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2020:拒绝贫困(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5 15:32:39

点击下载

作者:王家华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决战2020:拒绝贫困

决战2020:拒绝贫困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决战2020 : 拒绝贫困作者:王家华排版:梦工厂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3-01ISBN:9787516211250本书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几代领导人的带领下,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减贫发展道路,为全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洞见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审时度势,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作出了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庄严承诺,为加速中国经济发展,全面实现共同富裕开启了新的辉煌征程。

五年时间,7017万较深程度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最具刚性的指标要素。有效时限短,减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脱贫攻坚可谓一场硬碰硬的艰难大决战,是摆在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面前的最为宏大的课题。这几年,笔者有幸参加了国务院扶贫办组织的系列扶贫志愿服务活动,参与了一些精准扶贫工程方案的研讨设计工作,很受启发和教育,《决战2020:拒绝贫困》这部书正是基于我这些年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考所做的阶段性总结。《决战2020:拒绝贫困》在编撰过程中紧密结合国家脱贫攻坚大战略,尝试从国家扶贫政策与脱贫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立足政府、社会、市场三位一体空间,努力以全新的视野来阐释脱贫攻坚的战略指导,探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的思维与路径,希望能对读者有启益。

这部书以领袖的扶贫情怀开篇,意在让读者深深感知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忧困之情,唤起广大读者关心国家扶贫大业的意识和责任,接着以第一、第二章阐述决战贫困的战略指导与面临的环境条件。在此基础上,又以四章的篇幅阐释决战的战略设计、主突方向以及关键环节和基本模式,力求逻辑严谨,结构合理,论据丰富,阅读性强,有新的探索和认识。

2016年是国家脱贫攻坚的开局之年。笔者在新年伊始推出《决战2020:拒绝贫困》这部书,真诚希望拙著能有助于提高社会对国家脱贫攻坚的认知度,引导更多的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参与到国家的脱贫攻坚战中来。王家华2016年1月30日开篇语领袖的扶贫情怀中国“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大会,于2015年10月1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如期举行,习近平总书记的主旨演讲《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向世人明示了中国政府的扶贫成效与发展政策,博得了国内外与会者的阵阵掌声,同时,他的一番自我剖白,更使世人触感了这位大国领袖的深深扶贫情怀,赢得了国内外一致的高度敬意。他说:“40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我到过中国绝大部分最贫困的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贵州、云南、广西、西藏、新疆等地。这两年,我又去了十几个贫困地区,到乡亲们家中,同他们聊天。他们的生活存在困难,我感到揪心。他们生活每好一点,我都感到高兴。”真可谓,句句字字,真切体现了领袖对贫困人群的殷殷深情。一、一往情深的扶贫情结

回溯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一往情深地心系人民、爱戴人民、时时刻刻无不牵挂着穷苦百姓的大爱情怀;他无论是在哪个地方,身居何位,扶贫济困、实现共同富裕是他一直的信念坚守,并且他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地努力着。(一)在梁家河

梁家河,这个陕北的农村,时下已为世人所熟知,因为习近平总书记在这个村当过农民,担任过大队党支部书记。当年,总书记与父老乡亲战天斗地、向贫困宣战的情节,还在当地上了年纪的人们中交口相传。

习近平总书记曾不无深情地回忆道:回顾中国几十年来减贫事业的历程,我有着深刻的切身体会。20世纪60年代末,我还不到16岁,就从北京来到了陕北一个小村庄当农民,一干就是7年。那时,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总书记说的这个陕北的小村庄,就是现在闻名遐迩的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乡梁家河村。正是在这里,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铭刻在了总书记那颗年轻火热的心底,也由此开启了他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脱贫致富的奋斗历程。

时空穿越到20世纪的60年代末。1969年,年仅16岁的习近平主动报名参加了“上山下乡运动”,离开从小生活的北京,坐火车换汽车,最后步行近10公里山路来到了梁家河大队,成为了这个村的农民。年轻的习近平,给予人们与众不同的最初印象,他身材魁梧,透着沉稳坚毅,显得不同于众;再一个明显的不同是,在同行的15名知青中,他的行李最重,除了换洗衣物外,还带来了满满的一箱子书。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还很低,农民还沿袭着很传统的耕种方法。习近平和乡亲们一起早出晚归,辛辛苦苦劳作于田间,挑粪、耕地、播种、收割、放羊,日复一日,大干苦干。人们很快发现,这个北京来的娃,不娇气,能吃苦,干活不惜力,任劳任怨,很快就和乡亲们打成了一片,成为一个“地道”的农民。不仅如此,这个娃回到窑洞里不是读书,就是给村民们讲外面的故事。他赢得了一致的好评,1974年1月,习近平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又被选为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标志。那个时代过来的人都知道,那时的大队党支部书记,就是一个大队的当家人,若不是绝对出色,一个21岁的年轻人,是不可能被赋予这份重任的。

当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的习近平,深知肩上的责任,他处处以身作则,艰苦奋斗,在寒风刺骨的冬天,穿着胶鞋,带领着大家去冰面上打坝。平时乡亲们都只是在支沟打坝,而习近平不惧艰险,去乡亲们都不敢去的正沟里打,天寒地冻,他跳进沟里搬冰块,他的行动感动了在场的乡亲们,乡亲们纷纷跳下去大干起来。最终,大家齐心协力开垦出更多的良田,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

