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第二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4 16:32:14

点击下载

作者:薛元坤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风(第二版)

中风(第二版)试读:

前言

据调查,我国每年约有270万人患中风,170万人死于中风,而且中风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并趋向年轻化。中风是一种高发病率、复发率、死亡率、致残率以及并发症较多的中老年常见病,大多数存活的中风患者都会留有轻重不等的残疾,家中只要有一个中风患者,不但患者自己痛苦不堪,还会给家庭、亲人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所以积极防治本病非常重要。

诸多中风发病的危险因素中,除了年龄、性别、人种、遗传因素目前无法改变外,像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酗酒、高盐饮食、肥胖等致病因素或诱发因素都可克服和改变。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努力从日常生活做起,中风的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都是可以降低的;只要我们都能把中风当成“急诊中的急诊”,充分认识中风的各种前兆症状,一旦发病立即就医,接受系统、正规的治疗,中风的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及并发症也可降下来。

本书再版的目的就是想告诉广大群众及农民兄弟们一些有关中风的最新防治知识,包括目前常见的引起中风的各种危险因素、中风的前兆、症状、新疗法、康复和预防方面的常识,特别是增补了生活中的预防要点,文字通俗易懂。书中难免有错误与疏漏,恳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编著者2016年1月一 什么叫中风1.什么叫中风

中风又叫(脑中风,脑卒中)是脑血管意外的统称。它包括了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等,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2.什么是中风的危险因素

中风的危险因素分为可干预与不可干预两种。

年龄、性别、种族和家族遗传性为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则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饮酒、颈动脉狭窄、肥胖及其他危险因素。这类因素是可以通过很多办法来改变的。其中以年龄、家族遗传性及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饮酒、颈动脉狭窄、肥胖等危险因素对中风的发病关系尤为密切。3.中风的分类

根据脑内发生的是出血还是缺血把中风分为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和混合性中风三大类。其中缺血性中风最常见,约占中风患者总数的70%~80%,主要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腔隙性脑梗死、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由于血栓能堵塞脑血管造成脑缺血、脑组织坏死,所以又称为脑梗死。

出血性中风约占中风患者的20%~30%,如是脑内血管破裂,血液流到了脑组织中就叫脑出血。如果是脑表面的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时则叫蛛网膜下腔出血。如果一个脑组织中同时存在脑梗死和脑出血两种现象的称混合性中风。4.小中风是中风的危险信号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由于这些症状发生快,一般从无病到出现这些明显症状不超过5分钟,发作持续时间短,大多数仅10~15分钟,多在1小时内,最长的也不会超过24小时,且不遗留后遗症。因症状较轻,持续时间又短,称其为小中风,不少人甚至不把它当回事。因为这些患者发生完全性中风的机会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在发生TIA后24小时内,5.2%的患者有再发中风的风险,在发生TIA的第1年内发生中风的风险较一般人群高13~16倍,5年内也达7倍之多。因此,TIA是再发中风的重要危险因素,一旦出现TIA发作,应马上就医,防止由小中风变成完全性中风。5.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有什么不同

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是两种疾病。

脑血栓形成主要是由脑血管本身的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脑血管阻塞所致。脑血栓形成的发病年龄常较大,多在55岁以上,且多为缓慢发病,常在安静状态下(如在睡眠中发病,早晨起床时才发现)发病。发病时多无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力增高的症状,其偏瘫、失语等症状往往逐渐加重,呈渐进的形式。

脑栓塞则为身体其他部位的栓子顺着血液流动,堵塞了脑血管而引起的。而脑栓塞多发生在20~40岁的中青年身上,脑栓塞往往发病急,且大多数是在活动中发病,特别是在用力过猛或情绪激动的情况下突然发病,往往突然发生头痛、呕吐、偏瘫、失语及意识障碍,甚至昏迷等症状。6.腔隙性脑梗死是怎样形成的

李大伯这几天老觉得左半边身体发麻,左脚踩在地上总有点不太踏实的感觉,因不碍吃也不碍喝,没当回事。过了几天去看病,医生检查以后又做CT,结果说是得了腔隙性脑梗死,说是脑子里有些小血管被塞住了,是中风病的一种。

腔隙性脑梗死,是缺血性中风中的一种,经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的预后良好,只有少数患者因未及时治疗,病情反复发作,并因多发性脑梗死而有可能导致肢体功能不全及血管性痴呆。7.如何区分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两者都是脑血管破裂造成的颅内出血,都属于出血性中风,但有许多不同之处。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涌入蛛网膜下腔,使颅腔内的压力迅速升高,加上血液成分对脑膜的刺激,患者可以在发病瞬间立即发生剧烈头痛、随即出现颈项强直及喷射性呕吐。

脑出血(俗称“脑溢血”)是脑实质内血管破裂,脑实质内形成血肿,并对周围脑组织和脑室产生压迫,影响脑的血液循环和脑脊液的回流,才会导致颅内压增高和脑水肿。因此发病不如蛛网膜下腔出血那么急。此外,脑出血的患者绝大多数有高血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则不一定有高血压,特别是一些因先天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年轻患者。做头颅CT检查,则可以明确分辨出患者得的是蛛网膜下腔出血还是脑出血。8.什么叫“三偏”

黄大伯得了中风,经治疗虽然把命保住了,但左半身活动仍很艰难,体温也比右半身低,而且皮肤的感觉也很差。老伴便用热水袋想给他暖暖身,结果把他的左边小腿上烫了个大水泡;平时看东西时,明明是一张桌子,他只看见右半张。孙医师说:这叫“三偏”,是指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三症,所以我们都叫它“三偏综合征”。9.瘫痪还有软硬之分吗

