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金融环境下西部小微企业成长的融资模式创新(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5 02:08:02

点击下载

作者:黄玲,庄雷,王飞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网络金融环境下西部小微企业成长的融资模式创新

网络金融环境下西部小微企业成长的融资模式创新试读:

前言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企业成长一直是西方经济学和现代管理科学领域广泛关注的问题,企业成长理论也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企业成长理论中,金融资源是中小企业最基础的资源(Eisenhardt,1990),而融资能力是影响小微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Marris(1963)提出了决定企业成长的需求、供给、管理和融资约束分析。对于融资能力更弱的小微企业来说,资金短缺极易导致企业在高速成长中因“燃料”不足而停滞甚至夭折。

2013年7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的《全国内资企业生存时间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实有企业1322.54万户。其中,生存时间5年以下的企业652.77万户,占企业总量的49.4%。企业成立当年的平均死亡率为1.6%,第二年为6.3%,第三年为9.5%。3~7年为企业生存的“瓶颈期”,也是企业能否进一步成长、发展的关键期。小微企业融资难已经成为理论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十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融资模式创新为小微企业特别是西部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找到了一条有效的解决路径。对此问题展开研究,不仅有助于企业融资模式理论的创新,也对完善企业成长理论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我国西部地区的国土面积约占全国的71.4%,人口约占全国的25%,但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GDP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小微企业对促进和谐平衡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重大意义。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阶段已经到来,其基本目标是培育特色产业,实施经济产业化、市场化、生态化,实现经济增长的跃进。占企业数量绝对优势比例的小微企业的成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

小微企业包括小型和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长期以来,小微企业一直合并在中小企业当中,直至2010年国家在中小企业的支持方面将重点细化到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上,小微企业的问题才引起各方面的重点关注。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这是首次把小微企业发展写入党的报告,将进一步加快小微企业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随后,国家相关部委相继出台扶持小微企业成长的政策措施,尤其是2015年8月19日,国务院第102次常务会议决定,从2015年10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依法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小型微利企业范围,由年应纳税所得额20万元以内扩大到30万元以内,进一步加大了小微企业税收的优惠力度。

然而,西部小微企业的融资状况仍然堪忧。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阿里巴巴集团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在影响小微企业成长的各种因素中,资金不足或紧张因素占53.94%,并日益凸显。同时,西部小微企业可实现的融资渠道极为狭窄,在必须依赖外部借款渠道来解决近1年内的资金紧张或不足时,有69.3%的企业主要向亲戚朋友借款,处于绝对高值,这一比例在环渤海地区为45.77%。另外两个主要融资渠道是向供应商临时赊账和向银行借款,二者比例分别为38.37%和37.67%。

小微企业可为我国西部地区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加西部地区的出口能力,促进西部民间资金流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西部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现有的融资模式显然难以适应西部小微企业的需求。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模式进行深入剖析,通过网络金融的模式创新研究来解决西部小微企业“融资更难”的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价值。

鉴于此,本书以融资模式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西部小微企业融资现状的基础上,对网络创新融资模式展开探讨,试图为西部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从而促进其快速成长和发展,并加速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进程。第一章小微企业成长与融资理论分析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小微企业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创新基础,是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的法宝。从国际经验来看,小微企业的税收贡献一般占到整个税收的50%,对GDP的贡献至少达到60%,同时贡献进出口总量的70%,解决80%以上的社会就业,其数量更是占到社会企业总数的99%以上。然而小微企业的蓬勃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政策,所以小微企业政府扶持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是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现实基础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景气程度不断下降,外需减少,成本上升,效益下降,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其传统的经营模式再也无法为继,发展进入了瓶颈期。小微企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由此也衍生出了新的融资需求,对金融配套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节小微企业的内涵

学界普遍认为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的统称。但是小微企业的概念是相对的、历史的,甚至是模糊的,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定义,即使是在同一个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有着不同的标准,而且还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变化。下面我们将从历史发展、行业划分的角度,借鉴国外经验对小微企业的内涵做一个翔实的介绍。一、国际上关于小微企业的界定

国际上一般以企业人数、资产总额来定义小微企业,但各国又因各自发展水平、角度不同而定义不一。当前各国家和地区普遍制定统一的定量方法来界定小微企业的标准,部分国家还将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结合使用。原因在于:定量指标具有直观、规范、灵活的特点;而定性指标虽全面但较模糊,易产生歧义。如果采用复合指标则可以同时发挥两者的优势。一般来说,各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对小微企业的界定主要依据的是雇员人数、资产总额和营业额这三个指标。其中,雇员人数因为较易统计所以被各国普遍使用。根据世界银行的定义,雇员人数在1~10人、总资产在100万美元以下、年销售额1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被规定为微型企业;雇员人数在11~50人、总资产和年销售额均在1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被界定为小型企业。表1-1以雇员人数为标准介绍了世界上部分国家和地区对小微企业的界定。表1-1 部分国家和地区对小微企业的界定(一)美国

1953年小企业局(SBA)的成立标志着中小企业已经为美国政府的决策层所重视,而《小企业法》和《小企业投资法案》的出台更是为小微企业提供了系统的政策和法律支持。《小企业法》中明确提出:“凡是独立所有和经营,并且在某一行业领域不占支配地位的企业均属中小企业。”此后,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对小企业进一步作出了界定:“小企业的业主同时也是经理;小企业的资本是由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提供的;小企业产品主要在当地销售;和本行业的大企业相比,这个企业属于小型企业。”从具体数字上来看,那些雇员人数少于500人的制造业企业和人数少于100人的服务业企业都被SBA认定为小企业。微型企业指的是当地人拥有的、雇用员工不超过10人,或由贫困人口经营或拥有的公司,依据是2000年的《微型企业自力更生法》及2003年的《微型企业援助法》。很显然,美国习惯从从业人数和市场份额的角度对企业的大小进行划分。(二)日本

