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本草讲读:一位二十年临床工作者的中药学讲稿(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4 18:03:48

点击下载

作者:宋永刚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临证本草讲读:一位二十年临床工作者的中药学讲稿

临证本草讲读:一位二十年临床工作者的中药学讲稿试读:

内容提要

《临证本草讲读》是作者近二十年来《中药学》教学与感悟的总结,融入了作者的心血和汗水,而且毫无保留。本书从概说、性能特点、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临床经验几个方面对临床常用中药进行了阐述,言辞语句运用灵活,通俗易懂,易于掌握。书中不管是选取的材料,还是作者个人的阐述,都引人入胜,别开生面,给人以启发。前 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既然是一名教师,我有责任、有义务将知识与技能传授给我的学生。

我也是一个中医,有责任、有义务运用我的中医药技能减轻或解除患者的痛苦。同时,也更有责任、更有义务让我的学生尽快学会中医药知识、运用中医药技能,成为合格的中医毕业生。

近20年来,我一直工作在《中药学》、《方剂学》的教学与研究岗位。这个过程不算长,但也不算短,回想起来,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人云亦云”阶段,大约有三四年的时间,基本上是以一名教师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教科书上怎么说的,一定要怎么教给学生,哪怕是一个字,也不能有错,授课脱稿是最基本要求,学生对这样的教师往往是敬佩有加,我们也常常引以为荣,有时也感觉教学也不过那么一回事。

第二个阶段是“质疑”阶段,这个阶段至今也没有结束,而且永远也不会结束。俗话讲“熟能生巧”,加上备课时广泛搜集材料,在讲课的过程中,一个个问题逐渐显露,《神农本草经》说当归“主咳逆上气”,是什么意思?《中药学》怎么没提呢?诸多医师提到生白术量大时能够通大便,教材上至今也没有相应的知识,白术苦温,能够燥湿止泻,是治疗湿停腹泻的常用药,大剂量应用就能通便?教材上规定,细辛煎服的用量为1~3g,张仲景在小青龙汤中用到三两,三两到底是多少克?量大的话会不会中毒?教材和药典指出,应用阿胶时要烊化,黄土汤中的阿胶为什么不烊化,而是要与灶心土同煎,这样的话,黄土还能沉淀吗?病人能喝下去吗?疑问重重。看来停留在“人云亦云”阶段已经远远满足不了教学与研究的需要。也正是这些质疑,需要我对药物的研究再深入下去。

第三个阶段是临床验证与总结收获阶段,这个阶段不会有结尾,也永远不会完美。中医教学与临床有着密切的关系,走上教学工作岗位的那一天,也是我走上临床岗位的开始,自1994年至2004年,虽然没有连续性坐诊,但其间也是断断续续辨证处方,偶尔也有些收获。2005年开始,乡村医生培训给了我很大的压力,因为这些乡村医生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技术,而不是空洞的理论;要的是一招一式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能,而不是听我们照本宣科。这一年,是我的教学思维彻底转变的一年,即以临床为中心进行备课授课。这种转变的标志是不再纠缠于某一晦涩而难懂的理论,而是看这些知识与技能能否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比如,四神丸主治五更泻,其病机是什么?历来争论不休。其实病机是什么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治疗五更泻,用四神丸是有效的。半夏为什么能够化痰,这个并不重要,对于痰稀量多者,应用半夏配方后,痰量明显减少,这就是半夏化痰的硬道理,药理研究至今没有说清楚,只能说明实验设计存在问题。

200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走进了黄煌经方沙龙,里面的内容非常实在,易学易用,基本与《伤寒杂病论》内容相符,“仲景之道,至平至易;仲景之门,人人可入”,也正如黄煌教授的观点一样,少问几个为什么,多问几个是什么。黄煌教授的思路与方法对于中医教学大有帮助,遂于2008年得到黄煌老师的允许后,我以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身份跟随黄师做学术访问,跟师整整一年,临床与理论收获巨大,从此走上经方之路,研究中药更贴近临床。

因得到黄煌老师的指点与教诲,知识、技能日积月累,进步很快,努力与付出终出结果,2009年7月出版了《名方60首讲记》,2011年1月出版了《中医小方杂谈》,2012年2月出版了《神农本草经讲读》,《名方60首讲记》第二版也于2013年7月出版发行。其实,早在2011年出版《中医小方杂谈》之前,我已经意识到,我对《中药学》的认识与感悟应该整理了。

整理《临证本草讲读》的时间并不长,但这是我近20年来《中药学》教学与感悟的总结,融入了我的心血和汗水,而且毫无保留,我想这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基本要求。基于学习《中药学》的基本要求,是书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1.概说:这部分简要介绍了该药的来源、质量状况、常用的炮制方法等。面对当前中药材质量,医药不该分家的中医,了解一些中药材质量方面的知识,对于提高临床疗效是有帮助的。

2.性能特点:性能特点是中药的基本特性,也是中药发挥作用的理论基础。在这一部分,主要针对现行教科书中提到的药性特点进行了阐述。若有与《神农本草经》等典籍明显不相符者,进行适当论述。

3.功效应用:药物的功效和应用与临床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这是本书的重点部分。笔者广泛收集材料,结合自己的应用、认识与体会,对每一味药物的功效与应用都进行了尽可能详细的阐述。为了突出实用性,有些内容已经超出了现行教科书的内容。其阐述方法不仅仅限于中医方面,药理研究也常是阐述功效与应用的一个重要手段。

4.用法用量:基于当前的药材质量与药材来源的变迁,有些药物的剂量远远大于药典的规定,特别是无毒中药,更是如此。有诸多中药的剂量是从笔者的临床应用中得来的。

5.使用注意:有些药物有较为明确的使用注意,有些药物则没有,这不是本书的写作重点。

6.临床经验:感谢那些在临床一线探索的中医工作者,他们不但探索出了诸多药物的应用经验,而且公布于众,难能可贵,所以在每一味药物之后,列举数条用药经验,便于读者参考。这些经验并未经过一一证实,瑕疵难免,所以,请读者朋友们在阅读过程中,不要一一照搬,如有兴趣,可以进行临床验证。对于行之有效者,建议发表以供交流。

还有,对于部分药物有附药者,有选择性地一并进行简要介绍,同样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教材的编写非常严谨,而这本书言辞语句似乎并不十分规范,只要能够讲解清楚,通俗易懂,易于掌握,不管是选取的材料,还是笔者个人的阐述,都可以选用。所以,这本书不是一本教材,而更像是一本辅导用书。既然是辅导用书,其编写的体例就与教材有些相似,比如章节的划分与次序、药物的编排次序、药物的阐述内容等。不过,基于临床实际用药方面的考虑,药物的选取与章节编排有所不同,如开窍药的麝香、平肝息风药的牛黄等均不选入,因为此类药物在处方中根本看不到,即使开到处方上来,药房基本无法配方。由于开窍药在临床中较少应用,而石菖蒲却是临床常用药,因其有化湿和胃之功,故将之归于化湿药中介绍。驱虫药的驱虫作用在临床上应用不多,但槟榔具有良好的行气作用,这是其临床常用的重要原因,故将槟榔归于理气药介绍。外用药在临床上应用不多,删之,而蛇床子本属外用药,因内服、外用均常用,具有良好的温补肾阳之功,故编之于补阳药中。此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变化,请读者朋友慢慢体会。

