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生诠论:生态养生1236 健康新法则(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6 10:18:11

点击下载

作者:刘长喜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生态养生诠论:生态养生1236 健康新法则

生态养生诠论:生态养生1236 健康新法则试读:

再版前言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人的基本需求。健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征,没有健康,就没有高品质的生活;没有健康,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就无从谈起。养生保健是维护健康、促进健康、延年益寿的重要保障。自古以来,祖国传统的养生文化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均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不断昌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迄今为止仍然备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广泛推崇。然而,海纳百川、虚怀若谷的中华民族,不能对西方医学飞速发展所带来的新思维新方法予以漠视,更不可对近些年在西方广泛推行的“健康管理”为人类健康做出的巨大贡献置之不理。“生态养生1236健康新法则”就是在祖国传统养生文化基础上,结合西方健康管理理论与实践所提出的十分适合于我国居民养生保健、延年益寿需求的健康综合促进系统工程。不管男女老少,不分时间地点,不问健康状况,只要遵循这一健康新法则并努力践行之,就一定有助于远离疾病困扰、天年不病。

值此《生态养生诠论》再版之际,我心潮澎湃,百感交集。难忘通宵达旦的日日夜夜,更难忘在我成长过程中给予我多方关爱的每位恩人。首先我要由衷感谢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对本书修改工作给予的高度关注,并为本次再版作序;感谢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卫生部原副部长王陇德院士自始至终对本书的撰写给予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莫大的鼓舞,王院士对本书内容的字斟句酌和诚恳的意见和建议,不仅使本书的立论更趋完善,而且其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也令我感动不已;感谢我的恩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李连达院士在本书的体例、内容、文字等各个方面的指导和不厌其烦的校对;感谢我的恩师——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部脊山洋右教授在健康管理理论尤其是“日本厚生劳动省健康局颁布的日本标准体检和保健指导程序”的详细解释和相关文献资料的汇总;感谢我的师傅——青城派武术掌门人、全球中华文化艺术薪传奖之中华武艺奖获得者刘绥滨大师在运动养生章节给予的指导和帮助,尤其是秘不外传的青城玄门太极拳十八式的公诸于众,完全得益于刘掌门的全力支持并亲身传授和拍照;更要感谢我八十七岁的老母亲、我的爱妻甄玲梅女士以及所有家人在生活、工作等方面的无限关爱,是他们的无私奉献才使我能够专心致志、不遗余力地投身于工作;感谢我生命中所有的人!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书在出版发行过程中得到中华生态养生协会、全国老干部健康指导委员会、中国老年产业协会宜居养生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华夏银行北京分行、招商银行北京分行、聚成集团华商书院、超越极限集团富布斯导师商学院、长江商学院、北大PE投资联盟、山东安然纳米集团、宿迁古徐置业有限公司、慈惠会养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金图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推介,并组织专题讲座和系统培训,借此机会致以诚挚的感谢!山东银色世纪公司在本书的理论架构尤其是“生态养生1236健康新法则”的综合概括方面给予了鼎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并在全国各地不断推广和应用以健康管理为主线的生态养生理论与实践,同时把“保健食品开发研究及其营销管理模式的理论体系”作为保健食品市场销售的重要依据,经过数十万中老年人的切身验证,不仅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也使得本书的理论体系有了应用实践的基础保证。北京电视台养生堂、广东电视台武林探秘、青岛电视台民生开讲等栏目连续播出了生态养生专题系列讲座,使数以万计的民众因生态养生理论与实践而受益。借此机会,我要由衷地说声:谢谢!感恩!

回想起大学时代就读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系的岁岁月月,三十年前的朝朝暮暮仿佛就在眼前。我一边研读博大精深、字句晦涩的中医著作和理论,一边学习西医的基础和临床知识,还经常和几位同学一起骑自行车到十余公里外的哈尔滨医科大学听课,青春的活力和对医学知识的渴求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上体现着。本科毕业后考取了中医药与免疫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完成了“益肾活络汤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的临床和免疫学研究”课题,并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大学和研究生时代的学习、生活和科研经历,为我的医药保健探索之路奠定了扎实基础。汲取中华传统养生文化精粹,借鉴现代医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服务于中华民族健康事业的宏愿就从那一刻萌动,经世致用便在心灵深处盘结。

东渡扶桑,赴日本学习医药保健品工艺卫生学和营养流行病学的八年,不仅进一步丰富了我的医学养生保健知识,更使我对平衡膳食、适当运动、综合养生方能健康长寿的内涵有了全新的理解。日本国从政府到民间、从达官贵人到普通百姓,均对汉方医药情有独钟,对养生保健高度重视,而且为了让国人从儿童开始就了解饮食营养对慢性病防治的重要性,以国家法律的形式颁布了《饮食教育基本法》,并编排在小学生的课本中作为基础教育内容。日本国正是由于大力宣传、普及慢性病防治的相关知识,其高血压病等慢性病的患病率在近半个世纪内逐年下降。2002年,日本超百岁老人已近18000人,女性平均寿命达87.6岁,成为世界第一长寿国。

祖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所取得的辉煌业绩令世界震惊,与此同时,各种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病也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转型,逐步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等慢性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在不断提高,并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严重威胁居民的身体健康,影响生活质量。2004~2005年,我国居民前五位死亡原因依次是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以及损伤和中毒,其中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累计占总死亡的75%。新近出版的2006年人才蓝皮书指出,七成高级知识分子处于“过劳死”的边缘,九成外企员工处于过度疲劳或亚健康状态,其中5%可能会发生“过劳死”。社会精英尤其是企业家们英年早逝的现象层出不穷,过劳死几乎成了社会精英的代名词。近四十年,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快速增长趋势,1950~1970年我国高血压患者每年增加100万;1980~1990年每年增加300多万;1991~2002年每年增加约700万。我国城乡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属于世界较高水平,每年癌症发病人数约180万~200万,死亡140万~150万。每死亡5人中,即有1人死于癌症。2004~2005年死亡率比20世纪70年代中期增加了83.1%,比90年代初期增加了25.5%。与环境、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肺癌、肝癌、结(直)肠癌、女性乳腺癌等死亡率及其构成均呈上升趋势,其中肺癌上升了465%,乳腺癌上升了96%。我国20岁以上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已达9.3%,推算病人数约为9200万;糖尿病前期患病率达15.5%,推算处于此阶段人群约1.48亿,成为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因常见慢性病住院一次一般要花掉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一半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的1.5倍。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15年,我国由于慢性病造成的直接医疗费用就将高达5000多亿美元。慢性病不仅影响到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对卫生服务系统造成了巨大压力,而且也严重消耗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和资源。

面对各种慢性病节节攀升,日益危害人类健康的严峻局面,如何预防就成了关键,而预防的首要任务就是普及预防知识和增强预防意识。毫不客气地说,在这方面我国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科学研究证实,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使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减少55%;早期防治高血压病可使高血压病的并发症减少50%。因此,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对高血压病的正确早期治疗,约3/4的高血压病及其引发的慢性病可以预防和控制。美国自20世纪50~60年代开始的心血管病社区人群防治,被国际学术界视为楷模。1991年美国高血压病的知晓率从1971年的50%上升到84%,控制率从16%达到30%~50%;脑中风的发生率则减少了50%~70%。诚然,我国众多医疗卫生专家以及爱好健康科普事业的各界人士,在宣传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业绩,推动了健康科普事业的发展。但是,全面系统梳理祖国传统养生文化精粹,并用现代医学、现代营养学、运动科学等多学科相关知识予以诠释和论述,以生态养生1236健康新法则为主线,以西方健康管理理论与实践为指导,以综合、全面、整体养生的“木桶理论”为核心,系统阐述情志、饮食、运动、起居、食药、四季六大养生技术和方法的专著,本书尚属首例。

本书自2010年3月初版发行后蒙得众多学者和友人的关怀,也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运动养生部分新增的“无极健身棒”和“躯干蛇行功”等内容,是本人在广泛收集整理民间传统健身术的同时,经过十余载刻苦习练和不断研究总结后的创新。首次披露,必将为本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增加新的亮点。

本书既可作为养生康复、卫生保健、预防医学等专业人员的参考书籍,又是注重自我养生保健、健体强身、延年益寿的生态养生爱好者不可或缺的行动规范。当然,由于本人精力有限、才疏学浅,书中难免有立论偏颇、思想局限、词不达意之处,诚望广大读者斧正。刘长喜辛卯年丙申月于北京

原序【一】

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是幸福快乐的基础,是国家文明的标志,是社会和谐的象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然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带给人们丰富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饮食起居和生活习惯。因膳食不平衡和身体活动不足等为主要原因引起的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或危害国民健康的突出问题。根据《2009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居民慢性疾病患病率从2003年的12.33%上升至2008年的15.74%,其中高血压患病率从2003年的2.62%增长为2008年的5.49%,糖尿病患病率从2003年的0.56%增加至2008年的1.07%,脑血管病从2003年的0.66%提高到2008年的0.97%。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经超过1.6亿人,冠心病的患病人数已达5000万人。最近发表在国际著名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关于中国糖尿病患病情况的研究结果显示:20岁以上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已达9.3%,推算病人数约为9200万;糖尿病前期患病率达15.5%,推算处于此阶段人群约1.48亿。这将会使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等重点慢性病患病率更加快速地增长,给国民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控制我国慢性病即将“井喷”的局面已“刻不容缓”。面对生活习惯与行为疾病不断增加的严峻形势,药物、手术、医院、医生所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惟一可行的是每个人都从自己做起,积极行动起来,摒弃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实践者和受益者。

在这一大背景下,卫生工作者和一些业余科普爱好者开始热衷于传播健康知识,各类健康知识讲座此起彼伏,各种养生保健书籍层出不穷,对唤醒全民健康意识、改善国民生活方式、行为和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有个别人在相关知识传播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抛出一些不符合科学的言论甚至是谬论,被不明真相的群众奉为“金科玉律”。前几年,台湾的一位所谓“营养学家”发表了“牛奶有害论”,曾轰动一时,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为此,科普一定是要在“科学”的基础上普及知识。如果没有足够的循证医学依据,那么,所谓的“科普”就成为伪科学,必须坚决予以反对。

养生保健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生活起居、日常饮食等方方面面,其理论和方法众说纷纭,各种立说琳琅满目。能够在汗牛充栋的古典文献中梳理出具有现代科学基础的养生保健精粹,并能以健康管理理论与方法为指导,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种东西方文化的完美结合绝非易事。长喜博士在现代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挖掘祖国传统医药宝藏,借鉴西方十分盛行的健康管理理论与实践,以系统、全面、通俗的方式,撰写了这本《生态养生诠论》,实属一种可喜的尝试。本书提出的“生态养生1236健康新法则”,从学习一种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出发,按照健康监测、健康评估、健康干预三大步骤,全面实施情志、饮食、运动、起居、食药、四季等六个养生技术和方法,形成系统、全面、综合养生的“生态养生木桶理论”。此书既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生态养生的系统理论,也为实际操作提供了简便易行的具体方法,可谓健康科普、综合养生的心血力作。如能依书中所述方法从日常生活起居中注重养生保健,就一定能够做到“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就一定能够实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经营健康,享用生命;生态养生,天年不病;掌握健康钥匙,拥有幸福人生!传播健康知识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支持以及专家学者们的积极努力,更需要全民的自觉行动。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人人关注健康、人人享有健康”的美好愿景!王陇德2010年3月(王陇德,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会长。)

世间万物最宝贵者,莫过人之生命。正所谓“人命至重,贵于千金”。养生祛病、健康长寿,是人类的永恒追求。时下,养生热潮正遍及全球,各类养生著述目不暇接,既有严谨求实的科学著作,也难免混杂立论偏颇、缺乏科学基础的鱼目之品。

原序【二】

《黄帝内经》云:“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庚寅虎年岁首,新春戊寅月中,展读品味《生态养生诠论》书稿,衷心赞叹其完美结合了中华传统养生文化精粹与西方健康管理理论与实践,犹如春阳勃发跃升之势,确属推陈出新之心血力作。约略言之,《生态养生诠论》一书之不同凡响处,大致有如下几点。

一、所提出的“生态养生1236健康新法则”,是遵循全面养生观而创立的系统、完善的健康养生方法体系,是对生态养生理论框架的重大整合。“天地之间,人为贵”。生命之花是宇宙发展、演化到高级阶段的特殊产物,人作为一个有机体是宇宙间无可比拟的复杂巨系统。生态健康观认为,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或不羸弱,而且是人的身体和精神心理与其生存环境的和谐适应与良性互动。与此相应,呵护生命、维护健康的生态养生,则是一项复杂、多元的系统工程,必须以综合养生论或全面养生观作为统领并加以实施,才能达到科学养生、全面养生的目标。长喜博士基于“养生木桶理论”,提倡情志、饮食、运动、起居、食药、四季之六大养生保健板块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综合养生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其立论全面、系统,是对生态养生理论框架的一次重大整合。

二、在融合传统养生精髓、现代科学新知及个人创新成果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诠释和论述了生态养生的理论和具体方法,具有继承、开放、创新、求实的精神。生态养生学是以祖国传统养生文化为核心,以现代医学、现代营养学、全科医学和自我保健医学等新成果为依据,以健康管理理论与实践为指导,所形成的一门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健康长寿的新学科。生态养生学科交叉性、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系统“诠论”生态养生难度颇大。长喜博士在大学本科和硕士阶段主攻中医学、中医药与免疫学,致力研悟《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华传统生态医学体系;硕士毕业后东渡扶桑,系统学习现代医学、现代营养学、流行病学、医药工程学、自我保健医学等。回国后,经过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审评中心的工作历练,在融汇古今、贯通中西的基础上,近年来在保健食品的开发方面也有系列创新成果问世。正是这种广博、丰厚的知识底蕴,使《生态养生诠论》能融合传统养生文化精髓、现代科学新知及个人创新成果,全面、系统地诠释和论述生态养生的理论和具体方法,是继承、开放、创新、求实的典范。

三、在写作方式上,集严谨求实的系统诠释论证和深入浅出的轻松趣味解说于一体,属于科普性著作。科学技术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而科学普及作为科学技术通向人类社会的桥梁,则是人类历史永恒的主题。撰写科普著作,推动科学普及,是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科普一定是在科学基础之上的普及,任何缺乏循证医学基础的讯息不仅起不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而且还会给人们造成错误的理解、认识甚至伤害。《生态养生诠论》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必将为人类健康做出积极贡献。李连达2010、三(李连达,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

第一章 生态养生提出的背景 经营健康 享用生命

第一节 医学模式变迁的人文思考

医学模式的哲学概念在于医学观和方法论,是人们对健康、医学教育、医学科研、疾病防治等医学问题认识的思维方式和全部医学手段。随着世界文明的不断进步,医学模式也在不断地变革与发展,生物医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时代的要求,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也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生物-心理-生态医学模式是二十一世纪最具生命力、最能体现现代文明的全新医学模式。

一、医学模式的演变

(一)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是人们对于健康和疾病的综合认识,医学模式的诞生和演变是与人类认识水平的发展相适应的。从医学史的发展来看,医学模式的客观基础是医学实践,是人们长期与疾病作斗争过程中行为和方法的概括,是医学实践的产物。因此,医学模式具有时代特征,与同时期的社会生活环境、政治制度、经济水平及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另外,医学模式的主观基础是思维方式。医学模式试图对健康和疾病的内在机制及相互联系做出直观而简洁的描述,以明确思路,提高医学实践的效率。这种主观对客观的认识和反映是靠思维来完成的,这种内部相互关联、相互依存以及外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统一就体现在思维方式上。(二)医学模式的历史演变

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人类已有300万年的历史。生态环境的剧变、严峻的自然选择,迫使人类从其起源到以后的体质演化,都必须与自然展开艰苦的斗争,其中包括与疾病及损伤的斗争。因此,日积月累,人类便逐渐具有了预防某些疾病、养生保健以及医治伤痛的经验和能力。在医学史上,将公元前300万年以前的自救性的“医疗”行为称为“前人类医学活动”。由于这是一种完全处于动物趋利避害本能支配下的活动,所以又叫“本能医学”或“动物医学”,尚没有一定的较为成型的“医学模式”。

从300万年前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人类医学活动,逐步完成了从本能医学向巫术医学的转化,并形成巫术医学模式。

本能医学与人类医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人类医学是人类进化的产物,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指标之一,人类医学是一种主动的、有意识的、有明确目标的医疗活动,其医学行为是后天习得的,由经验传授和积累所构成的。与此同时,它的实施过程有人的思维活动参与,并为之做出某种说明、记录、改进以及探讨等阐释活动,医学理论由此萌生。

此后,随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模式也大致经历了宗教神学的医学模式、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机械唯物论的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演变过程。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又相继提出整体医学模式、大小宇宙相应模式、卫生生态学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伦理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环生物医学模式、大生态医学模式等诸多医学模式。

现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仍是占主导地位的医学模式,但是生物-心理-生态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医学模式将具有广泛的未来,必将为人类的进步和医药卫生事业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948年,WHO签署宪章时明确了健康的社会学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羸弱,而且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三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态。”这一定义从人的生物属性、意识属性和社会属性三方面进行了论述,是迄今为止较为公认的健康概念。

人作为一种高级动物,其生物属性是从本质上把人看成是自然界中进化到最高层次的生物体,它的宏观、微观结构、功能、致病因素引起的变化,对各种治疗手段产生的反应都同生物界中其他种属有类似之处,这就是生物医学的核心。人在生物属性的基础上形成了意识属性,即人类有意识、有思维的复杂精神活动,从而有别于其他生物。所以,人的健康不单是躯体的健康,还应有心理的健康;反之,患病也不应仅指躯体受损,同时也包括心理障碍或精神疾患。此外,人并非单一的个体,不同种族、不同群体、不同关系形成了人的社会属性,社会属性说明了人是社会化的高等动物,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现代社会工业化污染所致的公害病、交通伤害、家庭冲突、吸毒、自杀、性传播疾病、人口老龄化、各类恐怖活动,以及从未间断过的局部战争等问题更驱使医学社会化。因此,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有学者强调要从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结合的基础上认识健康和疾病的问题。1977年,美国曼彻斯特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和内科教授恩格尔指出:“生物医学逐渐演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是医学发展的必然。”其认为应从生物、心理、社会的角度看待病人、看待疾病、看待医学,以取代以往单从生物学角度看问题的观点,形成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主张应从更高层次上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方面来认知人类的健康和疾病,认识医学的功能,从而把人们的医学观念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并对医学相关的各个学科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变化。

恩格尔认为:“为了理解疾病的决定因素以及达到合理的治疗和卫生保健模式,医学模式也必须考虑到病人。”这一主张避免了医学向以昂贵的治疗方法治疗少数人疾病的方向努力,以昂贵的代价去谋求医疗技术的进步。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包括病人和疾病,也包括社会环境,强调医学关注的不应仅仅是患者,而且要关注人类健康和社会利益;不仅要关注疾病的预防与治疗,而且要关注人的生命质量,尊重人权与尊严;不仅要求医生体察疾病,而且要掌握病人的心理,注重心理治疗;不仅要注重改善人们的医疗卫生条件,而且要重视人们的社会环境,使医学的目的上升到生物与社会统一、治疗与预防统一、生理与心理统一、技术与道德统一的高度。

二、生物-心理-生态医学模式

(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变化的要求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虽然是目前国内外备受推崇的一种医学模式,较以往的生物医学模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尚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其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没有辩证地说明生物-心理-社会构成因素的主次关系,容易使人产生三者平行并列或偏重心理、社会的错觉,使医学的本质发生改变;没有完整全面地涵盖现代医学或医学发展不同时期所带来的多种与医学相关学科的变化;不能具体地适用于不同医学层次和不同医学实践的要求。

其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自然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认识不足,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健康的重要保障这一主题,过多强调了社会环境。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类与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地球上从人类诞生开始,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脚步就从未停止。时至今日,当人们意识到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时,人类早已尝到了自酿的苦酒。

①水污染和空气污染:2007年5月末,江苏无锡太湖水域蓝藻暴发。无锡市区80%以上家庭的饮用水源遭到污染,城市供水陷于瘫痪,富裕的无锡人只能“开着宝马喝脏水”。据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06年中国COD(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全国七大水系监测断面中62%受到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90%受到污染,平均每两天发生一起突发性环境事故,群众对环境问题的投诉增加了三成。现代人生活在汽车的轮子上,也生活在由汽车、工厂所排出的污染的大气中。水也是一样,美国环保署曾对水源做了检测,竟然检出700多种水污染物,其中至少有22种是致癌物质!水和大气污染,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重金属污染,包括铅、汞、铝、镉、砷等;二是化学污染,如氯、甲苯等等;三是细菌、动物排泄物、硝酸盐等。

