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如何用1年时间获得10年经验(套装共3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5 12:04:50

点击下载

作者:郝培强

出版社:天津博集新媒科技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技巧:如何用1年时间获得10年经验(套装共3册)

技巧:如何用1年时间获得10年经验(套装共3册)试读:

总目录

CONTENTS

技巧:如何用一年时间获得十年的经验

执行力是训练出来的(新版)

我们为什么总是看错人

目录

CONTENTS

自序

每个人都是超级英雄

PART 1 让人恐惧的不是死亡,而是希望

我前妻的故事:一个初中肄业生的奋斗

技术总监Sycx的故事

在互联网大潮之下潜行的成功创业者

那些人和那些平台,我所记得的冯大辉的故事

机会有时候不是给那些最精明的人的

每个人都是broken的

我们留给这个世界的是什么

我永远年轻,你们很多人却已经老了

身上的肉和自己的困境其实都一样

疼痛有时候也是一种成长

坚持本心,但不要惧怕任何其他的改变

劫后

尽可能地活成你想要的样子

PART 2 我们的伟业是持续地改变自己

我是怎么学英语的,四级没过如何突破听说读写

掌握“学习曲线”,享受终身学习

锻炼你的大脑

二手知识的问题

学校教育的价值

学思关系以及阅读中的模型和数据

阅读中的模型和数据

理性地设定目标

追求积累的力量

读书的时候我们在读什么

买书的时候千万不要太聪明,做个傻子更好

时间和节奏的力量

不要被你受的教育所束缚

PART 3 前行的力量

比你聪明的大多数也比你勤奋,你看不到的东西不代表没有发生过

工作如何和个人成长相协调:写给刚毕业的大学生和毕业不足五年的朋友们

工作方法篇:任务分解

为什么有些人用一年时间获得了你十年的工作经验?

改进自己从学会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开始

这是一个协作的世界

字是一个一个写出来的,路是一步一步走的

急与快的区别

世间并无完美,唯有不断地追寻

什么是沟通?沟通的目的是什么?

戒除微博你节约了时间,然而并没有什么用

理清头绪,找到节奏

哪里真有什么信息过剩,你过剩吸收的是垃圾,你需要的信息你根本没有获取够

相信未来

PART 4 我们都活在生活之中

想变有钱,先学会像有钱人那样思考

这世界上有无数的路,你走你的好了,别人走什么与你无关

自信心要如何培养?

除了选择坚强,我们还能怎么办?

所有人都伤害不了你,伤害你的总是你自己

这世间并没有一种东西叫作拖延症

笨鸟先飞,但聪明鸟飞得更快该怎么办?

梦想总是那么的美好,奈何你总是死在路口

到底有没有寒门上升的阶梯?我们有没有希望?

成功并非只有一个标准

环境和你个人的关系,君子反求诸己

《细节决定成败》的贡献和流毒

改变不会在一夜降临,有耐心的人才能看到花开

外部条件解决后,你会发现最大的阻碍永远是你的内心

寻找和突破心障

返回总目录自序每个人都是超级英雄

我祖籍是四川绵阳的小县城梓潼,不过我生在天津。我父亲是中海油塘沽公司的职工,那时候叫作渤海石油。而我的母亲没有城市户口,还是农民,所以,我们家不能分配房子,我们住在渤海石油的一块专门给单职工家属开辟的区域,农场。我母亲务农,我父亲上班。渤海石油是一个非常大的单位,当年光是这样的农场就有十来个,我们家在其中一个,有几十户,算是比较小的农场。

考大学的那年,我估分的时候,觉得自己没有过本科线,本来是很惶恐的,觉得父母培养了多年,最后成了一个残次品的感觉。后来分数线下来,我还是过了本科线的,不过分数并不高,选择不多。我可以去天津的几个收底的学校,也可以去西南石油学院(现改名叫作西南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在石油系统里面是排行第二的学校,家里觉得如果上西南石油的话,我未来回渤海石油机会比较大,于是我就去了四川南充上学。

其实我并不算很有想法的人。后来,在大学因为沉迷电脑,对数学以及其他的课程都旷课颇多,造成最后挂科无数,甚至毕业一度都成了问题。我父母曾有一次被叫到学校去见老师,他们颇为失望,本来觉得我从小都还算是个省心的孩子,但是突然之间就变成了问题少年。那时候有一次深谈,我父母甚至告诉我,如果真的被退学了,要去找计算机相关的工作,他们也会支持我,但是已经大三了,能糊弄过最后一年就糊弄过去吧。于是,最终我还是毕业了。

但是那件事情使我发现,我是一个表面随和,但是内心非常坚硬的人。我没有办法对抗我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当我对那些科目失去了兴趣,当我对大学失去了兴趣,我很难装出我喜欢的样子。这对我后来的择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这个影响就是,毕业双选的阶段,我甚至不想走进双选会场,我们学校的双选会,我一场都没有参加,倒是跟着几个同学跑了几次成都,也没有特别心动的感觉。于是毕业以后,我都没有选定工作,曾经在家里窝了三个月,直到有一天,我妈用扫把打了我一顿,赶我出门去找工作,我才真出门。

我随便投了一份简历,然后在天津的一家公司上班。后来,又去了北京,在北京飘零了7年以后,去了上海,在上海干了4年。去年,我们高中同学组织高中同学20年再回首的大聚会,40多人班级来了大半,感慨唏嘘之余,可以发现的是,我的高中同学大部分都留在了石油系统内部,即使不在中海油,或者中海油天津公司,也在中海油的其他公司,或者中石油中石化。很多人娶了学妹或者嫁了学长,或者找了单位内部哪个叔叔的儿子或者女儿。而我就颇为飘零,这些年,换了无数地方,熟悉了一帮朋友,然后分开,熟悉了一帮朋友,然后又分开。慢慢地变得身边都没有什么超过5年的朋友。

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忧的是感觉自己太飘零,喜的则是终于跳出了一个循环。去年跟父母回四川老家的时候,路边的老人往往是他们的旧相识,小学同学,或者生产队的好友,而我父母也飘在外面几十年,庄周好呢,还是蝴蝶好呢,谁也不知道,我们都有自己的人生。

我曾经去过一次安徽农村,朋友的父亲还在家里务农,自己打理了很大一块地的玉米,我们去的时候,他刚好收了很多玉米回来,有几车那么多,我问他这些玉米要吃可以吃多久,他说吃几年都吃不完。我问他卖能卖多少钱,他说只能卖2000多的样子。当时,我对物力艰辛和农村的经济困境就有了非常清楚的认识。

村子里面有不少让我看起来也很艳羡的小洋楼,他指给我看这是他大哥的,那是他二哥的。我说,你们家很不孝顺啊,你大哥二哥这么大房子,为啥你父亲住一个破旧的院子呢。他说,你看那两个房子那么大,我爸要是想住的话当然可以,但是只有他们老两口加上我大哥的孩子住,住大房子觉得太浪费啊。