这本书是笔者系统研究并学习《中药学》的阶段性的资料总结,对某些中药、某些方面的认识一定存在不足,错讹之处肯定难免,请各位同仁擦亮慧眼。

在该书付梓出版之际,特别要感谢我的恩师黄煌教授,是他给我了无私的指点与帮助,是他引我步入了经方之门,也是他给我树立了为人师表的榜样;其次,我要感谢那些中医同仁,是他们将自己的宝贵经验公布于众,使得我们能够不断地学习并充实,使得这本书能够拥有丰富的佐证资料;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工作单位,即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学校给我提供了工作平台,给了我充裕的写作时间,使得这本书能够如期完成。宋永刚2013年9月16日于山东烟台养马岛第一章解表药

凡以发散表邪为主要作用,主要治疗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本章药物大多具有辛味,主要归肺经,因肺主皮毛。

解表药大多味辛芳香,含挥发油较多,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笔者治疗表证时,根据情况,多要求患者煎药时,用大火煎开锅后,再用小火煎10分钟左右即可。

患者服药后,最宜盖被取汗,绝大部分患者在第一次服药得汗后,病情即刻得到明显的减轻或缓解,可见服药后的护理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

本章介绍的药物共16味,分别是麻黄、桂枝、细辛、紫苏、防风、荆芥、羌活、白芷、薄荷、蝉蜕、桑叶、菊花、牛蒡子、柴胡、葛根、升麻。麻 黄概 说

麻黄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为麻黄科亚灌木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草质茎,以茎粗、色淡绿或黄绿、髓部红棕、味甘涩者为佳。有生用和蜜炙用两种用法。生用,长于发汗解表;蜜炙,发汗力减弱,长于润肺,多用于咳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本品“其味麻,其色黄”(《本草纲目》),因色黄味麻而得名。然新采的茎是绿色,并非黄色,药材久置之后则变黄。古人认为麻黄久置而不变质者质佳,故过去药房中的麻黄多为黄色。《植物名释札记》记载:“麻黄之取名,谓其因花小而黄之故。”性能特点《本经》认为麻黄味苦温,现一般认为其性能为: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辛味药一般具有“能散能行”的作用特点,即具有发散和推动气血运行的作用。本品归肺经,肺主皮毛,故能发散在表的邪气,因其性温,故能发散肌表的风寒之邪。辛能宣肺,苦能降肺,故本品对肺的气机具有调节作用,即宣降肺气,而以宣肺为主。肺为水之上源,膀胱主贮尿排尿,为水之下源。本品能够宣发肺气,上源得通,则下源得畅,故本品具有利尿作用。功效应用

1.发汗解表:《本经》明确提出麻黄具有“发表出汗”之功,其发汗力强,为发散风寒之峻剂,是解表药中发汗作用最强的药物。一般用于表实无汗证,如风寒表实证、无汗证等。其无汗具体表现为出汗量少、皮肤干燥而粗糙等,尤其是患者在炎热的夏季亦不怎么出汗,这是较为明显的无汗。为增强本品的发汗作用,常与桂枝同用,再配以杏仁、甘草,即组方麻黄汤。该方来源于《伤寒论》,主治恶风或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咳喘等八个方面,有人概括为麻黄八症。

麻黄是笔者的常用药,治疗风寒表实证,麻黄汤、葛根汤等均是笔者的常用方。笔者应用麻黄汤治疗风寒感冒之高热,不仅退热迅速,而且多不反弹,往往半剂麻黄汤即愈,屡试屡验。

应用麻黄汤时,根据患者的体质及病情,麻黄的用量多在15~30g之间,最大量曾用至45g。为增强麻黄汤的发汗作用,方中的桂枝多以肉桂来代替,常用量为5~15g,杏仁为5~10g,甘草为5~10g。药只煎1次,分成2份,喝1份盖被发汗,多在20~30分钟即可汗出热退。

过去缺医少药的年代,老百姓有“感冒发烧,阿司匹林一包”的说法,有鉴于此,笔者称麻黄汤为“天然的解热镇痛剂”。临床发现,用阿司匹林退烧时,有烧退而反复的现象,而用麻黄汤退热则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记得以前有的中医说,麻黄是临床常用药,而麻黄汤则非临床常用方,经过多次的临床证实,笔者不赞同此说。笔者分析,麻黄汤不受欢迎的原因可能有:①不识证。见到高热,就认为有炎症,见到炎症就认为与热毒有关,所以,临床上治疗高热时以清热解毒药最为常用。岂不知,风寒感冒之高热者,临床也不少见,这种情况即便发热超过40℃,也不能用清热解毒之法来治疗,唯有汗法才是正确的,早在《内经》时代就有此说:“体若燔炭,汗出而散”。②不想用。麻黄汤原方药价甚廉,在当前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没有几个中医会开出如此便宜的麻黄汤。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本品所含的挥发油与麻黄碱均具有发汗作用,一般认为其发汗作用主要与其所含挥发油有关。但从张仲景使用麻黄的用法来看,麻黄大多需要先煎(先煎麻黄去上沫),久煎之后挥发油散失,故麻黄汤发汗作用可能与其所含麻黄碱关系更大,而与挥发油无关。然而现代临床实际应用本品时多不先煎,笔者也从未先煎,而是与诸药同煎。

2.宣肺平喘:《本经》载麻黄“止咳逆上气”。本品味辛而归肺经,能够宣发肺气;同时具有微苦之味,从而具有一定的肃肺之力。所以本品既能宣发肺气,又能肃降肺气,对肺之气机具有调节作用,这就是呼吸。但必须指出的是麻黄以宣发肺气为主,所以本品具有宣散邪气外出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肺气失宣的病证,如外邪束肺、肺气失宣之咳嗽。

临床大多用本品治疗三个方面的病证,风寒外束之咳嗽、外寒内饮之痰喘、邪热壅肺之咳喘等。(1)风寒外束之咳嗽,也就是风寒感冒以咳嗽为主诉者,常与杏仁、甘草同用,如三拗汤。三拗汤在临床上的应用已经不多见,不是风寒外束证不多见,而是有其他的原因影响了三拗汤的临床应用,一是感冒咳嗽并非大疾,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医疗知识的增加,遇到这种小疾,有些人一拖了之,有些人则自行购些成药(尽管不一定对症)进行治疗;再加上咳嗽有自愈性,服过一段时间的中成药或西药,尽管药物没起作用,但咳嗽也会慢慢好转或痊愈。二是对于医生而言,这样的小方根本不值钱,也不能带来利益,所以大部分医生也不会开这种三味药的小方。其实,只要对症,三拗汤的疗效非常确切。(2)外寒内饮或痰饮阻肺之痰喘,此类患者的主要表现是久患咳嗽或哮喘,痰多而质稀色白,易于咯出,后背怕冷或全身怕冷,多选用小青龙汤。可以讲,小青龙汤是治疗痰饮阻肺型的慢性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最常用方剂。笔者不仅用于治疗上述疾病,对于慢性鼻炎、鼻窦炎等证属痰饮阻滞者,也经常应用本方来治疗。(3)邪热壅肺之咳喘,主要应用要点是肺热,其主要表现为痰黄,发热,咳嗽或喘等,假如咯痰色白者,必见胶黏难咯。所以,辨痰之寒热,不能仅以颜色来分,需要综合判断。若属痰热者,多见于急性呼吸系统炎症,可选用麻杏甘石汤。方中麻黄的主要作用是平喘止咳,而大剂量的石膏能够清热,所以,本方具有明显的寒性,能够清肺平喘。现在诸多医院治疗肺炎或急性支气管炎等的协定处方,大多是以麻杏甘石汤为主方进行加味而成的,足以证明其疗效确切。

