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5 05:25:35

点击下载

作者:刘小敏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研究

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研究试读:

【社会工作教育研究】

广东省社会工作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工作职业化

蔡禾

随着党关于社会建设战略目标的提出,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而建设一支庞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上,高校无疑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一、广东省社会工作高等教育发展相对滞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学校的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迅速,截至2008年底,经教育部批准或备案设立的社会工作本科专业的学校全国多达224所,其中广东有9所(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商学院、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深圳大学、湛江师范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2009年国务院学位办正式批准开办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并首批授权33家高校为试点单位,广东中山大学获得授权。

尽管广东的社会工作高等教育从无到有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相对于全国的发展而言,其发展规模和速度仍然是有限的。在全国各省市,拥有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数量超过广东的有8个省市,其中北京16所、上海10所、江苏21所、山东16所、黑龙江12所、湖北13所、河南13所、四川10所;在20个拥有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的省市中,有2个以上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高校的省市有6个,其中北京6所、湖北4所、上海3所、吉林2所、福建2所、江苏2所。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规模的滞后不仅使该学科的发展缺乏坚实的基础,影响广东在社会工作教育上的学科地位,也难以满足正在迅速发展的社会工作事业,难以实现中央关于建设一支宏大社会工作者队伍的人才建设要求。因此加快广东高校的社会工作学科建设,对于广东社会工作事业发展是十分紧迫的。二、职业化进程缓慢制约社会工作高等教育发展

教育的发展是与人才市场的需求相关的,如果高校培养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职业市场上找不到工作,培养越多,失业越多,高教资源浪费就越多。因此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还有赖于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发展。尽管社会工作在国际上是一个非常普遍、成熟和专业化的职业领域,但在中国还处于成长过程中。这并不是说长期以来没有人从事与社会工作相关的工作,而是说真正作为一个专门化的职业领域才刚刚开始。所谓职业化是指拥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有进入的专业门栏,有系统的职业发展激励和晋升的体系,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认知。正因为这点,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面临一个艰难的职业困境。

一方面,那些大量存在的社会福利、社会服务机构尽管有不少社会工作职业岗位,但是它们对这些岗位的社会工作专业化意识存在局限性,对其职业岗位准入没有严格的社会工作专业门槛,从而使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社会工作职业领域里面临众多非专业学生的竞争。而在国际上,社会工作专业证书一般是获得该职业岗位的重要门槛。

另一方面,大量社会工作民间组织正在成为吸纳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重要领域,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一个趋势。不过,这些民间组织缺乏一套与社会工作专业相适应的职业发展的激励和晋升体系,加上大多数民间组织都是靠短期项目生存,没有长远发展的根基,因此学生毕业后即使进入这些部门,往往长期维持在不稳定的低收入低保障水平上,社会工作人才难以在这些部门长久工作,导致流动性极大,无法培养出一支有经验、高素质、专业化的社会工作队伍。而职业领域的现状也直接影响着高校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三、加快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的若干建议(一)首先在国有社会福利机构、社会服务部门、社区管理机构中,明确社会工作岗位的比例要求并逐步提高比例,同时加强这些部门老员工的社会工作专业化培训和教育;其次逐步在学校、医院等部门设立社会工作岗位,使社会工作成为企事业组织发展的必要岗位。(二)明确设立进入社会工作职业的专业门槛,应与国际上一样,以获得社会工作高等教育或者获得社会工作师专业证书作为进入的必要门槛。(三)政府通过各种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资助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同时提高社会工作民间机构注册的社会工作专业化水平要求;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创办社会工作机构。比如对申请创办社会工作民间组织的学生应给予免费或降低、延后缴纳注册费。(四)加大政府购买服务,提高政府购买服务中对购买机构的社会工作专业化水平要求。(五)加快建立一套具有指导性的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职业发展体系和相应的薪酬体系,使他们在这个领域里看得到发展前途。(作者系广东省社会工作学会顾问、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院长、教授;本文提交2009年12月11日广东省社会工作学会主办的“广东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模式探索研讨会”)

三赢社会工作实习模式建构

卓彩琴 张兴杰 钟莹 苏巧平 吴洁珍

本研究首先对中国大陆关于社会工作实习的有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主要从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局限性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然后采用行动研究和扎根理论建构了一个新的实习模式:教师、学生与机构三赢社会工作实习模式,对该模式的建构过程及实现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选择了两个成功案例进行了分析。一、相关研究综述

通过文献检索,中国知网上收录的从1999至2009年各大期刊发表的有关社会工作实习的文章超过60篇,硕士论文库中收录了两篇社会工作硕士论文。通过对这些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比较、评价,对中国目前社会工作实习研究进行如下总结。(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是社会工作实习的重要性分析。很多文章都对此进行了讨论,主要观点有:(1)社会工作实习是社会工作教育实践性本质的必然要求。从社会工作的历史来看,实践性始终贯穿于它的发展过程。今天,当社会工作在世界范围内进入制度化领域,成为社会政策和福利项目的实施者,甚至是社会福利的组成部分时,它更强调自身的实践性取向,强调通过社会工作者的实践活动对社会问题和人类需求作出回应,帮助人们解决问题和改善生活。(2)社会工作实习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达到教育目标的一种必要手段。在实习中,学生既可以运用社会工作的知识和方法,还可以在服务过程中发展新的知识和方法,促进专业意识和自觉,提高专业能力,获得专业成长。(3)社会工作专业本土化的本质要求。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为解决中国转型时期出现的社会问题应运而生,其专业人才教育目标必然要求定位在本土化层面。即要求专业人才不仅能够在本土解决社会自身的实际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回应社会问题的实践能力。现实中,中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对人才实践能力本土化的培养,更多的是通过专业实习教学这一环节实施的。

二是中国当前社会工作实习教育中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1)缺乏专业的实习机构。中国目前具有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的社会工作机构缺乏,非赢利组织发展还比较迟缓,要寻找理想的专业社会工作机构非常困难。(2)缺少有经验的实习督导。中国的社会工作专业就其理论来源和发展历程来看是“舶来品”,学科老师大多半路出家,还停留在对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教学的引进、消化和吸收阶段,即使满腹经纶,也因缺乏实务经验而导致纸上谈兵,难以胜任督导一职。(3)实习学生综合素质欠佳。部分学生缺少学习动力,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学习、研究、组织活动等方面的能力都不能满足实习机构的要求和期望,对实习教育产生一定影响;他们年轻的外表也难以较快赢得服务对象的信任。这些都对社会工作实习造成很大的困难。(4)案主资源稀缺。案主资源的稀缺以及案主资源的隐形化,造成了中国内地社会工作实习服务对象的缺失,成为社会工作实习教育中的一种障碍。(5)多重需要的矛盾。这些需要主要包括政府、实践单位、服务对象、专业教师自身、学生的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同的需要之间常常会发生冲突,如果督导老师的角色单一,处理冲突的能力有限,不能及时回应不同群体的需要,就会影响他们的参与热情,减少资源投入,从而限制实习的发展和学生能力提升。(6)社会资源不足。中国目前的社会环境对社会工作的发展很不利,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发展仍不完善;人们把目前的社会环境与社会工作对象等同起来,轻视从事社会工作的专业人员,加之新闻媒介与社会舆论很少谈及社会工作,导致社会工作专业地位低下。其次,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经费不足。经费困难明显影响了实习教育的实施,教师与机构的联系、到机构探访学生、学生在机构的膳食、交通及活动经费、聘请督导的费用等都无从落实。

三是完善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对策探讨。主要有以下观点:(1)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朱静君、阎安、刘勇提出:学校与社区、机构和团体挂钩,利用社会资源和高校理论教学的各自优势,建立操作性强的长期稳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基地,并通过实习基地建设研究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严蓓蓓提出:明确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目标;坚持互利原则,签订合作协议;聘请实践顾问,加强沟通联系;向荣提出:建立政府、学校和国内外非政府组织及教学团体的三方面“伙伴关系”,通过三方面的努力将现有的准社会服务机构建成合格的社会服务机构。(2)完善实习督导制度,提高实习督导质量。余瑞萍提出优势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实习督导方法,设计了不同辅导阶段的督导策略;鲁艳桦、刘建明从实习的不同阶段归纳了督导的工作内容;林霞提出了“本土化三阶段”的督导方法。(3)完善各项制度。游洁提出:改进现行的教师评价体系;完善实习管理制度;建立系统的评估制度;卢时秀提出应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实习大纲、学生实习管理手册、专业实习考核手册,建立全过程组织管理和督导保证制度,以及报告答辩、综合评估的实习评估制度。(4)资源整合。肖萍提出资源整合是中国当前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有效途径;李飞虎提出整合资源,开拓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育新途径:整合学生专业社团,通过学生社团开展专业实习;开展义工实践;以项目或课题的方式存进专业实习;鼓励学生参与青年实习生项目。(5)引入项目管理。郑立羽提出引入项目管理模式,克服传统实习模式的不足,将实习中的项目管理分为四个阶段,根据不同阶段设计不同工作内容。(6)实习模式或体系建构。孙鸿平提出:建构以自我增权为总体设计理念,以优势视角为必要条件,以渐进式分段实践为实施框架,强调SMART指导策略和体验式教育的专业实习模式;刘玉兰提出:以课程实习为主,社区实习为辅,从本专业开始,逐步辐射全校,再向校外推广的外卷化实习模式。糜薇、幸宇提出了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社区模式。史铁尔、刘静林、朱洁提出了由课程实践、隐形课程实践、认知实习、综合实习和农村社会工作实习构成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二)研究的主要方法及局限性分析

目前社会工作实习的相关研究大多采用了质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基于本校本人的实践经验研究,很多都过于简单,仅仅是简单的经验总结,缺乏归纳推理和理论建构,但其中有几篇文章是不错的。如肖萍的“社会工作实习教育模式的本土化探讨”,引入资源的概念,分析了由于资源稀缺而导致当前中国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现实困难,探讨了资源整合的可能性和途径。林霞的“行动研究在社工实习领域的本土化实践”,通过行动研究发展了一个“理性选择”图式,借以说明社会工作教育者可以尝试按照能力建设优先、专业素质优先、社会需求优先的理性原则,处理教育者与受教育对象、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和准社会工作机构、社会工作专业与中国社会这三对关系。肖小霞的“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困境与出路”,以角色理论视角分析了社会工作实习教育中的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以及角色协调的可能途径。陈怡的“多重需要:社会工作实践教育的现实处境”,从多重需要视角切入讨论社会工作实践的困境,并通过实践探索了协调多重需要的方法。孙鸿平的“高职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育初探”, 将增权理论应用于社会工作实习教育,分析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强调自我增权的意义,探讨了自我增权的机制和过程,提出了自我增权取向社工实习模式的实施原则。二、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一)研究目标

通过行动研究和扎根理论,归纳、验证和建构一种新的、操纵性强的、具有推广价值的社会工作实习模式。(二)研究方法

一是行动研究方式。行动研究实际上并不是一种研究方法,而是研究的一种方式、途径或看待研究的一种视角。行动研究的步骤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每个螺旋发展圈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环节:计划—行动—观察—反思。本项目行动研究基本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7年12月—2008年3月):成立行动研究小组,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理论假设:“教师科研、学生实习、机构需要三结合的三赢社会工作实习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实习模式。第二阶段(2008年4月—2009年2月):通过实习行动,对理论假设进行验证及修正,将原模式修正为:“教师、学生、机构三赢社会工作实习模式”。第三阶段(2009年3月—2009年8月):理论建构:教师、学生与机构三赢社会工作实习模式的实现机制及局限性分析。二是资料收集方法。本项目的资料收集方法包括个别访谈、焦点集体访谈、参与式观察、实物收集等等。三是扎根理论的理论建构方法。扎根理论是一种建构理论的方法,其主要宗旨是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本项目研究过程中,将扎根理论贯穿于行动研究之中,并作为行动研究的理论指导,上面介绍的操作程序为本研究中扎根理论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难直接照搬,下面是本研究中扎根理论的简单应用程序:三、教师、学生与机构三赢社会工作实习模式建构(一)理论假设:提出实习新模式——“教师科研、学生实习、机构需要三结合的三赢社会工作实习模式”

通过对华南农业大学社会工作系2004—2007年编印的四册优秀实习报告辑进行研读,以及对部分师生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度访谈,做出这样的假设:教师的督导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机构的支持力度共同决定了实习目标的达成。带着这样的假设,进一步追问:教师的督导能力包括哪些方面?什么因素会促进教师提高自己的督导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才能使学生更愿意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机构的支持包括哪些方面?如何才能使机构愿意提供更多支持?带着这些疑问,进一步对学生、教师、机构负责人进行深度访谈。通过对访谈资料的分析,又做出这样的理论假设:“教师科研、学生实习、机构需要三结合的三赢社会工作实习模式”是一个有效的实习模式。(二)理论假设的验证及修正:经验证,将原模式修正为:“教师、学生、机构三赢社会工作实习模式”

行动研究的小组成员由5位扩大到全系12位老师,教师以实习督导的角色参与实习行动及研究,在2008年5—7月份为期10周的集中式专业实习中推行“教师科研、学生实习、机构需要三结合的三赢社会工作实习模式”。在执行过程中,重点考察以下方面:教师是否可以将科研与实习结合?在实习督导的过程中是否可以积累研究素材、提高研究能力?该模式是否为教师更积极地投入督导工作提供动力?学生的实习成长包括哪些方面?该模式是否可以实现学生的核心目标?机构需要是否可以通过教师科研和学生实习得以实现?为此,通过观察、深度访谈、实务收集等方式收集资料。通过对资料进行整理、编码和分析,发现该实习模式是可行的,并在实习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该实习模式在有些实习项目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有些实习项目中效果却不明显。此外,还发现教师、学生、机构的需要是多元的,也是有差异的。于是经过这一阶段的行动研究,将实习模式名称由原来的“教师科研、学生实习、机构需要三结合的三赢社会工作实习模式”改为“教师、学生与机构三赢社会工作实习模式”,并进一步提出研究的理论假设:该模式要取得良好效果,需要具有一定的条件和机制,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三)理论建构:教师、学生与机构三赢社会工作实习模式的实现机制及局限性分析

社工系继续推行完善后的实习模式——“教师、学生与机构三赢社会工作实习模式”,即教师根据自己目前的需要选择实习机构,并与机构进行深入沟通、交流,学校督导与实习机构共同拟定初步实习计划,再将所有实习机构、实习督导以及实习计划发布给学生,由学生自主选择,并给出一个时间段,让学生与督导协商、交流。实习准备阶段完成后,执行实习计划,修改完善实习计划,评估整个实习计划和效果。在这个过程中,重点选择了两个效果特别好的实习项目进行深度个案研究,探索该模式的实现机制。对效果不太明显的实习项目进行观察、访谈,了解该模式的局限性。四、教师、学生与机构三赢社会工作实习模式的成功案例分析:“麻风康复社区长者综合服务”实习项目

该项目是广东省汉达康福协会从2007年开展执行的一个新的服务项目(国际基金项目),为期5年,分为5个周期,旨在实现麻风康复者个体意识充能和自我的肯定,协助长者建立互助关系及培育包容精神,寻求志愿者资源协助长者中的弱老获得照顾,安享晚年。经协商,决定由华南农业大学的实习生作为机构的前线社工担任项目执行员,学校和机构各派专业督导,机构提供执行项目的全部费用,包括实习生的食宿、车费、活动费、培训费,并连续5年在3个麻风康复社区执行项目服务,目前已经执行了3年。实习生(前线社工)通过对所驻康复村的了解,根据目标和实际情况来制定贯穿整个项目的逻辑框架和每一期的工作计划,通过服务活动去实现项目所设定的目标。该项目具有较为完善的评估系统,对活动的评估是从多方面考虑的,活动工作者评估表、参与活动长者评估表,每期的工作者自身评估表等一系列的评估表。通过完成评估表,评估工作的达到效果以及社工的素质。该项目由卓彩琴老师担任实习督导。