房子看起来很新,我就问他什么时候建的,他说是10年前他大哥结婚的时候盖的,两口子住了几天就去打工了,一直没再住,5年前翻新过一次,最近又在考虑要不要再翻新一次。这也是一种循环。

城市人也在某种循环之中。大多数人毕业以后就开始考虑买房,自己挣钱或者家人出钱,买一个小房子。然后一生都在还房贷,挣钱争取买更大的房子。等到买了大房子,孩子也大了,需要上学了,这时候发现学区不够好,只好再攒钱买一个小学区房,全家搬过去。最近这几年,新的循环产生了,以前是大学把孩子送出去,后来是高中,现在是初中,或者小学。甚至开始考虑一上幼儿园、小学,就上双语和国际学校,等等。

我知道每个人都难以超越自己的时代,自己的经济阶层,但是我一直在努力跳出一个又一个的循环,走自己的路,很多时候并不顺利,也很艰难,甚至会后悔,但是,也有快乐的部分,也有窃喜的部分。

其实什么是超级英雄?真的要会飞吗?真的要两眼会喷火吗?

我们都有恐惧,都有不喜欢做的事情。谁不喜欢空调房呢?我超爱空调,我认为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就是空调。当你为了一个目标,走出舒适地带的时候,你就是超级英雄。

这世间那么多伟业,恰巧都不是三头六臂的人创造的。

前两天,有人说鸡汤都是假的,家里有钱和天赋都太强大,根本轮不到拼努力。

是的,也许终我一生,都不能比思聪少爷有钱。

所以,我们就应该洗洗睡了,不要幻想,不要努力,不要继续前行吗?

当然,如果你真的喜欢这样也没啥不好。

但干吗要跟思聪少爷比?你比昨天的自己更聪明,更有学识,更有能力,不也是伟业吗?

戴上耳机,走在喧嚣的街道,看着旁边走过的人流,我总是想,你以为我也是庸碌之辈吗?你们知道我多么伟大吗?我曾经无数次战胜自己,我没有尽头,我不可阻挡。

时至今日,我才明白,我们的伟业不是改变世界,而是持续地改变自己,push(推动)自己到新的limit(限度),寻找并扩展自己的边界,而改变世界这样的小事情,只是我们前进中的副产品而已。PART 1让人恐惧的不是死亡,而是希望所以,我不想长大,我只想做一个愚蠢的孩子,我不想编瞎话骗人,我想简单真诚地对所有的人,我想永远保持好奇心,我想每一天都过得不同,但是都很快乐,都发现新的天地,都在梦中傻笑,口水浸湿枕头……我前妻的故事:一个初中肄业生的奋斗

认识我的前妻是在2008年的时候,那时候,我和朋友开了一家技术咨询公司。后来,有一家做积分之类的网站找到我们,说他们的系统稳定性太差,问我们能不能解决。当时那家公司离我家比较近,就由我主力负责。

那家公司人不少,不过做技术的只有几个人,跟我接洽的主要就是我前妻和另外一个小伙子。谈了一段时间的方案,后来,我开始介入他们的开发流程,当时我前妻负责的内容最多,所以跟她打交道很多。

她代码写得有点儿乱,所以,我就问她是什么出身,她就说是某大学毕业,后来上了北大青鸟的培训班学的编程。

我们业内一般都喜欢嘲笑培训班出来的学生,有几个原因。

1.求职简历都写得完全一样。你第一次收到某培训班学生的简历,可能感觉还不错,懂的东西不少,参与的项目也有点儿意思,说话也头头是道。然后,你发现后面30份简历都几乎一模一样的时候,你就会想说,简历这个样子的我一个也不想要了。

2.缺乏自学能力。很多人就是因为觉得没有自学能力而去了培训班,去了以后,觉得“让我学会”是老师的任务。这样的学生,即使最后学会了老师教的一切,往往也是废的,因为稍微变化一点儿的东西就学不会。

3.不懂得任何良好的编码习惯、调试、调优技巧。培训班的老师们把课程全部都灌输给学生已经够困难了,这些自然就是奢谈。当然,国内大部分大学教出来的学生也是这样的。这些东西太庞杂,太烦琐,靠看书和老师教很难习得。必须自己不断地去做东西,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改进自己。

4.很多老师和培训机构为了追求就业率,传授各种简历面试技巧,甚至不惜帮助学生作弊,统一教出来,所以简历和说话都是一个味道。

5.因为无知而狂妄。

我个人从来不会鄙视任何一个从培训班出来的学生,但是,对这种现象,对不能跳出来的人,自然也没有什么尊重。她倒是有点儿不同,对我特别客气,什么都问,什么都想知道。我对所有可以虚心学习,并且有一定悟性的人,都很友善。

我就发现她最大的问题,还在于完全不懂好的编码习惯是什么。甚至到了基本上完全不用函数的程度。她当时在那家公司写ASP,代码都是面条代码,一个页面可以到几千行,但是一个函数都没有。自然遇到了问题也不知道怎么解决,也没有任何简单的调试技巧。更重要的是,找到了问题,改起来也经常出问题。

于是,我就开始教她什么是函数,什么是抽象,为什么代码要工整,为什么要缩进对齐。

这些东西她慢慢学会了以后,代码质量就提高了很多,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少。

她很高兴,说要请我吃饭。我当时收入高她很多倍,当然不会让女孩子请我吃饭了,于是就我请她吃饭。慢慢地交往越来越多,后来就在一起了。

在一起以后,她才告诉了我很多她以前的故事。

她老家在一个农村,父母务农,姐姐从小去北京打工,哥哥也都在外地打工。她小学成绩还不错,到了初中,上学也没有心思,结果初中没上完就辍学了,在家里务农,帮父母做做饭,放放羊,做些农活。到了十六七岁,她姐姐回老家的时候说,小丫头这么小就在家里务农就废了,既然不上学就跟我去北京打工吧。

她就这样来了北京。她姐姐刚嫁了一个本地男人,生了孩子,她来北京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帮姐姐带孩子。一年后,孩子上了幼儿园,她和姐姐一起在门口的小饭馆、招待所打工,端盘子、洗床单、铺床单等等。

后来,她姐觉得要学一门手艺,于是去了理发店打工。因为她姐学得很快,又很会来事儿,慢慢地就成了理发店的顶梁柱,也成了女老板的好朋友。然后有一天,理发店的女老板,问她姐想不想自己来开店。她姐其实很有野心,就答应了,回家两口子凑了点儿钱,又借了点儿钱,把店盘了下来。

