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答问补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6 00:51:08

点击下载

作者:张之洞撰 范希曾补正 徐鹏导读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书目答问补正

书目答问补正试读:

出版说明

中国传统学术发展到晚清民国,进入一个关键的转折时期。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旧传统与新思想无时不在激荡中融汇,学术也因而别开生面。士人的眼界既开,学殖又厚,遂有一批大师级学者与经典性著作涌现。这批大师级学者在大变局中深刻反思,跳出旧传统的窠臼,拥抱新思想的精粹,故其成就者大。本社以此时期的大师级学者经典性著作具有开创性,遂延请当今著名专家为之撰写导读,希冀借助今之专家,诠释昔之大师,以引导读者理解其学术源流、文化背景等。是以本社编有“蓬莱阁丛书”,其意以为汉人将庋藏要籍的馆阁比作道家蓬莱山,后世遂称藏书阁为“蓬莱阁”,因借取而为丛书名。“蓬莱阁丛书”推出后风行海内,为无数学子涉猎学术提供了阶梯。今推出“蓬莱阁典藏系列”,萃取“蓬莱阁丛书”之精华,希望大师的经典之作与专家的精赅之论珠联璧合,继续帮助读者理解中国传统学术的发展与大师的治学风范。

《书目答问补正》导读

徐 鹏一

张之洞的《书目答问》,是一部指导治学门径的举要目录,它的出现,得到了当代学者的普遍重视,从而为我国目录著作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张之洞(一八三七——一九〇九)字孝达,号香涛,河北南皮人。清朝末年,他是地位仅次于李鸿章的洋务派代表人物。据《书目答问》中的“略例”所述,该书系完成于光绪元年(一八七五)张任四川学政期间。一般认为,张撰本书时得到曾为张之洞幕僚的校勘目录学家缪荃孙的帮助。

早在《答问》问世以前,清高宗弘历曾下令修纂了一部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并由当时一些著名学者为全书撰写了提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姑且不谈修纂《四库全书》的功过,单就《提要》来说,它对一万多部古籍进行了考订和评论,作为治学门径的书,至今仍还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但《提要》的内容毕竟比较繁杂,对于初学者来说,要从如此众多的书籍中确定其轻重缓急,还需要经过一番认识和实践的过程。而且,从《提要》完成以后到《答问》问世以前这一个世纪内,在学术研究领域内又出现了大量有价值的著作,这些著作往往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取得了新的成就,这就需要有一部“以约驭繁”、反映最新研究成果的目录著作来为初学者作入门的指导,《答问》就担负起了这样一个任务。作者在《略例》中指出:“此编所录,其原书为修《四库》书时所未有者十之三四,《四库》虽有其书而校本、注本晚出者十之七八。”可见,《答问》除了选录《四库全书》所收的部分图书之外,还补充了不少《四库》以外的或晚出的材料。

作者撰书的目的是很明确的。“诸生为学者来问应读何书,书以何本为善……因录此以告初学。”因为作者认为,“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所以需“分别条流,慎择约举,视其性之所近,各就其部求之”。这就是说,这本书想为初学者解决两个问题:哪些是比较重要的书和哪些是比较好的版本。二

作为一本指导治学门径的举要书目,如何从浩如烟海的图书中慎择约取,选出其中基本的、具有代表性或带有总结性的最重要的著作,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但要决定哪些书是重要的或不重要的,除了作者的学识以外,还必然涉及到作者本人治学的基本观点。作者提出“读书期于明理,明理归于致用”的主张,他说:“使者谆谆劝诸生读书,意在使全蜀士林美质悉造成材,上者效用于国家,其次亦不失为端人雅士,非欲驱引人才尽作书蠹也。”又说:“读书宜读有用书。有用者何?可用以考古,可用以经世,可用以治身心。”一句话,读书必具有经世致用的实用目的。

从这一点出发,我们才有可能对张之洞主张里出现的一种貌似矛盾而实质上却颇为一致的现象——对古与今的看法,有所理解。一方面,他大力主张“读书宜多读古书”,说“除史传外,唐以前书宜多读,为其少空言耳。大约秦以上书一字千金;由汉至隋,往往见宝,与其过也,无亦存之;唐至北宋,去半留半;南宋迄明,择善而从”。并在“史部”下以《逸周书》、《国语》、《战国策》等另立“古史”一类,在“子部”下以《荀子》、《孔丛子》、《孙子》等另立“周秦诸子”一类,而在其他各部类中也收录了大量传统的先秦两汉古籍。但另一方面,他又大力宣扬“今胜于古”的思想,如在一开始的“经部”下说:“经学、小学书以国朝人为极,于前代著作撷长弃短,皆已包括其中,故于宋元明人从略。”以《诗经》为例,《答问》共举有关著作五十余种,其中为《四库》著录者仅《毛诗正义》、《诗地理考》等十余种(删《四库》著录宋元人著作三十余种),尚不及《四库》著录总数的四分之一。其增补者绝大部分为清人著作。又如“小学”部分,《答问》收书一百十余种,内清人著作达八十余种。在“史部·地理”类下又说:“今人地理之学,详博可据,前代地理书特以考经文史事及沿革耳。若为经世之用,断须读今人书,愈后出者愈要。”在这类著作中,除了收录《三辅黄图》、《水经注》、《元和郡县志》等张氏所谓“考经文史事及沿革”的古籍外,还收录了大量清人著作及《新译海塘辑要》、《职方外纪》、《坤舆图说》等若干翻译作品。在“子部·天文算法”下又说:“推步须凭实测,地理须凭目验,此两家之书皆今胜于古。”此类书籍,《答问》以其“极有益于经济之学”,收录达六、七十种之多,其数量于“子部”中仅次于“儒家”著作,其中除清人著作占有相当比重外,还收录了《代数术》、《曲线说》、《数学启蒙》等翻译著作。

从这里可以看出,张氏的所以主张“多读古书”,与他的“考古”、“治身心”有联系。而他的强调“今胜于古”,则包括两个方面:一种是后人的研究成果业已超越前人,如经学、小学等类的清人著作;另一种则以后出者较前出者为精确,如地理、天文算法之类,则又与他主张的“经世”有联系。这种对古与今的关系的看法,从张氏的观点看来,两者之间并无截然的界限,不论是提倡“多读古书”也好,或者强调“今胜于古”也好,均可以归结到共同的一点——“有用”,当然这个“有用”是受作者的政治学术观点制约的。

