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禅·画:中国百副名联中的养心禅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6 07:57:43

点击下载

作者:方云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云·禅·画:中国百副名联中的养心禅术

云·禅·画:中国百副名联中的养心禅术试读:

安禅未必须山水 灭却心头火自凉

禅的生活,不是依靠想象力掩盖不如意,而是用禅意智慧明朗地照亮心念中的阴暗面。

唐杜荀鹤作《夏日题悟空上人院》:三伏闭门披一衲,兼无松竹荫房廊。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得心中火自凉。

这是一副阐明禅境的对联,清凉空灵,具象征意。悟空上人于三伏酷暑闭门披衲参禅,虽无松竹荫房消暑,却心凉自若、怡然淡定。人若在心里灭却自己与世界的对立与差别,即可达与大自然圆融合一的境界,即如唐代洞山良价禅师所言:“寒时化为寒凉,热时化为酷暑。”禅,乃梵文音译“禅那”的简称,意译为“思维修”或“静虑”。中国禅宗文化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盛于唐宋,经元、明、清诸代发展演变而为中华传统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禅本为佛教中特有的修持方式,它主张消功利之念,建至静之心,破除心中杂念与外在束缚,复本归根于自然之性,是一种追求实现精神自由的修养方法。在现实生活中,禅宗文化已逐渐演变为广受欢迎的审美文化、生命哲学,其中所深含的人生智慧能让人的心灵处于自然、自在、自由、自主的成佛境界。“禅”常与“定”连用,称为“禅定”。外不着相,不执著一切境界相是为“禅”,“定”是内不动心。这是修持所能达到的较高境界,让混乱的思绪平静下来,外禅内定,专注一境。《大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禅的意义就是在定中产生无上的智慧,以无上的智慧来印证、证明一切事物的真如实相的智慧,“心头火”“灭却”,自会到达无上清凉的境界。修禅悟道其实就是修身养性,从而升华为精神上清凉寂静、恼烦不现的涅槃妙心。尤其是六祖慧能创立的南宗禅,主张“明心见性”“直指人心”“顿悟成佛”。这时的禅,从人心深处到大千世界,已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于禅者,每一心念,都可在禅意之光下检视。禅的生活,不是依靠想象力掩盖不如意,而是用禅意智慧明朗地照亮心念中的阴暗面,自我心净,通达物我两忘、冷暖皆知的至高境界。真正修行高的人会融入他那个时代而不受周围不良环境左右,他会有良好的心态面对大千世界的一切变化,可以做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故曰: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所谓看破红尘隐居于山林,只是形式上的“隐”而已;能在最世俗的市朝中排除尘世嘈杂的干扰,自得其乐,才是心灵上真正的升华所在。方云《安禅未必须山水》纸本 88cm×59.9cm 2008年

岸阔莲香远 流清云影深

亲近大自然,我们的心会海阔天空;珍爱生命,我们的心会四季如春。

南朝陈代祖孙登有诗《咏水》:骊泉紫阙映,珠浦碧沙沉。岸阔莲香远,流清云影深。风潭如拂镜,山溜似调琴。请君看皎洁,知有淡然心。《纬书集成·春秋元命苞》曰:“水者,天地之包幕,五行之始焉,万物之所由生,元气之腠液”,视水为世界物质构成元素的五行之一。《咏水》一诗,似咏水而实悟禅。心与禅、禅与心在自然界融为一体,因为最高的禅境就在自然现象之中。禅心,指清空安宁的心。有心谓之修,无心谓之禅。修禅要悟证,修禅要捉机,没有机难以入禅。修在理悟,心须静思;修要明理,禅触机来。修、禅两字一个有心,一个无心;一个是过程,一个是本原。“正审思虑”“心注一境”的修禅是一种心理调节之术,是一种心灵自适之术,是一种回归纯自然精神世界的本原境界。修禅可以有效地平定个人内心的干扰和外界的诱惑,使修禅者的精神集中于具体事物,并参照被限定方式展开思想,由惑而智、由繁而简地转变。修禅不仅能改变外在的世界和现实的存在,更能转变内心对世界的态度,让人生的各种境遇在禅悟的心灵世界中化为美妙的人生风景,化为美好的人生享受。

当今城市里的人们已远离了大自然。砖、水泥、钢铁、塑料和各种新型建筑材料把人们的心包围了起来。人们为了金钱不停地奔波,在很多人看来时间就是金钱,有了金钱就有一切,生活只为赚钱和花钱。我们无暇顾及头上的天和脚底下的地,最后发现自己的生命太短。既然短,在奔波时沉思未免太奢侈,回味往事简直是浪费赚钱的时间。为什么不到大自然中净化我们的心灵?城市人常常谈起养生,而养生的根源在于养心。心理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山水和天空,山水贡献了有质量的原料,天空则指示了目标。我们都会说自己是“大自然之子”,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记起大自然母亲的面貌!大自然是人类的生命之源,同时也是人的精神家园。现代产品把人和自然隔离开来了,这是人为自己铸造的一把枷锁,是一把寂寞的黄金枷锁,以至于2009年金融危机风暴裹挟之下。世界上经常有富豪自杀。在某些人眼里金钱重于生命,最终没了金钱也就没了生命。可叹能赚到千金,却不明一理,悟不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亲近大自然,我们的心会海阔天空;珍爱生命,我们的心会四季如春。方云《岸阔莲香远》瓷板 82.3cm×49.6cm 2012年

步步小心,须防石头路滑 层层着眼,方知峰顶人高

人一生有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人该完成的使命,这就要层层着眼走好每一步。

云南昆明有圆通山,山上有寺,曰圆通寺,为昆明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阳春三月,云南樱花和垂丝海棠竞相开放、灿若霞海,令人赏心悦目,所谓“螺峰叠翠,圆通樱潮”“春光似海,盛世如花”,系昆明的八景之一。此为悬挂在昆明圆通山圆通寺里的对联。圆通寺本是佛教圣地,由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和藏传佛教三大教派的佛殿组成,三大教派不同的宗教风格融于一寺。此联字义表面写沿悬崖登高时的情景,实则蕴涵典故、语涉双关,寓意深刻的人生哲理,耐人寻味。“石头路滑”说的是唐代两位名僧石头希迁和马祖道一及其门生隐峰禅师的一段公案。石头希迁是青原行思门下高僧,而马祖道一则是南岳怀让门下高僧。两人虽非师出同门,却常将弟子推介到对方门下修行。隐峰禅师是马祖道一的门生。马祖道一在让隐峰禅师去石头希迁处提高道行时,曾嘱咐道:“当心石头路滑。”但隐峰禅师却不知禅海高深,在与石头希迁机峰相对时败下阵来,滑倒于“石头”路上。“峰顶人高”出于佛典。据佛教解释,人所居住的世界中心是一座大山,名曰须弥山。“须弥”汉译为“妙高”“妙光”“善积”等。须弥山也译为“妙高山”。禅宗所说“妙高顶上”意为悟道的至高境界,所谓“妙高顶上,不可言传;第二峰头,略容话会”。佛教的小乘禅是按修习次第的,分为四种,即“四禅”、“四静虑”,分别为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初禅是由“寻”“伺”的作用而厌弃欲界从而进入发出内心的“初识喜悦”。二禅是以“内等净”方式进一步除去以名言文字为思维方式的“寻”“伺”功用,形成内心的信仰从而达到“定生喜乐”。三禅是入住非苦非乐之感受,并以“正念”“正知”修习而入“离喜妙乐”之境。四禅是以“念清净”“舍清净”之心舍弃三禅所得妙乐,唯念修功养德,以进入“不苦不乐”的境界,以此修禅直到彻悟,到达妙高顶上。此处“层层着眼,方知峰顶人高”就为此意。

人一生有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人该完成的使命,这就要层层着眼走好每一步。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人要从“而立”达到“从心所欲”的境界后面是有很多功课要做的。其中最关键的阶段是“三十而立”。“立”什么?孔子自己说“立于礼”,并说:“不学礼无以立。”“不知礼无以立也。”有了立之后,层层修炼,以至于四十岁不惑而成智者,五十岁知天命而不忧,六十岁耳顺而不躁,七十岁随心所欲而不僵。人在觉悟中成就自己的精神世界,实现峰顶人高之境界。方云《步步小心》纸本 92.8cm×59.5cm 2008年

