道德修养,强调“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韩愈《答李翊书》),“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韩愈《答李翊书》)。

二,关于学习标准,主张“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韩愈《答李翊书》),不仅重视经史,也重视屈原、司马相如、扬雄等人的艺术成就,吸取他们的精华,丰富自己的写作(韩愈《进学解》、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三,鼓励自创新词新意,不避“怪怪奇奇”(韩愈《送穷文》),反对因袭模仿,要求“惟陈言之务去”(韩愈《答李翊书》),认为“唯古于词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所以对古圣贤人的著作,要“师其意,不师其辞”(韩愈《答刘正夫书》)。

四,在重视艺术形式的同时,特别反感文采有余而内容荒谬的作品,认为“是犹用文锦覆陷穽(陷阱)也。不明而出之,则颠者众矣”(柳宗元《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

五,反对盲目地厚古非今,认为“古人亦人耳,夫何远哉”(柳宗元《与杨京兆凭书》)。对“荣古虐今者,比肩叠迹”(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的状况表示愤慨,指出当代好作家不少,“若皆为之不已,则文章之大盛,古未有也”(柳宗元《与杨京兆凭书》)。显而易见,韩愈、柳宗元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在实际上是利用复古的旗帜从事文学革新,推动文学前进。

韩、柳大力提倡古文,在当时是经过了一番斗争的。韩愈曾说:“仆为文久,每自测意中以为好,则人必以为恶矣。小称意,人亦小怪之;大称意,则人必大怪之也(《与冯宿论文书》)。”然而,面对时人的非难和嘲笑,韩愈毫不动摇。他们“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不断壮大古文运动的队伍。

韩愈的学生有李翱、皇甫湜、李汉等人,他们又转相传授,推动了古文运动的开展。韩、柳诸人注意汲取口语中的新鲜词汇,提炼为一种接近口语的新的书面语言,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扩大了书面语言的表达功能,“文起八代之衰”(苏轼语。八代指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重振了我国古代的散文传统,以至于后人将他们二人领导的古文运动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韩、柳二人故去以后,晚唐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人写的一些讽刺现实的小品文,也都用古文体,可说是承袭了古文运动的余风。但是由于当时缺少力能扛鼎的大家,古文运动逐渐衰微。五代十国时期,社会动乱不堪,整个文人阶层充斥着醉生梦死的情调,因此追求唯美主义、形式主义、性灵风尚的骈体文风又死灰复燃,并再次成为文坛的主流。一如前蜀的牛希济在他的《文章论》所言:当时文章“忘于教化之道,以妖艳为胜”。

北宋初年,国家统一,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较为安定,一部分上层士大夫便醉心太平,粉饰太平,歌功颂德,吟风弄月,以致晚唐五代以来的浮艳文风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宋真宗朝和宋仁宗初年,以杨亿、刘筠为代表的“西昆派”,追求声律骈丽的形式主义思潮,席卷了当时文坛。

但北宋立国有先天不足,北有辽国觊觎,西有西夏虎视,无复汉、唐的帝国气象。同时,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兼并日剧,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暴露,政治斗争日趋尖锐,一些开明的中下层士大夫文人感慨国耻,满怀国忧,要求改革政治,提倡写作反映现实的诗文。这一时期,王禹偁、柳开又开始提倡古文,都提出文道合一的主张,但二人孤军作战,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文化运动。到石介诸人出来,才给延续百年之久的淫靡文风以有力打击。

石介著《怪说》,猛烈抨击“杨亿之穷妍极态,缀风月,弄花草,淫巧侈丽,浮华纂组”,并在《上范思远书》中呼吁“二三同志,极力排斥之,不使害于道”,矢志“学为文,必本仁义”,宁死不作淫靡文章。但石介的创作成就并不大,因此并未形成气候。直到欧阳修出现,并振臂一呼之后,才再次形成一场声势浩大的“古文运动”。

这次古文运动直承中唐韩、柳的要旨,主张“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欧阳修说:“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答吴充秀才书》)苏轼说“吾所为文必与道俱”(《朱子语类引》)。其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发起阶段。仁宗天圣三年(1025),范仲淹在提出的改革时弊政纲中,主张改革文风。天圣七年(1029)、明道二年(1033),朝廷两次下诏申戒浮华文风,提倡散文。由于朝廷表态,主张改革文风之士接踵涌现。主要代表作家先后有范仲淹、李觏、尹洙、石延年、苏舜钦、梅尧臣、宋祁、欧阳修等。他们频繁往来,相互唱和,一齐向文坛积弊发起了空前有力的冲击,显示出浩大的声势。

