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读懂民俗常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4 14:51:04

点击下载

作者:赵宗福,梁家胜

出版社:中华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一本书读懂民俗常识

一本书读懂民俗常识试读:

一、岁时节日类

过年(春节)

春节俗称过年。年,古时又叫岁。我国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便以岁纪年,那时把木星走完一周定做一岁,岁首则有各种喜庆活动。汉武帝太初元年创立了太初历,俗称夏历,确定正月为岁首,初一叫元旦。后来为了避免与阳历的元旦相混,把民间传统的元旦叫做春节。过年习俗源自何时很难考究,一般认为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末的祭神祭祖活动。农历的正月(一月)是一年的开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过年大部分情况正好是春季的开始(少部分时间立春是在农历腊月下旬),所以定名为春节。节日具体时间最后的确定,应该跟这个时间对农业劳作影响最小有关。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为29日),称之为

大年

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在一起吃年夜饭,年夜饭以后有熬年夜(守岁)和发压岁钱的习俗,表示从农历上年的最后一天守到来年的第一天,因此,对这一节日又称之为过年。大年在民间,特别是农村地区,有

小年

和大年之别。大年,从腊月最末一天开始,一般认为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为止,亦有未出正月就是年的说法。但各地仍有差异,如:(1)指农历春节,有时包括

除夕

和节后数日。元乃贤《新乡媪》诗:“数来三日当大年,阿婆坟上无纸钱。”(2)四川、贵州等部分地区指农历正月十四(即元宵节前一天)为大年。(3)有些地区只指腊月三十为大年。大年三十到来之前,别的门饰可以不要,但一定要贴上放烟火(明崇祯间刻本《金瓶梅》第42回一副红彤彤、喜洋洋的对联。除“逞豪华门前放烟火”图)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除夕晚上,一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即使常年在外工作的人们,此时也一定要赶回家团聚。中国人的传统里有形形色色的饭局,但天字一号重要的当属大年三十晚上的年夜饭。大年三十晚上辞旧迎新,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除一般年俗外,逛庙会则为旧时各地过年的重要习俗。小年

小年并非专指一个节日,由于各地风俗习惯各异,被称为小年的节日也不尽相同。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称腊月二十三或腊月二十四的祭灶节为小年。也有不少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冬至节气在有些地方也叫做小年。此外,还指农历腊月是小年(即腊月是二十九天)的年份。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旧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这天祭灶,送灶王爷上天(把供奉的灶王画焚化),向玉皇大帝报告他所在的一家在过去一年的表现。为了让灶王爷说好话,要供奉糕、糖、瓜、果之类的供品,送行时还要用糖糊在他的嘴上,让他上天美言好事。到除夕(年三十)再把灶王迎回来,就是请(买)一张新的灶王画(画上画有灶王爷和他的夫人灶王奶奶)供在厨房。画的两侧通常贴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横批:一家之主。除残图(祭灶习俗之一)除夕

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夜,因常在阴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旧时,大年三十叫岁除,所以是日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诗:“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祥瑞图案的新衣。其俗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活动。据《吕氏春秋·季冬纪》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据称,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所撰的《风土记》。这一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好日子。北方风俗较为一致,过年包饺子;而南方各地则不同,或做年糕,或包粽子,或煮汤圆,或吃米饭等,年俗不一。饺子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放爆竹图(清王素绘)

围炉

大年夜全家大小,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一起聚餐,叫做围炉。围炉是我国闽南及台湾地区一种传统的民族民间风俗,蕴涵并凸显着团聚、团圆的主题和基调。参加围炉的人,不论大小,桌上的每样菜都得下筷子。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讨吉利。围炉时桌上的每样菜都是很有意思的:鱼圆(丸)、虾丸、肉圆取意“三元”,象征一家人团团圆圆;萝卜,台湾和闽南一样均叫做菜头,意为好彩头,有吉兆祥瑞之意;全鸡的鸡,台湾语谐音家即食鸡起家;一些油炸食物,因为经过油煎火炸,以示家运兴旺、红红火火;蚶,台湾诘解作胖,吃蚶,取意发财发福。围炉进的蔬菜,也不用刀切碎,洗净连根煮熟后,吃时也不咬断,而是从头到尾,慢慢地吃进肚里,以祝福父母长寿。围炉时,如果家里有人外出,来不及赶回,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把这个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大小对他的思念。

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春节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清人顾禄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依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通常是正月初一,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语向对方祝颂新年,卑幼者必须叩头致礼。主人家则以点心、糖果、红包(

压岁钱

)热情款待之。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把它叫做年。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出山林,掠食噬人。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饱餐后扬长而去,人们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互相祝贺。拜年不仅古今盛行,兄弟民族同样流行。藏族同胞拜年时,要敬献哈达;回族同胞拜年时,要互送香油;布依族青年男女相互串门拜年,结伴游玩,尽兴方归。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短信拜年、电话拜年、邮件拜年和视频拜年等。新年团拜图(清《点石斋画报》)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相传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着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汉代,出现了专门用于佩戴玩赏的钱币状避邪品。唐代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宋元以后,过年给孩子“压岁钱”已成为民俗。明清时期,“以彩绳穿钱编为龙形,谓之压岁钱”。所以,清人吴曼云《压岁钱》诗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民国以后的压岁钱基本和今天很相像了。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贴(挂)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都很普遍,浓色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广大民众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是一种祈福民俗事象。年年画(木板年画)画,跟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

三星图

》、《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历史上,我国形成了三个年画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它们分别代表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现今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女。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习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景。民国初年,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合二为一,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贴春联

春联俗称门对、春贴、对联、对子,雅称楹联。喜庆的大红春联贴在门上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它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辟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春联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文学形式。传说春联的普及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辟邪之意,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春联与门神的功用相当,只是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则沿着绘画方向发展。二者都具有祈福、辟邪、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

贴门神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现在许多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俗。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威武的象征,所以,我国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上门来的鬼魅战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门的旁边,故家家户户于春节户悬桃符,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上。东汉应劭《风俗通》中引《黄帝书》云:上古有神荼、郁垒二兄弟,居度朔山。山有一桃树,树荫如盖。每天他们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有恶鬼为害人间,便缚之喂虎。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有诗云:“当年恶梦惊唐王,秦琼敬德守门旁。传到草民小茅舍,也请将军佑吉祥。”《西游记》中便有唐王做恶梦,要秦琼、尉迟敬德守宫门的故事。门神(木板年画)

贴窗花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以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数量较大。另外,花鸟虫鱼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见。新春佳节时,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各种剪纸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窗花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体现了窗花古老而丰富的文化内涵。

窗花比其他剪纸样式更能代表剪纸的艺术语言,作为节日的一种民俗活动事象,更重要的是成为人们审美交流的对象和载体。窗花(现代剪纸)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古代先贤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经司马迁等人提议,汉武帝下令改定历法,责成邓平、唐都、落下闳等人制订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农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等,又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还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2011年6月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方便记忆,人们把24个节气名称中的一个字连接起来编成歌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

七十二候

七十二候候,中国最早的结合天文、气象、物候知识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源于黄河流域,完整记载见于公元前2世纪的《逸周书·时训解》。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平年365天为七十三候,为与二十四节气对应,规定三候为一节气,一年为七十二候)。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七十二候候应的依次变化,反映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情况。其中植物候应有植物的幼芽萌动、开花、结实等,如萍始生、苦菜秀、桃始华;动物候应有动物的始振、始鸣、交配、迁徙等,如鸿雁来、虎始交;非生物候应有始冻、解冻、雷始发声等,如水始涸、东风解冻、虹始见、地始冻。七十二候的起源很早,对农事活动曾起过一定作用。虽然其中有些物候描述不那么准确,其中还有不科学成分,但对于了解古代中原地区的气候及其变迁,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元旦

元旦,据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中国古代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从汉武帝起,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中华民国始为公历1月1日,不过当时并未正式公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得以明确。为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一月初一日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新历年、阳历年(与之相应,春节称为旧历年、阴历年等)。中国古代的元旦习俗,即现代中国所称之为春节的习俗;现代中国对元旦的庆祝,较之春节重要性要小得多,一般机关、企业会举行年终集体庆祝活动,但民间活动很少。

贺岁

贺岁就是庆贺岁末。《现代汉语词典》释义:贺是庆贺,岁是年,贺岁也就是表示庆贺(新)年。从民间文化和民间生活去发现和追溯,贺岁事象也是有民间来源的。旧时我国的梨园有个传统,每逢年关岁末,必会聚合大帮名角儿唱一出大戏,内容都是与春节关联的吉祥喜闹类,各位角儿都使出看家的本领。演出目的就是感谢观众多年的厚爱,与义演无异。从我国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去理解贺岁文化及其事象,那么其内容一定与祝贺新年、春节等有关。中国的贺岁文化是春节文化的特有产物,不容盲目更改其固有的贺岁内涵。贺岁活动必须具备以下标准:一是主题以喜庆吉祥为主,为节日里图个吉利;二是内容与过年有关;三是目的主要是酬谢和报偿。文化市场所谓的贺岁文化是近几年由出版商、影视界和娱乐媒体承袭现代西方贺岁理念,忽视我国传统贺岁蕴涵,忽略传统民俗心理,进行文化市场运作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现象,与真正的贺岁并不相关。瑞雪丰年

破五

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旧时,汉族民间过春节有很多习俗禁忌,如不得用生米做饭,妇女不能用针缝纫等,在过了初五之后即告解除,故而称此日为破五。破五是劳苦大众祈求吉利、幸福的日子。这一天,有一种叫做赶五穷(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的风俗。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每间房屋里往外头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轰将出去,让它们离我们远远的,越远越好。尤其放“二踢脚”(两响)称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人们从初一至初四已经四天没干活了,日出之前放炮崩穷后,要努力干一天活,称恨穷。破五意味着只要在新的一年里,不辞劳苦勤勤恳恳,便可过上好日子。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据说,这样可免除谗言之祸。习惯上,过了破五,商店酒楼五行八作方才正式开张从业。只是由于地域不同,节日习俗也有差异。

人日

人日,又称人生日、人庆、人胜节等,时间在农历正月初七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得到重视。在古代民间,人日有戴“人胜”和互赠“华胜”以及登高赋诗的习俗。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登高赋诗。”古时以人日这天的天气情况,来占卜一年的凶吉。若天气晴和,则人类繁衍兴旺;若天气阴沉,则有灾祸病疫。唐代温庭筠在《菩萨蛮》一词中写道:“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在浙江地区,男女老少人日均要以秤称体重。在四川夔州,“俗重诸葛武侯,以人日倾城出游八阵迹上,谓之踏迹。”人日节也是仕女出游与文人墨客登高赋诗的日子。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旧时也有过人日的习俗。锡伯族在人日要吃饺子、年糕、面条,以象征年高长寿。伏羲女娲像(唐代绢画)

饷太平

人日(正月初七)这天拿饴糖掇炒米做成圆团,叫做太平团,据说吃了能够一年太平。有的拿去馈赠别人,叫做饷太平,亦即想太平或享太平之意。据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载,安徽人在人日“以饴糖掇炒米成团,谓之太平团,食之一岁人口太平,且以馈饷他人,谓之饷太平,俗以为想太平之意”。人日庆宴民俗,最早见于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初七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据传人日吃七宝羹,可以祛病辟邪。后来不断充实新内容,如荐祖祈福,仕女出游,食米团与煎饼,吃线面庆寿,以及怀念家乡,寻古踏迹等。人日习俗各地不尽相同:福建泉州“是日取菜果七种作羹,名七宝羹”;广东“人日,以菜七样煮食,云益寿,竞抬神出游,各村落设供,以兆一岁平安”;浙江“家家吃叠沙团子,俗名曰人口团,食者可一年人口平安”;湖南则“食煎饼,于庭天作之,云熏天”,这是祈祷上苍降福免灾;陕北“用糠着地上,以艾炷灸上,名救人疾”。

元宵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唐朝诗人卢照邻在《十五夜观灯》中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均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乾隆《元宵行乐图》

走百病

走百病,又称烤百病、遛百病、散百病,江南苏州一带称为走三桥,参与者多是妇女。有的在正月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属于古代妇女一种避灾求福的民俗活动,明清时尤为盛行。清代康熙年间《大兴县志》载:“元宵前后,赏灯夜饮,金吾梦池。民间击太平鼓,走百索,妇女结伴游行过津桥,曰走百病。”其在民间是很讲究的,必须是在特定时间进行,妇女们聚合在一起,或走墙边,或过桥,或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是一种消灾祸、祈健康的民间信仰活动。民间认为,在走百病时,还要摸钉,方能求吉除疾。摸钉,是指到寺观烧香,用手触摸庙中大门上的门钉,以此祈盼家庭人丁兴旺。山东德州妇女登上南城门,走到大寺阁,俗谚:“爬爬城,不腰疼。”莒县农村男女老少这天都要到野外走一走,谓之走老貌,谚曰:“跑一跑,不见老。”邹城市的人于十六日往孟庙康熙碑亭摸驮碑,当地有谣谚:“摸摸驮的头,永远不知愁;摸摸驮的腚,永远不害病。”走百病图

二月二(龙抬头)

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人们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民俗有“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此时,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正是运粪备耕之际。传说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得玉皇大帝大怒,命令龙王三年不下雨。龙王不忍生灵涂炭,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皇大帝得知,便将龙王打出天宫,压于大山之下。黎民百姓感龙王降雨深恩,天天向天祈祷,最后感动了玉皇大帝,于二月初二将龙王释放,于是民间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在山东许多地方,这天家里要停止一切家务,尤其是要停做针线活,免得“伤了龙目”;不能洗衣,恐怕“伤了龙皮”。二月初一的晚上,家里有石磨的就要把石磨掀起来,说是不要影响了龙抬头,只有这样才能“细雨下得满地流,一年吃穿不发愁”。二月二最不可缺少的,则是在山东流传甚广的吃炒豆习俗。清晨,家家用盐或糖炒豆,谓称“炒蝎子爪”。

花朝节

花朝节,简称花朝,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汉族传统节日。据说其与八月十五中秋节相应,称花朝对月夕,流行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农历二月初二举行,也有二月十二、二月十五过花朝节的。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黏在花枝上,称为赏红。各地还有装狮花、放花神灯等风俗。旧时江南一带以农历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这一天,家家都会祭花神,还要到花神庙去烧香,以祈求花神降福,保佑花木茂盛。正月的花神是柳梦梅,二月的花神是杨贵妃。“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红紫万千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是旧时江南民间庆贺百花生日风俗盛况的写照。夜间在花树枝梢上张挂花神灯,灯火与红花绿枝相映成趣,更是一展各自手艺的好时节。花朝节是纪念百花的生日,古时有花王掌管人间生育之说,故又是生殖崇拜的节日,人们通过祭花神祈盼子孙繁衍、人丁兴旺。花朝扑蝶会

社日

社日是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有春社和秋社。自宋代起,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间或有四时致祭者。春社一般在二月初二前后,而二月二相传又是土地神的诞辰,所以这一天的享祀也就格外隆重。春、秋二社祀神的功能有所区别,即所谓春祈秋报。春社主要是祈求土地神保佑农业丰收,秋社则以收获报答感谢神明。土地神古称社、社神,传说是管理一方土地之神。由于民众把对土地的信仰与农作物的丰歉联系在一起,我国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又称土神,客家人称土地伯公,并有了祭社神(即土地神)的社日节。早先的土地神只是神灵,后来逐渐人格化,叫社公,俗称土地爷,而且有配偶神(社母,俗称土地奶奶)。有时,土地神与谷神合祀,这就是古代所谓的社稷了。二月二社日习俗内容丰富,主要活动是祭祀土地和聚社会饮,借敬神、娱神而娱人。《荆楚岁时记》载:“社日,四邻并结宗会社,宰牲牢,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享其胙。”

清明节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之说。清明节又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讲究禁火、上坟、扫墓,还有

踏青

、荡秋千、放风筝、插柳等一系列民俗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祖坟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明上河图》(北宋张择端绘)踏青

踏青,又叫春游、探春、寻春,就是在花草返青的春季,结伴到郊外原野远足踏青,并进行各种游戏以及蹴鞠、荡秋千、放风筝等活动。中国的踏青习俗由来已久,传说远在先秦时已形成,也有说始于魏晋。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至唐宋尤盛。《旧唐书》中有“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的记载。唐代诗人孟浩然《大堤行》有:“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杜甫就曾记载皇家游春踏青的盛景:“

三月三

日天地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清明踏青之盛况,可见一斑。千百年来,踏青渐成了一种仪式,白居易在《春游》一诗中说:“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春暖花开的清明时分,在这个时节里,人们结队出游,在凭吊先人的同时,感受春天气息。在郊野中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戴柳、斗草、打球等,心情被放飞得不想回转,快乐也渐渐从脸上溢满心间。踏春赘谭(清《点石斋画报》)

踏百草(斗百草)

踏百草,旧时一种禳灾习俗。传说踩踏百草露水,可以祛毒去热。《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六·江陵乐三》:“阳春二三月,相将蹋百草。”《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年华记丽》:“端午结庐蓄药,斗百草,缠五丝。”南北朝时的踏百草,唐代称斗草或斗百草。唐韦绚《刘宾客嘉话录》云:“唐中宗朝,安乐公主五日斗百草。”宋代扩展至平日随时可斗。历代文人作品中对此多有描述。此俗起源无考,普遍认为与中医药学的产生有关。远古先民艰苦求存,生活单调,暇余以斗虫、斗草、斗兽等为戏自娱,及至传说的“神农尝百草”形成中医药学后,每年端午节群出郊外采药,插艾门上,以解溽暑毒疫,衍成定俗;收获之余,往往举行比赛,以对仗形式互报花名、草名,多者为赢,兼具植物知识、文学知识之妙趣;儿童则以叶柄相勾,捏住相拽,断者为输,再换一叶相斗。唐白居易有《观儿戏》诗云:“弄尘或斗草,尽日乐嬉嬉。”斗草图

插柳

插柳是源自古代的一种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唐朝末年,黄巢曾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发动农民起义。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说: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载:“取柳枝着户上,百鬼不入家。”插柳、折柳之俗,与我国人民种柳、爱柳之风有关。清明节男女头上戴柳、车马轿上插柳,是为了踏青迎春,象征吉利,故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之说。三月三

三月三,为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古称上巳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古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汉代定为节日。《后汉书·礼仪志上》记载:“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为大洁。”后又增加了临水宴宾、踏青等内容。晚上,家家户户在自己家里每个房间放鞭炮炸鬼,传说这天鬼魂到处出没。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三月三可推到追念伏羲氏。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农历三月三,还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晚清《都门杂咏》里有一首诗,如此描写当年庙会的盛况:“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扬。”《八达春游图》(五代赵喦绘)

祓禊

祓(fú)禊(xì),犹祓除,古祭名,源于古代除恶之祭。或濯于水滨(薛君《韩诗章句》),或秉火求福(杜笃《祓禊赋》)。三国魏以前多在三月上巳,魏以后则在三月三日,然亦有延至秋季者(刘桢《鲁都赋》)。祓,古代为除灾求福而举行的一种仪式;禊,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古代于春秋两季,有至水滨举行祓除不祥的祭礼习俗。春季常在三月上旬的巳日,并有沐浴、采兰、嬉游、饮酒等活动。《周礼·春官·女巫》:“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衅浴,谓以香熏草药沐浴。”汉人应劭《风俗通》:“禊者,洁也,故于水上盥洁之也。”唐人张志和《上巳日忆江南禊事》诗:“黄河西绕郡城流,上巳应无祓禊游。”汉至唐代,赋咏极多,如东汉杜笃《祓禊赋》、晋张协《洛禊赋》、隋卢思道《上巳禊饮诗》、唐沈佺期《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等,皆写此事。《兰亭雅集图》(明尤求绘。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美术馆藏)

打春牛

立春时节在迎春仪式上打春牛,又叫鞭春。《礼记·月令》记载,先秦时期,每逢孟春之月,天子就要率领三公九卿到郊外迎春。后来,这成了官民共同遵守的礼俗,历代最高统治者都照行不误,每年春季“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县府的开耕仪式由县官主持,乡村的春耕仪式由民间组织主持。历代沿袭,唐宋尤盛,至今已有三千多年。春牛,用桑木做骨架,冬至节后辰日取土塑成。身高四尺,长八尺,画四时八节三百六十日十二时辰图纹。立春前一日,人们先到家坛奉祀,然后用彩鞭鞭打,把春牛赶回县府,在大堂设酒果供奉。男女老少牵牛扶犁,唱栽秧歌,祈求丰年。新中国建立前后,又出现了打春牛的耕作戏,一人系犁,一人掌犁,边耕边舞,或游于乡间,或演出于舞台。据说打春牛自西周时期兴起,这种习俗有规劝农事、策励春耕的含义,也是喜庆新春、聚会联欢的形式。从这种祖祖辈辈延续不断的迎春活动中,人们得到一种生命活力的释放,更获得一种民族文化的认同。“鞭春”仪式(河北赵县范庄)