正是这些成分,被许多研究机构认定为老年痴呆症、癌症、高血压、儿童智力受损和免疫力降低的罪魁祸首。今天兴起的环保运动表明,人类已经痛彻地感受到了这种威胁正在夺去他们的生命和健康。②森林、植被的严重破坏:以发展经济为代价的肆意采伐、耕作,造成森林锐减、土地沙漠化、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物物种不断灭绝等全球性的生态危机。③温室气体(GHG)排放量猛增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温室气体是指大气中自然或人为产生的气体成分,它们能够吸收和释放地球表面、大气和云层发出的热红外辐射光谱内特定波长的辐射,该特性导致温室效应。水蒸气(HO)、二氧化碳(CO)、氧化亚氮(NO)、甲烷(CH)2224和臭氧(O)是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此外,大气中还有许3多完全人为产生的温室气体,如《蒙特利尔议定书》所涉及的卤烃和其他含氯和含溴的物质。除CO、NO和CH外,《京都议定书》将六224氟化硫(SF)、氢氟碳化物(HFC)和全氟化碳(PFC)定为温室6气体。世界许多国家正在紧密合作,积极努力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但是阻止地球变暖需要全球之力、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④电磁波辐射:今天的您,用手机打电话,用微波炉、电磁炉做饭,在办公室面对电脑,在家看电视,您的孩子正在您脚下开心地玩电动汽车,这是一幅现代化的生活美景。可您知不知道,您因此每天生活在辐射之中。许多国家的研究显示,这种电磁波的辐射,将可能导致脑瘤、血癌、胸腺萎缩和内分泌失调并损害免疫系统。⑤室内化学污染:现代家庭装修得越来越华丽,但是却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室内环境的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的伤害。⑥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污染:自然生态被严重破坏还表现为,人类生活越是趋于现代化,其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就越来越多,而且越难处理。据估计,全世界每年新增垃圾大约100亿吨左右。如何处理垃圾已成为令人头痛的难题,因为处理不仅需花去大量费用,而且有些处理方式将不可避免地产生二次污染。我国虽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工业和生活垃圾同样成为不可回避而且日趋严重的难题。我国许多城市,均已陷入垃圾的重围之中。由于现代人普遍使用化学物质,包括各类塑料制品、洗涤剂、稀释剂及其他产品,加之有机氯、有机磷的广泛使用及其残存积累,自然环境中又出现了一类叫做环境激素的物质。这是一类由于人类活动而释放到环境中的影响和搅乱生物内分泌系统的有害化学物质的总称。其危害主要是对生殖系统和生殖能力造成的影响,导致动物和人类生殖力下降,诱发睾丸癌和乳腺癌等。自从进入工业化进程以来,人类制造的化学物质已达近千万种。目前,怀疑对人类健康有直接影响的化学物质约有200多种,大约六七十种化学合成物能够被证明属于环境激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无论野生生物还是人类,几乎都生活在环境激素的包围之中。

其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虽然注重了人体内在病因的探究,但是对于人类机体内环境变化的原因认知不足。(1)食物毒:食物污染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类。①肉制品中荷尔蒙增加;②人类在养殖、种植业中滥用抗生素,导致的畜禽蛋等抗生素残留;③辐照食物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得到重视;④食物中的农药残留问题严重;⑤油炸食物造成的反相脂肪酸、苯并芘等致癌物;⑥食品添加剂的长期大量食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虽然单就某一食物来说,其使用的添加剂符合国家有关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但是目前的法律法规尚没有标准限制消费者同时食用几种富含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尤其是防腐剂、甜味剂等的大量长期使用对健康的危害极大;⑦三聚氰胺等未经批准的化学成分造成的严重慢性食源性疾病日益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2)药物毒:“是药三分毒”,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表明,地球上每七人就有一人死于药物的毒副作用。据中国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报告,近几年来,在我国住院病人中,每年有19.2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药源性死亡人数竟是主要传染病死亡人数的10倍以上!每年,我国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住院治疗的病人达250万人,其中50万人为严重反应。(3)体内垃圾:①体液酸性化,由于动物性食物摄入过多,缺乏运动而造成机体能量的堆积,使体液逐渐偏向酸性,导致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②血脂高、血液黏滞度升高,是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③肠道菌群微生态环境由于长期食用有毒有害或者污染的食物而发生变化,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④粗纤维食物摄入不足导致便秘的人越来越多,长期习惯性便秘使体内毒素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也是机体健康的头号杀手。

其四,千百年来,人类独具的思维能力以及对自身、对世界的好奇本性,使它从未停止过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将向何处去?”这个终极问题的探索。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将使人类可以用纯生物的语言,从人类自身的结构中寻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是,克隆羊“多莉”的诞生、人类胚胎被成功的克隆,使这一似乎要解决的问题再次面临新的挑战。“人到底是什么?”这第三种人(男人、女人之外)——克隆人如何归类?纲、目、科、属如何确定?克隆人的医学、法律、社会、伦理等诸多的问题如何解决?生命是否因此丧失尊严,人伦是否因此陷入混乱,人种是否因此萎缩退化。克隆技术是否会导致基因的多样性消失而降低物种进化潜力,降低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进而危及生态平衡和人类安全,使物种走向灭绝。如果用基因组这个“上帝创造生命的语言”来创造新的生命——人造人(第四种人),你希望它是什么肤色、是蓝眼睛还是黑眼睛,长几只耳朵、几张嘴、几只手和几条腿……无疑,这些都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能解决的问题。(二)二十一世纪呼唤新的医学模式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提高,对健康的要求也从不同侧面发生了变化。人们已不再局限于拥有先进的医疗手段,而更加注重养生保健,预防为主。

然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为医学的进步增添了许多新技术、新方法,CT、核磁共振、血管造影、心脏搭桥手术、人工心脏、人工关节等一系列新的医疗手段令人目不暇接,给人类战胜疾病、保持健康长寿描绘了美妙的前景,但是生存环境的恶化、自然环境的破坏等又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新的威胁。疾病不仅没有消灭,反而愈治愈多,虽然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延长了人类寿命,但各种慢性病、退行性疾病、老年病成了令人头痛的问题。

在热带地区,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并缺乏国际援助,疟疾等热带病仍在肆虐;曾被有效控制的结核病在发达国家卷土重来;艾滋病的流行大有摧毁“疾病将被征服”的信仰之势,导致对医学失望和怀疑的气氛更浓;SARS、禽流感、疯牛病、手足口病、甲型HN流感等急11性传染性疾病的大流行,提醒人类必须反思各种各样的抗菌素、抗病毒药物以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发的疫苗究竟能给人类健康带来什么?研发疫苗的速度能赶上病毒变异的速度吗?不从自然环境来根本解决人类生存环境问题,未来还会有新的更大的传染性疾病大流行!另外,克隆技术的发展引发对其可能出现的后果的恐惧日益增长,对可能出现的“克隆人”、“人造人”带来的医学问题更是茫然。医学技术究竟该向何处发展呢,医学真正的使命是什么呢?二十一世纪随着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战略方针的卫生事业不断向优化生存环境、提高生命质量和增进身心健康为重点方向的转化,医学模式也必将随之发生重大变革。生物-心理-生态医学思想正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必将为二十一世纪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构建与时俱进的全新医学模式,具有广泛的前景,必将被越来越多的仁人志士所认识。(三)生物-心理-生态医学模式的愿景

经历了1400万年的自然演化,腊玛古猿进化成人类。人是自然进化中的产物,所以人应该是自然的人,人的机体、意识形态(精神和心理)与生存环境是息息相关的。人类之间,人类与自然界的万物之间都应在相互包容中和谐共生,并使其向更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生物-心理-生态医学模式以生物医学为基础,并在兼顾精神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的同时,强调自然生态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即人们在预防疾病、治疗诊断疾病、促进早日康复以及提高健康水平、延年益寿等方面积极努力的同时,不仅要考虑心理和社会因素,还要考虑人类所处的整体生态环境、物种进化对健康的影响。所以,生物-心理-生态医学模式将医学的境界上升到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实现自然人类(有别于克隆人、人造人)的最佳生存状态。医学本身及其相关的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社会医学、医学环境学、医学教育学、卫生管理学、卫生法学、卫生经济学、卫生生态学等各学科也将以此为导向,为达此目的服务,使人的机体、精神心理状态能够与优化的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环境和谐适应,并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实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无疾而终,正所谓“人间正道是沧桑”。

第二节 大生态医学模式的启迪

山西中医学院陶功定教授在深入研究挖掘《黄帝内经》所阐述的生态医学思想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不同医学模式对医学教育、医学实践以及医学相关学科发展的影响,在国内外率先提出了大生态医学模式,并从理论层面为中医理论现代化做出了非常有意义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为二十一世纪医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大生态医学模式为生态养生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养生保健的新思路。

一、从生态医学角度对健康和死亡的重新定义

医学涉及人的生老病死,伴随生命的全过程。生死并非生命过程的两个极端,而是在生命过程中,随时表现为一步之遥。而这一步之中,就是健康和疾病的抗争。因此,医学的核心是研究健康和死亡相关的问题。(一)关于健康本质的探讨

健康是医学的核心概念,也是千百年来医学追求的目标。对健康作何种解释,即健康观。科学意义上讲,不同的医学模式往往对应或折射出不同的健康观。但是通常人们在使用健康这个概念的时候,大多并不注意他们在使用意义上的区别。由于健康的定义包含了人们不同的价值观,因此,对健康的定义也不尽相同。

古老原始的健康观是指身体强壮、结实有力,这时的医学尚没有形成,人类尚处于动物本能的自救状态。医学开始萌芽以后,人类逐渐对疾病有了一定的认识,健康等同于机体没有疾病或者治愈疾病,而对疾病的认识也仅仅局限于病原性生物因素的影响。随着医学解剖学的不断发展,健康观进一步定义为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强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能力的状态。

现代对健康的理解已经突破了生理和生物的范畴,不仅强调人的机体没有疾病或者不羸弱,而且强调了人的精神心理正常,把健康理解为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完好状态。在此基础上,世界卫生组织(WHO)还于1948年把社会因素纳入了健康的定义,指出:“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或者不羸弱,而且包含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三方面均处于良好的一种状态。”WHO这一健康概念虽然尚不尽如人意,但却是迄今为止最为宽泛、最受推崇的健康观。从主观角度定义健康,就是把健康单纯看作是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主观体验。从客观的角度定义健康,就是将健康看作一系列可以统计的医学指标处于“正常”的一种状态。而将主客观统一起来定义健康,大体包含三个方面:①尽可能消除疾病的症状或者疼痛;②在适当时间内能够出色地完成自己想做的事;③基本处于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

综合分析以上的健康观,似乎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从大生态医学模式的背景中去分析健康观,则不难发现它们各自的局限性。毫无疑问,健康之于人,首先代表一种价值,由于人们的价值取向不同,因此对健康的理解也不尽相同。目前人们大多支持健康应当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但是,倘若我们只是把健康局限于“人”的这两个方面,或者加上社会因素,而忽视人与生存环境的宏观关系,虽然貌似深刻,终究未得要领。大生态医学模式的健康观是:“健康不仅仅是指机体没有疾病或不羸弱,而是人的生理、心理与其生存环境的和谐适应与良性互动(如图1-1)。”

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其一,从人的生理、心理状态角度看,健康首先是人的一种基本属性。每个人的生理、心理状态不同,他们的健康状况也显示出差异来。人与人的健康程度可以比较,却很难等同。因此,当我们理解或者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时,需要把对健康的抽象定义还原到一系列综合性指标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与其说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健康,不如说是判断他的健康程度。亦即从静态看,健康是针对此时此地此人的综合身心状态做出的评价。

其二,健康不仅仅是“人的生理、心理状态”,更重要的是必须把它看作是这种状态“与其生存环境和谐适应与良性互动”的动态过程。亦即必须从静态与动态的统一上,才能真正把握健康的本质。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生存环境需要不断优化。而人要使图1-1 大生态医学模式的健康生理、心理状态处于一种良好乃至最佳观状态,就需要不断地适应与互动,与之达成和谐。因此,健康不仅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个过程,是人的一生和整个人类历史都必然面临的一个永恒课题。(二)死亡的本质以及对待死亡的态度

死亡是医学作为终极目的所必然面对的问题。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死亡经常作为健康的对立面存在。这种观念是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除了某些宗教和恶劣的哲学赞美死亡之外,死亡对人,特别是对生命火焰旺盛的青壮年人,经常构成一种对未来的恐惧,以致人们总想回避死亡的事实,甚至回避对死亡的探讨。美国学者菲利普·劳顿等著的《生存的哲学》一书中,在“死亡”一章的标题之下就赫然写着感情色彩十足的注脚——“生命不受欢迎的结局”。的确,从纯生物意义上讲,在“生”与“死”的基本态度取向上,人们总是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或者说,与其他一切有灵性生物一样,人也具有某种“贪生怕死”的本能或趋向。西方许多哲学家(如柏格森、尼采等)曾用“生命的冲动”、“生存意志”等概念来描述这种本能或趋向,并指出唯有这“生命的冲动”、“生存意志”人类才生生不息,一代一代进化繁衍下来。尽管哲学并不排除对生物现象的研究,但是脱离人的社会本质而将人的某种生物本能提升为哲学本质,却无疑是错误的。因为在人类社会中,人并非一概“贪生怕死”。为了取得某种特定的社会价值,“出生入死”、“视死如归”的也大有人在。当然,这些都只是涉及了人们对死亡的态度,尚未回答死亡的本质。

对死亡的最高解释,应当是一种哲学的解释,而实用的却是医学上的解释。把两者结合起来,则是最全面、对现实也最具指导意义的解释。

多年来,医学一直沿用将心脏停止跳动和呼吸停止作为“死亡”的标志。就多数情况而言,这大致反映了死亡的现实因而是可以接受的。但心脏停止跳动的人并非一定死亡,除了迅速采用心脏起搏、心内注射强心药物和体外按摩心脏等人工急救技术可使部分人恢复心跳而存活外,心脏移植手术的成功应用使得心脏死亡理论上不再构成对整体死亡的威胁。同样,由于医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人工呼吸机的出现,停止呼吸的人也可以再度恢复呼吸而“死里逃生”。也就是说,心跳和呼吸停止已经失去作为死亡指标的权威性。为此,医学界一直在探讨对死亡的新定义和新的判断标准。从全球医学界对于死亡的定义趋势来看,死亡的概念已经或正在从心跳、呼吸的停止过渡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彻底丧失。这被称为医学界的一次意义重大的“范式转换”。

1968年,美国哈佛医学院特设委员会发表报告指出死亡是不可逆转的“脑死亡”,其诊断标准有四方面:①无感受性和反应性;②无运动和呼吸;③无反射;④脑电图平直。而且上述四条应该是24小时反复多次检测结果无变化,并应当排除两个例外:①体温过低(<32.2℃);②刚服过巴比妥类药物。同年,世界卫生组织建立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也提出了类似的四条标准:①对环境失去一切反应,完全无反射或肌肉活动;②停止自发呼吸;③动脉压下降;④脑电图平直。

此举开创了确立死亡新标准之先河。有的同时考虑传统诊断标准,有的则干脆以“脑死”取而代之。如1970年,加拿大渥太华总医院提出了五条标准:①呼吸停止,用呼吸机维持12小时以上仍不能自主呼吸;②血压下降,不用药物就不能维持正常血压;③体温下降,如无覆盖即降至华氏98度;④瞳孔散大、固定,角膜反射消失,四肢瘫软无自主活动;⑤进行两次脑电图检查,每次20~30分钟,间隔6小时,均无脑皮质活动显示。同年,日本“脑死和脑波关系委员会”将脑死亡的诊断标准归纳为六条:①意识丧失;②反射消失;③骨骼肌紧张消失;④瞳孔散大,自发呼吸停止;⑤血压骤降;⑥脑电波平坦。1974年,英国的一份医学杂志载文主张将脑死亡简要归结为两条:①无自主呼吸,每次脱离呼吸机3分钟以上做检测,检测两次,间隔12小时;②各种脑干反射消失,但脊髓反射可存在,枕骨大孔以上无运动反应。此外,还有其他的一些综合标准等等。尽管不少新标准表现出某种意义上向传统呼吸标准回归,但是大家公认的是大脑皮质活动丧失。因为大脑皮质是人意识的物质基础,脑电波反映了人的意识和思维等精神心理活动。如果后者是不可逆的停止状态,则此人即使可以保持心跳和呼吸,也绝不可能再作为“个体”回到人群社会中去了。因此,从人的社会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哲学定义出发,我们可以得到包含生物和社会本质的新的死亡定义:死亡是个体人与社会关系不可逆转的脱离和中断。显然,医学上认定的死亡可以纳入或证实这个新定义,而且这个概念还可以运用到人类政治生活领域。死亡作为一种不可更改的事实,并不能说明导致这个结果的不同原因。依据“健康是人的生理、心理与其生存环境的和谐适应与良性互动”这一健康新概念,可以将死亡大致区分为健康的死亡(正常死亡)和非健康的死亡(异常死亡)两大类。

健康的死亡(正常死亡)是指人的一生始终处于身心与生存环境的和谐适应状态,像机器磨损到极限而自然损坏一样,实现生命的最后自然终结,亦即《黄帝内经》中讲的“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至高境界。健康的死亡(正常死亡)只发生在“颐养天年”之后,它是一个人生命的自然终结,因此,当死亡降临时,并没有什么恐惧和遗憾,而显得坦然和安祥。从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看,个体生命周期完成而退出人类社会,正是为新的生命开辟道路。因此,作为这种死亡的局外人包括医务工作者,应当尊重这种死亡,而没有必要去拯救这种死亡,感情应当服从理智。

非健康的死亡(异常死亡)泛指人与生存环境没有实现和谐适应的良好状态而导致死亡,又可分为病死、灾害事故致死、他杀和自杀等等。对待非健康的死亡(异常死亡),医学必须提出尽可能多的抢救和保障,此乃医学最为艰巨也最为神圣的义务。疾病应当得到有效的治疗,灾害事故应得到及时的抢救,他杀应得到有效的制止。自杀由于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为,是心理扭曲的重要表现,是对他人和社会不负责任的自私行为。一时的心结想通过自杀来解脱,结果却给他人和社会造成更大的损害,因此理应得到最大限度的控制。总之,对待非健康的死亡(异常死亡)固然应当从生物学着眼,但仅凭生物学观点并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所有问题。“救死”必然涉及和包含许多社会性因素,因此,去除一切非健康死亡的原因才是最根本的措施。不得已而取其次,医学上的“救死”是第二位的。事实上,脱离社会因素一味强调“救死”是将医学置于某种困境之中,而且触发了对医学目的的反思,并由此引发了人们对待死亡的一种新态度——有条件地实施安乐死。

总而言之,对死亡本质的理解上反映着某种价值观,代表着某种医学思想,它与人们对医学目的的认识有着某种一致性。显然,仅仅强调救死扶伤作为医学目的是十分狭隘和陈旧的。人类固然寄希望于医学以实现健康生存的权利,但毕竟不能回避死亡这个永恒的主题。未来的医学理论应进行目的的调整,即应当将维护人的生命与正确面对死亡做综合判断,而非“扬此抑彼”。由此,我们就可以在医学操作上区分不同情况而采取“救死扶伤”、谨慎地实施“安乐死”或者“见死不救”(无需抢救)等不同态度。尤其是健康的死亡,应当是医学努力追求的最后目标。

二、《黄帝内经》的生态医学思想

大生态医学模式构建了健康和死亡的新概念,而大生态医学的概念及其具体模式的提出,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背景。(一)生命存在的多因素关联《黄帝内经》对生命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人体本身,而是与整个生存环境密切相关。尽管其已认识到“解剖”的问题(见《灵枢·骨度》),但那只是为了认识人体的组织器官,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人体生命的内在环境是五脏为主体,与其他组织器官相互关联,以经络为通道,由气血循行来沟通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个整体所包含的五个子系统与生存环境的五方、五时、五色、五音、六气、五行分别相关,形成人与自然的整体观念。这种关联包含了与生命体相关的所有环境条件,形成了《黄帝内经》医学模式的前提。(二)疾病发生的多因素认识《黄帝内经》没有企图探讨引起疾病的具体物质,而是从引起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来认识疾病。认为疾病的发生不是病源的单因素作用,而是外在环境和内部机能的综合效应,外在环境是生存条件的气候、环境、时间、物候、地域、饮食五味、社会等因素的变化,内在环境是人的情志、体质、阴阳、气血等的异常,两方面的相互失调导致疾病的产生。

如果人体脏腑的阴阳气血始终处于平衡和谐的状态,没有给病因留下可乘之机,人体即便受到外界的影响也不会生病,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是几千年来中医学对发病认识的基本观念,始终强调的是作用于人体的多方面因素,并不仅仅是病因的物质问题。(三)病理过程的整体功能失调