从三方受益情况来看,教师对整个项目管理、社区综合服务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把握,对社会工作实习督导也有了一套方法和策略,对社会工作本土化有了很多生动的例子和思考。在实习督导的过程中,激发了很多研究课题和研究视角,成功申请到了一项广东省的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麻风康复社区增能社会工作模式探索。学生在服务计划、执行、评估,以及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大型活动策划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实现了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化,坚定了从事社会工作的信念,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机构大大节约了项目执行成本,提高了项目执行的效率和效果,增强了服务的专业性;通过学校专业督导的总结与研究,提高了项目管理的质量,完善了项目管理体系;机构的社会影响力大大增强。(作者卓彩琴系广东省社会工作学会副秘书长、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副教授;张兴杰系广东省社会工作学会常务副会长、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钟莹系广东省社会工作学会理事、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系副主任、副教授;苏巧平、吴洁珍系广东省社会工作学会理事、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系副教授。本文提交2009年12月11日广东省社会工作学会在广东商学院主办的“广东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模式探索研讨会”)

“反思性实践教学”与新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锻造

谢泽宪

针对如何培养有实践能力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议题,在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反思持续数年的教学改革经验基础上,本文提出“反思性实践教学模式”的观点,并分析该模式的运用方式、探索内容、探索成效以及“服务学习”在其中的核心地位。论证了知识与实践、教育与实践、学习与实践的本质联系,阐释了把学生引入实践、把实践和反思引入教育所带来的人性解放和教育解放的强大功能。一、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困境及其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求(一)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困境

在2006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党中央首次强调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和谐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这表明了国家决策层对社会工作职业功能的认可,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以及培养人才的社会工作教育机构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独特功能的深切期望。然而,中国当代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只有不到20年的历史,加上中国的社会工作不是实践先起步,而是教育先行,因而目前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从社会环境看,专业教育缺少职业和社会政策配合,特别是金钱本位和官本位功利价值观的流行,导致社会工作的服务和人文关怀价值观缺少社会认同;从教育环境看,应试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教育与实践相脱节,仍然是高等教育面临的根本问题。这种状况使得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一起步就陷入边缘化境地,面临诸多困难。广东商学院2001年第一次招收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受前述因素影响,学生自愿选择该专业的不到10%;被学校调配到该专业的占76%;听从他人意见选择该专业的占7%;别无选择勉强入读这个专业的占7%。而入学后,学生则长期困扰于自卑和厌学情绪中不能自拔。(二) 应对措施:三位一体的教育创新

为了摆脱上述困境,广东商学院社会工作系自2002年以来,用教育目标、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三位一体的方式,持续探索社会工作的教育创新之路,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首先辨析和确立教育目标。社会工作教育目标一是要与社会工作本质相吻合,应该被定义为为中国社会工作实践、和谐社会建设输送认同社会工作价值观、有社会工作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二是与教育目标相吻合,社会工作教育理念应该表述为“以学生为本”,即以学生的需要作为教育的起点和归宿。而“反思性实践教学模式”则是几年来不断探索并认为能够确切表达上述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的基本教育模式。该模式的特点在于打破各种割裂和封闭的教育方式,尝试恢复求知与实践、学生与社会的连接,并把这个过程作为学生求知的源泉、学习的蓝本、成长的摇篮以及完成教育目标的环境与平台。二、 “反思性实践教学模式”的创设及其内涵(一)“反思性实践教学模式”概述及思想渊源

作为一种整体性学习和过程学习模式,反思性实践教学模式指的是,在教师和其他行动主体的具体协助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目标和需要学生自己解决的难题为导向,以个体和集体学习为方式,在不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实际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自我反思、自我成长和集体反思、集体成长的过程。该模式的探索主要受到以美国现代杰出的教育理论家杜威(John Dewey,1859—1952)为代表的思维与实践、知识与实践、教育与实践不可分离的哲学思想以及以儿童为本教育观的影响。早在20世纪初期,杜威就强调学校教育大纲和课程设置要根据学生的自然能力和经历具体制定和调整,而不是某个学术权威事先制定。杜威的理论有两个前提:一个是“相互作用原则”,即学生的经验来源于学生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观点和反应会受到他们的态度、信念、知识和情感的影响;另一个是“连续原则”,即每种经验都受到先前经验、习惯的影响和制约。经验教育的价值在于经验对于学生的发展将产生影响;同时对学生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产生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杜威的影响重回教育界。国际社会出现“在做中学习”( learning by doing) ,在做与反思中学习(learning by doing with refl ective thinking)的教学改革运动。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个体或群体通过对自己经验的反思构建其对自身居住的世界的理解,强调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在情境中,在合作中构建知识的思想也有很大启发。(二)“反思性实践教学模式”的五个教学环节及教师和学生的角色

一是学习项目策划。“反思性实践教学模式”作为一项帮助学生通过自己参与探索知识而获得知识并形成创新知识能力的学习方法,可以表述为有组织、有系统的集体(学生和教师以及其他参与主体)跳入未知的逻辑循环过程。这个过程的起点在教师。这表现在,学生是藉由教师的教育改革思想和教育改革方案的具体实施,才获得进入特定的反思性实践学习机会之中的。

二是实践。实践是“反思性实践教学模式”的核心,指的是在教师的协助下,学生自已动手做一件或者多件没有做过却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其目的是用有组织、有系统的集体(学生和教师以及其他参与主体)跳入未知、挑战未知的经历帮助学生获得新知或者建构新知。参照国际社会认知科学成果、建构主义学习思想和教育改革经验,“实践”环节设计要体现以下特点和原则:(1)创设安全的情绪氛围,协助学生进入一个安全、平等、接纳、沟通、信任的支持性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克服习以为常的防卫机制,促进学生进入学习状态。(2)按照特定的学习目标选择特定的学习空间,比如教室、实验室、村庄、城市社区、社会服务机构、工厂、野外等,以求把学习者带入一个真实、开放,连接自己、他人、社会,连接自然、人类和宇宙的无限广阔世界,促进学习者心境的开放与学习情绪的投入。(3) 激活所有感官参与学习,目的是使学习成为轻松有趣、丰富多彩,又是快速而令人激动的过程。其中用游戏、幽默小品和戏剧表演、音乐、绘画等方式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记忆力及对材料的掌握能力。(4)创设合作共赢的挑战机会。这种经历挑战参加者个人的限度、弱点、恐惧、盲点,赋予参加者改变自己的勇气和信心,体验达成目标被赞同的行为方式,体验学习共同体的巨大能量、形成过程和作为共同体成员的强烈感受,并将其立刻转化为震撼性成长经历。值得指出的是,上述设计建基于向学生授权和学生参与项目决策的基本教学原则之上。由此,学生和教师的传统角色关系产生本质性改变。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成为主动的知识探索者和知识建构者;教师由知识掌控者和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平台建构者、学习资源提供者、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陪伴者。

三是反思。从学习的角度看,反思作为一种在特定行动情境中出现的思维活动,首先出现在实践过程之中。正是由于借助了这种不断展开的思维活动,学习者行为的盲目性才能减少,解决问题的智慧才得以表现。这种反思被称为在行动中的反思,是个人和集体共同参与、相互激励的思维活动。此外,为了更深刻地理解结果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提升思维能力,在教学计划上“反思性实践教学模式”明确要求学生在实践结束后对整个事件和过程作出个体和集体思考,以求深入反思并在整体上理解实践参与者行为和结果之间特定的关系。作为在实践环节后出现的教学环节,这里的反思称为对行动的反思。反思的方法有很多,包括小组讨论、个人的口头和书面总结、公开演讲、项目汇报会、项目图片展览、项目文字和光盘档案、项目通讯等。在这里,教师主要扮演催化者、咨询者、对话者的角色。

四是利用模式与理论引出结论。反思是能动的思维过程,而利用模式与理论引出结论则是将思维的结果抽象化。这个教学环节旨在帮助学生建构反思性思维能力,学习用人造符号表达思维结果。这种能力能帮助实践者预先想到结果以及为达到或避免某种结果而采取种种方式,也帮助学生理解有形的事物和物体具有不同的状态和价值。正如美国建构主义代表人物凯塞琳·福斯纳特(Catherine Fosnot)在《成为反思型教师》(沈文钦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五章中所说,反思抽象是学习的驱动力。人类作为意义建构者,总是寻求一种表征的形式,去组织和概括经验。而学生反思思维能力的养成,说明已经具备获取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当然,这个环节的实施,也和实践和反思环节一样,是在已经形成的学习共同体中,在实践者思想的相互激励中完成的,教师在其中扮演的主要是催化者、支持者、咨询者和学习效果评价者角色。

五是策划新的学习应用于将来。这个环节既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育目的,也符合学习者需要不断发展新的学习以便增长实践能力以及在其过程中,增长反思能力的本质需求。经过上述阶段后,学习者开始尝试将新知创造性运用于将来。这就是学习迁移,是反思性实践学习和创新循环的新开始。与前一个循环不同的是,新循环的起点不是教师,而是学生自己。学生经由“反思性实践教学模式”的循环训练,自己变成了新的学习项目策划者和实践者。反思性实践教学模式图三、“反思性实践教学模式”探索的两个阶段及其运用(一)“反思性实践教学模式”模式探索的两个阶段“反思性实践教学模式”是在教师、学生及其他参与主体持续参与“把学生引入实践,以及把实践和反思引入教育”的教育方式并不断反思教改成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个过程历时6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多元、横向探索期。时间从2002年9月到2005年6月社会工作系第一届学生毕业为止,范围涉及专业教学计划改革、专业教学计划内与计划外探索三大类七小类。其中,教学计划改革的目标是建构反思性实践教学的制度平台,方法是减少课程总量,减轻学生负担,同时增加实践教学课程和学分。专业课程教学内改革的目的是激发学生求知欲,采取的主要方法是为学生打开社会之窗,用提供实际观察社会现象的机会和学习要求,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教学计划外的探索旨在寻求实践教育的多元可能性。探索方式包括四大类。比如教师带领学生开展行动研究;在香港社会工作团体支持下,组织学生赴香港实地考察社会工作;引入模拟历奇为本的体验式学习课程;尝试服务学习(包括实习课)项目等。这些探索分别取得了不同的教育效果。或激发了学生研究社会现象的兴趣,增加了学生参与社会变革的热情和参与能力;或在让学生实际感悟专业社会工作可能达到的现实高度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社会工作本质的理解和专业认同;或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生命教育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享受社会工作专业精髓滋养的机会;或为学生提供了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学习、运用和创新专业知识的机会等。总之,在这个持续数年且不断深化和深入的“把实践引入教育,把学生引入社会”的过程中,学生不断获得新的学习激励和学习资源,不断加深着自我认知、他人认知、社会认知和专业认知能力,并经历了脱胎换骨的改变和成长。

第二阶段是集中、纵向探索期。时间从2005年6月到2008年6月本系第四届学生毕业为止,范围主要集中在“服务学习”的探索上。在评估各类反思性实践教学方式的效用时发现,比较社会调查、观察性学习或者在仿真环境中开展的体验式学习,学生在真实社会环境中亲自完成的社会服务是一种更强烈、更有效、更能改变学生价值观、更能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更受学生欢迎的学习形式。如果把 “实践”聚焦在“服务”上,学生不但能够获得反思性实践学习模式全过程的训练,并能把所学立即运用到真实的社会服务之中。由此,学习和服务、学习和创新变成一个共时态完成的丰富过程。其最大的优点是,学习目标直接指向真实的社区需求,学习动力和学习过程都服务于提升学生真实的社会服务能力,而学习效果则以学生提供真实的服务的结果和学习经历带来的成长为标准检验。这样一来,“服务与学习”既变成了学生求知的历程,也变成学生提供服务乃至创新服务的过程。服务对象和队友给与学生发自内心深处的强烈反馈,会立刻引起学生共鸣。这种共鸣会激发学生平常被遮蔽、深藏于心灵深处的人文关怀精神和强烈的学习共同体、生命共同体和社会共同体意识,以及由此萌生的强烈的公民责任意识。基于服务学习的这些独特教育品质,2005年以来一直把探索的重点集中到“服务学习”上来。(二)“服务学习”简介

服务学习(service-learning)是一种建立在经验学习理论基础之上,将课程学习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教育方法,目的是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及能力的提高,并使学生成长为富有社会责任感并有能力服务于社会的人。目前,国内对服务学习的研究和实践还很少。而国际社会从20世纪80年代就在探索服务学习。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在大中小学中全面推展服务学习。有学者认为,服务学习已经成为美国公民教育领域的焦点话题,被认为是新世纪公民教育的主要方法,甚至是唯一的好方法。服务学习与社区服务和志愿者行动不同,后者的核心是提供服务,而前者将课程、服务和反思结合起来。1990 年美国颁布《国家与社区服务法案》,从四个方面指出服务学习的特点。其一,学生学习与发展要借助于服务活动的参与,这些活动是一种有组织的服务经验,由学校与社区一起合作组织,并能够符合社区真正的需要。其二,服务学习融入学校课程,或提供学生固定时间,让学生针对服务活动中所见到所为,进行思考、讨论和写作。其三,服务学习提供机会,让学生在自己真实生活的社区情境,应用所学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其四,服务学习将学生学习的课堂扩展到社区,而且有助于学生发展对他人的关心的情感。(三)“服务学习”案例——珠江三角洲大学生社区教育项目”(2005-2008)

该项目的创意来自 “珠江三角洲工伤研究”。在目睹农民工遭遇大量职业病、工伤伤害和其他工作权利受损的严峻现实后,笔者开始思索如何动员社区参与,协助农民工预防职业伤害问题。项目启动后,学生报名十分踊跃,但是项目实际进展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绝大多数成员对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和遭受职业伤害的状态十分陌生,且大多数学生既没有经历过实习,也从来没有当过培训者,缺少自信。然而,在老师指点、专家咨询、特别是学生团队学习的过程中,项目组成员对项目目标产生了巨大的向心力。在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挫败考验后,学生最终把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融入了培训教案,催生出了参与式学习、小组学习、游戏中学习、对话中学习等一套原创的朋辈教育方法。培训的过程不再是单个培训者单方面的宣讲和告知,而是两个朋辈群体就共同关心的话题真诚的对话和心灵互动。这种互动模式带来了项目的巨大成功,不仅为300多位平江县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有效传递了朋辈支持、劳动权益、职业病预防、工伤预防、生殖健康和城市生活适应等六个专题信息,而且传达了项目小组成员对比他们年龄小的农村青年的深切关爱之情,促进了培训者和受训者以及受训者之间的互信、互爱与互动。(四)教育创新整体评估

1. 在校生提供志愿服务和专业服务形成风尚,展示了学生的人文精神、专业素质和创新潜力。2005年开始,本系学生每年为本校新生提供《大学生新生特训营》项目,以协助大学新生缓解对大学生活环境的困惑,愉快地融入新的环境之中。项目已经连续举办4年并获得大学新生和媒体好评。2007年度本系“服务学习”硕果累累。其中,仅小组工作项目就有64个,学生参与240多人次,教师参与11 人次,受益人数2210人次。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热情也越来越高。以2005级为例,2005年全班总共提供志愿服务482小时,2007年全班提供志愿服务736小时,而2008年1至9月,这个数字已经改写为3352小时,人均志愿服务时间达到99小时。