本品所含麻黄碱、麻黄素,具有较强的缓解气管、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这为麻黄的平喘作用提供了确切的药理依据。

3.利水消肿:一般认为,本品之所以能够利水消肿,是因为本品能够宣发肺气,调节水之上源(即肺),上源得通,则下源得畅,膀胱气化得行,故能利水消肿。从调肺利水的角度来讲,本品的作用机理实际上是“提壶揭盖”。

什么是“提壶揭盖”呢?就是利用物理现象,打开壶盖,放进空气,以利于壶中的水从壶嘴中畅快地流出。如果没有壶盖上的小孔或不打开壶盖,那么水就不能从壶中顺利地流出。

由于麻黄能够宣发肺气,也就是把壶盖打开,因此,麻黄具有利小便的作用。

麻黄以发散邪气为主,所主治的病证总是以邪实为主的病证,其所主治的水肿或小便不利,也是由于外邪内侵,肺气失宣,膀胱气化不利所致,故其水肿主要表现为眼皮水肿、脸肿等风水证,其特点是起病迅速、浮肿而无汗,腰以上水肿显著,而不是以下肢水肿为主的阴水证。治疗风水水肿,当治以发散邪气、宣散水湿,配伍石膏、白术等,如越婢加术汤。方中麻黄与石膏的剂量比例为3∶4,这种配伍比例的作用特点是:利水而不发汗。相反,若石膏的量小于麻黄,则发汗而不利水,大青龙汤即是如此。

此外,麻黄还具有宣散里寒通滞的作用,这种作用可以理解为对里寒凝滞的一种解散作用,如阳和汤即是。阳和汤中麻黄与熟地黄的用量比例需要注意,即麻黄:熟地黄=1∶20,麻黄的用量一般为3g。

麻黄是峻剂、兴奋剂,起效迅速。应用补气或温阳方药时,配伍少量的麻黄,不仅使疗效迅速发挥,而且能够增强补气方药或温阳方药的疗效。如应用补中益气汤时,配伍少量的麻黄或麻黄细辛附子汤;应用真武汤时,配伍麻黄或与麻黄细辛附子汤同用。疗效往往相当满意。此类情况的临床应用,麻黄相当于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小量即能达到相当高的活性。需要注意一点,这种情况,麻黄用量不能大,切记。常用量一般为3~6g,最大量曾用至10g。用法用量

煎服为宜,用量大多为3~15g。但大剂量应用者也不鲜见。笔者治疗风寒表实证,常用生麻黄15~30g,仅服头煎的一半即可得以汗解,最大量用至45g。使用注意

从麻黄中提取出麻黄碱,可进一步加工成冰毒,冰毒再加工,就能够制成摇头丸,都属于毒品,所以在西方国家禁止麻黄的应用。

麻黄碱、冰毒、摇头丸等都具有显著的兴奋性,能够促进人体的代谢,引起失眠、心慌、易于激动、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副作用,所以笔者临床应用麻黄时多告知患者,服用麻黄制剂后可能会引起上述症状,所以麻黄制剂不宜晚间服用。

临床观察所见,如果患者空腹服用麻黄制剂,会引起虚汗、心慌、不安等症状,所以,含有麻黄的方剂必须饭后服用,这是实实在在的经验。

麻黄能够引起失眠,这是事实,但笔者临床发现,有不少患者服用含麻黄的处方后,原本睡眠不佳,服药后则睡眠明显好转,这种情况在临床上也很多见。那么麻黄治疗什么样的失眠有效呢?白天无精打采,晚上睡眠浅,似睡非睡。这一类患者,如同《伤寒论》中提到的“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相类似,其主方是麻黄细辛附子汤。临床经验

朱进忠: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前所长,已故名老中医李翰卿老师说:诸家都云麻黄辛苦而温,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散风寒,具有发汗解表之功,是发汗作用最强的一个药物。若与桂枝配伍则发汗的作用更强,虚人用之不慎,可使漏汗不止。然新陈不同。曾记得在北洋军阀混战初期,当时遇伤寒病,开据麻黄汤后没有一例发汗者,初开麻黄6g,后开9g,最后开至18g,服法亦遵仲景法,一例也未发汗,反复诊视均为“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或“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的典型证候,久久不得其解。及至到数个药铺一看,才稍有所悟。因我家地处雁北,麻黄满山遍野皆是,患者用药均用自采者,药铺所存者均为数年至十几年的陈货,陈久者辛温发散之功已减,甚至已消失殆尽,所以前开之麻黄汤均无发汗之功。乃嘱患者一律改为新鲜麻黄(干品)9g,果然服后效如桴鼓,汗后病愈。自此以后,凡用麻黄汤、大青龙汤发汗解表者,一律应用麻黄采后1年之内者。(《黄河医话》)

王新午(西安市已故老中医)经验:麻黄,旧说为发汗重剂,新说主以定喘利尿,云发汗之力可疑。按麻黄汤原方,服后须覆取微似汗,其症主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其方麻黄之量最多,如不温覆则不峻,其汗与不汗,全在温覆与否耳。《外台》卷三天行病,《肘后方》的麻黄解肌汤,葛根解肌汤,皆覆取汗。《伤寒论》桂麻各半汤、桂枝二越婢一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金匮要略》还魂汤等,皆不温覆取汗。其甘草麻黄汤证曰里水。越婢汤证曰恶风,一身悉肿。越婢加术汤证曰一身面目黄肿。越婢加半夏汤证曰其人喘,目如脱状。大青龙汤曰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小青龙汤证曰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按以上证治,则麻黄所主为喘咳水气,恶寒疼痛也(参药证)……按以上各方皆以麻黄为君药,有去根节者,有不去根节者,其效则为通腠理,以调行水道而止汗也。综上所载,则麻黄之功用,可得而知矣。余治水肿,用麻黄自1钱(3g)渐增至1两8钱(54g),并无汗,而尿则大利,历用皆然。盖此药伍以汗药则汗甚,伍以利尿药则尿甚,然若误用于衰弱人,则偾事矣!(《黄河医话》)