二,高潮阶段。宋仁宗嘉佑年间(1056—1063),欧阳修凭借其政治地位(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大力提倡古文,造就了一支高水准的古文写作队伍。他的同辈苏洵,学生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苏轼门下的黄庭坚、陈师道、张耒、秦观、晁补之等人,都是古文能手。他们各树旗帜,身体力行,从而使古文运动再一次掀起高潮。

欧阳修在这次运动中的杰出作用有以下几点:

1、有意识地把诗文革新同范仲淹领导的政治改革结合起来,使古文、诗歌和文学理论批评为现实政治斗争服务,从而把运动更加引向了自觉和深入。

2、阐明理论,指引革新。他提出了“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主张作文须简而有法,流畅自然,反对模拟与古奥。他论诗重视美刺劝戒,触事感物,提出“诗穷而后工”的著名论点,强调诗人的生活遭遇对于创作的重要作用。他推崇杜甫,赞赏李白。他首创“诗话”这一评论诗文的新体式,其《六一诗话》发表了不少精辟的文论、诗论见解。他的诗文理论,指导了作家的创作实践,为革新运动指明了方向。

3、改革科场积弊,罢黜四六时文。欧阳修在嘉祐二年(1057)权知礼部贡举,严格规定应试文章必须采用平实朴素的散文,坚决贬斥险怪奇涩和空洞浮华的文风。

4、大兴创作之风,努力奖掖后进。欧阳修积极创作了许多优秀散文,内容充实,形式新颖,平易自然,流畅宛转地叙事、说理、抒情,从而开辟了一条散文创作的通衢大道。同时,把一大批新老作家团结在自己周围。特别是他推重王安石、曾巩和苏氏父子,作为诗文革新的中坚力量,保证了古文运动的蓬勃发展。

三,完成阶段。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他更把诗文革新,作为推行“新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出文章的内容应有关“礼教治政”,“务为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他一再痛斥“章句声病,苟尚文辞”的倾向,在诗歌方面独尊杜甫的现实主义诗风。

而领导这次运动取得全胜的人物则是苏轼,他是继欧阳修之后的北宋文坛领袖。苏轼提出诗文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号召作家要“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庶几有补于国”。他的诗文词赋,体现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苏轼积极奖掖后进,被称为“苏门四学士”的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以及陈师道等人,都成了北宋后期杰出的作家,对北宋文学繁荣都作出了贡献。至此,古文终于以压倒优势,取得了对骈文的最终完胜。

此后,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古文传统,一直为元、明、清各代的散文家奉为正宗,而明、清散文更多取法于欧阳修、曾巩、苏轼等。比如,明代的公安派、竟陵派,清代桐城派、阳湖派,无一不受到唐宋古文的启发或影响。这样看来,唐宋古文运动,实不啻为我国文学发展史上一座丰碑。

为了便于今天的读者学习古代优秀散文,了解古代仁人志士的思想情感,我们慎重遴选了八大家中各家最有代表性的文章,详加校勘注译,定名为《唐宋八大家精粹》。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韩愈【作者小传】

韩愈,(768~824),字退之,汉族,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今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卒谥文,世称“韩文公”。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他与柳宗元同是唐代古文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二人并称“韩柳”。

韩愈出身于小官吏家庭,自幼丧父,由兄韩会与嫂郑氏抚养成人。兄韩会能著文章,对韩愈颇有影响。贞元二年(786),韩愈19岁,赴长安参加进士考试不第,次后三试均落榜,直到贞元八年(792)第四次应考,才考中进士。此后又连续三次应吏部博学宏词科考试,皆不中。直到29岁才在董晋幕府中得到了一个观察推官的微小官职。36岁时,任监察御史,但由于上书论天旱人饥,请宽民徭役、除民租赋,不久被贬为阳山(今属江苏南京)县令。此后直到50岁,官职一直浮沉不定。

元和十二年,韩愈50岁时,因参与平定淮西之役表现出处理军国大事的才能,迁为吏部侍郎,进入朝廷上层统治集团。但两年后,他却因上表谏迎佛骨而触怒宪宗,险些被处死,幸得裴度等大臣施救才免于一死,被贬为潮州(今广东潮安)刺史,后又移至袁州(今江西宜春)。此后宦官杀宪宗,穆宗即位,韩愈被召回朝,后历官国子监祭酒、京兆尹、兵部侍郎、吏部侍郎。长庆四年(824)病逝于长安,终年57岁,生前著有《昌黎先生集》。