然后,她就跟着她姐一起学理发。

这是北京胡同里面的一家小理发店,客户都是周边的住户,以大爷大妈为主。她在这样的理发店里面做学徒,月工资也就是800块钱,住在姐姐家里。

有一天,来了一个小伙子理发,这小伙子穿得西装笔挺,背一个干净的公文包,看起来很精神。她很少见这样的顾客,就攀谈起来。小伙子说自己是北京工业大学毕业的,毕业以后,上了一个北大青鸟学编程,现在写程序一个月可以挣8000块钱。她当时就傻了,整个胡同里面都是些北京糙老爷们儿,都是做一些扯淡的事情,她还没见过正经上班,而且挣钱那么多的年轻人。

她就问了一个改变自己一生的问题,她问,我初中都没毕业可以去学编程吗?那小伙子说可以。

于是,虽然她从来没有碰过电脑,虽然她不知道什么是编程,但是她已经有了一个理想,那就是做程序员,一个月挣8000块钱。

她跟姐姐商量,她姐说,你初中都没毕业,脑子不好使,学不会的,程序员都是聪明人做的。她其实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学会,但是8000块钱太诱惑了,就继续死缠着她姐。

最后,她姐夫问,学北大青鸟要花多少钱。她说,买电脑需要8000,学习需要1万。她姐夫就说,这些钱咱们有,既然丫头有这个想法,咱们就让她试试吧,万一学不会电脑也不会糟践,咱们可以自己留着玩游戏看电影。她姐拗不过这两个人的意见,最终同意了。

于是,家里买了一台电脑,给她报名上了北大青鸟。

她说,第一次上课的时候,老师课后说,请大家把今天的资料用U盘拷走,然后关机下课。她闷了一天,终于跟旁边的人说了两句话,一句是问什么是U盘,一句是问怎么关机。

半年后,培训结束,她开始找工作,费尽千辛万苦,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工资1800块钱,干了不到三个月被开除,因为不会的东西太多。第二份工作,2000块钱,也没干完三个月。我认识她的时候,这是她的第三份工作,勉强做下来了,虽然代码写得不够好,但是毕竟没有被开除。当时她一个月挣2400块钱。

我当时就问她,2400固然比800块钱多,但是做学徒包吃包住(虽然是在她姐家,但是去别家也差不多),800花不了多少,而且干满一年多两年的话,工资差不多也能涨到2000~3000多。相比之下程序员其实赚得也不算多吧?

她就说,她找到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就买了白衬衣、西裤、小皮鞋,感觉自己是一个白领。以前理发、端盘子,都像是伺候人的活儿。而且她觉得自己现在本事不大,挣少点儿合理,未来一定可以挣到8000块。

后来,她所在的公司跟我们公司扯皮,想赖掉咨询费,甚至拿我和她谈恋爱说事儿。我的合伙人去起诉了那个公司,我们赢了,拿回了咨询费。我跟她说,这公司太扯淡,哪里都有好工作,就让她辞职了。

后来,我告诉她PHP比ASP市场大,她就开始跟我学,学了一段时间,然后找了一份新工作,挣到了4000多一个月。

后来,我们结婚了,她怀孕了,生了我们家小宝贝郝依然。断奶以后,她想去上班,希望我能帮她找一个收入可以提高,而且可以锻炼自己水平的工作。

我当时就问了问朋友们,我有个好朋友老刘当时在某家公司负责技术,他正好缺人。我就把我前妻的情况跟他说了下,他说,咱们关系虽然好,但你能不能坦率地说,你老婆的水平到底如何。我说,PHP是初学,以前写过几年ASP,水平一般,经验还不够,但是好处是非常聪明,而且非常肯学。

老刘说,可以让她来,但是我先说明白,即使是你的老婆,我该批评该骂也不会客气的。你们要想清楚,别到时候被我骂哭了,又走掉,就浪费大家的时间精力了。

我就跟我前妻说明了情况,老刘技术很好,对人也很严格,在他手下工作成长会很快,但是他性子特别直,不会因为我们的关系就对你特殊照顾,如果你不能努力的话,很可能就没办法站稳脚跟。

结果她信心满满地答应下来了。

然后第一天下班,她到家就抱着我哭,我说咋了,她说,老刘骂人太狠了,要求太高了,她哭了一整天了。

我说,那就算了吧,哪里找不到一份工作呢。

她说,不,我觉得老刘骂得对,这样对我严格要求我会成长得很快的。

于是,每天回家都是哭,但是哭得越来越少。

有一天,我打电话问老刘,问问她做得如何。老刘说,基础真是差,但是人也真是好学,怎么骂都只是哭,从来不发脾气,哭完了认认真真做事情,做完了才走。转正后,她工资到了6000。

到今天老刘和我前妻都还是好友。

又过了一两年,我在北京创业失败,要去上海的盛大工作。她也要跟我一起去上海。老刘他们公司非常舍不得她,甚至给了她继续远程工作的权限。但是因为网络延迟的问题,工作起来非常不便,最后还是辞职了。

她没了工作以后,情绪很不好,也经常很无聊,我们经常吵架。我就跟她商量,与其现在找工作,不如趁机学习iOS开发,行业正在起步,机会非常多,容易拿到高薪,而且现在学可以跟很多资深的程序员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非常合算。

她后来就听了我的话在家里学习,但是可能还是缺乏环境而且对iOS信心也不足,她学得非常慢。

后来有一次有一个朋友约我喝茶,我就拉她去。那个朋友就一个劲儿地跟我诉苦,iOS程序员不好找,价格已经开到上万了,还没找到程序员。我们就一起聊了下这个项目,项目本身挺有意思,但是因为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基本上停工待料,空转之中。我就暗暗捏了一下她的手。

然后,我说,我老婆做iOS做得还不错,不过最近一直在帮我做一个朋友的外包项目,走不开,要不然一个月以后项目结束后,让她来帮你吧。那个朋友非常高兴。我就继续问,如果她过来,你可以开多少。他说,你说个价格吧。我说一万二吧。那个朋友答应了。

回家,我问她,一个月一万二,工资翻一倍,你学习有动力了吧。

她说,太有了,我保证可以学会。

一个月以后,她去上班,兴高采烈的。不过下班回来,她说项目好复杂,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搞定。我也有点儿担心。过了几天,她说,我们老板想请你吃饭,今天晚上下班你来接我,我们三个一起吃个饭吧。

我心说,难道是干得不好,要被开除了吗?

