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导游知识专题》(修订版)课后习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4 10:46:35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导游知识专题》(修订版)课后习题详解

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导游知识专题》(修订版)课后习题详解试读: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

一、思考题

1.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答: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有着鲜明的历史性、历时性)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并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中国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可以划分为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社会意识)四种形式的文化内容。(1)物质文化

通过考古发掘发现的各种生产、生活工具,以及反映先人思想、观念、习俗、婚姻关系等的艺术作品和实物等,都是物质文化产品,如石器、骨器、遗址、墓葬、青铜等。(2)行为文化

是指生产活动、生活活动中人们的行为方式,集中表现在以礼俗、民俗、风俗形态出现的、见之于动作的行为模式上。即凡是用行为举止表现的文化都属于行为形态的文化。(3)制度文化

制度形态的文化包括各种各样规范人们行为活动的制度。如夏代的饮宴礼仪制度、西周时形成的“周礼”、明清时的“一条鞭法”、“摊丁人亩”等。(4)精神文化

精神形态文化又称社会意识文化,体现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它还包括属于社会心理层次的欲望、情绪和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层次的哲学、宗教。

2.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什么特色?

答:不同的地域和民族受地理条件、历史传统、风俗民情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同的文化传统,呈现出特定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和其他文化相比,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以下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传承连续而完整;(1)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历史悠久。考古发现距今180多万年的西侯度猿人;距今约170万年的云南元谋猿人;距今五六十万年的北京猿人;距今5000年左右的华夏族前身。l80万年的中国文化,5000年之久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文明史,不间断的历史,传承着不间断的文明,是世界上从数千年前传承到今天的唯一连续而完整的文化序列。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地域多样性和民族多元性;(2)地处东半球的中国,国土辽阔,地形复杂,属于典型的大陆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以中原文化为主,彰显南方文化、北方文化、西方文化、东方文化和草原文化的地域特色,呈现出不同地域的差别和联系。广阔的地域上生活着由56个民族组成的13亿多人口,不同祖先的繁衍生息,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形成多元性的民族文化。(3)中国传统文化是融合儒家、道家、佛家(魏晋以后)为主体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不同文化元素的有机融合体,在两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儒家、道家和佛家三位一体的文化结构。儒家文化主要是政治、伦理道德文化;道家文化主要是哲学文化,以处静、处柔、处弱之势制动、制刚、制强;佛家文化则是纯粹的宗教文化,以其深邃的宗教哲学给人们提供了因果报应、解脱尘世的宗教精神食粮。(4)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广泛,内涵精深;

以儒、道、佛文化为主题的中国传统文化,超出范围的局限,在纵向的时间跨度上,有史前文化、原始文化、奴隶文化和封建文化等;在横向的范围内有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社会风尚、心理、科学技术、文学、哲学、艺术等,内容多样、内涵深刻。(5)中国传统文化海纳百川、兼收并蓄;

天下大同的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和而不同的开阔胸襟,兼收并蓄的文化风格,融合着中华文明的多元文化,各民族文化的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助互长、共同发展,形成宽容的文化态度。(6)中国传统文化是古代东方文化的代表。

在世界的东方,形成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华文化圈,千年文明从政治制度、文化、艺术、饮食、服饰等各个方面影响周边国家和地区,甚至是全世界,如四大发明成为古东方文化的代表。全面系统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要去其糟粕,吸取精华。

3.简述孔子的“仁学”、“礼制”思想。

答:生活于春秋末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创立的儒家学说被称为治国的理论依据,为知识分子安身立命提供借鉴。其“仁学”“礼制”思想如下:(1)“仁”学“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学的提出,既关系到个人人格修养,又关系到家庭伦理,还关系到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政治伦理,最后的落脚点在国家社会。“仁”是最高的道德原则,其中“仁人”是最高尚的人格;“仁政”是最理想的政治统治;“仁学”是从宗法血亲关系出发,推广到社会的、由血统到政统到道统的理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伦理、社会、政治学说基本框架的理论基础。(2)“礼治”“礼”是“仁”的外在表现,是社会制度和礼节仪式。“礼”的功用是“整民”(治民),“政之舆”(推行政治统治的工具)。“礼”涉及到个人、家庭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人际利害关系的调整、家庭关系的维系,还是等级统治秩序的维护、各种教化的推行,都要以“礼”为手段、工具,使之达到理想的要求。

4.简述儒家的修养观。

答: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流。其修养观如下:(1)先秦儒家的修养观,是以修心为主的修德、养性,其更侧重人的精神方面的修养,讲求修德、修身以修心,强调对人的“知”的修养。修养即“修身”“修性”,人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达到人格完善,必须从事道德修养。儒家的修养观,是从“正心”开始,以“克己复礼”为途径,进行自身素质的修养。(2)儒家的修养观可以理解为,人通过主观的努力,力求在道德、行为举止上表现出人的极高的好和善。修身的具体方法,有“自讼”,即反复诘问自己对了还是错了;“自省”,即对自己的思考省悟;“慎独”,即越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越是严格要求自己等。(3)在儒家的修养观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联系在一起的。首先是自我修养的提高,进而治家、治国、平天下。个人修养与远大目标的实现、个人品质的提高与社会责任义务紧密结合的修身、修养观千百年来一直为中国社会所推崇尊奉。

5.简述儒家在战国、西汉、宋明、现代四个时期所出现的流派及其主张。

答:儒家,自春秋起指孔子创立后来逐步发展的内在以仁恕、外在以礼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其在战国、西汉、宋明、现代四个时期的所出现的流派及主张如下:(1)战国时期,孟子的“仁政”、“民本”、“性善”、“气节”说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他全面而深刻的发展了儒家思想。“仁政”理论,主张统治者宽厚待民,采取仁慈的统治措施,施以恩惠,取民民心;“民本”,即正确认识人民、国家、君主三者之间的关系,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性善”,人本来是善良的;“气节”,孟子提倡“善养浩然之气”,养成坚持不懈、威武不屈的精神和“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抱负。(2)西汉时期,董仲舒的今文经学与阴阳五行学说结合的谶纬说

西汉武帝时,皇帝采纳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中国两千年以儒家之学为统治阶级之学的时代由此开始。董仲舒在治、讲今文经学中,把谶(预言吉凶)语与经学结合,大讲“天人感应”的“灾异”、“谴告”,先秦儒家思想的面目由此改变,被推上神学之途,同时孔子也被神化为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圣人”。(3)宋明时期,理(心)学

两宋时期,作为儒学新形式的理学出现。理即道,理学也称“道学”。理学提出了“格物致知”、“致良知”、“知行合一”的认识论,认为理学的要害在于“经世致用”而不是空谈道理。理学中的“心学”派主张“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其代表人物是明代的王阳明,他把心学发展到极致,是典型的主观唯心论。宋明理学援引道教、佛教理论解释儒家学说,融儒、释、道为一体,体系独立而完备,把儒家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4)现代新儒学

20世纪20年代开始形成的现代新儒学,在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产生。该派学者看到了西方文化出现的危机,企图以改造后的儒家文化来振兴中国,救治西方文化的失误。现代新儒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吸收道家、佛家心性之学,尤其是借助了西方科学思想和方法构建了儒学思想体系,以熊十力、梁漱溟、冯友兰等人最为著名,其思想价值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

6.道家在战国、魏晋时期有怎样的变化?