习近平吃苦耐劳,更具创新精神。1974年,他在报纸上看到四川绵阳利用沼气做饭照明的报道,便前往实地考察学习。回来后,他带领大家在梁家河创建了第一口沼气池,为乡亲们解决了烧柴、照明问题,改善了乡亲们的生活,也为队里生产提供了肥料,增加了集体收入。梁家河的先进经验,引起了人们极大关注,也被其他村纷纷效仿,乡亲们都称“习书记,有知识,点子多”。(二)在正定

正定,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三关雄镇、神京锁钥、八方交汇之称。《三国演义》中的常胜将军赵云就是正定人,由于这部名著的经久远播,正定也是世人皆知。毛主席就曾说过“正定是个好地方,那里出了个赵子龙”。

就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注定还要迎来一位务实亲民的好书记,在现代中国留下它的荣誉。

1982年4月初的一天,习近平乘着一辆绿色的吉普车来到了河北省正定县的县委大院,担任县委副书记,那年他28岁。一年后,他出任县委书记,至1985年5月离开,在正定县整整工作了三年。他脚踏实地,谦虚谨慎,全心为老百姓办实事,让人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在他的带领下,正定县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基本解决了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人们也从心眼里感激这位年轻的县委书记,当他调离正定去往福建任职时,好多人对他依依不舍。

习近平走马上任,也有人并不看好他。有人说“高干子弟,无非是下来镀镀金,做做样子,用不了半年,吃不下这份苦就会卷铺盖走人”。还有人说,“来了个嘴上没毛的管我们”。可见大家对这位年轻的县委书记并没抱什么希望。可出乎意料,这位年轻的书记,有头脑,有韧劲,很快给人们带来了惊喜。

习近平发现,正定县由于长期在单一经营的死胡同里兜圈子,片面追求粮食高产,踩棉花,挤油料,压瓜果,砍副业,每年上缴完粮食征购任务后,剩下的不足以满足老百姓生活。习近平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深知,让乡亲们改变贫困现状,解决吃饭问题,摘掉“高产穷县”的高帽子才是当务之急。习近平清楚地认识到,是高征购造成了正定农业结构的比例失调和老百姓的吃饭困难。于是,他和时任正定县委副书记吕玉兰一起,如实向上级相关部门汇报了正定县的实际情况,请求降低征购基数,减轻人民负担。中央派出调查组深入调查和核实后,认为正定县的要求是合理的,决定把正定县的粮食征购任务,由原来的7600万斤减少到2800万斤,由此大大减轻了正定县的经济负担,基本解决了全县农民口粮紧张的问题。

吃饭问题基本解决了,习近平就一心扑在了农民致富上。他在报纸上看到,南方的一些农村推行“大包干”,效果不错,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大包干”分配简单,农民很容易接受,并且可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便向县委提出推广建议。在县委的支持下,习近平决定在经济较落后、生产力较低的里双店公社进行试点,并确立了“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的工作思路。经过一年的实践,里双店的农业产值翻了一番,农民收入增加到400多元,引起全县乃至河北省的巨大反响。由此,“大包干”在正定县全面展开,使正定县的农业经济基础得到有效巩固,正定人民的经济生活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全县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习近平又开始了全县综合经济发展的实践探索。他和县委班子带领干部去南方改革开放先行的城市考察学习,开拓思路,解放思想。他认为,正定的地理位置优越,紧邻石家庄市区,107国道和京广线、石德线铁路大动脉穿境而过,交通便利,经济基础优厚,粮食产量高,经济发展的思路必须瞄准城市:城市需要什么,我们就种什么;城市需要什么,我们就加工什么。为此,他提出正定农业发展必须处理好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关系,要求全县把思想统一到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特色种植上来。在他的直接领导下,1983年,全县的棉花种植面积增加到17万多亩,多种经营收入达到4300万元,社员收入由100多元增加到了200多元。为发展食用菌,习近平还写信给南京汇宁县化肥厂厂长,求教蘑菇种植技术,派人从该厂拉回种植蘑菇的重要原料——尾沙,使蘑菇种植在正定扎了根,为农民增加了收入。同时,他还大力推动发展乡镇企业。截至1985年,正定的淀粉加工、肉制品加工、面粉加工等乡办企业、联合体企业形成一定规模,年产值达到8850万元,比1980年增长了200%,使全县经济发展走在了河北省的前列。(三)在福建

福建,是习近平总书记任职最长的一个省份。从1985年6月任职福建省厦门市副市长,到2002年9月调任浙江省委书记,他在福建工作了17年有余。无论是任职厦门,还是主政宁德,或是领导福建全省,他始终是心系百姓,时刻关心百姓疾苦,把百姓摆脱贫困作为工作的重点。在他的领导下,福建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贫困地区成功摆脱了贫困,尤其是贫困的畲族地区脱贫致富。他与福建的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真情扶贫畲族群众的事迹至今广为传颂。

福建是一个少数民族散落杂居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近80万人,其中又以畲族人口最多,共计36.55万人,占到全国畲族人口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宁德地区。1988年6月,习近平调任宁德地委书记,即挂钩扶贫福安市坂中畲族乡。上任不到一个月,就来到畲族人口占60%的福安市甘棠镇过洋村调研,三个月后他跑遍了宁德地区九个县的村村镇镇。