瘫痪,也叫麻痹,指人体某一部分运动和感觉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患者中风以后,常常出现一侧肢体不听使唤,不能活动,称为“偏瘫”。由于病变不同,尽管都是中风引起的瘫痪,有人瘫痪的手脚是软的,即所谓的“软瘫”;而另一些人瘫痪的手脚却是硬的,即“硬瘫”。“软瘫”又称“弛缓性瘫痪”,肢体表现为软面条似的。

从治疗上说,“硬瘫”难度较大,某些“软瘫”治疗效果较好。10.医生为什么总是用手电照患者的眼睛

医生在给中风患者看病时,经常会用一只小手电筒去照患者的两只眼睛,当发现重症中风患者的两个黑眼珠(瞳孔)一大一小时,就会高度警惕患者是不是发生了脑疝。

人的头颅内盛放着大脑、小脑、脑干等重要组织。通常,颅腔内的容积和压力都是相对稳定的,当各种原因(如脑出血时的脑内血肿、大面积脑梗死引起的脑水肿、颅内肿瘤、炎症、外伤等)引起的局限性或弥漫性颅腔内压力增高时,都可以导致脑组织向阻力最小的地方移位,就形成了脑疝。一旦出现脑疝就意味着病情凶险、预后不良。由于瞳孔的变化可以提示脑疝的发生,这也就是医生为什么总用手电筒去照中风患者双眼的原因。11.中风会复发吗

中风不但可能再次复发,而且复发的可能性还相当大。在中风“四高一多”的疾病特点中,复发率高便是“四高中”的一高。有人发现第一次中风以后再次复发的危险性是未发生过中风人群的5倍。在中风的各种类型中,以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复发最常见。通常在第一次出血后的两周内最容易发生再次出血,复发率可以达到20%~50%,在第一次出血后的一个月左右时,是复发再出血的第二个高峰期,这是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的一个问题。脑出血和脑梗死的复发率约10%~30%,复发的高峰期则在中风后的1年之内。一旦发生中风的复发,它的恢复常常比第一次中风差,而且复发的次数越多、预后越差,其死亡率和致残率都要明显高于首次中风。因此加强对中风复发的预防十分重要。12.为什么说中风是“急诊中的急症”

虽然人们对中风给人带来危害已有所了解,对引起中风的高危因素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也有了一定认识,但尽管现代医学对中风的诊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中风的“四高”,即高发病率、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现象仍无明显改观,中风仍与恶性肿瘤及心脏病一起位于人类死亡原因的前三名。

因为一旦发生中风,导致脑神经细胞死亡,这部分细胞所承担的功能也随之丧失,而且基本上无法恢复。统计表明,约只有42%的患者在中风发病24小时以内到达医院,而在3~6小时内到达医院的患者更少,特别是在农村或偏远地区。这说明农民群众还没有把中风摆到像心肌梗死或农药中毒那种“急诊中的急症”的位置,分秒必争地对中风患者进行有效救治,治得越早,患者受益就越大。13.中风发病前有先兆吗

了解、熟悉中风的各种先兆,一旦出现立即就医,可以使半数患者避免发展为完全性中风或大大减轻中风给神经功能带来的永久性损害,从而可以降低中风的致残率和病死率。那么究竟哪些征兆属于中风的先兆呢?(1)突然发生眩晕,出现“头晕眼花”或“天旋地转”及站立不稳。(2)突发一侧肢体麻木、面麻、舌麻、口唇麻木。(3)突发一侧肢体乏力,手拿不住东西或走路时一条腿抬不起来,特别是一侧上、下肢都出现乏力和活动不便时。(4)突然讲话困难、发音不清,感觉舌头变“大”,语言表达不清、领会障碍。(5)突然出现头痛、头痛不断加重并由发作性头痛转变成持续性头痛时。(6)一过性黑矇,眼前突然发黑、看东西模糊不清或完全失明,特别是单眼。一侧肢体不自主抽动。(7)不明原因的晕倒或跌倒。(8)出现短暂的精神状态变化,如突然烦躁不安、说话前言不对后语,或突然沉默寡言、表情淡漠呆滞。(9)血压突然出现忽高忽低、急剧波动的情况。(10)鼻出血量较多、不易止住、在出血同时血压较高的要警惕中风的发生。(11)在做眼底镜检查时,如发现眼底出血常常提示有出血性中风发生的可能。(12)老年人突然出现严重的失眠、健忘、耳鸣等现象。(13)昏昏沉沉、哈欠连天、提不起精神或出现嗜睡。(14)饮水呛咳、吞咽困难。

以上症状可以说是中风的一些报警症状,一旦发现,要警惕中风的发病,要及时就医。(图1)图1 中风发病前的先兆14.测一测,你会中风吗

想一想,你有下列情况吗?有1项就得1分。如果得分超过6分,就要引起重视了;如果超过10分,说明你有发生中风的可能。要注意的25项情况如下:

◎ 体重超标;

◎ 血糖增高;

◎ 经常有头晕、耳鸣;

◎ 平时缺乏体育活动;

◎ 心慌气短、心律不齐,特别是有心房纤颤;

◎ 有高血压,且血压波动较大;

◎ 有动脉硬化;

◎ 肢体麻木;

◎ 唇舌麻木;

◎ 短暂性舌强直、吐字不清;

◎ 一过性单眼视物不清、眼前黑矇;

◎ 嗜睡、无精打采;

◎ 有颈椎病;

◎ 高脂血症;

◎ 有中风家族史;

◎ 不自主摇头、口角抽动;

◎ 眼皮不自主跳动;

◎ 月经紊乱、绝经;

◎ 头痛、健忘;

◎ 抽烟或酗酒;

◎ 失眠多梦;

◎ 脾气暴躁;

◎ 吃菜偏咸;

◎ 看电视、打麻将时间过长;

◎ 有鼻出血或眼底出血。15.怎样向医生提供中风的病史

医生在接诊一个中风患者时想了解的情况包括:

◎ 患者发病几天,什么情况下发病的?

