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投资:管清友的投资思维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5 04:17:52

点击下载

作者:管清友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精准投资:管清友的投资思维课

精准投资:管清友的投资思维课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精准投资:管清友的投资思维课作者:管清友排版:昷一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4-01ISBN:9787521702170本书由中信联合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当当数媒(武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言做财富的朋友:让每个人享受投资的价值

你好,我是如是金融研究院的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

当下,我们正站在一个财富巨变的十字路口。财富的车轮从我们眼前呼啸而过,连声招呼都不打。20世纪90年代,万元户还是凤毛麟角。现在,百万富翁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早在2016年,中国家庭的户均资产就超过了100万,并且还在以每年近10%的速度增长。

中国现在一年创造80多万亿GDP(国内生产总值),大概相当于7.7个英国、11.4个韩国,也相当于我们改革开放头20年创造财富的总和。这意味着,我们过去20年才可能积累的财富,现在一年之内就能搞定。

这种史无前例的变化让人心潮澎湃,也让人备感焦虑。

你会因为一个选择一夜暴富。假设10年前你有1万元,如果只是存成银行定期,那么今天你有13 000元。但如果你选择了买茅台酒,那今天就有4万元。如果你买了格力的股票,那今天就至少有10万元。如果你中间买了比特币,那你已经变成资产过亿的富豪了。

当然,你也会因为一个选择血本无归。同样是这1万元,如果你在48元的时候买了中石油的股票,到现在你已经只剩1 600元。如果你在2015年大家最看好乐视的时候买了它的股票,那不到3年你就只剩下1 300元。这还不是最惨的。如果你当年买了泛亚或者e租宝的产品,现在已经血本无归。

在这个财富巨变的时代,选择永远比努力重要,一个靠谱的投资决定可能让你少奋斗十年,甚至改变你的一生。

回到10年前,很多人会觉得自己投资很成功,因为在那个时代根本不需要选择,只要买房就可以了。现在完全不一样了,投资品的种类越来越多,投资的环境也越来越复杂,选择越来越难。

那如何才能做出一个理性而正确的选择呢?

唯一的方法是建立独立思考的逻辑体系。巴菲特曾经说过一句话,假如你有大量的内部消息,一年之内你就会不名一文。意思就是,如果你总是依赖内部消息,而不去独立思考,早晚会全部亏掉。

这本书将会从投资的一般规律讲到趋势预测,从总体的投资分析框架讲到各类投资品的实际应用,希望传递给大家一种系统的思维方式。这不仅有助于你的投资,也会给你的人生选择带来帮助。

一是机会思维,从投资中学会果断出击、把握机会。查理·芒格说过,如果你从我们的投资决策里剔除掉最好的那15个,我们的表现其实非常一般。大师们的投资并不是百发百中,而是把握住了几个关键机会,一战成名。生活中也是一样,10%的选择可能会决定你90%的人生。有时候这种选择是很痛苦的,比如对10年前在北京借钱买房的人来说,现在来看,这个关键的选择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二是风险思维,从投资中学会处变不惊、控制风险。投资的核心能力不是追求收益,而是如何控制风险。成功的投资者一定是优秀的风险管理者。风险管理的核心就两个:一是在事前留好安全边际,二是在事后及时止损。美国共同基金之父罗伊·纽伯格创造了连续68年不亏损的奇迹,秘诀就在于他在投资中严格执行10%的止损原则。这让他成功避开了多次股灾,包括1929年和1987年两次世纪大股灾。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只要坚持学习,你会惊喜地发现,原来财富是可以掌控的,原来你也可以享受投资的价值。

最后,欢迎加入这场投资的旅行,让我们一起学习享受投资、享受人生。Part 1搭建你的投资思维框架认清投资趋势新工具:全面认识你的上万种投资武器

经济的发展不仅带来了更多的消费选择,也带来了更多的投资选择。就像买车一样,过去人们买车基本都买桑塔纳,现在从一般的家用车到顶级豪车,从小轿车到SUV(运动型实用汽车),各种品牌应有尽有。投资同样也在发生巨变,过去房子几乎是唯一的投资选择,现在的投资品有成千上万种,有高收益的,也有低收益的,有股权的,也有债权的,有国内的,也有海外的,有实体的,也有数字的。在踏上投资的战场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认识一下未来的投资武器。

投资品有很多种分类方法,综合投资风险、投资收益、投资门槛、投资难度以及大众的熟悉程度,投资品可以分成三大类:首先,是基础投资,包括股票、基金、固定收益投资;其次,是中级进阶投资,包括房地产、实业投资、黄金;最后,是高阶另类投资,包括大宗商品期货、海外投资、另类投资等。

基础投资品种是最常见的,因为发展最为成熟,也最常用,门槛比较低,大部分人应该都买过,但可能所知不多。

第一种是股票,股票是最具长期投资价值的投资。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长期来看,经济一定是发展的,所以股票一定也是有长期投资价值的。众所周知的投资大师基本上都是靠投资股票发展起来的,比如巴菲特、彼得·林奇。从历史数据看,美国近100年股票投资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在10%以上,收益13 000多倍。A股(人民币普通股)虽然指数没有太大的增长,但主要是因为烂股票拖后腿,好股票的涨幅也是十分惊人的。根据机构测算,2007年低点以来,涨幅10倍以上的股票超过200家,涨幅5倍以上的超过1 000家。当然,收益与风险永远是对等的,股票同时也是短期风险最大的投资,被套是家常便饭,稍有不慎就可能遭遇连续跌停的悲剧。

第二种是基金,基金是最省心的投资。在同样的收益要求下,借助基金投资人员的专业能力,理论上基金投资风险会小一些,投资者更加省心。

基金本身并不复杂,简单说就是集合投资者的资金交给基金经理,由专业的基金经理来进行资产配置,最后将获得的收益按比例进行分成。不同的基金经理具有不同的投资组合,大致可分为保底型、稳健型和激进型三类,投资者可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进行选择。

FOF(基金中的基金)是一种全新的基金产品,通过专业机构筛选出合适的基金组合,可以进一步分散投资风险。

第三种是固定收益投资,固定收益投资是最表里不一的投资。固定收益投资有很多定义,我们指的是广义的固定收益,主要是那些通过显性或隐性的方式承诺一个固定收益率的投资品。这类投资简单粗暴,看上去风险最小,一般门槛也不高,所以成为大众最喜欢的投资品种之一。数据显示中国投资者固定收益类产品配置比例高达60%,远远高于海外投资者20%左右的配置比例。这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银行理财和P2P(个人对个人),但其实大部分人完全没搞懂固定收益的含义,固定收益不等于没有风险。表面上看,固定收益投资承诺的是固定收益,但实质上是一种债务。别说收益可能达不到,最后血本无归的大多数是固定收益产品,比如一些P2P。