2. 毕业生专业就业率不断攀升,毕业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获得用人单位和媒体肯定。在社会工作鲜为人知的逆境下,本系第一、二届毕业学生中已经出现有较大社会反响的社会工作创造者。比如,2006届毕业生梁健玲,不但成为江门市第一位社会工作者,并在工作中打出“把社会工作的理念植入江门,开创本土社会工作模式”的口号。上岗仅两个月,其创造性工作表现引起《南方日报》、《江门日报》等主流媒体的关注。本校社工毕业生专业就业率2007 年为50%,2008年达到64.4%,比上一年增加了近15%。四、结论:“反思性实践教学模式” 对新型社工人才培养的贡献(一)解放了学生“反思性实践教学模式”把实践引入教育,把学生引入实践,为学生建构了一个民主、平等、全过程深度参与教育活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的学习活动得以从认识和重新认识自我开始,快速发展到认识和重新认识他人、认识并重新认识社会,促使学生个体和集体、人和社会、人类和自然的连接。这种连接深刻地满足了学生心灵深处最本质的、最美好的需要,使得学习的过程具有人性解放性力量。这种解放的力量让学习者产生了一种对生命的顿悟和对社会工作本质价值的顿悟,激活了学生的自信、求知热情和求知能力,使学生从厌学者快速转变成为真正的求知者、有社会责任担当感和行动能力的实践者以及中国社会工作本土模式的探索者。(二)解放了教师“反思性实践教学模式”融教与学于一体,具有教师和学生以及其他主体相互学习、互为主体、共同成长的特点。从教师学习的角度看,这个模式要求教师改变教育思维和教育行为,把教育过程与学生求知的自然过程连接起来,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向学生授权,有勇气确认学生平等参与建构中国社会工作面貌的主体资格,增强学生获得他们自己的对社会工作作决定和采取行动的机会和权力。而向学生授权,也意味着授权给其他所有正在参与推动社会工作进展并勾勒中国社会工作面貌的群体和力量,并主动与他们广泛合作。由此转变,教师将获得与学生和其他主体一道共同探索社会工作本质、发现和享受教育工作价值的权利。而学校外部力量的加盟以及学生的成长和成功,将激活教师对知识与实践本质关系深入的认识和探索。这个过程有助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禁锢的教师身心的解放。教师的解放,意味着教师摆脱“技术型教师”的禁锢向 “反思型教师”转变。而教师的解放,是教育改革得以广泛开展的关键。(三)解放了社会工作教育“反思性实践教学模式”认为,学生求知的过程绝对不是孤立的“我思故我在”的过程,而是学生与他人以及在与社会、自然环境连结成特定的社会关系的过程,是在特定环境之中,经由个体和其他主体参与,在群体共同求知过程中,相互影响、身心成长的过程。故此,帮助学生求知和求真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帮助学生寻找和发现未知事物真相的过程,也应该同时是一个寻找和发现个人与他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隐秘连接和相互影响的真相的过程。如果前一种探索是关于事物的最本质的知识,那么后一种探索就是有关社会、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最本质的知识。而学生如果能够证明,这两类知识本质上是相通的,是可以同时通过自己的探索领悟的,这种教育就是成功的教育,也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倘若如此,那么这个学习和探索的经历就会是具有震撼性的!学生反复体验这种学习方式,其探索结果就能深植于心,转化为学习者对科学和人文精神的双重信仰,将为其终生的实践能力和求知创新能力奠定根基。

社会工作是一种崇尚人文精神并以职业践行人文精神的人文学科和专业。如果教育能够激发学生全身心参与这样的求知过程,这个过程一定也是一个求真、求善、求美和真善美融为一体的探索过程,是学生专业成长和将职业社会工作价值观内化的自然过程。为了践行社会工作教育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历史使命,回应党中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社会工作教育的深切期望,反思性实践教学模式提醒教育改革者,要把教育的过程与学生求知的自然过程连接起来,打破各种教育方式无情的割裂和封闭,恢复学生与社会、求知与实践的连接,并不断创造最佳连接方式,而这正是教育改革或者解放教育的首要任务。(作者系广东省社会工作学会副会长、广东商学院副教授;本文提交2009年12月11日广东省社会工作学会主办的“广东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模式探索研讨会”)

教学与服务互为促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模式探索

——以广东工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培养方案为例

朱静君

伴随着中国社会工作从教育走向职业化的进程,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广东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在制度、实践和理论层面不断创新和拓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2008年汶川地震时,广州社工深入救灾重建第一线发挥专业作用。2009年金融危机导致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激化,给社会工作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建立怎样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发展和专业发展的需求?广东工业大学进行了教学与服务互为促进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模式的探索。一、课程建设尝试将教学与实习实训、志愿者服务结合

社会工作作为新兴专业,广东工业大学课程设置的特点是将国际化与本土化、广东社会建设需求与未来发展结合起来,注重通过体验式、实践性、项目式、开放性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技能,将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实验室与实习实训就业基地结合,促进学生实务技巧、综合素质和服务社群意识的全面发展。

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碰到的基本难题是如何通过有限的课堂教学和各种实习实训将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惯常的做法是保证专业实习的课时,加强实习督导,开设实务性强的整合课程,将大学生课余科技立项和三下乡、成长小组等课外实习实践纳入培养过程,增加教学环节的案例分析、场景模拟等。在专业教师的强势介入下,老生对新生的“新生适应性”专业项目“成长小组”成为第一个品牌,学生通过经验传递的方式在本专业开始了助人自助的尝试,伴随着志愿者形式专业服务的进一步扩展,2008年该校社会工作系的“爱心恤孤”项目、“豪贤中学心理辅导”项目和“成长小组”项目3个项目获得广东省财政厅扶持大学生课余科技项目立项(全校4个),一大批学生被授予广州市志愿者雷锋号先进个人称号。广东工业大学社会工作协会连续几年被评为百个学生社团中的红旗社团。课堂教学与实习实务结合、志愿者服务与社会服务结合,该校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社会工作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矛盾。

在长期指导学生专业实习实训、全程跟进大学生三下乡进行具体指导、带领学生从事各类社会调查中,笔者发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往往都把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分成两个不同的领域。专业实习就是把在课堂上学习过的理论、知识、方法、技巧运用到实际工作场所进行演练,老师要求学生的专业思考和反思也局限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专业实习碰到的问题和困难,根据分析作出需求评估,制定服务计划。于是专业实习实践就成为掌握的社会工作理论的运用。这当然是必要的,但也是初级层面的。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的角度看,这应该说是对社会工作实习实践的狭隘理解。

课程设置的惯常做法是:基础理论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实务理论课程,加上选修课程形成一个体系。按照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的要求,课程设置要能够支撑毕业生体现的知识、能力、素质三个体系。知识包括社会工作基本理论和价值理念、社会工作领域的政策法规、社会问题理论分析、实证研究、社会调查方法与运用、社会工作在国际社会的发展状况、本土化问题和理论前沿、发展动态;能力包括社会工作实务理论运用能力、社会工作实务技能与方法的掌握、社会工作实务操作能力;素质包括社会工作者应有的价值观和职业伦理、公关素质等等。

这种划分存在的问题是,本来应该具有内在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却成为了可观测的量化指标,实习实践过程的复杂性、可变性被忽视,结构化和明确化取代个别化、个性化原则,增加了实习实践中的迷惘和困惑。实际上,每个具体的实习实践工作场所,碰到的问题都是独特的,都是在书本无法找到现成答案的,需要实习实践的师生根据实际情况寻找解决问题和介入的方案与途径。哪怕是同样的问题,介入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各种方法和看法有时相互冲突,选取介入的方法往往面临很大压力。社会工作实务是创新的过程,探索的过程,如果把一切都事先设定和量化,只能损害社会工作服务的实际效果。

因此在课程设置中,该系采取了各个板块相互支撑和几门弹性调整与组合式的课程(占总体课程8%),根据社会发展和社会工作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状况进行调整。将专业实习基地(12个)、实训培训就业基地(9个)与实验室(3个)结合,为培养学生实务能力和技巧发挥作用。学生就业采取与实习实训结合的“打包推介”方式,依托实训就业基地一体化推荐毕业生就业。二、通过课程设置体现毕业生必须具有的知识与能力素质

这是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又一个难点。该系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尽量把各项指标明晰化,使每个目标的达成都有课程支撑为基础,实习实训为平台。

高校培养的本土化应用型社会工作人才必须具备的以下知识:一是社会工作与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基本理论,设计的课程支撑体系是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人格心理学、人类成长与社会环境、公共管理学、社会学理论等;二是把握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政策法规,设计的课程支撑有社会工作法规、社会工作行政与管理、社会政策概论、社会保障概论、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与社工实务等;三是掌握社会问题理论分析、实证研究、社会调查方法与运用,设计的课程支撑是社会心理学、高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SPSS应用、社会问题研究等;四是社会工作在国际社会的发展状况、本土化问题和理论前沿、发展动态等知识,设计的课程支撑包括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NGO管理与发展、专业英语、社会工作研究、社会性别研究等课程。

通过课程与实习实训的结合,社会工作学生应该具备社会工作理论的运用能力,设计的课程支撑有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社区工作、心理咨询与临床社会实务、社会工作实习导论;社会工作实务操作能力设计的课程支撑有社会工作实务(康复、矫正、医疗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实务(学校、儿童、妇女社会工作)、认识实习(5周)、社会调查(7周)、毕业实习(12周)、12门带实验课时的课程等等。社会服务项目策划、评估、管理、实施能力设计的课程支撑有家庭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农村社会工作、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形象、志愿者管理与培训、社区工作实务、NGO管理与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管理学等等。

开展探究式教学和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工作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社会工作强调“以生命影响生命”,社会工作者的生命就应该是高质量的、健康积极的。只有内心充满阳光的人,才能为别人输送光明。因此,社会工作者是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宣传者,积极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者,心理健康人格健全者,用专业精神和利他主义价值观服务大众的奉献者。要把学生培养成精神高贵的人,心灵阳光刚健却不失对弱势群体和有需要的社会成员的同情心,处事冷静而又对生命充满热情,外表朴素内心却深怀微妙的情趣。课程设置要让社会工作价值理念渗透其中,潜移默化,让社会工作教学从枯燥无味的讲解变成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让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技能的学习从课堂教学单一模式变成学生亲身参与感受魅力的内容,让学生对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有浓厚兴趣。广泛开展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理念,学习灵活性增强了,学生的兴趣也随之增强了。在推行体验式、实践式、项目式、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技能过程中,学生创新意识大大增强,学习态度明显改善,科学精神得到培养,学习方法和效果自然会发生显著变化。

学生在大学生课余科技立项、挑战杯、志愿服务项目等方面成果卓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主动探讨,通过实践探索、小组合作、协同攻关、志愿服务的方式介入各种类型的社会服务,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分工协作的良好习惯基本养成。在课程改革的不断创新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构建互动课堂;实习实训实践有声有色,取得突破进展;教育科研氛围浓郁扎实有序,师生或合作或教师指导学生发表教学科研论文数篇;课程改革老师和学生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该系推行体验式、实践式、项目式、开放式探究,对于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为学生动手、动脑的主动参与过程,教学中广泛地应用探究教学、问题解决、情景教学、开放教学、合作教学、项目教学、实践教学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启迪学生思维提升专业素质,取得较好的效果。三、教师介入社会服务和政府决策咨询,为教学与服务结合铺设实际平台

教改的问题是教师的问题。教师介入社会服务和政府决策咨询,为产学结合铺设实际平台是广东工业大学社会工作系社会实践的特色之一。主要表现在:教师用专业精神和实际行动支援汶川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社工系师生捐款捐物,四位教师和两位学生用实际行动在汶川第一线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开展持续服务,从6月到8月,延续了几十天,并作为抗震救灾第一线志愿者受到广州市市委书记、市长在汶川县城的接见和亲切慰问。广州社工的援川行动得到了广州市民政局的大力支持,后发展为直接由民政系统亲自主持的广州社工行动。该校社会工作教师亲身参与第一线抗震救灾直接服务和调研是广东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中人数最多的,受到了民政系统的表彰:“你们是我们时代的英雄群体”。利用灾区重建第一线的亲身感受和专业服务经验与反思,老师们连续开设各层面各类型的《灾难救助与社会工作》讲座,推动了校内外对灾区重建的关注和对社会工作的认识与了解。

教师积极介入社会政策的影响,参与对政府公务员社会工作专项培训和行业人员专业培训,提高了学校和社会工作专业以及教师本身的社会知名度。2008年作为民政局全国社工师考证的承训单位培训民政系统干部接近800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望。广州市民政局、越秀区民政局和各街道纷纷邀请该系教师为他们开设讲座。2009年,该系教师连续两期参与了广州市局级、处级干部社会工作专项培训班《社会工作基本理论概述》授课工作;深圳社联社工中心、深圳龙岗民政局、东莞社工机构的社工岗前培训,都邀请该系教师讲课。这是社会对该校专业教师的认同,也是专业教师参与推动行业发展的行动,是教育界和实务界共融共发展理念的践行过程。特别是在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过程,也是他们推展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的过程。该系教师长期扎根社区,做大量的社会调查社区探访,为街道开设社会工作各类型讲座几十场,为推动社区工作专业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多位教师参与广州市政府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文件起草和论证、东莞市政府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文件论证,担任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和项目评估专家、东莞市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评审专家。系主任被市民政局推荐为广州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同时社会工作系教师出资举办的两个民办非企业社工机构为教师参与实务和科研、学生实习和就业提供了支持。该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在广州市民政局和学校支持下,率先创办两家民办非企业专业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并实现政府购买服务,被称为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中先行先试的特殊族群。两个机构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专业实践平台,给学生创造就业机会,并承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中先行先试,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社会工作专业是应用型文科专业,为了推进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该系建成系列社工实验室和外校实训基地网络。校内实训室的主要作用是仿真模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主要是社区和社会服务机构。该系还建立了高质量的校外实习基地,其中广州14个,深圳4个,东莞2个,中山2个,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多元化的、高质量的实习场地,满足学生专业训练的需要,也为社工专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社会支持。

教师介入社会服务和政府决策,第一时间了解社会发展对社会工作教育培养人才的要求,为教学和服务结合铺就了实际平台,也为学生实习实训、实践就业创新了渠道和模式。使集中实习、分散实习、就业实训等做得名副其实有声有色,极大鼓舞了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和专业热情,为教学与服务互为促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模式注入了新的现代元素。该系正努力探索在教学和实践过程突出“产学结合、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示范专业,以培养该校特色的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为目标。(作者系广东省社会工作学会副会长、广东工业大学社会工作系主任、教授;本文提交2009年12月11日广东省社会工作学会主办的“广东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模式探索研讨会”)

扩散论:大陆社会工作教育研究的新范式

周利敏

以往研究大陆与西方社会工作教育关系时,主要有“全盘西化”、“西为中用”、“本土化”和“全球化”等视角,但事实上这几种视角都有其局限性,而“扩散论”能提供另一种新的范式选择,这种范式对于第三世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大陆社会工作教育不仅具备“初级扩散”的特征,而且也具备“次级扩散”和“混合扩散”特征。大陆社会工作教育在经历“典范转移”过程之后,应逐步迈向“去中心化”、“多元性”、“主体性”、“在地性”和“本土性”,尤其要关注“自主性”和“扎根化”这两个基本议题。一、关于社会工作教育的研究:范式与主题