答:道家是春秋时期产生的学术派别之一,以老庄为主要代表,老子是其创始人。历史悠久的道家在战国、魏晋时期的变化如下:(1)战国以庄子为代表的学派

庄子深化老子学说,其思想玄思奇想,旷达高越,追求个性,恣肆无羁。庄子以“道”为宇宙本原,并具体说明,庄子主张通过“体道”而得道,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的精神境界,通过“无用之用”“大知”“庄周梦蝶”,进而“游世”,顺世而不失去自己的独立精神。而其哲学思想则是相对主义,其思想学说既有追求个性解放、实现自我价值、批判现实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2)魏晋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玄学”形式

道家学说适应自由解脱、个性清谈又远离危险的实际情况,在魏晋时期重新抬头,“玄学”大盛,成为当时哲学思想的主要流派。“玄”为深远莫测之意,“玄学”即从理论上探讨自然与人生的根本问题,以追求明晰自然本原之道理和理想人格为目标。其中“贵无派”以何晏、王弼为代表,主张世界的本原是“无”,否定灾异感应和谶纬迷信;名士派以“竹林七贤”为代表,主张“超名教而任自然”等。魏晋玄学的发展在最后得到大总结,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形成儒、道、佛三家构成的主体格局。

7.简述中原佛教八大宗派的基本理论。

答:中原佛教包括八大宗派,分别是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密宗、净土宗、禅宗,它们的基本理论是:(1)天台宗

天台宗以《法华经》等经典为依据创立。它提出了空、假、中三谛相通(三谛圆融)及短暂的心念活动即具有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现象(一念三千)的观点。(2)三论宗

此宗以《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为典据,该宗教义以真、俗(空、有)二谛为总纲,以彻悟中道实相为究竟。提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诸法性空”的观点。(3)唯识宗

该宗依据《成唯识论》宣扬“万法唯识”观。其基本理论是:

①外境非有,内景非无,即“唯识无境”;

②重“转依”,即以认识上主张由迷转悟为目的;

③不承认“众生皆有佛性”。(4)华严宗

华严宗以《华严经》为根本经典,其理论为“四法界说”。四法界为:事、理、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当认识达到“事事无碍”境界时,即可脱离苦海。(5)律宗

该宗的主要学说是心识戒体论,即僧人在受戒时所发生而领受在自心的法体,也就是授受的做法在心理上构成的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6)密宗

此宗的依据是《大日经》和《金刚顶经》,其理论主要是:

①以地、水、风、火、空为“胎藏界”之“色法”,以“识”为“金刚界”之“心法”,二者摄宇宙万有,而又皆具备于众生心中;

②佛与众生无根本差异,众生可以通过修习密法而使“三业”清净,“即身成佛”。(7)净土宗

净土宗认为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就可借助佛力与念佛所行之业力结合,往生极乐净土。(8)禅宗

禅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见性成佛;强调“顿悟”。

8.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是什么?

答: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有:(1)虚拟性原则

虚拟是戏曲反映生活的基本手法。中国戏曲的虚拟性表现在对舞台时间和空间处理的灵活性方面,以及具体的舞台气氛调度和演员对某些生活动作的模拟方面。它是中国追求神似、以形写神的民族传统美学思想积淀的产物。它极大地解放了作家、舞台艺术家的创造力和观众的艺术想象力,从而使戏曲的审美价值获得了极大的提高。(2)程式化的表现形式

戏曲表演中的关门、推窗、上马、登舟、上楼等动作皆有固定的格式。除了表演程式外,戏曲从剧本形式、角色行当、音乐唱腔、化妆服装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程式。程式是一种美的典范。(3)综合性

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的民族艺术。

①综合性首先表现在它融汇各个艺术门类而出以新意。舞蹈表演的程式规范化、音乐节奏的板式韵律化、舞美和人物造型的图案装饰化以及剧本文学的诗词格律化,这些不同的艺术门类共同构成了中国戏曲和谐严谨、气韵生动、具有高度美感的文化品格。

②综合性还体现在它精湛涵厚的表演艺术上。各种不同的艺术因素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通过演员的表演实现戏曲的全部功能。其中,唱、念、做、打在演员身上的有机构成,便是戏曲的综合性的最集中、最突出的体现。这四种表演技法有时相互衔接,有时相互交叉,构成方式视剧情需要而定,但都统一为综合整体,体现出和谐之美。

9.京剧有哪些主要的角色行当?

答:京剧主要有生、旦、净、丑四种角色行当。每个行当的面部化装、穿戴服饰和表演风格都有区别,具有鲜明的造型表现力和形式美。(1)生

生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生行又分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4个分支。老生一般饰演中年以上的剧中人;小生扮演剧中的翎子生(带雉翎的大将、王侯等);武生饰演戏中的武打角色;娃娃生专门扮演儿童一类的角色。(2)旦

旦,是京剧表演中唯一的扮演女性人物的行当。根据所扮人物年龄、性格、身份的不同而划分为正旦、花旦、武旦、彩旦等类型。正旦又称青衣,扮演的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人物;花旦一般饰演性格活泼的女子;武旦演的是以武功见长的女性;彩旦扮演女性的丑角,多扮演滑稽风趣或奸刁的女子。(3)净

净,一般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男性人物,因为在脸上勾画彩色脸谱,所以也称“花脸”、“花面”,又分为正净、副净、武净三大类。正净一般以唱功为主;副净一般以动作、造型表演为主;武净扮演以武打为主的角色。(4)丑

丑,由于化装时在鼻粱上抹以白粉而俗称“小花脸”,又同净角的大花脸(正净)、二花脸(副净)并列而俗称“三花脸”。在传统剧目中,丑扮演的人物种类繁多,有心地善良、语言幽默、行动滑稽的人物,也有奸诈刁恶、悭吝卑鄙的人物,分文丑、武丑两行。

10.四大名旦的表演各有什么特点?