正是由于作者抱有明确的宗旨,因此《答问》在选择收录图书时往往具有“驭繁就简”的特点。如历代有关研究《诗经》的著作不下数百种,张氏选取了五十余种,但如孔颖达《毛诗正义》、陈奂《诗毛氏传疏》、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等一些主要著作均已包括在内。历代研究李白、杜甫的著作为数极多,而张氏则仅选取王琦注《李太白集》及仇兆鳌《杜诗详注》、杨伦《杜诗镜诠》等数种。除收录历史上流传下来的重要古籍和它们的主要注本外,《答问》还收录了若干天文术数及克虏伯《炮说》、《行军测绘》等应用科学方面的翻译著作。这种提纲挈领式的介绍方法,对一般初学者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作用。三《答问》的另外一个特点是作者在书名下列举了若干比较重要和常见通行的版本和注本,并加以适当的比较和评论。版本方面,如《四书考异》下云:“原刻本总考、条考各半,学海堂本止条考三十六卷。”《钦定二十四史》下云:“北监本、扫叶本、陈本、坊翻毛本有脱误。”《历代名臣奏议》下云:“明经厂足本,通行本不全。”杨氏仿宋本《蔡中郎集》下云:“通行三本皆逊此本。”或指出各本的差异,或指出各本的优劣,的确可以帮助读者节省不少摸索时间。注本方面,如郝懿行《尔雅义疏》下云:“郝胜于邵。”《翁注困学纪闻》下云:“此注更胜七笺本。”冯浩《玉溪生诗详注》下云:“胜于朱鹤龄、姚培谦注本。”《答问》在录出注本的同时,往往还注意介绍和分析其特点。如《杜诗详注》、《杜诗镜诠》下云:“杜诗注本太多,仇、杨为胜。”蒋之翘《柳河东集辑注》下云:“此本通行。宋人柳文音辩五百家注已括此书内。”冯应榴《苏诗合注》下云:“苏诗宋施元之注最有名,查慎行补注亦善,冯、王、翁三注更详备。”也有提示书籍内容的,如图理琛《异域录》下云:“多纪俄罗斯地理。”王士祯《感旧集》下云:“解题下多存旧闻逸事。”《苕溪渔隐丛话》下云:“此书采北宋诗话略备。”此外如指出《韵会举要》“注所引有古书”,《礼部韵略》可“藉以考见当时程试之制”,《读史方舆纪要》“专为兵事而作,意不在地理考证”,《太平广记》“所引多唐以前逸书,可资考证者极多”等等,对读者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答问》在传统的经、史、子、集分类之外,还增加了“丛书目”一类,列举古今合刻及清代一人自著丛书一百余种,在图书分类方面表示了作者自己的见解。书后并附“清代著述诸家姓名略”,将清代学者分隶于经学家、史学家等十余类中,部分类目下又分若干小类,从中可以约略窥见清代学者治学专长及其所属流派。尽管分类不一定恰当,但对了解清代学术源流及其代表人物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四

当然,《答问》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在选录图书时继承了《四库全书》的正统观念,排斥了对戏曲、小说的收录,以及对《四库》修书时被禁毁的一些书籍没有作应有的补充。甚至因《提要》中对“词曲”类有“词曲二体,在文章、技艺之间,厥品颇卑,作者弗贵”等语而对此类著作大量加以删削,以致著名如苏轼《东坡词》、辛弃疾《稼轩词》等均不予收录。有些地方则带有主观和不够全面的缺点,如《易》类收焦循《周易补疏》、《易话》、《易广记》而不收其《易章句》、《易通释》、《易图略》,《一切经音义》收玄应本而不收慧琳本,《陶渊明集》仅收汤汉注本而不收陶澍《靖节先生集》本,以及“释道家”录《法苑珠林》而不录《云笈七签》,《书》类收左袒古文的段玉裁的《古文尚书撰异》而不收对古文表示不同意见的魏源的《书古微》等。其他如以《明宫史》与《酌中志》并列,而未指出前书为后书之摘本,并将作者误为吕毖。钱大昕《三史拾遗》之“三史”乃指《史记》、《汉书》、《后汉书》,而误为《辽金元三史拾遗》。惠栋《明堂大道录》一书实为《易》而作,而以之归入《礼记》。惠栋《周易述》、江声《尚书集注音疏》、桂馥《说文义证》等书均为重要著作,而以之归入“附录”,等等,前人对之亦颇有非议。至于版本著录方面的漏略、讹误更不在少数。《答问》尽管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但从总体说来,它在扩大读者知识面、指导治学门径等方面仍然不失为一本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入门书目。五《答问》问世以后,由于它比较切合一般读者需要,出现了不少翻刻本和批校本,但这些本子只是对个别书名、卷数、作者、版本等作了一些增改,基本上还是保存了《答问》的原来面貌。直到一九三一年《书目答问补正》正式出版,才使《答问》的面貌起了较大的变化。《补正》作者范希曾,字耒研,江苏淮阴人,一九二七年就职于南京国学图书馆,一九三〇年去世,年仅三十一岁。范氏此书,如其书名所示,包括“补”与“正”两方面的内容,即补《答问》问世后“五十年间新著新雕未及收入”者,并正其“小小讹失”。

光绪二年以后,学术界出现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著作,并且由于敦煌古籍和殷墟甲骨的发现,以及影印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资料和以前很难见到的秘本。范氏在国学图书馆的工作,使他有机会看到和了解到不少稿本、抄本的收藏情况,为增补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使《补正》具有了较高的使用价值。《补正》补录图书一千二百种左右,其中部分为《答问》未收而《补正》加以补充的,此类所补书籍,其性质往往与原书相近,经过补充以后,读者对此可以得到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如《广韵》下补《唐韵》残卷、《切韵》残叶及陈澧《切韵考》、李衡山《切韵考》等,《唐律疏义》下补《刑统》、《永徽法经》、《大明律》、《大清律例》及沈家本《历代刑法考》、程树德《九朝律考》等,《高僧传》下补《续高僧传》、《宋高僧传》、《明高僧传》、《补续高僧传》、《释迦谱》、《佛本行集经》、《佛祖通载》等,《宋六十名家词》下补《宋六十一家词选》、《四印斋所刻词》、《彊村丛书》、《唐五代二十一家词辑》等。部分为《答问》成书后清人及近人研究成果,其成就超过前人的。此类图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答问》至《补正》这五十年间学术研究上的主要成就。如孙诒让《周礼正义》,钱绎《方言笺疏》,王先谦《汉书补注》、《后汉书集解》,王先慎《韩非子集解》,郭庆藩《庄子集释》,丁晏《曹集诠评》,朱绪曾《曹子建集考异》等。其他如罗振玉影印的唐写本《修文殿御览》残卷、《慧超往五天竺传》残卷、《铁云藏龟》、《殷虚书契》及王国维《戬寿堂所藏殷虚文字》等,则或出自敦煌秘室,或出自地下所发掘,皆为前人之所未见者。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范氏增补的大量稿本材料,如《周官记》下补:“刘师培《周礼古注集疏》二十卷,未刊,清稿存蕲春黄侃处。”王念孙《广雅疏证》下补:“钱大昭亦著《广雅疏证》,凡二十卷,未刊,有传钞本,一名《广雅疏义》。王念孙《雅诂表》,未刊,手稿二十余册,今藏上虞罗氏。此书以古韵二十一部分别《尔雅》、《方言》、《广雅》、《小尔雅》四书之字为二十一表。”《新旧唐书互证》下补:“武亿《新唐书注》,临桂唐景崇《两唐书校注》,未刊。鄞县董沛《唐书方镇表考证》二十卷,甘泉张宗泰《新唐书天文志疏证》,未刊。”《大清一统志》下补:“顾炎武《肇域志》一百卷,未刊,稿藏天津某氏。”《管子义证》下补:“淮阴范耕研《管子集证》二十六卷,采王念孙父子、孙星衍、洪颐煊、戴望、张文虎、俞樾、孙诒让、刘师培、章炳麟诸家说,并附己见,其书未刊。”《太平御览》下补:“此中引书二千八百余种,民国十一年北京大学研究所尽为辑出,存校中未刊。”《楚辞补注》下补:“仪征刘师培《楚辞考异》十七卷,长沙易培基《楚辞校补》十七卷,未刊。”《幼学堂诗集》下补:“未刊稿本《文集》一百卷,旧藏独山莫氏。”等等,达一百四五十种。此类稿本既未刊刻,往往不为外界所知,《补正》为之详加著录,并尽量提供有关线索,对治学者说来,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补正》除补充《答问》漏收和新出的大量图书、版本外,还补足或纠正了《答问》漏略或讹误的书名、卷数、作者姓氏、刻书年代等近百处,并继承《答问》的传统,在部分书籍下附加了按语。如《孟子正义》下注云:“焦氏疏释赵注,采摭颇广,而本之程瑶田《论学小记》、戴震《孟子字义疏证》者为多。清儒注《孟子》,焦书最完善。”《郑志》下注云:“《郑志》魏郑小同编述,皆其祖玄与门人问答之词。原书十一卷久佚,此辑本也。”《酌中志》下注云:“与右《明宫史》是一书,此并列作二书,非。”《文子缵义》下注云:“聚珍本自《永乐大典》辑出,内阙五篇,非足本;涵芬楼道藏举要影印道藏本十二卷,附《释音》一卷,此本足。”《宋诗钞》下注云:“此书凡录宋诗百家,百一十卷,刻成者止八十四家,九十四卷。”此类按语,或对书籍加以评论,或提示其大致内容,或分别版本异同,或指出《答问》讹误,均可给予读者以有益的启示。