浴佛节

浴佛节,为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是佛教徒纪念释迦牟尼诞辰的重要节日,亦名佛诞节,从求福灭罪的宗教要求传衍而来。据史料记载,传说释迦牟尼从摩耶夫人的肋下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惟我独尊。”于是大地为之震动,九龙吐水为之沐浴。因此各国各民族的佛教徒通常都以浴佛等方式纪念佛的诞辰。蒙古族、藏族以四月十五日为佛诞日,即佛成道日、佛涅槃日,故在这天举行浴佛仪式。汉族地区佛教在北朝时多在四月初八日举行,后不断变更、发展。北方改在十二月初八日(腊八节)举行,南方则仍为四月初八日举行,相沿至今(俗称“四月八”)。傣族的

泼水节

在傣历六月(夏历四月)举行,清晨,男女老幼沐浴更衣,到佛寺赕佛,就带有浴佛的性质。此节虽为宗教节日,但是兼具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特点,其中的浴佛、斋会、结缘、放生和求子在过去广为流行。佛教主张不杀生,在浴佛节期间则流行放生习俗。古代有承美放生的传说,民间有玳瑁放生等故事。佛生日图泼水节

泼水节,也称宋干节,已有700年的历史,是傣族、德昂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意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节日来临之际,家家要缝新衣,买新伞,备办节日盛装;还要杀猪宰牛做年糕,准备丰盛的年饭,宴请亲朋好友。每个村寨都要制作高升、礼花,装饰龙舟,开展划船训练,青年人还要排练节目,进行歌舞表演。当日,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之后便开始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这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新的一年带着美好的愿望再次出发。傣族新年的第三天,节日的气氛达到了高潮,主要活动有划龙舟、跳象脚鼓舞和孔雀舞等。穿着节日盛装的群众欢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西双版纳泼水节盛况

看麦熟

看麦熟也称看麦梢黄,是汉族民间传统的岁时风俗,流行于我国陕西关中地区且辈辈沿袭。在每年农历四月底或五月初,小麦麦梢泛黄,将要成熟的时候,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去探望,表示对娘家农事的关心和慰问,借以报偿答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同时寄予着女儿对娘家粮食丰收、日子红红火火的美好祝愿。回娘家时,婆娘们(关中农村特有的称谓)一般送去亲手采制的新鲜菜蔬和油旋馍、锅盔以及鸡蛋等,经济状况好的,还要送一些名贵食品。民间有“麦梢黄,女看娘”的谚语。每当麦梢儿黄了的时节,婆娘们看麦熟的脚步编织着一幅既古老又鲜活的关中农村的风俗画,形成一道温馨而亮丽的风情线。正所谓礼尚往来,与之相应,为表示娘家对女儿的关切,娘家往往要看忙罢。待到麦子收完归仓,大忙结束,就到了所谓的忙罢。忙罢之后,做娘的同样要带上大馍之类食品去看女儿,谓之看忙罢。看麦熟与看忙罢是颇具人性美和饱含人情味的淳朴的民间风俗。

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晴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此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2009年9月,中国端午节民俗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追踪屈子图”(清《点石斋画报》)

传说端午节又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的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古人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重五是犯禁忌的日子,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熏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等。《风土记》中称为角黍的粽子,因为附会在屈原的传说上,千百年来,成为最受人欢迎的端午节美食。“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一首旧时流行甚广的描写端午节的民谣。

采花节

在西北高原中国白龙江流域甘肃南端的博峪藏区,素有甘肃西双版纳之称。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当地的男女老少一起举行采花节。采花节是花神的祭节,在藏民中又叫女儿节,是南坪县博峪一带藏族的传统节日,节期两天。采花节是一种很富有民族特色的节庆活动,大致由抢水、采花和祝福三个部分构成,其中采花和祝福都与民族歌舞相结合。节日由抢水活动拉开序幕。节日第一天,人们便纷纷到附近的山上抢泉水。抢到水后,有的捧水痛饮,有的背回家用以洗发、净身。采花开始后,姑娘、小伙们结伴而行,一边唱着山歌看美丽的山景,一边采摘各种艳丽的花朵,直到姑娘们鲜花满头。晚上,大家围着篝火,尽情地唱歌、跳舞,通宵达旦。第二天拂晓,采花姑娘和小伙们唱起《离别歌》,离开采花坪回村。在这个节日里,采花姑娘们被视为吉祥幸福的使者,人们总喜欢在这一天将她们请到家里,姑娘们便在这些人家里跳舞唱歌,祝愿主人吉祥如意、幸福美满。花神庙图(清乾隆时期绘)

伏日

伏日,又称伏天,三伏的总称。古代也专指三伏中祭祀的一天。伏有避匿之意,古人以为,伏天之时,阴气迫于阳气而藏伏,故名之。春秋时秦德公始作伏,并初设伏祠,此为设伏日之始。夏日炎热,尤以三伏为盛,故人于伏日有避暑之举。汉魏时,伏日有酒食之会。唐时,长安人伏日多于风亭水榭,浮瓜沉李,流杯曲沼,每至通夕而罢。富家子或植画柱,搭凉棚,召客聚坐,作纳凉盛会。三国魏时,六月伏日即有家家作汤饼之俗,谓食之可避除疾患。《艺文类聚·岁时·伏》引《历忌释》:“伏者何也?金气伏藏之日也。”又引晋程晓诗:“平生三伏时,道路无行车。闭门避暑卧,出入不相过。”清顾禄良《清嘉录·六月·三伏天》:“旧传有夏九九,今已不传。但从夏至日起,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末伏,谓之三伏天。……街坊叫卖凉粉、鲜果、瓜、藕、芥辣索粉,皆爽口之物。什物则有蕉扇、苎巾、麻布、蒲鞋、草席、竹席、竹夫人、藤枕之类,沿门担供不绝。……茶坊以金银花、菊花点汤,谓之双花。”消夏图

晒龙袍(六月六)

晒龙袍,传统节日习俗。夏至节后,恰逢小暑大暑节气,气温升高,有时高达40℃左右,已超过人和动物的体温。汉代刘熙曰:“暑,煮也,热如煮物也。”进入数伏,以农历六月初六为中心,湖南有一句老话说“六月六,打个泡子,长块肉”,意思就是这一天洗晒,让人好处多多。老北京也有很多民俗:洗浴、晒物、洗象、晒经、赏荷、看谷秀等。故而农历六月初六称为洗晒节。因这时天气已非常闷热,再加正值雨季,气候潮湿,万物极易霉腐损坏,以在这一天,从皇宫到民间,从城镇到农家小院,都有洗浴和晒物的习俗,故曰“六月六,晒龙袍”。旧时一般百姓家也很讲究清洁卫生,习惯在每个节日或节气时进行沐浴洁身,信佛者尤其要以洁净之躯去焚香拜佛以示虔诚。每年六月六日这一天,土家人要将衣服、被子、书画等物拿出来晾晒,据说这是为了纪念一位勇敢的民族英雄。有的地方的土家人过此节时相当隆重,先宰杀耕牛一头,取其十全(肉、心、肝、肺等)蒸饭,再送至土司祠祭奉土王,然后全村会餐。六月六节日习俗

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为二至三天。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想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节庆期间,各族男女青年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或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现在,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白族和纳西族到了火把节之夜,要举办耍火活动。人们在村寨所有的大树上系上红花,象征“红花火树如炬燃”。当天上出现第一颗星星之际,人们各舞一把点燃的小火把,载歌载舞,环红花火树唱颂一通。

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古代的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源于七夕节一个美丽的传说,现又被当作是中国的情人节。七夕卧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牛郎织女传说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相传,每逢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搭起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此外,老人们经常说,七夕夜深人静之时,人们还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七夕图》(清姚文瀚绘)

盂兰盆节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盂兰盆会),也称中元节(一定意义上讲,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等。印度佛教仪式中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门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俗信,于是益加普及。民间普遍流传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解救母厄的故事:“有目连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连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佛祖传给他《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诵《兰盆经》以救其母。”盂兰实际是佛教的节日,“盂兰”为梵文,意为救倒悬、解痛苦。中国从梁代开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节。上元节是人间的元宵节,中元由上元延承而来。人们认为,中元节为鬼的节日也应该张灯,于是,上元张灯在陆地,中元张灯在水里。节日这天,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菜、纸钱祭奠亡人,以示对死去的先人的怀念。人们带上祭品,到坟前去祭奠祖先,与清明节上坟相似。盂兰盆会(清《点石斋画报》)

中秋节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新唐书》卷十五《礼乐志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等;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拜月节等。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民间中秋节有吃月饼、赏月、赏桂花、猜灯谜等多种习俗。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月曼清游图》之“琼台赏月”(清陈枚绘)

兔儿爷

中秋节供奉兔儿爷是老北京特有的风俗。相传京城曾爆发过一场瘟疫,嫦娥派玉兔下凡,它走遍京城,在井水中投放治病的良药,直至瘟疫祛除。百姓出于感激,尊称它为兔儿爷,供奉为祛灾除病之神。而后民间艺人将其进一步艺术化、人格化,用泥塑造出兔首人身的形象,并成为中秋拜月供奉之物。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明人纪坤《花王阁剩稿》说:“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燕京岁时记》记载:“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旧时哄小孩也有个规范,即寓尊天敬神于娱乐之中。爷,是封建时代对高贵人的尊称,进而引申到对神的尊称。玉兔不是凡间的家畜,而是广寒宫里的神兔,不能随便捉来玩耍,要玩,只有请一尊泥塑的称为爷的兔儿恭而敬之地供起来。正如清人方元鹍《都门杂咏》所写:“儿女先时争礼拜,担边买得兔儿爷。”兔儿爷(清代)

敬月神

敬月神,也称敬月亮婆婆,是汉族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即农历八月十五晚礼拜月神的活动。在月亮升起后举行仪式,地点在家中天井或庭院中,摆好八仙桌,供上月饼、南瓜、糖果、酒类,还有梨、苹果、萝卜、白藕等,含丰年谢神之意。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社”的谚语,因此拜者多为女性及小孩。拜毕,全家围坐桌旁赏月、游戏,直至夜深。在古代又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敬月神是人们以月寄情,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的一种祈愿习俗。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齐宣王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为王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又有希望“貌似嫦娥,面如皓月”之意。《蟾宫月兔》画轴(明陶成绘)

摸秋

在我国许多地区,中秋之夜流行摸秋的习俗。据清代梁绍壬《两般秋雨龛随笔》记载:“女伴秋夜出游,各于瓜田摘瓜归,为宜男兆,名曰摸秋。”那些结婚后未生育的女子,中秋之夜会乘着月光,在小姑子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别人家的田中去偷摘瓜豆。民间相传,摸到南瓜的,即可生男孩,因为南与男谐音;摸到扁豆则生女孩,因为扁豆也称娥眉豆。这一夜,瓜豆之主非但不责怪偷摘者,反而以此为乐。摸秋其实就是偷秋的意思。民间有句俗语:“八月半摸秋不算偷。”相传,元末,一支纪律严明的起义军在旷野露天宿营。有几位战士饥饿难忍,在田间摘了些瓜果充饥。被主帅发觉,准备治罪。村民们得知后向主帅求情。有一老者随口说道:“八月摸秋不为偷。”几个战士因此话而获赦免。那天正好是立秋节,从此留下了摸秋的习俗。此夜,家长放纵孩子到别人家田中摸秋,如果摘得葱,则认为小孩长大后能聪明;如果摘得瓜,则认为小孩将来吃喝不愁。

鬼节

鬼节,顾名思义,即鬼过的节日。广义上讲,中国有四大鬼节:清明节、三月三、七月十五(十四)、十月初一。而狭义的鬼节一般指农历七月十五(十四)日。七月十五日包容的节俗比较复杂,既是民间的鬼节,又是道教的中元节,还是佛教的盂兰盆节,俗、道、僧三流合一。江淮、江南一带,每年农历三月三称为鬼节,传说这一天鬼魂出没,夜晚,家家户户在自家每间房屋里鸣放鞭炮驱鬼。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七月十五是阴间最大的鬼节,民间有阳间过元宵节、阴间过鬼节的传说。七月十四或十五,乃鬼门关大开之日。十月初一,又称祭祖节。我国自古就有新收时节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供物外,还要把冥衣焚化给先祖,叫做送寒衣。不管是

烧纸钱

、送寒衣,还是捧雏菊寄哀思,或者是互联网上祭先人,或者是

放河灯

,活着的人一起追思逝去的人,是人们灵性的自发,是感情的延伸,是最基本的民间习俗。放河灯

放河灯(放荷灯)是华夏民族传统的祈福习俗,用以对逝去亲人的悼念,对活着的人们祝福。它流行于汉、蒙古、达斡尔、彝、白、纳西、苗、侗、布依、壮、土家族地区,各地在三月三、七巧节、中元节、中秋节等节日晚上,水边常放河灯。这一天,人们在家设酒馔、烧纸钱祭祖,到寺庙、道观参加放河灯等法事或道场活动。道教、佛教在农历七月十五举行,宗教节日时也放河灯。因此一般认为放河灯是宗教活动。其实,该民俗起源甚早。春秋时代的《诗经·郑风·溱洧》,记载了溱洧两水秉烛招魂、执兰除凶的民俗。夜幕降临,人们将一盏盏河灯点亮置放河中或湖中,让其顺水漂流,以此祭奠先人,寄托对亲人的缅怀之情,表达对幸福、平安的祈求,希望随着长流水,祛除疾病灾祸,子孙幸福安康。“河灯亮,河灯明,牛郎织女喜盈盈”、“河灯一放三千里,妾身岁月甜如蜜”、“放河灯,今日放了明日扔”等民谣、竹枝词,可证习俗之久远。

重阳节

重阳节,传统节日习俗。《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农历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而称重阳。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由于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夕、清明、盂兰盆会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重阳节为老年节,倡导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优良传统。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佳作。重阳赏菊(清陈枚绘《月曼清游图》)

佩(插)茱萸·簪菊花

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此节俗流行于黄河中下游、淮河、长江流域等地。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时,民间采茱萸插戴头上,亦有用茱萸制成囊佩带的,俗信能驱邪治病。相传始于东汉,晋代成俗。至唐代,插戴茱萸,装茱萸纹绛色绢(西汉,重阳节习饰美容,祝颂延年益寿。王维《九月九俗)日忆山东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秋高气爽,正是茱萸成熟之时,茱萸被认为能祛病驱邪,所以古人或头插茱萸枝,或臂佩茱萸囊,登高游兴,并把重阳节称为登高节、茱萸节、茱萸会。《本草纲目》认为茱萸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在重阳节这天,人们或佩茱萸囊,或茱萸插头,以驱邪求吉。北京重阳节的旧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十月一

农历十月初一为治酒、烧纸、焚香、祭奠亡灵和扫墓的日子,这一习俗一直延续下来,农村多于此日上坟拜墓。十月一日亦为送寒衣节,这一天,人们注重祭奠亡人,谓之送寒衣。十月为孟冬,十月一日是进入寒冬季节的第一天。由生者的御寒加衣,想到死者的防冷需要。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送寒衣反映了生者对亡人的哀思与挂念,属于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民间送寒衣时,还讲究在十字路口焚烧一些五色纸,象征布帛类。用意是救济那些无人祭祀的绝户孤魂,以免给亲人送去的过冬用物被他们抢去。民间在十月一日,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换季。如果此时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男人们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烟筒。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

三元

古历法家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年、月、日之始,称三元日,因为此日为“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此元当系开始之意。古术数家以六十年为一甲子,第一甲子为上元,第二甲子为中元,第三甲子为下元。一百八十年为“天地一变”之周始,合称三元,此元又是单元之意。三元,在道教教义中原指宇宙生成的本原和道教经典产生的源流,隋唐以后又衍化为道教神仙和道教主要节日的名称,延续至今。《道藏》收入洞玄部本文类,题解称:“所言三元者,正月十五日为上元,即天官检勾;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即地官检勾;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即水官检勾。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三官之所统摄。”传统的三元指称传统节日,分别是上元(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中元(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或鬼节),下元(农历十月十五日)。与三元节配合的“三界”与“三官民俗”

三正

三正实际上是我国周代各诸侯国使用的三种历法。春秋战国时代有所谓夏历、殷历和周历,这三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岁首的不同,所以又称三正。周历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即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殷历以建丑之月(即夏历的十二月)为岁首,夏历以建寅之月(即后世常说的阴历正月)为岁首。周历比殷历早一月,比夏历早两个月。由于三正岁首的月建不同,四季也不同。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合称三正。《尚书·甘誓》:“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陆德明《释文》引马融曰:“建子、建丑、建寅,三正也。”一说指天﹑地﹑人之正道。孔传:“怠惰弃废天地人之正道。”也称三统。作为春秋战国时代不同地区所使用的不同的历法制度,了解三正是有必要的。先秦古籍里所依纪时的历算制度并不统一。《春秋》或《孟子》多用周历;《楚辞》和《吕氏春秋》用夏历;《诗经》要看具体诗篇,如《小雅·四月》用夏历,《豳风·七月》则周历和夏月并用。夏至致日图

九九歌

《九九歌》是利用人对寒冷的感觉以及物候现象(如柳树发芽,桃树开花,大雁飞来等,均与当时气温有关)编制而成的。数九之俗,最早见于南朝梁宗懔所著《荆楚岁时记》。当时民间从冬至日数起,到九九八十一天,寒冷的日子就过完了。《九九歌》约起源于宋代,到了明代已很流行了。在民间流行时,却有不同的版本,内容及详略均不同。以北京地区为例: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边插杨柳;七九河冻开,八九雁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通俗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夏天也有《九九歌》,夏天的九九与冬天相对应,从夏至日算起,也有九九八十一天,据明代《五杂俎》记载:“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汗出如洗浴;五九四十五,难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入佛寺;七九六十三,床头寻被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阶前鸣促织。”写得十分生动有趣,而且以人的主观感觉为主。

九九消寒图

民间有在冬至贴绘“九九消寒图”的习俗。九九以冬至为数九第一天,九天为一阶段,共九九八十一天,来说明由寒冷走向温暖的过程。消寒图便是记载入九以后天气阴晴的日历,人们寄望于它来预卜来年丰歉。数九习俗最早载于《荆楚岁时记》,到了明代,又在士绅阶层产生与发展起画九、写九的习俗,使数九所反映的暖长寒消的情况形象化,既是记录天气变化的时间活动,也是有趣的“熬冬”益智游戏。不管是画的还是写的,统称九九消寒图(清代宫廷所用)作“九九消寒图”。它是中国北方一项与数九密切相关的民俗,一般而言在其一侧还应附有《数九歌》。其功用体现在如下几方面:(1)农业生产需要。人们通过记载冬季九九当中阴、晴、雨、雪以及各种天象的变化,用来应验谚语,预卜来年丰歉。(2)寓教于乐。对幼童进行识字、写字等的启蒙教育。(3)娱乐消遣。画九、写九和灯谜、酒令、对联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4)熬寒无奈之举。画九、写九透露了冬闲中广大百姓熬冬盼春的几分无奈。

腊八节

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节(也叫腊八)。腊八节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人们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蒜,是中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关于腊祭,古书多有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村人并击细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腊祭本是原始先民庆贺农业丰收的报酬之礼,是农耕文明的重要节庆。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傩是旧时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在今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又称佛成道节。留存至今的大量描写腊八节的诗词作品和文人笔记,为人们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当时的社会习俗和人情物态,具有丰富的人文价值和民俗蕴涵,它也为生活民俗的弘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照系。逐疫图(腊八节习俗之一)

扫尘

扫尘,也称除尘、除残、掸尘、打埃尘等。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开始做迎接新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中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其实就是年终大扫除,民谚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北方叫扫房,南方叫掸尘。室内屋外,房前屋后,彻底进行打扫,衣被用具洗刷一新,墙角床下及屋柱屋梁等处一年的积尘,均须以扫帚清除干净,箱柜上的金属把手祭灶却扫图等,也应擦拭一新,干干净净地迎新春,准备过年。此俗起源甚早,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迎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宋吴自牧《梦粱录·除夜》:“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

二、婚丧寿诞类

十二属相(生肖)

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源于自然界的十一种动物和一个民族图腾,由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组成,用于纪年,顺序排列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在中华文化圈内被广泛使用。古人为了让不识字的人也能记住自己出生的年号,就使用了最简单的动物纪年法,后来称其为生肖年。十二生肖的起源很早,考古发现的战国末期睡虎地秦简与放马滩秦简《日书》中已经出现配有干支的十二兽,在兽名、干支排列上与后世十二生肖总体相似,其使用方法、占卜逻辑也与后世生肖相类,由此可推测其应是后世十二生肖的雏形。十二生肖纪年始于东汉时期。《北史·宇文护传》中,记载了宇文护的母亲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中说:“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表明当时民间已有十二生肖的用法了。生肖文化是我国民俗文化中的一枝奇葩,起源于原始时代的动物崇拜,并与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图腾现象相融合。十二生肖俑(唐代)