白日一照 浮云自开

以清纯的眼光坐看江山,无处不是美好风光。

此句出自北宋杰出文学家苏轼散文《贺范端明启》,是苏轼为范氏家族“恭承明诏,追录旧勋”而欢喜颂咏之作。从字面上看,这两句说的是自然现象:太阳出来一照,空中的浮云都消散了,苏轼借以表达的原意是:皇帝的恩光一照,范氏家族原来由于被剥夺袭承祖上功名而产生的种种忧郁、晦气便都消失了。而此中实则蕴涵深刻禅意。禅宗将人的清纯天然本真的佛性喻作心泉,这一心泉流出的水总是清澈无尘的。若具有“发心”,就可将世俗污染撇在一旁,让心泉之水清纯长流;以清纯的眼睛坐看江山,无处不是美好风光。发心,就是要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即《金刚经》所言“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众生发心学佛,达到无所不知的大智慧境界。佛法与其他宗教不同之处在于佛法认为一切众生都可以成佛,一切众生个个是佛,都是平等的,只要找到自性,不迷失自我;自己觉悟了,个个自性成佛,这就是“好沿泉水悟真心”。

心在修道中的地位非常重要,《金刚经》即从心开始讲解法理。佛祖有心,所以才会用心地去想念爱护诸位菩萨和众生,才会耐心地教导天下,让人们觉悟真理,悟透人生。发心,就是要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众生发心学佛,达到无所不知的大智慧境界。禅宗将人的清纯、天然、本真的佛性喻作白日,白日照彻之处,总是浮云自开、清澈无尘的。若具禅心,就可将世俗污染撇在一旁,以清纯的眼光坐看江山,无处不是美好风光。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风华绝代的旷世奇才,于禅宗则是情有独钟,并对他影响深远。东坡一生波澜起伏,四度贬官,在历经人生的沧桑之后,还能保持乐观豪迈的人生态度,究其原因,是禅宗透脱无碍、随缘任运的人生哲学,很大程度上使苏东坡在种种危难困厄中仍能保持通脱无碍的姿态和积极乐观的信念。苏轼不是一个专精义学的理论家,但他利用禅宗对人生进行反省,培养起一种超然、洒脱的人生态度。慧根深植,外儒内禅,方使苏轼的诗词文中总具有明朗空灵的自然之气。方云《白日一照》纸本 89.2cm×59.5cm 2006年

不俗是仙骨 多情乃佛心

在俗世,能超越世俗,不慕虚荣,就具备了仙人风骨;在凡尘,却悲悯人生,以乐拔苦,就具备了菩萨胸怀。

此联出自广州白云山能仁寺。辞却人间的纷扰,脱尽尘俗,即是仙人飘然的风骨;济助世上的众生,与乐拔苦,实为佛家多情的慈悲。

白云山作为宗教修行之地,半部岭南宗教文化史,都要从它说起。白云山之独特,并非傲然挺立于红尘之外,尽量保持与世人的疏离。相反,白云山一直就矗立在广州人的家门口。山上有能仁寺,文化气氛浓厚。能仁,即能人,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意译名。寺中此联,既写出了能仁寺所在白云山的形胜佳处,也道出了是道佛两家的不同修行施为—上山能脱离尘俗,成就仙风道骨;下山能弘法度世,成就佛菩萨的胸怀。

此为显现道释合流之风的禅意盎然之联,道尽禅宗宗风。禅宗之所以能在中国发扬光大,就是因为禅能融释、道、儒之学说为一体。佛心,乃觉悟之心。一为如来充满大慈悲之心;二为解脱心,亦名菩提心;三为人人心中本来足具清净真好之心。“多情乃佛心”乃为禅宗核心意旨之一。《华严经》有云:“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古德云:“万事可忘,难忘者慈航度众;千般易淡,未淡者禅心一段。”此情是对宇宙万物的慈悲之情,对人生境遇的解脱之情,对生命本体的真爱之情。

自古道家崇仙骨,释家求佛心,都是为了珍爱生命。

当人把注意力放到慈爱整个世界众生,钟情于天然本真的生命体验和天然本真的自然风物上时,对物质的占有欲也就有了分寸了。

在俗世,能超越世俗,不慕虚荣,就具备了仙人风骨;

在凡尘,却悲悯人生,以乐拔苦,就具备了菩萨胸怀。方云《不俗是仙骨》金卡 60.5cm×44.5cm 2008年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平常心是道。

出自明代文人洪应明的《菜根谭》。

联中所表现出来的是—个动静相宜、圆融自如、和谐空灵的意境。作者既写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又不局限于此物此景,而是将自己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禅境和禅意,与清灵秀异的自然景物联系在一起,真正处于“得意失意皆无住”之中,神韵超然,深入人心。得意失意皆无住,是指心理的行为随时做到无所住。大乘菩萨道的修行方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任何事情一做便休。庄子曾言:“有机事者,必有机心。”庄子认为有机心者,必失去原本本真天然之真性情。要人忘机息心,让逐利之心平静下来,闲看庭前花开花落,便是返璞归真,从而进入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应无所住的自由之境。

禅宗曰“法身无象,应物而形;般若无知,对缘而照”,意为佛并无固定的形象,而是依托在大自然的平常之境中呈现。宇宙万物都是佛性的体现,人人皆有佛性,由世俗之知升华到般若的无识,才能领悟到佛的存在。这是参禅最亲切的悟入之处。

保持平常之境需有一颗平常的心。马祖道一这样阐释:“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凡圣。”据此引申,平常心既是平和安宁、泰然自若、宽厚博爱、宁静淡泊之心,是一种无所拘束、高远超脱的“难得糊涂”的自由人生境界,意如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任何地方都有真正的妙境,任何事物也都有其真正的妙机。如能排除杂念、静坐凝思,那么一切烦恼都会随着天边白云的消散而消散,心灵也似被洗净,任花开花落而怡然自得。自身与大自然之间浑然相融,难分彼此,就能达到物我两忘、触目菩提的美妙境界。故曰:梦幻空华,吾逸吾心除烦恼;自性真如,吾高吾道怀慈悲。方云《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纸本 89.3cm×59.5cm 2008年

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云:明月送僧归古寺 两木成林,林下示禁,禁曰:斧斤以时入山林

万事皆有定律,违背顺势法则必然要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此联悬挂于山东泰山观音阁。

传说郑板桥有一天去深山访友,路过一座古寺院,看到墙壁上写了一则单联:“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云:明月送僧归古寺。”他感到这则联语很有文采也很生活化。“寸土”者,小地方也,自谦之辞。而“寸土”合起来,恰巧是“寺”字。“言寺”合起来恰巧是“诗”字。最后又回到了开头的“寺”字。单联极尽离合、顶真之技巧。他心里十分赞赏,回家的路上,一路苦苦思索下联。看到路旁树木茂盛花草扶苏,他触景生情,下联脱口而出:“两木成林,林下示禁,禁曰:斧斤以时入山林。”“林”字为两个“木”,合“林”、“示”为“禁”。联中拆字合字各自有意,寸土累加而成寺庙,木木累加而成树林,且合乎于理,寺旁吟诗,自然雅致;林下示禁,合乎常规。上联借唐诗“明月送僧归古寺”,下联借《孟子·梁惠王上》之句“斧斤以时入山林”,上下对得天衣无缝。

也有传说是纪晓岚陪乾隆皇帝游泰山的时候,乾隆出句上联,纪晓岚对以下联而成。不管是谁而对,此联充满生活气息,这便是生活禅。生活禅,即在生活中悟禅。以禅宗的观点,生活中无处不有禅,禅无时不在生活之中;以禅的精神、禅的智慧融入现实生活中,体悟禅的意境、禅的风采,于普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愉快的人生美景。

禅宗将小我融入大我,融入宇宙生命。郑板桥也好,纪晓岚也罢,山间古寺、林下示禁,在他们眼里都是充满诗情画意。他们以自然之眼观自然之景,将战国时孟子之言与相隔近千年的唐诗珠联璧合,使境界升华到光风霁月的澄明之境。这既是禅宗所追求的旷达之境,又是禅宗所讴歌的审美境界。禅宗总是借着艺术的观点来美化人生,要求对人生采取旷达乐观的态度,忘乎物我、泯灭主客。联中引用孟子曰:“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其意为:砍伐树木有定时,木材也会用之不尽。而禅宗也是崇尚自然、顺势而为的,这是一种人生的智慧。万事皆有定律,违背顺势法则必然要遭到大自然的惩罚。这,亦是现代人应从中得到的启示。方云《斧斤以时入山林》金卡 60.5cm×44.5cm 2008年

长忆江南三月里 鹧鸪啼处百花香

春天,不是季节,而是内心。

宋代法师延沼,住河南风穴寺开堂说法,学侣云集,大振临济宗风。一次,一僧人参问道:“语默涉离微,如何通不犯?”延沼答曰:“长忆江南三月里,鹧鸪啼处百花香。”问者意为:于言说或缄默之时,如何使佛法的本体与微妙的运用圆融流转应用自如呢?而延沼的回答是:但见鹧鸪啼,百花香,活泼泼春天的生机。表面上并没有回答,实际却是答了。禅的佛法大意,就是要参禅人回到活泼的生命世界本身。三月春来、鸟语花香不正是自然之律、自然之道吗?禅林之中常有类此答非所问公案,如有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云门文偃禅师的回答是:春来草自青。