扩散论范式对于第三世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大陆社会工作教育是西方社会的舶来品,呈现出显著的“扩散性”特点。在西方有关“扩散论”(Diffusion Theory)的研究中,学者平良(Taira)、基尔比(Kilby)、保罗(Paul)较早运用扩散观念来讨论美国社会工作专业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科利尔(Collier )、梅斯克(Messick)等人也以“扩散论”范式探讨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的发展历程。在台湾,黄彦宜认为台湾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是美国强势扩散的结果,林万亿也将扩散理论应用于台湾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脉络的研究中,许展耀甚至认为台湾社会工作教科书中就连专有名词和术语都是中规中矩照搬过来的。王卓圣通过对香港社会工作发展历程的研究指出:香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基本上是受英、美、加拿大等国家的影响,是“扩散模型”最传神的写照。郑怡世也认为,西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方法先通过日本,然后再扩散到台湾。这些研究虽然探讨了第三世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被西方世界强势扩散的历程,但并没有深入探讨“被扩散的国家”的扩散类型有哪些,又是什么因素促进“被扩散国家”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存在和发展等问题。

检阅大陆文献,还未见专文从“扩散论”视角来探讨大陆与西方社会工作教育的关系,大陆学界讨论二者关系主要有这样几种视角:第一是“全盘西化”视角,强调“拿来主义”,但很多学者对“全盘西化”的提法比较反感。第二是“西为中用”的观点,强调建立符合国情与国际标准的训练标准,但“西为中用”更多的只是一种观点,而非分析范式。第三是“本土化”范式,这种范式目前是学界的主流,指通过学习西方社会工作教育经验,在大陆社会文化脉络中,建构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工作教育模式,但这种范式对于西方如何影响大陆社会工作教育及二者的互动关系如何等问题存在着明显不足。最后一种是“全球化”范式,这种范式认为大陆社会工作教育之所以呈现“西方”的特点,是由于“全球化”的后果,是大陆与西方互动的结果。这种范式对于解释近年来大陆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最新趋势具有比较好的解释力,但对于大陆恢复早期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的解释同样存在不足,那时的“全球化”现象并不明显。

在参考国内外同行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以“扩散论”范式为切入点来检视大陆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特征,并尝试性提出“初级扩散”与“次级扩散”两个新概念,期待将“扩散论”研究推向深入。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是:西方思潮如何影响大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其途径或模式有哪些,如何批判性反思大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过程中的“扩散性”现象。二、“初级扩散”与“次级扩散”:扩散概念及类型“扩散论”主要是指来自外部因素的示范效果会对该国社会政策造成形塑作用,研究的焦点从以往注重社会内部分析,转移到分析不同的社会与国家之间的互相模仿与学习。这种范式最早应用于不同国家的社会福利、社会安全制度或体系的趋同现象,后被用来讨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相对较早、较高的美英等西方核心国家,对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相对较迟、较慢、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例如日本、台湾、香港及第三世界国家等)。换言之,“扩散论”就是指欧美等西方国家主导发展中国家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模式,发展中国家在模仿或移植这些“先进”国家的模式后,会获得快速的发展。

扩散又可以分为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初级扩散模式”,指的是英美等西方国家的社会工作思潮直接扩散到邻近国家或第三世界国家,最典型的例子是德国于1883年建立的社会保险制度,欧洲邻国的社会政策制定者纷纷仿效。在当代,随着英美等国对民主国家影响力日益扩大,其社会工作专业也通过教育、外交、经济等管道直接向第三世界扩散。在全球化脉络中,直接学习与模仿西方国家知识、文化与制度也成为位于边缘地区的第三世界的共同趋向,他们往往直接取材于英美等国最新、最实用和最容易学习的知识与技术。米基利列出直接扩散的主要途径有进修培训、国际性的专业组织、国际性会议、学术交流以及各种形式的个人接触等。

另一种是“次级扩散模式”,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从西方国家中心地带依次向落后边缘国家或第三世界扩散。具体是先由最核心的国家传到某一国或地区之后,再由此国或此地区传到第三世界,也可以称为“扩散的扩散”。如果说“初级扩散”是一种直接扩散,那么“次级扩散”就是间接扩散。例如:欧洲殖民母国曾大量将其社会安全制度或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介绍给拉丁美洲、亚洲及非洲的殖民地。米基利认为,虽然殖民政府的政治力量早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消退,但这些国家挟带在殖民时代所获得的丰沛利益以及过往的权力与威信,依然树立牢固模范供非西方社会参考与仿效。换言之,“次级扩散”观点虽然也认为亚、非、拉丁许多国家的社会工作专业是西方舶来品,但都是经历某一国家或地区中介转移而来。三、大陆社会工作教育实践中的“扩散性”表现

就大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而言,其明显超前于本土化专业实践,具有“后生快发”、“教育先行”、“师资滞后”、“拿来即用”等特点,更是清晰地呈现出被西方“扩散”的结果,但与其他第三世界国家不同的是,大陆社会工作教育不仅具备“初级扩散”特征,也具备“次级扩散”特征,是一种典型的“混合扩散”模式,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大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具有明显的“初级扩散”特征。在发展早期,由于社会工作是新生事物,内地学者大都抱着学习的态度并认同西方社会工作教育的专业性与先进性,强调西方社会工作知识与大陆传统文化的相融性,宣称社会工作中西方理念与价值具有一般性。一些学校派专业教师到社会工作发达国家和地区学习或培训,或者一些人士积极寻找各种渠道留学海外,回国后任职于大学。由于其位居知识生产权力中心,通过大学这个知识生产基地以专家角色直接将美英等国所建制的主流社会工作知识体系、教育制度与工作方法直接引进过来,期待大陆以“美式社会工作”专业建制为模板而加以学习。例如,在课程设计中,直接引进“社会工作方法”与“社会工作实习”等被西方国家社会工作教育部门订为基础课程的科目。

同时,这些学者与政府部门关系密切,经常以“社会行政”或“社会工作”专家角色积极参与政府部门的咨询与决策,极力将西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模式推荐给权力部门,再加上他们所推介的社会工作并未挑战威权体制的统治权威,而且还宣称社会工作具有稳定社会秩序的正面功能,是社会秩序的安全网和稳定器,这样容易获得政府的信任与支持。因此,这些学者得以专家权威的身份主导了大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论述权,西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理念与方法也通过这些学者而被直接扩散。此外,一些地方政府或高校也会邀请甚至聘请国外社会工作专家为顾问,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直接提供咨询和建议,尽力使大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课程规划、系统、架构体现西方国家的特点,如民政部社会福利与社会进步研究所与英国发展研究所于1996年9月在北京联合举办的“中国社会福利体制改革国际研讨会”,直接邀请国外专家为大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提供建议。通过这种“初级扩散”模式,西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示范效果被直接扩散到大陆,对大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次,虽然大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美英等国的“初级扩散”,但也不能忽视港台地区的“次级扩散”的影响,大陆高校社会工作教育课程与专业实习较多地借鉴了港台经验,所用的重要教学参考书大都来自港台,而港台地区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理念的基本框架又来自西方。换句话说,英美等国的社会工作思潮扩散到港台地区之后,又由这两地区辗转传入大陆,使得大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明显呈现出“次级扩散”特点:

其一,港台社会工作界派遣专家和学者赴内地交流经验。如1986年至1989年间,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系协助中山大学发展社会工作课程,并派出老师到中山大学授课,1988年香港理工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办“亚太区社会工作教育的现况与前瞻研讨会”,为即将筹办社会工作课程提供咨询及意见,1990年又派出三位老师至北大为其第一届社会工作系师生讲授《社会工作导论》。香港社会服务联会与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1990、1993年曾联合举办了两次“研讨会”,1994年,香港方面又与内地共同召开了“华人社区社会工作教育发展国际研讨会”。1991年至1996年间,香港理工大学、北京大学及英国的诺丁汉大学展开《三方交流合作计划》,并逐渐将合作计划扩展至中华女子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及民政管理干部学院,合作的内容包括师资培训、编撰社会工作教材及建立社会工作图书馆等。其二,香港社会工作学界也邀请内地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和学生到香港访问或进修,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大学社会工作系则是直接招收中国内地学生来港攻读硕博士学位。华南农业大学社会工作系从2002年以来,每年都派20至60位学生和老师去香港和台湾进行参观、交流与实习。最后,部分香港基金对内地高校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直接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如香港林护基金会就曾资助过中山大学社会工作系。

综前所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无论是美英等国对大陆的“初级扩散”,还是港台地区的“次级扩散”,都对大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起到了独特作用。四、小结:“扩散性”后果及超越

面对“初级扩散”和“次级扩散”的现实,大陆社会工作教育界是被动回应,还是主动迎接挑战,是全面模仿还是尽力抗拒,或者批判性反思后再加以学习?林万亿认为不应全盘拒绝来自工业国家的扩散,事实上也是没有办法完全拒绝的。史柏年也指出鉴于大陆社会工作“后发外生”的特点,使得大陆社会工作教育学习“欧美传统、港台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要从“拿来主义”开始,经历一个“典范转移”过程,但要减少对核心国家的依赖,因为“过度扩散”会造成大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迷失。

学者保罗认为,西方国家与被扩散国家都曾天真地以为,西方社会所建制出来的主流社会工作知识与方法具有“普遍性”意义,可以超越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解决各个国家的社会问题。拉格(Ragab)指出,这其实具有浓厚的种族中心主义色彩,哈默德(Hammoud)则把这种现象归结为发展中国家受职业殖民主义以及文化殖民主义对殖民意识持久化所产生的影响,米基利更是形象地以“专业帝国主义”(professional imperialism)来指称源于北美及欧陆文化传统与意识型态的社会工作专业没有经过任何反省而被扩散至第三世界国家的现象。“专业帝国主义”忽略了第三世界国家独特的社会环境及历史文化脉络,没有和第三世界进行“在地化”联结,没有意识到第三世界国家自己才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的真正“主体”,从而导致西方宰制第三世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的现实。

在此背景下,学者苏保罗(Sewpaul)和琼斯(Jones)强调社会工作教育要特别注重文化多样性,要考虑当地独特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沃尔顿(Walton)和奥布(Abo)等学者也指出,本地社会工作教育者和实务者应该创造性地发展自己的策略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满足自己的需要。米基利也主张社会工作教育应在本国独特的环境和制度中找到真正的根基,使其能够走向成熟并具有独创性。也就是说,社会工作固然以共同的社会需求为基础,但是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经济及文化的差异性,也使得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方法与内涵具有异质性。从这个层面而言,中国大陆的社会工作教育应更加注重本国的独特属性,西方社会工作是在助人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专业实践先于专业教育,而大陆的社会工作教育是在没有职业化的土壤中发展起来的,专业教育早于专业实践。同时,王思斌指出大陆的社会工作是行政性的,具有“半专业化”及发展的非均衡的区域化等特征,这些都决定了大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不能被“过度扩散化”。事实上,由于西方“专业帝国主义”对大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过度扩散”,已经造成了一些消极的影响。首先,大陆的社会工作教育使用的教材主要以美国和港台地区为主,科恩指出这种“中美混合式”、“中西混合式”或“全面覆盖式”并没有经过深刻反省与转化,有生吞活剥之嫌。大陆学生学习与西方学生相同的教科书,被训练应用相同的理论与方法,试图来解决自己社会中的问题,往往会力不从心。其次,一些社会工作学者过分注重对西方理论移植,而没有重视大陆文化及处境对社会工作实务的深刻影响,对本土实务工作方案的发展与评估也往往关注不够,难以编撰本土化教材,卡利尼(Nimmagadda)认为这使得第三世界国家的教师在教授时比较吃力,学生在学的时候也觉得无味,可形象称之为“隔靴抓痒”现象。最后,由于片面仿效,大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目标仍然较为模糊,课程规划也不明确,这也造成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大陆虽然发展了20来年,然而并没有得到与西方社会相似的专业认同与专业地位。

如何摆脱 “过度扩散化”现象?一方面,米基利认为发达国家在社会工作上要学习非发达国家的经验,尤其要重视东亚经验,西方学者首先要放弃、摆脱“中心主义”或者西方经验的“普适性”习惯性思维。另一方面非西方国家对于重构社会工作的知识框架也应承担更大的责任。尤其在“后现代主义”脉络下,大陆学者和专家应以批判性思维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重新定位,使之逐步迈向“多元性”、“在地性”、“主体性”、“歧异性”和“去中心化”,约翰逊(Johnson)强调尤其要关注社会工作教育的“自主性”和“扎根化”(authentization)问题,这已经成为大陆发展社会工作教育的两个重要概念和议题。(作者系广东省社会工作学会理事、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本文提交2009年12月11日广东省社会工作学会主办的“广东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模式探索研讨会”)

浅谈社会工作教育与人才培养的范式创新

梁露尹

众所周知,专业社会工作是西方社会的产物,而中国在社会工作领域的发展较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要晚,现在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回顾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历史,真正进入专业化道路的探索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的。一、社会工作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过去短短的二三十年发展过程中,这个专业逐渐走向规范化,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社会工作的理论教育方面,国内社工知识理论的发展主要还是采取“舶来主义”,片面吸收西方国家的理论和知识而缺乏结合本土经验进行总结提炼的科学研究精神,结果导致一方面“舶来”的先进理论精髓无法被真正吸收,另一方面理论放在过于理想化的高度,无法真正有效指导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实践。二、社会工作教育与人才培养的主要对策

解决社会工作教育和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困境,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在社会工作理论教育方面

第一,国内的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要进一步加强与国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增加相互专业观摩与学习的机会,使从业人员对国外先进理论的认识不再局限于书本里缺乏生命力的理论,而是真正领会这些先进理论在西方国家同行实践应用中是如何发挥效用的。第二,社会工作行业在高校教育中的人才培养应采取更科学的模式。社会工作在国内逐步成为独立专业的同时,也应该在高校教育中与社会学逐步相区别、分离。第三,社会工作是一门以应用为主的学科,它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高校须引进更多同时具备社会工作研究与实践经验的教师为行业培养专业人才,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帮助学生吸收理论知识,更能把实践经验和技能分享或传授给学生。(二)在社会工作实习教育方面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培养除了需要依靠理论教育模式,还需要建立成熟的“师徒式”实习督导模式。现在有许多“科班出身”的社工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困境,同时他们在参加工作的过程中也遇到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困惑。为解决这些矛盾,高校和机构应建立合作网络关系,共同培养业内人才队伍。高校除了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构资源,还要认真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进行跟踪与监管,并帮助学生鉴别所实习的机构是否具备足够资格提供实习督导。同时,机构也要肩负起行业责任,为学生在机构实习期间创造更多的机会学习所需的专业实操技能,让有经验的社工以类似传统“师徒式”的方式督导学生实习,而不是把学生当成机构里的免费“打杂”劳动力,耽误学生锻炼实操技能的需求。社会工作行业内也应尽快设立督导模式的相关标准,例如设定机构督导资格标准等,以确保社工人才队伍的培养逐步走向规范化。(作者系广东省社会工作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残疾人康复中心社会工作部负责人;本文提交2011年6月21日广东省社会工作学会主办的“社会工作范式创新研讨会”)

【企业社会工作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情、理、法的和合

范英

在中国,市场经济正在逐步展开,各种经济成份的企业要生存、要发展、要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无不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进一步认识企业社会责任以及如何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问题。对这个问题,国内外一批有识之士已作了不少研究,其主要特点是较多地从专业的角度、技术的角度来探讨,这是很有必要的。在这里,笔者则想从综合的角度、普适的角度来作点新的考察,也许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拓展有所参考。一、企业社会责任是种和合