中级进阶的投资品种,第一种是房地产,房地产投资是最特殊的投资。房地产不单是一种投资,更是一种消费,大部分人买房确实赚了钱,但最初的目的肯定不是赚钱,而是为了生活。所以对房地产投资要特殊对待,不能只看财务上的收益,还要看能给生活带来什么好处,这也是学区房贵的原因。

第二种是实业投资,实业投资是最受政策鼓励的投资,也是所有投资的根本。2017年是金融监管的元年,未来投资的一个核心理念是去伪存真,回归本源。这个最真实的本源就是实业。政府一系列的政策调整都是在鼓励经济脱虚向实。有的人可能觉得自己又不办企业,学习实业投资没用,这是极端错误的。学习实业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方面,这是所有资产的基础,不懂实业,你就无法深入把握股票、基金等一系列投资;另一方面,对实业的理解可以让你更好地选择职业,规划人生。

第三种是黄金,黄金投资是最难定性的投资。黄金是一种特殊的投资品,它既是一种商品,也是一种货币,更是一种金融资产。大多数时候,黄金都被当作一种避险资产,每当大战爆发、政策突变、货币贬值的时候,黄金都会有机会保值。但避险资产也不是没有风险的,美联储偶尔的一句表态,就可能让黄金价格上蹿下跳。你可能没买过金条,但你还有很多方式可以投资黄金,这本书也会教给你。

最后介绍一下高级另类的投资品种。

第一类是大宗商品期货,这是最诱人的投资,但也是最危险的投资。大宗商品期货的核心是约定以某一价格在未来买卖某种商品的权利,期货的价格就是这个权利的价格,如果看对了商品涨跌的方向,就能获得非常诱人的收益,如果看错了,也可能血本无归。因为期货采取的是保证金制度,交易者无须像购买股票那样缴纳100%的资金,一般只要缴纳大概10%的保证金,杠杆极高。在我看来,这是一朵带刺的玫瑰,投资者千万不要被迷惑了。

第二类是海外投资,海外投资是最奢侈的投资。海外投资不只是投资,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身份的象征。发达国家的海外资产配置比例普遍在10%以上,中国可能连1%都不到,这当然有政策上的原因,但主要还是理念上的原因。近年来海外投资增长很快,由此带来的医疗、教育、休闲等福利是投资者必须了解的。

第三类是另类投资,这是最新奇的投资。一般我们所说的投资都是金融产品,但现实中很多有保值增值或者实用功能的东西,也可以用来投资。比如名人字画、文物、宝石、邮票、钱币,甚至数字货币等等,齐白石的《山水十二条屏》能拍到9亿元,比特币从不到1美分涨到2万美元,你没有理由不关注这些新工具。新环境:投资改变命运的概率越来越大

在英文里,财富和命运是一个单词(fortune)。过去人们总是天然地认为,财富是命中注定的东西,不可能改变,而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一个财富巨变的新时代。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如果把中国经济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现在他已经逐步进入中年阶段。这不是说我们的经济变差了,中年不惑反而可能是好事。但是,中年人和年轻人面临的问题的确是不一样的。

第一,收入结构变了,以前主要是工资性收入,未来主要是投资性收入。中国人40年前还没什么积蓄,只能靠工资性收入,大家关注的是一年赚多少钱;现在逐渐有积蓄了,投资性收入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大家会更关注如何用钱生钱。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仅增长8.7%,而人均财产净收入增长11.6%,尤其对很多新中产来说,投资性收入可能早已超过了劳动性收入。最直观的例子是,中国的家庭户均资产在100万元以上,而人均工资性收入只有14 620元,即便户均按5万元工资算,只要你把投资的收益率做到5%,就可能会超过你的工资收入。

第二,支出结构变了,以前主要是消费性支出,未来主要是投资性支出。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叫恩格尔系数,指的是基本的食品消费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中国的恩格尔系数已经降到30%以下,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这意味着,解决温饱之后,我们的大部分收入仍需要去做广义的投资性选择。

投资在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意味着通过投资改变人生轨迹的概率也越来越大。当然,这种改变不是单向的,既有可能向上,也有可能向下。尤其是未来十年,越来越多的机会和风险将会出现,就看你如何去应对。

先说向上的可能。我坚信,投资机会一定会越来越多。

第一大机会来自国家的改革。所谓新时代,核心就在于改革,不管是从决策者的气魄,还是客观的环境来看,这次改革很可能会超过20世纪90年代的高度和力度。上一次改革浪潮催生了一批万元户,这次改革也一定会造就更多的百万富翁。

第二大机会来自经济的转型。结构性供给侧改革一定会带来经济结构的积极变化,有变化就会有机会,比如产业结构的调整,医疗、养老、文化、旅游等服务业,以及移动互联网、新能源、生物医药、金融科技等新型技术产业,都会带来一批投资机会。又比如区域结构的调整,一些城市和地区可能会面临人口流失,而另一些城市可能成为新的北、上、深。

第三大机会来自技术的创新。技术创新是财富的最终源泉,也是中国经济新时代最重要的基调。十年前中国市值最大的企业是工商银行和中石油,现在已经变成了腾讯和阿里,未来中国会有越来越多的腾讯和阿里出现,而且过去普通投资者几乎没有渠道投资BAT(百度、阿里、腾讯)这些独角兽企业,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上市门槛的调整,投资者将有更多的机会直接去投资新技术企业。

第四大机会来自消费的升级。随着中国人均GDP不断接近10 000美元,中国已经变成一个新中产国家,中国的老百姓正在越来越多地跨入新中产阶层。新中产的核心特点就是关注生活品质,注重消费升级。从雪花膏到雪花秀,从奥拓到奥迪,从海马到宝马,新的需求必将催生新的行业、新的公司、新的资产,这中间蕴含着无限的机会。

围绕这些大机会还会衍生出各种各样的小机会,抓住几个就足以改变一生。但是,机会永远伴随着风险,这个时代的投资风险也越来越多。

第一大风险来自市场的过度创新。市场的优点是利于创新,缺点是无法控制创新的方向。大部分创新是正面的,但总有一些人会钻监管的漏洞,违规开展一些披着投资外衣的非法金融活动。如果没有受过专业培训,投资者只是凭着惯性思维去思考,就有可能重蹈买泛亚和e租宝的覆辙。再加上现在新兴的投资品越来越复杂,即便是专业投资者可能都很难完全搞清楚其中的风险,更别说散户了。