顺其自然,不必强求,参禅亦如是,就像春天来了,草自然就绿了,自己想通了,自然也就悟了,如同王维的禅机,“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佛法,第一是指佛所说的教法,涵盖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的佛教真理;第二指佛教导众生的教法,亦为出世间之法;第三指世间一切之微妙善言,乃至其他真实与正确的事理等。

真正的佛不认为自己是佛,真正的圣人不认为自己是圣人。故,真正的佛法即非佛法,所以,参禅不可蓍相。禅宗是一门视觉性强,诗意浓、意象模棱多义的宗教哲学。悟道的境界是悟道者在于认识上的身体力行,感同身受,且心入其境,而非言语可以说明的,所以,禅宗有“开口即错”之说。“开口即错”是悟道时的原则,是在一定范畴之内之事。真如法性原是不二的,非言语所及,非思想所及,所以说,真如法性不可说。佛法,既不落于空也不落于有,又都以空有两边为根源。所以简单地说,一切佛法,必不落于空,也不落于有。如果不落空有,那时开口也对,不开口也对;若是落于空有,那时开口即错,不开口便也错了。“不开口也错”,是对治那些懵懂而不开口之人,使他不落于空,如若不然,也就走向了另一端。《金刚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法眼祖师亦说:“若见诸相非相,即不见如来。”其中之奥妙,还需用心仔细体会,不好言说。唯有回至江南三月里,享受自然之风和日暖、自然之飘香佳景、身心之惬意,心旷神怡进入自由自在且妙用无穷之境界。这里,春天,不是季节,而是内心。方云《长忆江南三月里》瓷板 81.4cm×48.9cm 2012年

大慈悲能布福田,曰雨而雨,曰阳而阳,祝率土丰穰,长使群生蒙乐利 诸善信愿登觉岸,说法非法,说相非相,学普门功德,只凭片念起修行

心中的意愿决定方向。

此乃清代林则徐题灵岩山观音寺联。

上联颂扬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的功德,意为从观音那里求雨得雨,求阳得阳,求收成得收成,观音能使众生得到无限的安乐与幸福。下联告诫众生若是誓愿登上觉悟的彼岸,就得“说法非法,说相非相”,像诸佛、菩萨那样做功德,凭着一颗积极地修行的心即可。林则徐最崇敬的是观音大士,常常向大士行香、祈雨。林公担任湖广总督期间,还在督署内建了观音庙,每日行香设供;担任江苏巡抚时为苏州观音庙题写了这副充满佛性的对联。灵岩山地处太湖之滨,位于苏州城西南,因山上有许多状似灵芝的岩石,故称灵岩山。灵岩山寺建于山巅,山门朝南,俯临太湖,湖光山色,蔚为壮观,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灵岩晚钟”是苏州美十景之一。“说法非法”源于《金刚经》中的《无得无说分第七》所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非法”,不是有法;“非非法”,也不是无法。非者,无也;非非者,不无。非有真实不变之法,但又无不是真实之法,以为其有,虽有而未尝有;以为其无,虽无而未尝无,故既不作有,也不作无。“有心俱是妄,无执乃名真,若悟非非法,逍遥出六尘”,这是“说法非法”的真含义。“说相非相”源于《金刚经》里的《如现实见分第五》中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见诸相非相,意为:见相而不执著于相,又能破解出相,所以说“见相非”,见相又不是相,又能非其相。所谓如来者,自性本无去来,能见相非相,则能回光返照,见无形可得,而真如本体便寓乎其中,那就可见自性中有如来。如来不是外求外见,是由自性中可见。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思路决定我们的出路。自性中的意愿不是海市蜃楼,它需要人在历练中寻找向善的心,以求修得正果,所以说“学普门功德,只凭片念起修行”即可。“片念”是自性中的意愿。禅家认为:有是自性有,无是自性无,生是自性生,灭是自性灭。心有便有,心无便无,无非唯心,心中的意愿决定方向。方云《大慈悲能布福田》纸本 89cm×58.9cm 2008年

大道绝同,任向西东 石火莫及,电光罔通

保持人心清净,肯定现实人生的价值才是真实的。

此联为唐代临济宗开山祖师义玄禅师云游四方时与风林禅师的一场机锋对辩后所作。此话表明得道之人与道同一、与天同行、与道同化,大道无所不在,故可任向东西南北,其智慧就是石火电光的迅疾也难以透达;同时,此联也展示了临济宗的思想特点。义玄强调主观精神的作用,突出人的主体性精神,强调自信,反对崇拜偶像。他呵佛骂祖,机锋峻烈,如电闪雷鸣,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呵佛骂祖,对于禅宗在中国的全面推进并兴旺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第一,般若思想和大乘空宗佛教实相说的发展之中潜伏着逆向转化的可能。第二,佛教传播的过程之中渐与中国传统思想合流,导致了泛神论的成长。第三,禅宗自身历经各代祖师的改造,僧伽们致力于把佛性彼岸世界往此岸的个人内心世界靠拢。

非心非佛,呵佛骂祖与大乘佛教空宗般若学说相吻合,既然佛祖、经论均是空相(空),求佛求祖、迷信佛典,只会束缚个性,导致自信的丧失。“呵佛骂祖”是一个非凡的创举,它让人们意识到不要再当西来佛的仆从,不要有意地贬斥自己,而要坚定自信做一个独立的自我。这种自信是“大道绝同”“随处作主”。不管外境多么精彩纷呈都是空幻的,不要受它迷惑。只有保持人心清净,肯定现实人生的价值才是真实的。孔子曰:“笃行信道,自强不息。”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一种确信,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记载:“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自己也是受宫刑而写《史记》的。圣贤们在挫折中找到自信的力量而发奋图强。禅道绝世而独立,得道之人与道同一,自信自强自立,就能与道同化,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达到唯我独尊,任向西东的境界。方云《大道绝同》金卡 60.5cm×44.5cm 2008年

道泰不传天子令 时清休唱太平歌

众生之性等同佛性,故见性之时便是成佛之时。

京兆华严寺休静禅师,为洞山良价禅师之法嗣。他应后唐国主庄宗李存勖之请,入帝都弘法。一天,庄宗请众僧入宫说法,休静禅师亦在其中。庄宗见其他大师大德都在看经,唯有休静禅师及其徒众不看经,觉得很奇怪,便问:“师为什么不看经?”休静禅师道:“道泰不传天子令,时清休唱太平歌。”意即国家太平,政通人和,无为而治,既用不着传天子之令,也用不着唱太平歌,因为这一切都是多余的,表面是恭维庄宗治下太平富足,实含内心空明澄澈,不必借念经参禅来安抚心念的意思。庄宗道:“师一人即得,徒众为什么也不看经?”休静禅师道:“师(狮)子窟中无异兽,象王行处绝狐踪。”意谓我禅门之中,个个是狮子、象王(佛教圣物),有徒众与老师性无分别,体无有二,都是不读经而成佛的意思。庄宗又问:“大师大德为什么总看经?”休静禅师道:“水母元(原)无眼,求食须赖虾。”海中的浮游动物水母本没有眼睛,它求觅食物须要依赖虾的帮助,意谓那些法师法眼未明,只能依赖经典修习。

休静禅师晚年游方于河朔,后于平阳示灭。荼毗后,获舍利无数,徒众分建四塔:一晋州,一房州,一终南山逍遥园,一华严寺。谥宝智禅师。见性成佛,乃禅宗基本教义。禅宗认为只要识自本性、见自本性就可以成佛。《坛经·般若品》:“用自其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其指的是众生若欲成就佛道,应通过般若之智,彻见各自心性,发现本来面目,而不可执著,向外求取。因众生之性等同佛性,故见性之时便是成佛之时。读经、坐诵、礼佛、持戒等外在修行则被视为成佛的障碍。

禅宗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想,是对释迦牟尼佛关于“佛者,觉也”思想的发展。当然,要觉悟自己首先要了解自身,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自知需要对自己的心灵进行洗涤,需要反省和思考。知人难,知己更难。点亮一盏灯,可以照亮一片空间,可是离灯最近的下方那块地却没有光,俗话叫“灯下黑”。其实,人也有“灯下黑”,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才是明智之人,禅宗所讲的“见性成佛”,其实就是明了自身的优势、劣势、与众不同的潜力;认清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从而见到自性来实现自我的价值。方云《时清休唱太平歌》瓷板 82.8cm×49.5cm 2012年

蠹鱼枉食神仙字 海鸟空知山水音

礼佛是找到本心,以全新的角度去看待事物。

此为清代诗人黄景仁《言怀》(二首)中的诗句,黄景仁为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后裔。苦研佛典经卷,不能解得其意,难以悟道成佛,与蠹鱼无异;倾听山水佛音,不能由色悟空,难以以心传心,跟海鸟无别。