习近平不惧艰难,走村串户,亲力亲为,令人感动。

为了深入了解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情况,他经常一连数日坐着吉普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在泥泞的乡间小道上跋涉,常常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1989年初夏的一天,太阳刚爬出山坳,正在秧田里劳动的大林村党支部书记钟通弟远远看见三个人向村里走来。走近后,其中一人指着中间一位满头大汗的年轻人说:“这是地委习书记,来村里了解情况。”钟通弟知道,大林村只有一尺宽的山间小路通外,崎岖陡峭,从福安市坂中畲族乡政府到村上来,好脚力的也要走上一个多小时。而地委书记习近平这时已站到了他的面前,他说:“我满身泥,满手汗,可习书记一点不嫌弃,主动伸出手和我握手。”钟通弟放下秧苗,就带习书记等三人往村里走,边走边介绍村里情况。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的一个调研片段,而他带头“四下基层”,跑遍了福建的所有贫困地区,仔细调查研究,不说大话,不说空话,不说套话,为福建的治贫治愚尽心尽力,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习近平经过调研发现,闽东畲族的贫困面非常广,而且脱贫又返贫的现象相当严重;该地区的经济还处于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的状态;再加畲族人民大都居住在偏远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缺技术缺人才,难以发展。面对如上情况,习近平因地制宜地制定出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如根据本地的特点大力发展生产力;摆脱封闭单一的自然经济状态,向商品经济发展,扶持、兴办经济实体;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建立自己的经济模式;变“输血”式帮扶为内外联动“自我造血”式精准扶贫等。在他的领导下,宁德地区“弱鸟先飞”,脱贫率达到了96%以上。

赤溪村,是宁德地区福鼎市磻溪镇下辖的一个畲族行政村。1988年6月习近平调任宁德地委书记时,这里的村民住的是茅草房,照明用的是木片和煤油灯,吃的是地瓜饭和苦菜配盐水,日子清苦。面对赤溪人民的贫困,在国家和福建省扶贫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习近平展开了脱贫致富的攻坚工作。他提出“先有钱,先办电”,大力推动福鼎桑园电站建设。在他的大力推动下,1991年桑园电站获批动工建设,1993年成功建成,赤溪人民不仅成功通电照明,还因此有了第一条通往福鼎市磻溪镇的泥结石路。1994年8月,赤溪村下山溪畲族自然村又启动了搬迁造福工程,到1995年5月,这个自然村的所有村民都迁入了新居。1996年12月4日,赤溪村的水库建成,总库容7350万立方米,电站总装机容量3×12.5mw水轮发电机组,这是福鼎市历史上最大的扶贫项目。电站的建成不但使赤溪的村民务工增收,而且旅游的开发也大大增加了收入。2014年,赤溪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4年的不足200元增加到2014年的11674元,村财政收入从无到有,2014年达到25万元。赤溪村从此有了“中国扶贫第一村”的称号。

20世纪80年代末,宁德地区针对贫困偏远的地方推行“造福工程”,即能修路的地方就修路,条件恶劣、无法修路的地方就搬迁,使群众较快脱贫。习近平大力推动这项工程,到1993年,全区已有76个村1289户6235人完成搬迁。宁德蕉城区霍童镇东岭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东岭村地处大山的半山腰,村民的生存环境非常恶劣,外出买点东西来回要花两个多小时,出行困难,生活贫困。村主任钟庆双还记得,有一次,半夜醒来,发现山洪都冲到床铺前了。在习近平的要求下,他们搬出了大山,不仅居住安全,而且完全实现了脱贫。现在东岭村两三层的楼房随处可见,村里因地制宜,发展毛竹、茶叶、水果等种植业。

1994年,福建省将“造福工程”列入省委和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1997年5月,省政协的一份调研报告摆在分管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的时任省委副书记习近平的案头。报告反映,尽管近几年来全省脱贫致富奔小康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闽东仍有一些少数民族群众住在以茅草为顶、泥土为地的茅草房里。习近平高度重视,多次召集有关部门商讨解决办法,并深入闽东的福鼎、霞浦等地调研,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建议进一步把闽东少数民族居住区的脱贫致富奔小康工作作为重点,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那次调研,习近平还到了周宁、福安的一些老区基点村和少数民族村。他说,贫困地区基本都位于老区和民族聚居区,对民族聚居区要像对待老区基点村一样进行扶持,下基层要多跑困难的山区,多往那些交通不便甚至不通公路的山村走走。要带着感情去调研,从根本上去扶贫。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实施的“造福工程”硕果累累,截至2014年底,全省有6000多个自然村、101万人整体实施了搬迁。

这一为民惠民之举,深得老百姓拥护。人们在新居贴上“造出一番新天地,福到农家感党恩”的大红对联,表达朴素而真挚的感恩之情。(四)到阜平

阜平,是习近平任总书记仅一个月时间就视察的贫困地区。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到过中国绝大部分最贫困的地区,这两年,我又去了十几个贫困地区。他上任伊始,第二次外出考察就专程看望老区困难群众,做贫困调研,足见总书记的扶贫深情。

2012年12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来到地处太行山深处的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河北省阜平县,看望困难群众,共商脱贫致富之策。

这次考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目的是了解中国最贫困地方和群众的真实情况,思考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共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计。总书记强调,不管路多远、条件多艰苦,都要完成此行。考察中,总书记要求:见群众,听真话,摸实情,绝不允许弄虚作假。村民有什么说什么,说不上来不要紧,但不能搞“培训”,更不能“导演”。村民家里也不许搞装饰,要保持村里生活的原生态,原汁原味,不要为这次考察活动添置哪怕一个新板凳。

