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第二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6 05:15:20

点击下载

作者:华民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国际经济学(第二版)

国际经济学(第二版)试读:

内容提要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微观的贸易理论与宏观的国际收支理论这两个基本的组成部分。微观部分主要介绍各种各样的贸易理论,包括作为古典贸易理论起源的重商主义贸易理论,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各种新贸易理论,以及作为自由主义贸易理论之反论的贸易保护理论,对各种新贸易理论的评介是本教程的重点所在。宏观部分以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流量核算体系为其分析的理论起点,然后依次从经常项目、资本项目以及货币因素的影响等角度介绍了多种有关国际收支调节的理论。这次修订主要新增了:产品内贸易理论、经济地理和新贸易理论、技术转移以及战略性贸易理论四章。本教程的主要特点是:理论分析透彻,逻辑性强,涉及内容广泛,借助各种图表阅读也不是很难。本教程可作为国际经济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学习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国际经济专业低年级硕士研究生相应课程的教材。此外,对于任何想在国际经济学知识领域有所收获与进步的经济类高年级本科生、低年级硕士生以及那些已经走出大学校门,但正在从事国际经济活动的实际工作者来说,也可通过阅读本教程而达到预期的目标。导 论0.1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

经济学家对国际贸易与货币的研究早在18世纪就开始了。进入19世纪以后,经济学家们又围绕着贸易政策与货币政策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但是,由于当时统一的世界市场尚未形成,国际分工发展不够,既没有全球性的贸易制度,也没有世界性的货币体系,所以,国际贸易与国际货币交换的量都很小,从而也就没有必要建立一门专门的经济学来对各国间的贸易与货币交换问题加以研究,现代意义上的国际经济学只不过作为当时经济学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而存在,并没有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

在19世纪最后三分之一时间里,由于国际货币制度的作用(即以英国为首的金本位的建立),世界开始日益形成一个整体,国际贸易与跨国资本流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然而,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残酷地粉碎了虽然还不普遍但却充满信心的19世纪的经济进展。自由贸易、个人的自由流动、资本的自由流动和金本位制度逐渐地被各交战国采取的控制手段和限制措施所取代。因此,在那种年代里国际经济学要想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科得到发展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从1929年以后,世界被卷入大萧条的猛烈漩涡之中,想恢复战前局面的不现实企图终于全部破灭了。经济崩溃与极端的民族主义再次导致1939年全面战争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破坏要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更为惨重。但是即使在战争还处于白热化阶段时,国际社会就已决定设计一个有助于战后经济繁荣与和平发展的新的国际经济体系。几乎就在战争结束的前一年,国际社会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会议决定成立两个国际性的经济组织,以促成战后新的自由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形成。这两个国际性的经济组织分别是:旨在处理国际货币问题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前者的目的在于保持国际货币的稳定,后者旨在促进用于重建和发展目的的长期贷款的流动,以取代大萧条年代消失的国际资本市场。同时,也在计划创造一个国际贸易组织,以避免将来再度出现20世纪30年代那样的商战。

当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时,几乎所有这些计划都得到了实现,只是由于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参加这些国际性的经济组织,从而使得这些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范围有所减小。在以上这些国际经济组织的积极作用之下,战后西方国家的经济恢复迅速,国际金融稳定,贸易成了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而经济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国际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的迅猛发展。于是,必须有一门单独的经济学科来对日益膨胀的国际经济活动加以研究,国际经济学便由此而正式产生。0.2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国际经济学所研究的是发生在主权国家之间的经济活动,这些经济活动主要包括主权国家相互之间的商品、劳务与资本的流动,以及货币的支付等。除此之外,国际经济学还要研究各国在管制与调节商品、劳务、资本流动和货币支付时所采用的政策,以及由这些政策所带来的经济与社会的福利效应。

这样,国际经济学将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收支理论,以及国际收支的调节政策等。

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分析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以及国际贸易的所得。国际贸易政策主要分析各种贸易政策的产生及其对一国福利的影响。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政策一起构成了国际经济学的微观部分。

国际收支理论主要研究一国在开放经济下的国际收支的平衡问题与汇率的决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政策主要研究国际收支与汇率的调节方法。这两部分内容综合在一起,便构成了国际经济学的宏观部分。

除此之外,国际经济学也研究国际经济活动的各种制度安排,如国际贸易的制度安排、国际货币制度的安排等。国际经济学之所以要研究这些问题,是因为所有的国际经济活动都是在一种特定的制度环境下完成的。所以,如不对国际经济活动的制度环境进行研究,就不可能对各种各样的国际经济活动做出准确的判断。但是,限于本书的篇幅与教学时间的限制,并为了避免与世界经济等课程发生重复,本书将不对制度问题进行专门的讨论。这样,本书在结构上将由上下两篇组成:上篇为微观国际经济学,下篇为宏观国际经济学。0.3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按照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为了揭示国际经济活动最本质的内涵,就必须以一系列严格的假设为前提,然后再通过不断地放松这些假设来进行理论上的演绎,从而使得理论分析能够不断地逼近现实。

因此,国际经济学的研究通常总是从“2-2-2”模型开始的。所谓“2-2-2”模型是指由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与两种要素组成的世界,国际经济学从这样一个简单的模型出发,以商品与要素市场的完全竞争为基础,以不存在贸易限制与交易费用为零作为最基本的前提假设来研究贸易是怎样发生的,以及贸易的利益是怎样分配的。

尽管上面描述的世界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其前提假设也过于苛刻,但通过对这样的一个贸易模式的研究所得出的一些基本结论对于我们从根本上理解贸易的基本原理则是十分必要的。以这样一个简单的模型为基础,国际经济学以现实世界为对象,通过不断地放松上述各种极为苛刻的假设条件,以逻辑演绎的方法,渐次推导出一系列贸易理论与政策,然后,再按照从微观到宏观的逻辑顺序,依次建立起有关国际收支的理论,以及以这些理论为基础的政策选择。本章小结

1.国际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基础是跨越国界的经济活动的不间断的增长。作为国际经济学理论基础的经济学虽然揭示了社会经济活动的一般原理,但却没有能力对日益增长的国际经济活动加以深入与全面的研究,因此,原先作为经济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的国际经济学必须从经济学中独立出来以便完成这样一个重要的任务。