佛向性中求,莫向身外求。礼佛不单求佛祖庇佑,而是找到本心,以全新的角度去看待事物,能悲智双运,就不会被自己的成见所迷,否则便像蠹鱼、海鸟一般,身在宝山清境中,却徒然辜负了。以心传心,禅家用语,禅宗顿悟之法门。出自《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行由品》:“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即离开言语文字而以慧心相传。禅宗创立之前,佛教主张修行者应苦读佛教经典,由此方可悟道成佛。但禅宗宗风肇始于“佛祖拈花,迦叶微笑”。世尊登座,拈花示众,悉皆罔措,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这就是无语中有语。在适当的时空际会,迦叶意会佛祖心意,真正的佛法传授靠的正是如此“心传”,真正的佛法领悟靠的也正是“心悟”。这,即是禅宗所倡“不立文字,以心传心”。

在禅宗看来,圣人所过之生活,亦是平常人的生活;圣人所做之事,亦是常人所为。只是圣人能自迷而悟,从凡入圣。入圣之后,又必须从圣再入凡。他所要做的,仍然不过是日用平常的事,就像南泉所谓:“直向那边会了,却来这里行履。”

黄檗说:“语默动静,一切声色,尽是佛事。何处觅佛?不可更头上安头,嘴上安嘴。”只要悟了,则尽是佛事,无地无佛。

禅宗常引六祖慧能大师所言:“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意为要从生活中脚踏实地地来修行。日常登山,亦能体悟空性、体悟大圆满的真理。做人的道理也是这样,一个真正的修行人,是从生活中一点一滴做起,从脚下行起,从身边做起,不要流于表面的形式,而是从内心深处下工夫,而非“蠹鱼枉食神仙字,海鸟空知山水音”。方云《海鸟空知山水音》瓷板 82.8cm×49.7cm 2012年

二十年来曾辛苦 为君几下苍龙窟

佛性时时都在我们面前放光,我们只要放下妄想执著,当下就是佛。

此联描写了重显禅师离川东游,于荆渚之间历尽艰辛修行悟道,经棒喝之后才进入苍龙之窟(禅门大德门庭),终于探得龙口中宝珠(佛性)而得道的心路历程。

重显,宋代云门宗僧人,晚年住持明州雪窦寺。雪窦重显禅师是宋代文字禅的著名代表人物,道法高妙,且极富文学修养,善工翰墨,颇能借诗文、偈颂来弘法。他的《颂古百则》属于宋代文字禅的重要形式之一。所谓颂古就是对古德公案语录用诗偈的形式记录、说明,但奉行的是禅门“不说破”的原则,并不是直接去解释公案的本意,而是绕着弯来讲,这即所谓“绕路说禅”。

雪窦重显禅师出身富贵之家,但内心却向往出世的修行生活。受具足戒后,他遍历高僧讲席,穷究佛经义理,在理论上有很深的造诣。可是他不知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因此一直未能彻悟道谛,后参谒云门下二世光祚,修学五年。光祚前后两次用拂子击他,使他终于“心行处灭”,进入了物我一如而豁然大悟的境界了。“棒”的使用,始于德山宣鉴和黄檗希运;“喝”的使用,始于临济义玄,故有“德山棒,临济喝”的说法。相传禅家宗匠接引学人时,为杜绝学人虑忘思维或考验其悟境,或用棒打,或大喝一声,以暗示与启悟对方。中国禅宗虽以“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为标榜,然而在传法和发展过程中是离不开文字的,唐末五代已有大量语录、偈颂等传世。进入宋代,所作之颂古禅风在中国禅宗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云门宗禅法因此而大张旗鼓,风靡天下,在北宋时期,与临济宗平分秋色,当时有“云门、临济,独盛天下”的美誉。雪窦重显禅师也被誉为云门宗中兴之祖。

这里所说的“君”,就是指明心见性的“性”。彻悟本来的“本来”,为了彻悟本来,雪窦重显禅师历尽艰辛,苦修了二十年,都是为了这个“君”。骊龙颔下有珠,异常珍贵。雪窦禅师用骊龙之珠比喻这个“君”。修任何法门都应该持之以恒,像雪窦禅师那样,二十年如一日,不怕艰难困苦。可是,修行者往往会忘了,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假如我们在日常中把一切贪恋执著的心都放下,随缘穿衣,任运吃饭,心里空净坦荡,一法不立,那你就是一尊活佛。所以,从这个角度说,修道又没有难处,这才是重显禅师真正要“绕路说禅”的地方。释迦牟尼佛夜睹明星成道时就说:“奇哉!一切众生俱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佛性时时都在我们面前放光,我们只要放下妄想执著,当下就是佛。譬如猴子捞月亮,“水中且无月,月是在青天”,其实,月亮本来就好好地在天上挂着,猴子本来就美美地沐浴在月光中,根本不必费尽周折去捞。现在的人,往往为金钱、地位、名誉、面子等虚妄执念而奔波劳顿,其实就如猿猴捉影,都是水中的月影,了不可得,到头来“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禅宗就是让我们做那月下享受的生灵,不做水中捞月的猿猴。

明白了宇宙、生命的本源,超脱了一切束缚,不再为生死所拘,必能自在逍遥,无往不利。方云《为君几下苍龙窟》瓷板 81.7cm×48cm 2011年

风触好花文锦落 砌横流水玉琴斜

风花雪月就是我们自己的化身。

唐末五代著名诗僧、画僧贯休作《野居偶作》云:高淡清虚即是家,何须须占好烟霞。无心于道道自得,有意向人人转赊。风触好花文锦落,砌横流水玉琴斜。但令如此还如此,谁羡前程未可涯。

诗僧于清幽之中,看云烟高淡,享山野清虚,观风触好花,听清泉幽涧,安闲自得,甘于淡泊,一切的终极追求,都消融在云、林、风、花、涧之中了,全诗自然地表达了刻意修行而无法得道,无心于道而道自然成的禅宗意旨,读后使人有超然了悟之感。禅宗所说的“无心于道”指的是心无挂碍的境界。此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顺其自然,否则老子也不用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唐代是禅宗鼎盛、诗歌繁荣的时代。所谓“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诗僧的诗意与禅意兼得,他们都能成熟地转化自然意象,成就清净禅境。一派大好春色,皆随眼耳所触而无不呈现。一切现成,不用费人半点心力。人的真如佛性,也复如是,无须寻觅而圆满具足。

将《老子》与《心经》合参,定知顺其自然境界。在老子的《道德经》里,老子一再强调的是生命应顺天地之道以得自由,是从个人心灵到身体,从内心到生存活力的自由。老子说“道”是虚空而没有形体的,却永远没有竭尽的。它是那么渊深,好像是万物的宗主。道的虚无正是道的源泉所在,它的深度能够包容世间万物,是存在自然之中的万物之源。“顺其自然”意为顺自然之道。自然就是指自然规律,即存在于自然界的客观事物内部的规律不能被人改变、创造或消灭。

云门禅师有诗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在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正是从春花秋月、夏风冬雪中禅悟、顺应了自然之道,从而达到物我两忘、进而物我同一境界的人,才能真正体味到美在其中。其实,风花雪月也是我们自己,我们把自己的感情毫无保留地贯注到大自然中去,于是风花雪月也就成了有生命的东西,甚或,风花雪月就是我们自己的化身。这就是诗中寓禅的魅力,也就是禅味的魅力。

禅诗所表现的,是诗人对尘世烦嚣的淡泊心志和潇洒生活的清新体验。唯淡泊,才能避开世态炎凉;唯潇洒,才能感受“江国春风吹不起,鹧鸪啼在深花里”的自然自在。方云《风触好花文锦落》金卡 60.5cm×44.5cm 2008年

风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 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永远都是第一次相见的样子,哪会有什么执著呢?