◎ 是早晨起床时还是在白天活动过程中?

◎ 患者是慢慢起病、渐渐加重还是来势汹汹?

◎ 得病就有头痛呕吐、甚至很快出现意识障碍吗?

◎ 因为这些情况有助于医生对患者是缺血性中风还是出血性中风作出初步的判断。

◎ 此外,患者在发病前的身体健康情况,包括有没有高血压,有多少年了,有没有系统地进行抗高血压治疗?有没有糖尿病,有多少年了,是否进行饮食控制或正规治疗?

◎ 有没有心脏病,有多少年了,做过心电图或其他检查没有,有没有心房纤颤?

◎ 有没有发作性眩晕、失语、手脚麻木、活动不便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有过多少次,最近一次的发作在什么时候?

◎ 有高脂血症或高黏血症吗?有抽烟酗酒的不良嗜好吗?目前服什么药?

◎ 以前查过血、拍过CT、还做过什么其他的检查没有?

◎ 以前看过病、住过院没有?

◎ 以前看病的病历本、出院记录、各种检查报告单、CT或MRI的片子等所有的资料最好在到医院看病时都带齐,搞不清药名时可带上药瓶、药盒或说明书。

◎ 由于中风以及引起中风的许多危险因素,当送患者到医院就诊时,特别是当患者失语或昏迷时,有一个比较了解病情的家属陪伴,可帮医生全面了解病史及其家族史,及早做出正确诊断并及时进行治疗。16.突然出现嘴歪眼斜就是中风吗

面神经炎最常见,也就是常说的“周围性面瘫”,其表现也是嘴歪眼斜。

它主要表现为有病一侧的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在患者讲话或发笑的时候这种现象更加明显,同时病侧的眼睛闭不上、病侧的额纹消失,口角流口水、吃东西时食物常停留在病侧口腔内不容易咽下去。中风时发生的嘴歪眼歪通常被称做“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是不同的。17.如何识别小中风

王大伯今年64岁了,平时身体还算健康。昨日与乡邻在一起闲聊,正想说一件趣事,却怎么也说不出来,足足有抽一根烟的时间才缓过劲来,当时自己也未在意。今天起床后想叫小孙子赶快起床上学,又出现想说而说不出来的现象,到神经科一看,说是得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也叫小中风。

TIA的主要特点除了短暂性外,尚有多发性,指发作次数没有规律,多则一天可发作几次,少则几个月发作一次,有的患者甚至1~2年发作一次,在发作的间隙期可以无明显的不适症状。TIA还有一个特点是刻板性,指同一个患者每次发作的表现形式基本上相同。

根据病变血管部位的不同,TIA可有单眼突然视物不清,持续数分钟;以偏侧肢体或单肢的发作性轻瘫最常见,有时还会有失语、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表现为眩晕和共济失调、复视、构音障碍、吞咽困难、交叉瘫或双侧肢瘫,或出现猝倒症。TIA治疗不理想时,约1/3的患者可以发展成为完全性中风。18.什么是脑血栓形成

脑血栓形成是缺血性中风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在高血压及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发病,糖尿病、血压偏低、动脉炎、高血脂及血液高凝状态等都可以促进脑血栓形成。发病前常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并常常在安静状态下发病,特别是多在早晨起床或午睡起床时发现嘴歪、半身活动不灵、偏身麻木、口齿不清、眩晕或站立不稳等;发病后通常无头痛、意识障碍或大、小便失禁现象;且发病缓慢,可以在数小时到数天内病情由轻到重,逐步进展。

症状以偏瘫、偏身感觉障碍或失语为主者,有的有眩晕、恶心、吞咽困难、交叉性偏瘫及站立不稳。CT虽然是诊断中风的可靠手段,但在发病早期CT检查无异常发现时,也不能否定缺血性中风的诊断。MRI(核磁共振)检查可较早发现急性梗死病灶。19.什么叫脑栓塞

脑栓塞与脑血栓形成虽然都造成脑缺血而形成缺血性中风,但发病过程不同。

脑栓塞是指来自人体其他部位的异物,如凝血块、动脉粥样硬化斑脱落的碎斑块、细菌、肿瘤细胞、寄生虫或寄生虫卵、随血流运行而堵塞脑动脉,使血流中断,导致其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脑梗死的一种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堵塞脑动脉的异物则称为栓子。

由于脑栓塞是栓子进入血循环骤然阻断脑动脉血流,所以常突然发作,一开始就形成完全性中风,症状可在即刻间就达到高峰。脑栓塞患者约2/3可在首次发病1年内复发,并有1/2患者可能会发生梗死后出血,导致病情复杂化,应引起重视。20.怎样判断患者是腔隙性梗死