与《答问》一样,《补正》也有不少疏漏和错误之处,如对词曲、小说以及清代的禁书没有作相应的补充,使这些部分仍然成为全书的薄弱环节。又《陶靖节诗注》下未补陶澍集注本《靖节先生集》,《初唐四杰集》后未补蒋清翊《王子安集注》,《渭南文集》下未补《四部丛刊》本,误沈钦韩《水经注疏证》稿本四十卷为四十四卷,误《春秋公羊传历谱》作者包慎言为包世臣,以及在《左传杜解补正》、《春秋识小录》下重复增补丁晏《左传杜解集正》,在《老子王弼注》下重出涵芬楼道藏举要影印道藏本等。至于版本方面的误无为有、误有为无等亦不在少数。但经过《补正》的大量补充,丰富了《答问》的原有内容,在扩大读者知识面和进一步提供更多研究线索等方面作出了它应有的贡献。六《答问》在光绪二年(一八七六)刊印以后,在社会上颇为流行。据贵阳本王秉恩跋,光绪三年,张之洞曾对之重加勘定,在京师为诸生授读。以后印改定本与初印本相较,其中增补书名、卷数、作者、版本等二十余处。以后各地重印翻雕,大率不出初印及后印改定本两个系统,其中惟光绪五年在贵阳刊刻的王秉恩校刻本对原书作了较大的改动。

贵阳本改动原书大体上也着重于“补”与“正”两个方面。有补书名的,如《三礼图集注》后补《三礼图说》,《纪元通考》下补《纪元会考》、《建元类聚考》,《图绘宝鉴》下补毛大纶、蓝瑛、谢彬纂第六、七、八卷及《补遗》诸本,《震川文集》下补《补集》、《馀集》等等,近三十种。有补卷数的,如《汉玉刚卯考》、《潜书》等原刻均无卷数,贵阳本为之补足,约二十余处。有补版本的,如《毛郑诗》下补“同治壬申淮安重刻周本”,《海国图志》下补“同治七年广州重刻本、光绪二年魏氏刻本”,《韩非子》下补“汪氏重刻本”,《南宋杂事诗》下补“淮南书局刻本”等等,此类增补,于贵阳本中所占比重最多,近二百种。其改正原书版本错误的,如《明夷待访录》下原有“粤雅堂”本,但《粤雅堂丛书》未收此书,贵阳本改正为“海山仙馆”本;《史纠》下原有“函海”本,贵阳本改正为“指海”本等等。改正卷数错误的,如《答问》误《春秋说略》十二卷为四卷,误《闻见后录》三十卷为二十卷,误《华阳集》三卷为二卷等等,贵阳本均一一为之改正。此外尚有删改书名、篇数、作者、按语、刊刻年月等等。此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补改时不作任何说明,一律径加增改,因此何者为原有,何者为增改,如果不与原刻勘对,根本无法区别原书的本来面貌。但贵阳本终究纠正和增补了不少材料,比其他各种版本仍具有它自己的优点。

由于范希曾作《补正》时没有看到贵阳本,因此原刻有某些错误贵阳本已经改正而《补正》仍沿旧误的,如《尔雅古义》原误作《尔雅音义》,《四书典故辨正》二十卷原误作十二卷,《韵会举要》作者黄公绍原误作黄公韶等,贵阳本均已改正,而《补正》未改。也有贵阳本已经补充某些版本而《补正》仍旧缺漏的,如《复古编》下贵阳本补“安邑葛鸣阳刻本”,《朝野类要》下贵阳本补“聚珍本、福本”等等,《补正》亦未据以补入。七

因为贵阳本流传较少,而其校改之处又未为《补正》所吸收,因此这次整理重印就以一九三五年国学图书馆重印本为底本,以贵阳本对校,并参校了中华书局一九六三年重印的本子,又参考了柴德赓等有关《答问》的部分校记。校点整理由瞿凤起先生进行。凡底本衍误,据校本改正的字,加〔〕号;原衍文误字加()号。凡据校本增补的字皆加〔〕号。凡校本异文两是者,加〈〉号。贵阳本增改处若与范氏《补正》重复则不校补,以使《书目答问》正文和《补正》内容相衔接,保存范书原貌。

另外,本书还采入了江人度《书目答问笺补》中在各小类后所加的说明,它指出了每类书籍的性质和同类书中各小类之间的关系,对读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亦加方括号标出,不另加说明。

又本书著者为清代人,故书中提到清代时称为“国朝”。现保持原书面貌,亦不加更改。序柳诒徵

淮阴三范,俱以抗志绩学闻于南雍。伯冠东,治周秦诸子;仲绍曾,攻物理化学;叔希曾,为归、方散体文。既先后卒业为中等学校师。希曾慨然谓空文无用,玷教席,发愤闭户,覃研流略,欲洞究学术根极支裔,竟古今之经变,而自跻于通儒。家贫不能多得书,广勼公私书目,时时札记于书目答问上下方,朱墨狼藉,盖以之为问学之基,非欲名撰述也。

丁卯夏,余馆盋山,要希曾助编馆目,希曾大喜,谓藉是读未见书,假以岁月,学其有成。居山馆阅三稔,日孜孜勘藏书,体羸善病,不懈益勤。馆书逾四十万卷,希曾创意厘析,为目若干卷,分别部居多独到。长日饭罢坐陶风楼下啜茗,或休沐,徙倚乌龙潭,联袂登清凉山,纵谈平生蕲向及编摩所得,睪然有刘子政、曾子固之遗风,不屑屑与近世人较铢黍,余恒幸山馆之与希曾交难得也。

希曾植鹄既伟远,所业未易竟,出旧所治《南献遗征》及《书目答问》实馆刊,世咸重其赅洽。希曾雅不以是自画。一夕风雪中语余,来岁将归淮阴,约守数书,植古谊,积雅诂,颛力为文,庶以垂世行远,徒龂龂于刊本传目,若贾胡儥宝,无当也。余慰勉之曰:“博约并事,以子之年,夫何难!”然自是希曾日蕉萃,患干咳,日晡寒热间作,羸然不胜衣,经春涉夏,病益甚,所居薛庐,距馆数十武,晨夕往返至不能支。冠东来视之,将护以归。旦过别余,余期其善摄卫,秋爽仍南来,希曾黯然无一语。归未几,遂不起。冠东、绍曾恸其弟年之不永,撰述不能充其志,为重印《南献遗征》笺于邗上;余亦检其遗箧,斥馆金印《书目答问补正》之全稿,忽忽迨今夏,距别时垂一期矣。每循山楼抚书椟,音尘犹若接视听,诚不意其英年玉貌而止于斯也。

文襄之书,故缪艺风师代撰,叶郋园氏亟偁之。第其书断自乙亥,阅五十余年,宏编新著,影刻丛钞,晚出珍本,概未获载,故在光绪初足为学人之津逮者,至晚近则病其漏略矣。郋园批校增辑之三四本未印行,江氏笺补亦不广,希曾所辑最后而较备,虽亦有限于见闻,或浏览虽及而未暇胪写者,要已可备俭学之检阅,艺风之传,倘赖以益广乎。校印既竣,为述其缘起,庶阅者哀希曾之志事,而闵余之不能护持斯人使康强耆老,乃仅与其两兄累欷于此附庸先哲之书也。辛未夏五月柳诒徵。