到了那里,寒暄了几句,我就怯怯地问,她做得如何?她老板非常高兴地说,太好了,之前拖了几个月完全没有进展的东西,现在全都动起来了,简直是我的救星。

后来又过了一年多,我们两个感情越来越差,渐行渐远,慢慢地感情不在,最后离婚了。

离婚后,她回到了北京,在朋友的介绍下,进了360,月薪一万五。当时360她所在的部门,大多数人都来自微软,至少是4~5年年资的程序员。她是技术最差的,不过人缘不错,也很好学,很快就站稳了脚跟。

一年多以后,很多同事跳槽,都纷纷拉她去,最后她跟着一拨同事去了另外一家目前如日中天的公司,月薪一万九。

再后来,干了一年多后,她又跳槽到了另外一家BAT级的公司,年薪40万。

头些日子,入职以后,她转发了封邮件给我,是她发给HR的信,大概内容是说:

我发给你的简历上说我毕业自某某大学,但是实际上我最高的学历是初中而且都没毕业。我是北大青鸟培训以后自学这么多年的,不过我曾经服务于360和某某公司,这些公司的同事都知道我的学历很低,但是他们都可以证明我的工作能力。我之前给你们假的简历是怕初筛的时候就把我刷掉。现在既然已经过了全部笔试面试,我不想欺骗你们,如果你们觉得我的学历是不能接受的,就请收回offer(许可),如果你们觉得可以接受的话,我马上就可以办理入职手续。

最后,这家公司的HR回信让她尽快入职。

她在那个公司干了几个星期以后,已经是自己所在小组的骨干了。后来部门领导还找过她,认为她做得不错,希望她转行做这个组的team leader(团队领导),但是她觉得自己还应该在技术领域再学习一段时间,暂时拒绝了。

我还见过很多很多例子,所以,我看人从来不看起点,只看一个人是不是努力。

我很市侩地把她每一个阶段的工资都列出来,其实也是想说,这是一个从月薪800到年薪40万的缓慢历程,说起来很简单,但是里面其实有无数的艰辛。

我以前跟很多人讲过这个故事,有人说她运气很好,遇到了我。我也很自得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我帮助了她很多。但是,我认为我能起到的只是催化剂的作用。根本原因是因为她是一个对的人,遇到了我这样的人,可以加速成长,没有遇到我,也许成长得会慢一点儿,但是也会成长。

我写这本书,从来不想成为诸位的推动力,如果诸位学习成长还需要人推的话,sorry,我不认为你们是我的读者,或者说,我要的读者。我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是自己有动力的,自己希望成长,自己付出努力的人。在这个前提下,你有些困惑,你也有经验不足的地方,我可以尽全力去帮助你。

前方没有终点,一切都有其可能性。我相信这本书的大多数读者,起点都比我前妻高。她并不是有什么天赋异禀,只是执着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和成长。虽然我们最终选择分开,但是我一直对她的信念心存敬仰。我相信,我的读者里大多数人的成就会远超我的前妻,也远超我。因为你们更年轻,更早有机会懂得很多我到了今天才参悟的道理。技术总监Sycx的故事

其实我在各种演讲里,线下吹牛里面无数次提及过他,讲过他的故事,但是没有任何一次认认真真地详细讲过,所以,今天就讲讲他的故事吧。

入职

2010年,我刚开始这一次创业的时候,投资刚刚拿到,办公室还没租,一切都在草创阶段,我收到了一封邮件。大意是,我叫Sycx,我从福建来,是Tiny4Cocoa论坛的用户(我的论坛OurCoders.com的前身),想在上海找一份iOS的工作,想听听我的意见。

这样的邮件当时我一年怎么也要收到几百封,我也见过很多年轻人,于是我就答应他了,约在世纪大道附近的一个星巴克。

第一眼见Sycx,我感觉他是一个很腼腆的年轻人,个子不高,穿一件宅T。

我问他为什么要来上海找工作。

他说,他是福建的,本来想找家附近的工作。但是整个福建好像都没有啥IT公司,找到的唯一有iOS工作机会的公司,还是一家做盗版的,所以,就想找外地的。想了几个大城市,北京感觉太冷,广州上海觉得都可以,不过查了下发现上海的漫展比较多,于是想来上海。

我心想这孩子要不要这么中二啊?

我就问他为啥学iOS开发。

他说,他本来买了一个挺贵的Nokia(诺基亚)手机想学塞班开发。然后,逛街的时候被小偷偷走了。

这时候,我已经快笑出声了,心想这什么笨孩子啊。我问,然后呢。

他说,之前买了一个iPod touch听歌用的,于是他就想干脆学iOS开发吧,把家里的电脑装成黑苹果,就开始自己学。

那你学了多久?

学了半年的样子。

我其实对用黑苹果学iOS开发的人有点儿成见,因为我在网上见得太多了,很多人费尽心力想省钱,安装一个黑苹果来学iOS开发,学来学去,学成了黑苹果专家,但是iOS开发呢?根本没有动手。

然后,我问他什么学历。

他说,他毕业于××职业技术学院,学的是网络游戏建模。

我问他为什么学这个专业,他说他的专业有两个专业方向,另外一个方向是网络游戏编程,但是老师说,其实学校没有老师可以教这个方向,所以,才学的建模。

我心说,这上的是什么垃圾学校啊。

然后,我问,大学毕业了你在做啥?

我留校当了半年的机房管理员。

我汗,然后呢?

然后,我去电脑城做技术员做了7天被解雇了。

汗,为啥?

本来是我同学介绍另外一个同学去,然后被他放了鸽子,就问我去不去。我想闲着也是闲着,就去了。

然后呢。

然后待了7天,老板说,你怎么连跟客户说话都不会,一台电脑也没卖出去。我才知道,原来是需要我卖电脑的。我还以为我是负责修电脑的。

然后他无辜一笑。

我快昏倒了,这是什么白痴孩子啊。然后呢?

然后,我在家里窝了半年,觉得要出去找工作,买了一个Nokia想学塞班开发,还丢了。

嗯,我基本上明白了这个孩子的故事了。

简单点儿说,这就是一个烂大专毕业的孩子,找了两个不怎么正经的工作,都没做好,运气和脑子还不好,生活做事情都吊儿郎当,自学塞班开发都能以丢手机告终。我估计这孩子iOS开发也学得不怎么样。

我开始在考虑该怎么安慰这个孩子,再劝勉一下,如果不努力一辈子就这样庸庸碌碌下去了。

然后,我问他,他自学了半年的iOS,有没有做过自己的App。

这时候他拿出他的iPod touch给我看一个听歌软件,界面居然很清爽。现在想想倒也没有什么特别出奇的部分,但是,清爽、干净、逻辑清晰,一点儿基础加自学半年可以到这个水平,确实有点儿惊到我。

但是,一个听歌软件在互联网时代没有自动下载歌词总是有点儿遗憾,我就问他为什么没有做。

他说,这是发布到App Store的版本,他最早做的版本是可以自动下载歌词的。但是提交到App Store的时候被拒绝,因为提供歌词会侵犯歌词作者的版权。所以,最后做了一个“阉割版”上了App Store。

这时候,我突然开始有点儿小激动。就问他,你英语好吗?怎么提交到App Store上去的呢?

