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茶饮·养生茶疗大全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4 13:05:58

点击下载

作者:于观亭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健康茶饮·养生茶疗大全集

健康茶饮·养生茶疗大全集试读:

序言

国是茶的故乡,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世界各地的种茶、饮茶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入。茶叶从药用、食用,到中成为人们最喜爱的饮品,都是中国人的发明,是中国人对人类的一大贡献。

茶,这个古老的经济作物,是上天赐予人类的灵物,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由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必需品发展成为社交高雅事“琴棋书画歌舞茶”的特殊文化——中国茶文化。它不但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饮茶不但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营养保健物质,而且能使人去烦取静,精神愉悦。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说:“就茶而言,是最为卫生,最优美之人类饮料。”(见孙中山的《国建方略》)。开国元勋朱德元帅说茶,“若得常年饮,延年益寿法”。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就是“健康养生,和谐和平”。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与茶文化息息相关,从神农(炎帝)尝百草发现茶叶到今天,五彩缤纷的茶文化、茶精品,无不与中华民族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

客来敬茶,茶礼天下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普遍礼仪。以茶养生,以茶励志,以茶悟道已经成为儒、释、道三大教派的共同追求。茶文化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茶五千年,五千年后还饮茶。

中国传统认为饮茶对人类的益寿保健有很大作用。数千年来,中医视茶如药。关于茶的防治疾病的功效,在历代的医学、茶学文献中均有记载。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对茶的功效应用、制作过程、饮用方法等均有详尽的记载,陈藏器撰写的《本草拾遗》中称“茶为万病之药”,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汇集百家之言,对茶的功能如强心、提神等加以描述。

本书是国际茶业科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茶业加工高级工程师、茶文化研究员、中国著名茶学专家于观亭继《茶业加工技术手册》、《中华茶人手册》、《茶文化漫谈》、《中国茶文化丛书》、《中华茶经》、《图解中国茶经》等著作出版后又一本关于茶文化养生的力作。

本书论述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以及茶文化的创新和内涵,又系统地论述的茶疗的方法,让读者既可以学到科学饮茶的道理和方法,又能够修身养性,是一本实用性、可读性很强的茶饮健康全书。王永成二零一二年五月王永成:米寿老人(88岁),革命老干部,长期饮茶。离休前曾任全国总工会书记处候补书记,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兼汉中分校校长等职,副部级待遇。

自序

从事茶业工作近四十年,从技术员到行政领导,从国家公务员到国有企业老总,都是在从事茶业工作。从茶业的生产收购、我加工,到茶叶贸易,从茶科技到茶文化,从物质到精神都做了些皮毛的研究和体验。这是因为我所处的那个时代,国家给了我这个表演的舞台。

回顾我为国家服务的四十多年,茶业几乎成了我的全部。在20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中国的茶叶是匮乏经济。出口、边销、内销在争夺茶叶,我们这些茶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抓茶叶生产和加工,要多生产茶叶,提高加工效率,满足人民需要。正如毛泽东主席当时的指示那样:“今后要在山坡上多多开辟茶园。”多种茶,制好茶,才能“保证边销,积极扩大出口,适当增加内销”。我任茶叶加工处处长近十年,就是组织全国茶叶加工行业把茶农种出的茶叶精心加工,提高制率,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满足人民需要。

由于茶叶供不应求,国家对茶叶实行计划经济,统购统销,把茶叶作为二类物资。在这一时期我在茶业工作从事的绝大部分是茶叶的自然科学,从技术员到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虽然也有行政职务,但大部分是从事茶叶加工技术和收购加工业务。因此,那时发表的一些文章和出版的一些专著,都是技术性的,如《茶叶拣梗机的应用与特点》、《茶叶的精制与拼配》以及专著《茶叶加工技术手册》、《中华茶人手册》等。

中国茶业在1978年和1984年相继进行了生产体制和流通体制改革,促进了茶业的大发展。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茶叶进入了市场经济,茶物质逐渐丰富,以至到今天产大于销。我也由技术、业务工作转向了领导工作,那些具体的技术、业务工作少了,有时间坐下来品茶、研究茶文化,弥补过去的缺失。特别是接近退休和退休以后的这段时间,系统地研究了中国五千年的茶文化,提出了横七竖八研究茶文化的大纲,即把中国五千年的茶文化分成了七个阶段:①起源于神农;②发展于秦汉;③兴盛于唐宋;④成熟于明清;⑤衰落于民国;⑥恢复于新中国;⑦繁荣于改革开放。中国茶业上下五千年有八条线:①茶叶加工的演变(鲜叶——晒干——团茶——蒸青团茶——龙团凤饼——散茶等);②饮茶方法的演变(唐煮——宋点——明泡等);③历代茗人(神农——陆羽——宋徽宗赵佶——张源——乾隆爱新觉罗弘历——吴觉农等);④历代茶诗词(唐诗、宋词、元曲)⑤历代名茶与名水(扬子江中水,蒙顶山上茶;金沙泉,紫笋茶;虎跑水,龙井茶等);⑥历代茶画与书法(《品茶图》、《斗茶图》、《啜茶贴》、《苦笋贴》等);⑦历代茶书经典(《茶经》、《大观茶论》、《茶录》、《续茶经》等);⑧古今茶树名从(蒙顶山七棵仙茶,武夷山6棵大红袍,杭州18棵御树等)。

这横七竖八就把五千年的中国茶文化交织成了一幅五彩斑斓美丽画卷。我用心学习了十几年,深感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内涵极为丰厚,忽然觉得自己是刚刚入门的小学生。在这一段品茶、学习、悟道的时间里,出版了专著《茶文化漫谈》、《认识中国喝茶文化的第一本书》(台湾出版,台湾命名),并主编了《中国茶文化丛书》、《中华茶经》、《图解中国茶经》等。文章和著作是个人学习茶文化的作业,也为中国茶产业和中国茶文化发挥点余热,为茶文化这座大厦,添块砖瓦。我常说:“作为从事茶业工作一辈子的老茶人总希望中国茶业做大做强,茶文化繁荣昌盛,走向世界。因此,只要活着就应该为弘扬茶文化做点有益的事。到去见陆羽、吴老觉农时能笑言相对。”

茶源于自然,入口清香芳醇,可以坚持长期饮用,很符合现代人的养生习惯。传统名茶养生护佑健康,中草药茶祛病保健强身,芳香花草茶怡情舒缓精神,因此茶可以作为“养生之源”、“疗病之药”。本书介绍了数百道健康养生茶饮,以中国传统的七大类养生名茶、祛病强身的中药茶和当下流行的花草茶为主要茶方,读者可根据自身的情况,按一年四季、不同体质、日常保健的需要和所患疾病对症喝出健康来。只需短短几分钟,就能快速地享受到健康天然的茶饮。于观亭二零一二年七月

第一篇 走进茶世界

第一章 探寻茶源

茶的起源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和利用茶的国家,茶叶伴随着古老的中华民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打开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几乎从每一页中都可以嗅到茶的清香。

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唐代陆羽的《茶经》不仅系统地总结了种茶、制茶和饮茶的经验,而且将儒、释、道三教思想与中国古典美学的精髓融入茶事中,把茶事活动升华为一种富于中华民族特色的高雅文化,即中国茶文化。茶的由来

