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之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汉字学解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5 12:33:58

点击下载

作者:何铁山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强国之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汉字学解读

强国之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汉字学解读试读:

前言

当代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形势与历史上有着巨大的不同。历史上的秦国,仅靠“富国强兵”就能“一统天下”“顺天应民”,因为当时的“天下”是“周天下”,是“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没,令不行于天下,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蔽”的天下。汉、唐时期,外部的敌人相对弱小,至少是在文化上比较弱小和落后,以至于最后都为中华民族所同化了。但及至晚晴,“天朝上国”的迷梦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所击碎,给予中国人深刻而复杂的情感冲击,也让中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了许多反思。

现在,经过百余年的奋斗,我们终于有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途径和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个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秀最具普遍意义部分的传承和发扬,也涵括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西方先进思想成果的中国化吸收。它既是我们的做人做事之德,也是我们的立国强国之道。

本书所论,即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汉字学解读。“价值”,简言之就是事物对于人或主体的意义。“价值观”即人或主体关于事物的价值的认知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观点与看法。这里所说的主体,可以是单个的人,也可以是国家、民族或其他共同体。对于同一事物,因其对于不同主体的意义既可能相同或相近,也可能不同或相去甚远,所以既可能形成相同或相近的观点与看法,也可能形成不同或相去甚远的观点与看法。相同或相近的叫“价值共识”,不同或相去甚远的则可称之为“价值多元”。当代世界,价值共识与价值多元并存。对此,我们既不能强求共识,更不能否定多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于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价值目标,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价值原则,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价值规范,运用于公共生活,不仅不会损害任何人的利益,而且会增进每一个人的利益,所以它不仅是我们全体中国人民的价值共识,也是我们的行动准则。之所以称其为“核心价值观”,是因为这一价值观不仅仅是执政党积极倡导的,也是每个中国人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都应当并且都愿意遵循、践行、追求的目标、原则或规范,所以其价值地位既毋庸置疑,亦不可动摇。

汉字学,一般认为它只是书法学、汉语言文学等学科的一个分支,其研究内容主要为汉字形体的产生、发展、变化规律以及汉字的音义训诂等。本书的研究,实际上对上述汉字学有所扬弃,主要关注的是汉字构形中蕴涵的哲学意义,关注汉字构形的多义性、想象性及其相互关系,关注汉字构形与经典论述的关系等。

所谓“汉字学解读”,是指以汉字学为切入点,分析汉字构形的基本特点,并将其中蕴涵的哲学意义与古代典籍中的论述有机结合起来,以便更加深刻地认识字词的意义,并以此来观察和反思某些社会现象。事实上,从古圣先贤的智慧中寻求解决现实生活难题的办法,不仅过去可行(思想史的发展就是如此),而且在今天也依然有效。汉字学解读之所以有如此功效,是因为汉字的原初构造,本来就是古圣先贤对于自然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度认知的高度抽象或概括。

此处,试以“人”的构形为例做以分析。“人”之初形是“”,是象形字。所谓“象形”,按照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的说法,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画成其物,随体诘诎”而成。“近”,根据人之自身如口、耳、眼、鼻、手、脚、身、心等具体形象;“远”,根据自然之物如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草木虫鱼等;由此描摹而成。不过,“象形”的“描摹”并不等同于绘画,不是写实或具体描绘,而是“具象”与“抽象”的高度统一。“人”之“象形”,属于“剪影成形”之“像”。它是人“侧身俯首而立”之形象的剪影。除了“”之外,“”“”“”“”等皆为象形。可是,为什么古人要以人之侧身俯首而立之形以作“人”呢?其中大有“玄机”。

1.如此之“”,一曰“畏”

侧身俯首而立,最早表达的是“人”的“畏”。在从类人猿向人进化的过程中,由于对自然界伟大力量的不可抗拒与长时间的无知,人的内心充满了恐惧,这种恐惧又逐渐迁延至对人类社会本身。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便清醒地认识到,要做好“人”必须心有所“畏”!不仅要“畏天命”,而且要“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为什么?因为人只有“临事而惧”,才可能“好谋而成”!