这次调研,行程紧凑,内容务实,29日下午3时从北京出发,30日下午1时许离开,20多个小时,往来奔波700多公里,走访了两个贫困村,召开了两场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项扶持政策要进一步向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倾斜,“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势利导”,尽快帮助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调研中,习总书记关心群众,平易近人,给人民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67岁的村民唐宗秀说:“总书记知道咱们这儿困难,来访察访察生活好不好,不叫咱受罪。他进屋里,也没嫌干不干净就坐下来,说我的口音像山西话,和我拉家常,很是亲切。”二、《摆脱贫困》的真知灼见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地区任地委书记期间,以时不我待的担当精神,开创了闽东地区脱贫致富的实践,也留下了他对于脱贫致富的真知灼见。1992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摆脱贫困》一书,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自1988年至1990年在宁德地区工作期间的29篇文章,书中提出的发展经济、摆脱贫困的一些科学论断,不失为今天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思想指南。(一)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弱鸟如何先飞——闽东九县调查随感》,是《摆脱贫困》一书的首篇。这篇文章,是总书记时任宁德地委书记3个月后写下的第一篇调查报告。“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就是这篇文章中提出的辩证思想。

20世纪80年代的宁德地区,由于历史、地理原因,大多数地区还处于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的贫困状态,尤其是居住在偏远地区的畲族群众。这样的闽东贫困地区,是否可以先飞致富呢?这确实是一个亟须回答的现实问题。这个问题不能正确回答,就不可能调动摆脱贫困的意识。而意识贫困,也就必定经济贫困。

习近平6月上任,7月初至8月初,就协同地区几位领导同志,对闽东九个县进行了深入调研,边调研,边思考,边研究,给出了肯定的科学回答。处于贫困境地的弱鸟,“有没有‘先飞’这个话题的一席之地呢?我看,不但有一席之地,还有大讲一下的必要”。就是要跳出老框框看问题,摒弃依赖上级、向上级伸手、不思进取的懒困状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安贫乐道’,‘穷自在’,‘等、靠、要’,怨天尤人等等,这些观念全应在扫荡之列”。我们的干部、我们的群众要四面八方去讲一讲“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的辩证法,振奋每一个人的精神。

习近平说:“我们有必要摆正一个位置:把解决原材料、资金短缺的关键,放到我们自己身上来,这个位置的转变,是‘先飞’意识的第一要义。我们要把事事求诸人转为事事先求诸己。”他认为贫困地区“完全有能力在一些未受制约的领域,在贫困地区中具备独特优势的地方搞超常发展”。“贫困地区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努力、政策、长处、优势在特定领域‘先飞’,以弥补贫困带来的劣势。”

这一思想极具创新意义,闽东以及其他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事实,证明了这一思想的正确性。(二)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

闽东地区摆脱贫困,第一要义是发展经济。如何发展,找对方向和路子是关键。习近平说“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索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这就是因地制宜,“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

闽东地区的实际情况是“老、少、边、岛、贫”,而优势是农业资源丰富。因此,习近平把发展的关注点放在特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在习近平的带领下,闽东的林业、茶叶、水果等特殊产品快速发展起来,乡镇企业得到加速发展,吸收了大量剩余劳动力,扩大了农村积累,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

唱山歌,念海经,不同地区各有强项,只有趋强避短,才是脱贫真经。习近平针对宁德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注重效益”,立足本地资源优势搞开发,充分发挥了宁德地区的山、海优势,使农业、工业两个轮子转了起来,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好路子。(三)精神上意志上的帮扶更为重要

有位企业家到西部考察,到了一户穷苦农民家。企业家虽然见到过不少的困难户,但还没有见过这么穷的人,吃饭连双筷子都没有。这位企业家很揪心,便想帮助这户人家。然后,企业家在这家房前屋后转了一圈,看到的却是这家屋后有一片竹林,心想:有这么多竹子,这家都不想用它来做筷子,实在太懒了,帮助这样的人有什么意义呢?企业家一点东西也没留下就走了。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头脑中的“贫困”是非常可怕的。

习近平总书记说:“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他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明确提出了扶贫先要扶志的重要思想。他提出,“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不要言必称贫,处处说贫”。人穷不能志短,要提倡滴水穿石的精神。贫困并不可怕,最怕的是思想贫乏,没有志气。精气神足了,摆脱贫困的步伐才能更坚定。闽东人民始终不会忘记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开拓思路。过洋村人牢记习近平的教诲,勇敢闯市场,不断拓展新的致富门路。1990年,过洋村被国家民委授予“全国少数民族团结先进村”称号,村里的青年葡萄种植能手钟菊春被评为“全国科技星火带头人”。1992年,看到培育茶苗效益比葡萄还要高出几倍,过洋人立即跟进。如今,他们培育的茶苗远销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甘棠镇也成为全国有名的茶苗繁育基地。201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860万元。

习近平为闽东畲族地区的发展规划了一个科学的路线图——树立“市场为主导”的战略思想,确立“市场—技术—资源”的发展战略,走“双向开放”和“双向开发”之路。“双向开放”即对内、对外同步开放,“双向开发”即资源、市场同时开发。正是循着这一思路,习近平当年为福建民族地区发展规划的美好蓝图,正逐渐成为现实。