这副深得禅宗文化精髓的对联,出自明代洪应明的《菜根谭》。原文为: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文极浅而意极深。轻风过竹,翠竹固然会发出婆娑之声,但风去处群竹归于寂静;大雁过潭,寒潭固然会倒映出雁舞之影,但雁归后清澈的水面依旧是一片晶莹。由此可见,一个具备高深品德的君子,当事情来临时,他的本然之性才会显现出来,会用入世之心来处理事情;事情过去之后,他的本性也就恢复原来的平静清明。佛家语有“相由心生,相随心灭”,世间万物因因缘和合而生,因缘聚而物在,因缘散而物灭。对万事万物要有一种大觉和彻悟,抱有随遇而安的态度。事情来了就应该尽心去做;事情过去后,心相就恢复到原来的虚空平静,这样才能保持自己的本然真性于不失。此联看上去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实则是表达禅宗中为人处世的态度,给人了无挂碍、自由自在的空灵、潇洒之感。

风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就是万世因缘终究要散,可见一切诸法全都是空相,也就是都会飘然而过毫不留痕迹。风来竹林,风过竹不留声是风的潇洒、竹的洒脱且极易见真情,而万物之灵的人就不一定那么潇洒了。不要总以为潇洒只是言行举止上的不拘不束、神采上的风度翩翩。其实潇洒是自然本真的境界,是对待生命诚挚的自然态度。潇洒是不雕琢、不掩饰真实的自我,它体现出心无挂碍的境界,是君子处事拿得起放得下的状态。年轻人都爱说一句话,叫“人生若只如初见”,表面是说爱的美好与怅然,实际充满禅意。这是一种智慧而超然的人生境界。永远都是第一次相见的样子,哪会有什么执著呢?执著是比较出来的。方云《风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纸本 88.9cm×58.9cm 2008年

法相法云何,形槁木,心死灰,斯之护法 观音观自在,水上鸥,花间露,作如是观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此联是台湾台南县竹溪寺内的对联。

上联提问守护佛法之人是何样?答:形如槁木,心似死灰,这个样子叫做守护佛法。下联问观音所观的自在是什么?答:看看水上的鸥鸟,瞧瞧花间露水,就是这样悠闲地去观照。上下联表面道出了着眼于佛法的法相宗与着眼于佛性的禅宗的截然不同之处:一个是寂清孤固、思想精神不为外物所动,一个是生机勃勃、人间情缘瞬时起灭。实则是静心修行后生命感悟的过程。法相宗,又叫唯识宗,唐代玄奘创立,是中国众多佛教派系中以法相立宗的大乘佛法派系,也是直接修证和修炼佛法的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最高佛学宗派。法相宗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是研究佛法和实践佛法的佛学宗派。“形槁木,心死灰”语出《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观音,全称“观世音”,又称“观自在”“观世自在”“光世音”,意为察觉世间声音的人。观世音菩萨观照世间的音声,依修音声法门而成道。这译名是以寻声救苦、度脱众生为目的。到唐代,因为避太宗李世民讳,略称为“观音”。

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的《诫子书》云:“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此文虽是诸葛亮五十四岁时写给八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却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不把眼前的名利看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静心修养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老子》有云:“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后世一直继承赞赏这种心神恬适的境界,淡泊是古老的道家思想。就老庄学说而言,“形似槁木,心同死灰”是身心修炼必须经历的一种状态,是从旧到新,是一种“大死一番,大活现成”、脱胎换骨之后可进入“观音观自在,水上鸥,花间露,作如是观”的自然清新鲜活灵动的生命状态。这便是认识后再践行的格局。方云《法相法云何》纸本 88.8cm×58.8cm 2009年

高阁高悬,低阁低悬,僧在画中看画 远峰远刊,近峰近刊,人来山上观山

人的心胸也应如大海,在宽容了他人同时也升华了自己。

此联为近代人杨慎题于云南巍山圆觉寺的楹联。

上联“高阁高悬,低阁低悬”,是自然景观。僧侣在寺内观景如画,本身僧侣观景又是一幅更远的画,所以说“僧在画中看画”。下联“远峰远刊,近峰近刊”,写出巍宝山是山外有山,重峦叠嶂,人在山中行的景象。此联妙处在于僧在画中观山又在画外赏景。人在画内画外进出自如,如神游一般,这便是华严宗的圆融思想。华严宗的基本理论是“法界缘起”说,其创立者是唐代僧人法藏,因以《华严经》为其主要经典,所以称为华严宗。所谓“圆融”是指一事物只有联系其他事物才有意义,只有处于特定的关系中才能成立。圆融思想是华严宗教理之核心内容,是该宗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论,是它处理一切问题的总原则。此宗认为世间万象,均是由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构成的。这两个方面互相依赖,相即相入,圆融无碍。唐朝永嘉年间玄觉禅师的《证道歌》中有云:“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形象地表述了事理圆融无碍之境。事与事的融通和谐、互无妨碍,便可实现有容乃大的境界,就像僧在画中看画,就是一幅无限广阔的画卷。

华严宗的圆融思想犹如百川,以入大海为究竟,一切法门以入华严法海为归宿。《庄子·秋水篇》有云:“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纳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海之所以浩大,是因为其能容一切河流之水。人的心胸也应如大海,在宽容了他人同时也升华了自己。历史上很多大家都怀有豁达的心胸。宋朝的文学大家苏轼在遭“乌台诗案”后死里逃生,流放海南期间还以酒为乐,以“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的心态诚挚待人,才使得他的政敌也为他的宽阔襟怀所感动。苏轼圆融了太多不和,才使得他免遭杀害之祸。

圆融如海,容纳百川;圆融如山,容纳荆棘;圆融如风,微醺大地;圆融如雨,滋润万物。方云《人来山上观山》纸本 128.7cm×68.2cm 2009年

挂角何时,偶为岭上主人,犹想象千秋风度 举头欲问,何许山中置我,试管领万树梅花

开悟是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

此联是大庾今江西大余,云封寺的楹联。云封寺亦名挂角寺。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有诗赞誉大庾为“大江东去几千里,庾岭南来第一州”。大庾,亦是先贤教化的儒雅之邦,因宋明理学声播世界。此外,大庾有一条千年古驿道,因自古广植千亩梅树而称梅关古道。每到寒冬腊月,岭梅斗雪盛开,漫成了一片花海,万树梅花竞放。联作者于古道岭梅初放、暗香盈径之际,花下顾盼自诩,以为岭上主人,思绪开放自如,一片禅意盎然。“犹想象千秋风度”中的“想象”,为千余年前有关羚羊挂角的禅宗公案。羚羊是非常具灵性的动物,它知道它的天敌会依据它的脚印而猎捕它,于是夜间睡觉时挂角于树,脚不着地。天敌寻不到它的足印,只得无功而返。禅门高僧用羚羊挂角来隐喻禅道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道理。

用羚羊挂角比喻空灵玄远,出于宋朝严羽《沧浪诗话·诗辨》:“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他还用“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来形容这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空灵玄远的诗境。真正实践羚羊挂角式的传道法门的是义存禅师和道膺禅师。宋代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六载义存禅师示众语谓:“我若东道西道,汝则寻言逐句;我若羚羊挂角,你向什么处扪摸?”《景德传灯录》卷十七载道膺禅师示众语谓:“如好猎狗,只解寻得有踪迹底。忽遇羚羊挂角,莫道迹,气亦不识。”此处义存禅师和道膺禅师就是用羚羊挂角式的法门方式传道,后人们将其理解为禅宗用语,比喻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的妙语。禅宗有语“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其意为言语的思路彻底断绝,理智的心思彻底泯灭,开悟便开始。禅宗以“羚羊挂角”来比喻意境超脱,不着形迹。

开悟的前提是要有悟性,要有开悟的导向。悟性和慧根一词有异曲同工之妙。观达真理,称为慧;智慧具有照顾一切、生出善法之能力,可成就一切功德,以至成道,故称慧根。《孟子》上道:“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自得才是悟,悟就是自得。开悟的境界是自己修炼的结果,别人送不来也取不走的,是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如此联中所喻:举头问天,是谁将我置于山中,与千树古梅为伴,与天地万物合一?方云《犹想象千秋风度》纸本 88.8cm×58.8cm 2009年

观空有色西江月 听潮无声南海音

禅宗于我,是一种方法论,是一种人文思想和情怀。

这是一句广为人知的佛家妙语,其横披为“大慈大悲”。晴夜苍穹,夜色静好,空空如也中有色相楔入的是西江之上的一轮皓月;月色如华,波光潋滟,一片静谧之中,倾听潮水妙演圆音,使人悟道的无声之声是南海的佛音。禅宗有语:“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色空不二。”道家也言:“无即是有,有即是无,有无一体。”此联中充满了这一妙趣。一片空空如也的晴夜之中你看到色相,这色相即是西江之上一轮皓月,空无法自我表现;夜色因为明月而更空灵深幽,明月是色,色依空而生,明月凭借夜空而皎洁。是谓,空不离色,色不离空,空在色中,色在空中。南海音是佛音的代名词,是南海观音菩萨所传福音。传说观音在普陀山听海潮音而悟道。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因地处东南海滨,所以中国人又称观世音菩萨为“南海观世音”“南海佛祖”。《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记载,观世音菩萨以大慈大悲为德性,身受苦难的人只要念诵其名号,“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佛音是无声之音,所谓“大音稀声”,但无即是有,有即是无,有无一体,南海佛音蕴于潮声哗然之中,哗然潮声衬托佛音无声。本身不可听闻的佛音,其实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对于善听之耳、善悟之心,佛音在一切天籁之中,恰如宋代东林常聪禅师言“山河大地,常演圆音”。