●美丽的传说

陆羽《茶经》里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神农氏是传说中的炎帝,也是茶的发现者,更是传说中的发明药物来治疗疾病的人。

神农氏为了辨别草物的药理作用,曾经亲自品尝百草。有一次他在野外考察休息时,用釜锅煮水,恰巧有几片叶子飘落进来,使锅里的水变成黄绿色。神农氏不以为意,喝了一点其中的汤水,却惊奇地发现,这黄绿色的水味道清香,这几片叶子竟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药材。随着时间的推移,神农氏得出了这种植物能够解渴生津、提神醒脑和利尿解毒的作用。

至于“茶”的名字的来源,也和神农氏有关。传说中的神农氏,长着一个玻璃一样的透明的肚子,凡是吃进肚子里的食物都能够看得清清楚楚,因此能够知道这种食物对于身体的利弊,这也是他多次中毒不死的原因。他喝了黄绿色的水之后,看见这种水在肚子里流淌,所到之处,把肠胃擦洗得干干净净。于是他就把这种植物叫做“擦”,后来就转化为“茶”的发音。

●关于产地的争论

茶树原产于中国,这是举世公认的,但是在19世纪初,一位英国少校在印度发现了野生的大茶树,于是有人开始认为茶的发源地是印度而非中国,从而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一场争论。

1823年,英军少校布劳士(R.Brouce)在印度与缅甸的交界处发现了一株高约13米,直径约1米的野生古茶树;次年,他的哥哥在印度境内也发现了类似的野生茶树,于是他们据此断言,印度是茶的原产地。之后,很多西方学者都坚持这一观点。

1919年,荷兰学者斯图尔特(C.Stuart)认为,茶叶的原产地分为两种:大叶种原产自印度、缅甸和中国云南;小叶种则产自中国东南部。1935年,美国学者在其著作《茶叶全书》中又提出了茶叶原产地的“多元说”,认为茶叶原产自印度和中国,以及泰国、缅甸等国家和地区。除此以外,仍有很多国家的学者坚持着茶叶发源于中国的观点。

●最初的记载

在周武王伐商灭纣时,参加征战的巴蜀等南方小国部落就把茶作为贡品敬献给周武王。晋常璩著的《华阳国志》中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武王伐纣的时间在公元前1066年前后,由此可见,中国有明确记录的茶事活动距今至少已有3000年的历史了。

现在所能够看见的文献资料里面,有着确切的茶的记载的,最早并且最可靠应该是汉代王褒所撰写的《僮约》。这篇文章写作的时间是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是茶学史上重要的文献。其中的“烹荼尽具”、“武阳买荼”,说明“荼”已经成为当时社会饮食的一项,并且是用来待客的贵重之物,饮茶已开始在中产阶层中流行。

●文物的明证

1980年,贵州晴龙县发现100万年前的茶籽化石,从另一个角度为中国是茶树起源地的观点提供了明证。

近年来在浙江省上虞市出土的东汉时期的瓷器中,有壶、盏、杯、碗等器具,据考古学家判断,这些器物当属世界上最早的茶具。这说明东汉时期饮茶已渐渐普遍。湖北省江陵县的西汉古墓中还曾出土过一些作为陪葬品的茶叶;湖南省的长沙马王堆中也曾出土过一只刻有“茶”字的青瓷瓮,这被考古学家推定为是人们用来储存茶叶的器具。此外,在考古中还发现了陪葬清册中有“一笥”的文字,经查证“”即“槚”字,这表明在距今2000年前,皇族中已流行烹煮饮茶。

●中国野生茶树的发现

在中国古代的著作中,曾经有很多关于野生茶树的记载。如公元6世纪以前的《桐君录》中提到的“瓜芦木”即为茶树的大叶变种;唐代陆羽的《茶经》中,明确记载了“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中也有“建茶皆乔木”;明代《大理府志》载“点苍山……产茶树高一丈”等。

除了史书的记载,研究人员于1939~1940年,终于在中国贵州务川先后发现了十几株野生大茶树;1958年,在云南发现了高约10米、树龄已有800多年野生大茶树和在镇源2700年树龄的“茶树王”;1961年更是发现高达30多米,树龄约1700年的野生茶树;同一时期,在广东、广西、四川、湖南等10个省区的198处发现野生大茶树,大茶树如此之多,分布如此广泛,堪称世界之最。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

当然,发现野生茶树的地方,不一定就是茶树的原产地。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的结论,是科学家们依据现实,从各个方面分析考证得出的,已无争议。

根据植物学家和地质学家的分析,茶树起源至今已有6000万~7000万年历史。印度所处的喜马拉雅山南坡在那个时期还被深深地埋在海底,不可能生长茶树;而在中国西南地区发现的山茶属有100多种,可以推测这里是这一植物区系的起源中心。

此外,日本科学家在中国、泰国、缅甸、印度等地多次调查、研究发现,中国和印度茶种的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各地茶树没有种的变异,外形则具有连续性的变异,因此得出结论:茶的传播是以中国四川、云南为中心,向南推移,朝乔木化、大叶种发展;向北推移,朝灌木化、小叶种发展。茶名探源

●茶名历史演变

在古代汉语中,用来表示茶的文字有很多个。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说:“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三曰,四曰茗,五曰。”但“茶”才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写做“荼”。“荼”是一个多义字,其中有一项是表示茶叶。“茶”字是由“荼”字直接演变而来的,在汉代的印章中,有的“荼”字已被减去一笔,成为“茶”字了。一直到了陆羽著《茶经》之后,“茶”的字形才进一步得到确立,一直沿用至今。

●雅致别称

中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各民族在语言和文字上异彩纷呈,对同一物品往往会有多种称呼,而同一称呼又有很多种写法。在古代史料中,有关茶的名称很多,在陆羽的《茶经·七之事》里面,收辑了大量的唐朝以前的关于茶的记录。虽然其中称谓不一样,但都是指“茶”。荼、苦荼、荼茗、荼共32则,约占总茶事的70%。、都是偶见,茗、比荼少见。其实,茗、是荼老叶,因此荼、茗、其实是一种叫法。从以上看来,“荼”是中唐以前对茶的最主要称谓,其他的都是别称。

历代茶事

茶树的起源至今已有6000万~7000万年历史了,茶被人类发现和利用,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最初人们将茶树叶放在水中煮,饮茶汤作药用,食嫩叶作为蔬菜,随着时间的推移,茶慢慢普及成为一种饮品。

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大体经过了“发乎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而盛于宋”的过程。茶文化经历了秦汉的启蒙、魏晋南北朝的萌芽、唐代的确立、宋代的兴盛和明清的普及等各个阶段。

茶文化的发展历程不仅仅是一种饮食文化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折射出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积淀下来的精神特质与文化内涵。那么,就让我们来亲身体验一下茶叶历史的变迁吧。秦汉茶事