当代社会中的贪官污吏、不法商贩,之所以为所欲为,就是因为抛弃了人之“畏”,从而“欲令智昏”,走上不归路。

2.如此之“”,又曰“礼”

中国古人行礼以这种形象最为普遍。墨子说:“礼,敬也。”以“敬”释“礼”,意味深长。所谓“敬”,不仅要敬天命、大人、圣人、自然、鬼神、父母、兄弟、师长、朋友、妻子,也需敬小人、敌人、一粥一饭、一草一木。不过,敬则敬矣,态度却有所区别:敬君子要“亲而敬之”,敬鬼神、小人要“敬而远之”,敬父母要“敬而孝之”,敬敌人要“敬而重之”,敬衣食要“敬而惜之”。

3.如此之“”,又曰“智”《论语·雍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其中之“敬”,既是“礼”,亦是“知”或“智”。在那个年代,“鬼神”是人们不可抗拒且无法确切认知的伟大力量。对此力量所采取的“敬而远之”的态度,不仅是“礼”,而且是“智慧”或“策略”。

子产说:“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智虑。智虑之所将者,礼义。”许多时候,人之行“礼”,其实也是“智”的具体化表现。

春秋时晋楚城濮之战,晋侯重耳退避三舍以打败子玉所率楚军,则不仅是“礼”,也是“智”,是“义”,是“信”。说是“礼”,是因它以国君避让大夫;说是“智”,是因其以“避”而实现了诱敌、骄敌;说是“义”,是因其提高了自身在民众与诸侯中的地位与形象,从而赢得了霸主地位;说是“信”,是因其实现了出亡楚国时曾对楚君许下的承诺。

4.如此之“”,又曰“仁”《孟子·尽心下》:“仁也者,人也;义也者,宜也;礼也者,履也;智也者,知也;信也者,实也。合而言之,道也。”

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即人必得与其他人发生关系。而这种关系的最普遍存在(“即时”的)只能发生在“两人”之间。“两人”即“二人”,“二人”即“仁”。“二人”也是人类社会最小的共同体,家庭便是这种共同体的普遍形式。“二人”能在一起,特别是能长久地在一起,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爱”。《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爱”是“仁”的最基本内涵之一。“仁”是人之为人的基础,人若无“仁”,就是脱离了“人”的范畴。

5.如此之“”,又曰“信”“信”由“人”与“言”构成。《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即人如果没有“信”,就不能在社会立足或生存。《吕氏春秋》也有“人曰信”的论断。具体言之:一方面,“信”是共同体得以建立或存在的基石;另一方面,人有了“信”才可能真正实现独立与自由。一个没有诚信、信用的社会,人将寸步难行!

6.一撇一捺是个“”

一撇一捺的“人”,与“近取诸身”“随体诘诎”的“”已有了巨大区别!

一撇一捺之“人”的写法最早出现于秦末汉初,从表面上看,这种变化只是书写方法由屈曲蜿蜒而变得平直简单,但其背后反映的却是“人”对旧的礼法、制度的无视与挣脱,以及对自由的向往与渴望;但另一方面,也同样反映出“人”的无知、自大与狂妄。这也有如东汉赵壹所言,此书“上非天象所垂,下非河洛所吐,中非圣人所造”,已经失去其本来的意旨了。

是的,人有追求个性解放、精神意志、艺术实践的自由,但绝不能丢弃了人之为人最基本的“畏”“仁”“义”“礼”“智”“信”等。正是因为有了它们,我们才有了最基本的人性光辉。非如此,我们的共同体将会失去安宁与和平,我们的灵魂将无所归依。于是乎,我们既要有“”的自在、自适、自为、自信,又要有“”的礼义谦卑;既不能完全固守传统,也不能抛弃传统。第一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道德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这一论述简略而深刻。那么,什么是“德”?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德”?它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本书试以汉字学为切入点,并联系先秦典籍,联系日常生活实践和笔者的一些思考,给予一些回答,就教于方家。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强国之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德”,首先因为它是一种“道”。这种认识对于一般人言,可能有点突兀。其实,从“道”与“德”的汉字构形关系中,从古人关于“道”与“德”的关系论述中皆可得出这一结论。后面将会论及。

简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我国当代现实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也是我国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的一种发展理论。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乃“治国平天下之道”,“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乃广大人民“实现尊严幸福之道”,“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乃我们每个中国人的“修身养性之道”。它们三者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不可分割。只要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循此“理论”而进、顺此“道”而行,就一定能实现复兴中华民族的中国梦。