经济、文化基础薄弱的民族地区,要摆脱“穷”与“愚”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提升教育水平,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计。然而,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原因,长期以来,畲族群众的教育水平普遍偏低。越穷的地方越难办教育,但越穷的地方越需要办教育。办好少数民族教育,成为习近平最关心的问题。主政宁德时,习近平就提出,“教育问题是绝对不允许‘等一等’的”,必须“真正把教育摆在先行官的位置,努力实现教育、科技、经济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为此,习近平从战略的高度,大力抓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工作,抓了中小学的教育工作,极大地改善了闽东老、少、边、岛、贫地区的经济建设发展的软环境。

在习近平扶贫理念的指引下,少数民族脱贫事业在福建省扎实推进,包括闽东在内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成果丰硕,一个又一个像赤溪村这样的“穷村巨变”故事,在八闽大地上演,千千万万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奔向小康。2014年,福建全省民族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少数民族人均纯收入双双突破万元大关。三、《之江新语》的深刻思考《之江新语》是习近平总书记任职浙江时的著作。该书辑录了他2003年2月至2007年3月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的232篇短论。这些短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阐释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正确主张,及时回答了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一些问题。

关于扶贫问题,书中也提出了新的深刻思考。(一)把欠发达地区当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3年1月20日,在浙江“两会”期间,时任浙江省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参加了省人大温州代表团的讨论,他特别强调要把欠发达地区当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他深刻指出,“欠发达地区不是包袱,要给予政策,赋予观念,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条件。只有让欠发达地区也能实现小康,才能推进全省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无疑,这是一个新的论断。浙江是一个经济发达的省份,省内欠发达地区一定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瞄准欠发达地区用力,就会加速全省经济的整体推进。而且,也只有整体推进,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他说,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贫困人口多数分布在这些山区,还有不能忘记困难的海岛和少数民族的群众。浙江要继续积极推动欠发达地区整体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在欠发达地区,要倡导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的观念,强化自我发展能力”,实现浙江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扶贫要扶真贫

习近平说:“贫困地区也有100万元的富裕户,我们的扶贫要扶真贫,要把握贫困动态的变化,讲求针对性,使投入的钱真正让贫困户受益。”他还进一步强调,要结合浙江的实际,把握点状贫困的特点,把帮扶工作做到村,做到户,这样才可以扶到真贫。这一思想,在习近平担任总书记后,成为国家扶贫的一条基本原则。坚持精准扶贫,必须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切实提高精准扶贫的成效性。(三)为民造福的事要千方百计办好

扶贫工作,说到底就在于求真务实,狠抓落实。习近平说:“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自觉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检验自己的工作和政绩,做到凡是为民造福的事就一定要千方百计办好,凡是损害广大群众利益的事坚决不办。”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进一步强调:“多想想我们干的事情是不是党和人民需要我们干的,要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做事,心里装着困难群众,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常去贫困地区走一走,常到贫困户家里坐一坐,常同困难群众聊一聊,多了解困难群众的期盼,多解决困难群众的问题,满怀热情为困难群众办事。”四、十八大以来的重要思想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习近平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开启了现代中国向贫困宣战的新时代,到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在中国基本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脱贫的一系列决策与主张深得全党全国人民拥护。(一)立下愚公移山志,打赢脱贫攻坚战

愚公移山是一个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寓言故事。它讲述了一个名叫北山愚公的老人,决心搬掉挡住他家出路的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他带领子孙们不畏艰难,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最终感动上帝派神仙将两座山背走了的故事。

这个故事之所以在中国被熟知,是因为1945年毛主席讲过这个故事。他强调要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搬走日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大山,解放全中国。70年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又鲜明地强调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

70年前,毛主席在面对解放全国的决绝任务时,阐发了愚公移山的精神。70年后,习总书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时刻,又重提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时空穿越了70年,中国已今非昔比,但两位领袖在不同的时空同用愚公移山的精神,表明的道理却是相同的,这就是要像愚公那样,横下一条心,不惧艰辛,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最后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说,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摆在我们面前的还有一座贫困“大山”,我国的贫困人口规模依然较大,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较深,减贫成本更高,脱贫难度更大。实现到2020年让七千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既定目标,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相当繁重,我们必须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发挥主观能动性,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克服万难,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

1945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强调愚公精神,我们党用了近五年的时间实现了解放全中国的伟大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愚公精神,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同样也是五年。这或许是历史的巧合,但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一定会如期实现我们的伟大目标。(二)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搞清楚,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因此,他要求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少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贫困地区各级领导干部要立下军令状,要到扶贫攻坚一线经受磨炼,做到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把扶贫工作做好,做精,做到位。“看真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前提。各级领导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工作人员深入基层,下到百姓家,去最偏远、最偏僻的地区全面调查,深入了解到底哪些才是真正的贫困,到底有多贫困。而不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看“盆景”。只有深入百姓家,看实情,听实话,看真贫,才能确定扶贫的对象,让政策的阳光雨露洒在真正贫困户的身上,让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找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扶真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关键。长期以来,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年年扩增,但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却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不难看出,往年的扶贫都还存在流于形式,出现“年年扶贫年年贫”的现象,甚至存在着“扶富不扶贫”“扶官不扶民”“扶强不扶弱”等问题,这是必须坚决抵制和杜绝的。应该做到实行一户一策的针对性扶持,把以前的“漫灌”的“输血式”扶贫转变为精准的“滴灌”的“造血式”扶贫,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做到对贫困户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帮扶、精准脱贫,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扶真贫。“真扶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核心。真扶贫就是要真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各级领导干部要俯下身子真抓实干,切实克服小进即满,小富即安思想,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精神,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地推进扶贫工作。对贫困户要进行思想教育,淡化贫困群众的“贫困意识”,鼓励他们摆脱怨天尤人、等靠要、安贫乐道等落后观念,依靠自己的优势和长处,通过自强不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工作以来,多次亲临最贫困的地区、最贫困的家庭考察,体恤民苦,为民排难,为全党作出了榜样。2015年1月19日一大早,总书记从北京乘坐飞机直接前往云南省昭通市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一下飞机,就转乘汽车一路颠簸前往鲁甸县看望受灾的贫困群众。在看望贫困群众和听取汇报后,他指出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现在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五六年时间了,时不我待,扶贫开发要增强紧迫感,真抓实干,不能光喊口号,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总书记大寒节气来看望灾区贫困群众,群众深受感动,特赋诗送给总书记:“大寒节令送大爱,龙头喜降丰年雪。千家万户曈曈日,十万乌蒙尽开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就是要坚持做到“六个精准”,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让真正的贫困户享受到真正的实惠。(三)对症下药,靶向治疗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是包括7017万贫困人口在内的小康,是不能出现有人掉队的小康。为了打赢扶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重大举措,其中之一就是分类施策,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讲话中说,实施精准扶贫,分类施策是基本要义。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因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从国家层面上讲,要根据贫困人口实施“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从贫困地区层面上讲,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发扬自立自强精神,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找准发展的路子,想方设法,把现实问题一件件解决,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脱贫致富。