本命年

本命年就是十二年一遇的农历属相所在的年份,俗称属相年。在传统习俗中,本命年常常被认为是一个不吉利的年份。“本命年犯太岁,太岁当头坐,无喜必有祸”的民谣,是关于本命年不甚吉利的写照,故民间通常把本命年也叫做槛儿年,即度过本命年如同迈过一道槛儿一样。十二生肖被阴阳五行观念所浸染,成为民间俗信的一部分。生肖信仰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中国人本命年的观念。汉民族的本命年是按照十二生肖循环往复推出来的,它与十二生肖紧密相连。一个人出生的那年是农历什么年,那么以后每到这一属相年便是此人的本命年。民间认为本命年为凶年,需要趋吉避凶,消灾免祸。汉族各地每到本命年时,不论大人小孩都要买红腰带系上,称为扎红,小孩还要穿红背心、红裤衩,认为这样便可禳解灾祸、化凶为吉。我国许多民族都很重视老人的六十岁生日,称为花甲,花甲为一生中第五个本命年,也是干支纪年的一个轮回,须好好庆祝,以此寄托人们祈求长寿、健康、吉祥的愿望。

结发

结发,一般指结为夫妻,古代人新婚夜要男左女右共髻束发,故称。《孔雀东南飞》说“结发同枕席”,是说他俩结为夫妻,恩爱地生活着。结发也有的是指新婚夫妇在饮交杯酒前各剪下一绺头发,绾在一起表示同心。《礼记·曲礼上》:“女子许嫁,缨。”缨是五彩丝绳,女子许嫁以后用它来束发。郑玄注:“着缨,明有系也。”就是说,缨是许嫁的标志,表示这一女子已经有了对象。这条束发丝绳,直到成婚的当夕,才由新郎解下,这就是《仪礼·士昏礼》所说的:“主人(婿)入室,亲脱妇之缨。”故缨始终是夫妻关系的信物。结发本指女子许嫁时的系缨束发,后移指成婚当夕的夫脱妇缨。这就是古诗中所说的“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杜甫《新婚别》)。对结发的另一传统解释是:男子年二十、女子年十五分别举行冠礼和笄礼,都要把头发绾成髻,以区别于童年的发式,表示已经成人,可以结婚了。

指腹婚

指腹婚又俗称胎婚,是两个门户相当的人家,当主妇同时有孕时,由家长指腹为未出世的孩子(倘所生恰好一男一女)订婚,是旧时子女在胎中还未问世即由双方父母约定的婚约。指腹婚的手段多以割双方孕妇的衣襟相互交换作为凭证,所以亦称“指腹之约”、“指腹裁襟”。其特点是:两家女主人同时有孕,指腹相约,产后如一男一女,结为夫妻,是家长强制为子女包办预订婚约的形式。旧时指腹婚多流行于上层官宦人家,民间并不多见。根据现有史料,指腹为婚最早出现在汉代,南北朝时传向民间。这种以严格的门阀观念为基础的婚姻俗制,在中国封建社会曾相当流行。《后汉书·贾复传》中提到贾复讨伐贼寇受了重伤,光武帝刘秀十分悲伤,为了表彰贾复的功劳就当众宣布:“闻其妇有孕,生女耶我儿娶之,生男耶我女嫁之,不令其忧妻子也。”这可能是关于指腹婚的最早记载。从史籍中可找到许多这种婚俗的例证。《南史》载:韦放与张率为彼此子女指腹为婚;《北史》中有崔浩为王慧龙妻与卢遐妻指腹为婚。六朝时期门第观念十分严重,为保证两家门第规格对等关系的延续,才兴起了这种畸形的预约包办婚姻。

童养媳

童养媳又称待年媳、童养婚,就是由婆家养育女婴、幼女,待到成年正式结婚。在北方,童养媳也指有钱人家抱养或买回来照顾他们的未长大的儿子的人,等儿子长大后再圆房的女子。旧时,童养媳婚在我国甚为流行,在清代几乎成为普遍的现象。之所以盛行童养媳婚,原因就是当时的社会非常贫穷落后,老百姓的生活十分低下,众多的民众因家境贫寒而娶不起儿媳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就跑到外地抱养一个女孩来做童养媳,待长到十四五岁时,就让她同儿子圆房。周代所实行的媵制,其中夫人之妹与侄女往往年尚幼即随同出嫁;秦汉以后,帝王每选贵戚之幼女进宫,成年后为帝王妃嫔,或赐予子弟为妻妾,皆为童养媳婚的一种表现。童养媳的名称,起于宋代。元、明、清时,童养媳从帝王家渐渐流行于社会,小地主或平民往往花少许钱财买来,以节省聘礼。由于女家贫寒,童养媳年幼,多有遭受虐待者。

鬼婚

鬼婚又叫冥婚、阴婚,即幽冥世界的婚姻,指为死去的人找配偶,是过去婚俗中一种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其起源很早,至少在先秦时期就已流传开来。名目很多,如冥配、配骨、幽婚、

圆坟

等。古代中国注重成年礼,男子二十岁而冠,女子十五岁而笈,都算是成年了,但如果无婚,死后不能享受祭祀。再者,死者没有婚配就死亡的,在生人看来,死后无伴,当是很可怜的,广东地区的鬼婚仪式其实,这皆是人的感情寄托之所至。鬼婚和活人婚礼类似,托鬼媒人查明某处某家有亡男或亡女后,经对照亡男、亡女的年龄,如相宜,便分头与双方家长商议,如同意,就模仿生人的婚礼仪式进行,日期多选在三月清明节、七月盂兰节(鬼节)、九月重阳节。唐代冥婚习俗弥漫甚广,以后各代沿袭。宋人郭彖在《睽车志》中载:“晋俗,男女年当婚娶,未婚而死者,命媒互求之,谓之‘鬼媒’。鬼亲后的两家来往如姻娅。”明代《菽园杂记》记述说:“风俗,山西石州,凡男子未娶而死,其父母俟乡人有女死,必求以配之,议婚定纳币,率如生者,葬日亦复宴会亲戚。女死,父母欲为赘婿,礼亦如之。”清代《临汾县志》载:“又有男子未聘,女子未字,既故而后议婚,两柩合葬,谓之‘冥配’。”新中国建立后基本绝迹。

门当户对

门当与户对,本义指古代民居建筑中大门建筑的组成部分,有门当的宅院,必须有户对,这才符合建筑学上的和谐美学原理。因此,门当、户对常常同呼并称。后用来指称婚姻缔结中的门第观念,指男女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情况相当,很适合结亲。《敦煌变文·不知名变文》:“彼此赤身相奉侍,门当户对恰相当。”主要指婚姻当事人的家庭出身、社会地位彼此相当,才可缔结婚姻。门第观念在婚姻观念中的主导作用,随不同的历史时期而变迁,乱世,宗法制度受到冲击之时,门当户对之风则弱;治世,门阀制度森严之时,则盛。古人所谓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在某种意义上确实符合社会所处的现实环境,有其合理性。恋爱是两个人的事情,但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情。家庭氛围、家庭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修养等,是一个家族一代一代沿袭下来的,即便周围的环境有变化,也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两个家庭如果有相近的生活习惯,对现实事物的看法相近,生活中才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也才会让婚姻保持持久的生命力。

相亲(相门户)

相亲,中国传统婚姻礼节之一,亦称相门户、对看、看亲情,即在议婚阶段换过庚帖后,由媒人联系、安排双方长亲见面议亲(看厝相亲)。历代相亲仪式大同小异。旧时男女当事人并不相见,而由父母亲包办。我国古时传统的婚姻礼仪都遵循着周代既已确立的六礼,即纳采、问名、

纳吉

纳征

、请期、亲迎六个礼节步骤。在具备订婚条件的情况下,男女两家还要相亲,即男女两家约定时间见面,最后议定婚事成否。现在民间各地仍有这种习俗,意在男女恋爱双方彼此相看对方家庭的经济条件、人口状况等。男方到女方家“看厝相亲”,女方家要给每一位客人准备一碗煮熟的鸡蛋,俗称月老蛋。一则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和尊重,再则也有借此观察对方的用意。月老蛋是由女子亲自敬送,如果男子及其家长对女子感到满意,便吃下月老蛋;反之,则不吃。有一些地方也有女家往男家相亲的习俗,招待的点心可以是长寿面。女方亲友如果对男方感到比较满意,便吃下长寿面,反之不吃。以这种委婉的方式表达当事人的心意,比较有人情味。

媒婆(红娘)

“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婚”,这是评剧《花为媒》中两个媒婆的唱词,也是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俗谚。媒婆,指旧时以说合婚姻为职业的妇女,也是古代民间的重要职业之一,有官媒和私媒之分,是古时男女婚配的重要中间人,还有伐柯、红娘、冰人等别称。中国自古就称婚姻介绍人为媒人,如《孔雀东南飞》:“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媒人还被称为红娘。唐代元稹作《莺莺传》,写张生与崔莺莺相爱,经崔的侍女红娘从中撮合,使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后人据以演为《西厢记》杂剧。此后,红娘便成了媒人的别称。人们以红娘代称媒人,显示了对媒人的重视和友好。媒人在中国的婚姻嫁娶中起着牵线搭桥的作用。中国古代无媒不成婚。《诗经·卫风·氓》:“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古时的婚姻讲究明媒正娶,若结婚不经媒人从中牵线,就会于礼不合,虽然有两情相悦的,也会假以媒人之口登门说媒,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方行结婚大礼。

月老

月下老人,又称月老,是我国神话传说中专管婚姻的神,主管人间婚嫁之事,同时也用作媒人的代称。传说,谁与谁能成夫妻,都是月下老人事先用红绳系足选定的,故民间多有给他塑像、立庙,以求佑护。据沈复《浮生六记》说:“一手挽红丝,一手携杖悬婚姻簿,童颜鹤发,奔驰于非烟非雾中。”我国不少地方都有月老祠。唐李复言《续玄怪月老塑像录·定婚店》记载:唐朝的韦固年轻时路过宋城,见一老人在月光下倚囊而坐,手里在翻一本书。韦固问他是什么书,他说是天下人的婚姻簿;又问囊中是什么东西,他说是赤绳,专门拴系夫妇两人的脚的。故事流传至今,后人相信男女的结合乃月老牵起红绳加以撮合,后来就称主管婚姻的神为月老。《红楼梦》:“自古道:‘千里姻缘一线牵。’管姻缘的有一位月下老人,预先注定,暗里只用一根红丝,把这两个人的脚绊住。”《水浒后传》:“正是一对佳人才子。虽在海外,也是一国驸马,富贵无穷,况天缘是月下老人赤绳系定的,不必多疑。”

骂媒

骂媒是哭嫁中必不可少的节目,也是最具反抗色彩的哭嫁歌词。旧社会,女子无婚姻自由可言,由于“三从四德”的束缚,平时对于自己的终身大事几乎不能置一词,全由媒人和父母摆布。因此,这登花轿之前的骂媒,便是难得的发泄机会。哭娘和骂媒之举,充分反映了旧社会出嫁新娘的悲愤和反抗封建婚姻的精神,这早已反映在戏曲和民间说唱等艺术之中。以前,川剧《柳荫记》有《英台骂媒》一折,英台骂媒人,言词激烈,声色俱厉,充分表现了祝英台刚烈的性格和反封建精神。她骂道:提媒婆,更恨她,胡言乱语嘴喳喳……唯愿你,房屋遭火化,田园水推沙。现代人大约以为媒婆不必骂了,但偏远地区,媒婆似乎还很盛行。不过,据说,媒人从来不怕人骂,反倒怕人不骂;人不骂,他的“霉(媒)气”反而脱不了。这也是风俗民情中的一种幽默吧!有一首“骂媒歌”更是唱出了对媒人恨之入骨的心情:不怨爹,不怨娘,怨那媒人坏心肠!媒人肉放锅熬,媒人骨头当柴烧,媒人皮当鼓敲。

七出三不去

七出,也称七去(七弃),是在中国古代的法律、礼制和习俗中,规定夫妻离婚时所要具备的七种条件,当妻子符合其中一种条件时,丈夫及其家族便可以要求休妻(即离婚)。从其内容来看,主要是站在丈夫及其家族的角度并考虑其利益,因此可说是对于妻子的一种压迫。但另一方面在男性处于优势地位的古代社会中,也使女性最低限度地免于任意被夫家抛弃的命运。七出的内容完全源自于汉代记载于《大戴礼记》的七去,即妇人七去:不顺父母,为其逆德也;无子,为其绝世也;淫,为其乱族也;妒,为其乱家也;有恶疾,为其不可与共粢盛也;口多言,为其离亲也;窃盗,为其反义也。同时,七出有其限制,用以保障妻子不被轻易休弃,亦即《唐律》中所规定的三不去,也就是说在三种情形下,即使是妻子符合七出的条件,丈夫也不能任意要求离婚,三不去是指妻子曾经帮持父母服丧、娶妻时穷现在富有以及“有所受无所归”(指妻子的父母家族散亡,被休后可能无家可归)。

入赘

入赘也称招婿,指的是男方到女方家里落户,孩子随母姓,俗称倒插门。原为母系家族婚制,是从妻居、服役婚等古婚遗俗的发展。传宗接代的传统思想是入赘的主要动因。入赘得以延续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女方需要劳动力,需要养老接代;二是男子家贫而无力娶妻,只能以身为质到女家完婚。秦汉时,入赘形式具有赘婿服役的性质。宋代以后,入赘变为赘婿补代、赘婿养老性质,女家没有男性子嗣,招婿上门接续宗祧,补充劳力,并赡养女家老人。赘婚有改为妻姓与不改姓两种形式。受传统观念和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一般来说,入赘婚姻往往是由于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双方家庭存在不对称性,为达到平衡而采取的婚姻模式。《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玉英女儿有如此美才,后日不舍得嫁他出去,访一个有才学的秀士入赘家来,待他夫妇唱和,可不好么?”清代李渔《凰求凤·媒间》:“乔老爷无子,只有这位小姐,不肯嫁她出门,要你过来入赘的。”

五不娶

五不娶,源于先秦时期对于嫁娶的限制,与七出三不去同为古代婚姻法的蓝本。最早见于西汉末戴德的《大戴礼记·本命》。五不娶的主要内容如下:“女有五不取:逆家子不取,乱家子不取,世有刑人不取,世有恶疾不取,丧妇长子不取。”根据王聘珍《解诂》:“取读曰娶。逆,谓悖逆。乱,淫乱也。刑人,谓以罪受墨、劓、宫、刖、髡刑者。恶疾,谓喑、聋、盲、疠、秃、跛、伛,不逮人伦之属也。丧妇长子,谓父丧其妇,其女子年长愆期者也。”子,古亦指女子。《公羊传·庄公二十七年》“曰来归”东汉何休注:“妇人有七弃、五不娶……丧妇长女不娶,无教戒也;世有恶疾不娶,弃于天也;世有刑人不娶,弃于人也;乱家女不娶,类不正也;逆家女不娶,废人伦也。”可见站在夫家的立场上的五不娶对古代女子的压迫。其后,在五不娶的基础上又衍生出同姓不婚、仇雠不婚、居尊亲丧不得婚娶等。

合八字

合八字,中国旧时婚俗。媒人提亲获女家同意后,双方互换庚帖,根据双方出生年、月、日、时和属相推算,查其是否相生相克,谓之合八字。每个人出生时的年、月、日、时的记录就是个人的八字。合八字讲究原则方法,比如:无论男女的八字,互相配合,能够五行中和,各取所需,各得其所,不偏枯者,是为好的合婚,如金太旺的八字,就配合以金为喜用神的八字,就能成为良缘。以日干的配法,如果双方八字中和,无严重克害且双方日干和为一体而为喜用神时,往往这对夫妻,同心一体,令人羡慕。双方八字命宫最好不要六冲,冲则不稳,在性格上往往不能调和。例如:一方命宫为子,对方为午;或一方为寅,另一方为申。如此等等。当媒人的都懂得“实话实说难以成媒”这一窍门,就扬长避短地这头瞒一点,那头哄一点,竭力撮合。只要双方父母认为男女八字相合,门第相当,才貌般配,年龄相仿,对方异姓或同姓不同宗,并同意结亲,这就奠定了合婚的基础,可以进行下面的程序了。

换庚(帖)

换庚,即男女双方相互交换年龄的资料。中国传统嫁娶礼仪,男女双方提亲后,若男女双方八字相合得来而没有相冲,便可互相交换庚帖,作为定亲的最初凭据。旧俗订婚时男女双方互换庚帖,上面主要写明订婚人出生的年、月、日、时。旧时婚俗把写有男女双方姓名、籍贯、生辰八字及祖宗三代姓名的红色柬帖称为庚帖,也有的称为八字帖、婚帖、龙凤帖等。庚帖这一名称出现较早,如元代高明《琵琶记》中说:“合婚问卜若都好,有钞;只怕假做庚帖被人告,吃拷。”男女双方庚帖互换以表示向其求婚或订婚。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编卷四《浙江海宁风俗记·嫁娶》载:“庚帖由冰人送至乾宅……一月之中,乾宅须将庚帖请著者合婚,或赴神庙求签。如卜之吉,则央冰人向坤宅报告,选口缠红,否则将庚帖送还。闻亦有不问卜者,谓之天婚,庚帖送来时,乾宅以米淘箩一只,红筷一把,上覆红巾,供天井中,设香案一,冰人即将庚帖安放箩中,不顾而去。”

定帖(过细帖)

定帖,也称过细帖,我国古代的一种婚嫁礼俗。订婚时嫁娶双方交换的帖子,其上写明家庭、本人及有关的详细情况。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嫁娶》记载:“婚娶之礼,先凭媒氏,以草帖子通于男家……然后过细帖,又谓‘定帖’。帖中序男家三代官品、职位、名讳、议亲第几位男,及官职年甲月日吉时生,父母或在堂,或不在堂,或书主婚何位尊长,或入赘,明开将带金银、田土、财产、宅舍、房廊、山园,俱列帖子内。女家回定帖,亦如前开写。”

开门封

开门封是古朴而功利的婚礼习俗:新郎迎娶新娘时,不献红包不开门,俗称开门封。红包的数额一般从过去的人民币一元两元到现今的八百元八十元不等。扬州一带叫做“开门封子”。迎亲的人到了新娘家门口,新娘家那边的亲戚,一般是同辈的堂表亲和小孩子们,将大门紧紧关着,要开门封。尽管新郎和媒人是有备而来,准备了不少红包,但把门的是不会轻易把门打开的。红包塞得差不多了,时间也差不多了,门缝渐渐撑大了,外面的人乘机用力将门扒开,新郎一行人就进去了。到了新郎家,新娘进新郎家门,进新娘房,同样也会碰到关门要红包的情况。其目的均是凸显婚礼上的一个闹字,为的是婚礼场面热热闹闹、红红火火,大家开心快乐,讨个欢喜和吉利。

六礼

六礼,是我国古代婚礼仪式。六礼即六个礼法,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随着人们日益重视婚姻,于是对完成婚姻关系的过程就逐渐有了一套约定俗成的礼仪,就是我们常说的六礼,包括

纳采

、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步骤。《礼记·昏礼》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另《仪礼》上说∶“昏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就是创于西周而后为历朝所沿袭的“婚姻六礼”传统习俗。宋代官宦贵族仍依六礼,民间则嫌六礼繁琐,仅行四礼,省去问名和请期,分别归于纳采和纳征。《朱子家礼》连纳吉也省去,仅取三礼,三礼也成为明代的定制。清代仅重纳采、亲迎二礼,中间加女家铺房一礼。清末后,六礼演变纷繁,也就逐渐衰落了。纳采宴图(清朝光绪皇帝大婚典礼图册,局部)纳吉

纳吉,又称文定、通书,俗称送定、过定、定聘、小聘、订盟等。纳吉是中国古代婚姻的仪礼与程序之一,六礼中第三礼,是男方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外,“天神之光”以占卜而问天意,是中国古代男女之间婚姻能否成就的又一决定性因素,所以纳吉又被称作卜吉。巫师卜卦合算以后,双方的父母就可以知道男女之间的婚配是否和顺吉利。假如男子与女子之间的婚配吉祥,女吉,男方家就会再派媒人或使者到女方家通告。因为怕女方反悔,遂再行纳吉之礼。古时,纳吉往往也要行奠雁礼。《仪礼·士昏礼》:“纳吉用雁,如纳采礼。”郑玄注:“归卜于庙,得吉兆,复使使者往告,婚姻之事,于是定。”疏:“未卜时,恐有不吉,婚姻不定,故纳吉乃定也。”宋代民间多以合婚的形式卜吉订婚。至明代,以媒氏通书、合婚代之。清代,纳吉一仪已融于问名和合婚的过程中。民国时期,无纳吉礼,只有简单的卜吉习仪,多将女方庚帖放置灶神前,如三日内无发生异事,则认为顺利,就拿男女庚帖去合婚。纳采

所谓纳采,就是采择之意,即男子选择妻子。纳采即后人所说的合婚或者说媒,中国古代婚姻的仪礼与程序之一,六礼中的第一礼,是全部婚姻程序的开始。男方欲择某家之女为妻,便托媒妁交通女方,试探女家之意。倘女家同意,则收下男方送去的采择之礼。古代主张男女婚姻必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有父母的允许与媒人从中撮合,男女是不准私自成婚的,所以纳采也就成了婚礼的首要仪节。若两家门当户对,男方欲与女方结亲,请媒妁往女方提亲,得到应允后,再请媒妁正式向女家纳采。纳采的礼物,因人而异,因时代而异。《仪礼·士昏礼》:“昏礼,下达,纳采用雁。”郑玄注:“将欲与彼合昏姻,必先使媒氏下通其言,女氏许之,乃后使人纳其采择之礼,纳采而用雁为挚者,取其顺阴阳往来。”先秦纳采的礼物之所以用雁,因其一旦失却配偶,则终生不再成双,取其忠贞之意。纳采用雁,为的是明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相逾越。纳采也有用羊者。羊者,祥也,取其群而不党。后世纳采仪式基本循周制,而礼物另有规定。后代礼物逐渐增加,汉代纳采用礼多达三十余种,每种礼品都象征吉祥、夫妇好合之意。到明代陈雁及礼物于厅堂。清代请婚人陈仪物于庭,奉书致命,主婚人受书,告庙礼宾。庶民纳采,首饰数以四为限。纳征