答:在京剧表演中,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和尚小云并称“四大名旦”,他们的表演特点分别是:(1)梅兰芳

他的功底深厚,文武兼长;嗓音圆润,唱腔流畅大方;台风优美,扮相典雅。他的演唱艺术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美学原则,世称“梅派”。代表作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2)程砚秋

程砚秋在艺术上勇于革新创造,讲究音韵,注重四声,追求“声、情、美、水”的高度结合,唱腔幽咽婉转、起伏跌宕、回肠荡气、节奏多变,世称“程派”。代表作有《青霜剑》、《窦娥冤》。(3)荀慧生

扮相俏丽娇媚,做派活泼洒脱,世称“荀派”。他将京剧青衣、花旦、闺门旦、刀马旦的表演熔于一炉,兼收京剧小生、武生等行当的技艺,从唱腔、念白、身段到化妆等方面对京剧进行了改革和创造。代表作有《红娘》、《杜十娘》。(4)尚小云

尚小云的嗓音宽亮,行腔刚健峭拔,吐字清晰爽利,尤其是念白爽朗明快、流丽大方、字清音朗、极富感情色彩,世称“尚派”。代表作有《粱红玉》、《昭君出塞》。

11.举例说明京剧如何表现超脱灵动的时空形态。

答:(1)京剧超脱灵动的时空形态主要是靠表演艺术所创造出来的。京剧舞台的时空是在人物的运动和制约下不断变化的,可以在舞台场景、人物不变的情况下,完成时空的转换。点上灯表示天黑了,唱一段后又吹了灯,就表示天亮了,已经过了一夜。手拿一支桨,舞台就表示水面;手拿刀枪,舞台就表示战场。舞台上的各种环境都是靠人物的表演来创造和体现的。(2)京剧这种极其超脱灵动的时空形态,也与其连续性的上下场结构形式相关。演员由上场门出,门楣上书写“出将”;从下场门入,门楣上书写“入相”。比如在京剧《杨门女将》里,身著常服的穆桂英由丫环陪同上场,她这样的上场,舞台就是天波府内,来到厅堂拜见老祖母佘太君,从下场门回到自己的住所。接着在紧锣密鼓中,持枪的穆桂英率众女将从上场门浩荡而来,她这时已是在校场操练兵马,然后再从下场门回到营房。演员的上场下场,角色在舞台上的进进出出,实现着戏剧环境的转换并推动着剧情的发展。

12.戏曲演员为什么又称“梨园子弟”?

答:梨园本是唐代都城长安的一个地名,后因唐代玄宗李隆基在此地教演艺人,梨园便逐渐演变为专门训练艺人的组织场所,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集音乐、舞蹈、戏曲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学院”。据《新唐书·礼乐志》记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人,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所以后世的戏曲演员都称自己为“梨园子弟”,称戏曲界为“梨园行”,并把唐玄宗奉为梨园行的祖师爷。

二、简答题

1.中国的评剧和话剧著名的代表剧目有哪些?列举昆曲、黄梅戏、越剧、评剧的代表剧目和著名演员。

答:(1)评剧

著名代表剧目:《小女婿》、《刘巧儿》、《小二黑结婚》。(2)话剧

著名代表剧目:郭沫若的《屈原》、曹禺的《雷雨》以及老舍的《茶馆》。(3)昆曲

①代表剧目:《牡丹亭》、《十五贯》。

②著名演员:魏良辅、俞振飞、白先勇等人。(4)黄梅戏

①代表剧目:《天仙配》、《女驸马》、《打猪草》。

②著名演员:严凤英、王少舫、吴琼等人。(5)越剧

①代表剧目:新中国成立后整理改编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祥林嫂》。

②著名演员:袁雪芬、尹桂芳等人。(6)评剧

①代表剧目:《花为媒》、《刘巧儿》、《秦香莲》。

②著名演员:李忆兰、新凤霞、小白玉霜等人。

2.简述汉字书体的演变过程。

答:汉字的发展可以分为古文字时期和今文字时期。前者指自甲骨文至小篆,后者指从隶书到楷书。(1)古文字

①甲骨文:殷墟甲骨文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古老的成熟的汉字体系,初具书法美。

②金文:是指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古代文字,圆笔较多,线条自然庄重,字形趋于工整,具有相当程度的书法美。

③篆书:是指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官吏使用的文字,分大篆和小篆。大篆中的石鼓文是我国最古的文字;小篆将汉字的图案化进一步向符号化推进,是中国文字史上首次出现的全国统一的规范文字,以李斯的《泰山刻石》为代表。(2)今文字

①隶书:经过简化、草化篆书演变而来,东汉时发展到顶峰,完成了古文字到今文字的转变,以《礼器碑》、《张迁碑》、《曹全碑》等为代表。

②楷书:兴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完全成熟于唐代,沿用至今。楷书形体方正稳定,笔画平直明确,以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多宝塔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等为楷模,楷书名家有王羲之等人。

③草书:是隶书的草写体,起源于西汉,东汉章帝时盛行,东晋以后楷书的草体称“今草”。草书形式连绵,贯通一气,代表名家名品有张旭的《古诗四帖》、张素的《论书帖》等。

④行书:产生于东汉末年,由楷书变化而来,有行楷、行草之分,在魏晋以后成为日常使用的主要字体。代表人物及作品有王羲之的《兰亭序》以及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3.汉字有哪五种主要书体?各种书体书法艺术成就最高的是在什么时代?

答:(1)汉字的五种主要书体: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2)汉字五种书体书法艺术成就最高的时代分别是:

①篆书:秦统一中国之后推行小篆,篆书艺术发展到高峰,以《泰山刻石》为代表。

②隶书:东汉是隶书的成熟和鼎盛时期,代表作有《礼器碑》等。

③楷书:唐代是中国书法史上楷书的高峰时期,以欧、虞、褚、薛四大家及后唐颜真卿为代表。

④行书:晋朝时行书的艺术成就最高,以王羲之的《兰亭序》为标志。

⑤草书:今草自魏晋后盛行不衰,到唐代时艺术成就最高,以张旭、怀素的作品为代表。

4.结合名家名作谈一谈如何欣赏中国书法。

答:欣赏中国书法要讲究“三性”、“五美”,其具体内涵是指:(1)欣赏书法作品应把握“三性”

①书法作品的抒情性

如王羲之《兰亭序》所表达的是一种洒脱之情。

②欣赏进入的同步性

即在欣赏时细心揣摩、体会书写者的动作、神态甚至心理。

③书法感受的双重性

即书法作品兼具艺术与文学的双重性,书法欣赏也要包括形式美和文字内容美两个方面。以苏轼的《赤壁赋》为例,苏轼的诗文素养深厚,他的《赤壁赋》兼有艺术与文学双重美感。(2)欣赏中国书法应把握“五美”

①书法作品的线条美

a.圆厚的立体感,强调“中锋运笔”。

b.笔力的力量感,常用“屋漏痕”来形容其艺术效果,如颜真卿作品中所含的强劲笔力。

c.起伏的节奏感,例如《兰亭序》如《春江花月夜》般静谧悠然。

②书法作品的结体美

a.和谐自然之美,如赵佶的瘦金体运用了均衡美的法则,造成了一种奇绝险劲的字势。

b.流转变化之美,例如王羲之的《兰亭序》20个“之”字无一雷同。

③书法的章法美

a.阴阳调和,气血贯通,讲究笔意起伏,气脉贯通。

b.计白当黑,虚实相生,要求有意识的、精心的留白。

④书法的墨法美

如《祭侄文稿》中墨韵的变化使作品生机盎然。

⑤书法作品的神韵美

例如柳公权的字铁画银钩,心正笔正。

5.中国绘画有哪些艺术特征和基本技术因素?