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深入到甘肃省东乡县高山乡的布楞沟村访贫问苦。该村地处两山之间的沟壑里,山大沟深,自然条件十分严酷,群众生活困难,全村68户345人,人均纯收入只有1624.10元,贫困面高达96%,是东乡族自治县最贫困、最干旱的山村之一。高山乡乡党委书记马志坚说,总书记进村入户嘘寒问暖。村道坎坎坷坷,浮土没过脚面,总书记一路走来,鞋上、裤腿上沾满了尘土,但他体恤群众的疾苦,丝毫没有顾及这些,令人非常钦佩。习总书记在考察中也一再强调,乡亲们要发扬自立自强精神,找准发展路子,苦干实干,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早日改变贫困面貌。

领袖深深的扶贫情怀,既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又为我们开启了探索的大门。第一章“决战2020”的战略指导2020年,一个重大的历史节点。到这一年,中国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梦想的“第一个一百年”目标。从2015年到2020年,5年时间,确保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无疑是啃硬骨头的大决战。决战决胜,确立科学的战略指导极为重要。一、坚持新时期扶贫脱贫战略思想

思想决定行动。“决战2020”,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决战,唯有决胜,别无选择。因此,必须坚持新时期扶贫脱贫战略思想,以其总揽扶贫脱贫的一切活动,确保如期、顺利达成决战目标。(一)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脱贫论述为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心系贫困群众,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有着切实的调查了解和深入思考,作出了一系列关于扶贫脱贫的重要论述,这些论述揭示了扶贫脱贫工作的一般规律,是我们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思想指南。我们必须自觉加强学习,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扶贫脱贫重要论述的基本内涵,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用习近平总书记扶贫脱贫的重要论述统一我们的思想认识,形成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共识。我们必须自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习近平总书记扶贫脱贫的重要论述指导我们的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的具体情况,全面对照,正确运用,坚定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任务。只要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脱贫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就可以保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正确方向,克服一切阻碍困难,如期实现决战目标。(二)坚持与党中央、国务院扶贫脱贫政策保持一致

新时期,我国贫困人口规模依然较大,贫困程度较深,脱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我们必须坚持与党中央、国务院扶贫脱贫政策保持一致。必须把扶贫脱贫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切实增强自己的使命感、责任感,以扶贫脱贫为己任,勇于担当,有所作为。必须把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扶贫脱贫的总目标作为基本尺度,不变通,不走样,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确保按照一个时间节点、一个脱贫标准,坚决完成各自承担的扶贫脱贫任务。必须把党中央、国务院确立的扶贫脱贫的基本原则作为基本依据,强化调查研究,切实弄清贫困根源,采取超常措施,拿出过硬办法,务实解决问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决不让一家贫困户、一个贫困人口掉队。总之,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扶贫脱贫的各项政策规定,与党中央、国务院保持一致,不讲客观原因,不搞下有对策,实实在在、扎扎实实,为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三)坚持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打赢脱贫攻坚战决定

为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5年12月7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应持的政治态度、总体要求和六个方面的具体规定。这个决定,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主张,是对全国扶贫脱贫工作的基本规范,是我们决战2020的宏观蓝图,我们必须坚持全面落实决定的各项规定要求,不打折,不缩水,全面、全项、全额保质保量地实现所有脱贫攻坚的任务指标。在具体的脱贫攻坚战实施中,要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不能因扶贫形势的紧迫而中断或削弱生态保护,不能因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而忽视生态保护的天然基础作用。扶贫开发不是一味追求过速的发展经济,不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不可持续性的发展。正确处理扶贫开发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应坚持把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切忌片面追求扰乱生态平衡、破坏自然环境的纯经济发展,切勿重蹈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覆辙,让子孙后代承受我们犯下的罪过。扶贫开发工作应坚持绿色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经济摆脱贫困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和环境和谐发展。只有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脱贫成效的持续性,减少“生态致贫”的比例。