日本的《中小企业基本法》按照行业、资本金和经常雇佣的员工数对企业进行规模划分。另外,其在实际的政策执行中,还要依据是否具有家族经营性质、经营收入维持一般生活水平的程度、经营者生活与经营活动的密切程度等要素来辅助判断是否为微型企业。具体来说,零售业以及服务业的资本金在1000万日元以下,或者常雇员工在30人以下的企业,一般就被认定为中小企业。在定义微型企业时,日本还把产业特征纳入考虑范围,将制造业中20人以下、商业服务业中5人以下的企业定义为微型企业。目前,日本的中小企业已占企业总数的99%。除了具备一般中小企业的特征外,日本中小企业还具有纵向交易关系多层次化的特点,表现为小企业通常与大企业联合,承包大企业非关键性零部件的生产,并对业务进行多次转包。多层次的纵向交易关系使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相互依附性较强,这也成为日本企业间的典型结构。(三)英国

与美国类似,英国也习惯于按照雇员人数将企业划分为微型企业、小型企业、中型企业以及大型企业等。其中,微型企业是10人以下的企业,小型企业是50人以下的企业,中型企业则是250人以下的企业。更为严谨的考证来自博尔顿委员会1971年公布的一份报告,里面明确提出要从三个特征来界定小企业的边界。第一,小企业一般占有相关市场的较小份额,这意味着它对价格、数量或所处的环境具有很小的影响力,或没有力量施加影响;第二,小企业没有正式的管理机构,是由业主亲自管理并且负责决策;第三,小企业是独立的,而非大企业的一部分,不受外部控制。英国现有约450万家企业,而根据官方数据,小微企业在英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了95%,2011年,中小企业数量更是占到国内全部私营企业总数的99.9%。(四)欧盟其他国家

欧盟委员会称,99%的欧盟企业是中小企业,而其中的99%是微型企业。一般来说,欧盟国家对小微企业的划分是根据企业员工和年销售额或资产总额来确定的。其规定的小型企业是员工人数在10~50人,且年销售额或资产总额在200万~1000万欧元的企业;微型企业是员工人数在10人以下,且年销售额或资产总额在200万欧元以下的企业。在欧盟国家中,法国对小微企业的界定尤为细致,凡是雇员人数在500人以内且年营业额不超过4000万欧元,或大企业持有股权在25%以下的工业、商业、服务业和制造业企业即为中小企业。此外,遵循雇员人数的原则,对中型、小型和超小型企业也做了严格的区分。雇员人数低于10人的为非常小型企业,10人到499人的为小型企业和中型企业。在整个欧盟成员国中,意大利是小微企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该国99.9%的企业为中小企业,而其中94.6%属于微型企业。(五)其他国家

加拿大对小微企业的划分结合了企业雇佣人数和行业来确定。其工业部制定了具体划分指标:小型企业为雇员人数5~100人的制造业企业及雇员人数5~50人的服务业企业;而雇员人数在5人以下者为微型企业。巴西将雇员人数为1~9人的企业规定为微型企业;将雇员人数为10~49人的企业规定为小型企业。投资额小于5万美元的制造业企业及投资额小于2万美元的服务业企业在印度均归为微型企业;而那些投资额小于10万美元的制造业企业及投资额小于4万美元的服务业企业则为小型企业。东南亚国家结合本国实际,对小微企业也有自己的划分和界定标准。例如,印度尼西亚将资产总额小于5000万印尼盾,且营业额小于3亿印尼盾的企业规定为微型企业;将资产总额大于5000万小于或等于5亿印尼盾,营业额大于3亿小于或等于25亿印尼盾的企业规定为小型企业。马来西亚则将雇佣人数少于5人的企业定义为微型企业;将雇佣人数在5~50人的制造业企业及雇佣人数在5~19人的农业和服务业企业定义为小型企业。而新加坡对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在固定资产上有不得超过800万新元的规定,并且公司至少30%的股权由本地人拥有,除制造业外,服务行业雇用员工不得超过50人。二、中国对小微企业的界定(一)中国小微企业的界定标准“小微企业”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它首先是由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提出的。他认为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特别是2011年以来,民营小企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经营困境和生存威胁,这一概念频繁出现于媒体和官方文件中。

2011年7月,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研究制定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小微企业的概念第一次从学术领域扩展到政府层面。《规定》最大的特色就是将原本笼统界定的中小企业进行了细分,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并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比如农、林、牧、渔业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500万元以下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工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餐饮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等。小微企业概念的提出有利于政府明确重点,出台更有针对性、时效性的优惠政策,加大对小型企业、微型企业的扶持力度。表1-2介绍了《规定》对部分行业小微企业的界定标准。表1-2 2011年后部分行业小微企业的界定标准(二)中国小微企业的特征和作用