腔隙性梗死主要见于高血压患者,其表现至少有20种临床综合征。

但以下列4型最常见:

纯运动性偏瘫:

表现为一侧轻偏瘫,可伴有轻度构音障碍,但不伴失语;

纯感觉卒中:

表现为偏身麻木、感觉异常,且主观感觉障碍比客观的感觉障碍要重;

轻偏瘫共济失调:

又称同侧共济失调和足轻瘫,即病变对侧下肢为主的轻瘫,伴有瘫痪同侧上下肢共济失调,但无构音障碍,面肌受累罕见;

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

伸舌偏斜、构音障碍、吞咽困难、手精细运动控制障碍等。发病多由高血压动脉硬化所引起,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多无意识障碍,临床神经症状较轻,腰穿脑脊液(CSF)正常,可进行磁共振检查明确诊断。21.脑出血时有什么征兆

在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的基础上,脑出血的患者往往是在活动、干活、情绪激动、饮酒等情况下突然发生头痛、喷射样呕吐,并很快出现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失语、意识障碍等。腰穿检查时脑脊液压力增高、脑脊液呈洗肉水样的血性改变。头颅CT检查在发病以后立即可以显示出高密度阴影,有的患者血肿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时,在脑室的后角或蛛网膜下腔内也可以出现高密度阴影,由于血肿的压迫,还可以在CT片上看到脑室被压扁、脑中线向对侧移位等现象,据此可以立即确定患者得的是脑出血。22.怎样确定患者得的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年龄一般较脑出血的年轻,常在活动、情绪激动、干重活等情况下发病,表现为骤然发生的剧烈头痛,并可以伴有喷射性呕吐和颈项强直等阳性脑膜刺激征,有的患者还可有癫痫发作或精神症状。在病情稳定或病情需要时,可进行脑血管造影如DSA、CTA、MRA检查,来明确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以便针对病因进行根治治疗。CTA、MRA可在任何时期进行,DSA应选择出血3天内或3周后进行为宜。23.怎样区别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

通常出血性中风在活动的情况下发病多,而缺血性中风在安静状态下或睡觉起床时发病较多。出血性中风的病情常常较缺血性中风来得急来得重,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及颅内高压也多见,但是出血量较少的脑出血和较大血管阻塞引起的缺血性中风仅靠临床表现及神经科的一般体检常常很难加以区别。有时,即使是有一定临床经验的神经科医师,诊断正确率也只有70%。这时,需要依靠头颅CT检查才能明确的区分出血性中风还是缺血性中风。24.如何确定患者是混合性中风

混合性中风是指脑内同时出现出血性病灶和缺血性梗死灶,混合性中风的出血灶和梗死灶可以是同时发生或者在24小时以内相继发生的,脑内血肿可以与梗死灶在一起,也可以分布在不同的部位。

可以说混合性中风的诊断上只有依靠CT或MRI等影像学的诊断才能明确诊断,脑血管造影如DSA、CTA、MRA则对混合性中风的病因诊断有很大帮助。25.怎样判断患者是出血性脑梗死

当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患者被堵塞血管内的血栓或栓子因纤溶而化掉了,这时堵塞的血管有可能获得再通时,由于病灶区的血管在缺血缺氧的情况下,血管壁已受到破坏而变脆、破裂,当血流再灌注时可以造成出血,血液流到原来的梗死缺血区域内就形成了出血性脑梗死,也可以叫梗死后出血,有人则形象化地把它叫做“红色梗死”。

当脑梗死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病情稳定的情况下,突然病情加重,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就应引起高度重视。因此,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应在临床症状发生变化的基础上,要依靠CT和MRI才能确诊。26.用什么办法才能确定患者得的是分水岭脑梗死

分水岭脑梗死是指两条相邻的脑主要动脉供血区间的边缘部位发生的缺血性损害,就像是问题好发在城乡结合部,这两边却不太容易管到的地方一样。它可以发生在单侧,也可以发生在双侧,但以单侧发病多见。虽说这分水岭脑梗死各有自己的临床表现,但是,仅依靠这些临床表现常常很难加以区分,分水岭脑梗死的最后确定也主要依靠CT和MRI。当然,CTA、MRA及DSA检查更优于CT,因为它们除了可以发现脑内的梗死病灶以外,还能发现颅内动脉异常,以便医生对此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27.既然叫无症状性脑梗死,该如何识别它

所谓无症状性脑梗死,顾名思义就是这些患者既无中风先兆,又无中风的症状和体征,而是在颅脑CT或MRI检查时发现脑内有出血性或梗死性病灶。其实,症状也是有的。有一些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动作缓慢、说话不清或者头晕等,发生在老年人身上时,常常被认为是年纪大了而被忽视。因此,要想了解患者有没有无症状性中风,除了要加强对老年人的定期体检以外,其他的只有靠对疑似患者进行CT或MRI检查才能确诊。28.中风患者会变痴呆吗

最近,家里人发现黄老伯脾气有点变,一向生活上十分随和的他对吃饭变得挑剔起来,从不骂人的他有时对平时十分宠爱的孙子也会脱口而出的骂上几句,更明显的是记性越来越差,东西前搁后忘,有时连自己亲孙子的名字也叫不出来了,脾气变得暴躁古怪,做事说话不分场合,分不清白天与黑夜、上午与下午,也分不清四季节气,有时出门去遛遛后竟找不到回家的路,要靠好心的乡邻把他送回家等,到了医院里这么仔细一查,医生说他是“脑血管性痴呆”,和他几年前的二次中风有关系。