在疾病已经发生的情况下,《黄帝内经》注重致病因素引起的失调和各功能异常,并不特别关注局部病灶的改变。所有病证的表现都以证的寒热虚实、阴阳的盛衰、脏气的强弱、气血的盈虚来概括,总体表现为正邪的消长与进退。如寒伤阳,暑伤气,怒伤肝,表现出来就是阳虚、气虚及肝阳上亢等症。所以,“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不着重观察疾病的病灶,而是区别阴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四)辨证施治、整体观念

对疾病过程,《黄帝内经》所关注的不是具体的疾病所在,而是病证所导致的整体变化,所以诊治的目的是“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至真要大论》),目标不是如何去治“病”,而是去调和整体五脏阴阳气血的变化。当阴阳失衡得到调和而恢复至平衡协调的状态时,病因也就被去除,亦即疾病被治愈的状态。根据致病因素的不同,治法也不尽相同,“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在针对病因治疗的同时,绝不可忽视导致疾病产生的综合因素辨证施治。如五方五味、五时六气、七情五志、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变动,都会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正所谓“因人、因时、因地”的三因制宜,这一辨证思维一直是中医学的精华所在。把疾病治疗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既是治病的需要,又是调理机体和恢复健康的有效手段。(五)药食结合的生态效应模式《黄帝内经》观察和创立了一种特殊的治疗体系,即五味对人体五脏具有不同的亲和力和攻击力,一种“味”可以对一个系统具有促进作用,对另一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甚或对另一系统有攻击效果,这形成药物配伍应用的特殊方式。“君臣佐使”的配伍就是把不同性味的药物有机配合在一起,以期对不同脏腑的失调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同时调理失调的多个方面,达到恢复阴阳平衡的目的。这里的五味所指,并不限于药物,而是包括食物在内,它们具有相同的性味特性,后来的本草学实际上也包含了传统意义上的食物。这成为中医学几千年获取良好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也是将天然动植物用于医疗的最有效方法。这一发现与发明在现代追求环保、追求绿色的意识中,仍然可以给人们以无限的启迪。因此,《黄帝内经》所论述的医学不是单纯针对疾病的孤立活动,而是认为人体的所有异常(疾病)与人类的生存条件密切相关,我们完全有理由把《黄帝内经》的模式称作“生物-环境-时间-气象-心理-体质-社会-生态医学模式”,以一种古老的智慧超然于现代文明,处于生命科学的前沿。

三、微生态学和稀少生物学对生态医学思想的影响

微生态学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初期。德国医学家科赫为微生态学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称为微生态学的鼻祖。他发现了炭疽杆菌、结核杆菌、霍乱弧菌等病原微生物,阐明了结核病的病因,提出“科赫定律”,创立了病原微生物学。这样,医学家们在传统的实体中心论思想的指导下,成功地找到了一种具有特异性致病作用的病原微生物,进而推动医学对传染病的性质和传染方式等的认识,并为抗菌治疗拓展了广泛的前景。更重要的是,在人们寻找抗病原菌药物的过程中,免疫学的研究逐渐发展起来。1890年科赫的助手贝林在动物的白喉病实验中发现了具有免疫作用的“抗毒素”。1892年德国慕尼黑大学卫生学教授培顿科雯在霍乱病大流行之际,为了证明单有霍乱菌不会引起霍乱,他安排制备了每毫升至少含10亿个霍乱菌的培养液,并且在自己的学生面前吞饮了这杯“霍乱菌汤”,其结果有惊无险,他并没有染上霍乱病。其后,在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工作的俄国病理学家梅契尼可夫重复了培顿科雯的实验,亲口吞下了霍乱菌汤也没有染病,却发现了“食菌细胞”。

由于霍乱、鼠疫、天花、流感、伤寒等传染病的大流行曾夺去了亿万人的生命,迫使人们集中研究并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病原体及其生命活动的相关内容。微生物包括有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真菌、病毒等类,每一类又分为若干种。人体的皮肤及与外界相通的部位都是微生物的寄居地。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抗生素的普遍使用以及抗生素的不断开发,对抗生素耐药的菌株增多了,而且抗生素在抑杀病原菌的同时,也能抑杀正常菌群,破坏正常的微生态平衡,引起菌群失调或二重感染。耐药菌株和二重感染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反思,唤醒了人们对于正常微生物菌群研究的兴趣,成为微生态学发展的主要动力。另外,应用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应激、放射治疗等人为地抑制了机体的免疫系统,使体内原来不致病的正常细菌中的一部分表现出致病性,引起所谓的内源性感染,也促使人们需要对正常菌群进行研究。人们首先发现,消化道微生物菌群具有很多作用,如通过分泌多种酶类分解内源性物质和许多不易被宿主吸收的营养物而改变消化道内容物,参与食物的消化吸收;通过作用于消化道壁的结构、消化道中物质的输送、黏膜层细胞的更新速度和营养物的吸收等来修饰消化道的解剖和消化生理;作为抗原能促进机体免疫系统的成熟,形成生物屏障,能对抗日常摄入的外源细菌的入侵等等。20世纪50年代以来,医学家们开始认识到,人生活在微生物海洋中,人体内存在着庞大的微生态系统,抗菌治疗不可避免地干扰正常微生物群并引起菌群失调。到了70年代,厌氧培养技术的发展使厌氧性细菌的检出率大大提高,也极大地推动了微生态学的发展。厌氧技术的应用给人们展现出了一个前所未知或知之不多的微生物世界。例如,以往认为大便中的主要细菌为大肠杆菌和肠球菌,而且大部分为死菌,只有少数能培养出来。现在利用厌氧培养技术已经探明,大便细菌中95%以上为厌氧菌,70%~90%的细菌都能培养成功。在人、畜的体表或体内有几百种数以亿万计的细菌,它们绝大多数为厌氧菌。厌氧菌对宿主大多无害而有益,甚至是必需的。它们与宿主和平共处,互相影响,参与了宿主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营养吸收、致病、免疫等一系列活动。1977年露西教授首先提出了微生态学这一名词,并在德国赫尔本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微生态学研究所。至此,微生态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了。

微生态学揭示人体是一个庞大、复杂,包含着若干个层次的微生态系统,每个层次在生态结构和功能上具有相对独立性。主要层次有以解剖系统、器官为单位的微生态子系统;以亚器官结构为单位的微生态区(一般由一个相对独立的微生物群落形成);由特定微生物种群占统治地位的微生态部位(只适宜于某种特定微生物在此定植生存,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存)。人体微生态系统包含着3种基本矛盾:微生物与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各种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外生态环境与人体、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各种微生物之间以及它们与人体、外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协调,即所谓微生态平衡。微生态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微生态基础。在微生态平衡的情况下,微生态系统的各个层次都具有“自净”机制,原籍菌具有生态优势,它在寄居地形成一个生物膜,起着占位性保护作用,与人体免疫系统配合,共同抵御和排除外籍菌,成为一道生物屏障。

人体在受到某种异常影响(如生活环境突变、不当的药物、手术、外伤、情绪激动等)时,可使微生态平衡受到干扰和破坏,出现微生态失调。微生态失调是微生物与人体、微生物与微生物、微生物与外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异常化,主要表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菌群失调,即各种微生物在数量上的比例失调,特别是原籍菌的数量和密度下降,外籍菌和环境菌的数量和密度升高;二是菌群易位,即菌群从固有的生态区或生态位向别的生态区或生态位转移,引起微生物菌群之间的斗争,改变了微生态区和微生态位的微生物作用性质;三是外籍菌入侵,即机体对外籍菌的抵抗力下降,使外籍菌入侵定植并引起感染;四是血行感染,指菌群易位到血液中形成菌血症,甚至形成脓毒败血症。微生态失调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感染。从微生态学来看,没有对任何宿主都能致病的微生物。微生物作为病原体是相对的,感染不过是一种微生态学现象,其本质是微生态失调。

微生态学的兴起引起了人们对生命及疾病本质认识的一场革命。尽管人类或动物刚刚出生时没有细菌,但是出生后立即被周围环境中的微生物所包围,并在体内和体表形成一个终生存在的正常微生物菌13群,直到宿主死亡。据报道,一个成年人大约有10个细胞,而其体14表与体内携带的正常微生物竟有10个之多,是其自身细胞数量的10倍,其总重达1200多克。这些正常微生物菌群以一定的种类和比例存在于肠道、皮肤、口腔、肺脏、阴道、鼻腔、眼睛等机体的特定部位,参与机体的生命活动,与宿主细胞进行物质、能量和基因的交流,在宿主的生长发育、消化吸收、生物拮抗以及免疫等方面发挥了共同维持生命过程不可替代的生理功能,共同维持生命过程。人体内的微生态系统有着复杂的相互关系,与人的生命活动的相互关系更为复杂。在这些复杂的关系之中,正常情况下每一种微生物都处于一种共生状态,只有当这些复杂关系的某些方面或环节失常时,微生态系统发生失调,才表现为微生物的致病性作用。微生态学要求把微生物放到微生态的关系网中,从关系网的失调来认识和解释其致病性和致病作用,从对整个微生态的维护与调整来考虑对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的防治。因此,不能把微生物看成是不共戴天的敌人,特别是正常微生物菌群,事实上是构成机体生命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稀少生物学是20世纪后期在日本兴起的一门生物学分支学科,其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种颇有建树的新观点:人类应当更多地着眼并采取有效的社会性措施,辅以医药,而力求使人类在与各种生物的平衡中生存。主张要大力提倡和保护各种濒临灭绝的生物,即使对作恶多端的病原微生物,也不宜斩草除根,搞种族灭绝。他们认为,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消灭病原微生物的做法,不仅得不偿失、难以奏效,而且潜藏着更大的难以弥补的风险:从遗传工程角度看,由于基因转移和拼接技术的发展,实难预料何种生物会创造奇迹,甚至引起人类生活的巨大变化从而改变这个世界。因此,谋求人类与包括一切病原微生物在内的一切生物间的平衡,或许才是未来医学的出路。只要人们在改善营养、居住、工作等物质条件的同时,注重精神文明的发展,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人类就可能与病原微生物相安无事地共处,而对传染病的及时发现隔离和采取防疫治疗措施,只是基于这种战略的必要补充。

应该说,微生态学和稀少生物学的观点对发展医学及其医学伦理思想具有革命性意义。因为,它不仅从生物学角度阐明了生态平衡(包括微生态平衡)之于人的重要性,而且也强调了社会因素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全面提高人类素质才是未来医学的出路。按照这种理论的思维,医学必须首先建立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而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均要服从于维护生态的平衡,至少不能严重干扰或打破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从这个意义上,这种医学思想较之于从治疗医学到防治结合医学思想的转变,是更高一个层次的新飞跃。

四、环境伦理学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的伟大贡献

将医学与大生态作为整体来思考未来的医学模式,也是将环境伦理学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引申到医学领域的必然结果。从世界文明史的角度回顾、研究和了解20世纪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在环境问题上的人文成果(不是技术成果),加深对环境伦理和自然哲学的认识,是建构和理解大生态医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在西方,环境伦理意识的萌发大约从19世纪中叶开始。1864年美国学者G.P马什编著的《人与自然》一书,开始反思技术、工业、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和自然的负面影响。尽管他的立场仍然坚持人类中心功利主义目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他认为人类对地球管理不应该是单纯的经济活动,还需要有伦理的态度。《瓦尔登湖》作者梭罗明确批判了西方传统反自然的偏见和资本主义的人生价值观,倡导热爱自然,以自然为友,追求简朴生活。他认为自然是有机整体,万物是互相依存的,自然是善、美和天堂,是健康、价值的来源。“美国公园之父”J.缪尔撰写的《夏日走过山间》和《我们的国家公园》等崇尚自然主义的著作,严厉抨击了人类自以为是的自我中心主义和破坏践踏自然的无知,为美国国家公园的开辟和保护做出了很大贡献。梭罗和缪尔思想的特点是带有尊崇原始自然和返朴归真的倾向,开启了有意识的自然伦理感情的先河。20世纪初德国的思想家施韦泽提出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到50年代发展成为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他认为,生命意志是普遍平等的,真正的哲学要从这个意识出发;道德是对一切生物的无限广大的责任;过去一切伦理学的根本缺陷在于认为伦理只是处理人和人的关系;人类需要有道德意义的世界观和文明观。1948年福格特撰写的《生存之路》,提出了一整套人类生存哲学,主张“人类必须重新调整与环境的关系”。“现代环境伦理学之父”——李奥帕德在《沙郡年记》一书中首次提出“大地伦理”概念,即建立一种在生态科学基础之上的典型的整体论环境伦理。他明确地界定了一种共同体,认为:“土地的伦理规范只是扩展了群集的界限,使其纳入土壤、水、植物和动物,我们可以将这些东西称为土地”;“我们尚未有处理人和土地的关系,以及处理人和土地上动植物关系的伦理规范”;“我们也应该从伦理和美学的角度来考虑每个问题”。从此,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正式进入了伦理学的范畴。20世纪70年代,以西方国家大量出版发行的《环境伦理学》《生态哲学》《深层生态学》《伦理学与动物》等期刊为标志,宣告了环境伦理学作为独立新学科的诞生。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从广义上讲,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报告还指出:“我们已试图说明人类生存和福利,是如何地有赖于把可持续发展提高到全球性伦理道德的成功”,并建议全世界的教育应广泛传授“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同时加强环境教育。进一步提出:“环境教育应包括并贯穿于各级学校正式课程表中的其他科目的教学中,以便加强学生对环境状态的责任感,并传授给他们有关控制、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方法”。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二十一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总方向是全球环境问题的伦理秩序走向。这种全球伦理遵循三个公平原则,即世界范围内当代人之间的公平性、代际公平性以及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公平性。1975年5月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自然》刊登了康斯坦热等撰写的《世界生态服务的价值与自然资本》这一论文,强调了公平性的环境伦理观,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人与自然公平关系的原则已深入人心,成为一般经济伦理理论的基础之一。可持续原则正式成为新经济学理念,而《自然资本论》著作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之路上的重要路标。书中把资源、生命系统、生态系统正式列入资本核算系统,此乃环境伦理与经济学的结合。

环境伦理学不仅从伦理的角度看环境、生态问题,实际上环境伦理学与哲学各分支都有广泛的联系,尤其是与自然哲学的复兴紧密相连。新兴的自然哲学观往往交织在环境伦理的认识之中。以卡普拉的生态世界观为例,卡氏著有《物理学之道》《转折点——科学、社会、兴起中的新文化》《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等书籍。这三本书在东西方都有广泛的影响。卡氏认为笛卡尔-牛顿机械世界观是西方现代种种危机的根源,拯救危机要靠重新建立新的世界观,而新的世界观是合乎现代科学的自然观,与东方古代智慧相通。卡氏的世界观是对现代科学自然观、系统论、心理学、生态学、经济和政治制度、东方智慧等众多内容的一次综合尝试,也是身心系统、自然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等的统一尝试。卡氏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不是在自然之上。人们赖以交流的一切群众性机构以及生命本身,取决于人们和生物圈之间和谐共处、相互依存”。

将环境伦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融入医学思想,因其突破了单纯以人为本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使人类的基本道德境界得以升华,所以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

100万年前,灵长类动物的一个分支在与其生存环境的适应过程中逐渐进化为原始人类,完成了“人猿相揖别”的划时代转折。原始人类在与几百万物种间的激烈生存竞争中,凭借大脑渐趋发达,手脚分工和逐渐学会制造工具,使用火,获得了更多和更好的生存进化的机会和条件。语言的出现,促进了人类智慧的交流、发展和积淀,使自己因生存和发展而必须征服自然界的信念由无意识变成了人类强烈的集体意识。大约1万年前,人类逐渐发明了各类技术,而这些技术在以后的岁月里竟然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越来越精。也正因如此,人类终于成为地球的绝对主宰。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各种与当时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相适应的道德发展了起来,而不相适应的则被淘汰。尽管这些道德在原则和规范等方面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但它们无疑都是从“人”出发的。一些社会或一定阶级坚持个人本位(强调个人价值优先原则),而另一些社会或阶级强调集体本位(集体价值优先,在集体价值中真正实现个人价值的原则),这两大对立的道德体系,却在人是一切价值的尺度,也是道德的尺度这一点上统一了起来。

不可否认人类道德以人为本的合理性。因为,我们不可能设想还有其他任何东西可以取代“人”这个唯一正确的尺度。问题是这个尺度该如何运用?应当注重人的哪些方面?既往的一切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把人作为最终目的是无可指责的,但是为了“人”这个目的而不择手段,则是大错特错的。其结果是目的和手段相背离,手段危害了目的。今天这个世界人类生存面临的一切危机,在某种意义上正是这种目的和手段相背离的必然结果。而微生态学和稀少生物学的思想观点,以及环境伦理学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使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豁然开朗。一切为了人类的根本利益的宗旨没有改变,但在实现手段上,应服从理智,多注意人与生态的相互关系而不是单纯强调人,使人长久获得应得的利益,这就是大生态医学的基本出发点。

五、大生态医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高新技术不断涌现,为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从大生态医学的角度出发,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它同时危及人类生存的弊端,人类已经面临日趋严峻的大生态危机。(一)自然生态环境的危机

人类曾经以为地球上的资源是无穷尽的,所以从不担心把千万吨废气送到天空去,又把数以亿吨计的垃圾倒进海洋。大家都认为世界这么大,这一点废物算什么?我们错了,其实地球虽大(半径6300多公里),但生物只能在海拔8公里到海底11公里的范围内生活,而百分之九十五的生物都只能生存在中间约3公里的范围内。

从自然生态方面看,除了人口的恶性膨胀导致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迅速恶化,宝贵的土地资源特别是可耕地面积失去植被保护而沙漠化,以及资源状况恶化外,我们面临着人类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在工厂、汽车等增多的同时,全球大气和气候在物理和化学性质方面日趋恶化。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急剧增加,雨水酸化,形成了“酸雨”,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也给农牧业带来了极大的困扰。通常情况下地球生物性耗氧和氧再生能力是基本保持平衡的,但是,由于滥伐、垦荒、放牧等人为破坏,加之人为的无节制消耗,导致森林面积迅速锐减甚至逐渐消失,自然界的供氧能力已经越来越差。文献报道,1978年全世界的森林每年还能生产110亿吨氧气,而目前仅仅能生产75亿吨。为此,有些发达国家将森林新鲜空气或提纯的氧气作为商品出售。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增高,“全球温室效应”将不可避免。地球温度逐渐升高,极地冰雪融化,海平面升高,将进一步加重自然生态的恶化。由于工业氯氟烃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大气层中的臭氧逐渐稀薄,使得对有害紫外线的屏障作用减弱,不仅影响海洋生物和植被的生长,而且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

此外,水资源利用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虽然地球上十分之七的面积被水覆盖,水的总储量约为14.5亿立方公里,但是海水占97.2%,陆地水不过2.8%,而江河水量仅占陆地淡水量的0.1%。由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目前世界上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严重缺水的国家已达40多个。水资源不足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发展国民经济的瓶颈。然而,如此珍贵的水资源却遭到严重的污染。文献报道,全球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泊和大海中,污染5.5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量的14%以上。世界卫生组织推测,发展中国家约有3/5的人很难获得安全饮用水,由于饮用被污染的水而遭到疾病的威胁,每年有数以万计的人死于腹泻,其中大部分是儿童。我国水污染以及水资源匮乏同时存在,据报道我国有70%的江河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国第三大河流——淮河流域水污染问题一直困扰着生活在两岸的一亿五千多万淮河儿女,1994年5月24号,国务院决定把治理淮河作为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工程,十几年过去了,水污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但是仍然十分严重。2007年江苏省无锡太湖污染,往日一望无际的太湖美景被厚厚的蓝藻所覆盖,太湖流域涉及两省一市的饮用水受到严重威胁,此事件震惊整个世界。母亲河——黄河,其流域内有耕地3亿多亩,1亿多人口,黄河及其支流为流域居民提供了大部分的饮用水,近年来虽然黄河断流得到明显遏止,但污染仍然严重地侵蚀这条母亲河的肌体健康。长江污染问题也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期待着得到有效的治理。有资料表明,我国淡水资源为2.8亿立方米,按人均占有量计算,仅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4,美国的1/5。目前我国北方大部分城市面临供水不足的危机,首都北京也是严重的缺水城市。

除水和空气的污染外,工业和生活垃圾的处理也是不可忽视的严峻问题。文献报道,全球每年新增垃圾约100亿吨左右,这些垃圾如何处理已经成为令人头痛的难题,处理这些垃圾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垃圾的处理还会造成二次污染。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已经陷于垃圾的重围之中。自然生态严重破坏已经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但是生态环境仍处于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状态。(二)社会生态环境的危机社会生态可理解为由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社会制度等非自然因素,对人类生存环境所产生的影响。社会生态环境往往被人们忽略或尚未认识,其实它的重要性丝毫不逊于自然生态问题。