可是,既然是“道”,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又要称之为“德”呢?理解这一点,就需要我们对传统国学,对汉字学、先秦哲学有所了解。链接《易经·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在中国哲学中,“形而下”既可指有具体形状看得见摸得着或感觉得到的“器”或“物”,亦可指人所从事的制造器物或改变器物形状的专业技术活动。“形而上”既可指没有具体形状看不见摸不着或感觉不到的“道”或理论、概念、思想、信念、价值、方法、道德,亦可指人所从事的社会治理、道德理论研究等活动。《论语·为政》:“君子不器。”即认为真正的君子,无需从事一般的专业技术活动。这种观点在西方也有。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斥责手工业者,说“他们的灵魂已因从事下贱的技艺和职业而变得残废和畸形,正像他们的身体受到他们的技艺和职业损坏一样”。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中说:“任何职业、工技或学科,凡可影响一个自由人的身体、灵魂或心理,使之降格而不复适合于善德的操修者,都属‘卑陋’。所以那些有害于人们身体的工艺或技术,以及一切受人雇用、赚取金钱、劳悴并堕坏意志的活计,我们就称之为‘卑陋的’行当。”这些蔑视技艺的言论无疑是经不起追问的,因为“器中有道”“道不离器”。在今天,从事科学技术活动的人转而从事治国理政者比比皆是,从“器”中悟出或成就了“大道”的人也有很多。可见,“器”与“道”从来就是纠缠在一起的。本书中,借用“形下”指汉字符号所呈现出的具体形态,用“形上”指这种形态背后所隐含的思想智慧。(一)“道”的构形:行、首、之

什么是“道”?在中国传统哲学中,“道”既“可道”又“不可道”,一两句话很难言说明白。“道”的意项主要有如下数种。

路程、行程。《孙子·军争》:“日夜不处,倍道兼行。”意思就是:日夜都不停息,连续走了双倍的路程。

取道、经过。《史记·魏世家》“若道河内”即“若取道河内”。

水道、河道。《史记·河渠书》:“使其道皆离常流。”意为:让新开通的水道皆离开原来常年流过的河床。

古代棋局上的格道或交叉点。

种类、门类。《礼记·檀弓上》:“哭有二道,有爱而哭之,有畏而哭之。”意为:哭有两个种类,一个是因为爱而哭,一个是因为害怕而哭。

方位。《史记·游侠列传》:“北道姚氏,西道诸杜,南道仇景,东道赵他……”其中“道”即指方位,“北道”即北方。

方法。《商君书·更法》:“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其意为:治理国家不一定要用一种不变的方法,只要于国家有利就行,不一定要照搬古代的成法。

技术、技艺。张拟《棋经》:“棋虽小道,实与兵合。”其意为:围棋虽然只是小技艺,但与兵法上的战略战术却是相一致的。这说明“技”或“艺”亦能进乎“道”。

事理、规律。《易·说卦传》:“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与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圣人发现了天、地、人存在发展变化的规律,并作《易》八卦以垂示人间。其中,“阴阳互化,万物负阴以抱阳,生生不息”,为“天道”;“刚柔相济,刚示之以死,柔示之以生”,为“地道”;“内涵以仁,外示之以义,并以孝慈为本”,为“人道”。

政治主张或思想体系。《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意为:政治主张不同的人不可能在一起共同谋划国家大事。

好的政治局面、政治措施。《左传·成公十二年》:“天下有道,则公侯能为民干城。”意为:如果国家有好的政治局面或政策措施,那么当权的公侯就能成为人民的依靠。

道德、道义。《左传·桓公六年》:“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其意为:所谓道义,就是指对人民要忠诚,对神要诚信。其“神”主要指不可抗拒的“天命”或自然力量。

道家、道士。鲁迅《呐喊·风波》:“从前是绢光乌黑的辫子,现在弄得僧不僧道不道的。”

神仙、方术、仙术。《汉书·张良传》:“乃学道,欲轻举。”意为:于是学习神仙之术,想飞升起来。

行政区划;汉代少数民族聚居的县;唐代把全国分为十至十五道,大致相当于今天的省;清代的某些专职,如粮道、巡警道、分守道等。

讲述、说。俗语云:“请听我慢慢道来。”

施行、实行。《荀子·议兵》:“遇敌决战,必道吾所明,无道吾所疑。”意即:遇到敌我双方决战的死生大事,必须施行我们自己都明白无误的方针政策、战略战术,而不能施行我们自己都没底气或疑惑不解的战术策略。