2.对应于经济学的微观部分,国际经济学的微观部分研究的也是微观主体的经济活动。由于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活动的各个经济主体隶属于不同的国家,所以发生在它们相互间的各种交换活动与发生在一个主权国家范围内的交换活动是有重大区别的,这种区别导致微观经济学的厂商理论演变为国际经济学的贸易理论与贸易政策。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国民收入的决定,但在国际经济学中,各国国民收入的决定不仅要受到本国国内各种经济变量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国际各种经济变量的影响,这样对一国国民收入的研究就必须同时考虑国内的收入流量与国际的收入流量,于是,对国民收入流量的研究自然而然就变为对国际收支的研究。以上两者综合在一起构成了国际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3.国际经济学的方法与经济学的方法基本相似,也是通过对现实经济的高度抽象,由假设与模型来建立其一般理论的,然后,再不断地放松假设与逻辑演绎来使理论分析逼近现实的。本章关键词

国际经济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政策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政策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本章思考题

1.学习国际经济学的重要性是什么?

2.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与经济学有什么区别?

3.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怎样的?试与经济学进行比较。上篇 微观国际经济学第一章 劳动生产率与比较利益:李嘉图原理1.1 导  言

本章所要讨论的是作为全部贸易理论基础的古典贸易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是在批判重商主义贸易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因此,本章将从重商主义的贸易思想开始讨论。

古典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其一,是亚当·斯密的首创阶段;其二,是大卫·李嘉图的继承与发展阶段。经过这两个阶段的发展,以比较利益为支柱的古典贸易理论便最终确立起来了。1.2 重商主义的贸易理论

有关对外贸易的理论最初几乎都是出自重商学派的著作。虽然“重商主义”这个称呼在今天是对贸易主义的一种含有贬义的指责,但在当时却并非如此,所以花点时间来了解这个学派有关贸易的一些基本观点对于我们全面理解当代的国际贸易理论还是有益的。

重商主义者认为,贸易的吸引力在于它能够提供国际收支顺差的机会。在重商主义者看来,出口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因为它可以促进本国工业的发展,并导致贵金属的流入。与此相反,进口却是一种负担,因为它减少了对本国产品的需求,这不仅会导致国内就业的下降,而且还会使贵金属流失。

重商主义之所以会产生以上的看法,这主要与他们把财富与金银等贵金属直接等同起来有关。基于以上这样的立场,重商主义的政策建议是:国家应对出口与生产加以保护与奖励,而对进口则应采取保护主义的措施予以限制,特别是那些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部门更是应当如此。

不用说在当时,即使用现在的观点来看,重商主义的这些思想与政策建议也未必都是荒谬的。在一个主权国家的范围内,社会总需求低于生产能力的事是经常可能发生的,因此,国家采取有助于出口增加或进口减少以求增加社会总需求的政策显然是应当受到欢迎的。

此外,不管货币代表什么,由重商主义政策所导致的货币供给的增加(由贸易顺差、金银等贵金属流入所致)对经济显然有促进作用,这是因为货币供给的增加会引起价格上升,进而刺激供给的增加。

然而这并不是说重商主义的贸易理论全都是对的,它至少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重商主义的政策结论仅在某些情况下站得住脚,并非在一般意义上能够站得住脚;

第二,重商主义把国际贸易看作是一种零和博弈,即贸易一方的顺差必然要以另一方的逆差为代价这一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并在后来受到了古典经济学派的猛烈抨击;

第三,重商主义把货币与真实财富等同起来也是错误的,正是基于这样的错误认识,重商主义才轻率地把高水平的货币积累与供给等同于经济繁荣,并把贸易顺差与贵金属的流入作为其唯一的政策目标。

按照重商主义的以上理论与政策建议,自由贸易似乎永远是不可能的。然而古典经济学的伟大创始人亚当·斯密在他的著作《国富论》(1776年)中雄辩地证明了自由贸易的可能性与必然性,从而建立起了古典主义的贸易理论。1.3 绝对利益论

国际贸易的绝对利益理论是由亚当·斯密在200年以前创立的,为了能够与以下分析方法保持一致,我们将用现代经济学的语言来表述由斯密所创立的这一贸易原理。1.3.1 前提假定

绝对利益贸易原理是建立在以下一些前提假定基础之上的,这些前提假定分别是:(1)有两种商品:一种是制成品M;另一种是初级产品X。(2)有两个国家:一个是W国,它在生产M产品方面具有生产率的优势;另一个国家是U国,它在生产X产品方面具有生产率的优势。(3)只有一种稀缺要素(劳动),生产函数为规模报酬不变。这意味着可以只用一个参数来概括生产技术,即劳动的“投入—产出”系数。根据上述U国与W国各自的优势假定,我们可以得到:其含意是U国生产M产品的成本要绝对大于W国生产M产品的成本;其含意是U国生产X产品的成本要绝对低于W国生产X产品的成本。(4)贸易条件为P/P(对于U国来说),即以出口价格比进口价xm格。

根据以上假定,我们可以得到图1-3-1。

图1-3-1中的纵轴表示的是M产品的产量,横轴表示的是X产品的产量,ZP线表示的是U国在封闭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由于U国生产X产品的生产率高,所以ZP线的斜率比较平坦。有了图1-3-1,我们就可以来分析U国在封闭经济下的均衡与在开放经济下的均衡有什么不同了。图1-3-11.3.2 封闭经济下的均衡

在封闭经济的情况下,U国的生产均衡点是在E点,在该点P/Pxm=L/L,即边际生产率与边际替代率正好相等,因此,作为社会福xm利象征的无差异曲线I也就必然在此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结果,0U国生产的X产品的产量为Q,而M产品的产量则为Q,整个经济处xm在其资源条件所许可的帕累托最优状态。1.3.3 开放经济下的均衡

在开放经济的情况下,U国将获得一种有利的贸易条件(图1-3-1中的TP线)。这种有利的贸易条件根源于U国在生产X商品时所具有的生产率方面的绝对优势。这种优势决定了U国可以以较低的成本生产X商品,但却可以以较高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出售X商品,并由此而增加国民所得,增进国民福利。

当然,U国为了要通过贸易来增加国民所得与福利,就必须对国内的资源重新进行配置,即将原先配置在M部门的资源全部转移到X部门,专业化生产X商品。这样,U国的X商品的产量将从Q增加到P,x而M商品的产量则从Q减少为零,其经济的均衡点将因此而从E点移m动到C点。