1.中国小微企业的特征

世界范围内的小微企业一般都具有基数庞大而基础薄弱的特征,中国小微企业亦是如此。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中国小微企业有其独有的特征。(1)历史延续性。从小微企业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到,中国小微企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当然也不是昙花一现的,其具有漫长而曲折的历史。从“扶助”“利用”私营经济,到“割除姓资尾巴”,再到现今的“鼓励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小微企业在异常复杂的环境中慢慢摸索成长,现今已成长为中国企业中举足轻重的一个群体,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2)体制变革性。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小微企业经历的恢复、缩减、恢复发展、迅猛发展的过程也正是中国各项经济政策体制改革的过程。小微企业作为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一个特殊参与者,其具有“船小好调头”的优势,通过对其改革,可以为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尤其是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提供一定的启示。近期集中针对小微企业进行的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也是中国市场财税金融改革的“试验”。(3)产权明确性。中国小微企业多半诞生于个体家庭作坊,业主既是创业者又是实际经营者,既是决策者也是执行者,产权绝对集中明确。这种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小微企业的一个优势,使其能在特定的地理空间聚集一定的人缘、地缘、业缘关系,灵活开展作业,能够较快决策,快速适应市场需求。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小微企业的弱势,其产权的私有集中性排除了外人对剩余权的索取,产权的封闭性使各方面信息只能在家族内流通,这使得技术、管理、信息等都受到圈定,不利于其发展壮大。(4)就业承载性。中国小微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强大的就业承载性,特别是创业型小微企业。莫荣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创业对就业的助推作用巨大,在中国,1个个体工商户约能带动2人就业,而私营企业则可以解决约13人的就业。《中国统计年鉴2013》显示,2012年,全国就业人数为76704万人,以小微企业为主的私营企业和个体户就解决了30%的就业,达到19924.4万人。由以上分析我们可知,小微企业具有相当强的就业吸附能力。

2.中国小微企业的作用

小微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这是因为一方面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小微企业的逐步发展表明市场成分因素在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有活力,不仅需要充当骨架的大中企业,更需要小微企业的填充夯实;另一方面从经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正在经历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非农化,大量小微企业的产生和发展是必然的过程。(1)增加就业率。小微企业因其准入门槛低、创办速度快,成为我国创造就业岗位的主体组成部分。1978—1996年,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2.3亿,他们当中绝大多数是在小微企业中找到就业机会的。全国工业部门就业人数约为1.5亿,其中在小微企业就业的就有1.1亿左右,占部门就业总人数的73%。改革开放以后,乡镇企业吸收了9217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占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一半;同期,城镇增加了近8000万个就业岗位,这其中65%以上是由小微企业创造的。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增加以及下岗职工的不断增多,社会就业压力是前所未有的。同时,我们还将面临新生劳动力和现有劳动力的内外压力。所以,大力发展小微企业不仅是为经济发展出力,也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2)促进经济增长。就我国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小微企业迅速发展,年产值在20%左右。根据最新企业类型标准,小微企业数量已占总数的99%,其分布广泛,涵盖国民经济的大部分行业,已成为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微企业的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60%左右,纳税额占国家税收总额比例为50%左右,同时吸收了60%以上的城市就业人口和农村就业人口。发明专利占全国专利总数的66%,研发的新产品占总数的82%。(3)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小微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开始从商贸服务、一般加工制造等传统领域向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延伸,目前小微企业已涵盖了国民经济的大部分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小微企业为增强市场竞争力,依据灵活决策的优势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不仅促进了自身的快速发展,还带动电子信息、生物科学等高新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目前,我国已涌现出不少掌握先进技术的领军企业,这些企业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培养优秀企业家人才。小微企业的所有者往往个人能力出众,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通过实践掌握了大量的企业管理方法。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这一群体真正成长壮大。企业家的壮大必将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坚力量。(5)促进产业集群。小微企业与大企业是战略合作伙伴。小微企业在大企业的生产线周围聚集形成“产业集群”,这种集群是为大企业存在的,大企业选择供货商时可减少不必要的交易成本。由于长期合作的关系,大企业和供货的小微企业形成相互信任的关系(同时也是战略合作关系),双方互促发展。小微企业只有在大企业周围形成集群化的产业链,才能得到稳定的供货订单,不用到处向大企业推销自己的产品,这样节约了推销产品的时间,可相应增加在产品创新研发上的投入。大企业也充分信任为自己供货的小微企业集群生产的产品。因为小微企业如果不以优质的产品供货,其很可能失去重要订单。所以大企业与小微企业是互为依托的。有些科研投入大的项目一般可以由大中型企业承担,而小型的商业和服务业项目,鉴于小微企业具有一定的优势,完全可以由小微企业来承担。第二节小微企业成长理论分析一、企业成长理论的发展脉络

一般来说,企业成长既是数量上的增加(包含企业规模的扩张和员工人数的增多),也是质量上的提高(包含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以及市场竞争能力的提升等方面),是企业的系统功能逐渐趋近成熟、系统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渐变过程。关于企业成长的相关研究,研究者从各个角度以及不同层面进行了论述,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企业成长理论。(一)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

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主要阐述的是企业可以通过劳动分工来促进自身的发展。亚当·斯密(1776)是该理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在其著作《国富论》中讲述了手工劳动工厂通过实行劳动分工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给企业带来了丰厚回报。企业通过对劳动者实行分工协作,从而可以以较小的劳动成本实现较高的劳动产量,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二)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

该理论是在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主要观点是企业的成长取决于企业的规模,而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的经营能力关系不大,企业的成长毫无主动性可言。在该理论下,企业被看作是一个生产函数,在利润最大化的既定目标下,通过调整产品的生产产量从而促进企业持续成长。(三)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

该理论认为企业的成长过程就是企业的边界不断被拓展的过程,此外,对市场交易相关费用的节约是推动企业成长的主要动因。企业可以通过成长发展把市场中的签约、履约和违约等相关交易费用全部纳入组织内部,从而可以节约交易费用。当市场上的交易费用与企业内部的组织协调管理费用均衡相当时,企业的边界达到最大化。(四)企业成长制度变迁理论