我喜欢独自登山,听着落叶触地声、清风入树声、虫鸟呢喃声,这一切天然淳朴本真的声音,远胜过ipod里的嘈杂浮躁。所以,禅宗于我,是一种方法论,是一种人文思想和情怀。它带领我回到大自然中去,如同回到童心一样。

得道成佛于我,就是亲近自然、回归本真,从而远离功利机巧,享受无穷的清纯人生乐趣。

近代明度禅师说:“真正会听的人,要听无声之声;真正会看的人,要看心内的世界。”

星云大师亦云:体证观音的智慧,洞悉世事,时时反求诸己,不要让心在五欲六尘的外境上流转,就不会起惑造业,频生无明烦恼。方云《观空有色西江月》纸本 89.1cm×58.8cm 2008年

花即是禅,鸟即是禅,山耶云耶亦即是禅,钟磬声中随你自寻禅意去 男可成佛,女可成佛,老者少者都可成佛,松杉影里何人不抱佛心来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近代著名学者刘尔炘所题,悬挂于甘肃兰州五泉的浚源寺内,始建于元顺帝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中门外有联云:“大地山河造成乐土;满林风月来扣禅关。”寺右门题额曰“流水今日”。联云:“笑指河山问释迦不知我千圣百王继志传心之地种什么因结这般果;别开世界生盘古好度那五洲万国圆颅方趾之俦悟无为法登自在天。”寺左门题额曰“明月前身”联,即本联所云。此联意为“人人皆有佛性,禅意无所不在”。禅宗,又称宗门,是众多佛教宗派中的一派,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慧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禅宗与天台宗、华严宗是由中国本土发展出来的三个本土佛教宗派。禅宗所说的“佛”是指佛教的觉悟或智慧。慧能曾说:“佛者,觉也。”认为人人皆有佛性,人人都有佛教觉悟智慧的本性,这是禅宗与其他佛教宗派的明显区别。六祖慧能及数传弟子,主要强调的是反躬自省,即心是佛的悟道法门。而禅宗后学、庐山东林寺宋代高僧常聪却首创“禅意无所不在”,开“触目是道之端”。

相传,北魏时期菩提达摩从印度来到中国后以《楞伽经》为教义,创立了全新的禅学派别。菩提达摩自称为“南天竺一乘宗”,把宗教教义的悟解和大乘禅学的践行予以结合。菩提达摩把他的禅法传授给了慧可,慧可传授给了僧粲,僧粲传授给了道信,道信传弘忍。弘忍之后,分出神秀与慧能两支,后来慧能一支成为中国禅的主流,慧能也就成为禅宗创始人。从菩提达摩至慧能共六代,传统的说法把菩提达摩看成初祖,而把慧能视为六祖。宋代常聪对禅宗的发展有很大贡献,他提出“乾坤大地,常演圆音;日月星辰,每谈实相”,意即,世界万物时时呈现佛性禅意,佛法无形,以山河大地为其形相,禅意遍在,耳闻目击,无不是禅意显现,所谓“触目是道,即事而真”。这就是此联所传禅意。

松杉影里何人不抱佛心来,佛心乃大慈大悲之心、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是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孟子所说的不忍人之心,乃怜悯心、慈悲之心。孟子将恻隐心放在做人标准之首,因为没有怜悯慈悲之心,就没有情义可言;有了怜悯慈悲之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情商才有智商,所以说“松杉影里何人不抱佛心来”。方云《花即是禅》纸本 103cm×68.9cm 2009年

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 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

一个人日常生活中生生不息地做事、做人、利益众生,就体现他得道的精神—无生无灭,永恒长存。

这是一副充满庄禅哲学思想的对联,题于成都文殊院宝光禅寺。在一般人的认识里总以为庄禅强调自然无为,就是百事不做,而不懂得真正庄禅哲学所谓“自然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该做什么做什么;庄禅哲学强调“做了便放下”,主张做了就做了,不要把成败得失放在心上。“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这就叫做“了了”。下联说“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是禅宗思想的表达。智慧只能产生于觉悟,觉悟只能产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是指禅宗追求的不再是死后的涅槃寂静,而是在生的生生不息。一个人日常生活中生生不息地做事、做人、利益众生,就体现他得道的精神—无生无灭,永恒长存。自在,佛教的终极目标是获得自在。佛这个名称的一个含义就是“大自在”。据说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证悟成道,所悟的内容便是四谛和十二因缘。四种真实的真谛即为苦、集、灭、道四者。“苦谛”即人生的种种愁苦;“集谛”即引起愁苦的原因和根据;“灭谛”即佛教修行的终极目的;“道谛”即为脱离“苦谛”和“集谛”的捆绑,经过“八正道”从而达到“灭谛”的大自在精神境界。禅宗里所说的智慧,是人生的觉悟,是使自己的生命有无限充实的内容,使自己的心灵能得到超脱、慰藉的智慧。

每个人在现实生活里都想获得自由自在,但在充满物欲的现代社会中,人想要自在不是一件易事,那就让我们牢记一条古老的真理: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在。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此为萧翁揭示人性的弱点,但此句如果改两个字:“人生有两大幸事,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岂不是阳光灿烂,乐于己得,安于未得!佛教诲我们的是向善,禅启迪我们的是开智。佛法的基本教义四谛、十二因缘是让人解决心理上的种种愁苦,放下心中的忧愁,担当社会的责任。我想这应该是我们的人生智慧,也是人生的目的。这样的人生,才能做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方云《了了有何不了》纸本 89.2cm×58.8cm 2008年

君能洗尽世间念 何处楼台无月明

人若能洗尽世间妄念,心月就会自明,自性就会敞亮。

此联出自宋代大诗人陆游的《排闷》:西塞山前吹笛声,曲终已过雒阳城。君能洗尽世间念,何处楼台无月明!

笛声初起,尚在长江中游南岸的西塞山前,而一曲方终,人已到了洛水北岸的洛阳,人生亦如行旅之疾速。如果把事情想开了,排除那些功利俗念,就会无往而不适意,顿感天高地阔,处处楼台都有月明朗照,人生道路也会越走越宽。日月在禅宗文化里面有象征意义。六祖慧能将日月作为般若智慧的象征。六祖慧能说:“日如智,月如慧,日月常照。”但日月时常被浮云遮蔽。六祖慧能将浮云比做世俗意念的象征。世俗意念即为对权力、金钱、名声及地位的追求,这些东西在禅宗看来纯属浮华虚荣。这些妄念都是人自找的,烦恼也是人自寻的;人若能洗尽世间妄念,心月就会自明,自性就会敞亮。自性,指诸法各自具有的体性或体相,六祖慧能大师说自性五分法身香,曰:“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无劫害,名戒香。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五、解脱知见香,自心即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可见自性是用此五香熏染自己的内心,不向自身之外去寻找。

有一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一位禅师正撑伞走过,于是就喊道:“禅师,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程如何?”禅师道:“我在雨中,你在檐下;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此人立刻走出屋檐,站在雨中,说道:“现在我也在雨中,该度我了吧?”禅师道:“我也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不被雨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你,而是伞度我。你要被度,不必找我,自找伞去!”这是禅师以不肯借伞来开悟,人要被度不可指望他人,而要靠自己。

自解自悟了妄念,常见明月照本心。自性的自悟是洗尽世间妄念,悟得是将自心归依自己善的本性,回到原本。我们说的是“人之初,性本善”,这样我们就会去除嫉妒之心、谄媚曲迎之心、狂妄自大之心、欺骗虚妄之心、轻视他人之心、慢怠别人之心、偏见固执之心、傲慢自大之心。各人都须靠自己的本性自己来度,方为真正的度。自度好了,何处楼台无月明?方云《何处楼台无月明》纸本 88.8cm×58.9cm 2009年

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

花香月影、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中无处不有禅意,只待慧眼目击而道存,心领而神会。

出于唐代诗人于良史《春山夜月》。宋代禅师虚堂和尚将诗中此句记录于其《虚堂录》之中,则成禅宗名联。全诗为: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钟鸣处,楼台深翠微。

诗人夜游春山,兴之所至,掬水弄花,月在手而香满衣,诗人陶然自醉,乐而忘返。夜风送来隐隐钟声,翘首南望,楼台山寺隐约在翠微深处。诗空灵澄澈,虚堂和尚亦以其表达不期然而然、触目皆是道的禅悟心得。《道一禅师塔铭并序》曰:“(道一)常说:佛不远人,即心而证;法无所著,触境皆如。”意为只要心无执著,无论何时何地,皆可契悟真如。道一及其弟子之世,属洪州宗,在南方成为一大禅系。其提倡“平常心是道”、“触类是道而任心”;主张行住坐卧、应机接物一切处所“直会其道”,表现为天真自然的态势,抛弃传戒、忏悔、诵经、礼佛等传统的形式,使禅宗修行进入活泼、形象、乐天、幽默的境地。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也是佛性道体无所不在、慧眼开时“触目是道”“触境皆如”的佛理表达。《汉书、郊祀志下》:“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如系风捕景,终于可得。”此为“可遇而不可求”的出处。禅宗悟道便是刻意求之则失,无意遇之而得之。佛性道体无形无相无性无状,但又无所不在无时不在。花香月影、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中无处不有禅意,只待慧眼目击而道存,心领而神会。方云《掬水月在手》纸本 173.2cm×91.4cm 2010年