韩愈在政治上主张国家统一,反对藩镇割据。在思想上提倡儒家正统思想,反对佛(佛教)、老(道家)思想。虽然与柳宗元政见不合,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共同携手倡导古文运动。他们反对过分追求形式的骈文,提倡散文,强调“文以载道”,反对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文风。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韩愈的散文包括论、说、书、序、记、传、表、状、颂、赞、赋、铭、哀辞、祭文、碑志、杂文等。其文章豪逸奔放、气势宏大、新奇简劲、逻辑严整、融会古今,无论是议论、叙事或抒情,都形成独特的风格,达到前人不曾达到的高度。苏轼称赞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明人更是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师说【原文】[1][2][3][4]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5]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6]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7][8]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9]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10][11]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12]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13][14]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15]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16][17]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18][19]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20][21]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22][23][24][25][26]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27]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28][29][30]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31][32]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33]贻之。【注释】

[1]学者:求学的人。

[2]所以:用来……的,凭借……

[3]受:通“授”,传授。

[4]……者,……也:句式,表示判断。

[5]生而知之: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

[6]师之:以之为师,把他当做老师。

[7]庸:哪里,岂。

[8]年:年龄。

[9]师道:从师的社会风尚。

[10]出:超出。

[11]下:低于。

[12]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耻……于……”用作意动用法,“以……为耻”。

[13]于其身:对于他自己。

[14]惑:糊涂。

[15]句读(dòu):古代一句话文意已尽叫“句”,句中需要停顿的地方叫做“读”。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读的教学。

[16]或……或……:句式,译为“有的……,有的……”。

[17]不(fǒu):通“否”。

[18]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以祝祷、占卜等迷信方法或兼用药物医治疾病为业的人,连称为巫医。

[19]百工:古代指手工业者。

[20]不齿:不屑,看不起。

[21]乃:竟。

[22]常师:固定的老师。

[23]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郯城一带)的国君,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少皞(hào)氏(传说中古代帝王)时代的官职名称。

[24]苌(cháng)弘:东周敬王时候的大夫,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

[25]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孔子曾向他学习弹琴。师,指乐师。

[26]老聃(dān):即老子,孔子曾向他请教礼仪。

[27]不必:不一定。

[28]李氏子蟠(pán):李蟠,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进士。

[29]六艺经传:六艺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经,指六经原文。传,注解经典的著作。

[30]通:普遍。

[31]余:我。

[32]嘉:嘉许。

[33]贻:赠送。【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人不是一生下来就什么道理和知识都懂得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却不向老师请教学习,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并以他为老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凡是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唉!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没有流传了,想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认为向老师学习是羞耻的。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钝。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人们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而对于他自己,却认为跟从老师学习是羞耻的,真是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惑的老师。不知断句要问老师,有不能解决的疑惑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却遗弃,我没有看到这种人的明智之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等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这种说法的时候,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为何嘲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当作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作老师,则近于谄媚。”唉!从师学习的风气不能恢复由此便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是君子不屑与他们并列的,现在君子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可真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请教。郯子这些人,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三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明。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而已。李家有孩子叫李蟠的,十七岁,喜欢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记他都普遍地研习了,没有受时代风气所影响,向我学习。我赞赏他能履行古人从师学习的正道,因此写了《师说》赠他。【解析】

这是韩愈送给他的学生李蟠的一篇文章,此文针对当时社会上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进行了深刻有力的批判,可称为韩愈散文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篇论说文。

纵观全文,作者从老师的作用、从师的重要性、选择老师的标准和方法等方面细致而精辟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整篇文章从立论、论证到结论,紧扣中心,布局谋篇,颇具匠心。在论证的过程中,又有的放矢,有褒有贬,有虚有实,有综合有分析,理论联系实际,极有说服力。从修辞上看,排偶句式和对比手法的大量运用,正反两面的反复论证,也使得文章的主题更为鲜明突出,气势更为顺畅壮盛,不仅感情充溢,而且增强了论辩的逻辑力量。《师说》一文感情充沛,论证有力,不愧为论说教师重要性的千古佳作。文中更是出现了大量流传千古的名句,如“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等。杂说(其四)【原文】[34]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35][36][37][38]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39][40][41][42]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43]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44][45][46][47][48]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49][50]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51][52]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53]?其真不知马也!【注释】