纳征,也称纳成,六礼中的第四礼。即男家纳吉往女家送聘礼,古代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全国许多地区。《礼记·士昏礼》孔颖达疏:“纳征者,纳聘财也。征,成也。先纳聘财而后婚成。”经此仪礼,婚约完全成立。《晋书·礼志下》:“太康八年,有司奏:昏礼纳征,大昏用玄,束帛加珪,马二驷;王侯玄,束帛加璧,乘马;大夫用玄,束帛加羊。”宋代所用礼物不再遵循周制,金银绫绢,各依等级而定。明代聘礼提倡节俭。《明史·礼志十·嘉礼四》品官婚礼:“纳征如纳吉仪,加玄束帛、函书,不用雁。”仪式因袭宋制:“宾致词曰:‘某官以伉俪之重,加惠某官,率循典礼。有不腆之币。’敢请纳征,主婚者曰:‘某官贶(kuàng)某以重礼,某敢不拜受。’宾以函书授主婚者,主婚者亦答以函书。”至近代,无纳征之名,而有送礼之实,或并之于纳采,或更称纳币。1920年《英山县志》记载:“婚礼古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今止用纳采、纳币。”纳征礼(清朝光绪皇帝大婚典礼图册,局部)

传红

传红,我国古代传统婚俗礼仪,旧时谓订婚时男女两家互送约书和信物。订婚时,择期将女方的年庚书于由男方所送的红庚帖上,再由媒人送达男方。旧时江淮官话亦称下定。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妇女》引《金陵杂志》:“传红,俗谓之下定。男宅婚既合,由冰人封致女宅,女家用泥金红全柬书年庚八字,交冰人,俗称大宾(即媒人,笔者注),送男宅,男宅则报以金银茶果等物。”高阳《红顶商人胡雪岩》:“我的打算是这样,看看年底办喜事来不来得及。如果来不及,就今年传红,明年入赘……”

续弦

旧时女人再嫁叫做

再蘸

;男人再娶叫做续弦。古时以琴瑟来比喻夫妻,故丧妻称断弦,再娶为续弦。民间相传有“俞伯牙续弦鼓琴赢得芳心”的典故。这个故事传开之后,人们便开始用续弦指丧妻再娶。《通俗编·妇女·续弦》:“今俗谓丧妻曰断弦,再娶曰续弦。”沈鲸《双珠记》第十八回:“我新丧偶,尚未续弦,令正既是嫁人,何不与我成婚。”《汉武外传》中曾记载,汉武帝用的弓弦断了之后,以鸾胶续之,弦后来变得坚固,一直没被拉断。故后来人们也称男子续娶为续弦、续胶或鸾胶再续。唐刘兼《秋夕书怀呈戎州郎中》诗:“鸾胶处处难寻觅,断尽相思寸寸肠。”这里的鸾胶就是续娶的意思。唐刘禹锡《怀妓》:“金盆已覆难收水,玉轸长抛不续弦。”清黄遵宪《岁暮怀人诗》之三十三:“十七年来又悼亡,续弦仍复谱求皇。”鲁迅《父亲的病》:“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的资格也丧失了。”该婚俗潜含着以男子为中心,调整妻子以适应丈夫的含义。清人绘《清明上河图》中的娶亲队伍再蘸

再蘸,旧时指女子再次婚嫁。现在,男女的第二次婚姻都称之为再婚,过去则不然,女人再嫁叫做再蘸;男人再娶叫做续弦。笔者以为,旧时男人可以娶纳三房四妾,所以用一个续字;而女人倘若再蘸(再嫁),以后恐怕很少再有第二次机会了,蘸字含有黏合的意味,不易分离。对于女人来说,夫死之后再蘸也是一个摆脱困境的途径,但旧时女人再蘸往往身不由己,没有家长和族长的许可是不行的。比如在清代,不是人人都可以再蘸的,尤其是官宦人家的女子,丈夫死之后绝没有再蘸的可能。清代法律规定:“再嫁之妇不得受封,所以重名器也。命妇受封,义当守志,不容再嫁以辱名器。”所谓命妇,就是丈夫或儿子有官职,朝廷给予封号的妇女。她们夫死再嫁是不允许的,与丈夫离婚后再嫁更是大逆不道。但清代对于民间妇女再嫁倒是没有明确禁止。

哭嫁

哭嫁也称哭出嫁、哭嫁囡、哭轿等,是汉、土家、藏、彝、壮、撒拉等民族的传统婚姻习俗,即新娘出嫁时履行的哭唱仪式活动。哭嫁一般从新娘出嫁的前三天或前七天开始,也有的前半个月、一个月甚至三个月就已揭开了哭嫁的序幕。不过,开始时都是断断续续进行的,可以自由地哭。亲族乡邻前来送礼看望,谁来就哭谁,作道谢之礼节。喜期的前一天晚上到第二天上轿时,哭嫁达到高潮。这段时间的哭唱必须按着传统礼仪进行,不能乱哭。谁不会哭,就会被别人嘲笑甚至歧视。总的来看,哭唱的内容主要有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叔伯、哭陪客、哭媒人、哭梳头、哭祖宗、哭上轿等。歌词既有一代代流传下来的、传统的,也有新娘和“陪哭”的姐妹们即兴创作的。内容主要是感谢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和哥嫂弟妹们的关怀之情;泣诉少女时代欢乐生活即将逝去的悲伤和新生活来临前的迷茫与不安;也有的是倾诉对婚姻的不满,对媒人乱断终身的痛恨,等等。

开脸

开脸,又称开面、绞面、绞脸,是中国的古方美容法,亦即去除面部的汗毛,剪齐额发和鬓角的仪式。按照旧俗,女子出嫁时要去净脸和脖子上的汗毛,修齐鬓角。这是旧时女子嫁人的标志之一。开脸有在上轿前在女家进行,也有娶到男家后进行。开脸人须是父母子女双全的妇人。用具有新镊子、五色丝线或钱币等。开脸后,要给开脸人赏封。开脸时,还边扯汗毛边念《开脸歌》开脸予以祝贺:“左弹一线生贵子,右弹一线产娇男,一边三线弹得稳,小姐胎胎产麒麟。眉毛扯得弯月样,状元榜眼探花郎。我们今日恭喜你,恭喜贺喜你做新娘。”开脸是一种民间传统的美容方法,它和现在的城里姑娘出嫁之前进美容院化新娘妆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中都寄托着新娘对美的追求,对新生活的憧憬。《红楼梦》第六回:“开了脸,越发出跳的标致了,那薛大傻子真玷辱了她。”《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十五卷:“三日之前,蕊珠要整容开面,郑家老儿去唤整容匠。”现在随着五花八门的美容品登场,开脸美容法也逐渐消失。

压轿童子(孩儿)

压轿童子,中国北方山东、河南等地的民俗风情。婚娶过程中去迎亲的时候,花轿(车)不能空着,一般要找一个父母双全的小男孩压轿,俗称压轿童子,或称压轿孩儿、压轿生,轿内还要放上一只大公鸡,轿门上要贴写有吉星高照的红符。压轿童子必须是男孩,年龄在十岁左右。压轿孩要穿着一身新郎和新娘买的衣服,坐着接新娘的车子或者轿子,如果是车子,坐的位置就是新娘的位置,等到了新娘家的村子后,放三响鞭炮报信,女方要派人出来迎接,一直到女方家门口。然后车子停下,新娘的家人、亲戚和邻居,要把压轿孩哄下车后新娘才可以进车然后去新郎家。但是下车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出门前新郎官这边嘱咐交代过的,红包拿不到手不下车(一般50—100元)。哄压轿童子下车的过程以热闹取乐、增加婚礼的趣味为目的。新娘上轿后,压轿童子就该换乘坐位置了,坐在副驾驶位置,新娘和两个送亲的女孩子(伴娘)在后排坐着,到了新郎家门口,压轿童子就立刻下车了。

压箱底

压箱底最早的含义,是女孩出嫁时,母亲赠予的与“性”相关作为性教育工具的特殊陪嫁品,就是绘于不同材质上的春宫图,以便在洞房花烛夜作自己的“性启蒙教材”。女儿临出嫁,母亲往往秘授给她,因常被隐秘地藏在新娘嫁妆的箱底而得名,用意则在性爱的启蒙教育,还兼有祈子和辟邪之意。春宫图有许多衍生形式,如专门表现男女欢压箱底(木板年画)爱情状的小雕像,以石、玉等质料制成,普通人家用的一般以陶瓷制作,或做成桃子、苹果、梨等水果形状,或做成小船、鱼或娃娃形状。皆由上下两半组成,上半为盖,揭去盖则可见内有交合的男女二人。这些都是古时压箱底的情趣物件。如古代比较流行的瓷器压箱底,有的比拳头还小一些,外形多作水果状,有盖,内藏一对呈交合状的男女。平时,人们把它放在箱底以辟邪,到了女儿出嫁前,母亲把压箱底取出来,揭开盖以示女,让她体会夫妻之道。上述为比较狭义的压箱底,实际上,压箱底除了情趣瓷器,还包含众多与情趣相关的对象。

压箱钱

压箱钱,也叫压箱脚,是中国婚礼程序之一。中国古代的嫁娶过程有许多繁文缛礼,包括诸如议婚、相亲、压箱、娶亲、迎礼、上轿、拜天地、入洞房、闹洞房、回门等。这些婚姻仪式一直传承延续,其中的压箱,也叫压箱钱或压脚钱。男方在婚姻约定初步达成时向女方赠送聘金、聘礼之后,娘家人便将钱放在陪嫁的箱子里。古时,母亲为防不测,为女儿准备救命钱,让女儿在患难、孤苦伶仃时能派上用场。结婚的时候,女方必须佩带压箱钱进入男方的大门,俗信以为这是一种祥瑞之兆,代表男女双方在没结婚之前就已经有了积蓄。一般是女方在出嫁的前一天,由嫂子或姐姐将新娘的嫁衣装进箱子后,在嫁衣上面放压箱钱。新娘到婆家后,婆婆也要在此箱内放钱,且多于压箱钱数。出嫁前一日或当日早晨,由女方或其弟弟将娘家所办嫁妆均插一柏枝,送至男方家中,意为万年长青。嫁妆送到后,男方家以酒席款待,由陪客人向送嫁妆人索取开箱钥匙,并给持钥匙者封钱,对方满足以后才将钥匙交出。

亮轿

亮轿,满族婚俗。婚礼前一日午宴后列仪仗,新郎披红戴花紧随其后,后有花轿或喜车及鼓乐班子周游街市。根据满族婚俗,结婚仪式,男方家要正式操办三天,第一天叫杀猪,第二天叫亮轿,第三天为吉日,俗称正日子。亮轿或称走轿,亮轿这天早上,男方家要扎好喜车、喜轿,称装轿。停放于自家门口,称亮轿。车轿内不准空,均要放件东西,称压轿。轿上要张盖渔网。早饭后,新郎官开始拜坟,新郎十字披红,戴大红花,由待客的陪同,或坐轿,或骑马,带灯笼一对,火把一对,铜锣一对开道,并带有鼓乐,去拜祖坟,上供上香和烧纸,点三盅酒,行三拜九叩礼。拜坟归来,游街“夸官”,经过亲友门前时,亲友要给新郎披红挂绿。午后,抬花轿在近处绕一周,接待送妆奁的客人。亮轿之意在告知亲友邻里,自家将于次日举办婚礼,届时请参加。亦有展示车轿之美,增加喜庆气氛之意。如今,迎亲用车多为汽车、摩托车,亮轿也在婚礼当天早晨进行,拜坟程序多有省略。亮轿

红双喜

从古至今,无论城市乡村在结婚时,都有贴红双喜的习俗。红双喜字由两个喜字并连而成,字形为囍,用红纸剪成,有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等。洞房正中墙壁上要贴一大囍字,窗棂、房门、家具等则贴上小囍字。大小红双喜字增添了洞房内红火、热闹、吉庆的气氛。红双喜字是由汉字“喜”变形而成的一种吉祥图符。囍字象征喜上加喜,一喜为缔结婚姻,中国人以缔结婚姻为人生一大喜事。古人将洞房花烛夜与他乡遇故知、久旱逢甘露、金榜题名时称为人生四大喜事。另一喜可有多种解释,或为早生贵子,或为富贵荣华,或为健康长寿等。其中,又多指早生贵子,民间往往称怀孕为有喜。清人翟灏《通俗编》卷二十二“有喜”条引《番禺记》:“广州谓妇人娠者曰有欢喜。”至今民间还有以害喜的说法来称谓怀孕现象的。红双喜字作为新人祈喜的图符,表达了人们对于一对新人缔结婚姻关系的庆贺,寄寓了新人对于婚后幸福美满生活、尤其是早生贵子的祈求。红双喜

筷子

筷子,是中国最为普通的餐具,也是婚俗中祈祝生子与幸福、富裕的吉祥物。筷子成了人的象征,一双筷子象征一个人,增添一双筷子,就意味着增加一个人。于是增添筷子,就成了感孕生子的仪式。至今,民间家庭节日聚餐,仍视多摆筷子为吉兆。后来,人们又根据筷子与快子的谐音关系,赋予了筷子快生子的寓意。从此,筷子祈祝生子的意义中,又多了一层“快”的意思,以满足新婚夫妇急切盼望生子的心理期待。筷子作为祈子吉祥物,被用于婚仪的若干仪式。普通的筷子,由于与生子扯上了瓜葛,在一些民族或地方便成了人们公认的婚姻的符号。在仡佬族,有男子送筷子求婚的习俗。仡佬族青年男女相爱之后,男子要向女方父母求亲,求亲时男子不发一言,只需从怀里摸出用红纸包裹的一双筷子,双手捧着,恭恭敬敬地放在女家堂屋中的八仙桌上,然后离去。女方父母见状就知道是求亲之事,便会根据情况来决定是否答应这门亲事。筷子能够代言求亲,因此成为人们公认的婚姻吉祥物。

回鱼箸

在议婚阶段,筷子是具有特殊意义的馈赠礼物。从宋代开始,便流传着回鱼箸的习俗,男方送给女方定礼后,女方回礼要用到鱼和箸。《东京梦华录》记载:“女家以淡水二瓶,活鱼三五个,箸一双,悉送在元酒瓶内,谓之‘回鱼箸’。”婚俗用鱼和筷子,多喻生殖,表明祈孕祝殖生子的寓意。旧时富家不惜用金银打造鱼箸,表明鱼、箸对婚姻有着重要的寓意。而在古代,婚姻的重要意义莫过于生子传宗接代。由此看来,回鱼箸礼仪中的鱼和筷子,均为祈子吉祥物。至晚近,回鱼箸习俗仍在一些地方流行。人们还在礼物中增添了枣栗、生葱等物。枣与栗,合起来象征早立子;生葱则意味着所生子女聪明伶俐。这样回鱼箸婚仪习俗祈祝生子的意义更为突出。1922年的《杭州府志》称:“其女氏即于当日备回定礼物……更以空酒樽双投入清水盛四金鱼,以箸一双,葱两株安于樽内,谓之‘回鱼’。在富家官户,多用金银打造鱼、箸各一双,并以彩帛造像生葱双株,挂于鱼水樽外答之。”

戳窗投筷

在婚礼的闹房习俗中,也有用筷子的。据刘兆元《海州民俗志》卷三记载,江苏地区曾广泛流传戳窗投筷婚俗。闹过洞房后,众人退出,新人关门闭户。送房人站在洞房窗外,用女方陪嫁来的十双红漆筷子,成双地戳破窗纸,朝喜床掷去,边戳边掷边说祝词:“手拿红漆筷,站在喜窗外。戳破红棂纸,来年就见子。一戳一拖,养儿一窝。一戳一捣,养儿赶考。一戮一顺,养儿拔贡。一戮一拉,养儿探花。戳得快,养得快,一年一个小元帅。”完毕,用筛子堵上窗户,再用扫帚头朝上抵住筛子。据说,筛子是千只眼,扫帚是万根辟邪棒,窗上有此二物,鬼邪不敢靠近。另外,二物是闹房已结束的标志,用以警示众人,不得再进入或靠近洞房。这种习俗的意义,仍是借筷子的寓意以祈祝新人早生贵子。不过,此俗在突出筷子寓意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性的隐喻,并借性与生育的关系来祈祝生子。以筷子戳破纸窗的动作象征性行为,其唱词“一戳一拖,养儿一窝”之类,则明示此俗是以象征性事来祈祝生子。

撒筷子·捡筷子

在送亲、迎亲仪式中,也有用筷子的祝福仪式。旧时一些地方流行撒筷子送亲的仪式。湖南等地,嫁女日,花轿启动,女方家人将一把筷子撒出庭外,并默告祖先,女儿已出闺门,开始新生活,求神灵保佑。青海河湟地区,撒筷子送亲仪式还伴以诵唱。新娘拜过祖先出堂屋时,由她的父亲、兄长或其他直系血亲的男性,将崭新的一把筷子撒在门外(严禁被人踩断),赞礼者唱道:“一撒一元入洞房,一世如意一世昌。二撒二人上牙床,二人同心福寿长。三撒新人心意好,三阳开泰大吉祥。”此俗有女儿出嫁不带走娘家财运的含义,但其内在的隐喻仍是祈祝生子、婚姻美满,仍与筷子—快生子的谐音寓意相关。在陕西长安一带,又有捡筷子习俗。婚后第三天,妯娌们将一把筷子分别藏于墙角、屋后、树丛、草堆,然后让新娘去捡。这种习俗潜在的动机仍是祈子。新娘寻寻觅觅捡拾筷子,实质上是在努力争取获得“快子”的生育力量。只不过,这种内在动机已逐渐失去了它的支撑点,人们更为看重的是习俗形式所具有的嬉戏功能和欢乐情调。

偷筷子

在迎亲仪式中,还有一种偷筷子的习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一些地区。新郎到女方家迎亲,女方家要设宴招待新郎和伴郎。桌上摆时新糕点四盘,精美糖果四盘,酒杯数盏,筷子若干双。就餐中,伴郎趁人不注意,偷筷子若干双,放入怀中。等回到男方家后,再将筷子放入新房中。俗信这种做法能使新人快生子。由偷筷子祈子婚俗,我们很容易联想到中秋节摸瓜祈子的习俗,两者都是采用“偷”的方法,看来偷对于祈孕祝子有着特殊的意义。偷的意义在于以神秘的方式去对待神秘的事物。人不能把握生育的命运,感到神秘莫测,便以神秘的方式去祈求祝愿,而且生怕打破了这种神秘。无论是婚俗中的偷筷子,还是中秋节的摸瓜,都不能让主人发觉,一旦发觉,就被认为不灵验了。筷子—快生子,这当中寄寓着普通民众多少早生贵子、传宗接代的殷切期待和美好祝愿,使得筷子成为中国传统婚俗中不可或缺的吉祥物。

披红(插花)

披红,又称披帛,是中国古代婚姻史上的一种婚姻风俗。把红绸披在人的身上往往表示喜庆或光荣,特指旧俗结婚时新人及赞礼人等身披红帛。它是我国古代汉族男女青年成亲时的装饰之一,流行于全国许多地区,在中原尤盛。新娘与新郎、赞礼者都要身披红绸,以示喜庆之意。如《红楼梦》第九十七回:“傧相请了新人出轿,宝玉见喜娘披着红扶着新人。”《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随行五百军士,俱披红挂彩,入南郡买办物件。”《醒世恒言》卷七:“傧相披红插花,忙到轿前作揖,念了诗赋,请出轿来。”陕西淳化县一带,旧时披红插花时,主婚人呼礼,作揖,斟酒,先祀天地诸神,然后换杯,斟热酒,请老小外家人为外甥披红插花。新郎作揖,跪在礼桌前,舅父为甥儿披红插花,然后扶上马。阿昌族举行婚礼时,新娘将一条一米长短的红绸或红布披挂在身上,象征幸福、美满。披红时要顺致祝词,如:“一道彩虹三尺长,而今披在新郎裳。敬老爱妻礼为上,婚姻美满百年长。”

抱鸡(挎鸡)

山东一些地区有抱鸡的婚俗,是迎娶中一种求图吉祥、祈愿生子的民俗事象。娶亲时,女家选请一小男孩抱只母鸡,随花轿出发,前往送亲。因鸡与吉谐音,以求图吉祥如意的好兆头。现在有些地方改为抱收音机等物。鲁南滕州地区称为挎鸡,就是由新娘的同族中年龄较小的侄子或弟弟在出嫁当天用箢子(鲁南乡间的一种盛物器具,用竹篾等编成)装上一只黄毛色的母鸡