钱德勒(1987)认为伴随着企业成长,企业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出现了企业的实际拥有者和管理者角色的分化,随即企业产生了新的经营管理制度。这种企业制度的变迁,一方面有利于管理者专心经营企业,促进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动了经济社会体制的变革。(五)企业内生成长理论

彭罗斯的内部资源学说被认为是现代企业成长理论的基石。该理论认为企业总存在未被利用的资源,而拥有一定的现有未利用资源是企业成长的前提。现有未利用资源不仅来自企业内部,更重要的是来源于企业新吸纳的社会资源和市场份额,企业使用自己所拥有的生产资源所产生的服务是企业成长的根本动力。因而企业的成长并非由市场环境所决定,而是由企业自身的资源以及利用资源产生服务的能力所决定。内部资源理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成长”的总体框架。企业的物质资源所能提供的服务及其质量主要依赖于人力资源的发挥,因此企业利用资源的能力尤其是管理能力,是决定企业成长的关键。企业能力还决定了企业成长的速度、方式和界限。内部资源理论对现代成长理论的研究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使成长理论的研究更加成熟。该理论首次将企业成长的决定因素表述为资源和管理能力的共同作用,将企业的内部资源和吸收与利用内外部资源的能力视为企业成长的全部动力,强调了企业内部机制的作用。然而该理论也不可避免地低估了外部因素对企业成长的作用,并且该理论在说明管理与资源的重要性关系上缺乏作用机制形成的理论解释。(六)管理学派的成长理论

随着管理学科的发展,纯粹从管理学角度研究企业的成长催生了管理者理论、成长战略理论和组织管理理论。管理者理论认为现代企业在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所有权与实际控制权独立后,企业管理者成为企业成长的直接主导者,企业成长的动力来自于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发展壮大的追求。该理论将企业成长与公司治理联系起来,突出了公司治理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成长战略理论从企业战略的角度分析企业发展与成长方向的选择,论述了市场份额、产品开发和多元化经营等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引导人们从战略管理的角度研究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组织管理理论侧重于组织结构、职能与权力的研究,将企业成长视为组织变革的过程,强调在变革过程中“危机”的作用。“危机”使得企业由一种组织结构变为另一种组织结构,而这种变革的过程便是企业成长的过程。管理学派的成长理论往往忽视了外部环境对企业成长的影响,过于强调人力与制度对成长的作用,但该理论在研究问题的角度上开创了新的空间,并且为企业成长能力的评价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七)生态学成长理论

相比于前者,生态学成长理论更关注外部环境对企业成长的影响。该理论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企业成长,将企业视作环境中的有机整体,因此企业的成长和灭亡是必然过程,其中外部环境是直接主导其生存、发展和灭亡的力量。这种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企业成长及其生命周期的相关问题,但将企业与有机生物进行类似性的分析明显具有局限性。企业不可能像生物体适应外界的自然选择一样,缺乏主观能动性,企业的发展是与环境互相影响和交流的过程,并且企业群体对环境有着较强的改造能力。二、企业成长的本质及其原理(一)企业成长的本质

企业成长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体现,它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前提,在企业运作过程中表现为企业规模由小变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以及组织结构日渐完善等,同时也表现为企业与外部环境互相协调、影响以及适应能力增强。

企业的成长是不断发掘和使用未利用资源的过程,而并非仅仅等同于企业财务报表数值增长的过程。黄建在其博士论文《企业持续成长评价和预警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证分析》中也指出,企业增长与企业成长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的概念。企业增长是一个数量概念,企业成长既是数量概念又是质量概念;企业增长是企业发展的目的、前提和结果,企业成长是企业增长的动因和手段。在企业的发展初期,企业内外部的微小变化其实是企业成长能力的原始积累,企业的各项指标数据并没有显著上升,随着企业成长能力的不断增强,最终导致企业发展壮大并发生整个体系的质的跃迁。因此,企业成长的过程不能片面地理解为企业始终保持加速增长的状态,企业成长需要经历酝酿期、发展期和持续经营期。

企业成长是企业整体的发展优化,而不单纯是利润或者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企业成长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是两者同时并存的持续性发展状态。在量的成长上,表现为企业资产规模的壮大、员工数量的增加、营业利润的提升、销售额的增长、研发效率的提高以及市场占有率的提高等方面;在质的表现上则有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员工素质的提升、生产力的改进、内部控制的完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企业文化的深入人心以及企业社会贡献能力的扩大等。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在企业成长能力上有着深刻的体现,成长的量变与质变是同时存在并且互相作用的。首先,企业利润以及资产规模的增加必将促使企业实力的增强。企业有能力优化自身人力资源结构,有利于更好地分析企业经营效率并制定更为科学的战略规划,同时有利于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其次,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的增强为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企业实力的增强以及内部控制的完善必定会带来企业经营能力的提升;同时,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生产力的改进以及内部控制的完善必然会促使企业经营绩效和获利能力的提高,相应地也表现在成本降低、利润上升以及产品市场占有率扩大等量的增长的方面。最后,两者的持续共存推动着企业的整体优化和持续发展。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讲,企业的成长实际上是环境适应能力的提高。企业的外部环境既包括政治法律、经济文化、政策法规、地域人口等宏观因素,也包括市场环境、竞争对手等微观因素。企业与外部环境互相协调和共存能力的增强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企业制度的完善来实现。可见,企业成长的最终目的是适应日益变化的外部环境,而手段则是通过完善企业本身以及更有效地使用企业未利用资源等。企业成长的本质既是外部环境适应能力的提高,又是企业自身资源配置的优化,两者正是企业成长在内外部两方面的体现。(二)企业成长的原理