第二大风险来自货币环境的收紧。过去货币宽松、大水漫灌的时候掩盖了很多金融风险,也埋下了很多金融隐患。从2016年开始,央行在货币市场逐步加息,未来可能会进一步加息,整个货币环境已经从过去的宽松转向稳健偏紧。央行这么做的目的是防范未来进一步滋生金融风险。但问题是,过去的金融风险和泡沫怎么办?当货币环境收紧、利率上行的时候,必然会有很多金融产品资金链吃紧,甚至陷入兑付危机,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是致命的。

第三大风险来自监管政策的变化。一个投资品的表现好坏除了要看其自身条件,还必须考虑外部的监管环境。有时候一个政策的变化可能就会彻底改变一类资产的走势,比如当房地产遭遇严厉限贷的时候,需求就会随之萎缩,房价可能就涨不动了;又比如假设未来学区房的政策突然取消了,之前买的学区房就一下子从香饽饽变成了烫手山芋。

第四大风险来自投资者的过度自信。经济的新时代,一定意味着投资的新时代。伴随着人口、产业、政策和市场的巨大变化,各类投资品的投资逻辑和过去相比都完全不一样了。比如房子过去更像是一种无风险的金融投资品,闭着眼睛买就是了,现在提出房住不炒之后,投资房子肯定需要重新审视。又比如过去股票市场一直喜欢讲故事,讲估值,现在随着监管越来越严,机构投资者越来越多,A股其实越来越看重公司的基本面,中国的股票市场正在向着价值投资迈进。假如还沉溺于过去,就意味着被无尽的风险包围。新模式:散户思维将被抛弃,未来属于机构投资者

中国股市和发达国家股市最大的区别,是投资者结构。中国是以散户为主,而发达国家股市是以机构为主。两个数据可以说明中国A股的资金有多散:一是A股共有自然人投资者1.34亿人,非自然人投资者33.82万人,也就是说个人投资者占比高达99.75%;二是账户资产量低于50万元的中小投资者占比高达75.1%。这使A股具有明显的散户市场特征:换手率高、炒作性强、暴涨暴跌,这些A股的标签大多是散户的“功劳”。

在这个散户自己造就的市场里,最受伤害的恰恰是散户。大家常说的股市“721法则”便是很好的写照,无论牛市还是熊市,长期来看,70%的散户赔钱,20%的散户保本,10%的散户赚钱。即使是在2017年的慢牛行情中也表现得十分明显,不计新股的话,2017年沪深两市市值增加了3.92万亿元,人均盈利2.94万元,但七成散户仍是亏损的。不过,机构投资者却表现不俗,全年混合型以及股票型基金共计盈利达2 793亿元。

同样的市场,同样的规则,同样的标的,却有着如此巨大的差异,主要原因是散户和机构的操作模式有很大不同。

第一是基础逻辑不同。机构投资者更喜欢选择有安全边际、高分红、稳定增长的好股票,做真正的价值投资。散户往往抱着投机的心理追逐热点股票,短线炒作,追涨杀跌,牛市一哄而上、熊市一哄而散。这根本不是投资,而是在靠运气投机。

第二是资金规模不同。虽然散户数量巨大,但是从资金体量来看,机构投资者具有绝对优势,更有话语权。

两者逻辑不同,风格迥异,自然结果也有天壤之别。经过2008年和2015年两次大熊市的惨痛教训后,投资者已经越来越意识到散户思维的缺点,机构投资者占比近年来不断提升。随着未来资本市场改革的逐步深入,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散户思维将加速被抛弃,机构投资者在A股市场会越来越重要。

A股市场将在历史、市场和人民的选择之下,逐步进入机构主导的新时代。

为什么是历史的选择?因为纵观全球的成熟市场,全都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机构化是全球资本市场上百年来的历史经验。

美股是全球最大最成熟的股票市场,在美国三大证券交易所里,个体散户的日均成交量仅占总成交量的11%;相比较而言,中国A股成交量近90%由散户贡献,机构投资者只占了10%左右,市场成熟度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美国也是从我们这种市场形态一步步走过来的。美股市场的200多年就是一段逐步机构化的历史。1945年时美股超过93%的份额是由个人家庭直接持有,这显然是一个以“散户”为主体的市场。但经历过美国经济滞胀和石油危机后,散户投资者骤减,散户的资金也涌入共同基金市场,交由专业投资机构打理。

与此同时,机构投资者开始蓬勃发展起来。到20世纪80年代,美股基本形成了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市场形态。背后的原因很多,包括家庭投资手段的多元化、发达的寿险体系和共同基金的大量入市。相比之下,只有区区将近30年历史的中国A股市场还只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尚处于规范发展阶段。

为什么是市场的选择?因为中国的市场环境和过去不一样了,新环境必然会催生更多的机构投资者。

从国际环境看,金融全球化以及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不断深入,A股市场纳入MSCI(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新兴市场指数,加上沪港通、深港通和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扩容,外资进入A股市场的渠道越来越多,资金在A股市场和国际市场两个池子之间的流动越来越方便。由于国外主要是机构投资者,所以国际化实际上提高了A股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比例。

从国内环境看,养老基金已入市。体量大、期限长的养老基金是资本市场的重要“水源”,也是机构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推出养老基金401(k)计划。401(k)计划在税收、账户转移等方面优势明显,并且可以投资多种资产,很快成为美国诸多雇主首选的社会保障计划。而半数的养老金可以用来配置公募基金,由此开启了80年代美股的“大缓和”周期。有研究显示,在过去30多年里,作为美国股票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养老金持有市值占总市值的比例在40%至55%之间。我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基金会越来越重要,养老金的配置多元化也是必然趋势,这给股市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为什么是人民的选择?经济学有一个基本原理,个体的理性会带来集体的理性,但资本市场并非如此,散户投资者基于个人理性的选择,往往会带来集体非理性的结果。散户思维最大的缺点是太注重短期投机,追涨杀跌的过程中很容易买在高点、卖在低点,成为被割的“韭菜”,只有极少数的个人投资者可以跑赢市场。但他们也主要是靠运气,如果观察的时间足够长,他们一定是亏损的,这不是个人能力问题,而是人性的规律。投资是违反人性的,没有一个人可以永远战胜人性。