由中风引起的脑血管性痴呆主要表现为这些患者通常都有高血压病史、中风病史、起病常较突然,即病情逐渐加重、然后稳定一个时期,以后病情再次逐渐加重,如此反复波动,病情也越来越恶化。特别是夜间意识较混乱,表情淡漠、心情抑郁不乐、思维缓慢、活动能力明显下降直至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甚至生活自理能力,是老年痴呆常见的病因之一。29.痴呆的自测量表

如果家里有中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又出现了一些精神症状,当我们怀疑会不会是痴呆时,可以用这量表自测一下,如在下列25种生活现象中,有15~25种现象符合时,表明患者可能有痴呆存在,应到医院去进一步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如果有8~14种现象相符者,应该引起重视,最好也能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如符合在7项以下,虽可暂且放心,但也不能麻痹大意,要定期复测,有无不断增多的趋势。这些生活现象分别是:

◎ 几乎整天和衣躺着看电视;

◎ 什么兴趣爱好都没有;

◎ 常把自己闷在家里;

◎ 在自己家中不起什么作用;

◎ 没有一个可以亲密交谈的人;

◎ 对任何事都漠不关心;

◎ 觉得自己活得没有一点意思;

◎ 整天无精打采;

◎ 讨厌说或听笑话;

◎ 有高血压或低血压;

◎ 爱发牢骚、爱埋怨;

◎ 整天说“想死”;

◎ 对什么事都神经过敏;

◎ 过分忧虑;

◎ 易发脾气;

◎ 对任何事都无动于衷;

◎ 什么事若非亲自动手、便不放心;

◎ 固执己见,听不进别人的话;

◎ 整天沉默寡言;

◎ 配偶去世已有5年以上;

◎ 从不轻易对人说“谢谢”;

◎ 总是讲自己过去引以为豪的事;

◎ 对新事物缺乏兴趣;

◎ 凡事都以自己为中心,否则便愤愤不平;

◎ 对任何事都缺乏忍耐。30.为什么发病后有的能说话、有的不能说话

张大伯上个月因缺血性中风住了院,除左半边身子活动不便以外,吃饭、说话都好好的。同村的丁大伯这个月也得了缺血性中风,住了医院,他除了右半个身子不能活动从外,最麻烦的是一得病就不会说话,平时脾气就急的他在中风以后就更烦躁了,动不动对照顾他的儿子大发脾气。

他儿子找到了医生问道:“我爸和丁大伯得的都是中风,为什么他能讲话我爸就不会讲话?是不是你们用的药不一样?”医生听完以后笑了笑,耐心地解释道:“一个人能讲话也能听懂别人讲的话,是因为在大脑里有一个专门管理说话的部门——‘语言中枢’。你爸右半身偏瘫,说明病出在左半脑子,语言中枢也在左脑,所以就出现了失语现象。而张大伯左半身偏瘫,病出在右半脑,因此不影响说话,这与用什么药治疗是没有关系的”。31.为什么中风后偏瘫侧的肩会痛、手会肿

陈老伯中风以后,右边身体完全不能活动,在医院里治疗了半个月,病慢慢好起来了。这几天自己已经可以下床一跛一跛地走路了,就是右臂抬不起来,一动就痛得钻心,手面也肿得像个发面馒头,就这事正成了陈老伯的一块心病。

中风患者在急性期内出现偏瘫侧的肩部疼痛、活动受限,上臂肿胀、手腕疼痛、上肢发红、皮温升高等现象,肩及手在被动运动时可引起剧烈疼痛,叫“肩-手综合征”。约20%中风患者出现这一症状,60岁以上的患者多见,最早可发生在中风发病后的第三天,晚的可在中风6个月后的恢复期内出现,一般可以持续3~6个月。由于活动可以引起肩和手的剧烈疼痛,患者常因此拒绝偏瘫肢体的活动而影响到肢体活动能力的康复,有的患者在肩、手局部皮肤和肌肉出现萎缩,对瘫痪肢体的功能恢复影响很大。所以,中风后必须尽早开始康复治疗,以减少“肩-手综合征”的发生。32.有的患者为什么会呕吐咖啡色液体或排黑色柏油样大便

部分中风患者在发生中风以后数天内会突然呕吐咖啡色液体或排黑便,这是因为中风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的缘故,排出物可以变成黑色经肠道排出,形成柏油样大便。当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又快时,可以导致血压下降,甚至出现休克,更加重了中风引起的脑缺血,使中风病情进一步恶化。因此,中风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出现呕吐咖啡色液体或解黑便时,表明中风病情的严重性及预后不良,是中风患者一种严重的并发症。33.什么叫“植物人”

前些日子,报纸上报道了一则一个昏迷了14年的“植物人”经过精心治疗及在亲人的亲情呵护下终于得到恢复的消息。什么叫“植物人”呢?植物人是重症脑损害后形成的。有一些重症的中风患者,脑外伤、自缢(上吊)、重症脑炎、一氧化碳中毒等各种严重影响大脑供血供氧,可以导致脑组织弥漫性损伤的原因都会造成植物人。

所谓植物人是指患者除了可以睁眼、有睡眠-觉醒周期、可以看到眼球转动、在喂食喂水时有吞咽动作及有大小便,心跳、呼吸、体温、血压、脉搏等生命还存在的指征以外,无任何有意识的随意运动,对外界的任何刺激如声音、光线、疼痛等均无反应,呼之不应、不言不语、也不能用任何方式来表达要吃饭或要大小便的意思,当出现这种状态并且持续3个月以上者就可以称之为植物人。