大凡骨质增生,以肾虚为本,风寒痰瘀为标,邱先生根据本病在筋属骨,立足肾藏精主骨,肝藏血淫筋的基本理论,认为其病因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休戚相关。肝肾不足,精血乏源,非但不能淫筋生髓充骨,还可因虚而致实,即肾虚水泛为痰,体弱易招风邪,最终形成肝肾亏虚,风痰相搏,痰瘀阻络等本虚标实的病机格局。遵循叶天士“非通不能入脉,非涩无以填精”的理论,治疗本病擅长将麻黄、熟地作为君药配对使用。麻黄性主温动,熟地性主凝静,二药配对,动静相兼,刚柔相济。麻黄得熟地,则变向外宣透皮毛腠理为入内搜剔积痰凝血;熟地得麻黄,其凝静之性得以调拨,药力易于流散而增强滋养肝肾经脉之功,即所谓“静欲动来推”之意;如是配对,既能搜风涤痰治其标,又可填涩肾精固其本。佐以白芥子、鬼箭羽、威灵仙以加强搜剔骨间顽痰,蠲除经络风湿之功效;加鹿衔草助熟地填涩肾精。[严索宇,等.麻黄巧配伍,疑难杂症除.浙江中医杂志,2001,(9):397]桂 枝概 说

桂枝最早记载于《本经》,原名牡桂,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其直径应在1cm以内。其树干的干皮或树枝的枝皮名肉桂,味辛性大热,属于温里药。性能特点

桂枝在《本经》中名牡桂,味辛温。教材一般认定桂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本经》之后将桂枝的味增补甘味,与其温补作用有关,中医认为,味甘能补。

气血的特点是“得温则行,得寒则凝”,由于桂枝具有辛散温通的作用特点,所治的病证大多属于气血不通、寒凝血滞所致,以冷痛或遇寒加重等为主要表现。功效应用

1.发汗解肌:桂枝辛温而归肺经,能够发汗解表,配伍麻黄可治疗表实无汗的风寒感冒,麻黄是主药。桂枝是表虚汗出的风寒感冒的主药,须配伍芍药、生姜、大枣、甘草,即组成桂枝汤,是治疗风寒感冒表虚汗出的代表方。

桂枝是临床常用药,桂枝汤是临床常用方,笔者治疗汗出、恶风者,无论发热与否,均予桂枝汤,大多在3~5剂后,汗出即愈。还须指出的是,桂枝汤治疗无明原因的长期低热表现为汗出、恶风者,疗效显著。若兼见口苦、咽痛、胁痛等,与小柴胡汤同用,名柴胡桂枝汤。

桂枝与肉桂来自同一种植物,均含挥发油,能够刺激汗腺而发汗。由于肉桂所含挥发油丰富,其发汗力比桂枝强,所以,为了增强桂枝汤的发汗作用,方中桂枝可由肉桂来代替,亦可桂枝与肉桂同用,诸多经方爱好者均有这样的经验。

以桂枝为主药的名方甚多,其中桂枝加葛根汤是笔者擅长使用的处方之一。目前为止,笔者治疗颈椎病仅有两首处方,桂枝加葛根汤和葛根汤。体质壮实、无汗者,多选用葛根汤;体质瘦弱,易于汗出者,则多选用桂枝加葛根汤。无论选用何方,均可配伍活血祛风止痛药,如桃仁、川芎、鸡血藤、丹参、威灵仙、木瓜等。方中葛根的用量多在50~100g之间,甚至更大,量小则疗效不佳。

2.温通经脉:桂枝味辛,能够通行血脉,性温,能够温通经脉。总之,桂枝具有温经散寒、通行经脉的作用,所治的病证属于寒凝血滞之各种疼痛性疾病,例如风寒湿痹之肩臂关节疼痛如颈椎病、肩周炎等,常与附子、生姜等配伍,如桂枝附子汤;治疗脘腹冷痛之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可配伍白芍、饴糖等,如小建中汤;治疗寒凝血瘀之痛经,常配伍吴茱萸、当归、川芎等,如温经汤;治疗寒凝血滞之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等),宜配伍枳实、薤白等,如枳实薤白桂枝汤。

总之,桂枝的温通经脉作用,可广泛用于心脑血管、呼吸、消化等血循环障碍的病证。

3.助阳化气: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桂枝性温,能够温通经脉,温补肾阳,助膀胱气化,故能利水,治疗水湿内停之水肿、痰饮等。治疗水湿内停之眩晕、心悸等,可配伍茯苓、白术、甘草,即苓桂术甘汤;治疗水肿、大便溏泄等,常与茯苓、猪苓、泽泻、白术同用,即五苓散。

从传统的中医理论来看,桂枝能够治疗痰饮、水肿等,与其助阳化气作用有关,然而这种作用难以理解。笔者认为,桂枝之所以能够治疗水肿,与桂枝的温通经脉作用有密切关系,实际上就是桂枝对微循环的改善作用,微循环一旦改善,水肿大多减轻。用法用量

桂枝多入煎剂,剂量多在10~30g之间。有时为了增强桂枝的发汗作用,不仅用量要大,而且有时与肉桂配伍应用。治疗风湿性关节疼痛,其用量亦大,多在30g以上。笔者应用桂枝汤原方时,曾用过45g。使用注意“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桂枝性温,能够动血。也就是说桂枝能够促进血液运行,提高心率,表现为“血热出血”,如易于鼻衄、牙龈出血等。所以对于易于出血、舌质红、口干咽干等患者,不宜使用桂枝。临床经验

费开扬教授治疗肝硬化腹水,如患者病程不长,饮食尚可,大便成形,小便较少者,最佳选方是仲景五苓散合五皮饮,采取轻药重投,多可奏效。若见舌质红绛而少苔,医者每畏忌桂枝而去之,费老主张桂枝可减量,但切不可去,若去掉桂枝则难收佳效,而加入石斛、麦冬之属,即无伤阴之弊。[李平.费开扬教授治疗肝硬化用药经验.新中医,2000,32(5):11]

桂枝的用量一般为5~10g,特殊情况,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可用至15~30g,多从10g开始,逐步递增,服至口干舌燥时,相继递减用量。因于桂枝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石显方,傅文录.石景亮老中医遣方用药的经验.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2):1338]

从我先祖起始,百余年来,就用桂枝配白芍治肺痨潮热骨蒸,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临床治肺痨阴虚潮热,用秦艽鳖甲散、清骨散之属,其退热功效,往往不尽如人意。但于上方中参入桂枝、白芍以后,或在辨证论治用方的同时配以桂枝汤,则其退热之速,常超出意外。例如:王某,男,25岁,罹肺结核已两年多,右上肺出现小空洞,一度痰中带少量血,尔后咳呛频作,渐至日晡潮热(体温38.4℃~39.1℃),两颧红赤,盗汗。迭进秦艽鳖甲散配百合固金汤,并长期服抗痨药而潮热经月不退。我予秦艽鳖甲散去当归、乌梅,加桂枝3g,白芍12g,南北沙参各12g,十大功劳叶6g。服3剂后潮热十去其六,续服5剂而热清身凉。我考虑,肺痨之病机,除肺肾阴虚阳亢而内热外,患者常胃纳欠馨,进食减少。这意味着中州虚惫,而营卫同出中焦,中焦病变,营卫违和,于是身热出现。其特点是热甚寒微,用对药桂枝、白芍,一和营,一调卫,营卫调和而热当自退。[王少华.内伤发热,可选桂枝.中医杂志,1994,35(12):710]细 辛概 说

细辛最早见于《本经》,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根及根茎,以根细长饱满、色灰黄、气味辛香浓郁者为佳。前两种习称“辽细辛”,主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后一种主产于陕西等地。产于东北三省的“北细辛”,为道地药材。细辛因其形、味而得名,“根极细,其味极辛”。性能特点