答:(1)中国绘画的艺术特征

中国绘画在达意抒情上,讲求以形写神、意在笔先、物我相融的意境,绘画同书法、篆刻、诗文相互影响,是中国绘画显著的艺术特征。(2)中国绘画的基本技术因素

①运用线条点簇和墨色的变化等描绘对象,抒发情怀;

②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的构图方法;

③高度概括,突出主题的表现手法;

④不断吸收外来艺术的精华,经过汲取、净化丰富自己;

⑤中国绘画与诗、书、印有机结合。

6.中国文人画有哪些特点?

答:文人画,又称“士人画”,泛指封建社会文人、士大夫的绘画。文人画是士大夫词翰之余的消遣或自我表现,故又称“墨戏之作”,往往比较注重思想性的表达。(1)作者必须是具有多方面文化修养之人,作画的目的主要用以抒发作者情趣。(2)作画题材主要是花鸟、竹石、水波烟云,很少画人物,多以物寓意,梅兰竹菊等成为常见题材。(3)作画方法随意而至,形象处理上强调神韵而忽视形态,以有意而思为目的,不似之似为最高境界。(4)艺术形式强调诗书画印相结合,强调诗文琴棋为不可缺少的画外功,熔多种艺术于一炉。

7.中国绘画有哪些基本画科和画派?特点如何?

答:中国绘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画科和画派,其基本分类及特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按照绘画题材,中国画主要分为人物、山水、界面、花鸟四大基本画科。

①人物画

是指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其特点是人物个性逼真传神,气韵生动,形神兼备。

②山水画

是指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其特点是在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

③界画

是指以宫屋、屋宇、楼台亭阁等建筑物为题材,用界笔直尺画线的绘画。我国目前现存最早的一幅大型界画是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道西壁的《阙楼图》。

④花鸟画

是指以描写花卉、瓜果、竹石、鸟兽、虫鱼等为主体的绘画。以梅、兰、竹、菊“四君子”画最为传统常见。(2)中国绘画的流派

①历史上的著名画派

a.元四家:是指黄公望、王蒙、倪瓒和吴镇。他们的山水画,以冷落、荒寒、超然逸世的意境为主,对明清两代文人画有重大影响。

b.吴门画派:是指活动于明代中后期苏州地区,以文徵明、沈周、仇英、唐寅四大家为代表的画家群,亦称“明四家”,崇尚北宋和元代山水画风格。

c.清代的“四僧”和“四王”

第一,“四僧”是指弘仁、髠残、八大山人、石涛,是创新派的代表。他们在绘画上不为成法所束缚,讲求创新,注重个性表现。

第二,“四王”是指王时敏、王鉴、王翚和王原祁,是摹古派的代表。他们以“正统”自居,领导画坛,倡导摹古,注意总结古人的经验。

d.扬州八怪

是指活跃在清代江苏扬州地区的画派,包括金农、黄慎、郑燮、李鱓、李方膺、汪士慎、高翔、罗聘等十五位画家。该派大胆革新,注重表现个性,多以山水、人物、花卉为题材,讲究诗书画相结合,不合当时画坛流行的尚古模拟之风。

e.海上画派

是指活跃于清代末年上海的画派。该派画家群主要人物有赵之谦、任熊、任颐、虚谷、蒲华、吴昌硕、吴友如、钱慧安等。该派的特点是能破格创新,重视人品学养以及在民间艺术上发掘探索,善于借鉴外来艺术,作品多为雅俗共赏之作。

f.岭南画派

是指辛亥革命前后创立于广东地区的新兴中国画派。该派始于居巢、居廉,完善于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三人。该派在继承中国传统绘画精神的同时,融入日本和西方绘画技法,以现代建筑入画,创造出色彩鲜艳,富有南国地方色彩的新风尚。高剑父的《雨景图》等为代表作。

②20世纪中国画坛上的流派

a.传统派

第一,晋唐宋元的传统派

该派以吴湖帆、谢稚柳、于非暗、陆俨少、溥儒为代表,消化吸收古代传统,画风谨严规整且形成自身风格,注重所描绘对象的客观真实性,即形神兼备。

第二,明清的写意传统派

该派以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唐云、程十发为代表,画风纵逸恣肆,大都一挥而就,注重个性情感的抒发,讲求形式自律的笔墨趣味。

b.中西融合派

第一,写实派

该派以徐悲鸿为代表,讲求以“素描”为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侧重于客观的“再现”。既有西方绘画对形体塑造的追求,又特别强调中国画所具有的神韵追求,注重于美术展览。

第二,现代派

该派以林风眠、刘海粟为代表。讲求形式的构成,侧重于主观的表现,偏重于与国际接轨的艺术交流。

③20世纪50~60年代两个画派

a.江苏画派

代表人物为傅抱石、钱松岩、亚明、魏紫熙、宋文治等画家。代表作有《井冈山黄洋界》、《烟雨莽苍苍》、《千峰送雨图》等。

b.长安画派

该派以赵望云、石鲁、方济众、康师尧等画家为代表,主张绘画要贴近生活,强调画家要有气骨。代表作有《转战南北》等。

8.欣赏中国绘画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答:欣赏中国绘画应该从气韵、意境、笔墨、画法、留虚空白五个方面入手。(1)欣赏中国绘画的气韵

从整体上把握画家作画时的精神状态和作品完成后给人的感受。(2)欣赏中国绘画的意境

意境一半在画面上,一半在画外,一半在画家心灵中,一半在观者心灵中。(3)欣赏中国绘画的笔墨

中国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要有笔墨。以书法为基础的“用笔”在一种深邃的技术基础上反映了内在的字养,笔墨出之于手,实根于心。(4)欣赏中国绘画的画法

从画法上看,中国绘画分三类:正规画法、写意画法、商品画法。(5)欣赏诗、书、画、印

诗、书、画、印合为一体是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特点,讲求诗画同源,以书入画,印画同辉。

(6)欣赏中国绘画的留虚空白“留虚空白”体现了中国画论中的“计白当黑”、“惜墨如金”的观点。

9.中国和西方绘画的主要差异在哪里?