书目答问略例

此编为告语生童而设,非是著述,海内通人见者,幸补正之。

诸生好学者来问应读何书,书以何本为善。偏举既嫌漏,志趣学业亦各不同,因录此以告初学。

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此编所录,其原书为修四库书时所未有者十之三四。四库虽有其书,而校本、注本晚出者十之七八。今为分别条流,慎择约举,视其性之所近,各就其部求之。又于其中详分子目,以便类求。一类之中,复以义例相近者使相比附。再叙时代,令其门径秩然,缓急易见。凡所著录,并是要典雅记,各适其用。皆前辈通人考求论定者。总期令初学者易买易读,不致迷罔眩惑而已。弇陋者当思扩其见闻,泛滥者当知学有流别。

凡无用者、空疏者、偏僻者、淆杂者不录,古书为今书所包括者不录,注释浅陋者、妄人删改者、编刻讹谬者不录,古人书已无传本、今人书尚未刊行者不录,旧椠旧钞偶一有之、无从购求者不录。若今人著述有关经史要义,确知已成书者,间附录其书名,以备物色,且冀好事为刊行之。

经部举学有家法实事求是者,史部举义例雅饬考证详核者,子部举近古及有实用者,集部举最著者。每一类之后,低一格者为次录。

多传本者举善本,未见精本者举通行本,未见近刻者举今日见存明本。子史小种多在通行诸丛书内,若别无精本及尤要而希见者,始偶一举之。有他善本,即不言通行本。凡云又某本者,有异同。

近人撰述,成而未刊、刊而未见者尚多,要其最著者约略在是。至旧籍习闻者,此录未及,其书可缓。京师藏书,未在行箧,蜀中无从借书,订补俟诸他日。

兹乃随手记录,欲使初学便于翻检,非若藏书家编次目录,故不尽用前人书目体例。学海堂本即皇清经解。津逮本即津逮秘书。问经堂本即问经堂丛书。皆取便省,他丛书仿此。官书据提要偁臣工编辑者,止注敕编,以别于御撰。《汉书·艺文志》有互见例,今于两类相关者,间亦互见,注其下。

凡不书时代者,皆国朝人。此为求书计,故生存人著述亦有录者,用经世文编例,录其书,阙其名。

所举二千余部,疑于浩繁,然分类以求,亦尚易尽,较之泛滥无归者则为少矣。诸生当知其约,勿骇其多。

光绪元年九月日,提督四川学政、侍读衔翰林院编修张之洞记。卷一经部经学、小学书,以国朝人为极,于前代著作,撷长弃短,皆已包括其中,故于宋元明人从略。 此为诵读定本,程试功令,说经根底。注疏正经正注第一本与明监本五经,功令并重。。共四百一十六卷。乾隆四年武英殿刻附考证本,十三经注疏同治十年广州书局覆刻殿本,阮文达公元刻附校勘记本,明北监本,明毛晋汲古阁本。目列后。阮本最于学者有益,凡有关校勘处旁有一圈,依圈检之,精妙全在于此。四川书坊翻刻阮本,讹谬太多,不可读,且削去其圈,尤谬。明监、汲古本不善。【补】阮刻注疏有南昌局补印原刻本,湖南翻刻本,上海坊间石印本。

周易正义十卷,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补】吴兴刘承幹嘉业堂重刻宋单疏本周易正义十四卷,附校记二卷。,、尚书正义二十卷旧题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补】日本大阪每日新闻社影印宋刻本二十卷。吴兴张钧衡择是义居丛书覆宋刻本二十卷,附校记一卷,刘氏嘉业堂重刻宋单疏本尚书正义二十卷,附校记二卷。,、毛诗正义七十卷汉毛亨传郑、。【补】刘氏嘉业堂刻单疏残本毛诗正义三玄笺唐孔颖达正义十卷。蒙文通案(以下简称蒙案):何绍基校刻毛诗正义注疏大字本,淮南书局印行注疏三十卷,诗谱一卷。,周礼注疏四十二卷汉、。【补】贵池刘世珩玉海堂覆宋刻巾箱本周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礼注疏十二卷。,、仪礼注疏五十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补】刘氏嘉业堂覆张敦仁刻本。,疏礼记正义六十三卷汉、。【补】刘氏嘉业堂刻单疏残本礼记正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二十卷,附校记一卷。,、春秋左传正义六十卷晋杜预集解。【补】刘氏嘉业堂刻单疏残本春秋正义十二卷,附唐孔颖达正义校记二卷。,、春秋公羊传注疏二十八卷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穀梁传注疏二十卷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补】刘氏嘉业堂刻单疏残本穀梁传七卷,附校记二卷。疏孝经,、。,注疏九卷唐玄宗御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二十卷,。【补】刘氏玉海堂覆元元贞刻本论魏何晏等集解宋邢昺疏语注疏十卷,附札记一卷。,、孟子注疏十四卷汉赵岐注旧。,、。毛诗、题宋孙奭疏尔雅注疏十卷晋郭璞注宋邢昺疏仪礼,皆依疏本子卷计数,孝经亦依疏分卷。【补】归安陆心源十万卷楼覆宋刻单疏本,上海涵芬楼续古逸丛书影印宋咸平刻本。。宋岳珂校刻。明翻刻宋本。武英殿相台岳氏本古注五经翻刻本附考证,江南翻刻本,贵阳翻刻本,广州翻刻本,成都翻刻本。【补】南昌熊氏影印殿本。