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均衡,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对高新技术的垄断和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廉价获取发展中国家和(或)欠发达国家的资源,而将其商品从若干倍于原料的价格投放市场,赚取高额利润的同时,严重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国家的贫穷落后不可避免地带来文化发展迟滞、疾病、饥饿、各种灾荒和大量外债,使国民最基本的生活和健康难以保障,甚至出现生存危机。在非洲许多欠发达国家由于缺少粮食而有近亿人处于饥饿或者半饥饿状态。固然有这些国家失去生态平衡,先后遭到特大自然灾害特别是旱灾等因素,但是从历史的角度看,发达国家长期对其实施的殖民统治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

发达国家由于资本主义工业高度发达,其产生的工业垃圾数量很大,特别是包括核污染在内的危险废物,全世界每年以5亿吨的速度猛增,发达国家就占了90%。由于处理能力有限以及高昂的处理费用,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美国家纷纷向第三世界国家转嫁生态危害。据估算,目前平均每5分钟就有一船危险废物跨越国境,从工业发达国家向第三世界国家输出,使后者逐渐沦为发达国家的垃圾堆。

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也是影响社会生态的重要因素。价值观念是决定一切社会准则包括政治、经济制度的根本因素。西方传统文化奉行个人本位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决定了人们个人享受至上的生活方式,将个人享受与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本质上对立起来。这样的生活方式导致了许多人们始料不及的弊端。如由于不洁的性生活、吸毒、同性恋等导致的艾滋病,与其说是一种生物疾病,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疾病;高脂肪高动物蛋白的饮食加之运动不足等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是典型的生活方式相关疾病等等。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需要通过改变生活方式等在内的强有力的社会性措施来实现。

据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发布了由该杂志和美国和平基金会共同编制的“全球2009年失败国家指数”报告,评估了12项社会、经济、政治和军事指标,为全球177个国家进行“稳定程度”排名。排名靠前的几乎均是非洲国家,索马里继2008年之后再度位居世界“失败国家”之首,连年的内战已经导致130万人流离失所。政府无力掌控全局,首都摩加迪沙几乎落入反政府武装之手,索马里政府高官频频被杀,安全局势急剧恶化。津巴布韦位居第二位,因为政治动荡、通货膨胀、经济崩溃、霍乱流行等原因,导致津巴布韦仅有的1140万人口,人均寿命只有45.8岁,大约100万人居无定所。有学者认为虽然上述排名是由西方研究机构和媒体出台,排名大都是从西方立场出发,对不发达国家往往带有偏见,每次榜上有名的也往往是非洲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但是从对人们生存环境的影响来看,意义是值得肯定的。总之,为了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要求人们必须自觉建立一种更加理性的全球战略,构建全世界和谐的社会环境以及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从人的生理、心理以及自然生存环境、社会生存环境等大生态环境来综合促进人类的健康,是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追求的全新健康观念。

第三节 对SARS等新型传染性疾病大流行的再认识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发现的传染病和病原体有30多种,有的已出现了世界范围的流行,如0139型霍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出血性肠炎、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还有SARS、疯牛病、禽流感、手足口病,以及最近在全球40多个国家大流行的甲型HN流感等传11染病。以人们熟悉的艾滋病为例,自美国1981年诊断出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艾滋病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速度惊人。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09年11月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全世界艾滋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总数已达4200万人,其中成人3860万,15岁以下儿童320万。艾滋病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灾难是巨大的,早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次甲型HN流感全球约有10000人感染,从目前的疫情来11看,甲型HN流感大有进一步蔓延的可能。11

曾被征服的传染病近年也有卷土重来之势。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宣布结核病在世界上已处于紧急状态,1995年全球死于结核病的人数达300万;我国每年新增结核病人60万,死亡20万,这些病人主要是青壮年。1980年以来,在我国已灭绝30年之久的淋病、梅毒等性病死灰复燃,而且蔓延很快;狂犬病、鼠疫、霍乱、流行性出血热等老病种又再次向我们逼近;计划免疫控制的传染病虽然明显下降,但脊髓灰质炎野毒株病例、大年龄麻疹病例的出现以及白喉、破伤风等疾病的免疫状况都说明,人类对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还任重道远。

从十八、十九世纪解开某种传染病致病原因所需的时间就不难看出,任何一种疾病都有它自己发生、发展、变化和得以控制的规律,对这种规律的认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每种传染病的控制都需要较长的时间。诚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技术尤其是基因图谱日臻完善,破译传染病病因的速度已经很快,如用3年多的时间破译了艾滋病的病因,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完成了SARS病毒的命名和破译基因组图的任务,但是人类真正能够有效地战胜各种传染病尚需要艰难的努力。世界卫生组织传染病防治执行干事Hymann博士从SARS出现时就表示了对人类控制SARS的乐观态度,但他也现实地认为,如果发现SARS病毒能在动物中蓄积,控制SARS将很难做到。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流行病学教授Osterholm博士认为,我们同SARS间进行的这场战役的结果可能并不能根除这种疾病。科学家们研发预防SARS的疫苗和治疗它的抗病毒药尚需时日。Hymann博士曾重申了世界卫生组织预言,指出:在本世纪之中,全球迟早会出现更多的前所未知的可能会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传染性疾病。他认为,将来还会有其他类似SARS的疾病暴发,还会有其他在国际社会里蔓延的疾病发生。他说:“我们几乎可以断定,像上个世纪曾三度发生在全球的流行性感冒一样,这样的病今后还会发生。此外,许多我们现在还不知道的其他疾病如像20年前的艾滋病,可能会大规模来临,成为今后在人群中流传的疾病。”许多国家的卫生系统在对付大批重危病人和死亡的局面时,可能会不堪重负。今年的甲型HN流感在全球范11围内的肆虐就验证了世界卫生组织预言的准确,我们不可置之不理。

从不同角度综合分析各种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以及发病规律等,可以发现生态平衡的破坏是其再度流行的根本原因。

一、宏观生态学对新型传染病的影响

宏观生态平衡的破坏对于新发传染病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近年来,全球出现的生物效应、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现象就足以说明“生态安全”受到了威胁。随着生物多样性的降低、全球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的频发、淡水资源的匮乏,以及沙漠化的加剧,宏观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服务的功能越来越弱。原有的生态屏障的破坏,迫使一些野生动物离开了它们的栖息地,而不得不与人类近距离接触,这样,动物身上的病原体就难免传到人群中;引进“优良品种”的同时也引进了新的传染病,其中有的病原体可以冲破种属屏障而传染给人类,如禽流感病毒在人身上发作就极易导致人死亡;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无疑也增大了新型传染病发生与传播的机会;而随着饲养业与饲料加工业的大发展,染有羊瘙痒症致病因子的饲料,就曾使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危害到人类的疯牛病的灾难。

二、微生态学对新型传染病的影响

微生态学是针对人类内环境的保护而发展起来的新兴生命科学的分支学科。微生态学研究人类、动物与植物体内的、体表的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并探讨这种关系对宿主的生长、发育与消亡的影响规律,进而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的健康与发展服务。人工合成有机化学品的大面积生产与使用,已超出了在一般环境中降解的能力而长时间存留,并参与到水与大气的循环过程中,然后通过食物链富集,造成人体内分泌紊乱、细胞功能障碍或免疫系统受损,最终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乳腺癌、男性精子数量下降就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有关;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也不容忽视;抗生素耐药株、变异株引起的疟疾、登革热、淋病、结核、霍乱和流感等,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警觉。虽然现在尚无流行病学证据证实,此次感染人类的SARS病毒是由于滥用抗生素造成的冠状病毒变异的结果,但人类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及其造成的危害,间接提示这种可能性的存在。抗生素已由人类医疗的滥用,扩大到动物饲料的滥用,抗药细菌经由肉品供应进入人体,或是抗药基因在细菌间互相传递,万一发生感染,导致人畜都发病,就会无药可救。无疑,这将是一种更加可怕的失控,它所造成的潜在后果不能不令人担忧。既然传染病再度流行的根本原因是生态平衡的破坏,那么,人类预防疾病、战胜疾病的首要方式方法亦应从生态平衡的角度出发,顺应自然规律,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言:“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第四节 生态养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新养生法典

一、多学科发展的必然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在大力加强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的同时,对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投入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卫生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局的工作越来越系统、扎实,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007年9月1日陈竺部长提出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并且正在研究制定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使国际上公认陈竺部长是真正懂得大卫生概念的“上医治国”大家;新的医疗体制改革方案中也把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用了很大篇幅多处强调慢性病的综合防治工作;陈竺部长在全国卫生厅厅长会议上指出“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健康管理工作,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慢病防治工作的理论基础,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是值得深思的”。从中医学的特色以及治未病的理论体系来看,充分发挥中医药学的特点,积极投身于“健康中国2020”整体战略,是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飞速发展不可多得的契机,也是中医药发展方向之所在。自古以来,中医药对于保障我国居民的健康长寿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现代医学技术呈现强势地位的今天,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但是,就狭义的“中医养生”而言,很难直观地表现出中医药学、现代医学、现代营养学、社会医学、健康教育学、全科医学以及健康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全部内容,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或许认为仅仅是传统意义的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甚至误解为没有新意。诚然,中医学也是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科学,是不排斥现代科技进步成果的,但是单从养生保健的实用性而言,“中医养生”很难全面、系统地概括既有祖国传统经验科学特色,又有现代科学的理论与实践基础的“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的整体、自然养生观念。

生态养生将把祖国传统中医药学、现代医学、现代营养学、社会医学、健康教育学、全科医学、运动科学以及健康管理理论与实践等多学科融为一体,以祖国传统养生文化为核心,以现代科学的最新科研成就为依据,以近年来在西方发达国家十分盛行的健康管理理论与实践为指导,从不同角度全面系统地探索立体保健、全方位整体养生的理论文化与实践,是非常有发展前途的新学科,必将为中西医结合、发挥各自优势提出新的思路。

二、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自我养生保健意识也日益增强。加之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网络传输普及迅速,人们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水平也不断提高。因此,就养生保健相关知识和关注度而言,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某一领域,某种理论或者学说,更加注重实际需要。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将祖国传统养生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可以更加切合实际地满足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具有更为广泛的前景。

三、生态文明时代的迫切要求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是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

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人类文明的进步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与演化。在人类发展史上,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着由和谐到失衡、再到和谐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在原始社会,由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但这种和谐更多地表现为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被动服从,和谐关系的主导因素是自然。到了农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关系在整体上保持和谐的同时,也出现了阶段性的、区域性的不和谐。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人类开始不安于自然的庇护和统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试图改造和改变自然,而这种改造和改变往往伴随着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和破坏性。工业文明的出现,使社会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极大提高。这时,人类对自然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改变,由“利用”变为“征服”,“人是自然的主宰”的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对自然的征服和统治变成了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大规模消耗带来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最终造成自然资源迅速枯竭和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气候变暖、荒漠化、动植物物种大量灭绝等灾难性恶果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也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挑战。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反思迅速升温。1972年,联合国发表《人类环境宣言》;20世纪90年代以后,《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二十一世纪议程》《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等一系列有关环境问题的国际公约和国际文件相继问世,标志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球共识。胡锦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也逐渐根植于我国民众心中,生态文明时代已经大踏步来临。

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审视的整体性、调控的综合性、物质的循环性和发展的知识性。生态文明就其内涵而言,主要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三个方面。①生态意识文明:它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观念形态,包括进步的生态意识、进步的生态心理、进步的生态道德以及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②生态制度文明:它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制度形态,包括生态制度、法律和规范。其中,特别强调健全和完善与生态文明建设标准相关的法制体系,重点突出强制性生态技术法制的地位和作用。③生态行为文明:它是在一定的生态文明观和生态文明意识指导下,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推动生态文明进步发展的活动,包括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环保产业、绿化建设以及一切具有生态文明意义的参与和管理活动,同时还包括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培育。就人类个体而言,改变个人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科学合理的健康生活方式也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指出:如果一个人的健康指数是100%,那么健康的影响因素中,遗传因素占15%,社会因素占10%,医疗条件占8%,环境因素占7%,图1-2 健康影响因素比例图而个人生活方式高达60%(如图1-2)。注重养生保健,追求健康长寿,首先应从改善生活方式入手,没有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无法谈论健康,此乃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是生态意识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在人类养生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第二章 生态养生的概念和内涵 生态养生 天年不病

第一节 生态养生的概念

“生态养生”是在认真总结、系统梳理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健康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所取得的丰富经验,结合我国居民目前的健康状况和健康需求,以全面提高人们的健康素养,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行为和能力改善为目的而提出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生”是指生物,一切有生命的物质;“态”是指环境状态。“生态”是指生物或者生物体生存的环境状态,以及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包括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谐状态。人们常用“生态”来形容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美丽、和谐等。

生态学最早是从研究生物个体而开始的,由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率先提出。生态学既是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学科,也是研究生物本身相互关系的学科,和医学及环境保护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态学研究的终极目的是生态平衡。“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养”是保养、调养、补养、养护;“生”是生命、生机、生存、生长的意思。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保生、寿世。

养生就是顺应自然,全面系统安排、治理、调整人们的生活方式,通过调身、调息、调心等全过程以修炼人身三元——精、气、神,以期实现固本培元、保养真气、保全生命、愉悦精神、增进智慧、防病抗衰、延年益寿、开发人体生命潜能的目的。“生态养生”即是在遵循生物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调理、管理或者调整的全过程,其核心内涵是“人体生态平衡”,应包含如下内容:一是对人体自身内环境变化的调养和调整,以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对疾病的诊治与康复管理;三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生活、工作环境的适应以及和谐共处;四是人与自然环境、人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和谐共处与良性互动。总之,生态养生充分体现了祖国医学“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形神统一”的整体观、防重于治的“治未病”之预防观,以及“治病求本、标本兼治、内外兼修”的平衡观,既注重个体人的健康,也注重人与人之间、人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和谐适应与良性互动。生态养生学是以祖国传统养生文化为核心,以现代医学、现代营养学、社会医学、健康教育学、全科医学等最新理论成果为依据,以健康管理理论与实践为指导,所形成的一门提高生命质量、预防疾病、促进健康长寿、开发人体潜能的新学科。

第二节 生态养生的内涵

图2-1 生态养生1236健康新法则(生命常青树)生态养生的全过程遵循1236健康新法则:“1”是指学习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2”是遵循祖国传统养生理论和健康管理理论;“3”是指遵循健康监测、健康评估、健康干预三个养生保健全过程;“6”是指具体的生态情志养生、生态饮食养生、生态运动养生、生态起居养生、生态食药养生、生态四季养生六大养生技术和方法(如图2-1)。

生态养生六大技术的提出并非某人的创造和发明,而是源于祖国传统的养生文化,与《黄帝内经》的养生智慧一脉相承(如图2-2)。图2-2 生态养生六大技术与《黄帝内经》养生智慧一脉相承

生态养生必须是整体的、全方位的综合养生,单独的某一方面无论如何也达不到养生的目的。把六大养生理论与实践比作木桶的六块板,哪块板缺损水都会溢出。喜欢运动的人强调运动的重要性,而忽视饮食等其他五大养生法;注重饮食的人,强调饮食的重要性而不能很好地进行体育锻炼;既注重饮食也注重运动者,却因情志所伤而发病。正确的养生方法是情志、饮食、运动、起居、四季以及食药养生缺一不可,六大板块哪块儿矮短,都将是健康的薄弱环节,即所谓的木桶理论(如图2-3)。图2-3 生态养生的木桶理论需特别强调的是严重体质偏移的亚健康人群在注重整体综合养生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食药的调养作用。生态食药养生的突出特点是抑制亚健康状态向疾病状态转化,祛除亚健康的症状和体征,使机体恢复到健康状态。

一、生态情志养生

所谓“情志”,是指人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刺激所做出的情绪方面的反应,中医将其概括为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情志养生法,主要是指通过自己对外界客观环境或事物情绪反应的自我调节和转变自己错误的思维方式,将心情调节到最佳状态,使之健康长寿的方法。中医的情志养生主要强调以下几方面:一是戒骄戒躁,是指要注意避免自己的骄傲与急躁情绪,保持心态平和;二是善调情绪,是指要善于化解不良情绪,使自己的心情达到最佳水平;三是避生三气,是指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生闲气、怨气和闷气。生态情志养生是依据中医学的理论,结合现代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的最新成果,提炼出通过神、性、气的调和与修养而达到七情平衡、五志平和、祛病延年的目的的系统养生理论和方法。

二、生态饮食养生

现代营养学认为,只有全面而合理的膳食营养,即平衡饮食,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在世界饮食科学史上,最早提出膳食平衡观点的是中国。成书于2400多年前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已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及“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的记载。“五谷为养”是指粟(稷)、豆(菽)、黍、麦、稻等五谷杂粮和豆类作为养育人体之主食。粟(稷)、黍、麦、稻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豆(菽)则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等。谷物和豆类同食,可以大大提高营养价值。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是以碳水化合物作为热能的主要来源,而人类的生长发育和自身修补则主要依靠蛋白质。故五谷为养是符合现代营养学观点的。“五果为助”系指枣、李、杏、栗、桃等各种水果、坚果,有助养身和健身之功。水果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糖类和有机酸等物质,多以生食,且能避免因烧煮破坏其营养成分。有些水果若饭后食用,还能帮助消化。故五果是平衡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辅助食品。“五畜为益”指牛、犬、羊、猪、鸡等多种禽畜肉食,对人体有补益作用,能增补五谷主食营养之不足,是平衡饮食食谱的主要辅食。动物性食物多为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而且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是人体正常生理代谢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的重要营养物质。“五菜为充”则指葵、韭、薤、藿、葱等蔬菜。各种蔬菜均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物质,有增食欲、充饥腹、助消化、补营养、防便秘、降血脂、降血糖、防肠癌等作用,故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益。

上述这些古朴的记载是我国先哲们提出的平衡饮食养生观,具有很深的科学道理,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与现代营养学理论和实践一脉相承,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的观点方法相通。但是,受当时的条件、环境等的限制,也有其局限性。如“五畜”多指畜养的动物,尚未包含现代人普遍食用的水产品等。

三、生态运动养生

采用传统的体育运动方式,以活动筋骨、调节气息、静心宁神为手段,以畅达经络、疏通气血、和调脏腑为目的,以增强体质、延年益寿为永恒追求的养生方法统称为生态运动养生,也可称之为传统运动养生术/法。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积淀了许多独具中国特色的运动养生健身术,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气功、易筋经等,它是以中医的阴阳、脏腑、气血、经络等理论为基础,以养精、练气、调神为运动的基本特点,强调意念、呼吸和躯体运动相配合,注重内外兼修、形神并举的养生保健活动。

传统的运动养生术,经过历代养生家的不断总结和补充,逐渐形成了运动肢体、自我按摩以练形,导引吐纳、调整呼吸以练气,宁静意识、排除杂念以练意的养生保健方法。而且就其每一种具体的养生方法而言,又总是身、心、息并调,精、气、神并练,特别是调神、息、意,几乎贯穿于所有生态运动养生术之始终。

传统的运动养生术在历代养生家不断地总结和完善下,形成了一整套较为系统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达到了非常好的健身、治病、益寿延年的功效。传统的运动养生保健法非常注重机体内外的协调统一,和谐适度,生态运动养生也是在挖掘梳理传统的运动养生保健法的基础上,把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其行之有效的运动术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编排整理后推荐给人们,以期为全民健身提供重要参考,为增强国人素养,促进身心健康、祛病延年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生态起居养生

起居养生法,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循传统的养生原则而合理地安排起居,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方法。起居养生法包括居住环境、居室结构、居室环境和气候、起居有常、劳逸适度等。

中国的传统起居养生法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早在两千年前,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就有一段有关起居养生的论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起居条件不断改善,人们逐渐养成了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定期沐浴、洒扫庭院、除虫灭鼠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并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养生保健方法,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和健康长寿做出了贡献。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一是居住环境,是指人们居住地周围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而居住地的自然环境与人们的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蓝天白云之下,青山绿水之间是人们最理想的居住环境,所以,在选择居住环境的时候,应尽量选择那些自然环境优美,高爽干燥、避风向阳、空气新鲜、水质优良、树木花草茂盛的地方,要远离有水源污染、空气污染或放射污染的地区,以保证居住环境的舒适安全。现代城市居民住所的选择,除考虑交通方便,生活及社会服务设施齐全外,应以日照充足、树木繁茂、空气清新、湿润清爽的地区为佳。

二是居室结构,是指居室内部结构的分布情况。居室结构主要包括有居室朝向、居室空间、居室安排等。就我国的地理位置而言,房屋的朝向一般以坐北朝南为佳,既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还有利于室内采光、通风及温度、湿度的调节。居室空间的大小应合理,太大不利于采光和保暖,也不利于湿度和温度的调节;太小则不利于空气的流通。近年来,城市居室的内部结构已逐渐向大客厅小卧室的方向发展。大客厅为全家人共同生活和接待客人的场所,应具有大众化的特点,以宽敞、明亮、优雅、大方为主。卧室为家庭成员的个人生活空间,应突出个体化的特点,可根据个人爱好进行装饰,以舒适安静为宜。居室的房间要根据房间的使用功能而进行合理地安排,以睡眠为主要的功能的寝室,应选择居室面积相对较小,但安静而舒适的房间;以看书学习为主要功能的书房则应选择向阳,宽敞明亮,清静典雅的房间。