知道、体验。南朝梁吴均《咏雪》:“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意为:独自流泪无人知道,这种虚无的相思对谁都没有好处。

正直。《说苑·修文》:“乐之动于内,使人易道而好良;乐之动下外,使人温恭而文雅。”意为:快乐健康的音乐感动于人的内心,会让人变得正直而善良;感动于人的外表或行为举止,会使人变得敦厚、谦恭而文雅。

量词。如“三道门”“一道闪电”“五道题”“八道菜”,再如李白诗句“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此外还有“辈份”“疏通”“引导”“看”“存在”“料想”“反倒”“开导”“治理”等意。

但其中最难理解或最难言说明白的还是老子在《道德经》(亦称《老子》)中反复讲到的“道”。为什么?因为此“道”是一个独特的哲学体系。而且老子之“道”有时还不用“道”字表达,而用“象”“一”“天”“天道”“谷神”“玄牝”“无”“不死”“母”“自然”“大”“逝”“远”等,因此历代学者对老子的释解各有不同。笔者试从汉字学角度,对老子其人作以分析,以便更深刻地认识其所论述的“道”。链接一、以汉字学解读“老子”1.“老”字探源

“老”的初文为“”,是个象形或会意字:一个人头上戴着帽子,弓着背,手里拄着拐棍。很明显,这是一个暮年老者的形象。给人的感觉既有几分庄重、威严,又有几分衰弱、颓唐。它本意同“考”。在古代,“考”一般是长寿之意,同时也有功德圆满之意。我们在墓碑上看到的“显考”或“先考”,就是对已经逝世的父亲的美称。此处之“考”,主要是指功德圆满。此外,“老”又是经岁月磨砺、不断学习,有经验、有知识、有学问、有智慧的象征。唐朝孙过庭《书谱》中“思则老而愈妙,学乃少而可勉”便表达了这种意思。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老者受到普遍的尊重,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尊重知识、尊重经验、尊重智慧、尊重人才的客观反映。基于以上认识,“老”字本意,以表达尊重、尊敬为多。过去,我们把当官的称“老爷”;现在,我们把父母、兄长称“老爸”“老妈”“老哥”,把“传道授业解惑”者称“老师”,都是以“老”来表达对地位高者、长者、智者的尊重、尊敬。“老子”之“老”,亦属此列。2.“子”字探源子的初文为“”,象形字,象襁褓中的婴儿。上部为头,中部为举起的一双小手,下部为合并于襁褓中的一双腿脚。在古代,“子”既可单称儿子、女儿、后嗣,也可是子女的合称,这都是由襁褓中的婴孩乍看不能分出男女引申而来。此外,由于子女、后嗣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相当重要,所以“子”也有“爱”的意思。《战国策·秦策·苏秦始将连横》中有“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句,其中的“子元元”,就是“爱百姓”,像爱自己的子女一样地爱百姓。此外,“子”亦可称男子、女子、臣民、百姓、士大夫等。在古代,“子”也是对有学问、德高望重、名气大的男性老师、智者、贤者的尊称,如我们常说的“先秦诸子”。春秋时,也有以“子”称极有名、极美丽之女子的,如西子、南子等。3.“老子”推论据司马迁《史记》所载,老子姓李,并不姓老。那么,以“老”“子”两字尊称一人,便是对有崇高地位、有思想、有学问的智者、老师的尊称的重复。因而,可以这么认为:“老子”就是诸子之中,地位最高、年龄最长、学问最大的“子”。从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发展脉络来说,老子思想也确实是诸子思想之源。当然,也有研究者认为,老子或有姓“老”之说(即认为“老”为姓,“李”为氏),也有人认为老子生而须发皆白,“老子”即“老儿子”是也。但不管如何,都无法抹去用“老”与“子”来尊称智者、长者的美意。老子以“耳”“聃”为名与字,即指老子耳朵特别大、耳垂特别厚长,这种形象,正是中国古代圣人的“标准像”。“圣”字的初文为“”,一个人,头上顶着一个大耳朵,就是“圣”。有了这只大耳朵,就能听得见、听得多、听得远,兼听则明,大耳朵也就成了圣人的象征,代表着聪明与智慧。后来的“”(圣)字,先加进了“口”(象征语言、文采、智慧),后又加进了“土”(象征绝对权力),则说明人们对于“圣”的认知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二、老子思想的伟大之处1.老子思想的时空穿越说老子思想伟大,就是指老子思想能穿越时空,与当代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伦理道德等相通相融。如“道可道,非常道”,表面上看语言简洁,但实际上却含义丰澹:道,是可以言说明白的,但却不是随随便便可以,而必须把它放到一定的情境之下与一定的主客对象之间才行。“道可道,非常道”不仅说出了“道”的复杂性、多义性、哲理性,也寓涵着“真理总是具有相对性”“具体问题必须具体分析”的思想原则。又如“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尊道贵德”“上德不德”“报怨以德”等,不仅为人类的道德实践提供了深刻的理论指导,也为人为什么必须恪守伦理道德寻到了最深刻的形而上学根源。又如“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是说天道或自然规律是没有偏私的,但总能帮助那些善于深入认知它,并能很好地顺应、利用它的人;此语与西方名言“自助者,上帝助之”高度契合,如出一辙。2.老子思想与孔子思想的脉承和光大孔子是老子的学生,且孔子思想的不少内容都来源于老子。关于孔子求学于老子(或“问礼于老子”)的事,有多种文献记载,如《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史记·孔子世家》《庄子》《列子》《礼记》《吕氏春秋》等,完全可以互相印证。