无论对于哪个企业来说,发展壮大甚至老化灭亡的过程是客观存在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导致它的生存发展和不断成长?该力量如何作用于企业?对此理论界存在着以经济学主导和以管理学主导的两种解释方法,分别从不同角度剖析了企业成长的内在机理。

1.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理论

在经济学里,规模经济指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单位成本有下降的趋势,即长期费用曲线呈下降趋势。从斯密的著作开始,人们认识到分工可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规模越大的企业,其分工也必然更详细,最早的规模经济概念便由此产生。规模经济的研究是从单个工厂开始的,一个工厂的生产效率往往与它的生产规模有一定的联系。在生产技术条件不变并生产同类产品的条件下,生产规模越大,工厂的生产效益随之增加,产生规模经济。但是,这种趋势并非没有限度,当生产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时,生产效率反而会随着规模的扩大而逐步下降,出现规模不经济情况。规模指的是生产的批量,具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生产设备条件不变即生产能力不变的情况下的生产批量变化;另一种是生产设备条件即生产能力变化时的生产批量变化。规模经济概念中的规模指的是后者,即伴随着生产能力扩大而出现的生产批量的扩大。规模经济存在的原因有以下几点:①专业化程度提高,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其分工也必然更详细,员工各司其长,生产效率得以提高;②学习效应,随着产量的增加,工人的熟练程度也随之增加;③规模的扩大可以有效地分摊费用,并有利于资金的周转,例如当规模扩大后,分摊到每一件产品的固定成本就会随之减少;④运输、采购原材料等方面存在的批量的经济性。

范围经济指由厂商的生产范围而非规模扩大带来的经济,即当同时生产两种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时,所存在的状况就被称为范围经济。范围经济认为,把两种或更多的产品合并在一起生产比分开来生产的成本要低,因此很多企业进行多样化或多元化经营,这样不仅可以通过范围经济来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降低成本,也可以挖掘潜在机会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甚至有利于企业分散经营风险。总之,这些都是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性。

人们通常认为企业发展成长的关键在于其自身能否更经济有效地运作,而企业资源的更有效利用必定会使企业生产成本降低、生产和销售其产品(或服务)的能力提高。而无论是规模经济还是范围经济,无疑都有益于生产成本的节约。对于企业而言,规模增大以及经营多元化的增强不仅得到了经济性,并且有助于公司治理的完善、企业形象的提升和企业文化的认同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在企业成长中各自发挥着潜在的作用,使企业经营效益增加和企业质量提升。在同样的市场环境中,两种经营方式不仅优化了企业资源配置,而且对企业成长产生推动作用,是促使企业持续成长的根本动力。

2.成长经济理论

成长经济(Growth Economics)是站在管理学的角度对企业成长的动力进行分析,相比于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的大量或多样生产而带来的成本降低,成长经济更强调企业内部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在市场中,一些小企业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能够与大企业相抗衡并发展壮大,其关键在于有效利用了资源;而有些大企业虽然具有强大的规模和经营多元化优势却依然会发生亏损和倒闭的情况,这是其资源配置效率逐渐下降的结果。因此,成长经济与经营规模以及经营范围无关。持该观点的人认为经营资源的配置关键在于“有效”,而不在于“多少”。

较为完整地论述成长经济的是英国的彭罗斯女士。她指出企业的成长基于对企业内部拥有但却未利用的资源的不断挖掘,企业内部总存在这些未利用的资源,它们是企业成长的前提。如图1-1所示,企业在一定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能力”这项催化剂最终促使企业成长。成长经济理论指出,成长中经济性的产生归因于未利用资源的有效利用、企业成本结构改善、人力资源的成长以及企业间的影响等方面,具体如下:①未利用资源的有效应用。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会不断地积累各种经营资源,这就必然会产生现在未能完全利用的资源。这里所指的资源既包括实物资源,也包括隐形资源,如新的技术、品牌资产、销售网络、管理能力、员工技能等。这些资源产生于现有业务,但也可用于新的业务。有效运用这些未能充分利用的资源,就会产生经济性,使企业进一步成长。②企业成本结构改善。企业的经营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设备折旧、营业费用、工资等。通过技术革新、强化管理、提高效率,企业可以改变成本构成来降低平均费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③人力资源的成长。这部分是由人力资源的主观能动性衍生出的增长动力,企业不仅是一个经济组织,而且是一个社会组织,企业的成长伴随着组织的成长,而组织的成长会给组织成员提供各种激励要素,调动员工为企业做贡献的积极性。④企业间的影响。企业的成长和市场地位的上升,可以刺激其他企业的成长欲望,其他企业的成长又反过来形成对自己企业的压力,这种企业间的影响能够激发企业的活力。图1-1 成长理论

因此,依托于未利用资源产生的服务是企业成长的内在动力,并且企业成长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对这部分资源利用的效率,而这又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管理能力。管理能力表现在企业组织制度的有效性、内部控制的完善性、人力资本的优越性等方面,企业能够根据外部环境变化,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资本结构和组织结构,迅速提高竞争力,保持良好的运营状态。可见,包含资产规模、营业收入、经营绩效、市场预期等因素的未利用资源和包含组织制度及人力资本等因素的管理能力共同构成了企业的综合素质,并直接左右企业的成长。三、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不等同于其成长的决定因素。企业成长的决定因素来自企业资源的配置以及对未利用资源的使用。影响企业成长的因素可以分为企业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前者更为复杂,因此其影响力不容忽视;后者是企业内部由管理行为主导的相关因素,它对企业成长构成主要的影响,甚至决定着企业成长的方向和界限。(一)外部因素分析