综上所述,可以判断得出总体趋势是机构投资者的比例在逐年上升。随着投资者结构的变化,A股市场的投资风格也在不断变化,散户思维越来越吃亏,机构化投资越来越有效,2017年的价值白马行情就是很好的佐证,市场正在用脚投票。

散户未来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把资金交给机构管理,要么系统学习机构投资者的方法。频繁买卖、追涨杀跌的散户思维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市场了,只能从战术上进行调整,摒弃散户思维,向机构化投资靠拢。新理念:拒绝投机跟风追泡沫,价值投资站上风口

巴菲特说过,退潮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反过来,涨潮的时候,如果大家都在裸泳,你会怎么选择呢?大多数人一定不会选择穿上厚重的泳衣,以免被大家甩在身后。这就是过去价值投资在中国一直不受重视的原因,因为价值投资者最核心的理念就是绝不裸泳。

改革开放的头30年是工业化时代,中国经济主要还是靠实体创造财富,毕竟那个时候,我们还享受着史无前例的人口红利和全球化红利。但从2009年开始,情况就变了。

以2009年的4万亿为起点,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金融化时代,创造财富的主要动力从实体产业转向了金融泡沫。4万亿其实不是一个确切的数字,只是那一轮大规模刺激政策的代称。从对数据的分析和实际调研情况来看,当时的刺激规模可能超过10万亿元。

2009年,中国新增人民币贷款9.6万亿元,同比多增4.7万亿元。仅仅一年的时间,我们把新增人民币贷款翻了一番。一剂猛药下去,经济的确反弹了,但货币的闸门也就此打开。

2009—2016年间,中国的广义货币总量M2从47.5万亿激增到167.7万亿,增长了3倍还多,年均增速高达16%,而同期GDP平均增速仅为8.2%,货币已经远远跑在了经济的前面。经济学告诉我们,货币是水,经济是池子,当池子的扩张速度跟不上注水速度的时候,必然会带来两种结果:

一是经济的泡沫化。2015年,中国金融业占GDP的比率达到创纪录的8.5%,不仅远远超过十二五规划5%的目标,也远远超出了大部分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只有7.2%,日本只有4.4%。这并不是说明我们金融业有多发达,而是说明我们的金融泡沫太严重了。

二是资产的泡沫化。尤其是从2014年新一轮货币宽松以来,大量的流动性逐次流进各类资产,在金融监管不到位的背景下,泡沫一个个吹起:2014年的债券牛市,2015年的股票牛市,2016年的房地产和商品牛市,各类资产泡沫层出不穷。

泡沫化带来了一个很直接的后果:很多人靠投机跟风一夜暴富,而价值投资变得更加无人问津,市场风气变得越来越浮躁。不过,这种现象正在发生根本性的逆转。如果说2009年4万亿是泡沫化的起点,那么2016年中央史无前例地提出的“抑制资产泡沫”就是要给这轮泡沫化画上句号。泡沫时代正在离我们远去,一个尊重市场、回归本源的价值时代已经到来。

这个判断的逻辑非常简单,泡沫没有破不破的问题,只有破灭时间早晚的问题。而现在,到了泡沫破灭的时候了。

这个判断,是基于以下四个角度的考量做出来的:

一是外部环境变了。过去是全球性的超级货币宽松。除了零利率,还有史无前例的大规模QE(量化宽松),也就是注入大量资金的量化宽松。现在随着美国和全球经济的复苏,尤其是美联储在2015年底加息之后,全球性的货币宽松已经结束,全球货币开始边际收紧。

二是政策导向变了。过去宏观政策的导向是一切为GDP服务,刺激政策不断,而现在,“抑制资产泡沫”“防范经济金融风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替代“稳增长”成为主基调。

三是货币环境变了。虽然央行稳健货币政策的基调八年未变,但过去央行执行的实际上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尤其是2014年开始的连续降准降息。现在货币政策已经彻底回归稳健,从这两年的货币市场加息来看,甚至都有些偏紧,总之大水漫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四是监管环境变了。国务院2017年成立了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过去金融的第一任务是发展,因此在很多领域监管是比较宽松的,尤其是对一些创新型业务。但现在的金融监管空前加强,节制资本、打击寡头、严控债务、消灭通道,监管套利的时代彻底结束了。

当金融王气黯然收紧的时候,一个泡沫都跑不了。2015年的股灾,2016年的债灾,2017年的房价下跌,泡沫正在一个个破掉,剩下的也只是时间问题。过去几年大家总不屑于分析基本面,不屑于做价值投资,现在真的要重新审视价值投资的意义了。

翻开任何一本经典的投资学教程,主流的投资理念只有一种,那就是价值投资。所谓价值投资,就是通过分析资产的内在价值,在价格被低估时买入,然后相对长期地持有,获取超额收益。

那么,价值投资是不是就不看短期了?并不是。虽然长期来看,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但短期内价格会围绕着价值波动,出现与价值的背离,这种差距就是投资机会。价值投资更关注内在价值,长期持有具有增长潜力的资产,价格也会随价值水涨船高,从而获得可观的收益。

可能有人还对价值投资存在顾虑,认为中国的资本市场有中国特色。但我还是坚信价值投资时代已经到来。原因有两个:

第一,价值投资在长期内是可以跑赢泡沫的。泡沫投机多是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交易起来短平快,这个难度其实是很大的,因此投机的成功率并不高,我们看到的成功案例只是偏误样本。价值投资恰恰相反,更关注资产的持续增长机会,追求复利效应。这不仅能熨平短期的价格波动,而且还能获取可观的稳定收益。“股神”巴菲特持续看好可口可乐,在可口可乐股价被低估时,拿出1/3的投资组合来配置可口可乐股票,10年赚了10倍,并多次在公开场合声称,将永远持有可口可乐的股票。国内也有这样的神话,“万科最牛散户”、第一大个人股东刘元生在1988年万科股份化改造之初买入360万元的万科股票,20多年专注一只股票,穿越若干牛熊循环,最后变成57亿元,增长近1 600倍。

第二,价值投资能适应中国的资本市场,回归本源的政策实际上为价值投资打下了基础。价值投资其实是舶来品,最早提出这种理念的是巴菲特的老师、著名投资大师格雷厄姆。所以很多人认为舶来品不适用于中国,投资是要分市场的,中国A股市场不成熟不规范,价值投资很难适用。其实不然,哪怕是A股也是可以使用价值投资的。近的看2017年的价值股行情,远的看近十年涨幅前十的股票,全部都涨了几十倍,比如华夏幸福十年涨了90倍,三安光电涨了45倍,东方雨虹涨了37倍,科大讯飞涨了36倍,等等。而这些牛股都是业绩好的价值股,营收复合增长率平均为31.3%,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平均为45.5%,这就是价值投资最好的案例。

价值投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近十年的十大牛股也有很大的波动,10只股票中有9只曾遭遇腰斩,所以价值投资也要耐得住寂寞。

只有将这种理念内化成自己的投资信仰,才能挖掘出具有潜力的优质资产,并坚定地长期持有,也只有这样,才能最终享受到价值投资的价值。用对投资方法从1万到1亿:如何寻找下一个爆发的投资品?