细辛在《本经》中为上品药,味辛温,未曾记载有毒。然而自宋代开始认识到细辛具有明显的毒性,这种毒性亦经现代药理证实。

教材一般认为本品味辛温,有小毒,归肺、肾、心经。口尝细辛,辛辣之味显著,质佳者不仅辛辣明显,而且麻辣。因其能温肺散寒、温肾助阳、开窍醒神,故归肺、肾、心经。功效应用

1.解表散寒:细辛辛温,能够解表散寒,以治疗风寒表证为主,适当配伍也可以治疗风热表证。用于表证感冒时需要抓住其应用要点:(1)感冒兼有疼痛的病证,如头痛、牙痛、关节痛等,因为细辛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2)感冒兼有鼻塞流涕较著者或鼻炎又因感冒而发作者,因本品具有较强的通窍作用,中医临床上,细辛是治疗鼻塞流涕的常用药,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鼻塞症状。(3)风寒感冒又见脉沉者。按照中医理论,邪在表者,多见浮脉。风寒感冒为表证,脉浮者多见。然临床上,风寒感冒亦见脉不浮反沉者,一般属阳虚外感所致,治疗上不仅要解表散寒,而且要扶助阳气,此时可配伍麻黄解表,配伍附子以温助里阳,即组方麻黄细辛附子汤,是临床常用方剂之一。

除外以上三种情况,治疗感冒时,细辛就无应用的必要了。

2.止痛:《本经》记载细辛主“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本品止痛力强,广泛用于多种疼痛的治疗,如头痛、牙痛、关节痛、腰痛、痛经等。细辛的挥发油、醇提物及水提物均具有明显的止痛作用。(1)治疗头痛。细辛治疗头痛,属于对症治疗。笔者常在辨证选方的基础上,配伍细辛、川芎、丹参等以止头痛。(2)治疗牙痛。细辛治疗牙痛,无论寒热虚实,均可配伍应用。笔者治疗过一例牙痛,查无龋齿,以细辛、白芷各10g,煎含漱口,几分钟内即达到止痛的效果,患者自述整个面部达到麻木的状态。(3)治疗关节痛、腰痛等。此类病证,中医大多诊断为痹证,细辛不仅能够止痛,而且能够发散风寒,治疗风湿痹痛,不仅治本,还能治标。麻黄细辛附子汤、独活寄生汤等均含细辛,均具有明显的止痛作用。(4)治疗痛经。痛经的机理无外乎寒凝、血瘀,所以除活血外,散寒止痛也是痛经的常用治法。细辛不仅能够止痛,还能通经散寒。含有细辛的当归四逆汤不仅能够治疗血虚寒凝之寒厥(腰腿痛、冻疮等),也是治疗以受寒加重、得温痛减为主要特点的痛经的有效方。

3.通窍:本品具有较强的通窍作用,既可通有形之窍,又可通无形之窍,用于窍闭证。(1)治疗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见鼻塞不通、流涕者,不论是风寒、风热,还是湿热阻滞,细辛都是常用之品、治标之品,是中医临床上治疗鼻炎、鼻窦炎等鼻部疾患的最常用药物之一,多煎服。(2)治疗中风昏迷,可配伍皂角、半夏组方搐鼻散,共研细末,吹鼻取嚏以达开窍醒神之功。由于中风昏迷属于临床重症,这些简便易行的方法,临床已无用武之地,甚为可惜。

4.温肺化饮:《本经》载细辛“主咳逆”,《名医别录》谓之“破痰”,《药性论》曰“主咳逆上气”,《日华子本草》曰“治咳”。本品性温,能够温化痰饮,治疗寒饮证,症见痰稀、色白、量多等。一般与干姜、五味子等同用,此三味是治疗痰饮的小药组,简称姜细味或姜辛味,含有三味的代表方当属小青龙汤,在“麻黄”一药中已经提及,可参考之。用法用量

教材及药典记载:煎服,1~3g。对细辛用量的这种规定,是错误地沿用了古人的说法。

南宋的陈承在《本草别说》中说:“细辛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首先,要弄清钱匕是什么样的标准,钱匕是容量单位而不是重量单位。一钱匕大约是1.5~1.8g,半钱匕不应该超过1g。其次,要弄清此说的要点,一是单用,二是用末,三是不可过量使用。不知何时起,讹传到今天,就变成“细辛不过钱”了。可见陈承提及的“不可过半钱匕”是指研末冲服,而不是煎服。如果按照陈承的观点,入丸散剂时,细辛的用量为1g左右。而入煎剂的用量呢?《伤寒论》中多首方剂使用细辛,在小青龙汤及当归四逆汤中的用量均为三两,在麻黄细辛附子汤中用量为二两,按上海中医药大学柯雪帆教授的考证:汉代一两相当于现代的15.625g(这是目前为止比较公认的考证)。可见细辛在《伤寒论》中的用量是很大的。

不仅张仲景应用细辛的剂量较大,当今有不少中医临床家也多次呼吁,细辛的用量限制在3g以下,不符合临床实际。煎服时,笔者常用细辛的剂量多在6~12g之间。

能把这味药物用好,对于一些疑难病症确实有效。但剂量限制到3g以下,其作用到底有多大就不敢说了。许多经验丰富的中医名家超大剂量用细辛,不仅疗效可靠,也没有发生中毒的情况。如余国俊先生在《中医师承实录》一书中记载:“我用细辛入煎,少则3g,多则60g,从未出现过毒副作用。”这为我们大剂量应用细辛提供了借鉴。不过,笔者认为,大剂量应用本品还是谨慎为宜,若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先从小剂量用起吧。使用注意

药理研究证实,细辛的功效与毒性在很大程度上与其所含的挥发油有关。挥发油中主要的有效成分为甲基丁香酚和有毒成分黄樟醚。细辛全草经一定时间煎煮后,煎液内挥发油中的有毒成分黄樟醚的含量随着煎煮时间的延长会很快降低,而挥发油中含量最高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的甲基丁香酚含量的下降速度较黄樟醚慢,即黄樟醚的挥发性远胜于甲基丁香酚,因而含量下降较快。所以,细辛全草煎煮一定时间后,煎汁中仍保留着足够量的有效成分甲基丁香酚,而有毒成分黄樟醚的含量已大为降低,不足以引起毒害。实验证实,煎剂中细辛用量即使是散剂的4倍、12倍,也不会引起毒性反应,且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痹证,其疗效较常规剂量明显为优。

通过分析以上资料,结合临床经验,笔者认为,如果既想达到较好疗效,又不出现中毒,细辛在较大剂量应用时,为保证用药安全,一是控制剂量,不宜过大,二是先煎久煎,充分挥发掉煎液中的黄樟醚。临床经验