如果你不是做这个专业的,你可能理解不了。那时候iOS开发刚刚兴起,大多数人能学会开发已经不错了,很多人学会了怎么做iOS开发以后,就是学不会怎么提交App Sotre。原因很简单,提交一个App,需要在苹果的纯英文网站上,做很多步的操作,还要填写英文的说明等等。像他这样提交以后被拒绝一次,又重新上传成功,则更复杂,往往需要用英文跟App Store的审核员对话。

他说,我英语不好,学iOS开发的时候文档看不懂就查字典,现在文档看得都差不多了,不需要查字典也可以看了。提交的时候,看到英文单词不会也是一个一个查字典搞定的。

到了这个时候,我已经基本上确定这个孩子我要定了。

从他的学历、他之前的经历来看,我相信大多数靠谱的公司不会要这么一个听起来这么不靠谱的孩子。但是,从他自学iOS半年的成果来看,我觉得他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孩子。

我认为可以自我学习、自我成长的人都是前途不可限量的。

于是,我就跟他说,我觉得按照你的简历和你刚才描述的你的从业经历来看,在上海你可能很难找到不错的工作。我的公司刚刚开始创业,急需用人,我从你的自学经历来看,觉得你是一个可造之才。如果你愿意来我的公司工作,我可以给你开税后××,虽然不多,但是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开始。如果你能一直努力,我相信你可以有一个很好的前途。

他摆出一副“好在你要了我,否则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忽悠别人”的表情,爽快地答应了。

于是,我的公司就有了第一个员工,Sycx老师。

成长

公司开张后,我开始给他安排工作,公司当时就我们两个iOS程序员。一开始,主力是我,我让他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做着做着,我发现他做得又快又好,我就开始给他分配更多的工作。然后,我发现他仍旧可以又快又好地做好的时候,我就开始慢慢调整,让他做项目的主力,我来做辅助性的工作。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我连辅助性的工作都不需要做了,他完全变成了公司的主力,我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服务器端的工作上。

我觉得他超越了我把他招进来时候的预期。其实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自学能力很强的人,我也有一些朋友是这样的人。但是,我不知道我自己开公司的时候能不能招到这样的人。发现他是这样的人以后,我就觉得我终于找到了我可以去管理的员工了。

我开始给他一些压力,一些他当下可能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一点一点地加压,他一次次都在没有求助我的前提下把问题解决了。

LBS地图

有一段时间,我很看好LBS,很想做一个LBS的社交应用。我想把一个人的全部通讯录里面的地址信息,用Google map(谷歌地图)反查出经纬度,然后都显示在地图上。这个不是很靠谱的需求最早来自我的一个朋友的创意。我确实也有类似的想法,于是就让他去做。

他做了一天后,就给我做好一个Demo(演示)版本,基本上跟我预期的很像,但是,我的通讯录里面在上海的人很多,大家在地图上的图标都重合在一起,想点任何一个具体的人都点不到。

我说,你去找一个地图点聚合的算法,把这些具体特别近的人,聚合在一起显示成一个数字吧。

半天后,他给了我一个新的Demo,很漂亮,显示效果很好,在他的手机上也很流畅,但是在我的手机上卡得不行。因为我的通讯录里面大概有五六百人。我就跟他说,你要把这个算法优化下,我要的是同屏显示5000个人都不卡。你要理解,屏幕不显示的部分都不应该参与计算,等等。

过了一个晚上以后,他给了我一个新版本,做到了我的要求,同屏显示5000个人都不卡。

然后,这件事情,我就忘掉了。直到半年后,有一个技术会议,我是出品人,在寻找演讲者,实在凑不够数了,我也希望他锻炼锻炼表达能力。我就问他,我们最近做的项目,有没有技术上比较复杂、比较有意思可以讲讲的。

他摸了摸头说,都没啥可讲的。这孩子啥都好,就是表达能力很差,也没有同理心,在他看来我们做的项目都不是很难。实际上,这个地图同屏5000个点的聚合算法还是挺有技术含量的。但是他说不出来个所以然,于是我只好在黑板上列了个题目,然后一步一步地问他,之前的速度和后来的速度差了1000倍,是怎么一步一步优化的。他找来了代码,在我的追问下,一点点回忆。

原来包含了数字计算的精度降低,屏外剪枝,从排序选择最佳代表点改为随机选取代表点,动画提交合并,等等,大概七八项大的优化,这一切都是他一个晚上边分析边搞定的。

LBS口袋妖怪

有一段时间,我曾经想尝试做游戏,当然后来发现由于团队基因的问题,我们可以写一个游戏出来,但是美术、策划、运营方面的事情我们搞不定,所以就放弃了。

我当时设计的游戏是在手机上玩基于地理位置的口袋妖怪。因为我们缺乏设计方面的人才,我让他去把口袋妖怪的图片资源和数值扒过来,在开发阶段直接用,等到我们有了自己的设计、策划力量以后再替换过来。

他研究了半天告诉我,网上有口袋妖怪的wiki站点,里面几乎包括了我们需要的全部数据,我说那太好了,直接用吧。

大概一个星期不到,在iPhone上的口袋妖怪战斗场面,他就实现出来了。

这个项目最终还是放弃了。不过我还经常在饭局里面把我们做的半成品给朋友看。有一次,我和Sycx还有我的好朋友莫老师吃饭,莫老师问起我们在做什么。我想让Sycx同学锻炼下,让他来介绍,他又开始扭扭捏捏半天,啥也没说出来。

我就开始讲,我们做了一个游戏,准备用口袋妖怪的数据,幸亏网上有个口袋妖怪wiki,有全部口袋妖怪的数据的数据库,我们把这个数据库……

这时候,他打断了我,说没有数据库。

我说,没有数据库,你怎么导入的?

他说,只有一个wiki,我自己写了一个爬虫,把wiki的页面全部爬了下来,然后生成了一个数据库。

莫老师说不错啊,做iOS的小伙子还会做爬虫。

他说,为了这个项目现学的,很好玩。

我在旁边倒了一杯冰啤酒,抿了一口,心说,我手下的人靠谱吧,连我都不知道他还做了这么多额外的事情,悄无声息的。

排版项目

公司后期其实有点儿混乱,因为我一开始瞄准要做的App推荐网站,我们没有做好。而我们做的其他App大多数也都不卖座,偶尔有几个反响还不错的,下载量购买量都微不足道。有一段时间,我很沉沦,不知道该怎么突破。

后来,我在想不管公司如何,我们做点儿纯技术的东西,说不定可以拯救公司。那时候,我很看好苹果做的iBooks author,用它可以轻松做出来在iPad上可以使用的图文并茂、有多媒体的交互电子书。但是,这个软件生成的问题是和苹果的iBooks store绑在一起的,但是因为政策和法律的原因,苹果的iBooks store根本没有进入中国。

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我们能不能自己做一个兼容iBooks author格式的阅读器,这样苹果的iBooks author就等于成了我们的编辑器。

我花了一天的时间去分析iBooks author的文件格式,弄明白了以后,我把Sycx找来,跟他说了我的想法。

嗯,他也不是万能的。他觉得我犯病了,他说,这东西苹果不知道用了多少工程师做,咱们肯定做不出来,你最近是不是没吃药啊?