现在我们可以来比较一下C点与E点的区别。在C点,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旋转,与更高水平的无差异曲线I相切,这表明U国的国民1收入与福利因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而增加了。其机理可以分析如下:U国专业化生产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X商品,自己消费OJ数量,余下的JP数量的X商品用于出口,通过在国际市场上的贵卖(X)贱买(M),换回OA数量的M商品,从而使该国在要素总量与结构均不变的情况下,即生产可能性边界不变的情况下,将国内的消费水平由E点大幅度地提高到C点。

有必要指出的是,由贸易而导致的收益增加是对称的,即当U国通过专业化生产X商品而导致其国民收入与福利提高的同时,只要W国亦能采取同样的做法——专业化生产其最具国际竞争力的M商品,然后与U国进行交换,W国亦可得到同样的结果。由此可见,贸易是一种对贸易双方均为有利的正和博弈,而绝不是像重商主义所说的那样,贸易是一种你有所得,我就必有所失的零和博弈。1.4 比较利益原理1.4.1 斯密假定的放松

斯密在构造其绝对利益贸易原理时,所依赖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即U国生产X商品的成本绝对低于W国,而W国生产M商品的成本又绝对低于U国。正因为如此,才有图1-3-1中TP线比ZP线陡峭的情况发生。然而,U国生产X商品的成本绝对低于W国与W国生产M商品的成本绝对低于U国这一约束条件是一个极强的约束条件,在现实世界中能够满足这一贸易条件的贸易行为并不是很多的。与此相反,在现实世界中人们经常可以看到的现象倒是参与贸易的双方往往是其中一方同时在生产M商品与X商品方面具有生产的优势,这意味着斯密定理的失效,但贸易却仍可进行,其原因何在呢?斯密的后继者李嘉图对此作了精辟的回答。李嘉图通过放松斯密的假设,用比较利益原理阐明了当贸易双方中的一方在生产上述两种商品都具有生产率优势时贸易仍可发生的原因。1.4.2 李嘉图假定与机会成本

李嘉图假定与斯密假定相比只有一个区别,就是变前述的和为和或刚好相反。在前一种情况下,U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成本均大于W国;而在相反的情况下,U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成本均小于W国。

在这样一种更加逼近现实的假定之下,贸易为什么仍然会发生呢?李嘉图认为在这里起作用的是机会成本。由于两国生产X商品与M商品的机会成本不同,因而通过专业化分工与国际贸易仍然可以获得比较利益。

对此,举例分析如下:假定U国生产X商品的单位成本为3小时劳动,生产M商品的单位成本是5小时劳动;而W国生产这两种商品所需的单位成本则分别为2小时劳动与3小时劳动。这一假定与李嘉图假定是完全一致的,即U国生产这两种商品的绝对成本都要高于W国。但是,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这两个国家生产这两种商品的机会成本,也就是李嘉图所说的比较成本则是不同的。在U国生产这两种商品的机会成本为3/5,而在W国生产这两种商品的机会成本则为2/3。我们先对这两个机会成本的分母进行通分,结果有9/15∶10/15,这一结果表明,U国生产X商品的机会成本要小于W国,从而有比较利益。现在我们再对分子进行通分,结果有6/10∶6/9,这一结果表明,U国生产M商品的机会成本高于W国,从而W国在生产M商品时有比较利益。如果这两个国家按照各自的比较利益进行专业化分工,那么,这两个国家仍然可以通过贸易来实现国民收入的增加与国民福利的增进。1.4.3 李嘉图均衡

有了以上这些知识,就可以来讨论立足于机会成本之上的李嘉图贸易均衡了。根据以上两国机会成本的差异,可以得到图1-4-1。在图1-4-1中,纵轴为M商品的产量向量,横轴为X商品的产量向量,OA线为两国消费者的同位相似偏好,并假定其在贸易前后均不发生变化(作这样的假定仅仅是为了分析问题的方便)。按照前面给出的李嘉图假定,UU′线为U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WW′线为W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UU′线被包容在WW′线之内是因为U国为小国。图1-4-1

在两国实现专业化分工并进行国际贸易以前,也就是当两国均处在封闭经济状态时,它们各自的帕累托有效的均衡点分别在E点和uE。现在,这两个国家若能根据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原理进行专业化w分工并随之开展相互之间的贸易,那么它们各自的均衡点将不受本国现有资源的约束而移动到具有较高福利水平的点和点。两国福利水平的提高可以从以下事实中清晰地看到:对于U国来说,它可利用对其有利的贸易比价(图1-4-1中的U′U″线,该线等价于WW″线)而使其贸易后的社会无差异曲线高于其贸易前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对于W国来说,它也可以利用对其有利的贸易比价(图1-4-1中的WW″线)而使其贸易后的无差异曲线要高于贸易前的无差异曲线

从以上“之”形图的演变结果来看,确实如同李嘉图所说的那样,贸易并非一定要以绝对的成本差异为前提条件,即使参与贸易的双方都没有绝对成本的差异,但只要它们有机会成本的差异,贸易仍可大规模地进行,除非构成世界经济的U国与W国相互之间既没有绝对利益也没有比较利益。但是,在以后各章的分析中将会发现,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导致贸易的发生,然而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放松有关的前提假定,在本章的最后一节,让我们首先来放松上述两个贸易原理中关于U国是小国的假设,导入比较利益论的大国经济模型。1.5 大国经济模型1.5.1 大国经济模型的构造

放松U国为小国经济的假设之后,我们所面临的将是一个由两个经济规模相当的国家所组成的世界经济。其中U国在生产X商品方面比较有利,而W国则在生产M商品方面比较有利,从而可以通过国际分工,开展国际贸易而使各自的国民福利得到改进。但是,与小国经济模型相比较,大国经济模型又有一些不同的特点,为此,我们需要建立新的模型来加以阐述。

大国经济模型的假设,使得我们可以把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加而得到图1-5-1。图1-5-1

图1-5-1中的GEH线为世界生产可能性边界。G点表示,若两国的资源都用于生产X商品时的X商品的最大可能性产量。同样,H点所表示的是,当两国的资源都用来生产M商品时所能获得的最大可能性产量。而E点所表示的则是两国专业化生产它们各自具有比较利益的商品时的最大可能性产量。