剪一片白云补衲 邀半轮明月看经

顿悟即菩提。

此联为甘肃兰州市名寺白塔寺内的一副对联。寥寥数字活脱勾勒出一位生活清贫而心境洒脱的大德高僧仙风道骨的形象。幽幽白云缭绕僧人身旁,自然修复了那褴褛衣衫。半轮明月之下,僧人看似阅经,实则读月,如六祖慧能所言:“诸佛妙理,岂在文字?”此处其实是借月说事。月光如禅,这里是借明月自修、自悟。借明月明自己的心,读的是自己的心经。其境意趣盎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顿悟是禅宗里相对于渐悟法门的另一个法门,也是慧能提倡的明心见性的法门。顿悟是修行者的思维突变,即“迷闻经劫,悟则刹那间”,是人人皆有佛性而自悟的呈现,即“见真如本性”是不着染概念或烦恼之法;是成佛之境地,即“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顿悟即菩提”。慧能的顿悟学说强调“心生一切法生,心灭一切法灭”,把世间万象归结为心的作用,而常聪进而提出“乾坤大地,常演圆音;日月星辰,每谈实相”。佛性道体遍在于宇宙万物,领会者所听所见无不是佛性道体的真意。

如今,大凡所有的创造性思维皆称之为顿悟。创造性思维通常要经过人的大脑对信息搜集、整理阶段和对信息消化、吸收阶段,从而达到豁然开朗阶段,即顿悟阶段。创造性思维思路开阔,善于从全方位思考,能灵活变换某种因素,从新角度去思考,从一个思路跳到另一个思路,其结果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创造性思维体现了对已有知识构架的升华,这是辩证思维运动之过程。顿悟之时即可见七宝之琉璃世界。这就是知识积淀后创造性思维释放出来的奇妙景象,妙如“剪一片白云补衲,邀半轮明月看经”。方云《邀半轮明月看径》纸本 143.6cm×75.9cm 2010年

狂风才起香林动 正是波中拾砾时

对佛是真真是佛。

此联是北宋中前期的临济宗著名禅师汾阳善昭的《颂古百则》中一则的最后两句。颂古全文是:道吾忽尔见先师,问字开拳显妙机。对佛是真真是佛,药山为破句中疑。狂风才起香林动,正是波中拾砾时。

唐代禅师道吾宗智是药山惟俨禅师的高足。一日,药山手书一字问道吾:“是什么字?”道吾一看是个“佛”字,便道:“佛字。”谁知药山禅师一声大喝:“多口阿师!”如实回答却遭师父呵斥,师父何意?该如何答?这便是参悟此则公案的契机。“佛”字世人皆知,世人说“佛”字时心在佛外。药山禅师法眼雪亮,当即看出道吾的心不在焉,于是当机呵斥。

这首颂古前两句隐括公案,乍读之下,笔调稍嫌平缓,特别是“忽尔”二字,似乎是为了凑足字数的冗笔。但三、四句文意陡振,转入对公案意旨的发掘上。药山写“佛”字问道吾,是想使他超越名相的表象,直楔佛心,并不期望道吾回答具体是什么字。道吾的问题就出在“忽尔”上:他恰恰是在回答的那一瞬间疏忽大意了,参禅求悟,如鸡抱卵,不能有片刻的放逸。道吾回答之时的心境怎样,全视应机的情境而定。药山却能洞知其“忽尔”,这自然是从弟子的神态、语调或动作等极不易为人觉知的细微之处觉察到的。药山察觉到道吾的“忽尔”,遂蓦地截断,犹如蓦拽鼻绳,将牛头拽转过来;如同狂风乍起,吹动香林。这种机法,一似波中拾砾,将道吾意念中的渣滓悉行除去。

禅宗公案,据传统的看法,早在五代时就有一千七百则之多。禅师对其中著名的公案咏唱,以表达自己的欣赏、领悟,形成了颂古。对公案用颂古形式来咏唱,禅宗史上最早的、规模最大的是北宋中前期的临济宗著名禅师汾阳善昭的《颂古百则》。早期禅宗否认语言的指义性。善昭则认为,禅师以文字示禅,学人可通过文字语言来获得解悟。善昭的这种主张,代表了中国禅宗演变的又一个方向,于是,对语言的运用和理解,成了禅僧修行的大事。在这种风气下,善昭首创颂古,不但是他对宋代禅学所作的最大贡献,也是他对宋代文学作出的最大贡献。方云《狂风才起香林动》纸本 88.6cm×61.5cm 2009年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

让心从简而豁达。

此联上联是乾隆皇帝一日独自出宫,来到北京城中天然居酒楼时突发灵感,用回文所题的。回文联,是用回文形式写成的对联,既可顺读,也可倒读,意思颇具趣味。回宫后命众臣应对下联,纪晓岚游览浙江江南明山大佛寺,有感而发对出下联为:“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于是此下联与乾隆的上联成为天然居酒楼的金字招牌。但纪晓岚的同乡张瑶所对的下联曰:“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用语古雅应对工整,与上联相契,且庄禅文化意蕴深厚,余味无穷。“客上天然居”相对的“僧游云隐寺”,两者中的客与僧都不是俗人凡僧,而是“触类是道”之人。“触类是道而任心”,是洪州禅的基本特征。洪州禅亦称洪州宗,始于南岳怀让禅师,实际创立者为洪州道一,即马祖道一。代宗大历四年(公元769年),马祖道一来到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的天元寺(今佑民寺)说法。四方弟子云集洪州,使天元寺成为当时江南佛学中心。洪州禅由此发源。从弘忍、神秀以来,均认为佛性乃是真心、清静心,成佛乃是修得清净心。马祖道一反其道而行之,提倡修禅者应把人的行为结合起来考量,起心动念,弹指、磬咳、扬扇等生命现象,皆是佛性全体之用;善恶苦乐亦是佛性的表现。所谓“触类是道而任心”,任心是禅的实践,只要能明心见性,不断不续任运自在,就能进入成佛的境界。这便是“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所表达的平常心是道的圆融统一。马祖道一认为“道即法界”,又说“道不属修,若言修得,修成还坏”。洪州禅的精神实质是道等同于法界,它超越现象界,超越时空,不在认识之内。“平常心是道”,道只能加以体会。平常心之说更能直示中国禅的特性,更适合中国人的文化背景。《清静经》有云:“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若以清静的本性来化生和养护万物,我们的心灵则会得到更好的修养和生息,生命也将得到升华。

在繁华的世界里,人们的心不约而同地追逐外物,哪有停息的时间?心也变得万分复杂起来,难以从简而豁达。心力是无限的。我们去了解一下世界上所有长寿老人的心态便知什么是心胸开阔、与人为善。这种心态是要体会的,让心从简而豁达。从而到达无意为之。起初,我们将身与心有意加持清静,无住心力,绵绵相持。久而久之,我们会发现,有意变成无意,会成为自然而然,身心会与我们所思融于一体,这也就是“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的状态了。方云《客上天然居》纸本 141.7cm×68.5cm 2009年

客至莫嫌茶味苦 僧居惟有菜根香

人生能随顺诸缘,喜乐之心常在。

此联常见于禅寺客堂门楹上。客人来到不要嫌弃茶味苦涩,僧人的居所中只有菜根的清香。此联是僧人日常生活的写照。生活在矮屋竹篱下、青灯古佛前,尽管清苦,但自有心安理得的悠然、与道同在的陶然。民间多见题有“菜根香”的字画,并以小字注解道:“菜根有味,茶苦余甘;人生随缘,喜乐何难?”此话真可谓意味深长。咬得菜根,清淡有味,茶韵耐品,回甘在喉;人生能随顺诸缘,喜乐之心常在。

菜根香是品出来的,是自己甘愿承受的清苦,是清苦中自己所体会的甘甜,这便是清苦自甘。

清苦自甘的典型公案要数达摩面壁的事迹。相传梁武帝时期,南天竺人菩提达摩航海至广州。因梁武帝笃信佛,达摩至南朝都城建业会见梁武帝,面谈不契,遂一苇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阳,后到嵩山少林寺。嵩山五乳峰上有一个方门朝阳的天然石洞,洞前有一块小草坪,周围浓荫蔽日,不见天空。达摩就把这个天然石洞作为他修性坐禅之地,整日面对石壁,盘膝静坐。他不说法,不持律,双眼闭目,五心朝天,在明心见性上用功,在思想深处苦心炼磨,进入思想高度集中的入定之境。开定后,达摩就站起来,活动四肢,待倦怠恢复后继续坐禅。就这样,入定,开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整整面壁了十年。当他离开石洞的时候,其影像印入他坐禅对面的那块石头上,人们把那块石头称为“达摩面壁影石”,把那个天然石洞称为“达摩面壁洞”。面壁十年如一日,大彻大悟的人敢于如此正视自己,敢于正视自己的人才方可步入如此的幸福彼岸,这就是清苦自甘。《菜根谭》里有云:“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人心安于清贫,才住得稳茅屋;性定于自足,才品得出菜根香。修禅的目的在于认识本性。心安性定者才是不为物役者,才是自由自在的人。对世人而言,拿得起放得下,便可活得真实、活得自然。有一个故事说:一天,一个老和尚携一个小和尚远游,途遇一条河;见一女子正想过河,却又不敢过。老和尚便主动背那女子蹚过了河,然后放下女子,与小和尚继续赶路。小和尚不禁一路心里犯嘀咕,最后终于忍不住了,说:师父,你犯戒了,怎么背了女人?老和尚叹道:我早已放下,你却迟迟放不下!

