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大夫教你捏筋拍打一身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4 18:41:28

点击下载

作者:葛凤麟,葛少侠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葛大夫教你捏筋拍打一身轻

葛大夫教你捏筋拍打一身轻试读:

作者简介

◎葛凤麟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诊法“葛氏捏筋拍打疗法”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北京世纪坛医院中医骨伤科主任;北京市名老中医;美国国际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新加坡同济医院永久名誉院长、客座教授;曾获得“京城好医生”“首都健康卫士”等多项荣誉称号。多次受邀到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讲学。

擅长颈椎病、肩周炎、臂丛神经炎、胸椎小关节紊乱,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骶髂关节紊乱等腰部疾病,髌骨软化、膝关节疾病,以及胃脘痛、尿频、尿失禁、瘫痪、疲劳等内科杂病。同时拍打疗法治疗对高血压、糖尿病、神经衰弱有一定控制作用。出版作品有《捏筋拍打正骨学》《中医正骨手法》等,在中医骨伤界自成一派。多次受邀在央视和各省级卫视讲课,为广大患者普及健康知识。◎葛少侠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诊法“葛氏捏筋拍打疗法”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

开发协会——葛氏捏筋拍打疗法分会理事

新加坡共和理工学院——生物医学科学专业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

自幼随祖父、父亲学习葛氏捏筋拍打疗法,1999年赴新加坡留学,毕业于新加坡共和工院生物医学科学专业。回国后随父从医,就读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并开始临床学习且多次随父在国内外讲课。

内容简介

“葛氏捏筋拍打疗法”是创始人葛献宝在实践《易筋经》拳术基础上,结合“易筋经疗法”和“少林拳术”精义钻研而成的一套通过捏筋、按摩、正骨、拍打而治病的疗法。本书作者葛氏第四代传承人葛凤麟携其子第五代传承人葛少侠,结合其40余年正骨按摩临床经验,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家庭保健的“常见病”治疗手册。本书的施治手法不同于一般推拿按摩,施治部位也有异于传统穴位,让你对中医按摩有新的科学的认识。简明易学、操作便捷、疗效显著、取材低廉,让你在家通过自学轻松解决日常常见不适,如头痛、牙痛、颈肩痛、肌肉关节损伤等。是一本必备的家庭中医按摩指南。序言家庭生活的好朋友《葛大夫教你捏筋拍打一身轻》问世了,这对于居家生活中难以避免的“磕碰扭崴”以及“伤筋动骨”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它将传统的中医正骨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授给普通人家,学了它,人们在家里也可以通过捏筋、拍打、按摩等正骨手法,为自己治病疗伤、缓解病痛,或强筋健骨、保健养生。这本书,可以成为人们家庭生活的好帮手、好朋友。

我曾经因为腰病困扰而与葛凤麟大夫结缘。几次腰痛到起不了床,甚至无法翻身,都是葛大夫的“葛氏按摩”帮到了我,疗效十分显著。由于工作繁忙,没有坚持做巩固治疗,以致腰痛的毛病仍时有反复。现在好了,有了《葛大夫教你捏筋拍打一身轻》这本书,在没时间看医生的情况下,我也想试着掌握几种手法,随时养护、调理一下自己的老腰了。

葛凤麟大夫是一个热情、严谨、敬业精神很强的人。他继承了祖上所传的中医正骨疗法的精髓,总结了自己40余年正骨按摩的医疗实践经验,结合现代医学科学成果,不断钻研、提升,终将“葛氏捏筋拍打疗法”申报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很了不起的,可谓“独树一帜”。我相信,随着本书的问世,昔日深藏不露的中医正骨疗法,就此变身为通俗大众版,将会陆续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茶余饭后防病健身、保健养生和自我疗伤、调理身体的良师益友。祝愿它的读者们受益多多,祝愿葛凤麟大夫的正骨按摩疗法发扬光大,为更多百姓带来健康的福音。黄薇2017年7月13日人体脉位图(前)人体脉位图(后)人体脉位图(侧)  第一章 拍打法自我治疗一、拍拍打打的治病由来(一)拍打疗法的历史演变