从《史记》中我们可以看到,虽是孔子“问礼于老子”,但实际上,老子给孔子讲的却只是“道”与“德”。这说明老子对孔子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也能因材施教:当时只有34岁的孔子,对于“礼”,虽已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与认知,但对于“道”与“德”的重要性及作用,却没有认识到。除文献记载外,如果我们能完整、认真地读完《老子》《论语》,并对它们进行全面的比较、研究,也会得出结论:孔子的思想大多来源于老子。孔子的“中庸”“过犹不及”,是老子“守中”的另说。孔子说:“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认真分析便可发现,它就是老子“道可道,非常道”的某种诠释:道的言说或传播,不仅要有一定的环境条件,也必须在一定的主客对象之间。孔子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如认真推究,即与老子的“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高度一致。孔子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些论述所讲的道理其实就是老子说的“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孔子说:“甯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这与老子说的“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以及“大巧若拙”相近。孔子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说到底就是老子“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的继承或引申。孔子说:“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既是对老子“尊道贵德”思想的深刻认知,也是对老子“报怨以德”的深刻诠释。此外,老子、孔子思想,均以探求宇宙人生“大道”“上德”“上善”为最高旨趣;行为均以成为“圣人”为最高目标;都讲“仁”“义”“礼”“智”“信”;都主张“和谐共荣”“天人合一”;都重视主体生命的体验与反省;都主张远鬼神,重人事,尚质朴、诚信;都反对苛税与刑杀;都反对贪婪、腐败、骄奢、淫逸;都深切怀念人类历史的原初时光;都主张继承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等等。如果硬要问老子、孔子思想有何区别,在笔者看来,只在于其各自关注的重点不同:孔子的着重点是现实政治、人生的应对与实践,即“道”“德”之外,对从属于“道”“德”的“仁”“义”“礼”“智”“信”有更具体的发挥;老子则着重于理论或形而上学,即更着重于强调“道”与“德”。换个角度说,孔子讲得更加生动、具体、形象,更有针对性,而老子讲得则相对虚无,难以理解。三、历代学者对于老子其人其书的评价1.孔子:其犹龙也据《史记》《论语》《礼记》《庄子》等资料记载,孔子对老子的评价十分简略。《史记》仅有一句:“其犹龙也。”《庄子·天运》的记载是:“孔子见老聃归,三日不谈。弟子问曰:‘夫子见老聃,亦将何规哉?’孔子曰:‘吾乃今于是乎见龙!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云气而养乎阴阳。予口张而不能嗋,予又何规老聃哉!’”意思与“其犹龙也”一致。仅此一个“龙”字,足矣!它不仅表达了孔子对老子的崇敬与钦佩,也表达了那个时代对一个伟大哲人、智者的高度认可。事实上,孔子对许多历史人物都进行过评价,但他既没有把尧、舜、禹、周公、文王等古圣先贤比作龙,也没有把同时代的其他英雄豪杰比作龙,足见老子在其心目中的地位。至于后世自称为龙子龙孙的帝王,虽或有“龙”的威势,但又有谁可比肩老子,具有“龙”的气质、精神与智慧呢?2.葛洪:道乃百家之基晋代著名道教思想家、医学家葛洪在他的《抱朴子·内篇》中说:“道也者,所以陶冶百氏,范铸二仪,胞胎万类,酝酿彝伦者也。”就是说:所谓道,既是我国百家学说的基础,也是天地万物的母体,是一切伦理道德、形上之思的根源。这既是对老子之“道”的高度认可,也是对老子其人的高度认可。3.王国维:中国哲学始于老子清末著名学者、思想家王国维说:“我中国真正的哲学始于老子。”即是说,老子之前的中国哲学,即或有,也是不成系统的,或是与迷信、传说、神话纠结在一起的。鲁迅说:“老子思想是中国一切文化的根柢。”胡孚琛、吕锡琛两位先生说:“《老子》上承《周易》,下启百家。其中关于‘道德’的深刻认知,一变为仁义,为墨家所本;再变为礼乐,为儒家所宗;三变为刑名,成就法家之学。”最后,笔者想要特别申说的是老子的一句名言:“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其中的“蓬累而行”,在笔者看来,绝不是有学者所认为的“随波逐流”。“蓬累而行”的本意是有生命力的植物种子(如蒲公英)随风飘荡,一旦风停雨住,种子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再度灿烂辉煌。这种策略与精神,既是对命运的深刻认知,又不简单地屈从于命运。在中国历史上,似只有孔子对这一精神体会最深,继承与发展得最好,实践得最为成功。而中国人民,也正因为有了老子、孔子哲学,所以,无论是战乱频频,还是困苦艰难,都会顽强奋斗、生生不息、英勇乐观向前。总而言之,当代人在解读《老子》时,如只一味因循前人,不熟悉老子整个的思想体系,不做扎实求证功夫,特别是对汉字的诸多特性缺乏了解,只从现代哲学或养生的角度,对其内容进行臆测与延展,就会给大家带来一个不能深入追问的“非老子”。