我当时没有理他,第二天我去深圳做关于盗版的演讲,在深圳的日子里,我不停地在写代码,回到上海我也在写。三天后,我给他看了我做的一个Demo,把一个iBooks author做的文件解析出来,把一个章节的标题和正文都显示出来,当然版式格式都是错的。但是怎么获得版式、格式的信息我都获取到了。

给他看了Demo,他受到了某种震撼,然后我给他讲了一遍格式和我的思路。我问他懂了吗,他说懂了。我说,你需要多久看代码?他说半天吧。

第二天,我问他看懂与否,他说看懂了。我说这个项目你来领导吧,需要我做哪个模块,你来安排。他说,算了,你代码太烂了,我自己来写吧。

从那以后,我们公司的主力代码里面,我就几乎没有参与过了。他确实对得起这句狂话,后来没让我麻烦过。

这个项目,我们做得很酷,包括他在内,还有三个程序员一起在做,他领导。我制订的计划是完全敏捷和迭代的。项目伊始,这个App就可以执行,一个迭代周期一个迭代周期地增加新的功能。项目开始一个月后,我就用它挣了10多万。而这个项目真正做完第一期是一年后,可见我们的迭代做得多好。

他做了这个项目的主力和负责人后,彻底解放了我,我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就是用这个半成品去挣钱,去融资,去跟全上海的出版社推销我们的产品。

裁员

然而,虽然我很卖力气地去谈投资,找客户,公司最终还是遭遇了很大的危机,钱花得差不多了。投资没有找到,手头的几个客户也不足以支撑公司继续运营。我可以选择再强撑两个月关门,不过我的投资人建议我裁员到最小规模强撑一下。于是我仔细算了算成本,选择了一个最小的团队,就是我加上Sycx老师和我们的行政,当时剩下的钱还可以继续撑不到一年的样子。

于是公司就在我们三个人的情况下,继续支撑下去,继续做产品,直到几个月后,找到一个新的客户,找到了新的收入来源,才免于倒闭。到现在我们又开始慢速扩展,又招了些人回来。

iOS转Android(安卓)项目

去年的时候,客户需要我们提供一个Android版本。怎么做呢?我们现有产品非常复杂,重新写一个Android版本出来可能耗时太长。而且,我们的产品非常复杂,仍旧在不断地迭代和改进之中,真的写了一个Android版以后,我们就需要同时维护两个不断迭代和改进的代码了,我觉得项目管理难度非常大。

于是我大概自己想了一两个星期,有一天我就跟他商量。我说,重新做一个Android版本不难,以我们团队的学习能力,几天就可以学会Android开发,开发一个Android版本。因为我们之前的经验积累,也不会太慢,也许3~4个月就可以搞定。但是,问题是我们要同时维护两个不断迭代和改进的代码,我觉得太难了。

他觉得也是。

我说,所以我想到的方案是我们把苹果的开发环境,Xcode、LLVM、CocoTouch全部都移植到Android上去。这样的话,我们实际上在业务逻辑上还是一份代码。虽然也是两个项目,但是这两个项目完全垂直,互相不干扰,管理起来就简单多了。

目前客户只需要Android版本,可是如果有了这么一套把苹果开发环境移植到Android的经验,假设客户未来需要WP平台,我们也可以迅速搭建出来一套系统。

他表示认同。

我说我们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弄清楚大概的逻辑和时间计划,我初步估计你可以在三个月内,完成底层的移植,这些部分很困难,但是工作量不会很大,大量的事情是反复地调试和解决部署问题。但是这个部分是Block(障碍)型的任务,这部分完成不了,后面的部分根本谈不上怎么解决。

如果这个阶段搞定了,后面有大量的库需要我们自己去实现,但是是在Objective-C的基础上去实现,技术上难度并不高,我们可以很轻松地搞定。

他也表示认同。

然后,我大概介绍了下我的前期调研,有哪些开源库跟我们要做的事情比较接近。给了他三天的时间,让他去调查分析,了解下我们需要做的这么一个大工程里面,哪些东西是已经有开源库可以实现的,哪些东西是我们自己必须实现的。

三天后,他给我讲解了最流行的三个类似的开源库。我们仔细讨论了下,然后项目就正式开始了。

他开始了三个月的、移植一个没有UI的iOS程序到Android的历程。

在此之前,他没有玩过Android开发,对Linux底层开发也不是很了解,甚至不了解Makefile这些东西。但是这三个月过后,他已经是跨平台编译专家了,对LLVM、GDB等等都烂熟于胸。大概就在三个月整的时候,我们内部做了一个演示,他已经可以做到在Xcode下打开一个完全没有UI的iOS代码,用Xcode把它编译到Android上去,并且用Android内建的GDB看到这个程序的输出信息。

然后我们就开始移植Cocoa touch库,大概就在整一年的时候,我们基本完成了设计目标。

结论

Sycx进入我的公司的时候,我就知道他可以成长为一个非常优秀的程序员。但是几年下来,他达到的高度还是让我很惊讶。

我很喜欢这个孩子,因为我从他身上可以看到我年轻时候的影子。唯一的区别是,我年轻的时候,没有遇到像我自己这么厉害的领导。我愿意全力去指导和教育他的样子,也是从我自身的经历出发,我知道一个有想法肯努力的年轻人,在合适的教导下,可以释放出什么样的能力。

Sycx和我的前妻还有我自己,都是我写这本书的主要原因,我前妻初中没毕业,我的技术总监来自一个烂大学,我自己做的第一份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在办公室里,趴在地上帮同事把踢掉的网线接上。

我们三个人的共同点都是我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有激情的事情的时候,不需要别人监督,不需要别人指导,乐于自我学习,自我成长。我们虽然不是传统成功学意义上的成功,但是都做出了一些自己和外人不敢想象的伟业。这就是我认为的成功。

我觉得大多数人的条件跟我们其实差异不大,都有机会获得自己的成功,问题是能不能走上一条自我学习和成长的路。在互联网大潮之下潜行的成功创业者

前两天,我的好朋友老陆打电话说他们做了个App,想让我看看给点儿意见。于是,我就去了趟他在漕宝路的办公室,一起喝茶聊天。

老陆大名叫陆平一,我们是在上海的一个创业者线下聚会认识的。老陆是八〇后,比我还小两岁,不过2005年就开始创业,现在公司做得很大,这几年我没少跟他请教公司运营方面的事情。说起来认识那么多年,我还不知道他的业务到底是啥。这是因为他的网站叫Pop时尚网络机构,而我对时尚流行一窍不通,我一身全都是迪卡侬,穿得上是我对衣服最重要的要求,款式颜色一切我都不在乎。

而这次既然要帮老陆看看他的App,我正好趁机跟他好好聊了聊。这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喜欢关注不同的行业,不像以前觉得万般皆下品,唯有技术高,因为每个行业都有很多很多好玩的东西。