龚士澄经验:细辛,性温气盛而味辛烈,功能驱逐寒气,疏散周身上下之风邪,无微不入。《本经》称其主治“咳逆上气,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旧有细辛服量不过钱之戒,张锡纯同意斯说,认为药物之辛烈者能麻口,即能麻肺,肺麻即停止呼吸矣(《医学衷中参西录·例言》)。我尝口嚼细辛,由少而加,非只一次,均不似张氏所述之麻口,更未有“麻肺”见症,岂今昔之品味不同耶?细尝之,却有似薄荷凉散风辣之感,因对“细辛麻肺”之说产生怀疑。1966年3月23日,孙某,女孩,13岁,患风热咳嗽,鼻塞涕黄,身热持续两日不退,在辛凉轻剂中用细辛1.5g,2剂。25日晚,老药师徐公来告曰:“先生临证用药,一向谨慎,孙女孩每剂15g细辛,药房已经照撮。”10倍用量,我闻之一怔!谅因书写未清铸成大错。唯计此时2剂药当已服尽,有险情自会前来求救,只好待明日追访。岂料当月26日,上午,孙妻携女来复诊,竟称诸症悉退,仅食欲不振,请升健脾胃之方。因对“辛不过钱”之说产生怀疑。嗣经长期临证体验,方知细辛性味功用类似薄荷而胜于薄荷,入肝辛散以达木郁之效近似柴胡而捷于柴胡。(《杏林小品》)

疼痛为顽痹的主症之一,常规辨证疗效不佳时,加入细辛9~30g,常可取得满意的疗效,古人有“细辛用不过钱”之说,常规量为3g,一般而言,顽痹用常规量往往无效,最低下限为9g才会有效,最高上限为60g。细辛辛烈串透,功能为通阳气、散寒结,对寒湿凝结或病久虚寒较重者,历来视为治顽痹要药。临床应用重剂细辛时,必须先煎煮30分钟后,才能纳入他药共煎,因细辛的有毒成分为黄樟醚,煎取30分钟后,其含量已大大下降,不足以引起毒性。[李玉和.重剂治疗顽痹经验谈.中医药学报,2000,(5):32]

欧阳勋经验:细辛有祛风止痛效能。用于头风痛(神经性头痛)、风冷牙痛(牙神经痛)及风湿关节痛均有卓效。用细辛3g,生石膏30g,煎服,治风火牙痛,牙龈红肿(牙周炎)有立竿见影之效。(《医林漫笔》)紫 苏概 说

紫苏最早见于《名医别录》,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叶或梗。单用其叶名紫苏叶,单用其梗名紫苏梗。相比而言,紫苏叶质轻而偏于发散,所以治疗感冒等表证时多用之;紫苏梗则偏于理气,对于胸闷胃胀等气滞证,多选用之。性能特点

一般认为,紫苏味辛性温,归肺、脾经。其味辛,既能发散,还能行气。性温则能散寒。因紫苏能够解表散寒,故归肺经;又能理气和胃,故归脾胃经。功效应用

1.散寒解表:紫苏是治疗风寒感冒的常用药物之一,归功于紫苏温和的发散作用,其煎剂具有温和的解热作用。与麻黄相比,紫苏发散作用远较麻黄缓和,如果麻黄过量使用,可能会出现汗出亡阳的险象,而即便大剂量使用紫苏也不会过汗。对于感冒风寒而出现的恶风、发热、头痛、鼻塞、流涕等诸症不甚时,可配伍生姜、葱白、香薷、荆芥等,取微汗即愈。对于平素气虚而感冒风寒者,可与人参、葛根等同用,即参苏饮。

2.理气化痰:紫苏味辛,能够理气宽胸,多用于感冒或肺部的炎症所致的胸闷,与紫苏叶相比,紫苏梗更为常用。药理研究发现,本品不仅具有一定的祛痰作用,而且还有一定的止咳作用,所以,对于肺部炎症所致的胸闷、咳嗽、咯痰等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笔者治疗急、慢性咽炎或感冒后出现的咳嗽,首选半夏厚朴汤加味,紫苏梗的用量一般为10~20g,疗效卓著。以前跟师学习抄方,该师善治呼吸系统疾病,对于感冒后出现的咳嗽,大多选用其协定方:紫苏梗6g,桔梗9g,前胡9g,杏仁9g,炙桑白皮12g,炙百部12g,川贝母9g。在此方基础上据症加味,疗效很好。不难看出,紫苏梗是其首选的药物之一。

3.理气和胃:紫苏辛温,含挥发油,对胃肠道具有温和的刺激作用,能够促进消化液的分泌,也能够促进胃肠平滑肌的蠕动,所以,对于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肠溃疡、胃肠神经官能症等偏寒者,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名医别录》认为紫苏“主下气”,《日华子本草》用于“开胃下食,并(治)一切冷气”。中医临床上,凡见胃脘痞满,纳差不食,易于呕恶,情志不畅等,均可选用半夏厚朴汤合四逆散来治疗,这就是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最常用的八味解郁汤。如果患者恶心、呕吐等症状明显,此时不仅可以选用紫苏梗,最好配伍生姜以增强疗效。《湿热病篇》载苏叶黄连汤,治疗湿热阻滞所致的妊娠恶阻,方中黄连能够清热燥湿,紫苏叶能够和胃止呕,是临床常用方剂。

此外,教材多载紫苏梗具有行气安胎之功,实际上与紫苏梗的止呕作用有关,其安胎的药理依据并不充分。用法用量

紫苏叶和紫苏梗一般均入煎剂,剂量多在10~20g之间,大剂量时可用至30g或以上。由于紫苏叶和紫苏梗含有大量的挥发油,故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散失。临床经验

祁振华经验:祁老认为,苏叶性温入血分,少用不发汗而能解肌散风,如外感风寒三四日不解,常用荆芥穗配苏叶,解表散寒。若表证兼胃寒者,用苏叶可起宣肺散风寒、芳香止呕、温中和胃作用。(《祁振华临床经验集》)

陈笑夫经验:紫苏叶茎治疗腹泻。紫苏叶,除了常用于治疗感冒风寒,作为发散药之外,还偏重于用来治疗某些腹泻(相当于过敏性结肠炎),而收良效。这种腹泻,在急性发病后,往往余“毒”未清,常因饮食不节,反复发作,迁延日久,遂致酿成慢性。该药的适应范围:主要是病人有可追忆的食物过敏史,并曾有类似急性胃肠炎的发病过程。这些引起发病的食物,主要是海产品中的虾、蟹、蛤类及某些鱼。急性发病时,肠鸣,腹痛,腹泻,呕吐,并有恶寒发热等。重用紫苏叶茎30g,配陈皮10g,加焦山楂10g,焦麦芽10g,焦六曲10g,炒苍术10g,姜川朴10g,干姜5g。本方以紫苏叶茎为主药,配陈皮,每方必用。一两剂可获显效。但治疗必须彻底,方可免于导致慢性。

到了慢性阶段,腹泻时发时止,一日数次,夹有黏液,肠鸣,腹痛绵绵,食欲减退。治疗用药,仍以紫苏叶茎30g为主药,配陈皮10g。并可因证选用温中、补阳、理气等药。获效后,仍要耐心服药,以固疗效。用青木香3g,玉桔梗9g,淮山药20g,莲子15g,炒白芍15g,干姜3g,甘草9g,紫苏叶茎30g,陈皮10g,服至症状全部消失。

无论急、慢性腹泻,紫苏叶必须与茎同用,并须配陈皮。获效后,必须忌口,由哪一种食物引起发病的,就忌哪一种食物。(《医海拾贝——江苏当代老中医经验选》)防 风概 说

防风首载于《本经》,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以条粗壮、断面皮部色浅棕、木部浅黄者为佳。一般生用。因“其功疗风最要”(《本草纲目》),能防御外风而得名。性能特点