●巴蜀茶风

巴蜀自古被人们称为孕育中国茶业与茶文化的摇篮,古代的巴蜀国也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产茶地区。明代杨慎的《郡国外夷考》中记载:“《汉志》葭萌,蜀郡名,萌音芒。《方言》,蜀人谓茶曰葭萌,盖以茶氏郡也……”表明很早之前蜀人已用“茶”来为当地的部落和地域命名了。同时也反映出巴蜀地区在战国之前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茶区。明末学者顾炎武在他的《日知录》中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也反映了茶饮是秦国统一巴蜀之后开始传播开来的。

西汉时,王褒的《僮约》中已有“烹荼尽具”以及“武阳买荼”的记载,可见在当时的巴蜀地区,饮茶已经很广泛,茶叶甚至成为一种商品。三国时期魏国张揖的《广雅》一书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叶老者,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灸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复之,用葱、姜、橘子之。”反映出巴蜀地区独有的制茶方式和饮茶方法。

●茶区扩大

两汉茶文化的发展,首先表现在茶区的扩大上。马王堆出土文物表明,汉朝时期长江中游的荆楚之地已经出现了茶和饮茶习俗。资料显示荆楚茶业曾一度发展到今广东、湖南和江西接壤的茶陵。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时已有的“荼陵”即今日的湖南省茶陵县。从明朝嘉庆年间的《茶陵州志》可以考证,茶陵境内的茶山,就是湖南省与江西省交界处的“景阳山”,那里“茶水源出此”且“林谷间多生产茶茗,故名”。

●煮饮法

煮茶法是指茶放在水中烹煮而饮。唐代以前没有制茶法,从魏晋南北朝一直到初唐,人们是将茶树的叶子采摘下来直接煮成羹汤来饮用,饮茶就像今天喝蔬茶汤,吴人称此为“茗粥”。

唐代中后期饮茶以陆羽式煎茶为主,但煮茶的习惯并没有完全摒弃,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较为流行。唐代煮茶,往往加入盐、姜等各种佐料。

到了宋朝,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在茶中放入盐、干酪和姜等一起煮,南方地区也仍然偶有煮茶的习俗。明清至今,煮茶法始终主要是在少数民族中流传使用。六朝茶事

●重心东移

三国两晋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因为便利的地理条件和较高的经济文化水平,茶业和茶文化也得到较大发展,该地区在中国茶文化传播中的地位,逐渐明显且重要起来,呈现出取代巴蜀之势。中国茶业的重心也逐渐由西向东转移,从而使得中国南方,特别是江东的茶文化和饮茶习俗有了较快发展。同一时期中国东南方的植茶,也逐渐由浙西扩展到现在的温州、宁波沿海一带。

●国内的传播

秦汉的统一打破了巴蜀地区的封闭,使茶叶和饮茶得以在之后的六朝时期向北、向东传播开来。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茶叶的种植和生产已经遍及四川、湖南、湖北、浙江、江苏、安徽、河南等省。

中国的第一大河——长江及其众多的支流如同一张辐射网,为茶叶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的自然条件。有文字记载,三国吴赤乌元年(238年),道士葛玄“植茶之圃已上华顶”,“华顶”即浙江天台山,可见饮茶之风已到江淮流域。

汉王亦曾在江苏宜兴的茗岭,招收学童,专门教习种茶的技艺。而长江流经湖北武汉,其支流进入陕西,茶也可能顺着这条支流传入了陕西一带的北方地区。

●从药用到饮用

秦汉时期,茶并非普通百姓的日常饮品,而是更多地以其药用效果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据史料记载,到了三国时期,茶开始在王室贵族等上层社会流行。两晋和南北朝时期,茶作为药用还是饮用,因南北地域和习俗的不同,而经历了一段具有南北差异的过渡期。

由于茶叶原产自云南、四川等地,南方饮茶习俗较北方成熟略早。南下的中原贵族逐渐适应了南方的饮茶文化,喜欢上了饮茶。而东晋南渡之初,北伐志士刘琨在信中写道:“前得安州干姜一斤,桂一斤,黄芩一斤,皆所须也。吾体中溃闷,常仰真茶,汝可置之。”可见,北方士族还将茶视为药。

●茶文化的萌芽

至魏晋时期,饮茶的方式逐渐进入烹煮的阶段,对烹煮的方法技巧也开始讲究起来。饮茶的形态除了在种类上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之外,还开始具有一定的仪式、礼数和规矩,人们日益自发自觉地遵守和规范起来。

在这一时期,茶也开始成为文人雅士吟咏、赞颂和抒情达意的对象。杜毓的《荈赋》、左思的《娇女诗》等从各个方面对种茶、煮茶、饮茶等茶事进行了描述。此外,茶作为一种健康的饮品,其清香雅致的特质被赋予高雅纯朴的精神力量,与儒、释、道和神、鬼、怪等联系起来,开始进入宗教领域。唐朝茶事

●比屋之饮

比屋之饮说的是唐朝时期饮茶已经十分普遍,特别是在唐都长安几乎走进家家户户的意思。唐朝时期的经济发展日趋繁盛,文化昌明,社会处处生机,充满活力,这些有利条件为包括茶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茶圣陆羽就是生于这样一个繁荣的朝代,正如《茶经》中所说的“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间,以为比屋之饮”。

唐朝中期以后,饮茶之风就已经开始从皇宫、贵族、文人雅士阶层逐渐普及到社会中下阶层,特别是得到了普通百姓的欢迎。唐代开元年间(713~741年)以后,社会上茶道兴盛,饮茶之风大兴,有“穷日竞夜”、“遂成风俗”且“流于塞外”等记载。

史料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641年)就曾把茶叶及茶籽随身带入吐蕃,饮茶使得以肉食为主的藏民获益良多。很快,饮茶习俗在西藏地区逐渐形成,发展到今日“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程度。

●文成公主与茶

唐朝时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促进了汉藏两个民族之间的友好和经济文化交流。由于文成公主爱饮茶,嫁妆里自然也少不了茶叶,茶文化也随之传入西藏,并在当时的贵族间盛行,因此开始了两地的茶马交易。

相传,藏区人民最爱喝的酥油茶也是文成公主创制的。当时,文成公主刚嫁到吐蕃,适应不了高原干冷的气候环境,对每餐肉多乳多的饮食也不习惯,常常感到油腻,消化不好。于是便想到把清爽的茶加进奶中饮用,果然好了很多,这便是奶茶的由来。她还尝试在煮茶时,加入酥油、盐、松子等,这便是最早的酥油茶。文成公主还经常把茶赐予臣民,使得越来越多的藏民感受到茶水清幽的口感和醒脑提神的功效,对西藏茶叶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茶制

唐朝时期茶叶生产得到大发展,从事茶叶买卖的商人均可以迅速致富。但唐中期以后国家出现了财政危机,在这种形势下,唐王朝开始制定关于茶叶的经济法规,以增加财政收入,这些法规包括税茶、贡茶、榷茶、茶马互市等,大多被历代沿袭下去并成为定制。

税茶: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户部侍郎赵赞提出朝廷对茶征收10%的税。贞元九年(793年),张滂据此创立了税茶法。