大部分人学习投资的逻辑,最终目的都是找到最有价值的投资机会,尤其是像比特币那样从1万到1亿的暴富机会。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风险和收益是对等的,有多高的收益就有多大的风险,暴富是极小概率事件,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专业的逻辑分析来无限接近这种理想的结果。

不管经济好坏,每个时代都会有属于它的风口。2008年的房子,2013年前的茅台酒,2015年的比特币,2016年的大宗商品,只要能抓住这些风口,搭配合理的交易方式和时机,投资就有可能创造1万到1亿的奇迹,至少也可以让财富增长得比大部分人快。

那么如何去寻找投资的风口呢?根据经验,好的资产是有共性的:

第一,从需求的角度看,大众的需要是硬道理。只有抓住了大众最实在、最迫切的生活需求,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好资产。那么,大众到底最需要什么呢?20世纪80年代刚刚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不高,解决温饱问题是头等大事,最缺的是粮食,所以粮票最值钱。90年代开始真正的市场经济,出现下海潮,公司的概念深入人心。办公司、搞市场经济首要问题就是资本,当时最缺的就是资本,所以资本最值钱,表现的具体形式就是国内贷款的利率很高,从国外引进外资的成本也很高。21世纪之后,随着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全球化的大浪潮,农民工进城,城镇化加速,商品房制度逐步建立起来,过去住在公房的老百姓和新进城的老百姓开始向往住上新房。这个时候人民最缺的就是房子,于是房价、地价飙升。现在人民基本的生存需求已经满足得差不多了,消费需要升级,大家缺什么呢?缺的是高质量的消费产品和服务。比如过去喝几十块钱的酒就够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喝像茅台这样的高端酒,所以茅台涨价。又比如大家更重视孩子教育了,所以学区房涨价。任何一种资产会往上涨,一定是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二,从供给的角度看,一定要供不应求。任何一个资产只有需求是涨不起来的,必须供不应求才能涨。比如房子,人人都想住,但为什么中国的房价能噌噌地涨,国外的房价却涨不起来?因为我们的土地不是自由供给的,房子不是你想建就能建,而国外很多地方土地是自由供给的,房子供给充分市场化,自然就不会出现咱们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话说回来,国内有些中小城市房价也涨不动,因为供给太充足了。

第三,从市场的角度看,一定要快人一步。在大部分人还似懂非懂,甚至嗤之以鼻的时候买入,因为这个时候估值相对合理。巴菲特曾说过一句投资的至理名言: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投资很多时候是违反人性的,赚小钱要顺势而为,但赚大钱很多时候要逆势而为,学会与大多数人为敌。这个道理其实很容易理解,一个资产如果已经妇孺皆知,还怎么吸引新的买家呢?它的价格一定已经处于高点,不管这个资产基本面有多好,价格太高也会让它失去投资价值,因为买进去你很可能会成为接盘侠。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都知道茅台是家好公司,它的业绩确实好,但股价100元的时候可以买,等到700元的时候,就风险大于收益了。

第四,从情绪的角度看,基本面好不一定能涨,要想真正涨起来还得有导火索。资产涨起来都是很快的,有时候一年、一个月甚至几天的时间就可以涨几倍。那么问题来了,这么短的时间内,这些资产本身真的突然变好了这么多吗?显然不是。就像一颗炸弹一样,火药是早就装好的,关键是得点燃导火索,要不再猛的火药也永远不会爆炸。对于投资来说,这个导火索是什么呢?最常见的是某一项政策的变化。比如房子一直很稀缺,但得等到限购限贷的政策突然放松了,房价才会涨。又比如银行股一直估值不高,但可能得等到金融监管细则落地,利空出尽了,它才能涨。

第五,从风险的角度看,好的资产一定有很厚的安全垫。通俗点说,即便表现不理想,跌也跌不到哪去。安全垫有很多种,一种是本身的成本就不高,比如8 000元买的房子,即使从8万跌到了7万,依然是赚钱的。还有一种是资产本身有一定的现金流,相当于有保底收益,即便价格暂时跌了,也可以持有等待,比如像上汽、格力这样盈利特别好的公司,每年都有五六个点的股息分红,即便股价短期跌了,对投资者来说也不算亏,可以先吃分红,等股价回升的时候再卖掉。其实房子也有这个特性,不仅持有房子没有成本,即便房价跌了,还可以把房租出去拿房租,也亏不到哪去。房子的安全垫是其他资产不可比拟的,这也是房价能长期上涨、涨多跌少的重要原因。

上面介绍了一些筛选好资产的方法,但就算找到了风口,也不意味着可以一飞冲天。台风来了猪都会飞只是一个玩笑,真正飞起来还得靠有力的翅膀,这个翅膀就是投资的方式,或者说交易的方式。最重要的是建立金融思维,学会利用杠杆。之所以很多人靠买房赚了大钱,不只是因为房子涨得多,还因为买房逼着大家学会了运用杠杆。

杠杆到底有什么用?假设一个房子价值100万,你有两种方式去购买,一种是全款100万,另一种是首付20万,贷款80万,贷款的利息是5%。假设两年之后房子从100万涨到200万,那么两种方式的收益率各是多少?第一种,100万变成200万,很容易算出收益率是100%。第二种,两年利息大概8万,也就是说贷款一共需要还88万,200万扣掉88万还有112万,20万的本金变成112万,收益率是460%。一个收益100%,一个收益460%,不同的杠杆带来了完全不同的收益。

当然,并不是说高杠杆、高收益就一定适合。因为杠杆越高,风险也就越大。这一方面要看原始资本,另一方面还要看风险承受能力。如果你的资金不多,能够承受一定的风险,那就选择加一点杠杆;如果你的资金很充足,又不愿意承受太大的风险,那就选择相对稳健一些,控制杠杆。

总的来说,好资产是有规律可循的,按照上面总结的规律去找出好资产,然后再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理的交易方式去抓住机会,这样才有可能实现从1万到1亿的财富跨越。看中国国情:你还在盲目学习巴菲特吗?