答:基于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中西绘画在艺术观念、审美情趣、具体技法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

①中国绘画是散点透视,将不同时空的事物共绘一图,以形得神。

②西方绘画是焦点透视,即立足一点,描写物象。(2)写意与写实

①中国绘画追求以貌取神,以抽象之美表达其意。

②西方绘画强调写实,以具象美表达构象。(3)“点线结构”与“块面结合”

①中国绘画用尖锥毛笔通过“平、留、圆、重、变”等笔法筑成“点线结构”。

②西方绘画用扁平的“刷子”构成一种“块面组合”形式,表现物象的“质量感”和“体积感”。(4)墨分五色与色彩世界

①中国绘画通过用水使墨有浓淡之分,要求有凸凹之形,以线条来表现物象的质感,即所谓“墨分五色”。

②西方绘画中,画家往往选择特定的色调或强烈的对比色彩去构成油画的主题和意境。(5)光影与透视

①中国绘画由于“点线结构”的局限性,无法表现“块面”的“光影”和“透视”效果。

②西方绘画善于用光表现物体的立体感、轮廓、深度和空间,追求“环境”和“透视”效果。(6)构图

①中国绘画在构图布局上要求空灵和单纯,讲究意境和情调,画面要气韵生动,在造型上多以偏侧、仰视和俯视下笔,使画中物象显出主次、虚实的分别,多留白。

②西方绘画在画面上全部绘图着色,用不同色彩表达、烘托主题。一幅西方油画,在完成后,无法再添笔加彩。(7)诗、书、画、印与签名

①中国绘画讲究诗书画印结合。书画同源,以书入画,印画同辉。几种艺术在同一画面上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中国绘画的艺术语言。

②西方绘画完成后,画家仅在画面一角签名和注明日期,不构成画面的有机部分。(8)绘画形式与题材

①中国绘画形式丰富多样,有中堂、挂轴、册页、长卷、通屏等。题材有人物山水、花鸟虫鱼等,可反映宗教、民俗、宫廷、园林等社会生活。

②西方绘画形式多为镜框式,形式较少。西方古典油画题材多为宗教、神话、风景和现实生活等。(9)笔墨美学

①中国绘画特别注重笔墨技法的研究,注意笔墨功夫,讲究运笔用墨。

②西方油画运用“块面结合”的技法,因此,没有笔墨项目的美学研究。(10)留有余地与完美无缺

①中国绘画以书法为骨干,以诗景为灵魂,画面留有很多空白处,让人产生美感和遐想。

②西方油画以建筑空间为间架,以雕塑人体为对象,以写实主义手法在画布上全部涂上颜色,没有空白,布满颜色让人感到完美无缺。

专题二 宗教文化

1.简述佛教传入我国的经过(包括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

答:(1)汉传佛教: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汉传佛教经克什米尔,越过葱岭,沿天山山脉南北两路到达阳关和玉门关而传入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以“译经”为主,魏晋时期有了正式的佛教信徒,建立了自己的使戒制度,隋唐时期创立了佛教八大宗派,佛教表现出世俗化特征。宗派佛教的出现标志着佛教完成了中国化的过程。(2)藏传佛教:大约在5世纪,藏传佛教从汉地和印度传入西藏,赤祖德赞时代,政府推出了“七户养僧”制度,朗达玛统治时期是藏传佛教的“毁法时期”。10世纪中期之后,佛教再次从安多、康巴地区传入西藏,开始了“后弘期”,佛教宗派开始出现,宗喀巴创立格鲁派,西藏佛教走向兴盛。1643年西藏进入政教合一制度时代,藏传佛教进入发展的鼎盛期,13世纪前后,藏传佛教流传到了蒙古地区。(3)南传佛教:又称“上座部佛教”,由印度恒河一带传入斯里兰卡,再由斯里兰卡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地,在大约7世纪上叶以口耳相传的形式传入我国云南地区,后因战火而消亡。大约到13世纪时,佛教再次从泰国和缅甸传入云南,分为润派佛教和摆庄佛教,后又出现多列派和左抵派等派别。

2.中国主要佛教流派(包括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有哪些?

答:(1)汉传佛教有十宗:成实宗、俱舍宗、三论宗、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禅宗和净土宗;(2)藏传佛教有六大宗派: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觉囊派、希杰派;(3)南传佛教的主要派别是润派、摆庄派、多列派、左抵派、摆坝派和摆孙派。

3.举例说明佛教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答:佛教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佛教对汉语语言学的影响

①词汇和词汇学

a.由于译介佛典,汉语中增加了大量新词新义,如万劫难复、回光返照、本来面目等;

b.佛典传译影响汉语词汇的结构,推动了汉语双音节化的发展,并引进梵语构词法。

②句法与修辞

佛典输入了许多新句法,并发展了汉语固有的一些修辞形式,如颠倒词序、颠倒句序、提示疑问句、排比句法、反复重叠、长修饰语、长复合句等。

③语音学

a.“切音”的发明:受梵语的启示,汉语字音开始分解出声母和韵母,发明了“反切”。

b.四声的发明:汉字读音用印度“声明”转读佛经有平、上、去三声,又把缀有(k、k‘、p、p‘、t、t‘)辅音音尾的字单独归为“入声”一类,形成了四类声调。(2)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①诗歌

诗文中平添一份脱俗逸趣,如五代的齐己、贯休,清代的敬安,近代的太虚、苏曼殊等都是将佛理贯通诗歌的代表作家。

②小说与说唱文学

a.小说

第一,佛教为古代志怪和神魔小说直接提供故事来源,启发了作者的艺术构思,如干宝的《搜神记》、吴均的《续齐谐记》等;

第二,佛教以其幻想力、因果报应和出世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西游记》、《红楼梦》等都充溢着佛教思想。

b.说唱文学

中国僧徒在民间传教时用的是“转读”“梵呗”和“唱导”三种方法,这种读、唱的结合直接导致了通俗文学中说唱文学的发生和发展。如《维摩诘经讲经文》、《王昭君变文》、《董永变文》等都是佛教影响下的产物。(3)佛教对中国其他艺术的影响

①建筑

佛教中国化的同时,宗教性的装饰点缀,普遍地渗透到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之中,如莲花纹、石狮子等,尤其突出的是佛教把塔带到了中国。

②雕塑

早期的佛像属于印度犍陀罗风格,后渐渐与中国传统的圆雕艺术融为一体,更为中国化,如洛阳龙门石窟佛像雕塑。

③绘画和书法

a.中国传统的线和墨与外来的面与色不断交流,改变了中国绘画的面貌;僧人中出现不少著名画家,如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石涛、弘仁、髡残并称为“四大画僧”;

b.僧人中有不少书法家,如隋代的智永、唐代的怀素、明末的八大山人、近代的弘一等。

④音乐

为了弘法,佛教重视音乐,佛曲与民间乐曲、宫廷乐曲交融互采,渐渐形成了具有“远、虚、淡、静”风格的中国佛曲,又与道曲相摄相入,发展为中国独特的佛教音乐,如明代北京智化寺的佛教音乐京音乐。

4.佛教的“十二因缘”是什么?