由GEH线连接而成的曲线可以分为两条线段:一为EG线段;二为EH线段。在EG线段,U国专业化生产X商品,而W国则既生产M商品又生产X商品。因此,该线段的斜率等于W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斜率。同样,线段EH的斜率等于U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斜率,它所表示的含义是:W国专业化生产M商品,而U国则既生产X商品又生产M商品。

由两个大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加总而形成的世界生产可能性边界必定凹向原点。这是因为,从世界角度来看,当世界的生产从H点出发,沿着世界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向右下方移动时,它首先动用的是U国的经济资源,因为U国在生产X商品时具有比较经济利益,也就是说它的机会成本相对较低。但是,当X商品的产量超过E点之后,就需要动用W国的经济资源来加入X商品的生产行列了。然而,正如我们在假设中已经指出的那样,W国的比较经济优势不在生产X商品方面,而是在生产M商品方面,因而其生产X商品的机会成本较高,所以,当W国也开始加入X商品的生产行列时,其边际收益必递减,结果世界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也就必以E点为转折,以更加陡峭的斜率向右下方倾斜,从而导致了严格凹向原点的世界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成。1.5.2 各种均衡状态的福利比较

假如有可能将世界的消费者偏好进行加总,从而有可能得到一条世界无差异曲线I,那么它将与世界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在哪一点上相t切呢?这里大致有以下几种可能。(1)相切于E点。这意味着U国与W国两国均实行专业化生产,从而X商品的相对价格(也就是U国的贸易条件)正好处在U国与W国的相对成本之间(就是图1-5-1中的那条虚线)。由此,U国可以把X商品卖得贵些,而W国则可以买得便宜些,因此,这时的世界福利最大。这可从贸易比价线的斜率I既大于EH线段的斜率又大于EG线段u的斜率这一现象中清楚地看到。(2)相切于EG线段。此时,U国实行专业化生产,W国则既生产M商品又生产X商品。很容易看出,这种情况与小国模型基本相同,即U国按照W国所给出的贸易条件进行贸易,从而实现了国民所得的增加。与此同时,W国也因在一定程度上参加了贸易而使其国民收入有所增加。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时世界总的福利的增进没有在E点相切时大。(3)相切于EH线段。这时,W国实行专业化生产,而U国则既生产X商品又生产M商品。于是,上述的结论便完全改变了(相切于EG线段的结论)。简单说来,当切点在EH线段时,对于U国来说其贸易比价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这意味着在它参加贸易时并没有获得什么有利的贸易条件。因此,当贸易结束时,贸易利益将主要为W国所得。毫无疑问,这样的贸易虽然也能增进整个世界的福利(当然没有像在E点相切时那么大),但贸易的利益分配则是不公平的。(4)相切于G点或H点。这是两种极其反常的状态,即要么是两国都生产X商品,要么就是两国都生产M商品。因此,不管最后是相切在G点,还是相切在H点,都不会有贸易行为发生,所以也就不会有世界福利的增进与各国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1.5.3 各种均衡可能出现的概率(1)如果两国经济规模相当,且比较利益明显,那么出现第一种均衡的概率就比较大。(2)如果U国的经济规模相对W国要小,那么,图1-5-1中的世界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拐点离H点就越近,这样,切点出现在EG线段上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当U国的经济规模与W国的经济规模相差十分大时,那么我们将重新回到小国模型。(3)如果U国与W国的规模大小正好与(2)相反,那么我们也将回到小国模型,不过U国与W国的地位将出现颠倒。(4)在当今世界出现G点均衡与H点均衡的可能性可以说是完全不存在的,因此根本无需讨论。本章小结

1.重商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时期,所以总是强调贸易的顺差,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贸易顺差可以加快资本积累的速度。但是,重商主义把贸易看成是一种零和博弈则是错误的,因为对贸易作这样的理解最终将导致贸易保护主义盛行,进而使贸易根本无法发展。重商主义之后的世界贸易发展的历史雄辩地证明了重商主义的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

2.亚当·斯密用贸易双方绝对成本的差异证明了贸易并不是一种零和博弈,而是一种对于贸易双方均有好处的相互有利的行为,从而为自由主义的贸易理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是,斯密的绝对成本差异论的约束条件极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很难得到满足,故而有其一定的局限。

3.李嘉图通过放松斯密绝对成本差异的前提约束,以比较成本的差异为前提假定,建立起了比较利益贸易论,从而为自由主义的贸易理论再添一瓦。比较利益贸易论的基础显然是机会成本的不同。因此,理解李嘉图贸易理论的关键是在于机会成本这个极其重要的概念。

4.斯密的贸易原理与李嘉图的贸易原理都是建立在小国经济假设基础上的。但是世界上有许多贸易是发生在大国之间的。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放松斯密与李嘉图的假设,建立一个大国经济的贸易模型。该模型的重要结论是:大国之间若能按照不同的机会成本实行专业化分工,然后进行国际贸易,亦能取得与小国经济模型下一样的比较利益。大国经济模型同时也给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那就是当两国经济规模的大小明显不同时,小国若不实行专业化生产而去参与国际贸易,那么贸易结果将对它极其不利,即贸易的利益分配将不利于该小国。本章关键词

重商主义  绝对成本差  贸易比价(贸易条件)  比较成本差  机会成本  专业化分工  生产可能性边界  自由主义  小国经济  大国经济本章思考题

1.重商主义对贸易是怎么看的?重商主义的国民财富观与现代经济学的国民财富观有什么不同?

2.斯密贸易原理中的贸易基础是什么?决定贸易双方贸易收益的关键因素又是什么?

3.李嘉图的贸易原理与斯密的贸易原理相比较有了哪些发展?这两种贸易原理是相互矛盾的还是一脉相承的?为什么?