易九卷,王韩注,附略例一卷。书十三卷,孔传。诗二十卷,毛传、郑笺。春秋左氏传三十卷,杜集解。,。便文可称相台五经。礼记二十卷郑注。明金蟠、葛鼒同刻本,今江宁书局补永怀堂古注十三经足印行。又杭州局刻本。诸经注,即明李元阳刻注疏本。孝经题汉郑氏注,实是唐玄宗御注。,。【补】四部丛刊易九卷附略例一卷影印宋刻本。蒙案:日本影刻北宋本周易九卷。。【补】书二十卷四部丛刊影印宋刻本十三卷。。【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诗二十卷巾箱本。。【补】四部丛刊影印明徐氏覆宋刻本。仪礼十七卷周。【补】四部丛刊影印明覆宋岳氏刻本十二卷。蒙案:礼四十二卷四川刻相台本周礼十二卷。。【补】四部丛刊影印宋礼记四十九卷刻本纂图互注礼记二十卷。。【补】贵池刘世珩春秋左传三十卷玉海堂覆宋蜀刻大字本。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巾箱本,附阙名春秋二十国年表一卷。。【补】四部丛刊影印南宋建安余公羊传二十八卷氏刻本十二卷。。【补】遵义黎庶昌古逸丛书覆宋建穀梁传二十卷安余氏刻本,丛书板今在苏州局。四部丛刊影印宋建安余氏刻本。。【补】黎氏古逸丛书覆日本正平刻本十卷,四部丛刊论语二十卷影印日本正平本。。【补】涵芬楼续古逸丛书影印宋刻孟子十四卷大字本,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大字本,上虞罗振玉吉石盦丛书影印日本覆宋刻本。。【补】四部丛刊影印昆山徐氏影钞宋相台岳孝经九卷氏本一卷。蒙案:贵阳陈氏影印日本藏北宋刻孝经小字本,扬州书局覆刻相台本孝经一卷。。【补】黎氏古逸丛书覆宋蜀大字尔雅十卷本三卷,四部丛刊影印宋刻本三卷。蒙案:顾广圻覆刻吴元恭本尔雅三卷,曾燠覆宋音图本尔雅三卷。。星子干氏刻本。皆古注,论稽古楼单注巾箱本十三经语并刻朱注,毛诗间采孔疏。。明经厂本,扬州鲍氏刻本,南昌万明监本宋元人注五经氏刻本,又江宁局本,又崇道堂本,又武昌局本。通行杜氏巾箱六经单注本,尚不谬。坊本音注,皆不可据。【补】又杭州局本。。。江宁本本义,依易宋朱子本义四卷宋程子传四卷朱子原本十二卷,兼刻程传,他本无。【补】黎氏古逸丛书覆元至正刻本易程传六卷。。。武书宋蔡沈集传六卷诗朱子集传八卷昌局本附序。,,春秋旧用宋胡安国传乾隆间废改用左传。江宁本左传有姚培谦补注,鲍本合刻三传,附春秋杜注三十卷传说汇纂。【补】杭州局亦刻姚补注。。崇礼记元陈澔集说十卷道堂本兼录御案。新刻五经,江宁本最善。,,。明洪武定制试士经义用注疏及此数本春秋兼、、、、洽。,用左公穀胡张五传永乐五经大全成书后即。。,专用此本国子监雕版因至今沿称监本今明监本希见旧名统摄之。姑以。明经厂大字本,扬州鲍刻本,南昌四书章句集注十九卷万刻本,武昌局本,皆合五经刻。【补】江宁局本。以上正经、正注合刻本,,,毛郑诗三十卷诗谱一卷毛诗音义三卷附毛诗。嘉庆甲子木渎周氏校刻本,〔同治壬申淮安重刻周校字记一卷本〕。蒙案:木渎周氏刻本,毛诗传笺惠栋校定,诗谱戴震校,音义卢文弨校。板毁,坊间有翻刻扬州五云仙馆丁□□重校精刻本,无诗谱、音义。,。顾广圻重刻嘉靖本周礼郑注十二卷附札记一卷校。黄丕烈刻士礼居丛书本。明嘉靖徐氏有翻刻相台岳氏三礼单注本,今偶一见,不录。【补】四部丛刊周礼、仪礼,皆据明嘉靖本影印。蒙案:四部丛刊周礼用明翻相台本。。周氏刻本,张青选清芬阁重刻本。福礼堂周礼注十二卷郑注,附释文。,。士礼居影宋严州单注本仪礼十七卷附校录一卷校本,武昌局翻黄本。郑注。。苏州汪氏校刻本。【补】又泾影宋景德本仪礼疏五十卷县洪氏公善堂覆宋刻本。,。张敦仁影宋抚州单注本礼记二十卷附考异二卷校刻本,武昌局翻张本。郑注。〔附释文四卷。〕【补】学海堂经解刻张氏考异二卷。。惠栋依宋本校。和氏刻本。惠校本礼记注疏六十三卷〔〕()。汪〔喜孙〕(士影宋单注本公羊传十二一卷钟)刻本。何注。蒙案:杭州书局重刻汪氏问礼堂本。,。孔继涵刻微校宋本孟子赵注十四卷孙奭音义二卷波榭遗书本,〔韩岱云本〕。【补】又上虞罗氏吉石盦丛书影印日本覆宋本音注孟子十四卷,影印覆宋蜀大字本音义二卷。〔〕()。清芬阁校。郭注。附释文尔雅单注本三十卷、、、、、武昌局刻周礼仪礼公羊穀梁孝经尔雅单。皆古注。卷数仍旧。注大字本〔以上古注〕。曹寅扬州诗局刻本,武英殿重仿宋本周易本义十二卷刻宋大字本。【补】巴陵方功惠重刻殿本,贵池刘世珩玉海堂覆宋大字本。,。宝应刘氏校重刻宋本周易本义十二卷附吕氏音训刻本。宋吕祖谦音训。音训别有金华丛书本。,。程传、朱本义,宋周易传义音训八卷附易学启蒙董楷合编。吕氏音训新附。高均儒校。盱眙吴氏望三益斋刻本。,。蔡传,宋邹季友音释。高均儒校。书传音释六卷附书序吴氏望三益斋本。。国朝刻本。翻刻宋淳祐大字本四书集注二十六卷,。吴璜川吴氏仿宋本四书集注二十六卷附考四卷志忠校。嘉庆辛未刻本。【补】是书一名朱子定本四书集注。吴氏校订精审,极有功于朱注。〔以上宋儒注〕、注疏乃钦定颁发学官者,宋元注乃以上正经正注分刻本沿明制通行者,四书文必用朱注,五经文及经解,古注仍可采用,不知古注者,不得为经学。。康熙间内府古香斋袖珍五经四书刻。无注。春秋无传。。秦镤刻。有音无注。易三卷,书四卷,秦氏巾箱本九经诗四卷,礼记六卷,周礼六卷,春秋左传十七卷,孝经一卷,论语二卷,孟子七卷。【补】民国十五年武进陶湘涉园玻璃版影印宋刻巾箱本,九经白文不分卷,内阙春秋左传一种。。全文无注,直音。嘉庆元年万廷兰刻。计树园十一经读本无论语、孟子,经文皆依殿本注疏,胜于旁训,惟公、穀无传之经文未录。【补】光绪五年成都重刻本。。左、公、穀、胡,元失名人春秋四传合刻本三十八卷编。通行本。〔以上合刻本〕。袁櫆校刻本。周礼读本十二卷。殷盘校刻本。郑注间采贾疏及得斋校本周官礼注六卷宋人说。。连斗山。通行本。不能得单注本者初学周官精义十二卷止可读此。。吴廷华。乾隆丁丑、嘉庆丙辰两刻仪礼章句十七卷本。阮元编录皇清经解学海堂刻本,极善。【补】苏州局本。。马之。通行本。便于初学,惟字太小。仪礼易读十七卷。道光间敕撰。殿本,贵阳官本,清河官本。左传读本三十卷〔以上分刻本〕以上诸经读本附右正经正注 空言臆说、学无家法者不列朝经注经说经本考证第二录。。汉郑玄。卢见曾刻雅雨堂丛书辑本,又广郑氏易注十卷州刻古经解汇函本三卷,附补遗一卷,〔孙堂本〕。蒙按:卢本从惠栋辑本。。丁杰辑补。陈春刻湖海楼丛书本。蒙案:周易郑注十二卷丁本为张惠言订补。〔〕()。问经堂辑本。【补】孙冯翼辑。马王易义翼一卷。吴陆绩。古经解汇函重刻孙堂辑本,又陆氏周易述一卷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本三卷。。孙冯翼刻问经堂丛书辑本,又张澍二酉堂子夏易传一卷丛书辑本,又玉函山房辑本。此唐以前人依托,今通志堂、汉魏丛书所收十一卷本,乃宋以后人伪作。【补】又黄奭汉学堂辑本。吴骞子夏易传辑存二卷,最精审,未刊。此书晁以道称唐张弧伪作。。唐李鼎祚。雅雨堂本,古经解汇函重刻周易集解十七卷卢本,明毛晋刻津逮秘书本,张海鹏照旷阁刻学津讨源本,又明木渎周氏刻本,仁和叶氏刻周本,〔卢本附释文〕。【补】成都薛氏崇礼堂本。木渎周氏刻本即嘉庆戊寅吴县周孝垓刻本,此云明刻误。〔〕()〔〕()。李富孙。顾李氏易集解剩义三一卷修刻读画斋丛书本。【补】光绪间吴县朱记荣刻槐庐丛书本三卷,南海黄任恒编翠琅玕馆丛书本三卷。。唐史征。孙星衍刻岱南阁丛书本,古经周易口诀义六卷解汇函重刻孙本。【补】武英殿聚珍本,闽覆本,道光己酉江西刻逊敏斋丛书本。。孙堂辑。刻本。【补】子夏、孟喜、汉魏二十一家易注 卷京房、马融、荀爽、郑玄、刘表、宋衷、陆绩、董遇、虞翻、王肃、姚信、王廙、张璠、向秀、干宝、蜀才、翟元、九家集注、刘。此书共三十三卷。又黄奭汉学堂丛书、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中,于汉魏人易注,并有辑本。。孙星衍。岱南阁别行巾箱本,伍崇曜孙氏周易集解十卷刻粤雅堂丛书本。【补】续李鼎祚。,,,周易虞氏义九卷虞氏消息二卷虞氏易礼二卷,,。张惠言。茗柯全集本。虞氏易事卷易言二卷易候一卷学海堂本无易事、易言、易候。刘逢禄虞氏易言补、易虞氏五述,李锐周易虞氏略例:未见传本。【补】易事一种,未注卷数,书实二卷。张氏易事、易言、易候及李氏略例一卷,皆刻入王先谦所纂皇清经解续编中。刘世珩聚学轩丛书亦刻李氏略例。会稽赵之谦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鹤斋丛书单刻张氏易事二卷。四明张寿荣花雨楼丛钞单刻张氏易礼二卷。秀水胡祥麟虞氏易消息图说一卷,潘祖荫刻滂喜斋丛书本,续经解本。南海曾钊周易虞氏义笺九卷,面城楼刻本。。同上。【补】学海堂本。蒙按:赵坦周易周易郑氏义二卷郑注引义,未见传本。。同上。【补】学海堂本。周易荀氏九家义一卷。同上。孟喜、姚信、翟子元、蜀才、京易义别录十四卷房、陆绩、干宝、马融、宋衷、刘表、王肃、董遇、王廙、刘、子夏。【补】学海堂本。