防风味辛、甘,具微温之性,归膀胱、肝、脾经。

味辛能散风外出,具有祛风解表之功。善驱风者,大多燥性明显,而本品因兼具甘味而有甘润之性,有祛风之功而无伤阴之弊,故被称为“风药中之润剂”。因能止痉,故归肝经;能胜湿,故归脾经。其归膀胱经,似乎与现有的功效没有直接关系。功效应用

1.祛风解表:防风,功如其名。《本经》曰“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痛”,《日华子本草》曰“治三十六般风”。本品辛温发散,多用于外感风寒感冒等表证。又因本品具有微温之性,其性缓和而不峻,只要配伍得当,也可用于风热感冒的治疗。用治风寒感冒,常与荆芥、羌活等发散风寒药同用,如荆防败毒散,这是治疗风寒感冒最常用方剂之一,临床上有成药可用,是治疗风寒感冒为数不多的成药之一。若用治风热感冒,必须配伍薄荷、金银花、连翘等发散风热药。若治疗风寒感冒夹湿之头痛如裹、身体困重等,则配伍羌活、藁本等,如羌活胜湿汤。

中医认为“无风不作痒”,可见瘙痒性疾病多与风邪相关,因防风能够祛风,故能止痒,常与荆芥、蝉蜕等同用,如消风散。《圣济总录》载防风丸,“治一切风疮疥癣,皮肤瘙痒,搔成瘾疹”。

2.胜湿止痛:防风虽然甘润,但具有祛风胜湿止痛之功,多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如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等,李东垣评价本品“治一身尽痛,随所引而至,乃风药中润剂也”。独活寄生汤是治疗风湿日久,肝肾不足,气血两虚之痹证的常用方剂,该方即含祛风止痛的防风。药理研究发现,防风具有抗炎、镇痛等作用,这为本品治疗风湿性疾患提供了药理依据。笔者认为,若把防风归为祛风湿药,也是可行的。

3.止痉:防风能够止痉,可用于治疗破伤风之抽搐,《外科正宗》载玉真散,由天麻、天南星、白附子、防风、白芷、羌活等组成,主治破伤风之角弓反张、痉挛抽搐等。由于破伤风疫苗的广泛应用与卫生条件的提高,破伤风的发病率明显降低。但是,破伤风一旦发作,病情往往较重,所以中医介入的机会不多,中医药在治疗破伤风方面已经失去了优势。用法用量

煎服,5~30g。一般而言,治疗风寒感冒时,剂量不宜大,多在5~15g之间。若用于风湿痹痛,则需大剂量应用,20~30g,甚至达60g,方能达到镇痛作用。使用注意

防风主要用于外风,凡血虚发痉及阴虚火旺者慎用。1985年8月,曾遇一头痛患者,头痛隐隐,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面色无华,心悸怔忡,舌淡红苔薄,脉细数,某医予辛散之剂,其中防风用至15g,连服6剂,头痛益剧。此证为血虚不能养肝,而致肝血不足,阴不敛阳,肝阳上扰。辛散之剂,在所必禁。李东垣指出,风药能燥血,愈治愈厉害。应以养血为法,后予四物汤去川芎,加生石决明、牡蛎、女贞子、钩藤而收效。[朱鸿铭.略谈临证用药之偏.山东中医杂志,1987,(4):4]临床经验

柴某,男,68岁。口角左歪斜半年。半年前突发左口角歪斜,在某医院行头颅CT检查无异常,诊为“面神经炎”。经中西药物治疗均无效验。诊见口角左歪斜,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左眼睑下垂,迎风流泪,左齿腮夹食物,语言不利,咀嚼不便,左侧舌前无味觉,舌质暗红、苔白腻,脉弦滑。证属气虚血瘀,风痰阻塞面络。治以补气活血通络,祛风除痰。方用补阳还五汤合牵正散,服药9剂无效。遂改用补阳还五汤加防风60g,蜈蚣(研冲)2条。6剂后病情减轻,连进15剂病愈。随访无复发。

面神经炎,中医称为“吊线风”。其多因体虚外邪侵袭面部经络而发病。方中防风辛甘温,为“风中润剂”,善祛头面风邪,且祛风不伤正;同时配蜈蚣性善走窜,息风解痉,搜风刮络,二药协同,以增强疗效。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多因病毒感染面神经,引起组织水肿;或因局部营养血管痉挛,致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压迫面神经而发病。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防风有抗病毒作用和改善微循环以及兴奋面部神经与兴奋汗腺等作用,故用之有效。[杜保荣.防风配蜈蚣治疗面神经炎.中医杂志,2003,44(6):410]

重用防风治疗耳鸣,系刘强副主任医师的经验。笔者随师应诊,每用多获佳效。耳鸣之作,多责之于肝肾,因肝经循行于耳,肾开窍于耳,故治耳病多以清肝泻火,或滋阴补肾。耳鸣虽为肝肾之病,但因脾虚而浊阴上逆蒙蔽清窍而致者亦属多见。刘师认为其治用防风乃为理想之品,因防风味甘,入足厥阴肝经,燥己土而泄湿,达乙木而息风。李东垣谓其“土中泻木”;陈修园谓其“察春和之气入肝治风,尤妙在甘以入脾,以和木气”;王好古谓其“搜肝气”。可见防风之功在于祛风胜湿,升清降浊,搜肝达木而健脾。故防风实为治疗浊阴上逆、蒙蔽耳窍所致耳病之妙品。刘师临证多重用防风(30~40g)治耳鸣,其效甚捷。[魏莉.防风重剂治耳鸣.中医杂志,2003,44(7):492]荆 芥概 说

荆芥始载于《本经》,原名“假苏”,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地上部分,生用或炒炭用。单用穗者,名荆芥穗,发散力更强;荆芥炭或芥穗炭,长于止血。性能特点

荆芥含挥发油较多,辛散之力较强,中等剂量即具有明显的发汗作用。其性微温,对于邪气在表者,无论风寒、风热均可应用。因既能发散,也能止血,故归肺、肝经。功效应用

1.祛风解表:《本经》载荆芥“主寒热”,可以理解为恶寒发热,《药性论》用之“治恶风贼风,口面邪”,《日华子本草》及《本草图经》均曰“治头风”。本品辛温发散,常用于风寒感冒等表证,因其微温,作用平和,经配伍,还可用于风热感冒。治疗风寒感冒,配伍防风、羌活等,如荆防败毒散,临床有成药可供选用。治疗风热感冒以咽痛、咽干、咳嗽、口渴、发热、微恶风为主要表现者,宜配伍金银花、连翘等,如银翘散。临床上亦有成药可用,即银翘解毒颗粒,每服10g,温开水冲服,取微汗为宜。