抱鸡报喜

(木板年画)挎送至新郎家中,与新郎家事先置于洞房榻下的公鸡放在一起。所挎之鸡一定要选平日产蛋多、毛色金黄且健壮肥硕的母鸡。蛋鸡在此之所以为瑞禽,当与原始的生殖崇拜遗留有关。蛋鸡的繁殖力极强,一日产一蛋,人们视其为生殖力的象征而加以崇拜,与此相关的当是蛋(卵)生殖崇拜。受蛋(卵)生殖崇拜观念的支配,蛋鸡遂成为象征生殖力的吉祥物,成为人们祈求生育、保育、长寿等的对象,自然也被用于婚姻祈子习俗。另外,母鸡与公鸡同置于新婚洞房的榻下,也隐喻了新婚夫妇的性生活。抱鸡报喜

湖南一些地方女儿生了小孩后,女婿要备酒、肉、糖、鸡蛋、鸡等礼物去岳母家报喜讯,称报喜。生男抱公鸡,生女则抱母鸡。娘家只要看送来的鸡是雄还是雌,便知所生的小孩是男还是女了。土家族一般在婴儿降生当天,其父母抱鸡向婴儿外婆报喜。生男孩抱只公鸡,生女孩抱只母鸡,婴儿外婆看到所抱的鸡,则知为男孩或女孩,以此准备洗三、望月等礼品。湘乡报喜时除了以鸡作暗示外,在放鞭炮时还有规矩。女婿若是在门外就点燃鞭炮丢进屋内燃放,说明是家内的人,则所生为男孩;若走进屋以后再点燃鞭炮抛向外面燃放,说明是家外的人,则所生是女孩。壮族在婴儿出世后二三天内,也要向外婆报喜,同样是生男孩带一只雄鸡,生女孩带一只母鸡。外婆家见抱来公鸡,就回送一只母鸡;见抱来母鸡,就回送一只公鸡。侗族、彝族、仫佬族等都有抱鸡报喜,然后外婆带鸡、鸡蛋和小孩衣帽,来看望女儿和外孙(女)的习俗。

同偕

同偕,也称同鞋,一种象征夫妻白头偕老的陪嫁物。此礼俗源于东晋,其时,凡娶妇之家的聘礼中都备有丝麻鞋一双,合而置于新床床头上,取和谐之意。据马缟《中华古今注》中说,东晋时期,凡是娶妇之家要先下丝麻鞋一,以取和谐之意。后来,陪嫁用的鞋子民间婚俗由丝麻鞋逐渐演变而成同偕、同鞋。同鞋与同偕谐音,是对夫妻同偕到老的祈愿和祝福。此种汉族婚姻习俗,主要流行于我国长江流域的长沙、湘潭、株洲等地。把新人的鞋同放一处,祈祝新婚夫妻同偕到老。后世演变为准备男女鞋各一双,并将新娘的鞋套于新郎的鞋之中,以为男女同鞋(同偕)。在江南地区,则称“蹈婿鞋”或“踏夫鞋”,即新娘下轿必须换上新郎的鞋子过去。古有“同偕到老图”,属传统吉祥图案。由一架铜镜与一双鞋组合成图。图中铜镜有龙凤呈祥纹,铜与同谐音,鞋与偕谐音,合为同偕到老,寓意夫妻恩爱白头偕老,多见于刺绣、剪纸、装饰纹图中。

拜堂

拜堂,又称拜天地、拜高堂、拜花堂等,中国传统婚姻礼仪,是婚礼过程中最重要的大礼。拜堂之后,即正式结为夫妻。因古代婚礼中的交拜礼都是在堂室举行,故称拜堂。广泛流行于全国许多地区,汉、京、仫佬等民族均有该风俗。狭义的拜堂指举行婚礼时,新郎新娘参拜天地后,清代的拜堂仪式复拜祖先及男方父母、尊长的仪式;广义的拜堂则将拜天地、拜祖先及父母和夫妻对拜都统称为拜堂。拜堂之始,燃烛,焚香,鸣爆竹,奏乐。乐止,礼生(即婚礼主持人)诵唱:“香烟缥缈,灯烛辉煌,新郎新娘齐登花堂。”新人就位,随礼生诵唱“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父母),夫妻对拜,送入洞房”,如仪依序跪拜。现代婚礼多不跪拜,改行鞠躬礼,不拘成规。

南北朝时,夫妻对拜固定为婚姻礼仪。唐以前北方地区民间称交拜礼,在特设的青庐(饰青布幔的屋子)举行。至南宋,新婚夫妇牵巾到中堂,先揭新娘盖头,然后“参拜堂,次诸家神及家庙,行参诸亲之礼”。多于当日辰、巳、午中的某一个时辰举行。

祈子

祈子习俗贯穿于整个传统婚礼全过程,通启、请期、安床、滚被、装柜、挎鸡、拜堂、挑红、撒帐、吃交心面、听房、开脸等都伴有古老的祈子风习。久婚不育,旧俗祈子方式,有的朝拜崇山峻岭、王母娘娘庙,烧香、许愿、拴娃娃,有的向古柏、古槐祈子,有的服松子祈孕,有的婆母在除夕煮蛋给儿媳,以为可助有孕。祈子的方式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一是到主管生育之神(如送子观音、送子娘娘等)面前求子。如清李渔《奈何天·逃禅》:“新妇进门才一月,祈子之心坚且决。塑尊泥佛做家堂,保佑生儿全不阙。”二是借助吃某种食物祈子,如喜蛋、瓜等。有些地方,嫁妆里必有一个朱漆子孙桶,桶里有五个熟红皮鸡蛋。嫁妆送至男家,那些久不生育的女人就会讨要子孙桶内红蛋吃。据说,一吃此蛋,很快就会有喜。又如新生儿洗三时,亲友都来添盆,洗儿盆里放着红蛋,不孕女人吃了,同样可以很快受孕。三是以偷瓜、摸瓜、送瓜、偷灯、偷送观音绿鞋、拴娃娃等方法祈子。

交杯(合卺)

交杯,汉族婚礼仪式之一,古礼把它称作合卺,即新婚夫妇在新房内共饮合欢酒。举行于新郎亲迎新妇进入家门以后。起于上古,本用匏(葫芦)一剖为二,以红线将两器(瓢)之柄相连,以之盛酒,夫妇共饮,表示从此成为一体,名为合卺。后世改用杯盏,乃称交杯酒。宋代并有行合卺礼毕,掷盏于床下,使之一仰一覆,表示男俯女仰、阴阳和谐的习俗,带有明显的性象征意味。故后世亦以合卺借指成婚。《礼记·昏义》:“妇至,婿揖妇以入,共牢而食,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孔颖达疏:“共牢而食者,同食一牲,不异牲也……合卺,则不异爵,合卺有合体之义。共牢有同尊卑之义。体合则尊卑同,同尊卑,则相亲而不相离矣。”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互饮一盏,谓之交杯酒。饮讫,掷盏并花冠子于床下,盏一仰一合,俗云大吉,则众喜贺,然后掩帐讫。”时至今日,新婚之夜仍然要饮交杯酒,而且还增添了一些更为亲昵的动作,如夫妻交臂等。

传袋

传袋,也称传代、传席等,旧时婚俗,实为一种祈子仪式。新妇临门,男家以袋铺地,使新妇行其上进门。新妇走过的袋,又迅速传到前面铺在地上,叫传袋。袋与代谐音,意为传宗(棕)接代(袋),取传宗接代的吉兆。传袋由唐代的毡席、褥席铺地演化而来,白居易《和春深》诗:“何处春深好,春深嫁女家。青衣传毡褥,锦绣一条斜。”这是富贵家以毡褥代替布袭。也有用席铺地的,叫传席。此俗至宋益加盛行。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新人下车、担,踏青布条或毡席……”明陶宗仪《辍耕录·传席》:“今人家娶妇,舆轿迎至大门,则传席以入,弗令履地。……古人以毡褥传递者,富贵家重其事也。今则不用毡褥而用袋者,重其名也。”利用谐音象征传宗接代、子孙繁衍之意。也有在拜堂后传袋的,如徽州各地。新郎新娘拜堂毕,男家大伯(大哥)、二伯(二哥)次第传递绿麻袋铺地,口唱“一代传十代,十代传百代……”,牵亲奶奶引新娘随唱声踏着绿袋步入新房。

冲喜

冲喜,旧时民间俗信。家中有人病重时,通过办理喜事(如迎娶未婚妻过门)等举动来驱除所谓的邪祟,想借此化凶为吉,希望病人转危为安。旧时人们普遍相信,当家中有人病危时,应该赶紧成亲冲喜来驱除病魔,病就会好。双方定亲后,男方突患重病,经双方父母商定,提前择吉日迎娶称冲喜。拜堂礼仪依旧,如新郎卧病不起,则由其妹代替新郎拜堂。这种婚配,往往会造成女方终身守寡。有时候男方尚未定亲也可以马上定一家女子直接结婚,省略定亲一步。明汤显祖《牡丹亭·诊祟》:“老夫人替小姐冲喜。”《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刘妈妈揭起帐子,叫道:‘我的儿,今日娶你媳妇来家冲喜,你须挣扎精神则个。’”《红楼梦》第九十六回:“若是如今和他说要娶宝姑娘,竟把林姑娘撂开,除非是他人事不知还可,若稍明白些,只怕不但不能冲喜,竟是催命了。”

洞房

人们习惯把新人完婚的新房称作洞房。古人吟咏洞房的佳作不胜枚举。北周庾信有《三和咏舞》诗曰:“洞房花烛明,舞馀双燕轻。”可见,洞房美称由来已久。洞房一词出现很早,不过最初并不是指结婚的新房。据说,汉代大才子司马相如曾作《长门赋》,描述失宠的陈皇后得知武帝许诺朝往而暮来,于是苦苦等清朝皇帝的洞房待。可是天色将晚,还不见君王幸临,于是她独自徘徊,只好“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这里的洞房是指幽深而又豪华的居室。直到中唐以后,洞房才渐渐引申为新婚婚房。诗人朱庆馀在《近试上张籍水部》诗中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古今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双双拜了天地,又拜了丈人、丈母,然后交拜礼毕,送归洞房做花烛筵席。”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里更有“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佳句流传后世。此后,洞房也就慢慢成为新婚夫妇新房的专称,一直沿用至今。

红鸡蛋(放红蛋)

在中国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红鸡蛋,满脸串;今年吃你的喜馍馍,明年吃你的红鸡蛋。”喜馍馍是一种吉祥的婚俗食品,俗传:喜馍馍带回去,亲人吃了得吉利。因此,这句歌谣属于祝福的吉语,再从字面上理解,此句开头和结尾的两处红鸡蛋代表的含义并不相同,前一个红鸡蛋是作为一种圣物出现,有祈子赐福之功;而后一个红鸡蛋则成为了孩子降生的报喜标志,也是一种起宣告作用的吉祥物。向亲友分发用颜料染红的鸡蛋,是通行于全国各地的一种表达喜庆的方式,常用于结婚、生育、做满月等各种喜庆场合,以示庆贺并图吉祥。如江南地区举行婚礼时,作为嫁妆的被子、箱子、痰盂等物品中都要放红蛋,并要向亲友发红蛋;亲友向新人贺喜时也要讨红蛋。红蛋象征喜庆、吉祥、多子,分食红鸡蛋的习俗寄寓着人们对生命、生育的敬畏与崇信之情。《史记》中有“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而生契”的记载。可见,鸡蛋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生育与生命的象征。

撒帐

撒帐婚仪起源于汉朝。撒帐,是以帐中婚床或帐中新婚夫妇为对象的,中心活动是将抛撒物撒向婚床,以使得新婚夫妇感应抛撒物的生殖力量而生子。撒帐的主要意义就在于祈子祝子。撒帐所用各类果子,因时因地有所不同,但大都是颗粒状态的果子,以便于抛撒。这类果子成为传统信仰中祝殖生子的吉祥物,共同的原因是均为籽实类果子。各种果子又因其名称、外形、习性的不同,具有各具特色的祝子之义。如枣子、栗子、花生、桂圆、荔枝、核桃、莲子等。新婚夫妇入洞房前,由“全人”(夫妻子女双全的长辈妇女)手执盛有大枣、花生和栗子等果类的食盘,一边抓着撒向寝帐,一边口唱“撒帐歌”,诸如“一把栗子一把枣,闺女小子满屋跑”,“一把栗,一把枣,小的跟着大的跑”之类。《东京梦华录》载:“……对拜毕就床,女向左,男向右坐,女以金钱彩果撒掷,谓之‘撒帐’。”《梦粱录》也说:“行参诸亲之礼毕,女复倒行,执同心结,牵新郎回房,讲交拜礼,再坐床,礼官以金银盘盛金银钱、彩钱、杂果撒帐。”

枣栗子

有些地方的撒帐礼仪,专用枣与栗,突出表现了枣与栗的祈福祝子功能。该民俗事象的意蕴,即早立子。枣子谐音早子,栗子谐音利子或立子,枣栗子显然是谐早立子的吉意。新婚夫妇入洞房之后举行的闹房仪式,也有用枣与栗的。人们把枣与栗捧到新郎新娘面前,故意问是什么,待到新郎新娘同声回答:“早(枣)、立子(栗子)”,众人才一哄而散。在戏谑新郎新娘的活动中,也包含了祝愿早生贵子的意义。古代订婚的男女双方初次见面互赠见面礼时,女方的礼物中往往就有枣与栗子,含有祝福婚姻美满、早生贵子的意思。如清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二十一说:“《白虎通义》曰‘妇人之贽,以枣栗腶如修’。……今齐鲁之俗,娶妇必用枣栗,谚云‘早利子也’。”枣栗子

桂圆·莲子·荔枝

桂圆中的桂与贵谐音,圆又可理解为圆满之意,所以桂圆被视为婚姻的吉祥物,多用于婚仪祝福婚姻圆满幸福,早生贵子。莲子成为祝子物与莲蓬有关。一只莲蓬密密地结有多颗莲子,其多籽的形象使人将其与多子相联系起来,莲与连谐音,所以莲子被赋予了连生贵子的意蕴,常用于婚俗中以祝福婚姻美满、连生贵子。南朝民歌《西洲曲》描写一位女子思念情人,其刻骨铭心的爱情,就是借婚姻的吉祥物莲子来表达的:“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情诗以莲子为主要意象,不能不说是与当时的婚俗有关。荔枝声名远扬,似与杜牧诗《过华清宫》“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有关。荔枝作为婚姻的吉祥果,主要是因为与利子谐音。民间用荔枝作为配偶双方互赠之物,举行婚仪,主要取有利生子之意。此外,花生、黄豆、稻谷、松子、瓜子等均以其结实繁多而成为撒帐用物。各种果子混合在一起,五颜六色,所以撒帐时所抛撒的果子又称为五色果。

滚床

滚床,就是在男女青年结婚当天,新娘子还没有进洞房前,找五六岁的小男孩儿,到婚床上打几个滚。打滚时,要从床脚滚到床头,再从床头滚到床脚,一共滚三个来回。滚过之后,男方家的主事人,要给小男孩赏钱。相传,古时关东大地,人烟稀少,生产力低下,为了从事繁重的农业、渔猎生产,每家都希望男丁兴旺。可有一赵姓人家连续生了六个姑娘,这可把赵姓夫妻愁坏了,如果没有男孩,不仅没人养老,还要受无后不孝的指责。一天中午,赵氏忽做一梦,梦中一白发老者告诉她,欲得子,要借一儿童在炕上滚三滚,说完老者飘然而去。赵氏醒来对丈夫说了梦中情形,丈夫大喜过望,认为这是仙人指点,急上兄弟家抱来一对双胞胎儿童,扔到炕上滚了三滚。十个月后,赵氏产下一对双胞胎儿子。事情轰动乡里,一传十,十传百,用男孩滚床能生小子从此在关东大地盛行起来,成为一种习俗。滚床生小子这一婚俗,时至今日,在民间仍在延续,虽说有重男轻女之嫌,却平添了结婚的喜庆气氛,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挑盖头

挑盖头,也称揭盖头、挑头巾、挑方巾、挑乌巾,各地汉族传统婚俗之一。古时候婚礼时,新娘头上都会蒙着一块别致的大红绸缎,被称为红盖头。盖头或长或方,色用嫣红,取吉祥意。新娘出阁上轿前盖上,入花轿内也不能揭去,要到婆家举行婚礼时,由新郎动手揭去,让亲友们以瞻新娘的靓丽风采,此礼俗称挑盖头,又名揭头纱。挑盖头是新郎的专利,他人是不能染指的。盖巾之用意有两种解释:一是遮羞,二是辟邪。挑盖头之习俗约起于东汉,后世袭用不变。只是各地挑盖头所用的东西有所差异,一般用簪、秤、杼或木杈等物挑下。新娘蒙盖头的原因,据《独异志》载:远古时,伏羲女娲兄妹结婚,自感羞惭,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最早的盖头约出现在南北朝时的齐代,当时是妇女为避风御寒使用的,仅用来盖住头顶。到唐朝,便演变成一种从头披到肩的帷帽,用以遮羞。从古代到近代及至当代,盖头在民间流行不废,并成为新娘不可缺少的喜庆装饰。婚礼中的挑盖头

闹房翻床

由撒帐仪式还衍生出一种闹房翻床仪式,即由闹房人翻婚床,将撒帐时撒在床上的果子一一翻出分吃。这也可以说是撒帐仪式向闹房仪式的延伸。旧时畲族就有这种翻床婚俗。新娘进入洞房,闹房人闹了一通后,便开始翻床,边翻边唱“翻床歌”:“一翻金床得贵子,二翻珍球铺满床,三翻三元及弟,四翻子孙满堂,五翻五子登料,六翻黄金万两,七翻仙鹿献瑞,八翻吉福呈祥,九翻一禾九穗,十翻世代团圆。”“翻床歌”可以说是“撒帐歌”的延续。其歌俗而不粗,与一些闹房活动中的轻薄猥亵之言相比,有天壤之别。其连珠成串的祝颂吉祥之语,伴随着欢声笑语,将婚礼推向最后一个高潮。闹房人边唱歌,边将翻出的桂圆、红蛋、橘子、柚子分给大家。床里面翻完,便唱:“再来翻,再来翻,翻了床里翻床前。翻你豆子两三斗,翻你花生两斤半。”翻出所唱的东西后,大家便一哄而上,抢花生、豆子等。翻床完毕,整理好床铺,闹房人便出房邀上吹鼓手在吹吹打打中将新郎送入洞房,让新婚夫妇安歇。

闹洞房

闹洞房,又称逗媳妇、吵房,在迎亲的当天晚上进行。无论长辈、平辈、小辈,聚在新房中,祝贺新人,戏闹异常,多无禁忌,有“三日无大小”、“闹喜闹喜,越闹越喜”之说。新郎新娘乃至新郎的父母往往会被他人甚至晚辈们取笑捉弄、戏谑调侃。被捉弄取笑者不能生气,以免破坏新婚的喜庆气氛。当然,闹洞房的人也不能太出格,不能闹得太久,以免影响新婚夫妇休息。闹洞房是传统婚礼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可以算作是婚礼的高潮,各地都有闹洞房的习俗。闹洞房除逗乐之外,还有其他意义。据说洞房中常有狐狸、鬼魅作祟,闹洞房能驱逐邪灵的阴气,增强人的阳气,因此有俗语:“人不闹鬼闹。”闹洞房从积极的意义上说,能增添热闹气氛,驱除冷清之感,因而有的地方又称之为暖房。同时,旧时代男女结合多是经人介绍,相互之间比较陌生,闹洞房能够让他们消除陌生感,为新婚生活开个好头。此外,闹洞房还能使亲友彼此熟识,显示家族的兴旺发达,增进亲友间的感情。唐代的《婚礼图》(榆林窟第25窟弥勒经变部分,临摹)

守花烛

守花烛,旧时汉族婚俗的一种。古代汉族婚仪中使用大红色的成对蜡烛,点燃于厅堂及洞房之内。因其上多有金龙银龙彩饰,故称花烛。结婚之日,于洞房中点燃,或用于婚仪。后世以新婚之夜,新郎新娘通宵不睡,谓之守花烛。民间常言“洞房花烛夜”是人生最得意的时刻之一。新婚之夜,洞房中的花烛长明不熄,通宵达旦,为此许多地方流行守花烛之俗,要么新郎新娘通宵不睡守着花烛,要么由喜妈或伴娘时时进房察看,若其中一支蜡烛灭了,随即将另一支也熄灭,然后两支一起重新点燃。六朝时已有花烛,南朝梁时用于新婚,至唐以后,乃成风俗。其起源似与周代嫁女之家三日不熄烛、以寄离思有关。南朝梁何逊《看伏郎新婚》诗有:“何如花烛夜,轻扇掩红妆。”唐张说《乐安公主花烛行》也有:“罽茵饰地承周履,花烛分阶移锦帐。”洞房守花烛