植物人在良好的医疗护理条件下,可以存活很长时间,有报纸报道的存活达14年的植物人恢复清醒的事例,就是其中的一例,但毕竟极为罕见。大多数的植物人最终因并发症而不治。近年来也有报道用手术方式植入电极,用适当的电刺激来“催醒”植物人获得成功的例子。34.为什么在中风以后会发作癫痫

癫痫发病时往往突然出现短暂的脑功能失调,意识丧失,眼睛上翻,口吐白沫,四肢抽搐,患者可以咬伤自己的舌头、跌伤或尿失禁等。有些中风患者一开始就是以癫痫发作来看病。

不管是缺血性中风还是出血性中风都可以引起癫痫发作。根据中风患者癫痫发生的时间,中风后两周内发生的叫早期癫痫,其中半数以上的癫痫发生在中风后24小时内,常常可以自行缓解。特别是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中风往往在偏瘫出现以后,癫痫发作就自行停止。中风后的早期癫痫发作可以加重中风病情,甚至导致死亡,但如果中风患者活下来并不一定会引起迟发性癫痫。

癫痫持续状态是指连续性的癫痫大发作。癫痫持续状态可以是因为中风的病灶直接引起的,也可以是由于迟发性癫痫服抗癫痫药物不规则或突然中断服药而引起,常来势汹汹、症状严重,可伴有高热、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昏迷可以逐渐加深,并可以并发心力衰竭、肺水肿及脑水肿,致使病情危重,常可危及生命,必须及时进行抢救以求挽救生命。二 哪些人容易中风1.高血压患者为什么最容易得中风

中风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高血压。有80%以上的脑出血患者都是由于高血压或动脉硬化导致脑血管破裂引起的。而且不管是上压(收缩压)增高还是下压(舒张压)增高都可以增加中风的发病危险性,血压越高,发生中风的危险性也越大,特别是持续性高血压更容易发生中风。相反,在把过高的血压降下来的同时,中风发病率可以随之明显下降。如果能把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并长期维持下去,中风的发病率下降将更明显。因此说高血压是引起中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2.糖尿病患者容易中风吗

近年来糖尿病这样以前被人叫做“富贵病”的患者多起来了。糖尿病患者确实容易发生中风,血黏度增加也是原因之一,糖尿病同时还存在着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紊乱,可以造成高脂血症。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硬化发生率较正常人要高5倍,发生动脉硬化的年龄也提前了许多,而且动脉硬化的程度也要严重得多。

由此可见,糖尿病引起中风的主要原因是糖尿病会造成微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引起中风的重要危险因素在上面我们已经谈过了。所以,糖尿病的确是中风的危险因素之一,而且不受年龄和性别的限制。糖尿病患者患缺血性中风的危险性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在一些反复发生缺血性中风的患者中10%~30%都患有糖尿病。3.为什么心脏病患者容易得中风

吕嫂才33岁,听说前两天因中风住进了县医院,村里人都不明白,年龄轻轻的咋就会中风呢?其实,吕嫂还在当姑娘时就有风湿性心脏病。医生说是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的“心房颤动”,同时还有什么“二尖瓣狭窄”和“慢性心衰”,竟拖成了中风,人说“养病如养虎”,说得一点都不错。的确,各种心脏病都可以增加中风的危险性,其中,合并有“房颤”的心脏病最容易引起中风。中风患者中,就有一个可能是由“心脏病”引起的。“房颤”不但引起中风的发病率高,而且在得了中风以后的复发率也高,一个未能获得控制的“房颤”患者,在第一次发生中风以后的2年内,约有30%的患者可以再次发生中风,在6年之内复发患者可以达到半数之多。这就要求我们要预防心脏病的发生,得了心脏病要及时、正规地进行治疗,这样就可能大大减少中风的发病率。4.血脂异常与中风有关吗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叫血脂。血脂是指血液中所含的脂类成分,它的主要成分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游离脂肪酸等。当这些成分中的一种或几种超过了正常值,就是高脂血症。得了高脂血症时,容易形成血栓,当脑血流被血栓阻断的时候,就可以发生缺血性中风。此外,当血管内的动脉粥样斑块破碎脱落时,碎块顺着血流流到脑内血管狭窄部分或分叉部分时便可以阻塞血管,发生脑栓塞。因此需要对高脂血症严加控制。

首先采用改变生活方式,进行饮食调节的方法,即明显减少脂肪(特别是动物脂肪如猪油、肥肉等)及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及蛋黄等)的摄入,要求患者进行有规律的运动、减轻体重、减少盐的摄入、避免酗酒、多吃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芹菜、豆芽、青菜等)。当血脂仍然不能降至正常水平时,就应该考虑选择适当的降血脂药物进行治疗。5.为什么说动脉硬化的人容易得中风

当动脉内形成了粥样硬化斑块时,这种斑块可以突入管腔内而使动脉管腔变得粗细不匀,管壁增厚变硬,受损的管壁弹力减退,在血压的作用下容易扩张形成梭形的动脉瘤。

这样,一方面,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以使动脉管腔变窄、管腔表面粗糙不平,血管内阻力增加,血流变慢而造成狭窄动脉的远端血流减少,导致脑供血不足或脑血栓形成。当粥样硬化斑块表面破溃或附着在上面的血栓脱落时可以发生脑栓塞,这是缺血性中风发生的原因。