老陆可以叫作“富二代”,不过更准确地说是“创二代”。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青浦区练塘羊毛衫产业盛极一时,而老陆的父母就是其中的先行者和领头羊。一般人家中午吃饭的时候聊的都是鸡毛蒜皮,家长里短,而在他家,父母问完他的功课以后,往往就把他甩开大聊起自己家工厂的业务了。他母亲负责账目和协调生产,父亲负责销售和外联,每次都是聊业务聊得不亦乐乎。后来,他也不甘寂寞,干脆一起聊起来了,小小年纪就开始给父母的工厂出谋划策,对着父母指点江山。

所以他从小就很擅长数学,对经济、财务、工商管理更有兴趣。不过,高考时他发挥不好,没考上心仪的学校,学了计算数学专业。大学毕业后,本来想出国留学读商科,但是“9·11”等一系列事件把出国留学的难度拉得太高。他只好先就业,阴差阳错做了程序员,在某家对日外包的公司写程序。

我曾经问过老陆,他父母为什么没有让他接手家族的生意。他说,从小父母对他管得就不多,在大原则不违背的前提下,自由度很高。他毕业以后,父母既没有着急让他找工作,也没有要求他加入家族企业。

不过,父母倒是听说了互联网的魔力,经常让他帮忙找找新颖的羊毛衫款式。他一开始也没放在心上,后来被催得多了,认认真真地找了下,发现互联网虽大,但是找这样的信息,也并不是很容易。他费尽力气找到了几款不错的样式,父母采纳后用在家里的工厂,没想到其中一款竟然真的爆款了,当年就卖了40万件。父母自然是非常得意,很快亲戚朋友、整个练塘很多羊毛衫工厂的老板们都知道了,老陆家的小子,玩互联网玩得好,帮父母赚了一笔大钱。

他本来的爱好也不是做程序员,这次偶然的经历让他深思,如果我这样的年轻人找这样的信息都这么困难,那些服装厂的老板们,又怎么能找到好的款式呢?要不然我来做一个这样的网站吧?埋头搞了一个多月以后,他的时尚潮流网站上线了,没几天就有人付钱加入会员。一年后,他算了算收入已经比自己上班高了,要不要辞职全职创业呢?貌似不是个问题,于是新的征程就这样开始了。

跟老陆复盘到此,我已经按捺不住疑问,先拦住他的讲述,问道,你说你能那么早就毅然决然地创业,跟你家的家境是不是也有关系呢?

他说,当然也有。其实那时候也有点儿心慌,不过想了想跟父母商量,万一真做砸了,就当多要父母一年钱,上了个研究生。父母很认同他的观点。

我估计听到这里有人已经准备甩键盘了,父母怎么这么好说话。

几个月前,我和一个朋友在杨浦吃饭,他在做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云产品。我们聊了一中午的创业和技术话题。临走,他说,他爸爸前两天跟他说,儿子啊,你也这么大年纪了,别瞎混了,找个正经工作吧。我当时热泪盈眶,其实我爸也跟我说过类似的话,说我知道你现在挣钱也不少,不过创业风险那么大,要不然回天津随便找个啥工作吧,咱们也不是很缺钱。

其实这不是钱的问题啊,创二代家庭的孩子,可能更容易创业吧,至少父母支持啊。我父母这种工薪阶层,骨子里面还是觉得上班打工才是正途。

然后,我问老陆,后面就是大路货的网站大赚特赚,登上人生高峰,迎娶白富美吗?

老陆说,哪里那么容易。一开始周边很多厂子都买了服务,但是这个行业太传统,很多老板的思想太僵化,市场发展起来并不容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公司都是微利维持,扛了七八年,才慢慢地改变了市场。现在可以说,走在街上到处都可以看到年轻人穿着他客户的品牌的衣服,他的网站彻底改变了行业。

我又很好奇地问,2008年次贷危机搞得国内制造业出口锐减,很多工厂倒闭,是不是你的生意也很不好呢?

他说,其实恰好相反。以前国内的服装其实也是出口为主,实际上就是代工厂,加工为主,款式、面料等等都是按照客户的要求做就可以了。但是次贷危机造成出口锐减,大家都转向内需,国内市场竞争加剧以后,工厂都开始重视设计,重视款式了。所以,行业越升级,他的生意越好做。

这倒是很出乎我的意料。最后,我们终于把问题回到正题,他的公司正在做的App。我在基本的用户体验上提了一些意见以后,不得不承认我还是没弄懂这东西是做啥的。

他说,你看以前工厂设计师的设计流程是阅读时尚杂志,看时装发布会,看我们的素材库,寻找创意,然后做设计。初步设计出来以后,给出对面料的一些基本要求,让采购人员去寻找相关的面料,然后做样品,再大规模生产。设计人员的经验,以及采购人员对设计人员思路的理解,都大大限制了面料的采用。我们做的App,就是想把好的面料和用这些面料设计出的样品绑定在一起。设计人员看到了某个设计,如果得到了灵感,可以直接看到原设计使用的面料,以及相关的面料。这样,面料的选择就变得更方便、更准确了。

我说,这就是说,你们希望从提供样式、灵感的阶段更进一步,提供面料信息,让产业的信息流动更加的顺畅,对吗?

他说,是的。

最后,我想到了一个问题,我说,虽然老陆你做的也是互联网产品,但是我总觉得你是潜行在互联网大潮之下的。你看,你的生意这么大,但是,主流的科技和互联网媒体好像根本触及不到你们这些企业。大家关注的貌似都是一些纯粹的互联网项目,或者是直接服务于用户的互联网项目。像你们这样服务于产业,潜移默化改变了每个人生活的项目,反而很少受到关注。

老陆说,其实这两年还好,我也被很多媒体报道过。也许这样的项目在你们技术界或者传媒圈看起来没那么sexy(吸引人)吧。不过,创业之初也帮我躲过了很多觊觎的目光,给我慢慢成长的机会,让我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产品的层面上。当然也有坏的影响,我们这样的公司不是很容易吸引技术人才,像你们这样的纯技术人才,根本看不懂我们的商业模式。

其实,行业确实也在飞快地变化,最近几个月,我被很多高中、大学同学找去问该怎么做互联网。他们都在自己的领域里面做得很好,但是,如今每个行业都已经视互联网为最重要的新机会和未来的增长点,每个人都在想如何跟互联网产生关联。而我们这些技术从业者,需要想的可能更多的也是如何去服务于各种不同的业务模型,各种不同的行业。

我信仰互联网,因为这些年,我不断地感觉到互联网在不停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理解,这种改变不仅仅来自你经常使用的微信、微博,也来自像老陆一样的服务于产业的互联网应用。那些人和那些平台,我所记得的冯大辉的故事