三是居室环境和气候。居室布置应根据主人的个人爱好而定,但总体来讲,居室的布置应以实用为主,尽量简洁大方,朴实典雅,切忌豪华而不实用。居室墙壁的色调对人体的情绪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淡蓝或淡绿色为冷色调,给人以清新、宁静、安详的感觉,具有缓解情绪,调节血压的作用,较适用于精神紧张或患有高血压病或失眠症的人;淡橙(红)及淡黄色为暖色调,给人以温暖、兴奋、热烈的感觉。一般情况下,客厅以暖色调为主,而卧室以冷色调为主,并根据主人的爱好而适当调整。居室环境的污染主要来源于建筑装饰材料、厨房燃气等,所以在装修时应尽可能地使用环保材料,厨房应设有通风装置。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开窗通风,让室外的新鲜空气进入室内并使室内的空气流通。

四是起居有常,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的作息要顺应自然界的昼夜晨昏和春夏秋冬的变化规律,并要持之以恒。传统养生学认为“精、气、神”为人生之三宝,神为生命的主宰,能够反映人体的脏腑功能和体现生命的活力,故有“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之说。人们起居有常,作息合理,主要作用就是能够保养人的精神,使人精力充沛,面色红润,目光炯炯,神采奕奕,所以清代名医张隐庵称:“起居有常,养其神也”。长期的起居无常,作息失度,会使人精神萎靡,面色萎黄,目光呆滞无神。

五是劳逸适度,是指劳动强度与休息均要适合机体生理功能的要求。传统养生学认为,正常的劳动是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不但有利于人体气血的运行,还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而有益于健康。但过劳则有损于健康,所谓“过劳”是指过度地劳累而有损身体健康而言,有“劳神过度”、“劳力过度”及“房劳过度”之分。劳神过度(即过度的脑力劳动)则耗伤心血,而出现失眠多梦、心悸健忘等症状。劳力过度(即过重的体力劳动)则耗伤元气,而出现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四肢无力等症状。房劳过度(即过于频繁的性生活)则耗伤精气,而出现腰膝酸软、眩晕耳鸣、性功能下降等症状。所以说,无论是脑力劳动、体力劳动还是性生活,都应该有所节制,避免过劳而损伤身体。传统养生学还认为,过逸(是指完全不参加或很少参加劳动或体育锻炼而言)会使机体的气血运行迟缓而不畅,脾胃的消化功能减弱,气血生成不足,正气下降,抗病能力降低,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易感染疾病。所以,根据自己机体的具体情况而适量进行劳动和休息对健康长寿有益。生态起居养生是在梳理祖国传统的起居养生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环境科学、生物科学等的最新成果,紧扣生活起居这一主题而提出的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的养生保健理论和方法。

五、生态食药养生

生态食药养生的理论来源于“药食同源、寓医于食”。药王孙思邈说:“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疗者,不足以全生。”生态食药养生的前提是充分分析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以及共性和个性的健康问题,首先选择安全无毒、无任何副作用的生态保健食品服用,以弥补正常饮食养生所不及的保健效果。如果实施了生态养生其他五大技术,并且食用了保健食品,仍然无法达到理想的健康状态,体质仍有偏颇甚至是处于亚健康状态,就应进一步服用毒副作用相对较小的中药(中成药或名老中医处方汤药),用以调养与诊疗,突显循序渐进,以食养为主,食疗不及者,方可用药的原则。中药的调养与诊疗需要独特的中医理论为根据,要通过中医师的辨证施治来合理用药,只依表象、症状用药,或者自以为是地随便服用中成药,不仅达不到保健养生的效果,相反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生态保健食品应具备如下突出特点:一是原料的高纯度、高安全性,并且是国内外公认的具有很好生物学活性的物质。不要追求新奇特,更不要赶时髦,一种新的物质或者成分可能具有很好的保健效果,但是,因为尚缺乏足够的人群长期服用的效果和安全验证,哪怕是万分之几的副作用率,对服用者个体而言就是百分之百的副作用。选择纯天然原料,不含任何化学合成成分,如海洋生物、食用真菌、天然植物或者中药原料等具有很好的前景。二是目标人群明确而具体,针对性强,在充分考虑和分析人群特点的同时,高度重视机体的整体性。同时保健功能的理论依据充分,所能调整的生理机能全面,实验数据可靠。从细胞代谢、微生态平衡、免疫调节、自由基代谢平衡、脂质代谢以及酸碱平衡等六大系统的代谢平衡着手开发研制的保健食品产品具有广泛的未来。三是遵循整体性和系统性原则,以复合型天然保健食品为主线,采取共性产品和个性产品相互配合使用、综合干预方案来调养机体的亚健康状态,预防和控制各种慢性病的发生。

六、生态四季养生

四季养生既可独立于其他五大养生技术之外,又与其他五大养生技术理论与方法密切关联,顺应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规律来养生,是养生保健、健康长寿之根本。所以,笔者把生态四季养生的理论和方法融于其他养生技术章节中来诠释,在此不加赘述。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述六大养生技术是为不得病、少得病或晚得病而设计的养生康复系统工程,而且人为地把毒副作用相对较小的中药调养与诊疗列入了该系统。实施六大养生技术仍然不能达到健康状态,必须进行西药、手术、放化疗等的临床疾病干预时,方可选择西医治疗。尤其是抗生素乱用的现象必须禁止,一感冒发烧就打点滴或吃消炎药的做法,笔者甚是反对。

第三节 生态养生的理论基础

生态养生是集祖国传统儒、释、道养生文化与现代医学、现代营养学、社会医学、健康教育学、全科医学、运动科学以及健康管理理论与实践等多学科于一体,从不同角度全面系统阐述养生保健科学内涵的全新健康法典,是中西医完美结合的产物,是东西方文化的有机渗透和融合。因此,其理论基础也是源于东西方养生文化的理论与实践。

一、祖国传统养生文化为生态养生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天人合一”、“人与天地相参”的整体医学观

1.“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础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儒释道三家均有阐述。其基本思想认为人类的生理、伦理、政治等社会现象是自然界的直接反映。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天人合一是指把人的健康与机体、人与自然、社会等各种生存环境看作一个相互感应的有机整体,体现了普遍联系的生命观、永恒运动的生命观、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生命观、形神合一的生命观。天人合一,注重的是整体的、全面的、系统的思维方式,而不是局部的、解剖的、分割的方式。天人合一思想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儒家养生的特点是以人与社会为核心,以礼制心,注重内心修养和社会实践,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所谓“天地变化,圣人效之”,“与天地相似,故不违”。儒家肯定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成为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重要观点之一。

佛家养生思想的产生是多元的,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类似养生的修炼术产生,印度的瑜伽功就是一种养生。佛教自魏晋南北朝正式传入中国以后,到目前流行的有八大宗派,尽管他们信奉的教义、经典不尽相同,但是都主张禅修。各宗禅修的理论、方法和客观效应,从健身、养生和开发人体潜能的角度来看,即是佛家养生。佛家思想认为万物是佛性的统一,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涅经》中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异。”佛教正是从善待万物的立场出发,把“勿杀生”奉为“五戒”之首,生态伦理成为佛家慈悲向善的修炼内容。

道家以老子庄子为宗。老庄以人与自然为核心,以无为、虚静、自然为主旨,注重人与天的和谐,人修道就是要返璞归真。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表明了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皈依,人必须顺应自然,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2.整体医学观“天人合一”、“人与天地相参”是祖国传统医学的根本指导思想,其含义大体可归结为如下几方面。(1)人是自然界运动变化的产物:《黄帝内经》强调人生活在“气交”之中,与自然界的万物一样,都是天地形气阴阳物质,即自然界规律变化的结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素问·宝命全形论》也说:“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生气通天论》记载:“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上述这些观点均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人是自然界发展变化的产物,人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是人类顺应自然变化而不断演变的结果。(2)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人类的生存环境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无机环境,包括天文、气象、地形、土壤、水文;二是有机环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三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环境即社会环境。前两种环境属于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无机条件如空气、水、阳光等是自然界的根本属性,人若与无机条件相隔离或者缺乏,生命就将终止。有机条件如为人类提供营养和能量的动植物,也是自然界的产物,各种食物进入机体后,由于其性质不同而被人体消化利用后的产物也不同,所提供的营养物质也不同。《素问·脏气法时论》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素问·六节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天以五气食人者,臊气入肝,焦气入心,香气入脾,腥气入肺,腐气入肾也。地以五味食人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也。五气五味进入人体后,其精微者运送到周身以养五脏、安六腑,滋养全身,从而维持人体生理功能的正常进行。(3)人体和自然界有着共同规律:《黄帝内经》认为,人体与自然界不仅共同受阴阳五行法则的制约,而且人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通应共生的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指出大自然的清阳之气在上而为天,浊阴之气在下而为地。在地之雨水,由于能蒸发,则上升为云;在天之云,遇到冷空气则凝聚成水滴,下降为雨水。此乃自然界云雨升降的运动规律。人的物质代谢也有类似的过程,清阳之气上升,发腠理,外达实四肢,浊阴之气下降,走五脏,内敛归六腑。由于人体清浊阴阳的升降出入,维持人体的动态平衡。据此,《黄帝内经》总结出人与自然的共同规律,进一步证明人与自然界的内在必然联系。(4)人体生理机能和病理过程受自然界的影响: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表示一年中气候变化的规律。人体在这种气候的影响下,有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的相应变化。《素问·六节藏象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不仅四时气候对人的生理功能有影响,昼夜的变化对人的生理功能也有一定的影响。在一天之内,白天人的阳气行于外,推动着人的各种机能活动,所以人的劳作多在白昼;夜间阳气内敛,人们也由动入静,通过休息而恢复精力和体力。因此,《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此外,不同的地理环境,如高原、平地、海洋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体的机能,如许多地方病、高原病等。《素问·异法方宜论》曰,东方之人易患痈疡,西方之人其病生于内,北方之人脏寒生满病,南方之人易病挛痹,中央之人易病痿厥寒热。此论点虽然不太尽然,但是由于地区方域不同,致病因素、生活习惯、人体体质等也随之不同,所以所患疾病也会有所不同。

3.人体的“全息”现象人体的各个局部是人身这个整体的缩影,这种“全息”现象已为医家所公认。《黄帝内经》对于“全息”思想的认识如下。(1)一分为多的结构,无处不在的元气:《黄帝内经》认为人身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以心为中心,五脏为代表的。《灵枢·邪客》:“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类经》:“(心)其系有四,上系连肺,肺下系心,心下三系,连脾、肝、肾,故心通五脏之气而为之主也。”《灵枢·本枢》:“肺合大肠……心合小肠……肝合胆……脾合胃……肾合膀胱。”《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肝主目……心主舌……脾主口……肺主鼻……肾生骨髓……主耳。”《素问·六节藏象论》:“心者……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肺者气之本……其华在毛,其充在皮……肾者……其华在发,其充在骨”,“肝者……其华在爪,其充在筋……脾……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素问·太阴阳明论》:(脾主四肢)“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灵枢·经筋》:“足厥阴之筋……结于阴器。”

这样,由心把五脏连在一起,再由心肝脾肺肾联系着小肠、胆、胃、大肠、膀胱、舌、目、口、鼻、耳、面、血、脉、气、毛、皮、发、骨、髓、爪、筋、阴器、四肢、唇、肌等组织结构。这个结构以一分为五、五分为二十五的形式,把全身连成一个整体,心就是这个整体的中心,通常是把心所联系最紧的五脏作为这个整体的代表。而这个整体的每个局部,不是互不相关、拼凑在一起的,而是整体的缩影,是一个“小人身”。因为每个局部都是由中心发出来的,所以它能够反映中心的信息。例如:面部是人身的一个缩影,面部的五官可以反映五脏的信息。《灵枢·五阅五使》:“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官,是职守、管理的意思,五官是由五脏管理的。“五官者,五脏之阅也。”阅者,外候也。五官表现的外候,是由五脏放射出来的,所以五官这个局部能反映五脏为代表的整体的情况。又如鼻子,是比面部更小的一个局部,也是整体的一个缩影。《灵枢·五色》:“阙中者肺也,下极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胆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挟大肠者肾也。”阙中就是眉心、下极就是两眼之间、直下就是鼻柱、下者就是鼻准、挟大肠就是鼻旁两颊之上,依次与肺、心、肝、脾、肾相应。一个鼻子,即使包括它的两侧的双颊,在全身之中也仅仅是个小局部,但它也是一个“五脏俱全”的“小人身”。所以“五色之现于明堂,以观五脏之气”(《灵枢·五阅五使》),明堂就是鼻,通过鼻部出现的或青或黄或赤或白或黑等不同色泽,就可观察到五脏的情况。其他眼、耳、舌、背、四肢、手、足等局部,无一不与五脏相应,也无一不是整体的缩影。(2)局部反映整体的全息游行无端的神气:人身局部反映整体的“全息”现象,它的根据——即物质基础是什么呢?根据就是元气。有了元气的存在,才有五脏及形体的存在,表里才能相通,局部才能反映整体。《灵枢·经脉》:“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脉道以通,血气乃行。”《灵枢·天年》:“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灵枢·决气》:“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构成人体的物质,虽然有精、气、津、血等多种形态和不同的名称,但从根本上讲,只是一种物质——元气。人身有许多种气,但也都是元气派生的。明·张景岳在解释《灵枢·刺节真邪》中的“真气”时说:“真气,即元气也。”接着他列举了人身具有的十二种气以后说:“皆无非其别名耳。”(《类经·疾病类》)五脏是元气构成的,形体各器官组织也是元气构成的。“同气相求”所以形体各部都能反应五脏的信息。张景岳在解释《素问·五脏生成》中五脏生五色的原理时说:“凡此皆五脏所生之正色,盖以气足于中,而后色荣于外”。(《类经·脉色类》)五脏之气现于面而成色,因而才可通过面部的色泽测知五脏的情况。又如眼睛也是五脏的缩影,也能反应五脏的信息,仍是由于“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灵枢·大惑》)的缘故。其他各部,皆同此理。

神气游行环无端,经脉特点流与注。元气不但是构成人体的物质,而且是常动不息的,从而使人体内外的信息随时都能进行交流。《灵枢·脉度》说:“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因为流行的元气遍布全身而且是具有活力的,所以又叫做神气。《灵枢·九针十二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气节交会之处遍布全身,而且神气经常游行如环无端,既然“无端”,则“环”上的每一点都可能是神气游行之始和终,都能把全“环”的信息带到点上。这是形成人身“全息”现象的又一重要因素。如果神气停止了游行,“全息”也就不存在了。《灵枢·天年》:“人之始生……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灵枢·本神》:“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失神”、“无气”都是指失掉了元气,神气既失,生命也就停止了,“全息”也无从反应而消失了。

神气的游行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循着一定的通路运行的,这个通路系统叫做经脉(后世叫经络)。经脉有两个主要特点,一个是“流”,一个是“注”。《灵枢·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灵枢·经脉》:“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经脉不但有由经分络,由络分孙络,越分越细网罗全身的形态,而且通过神气的流行把全身内外上下联结成了一个整体。经脉不但有上述“流”的特点,而且在流行过程中,还能“注”(聚集)于某些特定的部位,因此,这些部位所表现的“全息”现象就特别明显。《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是流行于全身各部的,它又能把全身的信息集中起来“注”于面部,因此,人身的“全息”就在面部突出地呈现出来了。经脉的这种“注”的特点,也从眼睛上反映出来,《素问·五脏生成》:“诸脉者皆属于目。”《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目者……神气之所生也。”脏腑的神气由诸脉集中上“注”于目,眼睛便成了五脏的缩影了。其他舌、耳、寸口等处都是经脉“注”的特点表现得十分明显的部位。经脉是流注着的神气,随神气的存亡而存亡。《素问·诊要经终论》:“愿闻十二经脉之终奈何?”张介宾注释说:“十二经脉,即十二脏之气也。终者,气尽之谓”(《类经·疾病类》),气既尽,经脉随之终止,既不能“流”,也不能“注”了。人死之后往往查不到经脉,大概就是这个缘故吧。经脉不复存,“全息”也无从呈现了。(3)人身虽是“小天地”,测人可以知宇宙:《黄帝内经》认为人身与天地相应,人身是一“小天地”。《灵枢·邪客》:“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这些对举,似较牵强,但其天人相应的观点则是正确的。《素问·离合真邪论》:“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澜而陇起。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虚邪因而入客,亦如经水之得风也,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人的经脉,应地的经水,经水的动静,随天气的寒温而变化。邪气侵入人的经脉,寒邪就会使血如经水的凝涩而瘀滞;暑邪就会使气如经水的沸溢而淖泽;被虚邪侵入的经脉,也如经水的受风之处,波涌而陇起。《灵枢·岁露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故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毛发坚,腠理郄,烟垢著……至其月廓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纵,腠理开,毛发残,腠理薄,烟垢落。”这些都说明,人气的虚实开阖,与天时的盛衰、日月的盈虚是相应的。

天人相应,人是一“小天地”——宇宙的缩影,它的根据是什么呢?它的根据仍然是元气。其形成仍然是由于元气的运动变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张介宾解释说:“道者,阴阳之理也。阴阳者,一分为二也。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天生于动,地生于静,故阴阳为天地之道……积阳至大而为天,积阴至厚而为地。”(《类经·阴阳类》)《幼学琼林·天文》:“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天地未分叫太极,又称混沌。混沌,元气也。阴阳就是元气的运动变化。元气的轻清部分上浮积累便形成了天,元气的重浊部分下凝积累便形成了地。《素问·宝命全形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天地之运,阴阳之化,其于万物,孰多孰少”(《素问·六节藏象论》),无不有数。由于天地之气的交合才产生了人和万物的形体;由于形体的变化才有万物不同的名称;天地的运动,即阴阳二气的变化支配着万物和人的变化;万物(包括人)禀受天地的元气,虽有多有少,但都是有一定标准的。天地万物,根本都是同一元气。元气的运动变化也是一致的。人身是一小天地就并非不可思议的了。(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平人者不病”的身心健康观《黄帝内经》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健康的具体定义,但是却设定了健康的最佳状态,即“平人”。《素问·平人气象论》曰:“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其内涵,一是强调要顺应自然,二是强调身心的一致,三是强调必须适应社会的复杂变化。《素问·刺法论》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表明顺应自然是实现“平人者不病”的重要条件;《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说明保持思想上的清净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素问·上古天真论》又说:“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表明人要与社会保持协调的关系,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这实际与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概念——“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三者处于良好的状态”的含义十分接近。否则,“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素问·疏五过论》)《黄帝内经》认为人之所以得病,是因为正邪斗争,正不胜邪的结果。《灵枢·百病始生》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黄帝内经》还认为,某些疾病的发生是由社会生活因素引起的,如“脱营”、“失精”等病证。其社会性因素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政治经济方面的因素。《素问·疏五过论》曰:“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为挛”。说明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可引起人的心理失衡、精神内伤而导致疾病的发生。二是职业和劳动方面的因素。《素问·痿论》曰:“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指出长期从事水中作业的人,易造成水湿之邪侵袭机体而导致疾病发生。《素问·宣明五气》:“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说明不同的劳动方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损害不同的组织器官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素问·举痛论》曰:“劳则气耗”,是说过度的劳动会损伤人体之气。这不仅与中华文化的中庸思想高度一致,也与现代医学观点相通。(三)“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自然死亡观

生态养生追求健康的同时也应正确面对死亡。不同的思想面对死亡的态度不同。有的西方发达国家对“安乐死”已经在法律上予以承认,但是多数国家尚存在很大的异议。《黄帝内经》追求健康死亡,天年不病的自然死亡观,以一种自然平和的心态正视而非回避死亡。《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灵枢·天年》曰:“人之寿百岁而死……使道隧以长,基墙高以方,通调营卫,三部三里起,骨高肉满,百岁乃得终。”《黄帝内经》指出一生中在不同阶段人体的生理机能状态不同,养生保健、治疗疾病的方法也不尽相同。《灵枢·天年》曰:“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荥货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若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虽然由于先天禀赋不同,人的个体差异很大,正如《灵枢·寿夭刚柔》所说:“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柔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但是长寿之人均有其共同特征。《灵枢·天年》曰:“五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

人有天年,但是不注重养生保健是很难享有天年的。《灵枢·天年》曰:“人之夭寿各不同,或夭,或寿,或卒死,或病久。”是寿是夭,取决于人的神与气:“气质盛衰,以至其死”,“人之始生……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四)“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平衡健康观