拍打疗法源于我国一种古老的健身术—《易筋经》,据传起源于北魏时代,距今约一千五百余年,具体创始者已无法考证。

起初拍打作为一种练功方式,其目的在于强筋健骨,有“久久行之则骨缝之间膜皆坚壮也”之说,利用拍打的方式来强健自身。当时的拍打工具主要用木槌、木杵或用长条形的袋子,里面以沙子、碎石,甚至铁砂填充后拍打身体各部,使气血流动加快,筋骨更加坚韧强壮。后来,逐渐由练功方式演化成一种治疗手段,在《医宗金鉴》中有“振梃”之说:“振梃,即木棒也……盖受伤之处,气血凝结,疼痛肿硬,用此梃微微振击其上下四旁,使气血流通,得以四散,则疼痛渐减,肿硬见消也。”人体遭受损伤后,经筋肿胀、挛缩,甚者僵硬或断裂,则经气阻滞、凝结,从而出现疼痛、麻木、举止不利等症状,故有“不通则痛,痛则不通”之说,《易筋经精义》中说:“病在筋络者,服药不可旁通,欲使筋络贯舒,气血无滞,非此行不为功。”通过拍打受损部位周围,使闭阻瘀滞的气血重新通畅,促进损伤处的吸收与恢复。

然而,传统的拍打无论是在练功或是治疗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受《易筋经》内容限制,练习功法的人基本为青年精壮男子,肌肉丰厚,阳气充足,用硬质的木棒、木槌、沙袋等拍打时会强筋健骨,与此同时,通过练功可使聚集的阳气更均匀地散布于经络中,进一步荣畅气血,补益脏腑,从而达到“壮丹田和脏腑,脏腑和血自生,血生气自足,气足则百病无”的效果。而捏筋拍打疗法脱胎自武术功法,早先接受治疗的跌打损伤患者也多为习武之人或是体力劳动者,往往体质强健,能接受硬质拍打工具的拍打。葛氏捏筋拍打疗法传承至今百余年,已形成一套完善的有独特体系的疗法,所面向的患者人群也日益扩大,其中不乏气血虚衰、体质羸弱者,无法承受木槌木棒的拍打,拍打器具的改进势在必行。葛氏捏筋拍打疗法第三代传承人葛长海、第四代传承人葛凤麟,在传统拍打器具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改进,发明了以钢丝、棉花、纱布、胶布等为主要材料的葛氏健身拍。

葛氏健身拍是纯手工制作的,以钢丝为主要框架,使其具有良好的韧性,以棉花为填充,配合钢丝的韧性,在拍打时不会对患者身体造成损害,并有明显的舒适感,用纱布和胶布定形,使拍子在使用中不易松散损坏,还有了更好的弹性和含气拍打的效果,拍打的力量更容易传导至肌肉组织深处,舒活气血、化瘀通痹的效果更胜从前。同时,拍子的重量减轻,使用时不会对自己的手腕造成损害,使用的难度和要求都有了大幅度的降低,患者也可以自己给自己拍打,起到治疗与保健的作用。

每天坚持自我拍打可以对病症起到显著的改善作用,同时还可以通畅气血,增强体质,我们还以《易筋经》中的拍打功法为基础,总结出一套适合患者自我练习的拍打功法,长期坚持练习有活血通络、强身除病之功。(二)拍打法治疗疾病的原理(临床实例)1 治疗高血压

如高血压患者,一般使用药物降压,而药物降压原理是使血管扩张,外周阻力减少,外周循环血量减少,回心血量减少,从而使血压下降。拍打疗法是首先拍打背后三条线,拍打下肢四个面,拍打手心、脚心、腘窝、肘窝、腋窝、腹股沟,这些都是大血管通过的地方,还有很多毛细血管,拍打刺激血管使血管扩张,血液在外周流动较多,压力减少,回心血量减少,使血压下降,故拍打疗法和降压药是同一个原理。但药物有不良反应,而拍打疗法除降压外还能对身体起到保健作用。2 糖尿病的治疗

糖尿病较严重的患者到后期可能会出现小血管堵塞、坏死等外周血管病变,通过每天坚持拍打20~30分钟刺激血管壁,让血管逐步恢复它原有的弹性和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并加强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功能,对糖尿病患者是有很大帮助的。曾经有一个画家朋友,他患有糖尿病、血压高,给他用拍打法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因为他经常会测血糖,发现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血糖也降低了,又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拍打对降低血糖真有帮助。当然降糖药物我们不建议自行减量或停用,要根据医嘱科学用药。3 肌肉萎缩患者的治疗