系统论指出,一切开放系统时刻都在与外界环境发生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企业这样一个置身于市场经济当中的实体也不例外,作为系统要素时刻与外部环境发生着各种交流。在与外部环境互相影响和作用的过程中企业得到了发展。而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如果不能够正确应对,则必然会陷入困境中。

对于企业来说,影响其成长的外部环境分为宏观环境和具体环境两种。宏观环境是指企业本身不能对其施加影响,只能通过调整自己来适应的大环境,包括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人口与地域环境等。

政治法律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体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这些因素常常制约、影响企业的经营行为,特别是影响企业较长期的投资行为。首先,国家政局稳定是营造经济发展和市场需要的基础,也是企业正常经营的保障。特别是在涉及对外贸易的企业中,国内外政局的变化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能否持续。其次,政治法律环境对企业成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如物价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这些都会给企业的经营状况带来影响。政治环境很大程度上引导着企业产品生产和市场营销的方向,法律环境则为企业规定经营活动的行为准则。政治与法律相互联系,共同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影响。

经济环境是另一个影响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居民收入与支出、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状况、银行利率、货币供给等。企业与经济环境的互相影响最为直接,例如消费者收入与消费的变化带来的经济状况的改变,以及由此带来的市场需要变动以及生产销售方式变化,都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社会文化环境指的是在一定社会形态下形成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的总和,它们共同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经营发展。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下,企业经营活动的方式必然有所区别,如企业应当针对不同的文化环境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组织不同的营销活动等。

人口与地域环境包括企业所处环境的人口数量、教育状况、地理特征、自然资源等。人口环境影响着企业产品研发、生产计划的制订;地域环境则影响着企业更多决策的形成,如地理位置、资源的获得难度都将影响到企业的运输方式、成本控制以及长远的战略规划等。外部宏观环境在影响企业成长的同时也互相影响,无论哪种环境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自身存在着各种信息、能量的交换,也通过影响企业以及产生的反作用而互相改变。

影响企业的具体环境是指直接与企业日常经营产生紧密联系的中微观层次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市场竞争状况、市场需求和产品的市场评价等。市场中如果存在着较为有力的竞争对手,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紧迫感,在行业内企业为了保持市场份额、获得预期利润,就要在竞争中及时调整营销策略、提高技术水平、加快资金周转等。企业只有不断完善自身才能够在竞争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对于企业来说,竞争对手的压力是企业成长的最有效动力。市场需求和产品的市场评价,尤其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战略,而且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等经营成果。(二)内部因素分析

影响企业成长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企业目标、企业人力资源、企业制度与文化以及企业创新意识等。

1.企业目标

企业目标是指实现企业宗旨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不仅包括短期内预期实现的目标,也包括企业远期的战略规划,因而企业目标直接影响企业成长的方向与速度。企业目标能够指导企业资源的分配方向,激励员工工作,衡量经营活动成效,创造良好声誉和品牌形象等。没有目标的企业是不能够生存和发展的,只有树立了企业运营的目标,企业的存在才是有意义的。首先,不同的企业目标可能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或者制度安排来与之相适应,这必将影响到企业的资源配置。其次,目标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针对性能够为企业提供一个合适的成长平台,为企业的发展和完善提供更有利的帮助。最后,在企业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企业得到了预期的发展,企业实现目标的过程也正是企业成长的过程。

2.企业人力资源

企业人力资源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企业员工素质,即企业基层员工的能力、态度和信心等;二是在企业有领导权、能够直接参与和进行决策的实际管理者的素质。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营成果。企业员工的技术、知识、工作热情、归属感和团队精神等会影响工作的实际成效,并因此影响企业成长的速度。不同的企业之所以能够在市场中有不同的表现,企业管理者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他们的素质与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与竞争状况,甚至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生存与灭亡。在企业中,关系到企业成长的决策直接由管理者作出,例如企业是否进行多元化经营、是否需要调整资本结构、运用怎样的激励政策等,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水平。

3.企业制度与文化

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制度安排与企业运营的效率有直接的关系,通过影响信息沟通质量、组织应变能力、目标考核机制等因素作用于企业整体的运行效率。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合理并且与企业特征相适应,能够提高企业横向和纵向的信息沟通效率,对目标的执行具有更及时的反馈,并且在应对市场变化和不确定因素上能够发挥更为灵活有效的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4.企业创新意识

企业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支柱和持久发展的本质所在。而企业创新能力和成果的产生关键在于企业培养和保持良好的创新意识,不仅是企业家如此,整个企业内部都应当树立一种革新求异的开创精神。企业创新的过程不完全等于企业成长,但企业成长的动力源于企业创新的动力,对一切效率的追求实际上是对企业方方面面的不断革新。企业新技术的引入、产品或工艺的创新提高了企业信息化的水平,增强了企业管理能力,有利于企业的生产销售和盈利能力的增强。企业新的经营理念以及管理方式的诞生也会为企业开创新的发展机会和经济增长点。四、小微企业的成长特征