答:十二因缘,亦称十二缘起支。它们互为因果,一个因造成一个果,此果又为后果之因,生生不断,依佛理的解释,即“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也称为“三世两重因果”。十二因缘分别是:(1)无明,即对佛理无知,这是堕入轮回和苦的根源。(2)行,是指意志的活动。因为无明才驱使堕入轮回的意志活动产生。这两“支”是过去世造的“业”,导致现在世之果。(3)识,是指投胎时的心识,属于精神活动,因为意志活动的牵引,也就是过去世所造“业”的“业力”作用,使心识到相应的地方投胎。(4)名色,名指心,色指身;名色指身心。因为有“识”,才会有“名色”聚合的胎儿开始其身心发育。(5)六入,六即眼、耳、鼻、舌,身、意,“六入”即“六根”,终身因为有“六入”,才知道外在消息。因为有“名色”,“六根”才有了依托体,即胎儿由混沌之体发育出感觉器官和意识而在母体中长大。(6)触,即触觉。因为有“六入”,才会有触觉。这里指胎儿的降生和幼儿阶段。(7)受,是指通过“触”对外界事物所获得的各种感受。(8)爱,即贪爱。包括爱自身和爱他物两种,因为有了感受才产生爱欲。(9)取,是指对事物的一种执着,一种难以割舍的行为。有“爱”才会有“取”。(10)有,是指一生所造之“业”。不断地“取”才积聚了“有”。从“识”至“有”为现在世所做之“业”,但其中的“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支是过去世所造“业”导致的现在世的五果,“爱”、“取”、“有”三支是现在世所造未来世之因。(11)生,即来世之生。今世所造之“业”必然引起果报,导致来世的再生,从而轮回至下一世。(12)老死,因有生才有死。这里的“生”、“死”指未来世。

十二因缘反复轮回流转,便形成三世两重因果,众生据自己所造“业力”即善恶之大小轮回于“六道”之中。此“业力”谁也不能改变,即使佛也不能,只能靠自己。

5.道家和道教有何不同?道教的主张是什么?

答:(1)道家和道教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点:

①本质不同

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哲学思想学派之一。而道教是两汉时期在中国形成并传播的一种多神宗教。

②价值取向不同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它诉诸心灵或理性。道教虽吸收了道家的部分思想,但价值取向并不相同。道教以长生不老之道为最高信仰,它用神仙不死之道教化信仰者,劝人通过养生修炼和道德品行的修养而长生成仙,最终解脱死亡,求得永恒;它诉诸人的情感、情绪或情趣。

③渊源不同

道家由老子创立,而道教虽奉老子为祖师,但其主张与老子、庄子的思想并不完全一致,而更多得益于汉初盛行的以老子之名言修道养寿的黄老道。道教的另一渊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神仙家,亦可遥追殷商的鬼神崇拜。(2)道教的主张有以下三点:

①神学创世论(实质是神创论世界观)

道教继承和改造了道家的宇宙论,将《老子》书中所说的“道”,改造为人格化的至上神,称为“大道”或“太上道君”;唐代中叶以后人格化的至上神演变为“一气化三清”,老子即其中“道德天君”的化身,进而编造出上起宇宙初始,下及秦汉后,“太上大道君”开天辟地、化形降世辅助帝王、传经受戒、教化生民的故事。葛玄、葛洪则编造了元始天王开天辟地、创世传教的神话。

②重己贵生论

道教的人生观强调要珍视个体生命的存在,不要“以身殉物”,只有放弃对名利物欲的追求,才能避免为物所累。人生可贵的是生命,“我命在我不在天”,人之性命不完全取决于天命,人类有可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来改变生死命运;长生可为,方术有效,主张追求长生而积极追索生命的意义。

③有无双遣论

道教重玄学派主张非有非无的“中道观”,以既不肯定又不否定的辩证逻辑,来说明道体超言绝象的本性,唯有遣除分别有无、色空的主观想法,方可悟得道体,达到自我与道相通的境界。

6.简介历代《道藏》的编纂。

答:《道藏》是道教的经典统称,经历了从历代编纂到被毁损再到重修的过程。(1)编纂

①大约在唐高宗、武则天时期,《道藏》形成;

②唐开元年间,首次由官方组织编修《道藏》;

③北宋时宋太宗下令搜访道书,宋真宗时大举增修《道藏》,称《大宋天宫宝藏》;

④金章宗时编成《大金玄都宝藏》;

⑤元太宗时印成《玄都宝》;

⑤明代编成《正统道藏》,明清两代曾多次印刷,颁赐各地道教宫观。(2)毁损

①1281年,元世祖下令焚毁《道藏》经版,使唐宋以来历代道士精心保存的大批道教经典惨遭浩劫;

②八国联军侵入北京,《道藏》经版悉遭焚毁。(3)重修

①民国初,以白云观所藏《道藏》为底本,重新印制;

②1996年,组织编修《中华道藏》;2003年,完成整理,改编成一部新《道藏》。

7.简介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答: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1)对政治政权的影响

①在隋唐时期,隋唐开国皇帝利用道家“谶语”为改朝换代辩护;

②对唐代的学士制度等官制也产生过很大的影响。(2)对伦理道德的影响

①道教伦理教人向善;

②道教伦理教人遵守职业道德;

③道教反对赌博、吸毒等不良习气。(3)对科技领域的影响

①医学方面

不少医学名家出身于道教。

②天文学方面

a.以浑天说解释宇宙结构;

b.进行了大规模的天文物理学研究,进行日食和月食的研究;

c.投入大量精力进行观星和绘制星图的活动,如二十八宿、北斗星等。中国古代天学、星象学中有不少是道士或受道教影响的人物。

③物理学方面

a.道教的星占、太乙、遁甲等术涉及数学推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数学的发展;

b.《数术记遗》首次记载了珠算。

④光学方面

a.道教对光学现象有独特感觉和认识,对平面镜的成像原理以及凸透镜原理有所认识;

b.全真道士赵友钦曾进行了大规模光学实验活动。

⑤科技发明方面

a.四大发明中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的发明均与道教有关;

b.水法炼铜技术是道士对世界冶炼技术的一大贡献;

c.在机械制造领域,教徒发明的秤漏,在漏刻计时技术中曾经长期居于主要地位;

d.设想通过发明某种具有飞行功能的机械实现飞天之梦,为人类航天技术前史做出了独特的贡献。(4)对哲学思想的影响

宋明理学的核心人物对道教哲学的理论框架有所借鉴。(5)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伴随着道教的产生出现了道教文学,其主要体式有道教散文、道教小说、道教诗词和道教戏曲。