榷茶:榷的本义为独木桥,引申为专卖或垄断。唐武宗时期,茶叶开始“禁民私卖”,榷茶制度正式确立。

贡茶:贡茶不是商品,而是专供朝廷使用的茶叶。由于制作精致讲究,大大推进了种茶和制茶技术的进步。

●煎茶法

煎茶法是指陆羽在《茶经》中记载的饮茶方法。通常用饼茶,主要程序有备茶、备水、生火煮水、调盐、投茶、育华、分茶、饮茶、洁器9个步骤。

煎茶法一出现就受到士大夫阶层、文人雅士和品茗爱好者的喜爱,特别是到了唐朝中后期流行起来。

煎饮法又被称为“陆氏煎茶法”。煎茶之道可以说是中国茶道形式的雏形,兴盛于唐朝、五代和两宋,历时约500年。

●茶禅一味

有句俗话说“吃茶是和尚家风”,僧侣与品茶之风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茶道从一开始萌芽,就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旧时有“自古名寺出名茶”之说,也有说法称茶由野生茶树到人工培植也是始于僧人。

佛教的禅宗认为,参禅时需要有一颗平常心,无妄无欲。茶性平和,香气淡雅含蓄,细品慢啜,回味持久,让人内心宁静,归于平和,这些特性与参禅悟道所秉持的心态有异曲同工之妙。

正如同古人讲“禅让僧人有一颗平常心,而茶给茶人以一颗平常心”。日常生活中最平凡不过的“茶”,与佛教中最重要的精神“悟”结合起来,作为禅宗的“悟道”方式,升华出“茶禅一味”的至高无上境界。宋朝茶事

●遍布街巷

经历了唐朝茶业与茶文化启蒙发展阶段,宋朝成为历史上茶饮活动最活跃的时代,除了有内容丰富、技艺高超的“斗茶”、“分茶”、“绣茶”等以外,民间的饮茶方式更是丰富多彩。

民间饮茶最为典型的是在南宋时期的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当时繁华的临安城,茶肆经营昼夜不绝,无论烈日当头还是隆冬腊月,时时有人来提壶买茶。茶肆里面张挂着名人书画,装饰古朴,四季有鲜花装点,前来饮茶的人们络绎不绝,往来如织。

临安的茶肆通常分成很多种,来适应不同层次的消费者。有一些茶肆,多是士大夫等人与朋友相聚的场所,人们在此不但品茗倾谈,甚至开展体育活动,如蹴鞠茶坊等。还有作为品茗场所的茶楼、茶馆的主要顾客多为文雅和有学识之人,他们在此把玩乐器,学习曲目弹奏等,当时人们把这种茶肆称为“挂牌儿”。

还有一些茶馆并非以茶为营生,只是挂名而已,人们在此进行买卖交易,谈事论情,饮酒甚至赌博,成为娱乐场所。

●制茶法

从朝廷到民间,宋代对茶的品质要求都更为讲究。宋朝历任皇帝几乎皆嗜饮茶,特别是宋徽宗赵佶,虽然不事政务,却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对茶也有着深刻的研究,并亲自著成《大观茶论》辑录茶事。他曾不惜重金派人四处寻找新的茶叶品种,大大促进了团茶种类的增多和制茶技术更大的进展。据《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载,贡茶在宋朝极盛时,有40多种。

团茶制法比唐朝陆羽在《茶经》中所载的方法又更为精细科学,茶的品质也得到提高。宋代的团茶制法主要有采茶、拣芽、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7个步骤。

宋朝末年开始出现散茶制法;到元朝时团茶已不再流行,散茶则大为发展,“蒸青法”逐渐改为“炒青法”;到了明代,炒青散茶则开始大行其道。

●点茶法

宋朝时期,饮茶方式逐渐发生了新的变化,煎茶法由于烦琐复杂而开始走下坡路,新兴的点茶法成为时尚。蔡襄编著的《茶录》为点茶茶艺奠定了基础。点茶法主要包括备器、选水、取火、候汤和打茶5个环节。在点茶时先将饼茶碾成末,放在碗中待用;烧水时要注意调整炭火,调炭时有“三炭”之说,即底火、初炭(第一次添炭)和后炭(第二次添炭);待水初沸时立即离火,冲点碗中的茶末,同时搅拌均匀,茶末上浮,形成粥面,即可饮用。

点茶茶艺于唐朝末期出现,到北宋时期逐渐发展成熟,北宋后期至明朝前期达到鼎盛,明朝后期走向衰亡,在茶史中持续存在了600余年。

●斗茶的兴起

宋朝时期,随着饮茶的普及,关于茶的活动也日渐丰富起来,民间开始兴起了斗茶的风气。“斗茶”也称“茗战”,用来决定胜负的标准共有两条,一是汤色,二是汤花。

所谓的“汤色”就是指茶汤的颜色,有一个固定的标准。茶汤的颜色以纯白色为最上,其他的颜色则不正。茶汤纯白色,说明茶叶的采摘、加工,都是恰到好处。如果颜色偏青,说明在加工的时候火候不足;相反,如果偏灰,就是过火。如果偏黄,那么则是茶叶的采制出了问题。

所谓的“汤花”是指茶汤倒进茶盏之中在表面上泛起的泡沫。汤花讲究匀称,在汤花散尽之后,水痕出现得越晚越好。要想在斗茶中获胜,就必须把茶末研磨得非常细腻,同时在注水点汤的时候,力道要把握好,不温不火。汤花的最佳效果是,汤花出现之后,久久不散,而且汤花紧紧咬住茶盏的边缘,但是绝不流溢,这就叫做“咬盏”。如果汤花很快散开,或者流溢出来,就会落败。

●分茶艺术

分茶是饮用末茶时饮茶人所从事的一种技能性游戏,也叫做“茶百戏”。分茶技艺高超的人可以利用茶碗中的水脉,创造许多绮丽美妙、富于变化的图案,从图案的变化中得到赏心悦目的乐趣。分茶可以寄托文人的闲情雅兴,培养艺术创作的灵感,体现出人格的品位,是一种精致的技巧。

酷爱分茶的蔡襄在《茶录》中提出,要点一盏好茶,首先要严格地挑选茶叶。茶以青白色为好,黄白色为差;以自然芬芳者为好,添加香料者为差。其次为了防止团茶在存放时吸潮而影响品质,在饮用前要进行炙烤以激发其香气,碾罗是冲泡末茶的特殊要求,操作时也要讲究技巧,先用纸将茶裹紧捣碎,然后熟碾并细细筛滤。最后是点汤,要注意控制茶汤与茶末的比例,以及投茶与注水的先后顺序,烧水的温度、茶具的质地颜色以及手法等也有诸多讲究和技巧,如此才能分出一盏美茶。

●宫廷绣茶

宋朝茶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宫廷风俗的影响密不可分。因此无论民间饮茶的文化特色或是形式内容,都带有明显的贵族色彩。茶文化在这种高雅的文化范畴内,得到了丰富全面的发展。