参厨

参厨,汉族婚娶习俗。在我国的不同地区,其含义也不尽相同。大致讲,在北方地区,新婚次日,新妇艳妆华服,由女傧引导入厨房,向厨师赠礼致谢,称参厨,在山东一些地区又称赏厨。陕北婚俗中,参厨跟新郎新娘没关系,所以属于婚俗中的支脉。无论迎人的还是送人的,到了对方家都要参厨。代事的要在坐席前去看望厨师,否则就是失礼。如失礼,厨师会有意将冷馍端上去,或者在菜上面搭一根葱。吃到冷馍或者看到菜上面的葱,代事的就知道失礼了。参厨其实很简单,代事的人手执方盘,提上酒壶,来到厨房,对厨师表示问候、答谢,敬过酒后,盘子里还放下小红包,现在也有放几包香烟的,就算是参厨了。而在南方地区,参厨则另有所指。湖北黄冈地区,新婚第二天早晨,新娘上厨房摸摸瓢勺碗盏,到亲房伯叔家灶房走走,并向灶神行礼,名曰参厨。新洲一些地方是在新人入洞房时,婆婆拿饭勺立房门口,新娘接过饭勺在自己身上拍一下,表示以后不要婆婆操心。

回门

回门,即女儿偕女婿回女家认门拜亲,汉族婚姻风俗。即成婚后三、六、七、九、十日或满月,女婿携礼品,随新娘返回娘家,拜谒妻子的父母及亲属。回门是女儿新嫁后第一次回娘家,有的又称走头趟。新婚夫妇一块回门,成双成对,又称双回门。自亲迎始的成婿之礼,至此完成。春秋时期就有回门之俗,沿袭至今,泛称归宁,为婚后回家探视父母之意。后世各地名称不一,宋代称拜门,清代北方称双回门,南方称会亲,河北某些地区称唤姑爷,杭州称回郎。近代通常在婚后第三天,又称三朝回门。此为婚事的最后一项仪式,有女儿不忘父母养育之恩,女婿感谢岳父母及新婚夫妇恩爱和美等意义。一般女家皆设宴款待,新女婿入席上座,由女族尊长陪饮。新婚夫妇或当日返回,或留住数日,若留住时,则不同宿一室。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婿往参妇家,谓之拜门。有力能趣办,次日即往,谓之复面拜门。不然三日、七日皆可,赏贺亦如女家之礼。”回娘家(灯画)

坐月子

坐月子最早可以追溯至西汉的《礼记·内则》,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称之月内。古人认为女性产后是人体气血最为虚弱的时期,需要一个月养护才可以身体恢复,故称坐月子,是产后必须的仪式行为。以民俗学的视角观照,坐月子是协助产妇顺利度过人生转折期,因为婴儿产出让身体、生活有所改变,从人妻到人母、从外人到家人,坐月子的仪式促使产妇进入神圣地位,周边的人甘愿为她付出,产妇趁此机会发泄累积的不平情绪,消除长期积劳。无论是坐月子产褥期或坐月子,都意味着产妇要卧床休息,调养好身体,促使生殖器官和肌体尽快恢复。坐月子,汉族民间传统的做法是:三日之内不准下床,一月以内不许出房门,也不准上街,而只准在室内吃、住。坐月子期内,民间是很讲究的,目的只一个,为了婴儿及其母亲的健康与平安。主要是要照顾好产妇与婴儿的身体,怕闹出月子病来。坐月子期内,禁止产妇多说话,说多了怕弄成舌疾;禁止产妇干活,怕干多了弄成劳疾;禁止产妇用冷水洗手,怕弄坏关节。同时,禁止生人进入产妇房中,生人进房怕“踩生”,造成婴儿的疾病。

洗三

洗三,是中国古代诞生礼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仪式,民间视洗三为大吉之礼。婴儿出生后第三日,要举行沐浴仪式,会集亲友为婴儿祝吉,这就是洗三,也叫做三朝洗儿。洗三的用意,一是洗涤污秽,消灾免难;二是祈祥求福,图个吉利。宋时闽地百姓三日洗儿,家人及客都戴葱、钱,以祷祝此儿聪睿、进财。苏轼《贺子由生孙》诗有“昨闻万里孙,已振三日浴”之句。清人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记载:“三日洗儿,谓之洗三。”据说,这样可以洗去婴儿从“前世”带来的污垢,使之今生平安吉利。同时,也有着为婴儿洁身防病的实际意义。洗三之日,通常只有近亲来贺,多送给产妇一些鸡蛋、红糖等食品或者送些小孩所用的衣服鞋袜等作为礼品。本家用一顿炒菜面来进行招待,俗称洗三面。本家依尊卑长幼带头往盆里添一小勺清水,再放一些钱币,谓之添盆。还可以添些桂圆、荔枝、红枣、花生、栗子之类的喜果。添盆后,开始给婴儿洗澡。孩子受凉一哭,不但不犯忌讳,反认为吉祥,谓之响盆。

打三朝

打三朝习俗,是指姑娘出嫁后,生下第一个孩子的第三天至第七天内举行的仪式。一般分取名和偿长命钱两大部分。当母亲生下孩子后的第二天,孩子的父亲要带上一只鸡到岳父母家中报喜,男孩带公鸡,女孩带母鸡。孩子的外婆则要选择从生下孩子的第三天到第七天中的吉日举行打三朝仪式。民间有“男不打三朝”之说,故参与打三朝的客人均为女客,主要客人是外婆、舅母等。客人要送去提前为产妇准备的丰富营养品和孩子的衣物,请若干挑夫一同送到产妇家中。在产妇家门口搭几张大桌,将送去的礼物摆到桌上,在上方位搭椅子,女支客司便请孩子外婆入席,入席后打三朝仪式正式开始,女支客司开始吟诵:“……不要外婆金,不要外婆银。只要外婆偿长命,再给外孙取个名。吉日良辰好,外婆舅婆打三朝……”接着吟唱“偿长命钱歌”(吟诵此歌时,吟诵一句取一次钱):“一偿一品当朝,二偿二仙传道,三偿三元及第,四偿四季发财,五偿五子登科,六偿禄位高升,七偿七巧相逢,八偿八仙庆寿,九偿久久长寿,十偿十全大美,十一偿你聪明智慧,十二偿你长命富贵!”

三朝酒

婴儿出生的第三日,称为三朝,在这一天举行的礼仪,称三朝礼。许多民族在这一天都要给婴儿沐浴,并宴请宾客,接受亲友庆贺,故此俗在一些地方又叫洗三礼。侗族非常重视婴儿的诞生,并要为其举行隆重的三朝礼仪式。在侗乡,三朝礼被称为三朝酒,是为庆贺儿女诞生所设的酒席。一般选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三天或十天以内的某个单日举行。客人以外祖母家为多。到了中午,三朝酒宴开始。客人们要先吃甜酒、鸡蛋,后吃油茶,然后吃午饭。午饭一般比较丰盛,也很隆重,晚饭规模则相对较小,有不少食物是女家提供的,俗称吃忍受家饭。晚饭后,人们要为婴儿弹唱琵琶歌,表示祝福。酒席散后,女客回家时,都要带上用竹片串起来的一块或三块重约四两的肥肉,表示主人家为庆贺小孩出生而办的三朝酒宴肉菜太多,一时吃不完。串肉带回家后,可用来打油茶,请左邻右舍的女子们来吃,以转告喜讯,分享快乐,此举俗称串肉礼。三朝习俗都是在为新生儿祈福,希望能得到神明的庇佑及大家的期许,平平安安地长大。

满月

满月有两种意义:一是指天文现象:月亮圆了;另一种是指婴儿出生满一个月。在婴儿出生满一个月时,举行某种仪式或庆祝活动,谓之做满月。《北齐书·恩幸传·韩凤》:“其公主生男昌满月,驾幸凤宅,宴会尽日。”呱呱坠地是一生的启程,孩子满月是人生的开端。在孩子出生整整一个月的时候,许多地方都会举行一个仪礼进行庆贺,宴请亲朋,俗称请满月酒。这一天,要给孩童洗个全身澡,以便干干净净地迎接大家的祝福。亲友们纷纷携带礼品前来看望孩子,亦有送银脚环、长命锁、项圈、手镯等避邪饰品的,寓意祛灾避难,长命百岁。是日拜神宴客,大家齐聚一堂,举杯把盏,欢庆孩子的健康成长,其乐融融。婴儿满月日,父母要请理发师将胎生头发全部剃掉,称剃满月头,又称剃胎毛。小孩满月请酒,也叫吃满月蛋,属民间喜庆宴席之一,家里要接客,亲戚需赶情(湖北方言,意思是为红白喜事送钱送贺礼)。这种喜酒与其他宴席不同的是,凡坐席吃酒的宾客,东家都发煮熟染色的红鸡蛋,人们带回去做礼品。后来,也有的人家做满月将鸡蛋不煮熟,只将生鸡蛋染上红色就行了。

撞喜

撞喜,流行于山西民间的一种生育风俗。婴儿长到三十天要举行隆重的礼仪,叫过满月或做满月。多数地方在正日做,即小儿满月当天,落胎发,打扮整齐,然后由一位夫妻、儿女双全的“全人”长辈抱着出门“撞人”(碰见、撞见之意),如果被撞见的第一个人家里有父母、妻子或丈夫、儿女,被撞见的人就把小孩抱回到主人家,主人当即以红包感谢。在河津地区,满月之日,娘家母亲将婴儿抱出院,遇见第一人谓撞喜。由此人即景生情,随意起个名,如猪娃、狗娃、茅勺、尿罐之类,即为乳名。名字越丑陋越低俗越好,以为好养活。有些地方要儿女双全、有妻或夫的全人,直接把孩子接过去,抱到自己家里停留一会儿,再给亲母送回去,主人以红包相谢,称撞喜,其寓意在于祈祝孩子将来也像撞见者那样夫妻好合、儿女双全、幸福美满、健康长寿。

百日(百岁)

百日,又称百岁、百晬,在婴儿出生的第一百天举行的祝其长寿的仪式。新生婴儿出生后的第一百天,俗称百岁,意即祈愿孩子长命百岁。婴儿降生百日,古称百晬,俗以长命百岁为吉,遂讹为百岁。这天婴儿应收到长者的礼物,长者年岁越高则婴儿得到的祝福越大。是日,举行庆贺仪式,亲朋致送贺礼,祝愿孩子吉祥长寿,为婴儿穿百家衣,戴长命锁。古代百日时行认舅礼、命名礼等。百日庆贺的习俗延续至今,庆贺的内容和形式虽有变化,但许多地区还保留喝百日酒、拍百日照、赏日的传统。其宗旨是祝福婴儿身体健壮,长命百岁。诞生礼包括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等。三朝是婴儿降生三日时接受各方面的贺礼。满月在婴儿满一个月时剃胎发。周岁时行

抓周

礼。宋吴自牧《梦粱录》载:“生子百时,即一百日,亦开筵作庆。”明沈榜《宛署杂记》载:“一百日,曰婴儿百岁。”届时,婴儿家散帖宴客,亲友携礼相贺。抓周

抓周,又称拭儿、试晬、拈周、试周,为小孩周岁时举行的一种预测前途和性情的仪式,是第一个生日纪念日的庆祝方式。它与产儿报喜、三朝洗儿、满月礼、百日礼等一样,同属于传统的诞生礼仪,其核心是对生命延续、顺利和兴旺的祝愿,反映了父母对子女的舐犊情深,具有家抓周图庭游戏性质,是一种具有人伦味、以育儿为追求的信仰风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抓周这种习俗,在民间越来越多地被许多家庭所重视,许多地方也在有组织地集体举行抓周活动,以此来庆祝宝宝的生日。抓周儿的仪式一般都在吃中午那顿长寿面之前进行。由大人将小孩抱来,令其端坐,不予任何诱导,任其挑选,视其先抓何物,后抓何物,以此来测卜其志趣、前途和将要从事的职业。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中载:“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拭儿。”

百寿图

百寿图是用一百个不同形体的寿字所组成的图像,有圆形、方形或长方形数种;也有在一个大寿字中再写上一些小寿字的。图像中的字体多为繁写,有篆体、隶书、楷书或几种字体混合兼用。经过不同形体寿字组合成的百寿图,往往能够产生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给人以富丽堂山西乔家大院的百寿图皇、意蕴深长的感觉。当然,百寿图在创始之初并不是被人们当作一种艺术品来欣赏的,它是我国古代民间对长寿理想的一种寄托。因此,它总是被人们排列得整整齐齐,书写得端端正正,并且带有一种朦胧的神秘主义色彩。百寿图从宋代以来,就已作为稀世之宝广为传颂。特别是南宋时期,专事拓印、装裱百寿图作坊长盛不衰。朝廷显贵、书香世家、百姓士庶,都为拥有一幅百寿图而自豪。挂之于堂中顿然门庭生辉,宾客争相观赏。古时商人远行或浮游宦海者,更是把百寿图作为护佑身家平安的宝贝。在百寿图中还可以看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它是吸收、兼容少数民族文化、外来文化、宗教文化的典证。百寿图历来是人们贺寿祝福的上佳礼品。

花甲

花甲是花甲子的简称,六十岁雅称。中国古代历法,以六十年为一循环,一循环称为一甲子,又因干支名号繁多且相互交错,故称花甲。这一名称的来历,和我国古代的干支纪年法密不可分。干支,即天干、地支。天干本称干,地支本称支,是上古时代就已出现的一种计数、计时符号。天干有十个,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个,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合时,以十干为主,自“甲”开始,依次与十二地支相配合。到第十支时,十干已全部配完,那么再从第一干开始与第十一支相配,依次类推下去,共得六十组,称为六十甲子。六十年周而复始,所以六十岁是花甲之年。人们习惯称六十岁为花甲,称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为花甲老人、花甲之年,花甲之年也叫耳顺之年。又一种说法是,人的指甲根部有一道白色的痕迹,到了六十岁,随着身体的愈加衰老,这道白痕就会消失不见,故而称作花甲。

寿桃

寿桃,为祝寿所用的桃,一般用面粉做成,也有用鲜桃的。神话中,王母娘娘做寿,设蟠桃会款待群仙,所以传统习俗用桃来做庆寿的物品。民间早有桃养人和“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的谚语。《神农本草》有“玉桃服之,长生不死”之说。《神异经》记载:“东方有树,高五十丈,名曰桃……令人益寿。”可见,桃树是神树仙木,其果实可以益寿。这些都是根据民间的众说共识而总结出来的。元王祯的《农书》认东方朔偷桃图(明吴伟)为桃为五木之精,驱邪必自扶正,用桃祝寿也就有了祝颂的意思了。送寿桃是中国传统习俗之一,象征着晚辈对老前辈的孝敬,每当老年人过生日时,做儿女的都要送寿桃给老人,以祝老人健康、长寿、幸福。而旧时人们认为老人吃了寿桃会变年轻进而长寿。至于向人馈赠寿桃的风俗,应追溯到西王母向汉武帝赠桃的传说。传说汉武帝崇尚仙道,西王母乘云车来会见并赐汉武帝五个大桃,告诉他:“这是三千年才结一次的仙果。”这里赠桃暗含了赠寿的意思。

福禄寿

俗话说“天上日月星,人间福禄寿”,福禄寿是中国民间崇拜的福星、禄星、寿星的合称,又称福禄寿三星。福星,怀抱婴儿表示五福临门、幸福美满;禄星,手捧如意寓意高官厚禄;寿星,手捧寿桃意为长命百岁、健康长寿。民间有福星高照的吉言,反映了民众祈福纳吉的民俗心理,希望福星庇佑,赐福人间,逢凶化吉,安康如意。据传福神原为岁星,即木星,后逐渐人格化。一说源于五斗米道所祀三官中的天官,又有天官赐福之说;一说福神为唐代道州刺史阳城,因其有抵制进贡侏儒的善政,遂被尊为福神。禄星原为文昌垣的第六星,后被赋予人格,附会为张仙。一说张仙为五代时在青城山得道的张远霄;一说为后蜀皇帝孟昶,能使人有子,称张仙送子,是祈子之神。民间传统形象中,禄星往往是一个身穿大红官服,头戴高冠(冠谐音官)的官员,骑在一头梅花鹿(鹿谐音禄)上,寓意进禄;也有禄神怀抱一个婴儿,寓意送子男神、望子成龙等。寿星,白须红颜,持桃执杖,身躯矮小而精干。寿翁亦始于星宿崇拜,即角、亢二宿,是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中的头二宿,为列宿之长,故曰寿;另一说为南极星,是南极星空中最亮的星,故寿星亦名南极仙翁。《福禄寿三星图》(清缂丝)三星图

福、禄、寿在民间附会流传为天上三吉星。福星司福运,禄星司富贵,寿星司生命。民间喜欢把福、禄、寿三星作为礼仪交往和日常生活中象征幸福、吉利、长寿的祝愿。福禄寿三星起源于远古的星辰自然崇拜,古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赋予他们非凡的神性和独特的人格魅力。由于他们在民间的影响力,封建统治者曾借助其用于实施王道教化,道教也曾对他们大加推崇,以招徕信福禄寿三星众。虽然他们后来失去了高高在上的神威,却也因此走入寻常巷陌、千家万户,成为古代民间世俗生活理想的真实写照。明清以后,民间常将福、禄、寿三星一并奉祀,三星典型的形象为禄星执如意居中;右为福星,作员外打扮,怀抱婴孩;寿星在左,广额白须,捧桃执杖。在古代有各种不同造型的福禄寿三星图以工笔画和写意画的方式绘制,多挂于中堂,并题有赞或对联。三星通常是三位一体,有这三星拱照,必定儿孙满堂,增财添禄,安康长寿,是最受崇敬的神明。人们常把福与寿、禄组合在一起来表达一种美好愿望。如明沈受先《三元记·秉操》:“今日在此焚香礼拜,愿他多生贵子,福禄双全。”

土葬

土葬,葬式之一,又称埋葬,处理死人遗体的一种方法,一般是把尸体先装在棺材里,然后再把棺材埋在地里(区别于火葬、水葬等)。旧时实行土葬,用棺材盛尸,掘土为墓,埋棺其中,堆坟立碑。殡葬仪式繁杂,规模盛大,并有浓厚的俗信色彩。土葬习俗的形成,同人们慎终追远的观念有着密切关系。人们认为死者入土是人的必然归宿,《周礼》中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韩诗外传》中说“人死曰鬼,鬼者归也,精气归于天,肉归于地”;《礼记·礼运》也说:“气魄归于天,形魄归于地。”古人认为人死后形体埋入地下,脱离形体的灵魂才可以归于天。土葬与鬼魂观念有密切联系,人们在埋葬死者时,都要为之随葬大量的物品,目的是让死者的灵魂在另一个世界生活得更好。土葬符合汉族人民的生活习惯以及慎终追远的伦理情感。“生命是从泥土中来,再回泥土中去”这个观念根深蒂固。汉族崇尚黄色,黄色实为土色,在阴阳五行中,土居于中位,是最稳定、最可靠的基础,因此土葬符合汉人的生活习俗和传统观念。秦始皇陵

穿(送)老衣

穿(送)老衣,传统丧葬习俗之一。人将气绝时,我国南北各地都讲究趁其身体未僵硬时,以最快的速度为死者换上预先特制的寿衣即送老衣。还有些地方是在绝气之前就提前换好了。寿衣,俗称装老衣。旧时,人到了六七十岁时,就要自己缝制寿衣。自己没有能力缝制的,子女为其缝制或预先购置。人在临终时候,亲属为其剃头、洗脚、穿戴装老衣等,俗称装裹、装穿。装穿时,还要呼唤着“爹(妈),给你穿衣裳,穿上衣裳再上路”。未咽气穿上寿衣时,不穿鞋,所谓一穿鞋就“走了”。据说,装老衣穿得越厚越好,无论在哪个季节去世,寿衣都是冬装。穿老衣很有讲究:一忌穿戴有皮毛的衣服、鞋帽等,传说怕下到阴间“着毛变畜,错胎转生”;二忌穿白色的衣服,白色如同一块冰,穿在身上是不吉的;三忌穿黑色的衣服,怕后代绝子绝孙,即黑门;四忌穿缎,因缎与断谐音,害怕断了根,绝了后。寿衣的颜色基本为紫、蓝色。没有扣,都用带系,表示后继有人。穿装老衣时,不许亲人哭泣。同时,要马上把窗子打开,让“殃气”出走,否则对家人不利。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

含口

含口,丧葬习俗,白族称含口钱,拉祜族、纳西族称口含。死者沐浴穿戴后,必须在口中放上物件,故名。含口按其阶级地位和贫富状况而定,各地区含口的物件略有不同。后来民间将此俗演变为含银、含铜、含棒等,如用红纸包一块银角放入死者口中,也有用红纸包金或银制的圆形管,塞入死者口中,包钱者称含口钱,包金、银者称含口金。也有在死者口中放饭者,称含口饭,俗信死者口中必须含饭入殓,这样到阴间才不会挨饿。土家族老人去世时,家人以碎金块或银子作为含口,亦有以玉作为含口的。白族则是当老人一咽气,子女或男性亲属趁其肢体尚未僵硬之时,在老人的口中放入几粒米,几片茶叶,一些碎银,称为含口银或含口钱。在台州,在小殓之前先进行祭祀,给死者口里塞入一枚系有红线的铜线,叫含口钱。含口的习俗源于灵魂观念,并相信亡人之灵魂要远行,含口则作为其富贵之象征。玉唅(曾侯乙墓出土)

送魂(引魂)