与荆芥相比,荆芥穗的辛散作用更强,若治疗风热外感之高热者,需进行发汗,荆芥穗比较合适,用量多在10~20g之间,银翘散即配用了荆芥穗。

2.透疹止痒:取荆芥的辛散之功,传统上用于麻疹透发不畅或风疹、湿疹以及其他的一些皮肤病所致的瘙痒。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麻疹在临床上发病率已经很低,荆芥几乎无应用的机会。但荆芥止痒的疗效较好,治疗各种瘙痒时,在辨证选方的基础上配伍地肤子、蝉蜕等,具有明显的止痒作用。荆芥是皮肤科常用药,对于湿疹初起瘙痒明显者,用之尤为有效。可见,本品治疗麻疹已无临床意义,但对于瘙痒性皮肤病,荆芥大有用武之地。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在进展期或重症,常伴有明显的瘙痒,无论是风热、血热证,还是邪气郁表,均可在辨证选方的基础上配伍荆芥、薄荷等,以达止痒治标之功。

3.消疮:多用于疮疡初起,不管是否兼有表证均可应用。这种情况下应用荆芥的目的不是为了解表,而是为了使疮疡消散。因荆芥味辛,能散能行,能使聚集的肿块消散。疮疡初起,热证为多,治疗上当以清热解毒为主,但清热解毒药性寒,容易寒遏阻滞,致使肿块不易消散,配伍荆芥则可防止这种副作用的发生。尽管荆芥具有良好的辛散作用,治疗疮疡方面较少应用。但治疗疮疡用辛散的治法还是肯定的,荆芥不常用,但白芥子、白芷等散结之品乃属常用药。

4.止血:《本草纲目》记载,荆芥能够治疗“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等多种出血证。中医认为,红见黑则止,说的是炭类药具有止血作用。大部分中药炒炭后能够止血,荆芥也不例外,荆芥穗炒炭的止血效果亦很好。临床上,治疗吐血、衄血、便血、痔血、崩漏、月经过多等,均可配伍荆芥炭或荆芥穗炭。药理研究发现,炒炭后,能使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缩短。

荆芥炭或荆芥穗炭不仅具有止血作用,而且还具有燥湿之功,治疗肝郁脾虚、湿浊下注之白带,宜用完带汤,疗效非凡,本方即含荆芥穗炭,荆芥穗炭的作用不是止血,而是燥湿止带。用法用量

无论是荆芥还是荆芥穗,大多煎服,剂量在5~15g之间,这个剂量不算大。若作丸散剂,可酌情减量。使用注意

荆芥含右旋薄荷酮、消旋薄荷酮、右旋柠檬烯等挥发油,是解热及抗病毒的有效成分,治疗感冒及治疗瘙痒时不宜久煎,笔者要求武火煎药,开锅5~10分钟即可。临床经验

荆芥穗有清头目、利咽喉、祛上焦风热的作用。因此,为感冒、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等早期解热散风之要药。又荆芥穗辛散透达入血分,故儿科常用于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等疫毒感染之早期,有宣透之功。祁老还曾治疗一例幼儿湿疹并发感染,高热不退,用荆芥穗15g,黄连10g,水煎,内服1/4,余下熏洗而获愈。

经密闭提炼实验证明,荆芥穗含薄荷挥发油量等于等量薄荷的8倍,如煎沸15分钟以上,挥发油将全部逸出,失去其效能。所以,凡是含挥发油的解表药的煎法可以先用沸水浸泡15分钟,然后置火上煮沸3~5分钟即可。温服后,令全身微微汗出为度,应避风寒,以防止重感。切忌重盖复裹,迫使汗出淋漓如洗。否则,气阴两伤。(《祁振华临床经验集》)

荆芥味辛性温,功能祛风解表,可治风寒感冒、风疹、麻疹等病证。临床发现荆芥具有良好的软坚散结作用,特别是治疗皮肤表层的硬结肿块时,在大剂活血化瘀药中配用荆芥,可引药力走表以奏软坚散结之功。中医学认为,荆芥、羌活、川芎等气味深长之药俱能散结、辟恶,并能通达经络,透肌肤,促进血液循环。此外,荆芥配夏枯草对头部肿瘤效好。[郝现军,等.临床用药心悟.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11):25]羌 活概 说

羌活首载于《本经》,为伞形科植物羌活或宽叶羌活的根茎及根,生用。羌,古地名,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四川一带。“以羌中来者为良,故有羌活……诸名”(《本草纲目》),可见,本品因产地而得名。

羌活之名虽然首见于《本经》,但在该书中羌活是独活之别名,直至南北朝时期陶弘景著《本草经集注》,才开始注意到二者的不同,该书记载:“此州郡县并是羌地,羌活形细而多节,软润,气息极猛烈。出益州北部、西川为独活,色微白,形虚大,为用亦相似,而小不如,其一茎独上,不为风摇,故名独活。”也就是说,羌活主产地为羌地,即甘肃一带,药材细软油润而多节,气味浓郁。独活则主产于四川,色泽较浅,松软肥大,气味较弱,植株单生。这与今天的认识相同,可见,是陶弘景首次将二者区别开来。

虽然二者的植株外形有着显著的不同,但二者的疗效却相似,均能祛风散寒,祛湿止痛,解表。所以,后世大多强调二者在功效方面的不同。其实,二者除以上功效外,再也没有其他的功效,只是在以上功效上有所偏重而已。二者相比,羌活偏于走表、走上,对于表证明显或风湿偏上者多用之;独活偏于走里、走下,对于风寒湿痹或风寒湿痹之病位偏下者多用之。实际临床运用中,无论是外感风寒湿表证,还是风湿痹痛,二者均为常用之品,常在一起使用。性能特点

羌活含挥发油,气味芳香,辛香之气明显,性温,故能发散风寒,又兼苦味,燥性明显,所以,本品能够祛风散寒燥湿。本品是太阳经头痛的引经药,故归膀胱;云其归肾经,似乎与功效没有直接联系。功效应用

羌活既能祛风散寒除湿,又能止痛,所治病证基本上属于风寒湿邪为患者。具体应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1.用于治疗风寒湿邪侵袭人体所致的感冒等表证,这是羌活最常用的一个方面,也就是治疗风寒湿感冒。其中,湿邪为患是应用羌活的重要指征,湿邪侵犯人体的一个重要临床表现是头重如裹或身体困重。但临床实际应用时,只要属于风寒感冒就可以配伍应用,不必拘于湿邪。九味羌活汤、羌活胜湿汤二方均是治疗风寒湿邪感冒的常用方剂,而荆防败毒散是治疗风寒感冒的效方,以上三方均含羌活。现在中医临床上,治疗风寒感冒的方剂中,不管是应用成方,还是自拟方,羌活的应用机率是比较高的。

此外,本品擅长止痛,用于治疗头痛,以偏于后头痛者,常选用之。因本品归膀胱经,枕部是膀胱经的循行之地,故中医把羌活列为太阳经头痛的引经药。所以,除头重身重外,后头痛也是应用羌活的一个指征。

2.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由于羌活能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可治疗风寒湿痹。与独活相比,羌活所治痹痛以上半身肢节疼痛者尤为适宜。不过,临床所见,治疗风湿痹痛时,不管是上半身,还是下半身,以羌活、独活合用者最为常见。

药理研究发现,羌活所含挥发油不仅能够兴奋汗腺而呈现解热作用,亦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这为本品治疗头痛及关节痛提供了药理依据。

不管是治疗风湿外感,还是治疗风湿痹痛,羌活制剂要温服,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