所谓企业社会责任,在笔者看来,就是情、理、法的和合,就是企业在合情、合理、合法三大方面的协调与和谐。其中:(一)情是社会责任的基础

合情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础部分。问世间情为何物?情有血缘情、地缘情和业缘情。血缘情主要是指骨肉情:或是祖辈情、父辈情、子辈情、孙辈情;或是父子情、夫妻情、儿女情、手足情、姊妹情、娘家情、长幼情等这些骨肉亲情。地缘情主要是指故乡情、邻里情、山水情等等。而业缘情主要包括学友情、工友情、战友情、师生情、师徒情这些方面。在血缘情、地缘情和业缘情基础上生长出来的民族情、爱国情,应该说是更为高尚的情。通常讲:人情好,饮水甜;千里送鹅毛,物轻情意重;感情深,一口闷;知恩情、报恩情;情意绵绵无尽期,来世还作有情人;情投意合心相许,海枯石烂不动摇;加之日久生情、脉脉含情、似水柔情、似海深情、澎湃热情、洋溢激情;还有亲不亲,故乡情;有情不怕路途远,隔山隔水心连心;千里姻缘一线牵,情人眼里出西施;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曾记否,在许多文艺作品中,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活唱了荆轲刺秦王之前友人送别的悲歌;又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及“送君送到大路旁,革命情谊永不忘”等等,无不突现出性情中人的悲壮之情、故友之间的相知之情。可见情遍大地,情满天下。更可见无情未必真君子这句话是很有根据的。说到底,情是社会环境的产物,谁也离不开,剪不断、理还乱。作为社会中的企业既有这些个情的社会基础,就有这些个情的社会责任。合情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础部分。(二)理是社会责任的主导

合理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主导部分。在中国历史上,“天问”的记述是很令人难忘的。而天问的主语却可以归结为四个字,叫做天理何在。故理有道理,大道理、小道理;理有情理,情在理中、理在情中,情与理往往是贯通的;理又有文理、哲理,即既有道理也有情理;理还有真理,是指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知。人们都说,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真理是相对的,绝对的真理并不存在;列宁有句话经常被人引用,讲的是真理只要向前跨进一步,那怕是小小的一步,都可能变成谬误;大家经常讲,要坚持真理、追求真理,只要主义真,砍头不要紧;在坚持真理方面,要理直气壮;当然,处理日常事,有理不在言高,得理要让人,输人不输理,怪人不知理,通情达理,以理服人是理所当然的。一句话,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处处碰壁。因此,一个社会,有正义,有公理。维护正义,维护公理就有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构成,当然不只是有情,还要有理,才合乎情理。企业社会责任是以情为基础、以理为主导的。这样的企业社会责任是合理的。在中国,世称礼仪之邦,很重视礼。礼与理在很大程度上讲是互通互成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中的理,也包含着这个礼。礼通则理通,理顺礼也顺。所以说,企业社会责任构成部分的合理即是容天理,而不是天理难容。也不是弃礼唯理、无礼求理。否则,问天也白搭。(三)法是社会责任的根本

合法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根本部分。法有旧时的家法,包括家规、家教;有旧时的族法,包括族规、族教;有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各自相对适应的国法,包括各种具体的法规、法制等等;在当代中国则有宪法以及以宪法为母法形成的子法、部门法、民法、刑法以及各种党政规章制度等。在中国文学名著中,与法字有关的要数《封神演义》为最,其次是《西游记》。但这个法是法术的法,是故弄玄机的变戏法,不是这里所讲的法,例如孙悟空有72变,变来变去还是孙猴子,不能代替这里所讲的法,与这里所讲的法完全是两码事。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中国不仅要以德治国,更要依法治国、治省、治县、治区,治党、治政、治军、治农、治学,更要以法治商。如国外一批发达国家或地区,法律越全面、系统、具体和无孔不入,整个国家或地区所养成的法治水平以及人们的法制观念对当今中国无疑有着许多借鉴之处。作为公民或企业,守法遵纪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以法律为准绳,拿起法律武器来捍卫应有的权利,履行应有的义务,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时代将会到来。在社会中生存、发展的个人与企业,不仅要讲合情、合理,更要讲合法。也只有合法才是最根本的。所以合法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根本所在,是企业社会责任构成的根本部分。离开这一根本部分,企业社会责任的合情与合理便会失去法律的标尺,变得无法无天,无法驾驶,一切都会乱套。二、企业社会责任必须强化

企业社会责任的合情、合理与合法,虽然分别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础、主导和根本,但只有这三者的和合即协调和谐,才能使企业社会责任的构成达到有机的整合与同一。因此需要强化三者,同时又要强化三者的和合。(一)在强化合情二字上下功夫

这里所讲的合情,必须以合理为主导、以合法为根本。人情大过天;为情所困、为情所害、为情而亡的现象,在人世间、在企业中是常有的事。那是把情看成高于理、高于法,甚至以情代理、以情代法的恶果。前几年报刊上曾经报道过一件事:某企业有位靓女会计,为了讨好男友,情愿把企业的巨额款项挪来给他花费,结果是可想而知了。这些年来,一批贪污的官员或企业家里头,往往与亲戚、朋友、同学、同事等结党营私、串通犯罪的事实,多是与合情二字南辕北辙造成的。这些教训实在深刻。所以在企业社会责任中,首先要在知情、动情、真情、深情和长情的基础上强化合情二字,没有这个强化,便有可能是泛情、乱情、疯情、狂情、恶情或灾情。这是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完全背道而驰的,必须避免,也完全可以避免。(二)在强化合理二字上下功夫

这里所讲的合理,必须以合情为基础、以合法为根本。或以理代法,或强辞夺理,或无理取闹,或歪理假理,或伤天害理,都不是合理的要求,不是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赵树理先生曾经刻画过一个很好笑的小人物,外号叫做“常有理”。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哪有什么无时无处都代表真理化身的“常有理”呢?只是脸皮太厚,本性难改,自诩为“常有理”罢了。人们通常对那些不合理的东西是持否定态度的,但身处江湖的旋涡之中,晕头转向,利令智昏,往往又难免产生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片面现象。这些年,房地产开发商野蛮迫迁的事例,克扣农民工工资或卷款潜逃的老板的事例,工厂造成污染的极为严重的事例,以及不少骇人听闻的伤天害理的事例,无不说明企业中的许多牙齿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许多烂疤痕,企业与社会各方发生的许多矛盾与纠纷,若不以合理为主导,以合法为根本,强化合理这二个字,企业的社会形象肯定会大打折扣,企业的生存肯定会大成问题,更谈何企业的社会责任呢?(三)在强化合法二字上下功夫

这里所讲的合法是既合情又合理的东西。法不容之情与法不容之理也许是不合法的情与理,但合情又合理的东西肯定是合法的东西。特别是在企业社会责任中,以合情作为基础、合理作为主导,合法才能突现出根本的作用,因此,知法、守法、护法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根本所在。当前社会上伪劣商品泛滥成灾,成为一大社会公害,但屡禁不止、屡打不绝,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势,究其主要原因,就在于那些企业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唯利是图,无法无天,守法、护法的社会责任早就抛到九霄云外。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对这种恶劣的现象必须花大力气加以消除,必须从根本上强化知法、守法和护法的意识与行为,强化合法的意识与行为,特别在打开国门、与世界市场接轨的过程中,不仅要强化国法意识与行为,还要强化国际法律意识与行为,使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信条真正成为普天同求的理想境界。在中国,在当今,这就是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重中之重、紧中之紧。(四)在强化和合二字上下功夫

前述企业社会责任的三大构成——合情为基础部分,合理为主导部分,合法为根本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只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其中一个部分而无视其他两大部分,或断着臂吃饭,或跛着脚走路,或瞎着眼摸象,断难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完整构成和企业社会责任的正面效应。因此,坚持企业社会责任三大构成部分的有机和合、协调与和谐,企业才能成为完全的健康的正常“人”,企业才能在社会责任的合情、合理和合法的系统链条上把握自如,事半功倍。当然,企业社会责任中的基础部分、主导部分和根本部分本身也各有其相互对应的小系统,同样要有个和合的理念方能成效,方能提升企业社会责任三大构成部分各自的内在实力与外在张力,方能演奏出企业社会责任的优美乐章,为企业自身和社会众生造福无穷。(作者系广东省社会工作学会名誉会长、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顾问、研究员;本文系作者2007年9月29日在“广东省社会工作学会成立大会暨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工作论坛”上的发言)

浅论企业信用文化培育

黎明泽

近几年来,企业信用问题不断浮现,企业信用已成为当前全社会高度关注和讨论的问题。以食品行业为例,尽管质量标准不断提升、质量检测技术不断提高,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不断强调,但食品安全事件还是层出不穷。为什么?质量检测和监控、法律制约和制裁,对于企业信用来说固然不可或缺,但这些外部性的制约无法从根本上制止或消除企业信用问题的发生。如果没有内在的力量主导企业主体的信用行为,不法企业始终会寻求一切办法钻法律或技术的漏洞,导致企业信用问题的发生。而这种“内在的力量”,就是企业信用文化。企业信用文化,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宏观层面,指在全社会形成的全体企业自觉遵守信用理念、实施信用行为的人文理念和文化氛围;二是微观层面,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交易、合作过程中形成的以信用为原则的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企业信用问题的治本之策,关键是信用文化的形成及其熏陶、濡染、感化和社会舆论功能的有效发挥。一、企业信用文化培育的重大意义

企业失信行为导致的信用危机,对中国和谐社会建设、市场经济完善和企业健康发展都造成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在当前的情况下,企业信用文化培育至少在以下方面有着重大的意义。(一)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之义

企业信用和社会和谐有着紧密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经济发达,商品活动频繁,企业已成为社会的重要主体之一。它们的信用状况,时刻关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和成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作为社会重要主体之一的企业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社会契约、遵守法律和法规要求,坚守信用进行生产和经营,自觉维护有序的生产环境和流通秩序。和谐社会的实现,要求企业信用的倡导和普遍存在,要求企业信用文化的形成和弘扬。而文化是以精神和意识层面反映的社会存在,是一种气质、风格。信用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对企业信用行为的无形约束力和引导力,有时可能甚于法律,或是法律之外促进企业信用的另一只有力“抓手”。企业信用文化一旦形成并盛行,企业就会感觉到“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文化约束而不愿“冒天下之大不韪”做出失信行为,进而自觉地守信生产、守信经营。这样,政府对企业信用行为的管理和约束就事半功倍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信用文化的培育对于和谐社会建设来说显得尤为必要。(二)市场经济完善的必然要求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坚定推行者吴敬链曾指出,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在市场经济中,虽然有一套法律法则规范企业的运作,但同时也离不开一套道德伦理体系的约束。法律法则和道德伦理对于企业来说,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信用就是这套道德伦理体系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大部分企业行为,特别是交易都是基于信用、契约而进行的,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难以正常运行。当前食品安全事故、欺诈、欠账等企业失信行为接二连三地发生,反映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信用基础和企业主体信用观念的薄弱。这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不仅要注重通过有关法规、机制的健全来规范企业信用,更应培育一种企业信用文化,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以信用文化约束和规范企业行为。这两者犹如药物之外用和内服,双管齐下,标本兼治,达致最快、最好之功效。(三)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民无信不立。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稳足、谋发展,信用也不可或缺。企业之于信用,就如人之于生命。如果一个企业失去了信用,就如同一个人失去生命。许多事实证明,企业讲信用,就会具有竞争力,拥有市场;反之,就会丧失竞争力,失去市场,最终被淘汰。一些老字号、老品牌纵横数十、甚至数百年,但最终因信用问题而晚节不保,名誉扫地,确实值得深思。当今,大多企业都意识到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企业文化建设成为商品生产、经营以外的一个重要领域。在这一契机下,应当把信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涵,着力培育信用文化,使信用内化于企业之“心”、外化于企业之“行”,融化于企业的的生产、经营行动当中。唯有培育信用文化,以信用文化引导信用行为,才能保障企业健康发展。二、中国企业信用危机现状剖析

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艰辛探索,中国已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在这过程中,大多数企业探索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生存方式,如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现代契约经济的完善、有序竞争模式的形成等等。应该说,中国已初步建立起以契约为基础的现代信用经济,企业信用成为主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生命线。但也无可否认,企业信用发展良莠不齐,企业对政府、企业对消费者、企业之间的失信行为时有发生,企业信用危机已逐步凸显并产生巨大的负面效应。归纳来说,企业信用危机的出现,主要源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一)市场主体不成熟条件下的道德失范

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伴随着市场主体从出现到发育成熟的全过程。所谓市场主体,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从事交易活动的组织或个人。这里仅论企业这一市场主体。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之后,虽然企业的角色已实现了转换,特别是国有企业,由保护走向了开放,由被动发展走向了主动竞争,但总体上说还处于不成熟的发展阶段,仍不能善于处理合作与竞争、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等之间的关系。个中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企业产权制度尚不明晰。多年以来,各界极力呼吁和探索明晰国有企业的产权,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也强调要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但至今效果仍不明显。在产权模糊的情况下,企业决策者的利益和企业的长远发展没有直接的联系,在对收益不具有分享权的同时,对风险也无需承担太多的责任。对于企业决策者来说,最佳选择是注重短期利益,信用问题自然也不在考虑之列,企业失信行为频频发生就不足为奇了。另一方面是由于转型期中国传统文化解构和道德缺失。目前中国正处于急剧转型时期,传统的文化和道德体系受到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巨大冲击,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文化、道德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出现文化、道德约束的真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首要价值观是追逐利益的最大化。在失去文化和道德约束的情况下,一些企业在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经营理念的支配下,利令智昏,丧失行业道德,进而导致企业失信行为的发生。(二)法制体系不健全情境下的约束失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道德经济、信用经济,也是一种法律经济。法律作为市场经济规则的最有力的维护者,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必要保证。和发达的市场经济相比,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市场经济法律体系还不够健全。一方面,法律的不完善,对契约关系、债权人的保护都不够,此外,重审判轻执行的执法方式,更使债权人的法律维权只停留在一纸判决书上;另一方面,失信受惩制度尚不够完善,法律对企业失信行为未能构成有效的震慑力、约束力和制裁力,失信者没有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失信成本和失信收益、失信成本和守信收益之间出现严重失衡。失信成本过低,远低于失信收益,不仅可能导致企业失信行为的发生,甚至违法行为都可能出现。(三)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市场失灵

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和专业化,绝大多数在市场上交易的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情况日益明显。现代经济学把市场交易双方的信息拥有量的不对称视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缺陷之一。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企业信用危机的重要原因。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交易,“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就可能欺骗另一方,而导致另一方决策失误;损害另一方的经济利益。在企业层面上,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信用缺失将对中国的资本市场、商品市场和就业市场运行造成极大的伤害,甚至可能成为制约整个经济稳定增长的最大隐忧。”这样,市场就无法有效发挥其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并保证有序运行。特别是在一次性博弈的情况下,互不信任是交易双方的理性选择,更将引发企业失信行为的泛滥发生。三、企业信用文化培育的主要方略

虽然信用文化的形成对于企业信用行为具有重要的引导和约束作用,但由于文化是一种人文历史积淀,企业信用文化的培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渐进的过程,需要通过正确的教育导向、舆论导向、制度导向、利益导向的推动,全社会共同努力多管齐下。当前社会企业信用危机的日益凸显,诚信文化培育的当务之急,从宏观方面来说是完善公开的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建立企业信用的利益导向和褒惩机制;从微观方面来说是加强企业内部信用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公民意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一)完善公开的企业信用信息系统

公开的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是依托现有的电子信息网络,采集、更新和为社会大众提供企业信用信息的统一信息查询平台。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的完善,对于弥补市场经济信息不对称的不足、降低企业交易风险和成本有着积极的意义。目前,中国已开始企业信用数据库信息系统的试点工作,但全面铺开和完善尚待时日。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属于社会公共服务的范畴,应当向社会公开,实现企业信用信息查询、交流的社会化,形成信息共享机制。公开的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的功能,一是通过各市场主体在信息较为对称的情况下,在交易过程中多次重复博弈,达致均衡,从而建立企业信用;二是通过这一信息系统,建立一个全社会共用的信用档案体系,让企业的信用状况公布在“阳光”之下,增强企业信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建立企业信用的利益导向和奖惩机制