二是政府主导和群众主体的关系。扶贫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推进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事关各族群众民生福祉。政府是多种资源持有者,应扮演指导员角色,充分发挥组织和资源优势,调动市场和社会各方力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贫困地区群众作为扶贫脱贫的对象,是扶贫开发成果的获益者,不能只坐享扶贫成效,不去靠劳动让自己摆脱贫困,而一味等待政府的救助和社会帮扶。仅靠“输血”脱贫,治标不治本,最终将导致贫困地区返贫现象高涨,贫困地区群众越扶越贫。真正意义的脱贫应彻底斩断穷根,激发贫困地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打赢脱贫攻坚战,既要坚持政府主导,聚拢各方资源,增强社会合力,又要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这样,扶贫开发才会标本兼治,贫困状况才会逐步好转,全面小康社会才能稳步、坚实实现。

三是精准扶贫与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开发的关系。精准扶贫,是中国扶贫推进到新阶段的新举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求。精准扶贫,强调的是精细化、靶向性,对象明确、脱贫精准、效果良好。而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开发,则是精准扶贫的区域性攻坚,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只有以区域开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才能解决贫困地区脱贫致富面临的共性问题,才能为进一步强化精准扶贫奠定基础。大河有水小河满。应科学统筹贫困地区开发与一村一户精准扶贫的关系,立足区域实际,统筹规划,分类分步推进,使精准扶贫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脱贫攻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坚持“不掉队、不落人”战略定位“不掉队、不落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小康”的客观标准,是扶贫脱贫的战略定位。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也不允许出现掉队、落人。贫困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到2020年解决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必须坚持“不掉队、不落人”的战略定位。(一)实现脱贫指标全域覆盖

脱贫指标全域覆盖是指贫困地区群众在教育、医疗、住房、经济收入、公共服务、交通、水利、电力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指标实现全部达标。

脱贫指标全域覆盖是全面脱贫的必要条件,是全面小康的目标之一。贫困往往是各方面贫困情况的综合,包括生活贫困、教育落后、基础设施缺乏、住房医疗无保障等,各贫困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只要有一项指标不达标,都会导致返贫,就不是脱贫,就不能叫“全面小康”。只有脱贫指标全域覆盖,才能是“五位一体”的全面小康,即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

实现脱贫指标全域覆盖是对扶贫脱贫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小康的基本衡量标准。这就要求扶贫脱贫工作要充分考虑致贫的各种因素,实现全方位脱贫,不能遗漏任何一个脱贫指标。实现脱贫指标全域覆盖,就是要求贫困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五个方面跨越式发展,到2020年所有脱贫指标必须基本达标,实现贫困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总之,到2020年,现有标准下的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过上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幸福生活。(二)加大“三区”脱贫攻坚“三区”指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这三类地区大都是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我国贫困的重灾区。由于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以及历史原因,“三区”呈现出积淀贫困的现状,一直以来是我国减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极为艰巨的任务。

加大“三区”脱贫攻坚是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全面小康,是“不分地域”的小康,是56个民族的小康,是所有中国人的小康。有一个地方贫困,就不是“小康”,有一个民族苦厄,就不算“全面”。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坚定性和“三区”贫困问题的特殊性,决定了扶贫脱贫工作必须重点加强“三区”脱贫攻坚,必须加大“三区”扶贫力度,做好“三区”扶贫开发工作,让“三区”农村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确保“三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加大“三区”脱贫攻坚,一是要求扶贫开发资源向“三区”重点倾斜,在扶贫政策、资金、科技、人才支撑、宣传等方面优先和重点支持“三区”。二是要求加大“三区”转移支付力度,加快实施“三区”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三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工程建设。三是加大教育对口支援力度,政府和社会要向“三区”教育聚力,重点实施教育扶贫结对帮扶行动计划,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根源。同时,作为生态脆弱区,“三区”的扶贫脱贫工作还要重点做好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将扶贫开发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结合,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三)推动基础公共设施达标

基础公共设施,是指贫困地区生产生活必需的基础设施,包括交通、水利、电力、住房、互联网、人居环境等。基础公共设施是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是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贫困地区建设小康社会的地基。

贫困地区基础公共设施的缺失或不健全,严重制约着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成为贫困地区脱贫步伐的最大障碍。基础公共设施的不完善,导致贫困地区群众风餐露宿,食不果腹,衣不避寒,交通受限,尚在为吃、穿、住发愁,根本无条件无能力发展生产建设,改善生活,以致距离小康社会越来越远。基础公共设施条件的恶劣不但阻碍了贫困地区发展经济的步伐,更严重禁锢了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思想。因此,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推动贫困地区基础公共设施达标,剔除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拦路虎,挪走脱贫致富思想的绊脚石。

推动基础公共设施达标,就是要把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扶贫开发的中心任务,依据贫困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加强科学规划设计,作出分类别分时限落实方案,协调政府和社会财力,聚力加速实施建设,加快破除发展瓶颈制约。一是要按规划分类施建,做到按照规划方案,区分不同地区的急缓重轻需求情况,急迫的先建,重要的先做,急缓重轻协调建设,边建设边使用边收益。二是要讲求投资实效,政府专项支持资金,要专款专用,加强监督,确保投项投量,提高使用效益;要按照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调动社会资金加大参与贫困地区基础公共设施扶贫开发,保证供需双方受益,提高建设效益效率,加快构建贫困地区外通内联的交通运输通道,全面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提升贫困地区电力普通服务水平,扩大宽带网络覆盖贫困村人口,提升贫困地区农村互联网、金融服务水平,切实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危房改造,保证贫困户基本住房安全,继续推进贫困地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三、坚持“提升内生力、提升益贫性”战略机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发展是硬道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也要靠发展,发展不能只是等、靠、要。要想打赢脱贫攻坚战,啃下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就必须坚持“提升内生力、提升益贫性”战略机制。提升内生力,就是以贫困地区自力更生为主,外部力量帮扶为辅。提升益贫性,就是开发等一切经济社会活动要有益于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只有坚持“提升内生力、提升益贫性”战略机制,才能齐心聚力,共同奔向小康。(一)依靠自身努力改变劣势