宋代贡茶是自蔡襄任福建转运使后,制作变得更加精良细致,品质上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并由蔡襄亲自研制出了小龙凤团茶。欧阳修评论这种茶为“价值黄金二两”,但是金可有,茶却不可多得。宋仁宗就格外偏爱饮用这种小龙凤团茶,对其倍加珍惜,即使是居功至伟的近臣,也不随便赐赠,只有在每年的南郊大礼祭天地时,中枢密院的列位大臣才有幸共同分到一小团。连大臣自己往往都舍不得饮用,用它来孝敬父母或转赠好友。这种茶在赏赐给大臣之前,要先由宫女用金箔剪成龙凤和花草图案贴在上面,因此叫做绣茶。“绣茶”是皇廷内的秘玩,由专人掌握此种技术,宫外的人难得一见。明朝茶事

●由繁及简

明代是中国茶业与饮茶方式发生重要变革的发展阶段。为去奢靡之风、减轻百姓负担,明太祖朱元璋下令茶制改革,用散茶代替饼茶进贡。伴随着茶叶加工方法的简化,茶的品饮方式也发生了改变,逐渐趋于简化。

真正开从简清饮之风的是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朱权。朱权大胆改革传统饮茶的烦琐程序,并著有《茶谱》一书,书中对茶品、茶具、饮茶方式等茶事活动涉及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特别对于茶提出讲求“自然本性”和“真味”,对于茶具反对繁复华丽和“雕镂藻饰”,为形成一套从简行事的烹饮方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品类增多

随着明朝制茶技术的改进,各个茶区出产的名茶品类也日见繁多。宋朝时期闻名天下的散茶寥寥无几,有史料记载的只有数种。但到了明朝,仅黄一正编写的《事物绀珠》一书中收录的名茶就有近百种之多,且绝大多数属于散茶。

在明清时期,茶叶的形式得到了真正的飞跃发展,黑茶、青茶、红茶、花茶各种茶类相继出现和扩大。青茶,即乌龙茶,是明清时期由福建首先制作出来的一种半发酵茶类。红茶最早见之于明朝中期刘基编写的《多能鄙事》一书。清朝时,随着茶叶贸易的发展,红茶从福建很快传播到云南、四川、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安徽等省。此外,在各地茶区,还出现了工夫小种、紫毫、白毫、漳芽、选芽、清香和兰香等许多名优茶品,极大地丰富了茶叶种类,推动了茶业的发展。

●泡茶法

泡茶法是将茶放在茶壶或茶盏之中,以沸水冲泡后直接饮用的便捷方法。唐及五代时期的饮茶方式都以煎茶法为主,宋元时期以点茶法为主,泡茶法虽然在唐代时已经出现,但是始终没有传播开来,直到明清时期才开始流行,并逐渐取代煎茶法和点茶法成为主流。

明清的泡茶法更普遍的是用壶冲泡,即先置茶于茶壶中冲泡,然后再分到茶杯中饮用。据古代茶书的记载,壶泡法有一套完整的程序,主要包括备器、择水、取火、候汤、投茶、冲泡、酾茶、品茶等。泡茶之道孕育于元末明初时期,正式形成于明朝后期,到清中期之前发展到鼎盛阶段,流传至今。今日流行于福建、两广、台湾等地区的“功夫茶”即是以明清的壶泡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焚香伴茗

明代有很多文人雅士为得到品茗佳境,开创了“焚香伴茗”的品茗方式。这是指品茶时在茶室内焚上淡雅的沉香,在清香袅袅之中,烘托出亦真亦幻的朦胧之感,顿时便可抛却缠身俗务。沉香与茶香之气交织糅合在一起,给人以轻松、愉悦、舒适、安详的享受。

明朝文震亨编写的《长物志》第十二卷中有“香茗”一节,便详细记载了明代茶人焚香伴饮的情趣六种:一是隐士谈玄悟道时,焚香品茗能清心悦神醒脑;二是晨钟暮鼓令人伤感、兴致索然时,焚香品茗可使人心胸豁达,舒抑解郁;三是读书写字、吟诗咏文困倦之时,焚香品茗可去困解乏;四是亲人团聚,儿女情长,焚香品茗有助于享受天伦之乐;五是雨天闭门在家,焚香品茗能解慰寂寥;六是宿醉或熬夜之后,焚香品茗能使身轻舒爽,润肺甘喉。清朝茶事

●茶叶的生产

据古籍史料显示,明清时期在前朝的基础上出现了很多新的茶树种植和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对于茶树生长规律和特性的掌握也有很大进步。如明末学者方以智的百科式著作《物理小识》中就有记载“种以多子,稍长即移”,说明在明朝,除了种子直播以外,有的茶园还采用了育苗移植的方法。到清康熙年间一位叫做李来章的知县编写的《连阳八排风土记》,已有对于茶树插枝繁殖技术的记载。此外,在清朝的福建北部一带,茶农们对一些珍稀名贵的优良茶树品种还开始采用了压条繁殖的方法。在茶园管理方面,明清时期在种植时有了关于灌溉施肥等更加精细的要求,在抑制杂草生长和茶树与其他植物间种方面,也有精辟见解。此外,明清时期在茶叶采摘技术方面较前朝也有较大的提高和发展。

●从调饮到清饮

调饮法与清饮法有着显著的区别,各有优势。从饮茶历史总的来看,其发展的时间顺序是由调饮法逐渐过渡到清饮法。在饮茶之风兴盛的唐代,人们在饮茶时普遍以佐料调味;到了现代,只有部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还继续沿用调饮的方式,而清饮法早已得到普及。

所谓“调饮法”,即在茶汤中加入糖或盐等调味品以及牛奶、蜂蜜、果酱、干果等配料,调和后一同饮用。调饮法因地区和民族的不同而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咸味调饮法有:西藏的酥油茶和内蒙古、新疆的奶茶等;甜味调饮法有宁夏的“三泡台”;调味既可咸也可甜的饮茶法有居住在四川、云南一带山区少数民族的擂茶、打油茶等。而“清饮法”就是不加入任何调料,单纯的茶汤,来品尝真正的茶味。时至今日,汉族人民仍多采用此种饮法。

●普洱贡茶

普洱茶是茶中珍品,不但深受民间百姓的喜爱,还上贡朝廷,供皇族大臣们品饮,甚至作为珍贵礼品馈赠他国。普洱茶茶味浓醇、性温味香,具有助消化、消积去腻等诸多利于人体的保健作用,这些特点正适合游牧出身、以肉食为主的清廷满族皇亲国戚的需要。清朝政府规定每年茶农需上缴普洱贡茶3.3万千克,由地方官吏负责组织运送。在进贡清宫的普洱茶中,主要有来自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的大叶种极品“金瓜贡茶”,还有其他各地进贡的小叶种茶,其中的“女儿茶”、团茶、茶膏等,深得王公贵族的钟爱。一时,宫中饮普洱茶之风成为时尚,既有清饮,也有用来熬煮奶茶。朝廷之风得到民间的大力效仿,普洱茶在清朝声名大振,流传甚广。

●茶馆兴盛

明清之际,茶馆开始兴盛,特别是清代,各种茶馆、茶肆、茶坊作为百姓生活重要的活动场所,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人们在此既可饮茶,也可会友,书生吟诗作对,商人高谈阔论。据史料记载,到清朝末期,仅皇都北京城有规模的茶馆就达数十家,上海更多达66家。