关于小微企业成长的内涵界定,学者研究的关注点各有偏重。一般来讲,小微企业的成长主要指规模的扩张,如企业的员工数量、销售额、市场份额等的增长。同时,我们应当看到,伴随着量的增长,企业也在发生着质的变化,如企业功能逐渐完善、资源利用能力提升、经营结构不断优化等。此外,还有很多学者开始从企业内部知识积累的角度来探讨企业的成长问题,并在使用演化论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企业知识理论。帕维特和奈尔森作为企业知识理论学派的研究者,认为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对知识资本的累积,如企业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战略规划等共同构成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决定着企业的成长边界。企业作为生产性知识和能力运用的载体,其对知识积累的差别状况决定了企业间竞争优势和成长潜力的不同。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和组织形式的差异,其成长具有与大企业不同的特征,具体如下:第一,增长能力较强。中小企业的发展阶段一般处于成长期,其业务增长处于上升阶段,因此相比于大企业,其财务数据的增长较为明显。成长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强大的业务增长能力。第二,受外部环境影响大。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相比于大企业,其适应和改变外部环境的能力较为有限,对外部环境的关注更为密切,并且外部环境对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也更为突出,中小企业更为重视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所带来的市场、行业等的变化,其成长也是对外部环境不断适应的过程。第三,组织管理能力尤为重要。中小企业的成长一般基于业务的增长,而忽视了企业内部管理要素的改善。因此,组织管理能力的优化将使企业的增长更直接地转化为企业的持续成长。第四,制度普遍不完善。成长的过程是制度层面完善的过程,制度层面不尽完善是中小企业成长的最大阻碍,中小企业在发展中也逐步认识到应当重视对制度层面的完善,尽可能地发挥人力资本最大的价值。因此,优秀的中小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伴随着对企业制度、程序的完善。第五,创新能力是其持续成长的关键。中小企业实现持续成长,其基础是企业质和量两个层面的优化,而不是单纯依托于快速增长的利润。中小企业的增长存在瓶颈,创新能力的融入对企业经营层面和管理能力的改善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也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保障。第六,融资能力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目前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融资问题,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融资能力弱带来的资金短缺以及一系列问题成了近年来多数中小企业倒闭的直接原因。目前中小企业的成长与其融资能力有着很大的关系。第三节小微企业融资理论分析一、企业融资概述

简单来说,融资就是指资金从充裕一方流向短缺一方。广泛意义上的融资涉及资金流入和流出的总过程,而实际上,人们主要研究的是资金的流入过程。本节主要对资金的流入过程进行讨论。

企业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和发展计划,有目的地借入资金用于生产、建造、扩大和投资等活动。根据具体融资的渠道、方式、用途、期限、目的和来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从企业资金来源的角度,可分为外源融资和内源融资两大类。外源融资又有直接的外源融资与间接的外源融资之分,主要是以融资的过程中是否有中介机构的参与为标准。企业外部融资有利于克服自身资金的短缺,保障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内部融资指的是企业的封闭性融资,是以企业自有的资产为投入资本,主要来源于企业本身的留存收益和折旧,是企业不断将自己的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其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和低风险的特点,是企业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内部融资是企业首选的融资方式,是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金融创新的深度融合,企业借助互联网进行融资的新模式应运而生。企业借助互联网平台可以向更多的人进行全方位的展示,实现了融资需求的可视化以及融资渠道的多样化,在提高融资成功率的同时能够有效地降低融资成本。此外,互联网金融普惠性的特征更加契合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而实践的发展确确实实地推动了不少小微企业的成长与发展。二、小微企业融资理论的发展

总的来说,目前学界对小微企业融资理论的研究主要有两条支线,分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理论和小微企业融资结构理论,下面将逐一进行介绍。(一)融资需求理论

一般而言,小微企业固定资产很少,拥有无形资产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企业绝大部分的资产是以流动资产的形式存在的,因而分析小微企业融资理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与大中型企业融资理论相区别。一个企业的融资需求间接反映了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国内外已有很多学者致力于研究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选择问题,比较主流的有静态权衡理论和融资次序理论等。这些理论在阐述企业如何选择最优资本结构的同时,设定了很多的既定假设。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很直观地发现,这些假设与我国小微企业相差甚远,因此,这些理论对我国小微企业融资并没有适用性,我们不能直接将这些资本结构选择理论用于指导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选择,而应该将其与小微企业的独特融资需求特点结合起来加以修正后再用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1.静态权衡理论

米勒和莫迪利安尼(Miller& Modigliani)于1963年结合企业税收因素提出了MM理论。该理论讨论了税收因素对企业资本结构的重要影响。在考虑税收因素的前提下,企业负债的抵税效应会增大企业的价值。但在实际生活中,企业负债最大化并不现实,企业负债的增多可能与企业价值增长呈现负相关。同时,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不能仅仅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唯一目标,还有许多其他必须考虑的因素和目标。企业融资的资金成本会随着负债的逐渐增多而相应提高。当负债收益超过成本时(该理论中负债的成本更多地表现为企业因负债而导致破产的可能性),企业负债的增多就不再增加企业的价值而是减少企业的价值。在实际的企业融资过程中,对负债成本与收益的比较是每一个企业都最为关注的重点内容,但是具体到小微企业,还有一定的不同之处。

2.融资次序理论

该理论是梅尔斯(Myers)于1984年在结合 MM 定理、Ross的公司金融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的,其主要从公司的资金来源渠道角度来阐述。根据企业资金的来源渠道,可以将企业融资方式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内源融资,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经营的资本积累;另一类则统称为外源融资,顾名思义就是企业通过外部筹集所需资金的方式。梅尔斯(Myers)主张企业融资应该优先选择内源融资,只有当内源融资无法满足企业资金需求时,企业才可考虑外源融资。而在外源融资的过程中,企业还应该综合资金的收益成本比较选择债务性融资和权益性融资的次序。对于大多数未上市的小微企业而言,几乎没有权益性融资,这增加了小微企业融资的难度。但也有部分学者持不同观点,这些学者认为,不存在固定一致的融资次序,在融资过程中只需要比较不同融资方式的成本和收益,作出对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融资次序选择即可。