4.为什么在小国经济的基础上还要建立大国经济的模型?大国经济模型与小国经济模型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5.为什么在大国经济条件下,小国若不进行专业化生产,贸易后的结果会对其非常不利?第二章 俄林—赫克歇尔模型2.1 导  言

由斯密与李嘉图建立与发展起来的古典贸易理论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只用单一要素的生产率差异来说明国与国之间为什么发生贸易行为,以及生产率不同的两个国家为什么通过国际分工与贸易可以增加各自的收入与福利。

但是,人们自然会问,为什么国与国之间的要素生产率会有不同?人们对于这个问题的最初回答是自然条件不同。后来又有人试图用技术水平的差异来解释各国之间生产率的差异。俄林(Bertil Ohlin)与赫克歇尔(Eli Heckscher)的解释是:国与国之间要素生产率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各国的不同生产要素的相对存量,这些不同的要素供给会影响到特定商品的生产成本,从而奠定了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基石。

从以上这个基本思想出发,经过一系列著名经济学家的精细探究,终于形成了以2×2×2结构为特征,以要素禀赋差异为其核心的新古典贸易理论。2.2 封闭经济的均衡

俄林与赫克歇尔所讨论的是发生在两个国家利用两种生产要素生产两种商品时的贸易问题,因此,与斯密和李嘉图相比,俄林与赫克歇尔的贸易理论实际上是进一步放松了只用一种生产要素(劳动)生产两种商品的古典假设,在引进资本这一新的生产要素之后的贸易问题。为了能够正确把握俄林与赫克歇尔的贸易理论,我们首先需要对理解这一贸易原理所需要的分析工具作一个简单的介绍。2.2.1 等产量线

比较有代表性的等产量线大致有以下三种:新古典主义的等产量线、里昂惕夫式的等产量线,以及只具有两种生产途径的等产量线(见图2-2-1)。图2-2-1(1)新古典等产量线。新古典等产量线是一条严格凸向原点,且连续可导的光滑曲线,在一个由劳动与资本两个向量组成的坐标系中,曲线的斜率为负,即曲线是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新古典等产量曲线的这种性质表明在生产X与M这两种商品时,劳动与资本这两种生产要素具有完全的替代性。(2)里昂惕夫等产量线。里昂惕夫(W. Leontief)等产量线在上述的直角坐标系里为一条带有拐点的,且凸向原点的L形曲线。具有这样性质的等产量线表明劳动与资本这两种要素在生产X商品或M商品时不可连续替代,它们在事实上只有一种固定的搭配关系。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与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特定技术有关。(3)只具有两种生产途径的等产量线。这种等产量线的性质与里昂惕夫等产量线的性质十分相似,即在生产X商品或M商品时,劳动与资本这两种生产要素也同样具有不可连续替代的性质,但与里昂惕夫等产量线相比,它又多了一种固定的搭配方式。因此,在上述的直角坐标系中,这种等产量线的形状是严格凸向原点,且具有两个拐点的准L形曲线。2.2.2 两种要素与两种商品的生产均衡

有了等产量线这个基本的分析工具以后,我们就可以来研究两种要素与两种商品生产的均衡了。

我们首先以新古典等产量线为工具来研究这种均衡。其方法是将两个表示两种商品的等产量线图一起置于一个埃奇沃思方框图中,这样,就可以得到图2-2-2。图2-2-2

方框图的两边表示该经济可供利用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其中,两条水平的边线为劳动(L)的可使用量;两条垂直的边线为可供使用的资本(K)的数量。水平边线比垂直边线要长,表明该经济的要素禀赋属于劳动要素密集型。

在图2-2-2中,凸向原点O的等产量线为生产X商品的等产量线。x由于生产M商品与生产X商品是一种替代关系,所以表示M商品的等产量线必须倒置。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才构成了上述这样的方框图。

如果我们在方框图中同时列出两种商品的一组等产量线,那么,我们就可以对用两种要素生产两种商品的经济均衡进行研究了。为此,我们需要确定几个点来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它们分别是:A点、D点与F点。(1)A点的性质。在A点我们看到的是两种商品的等产量线的一个交点,其中X商品的产量为X,而M商品的产量为M。很显然,当22一个国家的经济资源作这样的配置时,其经济福利肯定没有达到最优状态。因为根据帕累托最优原理,只有当两条等产量线相切时整个经济才处在最优的均衡状态,从而才能达到该经济福利的极大化。A点的这种非最优均衡性质可以从其远离最优均衡轨迹这一现象中清楚地看到。(2)D点的性质。D点与A点的一个明显区别是,整个经济的均衡出现在两种商品的等产量线的切点上。很显然,这是一个帕累托有效的经济福利最大化的均衡点。在D点,X的产量没有发生变化,但是,M商品的产量却从M增加到了M。因此,在与A点进行比较之后,23我们很容易看到该经济的福利得到了改进,且已达到最大化的程度。(3)F点的性质。F点的性质与D点的性质相同。区别仅在于对X与M这两种商品的消费偏好不同,即消费者现在乐意多消费一些X商品,相对少消费一些M商品而已。

根据以上三个均衡点的分析,如果我们舍弃掉非最优的A点,选择像D点与F点这样的帕累托有效点,并把无数个这样的均衡点连接起来,我们就可以得到一条向下弯曲的,从左下方往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这就是接下来所要分析的契约线。2.2.3 契约线的性质

我们把契约线定义为帕累托最优均衡点的连线,在这一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意味着经济资源处在最有效率的配置状态。

契约线之所以凸向右下角并非偶然,它表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假设,即X产业是属于劳动要素(L)密集型的,而M产业则是属于资本要素(K)密集型的。其实,这已经可以从契约线位于对角线的下方这一事实中清楚地看到(虽然在图2-2-2中没有给出这条对角线,但我们仍然可以想象有这么一条对角线)。对角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明X产业与M产业的要素密集是相等的。因此,只要契约线背离对角线,那么就必然意味着两个产业的要素密集程度是不等的。从图2-2-2中看,当契约线处于对角线下方时,X产业是L密集型的,而M产业则是K密集型的;反之,则刚好相反。

这里有必要提及的一个问题是,判断一个产业是何种要素密集型的,不能简单地看这两种产业的等产量线的斜率,而是要比较这两种产业的等成本线。以图2-2-3为例,X产业的等产量线的斜率在F点要大于M产业的等产量线的斜率,而在A点又要小于后者的斜率。所以,仅仅根据等产量线的斜率大小是很难判断这两种产业的要素密集程度的。为此,就必须导入等成本线的概念来准确判断各个产业部门的要素密集程度。一旦导入等成本线这个分析工具以后,就很容易发现M产业是K要素密集型的产业,而X产业则是L密集型的产业。对此,只需要对图2-2-3中的A、D两点加以比较,其答案就一目了然了。很明显,M产业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相切的D点告诉我们,它所使用的K要多于X产业,而它所使用的L则要少于X产业。所以,M产业为K要素密集型产业,而X产业则为L要素密集型产业可以说是必然无疑的了。图2-2-3