清朝的茶馆依据经营内容和功能特色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品茗饮茶之地,饮茶兼饮食之地,还有最富特色的听书赏戏之地。除此之外,在江南乡镇,有的茶馆还兼做赌博场所,有时也充当排解百姓纠纷的仲裁场所。

茶的传播

中国茶叶向海外传播的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那时的中国商人便开始在与蒙古的边境线上,通过以茶易物的方式,向外蒙古输出茶叶。大约到了汉代,中国茶叶开始传入日本。到隋唐时期,在对外开放政策的支持下,和丝绸之路开通的基础上,边境贸易得到发展壮大,中国商人以茶马交易的方式,使茶叶经回纥及西域等地向外输送,中途辗转西伯利亚,送往西亚、北亚和阿拉伯国家,最终抵达俄罗斯和欧洲各国。

明代郑和下西洋,把茶叶由海路传播到东南亚和波斯湾;自17世纪起,茶叶相继传到荷兰、英国、法国、德国、瑞典、丹麦、西班牙等欧洲国家;18世纪,饮茶风俗已经传遍了整个欧洲,欧洲殖民者又将中国的茶带到美洲大陆以及大洋洲的英法殖民地。到19世纪,中国茶就已经几乎遍及全世界,成为众所皆知的饮品。茶马古道

●起源与发展

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茶马古道是以马队为交通工具,进行民间商品贸易的通道。古道的诞生起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最初的线路青藏线始于公元7世纪。那时居住在青藏高原的吐蕃民族崛起,南下到中甸境内的金沙江上了建造了一座铁桥,从此打通了云南向西藏输送茶叶的往来之路。青藏线在唐朝时期十分繁荣,行走在古道上的马帮为茶叶的传播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宋朝时期,由于一些重要关隘的丧失,茶马交易逐渐东移到云南、四川境内;在元朝政府大力开辟驿路和设置驿站的基础上,茶马古道的川藏线于明朝时期正式形成,随着茶叶贸易的发展和扩大,其兴盛持续明清,到20世纪初到达鼎盛。

●茶马互市

在中国的西部地区,长期以来生活着很多马背上的少数民族。对于这些少数民族人们来说,每天吃肉喝奶,缺乏必要的维生素的摄入,所以饮茶就变得格外重要。所以有一句俗话就叫做:“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而对于广大的汉族地区来说,盛产茶叶,但是却没有马匹。在过去的时候,战场上骑兵是主导力量,汉族地区的统治者为了增强自己的军事实力,就采取控制对少数民族供应茶叶的数量的办法,抬高茶叶价格,用少量的茶叶来换取更多的马匹。这样茶叶就在控制周边地区中起到重要作用,这就是“以茶治边”。

以茶换马的交易从唐朝开始,最初的时候是回纥部落驱赶着马匹到汉族地区换取茶叶。从唐入宋,茶马交易一直持续着,直到元朝时被废除。明朝时,茶马法不仅仅被重新恢复,而且成为一个重要的政策,茶叶的价格也不断升高,竟然到每匹马换不到40斤茶叶的地步。清朝时,中央政府对于茶叶的流通控制不力,茶叶的价格越来越便宜,不得已之下,雍正十三年的时候,茶马法被废弃。

●主要线路

茶马古道是一个广义的统称,它的范围在中国境内可以延伸至滇、藏、川,甚至可以辐射广西、贵州等地,而在国外则可以涵盖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泰国以及南亚、东南亚、西亚等国家。后来随着茶业的商贸活动变得频繁,这条茶业网络在宋、元、明、清时得到强化。其主要线路共有三条:包括青藏线、滇藏线和川藏线。其中的青藏线始于唐朝时期,历史最为悠久;而川藏线则在后代的影响最大,也最为著名。

青藏线:又名唐蕃古道,是自唐代以来中原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等国的必经之路。它的起点始自唐都长安,即今天的陕西西安,途中主要经过甘肃、青海两省,至西藏拉萨,全长3000多千米,横贯中国西部。

滇藏线:从云南的西双版纳出发,途经普洱、大理、丽江、德钦、察隅、邦达、林芝等地,到达拉萨,至此路线全长3800多千米。到达拉萨后,还会经喜马拉雅山口延伸到印度的加尔各答。

川藏线:从四川的雅安出发,经泸定、康定、巴塘和昌都到达拉萨,之后再辗转至尼泊尔和印度,仅境内路线已长达3100多千米。

●沿途的风景

茶马古道是一条通商之路,更是一条超越人文的精神之路,沿途中的雄伟壮丽的高山莽林和富于特色的民族文化,激发出潜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那部分勇气和力量,使人的精神得到寄托,从而揭示出人生的伟大和真正意义所在。

茶马古道所穿越的四川、云南西部以及西藏东部地区是典型的横断山脉地区,也是南亚板块与东亚板块挤压形成的典型的地球皱褶地区。岷江、大渡河、金沙江、雅砻江、怒江、澜沧江6条大江分别自北向南、自西向东地从该地区穿过,形成了世界上最独特的高山峡谷地貌,呈现出最震撼人心的自然景观。

此外,还有茶马古道在云南境内经过的大理古城,那里曾是唐朝时期南诏政权的首府所在地,沿途有很多虔诚的艺术家在路边就地取材,用岩石和玛尼堆绘制、雕刻了大量的佛陀及菩萨像,还有珍禽异兽、树木花草、日月星辰等各种形象。无论粗犷的还是精致的艺术作品,为古道漫长的旅途增添了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升华,也为那遥远的地方增添了几许神秘和神圣的色彩。

●到达终点

茶马古道从走向看来可以称为一条,其实际上却是一个庞大的道路群,局部线路细密如织,犹如江河的主脉与细密支流最终汇入海口。其主脉主要有两条:即川藏古道与滇藏古道,最终这两条线路都在西藏东部的昌都汇合,然后经洛隆、嘉黎等县到达终点——拉萨。

拉萨位于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北岸,海拔3650多米,是一座具有1300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壮丽雄伟、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是拉萨的中心,也是至高无上的政教合一的象征。长期以来作为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中心的“拉萨”在藏语中即是“圣地”或“佛地”之意。

然而,拉萨既是终点又可以说是起点,这是因为更广泛意义上的茶马古道继续向西延伸,从拉萨出发,经江孜、日喀则,朝西南方去向到中亚、西亚和南亚。事实上,自古以来,很少有人能够真正走完这条长达万里的艰难古道。传入日本

●与佛教同行

公元804年(唐朝时期),日本僧人最澄禅师来到中国浙江天台山的国清寺研究佛学,其间接触到茶,并且十分喜爱,回国时他带回茶籽,并传播到日本的中部和南部地区。南宋开庆年间(1253~1259年),又有日本佛教高僧数名来到浙江径山寺研习佛学,回国时也带去了径山寺的“茶道具”、“茶台子”等茶具,更将径山寺的茶宴活动和“抹茶”的制法传播到日本,对日本茶道的兴起产生了启发和巨大的促进作用。

在日本,茶因佛教的传播而被引入并传播,佛教教义对于日本茶道文化精髓的形成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总而言之,日本的茶道呈现出佛中有茶、茶中有佛、佛离不了茶、茶因佛而兴的文化特色,故此有“花佛一味”或“茶禅一味”之说。