〔以上所录皆国朝人所辑古注,或唐人所采古义,惟关、郎、郭、京虽在唐以前,然实伪书,不录。见下自注。余多录国朝人所著,所谓于宋元明人从略也。〕,。姚配中。汪守周易姚氏学八卷周易通论月令二卷成刻本。【补】武昌局刻周易姚氏学十六卷,续经解本亦十六卷,张氏花雨楼丛书刻姚配中易学阐玄一卷。。宋翔凤。自著浮溪精舍丛书本。【补】书目答卦气解一卷问原刻后印本本行下,增印“卦本图考一卷,胡秉虔,吴县潘氏刻滂喜斋丛书本”二十字。胡书续经解本。庄存与卦气解一卷,德化李氏刻木犀轩丛书本,续经解本。。焦循。焦氏丛书本,学海堂本。周易补疏二卷〔以上正录〕。八种。武英殿聚珍版本,杭州、福州重刻本,易纬十二卷古经解汇函本。目列后。凡言聚珍版本者,福州皆有重刻本,杭州亦重刻第一单三十九种小字本。【补】南昌局重刻聚珍版本。。伪。。艺海珠尘亦刻。【补】乾坤凿度二卷乾凿度二卷雅雨堂亦刻。。珠尘亦刻。。稽览图二卷辨终备一卷通卦验。。伪。。珠尘亦刻。二卷乾元序制记一卷是类谋一卷坤。纬与谶异,皆古经说,纯驳不一,宜分别观之。【补】灵图一卷参阅瑞安孙诒让札移卷一易纬条校。。张惠言。茗柯全集本。钱塘易纬稽览考正易纬略义三卷一卷,未刊。【补】张书广州局本。钱稿尚存,未刊。。丁杰辑补。雅雨堂本。乾凿度郑注二卷。全祖望。鲍廷博刻知不足斋丛书本。读易别录三卷〔以上易纬之属〕。宋李衡。纳兰性德编刻通志堂经解周易义海撮要十二卷本,广州书局重刻通志堂经解本。〔〕()。毛奇龄。西河集本。易小帖五八卷。惠栋。周永年、李文藻刻贷园丛书本,张海鹏刻易例二卷借月山房汇钞本,钱熙祚刻指海本。【补】续经解本。庞大〔堃〕(望)易例辑略一卷,南菁书院丛书本。。陈法。京师贵州馆刻本。易笺八卷〔以上余录〕。胡渭。钱熙祚刻守山阁丛书本,粤雅堂易图明辨十卷本。【补】续经解本。。张惠言。茗柯全集本。【补】续经解本。易图条辨一卷〔以上二书皆驳图书之说,应有钩乙分,书本无。〕。毛奇龄。西河集本。【补】石门马俊良刻春秋占筮书三卷龙威秘书本止一卷。金榜周易考占一卷,光绪间南陵徐乃昌刻积学斋丛书本。〔此占筮,故自为类。〕。顾炎武。顾氏音学五书本,学海堂本。易音三卷〔此小学〕。汉京房。津逮秘书本,学津讨源本。此书京氏易传三卷多言占候,故四库列术数类,惟汉学家多与相涉,未便歧出,姑附于此。【补】四部丛刊影印明天一阁本。。惠栋。单行本,毕沅刻经训堂丛书本。孟、虞、易汉学八卷京、干、郑、荀。王保训辑京氏易八卷,严可均校补,未刊。【补】惠书昭代丛书本,续经解本。王辑严补之京氏易,刻入德化李氏木犀轩丛书中。。明陈士元。守山阁本。易象钩解四卷。毛奇龄。西河集本,学海堂本。仲氏易三十卷。惠士奇。家刻本,学海堂本,〔璜川吴氏经学丛易说六卷书本〕。,。惠栋。卢氏刻本。周易述十九卷易微言二卷周易。江藩。自刻本。〔三〕(二)书皆有学海堂本。【补】述补四卷学海堂本不全。李林松周易述补五卷,续经解本。〔〕()。许桂林。自刻本。易确二十十二卷,。焦循。焦氏丛书本。【补】焦循易话二卷易广记三卷易章句十二卷、易通释十二卷、易图略八卷,合称雕菰楼易学三书。焦氏丛书本,学海堂本。〔以上占候、象数之属〕〔〕。毛奇龄。西河集本。太极图说遗议一卷。同上。河图洛书原舛编一卷。惠栋。常熟蒋光弼省吾堂汇刻书本。周易本义辨证五卷【补】日本昌平丛书本。惠栋易大义一卷,海山仙馆本。宋翔凤周易考异一卷,李富孙易经异文释六卷,刘毓崧周易旧疏考证一卷,陈寿熊读易汉学私记一卷,俞樾周易互体征一卷,成蓉镜周易释爻例一卷,并续经解本。黄式三易释四卷,广州局本,杭州局本。吴翊寅易汉学考二卷,附师承表,广州刊吴氏遗书本。最近治易诸家喜言费氏,其成书者,如阳朔柳逢良费氏易考 卷,新城王树柟费氏易订文十二卷,桐城马其昶周易费氏学十八卷,叙录一卷,皆有刊本。蒙按:仪征方申诸家易象别录 卷、虞氏易象汇编 卷、周易卦象集证 卷、周易互体详述卷、周易卦变举要 卷,统称方氏易学五书。方氏为一大家,仪征刘氏称之。丹徒庄忠棫周易通义十六卷,丹徒戴棠郑氏爻辰补六卷,山阳丁晏周易解故 卷,湘潭王闿运周易笺 卷。马书有新旧两刻本,原刻十二卷,彖象不合经,后刻彖象合经,书不善。王书亦不善,黄氏易释亦不善。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十卷,崇文本。〔以上皆排击之书,毛氏二书攻图书之谬,惠书议朱子。〕杂道家言者不录。魏关朗易传,唐郭京周易举正,以上易之属皆伪书,不录。。汉伏胜。陈寿祺校注。广州原刻本,尚书大传定本八卷古经解汇函重刻陈本,又雅雨堂本三卷。【补】陈氏书本五卷,又叙录一卷,共六卷,此云八卷,误。古经解汇函重刻陈本,改并为三卷,续经解本亦然。四部丛刊影印原刻本六卷。雅雨堂本卢见曾辑,书实四卷,附补遗一卷、考异一卷、续补遗一卷,此云三卷,亦误。补遗卢见曾撰,考异、续补遗则卢文弨就孙之所辑本校其异同而录之者。光绪间仪征张丙炎刻卢辑本作三卷,附补遗一卷、续补遗一卷,在榕园丛书中。孔丛伯亦有辑本。诸家所辑,陈氏最善。善化皮锡瑞尚书大传疏证七卷,所辑又略增于陈氏,疏释亦有家法,光绪间长沙思贤书局刻本。湘潭王闿运尚书大传补注七卷,自刻湘绮楼全书本,元和江标刻灵鹣阁丛书本。蒙按:王补注尚书大传,成都刻本。陈书本附五行、传、志三卷,故八卷。。孙星衍辑。岱南阁别行本。龚自珍尚书尚书马郑注十卷序大义,尚书马氏家法,未见传本。【补】孙书成都存古书局本。蒙按:马郑注,四川有刻本,近未见,非存古书局本。。阎若璩。家刻本,吴氏天津刻本。古文尚书疏证八卷【补】偃师武亿刊本,杭州局本,续经解本。。孙星衍。平津馆本,学海堂尚书今古文注疏三十卷本。孙胜于王。【补】冶城山馆刻本。蒙按:孙别有尚书今古文注三十卷,成都存古书局刻本,湘绮手写本。。王鸣盛。原刻单行本,学海堂本。周用尚书后案三十卷锡尚书证义,未见传本。臧琳尚书集解一百二十卷,臧镛堂补,未刊。【补】臧氏稿藏缪炎之家。〔以上正录〕。盛百二。学海堂本。【补】宝应成蓉镜尚书尚书释天六卷历谱一卷,续经解本。。蒋廷锡。借月山房本,指海本,学海尚书地理今释一卷堂本。,。胡渭。原刻本,学海堂本。禹贡锥指二十卷图一卷程瑶田禹贡三江考,在通艺录内,又学海堂本。【补】番禺陈澧胡氏禹贡图考正一卷,续经解本。。焦循。焦氏丛书本。【补】续经解本。成禹贡郑注释二卷蓉镜禹贡班义述三卷,以班书证禹域,考订精核,泾县洪氏刻本,广州局本,续经解本。,。丁晏。六艺堂自刻禹贡集释三卷附锥指正误一卷本。【补】续经解刻锥指正误一卷。〔以上释天、释地理〕。焦循。焦氏丛书本,学海堂本。尚书补疏二卷〔此书疑合下三书为类,此钩乙赘也。〕。宋翔凤。浮溪精舍本。【补】续经解刻宋氏尚尚书说一卷书略说二卷,尚书谱一卷。。丁晏。自著六艺堂诗礼七编本。【补】光绪尚书余论一卷间吴县朱记荣刻槐庐丛书本。。龚自珍。吴县潘氏滂喜斋刻本。【补】续经太誓答问一卷解本。〔以上余录〕。段玉裁。自著经韵楼丛书本,古文尚书撰异三十三卷学海堂本。〔此论小学〕。学津辑本。【补】皮锡瑞尚书中候疏尚书中候郑注五卷证一卷,长沙思贤书局刻本。〔此纬书〕。徐文靖。徐氏六种本。【补】何秋涛禹贡禹贡会笺十二卷郑注略例一卷,倪文蔚禹贡说一卷,并续经解本。杨守敬禹贡本义一卷,观海堂自刻本。。惠栋。省吾堂本,学海堂本。明梅古文古文尚书考二卷尚书考异,已括阎、惠、王诸家书内。【补】惠书昭代丛书本。梅书六卷,杭州局本。程廷祚晚书订疑三卷,刘世珩聚学轩丛书本,续经解本。阎、惠、程三家书皆为考订伪古文尚书而作。,。江声。尚书集注音疏十二卷尚书经师系表一卷原刻篆书、真书两本,学海堂本。〔惠、江二书皆纠伪孔传者〕。魏王肃。马国翰辑。玉函山房辑佚书之尚书王氏注二卷一。止标列近古尤要及辑本独详者数种,余具总义类原书中。【补】刘逢禄书序述闻一卷,尚书今古文集解三十卷,陈乔枞今文尚书经〔说〕(义)考三十二卷,尚书欧阳夏侯遗说考一卷,刘毓崧尚书旧疏考〔正〕(证)一卷,并续经解本。胡秉虔尚书序录一卷,潘氏滂喜斋刻本。戴震尚书义考二卷,刘氏聚学轩丛书本。皮锡瑞今文尚书考证三十卷,史记引尚书考一卷,光绪二十二年师伏堂自刻本。黄式三尚书启幪五卷,光绪间家刻本,今版在杭州局。长沙王先谦尚书孔传参证三十六卷,光绪三十年虚受堂自刻本。瑞安孙诒让尚书骈枝一卷,民国十八年瑞安陈准排印本。海宁王国维周书顾命征一卷、后考一卷、洛诰笺一卷,并上海哈同花园排印广仓学宭丛书本。蒙按:黄书不善。简朝亮尚书集注述疏三十五卷,后附读书堂答问,家刻本。不知今古文之别者不录。以上书之属。陈奂。单行本,丛书本。【补】续经解本。毛诗传疏三十卷。马瑞辰。道光十五年刻本。毛诗传笺通释三十二卷【补】续经解本,广州局本。蒙按:阮元有毛诗补笺,不知刻否,揅经室集中全刊十月之交数篇。王闿运毛诗补笺二十卷。。胡承珙。墨庄遗书本。许桂林毛诗后笺八毛诗后笺 卷卷,未刊。【补】胡书三十卷,广州局本,续经解本。蒙按:胡书后 卷未成,为陈奂所补。。陈启源。单行本,毛诗稽古编三十卷学海堂本。钱大昭诗古训十二卷,未刊。【补】陈书光绪间上海同文书局有影印家刻本。钱稿旧藏嘉兴沈瓠庐处。〔以上正录,应有钩乙分,书本无。〕。段玉裁。经韵楼本,学海堂本。【补】臧氏诗经小学四卷拜经堂刻本。段氏毛诗故训传三十卷,经韵楼本,学海堂本。蒙按:段书附小笺。张远览亦有毛诗小笺,偶见钞本,不善。。戴震。戴氏遣书本,学海堂本。【补】昭毛郑诗考正四卷代丛书本,指海本。。丁晏。六艺堂本。毛郑诗释四卷〔〕。徐璈。刻本。诗广诂三十卷。焦循。焦氏丛书本,学海堂本。毛诗补疏五卷