中国有很多巴菲特的信徒,我的一位基金经理朋友就是巴菲特最铁杆的粉丝之一。有意思的是,他虽然最崇拜巴菲特,但在市场上最不想做的就是巴菲特。原因是,他认为中国的市场实在太独特,巴菲特的大部分理论都有些水土不服。

这不能怪我的朋友浮躁,因为过去这些年市场的确如此。在中国做投资,不管是投资股票、房产,还是其他任何资产,都必须先理解中国国情,认清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区别。

一是政策环境不同。在中国,政策的影响力远远大于国外。因此在国内做投资时,需要格外关注政策动向。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市场较为独立,不会轻易受到政策的影响。以股市为例,中国股市是有名的政策市,政府的政策调整或主流媒体的相关言论,有时会彻底改变股市的运行方向。比如2015年股市最疯狂的时候,证监会突然宣布彻查杠杆配资,打得各家机构措手不及,政策从疯狂加杠杆到骤然去杠杆,市场方向也随之急转直下。

更麻烦的是,政策有时也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心理落差。比如上轮牛市之初,《人民日报》曾刊文4 000点才是A股牛市起点,给予投资者强烈的牛市预期,甚至让大家开始幻想突破1万点,而不久之后的结果却非常惨烈。

相比之下,国外的市场相对独立和自主,政府影响和干预极少,分析起来就容易得多。

二是监管体系不同。国内外金融发展阶段不同,市场成熟度和对应的监管体系有很大差异。总体而言,发达国家的市场发展得早,金融监管体系也较为成熟,市场相对有序。以P2P为例,美国比中国发展得早得多,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从2008年便开始严格监管P2P行业,实行高门槛准入。除此之外,还有州级部门的配合监管,在严控额度的同时要求P2P机构和融资人及时进行信息披露,确保整个过程清晰透明。

与美国相比,我国的P2P起步要晚得多,直到2012年才进入爆发期,相关的监管体系在大部分时间内都是空白,这才导致泛亚、e租宝等跑路违约事件频频发生。直到2017年尾大不掉时,银保监会等部门才密集出台25份相关政策文件,对P2P产品进行规范监管,而这个时候很多投资者已经掉坑里了。

有些人指责P2P,把P2P妖魔化,其实问题不在于P2P,这种模式在很多发达国家都有,是一种很正常的金融形态,只不过很多机构当时钻了监管的空子,变成了非法集资。我们在做任何投资之前,如果不能认清中国市场的特殊监管环境,就很容易掉到坑里。

三是参与主体不同。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以机构为主,而中国明显以散户为主。

机构和散户的投资理念是完全不一样的。机构注重价值投资,追求长期收益和时间复利,而散户具有明显的投机心理,经常追涨杀跌、短线操作。不同的参与主体、不同的投资理念,造就了完全不同的市场风格。国外市场虽然没有涨跌停,但市场自我纠错和调节的能力很强,长期来看相对稳定。而国内市场虽然有涨跌停的限制,但不管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波动性依然很大,容易暴涨暴跌。

而且这还会造成恶性循环。当短期波动剧烈,尤其是下跌的时候,散户容易形成羊群效应,自己卖出股票的同时还要求赎回基金,导致机构被迫减仓,丧失自己的专业定价能力,变得像散户一样。尤其是公募基金出于短期基金排名的考虑,可能被迫在低价做出斩仓等非理性的散户行为。本来机构投资者就少,还经常被迫散户化,这是中国市场缺乏理性的一个最主要原因。

四是投资工具不同。发达国家的投资工具相对丰富齐全,而国内尚处于金融初级阶段,投资工具还在不断补充和完善的过程中。以房地产投资为例,房地产是中国居民最喜闻乐见的投资标的,但在中国,投资房地产的渠道十分有限,大多是直接购买实物房地产,这样不仅成本高,流动性差,而且需要承担房价波动带来的巨大风险。

而国外投资房地产有许多新玩法,最常见的是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也就是所谓的REITs。REITs的本质是房地产的证券化,将流动性较差、资金门槛较高的实物房地产,转化成易于流通、成本较低的标准化证券资产。以REITs为例,投资者可通过购买REITs份额持有项目公司股权,从而享受和房地产实物投资一样的权益。这种方式不仅降低了准入门槛,对应的风险也随之下降。

由此可见,工具的不同会导致完全不同的资产配置策略。

五是市场质量不同。同一种投资品在国内外的质量也不尽相同,这主要归因于国内外市场基础制度的差异。

以股市为例,国内外的股票发行及退出机制都有明显区别。在IPO(首次公开募股)发行制度上,美国股市采用“注册制”,只要符合上市发行的条件并依法进行信息披露即可,监管部门仅发挥一般监督功能。中国股市采用“核准制”,除了需要满足基本条件外,还需要经过监管部门起决定性作用的审批流程。

在退出机制上,美国股市同时采用了财务退市和市场化退市两种标准,优胜劣汰,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而中国股市的退出标准相对单一,只有连续三年亏损这一条,未能充分发挥市场的选择功能。

在“大进大出”原则的指导下,美国股市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大浪淘沙后现有3 000多家上市公司,相对优质,适合进行价值投资。而中国股市不到30年的历史现也有3 000多家上市公司,但其资质参差不齐,出现了不少财务造假上市、欺诈发行退市的案例。

六是交易机制不同。交易机制会直接影响交易行为,进而影响整个投资逻辑。比如房地产在中国的交易成本很高,主要是交易环节税费重,变相抬高了房价。更典型的是股票市场,美国股市实行T+0制度,可以即买即卖;中国股市实行T+1制度,当天买入,第二个交易日才能卖出。

美国股市允许做空,只要看对走势,哪怕是股价下跌也能赢利;中国股市没有做空机制,只有股价上涨的时候才能实现赢利,容易被操控。交易单位也不一样,美国股票没有交易单位限制;中国股票最小交易单位为100股,对于那些像贵州茅台一样的高价股买一手就需要好几万元,限制了部分投资者的参与。

美国股票没有涨跌幅限制;中国股票有10%涨跌停板制度。交易手续费也不同,美国的手续费以交易笔数为基准,与交易金额无关,而中国的手续费与交易金额挂钩;因此美国投资者对交易频次更加敏感,中国投资者更加关注交易金额。

总之,中外投资市场在政策环境、监管体系、参与主体、投资工具、市场质量和交易机制等6大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国内市场相对国外还不够成熟,直接生搬硬套巴菲特的理论一定会出现水土不服,因此在中国做投资一定要形成中国特色的投资方法论。看经济周期:经济形势好的时候该买什么?