●茶籽的传播

中国茶种最早传播到东亚邻邦——日本,据《日吉神道密记》记载,公元805年,从中国学佛归来的最澄禅师将茶籽带回日本,并栽种于日本贺滋县的日吉神社的旁边,从而使那里成为日本最古老的茶园。至今在京都的比睿山东麓还立有一块“日吉茶园之碑”,其周围仍有茶树在茁壮生长。

宋代时,荣西禅师从中国携带茶籽回日本种植,还把茶籽播种到九州到背振山,繁衍出漫山遍野的茶树,并形成了名为“石上苑”的茶园。

日本的茶业经过引种、扩种、再植等长期缓慢的发展历程,终于到19世纪以后开始步入稳步上升的发展时期。

●日本茶道

日本的饮茶风尚是由贵族社会逐渐向广大群众普及的,日本的茶道源于中国,同时也具有日本民族特色,它有自己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特有的内蕴。

16世纪末,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汲取并继承了历代茶道精神,正式创立了日本茶道。日本茶道以“和”、“敬”、“清”、“寂”四字为宗旨,内容精炼而内涵丰富。它以日常生活行为为基础,与宗教、伦理、哲学和美学艺术等内容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项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饮茶不仅仅是一项饮食活动,更是要通过茶事活动来学习礼仪、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观和道德观。来到欧洲

●海上之路

唐宋时期,中央政权积极推行对外开放的国策,使得茶叶得以流传到世界更广泛的地区,也为“海上茶叶之路”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茶叶的海上之路最早是通往中国的海上近邻日本和朝鲜,主要线路是从江苏、安徽、浙江、福建等茶区出发,由宁波、扬州和泉州的港口入海。日本也曾多次派遣使者出使到唐宋王朝,更有为数众多的宗教人士远涉重洋到中国探寻佛法。传说,最早将茶籽带回日本并大力宣传中国茶道的就是一位禅师。

此外,茶叶输往海外其他国家的主要海路有两条:一是从江西、浙江、福建茶区出发,经宁波、泉州和广州的港口入海,直接横跨太平洋运往美洲;第二条是从中国的茶区输往南洋,再驶过印度洋、波斯湾和地中海等地销往欧洲各国。

●功不可没的传教士

公元851年,阿拉伯人苏莱曼在《中国印度见闻录》一书中介绍了中国广州的情况,其中就特别提到了茶叶。公元14~17世纪,中国的茶叶经由陆路输往中亚、波斯、印度西北部和阿拉伯等地区,再通过阿拉伯人,首次被传到西欧。

这一时期,欧洲的传教士也开始来到中国传教,不但为中西方文化的沟通交流搭建起桥梁,也将中国丰富的物产,特别是茶叶介绍到欧洲。其中,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就是其中居功奇伟的一位。由他著述的《利玛窦中国札记》一书对中国的茶风、茶俗进行了详细而具体的记载。

●荷兰人的优势

在17世纪初的时候,欧洲的荷兰是世界上的商业大国,也拥有着世界上无与伦比的海上力量。荷兰的商船频繁地行驶在辽阔的大海上,进行着贸易往来。聪明的荷兰人从澳门装运中国绿茶,然后运输到欧洲。由于只有荷兰人掌握着茶的资源,因此茶在当时的欧洲非常名贵。茶和贵族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和奢侈风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以至于在当时的欧洲,茶仅仅只在宫廷贵族和豪门世家之间出入,饮茶成为一种身份的标志和骄傲。

到了17世纪的下半期,荷兰输入的茶叶的数量渐渐增多,饮茶才稍稍从贵族之家传播出来。一时之间,文人名士对于茶叶赞美讴歌,市民阶层则对饮茶趋之若鹜。饮茶不仅仅成为一种饮食习惯,还成为一种社交行为,甚至有人沉浸于饮茶的社交活动中,弃置家庭于不顾。当时的戏剧《茶迷贵妇人》,反映的就是这种现象。

●万里茶路

中俄两国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签订互市条约,开始以中俄边境重镇恰克图为中心进行通商贸易,茶叶便是其中重要的商品。商人们将茶叶用马匹运到天津,再用驼队穿越茫茫大草原和万里大沙漠,最终抵达中俄边境口岸恰克图进行交易。俄国商人们将茶叶贩卖到西伯利亚伊尔库兹克、乌拉尔、秋明等地区,甚至一直运送到遥远的莫斯科与圣彼得堡。

这条贯穿南北、水陆交替的运输之路从福建崇安(今武夷山市)出发,途经江西、湖北、河南、山西、直隶(今河北省)以及内蒙古,最终到达乌里雅苏台(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恰克图,全程9200余里,被人们称为“万里茶路”。这条茶路持续兴盛了150余年,是一条堪与“丝绸之路”相媲美的辉煌繁荣之路。茶在英国

●嫁入英国的中国茶

1662年,英国国王查尔斯二世与葡萄牙的公主凯瑟琳结婚。凯瑟琳公主婚前就是饮茶的爱好者,因此出嫁后也把茶叶带到了英国。她在宫廷中用茶招待王室贵族,逐渐使茶的名气流传开来,带动了英国饮茶的风气。后来,英国将茶传播到殖民地以及德国、法国、瑞士、丹麦、西班牙、匈牙利等欧洲国家。

●神奇的“药水”

茶最初进入英国,曾被当做一种包治百病的、神奇的昂贵饮料,并且具有浓厚的异国情调。对于初识茶叶的大多数英国人来说,茶树更像是神话传说中的一株仙草。

英国有一位经营咖啡馆的先生名叫嘉乐维(S.Garaway),1658年,他开始在自己的店里售茶,他在张贴的广告中列举出茶叶的十几种药用功效,其中包括可以医治:中风、结石、尿砂、脱水、水肿、坏血病、腹泻或便秘、头痛、嗜睡、睡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此外,茶还可以增进食欲、补充营养、消积去瘀、利肾清尿;饮茶的方式也多种多样,用开水冲饮,还可以加入牛奶、糖或者蜂蜜。

传说,1664年,东印度公司的普罗德船长(Captain Prowde)从万丹(今爪哇西部地区)回到英国,他送给国王查理二世的礼物既不是珍禽异兽,也不是金银珠宝,而是一小包贵重的茶叶。

●全民走私

茶叶作为奢侈品引入英国,政府自然要课以重税,最高时竟达货值的20%。尽管税收如此之高,东印度公司还是因茶叶贸易而发了大财。

东印度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主要是进行香料与胡椒等物的贸易,随着英国的茶叶消费市场越来越大,其主要贸易商品于是变成了茶叶。东印度公司对茶叶经营实行了垄断,它所提供的中国茶叶不但价格奇高,在数量上也远远不能满足英国市场的需要。至18世纪中期,英国民众消费的茶叶有将近一半来自于走私,来自于荷兰倾销的茶叶,价格在当时十分便宜。于是,随着饮茶风俗逐渐普及,除了美洲的烟草与法国的白兰地,整个英国海岸线都在忙碌着走私中国的茶叶。