〔〕()。包世荣。家刻本。【补】德化李毛诗礼征文十卷氏刻木犀轩丛书本。〔以上余录〕。丁晏校。六艺堂校正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二卷本,古经解汇函重刻丁本,又津逮本。【补】又说郛本二卷。津逮本明毛晋广要四卷。又仁和赵佑校正本二卷,乾隆间刻清献堂全编本,贵池刘氏刻聚学轩本。又上虞罗振玉校正本二卷,排印本。。焦循。(焦氏丛书本)。【补】光绪间王陆玑疏考证一卷先谦刻南菁书院丛书本。。王夫之。船山遗书本。【补】续经解本。诗经稗疏四卷。毛奇龄。西河集本。【补】龙威秘书本,续诗传鸟名三卷续经解本。。宋王应麟。玉海附刻本,津逮本,学津诗地理考六卷本。。焦循。【补】此书未详。朱右曾诗地理征毛诗地理释四卷七卷,续经解本。南清河程大镛毛诗地理证今十卷,未刊。。李超孙。别下斋本。【补】翠琅玕馆丛书本。诗氏族考六卷。林伯桐。修本堂遗书本。【补】岭南遗书毛诗识小三十卷本。〔以上考证名物、地理〕。顾炎武。音学五书本,学海堂本。诗本音十卷。苗夔。自刻本。【补】歙县江有诰诗经韵读毛诗韵订十卷四卷,嘉庆甲戌刻本,咸丰壬子重刻本,民国十七年上海中国书店影印原刻本。。翟灏。刻本。【补】此书不分卷,嘉庆十年刻。毛诗证读 卷戚学标撰,非翟灏撰。。钱坫。钱氏四种本。诗音表一卷。夏炘。自著景紫堂全书本。诗经廿二部古音表集说 卷【补】此书二卷。,。孔广森。顨轩所著书本。诗声类十二卷分例一卷【补】续经解本,四川刻本。〔以上音韵〕,,,。毛诗王氏注四卷义驳一卷奏事一卷问难一卷魏王肃。玉函山房辑本。【补】又汉学堂辑本。。晋孙毓。。陈统。毛诗异同评三卷难孙氏毛诗评一卷玉函山房辑本。【补】孙书又汉学堂辑本。。唐成伯玙。通志堂本。毛诗指说一卷,。林伯桐。修本毛诗通考三十卷郑氏诗谱考正一卷堂本。【补】毛诗通考三十卷,林伯桐撰,有岭南遗书重刻本。郑氏诗谱考正一卷,非林所撰,乃丁晏撰,有续经解本,杭州局邵武徐氏丛书本。