①道教小说:《三言》、《二拍》、《封神演义》、《吕仙飞剑记》、《四游记》、《韩湘子全传》等。

②道教诗词:

a.词牌名称:炼丹诗、咒语诗、游仙诗、步虚词等。

b.代表人物:王绩、王勃、张九龄、李白、李贺、李商隐等。

③道教的绘画、雕塑:山西永乐宫的绘画和晋祠的宋代雕像等极具代表性。

④道教的戏剧、音乐:道教的戏剧和音乐保存了不少古代音乐遗产。(6)对民俗的影响

①道教堪舆:其步骤,如寻龙辨脉、察砂、观水、点穴和立向等流传下来。

②道教纪念日:演变成为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

③道教的神明诞辰节、升天节、喜庆节等。

8.简述道教的“修炼”和“服食”。

答:(1)道教的“修炼”主要包括两个学说:

①内丹道派的性命双修论:认为以自身为鼎器,精气为药物,经阳神控驭精气在自身中以阴阳法则循环运行,凝练成丹,即是内丹。若内炼成功,阳神可从顶门自由出入,飞升天界,超出生死;

②全真道的识心见性说:认为要保全作为人性命之根本的三要素,使其不受污损。强调“修即超无色界”,以“全精、全气、全神”为全真修持的目标,以“识心见性”为修仙正途,要求信徒既要出世无为(修心体道),又要入世有为(行善济世)。(2)道教的“服食”包括三类:

①服气辟谷法:以服气为主,吞咽清新的气体,吐出废气,吐故纳新,达到强身健体之目的;辟谷即减食、节食,逐渐断绝五谷,不知五味;

②服食五牙法:即服食口腔中的唾液,利用唾液杀菌解毒、促进消化等功能抵御疾病;

③服食烧炼:即服食丹药。道士以丹砂、铅、汞等为原料,用炉火烧炼,得到金丹,服食它们就可以使身体不朽,凡人成仙。

9.为什么伊斯兰教能在唐代得到传播和发展?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的两个主要阶段是什么?

答:(1)伊斯兰教能在唐代得到传播和发展的原因

①外交往来频繁,尤其是丝绸之路为伊斯兰教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到中国经商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大食人中,大部分为伊斯兰教徒,他们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国,在中国停留、居住,其宗教生活推动了伊斯兰教在唐代的传播。

②经济繁荣。唐代经济稳定,工商业特别是商业活动繁忙,繁荣昌盛,加之文化上兼收并蓄,人们注重精神和文化修养,为文化发展及宗教发展提供了基础。

③政治清明,对外开放,实行和平友好政策。唐代在政治和军事上都与国外频繁接触,特别是当“安史之乱”危及朝廷时,为平定叛乱,唐肃宗借大食西域之兵20余万,这些士兵曾“客入长安”。战后,有些士兵自愿为唐帝国臣民,其中一部分被准允留居中国,这些人买田置宅,娶妻生子,以至于在当时长安出现了一个由3000阿拉伯裔中国籍伊斯兰教徒为主体的社会集团,这些都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宗教发展。(2)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的两个主要阶段:

①早期传播阶段

唐至宋的五六百年间为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早期传播阶段。伊斯兰教民通过商业、军事等原因进入中国,聚集在京师和通商口岸城市,居住在“蕃坊”,朝廷以礼相待,对其宗教信仰给予尊重和容纳,为这些人兴修规模宏大的清真寺,以便进行宗教活动等。

②兴盛阶段

南宋至元代为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的兴盛期。南宋至元代我国伊斯兰教徒日益增多,元朝时政府专设了管理伊斯兰教事务的政府机构,并设回民国子学,进行宗教教育,这些都促进了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快速传播。

10.简述伊斯兰教的“朝功”。

答:伊斯兰教的“朝功”是其宗教义务之一。朝即朝觐,又称“朝功”。伊斯兰教规定:每个成年的穆斯林,无论男女,在身体健康、神志健全、经济宽裕、路途平安等条件下,一生中应至少去沙特阿拉伯麦加城内的“克尔白”朝觐一次。朝觐主要分“正朝”和“副朝”两种,正朝(阿拉伯语为“哈吉”)即通常意义上的朝觐,又称“大朝”,时间确定为每年伊斯兰教历l2月8日~12日,共5天,是每个具备条件的穆斯林都应履行的宗教义务;副朝(阿拉伯语为“欧姆莱”)又称“小朝”、“巡礼”或“瞻礼朝”,没有时间限制,除正朝的5天(一说3天,即8、9、10)除外,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此外,还有“享受朝”、“连朝”、“单朝”以及“代朝”等。

11.伊斯兰教的门宦制度在中国是如何形成的?

答:门宦制度是中国穆斯林特有的组织,伊斯兰教的四大门宦为哲赫忍耶、虎非耶、戛底忍耶、库不忍耶。其门宦制度在中国形成的历史条件:(1)康熙、乾隆两代是清朝的全盛时期,满族贵族慑于汉族的反抗,不敢过度进行压迫剥削,于是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人口激增,为门宦制度的成立提供了物质基础;(2)清朝海禁开放,中西海陆交通渐通,商业贸易发展,因此波斯、阿拉伯和中亚伊斯兰教各派(以苏菲派为主)也随着商业贸易的开展传入了中国,它逐渐和儒、道思想及中国封建制度相结合,在10世纪至11世纪创立了门宦制度,形成一种具有宗教世袭身份、地位和特权的高门世家。

12.我国信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有哪些?各自有哪些习俗?

答:(1)我国信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有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塔尔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撒拉族、保安族、东乡族10个少数民族。(2)信奉伊斯兰教的各少数民族的习俗

①回族

a.回历每年9月开斋节,又称肉孜节。从见新月到下月见新月终的一个月里,凡男子在12岁以上,女子9岁以上,都要把斋。即从日出后到日落前,不得进食,直到回历10月1日开始为开斋,届时要欢庆3天,家家宰牛、羊等招待亲友庆贺;

b.回历12月10日古尔邦节,节日当天不吃早点,到清真寺做过礼拜之后宰牛献牲。献牲的牛羊,要体态端正,无缺损,宰后的牲畜按传统分成三份,一份施散济贫,一份送亲友,一份留自己食用,但不能出售。

②维吾尔族

除开斋节、古尔邦节外,伊斯兰教的“六大信仰”、“五功”等总的信仰原则也为维吾尔族人民所遵守,维吾尔族民间形成每天做五次礼拜,每周五进行一次集体礼拜,每年封斋30天,缴济贫税等。禁食自死物、血液,禁食猪、狗、驴、骡肉和猛兽的肉及未诵安拉尊名而屠宰的动物,打死的动物、互相残杀而死的动物、野兽吃过的动物,也禁止喝酒。在做某事之前特别是在进餐时诵念奉真主之名,说“毕斯弥拉”。