对很多投资者来说,最烦恼的可能不是遭遇风险,而是错过机会。比如,有的人在2008年股市大跌后手握现金什么都不敢买,眼看着黄金从2008年的每克160元一路涨到2011年的每克380元;再比如,在2014—2015年做多螺纹钢期货的人,眼看着股市债市双牛,但螺纹钢价格几乎腰斩。

你可能认为这些投资失误的人是运气差,其实不是。他们是因为缺乏对经济周期的基本判断,缺乏对大类资产轮动的基本常识。什么叫大类资产轮动?简单来说,就是在不同的经济周期,大类资产的表现是不一样的,经济好和经济差的时候会有不同的资产站上风口。

很多个人投资者不了解这些规律,导致经常“踩到坑里”。机构投资者对于经济周期和相应的大类资产选择,是有一套完整的方法论体系的。这也是机构投资者能够战胜个人投资者的原因之一。

一个完整的、从上至下的、包括所有资产品类的投资判断框架应该包括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判断经济大势。经济好还是不好,在股票、债券、房地产、外汇、大宗商品、黄金等大类资产层面应该怎么选;第二个层面才是某类资产里具体怎么挑选,比如股票里买什么行业,房地产里买哪类城市,债券是买国债还是信用债;第三个层面是最终的投资标的,比如股票,某个行业到底买哪一个公司,某类城市中具体买什么地段,债券的国债里具体买哪个期限的国债,等等。

美国的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个层面的大类资产配置对于整个投资收益的贡献基本达到了九成。也就是说,经济形势的判断与大类资产的选择基本已经确定了你的输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应该买什么大类资产。

第一步,我们需要先明白经济形势好的定义。这种好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衡量,一个是真实的经济运行的好,一个是虚拟的投资情绪的好,二者大多数时候是同时存在的。经济真实的好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GDP增速很快,通胀率温和,比如保持在2%~3%;二是实体投资活跃,可以观察房地产投资、基建投资增速;三是消费旺盛,可以观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这种真实的好会导致企业与个人的收入增加,整个经济产出各个链条中的企业盈利整体改善,更有勇气承担风险,从而传递成金融投资的风险偏好提升,也就是投资情绪的好。

第二步,确定了经济形势好之后,选择资产的核心方法是什么?在经济向好的大形势中,投资的核心在于选择那些可以直接分享经济增长红利的大类资产。这类资产的价格基本面会伴随经济运行而走高,通过买入这些资产就可以间接享受经济增长的红利;投资情绪的向好意味着更多的资金会去配置这些资产,买的资金多,这些大类资产价格还会额外获得一定的追捧溢价。

第三步,什么资产可以最为直接地分享到经济增长红利呢?答案是股票与大宗商品。

先来看股票。股票是如何定价的呢?简单来说,股价就是这家公司未来盈利现金流的折现。因此在经济向好的形势中,整个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与消费的欣欣向荣,会直接体现在整体企业盈利的改善上。利率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企业会越来越赚钱,因此其股份的价格就会走高。

那么,同样是股份,上市公司股份与非上市公司股份哪个更好呢?显然是上市公司股份更好。一方面,A股的上市公司几乎都是各个行业最为优质、营运效率最高的领头羊企业,也就意味着这些企业的盈利改善更为明显。另一方面,A股上市公司由于信息披露更为完全、买进卖出的流动性更好、定价更为公允,上市公司股票是可以直接分享到经济增长红利的资产。

接下来说大宗商品。大宗商品价格的核心是供需,简单来说,需求大于供给的时候,价格就会上升;需求小于供给的时候,价格就会下降。在经济向好的形势中,经济需求强劲,比如固定资产投资、消费等旺盛,会直接拉动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供给方面,由于大宗生产企业需要先有盈利才能资本扩张,产能的形成有一定的滞后,整体呈现需求大于供给的情景,大宗商品价格走高。经济越好,价格越高。因此,大宗商品也是可以直接分享到经济增长红利的资产。

以上两类资产的走势已经经过验证,从国外经验来看,最为著名的就是美林证券2004年提出的投资时钟理论,它们通过梳理美国三十余年的经济周期与大类资产表现得出结论:在经济向好的形势中,股票和大宗商品的表现是优于债券、现金与黄金的。国内经验来看,虽然国内证券市场起步较晚,目前各大类资产价格可追溯的有效价格历史尚没有海外发达国家的时间长,但整体依然是符合此经验的。比如2004—2006年中国经济形势向好,GDP以平均每年12%左右的速度增长,那段时间的南华工业品指数增长了2.6倍、A股上证综指增长了6倍,二者都是史无前例的牛市。

最后用两句总结:第一,三层面投资框架是个人投资者逐步拥有机构投资思维的最为重要的起点,一切的细分投资产品的理解与配置都应该放在这个框架中来思考;第二,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一定要去追逐可以分享经济增长红利的资产,即股票和大宗商品。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买什么?

经济形势不好要区分几种类型。虽然略微复杂,但我们还是可以按照经济形势好的时候的框架来思考。首先,经济形势不好如何定义,有哪几种类型?其次,不同类型之下,选择资产的要义是什么,应该买什么资产?

第一步,我们先来区分,经济形势不好如何定义,有哪几种类型?

经济形势不好的描述包括三个部分。第一个,是实体经济运行的不好,包括实体投资、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全面疲软,具体可以看GDP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第二个,是物价的不稳定,包括物价下跌的通缩和物价快速增长的通胀,具体可以看每月公布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生产价格指数)数据;第三个是投资情绪的不好,也就是金融投资的风险偏好大幅下滑,这个可以直接观察A股市场的表现。

从这些指标入手,可以看出三个部分的不同组合,就会形成三种典型的经济弱周期。第一种是经济形势通缩式的不好,包括经济不好、物价下滑的通缩、投资情绪不好,但还不至于全面恐慌。第二种是经济形势通胀式的不好,包括经济不好、物价快速上涨的通胀、投资情绪不好但也还不至于全面恐慌。第三种是恐慌式的不好,包括经济不好、物价无论涨跌,金融投资的恐慌情绪浓厚,大多是经济危机状况。

第二步,三种类型之下,选择资产的要义是什么,应该选择什么资产?