另一方面,由于粥样硬化导致的梭形动脉瘤,作为血管壁上的一个薄弱环节,在血压波动时容易破裂而出血,造成出血性中风。因此,无论是缺血性中风还是出血性中风,动脉粥样硬化都是一个危险因素。6.烟酒与中风不分家

日常生活中,令人担忧的是我国青少年烟民和女烟民的增加带来的危害尤其令人触目惊心。一支燃烧的香烟可以产生100多种有毒物质已为人所共知,但是不少烟民仍是“明知烟有毒,偏向毒山行”。香烟燃烧时产生的烟雾吸入到体内进入血液,可以导致血管痉挛,心跳加快和血压升高,还可以加速动脉硬化,并促进血小板聚集,使血液的凝固性和黏滞度增高,造成血流缓慢,血栓形成,所有这些为中风的发病创造了条件。

香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直接造成脑组织的供氧不足,加速了脑组织的缺氧,从而可诱发中风及加重中风者的病情。资料表明,吸烟者中风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出2倍以上。更严重的问题是吸烟不但严重地危及自身健康,还会给周围被动吸烟的人带来危及健康的不利影响,特别在房间内吸烟,通风又不好时,会给你的同事、家人,特别是儿童带来严重的影响。所以,为了您和他人 (包括您最亲密的家人)的健康,请您最好立刻戒烟。

一个人如果饮酒无度,中枢神经开始可以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表现为酒后话多,甚至发“酒疯”;继之就进入抑制状态,酒醉入睡,甚至昏迷不醒,导致急性酒精中毒,喝酒喝死人的事也经常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处于高度兴奋时,人体的血压升高,心率加速,一旦脑血管破裂就会发生出血性中风。据统计,酗酒者中风的发病率是普通人的4~5倍,酗酒不仅仅是年轻人中风的危险因素,也是老年人中风的危险因素之一。7.胖子容易中风

自古以来就有“肥人多中风”之说法是有道理的。这是因为高血压是中风发病的主要病因之一,高血压发病的诸多因素中,体重超重又是个危险因素。

用体重指数来看看是否肥胖。体重指数(BMI) =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如一个身高1.7米,体重65公斤的人,他的体重指数为22.49。体重指数=65÷(1.7×1.7)=65÷2.89=22.49。

我国专家制定了适合国人的超重和肥胖标准:

BMI<18.5为体重过低,18.5~23.9为体重正常,24.0~27.9为超重,≥28为肥胖。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迅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现在的胖子是越来越多,特别是儿童及青少年肥胖已成为一个越来越令人担忧的社会问题。我国青少年肥胖的患病率己从1981年的15%增至1991年的22%。更令人担心的是学龄前的肥胖儿童中有26%~41%,而学龄前的肥胖儿童中有42%~63%将来可以发展成为肥胖成人。正如上面所说,成人肥胖与可以引起中风的一些严重疾病(包括心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黏血症等)密切相关。

由此可见,肥胖的人虽然看似“富态”,实际上在富态的背后却暗藏着杀机。从小开始预防肥胖,对已经超重的人应及时减肥,这对中风的预防很重要。8.颈椎病会引起中风吗

颈椎病易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使大脑、小脑和脑干发生缺血,从而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视力障碍、耳鸣,甚至出现做事手不当家,走路容易突然跌倒等情况,特别在头部转动时更明显。因此有些老人在听到后面有人叫自己的名字时,不敢扭头回去看人,而是连身体一起转过去的。

一些严重的颈椎病患者,由于可以引起较严重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使脑血流减少,脑血管中的血液流动速度变慢、脑血管内血栓形成的机会增多,因而容易诱发缺血性中风。9.年龄与中风的关系

中风的发病与死亡都与年龄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大量的事实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中风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都明显增加。

通常情况下,中风的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以后年龄每增加5岁,中风的死亡率接近增加1倍。到了65岁以上的老龄人群,中风的死亡率逐渐与该年龄段的发病率相接近。

据国内不完全统计表明,第一次得中风的病人中有2/3是在60岁以上,因中风而死亡的约有3/4在70岁以上。所以说,中风对中老年人的健康与生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寿命不断增加,人口的老龄化现象也日趋严重,这一点实质上意味着如不加强对中风的预防,则中风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还将有所增加,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并尽早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共同做好中风的防治工作。10.年轻人能中风吗

一般说来,中风的确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但近年来的大量观察和调查研究发现,中风的发病年龄有所提前,也就是说,中风有年轻化的趋势。

引起青年人中风的原因繁多,常见的有心脏病、炎症性或非炎症性血管病变、高血压、糖尿病、血液病、动脉硬化、妊娠或产褥期、吸烟、酗酒、偏头痛、外伤及口服避孕药等。但尽管随着科学发达、社会进步、大量先进诊疗设备的应用,也仍有10%~37%的患者病因不清。青年人中风的预后通常比老年人中风的结果要好,特别是死亡率仅为1%~7%,明显低于老年患者,而且功能恢复也比老年人快。最终结果主要取决于原来病变的情况,如重症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大血管阻塞导致的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后果就较差。11.为什么小孩也会中风

狗娃今年才8岁,却因左半个身体发生偏瘫而住进了医院,医生说他得的是中风。儿童也有得中风的,但原因和成人不一样。常见的病因是各种感染,可以是病原菌直接侵犯脑血管的结果,也可以是感染后的变态反应引起,像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脑炎或免疫接种后脑炎等。此外,像外伤、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心脏病、脑肿瘤等都可损伤脑血管,引起脑血管的闭塞或破裂而发生中风。12.男人和女人谁更容易得中风

总体上说,在发生中风的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其比例约为1.3~1.5∶1。为什么男人更容易得中风呢?