大概是2002到2003年,我去北京参加一个同学赴京的欢迎晚宴,认识了几个一生的好友,以及在北京七年对我帮助最大的,也是塑形帮助最大的人。在那晚,我知道了blog(博客),然后我开始写blog。

在当时的blog圈子里面,技术blog里最早对我影响最大的三个是竹笋炒肉、车东的blog,还有冯大辉的DBA notes。后来出现的blog越来越多,竹笋炒肉因为某些原因不再继续更新了,我也认识了更多的人,看了更多的文章,不过车东和大辉的文章仍旧是看得最多的。

从看DBA notes的文章到真正见到冯大辉估计是四五年后吧,见面时大家其实已经在网上常有联系。第一次见到大辉,我还是很惊异,身材不高大,说话也不犀利,很平和很nice(友好),和网上的印象并不一致。

时间大概是大辉刚刚从雅虎到了支付宝的时候,一时成了支付宝在技术圈的代言人。而我们后来知道的不少牛人也是由交友广泛的他引入支付宝的。

我和霍炬也一直喜欢写文章,也都偶有一两篇广泛传颂的文章,那时候喝酒撸串的时候,经常纵论天下英雄,谁的blog写得最好。霍炬经常说某某某,我则经常说冯大辉。大多数人写blog,都没有章法,好的时候天纵英才,恣意奔放,但是不能持续更新,也不能保持质量稳定。而从我的观察来看,冯大辉做事情是有章法的。他可以保持非常高的更新频率、聚焦,以及内容的质量,这样做事情效果非常惊人。

我一向觉得做事情有方式方法,比小聪明和幻想自己有天赋更重要,只是我自己经常做不到而已。但我天生做事情喜欢追求一时之快,喜欢追求文章喷薄而出的感觉,但是持续稳定的产出,保持质量不波动,聚焦在某一个方向,而不是什么都去玩、都去看,在这个层面,冯大辉正是我的反面,也是我一直很激赏他做事方法和成效的原因。

后来,我和霍炬创业,后来来了上海,我又创业,大辉也离开了支付宝,去了丁香园。我去杭州的时候,跟他又见过几次,吃过传说中他来了朋友必请的杭州海底捞,去过丁香园的办公室,也听他谈起阿里的一些问题,包括在VIE问题上的诚信问题等等。我在阿里系还是有一些朋友的,不过对阿里了解并不多,所以也不是尽然明白。

blog由兴至衰的过程,我们这些人基本上都全程参与了,微博崛起的全过程,我们这些人也都全程参与了。上次霍炬回国,我应该跟他说过,在微博的时代,冯大辉的粉丝量是技术圈里面最大的,微信公众号也是,这说明他做事情越来越成熟,在微信公众号领域发布的小道消息甚至成了一面旗帜,是其他很多公众号一个主要的流量来源。

我们这类人

我、罗永浩、冯大辉,以及类似的人,都会在网上收到某种类型的风言风语,比如你怎么这么闲,你怎么这么爱现,你怎么这么话痨,等等。实际上,我觉得我们都不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声名去折腾。我写blog的时代就领会过一举成名的感觉,当我在金远见(文曲星)最苦闷的一段时间里,我在blog上是一个光芒万丈的盖世英豪。但是又能怎么样呢?虚名退去以后,我最在乎的还是,身上有没有钱,心里有没有人,手里面有没有事业,睡觉的时候睡不睡得安稳。

然而,这些人为啥还在苦心经营自己的blog、微博、微信,费尽心机地去写好内容,免费提供给别人呢?首先是因为喜欢分享。因为内心真诚,藏不住一些话,知道了些东西就想share(分享)给别人,有公心。昨天,一个朋友的微博很让我感慨,内容是:

想起了过去的一个小事。当时在西西河论坛,好像iPhone还没有,几个人发帖说手机行业的事,我也是新人。后来有个人发了个帖子,内容忘了,我们感觉很有帮助,就又是赞又是评论。结果一个牛×烘烘的人出现了,说了很多难听的话,有人上去说他,结果他就说类似自打有手机那天,他就在做这个行业,赚了多少钱,有多少分公司之类。于是不少人沉默了。我就上去回了个帖,大意是你这么牛×和我有啥关系啊,到现在也没看你说出什么对我们有帮助的信息,作者这篇文章虽然水平不高,但对我有很大帮助。而且就你这个德行,真给我钱我还嫌你脏呢。于是牛×人出现的就少了,自己一边牛×去了。

我们很多时候是在分享,但是不知道怎么就惹到了那些喜欢show off(炫耀),而又见不得别人show off的人脆弱的心灵。他们只会show off,不会分享,所以老觉得别人抱得大名,老觉得别人还不如自己怎么就那么多粉丝呢。其实爱分享的人,不见得是这世界上最厉害的人,但是总比那些只喜欢show off、不喜欢分享的人朋友更多,对世界帮助更大。

有理想的人需要坚忍

我两次创业之时,都是月光族的身份,没钱没车没房。罗永浩虽然在新东方赚了些钱,但是离做一个手机厂商需要的钱和资源肯定差得很远。大辉去丁香园前,也想过要创业。这些人都是有理想的人,跟咸鱼不同,自然也不会让咸鱼们喜欢。

有时候你写完一篇文章,有几十个人赞赏,来了一个人说,你怎么那么多话,就显得你能耐吗?我就想跟他说,你懂个屁。我不想做一辈子咸鱼,我构建我的个人品牌是希望积蓄力量,帮助我未来做事情。但是,子非咸鱼,安知怎么说咸鱼才能不骂你?

我也经常会很累,会觉得说其实我早就出过名了,也占过出名的便宜。但是这么多年,还不是靠本事吃饭?名声只是润滑剂,真正客户服务器垮了,我跟服务器说我有名有毛用,还不是半夜爬起来,登上去,定位问题,解决问题?

但是我不想只做目前做的事情,我不知道我未来有多高,只是我跟你说得着吗?

把自己的个人品牌转换成丁香园的影响力方面,冯大辉做得堪称完美,那些只叫嚣着冯大辉这不懂那不懂的人,到底长没长眼睛呢?

帮人的人和被中伤的人

因为名声的问题,找冯大辉帮忙的人不少,但是背后嘲笑他的人也不少。我感同身受,我遇到的这种事情其实也不少。这世界远不完美,但是有些人下作得让人恶心。

我经过去年一年的压力和成长,心态平和不少,看淡了不少东西,也看重了不少东西。我只想劝大辉一句,我的粉丝是你的1/10,我已经遭到无数的中伤了,你有多少,我大概能猜到。千万不要搭理,这世界的垃圾是消灭不完的,千万不要影响心情。

这世界需要我们一点点努力,需要我们不疾不徐,需要我们保持步调。

最后,我只说一句话,从我的经验来看,平台都是短命的,不管当时多么辉煌,只有那些真正做事情的人,这么多年后,原来还是你。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