培育企业信用文化,应当建立起企业信用的利益导向和奖惩机制。对于信用企业,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给予表彰和激励,如在新闻舆论宣传、税收、免年检、给予信贷额度、享受通关便利等方面予以优惠,让信用企业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实惠。同时,广泛开展星级信用企业等评比活动,以点带面,典型引路,激发企业的信用热情。当然,要衡量一个企业的信用程度,以及给予什么样的利益回报,还需要一个科学、可行的指标体系。这就需要发挥政府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并且充分发挥民间信用评估机构的作用,建立权威、统一的信用评价标准体系。对于企业失信行为,要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基础上,加大惩罚力度,使失信的成本远大于失信的收益,使失信的收益远低于守信经营的收益。在这方面,要注意道德惩戒和法律惩戒相结合,使失信企业不仅利益受损,而且道德受损,从而发挥社会舆论道德对企业失信的制约作用。(三)加强企业内部信用文化建设

企业内部的信用文化建设是整个社会企业信用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没有众多作为个体的企业的信用文化,就不可能存在社会意义上的企业信用文化。因而,在企业内部加强信用文化建设,对于全社会形成企业信用的文化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企业信用文化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行为的基本理念和规范,良好的信誉可以为企业带来实际的经济收益。企业内部信用文化的培育,可以采用如下方式:一是建立奖惩分明的科学化、合理化、标准化的信用奖惩制度,以明确的制度保证守信者得到奖励,失信者受到惩罚,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和信用氛围。二是提高企业管理层和决策者的信用文化水平,培育企业内部信用文化。三是把信用文化建设列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企业文化建设在当前受到极大的推崇,应当把握这一契机,把培育企业信用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让信用融入企业精神、企业行为和企业制度,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特质。(四)培育企业公民意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公民(Coporate Citizenship)是一个和企业社会责任密切联系的概念,是伴随着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争论与关注而走进人们的视野的。企业公民,一般可以理解为拟人化的企业,是企业遵循符合法律规范和道德伦理对人类、环境、社会表达尊重和承担责任的一种存在形式。它蕴含着社会对企业的要求,意味着企业是社会的公民,应承担起对社会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包括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可以说,企业信用是企业公民的固有内涵,企业公民是企业信用的深刻体现。企业信用文化的培育,需要通过培育企业公民意识来实现,要求企业处理好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的关系,在追求经济利润的同时,对相关方承担起责任,如为社会发展进步多做贡献,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和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关系,关注环境和社会公益事业等。(作者系广东省社会工作学会理事、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讲师、法学硕士;本文提交2008年12月26日由广东省社会工作学会、中华长城和平教育促进会联合主办的“2008广东社会工作学会年会暨企业社会责任、诚信高峰论坛”)

企业社会工作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井凤

企业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在实务上的延伸,是指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理念、技能、方法,从事企业管理中涉及人与社会发展的相关工作的一种专业活动,旨在提高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良好的工作适应环境,提升合理而有效率的生产环境。企业社会工作的功能和目标恰好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如何有效地将企业社会工作的技巧与方法运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中就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和现实意义。一、现代企业管理引入企业社会工作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企业在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内外部的各种关系与问题日趋复杂化,企业职工临着许多从未遭遇过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职工的基本权益遭受侵害

出于利益机制的驱动,一些企业往往把职工简单地看作是“劳动力”,很少用“自家人”的意识来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甚至以种种借口和手段侵害职工的实际利益。具体表现在:把减员、裁员作为甩包袱;在企业兼并、破产过程中损害员工的养老、医疗、住房等福利;绩效考核时不以贡献、能力为标准,而代之以管理者好恶、按资排辈;只讲生产效益,不讲员工工作条件。尤为严重的是,在一些个体、私营以及外资企业里,克扣与拖欠员工工资、随意辞退员工、恶意延长加班时间、不关心员工健康状况等问题还比较严重。职工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从而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和身体健康,也影响了企业本身的工作效率和可持续发展,影响了企业的社会形象。(二)职工的心理压力难以疏导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加剧,职工生活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确定因素,承受着来自工作、家庭或社会等方面的多重压力,心理健康亮起了红灯。无论是高级经理、主管,还是一般职员都会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心理适应不良问题。据调查,在1576位接受调查的高级经理中,有70%感觉自己的压力较大甚至极大,但仅有21%的高级经理曾经考虑通过心理指导来解决压力问题。当前中国大多数的企业在职工管理问题上多注重企业利润的提升,较少关注职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忽视了职工存在的诸多心理适应不良问题,更少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适当引导。(三)职工的个性受到忽视

一些企业在推行企业管理模式时,往往把“人”看作是“群体”,关心人、重视人被笼统地理解为关心、重视作为整体的“员工”的利益。在表彰会上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我们公司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全体同仁共同努力的结果”。表面看起来冠冕堂皇,管理者承认企业的成绩离不开全体员工的努力,肯定员工在企业中的决定性作用。但实际上,不少管理者内心仅是把员工看作是实现企业管理目标的工具,并没有包含对每个员工个人努力的认同,没有体现出重视个体的人性化管理的实质。毋庸讳言,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机制下,一些企业关注的重点在于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没有很好地意识到以人为本对企业运营的重要性,没有看到重视员工个性发展、肯定员工个人努力与企业联系的重要性。二、企业社会工作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针对上述情况,企业社会工作介入现代企业管理具有必要性。加之企业社会工作在西方国家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理论和实务方法,在众多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企业的成长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企业社会工作介入现代企业管理也具有可行性。企业社会工作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维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协调企业内部关系

由于企业中的资源和利益分布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对称,常常出现企业为了自身利益而侵害职工利益的现象。轻则导致职工积极性受到打击,重则引发冲突。这对双方都是极为不利的。企业社会工作可以从两方面来开展:一方面,开展职工咨询服务,维护职工正当权益。企业社会工作可以《工会法》、《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文献为依据,积极开展职工劳动法律法规咨询服务,提高职工的维权意识、增强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拓展职工的维权渠道。另一方面,建立职工与企业的有效沟通网络。企业社会工作可以从保护职工权益和维护企业利益出发,运用多种方法和技巧帮助双方建立相互和谐的关系。(二)解决企业职工心理适应性问题,为其提供心理疏导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中,职工承受着诸多压力,往往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一旦过多的生活压力和长期的不良心理得不到有效的重视与疏导,就会对职工的情绪造成不良影响,进而会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效率。社会工作者可针对员工出现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结合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提供各种“预防性”、“发展性”和“补救性”的专业服务帮助职工解决心理方面已存在的各种问题,协助职工进行自我心理调适,从而改善职工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此外,社会工作者可帮助职工协调人际关系,化解职工与职工之间的矛盾、消除职工与管理人员及企业之间可能出现的对立。(三)组织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增强企业社会责任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现在的企业开始关注自己内外的关系,关注内部与员工的关系,关注外部与消费者的关系、与自己所处社区的关系、与全社会的关系,基本意识到只有得到所在社区和社会的支持才有可能持续发展,都明白只有通过积极的对外拓展活动与社会大众建立一种亲善关系,才能拥有良好的企业形象。而这需要通过社会工作来组织和开展,社会工作对从策划、制定方案到宣传、组织及评估等一整套程序都了然于胸,才可以顺利地完成。企业社会工作开展公益活动的主要形式包括关注困难群体,帮助社区改善公共环境,支援社区教育,支持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等。三、企业社会工作的介入方法

企业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在企业范围内的具体实施和展开,其主旨和方法与社会工作是一致的。鉴于此,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也适用于企业社会工作领域。(一)个案工作方法

企业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员工个人和家庭减轻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与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具体来说,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在保密和不批判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针对员工的个人问题和家庭问题开展个别化的工作,包括直接面对职工或其家属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家庭治疗、经济援助与救济、亲子关系服务,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的支持和服务。(二)小组工作方法

企业职工同在一个单位或行业工作,他们工作的外部环境一样,所面对的问题往往具有一定的共性。因此,小组工作的介入便具有必要性。小组工作方法能够培养企业职工的归属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也能够纠正从业人员的行为偏差,帮助职工获得友谊,从而创建出一种和谐有序的工作氛围。一般来说,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小组工作的方法,将具有共同问题的职工组织起来成立各种小组,如成长小组、自助小组。职工通过小组互动去思考问题、分享感受与经验,相互帮助相互协调,共同解决问题。较为成功的案例是,东莞市一些外资企业于2002年4月成立了上江城活动中心,该中心开办了文学社团、书法社团、英语沙龙等,各社团都由专业社工当成长小组组长,用小组工作方法为企业职工开展专业训练。(三)社区工作方法

任何企业都是坐落在特定的空间区域即社区内,企业的运行和职工的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在企业社会工作中,对职工的服务不能脱离社区而孤立地实行,必须调动和运用社区的资源和力量,来解决职工存在的现实问题。社区工作方法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发动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集体行动,确定社区的问题与需求,动员社区资源,争取外力协助,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当然,介入社区不是单单依靠企业社会工作的力量就可以完成的,还需要企业工会组织、政府部门和其它社会团体的共同支持。因此,必须与这些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以达到提升职工的社区意识、改善社会关系、加强社区凝聚力、提高社区的社会福利水平的目的。(四)其他工作方法

以上三种是企业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但是,企业社会工作要想增强有效性和影响力,仅仅使用直接工作方法是不够的,还需借助间接工作方法,以促进企业组织外部关系平衡协调。一是政策推动。社会工作人员应运用其专业身份和专业知识积极参与或影响一切关系职工生活质量的政策和措施的制定,推动政府加快健全和完善有关劳动的法律法规,建议尽快制定颁布《就业促进法》、《企业工资条例》、《欠薪保障条例》等法律法规。二是社会行政。社会行政的中心含义是执行、实施社会政策。社会工作行政可以协助企业及职工了解国家的劳工政策,并监督相关部门切实执行这些政策,将企业的职工福利政策转变为实际的服务。三是专业研究。它是介于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之间的一种方法。社会工作研究可以在实践中验证已有的结论,为新的方法与技术做出合理解释,同时还可以了解企业劳动关系的实况、劳资之间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行动,推动实践进一步发展。四、探索本土化的企业社会工作模式

企业社会工作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和优势性,是企业和社会工作共荣发展的合理选择,但如何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社会工作模式是一个尚待回答的问题。(一)借鉴国外的企业社会工作模式

当前,企业社会工作在西方社会已经形成了多种各具特色的模式,如企业服务外包模式、工会提供服务模式、企业内设部门模式、员工个别服务模式、雇主组织模式、企业社会责任模式、影响公共政策模式,等等。结合中国实际国情和中国企业的具体运作,主要对企业服务外包模式、工会提供服务模式、企业内设部门模式这三个模式加以简要分析。一是企业服务外包模式。其特点是企业通过执行管理层与企业外部的民间专业社会工作机构订立合同来享用和接受专业服务。二是工会提供服务模式,主要是由工会聘用专职的社会工作者为工会服务,并以工会为载体为企业员工提供人文关怀和社会支持。三是企业内设部门模式。这种模式是在企业内部设置专门的社会工作,并聘请专职的社会工作到社会工作部门就职,开展社会工作服务。(二)构建多元化的企业社会工作模式

企业类型是多样化的,从性质上可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从规模上又可分为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因此,建立单一的、普遍适用的企业社会工作模式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必须针对不同的企业构建多元化的企业社会工作模式。首先,针对中小型私营企业,适宜建立企业服务外包模式。具体做法是在中小型企业较为集中的社区建立专门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企业向社工机构交付一定的费用,为员工购买服务。当企业的员工需要服务时,可直接到机构内寻求支持,也可通过电话、电邮或其他通讯方式联络社会工作者。其次,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适宜建立工会模式。工会组织在中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较为发达,社会工作者可以依靠工会的力量开展专业服务。最后,针对较为大型或知名的企业,可建立企业内模式。由于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比较关注员工的福利,重视员工与企业的关系,设立社会工作部门是他们的现实需要。社会工作者作为员工与企业的协调者和沟通者,可以协调双方关系,达到劳资双方的持久与和谐良好的合作状态。当然,笔者的这种划分较为粗略,不免有些交叉和重叠,但期望对中国构建多元化的企业社会工作模式提供一些思考。(三)构建企业社会工作模式需要考虑的问题

上述企业社会工作模式是在西方企业社会工作上百年的摸索和发展中总结出来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在中国企业的实际运用中,会遭遇到一些难题。拿企业内模式来说,由于企业社会工作者与其他职员都是企业的招聘员工,当企业主管部门要求企业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对象的材料,并且提供与否影响到企业社会工作者的职位时,企业社工就面临着伦理问题。因此,企业社工不免被员工认为是监视他们的“眼线”。再以企业服务外包模式为例,社工机构的依存主要靠企业,但由于中小型企业具有职员不稳定、企业管理者社会责任意识不强等特点,企业服务外包模式需要法律的约束和政策的维系。就工会模式来说,目前中国企业工会的工作方法和思维习惯仍旧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习惯于上级布置,缺乏创新与活力,习惯于搞活动,忽视员工的个体需求。企业社工作为工会的成员,是突破这种传统的思维习惯和落后的工作方式,开创工会工作的新局面,还是被这强大的力量所同化,值得深一步探讨。

随着“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出现以及企业职工问题的不断“社会化”,企业社会工作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特殊作用和特定价值得到了肯定。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企业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推行和开展绝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前进过程中需要解决一些难题,如制度保障问题、政策实施问题、社会认同问题、企业接纳问题等。面对诸多困难,必须在借鉴国外企业社会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脚踏实地,开拓进取,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企业特色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更好地为国家、社会、企业、员工服务。(作者系广东省社会工作学会理事、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硕士;本文提交2008年11月22日广东省社会工作学会主办的“广东省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会2008年会暨南方社会责任论坛”)

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薛永贤

企业信用体系,是指基于契约社会的内在要求,整个社会和企业内部针对企业在市场经济的一切活动所建构的以遵纪守法、重诺守信为核心价值的理性文化、制度安排、管理架构和运行范式系统。企业信用体系既是道德规范体系,又是价值度量体系,它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总的来说,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理论价值包括政治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等。不同类型的理论价值对企业的实践具有不同的意义。下面将分别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四个方面阐述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一、政治价值与实践意义

政治价值,主要是围绕权力或权威问题提出来的。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政治价值,从宏观层面讲,是指企业的信用度,对政府在国内和国际的公信力和形象有重要的影响;从微观层面讲,是指企业的诚信对维护人的基本权利有直接的影响。下面从三个方面分析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政治价值。(一)有利于增加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度

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政府在市场经济体系的推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政府在经济管理中起着引导甚至是主导(主要体现在国营经济体系中)的作用。中国特殊的国情,使人们很容易将企业的经营与政府的管理密切联系起来。因此,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与企业的诚信度息息相关。企业的虚假行为,如虚报财务、生产掺假,轻则影响政府的声誉,重则影响政府的权威。在经济史上,很容易发现,一个政府失去民心甚至倒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经济体系管理的失败。而经济体系的失败,与企业信用体系的丧失密切相关。因此,对现代市场经济来讲,如果没有诚信,不仅会妨碍经济的正常健康运行,严重时还可能导致金融、经济危机,造成整体经济的混乱、衰退。所以,企业的信用对增加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企业承诺并坚守自己的基本信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才能建立,人们才会增加对政府的信心,使政府的能力获得人们的认可。当政府拥有高度的权威和公信力,人们才会信任政府,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才能政令通行。因此,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与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紧密联系。只有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好了,政府的信用体系建设才能更好的进行。(二)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国际形象