主要原因可能与男性饮食、生活习惯不良、社交应酬不断、生活压力较重、加上不规律的作息时间,导致男性高血压的发病率高于女性。吸烟、酗酒也是男性多于女性;男性从事重体力劳动较多,用力过猛时易诱发出血性中风。

此外,男女之间还有一个区别,那就是各自体内的内分泌激素的品种和数量的不同。男性体内高浓度的前列腺素可加快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并可促使血小板聚集、血管收缩、血流变慢而易发缺血性中风。女性体内雌激素含量较高,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所以女性中风要少于男性。但在妇女绝经后,体内雌激素的分泌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中风的发病率随之逐渐上升,甚至超过同龄男性。13.妊娠和产后妇女为什么容易患中风

专家说:在妊娠期和产后妇女发生中风的机会要比非妊娠妇女多得多,妊娠期缺血性中风的危险性可以比非妊娠期高出13倍,产后缺血性中风的危险性也比非产褥期要高出8.7倍,这是因为妊娠及分娩会给妇女的身体带来许多改变。

有一些疾病更是只有妊娠妇女和产妇才有可能得的疾病,如“子痫”,可发生在产前、产时及产后、常伴有妊娠高血压,可以出现头痛、视觉障碍、意识障碍及四肢抽搐或出现偏瘫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但多数患者在积极治疗后可于数日至数周内恢复,并可以不留下任何后遗症。(图2)图2 哪些人容易中风

此外,像“羊水栓塞”、“产后脑血管病”、“围产期心肌病”等都可引起中风。在产后,中风病大多发生在分娩后第2周,并以缺血性中风为多见,主要是因为血管痉挛、血液凝固机制的变化及栓塞等原因引起。14.中风会遗传吗

老江的父亲2年前因中风才过世,他大伯也得过中风,到现在走路还十分费劲。谁知不久前,老江自己又得了中风,老江就问孙医生:“难道这中风还会传给下一代吗?我的儿子以后会不会也得中风?”

孙医生说:“应该说在中风的发病过程中,遗传因素的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如果直系亲属的上代有中风患者的,其子女的中风发病率要比普通人高2.5倍,而且在中风患者中,父母死于中风者要比普通人高4倍。三 哪些情况可以诱发中风1.吃盐多的人为什么易中风

医生嘱咐中风患者要吃得清淡一点,其实更确切地说吃盐多与高血压这一中风高危因素有关。为此,联合国的世界卫生组织专门为大家制定了一个吃盐的标准量,即每天每人吃盐量为3~5克,也就是说每天每人吃的盐不能超过1钱。如果你一家三口人,那么你一天用来烧菜的盐不能超过3钱,当然,这还要包括吃的咸菜及酱油、味精等其他调味品里的含盐量,对于这一点你做到了吗?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经常吃得清淡一点,的确能够有助于降低血压,并减轻心脏、肾脏及血管负担,从而可达到预防高血压和中风的目的。特别是已有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等疾病患者,饮食更宜清淡。2.服避孕药也会引起中风吗

郭大嫂30岁,孩子也才4岁,因不适合上节育环,所以一直采用药物避孕。一天,她在一份报纸上看到一则保健常识,说服口服避孕药会增加中风的发病机会,她便带上报纸去了乡计划生育指导站。李站长热情接待了郭大嫂,她先给郭大嫂量了血压,又做了其他体检,结果都正常,便详细地解答了她的问题。

李站长说:“在20世纪60~70年代,当时国内普遍使用的是雌激素含量超过50微克的口服避孕药,这些避孕药由于雌激素含量高,可以直接影响体内糖和脂肪代谢,使血液凝固性、黏滞度增加,血压升高而容易诱发缺血性中风。所以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开始改用雌激素含量小于50微克的口服避孕药,并经过3600万育龄妇女应用,发现这种低雌激素含量的口服避孕药不会增加发生中风的危险。因而妇女如无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服用低雌激素含量的口服避孕药不会增加其中风及心血管病发生的危险。

当然,对于吸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偏头痛史的育龄妇女来说,由于她们本身血黏度较高,中风的危险性大于一般妇女,所以对于这些妇女来说,最好采用其他方式避孕,尽可能不使用口服避孕药。你既不吸烟、人也不胖,又没什么病,大可不必如此紧张,定期量量血压,做做体检就可以了。”一番话让郭大嫂放了心,高高兴兴回了家。3.气候变化与中风发病有关吗

中风通常好发于秋末、寒冬和早春季节。从1、2月开始上升,1~2月份达到高峰,有较明显的季节规律,特别是在气温大幅度下降季节中风比较容易发病。

这可能与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逐渐趋于衰老,体温的调节及血管的弹性反应均有所降低,对外界寒冷气候刺激的适应能力减弱。由于季节转换,气温变化,冷空气刺激使机体内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出现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导致血流加快,血管外周阻力增高,血压随之增高,最后诱发了中风。而体温高、湿度小的夏季,中风发病也较多,这可能与夏季气温高,出汗多,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液在血管内流速减慢而导致脑血栓形成的机会增多有关。

此外,人们还发现恶劣的气候、潮涨潮落及月圆月缺等自然现象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