●运茶比赛

一年一度的中英运茶大赛促进了帆船时代海上航运的发展,同时也是中、英茶叶交易的历史见证。当时的“卡蒂萨克”是大海上跑得最快的运茶船,在1872年从上海开往伦敦的运茶大赛上,“卡蒂萨克”与“塞莫皮莱”号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在比赛中,“塞莫皮莱”号率先抵达爪哇岛;但在印度洋上,“卡蒂萨克”号一度赶超,驶到了前面。不料,8月“卡蒂萨克”号遭遇到一场特大风暴的袭击,损失了一只舵。船上的海员克服重重困难,就地取材赶制了一只舵应急,直到跨越了赤道,有港口可以停靠才将船舵修复。如此一来,局面再次发生了改变,“卡蒂萨克”由于航速减慢而大大落后了,此时的“塞莫皮莱”号早已在800多千米之外了。最终抵达英国时,“卡蒂萨克”号比“塞莫皮莱”号晚了整整一个星期。

这场运茶比赛持续了4个月之久,是此类比赛中最著名的一次,同时也是最后一次。此后,运茶的帆船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蒸汽机”的出现开启了航海的新纪元。

●另辟产地

亚欧的茶叶贸易起源于中国。由于当年航运周期比较长,以及欧洲的口味偏好,英国人选择了全发酵的红茶。红茶的起源应该是武夷山的正山小种。

早期东印度公司垄断茶叶贸易,并由于茶叶贸易带来了暴利,英国人一直想引进茶叶种植,但是因为地理条件的限制而没能成功。后来经过百般周折,终于在其殖民地印度成功地种植了茶树。北印度的海拔和气候十分适宜红茶的生长,因此后来印度与斯里兰卡成为重要的红茶出口国。一直到今天,印度仍然是亚欧茶叶贸易大国。

随着产地的开辟和扩大,英国茶叶的消费量在1801~1900年的100年间增长了10倍之多,从印度和斯里兰卡的进口量一度超过中国。传得更远

●纽约——饮茶者的天堂

美国是世界主要茶叶进口、消费国之一,而且历史悠久。早在美国独立以前的1660年就有欧洲移民将茶叶引进北美殖民地,1767年产量已达400多吨。由于英国殖民当局征收高额茶叶进口税,1773年12月发生历史上有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独立战争后,美国的“中国皇后号”满载花旗参等来广东换取茶叶等物资返回,获利甚丰,惊动一时。1784年又派“智慧女神之星号”来华,以后又多次派船来华运茶。

纽约,因具有和英国、荷兰、俄罗斯相近的饮茶传统、高雅的礼仪和精美的茶具,在北美被誉为“饮茶者的天堂”。

●从欧洲出发

荷兰人和葡萄牙人从中国进口茶叶,并转运到欧洲各国。在世界各处建立殖民地的欧洲人,也开始尝试将茶叶引入自己的殖民地,传播茶种,移植茶树,创建茶园。

19世纪30年代,英国人在印度建立茶叶生产基地;1929年,在马来西亚创建茶园;1884~1914年,德国人在喀麦隆开始尝试栽种茶树;1905年,德国人在坦桑尼亚种植茶树;18世纪初,荷兰人在印度尼西亚建立茶园;1770年,法国人将茶种引进毛里求斯;1825年,在越南创建茶叶种植园。

●郑和传播的地方

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壮举加强了中华民族与海外各国之间的往来,促进了包括茶叶在内的大批货物与其他各国货物之间的交换和传播。与此同时,茶文化也同茶叶一起随着郑和七下西洋由中国传播到东南亚以及东非等地。

从明朝开始,部分古籍资料中开始出现关于中国茶叶出口的记载。与此同时,海外各国也开始对本国的饮茶习俗时有记叙,并逐渐发展出了种茶制茶的相关行业以及茶叶贸易。

郑和七下西洋曾经抵达的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等亚非国家,发展到现代都是茶叶种植和销量最大的国家,也是茶风盛行的地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人华侨曾出资3000万人民币,在马六甲郑和官仓遗址修建郑和文化馆以示纪念,其中就专门开设了茶文化馆。茶俗对各国文化的影响

中国的饮茶习俗对世界各国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世界的茶名、读音以及饮用方法都来源于中国。尤其是茶文化组织的兴起,茶博会、茶文化节等的举办,使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与当地的生活习惯、风土民情相融合,形成了各式各样的饮茶习惯。这些饮茶习惯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种是加味调饮,一种是纯茶清饮。

●加味调饮

这种饮用方式的最大特点是在茶汤中加一些调味品、营养品等。调味品分为咸味和甜味,咸味调饮以蒙古奶茶为代表,主要是在茶汤中加入奶类和食盐,用以解渴或佐餐,这种饮用方式主要在蒙古、俄罗斯及中亚西亚等地区比较流行;甜味调饮分为绿茶和红茶,主要是在茶汤中加糖或蜂蜜、果酱等。除此之外还有加糖和香料的调饮方法,这种饮用方法主要流传在气候炎热、干燥的撒哈拉沙漠周围的各国。同时,在气候比较干燥、炎热的中东地区,人们还习惯红茶加糖或柠檬的饮法,这种饮法被称为红茶甜味调饮法。

●纯茶清饮

这种饮用方法不在茶中添加任何调味品,而是清饮茶汤来品尝茶叶的真味。推崇这种饮用方法的除了中国以外,在东方文化圈影响较大的国家和地区、侨胞、华裔家庭中也较受欢迎。日本人十分喜欢清饮绿茶,崇尚茶道,并且将饮茶升华到了文化的高度。

异域茶情

茶礼仪起源于中国,但是随着自古以来的文化交流,已经发展到世界各地。邻邦日本更是以茶道闻名天下,朝鲜、韩国也有自己沿袭了几个世纪的茶礼,英国人则有雷打不动的下午茶风俗,摩洛哥、土耳其都有别具风味的茶品和独特的饮茶习惯。茶风茶俗承载了历史,成为很多国家民族文化的一部分,饮茶也是这些国家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体会异域的茶情,也就感悟了他国的文化;玩味异域的茶趣,也就了解了茶中别样的真谛。朝鲜茶礼

●清、敬、和、乐

朝鲜茶礼讲究清、敬、和、乐四字真谛。清,指不论是泡茶人或是喝茶人应该带着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敬,指喝茶时应怀着一颗谦卑的心去对待。和,平和,和气,指泡茶人或喝茶人在享受茶道时应该摒弃所有的杂念和烦恼,用平和的心去细细品味。乐,快乐,欢乐,这是茶给人们带来的礼物——幸福。希望所有人喝过精心冲泡过的茶后都能忘掉所有的不愉快与烦恼。

朝鲜和中国国土相连,由于受中国儒家礼制思想的影响,朝鲜茶礼中形成了“中正”精神。草衣禅师张意恂在《东茶颂》中提出“中正”的茶礼精神。

所谓“中正精神”,是指茶人做任何事情时应有自知之明,要量力而行,凡事不可过度,不可过于偏激。遇到任何事应以“平常心”对待,不可虚荣,做到表里如一,即把自己真实地展现给世界,不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