送魂(引魂),传统丧葬习俗之一。民俗认为人死亡后,灵魂就要离开肉体。但是茫茫的阴间,从哪里走呢?于是就必须由活着的人来给他指路,也就是送魂。招魂和送魂仪式,表现了人们两种相互矛盾的民俗心态:一方面希望死者灵魂活转回来,另一方面则要告诉死者的灵魂迅速离开。在一些地方,入殓第二天半夜,要置备纸马素车、香炉锡箔和纸人,由死者的子女哭送到将来出殡必经的十字路口烧化,为死者送行,俗称送魂。山西闻喜一带,在死者去世的第三夜,家人于城隍庙、土地庙叩拜之后,要由死者的一个女儿手提汤水罐,暗中摸索浇奠,并呼唤死者。另外有一个代替答应,凡三呼三应,然后哭出庙门回家。往返要故意绕远,回家后哭奠烧纸,名为烧上路纸。山西偏关等地,家里有人亡故后,或三夜,或五夜,或七夜不等,家人要去城隍庙哭叫,呼唤亲人回来,俗称叫夜。亲友在这几天内,要赠送提灯,丧家以灯多为荣。民间认为,人死后要受城隍神审判,审判无罪后,家人便以灯引魂归来。所以这一习俗又叫做送灯。

开吊

开吊,传统丧葬习俗之一。丧家出殡前选定日期,接受亲友吊唁叫开吊。开吊即丧礼开始进入吊唁时间,依礼而论,出殡以前,凡有亲友,均可随时往吊。但是,一般来讲,吊唁的日期均由丧家选定。豪富和阔绰的丧家,在三七、五七或七七举行开吊。开吊礼仪大体如下:丧家先发出讣告,邀请内亲外戚、亲朋好友,灵堂内外张素灯结素彩。大门口挂一对白纸高照灯笼,谓之高照,用蓝字标明×旬(十岁谓一旬)寿考(父)或寿妣(母),以及几代同堂,以夸福寿双全之意。大门口还竖立一块大屏风,写着讣告内容。门口另一角,放着堂鼓。吊唁客人一到,礼生(司仪)便击堂鼓,演奏京鼓吹乐,礼生高举名帖,引客人步进灵堂,向亡灵三叩首,孝男孝女跪在灵前陪祭。灵堂四壁,挂满挽联、素轴,异常肃穆悲凉。

招魂

招魂,即招死者之魂。据说,客死在他乡的魂魄,找不到归途,这个魂魄就会像他的尸体一样停留在异乡,受着无穷无尽的凄苦,他也不能享受香火的奉祀、食物的供养和经文的超度。除非他的家人替他招魂,使他听到那企望着他的声音,他才能够循着声音归来。《仪礼·士丧礼》云“复者一人”,汉郑玄注:“复者,有司招魂复魄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一》:“沛公起兵野战,丧皇妣于黄乡。天下平定,乃使使者以梓宫招魂幽野。”明唐顺之《吴江三忠祠》诗:“庙枕洞庭波,招魂荐楚歌。”清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一:“百计捞救,数日不得尸,乃招魂设位,草草成服。”招魂仪式的举行,必须选一个日子。到了那天,丧家就在门前树起招魂幡,或者挂上魂帛。有的地方亲属还要登上屋顶呼喊招魂,让死者的灵魂回家来。据说,按照满族等游牧民族的遗风,在草原上,如果看到哪座帐篷前立起了大幡,就知道哪家死了人,大家就都来吊唁,帮助料理丧事。后来这成了满族人普遍的丧俗。道士做法事时所用招魂符

引魂灯

引魂灯,也称路灯、引路灯,是在死人头前或脚后所点的油灯。汉族传统丧葬风俗里,俗信阴曹地府暗无天日,道路崎岖坎坷,必须以灯照明引路,方能顺利通过奈何桥,魂有所归。这一丧葬习俗,流行于全国各地多民族中。按民间传统,老人咽气后,即于尸体脚下点一盏植物油灯,为亡者在阴间照明引路用。尸体移于柳床或装入棺内时,则将灯移至柳床或棺材脚下。守灵者必须注意守护和添油,不让其熄灭。说是熄灭一次,亡者在去阴间的道路上看不见,便要跌一次跤。在桂北全州县一带的瑶族,遗体入棺后,搬拆逝者生前所睡床铺。到了三朝,请道士作引鬼法事。民间认为,逝者死去犹如熟睡,三朝之内是不知自己已经死去的。三朝那天,道士敲响锣鼓念经震动其鬼魂,方知已死,在道士的引导下,离家走向阴间。

引魂幡

引魂幡,传统丧葬用品之一。人去世后,家里要用纸剪贴成幢幡,又叫引魂幡。引魂幡是一种垂直悬挂的旗子,丧葬时用以招引鬼魂。“古人施于柩前,今人多用竹悬出于屋,阴阳家从而傅会之,以为死者魂悠扬入于太空,让此以归”。意思是用来引导亡者通过阴间的奈何桥。出殡时由长子或长孙举着在前面引路,其后跟着扎制的纸人、纸马、纸房、纸家具等模型以及花圈。这些用品有的由亲戚送来,供亡者在阴间使用。引魂幡这一古老的风俗,源自于古代人们认为:一个人死后,灵魂不会跟随肉体一起死去,而是在其熟悉的地方飘荡,这样的话,就不能顺利到达阴间。于是,人们就想到并设计制作出引魂幡,用它来控制死人的灵魂,使得灵魂随肉体一起被埋到坟墓中去,或者说被送进人们心目中的天堂。满族的引魂幡是一幅三尺多长的红布,下葬时,来送殡的亲友抢幡布。据说这布能避邪,抢来可给小孩儿做衣服,保佑孩子祛病化灾、长命百岁。持引魂幡的时候,其杆靠在胸前,而幡却掠过头顶。在死者被埋入坟墓后,引魂幡将被插在墓上,直到随风而去。引魂幡(马王堆汉墓出土)

纸扎

纸扎,传统丧葬用品之一,是为满足民众祭祀信仰心理及精神需要的一种民间工艺。在民间有很多不同的称谓,如扎作、糊纸、扎纸、扎纸库、扎罩子、彩糊等。狭义的纸扎指的是丧俗纸扎,主要指用于祭祀及丧俗活动中所扎制的纸人纸马、摇钱树、金山银山、牌坊、门楼、宅院、家禽等焚烧的纸品。供奉纸扎丧俗的形成,是原始社会以来墓葬殉葬俑的发展和演变的结果。旧时迷信,以为人死后进入冥国,送葬用的纸扎随葬器物供死者在阴间使用,于是有冥器。冥器起初是生活日用品,自宋代起,纸冥器逐渐流行。人们用竹篾、芦苇、高粱秸扎成各种家具器皿人物,糊以色纸,饰以剪纸,为死者焚烧。纸扎主要有四类:一是神像。如入葬时焚于陵墓前的大件扎制品;二是人像。包括童男童女、戏曲人物、侍者等;三是建筑。如灵房、门楼、牌坊、车轿等;四是冥器。包括饮食器皿、供品和吉祥用品以及瑞兽类。在丧葬用品中,从俑、冥器到纸人纸马的衍变,表明了民俗艺术的延续和发展,是民间工艺的活化石。

小殓

小殓,旧时汉族丧礼仪式之一,指为死者穿着尸衣(殓服)。在古代,小敛在室内,设帷。为死者着衣衾九套。敛毕移尸于堂。旧时孔府死人,三日小敛时为死者穿常服;五日敛时为死者换官服;如为女子,则凤冠霞帔,口含珍珠,身上撒香料。然后用绸子将死者从头到脚裹起。女用绿绸,男用红绸,连裹三层,最外用一层白绸,装敛完毕,移尸于堂。《礼记·问丧》中载:“死三日而后殓。”人死后不立即入殓,主要是为等候死者复活。如不复生,就举行殓礼。殓有小殓、

大殓

之分。小殓,给尸体裹上衣衾,此仪于死之次日早晨进行。其过程是:先在床上铺席,再在席上铺绞(用以扎紧尸体所穿衣的宽布带);绞上铺衾(覆尸的被盖),衾上铺衣,再举尸于衣上,然后依相反的顺序穿着装束;束绞时,绞要掰开末端,然后套上冒(装尸体的布袋,分上、下两截,上称质,也叫冒,下称杀),上盖夷衾(覆尸的被子)。至此,亲者痛哭,哀止,小殓礼成。大殓

大殓,即入棺,也称入室、入殓等,意为将死者移入棺木。入殓前,有的丧家要请阴阳先生推算入殓时辰。入殓的时间,有死后三天、七天入殓者,也有死后当天入殓的,称走马殓。入殓前,先于棺材底部铺上一层草纸,草纸上面盖一床棉被,两头分置元宝枕,供死者搁头和脚。此时,孝子及众子跪立棺头,其他亲戚围棺痛哭。入殓时,由长子抱头,次子抱脚,如子多,则其余子均抱腰,请来的亲友或举重(抬棺人员)四至六人,用绸巾兜住死者的腰,先将尸体的脚放入棺内,然后缓缓将尸体平放入棺内。尸体放好后,抓绸巾的亲友迅速解下绸巾,拴在自己腰里,俗称扎了此巾,将来腰不疼。尸体放入后,再于尸体两侧分置死者生前所爱之物、衣服、饰物、生活用品和冥器等。有的入殓时还在尸体枕下垫一些带籽的棉花,取绵延有子之意,以求后代子孙人丁兴旺。一切送老物品放好后,在尸体上,叠盖孝子、孝孙所送重被,俗称子孙被。至此,入殓结束。

盖棺

盖棺,又称铆钉、煞扣、合棺、封口、绝口等,即将棺盖盖上。有的在封合之前有“眼殓”俗仪,即安葬前,停厝在堂,棺盖不能合缝,以备亲人一睹遗容,最后与死者遗体告别。也有的因亲人远离家乡,待等远方亲人回来一睹遗容。有些死因不明者,开始也不封棺,等验尸或问题处理后,再行合棺。盖棺时用四颗铁制的寿钉,由木匠以斧头将钉子楔入。其中三根楔到底,铆入棺帮,如死者是男性,则三根钉为左二右一,如死者是女性,则三根钉为右二左一。另一根寿钉成桃形,称主钉,按男左女右楔入棺盖前一侧。诸事完备,亲友晚辈再次瞻视饮泣告别之后,执事者便行盖棺。出殡前方行盖棺者,棺盖多斜置棺上,以待晚回、晚到之亲属瞻视遗容。盖棺前,棺口上要平蒙一层白布,谓之“天罩”。盖棺时辰大多由阴阳师择定,沿海一些地方俗定在涨潮时刻盖棺。盖棺时,孝眷及旁观者远离棺材,忌讳人影倒映入棺内;与死者生肖相冲克者不能在场,否则认为对丧家不利。盖棺后即安钉。汉代青铜鎏金棺材钉

做七

做七,也称斋七、理七、烧七、做一日、七七等。旧时汉族丧葬习俗,流行于全国各地。即人死后(或

出殡

后),于头七起即设立灵座,供木主,每日哭拜,早晚供祭,每隔七日作一次佛事,设斋祭奠,依次至七七四十九日除灵止。治丧后,每隔七天祭祀一次,称为做七。七七为最后一个七,称断七。其中五七一次最热闹,一般请来道士做五七道场。亲朋好友都到齐,办五七饭。一百日到来做

百日祭

祀,后每隔一周年祭祀一次周年,三年为止。每十年做阴寿祭祀,到百岁为满。人们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还有人认为做七习俗源自先秦时代的“魂魄聚散说”:人之初生,以七日为腊,一腊而一魄成,故人生四十九日而七魄全;死以七日为忌,一忌而一魄散,故人死四十九日而七魄散,做七的意义就是祭送死者。出殡出殡,意即把灵柩运到埋葬或寄放的地点,到埋葬地埋入土中,则称下葬。入殓以后,就要定出殡的时间。各地办丧事,一般不“热死热埋”,否则便会被认为对死者不孝不敬。时间可长可短,大抵最短的为三日,依次晚清官宦之家的出殡队伍为五、七、九日……长者可达百余日,均须单数。旧时还讲究由阴阳先生择吉日,定坟“空”,即所谓坟地什么时候能进得去。出殡这天,亲友、邻里汇集丧家,祭送奠仪,以示哀悼。至亲送祭席,俗称祭,以肴馔为主。亲朋好友大多送挽幛、挽联,以后衍化为一块布料。普通街坊则送四色纸礼,含蜡烛、香、锡箔、纸四样,或仅纸一道。现在,纸礼多为花圈代替。吊祭者公奠之后,把棺木移出灵棚,俗称出灵。各地都有在出灵时于棺木后头打碎死者生前用过的一个饭碗的习俗,称之为斩殃,取的是斩殃杀祟、祛灾除祸之意。棺木抬起之前,死者的长子双膝跪倒,将烧纸钱的瓦盆摔破,称为摔丧子盆。民间认为,摔破丧盆,死者就可以把所有烧化的纸钱带到阴间去用了。摔过丧子盆,出殡便正式开始了。

上坟

扫墓,一般俗称上坟,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我国许多地方上坟都有讲究,时间主要是祭日和传统重大节日,通常是在清明节、农历七月十五、农历十月初一以及大年三十或者正月初三,晚辈要准备祭奠死者用的日常用品(包括烟、酒、馍、香、纸钱、鞭炮、小花圈等),然后带到死者坟前进行祭祀,以表达生者对逝者的思念之情。鲁南农村地区在祖宗葬地(一般在本村的坟地)举行的祭祀,称为上上坟图坟。由家里的男人携祭品、纸、香到坟前,摆放祭品、酒水,然后烧纸、焚香、奠酒、行礼,其间还压坟头纸。上坟习俗尤以清明上坟最为隆重,前一天早上还要去给祖先坟上添土,以表示家族人丁兴旺。大多数农村家族,儿子结婚,也要去上坟,含义是告诉祖先,家里的孩子成家、人口又多了。另外,人死后第七天黎明,家人到坟前祭奠致哀,称垒七。此后每七天一次,一般五七而毕,也有垒到七七的。人死第一百天时,亲属儿女备供品祭奠,叫百餮,旧时有的扎上摇钱树、纸箱、纸柜焚化于坟前,现在只是烧些纸钱。圆坟

圆坟,是一种祭奠仪式。在葬后三日举行,家属都要到坟前行圆坟礼,为坟培土。还要烧纸钱、上供品,并由死者孙子、孙女(童男童女)绕坟正转三圈,反转三圈,谓之“开门”。人们认为开门后便可以和死者交流感情,叙述衷肠,死者也可接到晚辈们的祭奠和送去的金钱、食物等,寄托了希望死者在阴间生活富足、不愁钱花。把坟丘加高,堆实。然后,在亡者的碑前摆上祭品。所谓祭品也因人而异,像瓜果、包子、馒头、点心之类。而且不管亡者会不会喝酒,总要摆上一壶酒,摆上酒杯,斟满,洒祭一番。会抽烟的亡者,还要供上一包烟卷。有其他特别食品爱好的,也应当记着供上。然后,还要在坟前烧化一些冥币纸钱,一边烧,一边介绍仍活在阳世上的家人情况,如经济情况,日子过得怎么样,总之诉说一些让亡者放心的话。感情脆弱的,自然会触景生情,悲从中来,放声恸哭一场。当然,那种由于亡者撒手人寰,而导致家庭经济每况愈下者,就哭得更惨了。圆坟后,丧礼基本结束。

家祭·遥祭

祭祖的形式大致有三种:一是较为普遍的方式,即在祖宗葬地(一般在本村的坟地)举行,俗称上坟。第二种方式是家祭,即不到坟上去,或与上坟同时进行,把写有直系宗祖的牌位或谱系图供在正堂或家庙,全家或全族人一齐祭祀。在家祭祀的称请家堂,仪式十分庄重。过去村里家族举行祭谱仪式时,由家族里辈分最高的老人主持,一般在过年的时候跟续谱同时进行。近几十年来,由于推行火葬,公墓已成普遍,上坟也有在公墓进行的。还有一种形式是遥祭,也叫请。因天气不佳,不能出门,或是离乡客居外地,不能亲临墓地祭祀,便在家中或附近野外设祭,向着故乡祖先墓地方向,举香作揖,恭请先祖享祭。

尸祝

尸祝,一般指古代祭祀时对神主掌祝的人,也就是主持祭祀仪式对死者进行祭礼的人,亦即主祭人。《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郭象注:“庖人尸祝,各安其所。”成玄英疏:“尸者,太庙之神主也;祝者,则今太常太祝是也;执祭版对尸而祝之,故谓之尸祝也。”《晋书·嵇康传》:“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故为足下陈其可否。”清龚自珍《六经正名》:“……是尸祝舆儓之鬼,配食昊天上帝也。”尸祝亦指古官名,即古代祭祀中执祭版对尸祝祷的祝官。《仪礼·士虞记》“祝迎尸”,郑玄注:“尸,主也。孝子之祭,不见亲之形象,心无所系,立尸而主意焉。”充当尸的人必须是孙辈,因为祖与孙其昭穆相同。后来,尸逐渐为神主、画像所取代。又指祭祀。明宋濂《题傅氏诰敕后》:“(金昌年)尝浚慈湖,溉田千顷,民至今尸祝之。”明归有光《吴山图记》:“异时吾民将择胜于岩峦之间,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宫也固宜。”

五服

五服制度是中国礼制中为死去的亲属服丧的制度。它规定,血缘关系亲疏不同的亲属间,服丧的服制不同,据此把亲属分为五等,由亲至疏依次是:

斩衰

齐衰

大功

小功

缌麻

。中国封建社会是由父系家族组成的社会,以父宗为重,其亲属范围包括自高祖以下的男系后裔及其配偶,即自高祖至玄孙的九个世代,通常称为本宗九族。在此范围内的亲属,包括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为有服亲属,死为服丧。亲者服重,疏者服轻,依次递减,《礼记·丧服小记》所谓“上杀、下杀、旁杀”即此意。《仪礼·丧服》章所载亲属间各种服制,被后世奉为权威性的准则,历代遵行,但也有所变通。本来的五服指的是五种孝服,后来五服也指代五辈人。比如在山东,有“五服之内为亲”的说法,就是往上推五代,高祖、曾祖、祖父、父、自己,凡是血缘关系在这五代之内的都是亲戚,即同出一个高祖的人都是亲戚,从高祖到自己是五代,就称为五服。一般情况下,家里有婚丧嫁娶之事,都是五服之内的人参加。斩衰

斩衰(衰音催),丧服名。衰通缞,不缝缉的意思,五服中最重的丧服。用最粗的生麻布制作,断处外露不缉边。丧服上衣叫衰,因称斩衰,表示毫不修饰以尽哀痛,服期三年。古代,诸侯为天子,臣为君,男子及未嫁女为父,承重孙(长房长孙)为祖父,妻妾为夫,均服斩衰。至明、清,子及未嫁女为母,承重孙为祖母,子妇为姑(婆),也改齐衰三年为斩衰。女子服斩衰,并须以生麻束起头发,梳成丧髻。实际服期约两年余,多为二十五个月除孝(“三年丧二十五月毕”)。《礼记·丧服小记》:“斩衰,括发以麻。”《清史稿·礼志十二》:“斩衰三年,子为父、母;为继母、慈母、养母、嫡母、生母;为人后者为所后父、母;子之妻同。女在室为父、母及已嫁被出而反者同;嫡孙为祖父、母或高、曾祖父、母承重;妻为夫,妾为家长同。”齐衰

齐衰(音资催),丧服名。齐,指衣边经缝缉而显齐整。齐通,衰通缞。是次于斩衰的丧服。用本色粗麻布制作,断处缉边,故称齐衰。服期分三年、一年、五月、三月。服齐衰一年,用丧杖,称杖期,不用丧杖,称不杖期。周代,父在为母仅服齐衰杖期,父卒服齐衰三年。唐代,为母,父在父卒皆齐衰三年;子妇为姑(婆)亦齐衰三年。至清代,凡夫为妻,男子为庶母、为伯叔父母、为兄弟及在室姊妹,已嫁女为父母,孙男女为祖父母,均服齐衰一年,杖与否,各有规定;重孙男女为曾祖父母,服齐衰五月;玄孙男女为高祖父母,且齐衰三月。《礼记·檀弓下》:“哀公为之齐衰。”《清史稿·礼志十二》:“曰齐衰服,熟麻布,旁及下际缉,麻冠、绖、草屦、桐杖……曰齐衰杖期,嫡子、众子为庶母;子之妻同;子为嫁母、出母;夫为妻;嫡孙祖在为祖母承重。曰齐衰不杖期,为伯、叔父、母;为亲兄、弟;为亲兄、弟之子及女在室者;为同居继父两无大功以上亲者。”大功

大功,也称大红,丧服名,是次于齐衰的丧服,用稍经锻制的粗熟麻布制作。服期为九个月。大功是用熟麻布制作的,质料比齐衰用料稍细。清代,凡为堂兄弟、未嫁堂姊妹、已嫁姑及姊妹,以及已嫁女为伯叔父、兄弟,均服大功。《史记·孝文帝本纪》:“已下,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裴骃《集解》:“服虔曰:‘当言大功、小功布也。’”《明史·礼志十四》:“曰大功九月者,为同堂兄弟及姊妹在室者,为姑及姊妹兄弟之女出嫁者;父母为众子妇,为女之出嫁者;祖为众孙;为兄弟之子妇……为兄弟之子为人后者。”《清史稿·礼志十二》:“曰大功服,粗白布,冠、绖如之,茧布缘屦。”服大功之丧者,初丧三餐不食,葬前居于垩室,疏食水饮,不食菜果。三月既葬,可食肉饮酒,复居正寝。小功