生态养生在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同时,也推崇劳作适度、中庸至上、阴阳平衡的平衡健康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意思是阴阳是天地之道,也是一切事物的纲领,万事万物均离不开阴阳,是生死的根本,是神明之府。无论是养生保健还是辨证施治都不能脱离阴阳,必须从这个根本问题上求得平衡。生态养生的平衡观贯穿始终。

1.“生病起于过用”,“反常则灾害至矣”的动态平衡观《黄帝内经》强调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同时,无论任何劳作、起居以及喜怒哀乐均应适度,过则百病生。《素问·宣明五气》“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素问·经脉别论》曰:“春夏秋冬,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

自然界四时气候变化,是一切生物生长化收藏的重要条件之一,正常情况下并不导致人体生病。人体本身具有一定的适应外界环境变化而保持正常生理功能的能力,但是此种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如果气候变化过于急剧,超过了人体所承受的限度,或者由于人体的调节机能失衡,不能对外界变化做出适当的调节时,就会发生疾病。《灵枢·四时气》:“四时之气,各不同形。百病之起,皆有所生。”《素问·六微旨大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字,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小大,期有远近,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灵枢·百病始生》:“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

在四时气候变化过程中,每一个季节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对人体的影响也不同,因此经常发生时令性季节性的疾病。“百病之所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

2.“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正邪平衡观《黄帝内经》认为人体疾病的产生既与人体内在的阴阳平衡有关,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也与外邪侵袭机体有关;把导致人体适应自然变化的能力下降并使之发病的因素称之为“邪”,属“阴”;把人体的调节机能和抗病能力称之为“正”,属“阳”。疾病发生与否,是正邪阴阳双方势力消长的过程,如果正气充沛,能抵御邪气,就不会发病。反之,邪气过盛,正不胜邪,就将发病。正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出发,机体免疫能力强盛,即使气候突然变化也不易得病,反之,机体虚弱,抵抗力低下则气候略有变化就可能发病。

3.“调和五味”,“饮食有节”的营养平衡观

饮食是人类获取营养和能量,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饮食失衡与各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灵枢·五味》曰:“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明确强调了饮食的重要性,饥而不食,渴而不饮,则机体得不到充足的水谷营养的补充,久之会导致气血减少而生病。反之,饮食过量,或者偏嗜五味,也会发生种种疾病。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云:“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五)“道法自然”、“天人相应”的自然治愈观

生态养生注重顺应自然规律,标本兼治,重在“治人”,通过调整机体的整体状态,调动人体自主抵御疾病的能力,战胜病邪的侵袭,达到疾病康复的目的,即所谓自然治愈观。

1.现代医学的局限性(1)注重疾病本身的治疗,缺乏系统的健康综合管理:众多医学派别和体系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发展战略,即防治结合。但是现代医学过于相信药物的作用,而对于人体自身的自我康复能力重视不够,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过分强调治疗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注重疾病本身,而忽视人的整体性,把系统复杂的人体完全等同于僵死的机械,把治病当成了修机器。临床上经常出现患者排队等了几个小时挂上的号,而医生仅仅用几分钟就“诊治”完毕。对于患者除疾病外自身的身心健康、生活方式、居住环境等与疾病密切相关的因素,却根本不予理会,对疾病的康复、预后以及注意事项等也不予指导和解释……众多因素综合影响疾病治疗效果。

大部分西医人士认为,疾病是由某些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致病因子对人体造成的物质结构、功能代谢方面的损害,或人体缺乏某些必需物质所致。在现代疾病的诊断中,追求的是病因、病理、病位等微观层次的疾病的本质,治疗上致力于直接对抗,通过消除病因、纠正病理等达到治疗的目的。这种做法忽视了人体内部以及其内外环境之间整体失调的病理状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病不看人”。(2)重治疗轻预防:据卫生部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发布了《中国慢性病报告》以及《预防慢性病——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的全球报告显示,慢性病正在严重威胁全世界人民的健康与生命,慢性病危害80%发生在中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其中,中国居民的健康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报告称,2005年中国慢性病死亡人数高达750万,每12秒钟就有一人被心脑血管疾病夺去生命;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脑中风。而脑中风的高致残率,要超过癌症、心脏病等任何疾病的危害。我国在世的脑中风患者有700万,其中四分之三都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重度致残者约占40%以上。患者一旦得病,或肢体活动受限,或瘫痪在床,甚者生命不保。不但病人感到痛苦,而且家属也无法逃避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痛苦难当;社会负担同样沉重,目前我国每年脑中风患者的医疗费用已高达人民币300亿元以上。

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慢性病已经成为人们最主要的死因。未来10年,全世界慢性病死亡人数还将增长17%。而在中国,慢性病死亡人数将增长19%,其中糖尿病死亡人数甚至可能增长50%,成为“定时炸弹”。更为可怕的是,我国有1.6亿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者高达20%;城市居民7~17岁的儿童有20%超重;我国有4000多万糖尿病患者,18岁以上的城市居民中18%患有糖尿病;36岁以上的人群中,心脑血管病患者已高达16%,这是一个十分可怕、令人震惊的数字!

据WHO的资料显示,慢性病的发生60%以上与生活方式有关,只要坚持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获得60%以上的健康,而我国目前的医疗状态仍然是注重治疗,忽视预防,在医疗设施上的建设和资金投入较大,而用于预防的人力物力明显不足,致使慢性病大有继续恶化的趋势。生态养生就是在情志、饮食、运动、起居、四季等不同角度,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期实现控制或减少慢性病发生的目的。

现代医学目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医疗机构以治疗为主,忽视了预防的重要性。其实,医学存在的目的在于对疾病的对抗,从这个意义上说,应是先有疾病的存在,而后有医学技术和医学科学。但是医学并非仅仅局限于有病治病,更为重要的是如何不得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不治已病治未病”。该理论站在理性思维的高度,跳出了有病治病对抗性思维的局限性,强调将疾病预防于未萌之先。《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又说:“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尤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八正神明论》曰:“上工救其萌芽,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曰上工。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救其已成者,言不知三部九候之相失,因病而败之也。”是说高明的医生并不局限于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更应着眼于人体内外环境之间关系的协调与调理,使其不产生病证,即保持“平人”的状态。这种思想经过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到了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论诊候》提出:“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的大医学观点,即将人类社会、人(包括人群)以及人体所患的疾病都纳入医学研究的视野,充分展现了跳出医学来认识医学的勇气和智慧。(3)抗生素的滥用:随着抗生素等化学药物的饱和与超饱和,现代医学的弊端和致命缺陷,越来越突出地暴露出来了。抗生素的滥用破坏了菌群间的平衡,催生了具有超级抗性的抗药菌株。1981年,马克·拉普在《不死的细菌》书中说:“过去微生物导致的人类的疾病只有10%,而现在能导致的疾病已达20%~30%,我们已用抗生素改变了整个自然界的面貌。”完全依靠药物力量抗病的医学方法,是一种错误的方法,其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支撑现代医学大厦的抗生素及其他化学药物,在消灭病原物的同时,也损害着机体本身,破坏人体内环境的平衡。

第二,由生物抗药性所决定,人体和病原物都会产生抗药性,抗药性随着药物的不断使用而逐渐增强,这就给药物研制和临床医学带来了难以克服的困难。

第三,对于病原微生物的抗药性的认识,换句话说,也就是病原微生物生存斗争的潜力被抗生素等化学药物调动出来了,所以,使用抗生素等化学药物治病,无异于饮鸩止渴,锤炼病菌的适应能力。

第四,依靠药物抗病,忽视对人体天然抗病能力的调整和自然治愈率的提高,会导致人体抗病能力的退化和细菌等致病因子的进化,使整个人类物种质量下降和衰败。

2.生态养生注重调整和调动机体潜能以及自然治愈和康复能力 人类只是一个生物进化相对完善的机体,当今人类医学面临的危机,主要是重视社会发展忽略了生态文明,副作用大大超过了人类机体的适应性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对人类的生存状态和健康造成毁灭性打击。我们人体都有自保功能和自然治愈力。人体本身就是一个最和谐的存在,他不需要依靠任何外在的东西,仅凭自己就能够达到和谐,这就是人体的本性。生态养生强调治病推崇“三分治七分养”,多养元气少吃药。如果元气没有了,再好的药也不起作用。养元气就是好好地修正自己,好好地改变习惯,疾病就能去掉大半。

现代医学基本上是用药物等治疗手段代替了人的自愈力。稍有不适就马上大量服药,导致了很多不良后果;婴幼儿有点儿低烧,到了医院就打点滴,先锋霉素、阿奇霉素等抗菌素大量使用,破坏了孩子的免疫系统和肠道微生态系统等,下次再感冒这类药物就不太奏效了。整个社会在治病方面似乎都在鼓励吃药,滥用药物的趋势已经越来越严重,以至于出现由药物依赖而造成的精神疾患。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药物治疗在诸多因素中对健康的维护作用只占了8%,而身体自我康复能力对人体健康的贡献却高达60%。生态养生就是最大限度的培植、养护、调动机体的自然治愈能力,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以期实现少得病、不得病以及有点儿小病自身康复痊愈。(六)顺应自然,“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志闲而少欲”的养生观

顺应自然是《黄帝内经》养生之本。《黄帝内经》依据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的天人合一学说,提出顺应环境四时变化、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和于术数、修养情志等许多养生方法。《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一州之气,生化寿夭不同……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地之小大异也,小者小异,大者大异。”说明地理环境对人的生化寿夭有着重要的影响。《素问·宜法方异论》则进一步指出,因地理位置的差异而形成人不同的体质,并相应地导致一些易发疾病。因此,一个好的居住生活环境,对养生防病、延年益寿有重要意义。

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与疾病关系密切。“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等论述,详细论述了天气变化的规律,以及这些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根据一年四季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以及生物与之相应的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的生长规律,提出了人应根据四季变化养生的理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灵枢·本神》也云:“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指出人们生活在大自然环境中,一定要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合理调整自己的养生方法,方能保持机体健康而不得病或者少得病。

个人的情志养生、精神修养重在豁达。《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二、现代科学技术为生态养生提供了科学基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西方健康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应用在防治慢性病的发生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惊人效果等,为生态养生提供了科学基础。(一)健康管理的定义和特点

健康管理的思路和实践最初是在美国兴起的。30余年前由于老龄化、急性传染病和慢性病的多重负担,以及环境恶化等导致医疗卫生需求不断增长,医疗费用节节攀升而无法遏制等问题,对美国经济的发展构成了威胁和挑战。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诊治模式已经无法应对越来越大的健康需求,于是,以个体和群体健康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并迅速传遍西方发达国家。10余年前我国也引进并开始推行了健康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没有对健康管理给予统一的概念,陈君石院士等通过对国外关于健康管理的几个有代表性的概念,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将健康管理定义为:“健康管理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和评估,并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干预的全过程。健康管理的宗旨是调动个体和群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健康管理的具体做法就是为个体和群体(包括政府)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康信息,并创造条件采取行动来改善健康。”

1986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每天生活的资源,并非生活的目的。健康是社会和个人的资源,是个人能力的体现。”

既然健康是资源,就需要管理,因为所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通过管理,可以最大化地发挥资源的作用。

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达到资源使用的最优化。管理的目标是在最合适的时间里,把最合适的东西用在最合适的地方,以发挥最合适的作用。具体来说,管理是包括制定战略计划和目标、管理资源、使用完成任务所需要的人力和财务资本,以及衡量结果的组织过程。管理还包括记录和储存为供以后使用的和为组织内其他人使用的事实和信息的过程。因此,管理是过程、是手段。

健康管理,就是针对健康需求对健康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也就是通过对个体和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以及综合评估,提出健康咨询和指导方案,并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在这里健康需求可以是一种健康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肥胖;也可以是一种健康状态,如糖尿病或老年痴呆。健康管理的手段可以是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对健康风险进行量化评估,或对干预过程进行监督指导。(二)健康管理的科学基础

健康和疾病的动态平衡关系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预防医学的干预策略是健康管理的科学基础(见图2-4)。个体从健康到疾病要经历一个完整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一般来说,是从处于低危险状态到高危险状态,再到发生早期改变,出现临床症状。往往在被诊断为疾病之前,有一个时间过程。对于急性传染病,这个过程可以很短。对于慢性病,这个过程可以很长,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时间。期间的变化多数并不被轻易地察觉,各阶段之间也并无截然的界线。在被诊断为疾病之前,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有可能成功地阻断、延缓、甚至逆转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进程,从而实现维护健康的目的。这就是健康管理的科学基础。图2-4 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干预策略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健康风险分析和评估的方法确定冠心病、脑卒中、癌症、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高危人群,通过有效的干预手段控制健康危险因素,减少发病风险,可以在这些疾病发展的早期,尚未发展成为不可逆转之前阻止或延缓疾病的进程。在上述健康管理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分析大量的健康和疾病数据,包括基因数据、影像结果、生物学标记物指标以及传统的临床指标,从中得出与个人健康相关的、非常有意义的健康管理信息,指导健康管理过程,达到最优效果。(三)健康管理的基本流程健康管理是一种前瞻性的卫生服务模式,它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健康效果,从而增加医疗卫生服务的效益,使个体和群体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健康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连续不断的、周而复始的过程,即在实施健康干预措施一定时间后,需要评价效果、调整计划和干预措施。只有周而复始,长期坚持,才能达到健康管理的预期效果。

一般来说,健康管理的常用服务流程由以下三步骤组成。

1.健康监测(1)健康管理体检:是以人群的健康需求为基础,按照早发现,早干预的原则来选定体格检查的项目。检查的结果对后期的健康干预活动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健康管理体检项目可以根据个人的年龄、性别、工作特点等进行调整。目前一般的体检服务所提供的信息应该可以满足这方面的要求。(2)健康状况综合调查:除健康体检外,尚要对与健康有关的生活方式、社会环境因素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为寻找影响健康的原因追踪提供有利依据。(3)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把健康体检和健康状况调查的全部资料录入到计算机系统,建立全面系统的电子健康档案,而且该档案应是不间断、连续的记载与健康有关的所有信息,即所谓实时可跟踪的电子健康档案。

2.健康评估通过分析个人健康史、家族史、生活方式和从精神压力等问

卷获取的资料,可以为服务对象提供一系列的评估报告,其中包括用来反映各项检查指标状况的个人健康体检报告、个人总体健康评估报告、精神压力评估报告等。

3.健康综合干预(1)个人健康管理咨询:在完成上述步骤后,个人可以得到不同层次的健康咨询服务。个人可以去健康管理服务中心接受咨询,也可以由健康管理师通过电话与个人进行沟通。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解释个人健康信息及健康评估结果及其对健康的影响,制定个人健康管理计划,提供健康指导,制定随访跟踪计划等。(2)个人健康管理后续服务:个人健康管理的后续服务内容主要取决于被服务者(人群)的情况以及资源的多少,可以根据个人及人群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后续服务的形式可以是通过互联网查询个人健康信息和接受健康指导,定期寄送健康管理通讯和健康提示,以及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改善行动计划。监督随访是后续服务的一个常用手段。随访的主要内容是检查健康管理计划的实现状况,并检查(必要时测量)主要危险因素的变化情况。健康教育课堂也是后续服务的重要措施,在营养改善、生活方式改变与疾病控制方面有很好的效果。(3)专项的健康及疾病管理服务:除了常规的健康管理服务外,还可根据具体情况为个体和群体提供专项的健康管理服务。这些服务通常会按病人及健康人来划分、设计。对已患有慢性病的个体,可选择针对特定疾病或疾病危险因素的服务,如糖尿病管理、心血管疾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管理、精神压力缓解、戒烟、运动、营养及膳食咨询等。对没有慢性病的个体,可选择的服务也很多,如个人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改善咨询、疾病高危人群的教育及维护项目等。(四)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

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是通过评估和控制健康风险,达到维护健康的目的。

健康信息收集、健康风险评估和健康干预三部分中前两者旨在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健康信息来调动个体降低自身健康风险的积极性,而健康干预则是根据循证医学的研究结果指导个体维护自己的健康,降低已经存在的健康风险。研究发现,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肿瘤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都与吸烟、饮酒、不健康饮食、缺少体力活动等健康危险因素有关。慢性病往往是“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互为因果”。各种危险因素之间及与慢性病之间的内在关系已基本明确(图2-5)。图2-5 常见慢性病及其共同危险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

慢性病的发生、发展一般有从正常健康人→低危人群→高危人群(亚临床状态)→疾病→并发症的自然规律。从任何一个阶段实施干预,都将产生明显的健康效果,干预越早,效果越好。

1.生活方式管理 生活方式与人们的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这一点无论是对已被医生诊断为“病人”的人还是对健康的人来说,都是“真理”。国内外关于生活方式影响或改变人们健康状况的研究已有很多。研究结果发现,即使对于那些正在服用降压和降胆固醇药物的男性来说,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能明显降低他们患心脏疾病的风险。这项研究从1986年开始,对43000名40~75岁,没有糖尿病、心脏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男性进行跟踪调查,每年对他们进行两次问卷调查,然后根据长期积累的数据找出生活习惯与心脏疾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正在服药的中年男性,如果饮食合理、不吸烟、适量饮酒、保持健康体重和定期运动,他们患心脏疾病的风险将降低57%;尚不需要服用降压药或降胆固醇药物的男性,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将患心脏疾病的风险降低87%;仅不吸烟一项就能降低50%的患病风险。如果健康生活方式包括所有五项内容(饮食合理、不吸烟、适量饮酒、保持健康体重和定期运动),男性患心脏疾病的风险指数最低。

研究同时发现,即使被调查者从前的生活方式不健康,生活方式改变后所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越早越好,它的作用不可能被药物或其他所替代,早一天行动早一天受益。改变生活方式没有来不及之说,即使到了中年甚至晚年开始健康的生活方式,也都能从中获得莫大的益处。(1)生活方式管理的概念:从卫生服务的角度来说,生活方式管理是指以个人或自我为核心的卫生保健活动。该定义强调个人选择行为方式的重要性,因为后者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生活方式管理通过健康促进技术,比如行为纠正和健康教育,来引导人们远离不良行为,减少健康危险因素对健康的损害,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根据我国居民目前的健康状况,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流行病学原因分析结果,针对国人生活方式管理的重点是平衡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衡。(2)生活方式管理的特点:一是以个体为中心,强调个体的健康责任和作用。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纯属个人的意愿或行为,但我们可以告知人们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有利于健康,是应该坚持的,比如不应吸烟,如果已经吸烟应该戒烟;不应挑食、偏食而应平衡饮食等等。我们也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和渠道帮助人们做出决策,比如提供条件供大家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的体验,指导人们掌握改善生活方式的技巧等等,但这一切都不能替代个人做出选择何种生活方式的决策,即使一时替代性地做出,也很难长久坚持。

二是以预防为主,有效整合三级预防。预防是生活方式管理的核心,其含义不仅仅是预防疾病的发生,还在于逆转或延缓疾病的发展历程(如果疾病已不可避免的话)。因此,旨在控制健康危险因素,将疾病控制在尚未发生之时的一级预防;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而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的二级预防;以及防止伤残,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的三级预防,在生活方式管理中都很重要,其中尤以一级预防最为重要。针对个体和群体的特点,有效地整合三级预防,而非支离破碎地采用三个级别的预防措施,是生活方式管理的真谛。

三是通常与其他健康管理策略联合进行。与许多医疗措施需要付出高昂费用为代价相反,预防措施通常是便宜而有效的,它们要么节约了更多的成本,要么收获了更多的边际效益。根据循证医学的研究结果,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经确定乳腺癌、宫颈癌、直肠癌、心脏病、老人肺炎、与骑自行车有关的头部伤害、低出生体重、乙肝、结核等19种疾病或伤害是具有较好成本效果的预防领域,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疫苗的应用,如在麻疹预防上花费一美元的疫苗可以节省11.9美元可能发生的医疗费用。(3)健康行为改变的方法:生活方式管理可以说是其他群体健康管理策略的基础成分。生活方式的干预技术在生活方式管理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在实践中,四种主要方法常用于促进人们改变生活方式。①教育:传递知识,确立态度,改变行为。②激励:通过正面强化、反面强化、反馈促进、惩罚等措施进行行为矫正。③训练:通过一系列的参与式训练与体验,培训个体掌握行为矫正的技术。④营销:利用社会营销的技术推广健康行为,营造健康的大环境,促进个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

单独应用或联合应用这些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朝着有利于健康的方向改变生活方式。

实践证明,行为改变绝非易事,形成习惯并终生坚持是健康行为改变的终极目标。在此过程中,亲朋好友、社区指导等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非常重要,可以在传播信息、采取行动方面提供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在实际应用中,生活方式管理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出现,也可以融入到健康管理的其他策略中去。例如,生活方式管理可以纳入疾病管理项目中,用于减少疾病的发生率,或降低疾病的损害;可以在需求管理项目中出现,帮助人们更好地选择食物,提醒人们进行预防性的医学检查等。不管应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和技术,生活方式管理的目的都是相同的,即通过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疾病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或伤害的发生。