[34]伯乐:春秋时秦穆公时人,姓孙,名阳,善相马。

[35]祗:同“只”,只是。

[36]奴隶人:古代指仆役等人,这里也指马夫。

[37]骈(pián)死:并列而死。骈,并列。

[38]槽枥:马槽,马厩。

[39]称:称名,著称。

[40]一食:吃一顿。食,吃。

[41]或:有时。

[42]石(dàn):量词,十斗。

[43]食马者:喂养马的人。食,通“饲”。

[44]才美:出众的才华。

[45]见(xiàn):通“现”,显露。

[46]且:就是,就。

[47]等:等同。

[48]安:哪里。

[49]策:马鞭,这里用作动词,鞭打。

[50]食(sì):通“饲”,喂养。

[51]策:马鞭,这里作名词。

[52]临:到,面对。

[53]邪:同“耶”,语气词,表疑问。【译文】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是在喂马人的手下受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以千里马著称。日行千里的马,有时吃一顿就要吃尽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按照它能日行千里的标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出众的才华也就表现不出来,就是要求它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又哪里还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照驾驭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不能使它日行千里的才能充分施展出来,听它嘶鸣却不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面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的不识得千里马吧!【解析】

这篇《杂说》之四,是四篇杂说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通称《马说》。《马说》大约创作于贞元十一年(795)至贞元十六年(800)间。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四举礼部,三选吏部,三次上书宰相都未受到重视。再加上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被重用,常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之叹。因此,他以千里马自比,借《马说》一文一吐不平之鸣。但《马说》更加深远的意义在于,它针砭时弊,揭露了中唐时期的社会现实。

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为众人所熟知,而韩愈却巧妙地拿来说明如何识别人才、使用人才。韩愈所在的朝代,善于钻营、阿谀奉承的人往往能够飞黄腾达、官场得意,而那些真正有才华、有思想的人才却被埋没、被压抑。他深感于此,以简洁锋利的笔法写下了这篇短小精悍的论说。直到今天,这篇短文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进学解【原文】[54]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55][56][57]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59][60][58],拔去凶邪,登崇俊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61][62]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63]。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64][65][66]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67]生,于兹有年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68][69]之编;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70][71][72][73][74]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75][76][77]可谓勤矣。觗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79][80][81][82][78];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先生之于儒,可谓劳矣。沉浸醲郁,含英咀华。[83]作为文章,其书满家。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85][84],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86][87][88]《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89][90][91]如,同工异曲。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92]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先生之于为人,[93][94]可谓成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疐后,[95][96]动辄得咎。暂为御史,遂窜南夷。三年博士,冗不见治。命[97]与仇谋,取败几时。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头童齿豁,[98]竟死何裨?不知虑此,反教人为?”[99][100]先生曰:“吁!子来前!夫大木为杗,细木为桷,欂栌[102][103][104][105][101]、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106][107][108]室者,匠氏之工也。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110][109]、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111][112]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余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113]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荀卿守正,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废死兰陵。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由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廪粟[114],子不知耕,妇不知织,乘马从徒,安坐而食,踵常途之役[115]役,窥陈编以盗窃,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非其幸欤!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乃分之宜。若夫商财贿之[116][117]有亡,计班资之崇庳,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是[118][119][120][121]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122]欲进其豨苓也。”【注释】