小功,也称上红,丧服名,是次于大功的丧服,用稍粗熟麻布制成。服期五个月。清代,凡为伯叔祖父母、堂伯叔父母、未嫁祖姑及堂姑,已嫁堂姊妹、兄弟妻、再从兄弟、未嫁再从姊妹,又外亲为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等,均服小功。《仪礼·丧服》:“小功,布衰裳,牡麻绖,即葛五月者。从祖祖父母,从祖父母报;人祖昆弟;从父姊妹,孙嫡人者;为人后者,为其姊妹嫡人者。”《新唐书·礼乐志十》:“小功五月殇,正服:为子、女子子之下殇,为叔父之下殇,为姑、姊妹之下殇,为兄弟之下殇,为嫡孙之下殇,为兄弟之子、女子子之下殇,为从兄弟姊妹之长殇,为庶孙之长殇。降服:为人后者为其兄弟之长殇,出嫁姑为侄之长殇,为人后者为其姑、姊妹之长殇。义服:为夫之兄弟之子、女子子之下殇,为夫之叔父之长殇。”缌麻

缌麻(缌音思),丧服名,是次于小功的丧服,五服中最轻的一种。用较细熟麻布制成,做工也较小功为细。现在大多用漂白的棉布做成,称为漂孝。清代,凡男子为本宗之族曾祖父母、族祖父母、族父母、族兄弟,以及为外孙、外甥、婿、妻之父母、表兄、姨兄弟等,均服缌麻。服期三月,五服之外,同五世祖的亲属为袒免亲,即所谓“素服”,袒是露左臂,免是用布从项中向前交于额上,又后绕于髻。宋人车垓的《内外服制通释》中说此仪久废,当时人的袒免亲丧服是白阑缟巾;明、清时,素服,以尺布缠头。同六世祖的亲属便是无服亲了。故《礼记·大传》云:“四世而缌,服之穷也;五世袒免,杀同姓也;六世亲属竭矣。”五服之外,古代还有一种更轻的服丧方式,叫袒免。史籍中记载:朋友之间,如果亲自前去

奔丧

,在灵堂或殡葬时也要披麻;如果在他乡,袒免就可以了。袒,是袒露左肩;免,指不戴冠,用布带缚髻。

出服

出服,在五服之外,指血亲关系已出五代的。五服本是指的五种孝服,后来指五辈人,亲属关系超过五代,不再为之服丧,叫做出服,也叫出五服。在婚嫁中出五服即可通婚。古代在丧服中明显地表现了血缘亲疏的等级。因此,习惯上以五服以内为亲,五服以外为疏。《尔雅·释亲》:“族父之子相谓为族兄弟,族兄弟之子相谓为亲同姓”。注:“同姓之亲无服属。”这就是说,族兄或族弟的儿子相互间已经没有丧服的关系,只有同姓的关系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九回:“我道:‘是老十房的,到了侄儿这一辈,刚刚出服。’”也有一说为:一爷之孙不出服,以下一辈一服,总计八代。故民间有骂人祖宗八辈的,意思就是把整个家族都骂了。另,出服同除服,谓居丧到期,除去丧服。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裴政出服,问讯武帝,贬瘦枯槁,涕泗滂沱。”

奈何桥

奈何桥,在中国道教观念中是出入阴间的必经之地,在这里会有一名称作孟婆的年长女性神祇,给予每个鬼魂一碗孟婆汤以遗忘前世记忆,好投胎到下一世。奈河,是佛教所说的地狱中的河名。《宣室志》卷四对此有所记载:“行十余里,至一水,广不数尺,流而西南。观问习,习曰:‘此俗所谓奈河,其源出地府。’观即视,其水皆血,而腥秽不可近。”因河上有桥,故名奈河桥。桥险窄光滑,有日游神、夜游神日夜把守。桥下血河里虫蛇满布,波涛翻滚,腥风扑面。传说死者到此,有罪的要被两旁的牛头马面推入血河池遭受虫蚁毒蛇的折磨,而行善之死者过桥,有神佛护佑却非常简单。而奈何两个字,在汉语里,也正好有无可奈何、毫无办法的意思。桥可通神、通仙、通天国,也可以通鬼、通冥府、通地狱。从民间文化的层面看来,桥梁及其象征性,甚至更多地被人们用来在人与鬼、生与死之间建立联系或形成过渡与中介。重庆酆都的奈何桥

黄泉路

黄泉路在中国的神话和宗教典籍中,是指人死后到阴曹地府报到时走的路。黄泉原指地下的泉水,又称九泉、九泉之下。或谓天有九重天,地有九重地,后来被引作阴曹地府的代称,黄泉路也成了通往阴曹地府的必经之路。在中国,传说人死后,会有阴间的捕快黑白无常来捉拿人的魂魄,把他们带到阴曹地府去接受阴间大法官阎罗王的审判,以决定他们是升天做神仙,或再次投胎做人,还是打入十八层地狱去受苦。人的魂魄到阴间报到要走很长一段路,过很多的关,黄泉路一是对这些关和路程的总称;另一种是专指这一路程中的一段叫黄泉路的路。走过黄泉路后,有一条河叫忘川河,上有一座桥叫奈何桥。走过奈何桥,有一个土台叫望乡台,望乡台边有个老妇人在卖

孟婆汤

,忘川河边有一块石头叫

三生石

,孟婆汤让人忘了生前的一切,三生石记载着人的前世今生。孟婆汤

孟婆汤,也称迷魂汤,是传说中一种喝了可以忘记前世今生的茶汤。《阎王经》中说,鬼魂在各殿受过刑罚后,最后转押至第十殿,交付给转轮王。第十殿专司鬼魂投生之事,凡被解送到这里来准备投生的鬼魂,都会先被押到由孟婆所掌管的醧忘台下灌饮迷汤,让鬼魂们忘却前生种种。凡是预备投生的鬼魂都得饮下孟婆的迷魂汤,如有刁钻狡猾、不肯喝的鬼魂,它的脚底下立刻就会出现钩刀绊住双脚,并有尖锐铜管刺穿喉咙,强迫性的灌下,没有任何鬼魂地狱之孟婆娘娘可以幸免。另一说,每个人活着的时候,都会落泪:因喜、因悲、因痛、因恨、因愁、因爱。孟婆将他们一滴一滴的泪收集起来,煎熬成汤。相传孟婆生于西汉,从小读孔孟儒书,长大以后诵佛经,凡过去之事不思,未来之事不想,在世时劝人戒杀吃素。年至八十一岁,还鹤发童颜,终身处女,只知道自己姓孟,所以人们称她为孟婆老奶。后来,孟婆入山修行直到东汉,有世人知道了前世的情况,纷纷去认前生的眷属而泄露了天机。上天命令孟婆为幽冥之神,筑造醧忘台(孟婆亭),采集人间的药物,调合成有甘、苦、辛、酸、咸五味、似酒非酒的汤。为此,人们就在死者装殓时,用一包茶叶拌以土灰置于死者手中,这样死者的灵魂过孟婆亭时就可以不饮迷魂汤了。三生石三生石,传统民俗信仰。据说,黄泉路上、忘川河边有一块石头叫三生石,其上记载着人们的前世今生。三生源于佛教的因果轮回学说,后成为意涵情定终身的象征物,民间有“缘定三生”之说。三生分别代表前生、今生、来生。相传女娲在补天之后,开始用泥造人,每造一人,取一粒沙作计,终而成一硕石,女娲将其立于西天灵河畔。此石因其始于天地初开,受日月精华,灵性渐通。不知过了几载春三生石图秋,只听天际一声巨响,一石直插云霄,顶于天洞,似有破天而出之意。女娲放眼望去,大惊失色,只见此石吸收日月精华以后,头重脚轻,直立不倒,大可顶天,长相奇幻,竟生出两条神纹,将石隔成三段,似有吞噬天、地、人三界之意。女娲急施魄灵符,将石封住,心想自造人后,独缺姻缘轮回神位,便封它为三生石,赐它法力三生诀,将其三段分别命名为前世、今生、来世,并在其身添上一笔姻缘线,从今生一直延续到来世。为了更好的约束其魔性,女娲思虑再三,最终将其放于鬼门关忘川河边,掌管三世姻缘轮回。

红白喜事

男女结婚是喜事,高寿的人病逝的丧事叫喜丧,统称红白喜事。有时也说红白事,泛指婚丧。中国人把生人(结婚)和死亡,旷达地概括为红白喜事。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源远流长,有关生寿婚丧的风俗习惯相当丰富。红:指婚事,旧时结婚都挂红灯笼,点红烛,新郎新娘戴大红花;白:指丧事,白色是汉族传统丧服的颜色,表示悲哀和死亡。但是,汉族自古便有避讳的习俗,所以通常把丧礼也称为白喜事。这样,在历史上,汉族对一个人的生、寿、婚、丧四礼,就统称红白喜事。《庄子·至乐》篇: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这就是民间朴素的红白喜事的来源吧。百日祭

百日,古代特指人去世后的第一百天。在古代民间传统习俗中,在亲人去世后的百日,家人常常要请僧人举行诵经拜忏的仪式。百日祭即指人死百天以后所举行的一种祭祀,其仪式为明烛、拈香、化纸、献果品等。《北史·外戚传·胡国珍》:“又诏,自始薨至七七,皆为设千僧斋,斋令七人出家;百日设万人斋,二七人出家。”旧时满族治丧习俗,流行东北、北京及各地满族中,因满族男子须当兵应差,故服丧较汉族为轻,一般最长以百日为限,故以人死后百日为重要祭日。至时家人于死者墓前或神位前摆供祭品并烧纸,奠酒,行礼举哀。至亲好友是日往祭,祭毕,死者家人除丧服,换穿素色衣,以示服丧期满。有公职者即可正常任事。锡伯族丧葬习俗里,因百与百岁、满百近义,取其吉祥之义,人死之后的一百日,死者家准备丰盛的饭菜款待来客。用餐前,在茔地举行最后的大众性举哀仪式。在仪式上,服百日孝者(主要为直系亲属)脱孝。

合葬

合葬,传统风俗,夫妇死后安葬在一起,称之为合葬。此习俗在我国传袭已久,可溯源于原始社会时期。新石器时代的合葬,常表现为同一家族,或兄弟姐妹,或一男子同其妻妾。作为一种夫妇死后合葬的风俗,起源于西周。《后汉书·邓晨传》曰:“是则周公初制此礼也,故周桓王之诗曰:死则同穴。”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合葬》记载:“又季武子曰:‘周公盖袝。’注云:袝为合葬。”又曰:“孔子既得合葬于防。”是说孔子将自己的父母合葬在防这个地方。《诗经·王风·大车》中写了一个女子要和她的情人私奔,发誓:“谷则异室,死则同穴。”夫妇合葬之俗的盛行,则是在西汉中期以后。据《汉书·卫青传》载:“青薨,与平阳公主合葬。”除夫妇死后正常合葬外,亦有夫妇离绝死后合葬的。汉代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叙述了一对被封建礼教所拆散的恩爱夫妻焦仲卿和刘兰芝,死后合葬的事。诗曰:“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亦有生前素不相识的未婚男女合葬的,即鬼婚。亦有夫妇一方死后找不到遗骨,则招魂合葬的。西汉时期的合葬墓

衣冠冢

衣冠冢,即葬有死者的衣冠等物品,而并未葬有死者遗体的墓葬。这是因为死者的遗体无法找到,或已葬在另一处,再于此地设衣冠冢以示纪念。衣冠冢一类是墓中有主人遗物的象征性墓葬。还有一些墓,其中则连衣冠也没有,纯属象征性的墓葬。自古有此俗。宋代范致明《岳阳风土记》记载:“宝慈观乃张真人炼丹飞升之所,弟子葬其衣冠,俗谓之衣冠冢,丹灶遗迹尚在。”《汉书·郊祀志上》记载:“上(汉武帝)曰:‘吾闻黄帝不死,有冢,何也?’或对曰:‘黄帝以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这是目前最早的有史可查的衣冠冢。孙中山先生1925年3月12日逝世于北京,灵柩暂厝于北京西山碧云寺后金刚宝座塔中。1929年移葬南京,衣冠则葬于香山碧云寺,此亦为衣冠冢。沿海地区,人们对于出海遇难者,也以其衣冠等物建衣冠冢。

报庙

旧俗,人死后,亲属到土地庙、城隍庙、五道庙或十字路口报告死亡消息叫报庙。人刚死后,鬼魂暂在土地庙中栖身。每天早、中、晚三次饭前,由管事人带着,孝子们提着孝棒,到土地庙报庙。旧时人以为,人死了入土为安,要到阎王爷那儿报到之前,阎王爷手下的地方官土地爷要在土地庙暂管鬼魂。一般在亲人亡去当天或第二天,要给鬼魂送汤。大多地方是将报庙与送汤合而为一的。石家庄一带,亡者的儿女侄孙等,分男女两拨,戴孝,在亡灵前磕头,分别由长子、长女带领到土地庙报庙。报庙仪式结束后,孝子们要找到本村有威望能操持事情的人,磕头求他们来主持办理丧事。按照旧时流行于东北及北京地区的满族治丧习俗,人死后第三天晚上掌灯后,死者家人去村中土地庙或五道庙中呼死者姓名或称谓回家,谓之招魂,回家后再于灵柩前哭祭。然后复至庙中或旷场焚烧纸车、纸马、纸制九连灯,灯为行者照明,车马为死者行路之乘,以此寓意送行。送亡魂、报庙之礼后,小敛挪铺之礼方为告成。

神主

神主,又称为木主、神位,俗称祖宗牌位,指写有死者名字的狭长的小木牌,祭祀供奉时作为灵魂依附的牌位即木制的神位。上书死者姓名包括生前官职荣衔等,用以供奉祭祀。当然,神主还有石质、陶瓷、砖雕制作。《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大司徒邓禹入长安,遣府掾奉十一帝神主,纳于高庙。”李贤注:“神主,以木为之,方尺二寸,穿中央,达四方。天子主长尺二寸,诸侯主长一尺。”《旧唐书·玄宗本纪下》:“时太庙为贼所焚,权移神主于大内长安殿,上皇谒庙请罪。”《朱子语类》卷九十:“直卿问神主牌,先生夜来说荀勖礼未终,曰:温公所制牌阔四寸,厚五寸八分,错了。”古代为已死的君主、诸侯做的牌位,用木或石制成。后民间亦立神主祭祀死者。如元柯丹丘《荆钗记·辞灵》有:“若是亲娘在日,岂忍如此肮脏,不免到祠堂中拜别亲娘神主。”《儒林外史》第十回也有:“(鲁编修)进了厅事,就要进去拜老师神主。”家堂神位(山东平度版画)

改葬

改葬也称捡骨,汉族及部分少数民族丧葬旧俗。已葬而复徙称作改葬。古时改葬,或以追褒,或以追贬,或因欲令合葬。推究改葬的原因,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因家庭不兴旺,认为风水不好,另找新方位;另一种是搬回老家去安葬。人死安葬后,如死者后辈仕途不济,或常遇疫疾,丧家即认为是死者丧葬地点不好引起的。有的便请阴阳生或堪舆师帮助另择坟地,将柩改葬于另一处“风水宜培”或“干支生命宜避”的地方。改葬时,要先告于庙,后告于墓,葬毕再告于庙。祭奠仪式与丧葬相同。区别在于改葬时只祭奠不哭。因岁月长久,改葬时棺、尸已腐烂,故又称捡骨。改葬时,由孝子挖坟,开棺时,上面用布遮盖,不让骨头见天。拾骨头的顺序是男左女右。尸骨用木制小棺,也有放入陶器中改葬的。古代亦指因坟墓崩坏或葬礼未完备而重新安葬死者。《左传·隐公元年》:“惠公之薨也,有宋师,太子少,葬故有阙,是以改葬。”改葬之礼,略同于初葬而补其未备者。

纸钱

纸钱,中国旧时祭祀时用以敬鬼神和葬礼及扫墓时用以供死者享用的冥币之一,又称冥钱。一般是将白纸剪成铜钱的形状,届时或抛撒于野外墓地,或焚化给死者,民间一般将此称为撒纸、烧纸等。据《新唐书·王玙传》记载,汉以来丧葬者埋钱于墓圹中,称瘗钱。魏晋以后,人们普遍改为以纸寓钱祭灵。此俗一直沿袭至今。但凡出殡,移动灵柩,家属都会走在前面散纸钱于路上,名曰买路钱。据《事物原会》:“近俗出殡,扛柩而行,令人前道,散掷纸钱,名曰‘买路钱’,谓即高财买道之遗意。”纸钱种类有三:一种是古时候的打钱,是用木槌和铁制的钱模,把钱的形状打在土纸上;一种是剪钱,就是俗话说的买路钱,以土纸裁为方块,贴以金银色的纸箔,或折成元宝的锭状,以像金银;一种是印钱,是仿近代的纸币、银元,印上冥通银行以及各种数字的金额。就如人世间流通的纸币。纸钱的产生,源于古人笃信灵魂不灭,认为有冥界,就要给死去的亲人送去冥币。墓祭撒纸钱烧纸钱

烧纸钱,也称烧纸,即焚化纸钱等以敬鬼神。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仍在使用。宋俞文豹《吹剑录》:“(唐)《王玙传》:‘汉以来,丧葬皆瘗钱。后世俚俗稍以纸代钱为鬼事。’……此烧纸、抛珓、焚尸、挽歌之始也。”据唐人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记载,古代埋圭、璧、币、帛祭祀鬼神,汉代埋宝钱陪葬;从魏晋开始用纸钱送葬,到了唐代,上自王公,下至庶民,盛行烧纸钱送葬。有诗云:“纸钱纸钱谁所作,人不能用鬼行乐。一丝穿络挂荒坟,梨花风起悲寒云。”从埋钱转变为烧钱,可能和佛教有关。佛教传入后,烧钱也随之盛行。印度及中亚习俗认为,可以用火将祭品传递给鬼神,如婆罗门教中的火神阿耆尼,就有传递物品的能力。纸钱本身,则出自中国本土。民间传说烧纸钱的习俗起自东汉。据说是造纸术发明者蔡伦之徒尤秀才,想出推销纸张手法:尤秀才假装重病死去,而其妻告诉所有邻居,若将纸张剪成铜钱形状焚烧之,贿赂神祇,死者即可复活。邻居都不相信,后来尤妻一烧,尤秀才果然立刻复活。于是纸立刻成为最畅销的产品。奔丧

汉族丧礼仪式之一,指有服者闻丧讯后奔赴回家致哀尽孝并服丧,后指奔亲丧。奔者奔跑之意,谓闻丧急奔回家。《礼记·奔丧》孔颖达疏曰:“案郑《目录》云:名曰‘奔丧’者,以其居他国,闻丧奔归之礼。”按周时奔丧之礼,初闻父母之丧,以哭答死者尽哀,问亲丧之由,又哭尽哀。亦指丧者亲戚在闻丧后,穿上丧服、丧鞋,戴上丧冠奔丧。据顾炎武《日知录·奔丧守制》载:“‘奔丧者自齐衰以下’,是古人于期功之丧无有不奔者。”可见古人遇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姊妹之丧都要奔丧。古代奔丧前先要讣告或报丧。《左传·襄公十五年》:“郑公孙夏如晋奔丧。”可见最初不是专指奔亲丧,后来沿用,则专指奔赴亲丧而言。若不能奔丧,则寄物以吊。丧家对来吊者,要飨以酒肉,今仍从其俗。按民间传统,不奔父母丧,是属于大不孝的行为。战国时,军事家吴起贪恋权位,母丧不奔,曾子与其绝交。汉代陈汤在候任之时,父死不奔丧,司隶奏告,也被下狱论处。

闹丧

闹丧,我国多地传统丧葬习俗之一,指办丧事所用的鼓乐。清杭世骏《质疑·礼记》:“后世遇丧用乐,名曰闹丧。”意为在死者入土之前不会寂寞。死者出殡前日,丧家摆酒、请戏,酬谢众人,谓之闹丧。山东一些地方,在举行出殡仪礼时闹丧。开门后,吹鼓手开始奏乐,称闪门,意为对乡邻助丧的感谢。随后,乐队粗细乐曲齐奏,闹丧便开始。有请两班吹鼓手的,在门左右分别吹奏,谓之对棚。贵州岑巩县土家族有一项习俗比较讲究,那就是击鼓闹丧。人死后,由歌师邀请一些能唱的歌手击鼓歌唱,从屋内到院子、大门、村口,可长可短。闹丧歌由原来的娱神,演变成今天的娱人,既能寄托人们的哀思,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其中也有明显的迷信色彩。白族将当众宣告确立长子权威的仪式称闹丧,也称闹孝。彝族的闹丧则与娱尸类似。丧葬时,村人齐集丧家,舞狮舞龙,并戴上各式各样面具互相嬉闹打逗,不分辈分。又谓死者亲属找种种理由向丧主责难并搅闹,为死亡的亲人鸣冤、泄愤。闹丧图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