2.需求管理(1)需求管理的概念:健康管理所采用的另一个常用策略是需求管理。需求管理包括自我保健服务和人群就诊分流服务,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使用医疗服务和管理自己的小病。这一管理策略基于这样一个理念:“如果人们在和自己有关的医疗保健决策中扮演积极作用,服务效果会更好”这样一个理念。通过提供一些工具,比如小病自助决策支持系统和行为支持,个人可以更好地利用医疗保健服务,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利用正确的服务类型。

需求管理实质上是通过帮助健康消费者维护自身健康和寻求恰当的卫生服务,控制卫生成本,促进卫生服务的合理利用。需求管理的目标是减少昂贵的、临床并非必需的医疗服务,同时改善人群的健康状况。需求管理常用的手段包括:寻找手术的替代疗法、帮助病人减少特定的危险因素并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自我保健或干预等。(2)影响需求管理的主要因素:四种因素影响人们的卫生服务消费需求。

①患病率:患病率可以影响卫生服务需求,因为它反映了人群中疾病的发生水平。但这并不表明患病率与服务利用率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相当多的疾病是可以预防的。

②感知到的需要:个人感知到的卫生服务需要是影响卫生服务利用的最重要的因素,它反映了个人对疾病重要性的看法,以及是否需要寻求卫生服务来处理该疾病。有很多因素影响着人们感知到的需要,主要包括:个人关于疾病危险和卫生服务益处的知识、个人感知到的推荐疗法的疗效、个人评估疾病问题的能力,个人感知到的疾病的严重性、个人独立处理疾病问题的能力、以及个人对自己处理好疾病问题的信心等。

③病人偏好:病人偏好的概念强调病人在决定其医疗保健措施时的重要作用。与医生一道,病人对选择何种治疗方法负责,医生的职责是帮病人了解这种治疗的益处和风险。关于病人教育水平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病人被充分告知了治疗方法的利弊,病人就会选择那些创伤低、风险低、更便宜的治疗手段,甚至在医生给他们提供别的选择时也如此。

④健康因素以外的动机:事实表明,一些健康因素以外的因素,如个人请病假的能力、残疾补贴、疾病补助等都能影响人们寻求医疗保健的决定。保险中的自付比例也是影响卫生服务利用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3)需求预测方法与技术:目前已有多种方法和技术用于预测谁将是卫生服务的利用者。归纳起来这些方法主要有:

①以问卷为基础的健康评估:以健康和疾病风险评估为代表,通过综合性的问卷和一定的评估技术,预测在未来的一定时间内个人的患病风险,以及谁将是卫生服务的主要消费者。

②以医疗卫生花费为基础的评估:该方法是通过分析已发生的医疗卫生费用,预测未来的医疗花费。与问卷法不同,医疗花费数据是已经客观存在的,不会出现个人自报数据对预测结果的影响。(4)需求管理的主要工具与实施策略:需求管理通常通过一系列的服务手段和工具,去影响和指导人们的卫生保健需求。常见的方法有:24小时电话就诊分流服务、转诊服务、基于互联网的卫生信息数据库、健康课堂、服务预约等。有的时候,需求管理还会以“守门人”的面目出现在疾病管理项目中。

3.疾病管理 疾病管理是健康管理的又一主要策略,其历史发展较长。美国疾病管理协会(Disease Management Association of America, DMAA)对疾病管理的定义是:“疾病管理是一个协调医疗保健干预和与病人沟通的系统,它强调病人自我保健的重要性。疾病管理支撑医患关系和保健计划,强调运用循证医学和增强个人能力的策略来预防疾病的恶化,它以持续性地改善个体或群体健康为基准来评估临床、人文和经济方面的效果。”

该协会进一步表示,疾病管理必须包含“人群识别、循证医学的指导、医生与服务提供者协调运作、病人自我管理教育、过程与结果的预测和管理,以及定期的报告和反馈”。

由此可以看出,疾病管理具有以下3个主要特点。

第一,目标人群是患有特定疾病的个体。如糖尿病管理项目的管理对象为已诊断患有1型或2型糖尿病的病人。

第二,不以单个病例和(或)其单次就诊事件为中心,而关注个体或群体连续性的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这也是疾病管理与传统的单个病例管理的区别。

第三,医疗卫生服务及干预措施的综合协调至关重要。疾病本身使得疾病管理关注健康状况的持续性改善过程,而大多数国家卫生服务系统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使得协调来自于多个服务提供者的医疗卫生服务与干预措施的一致性与有效性特别艰难。然而,正因为协调困难,也显示了疾病管理协调的重要性。

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尚包括灾难性伤病管理、残疾管理以及综合的群体健康管理等内容。(五)生态养生是在祖国传统养生文化指导下的健康管理

生态养生学的核心是祖国传统养生文化,其重要依据是现代医学、现代营养学、社会医学、健康教育学、全科医学以及自我保健科学等的最新理论和成就。祖国传统养生文化包含儒、释、道以及医家等众多思想和不同流派的养生术,有的已经在五千多年的社会实践中得以充分证明,被广泛认同,现代科学研究也证明其具有非常好的养生保健效果、现代科学基础扎实,只要遵循其规律,就一定能起到很好的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和开发机体潜能的作用。这些养生方法是符合生态养生的技术要求,与生物-心理-生态环境医学模式下的健康概念的内涵相一致,并且利于推广和普及。还有一些养生术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缺乏现代科学的实验基础,循证医学的根据不充足,这就不符合生态养生的理论与实践要求。

从上述意义上讲,在西方仅仅具有30多年的健康管理理论与实践,虽然在促进人类健康、提高生产力、降低医疗诊治费用等方面取得了惊人的业绩,但是是否与我国的国情和我国居民的健康需求相适应尚有待于考证。而在祖国传统养生文化指导下的健康管理,既具有我国传统生活方式和习俗特点,又不失五千年的华夏文明精华,并兼收并蓄了西方十分盛行的健康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成功经验,是最能满足当下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保障系统尚不健全,经济发展不均衡,医疗资源有限和分配不合理,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健康需求的全新养生理论和方法。生态养生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必将为提高我国居民的健康状况发挥积极的作用,一定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健康中国、和谐中国的美好愿望做出巨大的贡献。

第三章 生态情志养生 恬淡虚无 摄养精神

第一节 生态情志养生的概念与特点

一、生态情志养生的概念

生态情志养生是指人在智、情、意、行方面的精神状态,主要包括发育正常的智力,稳定而快乐的情绪,高尚的情感,坚强的养生意志,良好的性格,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祖国传统的养生智慧中历来强调情志养生法,并列为养生诸法之首。人的情志状态如何,决定着整个机体的平衡或失调,良好的情志状态可以增进健康和延年益寿,而不良的精神情志刺激可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生态情志养生,就是依据中医学的理论,在“天人相应”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保护和增强人的心理健康,达到七情平衡、五志平和、形神统一的良好精神情志状态,以实现预防疾病,祛病延年的生态养生目的。

中医学将人的心理活动统称为情志,或叫情绪,它是人在接触和认识客观事物时,人体本能的综合反映。情志包括七情和五志: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是指人受到外界刺激后产生的正常的七种情绪。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即当怒则怒,当悲则悲,过怒或过悲都会导致疾病,不正常的七情会导致疾病。五志是五脏“心、肝、脾、肺、肾”所藏的五种精神活动,即心主喜,肺主悲,脾主思,肝主怒,肾主恐。这些情志活动反映了五脏功能。五脏功能正常,情志就正常,否则就会患病。如果情志过度,就会伤及五脏,导致疾病。

生态情志养生是指喜不过旺,怒不过激,思不过虑,悲不过伤,恐不过惧,惊不过神的正常情绪状态。如果精神刺激太强,或持续时间太久,情绪变化太过,不仅能伤肝脏,亦可伤心、伤胃、伤脑等,甚至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使人处于情志异常状态,即所谓七情致病。具体分为两种,一种是神病或心病,一种是神形病,又叫心身疾病。心病包括不寐、郁证、烦躁、百合病、脏躁、癫证、狂证等。西医称为心理疾病,包括神经官能症(如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癔病、疑病症、强迫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心身疾病是一类由心理因素为主而引起的躯体疾病,这些病有强烈的心理因素。常见的病症有头痛、眩晕、耳鸣、中风、心悸、胸痹、胃痛、胃胀、腹痛、便秘、口臭、胁痛、喘证、短气、淋证、阳痿、痛经、闭经、白带、小儿多动症等。西医病名包括神经性头痛、高血压、低血压、神经性耳聋、脑梗塞、脑出血、冠心病、心律失常、慢性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肠道易激综合征、习惯性便秘、胆囊炎、支气管哮喘、月经不调、盆腔炎、附件炎、青光眼等。

中医学认为,正常的精神活动可使人体气血协调,正气旺盛,有利于机体健康及疾病痊愈;异常的精神活动可使气血失调,脏腑功能下降,正气衰败,促使疾病恶化。

生态医学的健康观,不仅仅是机体没有疾病或者不羸弱,而且还要有良好的精神情志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并能与所处的环境进行良性互动。既要求生理健康,又要求精神心理健康。《素问·举痛论》曰:“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可见良好的精神情志状态是健康的重要标志。

所谓精神情志,主要指人的思想意识、思维、情绪、感知等心理过程,是高度发达的人体器官——脑的产物。精神情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精神情志,泛指一切生命活动,包括思维、意识、情绪、感知、运动等,即神、魂、魄、意、志五种神志的综合反应。这就是《灵枢·天年》所谓:“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的意思。也就是说,只有在神、魂、魄、意、志都健全地存在于形体组织之间,这样的生命体,才可以叫做人。换言说,健康的生命所具备的一切功能活动,都是精神作用的结果,是精神的象征。

由精神情志因素引起的心身疾病已经是当今社会中人类普遍存在的多发病和流行病,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类健康长寿,必须高度重视精神情志养生的研究和应用。

二、生态情志养生的特点

情志养生源远流长,疾病的发生孕育着养生的胚芽,随着我国古代各种学术思想的蓬勃发展,人们对自己的情感、思维、道德等精神状况及其与疾病、健康的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思想家、教育家、养生家、医学家等均从不同角度开始探索这些问题。

生态情志养生的理论和方法源于儒、释、道的养生智慧,尤其是《黄帝内经》的养生精髓,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总结与实践,并用现代科学思想诠释后,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调摄精神情志的理论和方法。其特点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个体差异性

辨证施治是中医学的特点之一。辨证就是运用四诊所获得的客观资料(即症),用中医理论(三因、四诊、六经、八纲、脏腑、气血等等)分析辨证,从而提高对病因、病理、病机、病位的认识,同时注意病情的发展趋势与邪正盛衰;施治是在辨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证候,而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遣方用药。因此辨证是施治的依据,施治是治疗的目的。针对个体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这就是辨证施治的实质。由于精神情志养生最需讲究个体差异性,所以中医学辨证施治强调个体差异性的思想对生态情志养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中医的阴阳人格体质学说,就是这种个体差异观点的最好体现,同样的情志变化,由于个体气质类型的不同,可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对于每一个病人,都可根据具体辨证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以情胜情等不同的情志养生方法。(二)养生的整体性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又一特点,就是动态地看待有情感思维的人,以综合的观点辨证、论病、立法、施治。表现在情志养生方面则是重视整体调理,基于形神统一的观点,重视神对形的反作用关系。另外,养生的整体性还表现在以情志养生为主导,配合药物、针灸等躯体治疗的综合性的应用等方面。

第二节 生态情志养生的原理

一、形神统一

中医学认为人是形神统一的整体。形神统一的思想肯定了人的生物属性和精神活动,认为二者关系密切,形体能生精神,精神能御形体。《灵枢·本神》曰:“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说明人体是男女(阴阳)两精相结合的产物。胚胎形成之后,逐渐发育成为人之形体,各部分具备相应的生理功能,于是获得了生命的能力——神,只有在这时才成为人而降生,并开始接受天之气、地之味,在脏腑组织器官的作用下,养身形,生精神。《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总之,人体由精构成,先天之精以生,后天之精以养,共同作用,化生功能,表现为神明,即情志状态,亦即人的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形态动静、心理情态、面部表情、言语气息等。《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说明神由心主宰而分属于五脏。

精神由形体所生,又藏于形体,所以形体对精神有决定性作用,《灵枢·天年》云:“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说明由于年老,五脏器官皆因之而老化萎缩,功能衰退,不能藏神,神气消亡,而只有更新丧失了生命能力的形体存在,生命随之告终,可见精神衰亡是形体败坏的结果。另外,《黄帝内经》在肯定形体决定精神的同时,又强调精神可以驾驭形体,从而对形体的健康发挥重要作用。如《灵枢·天年》云:“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从生命存亡的角度论述了神的御形作用。

二、精神内守,预防疾病

《黄帝内经》从医学角度提出了“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养生防病思想。《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在生理方面,要求人们做到,能自我控制精神,抵制或摆脱社会不良风气的干扰;要主观能动地适应社会,善于理解,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恰当对待名誉、地位、利益的得失;保持无恼怒、无怨恨的情绪,言行思维不能脱离社会道德准则。这样,便可以消除或减少思想负担,以安静、愉快为目的,无奢望,常知足,如此形体才不易衰惫,精神才不易耗散,生命过程比较符合自然规律,故能增寿,也即所谓的“真人”、“至人”、“贤人”等。否则就有精神苦乐失度的发生,并损伤精气,以致精伤形衰而死亡。《太上老君养生诀》中进一步提出:“善摄生者,要当先除六害,然后可以保性命,延驻百年”。六害之中有四害与情志调养有关,它们是“一者薄名利……三者廉货财……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妒忌”,明确只有“内心澄”才能“真神守其位”,“气内定”方可“邪物去其身”,而妒忌一害,在现代心理学认识上将其称为心灵的“癌瘤”。《青囊秘录》特别论述了情志养生的重要性,“夫形者神之舍也,而精者气之宅也,舍坏则神荡,宅动则气散,神荡气散则疲。昏疲之身心,即疾病之媒介。是以善医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可谓心身医学之鼻祖,可见当时已非常重视调摄情志,以防治疾病。

三、异常情志,导致疾病

南宋·陈无择在继承《黄帝内经》七情说的基础上,对七情理论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研究,首次提出“七情”一词,并将其内容规定为:“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项。不仅突出了七情病因的地位,而且在预防医学,特别是对调摄情志、增进健康的情志养生方面更具指导意义。

中医养生学认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既是心的功能,又与五脏功能活动密切相关,“心藏神,在志为喜”;“肝藏魂,在志为怒”;“脾藏意,在志为思”;“肺藏魄,在志为悲”;“肾藏志,在志为恐”。

正常情况下,各种情志刺激作用于心神,表现出不同的情志变化以及各种不同的生理适应性反应,很快通过心神的整体调节和各部分之间相应制约而缓解或消除。但当形成刺激的因素突然、猛烈,或持续存在,超过了机体所能适应的限度时,就会出现过激的情志变化,使机体功能发生障碍,使心神的整体调节作用和各脏腑之间的协调制约关系遭到破坏而发生疾病。《黄帝内经》将精神情志对形体的作用列为重要的病因病机。如“喜怒不节……生乃不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摇”(《灵枢·口问》),“大怒则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为形是藏神之舍,神是形体的主宰,所以情志失调,或持久的不良(恶性)刺激可以使人发生疾病,甚至引起死亡。由于不同的情志变化分别体现着不同脏腑的生理功能,因此,情志过激致人发病也往往通过不同的变化影响到不同的脏腑,出现各脏腑功能失调所特有的症状,如怒则伤肝,由此而出现肝气不舒等肝脏的病变,同样喜则伤心,思虑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由此也可引发各自脏腑的病变,出现相应的症状。

四、以情胜情,精神治疗

以情胜情,是利用情志分属五脏,五脏归属五行,五行相生相克,情志亦随之相应的相互资生、相互制约,以此解除情志病因所致的情志病证。如“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等。《黄帝内经》开创了情志养生的先河,对药物效果不佳者,或精神情志疾病患者,施以精神保健,首先控制病人“恶死乐生”的心理,然后说明疾病不治的危害性,以引起重视,再分析配合治疗的有利条件,解除紧张情绪和消极的精神状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引导病人为提高疗效创造有利条件,如《灵枢·师传》所言:“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所不听者乎。”李东垣在《脾胃论》中倡言“安养心神,调治脾胃”,认为治疗心气阻滞而神气离形的病变,宜养心安神,使七情不伤,必须调治脾胃,其方法是启发病人的乐观情绪,或使其经常心情愉快,或使其接触喜闻乐见的事物,于是可取得心情开朗,清爽愉快而不患病的效果,可谓巧用脾胃调理心身,别树一帜。

朱丹溪宗《黄帝内经》之旨指出:“怒伤,以忧胜之,以恐解之;喜伤,以恐胜之,以怒解之;忧伤,以喜胜之,以怒解之;恐伤,以思胜之,以忧解之;惊伤,以忧胜之,以恐解之,此法惟贤者能之。”同期医家张子和更加具体地指出:“以悲制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以喜治悲,以谑浪戏狎之言娱之;以恐治喜,以恐惧死亡之言怖之;以怒制思,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以思治恐,以虑彼忘此之言夺之。”后世不少医家认为情志调摄有时比药石祛疾还重要,而且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情志疗法。例如,或逗之以笑,或激之以怒,或惹之以哭,或引之以恐等,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畅遂情志。

总之,情志既可致病,又可治病的理论,在心理保健上具有特殊的意义。

第三节 生态情志养生的意义与作用

中医学认为,人的情志和形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形从情来,寿随志走。情志是形体之根本,内含精、气、神三大枢要。《黄帝内经》指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是世代医家恪守的养生法则,也是生态养生的总纲领。

对于生态情志养生来说,“药疗不如食疗,食疗不如心疗”。而食疗与心疗并用则是最为上乘的养生之道,正所谓“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进而达到“心身并治、标本兼治、形神统一”的目的,这也是生态情志养生的精髓所在。

一、生态情志养生的意义

情志养生是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人的精神状态与疾病有密切的关系。强烈的精神刺激,不仅是造成精神疾病的直接原因,而且也会影响内脏的气机功能与气血运行,引起多种疾病。西医学研究发现,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因素中最能使人死亡的就是不良的情绪,人的精神状态正常,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就会增强,从而起到防病的作用。患病之后,精神状态良好可加速康复,并可利用心理活动规律治病,使脏腑气机调畅,气血调和,增进健康,益寿延年。(一)情志与疾病

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们对事物喜恶态度的客观反映,非但难免,而且必需,一般属于正常的心理现象。但是,各种情志活动都必须适度,调和而有节制,故《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种适度、平和的情志变动不但不会成为致病的诱因,而且还能起到协调生理活动的作用。例如,喜为心之志,在正常情况下,它能使气血和调,营卫通利,心情舒畅;怒为肝之志,在某种情况下,有发泄之意,尚有助于机体气机的流通畅达。对于疾病来讲,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恶劣的精神状态,常能促使疾病恶化,甚至是导致病人死亡的直接或间接因素。

因此,明确情志与疾病的关系,不仅对诊疗疾病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探讨调神养生防病的机制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1.情志与发病 精神创伤是重要致病因素,包括精神过劳与情志刺激。精神创伤所造成的病证,称为“情志病”。其临床表现,除内脏功能异常的症状外,多伴有明显的精神症状。

情志致病,根据刺激强度的不同,可分为暴发的精神刺激和渐进的精神刺激两类。

暴发的精神刺激,如突如其来的惊恐、意料之外的巨大打击或重大收获、难以忍受的伤痛、巨大的事变或灾难等。这些强烈的突发刺激,使人气血逆乱,阴阳乖戾,从而导致一些暴病、急病的发生,甚至夭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暴怒伤阴,暴喜伤阳”。《淮南子·精神训》也说:“人大怒破阴,大喜坠阳,大忧内崩,大怖生狂”。临床上经常可以看到暴怒导致心阳暴脱而猝死,肝阳化风而卒中,以及暴盲、暴聋、呕血、发狂等情况。

渐进的精神刺激,往往是因为某些问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未获得解决或实现而引起,如精神紧张、思想矛盾、思念忧虑、家庭不和等。实际上属于心境变化,同样能伤人精气,致人疾病。《素问·汤液醪醴论》说:“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神弛坏,营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东医宝鉴·内景篇》引道家语说:“嗜欲伤精,思虑伤神,疲劳耗气”。一般说来,渐进的精神刺激所致的病证多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治疗也颇棘手。

外感病以及其他内伤杂病,如食积、痰饮、瘀血、瘕积聚等病证的发生,也常与人的精神情志因素有关。因为精神过劳或情志创伤会使人体气机紊乱,降低人体的防病、抗病能力,导致邪气侵害或脏腑功能失常而发病。