3.代理理论

代理理论通常指的是企业可能因为经营者和所有者的利益冲突而导致企业经营者作出更利于自己而不利于所有者的经营决策。在企业的实际融资中则表现为信贷过程中可能因为筹融资引入外部投资者,而外部投资者的利益与企业的实际经营决策息息相关。企业内部的经营决策与外部投资者之间就可能产生冲突。所以,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需要对代理成本和融资成本进行比较。规模不同的企业并不存在代理成本和信息传递的差异,但是对于小微企业而言,其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更为严重,这不仅增加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约束条件,而且削弱了小微企业的融资能力。

4.生命周期理论

生命周期理论将企业分为不同的发展时期。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企业有与之相对应的不同的融资选择。麦考斯(Michaelas, 1996)认为,企业在创立初期应更多地选择债务性融资,当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后,权益性融资等其他融资方式较债务性融资的成本优势才会凸显,这个时候才是企业逐渐选择其他融资方式的时候。对大多数小微企业基本处于企业的初始阶段,对于这个阶段的企业而言,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企业应该更多地通过自身资本的积累和债务性融资来解决自身的资金缺口。一方面,对于初创时期的小微企业而言,自身积累资本的方式可使资金的成本更低,小微企业不必因为过高的资金成本而被迫采纳一些风险过高的项目,这样就增强了小微企业发展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因为其资金需求量通常较少,而且创立初期可能更多的资金只能用来扩大生产而不是股利分红,所以通过债务性融资可更好地避免长时间不分红对股价以及公司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也避免了管理权的分散。(二)融资结构理论

小微企业的融资结构理论主要关注资金来源的方式。我们已知对于企业而言不外乎有两种资金来源渠道。一种是来自于企业自身的内源融资,另一种是企业自身以外的方式,即外源融资。

内源融资,即企业通过正常的生产经营积累一定的资本,这部分资本不作为工人工资或者福利发放,而是继续用于企业生产或者规模扩张等其他需求,企业通过这种方式将积累的资本用于满足自身的资金需求,简称为内源融资。内源融资对于企业而言有很多好处:一是企业对这部分资金有最高的自主权,资金的使用不受限制,通常可以满足企业所需的任何资金。二是这部分资金在企业融资过程中也可以看作是资金成本最低的。因为企业通过自身的资本积累,既免除了贷款发放所需要定期支付的利息,也免除了股权融资过程中的一系列手续费等支出。其最主要的决定条件即是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和剩余价值转化率等。

外源融资通常泛指除了企业自身资本积累这一渠道外其他所有方式获得所需资金的过程。对于企业而言,通常有两种方式较为常用:一种方式是通过发债来获得所需资金,其资金的成本即是需要支付的利息。这种方式的风险在于提高了企业的负债率,间接增加了企业破产的风险。另一种方式则指企业通过发行股票获得所需资金。由于大多数小微企业并不满足国内证券市场上市条件,所以这种方式基本上没有被采用。外源融资还可以根据获得资金的方式进一步细分,我们可以把外源融资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指的是企业通过自行发行股票或者债券等获取所需资金的方式。间接融资则是企业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发行债券或者股票达到融资目的的方式。间接融资比直接融资多了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融资中介,相应的成本也会增加。第四节中国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

对于刚成立不久、资产规模较小的微型企业而言,其更愿意通过朋友亲戚借款或者信用卡透支等渠道来解决自身的需求(由于资金量较少,相对容易实现)。但是对于已经处于稳定发展时期的小微企业而言,其资金需求量的变大使得通过朋友亲戚借款和信用卡透支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只能寻求金融机构借款。虽然政府及相关金融监管部门已经从政策法规、财税支持等多方面给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支持服务,银行业也逐步开始将小微金融作为战略转型的发展方向,但是目前金融机构提供的融资服务还远远不够。

当前,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融资成本相对较高。由于小微企业具有自身的融资需求特点,其在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时,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一定程度上降低自身承担的信用风险,往往对小微企业贷款给予过高的利率,从而造成小微企业的资本成本较高。而且,很多小微企业无法通过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只有通过民间借贷,而民间借贷的利率更高。

其二,融资渠道单一狭窄。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大多是通过内部资金的积累和银行贷款。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只有四成的小微企业向银行贷款。因为小微企业大多没有上市,所以基本没有股权融资等方式。而目前国内的小贷公司等大多因为规模较小、资金量有限,能给小微企业提供的融资很少。

其三,政策支持不足,执行力度差。我国2010年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是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政策的执行效果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好。很多金融机构都是在政治压力下被迫提高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支持,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地方政府也缺乏具体的措施去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

针对小微企业区别于大中型企业独特的融资需求特点,我们把造成其融资困境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其一,信息透明度差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我们已知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会直接影响借贷的顺利完成。小微企业财务制度的不规范导致其与银行等资金提供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更为严重。银行的每一笔贷款业务都有其既定流程,贷前检查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贷前检查,银行获得企业必要的经营信息,用于对企业的信用进行评估。我们通常把这些信息分为两类:一类是标准规范的、易于验证的信息,我们称其为“硬信息”;另一类则为较难获取且没有统一评判标准的信息,比如企业控制人的经营能力、企业家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