[54]国子先生:韩愈自称,当时他任国子博士。国子,即国子学,隶属于国子监,是唐朝主管国家教育政令的机构,也是设在首都的最高学府。

[55]行:品行。

[56]随:随便,不经意。

[57]治具:治国的措施、法令等。

[58]张:设立、具备。

[59]登崇:推荐。

[60]率:都。

[61]庸:通“用”,录用。

[62]爬罗剔抉:搜罗选拔人才。爬,梳爬;罗,搜罗;剔,区别;抉,选择。

[63]扬:提升。

[64]既:尽、终。

[65]列:队列,队伍。

[66]事:侍奉,这里作“跟随、跟从”讲。

[67]披:翻阅。

[68]钩:探讨。

[69]玄:玄妙,指深奥的道理。

[70]细大不捐:大小问题都不放弃。捐,丢弃,放弃。

[71]膏油:灯烛,灯中的油。

[72]晷:日影,指白天。

[73]恒:常常。

[74]兀(wù)兀:劳苦的样子。

[75]觗(dǐ):抵制、抵触。

[76]攘:排除,驱除。

[77]补苴(jū)罅(xià)漏:填补儒家学说的缺漏。苴,本意为鞋的衬垫,引申为填塞。罅,漏洞。

[78]张皇幽眇:光大儒家学说的深微奥妙。张皇,张大。幽眇,微妙精深之处。

[79]坠绪:行将灭亡仅存余绪,这里指衰落的儒学。

[80]远绍:继承远古的传统。

[81]障:阻挡。

[82]东:使动用法,使它们向东流。

[83]上规姚姒(sì):向上效法《尚书》中的《虞书》和《夏书》。姚,虞舜的姓,这里指《尚书》中的《虞书》。姒,夏禹的姓,这里指《尚书》中的《夏书》。

[84]周《诰》殷《盘》:周《诰》,指《尚书》中的《大诰》《康诰》《酒诰》《召诰》《洛诰》等篇,代表《周书》。殷《盘》,指《尚书》中盘庚上、中、下三篇。

[85]佶(jí)屈聱(áo)牙:这里指周商之书文字艰涩,难懂。佶屈:曲折转弯。聱牙:难读,拗口。

[86]葩:华美,华丽。

[87]逮:及,到。

[88]太史:这里指西汉司马迁,他曾任太史令。

[89]子云、相如:子云,西汉辞赋家扬雄的字。相如,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这里借指二人著作。

[90]闳(hónɡ):宏大,恢弘。

[91]肆:恣肆奔放。

[92]方:方术、方略。

[93]见:同下句“见”字同表被动。

[94]跋前疐(zhì)后:形容进退两难。

[95]博士:唐朝国子监的国子博士,相当于今天的大学教授。

[96]冗(rǒnɡ)不见治:闲散而没有政绩。冗,闲散。

[97]头童:童,山无草木。头童,指秃顶。

[98]裨(bì):益处。

[99]杗(mánɡ):屋梁。

[100]桷(jué):屋椽。

[101]欂栌(bó lú):斗栱,柱顶上承托栋梁的方木。

[102]椳(wēi):门枢臼。

[103]闑(niè):门中央所竖的短木,在两扇门相交处。

[104]扂(diàn):门闩之类。

[105]楔:门两旁长木柱。

[106]玉札:地榆。

[107]赤箭:天麻。

[108]青芝:龙兰。

[109]牛溲(sōu):牛尿,一说为车前草。

[110]马勃:马屁菌。以上两种及下句“败鼓之皮”都是贱价药材。

[111]纡(yū)余:委婉从容的样子。

[112]卓荦(luò):卓越、超群。

[113]器:才能。

[114]岁靡廪粟:每年还要浪费国家发的粮食。靡,浪费。廪粟,官府发的粮食。

[115]役役:小心拘谨的样子。

[116]亡:同“无”。

[117]计班资之崇庳(bēi):考虑官阶的高低。计,计较。班资,班列资格,指官职品级。崇庳,高低。

[118]杙(yì):小木桩。

[119]楹(yínɡ):柱头。

[120]訾(zǐ):指责。

[121]以昌阳引年:用昌阳延寿。昌阳,中药名,传说久服可以延年益寿。

[122]豨(xī)苓:中药名,又称猪苓,是一种泻药。【译文】

国子先生清晨来到太学,把学生们召集在讲舍之下,训导他们说:“学业靠勤奋才能精湛,如果贪玩就会荒废;德行靠思考才能完善,如果随便苟且就会毁掉。当今朝廷,圣明的君主与贤良的大臣相聚到了一起,规章制度全都建立起来了,它们能铲除奸邪,提拔贤俊。略微有一点儿优点的人都会被录用,以任何一种技艺见长的人都不会被抛弃。仔细地搜罗人才,改变他们的缺点,发扬他们的优点。只有才行不够而侥幸被选拔上来的人,哪里会有学行广博却没有被举荐的人呢?学生们,不要担心选拔人才的人眼睛不亮,只怕你们的学业不能精湛;不要担心他们做不到公平,只怕你们的德行无所成就。”

话还没说完,队列中有个学生就笑着说:“先生是在欺骗我们吧。学生跟着先生学习,到今天也有些年了。先生口里就没有停止过吟诵六经之文,手里也未曾停止过翻阅诸子之书,记载史实的您一定提炼出主要内容来,立论的一定勾划出它的奥妙之处来。对学问不满足,务求有收获,不论无关紧要还是意义重大的问题都不让它漏掉。太阳下山了,就燃起油灯,夜以继日,一年到头永远在那里孜孜不倦地研究。先生对于学业,可以说是够勤奋了吧。抵制抨击那些异端邪说,驱除排斥佛家和道家的学说,补充完善儒学理论上的缺陷与不足,阐发光大其深奥隐微的意义,钻研那些久已失传的古代儒家学说,还要广泛地发掘和继承它们。阻止异端邪说,像拦截洪水一样,让他们向东海排去,把将被狂澜压倒的正气重新挽救回来,使其流入正道。先生对于儒家学说,可以说是立了功劳的吧。沉浸在内容深厚如醇厚美酒般的典籍中,咀嚼品味着它们的精华。写起文章来,参考书籍满屋。上取法于《尚书》、《虞书》、《夏书》,内容博大无垠,《周书》和《商书》文字曲折拗口,《春秋》措辞谨严,《左传》繁复铺张,《易经》奇异而有法则,《诗经》纯正而又华美。下学习《庄子》、《离骚》、太史公的《史记》,以及扬雄、司马相如的著述,它们虽然各不相同,却一样美妙精当。先生对于文章,可以说是造诣精深博大而下笔波澜壮阔了吧。先生少年就知道好学,敢作敢为,长大以后,通晓礼义,行为得体。先生对于做人,可以说是很成熟的了吧。然而,在官场上不被人信任,私交上也没人帮助你。进退两难,一举一动都会招来过错。刚刚当了一段时间的御史,又被贬逐到边远的南方。当了三年博士,闲散而没有政绩。你的命运就像与你有仇似的,早晚总要使你一败涂地。冬天天气暖和,你的孩子还要叫冷;年岁本来富饶,你的妻子还要喊饿。头发掉光了,牙齿也缺了,这样就是死了,又于事何补呢?你不想一想这些,还要来教训人,这是为什么呢?”