2.情志对疾病的影响 在疾病过程中,常因患者的情志变化而进一步影响脏腑,使病情加重,甚或急剧恶化。临床所见,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遇有恼怒刺激,常常造成血压急剧升高,出现危象。心脏病、癌症患者,也常因情绪波动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因此,在人体发病后的整个病程中,精神状态的好坏,对疾病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精神状态、顽强的意志、坚强的信念,既有利于药物发挥疗效,也有利于脏腑功能恢复,促使疾病好转,加速痊愈,缩短病程。所以,保持病人的良好精神状态,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念,能起到一般药物治疗所起不到的作用。《素问·举痛论》云:“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说明欢愉喜悦的情绪,能使气血营卫畅达无滞。《素问·汤液醪醴论》则说:“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如果病人精神萎靡不振,丧失了战胜疾病的信念,或经常遭受精神创伤,则药物、针灸等各种治疗方法均难以产生应有的治疗效应,或使病情加重、恶化,甚至加速病人的死亡。临床实践证明,病人同健康人相比,对精神刺激的耐受力明显降低,患精神病的人是如此,患其他病的人也同样如此。所以,保护病人避免精神刺激被列为临床治疗与护理的一项重要措施。

总之,调节情志能促进人体健康,对既病之体也能提高疗效,促使其早日康复,而且病愈后也不易复发。(二)情志与健康

人的精神状态,与形体功能密切相关。精神的好坏与常变,必然影响机体的健康。自古以来,对于“养心之道”的情志养生就有众多论述,发表了许多精辟的见解,《管子·内业》可以说是最早论述心理卫生的专篇。为什么叫“内业”呢?内就是心,业就是术。内业者,养心之术也。管子认为,“得道之人”的养心之术一定具备“四心”的心理状态:一是善心,“凡道无所,善心安爱”;二是定心,“定心在中,耳目聪明四肢强固,可以为精舍”;三是全心,“心全于中,形全于外,不逢天灾,不遇人害”;四是大心,“大心而敢,宽气而广,其形安而不移”。《灵枢·本脏》云:“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说明人的精神情志不但能控制人的意识、情感、欲望、行为等,而且对人体适应外界寒热等生活环境、条件的变化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在同样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精神意志坚强的人,形体遭受的损害会比意志薄弱者轻得多。

形体运动,受精神意识支配。在日常生活中,人按一定的规范、准则进行生活、工作,是受精神意识控制的。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规律,人的正常生活也有规律性。有意识地自觉遵循客观规律生活、工作,自然能保护形体,免遭病难。《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养生延命录》云:“我命在我,不在于天。但愚人不能知此道为生命之要。所以致百病风邪者,皆由恣意极情,不知自惜,故虚损生也。”人在生活中是有欲望与要求的,但欲望、要求应符合现实,符合生活准则,对人体有益,否则就应当力戒。所以,摄生养神,关键在于锻炼自己的意志,陶冶情操,注意精神调摄,使“精神安乎形”,才能形与神俱。

健康的形体,必然是气血充盛,脏腑气机和调,精气充足,神气饱满之躯。若精神过用,则耗伤精气;七情所伤,情志郁结,必伤脏腑气机,影响脏腑功能,导致气血郁滞,精血暗耗,诸病由生。精神过用对人体的损害是多方面的。《养生延命录》云:“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忘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多语则气争,多笑则伤脏,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为不治,多恶则憔煎无欢。”说明精神劳伤和各种情志刺激太过,都可以使人发病而损害人体健康,所以必须随时注意调摄精神,避免精神情志所伤而损形折寿。

二、情志养生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生物-心理-生态医学模式”的提出,发现各种疾病的发生不仅与生理病理学上的因素有关,而且与社会环境、心理因素、生存环境密切相关。如工作学习压力过大,人际关系不协调,生活中突发不幸事件等社会、心理上的不良刺激,都是疾病发生和恶化的重要因素。临床观察发现,大多数疾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情志、思维、性格等方面的心理障碍和情志活动的异常,如忧思过度、心烦不安、紧张恐惧、急躁易怒、悲伤易泣等。对这些病人单纯用药物治疗,疗效往往不理想,而采取形神合一、身心同治的情志养生方法,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情志养生不但在维持人体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在防治疾病方面也同样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情志养生是人体健康的保证

情志养生,不仅要从生理卫生的角度入手,而且要正确、全面地理解健康。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人是有意识、有思想、有情感的生物有机体,具有非常丰富而又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人生活在社会中,必然受到社会和自然的双重影响,必须对各种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因此,所谓“健康”,不仅是指一个人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且还应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与所处环境的和谐共处、良性互动。表明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有健康的机体,还必须具有心理健康。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既要对社会有良好的适应性,又要有推进社会发展的创造性,这就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志。对于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聂世茂在《黄帝内经心理学概要》中根据《黄帝内经》对心理健康的要求,总结了9条标准。

1.“心安而不惧”,“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和喜怒而安居处”,“无为欣欣”。即五志不过于心,发而是中节,经常保持乐观心境。

2.“志闲而少欲”,“不惧于物”,“无为惧惧”。即欲有节而不恣于欲,志不贪,不异求,心知足,不为物欲所累。

3.“无思想之患”,“不妄想”,“淫邪不能惑其心”,“不妄作”。即不妄想妄为。

4.“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至”,“志意所为必当,则无悔怒,智以处物、治已,当循理而动也”。即意志坚强,循理而行。

5.“御神有时”,“勿伤于神”,“劳而不倦”,“起居有常”。即身心有劳有逸,有规律的生活。

6.“恬淡虚无”,“居处安静”,“静则神藏”。即心神宁静。

7.“乐其俗”,“善附人”,“好利人”,“尊则谦谦”。即热爱生活,人际关系良好。

8.“宛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即善于适应环境的变化。

9.善“节阴阳而调刚柔”。即善于涵养性格,陶冶气质,克服自己的缺点。(二)情志养生是健身防病之本

情志养生,首在静养,这种思想源于道家学说。道、儒、佛、医的养生家都认为静养之要在于养心。“儒曰正心,佛曰明心,道曰炼心,要皆参修心学一事”,“万法惟心,万道惟心。心为人之主宰,亦为精、气、神之主宰。炼精炼气炼神,均须先自炼心始”。心静则神清,心定则神凝,“故养生莫要于养心,天玄子曰:‘养心之大法有六,曰心广、心正、心平、心安、心静、心定,心广所以除外累,同大化也’”(《道家养生学概要》)。凡事皆有根本,养心养神乃养生之根本,心神清澄,则血气平和,有益健康。《黄帝内经》从医学角度提出了“恬淡虚无”的养生防病思想。《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这里从内外两个方面揭示了调摄的重要原则。对外,顺应自然变化和避免邪气的侵袭;对内,谨守虚无,心神宁静,这样外御内守,真气从之,邪不能害。可见,“恬淡虚无”之要旨为保持静养,思想清净,畅达情志,使精气神内守而不散失,保持人体形神合一的生理状态,如此才有利于防病祛疾,促进健康。

中医学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而形神内守则能使真气充沛,气血和顺,阴阳协调,保持人体健康,防止疾病的发生。因为神由形体组织功能活动所产生,又能调节控制形体组织,使其发挥正常功能活动而抵御病邪的侵袭,防止疾病的发生。(三)情志养生促进康复

情志养生不仅有预防保健的作用,对于既病之后的治疗与康复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历代医家早已认识到,在疾病发生的过程中,激烈或持续的情绪波动,常促使疾病加重或恶化,因此提倡保护性医疗,重视病人的精神情志变化,对患者进行严肃、亲切的劝慰,使其知宜忌,懂利害,改变不良的心理状态,主动地与医生配合治疗。《素问·移情变气论》云:“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提示医护人员在给病人诊疗时,应关门闭窗,体贴入微,以取得病人的理解和信任。纵然病情复杂,也要从细微处着手,努力争取病人的信任与合作,获得全面而真实的病史(包括隐私心理),以便做出正确的诊断,从而取得良好的疗效,所谓“标本相得,邪气乃服”。医务人员应根据病人的情志变化,采用适宜的开导方法,以消除病人的消极心理,这就是常说的“心病还要心药医”。《灵枢·师传》要求医务人员要善于开导病人,启发病人的自治力,增强患者对情感的自控能力。“告之以其败”,即指出疾病是可以治愈的,不必过于担心,心情舒畅对疾病是有利的,以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导之以其所便”,即教给病人治疗与调养方法,指出哪些方法对病有害,哪些方法对病有益,让病人选择有利的措施去战胜疾病。“开之以其所苦”,即解决病人消极的心理状态,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这样心理负担减轻了,血气自会调和畅行,精神振奋,增强了机体本身的调节功能,为战胜疾病创造了有利条件,不但能使针药奏效,治愈疾病,还可使重病减轻,绝症得到缓解。

中医认为,情志之间具有相互制约关系。运用这种关系,可以克制有害的情志活动,即以情胜情的情志相胜之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悲胜怒,喜胜忧(悲),恐胜喜,思胜恐,怒胜思。”后世医家结合临床实践,对此进行了阐述和应用,如“情志过极,非药可愈,须以情胜”;《儒门事亲》云:“悲可以胜怒,恻苦楚之言感之……”《丹溪心法》“怒伤于肝者,为痫为癫,以忧胜之,以恐解之”等等。

根据以情胜情的道理,医生在详细了解病人情志变化的基础上,可运用情志相胜之法矫正病人的有害情感。善怒者以悲胜之,即以苦楚之言感之,使其气消而不上逆作怒。善悲者以喜胜之,即以喜悦之事开导之,使其重新振作精神。善思者以怒胜之,即激其发怒,以疏达气机,气机畅达,心境畅快,而不复过度思虑。善喜者以恐胜之,即以事情的不利方面恐吓之,告其“乐极必生悲”,以制约其过度兴奋。善恐者以思胜之,即劝导病人深思熟虑,认清事情的本质,自无恐惧之感。当然,运用情志相胜方法矫治情志病,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辨证施治,三因制宜,切不可死搬硬套这一模式。

综上所述,精神情志因素与身体健康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我们必须在重视形体健康的同时,注重精神情志的调养。正所谓“我命在我,不在天,昧用者夭,善用者延”。

第四节 生态情志养生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一、生态情志养生的原则

(一)根在养神

神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也就是人的精神状态、思维活动。只有神健全,才能主宰生命活动,脏腑协调,肢体康健,五脏通利,全身处于阴阳平衡的正常生理状态。所以说“精盈、气充、神全”,为养生长寿之本,而调摄精、气、神的关键就在于养神。

1.安心养神 养成理智和冷静的态度,凡事从容对待,冷静思考,学会处变不惊,泰然处之。“既来之,则安之”,这是人所共知的养生格言。中老年人在养生方面,应该心情安闲,心思若定,心除杂念,心清如镜,以便真气顺畅,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形体劳作但不致疲倦,身体健康而无疾患。

2.休眠养神 休眠养神,就是通过睡眠,使人的大脑处于休息状态,同时使身体各部位的神经、关节、韧带、肌肉和器官无负荷或少负荷,进而达到积蓄精力,复苏体质。生理医学研究表明:保证睡眠6~8小时所积蓄的精力可供正常活动16~18小时的耗费。因此,在起居养生中强调的绿色睡眠是中老年人休眠养神的理想方式。

3.清静养神 明代嘉靖年间,有一个叫李通政的人长期患病,许多医生都认为不可治愈。名医麻东辉诊病后认为,疾病是由于心火郁结,不用吃药,只要在清静之处,清心静养,使其心念专一,30天后疾病就能痊愈。后来李通政按照他的指点在清静之处平心静坐,30天后果然痊愈。

清静养神这一方法对中老年人健康长寿非常有益,中老年人应该利用静默片刻这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来修身养性。每天白昼如能保持大脑安静半小时或一小时,可充分发挥脑细胞的潜力,协调生理与情绪,减少热能的消耗。大脑安静,肌肉容易放松,气血容易畅通,从而达到“心静神安,老而不衰”的境界。静气功是非常理想的清净养神之法,中老年人若能学会一两种静气功的习练方法,十分有利于养生保健,促进健康长寿。

4.“糊涂”养神 我们生活在复杂、日益变化的生活当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同时,人有七情六欲,烦恼和忧虑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可能碰到。如不能正确对待,就会产生忧虑情结,影响身体健康。“糊涂”用在养神上,是一种比喻,指在平时行为规范中,有意识不参与意义不大或价值不高的事情,不无原则地争执和较真,不计较鸡毛蒜皮的是非,让脑筋和心情松弛下来。为此,中老年人应该以“难得糊涂”作为一种处事的态度。

5.节欲养神 我国历代医家及养生学家十分重视清心寡欲,认为这是调摄情志、益寿延年的重要环节。嵇康说:“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若五难尚存,难以益寿延年。可见只有寡欲(如节制金钱欲、名利欲、色欲等),才能清心,只有清心,才能全神。有些老年人,大风大浪都闯过来了,有时却为一些小利益而上当受骗,为此,老年人要学会清心寡欲,不为外物所扰。(二)贵在养性养性,也称养德,养性养德是中医摄生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养生家都十分注重道德的养生价值。医家的“德全不危”,儒家的“德润身”、“仁者寿”,释家的“积德行善”、“进修德行”,道家的“仁者德之光”,都是把修养德行作为养生的一项重要内容,老年人可以通过养花鸟、练书画等方式进行养性,而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1.养性的原则(1)仁礼:古人养性十分注意仁与礼。《孟子·离娄下》曰:“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说明为人要重视仁、礼的修养,一言一行都要注意礼仪,相互之间要注意仁爱。只有这样,才能利于健康长寿。这一点,在老年人之间的交往上尤为重要。(2)性善:我国古代养生学者很注重“性善”,认为“性善”不仅可以免除灾祸,而且可以祛病延年。性本善良的人,在处事时就会怀有一颗善心,而善心、善举必有善果。老年人乐善好施,这种先施后乐的做法非常有利于陶冶性情。(3)知足:“知足”是修身养身的重要内容。《道德经》云:“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遵生八笺·延年却病笺》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这些论述告诉我们,只有“知足”,才能“常乐”,而终其天年;反之则病祸易至,而夭其寿。(4)忍让:古人认为,修身养性要注意“忍让”。而老年人常以长者而自居,为此,老年人更要注意忍让。常言道:“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这些都说明注意忍让,敬人持己,可免除忧患,不使神形受伤,从而可延年益寿。(5)宽容:古人云,宽容使人长寿。养生之道在于胸怀坦荡,与人为善,通情达理,不计恩怨。生活中多一分宽容,就多一分友谊,少一分烦恼。宽容会使你心更静,体更健。老年人都有着丰富的阅历和人生感悟,凡事更要懂得宽容,正所谓心宽寿延。

2.养性的方法(1)淡泊名利:古代养生家认为,人若想养生,必先治其身。如果一方面想延年益寿,另一方面又追求名利权势,无异于缘木求鱼,隔墙吹火,绝难长寿延年,老年人不求名利,尤其要看淡曾经拥有的权贵,不可产生失落感。(2)不计得失:古人认为人生在世不应计较荣辱得失。轻得失、淡荣辱,不为情志上的悲喜所左右的养生思想,是养生史上的一种静养观点。而老年人往往对小事斤斤计较,所以,在这方面要特别注意。(3)舒畅情志:古人十分重视舒畅情志。认为情志舒畅可以健身延年,情志不快可损年折寿。《养老奉亲书·古今嘉言》中引证了不少舒畅情志的方法。如:“谈义理字,学法帖字,澄心静坐,益友清谈,小酌半醺,浇花种竹,听琴玩鹤,焚香煎茶,登城观山,寓意弈棋。”指出了老年人舒畅情志,修身养性的主要内容。读书吟诗,漫游山林,可畅情悦心,增添兴趣,有利于增寿。由此可见,古人舒畅情感的养生之道,丰富多彩,迄今仍有重要的借鉴价值。(4)安心常乐:古人认为安心方能常乐。大千世界,千奇百态,富贵贫贱,千差万别,各行其是,各行其道,知足则常乐,常乐则心安。秦中有《十不足民歌》曰:“终日奔忙为了饥,才得饱食又思衣;冬衣绫罗夏穿纱,堂前缺少美貌妻;娶下三妻并四妾,又怕无官受人欺;四品三品嫌官小,又想面南做皇帝;一朝登了金銮殿,却慕神仙下象棋;洞宾与他把棋下,更问哪天上天梯;如若此人大限到,上到九天还嫌低。”可见人心不足。为此,老年人要学会安心而乐,正所谓“愉愉快快知足乐,苦苦甜甜心自安”。(5)乐观向上:孔子在《论语》中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早已说明“人老心不老”的道理。

三国英雄曹操在《龟虽寿》中亦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反映了这位政治家年过半百,仍然一片“壮心”。

赵朴初先生在92岁时作了一首《宽心谣》,歌曰:“日出东方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每月领取养老钱,多也喜欢少也喜欢。少荤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新旧衣服不挑拣,好也御寒赖也御寒。常与老友聊聊天,古也谈谈今也谈谈。内孙外孙同待看,儿也心欢女也心欢。全家老少互慰勉,贫也相安富也相安。早晚操劳勤锻炼,忙也乐观闲也乐观。心宽体健养天年,不是神仙胜似神仙。”乐观愉悦的心情,可以说是保证老年人身心健康的良药。

事实证明,心理年龄年轻的人,由于拥有乐观向上这一优势,他们的实际年龄也显得年轻很多,这也是长寿的秘诀。(三)重在养气

1.养气的重要意义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因此,要想健康长寿,不单单是靠药物的治疗,而且还要保养人体的真元之气。中医认为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具有维持体内外环境协调统一的特殊意义,关系到人的生死存亡。气机和畅者气血调和、脏腑生机盎然,百病不生。情志的异常变动,最易导致气机逆乱而破坏人体内环境的和谐稳定,继而直接影响脏腑的正常功能与活动。如“喜则气缓”,主要指过喜而致心气涣散,神不守舍,甚或表现出精神无法集中、心神恍惚、嬉笑癫狂等症。

2.养气的原则(1)不生馁气:人生在世,凡事都没有一帆风顺,胜利和失败共存,光明与黑暗相间,这原本是很自然的事,有志之人,不为失败所挫,不为黑暗所困,从不气馁,从不泄气。一代文豪蒲松龄一生郁郁不得志,却不泄气,奋发向上,终成传世大作《聊斋志异》。

所以,悲观泄气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不可取的,怨、怒、闷、妒更要不得。特别是老年人,莫存黄昏之悲凉,要老有所为、壮志不已,用自己欢愉的心情去重塑七彩的晚霞。(2)不生闷气:闷气在胸,如骨鲠在喉,吐而不出,咽而不下,愁忧眉际,闷闷不乐,结果气滞于胸,潜埋于心。终日里不思饮食,不恋床榻,胸闷气短,有气无力,神散精迷,卧而难眠,痛苦不堪。足见生闷气对人体危害甚大。

清代名人阎敬铭写《不气歌》以自慰,歌曰:“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倘若生气中他计,气出病来无人替,请来医生将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气之危害太可惧,诚恐因病将命弃,我今尝够气滋味,不气不气就不气。”这个朴素的至理名言,应该是中老年人排解闷气的灵丹妙药。(3)不生怨气:不生怨气,就要顺其自然。小肚鸡肠,怨声载道,实为今人之不取。昔日孔子曾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他还教导人们“在邦无怨,居家无怨”,“不怨天,不尤人”。老年人应自觉地从现实生活中,从不顺心的困惑迷惘中解脱出来,不自戴枷锁,给自己造成心理和精神上的压力,应以“少言语”来和养肺气,以“坦荡荡”来克服怨气,凡事不怨天尤人,该去的自去,该来的自来,自然自我,自然人生,就会自然有好心情。

二、生态情志养生的注意事项

(一)过度忧愁易早衰早逝

常言道:“愁一愁,白了头;笑一笑,十年少。”可见,一个“愁”字对人的心理、体质的影响是巨大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才华出众,但由于官场失意,长期得不到重视,持续的沉闷、忧郁的心情使之面容憔悴,体质虚弱,导致患上毒疮疾患,不久又染霍乱,47岁就含恨于九泉。由此可以看出,过度忧愁可使人失去欢乐,气消神弱。轻者愁眉苦脸,闷闷不乐,少言少语,忧郁寡欢,意志消沉,独坐叹息;重者,难以入眠,精神紧张,心中烦躁,甚至诱发癌症或其他疑难重症。有的中老年人,整天生活在忧愁之中,心事重重,遇事总是向坏处想,好像树叶落下来都会砸破脑袋似的。本来不该他操心的事,他偏要操心;本来不应着急的事,他也要着急,结果不但于事无补,反而急出了一身疾病。所以,中老年人应“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过忧,既事不可久留”,此乃古人的养心之法,也是自己要管制住自己情绪的心法。

1.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人的情绪是大脑对外界事物和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避免不良刺激,对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很重要,在生活中处理好人际关系,建立和睦的家庭,搞好同志间的团结互助,就会减少或避免情绪忧伤的出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