③哈萨克族

古尔邦节早晨,成年男子都必须到清真寺做礼拜,如牧区无清真寺,则由当地的毛拉指定一个山坡,面向沙特阿拉伯麦加方向集体做礼拜。做完礼拜后,即回家宰羊"献牲"。古尔邦节一般过三天,甚至半个月。哈萨克族有许多禁忌,如:年轻人不准当着老人的面饮酒,不准用手乱摸食物,绝对不准跨越或踏过餐布,不准坐在装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忌讳当面数主人家的牲畜,不能跨过拴牲畜的绳子,也不能骑马进入羊群。

④塔塔尔族

除开斋节、古尔邦节外,“撒班”节(又称犁头节、犁铧节)也是一年后一度的盛会,每年春耕结束后以乡为单位进行欢庆活动,既庆祝春耕完毕,又祈望来秋丰稔,由有威望的长者主持,主要活动有摔跤、攀竿、唱歌、跳舞、赛跑、拔河、赛马等。

⑤塔吉克族

禁食猪、狗、驴、马、骡肉、自死动物及水产品,忌把剩茶、剩饭倒在地上,忌用脚踢羊和脚踏食盐及其他食物,忌人去看羊产羔,交谈时忌脱帽。塔吉克族有肉孜节、古尔邦节、播种节、引水节、皮里克节、肖公巴哈尔节等传统节日。

⑥柯尔克孜族

有肉孜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掉罗勃左节等节日,柯尔克孜族喜欢红色,衣帽、服饰、民族手工艺品等也多用红色装饰,过节时人们都要穿新衣,以油茶招待客人。

⑦乌孜别克族

a.苏麦莱克仪式,每年春季,以乡村为单位,村民集中用麦苗熬制成一种紫色的粥样甜汁食物,第二天由长辈向各户分发以纪念从事农业的先民。也有传说是为纪念先知的两个孙子的。

b.割礼仪式,又称“小喜”,男孩在5~7岁时进行,源于伊斯兰教教仪。

⑧撒拉族

实行家族外婚,近亲家族“阿格乃”和远亲“孔木散”之间禁止联姻;受伊斯兰教文化影响,妇女普遍戴“盖头”,穿色泽艳丽的大襟花衣服,外套黑色坎肩,佩戴长串耳环、戒指、手镯、串珠等手饰。葬礼从速从俭,行土葬。

⑨保安族

其习俗与回族相似,除春节等几个传统节日外,几乎全部节日都属于伊斯兰教的宗教节日,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保安族严禁与非伊斯兰教民族通婚,如若通婚,对方婚后必须立即改信伊斯兰教;妇女必须戴着盖头出门,不能留长指甲;不能跨越斧子、镰刀、绳子等生产工具,新娘忌入席,婚后三天忌食男家饭,客人进餐时不得剩饭。

⑩东乡族

每个月都有节日,每过了年逐月轮换,一年12个月,每个月36年后循环往复一次。这和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东乡族有四大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阿守拉节,都来源于伊斯兰教。在东乡族,肉食需经阿訇或品行端正的长辈宰杀,放血后才能吃;忌吃猪、狗、马、驴、骡和凶猛禽兽的肉;不能反手倒水,吃饼子、馒头都要掰开或掰碎后吃,不能吃整的。

13.基督教在中国的名称有哪些?

答:基督教在中国的名称有很多种,唐朝时称景教,元朝时称也里可温教或十字教,明清之际称天主教,明清之后华人都习惯把新教称为基督教或耶稣教,而将罗马公教称为天主教,正教称为东正教。

14.简述基督教四传中国的历史。

答:(1)第一次传入

在唐贞观九年(635年),基督教的一个分支聂斯托利派曾传入中国,史称景教。会昌五年(845年)唐武宗灭佛,殃及基督教,流传了210年的景教在中原绝迹。(2)第二次传入

在13世纪末至14世纪中叶的元代,随着蒙古入主中原,景教再次来到中国。景教也称“也里可温教”、“十字教”,是色日人和部分蒙古人信奉的宗教,故而社会地位颇高并取得诸多特权,但流传不广。随着元朝的灭亡,兴盛一时的也里可温教在中国销声匿迹。(3)第三次传入

在16世纪的明清之际,罗马公教随着西方殖民主义浪潮传入中国。1582年8月,耶稣会会士利玛窦抵达澳门,他以传播科学知识为媒介,以天主教教义与儒家思想相融合作为传教方针,为天主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4)第四次传入

鸦片战争后,传教士依仗不平等条约,在中国的土地上到处设立教堂、修道院,兴办学校、孤儿院,发展基督教。义和团运动后,爱国的中国教徒为了摆脱外国教会的控制,发起了中国基督教自立运动以及其后的本土化运动。

15.《圣经》的内容由哪些部分构成?

答:《圣经》的内容由《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大部分组成。(1)《旧约全书》是犹太教的圣书,因书中讲述上帝与犹太民族在西奈山定下盟约——西奈山之盟,故名《约书》。基督教继承此说,但认为基督以他的流血受死而在上帝与人之间建立了新约,乃称自犹太教承继下来的部分为旧约。从结构来看,《旧约》大体可分为“律法书”、“先知书”、“圣录”三部分;主要内容为关于世界和人类起源的故事传说,犹太民族古代历史的宗教叙述和犹太教的法典、先知书、诗歌、格言等。(2)《新约全书》是基督教本身的经典。基督教认为它是基督的使徒和弟子著作的汇编,包括记载耶稣言行的“福音书”、叙述早期教会情况的“使徒行传”、使徒们的“书信”和“启示录”四个部分。

专题三 建筑文化

1.如何理解建筑的起源、概念及美学意义?

答:(1)建筑的起源

人类从事建筑的最直接、原始的原因是为了居住。最初的房屋是用树木搭成的,仅仅是为了遮雨蔽风、防寒祛暑。人类经历了由穴居野外到构木为巢到建造房屋的过程。(2)建筑的概念

①从文化本质上讲,建筑是一种以一定物质材料与结构形式,与一定自然环境相结合,使一定社会生活内容抽象性地展现于空间,具有实用、认知、审美,有时兼崇拜等诸种社会功能,同时渗融艺术等人文因素的科学技术。

②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3)建筑的美学意义

①建筑的美学价值是建筑作为一种艺术的特点,建筑在审美趣味、价值观念、伦理思想、宗教感情等方面都起着巨大的作用。

②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审美以“恰当、匀称、优美、和谐”等为标准,当代建筑在审美观上注重“表现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