其实,关于什么是“道”,《老子》之外其他先秦经典亦各有论述。老子认为“道可道”,庄子认为“道不可道”,似乎各执一端、互相矛盾。但其实,“道”之“可道”与“不可道”是可以互相贯通的。“道”之“可道”,源于“道”的单面性或具体性;“道”之“不可道”,源于“道”的总体性或复杂性。此认识既可从汉字学关于“道”的揣摩中得出,亦可从古人的相关论述中总结出。

我们现在能见到的“道”字,其初形主要有“”“”“”三种。前者出于西周青铜器《貉子卣》的铭文,中者出自西周青铜器《散氏盘》的铭文(与大篆或史籀同),后者出自秦小篆。它们与今天所写的“道”字,表面上看差别很大,但其实只是笔画略有简省合并,或由屈曲盘旋而变得略挺直方正而已。今天的“道”字相对于“”而言,多了下面“走之”的一“捺”,简省了右边的两笔,即右半个“行”字。而相对于“”而言,则不仅是省略了右边的半个“行”,而且下部笔画与左部合二为一了,即左半个“行”字与下部的“止”或“之”合成了“辶”。如相对于秦统一文字后的小篆之“”而言,除了笔画有所形变之外,其他则保持了完全的一致。

大概与“”“”两字同期,“道”也曾有个异体——“”。其造字理据虽与前面的几种写法相类,但却有着形体上与意义上的巨大差别,“人头”“首”“脚印”等的象形变成了完整的“人”形,它所表达的意义也就没有“”丰富多彩了,因而最后被淘汰出局,也就理所当然。不过,它也从另一个方面告诉我们,“”字中间的“首”或“”字中间的“首”与“之”皆可代表一个完整的“人”。

上述“道”之初文中的“”与“”,无论哪个,其两边笔画加起来皆构成一个“”(行)字。“”是“行”之中部加一“”(首)。而“”则比“”的下部多了个“之”或“止”字。今天的楷书之“道”直接源于秦小篆“”,而间接则源于“”。值得一提的是,“”与甲骨文之“”(德)相比,差别很小。“”的中间为“直”,即一只直视的“眼睛”。

1.“行”的构形分析及其启示“”(行)是个象形字(亦可称会意),象四通八达的十字路口,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既可表达为“路”“径”“道”,又可表达为“道路”。“路”,一般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形下之物。《尔雅·释宫》云:“行,道也。”这里的“道”便是“路”或“道路”。《诗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