依靠自身努力改变劣势,是指贫困地区群众要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来改变贫困现状,实现脱贫致富。脱贫,不是一味地要钱,最终还是要靠自我发展来实现。实践证明,单纯的“输血”式扶贫,已经难以实现真正的脱贫致富,因此贫困地区群众要变“被动”为“主动”,依靠自身努力,彻底改变发展劣势,从根本上实现稳定脱贫。

依靠自身努力改变劣势是历史扶贫脱贫经验的总结,是新时期扶贫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方略。几十年的减贫经历说明,以往送钱送物的“输血”式扶贫模式,其结果是导致了一些贫困人口“越穷越要、越要越懒、越懒越穷”,贫困状况非但没有改观,反而更加严重。这就告诉我们,“输血”式的扶贫,将会助长安于贫困之风,更加导致思想上的贫困,不仅无益于消除贫困,反而会阻碍贫困地区的发展,减缓了脱贫速度。因此,新时期扶贫脱贫工作,必须强调激发贫困地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提升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提高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彻底阻断返贫根源。贫困地区群众是扶贫脱贫的主要对象,也是全面小康社会的最大获益者。只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自立起来,才能汇集成为脱贫攻坚的无法替代的主体力量。

依靠自身努力改变劣势,一是要求贫困地区群众转变思想上的懒惰和行动上的懒惰,要树立起“我要脱贫”的信念,化贫穷的压力为脱贫的动力,用实际行动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实现脱贫致富。二是贫困地区要扬长避短,立足本地生态资源富集,发挥自身优势,在贫困地区中具备独特优势的地方搞超常发展,真正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贫困地区完全可能依靠自身的努力、政策、长处、优势在特定的领域‘先飞’,以弥补贫困带来的劣势”。(二)创新特色“造血”方式

创新特色“造血”方式,就是要把创新产业扶贫模式作为实现扶贫脱贫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在发展产业扶贫中促进创新,在创新中谋求产业扶贫大发展。产业扶贫是扶贫脱贫开发的重点,是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的重要途径。

创新特色“造血”方式,是精准扶贫脱贫的必然选择,是新时期扶贫脱贫攻坚战的必由之路。贫困,因地区而异,因家庭而异。因此,扶贫脱贫就必须摸清不同贫困地区的不同致贫原因,采取各具特色的“造血”方式,而不能不分贫困情况和原因,采取“一刀切”模式,简单复制其他地区脱贫致富的办法和方式。没有本地区特色的“造血”方式,往往不能解决某个贫困地区的特殊贫困问题,甚至阻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减缓脱贫步伐。新时期扶贫脱贫必须走精准扶贫脱贫之路,创新本地区的特色产业模式,靶向发展,精准脱贫。我们说,只有因地制宜,创新适合贫困地区的特色“造血”方式,提升贫困地区内生动力,才能从根本上铲除“穷根”,真正摆脱贫困。

深入实施精准扶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找到“贫根”,对症下药,扶到点上、根上,才能让贫困地区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创新特色“造血”方式,一是要充分认识产业扶贫脱贫的重要性,明确产业在扶贫脱贫中的地位作用,强化依托产业扶贫脱贫的基本认识。二是要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进本地区的特色农业、资源型工业、民族和地区特色旅游、劳务经济等为主的产业扶贫,既要发展“短平快”项目,又要兼顾长效产业开发,并根据自身自然条件、要素禀赋、经济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市场变化特点,积极探索创建多种产业扶贫新模式,创新多种“造血”方式,在提高扶贫开发质量和效益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三)内外结合实现持续发展

内外结合实现持续发展,是指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要依靠自身努力为主,与借助外部力量支持相结合。自身努力是脱贫致富的内因,外部力量支持是脱贫致富的条件,是外因,内因为主,外因为辅,两者结合,相互作用。由于贫困地区大多条件恶劣,缺少外部力量的支持,仅靠贫困地区群众自身努力,有些难为无米之炊,脱贫成效甚微,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就可能不会如期完成;同样,仅靠外部力量帮扶贫困地区,贫困地区不去主动谋求自身发展,一旦外部力量消失,贫困地区将重蹈覆辙,陷入长久贫困境地。因此,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必须要做到内外结合,形成扶贫脱贫开发合力,才能彻底打赢这场扶贫脱贫攻坚战。

贫困地区大多生态环境脆弱,生存条件艰苦,脱贫难度很大,发展中的新贫困问题凸显。而且,贫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程度低,群众大多缺少科学文化知识,脱贫致富的智力支持不够,单凭贫困地区自身难以解决脱贫中的种种问题,这就需要给予外部条件的支持。其一是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财政转移支付、直接投资、制度建设、政策扶持和引导等多种形式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为贫困地区脱贫提供必要的经济条件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其二是要大力宣扬“先富帮后富”的共同富裕思想,鼓励先富起来的人、先富起来的地区通过对贫困地区进行投资、技术转让、人力资源援助等措施,促进贫困地区富起来。其三是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开展献爱心活动,对贫困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