先生说:“唉!你走过来听我说:粗木料做房梁,细木料当椽子,壁柱、斗拱、梁上短柱、门枢、门橛、门闩、门两旁的木头,各得其所,用它们把房子建成,这可是工匠的技术呀。地榆、朱砂、天麻、龙芝、车前草、马屁菌、破朽的鼓皮,兼收并蓄,一无遗漏,预备着等日后派上用场,这可是医师的善于运筹的好习惯。既明察又公平地选拔人才,能力强的和能力弱的都能一起量材录用,委婉随和是一种美德,超然不群则可叫做杰出,比较、衡量各人不同的优缺点,根据他们的才能给予合理的使用,这才是当宰相的用人之道。想当初,孟子喜欢辩论,孔子之道才得以发扬光大,可他的车辙遍于天下,却最终在周游列国的途中度过一生。荀卿信守正道,其博大的学说才得以弘扬,可是却为了躲避谗言逃到楚国,最终被废了官职,老死在兰陵。这两位了不起的儒学大师,说出话来就可当作经典,一抬脚的行动,都可成为别人效法的准则,出类拔萃,真能达到圣人的地步。他们在世上的境遇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学习虽然勤奋,却没有什么系统;话虽然说得多,却抓不住至理之处;文章虽然奇特,却不能有补于世;道行虽然修习了,在一般人中却显现不出来。就这样,还每年每月花着国家的钱,吃着国家的饭,孩子不懂种田,妻子也织不来布。骑马行路时,奴仆跟在后面。自己不费力就可安然地坐下吃饭。行事老是按着世俗常规去做,做学问不过是沿袭窃取古书上的道理。然而圣君不加罪责,大臣也不予指斥,这难道不已是我的侥幸了吗?动不动就受到毁谤,可是名声也随之增大了。被弃置在无关紧要的位置上,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如果还要计算俸禄的有无、官阶的高低,忘记了自己的才能到底有多少,还要来指责别人的毛病,这就真好比是去责问工匠为什么不拿小木桩来做厅堂的柱头,或非议医师为什么用有轻身明目效用的昌阳而不用有排泻作用的猪苓去使人延年了!”【解析】

这篇文章作于唐宪宗元和七年或八年间,当时韩愈遭贬再任国子博士,官场连连失意。《新唐书》本传说他“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喻”,才华受到压制的怒火使他不得不借此文来宣泄自己的不平之气,平复自己内心的创痛。

韩愈仿照汉赋主客问答的方式,假托向学生训话,勉励他们在学业、德行方面取得进步,学生提出质问,他再进行解释,故名“进学解”,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仕途坎坷的牢骚,揭露官场的黑暗,曲折表现自己对朝政的不满情绪。文章通过学生之口,形象地突出了自己学习、捍卫儒道以及从事文章写作的努力与成就,有力地衬托了遭遇的不平,是对官场失意的极度愤慨;而针锋相对的解释,表面心平气和,其实是韩愈的自我解嘲,多处使用反语讽刺,对朝廷讥讽之意十分明显。