有必要指出的是,任何产业的要素密集程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现实世界中,到处都可以看到要素密集程度发生变化的事例。例如,农业在工业化的早期发展阶段显然是属于L要素密集型的产业部门。但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农业也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以至于其要素密集程度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最终也演变为K要素密集型的产业。如果我们再进一步将发达国家的农业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作一番比较,那么我们还可以发现,在发达国家,农业通常是K密集型的;而在发展中国家,农业则必定是L要素密集型的。这样,就会面临一种新的情况,即生产要素密集型的可转换性。以后的研究表明,这一概念对于理解贸易结构的变动是十分重要的。图2-2-4

至此,可以得到一个基本的结论,如果等产量线不相交,那么按照图2-2-2给出的契约线的形状,我们可以说X产业处处都是L要素密集型的。当然,也不能排除图2-2-4中的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即两种产业的等产量线交叉的可能性。即,某一产业在一组要素价格下是L要素密集型的,而另一个产业在另一组要素价格下也是L要素密集型的。这时,我们就可以说这是经济存在要素密集型转变的现象。2.2.4 生产可能性曲线

研究契约线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各国特定资源禀赋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毫无疑问,由于等产量线的不同,以及由此所得到的契约线的性质也是不同的,因而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性质也就会不同。下面就来分析各种不同性质的生产可能性曲线。(1)新古典生产可能性曲线。新古典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新古典等产量线一样也具有连续可导的性质,并且受新古典边际报酬递减法则的制约,是一条严格凹向原点的曲线(见图2-2-5)。图2-2-5

图2-2-5中的M点为全部资源均用于M商品的生产,它相当于埃max奇沃斯方框图中的O点的值。图中的X点为全部资源都用于X商品xmax的生产,它相当于埃奇沃斯方框图中的O点的值。图中的Y点相当于m埃奇沃斯方框图中的D点,即位于契约线上的点。图中的Z点则相当于埃奇沃斯方框图中对角线上的一个均衡点。

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处在契约线上的均衡点Y的福利水平会高于处在对角线上的Z点呢?这是因为,在两种产业的要素密集程度不同时,无论是从M点出发还是从X点出发,通过将L重新分配到Xmaxmax商品的生产,以及将K重新分配到M商品生产,都可以达到与埃奇沃斯方框图中的契约线上的D点相一致的Y点,以至于X与M这两种商品的产量都要高于Z点时的产量,因为当均衡点出现在Z点时,要素在两种商品生产的分配上是均等的,而不是根据两种产业的要素密集程度的不同进行配置的。这个结论可以用来反复证明新古典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什么处处为凹向原点的。例如,当我们把均衡点从埃奇沃斯方框图中的D点移向F点时,新古典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均衡点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即从Y点慢慢地向右下方移动(即增加X商品的产量,减少M商品的产量),但是,只要均衡点的调整是根据两种商品生产的要素密集程度进行的,那么不管它怎么移动,该均衡点将总是处在图2-2-5中Y点与X点连接而成的直线之外,从而使得新古典的max生产可能性曲线总是凹向原点。(2)里昂惕夫式生产可能性曲线。自然,里昂惕夫式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以里昂惕夫式的等产量线为技术基础而建立起来的。里昂惕夫式等产量线在埃奇沃斯方框图中呈现出井字形状,之所以会呈现出这种状态,是因为里昂惕夫式的等产量线是由以下这种生产技术所决定的,即X=F(L),M=F(K)。其含义是:X商品的生产仅仅使用劳动,而M商品的生产使用的则仅仅是资本。因此,在埃奇沃斯方框图中,X的等产量线是垂直的,而M的等产量线则是水平的。

这样,在埃奇沃斯方框图中,契约线必定为一条直角线,若将这条契约线转换到图2-2-6中右边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中去,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到一条矩形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图2-2-6

这种矩形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其经济含义是:该经济可以同时实现X与M这两种商品的极大化生产,而不会引起另一种商品产量的减少。然而,令X=F(L),M=F(K)这样的技术假定实在是过于苛刻了。所以在以后的分析中我们基本不使用这样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来作为我们分析问题的工具。(3)固定生产系数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这种生产可能性曲线来源于两个里昂惕夫固定系数的生产函数。由于X商品的生产函数具有劳动较为密集的固定系数,而M商品的生产函数具有资本较为密集的固定系数,因而在埃奇沃斯方框图中,X商品的等产量线为L形,而M商品的等产量线则为倒L形,由此而得到的契约线是一条凸向右下角且带有一个拐点的折线。契约线之所以会呈现出这样的形态,不仅是因为这两种商品生产的要素密集程度不同,而且还因为各自的要素投入系数保持不变。当我们把这条折线状的契约线转换到生产可能性曲线图上时,所得到的同样是一条带有拐点的曲线,但其凹凸的方向正好与契约线相反(见图2-2-7)。图2-2-7

从图2-2-7可见,这条具有固定投入系数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是由两条线段组成的:一条从X点(相当于埃奇沃斯方框图中的Y点)max到F点;另一条从F点到M(相当于埃奇沃斯方框图中的Z点)。一max条生产可能性曲线之所以会由两条线段组成,从埃奇沃斯方框图来看,是因为X的生产沿FEY轨迹扩张时不能充分利用资本要素,而M的生产沿FEZ轨迹扩张时则不能充分利用劳动要素,要使两种要素都得到充分利用的均衡点只能是E点,其结果是:E点同时也就成了这条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拐点。

现在,进一步来分析这条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经济意义。当我们引进机会成本概念后,就可以发现,生产X商品的机会成本在第二个线段(即FX线段)上要比在第一个线段上来得高。其原因是,当过max了生产要素充分利用的均衡点F点之后,稀缺的要素已从原来的K密集型转变为L密集型了,两种要素的相对稀缺性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就是因为生产X商品的密集要素是劳动,因此,随着X商品的产量的不断增加,资本就会相对丰裕。同理,生产M商品的机会成本在第一个线段要比在第二个线段上来得高。(4)封闭经济中的一般均衡。封闭经济中的一般均衡是由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决定的。按照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供给由生产可能性曲线来表示,需求则由一组社会无差异曲线来表示。这样,就可以得到图2-2-8。图2-2-8