蒙按:戴震考正诗谱,木渎周氏刻。胡元仪毛诗谱,续经解本,最善。,。王筠。鄂宰四毛诗重言一卷毛诗双声叠韵说一卷种本。〔以上毛诗之属〕。玉函山房辑本。【补】申培鲁诗传,辕固齐诗鲁诗故三卷传,汉学堂亦皆有辑本。蒙按:陶方琦鲁诗故训纂,未见传本。。玉函山房辑本。近人别有齐诗翼奉学一卷。齐诗传二卷【补】此云近人,当即吴江迮鹤寿,所辑齐诗翼氏学,刻入续经解中,书实二卷。陈乔枞齐诗翼氏学疏证二卷,自刻本,续经解本。,,。汉韩婴。韩诗故二卷韩诗内传一卷韩诗说一卷玉函山房辑本。邵晋涵韩诗内传考〔一卷〕,有刻本,未见。。汉薛汉。玉函山房辑本。韩诗薛君章句二卷。宋绵初。刻本。严可均辑韩诗二十一卷,韩诗内传征四卷附鲁诗、齐诗、汉人诗说,未刊。【补】宋书成都薛氏崇礼堂刻本,南陵徐乃昌积学斋刻本。。汉韩婴。赵怀玉校本,韩诗外传十卷周廷寀校注本,吴氏望三益斋刻周赵合校本,古经解汇函本,又津逮、学津、通津草堂三本,皆逊。陈瑑韩诗外传疏证十卷,未见传本。【补】光绪间定州王氏谦德堂重刻周赵合校本入畿辅丛书中,又武昌局重刻明薛氏本,又四部丛刊影印明沈氏野竹斋刻本。。宋王应麟。玉海附刻本,津逮本,学三家诗考一卷〔津〕(海)本。【补】阮元三家诗补遗三卷,光绪间湘潭叶德辉观古堂刻本,仪征李氏刻本。,。林伯桐。修本堂本。【补】修诗考补注二卷补遗一卷本堂丛书中无此二种,此乃丁晏所撰,属之林氏者误也。有丁氏家刻颐志斋丛书本,四明张氏刻花雨楼丛钞本。。周邵莲。嘉庆元年刻本。【补】德诗考异字笺余十四卷化李氏刻木犀轩丛书本。,。冯登府。道光十年三家诗异文疏证六卷补遗三卷自刻本,又学海堂、续刻经解本二卷。别有三家诗异义遗说二十卷,未刻。。陈寿祺。家刻本。【补】其子乔枞三家诗遗说考十五卷续有增辑,光绪壬午家刻小琅环馆丛书本五十一卷,又续经解本十八卷。淮安顾震福三家诗遣说续考六卷,光绪壬辰自刻本。长沙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二十八卷,民国四年家刻本。〔以上鲁、齐、韩诗之属,应有钩乙分,书本无。〕。陈乔枞。自刻本。【补】续经解本。四家诗异文考五卷长汀江瀚诗经四家异文考一卷,宣统间番禺沈宗畸刻晨风阁丛书本。〔此兼考四家〕。宋吕祖谦。钱仪吉编刻经苑吕氏家塾读诗记三十二卷本,明嘉靖陆刻本。【补】金壶本。。宋严〔〕(羽)。明刻本。【补】广州局诗缉三十六卷本。,。惠周惕。家刻本,借月山房本,指诗说三卷附录一卷海本,学海堂本。【补】璜川吴氏刻本。。戴震。戴氏遗书本,学海堂本。某溪诗经补注二卷。顾镇。〔自〕刻本。虞东学诗十二卷。魏源。自刻本。魏所著有书古微、公羊古微,未诗古微 卷见传本。【补】诗古微十九卷,宜都杨守敬刊本,又续经解本。书古微十二卷,江宁局本,续经解本。公羊古微未刊,稿藏魏氏。〔以上汉宋兼采〕。范家相。守山阁本。【补】家刻本,岭南三家诗拾遗十卷遗书本。〔此考三家诗以右列例之,当载毛诗名物图说之后。〕,。毛奇龄。西河集本。毛诗写官记四卷札记二卷。李〔黼〕(辅)平。广州原刻本,学毛诗义二十四卷海堂本。。明陈第。学津本。【补】此书实四卷,学毛诗古音考六卷津本附刊读诗拙言一卷、附录一卷,故漫题六卷。长沙余肇钧编刻明辨斋丛书本四卷,武昌张氏校刻本四卷。。徐鼎。乾隆三十六年刻本。【补】德毛诗名物图说九卷清俞樾诗名物证古一卷,续经解本。陈奂释毛诗音四卷、毛诗说一卷、毛诗传义类一卷、郑氏笺考征一卷、皆续经解本,毛诗九穀释义一卷,上海神州国光社排印古学汇刊本。毛奇龄白鹭洲主客说诗一卷,庄述祖毛诗考证四卷、周颂口义二卷,李遇孙诗经异文释十五卷,陈乔枞毛诗郑笺改字说四卷,胡元仪毛诗谱一卷,并续经解本。洪亮吉毛诗天文考一卷,广州局本。臧庸韩诗遗说一卷、订讹一卷,元和江标刻灵鹣阁丛书本,会稽赵之谦刻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鹤斋丛书本。曾钊诗毛郑异同辨二卷,刻本。罗振玉毛郑诗校议 卷,排印本。南清河程大镛读诗考字二卷,家刻本。盐城陈玉树毛诗异文笺十卷,南菁书院丛书本。淮安顾震福毛诗别字六卷,自刻本。日照丁以此毛诗正韵四卷,民国十三年排印本。仪征刘师培毛诗词例、毛诗札记,未刊。蒙案:富顺张芋圃诗经异文释补 卷,自刻本,补李书。臧庸书略,此书例不取,移附韩诗故下,无妨。曾氏异同辨,学海堂经义丛钞中。陈乔枞诗纬集证四卷。〔以上毛诗〕诗家与四家诗皆不合者不录。子贡诗传,申培诗以上诗之属说,皆伪书,不录。。惠士奇。原刻本,上海彭氏重刻本〔即璜川丛礼说十四卷书本〕,学海堂本。。江永。原刻本,守山阁本,学海堂本。周礼疑义举要七卷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