本文在写法上模仿扬雄的《解嘲》、东方朔的《答客难》,虽属赋体,却骈散兼用,长短错落,多样之中见统一。文中如“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成为了日后的至理名言。更值得一提的是,本篇吸取古语,熔铸新词,出现了许多流传千古的成语,如“贪多务得”、“佶屈聱牙”、“同工异曲”、“动辄得咎”、“俱收并蓄”等。祭十二郎文【原文】[123][124][125][126]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127][128]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129]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130][131]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132]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133]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吾往[134]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135][136]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薨。吾[137][138][139]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140]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孰谓汝遽[141]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142][143]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144]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逝。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145][146]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147]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148]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149]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150][151][152][153]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154]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155]矣。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156]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157][158]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吾曰:“是[159]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未始以为忧也。呜呼!其竟以[160][161]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极乎?汝之书,六月十七[162][163]日也。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耿兰之报无月日。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如耿兰之报,不知当言月日。东[164]野与吾书,乃问使者,使者妄称以应之乎。其然乎?其不然乎?[165][166]今吾使建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彼有食,可[167]守以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如不能守以终丧,则遂取以来。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168],然后惟其所愿。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于共居,[169][170][171]殁不得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172][173]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175][174]!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176]上,以待馀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177]哀哉!尚飨!【注释】

[123]年月日:某年某月某日,此为拟稿时原样。

[124]季父:叔父。古人排列兄弟次序为伯、仲、叔、季。韩愈在家排行最小,故对十二郎自称叔父。

[125]丧(sànɡ):逝世。

[126]衔:同“含”,怀着。

[127]远具:在远方备办。具,准备,备办。

[128]时羞:应时的鲜美佳肴。羞,同“馐”。

[129]怙(hù):依赖。

[130]殁(mò):死亡。

[131]既:不久,后来。

[132]就食:谋生。

[133]两世一身:两世都只剩一个男子,极其孤单。

[134]省:探望。

[135]孥(nú):妻子和儿女的统称。

[136]薨(hōnɡ):古代诸侯和二品以上官员去世称薨。

[137]去:离开。

[138]果:实现,成为事实。

[139]佐戎:辅佐军务。

[140]罢:解除官职。

[141]遽(jù):突然,匆忙。

[142]旅食:在外地谋生。

[143]斗斛之禄:形容微薄的俸禄。

[144]辍汝而就:离开你而去就职。辍,停止。就,就职上任。

[145]抱无涯之戚:忍受无尽的悲伤。抱,怀藏。

[146]夭:夭亡,未成年而死。

[147]信然:真实,确实。

[148]克:能够。

[149]宜业其家:应该继承他人的家业。宜,应该。业,继承家业。

[150]毛血:身体、体质。

[151]志气:精神。

[152]几何:过不了多久。

[153]从:跟从,动词。

[154]其几何离:意为不需多久在“我”死后即可相会。

[155]始:才,仅仅。

[156]冀:希望。

[157]比:近来。

[158]剧:(疼痛)剧烈。

[159]竟:最终。

[160]殒:死亡。使……灭亡。

[161]抑:或者,还是,表选择关系。

[162]以:在,表时间。

[163]盖:大概,表猜测。

[164]妄:胡乱。

[165]建中:韩愈的仆人。

[166]吊:抚慰。

[167]遂:马上。

[168]兆:墓地。

[169]敛:同“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170]凭:临,在身旁。

[171]窆(biǎn):下葬。

[172]尤:怨恨。

[173]彼苍者天:语出《诗经·唐风·黄鸟》“彼苍者天,歼我良人。”

[174]曷其有极:语出《诗经·唐风·鸨羽》“悠悠苍天,曷有其极?”

[175]伊颍:伊水和颍水二河,均在今河南省境。此指韩愈的故乡。

[176]长:使……长大成人。

[177]尚飨(xiǎnɡ):古代祭文结语用辞,意为希望死者享用祭品。【译文】

某年某月某日,叔父韩愈听到你去世的消息后第七天,才能够含着悲痛的心情,打发建中从远路备办了应时的佳肴,祭告你十二郎的魂灵。

唉!我幼年丧父,等到长大成人,还不知道父亲的模样,只有依靠哥哥嫂嫂。哥哥中年在南方去世,我和你都还小,跟着嫂嫂送灵柩回河阳安葬,随后又和你到江南,孤苦伶仃,我俩一天也不曾离开过。

我上面有三个哥哥,都不幸很早去世了。继承先父的后代,孙辈只有你,儿辈只有我,两代各剩一人,孤孤单单。嫂嫂常抚摸着你指着我说:“韩家两代,就只有你们两个了。”那时你还小,恐怕记不得了;我那时虽记得,也不懂得她话中的悲痛。