企业的信用,不但影响政府在国内的权威和公信力,还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随着市场国际化程度的进一步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而作为国家之间经济联系的载体——企业(包括进出口企业和跨国企业),在国际化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是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桥梁,企业的信用,直接影响政府在国际上的形象。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企业的信用体系还有待完善。一些企业信用的缺失,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出口信誉,特别是食品出口的信誉。而且,企业信用的缺失,更是对中国的国际形象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一些别有用心的“反华”分子,通过个别的企业信用缺失事件来攻击中国政府,甚至把企业的信用事件上升到国家和民族的层面来污蔑中国。因此,企业的信用度,不仅仅是国家出口创汇的需要,更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外交层面。只有企业信用度高了,国家才能在国际经济市场上有更多的话语权,显示强大的软实力。(三)有利于维护人的基本权利

人的基本权利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概念,其基本内容是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人的基本权利,还可以衍生出特定范畴的知情权和人格尊严权等。中国非常重视发展人的基本权利,把保护人的基本权利的内容列入宪法条例,使人的基本权利上升到神圣的法律层面。企业的信用有利于维护人的基本权利。企业的对象是消费者,企业的产品,其直接对象是广大的消费者。产品(尤其是食品)是否符合健康要求,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问题,甚至是生存权问题。一些企业为了谋取暴利,非法在食品中添加各种有害成分,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生存权。只有讲信用守诺言的企业,才能更好的维护人的基本权利。同时,企业的信用,也有利于维护人(消费者)的知情权。守信用的企业,不会向消费者隐瞒或发布虚假产品信息,消费者可以通过各种便利渠道了解产品的信息。这在某种程度上维护了人的产品知情权。另外,企业的信用,也是关系到消费者的人格尊严问题。当消费者受到企业虚假信息欺骗时,其人格尊严也会受到侮辱。因此,强化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也是维护人格尊严的一个重要因素。二、经济价值与实践意义

企业的经济价值,主要是围绕企业的经济利益来讨论的。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经济价值,是指企业的信用,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长远的经济价值。基于契约社会确立的市场经济必然是信用经济、法制经济。根据市场经济法则,企业信用正是契约社会对企业在伦理、法律方面的内在规定性。下面从三个方面分析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经济价值和实践意义。(一)企业创造利润的灵魂

企业谋求经济利益,核心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企业的利润能否最大化,关键在于消费者的认可度。而消费者认可的理由,除了企业的产品有市场,产品质量过硬等硬性条件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软实力,那就是企业的信用。信用是企业创造利润的灵魂。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并不仅仅是物品。人一旦把自己的劳动作用于产品,产品就有了人的主观因素。也就是说,产品的属性,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企业的责任能力和劳动者的道德属性。信用作为企业和员工的灵魂,无疑也是产品的灵魂。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盛。企业若要长久发展,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重诺守信。信用的树立,是企业家与员工经过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由于信用的作用并不是立竿见影,因此很多企业都忽视信用体系的建设。而信用一旦树立,便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美国大型跨国公司通用电气公司的市值在短短20年里猛增30多倍,与其信用度密切相关。通用电气前CEO杰克·韦尔奇在其自传中就坦言:“我们没有警察,没有监狱。我们依靠我们员工的诚信,这是我们的第一道防线。”因此,信用是企业创造利润长远发展的灵魂。(二)企业降低交易成本的前提

随着市场化的扩大,企业的交易,越来越倾向于以信用经济的方式来完成。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商业贸易的90%都是采用信用方式进行,只有10%左右的贸易采用现汇结算,信用结算方式已经成为商品贸易中绝对的主流。时间就是效率。企业在交易过程中,如果缺乏信用,没有信用体系的保证,就会增加企业的交易成本,延长企业的交易时间,不利于企业之间的资金流动。正如某学者所指出的,经济组织的建立也取决于该社会原有的社会道德意识和作为社会成员相互信任的基础的不成文的道德规范。这种相互信任能大大减少经济学家称之为交易成本的谈判、执行合同的费用等等。因此,企业若要进行有效率的交易,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则需要信用经济的支持。而企业的信用,便是信用体系形成的前提条件。当然,不能否认其他因素对企业信用体系的重要性。企业要维持庞大的信用体系,一方面是靠法律的制约,另一方面是要靠自己的道德规范来约束。但企业的自我道德约束,尤其是自我信用意识的约束,更能降低市场交易的成本。毕竟,法律的监督也是需要成本的。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企业的信用体系仍有待完善。如果企业交易双方都注重信用,无疑对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三)企业公平竞争的基础

竞争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但竞争的前提是公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是保护企业的正当利益,为企业的发展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信用是企业公平竞争的基础。企业的信用作为企业在市场道德的规范系统,要求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要做到合法经营、公平竞争、有序发展。信用在企业的公平竞争中,重点表现在三个关系。一是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企业要遵守法律法规,配合政府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建设,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信息。二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企业与企业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关系,企业要相互尊重各自的知识产权,禁止用恶毒手段打击报复。同时,企业之间也要形成相互的监督体系,防止恶性竞争。三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消费者的认可是企业生存的前提价值,欺骗消费者,就是否定自己生存的前提价值。而且,企业生产一旦涉及市场,其身份就代表整个行业甚至整个产业。这就意味着其一举一动影响着整个行业甚至是整个产业的声誉。某企业声誉一旦受损,将危害到整个行业或产业的信誉,甚至对一个产业的生存环境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只有以信用为基础的公平竞争环境,才能促进企业竞争的良性循环,才能为企业整体的发展创造可持续的价值。三、社会价值与实践意义

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社会价值,是指企业讲信用能够把社会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起来,使社会和谐有序地发展。下面将从三个方面阐述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社会价值与实践意义。(一)有利于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

企业是社会发展的载体,社会稳定的前提是企业系统的稳定。企业系统的重要核心是信用体系,而信用体系的灵魂便是企业的信用。因此,企业的信用对维持社会的稳定具有密切的联系。企业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一是物质生产的影响(即第一、第二产业);二是服务生产的影响(即第三产业)。物质生产的影响主要是实体货物的交易程序,服务生产的影响主要是服务系统的有序运作。无论是物质生产和服务生产,都离不开信用体系。信用是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价值。企业信用有利于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从商品安全来看,每一次商品(特别是食品)生产和交换中不重信用而引起的安全事件,都引起群众对商品不同程度的恐慌,甚至对社会的食品恐慌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严重影响了民众的生产生活秩序。其次,从金融信用体系(特别是证券市场)来看,信用体系与社会秩序密切联系,信用体系一旦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社会秩序。如上市公司的虚假信息,会使股民产生对金融体系的不信任,造成股票价格的非正常波动。而金融危机,则是更为复杂的信用体系危机,是“过分消费信用”的后果。这种危机对社会秩序的影响更是恐慌性和破坏性的。因此,企业的信用程度,小则影响到证券市场,大则影响到社会的秩序稳定。(二)有利于规范社会组织

企业是现代社会的生产单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企业又是社会组织的联结要素,任何社会组织都需要直接或间接与企业打交道。可以说,企业在众多社会组织的关系网中,是一条中心链,它维系着各种社会组织,并对社会组织有重要的影响。企业信用,是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时,处理各种关系的法律准则和道德准则。因此,企业的信用对其他社会组织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信用作为企业的道德规范,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企业交易活动中的各种社会组织。这突出表现在:企业是契约关系中连接点,履行着与利益相关者所约定的行为及表现,主要包含企业对消费者、关系厂商、银行、政府、社区的诚信以及企业内部的管理诚信。企业诚信不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社会组织的信用观。企业在社会中的关键地位,使其在社会活动中形成一条信用中心链,让社会组织在与信用企业的联系中感受到信用文化的积极影响,并形成一种以信用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三)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认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诚信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突出了以信用为基础的道德规范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当然,“诚信友爱”里的诚信,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意指全社会的诚信。企业信用作为“社会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诚信”的建设有重要作用。首先,企业信用首先是经济活动的信用,只有企业诚信工作做好了,经济活动才能顺利进行。信用在经济活动中,是经济和谐的道德因素。经济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关键要素,只有经济和谐了,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其次,企业信用也是人诚信的体现,企业活动也是人的活动载体,企业的信用工作做好了,有利于做好社会人的诚信工作。总之,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对 “诚信友爱”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四、文化价值与实践意义

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文化价值,可以从企业的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两个方面加以分析。(一)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管理非常重要。管理从最初的他律到自律,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就是一种文化的认同,从“人家要我这样做”到“我自己要求这样做”,这种观念的转变,文化力量的潜移默化是至关重要的。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企业精神,也就会有什么样的企业员工。诚然,企业文化对塑造企业员工有重要的作用。信用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对培养企业的良好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是一种价值取向,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信用又是一种道德精神,它是企业道德观的体现。只有把信用的内涵与企业的文化建设融合起来,才能使企业文化成为一种规范企业行为的内在道德。同时,企业培养良好的信用文化,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管理的要求,更是企业外在形象的重要体现。这种良好的外在形象,是一种不可估量的价值资产,是企业长远的文化价值。(二)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李长春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中指出,“要把深入持久地学习宣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强有力思想武器和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在深入人心上下功夫,在联系实际上下功夫,在弘扬正气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广为普及,成为全体公民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信用的重要性。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利益组织,其存在与发展,与信用的经营最为密切。树立企业的信用道德观,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体现。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但明确了“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重要性,还阐明了与信用密切相关的“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重要内容。企业信用作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法制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只有把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才能共同培育出一个和谐的法制文明。而以德治国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信用体系建设。因此,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信用,归根到底是指人的信用。信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传统的信用范畴,很少涉及到企业。它们更多是指人自身的信用。传统信用观认为,只要人自身的内在道德完善了,自然会在行动上体现出信用的本质。这种内在的信用,会不断地扩延,形成一种通行万事万物的道德体系。传统的信用思想,更多是从人自身的方面思考。而现代的信用,更倾向于具体化,甚至功利化。特别是现代的一些企业信用,正在逐渐脱离传统的道德内涵,成为一种价值工具。然而,不能否认这种信用价值工具的作用。信用价值工具的价值方向虽然有所改变,但过程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当然,价值方向对过程有一定的影响。只要涉及到经济利益的问题,一切价值,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工具。(作者系广东省社会工作学会理事、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委组织部调研科科员、法学硕士;本文提交2008年12月26日由广东省社会工作学会、中华长城和平教育促进会联合主办的“2008广东社会工作学会年会暨企业社会责任、诚信高峰论坛”)

企业信用与和谐社会建设

蔡婷玉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全社会共同奋斗的目标。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信用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强化企业信用,可以有力地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而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可以为企业信用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充分认识到企业信用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内在关系,制定相应法规政策与采取具体措施,逐步消除企业“信用危机”,真正推动和谐社会建设。随着市场经济的的发展,信用这个古老的道德标准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日益彰显,企业信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信用本身是人类合作程序的基石,是社会成员应有的内在品质。然而,当信用问题凸显出来时,也就意味着信用的缺失。如何科学地建立起企业信用,是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一、企业信用及其和谐特征

信用可划分为私人部门信用(简称私人信用)和公共部门信用(公共信用)两种,它们构成了一个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基础,作为私人信用的主体单位,企业信用包括生产经营信用、服务社会信用、管理制度信用和文明道德信用,本身具有和谐的特征,包含着伦理性和道德性的因素,具有和谐共享、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作用。从生产经营信用说,具有良好的生产经营信用就意味着按信用准则行事,在交易行为中顾及长远的利益,考虑消费者、其他企业以及合作伙伴的利益。从服务社会信用上说,提供信用服务是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活动中得以生存和壮大的保证,也是企业取得显著社会效益的重要支撑,更是企业满足社会道德需求,与社会各界和谐相处的内在要求。从管理制度信用上说,实现对内部员工的承诺,培养员工爱岗敬业、与企业荣辱与共、诚实守信的精神,是创建良好企业诚信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从文明道德信用上说,职业道德是诚实守信的根本。讲究企业文明道德是一个企业具有先进文明的标志,它贯穿于整个企业活动过程,是企业内部和外部得以共存的思想道德基础。

从以上企业信用内涵可以看出,企业信用所涉及的诸多方面体现了和谐的特征。首先,企业信用中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伦理的客观要求,具有伦理性和道德性的特性,而这正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其次,企业信用关注的是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谐。无论是企业内部之间的关系还是企业与外部组织的关系,企业信用都强调利益的和谐共享,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最后,企业信用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考虑,突出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和谐理念,即企业要以保护环境为原则,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二、企业信用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机联系

企业信用与和谐社会建设之间有着内在的有机联系:具有以人为本的共同价值目标,强化企业信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又为企业信用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两者具有不可分割的互存互助的密切关系。(一)企业信用与和谐社会具有共同的价值目标

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与企业信用共同的价值目标。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做到一切依靠人,一切以人民利益为主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和谐社会做到发展靠人民,成果给人民;不断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权利。此外还要采取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一个企业要获得成功,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重视企业的信用建设。企业信用要求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要兼顾其他相关人员的利益。企业信用中的以人为本,就是要对股东、员工、客户、对社会和环境守信,做到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节约资源等。这些要求无不体现了企业诚信在价值取向上的以人为本,具有丰富的人本内涵。(二)企业信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者,企业信用建设的各个方面无不包含在和谐社会建设的范围内。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企业信用要求做到生产经营、服务社会、管理制度和文明道德等方面诚实守信,正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要求。企业信用体现的是企业与人、与社会、与环境的共同受益与和谐发展,展示的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种理念蕴含的守法、互信互利、公平正义的伦理原则,正是和谐社会所要恪守的伦理原则,企业具有信用就是对这些伦理原则的实践。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是具有高度企业信用的社会。如果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不能普遍培养起信用素养,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就不可能持续协调发展,市场经济秩序就不能充满活力、安定有序。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继续推进,企业信用建设必定会成为构建和谐社会更为休戚相关的内容。全面提高企业信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具体行动。(三)和谐社会是企业信用的重要外部环境

和谐社会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好的外部环境可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差的外部环境会阻碍企业的良性运作。当前阶段企业信用的缺失,既有其中内部自身的缺陷,也与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完善有很大关系。企业信用信息监督管理系统的不力,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合同、税收、质监、信贷监管力度的不到位,以及中介服务组织信用建设的缺乏,都为企业假冒伪劣、偷税漏税、“三角债”、安全事故、环境污染等诚信问题的滋生蔓延提供了环境。和谐社会某种意义上说是信用社会;信用社会的建立,不仅表现在人的素质的提高,还表现在相应法制的健全和政府职能部门作用的得到充分发挥,为企业信用提供强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支持。整个社会倡导的是信用观念,弘扬的是信用精神,鼓励的是信用行为,反对的是失信现象。只有努力创造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才能为企业信用提供健康成长的和谐氛围。三、建立企业信用,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能否建立起现代企业应有的信用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问题。这并不是单方面强调企业内部的行为,而是要同时加强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一)宏观上建立社会信用体系,营造企业信用发展的良好氛围

企业信用的建设,绝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事情,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的认真对待和共同努力,才能形成诚信经营的氛围,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但旧的经济体制在一些领域仍然没有改变,新旧体制之间的机构性冲突和矛盾造成某些企业在很多情况下采取违法市场经济要求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要消除“信用危机”,重新建立企业该有的商业道德标准,就得用完备的制度体系来营造良好的公共信用氛围。