从图2-2-8可以看到,封闭经济中的均衡点是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E点。这时,X商品的相对价格(即P/P)由过xmE点的切线的斜率所决定。这一相对价格使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需求与它促使生产者供给的两种商品的数量刚好相等,从而保证了市场出清的均衡的实现。

任何偏离这一均衡点的状态都将导致资源配置的浪费与社会福利的下降。例如,当X商品的相对价格提高时,P/P的斜率就会变陡,xm这将使生产者愿意多生产X商品,而消费者则愿意多消费M商品,结果,这将导致X商品的生产过剩,以及M商品的供给不足。反之,则相反。2.3 俄林—赫克歇尔模型2.3.1 导言

在本章的第三节,将利用第二节所提供的分析工具来阐述新古典的贸易理论,即著名的俄林—赫克歇尔模型。

俄林—赫克歇尔模型所讨论的是两个新古典经济之间的均衡贸易。如前所述,新古典经济的基本特征是资本与劳动可以连续替代。

俄林—赫克歇尔模型的基本思想是,一国经济的比较利益根源于它的要素禀赋。例如,一个劳动要素相对充裕的国家会发现,它能够比较便宜地生产劳动密集型的商品,从而,它将在劳动密集型商品的生产上拥有比较利益。反之,一个资本要素相对充裕的国家则将在资本要素密集型的商品生产上拥有比较利益。因此,要素禀赋将成为国际专业化分工与贸易的主要原因。这样,俄林—赫克歇尔模型就在李嘉图古典的比较利益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比较利益是怎么产生的这个根本问题。2.3.2 俄林—赫克歇尔模型的理论假设

俄林—赫克歇尔模型的理论假设共有三组,它们分别是:(1)一组有关生产技术的假设。①生产函数为一次齐次(即线性齐次的)的,这意味着生产过程的规模收益不变;②资本要素(K)与劳动要素(L)在生产中可以相互替代,即生产函数是正常的;③没有要素密集型转变的情况;④调整是瞬时的,从而经济总处于均衡状态。(2)一组有关贸易条件的假设。①没有运输费用;②自由贸易;③在所有市场上(包括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3)一组把问题变得容易处理的假设。①只有两种商品、两种要素、两个国家,即这里所讨论的是一个2×2×2模型;②可供使用的要素量固定不变(通常称为“禀赋”),并且得到充分的利用;③消费者偏好能够用一组常规形状的(即凸向原点的)社会无差异曲线来表示。

如果以上任何一个假设被放松,或有变化,那么俄林—赫克歇尔模型的结论就可能发生变化,甚至完全不能成立。2.3.3 俄林—赫克歇尔的自由贸易模型

假设有两个国家,一个为U国,另一个为W国,U国在劳动密集型生产X商品上具有比较利益,这意味着在没有贸易时,W国生产X商品的相对价格要比U国的高。再假设U国是能以W国所确定的价格随意进行贸易的小国经济。这样,只要我们把表示外生的贸易条件的一条直线,或更确切地说是一组平行线引入到图2-2-8中,就可以得到图2-3-1。

图2-3-1中的CP线是贸易发生时所面临的贸易条件,很显然,CP线的斜率要比图2-2-8所示的封闭经济中的比价线的斜率来得陡峭,这意味着X商品的国际价格要高于封闭经济中的价格,因而U国的生产者就会在比较利益的推动下将X商品的产量从封闭经济中的E点调整到开放经济下的P点,即新的比价曲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的这一点。毫无疑问,X商品产量的增加必须以M商品的产量的减少为代价,因而,当U国在增加X商品的生产与出口数量时,它也必须相应地增加M商品进口的数量,从而能够保证U国在开放经济下获得比较利益的均衡点只能是图2-3-1中的C点(消费的均衡点)与P点(生产的均衡点)。在开放经济下消费均衡点与生产均衡点不出现在同一个点上,并不意味着这个经济是不均衡的,而是表明这个经济通过对外贸易已经获得了比较利益。图2-3-1

比较开放经济下的均衡点与封闭经济下的均衡点,可以发现,开放经济下的均衡点具有以下性质:

第一,X商品的价格相对于M商品的价格而言变贵了,而M商品的价格则相对变得便宜了,而这正是U国的比较利益得以实现的机制;

第二,X商品的产量增加,而M商品的产量则减少,这意味着U国要想获取比较利益就必须调整其产业结构;

第三,以自由贸易的价格来衡量,尽管U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其实际收入却明显地提高了;

第四,M商品的消费增加,是因为相对价格的变化产生了为正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而X商品消费量的增减则取决于这种相对价格的变化所产生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究竟何者为大,如果正的收入效应大于为负(仅对于X商品而言)的替代效应,那么在M商品的消费量增加的同时,X商品的消费量也可能增加,反之则相反;

第五,X商品的生产超过国内消费的那部分构成出口,而M商品的消费超过国内生产的那部分则由进口来满足;

第六,由于图2-3-1中的CP线表示的是开放经济下的贸易条件,即是以进口价格表示的出口价格,所以,尽管U国的出口数量并不等于其进口的数量,但它的进出口价值额却是相等的;

第七,开放经济下的处在均衡位置的无差异曲线要高于封闭经济状态下,这意味着存在比较利益的自由贸易可使消费者达到最高的消费位置,并且,这种位置是同由生产可能性曲线所表示的技术限制与由CP的斜率所表示的外生的贸易条件相一致的。

毫无疑问,以上这些来自俄林—赫克歇尔模型的结论,都是以满足模型创造者的一系列前提假设为条件的。假如这些前提假设发生了变化,那么这些结论就未必能够成立,但放松他们的前提假设可能会得到新的结论,而这正是我们在以后各章中所要做的工作。2.4 俄林—赫克歇尔定理与里昂惕夫之谜2.4.1 定理的表述

俄林—赫克歇尔定理是有关两国经济贸易的著名定理,此两国经济各自都有上一节所描述的经济特征。这个定理可以表述如下:每个国家都将出口它的充裕要素密集的商品。在上一节的例子中,U国的充裕要素是劳动(L),因此,根据这个定理,U国将出口劳动要素密集的X商品。证明这个定理的大多数假设我们已在上一节建立了,余下的是要进一步确认贸易双方在许多方面是相同的,这样就可使这个定理最终得以成立。所以,在这里所要做的工作实际上是使定理成立的进一步假设。