我十九岁时,初次来到京城。四年后才回家看你。又过四年,我去河阳祭扫祖坟,碰上你送嫂嫂灵柩来安葬。又过两年,我在汴州辅佐董丞相,你来探望我,住了一年,你要求回去接妻子儿女来。第二年,董丞相逝世,我离开汴州,你没有来成。这年,我在徐州辅助军务,派去接你的人刚刚动身,我又免官离职,你又没来成。我想,你跟我来东边的徐州,也是客居,不能久住;从长远打算,不如西归故乡,把家安顿好再接你来。唉,谁料你竟突然离开我而去世呢?当初,你我都年轻。以为只是暂时相别,终究会长久住在一起的。所以我才离你而到京城,寻求微薄的俸禄。假使果真知道这样,哪怕是做王公宰相,我也不愿一天离开你而去就职啊。

去年,孟东野到你那里去,我写信给你说:“我还不到四十,已经视力模糊,头发花白,牙齿松动。想到各位父兄,都在健旺时过早去世,像我这样早衰,能够活得长久吗?我不能离开职守,你又不肯来。只怕我早晚一死,你将会无穷无尽地忧伤。”谁料年轻的死了,年长的反而活着:身健的夭折,而病弱的反而幸存呢!唉哟!难道这是真的吗?莫非做梦吧?还是消息不确实呢?如果是真的,为什么我哥哥有那样的美德反而后嗣夭折?你那么纯正聪明却不能够承受他的遗泽?为什么年轻体壮的反而早死;年长病衰的反而活着呢?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如果这是梦,或是消息不真实:那么,孟东野的来信、耿兰的丧报,为什么又在我身边呢?唉,这确是真的了!我哥哥有那样的美德,后嗣却竟夭折,你那么纯正聪明本当继承家业的,竟然不能承受父亲的遗泽了!天意真是难以推测,神灵真叫人难以明白!事理真不可推论,寿命真不可预卜啊!虽说如此,我从今年以来,花白的头发有的已变得全白了,松动的牙齿有的已经脱落了。体质一天天衰弱,精神也越来越差了。不用多久,就会跟着你死去了。如果死后有知,分离的日子也就没有多久了:如果死后无知,我也悲伤不了多久,而那不悲不伤的日子倒是无穷无尽了。你的儿子才十岁,我的儿子刚五岁。年轻体壮的都不能保全,像这样的孩子,又怎么希望他们长大成人呢?呜呼,悲痛啊!呜呼,悲痛啊!

你去年来信说:“近年得了软脚病,时常发作得很厉害。”我说:“这种病,江南人是常有的。”没有因此而为你担心。呜呼!难道你竟是因此而去世吗?还是由于别的疾病呢?你的信是六月十七写的,东野说,你死于六月二日。耿兰报丧没有写明月日。大概东野派来的信使,不知道向家人问清楚月日,而耿兰报丧,又不知道应当写明月日。或者东野写信时才去问信使,信使就信口胡说来应付他。是这样吗?也许不是这样吧?

现在我派建中来祭你,慰问你的儿子和奶妈。他们家中有粮,可以守到丧期终结,就等那时再接他们;如果不能等到丧期终结,就马上接他们来。其余的奴婢,都让他们守丧。如果我有能力迁葬,定会把你迁葬到祖墓,这样才能了结我一桩心愿。

呜呼!你患病我不知道时间,你去世我不知道日子:你在世我不能和你同住互相照顾;你去世我不能抚摸你的遗体表达我的哀思,入殓时我不能靠在你的棺木旁,下葬时我不能亲临你墓穴边。我的行为触犯神明,因而使你夭折。我对上不孝,对下不慈,既不能和你互相照顾共同生活,又不能相互陪伴一同去世;如今一个在天之涯,一个在地之角,活着时你的影子不能与我的形体相依;死后你的灵魂又不能在梦里和我相聚。这实在是我造成的,又能怨谁呢?苍苍的上天啊!我的痛苦何时才有尽头!从今以后,我也无意活在人间了。我当在伊水和颍水之上置几顷田地,度过晚年,教育我的儿子和你的儿子,期望他们长大成人,抚养我的女儿和你的女儿,等到她们出嫁。我的心愿不过如此罢了。

唉!言语有尽,哀痛无穷。你都听到了呢,还是没有听到呢?唉,悲痛啊!你来享用祭品吧!【解析】

这是韩愈悼亡其侄十二郎的一篇祭文,被世人称为祭文中的“千年绝唱”,是抒情散文中不朽的名篇。韩愈以最平淡无奇的笔触和最真挚的情感深深地打动了一代代的读者。

十二郎是韩愈二哥韩介的儿子,过继给大哥韩会,名老成。韩愈与十二郎,在家庭连遭不幸的情况下一起度过了苦难的童年。又因为家族的、亲情的和年龄上的关系,韩愈与十二郎虽名为叔侄,却情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