第一是完善政府信用监督和管理体系。政府应当扮演整个信用体系建设的主导者角色,并着重在全局规划、制定政策法规、加强执行监管等方面引导和推动社会信用的建设。首先,政府要建立起社会信用体系的组织领导机构。其次,政府各部门之间还要加强企业信用信息整合,完善信用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信用信息的采集和披露系统。再次,政府要加大行政监督力度,形成规范的管理制度。此外,要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使中国早日向成熟的法治社会过渡。政府有效的评估机制与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将对企业信用起着很大的纠正与推动作用。奖励制度可以切实保护、激励那些信用企业;而惩罚制度可以加大失信行为的成本,使其不再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行为,企业也就失去了违背信用契约的动力。只有双管齐下,才能真正做到让无信经营者寸步难行,信用经营者处处受益,整个市场环境才能趋向良性发展,消费者也才能真正安心。

第二是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政府的信用与否主要是一个政治信用问题,政治信用关系到人民对执政者的信任乃至社会是否稳定。因此,政府不仅是信用体系建设的监督和管理者,更是社会信用的重要力量和楷模。当前推进政府信用建设的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行政透明度。政府职能转变主要是要切实解决政府职能的越位、缺位、错位问题,加固政府信用力的基础。提高政府行政的透明度主要是政务公开,增强社会社会公众的知情权。此外,还要建立政府失信责任追究和损害赔偿制度,依法规范政府行为,保证政策的统一性、完整性和稳定性。

第三是提高全民道德素质。重诺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企业的成员是由公民构成的,是否具有基本的道德素质,对企业信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中,要重视思想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诚实守信为重点,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在职业道德上,要提倡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这是对企业发展进行的无形资本投资,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二)微观上加强企业内部信用建设,树立自身良好形象

要建立企业信用,企业自身就要树立信用意识,做到以诚为本,以信为先。靠信用塑造企业形象、靠信用开拓市场、靠信用留住好员工,靠信用长久生存发展。

首先是立足于生产经营信用。要做到生产经营信用,就得保证产品质量,遵守合法经营规则。产品质量信用是企业合法参与市场竞争、树立企业和产品形象的基本要求。以质量求生存,是企业信用的重要体现。产品质量信用的好坏,决定着企业有无市场,决定着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决定着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产和发展。要实现高度的产品质量信用就必须加强产品生产的严格性,把好质量检验关,保证质量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获得进入合法经济市场的通行证和敲门砖。经营作为企业活动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在一个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奠定基础的作用。经营信用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发展方向问题,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信用经营要求企业认真制定企业的信用守则;加强对员工的学习宣传,提高员工信用意识;规范好价格管理;守法经营,自觉维护消费者和国家的利益;并主动接受相关管理部门和消费者的监督,建立起信用经营的自律机制。

其次是要建立起服务社会信用。企业信用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否具有服务于社会的信用体制,是一个企业是否符合社会信用的评判标准之一。具有服务社会精神,就要勇于承担企业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要综合考虑到整个社会的利益,把握好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不能局限于眼前的经济利益,树立“公民型”企业理念,建立“和谐可持续”的企业文化。企业要做到将利润建立在履行了社会责任的基础上,关注公益事业、重视安全和劳动保护、肯为信用付出代价,不以盲目牺牲他人和环境的代价换取经济利润,这样才能实现企业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统一。

再次是要加强管理制度信用建设。企业是信用风险的主要承担者之一,建立良好的信用管理制度可以规范企业及其员工行为,使企业信用长久化。企业内部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对于领导,要推行“信用行政”;对于员工,要制定相应的信用奖罚制度,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员工,强化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员工重诺守信、敬业爱岗的精神。

第四是注重培养文明道德信用。信用是一切道德的基本和根本。讲究文明道德诚信,是企业应有的文化特征。企业在创建文明道德信用体系的过程中,要以提高员工的素质为着力点,开展职业文明道德教育,达到实现信用行为的目标。在实践过程中,还应该明确企业的信用文化特色,并以此作为凝聚企业力量的纽带,真正实现企业的信用。

加强企业信用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就是说,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然要求企业具备该有的信用。只有具备了企业信用,才能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提供基础条件。当然,企业信用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完善各种信用体系的制度政策,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才能逐步解决企业信用问题,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作者系广东省社会工作学会理事、广东省深圳市医学继续教育中心教务科科长助理、法学硕士;本文提交2008年12月26日由广东省社会工作学会、中华长城和平教育促进会联合主办的“2008广东社会工作学会年会暨企业社会责任、诚信高峰论坛”)

中国企业信用的价值、现状及对策

高俊

信用是市场经济赖以生存的根基,是企业的立足之本、发展之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社会主义信用企业,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需求,也是建设和谐企业的前提条件。随着三鹿奶粉事件的曝光,企业信用问题迅速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热点,对此国家和有关部门给予了高度重视,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这充分表明了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企业信用体系势在必行。本文就企业信用的内涵、理论价值、意义进行阐释,并简述其现状,从政府、企业、社会三个层面提出对策。一、中国企业信用的主要价值(一)企业信用的内涵

企业信用,是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处理各种关系的法律准则和道德准则,其核心内容是遵纪守法、重诺守信。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由一系列契约组成,企业信用就是企业对契约的全面接受与执行。从这一意义上说,企业信用是企业在信用意愿和信用能力基础上,履行与利益相关者所约定契约的行为及表现,换句话说,企业信用是企业对社会、对顾客、对员工履行契约的责任心的体现,也是企业之间建立信任、实现交往的基础。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更是信用经济。信用伦理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理念,是市场经济活动的道德准则,是企业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和不断发展壮大的无形资本。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让信用成为企业自觉遵守的道德规范,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道德理念,显得尤为重要。(二)企业信用的战略价值

首先,信用对企业长远利益的实现,自身竞争力的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鲁冠球曾说过,随着经济的发展,追求成本降至最低,逐步转化为追求价值增至最高。降低成本毕竟空间有限,而价值的提升,则不可限量。如何提升?首要是以诚信树商德。企业诚信理念是渗透于企业智力、企业产品、企业管理、企业文化、企业经营活动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力。可见,企业信用建设对形成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其次,信用对市场经济的稳定与维持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信用是市场经济与生俱来的法则,无论是国家行为、企业行为、还是个人消费行为,用信用原则来规范市场秩序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最后,信用有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一个诚实守信的企业,在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还能保证实现他方利益,使得信用企业与社会各方形成双赢的局面,从而能与其他企业保持长期合作,重复交易,达成稳定的合作关系,进而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三)企业信用的现实意义

第一,企业信用是科学发展观的外在体现。三聚氰胺事例告诫我们: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必须信用经营,将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摆在第一位。第二,企业信用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前提条件。实现企业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以信用为核心的文化道德建设,充分发挥信用在协调和稳定企业内外部关系的功能。二、中国企业信用的现实状况(一)中国企业信用建设取得的成就

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市场化改革,就将企业信用建设和法律体系建设作为企业建设的重要任务。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以规范企业行为,为信用行为的纪录和失信行为的惩戒提供了一系列基本的法律规范。从中国企业联合会的调查中可以看到,企业信用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首先,将信用纳入企业发展战略,明确信用建设目标,建立信用管理体系,企业信用风险防范制度逐步建立。其次,全国各地方、各部门积极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企业信用建设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以信用信息为基础的市场监管体系正在形成,社会信用奖惩罚机制逐步建立。最后,信用服务市场不断发展,职业道德管理逐步展开,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受到重视。(二)中国企业信用面临的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被市场经济体制所代替。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中国企业信用受到一定冲击。具体表现为:第一,生产经营领域制假售假情况比较严重。偷工减料,制造假冒伪劣商品是企业在生产领域中信用缺失的主要表现。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年均假冒伪劣产品的产值有13000亿元之多,相当于一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5%以上,国家每年因此损失税收250亿元。而市场上的假冒伪劣商品充其量只查处了1/10甚至1/20。第二,资金流通领域贷款和债务拖欠日趋严重。据专业机构统计分析,中国企业间的逾期应收账款发生额约占贸易总额的比例高达5%以上。第三,分配领域里偷税漏税现象严重。如广东某市的逃税骗税、逃汇骗汇等“不讲信用”的现象十分猖獗。在过去几年里,当地上千户出口企业,98%以上存在违法犯罪行为。据不完全统计,他们共虚开增值税发票8.8万本,虚开税额223亿元,涉嫌骗税42亿元。第四,消费领域欺诈哄骗盛行。据统计,中国商业欺诈案件的年增长率已超过30%。三、中国企业信用的提升方略(一)政府对策:完善执政理念,加大执法力度

政府的执政理念、诚信状况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诚信经营及整个社会的诚信。政府对企业的管理主要是当好裁判,监督惩罚企业的违法违约行为,为企业提供社会服务、规范市场秩序的同时,创造良好的企业诚信经营的社会环境。就加强企业诚信建设而言,笔者认为,政府可采取如下措施:首先,完善企业产权制度,培育企业信用体系。产权制度的基本功能是给人们提供一个追求长期利益的稳定预期和重复博弈的规则。如果企业的产权不清楚,企业就难以形成持续的诚信基础。只有做到明晰产权,明确责任,企业才会重视重复博弈的价值,追求长远利益从而做到诚信经营。其次,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网络,建立企业诚信状况公开发布制度。由公安、法院、银行、税务、工商、经贸委等部门合作,开展企业信用档案建设,可采用红黑榜两种形式,定期在大众媒体上,特别是在政府的权威互联网站向社会公开。最后,健全信用法律体系,同时建立公正合理的诚信奖惩机制,并且加强立法执法力度。制度约束的强度对改变企业不诚信行为有不容忽视的影响。(二)企业对策:构建诚信文化,树立诚信意识

诚信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企业全体成员所形成的诚实守信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 是贯穿于企业日常活动的精髓。 应当提高全员意识, 树立鲜明、健康、向上的企业精神,进而提升企业信誉度、企业美誉度和企业忠诚度。深厚的文化积淀将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驱动力。(三)社会对策:建立社会诚信监督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为实现多层次多角度监督,可以建立社会诚信监督机制。首先,通过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信用等级评价机构体系,并且制定出具有广泛覆盖面的评价指标体系,按照科学规范的标准将企业的信用记录划分等级,这些信用记录不会随企业的破产、停产而消失,从而使企业的诚信信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得到有效传播,实现行业对企业诚信建设的监督。其次,通过媒体曝光和大众舆论,给企业施加压力,实现社会对企业诚信建设的监督。媒体监督机制对企业的诚信建设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可以说,大部分的企业欺诈行为并不是监管部门发现的,而往往是媒体首先曝光。可以利用好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性,发挥其对企业的监控作用,以弥补政府部门在外部监督方面的不足。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行业协会的作用日益显现,逐渐成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企业信用交易的一种重要制度安排。应加快调整行业协会的职能,增强其独立性,给予行业协会必要的支持和一定的规范,充分发挥他们在企业信用建设中的作用。(作者系广东省社会工作学会理事、广东省博罗县人口计划生育局干部、法学硕士;本文提交2008年12月26日由广东省社会工作学会、中华长城和平教育促进会联合主办的“2008广东社会工作学会年会暨企业社会责任、诚信高峰论坛”)

【社会工作环境研究】

协同善治: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的睿智选择

刘小敏《南方日报》2012年5月17日摘要刊登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撰写的《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文中明确指出:要以“协同善治”为目标,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治理模式,逐步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格局。这里,主要根据当代社会治理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广东的客观实际,就协同善治问题谈三个方面的看法。一、确立协同善治目标的重大意义(一)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理性认知。历史地看,善治理论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历史上只存在统治,不存在治理。治理与统治的区别在于,治理的权威未必只是政府,可以是非政府组织;治理的运行方向未必是自上而下,可以是上下互动;治理的权威未必是法规命令,可以是公民的共识。正因为长期的单一的统治已不能完全多元化、民主化社会发展的需要,政治学提出了治理的概念。治理是依法授权的公共权力部门及社会组织和公民为促进社会良性运行进行组织、协调、监督、控制的过程。在西方,治理是指政府与民间、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互动。治理可以弥补国家和市场在调控和协调过程中的某些不足,但不能代替国家和市场,而且也存在着失效的可能,这就必须实行良好的治理即善治。善治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两者的最佳状态,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发展地看,善治理论将极大地推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进程。善治理论不仅是民主社会、市民社会建设的推动者,更是执政者不可或缺的创造政绩有效工具,巩固自身地位的有效工具。就中国而言,善治毫无疑问也是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二)是对当今国际共识的有益借鉴。从国际社会来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许多学者、政治家看来,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人类的政治生活正在发生重大的变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便是人类政治过程的重心正在从统治走向治理,从善政走向善治。德国前总理施罗德(G. Schroeder)就把新治理作为推行新政治的一个主导概念,其背后的含义是:国家现在已经不可能通过自己的行动解决所有问题了,要从新的角度出发,推行新治理。国家的行动能力受到限制,这是施罗德提出新治理的基本前提。就其直接原因而言,西方之所以提出治理概念,主张用善治替代善政,是他们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中既看到了市场的失效,又看到了国家的失效。善治理论把社会的力量引入社会管理,力图在政府、市场与社会三者之间建构一种新型关系,有利于减轻政府的压力。总的来看,善治理论是影响当今世界各国社会治道变革的主流理论,对我们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确实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三)与当下国情广东实际高度契合。中国虽然经过多次改革,但政府仍然没有完全实现从“撑船”到“掌舵”的职能转变,常态化越位的全能政府色彩依然很浓,缺位或错位现象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不仅依然十分艰难,而且已有社会组织大都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强,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较弱,难以真正实现与政府之间的平等合作。在广东,在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方面近年下了很大的力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上述全国性问题依然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从社会场域结构分析,广东公权机构转变自身职能、培育社会组织、实行购买服务、强化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社会改革正在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拓展,但传统理念、传统制度、传统范式也仍然在深刻制约社会改革的进程;市场主体、文化传媒社会责任感不断加强,但受经济增长减缓、东西文化垃圾合流等因素制约,他们对社会改革的影响还不能仅从正面加以评价;广东的社会组织虽然在努力发挥作用,但有的仍然带有官方色彩,有的受到各种因素制约处境十分艰难,还有的甚至被地方恶霸和黑恶势力控制。从社会阶层结构分析,广东的底线民生保障特别是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民生保障仍然存在不少短板;广东珠江三角洲和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人均GDP差距较大,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仍然差距较大,在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也仍然较大,中等收入群体心态也难以淡定;上层精英高度关注民生并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由衷拥护和鼎力支持,但来自既得利益集团的阻力也相当之大。广东以“协同善治”为目标明确提出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治理模式,表明广东将要适应党委政府主导下的经济市场化,走向党委政府主导下治理的社会化,形成多元良性共治的格局,这就为社会治理发生革命性变革开辟广阔空间,无论对社会场域结构的优化,还是对社会阶层结构的优化,都必将产生重大和深远的积极影响。二、实现协同善治目标的现实基础(一)能够以科学发展为统领。2007年5月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广东一直在担当全国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排头兵。广东不仅始终把发展视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而且始终坚持全方位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如通过推进网络问政等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以省委全会的形式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社会建设,建立生态环境评价机制等等。尤其值得强调的是,广东在发展中始终把坚持以人为本摆在核心位置。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广东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8.8%,实际增幅创1983年以来新高;大力推行“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新模式,2011年85%的农村贫困户提前一年实现年人均纯收入超过2500元的脱贫目标;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差距,2011年全省城乡收入比八年来首次缩小到3倍以内;扎实解决基本民生、底线民生、热点民生问题,2011年东全省财政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支出占支出总额的63%。这些做法,无疑为协同善治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二)能够以法制建设为根基。2007年5月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作为建设幸福广东的前提与保障,广东明确提出了“创建平安广东”的战略目标,在法规制度建设上下了很大功夫。在党政主导方面,广东建立了省、市、县、镇领导逐级定点挂钩督查信访及分管领导分工负责的双重责任制;乡镇(街道)普遍建立了由党工委书记任组长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领导小组;各镇街全部由镇街党(工)委书记兼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