你放不下,才把所有的问题堆积于心,那样在天平中,你的那颗心很沉重,就会滑落于天平,落入无尽的深渊。不要难为自己,拿得起,放得下;放得下才拿得起,给自己释怀,菜根就自然飘香。方云《客至莫嫌茶味苦》纸本 137cm×68.5cm 2009年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人无所不容

日日是好日,处处是佳景。

此联悬挂于四川峨眉山灵岩寺弥勒佛殿。其意为,古今诸多之事,我一笑了之;天地无限之大,我无所不容。此联彰显弥勒佛视万物一如,与天地为一,气量之大,无与伦比;境界之高,难以超越。弥勒佛,即弥勒菩萨,也为“未来佛”。《弥勒成佛经》曰,弥勒率弟子至耆阇啒山唤醒于“灭尽定”中的大迦叶,从受释迦佛遗留的僧伽梨(袈裟的一种),继承释迦为佛。因至时将为佛,故又称“弥勒佛”、“弥勒如来”。中国弥勒的信仰始于南北朝,现在中国的寺庙之中皆可见其造像。其大腹有度、笑容可掬、懒散随意。起初,弥勒佛像并非如此。五代时,有一契此和尚,为浙江奉化一禅宗游僧。其心宽体胖,袒胸露腹,日日背一布袋,行于市景,乞食为生,人称“布袋和尚”。因其天天笑口常开,喜悦自在,所以也称之为“笑和尚”。其圆寂之时,说《辞世偈》曰:“弥勒其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以此,众人以为布袋和尚为弥勒佛之化身,后人以其形象而塑造弥勒佛之像。现在我们见到的造型,是中国民间将弥勒信仰与布袋和尚的传说合一而成。寺庙之中,有关弥勒佛对联颇多,如: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忘情岁月;开口便笑,得意春风。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眼前都是有缘人,相见相亲,怎不满腔欢堂?世间尽是难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笑呵呵坐山门外,觑着去的去,来的来,皱眼愁眉,都是他自寻烦恼;坦荡荡携布袋中,休论空不空,有不有,含哺鼓腹,与斯世同庆太平。肚肠宽肥容世事,大!大!大!心肺清净笑人生,哈!哈!哈!

以上对联,境界各异,然而,笑呵呵坐山门外,觑着去的去、来的来,皱眼愁眉,皆为他自寻烦恼,坦荡荡携布袋中,休论空不空、有不有,含哺鼓腹,与斯世同庆太平。以世人俗眼观之,世间之事,皆为难耐之事;以禅宗法眼观之,世间难耐之事,因人自寻而得。若放下世俗的观念,且可无所不容,无所不包;和光同尘,与世同乐,便是:日日是好日,处处是佳景。方云《开口便笑》瓷板 82.2cm×49.5cm 2011年

两手把大地山河捏扁搓圆,洒向空中,毫无色相 一口将先天祖气咀来嚼去,吞在肚里,放出光明

没有我执就可以将潜在的智慧显现出来,成为觉悟者。

此联是清代舒藻题赠昆明西北郊玉案山上筇竹寺的对联。筇竹寺内有清代黎广修所雕塑的五彩泥塑五百罗汉像。这些塑像闻名海内外,已是国宝级文物。五百罗汉像造型生动,形象各异,极有艺术价值。此联的意思是:黎广修两手把大地山河的泥土,捏扁搓圆,塑造了五百罗汉,把罗汉的精神洒向空中,不见任何色相的粘滞。五百罗汉一口气吞下释迦牟尼的嘱托,常住世间守护佛法而不入涅槃,且将佛祖的精神咀来嚼去,从心里放出光明而普度众生。罗汉,阿罗汉的简称,又名阿罗河。阿罗汉最早从印度传入中国,其意为杀贼、应供或不生。杀贼是帮助人杀除生活中的一切烦恼,应供是可以接受天地间人天供养,不生是显示他不在生死轮回了。在大乘佛教中罗汉低于佛和菩萨。罗汉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以及五百罗汉之说。十六罗汉受到中国佛教教徒的普遍信仰,敦煌千佛洞第十六窟晚唐壁画中就有十六罗汉像。十八罗汉由十六罗汉演变而来。而五百罗汉,通常是指佛陀在世时常随教化的大比丘众五百阿罗汉。在佛教经典中的“五百”并不意味着固定的数字,而有众多之意。相传罗汉本为佛教小乘追求的终极目标,但是在佛祖释迦牟尼的规劝和鼓励下,所有罗汉们皆回小向大,“往世不涅”,帮助维护大乘佛教,于是在大乘佛教里罗汉们也有了罗汉们的地位、角色和作为。

佛教中所说的我执,意为人类执著于自我的缺点,包含贪、嗔、痴。消除已有的我执便是信佛者的一个修炼目标。没有我执就可以将潜在的智慧显现出来,成为觉悟者。克服自我的贪、嗔、痴便超越我执,可一口将先天祖气咀来嚼去,记在心里,放出光明的大愿。方云《毫无色相》金卡 60.5cm×44.5cm 2008年

面壁十年,常敲着晨钟暮鼓 阳春三月,倒听些竹笛山歌

你只要脚趾点地,大地就会呈现七宝琉璃世界。

此联是周南题赠云南鹤庆天子寺庙的对联。上联说的是禅宗的始祖达摩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修禅十年苦修的典故,这里说明万念俱灰、一心修禅的行为。下联说的是开悟之后的释然,没有面壁十年就没有“阳春三月,倒听些竹笛山歌”的怡然自得。开悟之后,满眼尽是春意盎然,满耳尽是佛韵圆音,是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感受。开悟,亦即“生命动力开发”,是在一定环境内人格与心智在受外部力的作用下的自动反应而达到明心见性的境界。开悟通常有三个过程: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第一个过程的“见”,是指观察、直觉,是对世界万物的感知。人作为一个主体,去观察所有的事物时只能观察到事物的一部分,不可能观察到它的全部,所以说只是一个假象而已,也只能为“只是”而已。第一过程也是“烦恼即菩提”、菩提就在烦恼中,即“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第二个过程“见”的不是山。这里的“不是”与第一过程的“只是”正好相反,第一过程是肯定;第二个过程是否定了假象,否定错误,实事求是地去探索事物的实质和全部。这里的“不是”指不是事物的真相、实质。此过程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才能真正见性。第三个过程既不是对事物表面上的认识,也不仅是否定假象。这个“还是”就是识得事物的本真,是从本质上联想到发展出的事物。见山的三个过程是未悟、初悟到彻悟的过程,是修禅之前的见解、修禅之时而有所契会的见解、最终开悟后的见解。

开悟是返回人纯真的精神家园,重见本来面目。东方人崇尚“人之初,性本善”的理念。禅宗所说的人回到之初不仅是完善自身,更重要的是与他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独乐乐不是乐,只有众乐乐才是和谐的基础。《佛说无量寿经》有语“普欲度脱一切众生”,可见成佛是自觉觉他,是自利利他,大家都圆满是我们修禅的最终目的。为了能达到此境界,佛说人人皆可成佛。觉悟之人,何时不是阳春三月,何处不闻竹笛山歌?有一则小故事说,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弟子们就问佛:“为什么其他国土都那么清净庄严,而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如此污垢呢?”佛说:“你怎么知道娑婆世界不庄严?此时,你只要脚趾点地,大地就会呈现七宝琉璃世界。”佛是在说,一切法都是由心生的,有什么样的心,就显现什么样的世界。有好心境见到的是阳春三月,有好心境听到的皆是竹笛山歌。方云《面壁十年》瓷板 82.6cm×49.9cm 2012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