这些进一步的假设是:(1)W国也具有前面赋予U国的所有特征,即在要素禀赋上也是劳动密集型的;(2)两国都有相同的技术;(3)两国的嗜好相同,且品位相似。

以上这些假设意味着这两个国家在经济特征上基本相似,但仍有一些差别,即:按照前面所做的U国为小国的假设,W国在经济规模上要大于U国;另外,W国的资本拥有量无论在绝对量上还是在相对量上都要多于U国。这样,就可以得到由两个国家的埃奇沃斯方框图组合在一起的复合型的埃奇沃斯方框图(见图2-4-1)。从图2-4-1中看,由于W国的经济规模要大于U国,且资本的拥有量既绝对又相对地多于后者,所以即使在经济特征基本相同的情况下,W国的契约线却处处位于U国的契约线之上,从而反映出两国在K/L比上的差异性。图2-4-1

现在假定U国与W国都按照与X和M两种商品被消费的相同的比率来生产这两种商品,这时就不存在国际分工与贸易。这种状况就如同图2-4-1中的D点与C点。很明显,当D点与C点分别代表两国X/M相同的生产比率时,从O到C点射线的斜率必定要大于从O到D点射线的xx斜率。这意味着W国生产X商品的K/L必然要大于U国生产X商品时的K/L。同样,W国在生产M商品时,与U国相比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就是说,即使两国的生产比率完全相同,但由于W国的资本要素在绝对数量与相对数量上都要多于U国,所以W国生产两种商品的资本密集程度都要高于U国。

W国较高的资本密集程度意味着它生产资本密集商品的机会成本较低,而U国较低的资本密集程度则意味着它生产劳动密集商品的机会成本较低。这样,当两国按照各自的要素密集程度实行国际专业化分工,然后进行国际贸易,便都可以获益。当然,由于W国与U国的经济规模不等,作为小国的U国可以实行完全的专业化,而作为大国的W国则不能,这是因为,大国的专业化将受到小国需求数量的限制。2.4.2 里昂惕夫之谜

1953年,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试图用美国的经验来验证俄林—赫克歇尔定理,即美国是否像该定理所描述的那样,出口的是资本密集的商品,进口的是劳动密集的商品,因为美国在当时无疑是人均资本拥有数量远远高于其所有贸易伙伴的国家。

里昂惕夫运用附加有出口商品构成数据的“投入—产出”表,以便估算出有代表性的100万美元出口额中所包含的资本与劳动的数量。但对进口商品他却不能这样做,因为他只有美国的“投入—产出”表,而没有美国购买进口商品的国家的“投入—产出”表。为此,他采用从美国的数据中计算进口替代品要素密集度的方法来估计进口品的要素密集程度。

里昂惕夫的计算结果表明,美国出口商品的劳动密集度要高于其进口替代品的劳动密集度。这一结论不仅与俄林—赫克歇尔定理完全相反,而且有悖常理,不能想象,一个世界上资本要素最充裕的国家居然在出口劳动要素密集的商品。这就是所谓的里昂惕夫之谜。

对于里昂惕夫之谜,经济学家曾经有过各种各样的解释:(1)统计错误。不过没有证据支持这种解释,相反,许多随后进行的统计分析与调查研究重复了里昂惕夫的结果。(2)要素密集转换。罗纳得·琼斯(Ronald Jones)认为,里昂惕夫之谜也许是由于图2-2-4中所示要素密集型的转变所产生的结果。例如,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之一,但是与同样出口粮食的泰国相比,美国的粮食生产显然是属于资本密集的,然而与美国生产的机器制成品相比却又是劳动密集的。这样,虽然从世界的角度来看美国出口的是资本密集的商品,但从美国的角度来看它出口的却是劳动密集的商品。琼斯的这一解释虽然在理论上很有吸引力,但没有证据可以表明,要素密集程度的转变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以至琼斯的解释成了对美国农业出口的唯一解释。(3)需求方面的影响。另一种解释是,里昂惕夫之谜是由美国人对于资本要素密集产品的强烈偏好而产生的。由于美国人强烈地偏好于资本要素密集的产品,以致超过了美国较其他国家更为充裕的资本供给,从而不得不出口劳动要素密集的商品,进口资本要素密集的商品。然而,用需求方面的因素来解释各国居民的消费偏好的差异可能是有问题的。例如,巴西人喜欢喝咖啡是因为巴西盛产咖啡的结果;法国人喜欢大量饮葡萄酒则是因为法国地中海沿岸盛产葡萄的结果。因此,在决定各国居民的消费嗜好方面,需求方面的差异比起供给方面的差异来显然要逊色得多了。(4)贸易保护。有人指出,俄林—赫克歇尔定理的前提假设是自由贸易,而在里昂惕夫进行统计分析的年代里,美国事实上有很高程度的贸易保护,这种贸易保护主要针对的是美国缺乏国际竞争力的劳动要素密集型的商品,所以,在这种贸易保护政策的作用下,美国出口商品的劳动密集程度要高于其进口商品的劳动要素的密集程度。但是,这个解释没有明确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假如在美国实行贸易保护政策的同时,与美国发生贸易关系的国家都只能以自己没有比较利益的商品去与美国进行贸易,那么它们为什么要去做这种明显伤害自己利益的事情呢?(5)人力资本密集。相对来说,一种较为可信的解释是,美国与世界上其他的国家相比较,它不仅具有较为充裕的资本要素,而且也具有较为充裕的人力资本。因此,美国出口的商品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劳动要素密集型的商品,而是人力资本要素密集型的商品。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是在文献中较少得到注意的解释,那就是,里昂惕夫之谜表明俄林—赫克歇尔定理有重大错误,这一错误不是出在俄林—赫克歇尔定理的逻辑上,而是出在这一定理的指向上,即俄林—赫克歇尔定理所强调的要素禀赋对于现代国际贸易来说其实并不重要。这一对于里昂惕夫之谜的新解释开始把人们的注意力转向新的研究领域。但在进入新的贸易理论研究领域之前,我们还须把另外一些与俄林—赫克歇尔定理有关,然而与俄林—赫克歇尔定理又不尽相同的贸易理论作必要的分析。2.4.3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俄林—赫克歇尔定理的结论显然是自由贸易,然而斯托尔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