有一位老患者腰椎间盘突出术后下肢截瘫,一段时间后下肢肌肉萎缩,行动不便,每天只能靠轮椅行动。这样的患者在拍打时需要重拍,瘫痪的患者主要是末梢神经萎缩,拍打一段时间后,刺激神经恢复原有的活力,促使肌肉生长,对肌肉神经的恢复有很大帮助,拍打对肌肉萎缩具有很好的疗效。最后,这位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拍打治疗后可以摆脱轮椅,自行走路了。4 膝关节积液的治疗

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如髌骨软化、滑膜炎、半月板损伤、退行性病变、运动过量都可导致膝关节滑膜的损伤,进而会出现膝关节积液。我们通过拍打膝部的髌周八点脉、腘窝的腘侧双脉,每天拍打20分钟,一般10天至半个月左右,轻微积液就可逐渐吸收。拍打能治疗膝关节积液,主要是由于拍打振动促进通道疏通,促使积液吸收。二、葛氏拍打疗法小课堂(一)脉位的由来和部位

葛氏捏筋拍打疗法在治疗部位方面使用的是独特的“脉位”系统,脉位不同于传统中医中的穴位,穴位是中国几千年来历代医者研究发现并厘定的人体皮肤上的特殊感觉点,既是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又是疾病反映于体表的部位,有“按之快然”“驱病迅速”之说。而脉位学说源于中国传统武术,与穴位相近而多半不重合。武术家有一种“点穴”的功夫,对打时击打对手的脉位,往往会使对手出现躯体、肢体上剧烈的疼痛、麻木、气血闭阻感,从而取得战斗上的优势。传统的武术家往往也通医术,而且治疗对象多以跌打损伤为主,他们在治疗的过程中渐渐发现,平时用于击打对手战胜对手的脉位,在按摩推拿的手法下,会产生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用适宜的手法,会起到行气活血、通络祛瘀的功效,并且脉位不同于针灸,不避神经、血管,在治疗时往往感应较穴位更为强烈。同时,不同于传统穴位的是,脉位可能是一个点,也可能是一条线,甚至是一片,且因人而异。比起经络腧穴,脉位更像一张细密的网络笼布全身,治疗时采用的脉位多半在病位附近,基本不存在远端取穴,学习起来更简单。在过去,脉位往往根据武术中的应用命名,对应星宿、八卦等,例如“十二天罡”“十八罗汉经”“二十四宿脉”“上八卦”“中八卦”“下八卦”“三绝六清”,甚至还有“双燕投林”这样的脉位名,不仅不够规范,也容易让人眼花缭乱。在葛氏捏筋拍打疗法第三代和第四代传承人葛长海、葛凤麟的改进下,现在脉位多以附近解剖位置定名,常用的为72对脉位,简洁易记,一目了然,使用起来也会更加得心应手。(二)拍打的工具

现在使用的拍子规格分为大中小三种,外观相似,尺寸不同。(三)脉位的常用拍打方法

葛氏捏筋拍打疗法是医生用拍子在患者脉位等某些特定部位上,进行轻重不同而有节奏的拍打,从而达到治疗某些疾病的一种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疗法。

拍打的手法有两种:一种是打皮不打肉的“虚打法”,即拍打的用力,只及于表皮而不深达。拍打时当拍子刚触及皮肤即抽回,与轻打法不同。此手法多用于胸腹部、四肢关节处,以及肌肉较薄的地方。另一种是打肉不打皮的“实打法”,即拍打的力度直达肌肉深层,此种手法较前一种手法实一些,拍子打下去至抽回时间较前一种手法为迟,但与重打法不同,此种手法多用于肌肉厚实处。

拍打的节奏,过去有“七星拍子”“四一四”“三六九”等区别。拍打的用力轻重,按照患者的身体强弱、年龄大小、初诊和复诊及具体部位等情况,可分为“轻拍”“中拍”“重拍”三种。一般患者开始拍打手法都要轻柔,逐渐加重,待患者适应后,才可于某些重点部位进行重拍。

拍打的顺序,一般先打背部正中线再拍打夹脊两旁的侧线,然后再拍打上肢,最后拍打下肢,一般从近心端拍向远心端;双侧患病先拍打左侧,再拍打右侧;具体到某个肢体,应先拍打前侧面,再拍打后侧面,先拍打内侧面再拍打外侧面,每一侧面反复拍打3~5遍,并在该侧面的脉位上要重点拍打3~5下,通常只可顺打,不要逆打。1 头痛双脉

包括颅顶脉和天庭脉。颅顶脉在头颅鼻梁向上矢状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点处;天庭脉在两眉之间连线中点向上5分处。