第一种类型,也就是经济通缩式的不好中,由于物价下跌,需求不好,企业都将面临营收下滑与亏损,从而进一步打压企业实体投资的扩张,加剧了经济的不好,这是一个经济的内在循环。一般而言,宏观的货币政策出于逆向调节的目的必须要终止这种负向循环,因此会放松货币,通过货币供给的增加来改善物价的下跌,从而修复企业的盈利。

在经济通缩型不好的情况下,选择资产的方法,是在所有资产盈利都降低的情况下,去追逐可以价格反向走高的,同时分享货币宽松红利的资产,也就是债券。

债券的定价核心,是未来约定的利息及本金偿还的折现价值。分子端的利息和本金在债务生成之时就已经明确约定,不会再存在变动。因此分母端的折现利率就成为关键因素。利率越高,债券价格越低,因为一样的本金折现金额会变少;利率越低债券价格越高,因为一样的本金折现金额会增加。这样看起来比较烦琐,其实核心就是一条,利率走高,债券价格会下跌;利率走低,债券价格会上升。

通缩型不好的背景下,首先,债券的定价会上升,经济不佳的时候,意味着企业借钱扩张投资的动能会弱化,利率就会下滑,债券价格因此就会上升。其次,债券可以分享到货币宽松的红利,如果此时货币宽松,就意味着宏观体系中钱更多了,利率会进一步下滑,债券价格进一步上升。

第二种类型,在经济通胀式的不好之中,经济增速已经开始下滑,但物价还在高速增长,就是典型的滞胀形态,会严重冲击居民家庭与社会稳定。一方面居民的支出端由于物价飞涨面临购买力下滑,另一方面居民的收入端由于经济增速下滑,失业率上升或者薪金减少造成购买力大幅降低。一般而言,宏观的货币政策出于逆向调节的目的要控制物价飞涨,因此会收紧货币,通过货币供给的减少来抑制物价的上涨,从而平稳居民的支出端,维护社会稳定。

在这个类型中,选择资产的要义是抗通胀,同时这个资产可以尽量躲避货币紧缩的冲击,也就是黄金。

黄金的一个重要属性是硬通货,也是最为原始的硬货币,即便在各国已经纷纷拥有各自信用货币的情况下,黄金储备仍然是各国政府硬通货储备中重要的一部分。当物价飞涨,通胀压力增加的时候,不管哪国货币,都会面临购买力被侵蚀的风险。在这个时候,黄金硬通货的属性和抗通胀能力就凸显出来。同时,由于政府在对抗通胀时,大概率会选择货币政策紧缩,所有金融资产都将面临水落船低的下跌,黄金可以躲避货币紧缩的冲击。

第三种类型,也就是恐慌式的不好的情况下,经济不好是大基调,此时无论通胀是涨跌,更为重要的是金融投资的恐慌情绪浓厚。一般来说,经济危机时都是这样的情况,所有资金都在撤离,大家对于经济危机的持续时间和范围都非常悲观。

在这个类型中,选择资产的要义是避险,因为资金在撤离全部资产,恐慌情绪带来的金融资产的踩踏效应会错杀一切资产——那么最佳的选择是现金类资产。

当经济处于经济或金融危机当中,恐慌情绪浓厚,此时由于各个部门的资产负债表都面临较大的冲击,都有强烈的资产变现欲望,在恐慌情绪中,整个金融投资市场,就将是一场大家纷纷离场夺门而出的场景。在这个过程中,所有资产的理性定价逻辑都将会被破坏,变现是第一位的,也就是华尔街所说的“cash out”(套现)。在这样的恐慌之中,现金虽然本身没有任何收益,但却可以躲避一切下跌风险,数害相权取其轻,现金为王。

总结如下:经济不好的时候,债券、黄金、现金是整体表现更为优异的资产。如果经济是通缩式的不好,那么债券最优;如果是通胀式的不好,那么抗通胀的黄金最优;如果是危机状态的恐慌性不好,那么避险的现金是最优选择。看政策方向:如何从《新闻联播》里发现投资机会?

不管什么投资,总会受到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影响。长期来看,市场的无形之手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短期来看,政策的有形之手也会对投资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中国,我们的市场还不够成熟,政策对投资的影响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大。在中国做投资不仅要学习金融学,还要学习新闻学,学会看《新闻联播》,才能看清大势,找准方向。那么,怎么从政策中发现投资机会呢?

首先,我们要理清中国的政策体系。从决策机构来看,政策分为三个层面:

一是中央层面。最重要的是党中央的会议,五年一次的党代会,比如十九大是最需要关注的。除此之外,每年还有多次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深化改革委员会、中央各领导小组会议,其中最需要关注的是每个季度一次的中央政治局经济工作会议,这个会议主要是总结上季度经济形势,确定下一季度的政策定调。接下来是国家的会议,也就是每年3月初的两会。此外,国务院每周还有例行的常务会议。

二是部委层面。过去我们常说,在经济领域最重要的是一委一部一行三会。一委指的是发改委,一部指的是财政部,一行是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机构改革之后,三会变成两会(银保监会、证监会),另外还增加了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除此之外的部委也经常发布一些重要的产业和区域政策,比如工信部主导的中国制造2025,国资委主导的国企改革,交通部主导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等,都会带来相应的投资机会。

三是地方政府层面。大的政策方向是中央制定的,但每个政策怎么落实,地方政府有一定自主权。比如房地产政策,中央出台房地产调控之后,各地是否限贷,如何限贷是地方自主制定的。又比如区域发展政策,除了中央的三大战略之外,地方政府也会提出一些特色区域发展战略,比如山东的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

中央、部委、地方实际上是我们观察政策的三个窗口,但找到了窗口还不够,我们还要透过窗口发现投资机会。中国每年出的政策不计其数,让人眼花缭乱,但要想找到重点,其实很简单,直接关注每天的《新闻联播》就好。《新闻联播》相当于中央替你做了一次筛选,只留下最重要的一些大政策。

如何衡量这些大政策里是不是有投资机会呢?总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四个维度去判断:

第一个维度是宏观政策。宏观政策是一切政策的基础,决定了市场的大方向。如果宏观政策把握不好,其他具体政策看得再准也没用。观察宏观政策最好的指标是中央政治局召开的经济工作专题会,每年4次,分别在4月底、7月底、10月底、12月初召开。这有点像券商每年的季度策略会。政治局经济工作专题会的主要内容,就是总结上一季度经济形势,同时给下季度的宏观政策定基调,这里面需要重点观察的,是有没有什么转折性的表述。比如,2016年7月的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抑制资产泡沫,这种话从来没有在中央层面出现过,我当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