治疗病症:头痛、头晕、高血压、神经衰弱。颅顶脉:

治疗方法:用中指反复点揉颅顶脉,顺时针点揉50次、逆时针点揉50次为一组,反复点揉3至5组,点揉力度由轻到重、循序渐进,以局部产生酸麻胀痛感为宜。天庭脉:

治疗方法:用中指反复点揉天庭脉,顺时针点揉50次、逆时针点揉50次为一组,反复点揉3至5组,点揉力度由轻到重、循序渐进,以局部产生酸麻胀痛感为宜。2 目痛双脉

包括眉头脉和眉上脉。眉头脉在眉头眶缘上凹陷处;眉上脉在眉弓中央略上方凹陷处。

治疗病症:头晕、目眩、眼痛、眉棱骨痛、面瘫、三叉神经痛。眉上脉:

治疗方法:用中指反复点揉眉上脉,顺时针点揉50次、逆时针点揉50次为一组,反复点揉3至5组,点揉力度由轻到重、循序渐进,以局部产生酸麻胀痛感为宜。眉头脉:

治疗方法:用中指反复点揉眉头脉,顺时针点揉50次、逆时针点揉50次为一组,反复点揉3至5组,点揉力度由轻到重、循序渐进,以局部产生酸麻胀痛感为宜。3 面瘫四脉

包括鼻侧脉、颧下脉、下颌脉、地阁脉。鼻侧脉在鼻翼两旁鼻唇沟内;颧下脉在颧骨中央弧度最大处,骨下缘;下颌脉在下颌角前方,下颌骨边缘动脉搏动处;地阁脉在两侧下颌角交界处,牙骨略下方。

治疗病症:面神经麻痹、牙痛、牙关紧闭、下颌关节痛、鼻病。鼻侧脉:

治疗方法:用中指反复点揉鼻侧脉,顺时针点揉50次、逆时针点揉50次为一组,反复点揉3至5组,点揉力度由轻到重、循序渐进,以局部产生酸麻胀痛感为宜。颧下脉:

治疗方法:用中指反复点揉颧下脉,顺时针点揉50次、逆时针点揉50次为一组,反复点揉3至5组,点揉力度由轻到重、循序渐进,以局部产生酸麻胀痛感为宜。下颌脉:

治疗方法:用中指反复点揉下颌脉,顺时针点揉50次、逆时针点揉50次为一组,反复点揉3至5组,点揉力度由轻到重、循序渐进,以局部产生酸麻胀痛感为宜。地阁脉:

治疗方法:用中指反复点揉地阁脉,顺时针点揉50次、逆时针点揉50次为一组,反复点揉3至5组,点揉力度由轻到重、循序渐进,以局部产生酸麻胀痛感为宜。4 耳病三脉

包括耳前脉、耳后脉、耳下脉。耳前脉在耳屏前方,下颌关节后方;耳后脉在耳后乳突顶端;耳下脉在耳垂下,下颌骨后缘。

治疗病症:耳鸣、耳聋面神经痉挛、牙痛、下颌关节紊乱、面瘫。耳前脉:

治疗方法:用中指反复点揉耳前脉,顺时针点揉50次、逆时针点揉50次为一组,反复点揉3至5组,点揉力度由轻到重、循序渐进,以局部产生酸麻胀痛感为宜。耳后脉:

治疗方法:用中指反复点揉耳后脉,顺时针点揉50次、逆时针点揉50次为一组,反复点揉3至5组,点揉力度由轻到重、循序渐进,以局部产生酸麻胀痛感为宜。耳下脉:

治疗方法:用中指反复点揉耳下脉,顺时针点揉50次、逆时针点揉50次为一组,反复点揉3至5组,点揉力度由轻到重、循序渐进,以局部产生酸麻胀痛感为宜。5 颈痛五脉

包括天池脉、颈间脉、颈后三脉。天池脉在1、2颈椎棘突之间;颈间脉在颈椎4、5棘突之间;颈后三脉在枕骨粗隆边缘(上)、第五颈椎旁开1.5寸骶棘外侧(中)、第七颈椎旁开2寸骶棘肌外侧(下)。

治疗病症:头晕、头痛、颈椎病、肩背痛、神经衰弱。天池脉:

治疗方法:用中指反复点揉天池脉,顺时针点揉50次、逆时针点揉50次为一组,反复点揉3至5组,点揉力度由轻到重、循序渐进,以局部产生酸麻胀痛感为宜。颈间脉:

治疗方法:用中指反复点揉颈间脉,顺时针点揉50次、逆时针点揉50次为一组,反复点揉3至5组,点揉力度由轻到重、循序渐进,以局部产生酸麻胀痛感为宜。颈后三脉:

治疗方法:用拇指或中指反复点揉颈后上、中、下三脉(亦可双手同时点揉),顺时针点揉50次、逆时针点揉50次为一组,反复点揉3至5组,点揉力度由轻到重、循序渐进,以局部产生酸麻胀痛感为宜。6 前后膀肾脉

包括前膀肾脉和后膀肾脉。前膀肾脉在锁骨上方,胸锁乳突肌后下方,斜角肌旁,有动脉搏动处后面;后膀肾脉在背部第3、4胸椎棘突旁开2寸。

治疗病症:上肢麻痹、前臂肩胛痛、颈椎病、咳嗽、胸痛、小儿麻痹、瘫痪等症。

拍打方法:前膀肾脉用中拍子,拍打力度为中度,拍打时使用三星拍(123……123);后膀肾脉用中拍子或大拍子,拍打力度稍大,拍打时使用4.1.4拍(中拍1234……重拍1……中拍1234)。7 肋间痛三脉

包括乳侧脉、前肾脉、后肾脉。乳侧脉在乳头水平线旁开4横指,第7、8肋间;前肾脉在肋下11肋端;后肾脉在肋下12肋端。

治疗病症:肋间神经痛、乳腺炎、闪腰、岔气、膈肌痉挛、瘫痪、尿频、夜尿。

拍打方法:用中拍子,拍打力度为中度,每次三遍为一组,拍打5~10组,时间为10~15分钟。8 肩痛四脉

包括肩井脉、肩头脉、肩贞脉、肩胛暗脉。肩井脉在脊柱与肩峰连线的中央;肩头脉在肩头正中略前方,肩峰外侧,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走行;肩贞脉在肩后腋横纹上1寸,肩关节囊后下缘;肩胛暗脉在肩胛部、肩胛冈外端1寸。

治疗病症:头顶及肩背疼痛、上肢麻木、上肢抬举不利、肱二头肌腱炎、肩周炎、落枕、瘫痪等症。

拍打方法:宜用大拍子,早期拍打力度为中度,逐渐加重,根据患者情况,一般年轻人手法宜重,体质弱的老年患者手法宜轻。拍打时使用4.1.4拍(中拍1234……重拍1……中拍1234)。9 血海三脉

包括血海根脉、血海脉和外血海脉。血海根脉在腋窝正中深部、有数根筋脉走行处;血海脉在上臂内侧中线,中、上三分之一连接处;外血海脉在上臂外侧,中、上三分之一三角肌下段后缘,桡神经沟处。

治疗病症:上肢麻木无力、神经痛、小儿麻痹、半身不遂等症。

拍打方法:宜用大拍子,拍打力度略重,根据患者情况,一般年轻人手法宜重,老年和体质弱的患者手法宜轻。每次三遍为一组,拍打5~10组,一般拍打一侧上肢10分钟。拍打时用常用七星拍子(1234567……1234567)。10 肘部三脉

包括肘中脉、肘尺三脉和肘桡三脉。肘中脉在肘横纹中央动脉处;肘尺三脉在肱骨内上髁后下方、尺神经沟处及上下各1寸处;肘桡三脉在肱骨外上髁前方肱桡肌肌腹内及其上下各1寸处。

治疗病症:肘、臂麻木、疼痛,前臂痉挛,手臂、肘腕关节屈伸不利等。

拍打方法:用大拍或中拍子均可,年轻强壮的可用大拍,年老、体弱的可用中拍;拍打力度因人而异,青壮年力度宜大,年老、体弱的宜轻。每次三遍为一组,拍打5~10组。拍打时使用4.1.4拍(中拍1234……重拍1……中拍1234)或七星拍(1234567……1234567)。11 腕部四脉

包括内四指脉、外四指脉、腕侧双脉。内四指脉在掌侧腕横纹上四横指、前臂两骨间;外四指脉在背侧腕横纹上四横指、前臂两股间;腕侧双脉在尺桡骨茎突远端关节间隙各一脉。

治疗病症:前臂掌侧的腕、指关节疼痛、麻木、伸屈不利,屈(内)伸(外)肌麻痹者,腕关节疼痛,腕关节劳损,尺桡下关节分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