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6 10:19:19

点击下载

作者:阙跃平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侗族

侗族试读:

编委会名单

编委会名单

主编

王泉根

副主编

张海洋 郝尚勤

编委会成员(按姓氏音序排列)

丁娥(回族) 杜尔伯台(蒙古族)

郭宇波 黄燕(仡佬族)

李小冰 普驰达岭(彝族)

石国勇 田山川

王海燕(羌族) 王锋(白族)

王莉(满族) 王晓澄

韦平(壮族) 仙米西努(维吾尔族)

熊德鼎(普米族) 杨华

张锦秀(土家族)

审稿专家(按姓氏音序排列)

金汝彬(回族) 宋全(蒙古族) 隋青(蒙古族)

王铁志(蒙古族) 张若璞(蒙古族)

序言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中国人,谁不熟悉这首歌?中国人—无论你走到哪里,无论你年长年少,都会被这首旋律优美、热烈欢快的歌曲感动,都改变不了脉管中奔涌着的中国心。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这55个少数民族是: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广泛,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行政区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

雄踞世界东方的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在历史长河中,中国56个民族由于政治、经济、地理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的不同,因而既有同种同源同根同脉同习同缘的共性,又有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形成中华民族大家庭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从内蒙古大草原蒙古族的“那达慕”赛马竞技,到云南西双版纳傣家山寨的泼水节;从世界屋脊传唱的古老神秘的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到漓江两岸刘三姐故乡的壮族对歌;从舞动在白山黑水间的朝鲜族长鼓舞,到响彻青海湖畔的土族“花儿”;从在绿得醉人的新疆吐鲁番葡萄沟翩翩起舞的维吾尔族舞蹈,到在如梦如画的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洱海间飘荡的叮咚三弦……正是这色彩斑斓、风格各异的多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万千气象、万紫千红、万古长春的壮丽画卷。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优秀传统,把丰富多彩、气象万千的中国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构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特邀请有关民族文化学者与作家,一起为广大少年儿童编撰了这套“五六一文化工程—民族文化经典故事丛书”。

可以说,这套丛书是专为新世纪少年儿童量身定做的,一个民族一册,共56册。丛书以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为主线,有机融汇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故事艺术,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融思想性、故事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炉。除了纸媒图书外,又制作成CD和DVD光盘,力图用多媒体的形式,全方位展示56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绚丽画卷与壮美史诗。这是献给伟大祖国母亲的礼物,献给亿万少年儿童的精神食粮。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本好书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好书大家读,读书长精神。“五六一文化工程”编委会

第一章 依山傍水的古老民族

——侗族

在我国的西南地区,有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名叫侗族。她有本民族的语言,把自己称为“更”,意思是“居住在山谷里的人”。侗族是古越人(越人,也称百越,秦汉以前长江中下游南部的众多部落)的后裔,在历史上虽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但他们通过口耳相传的故事和传说,保留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和广西三省(区)。据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侗族人口约为296万。其中,贵州的侗族人口数最多。在三省(区)的交界处,有一座大山,侗语称为“梁蒙”,即“云雾山”,一山跨三省,因而这座山也被称为“三省坡”,是侗族的主要聚居区。

在侗族神话中,松恩与松桑是人类最早的祖先。他们是由“龟婆”孵蛋生出来的。

我们侗族哪里来?

很早以前,四个龟婆在山脚下生了四个蛋,其中有三个是坏的,一个好蛋。好蛋孵出了一个男孩,叫松恩。四个龟婆又在村寨脚下生了四个蛋,也有三个是坏蛋,一个好蛋。好蛋孵出了一个女孩,叫松桑。松恩和松桑长大之后,结为夫妻,生下了十二个生命,分别是虎、熊、蛇、龙、雷婆、猫、狗、鸭、猪、鹅和章良、章妹。十二个生命中,只有章良和章妹是人。他们不想跟野兽兄弟们一块生活,于是就想出了一个办法。章良和章妹约兄弟姐妹上山比武。等兄弟姐妹到齐之后,他们便放火烧山。山坡顿时浓烟四起,火焰冲天。兄弟姐妹们四散逃窜,猛虎进了深山,龙潜入了江河,长蛇躲进了洞……雷婆逃上了天。雷婆发誓要为兄弟姐妹们报仇。一天,雷婆在天上发起了洪水,淹没了整个大地。章良和章妹躲到葫芦里,才避开洪水,活了下来。为了制服雷婆,章良兄妹派蜜蜂去蛰她,又派画眉鸟去与她谈判,最后说服雷婆放出太阳晒干洪水。洪水过后,天上有七个太阳炙烤着大地。章良又派螺赢去砍掉多余的太阳,最终才使人间获得了安宁。洪水过后的大地一片荒凉,到处都没有人烟。章良兄妹重新建造房屋,开田种地。但是,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人类灭亡吧。于是,章良兄妹分头去找自己的另一半结婚。找呀找,他们找了三年六个月,走遍了东西南北,也没有找到一个人。实在没有办法,他俩就去问竹子:“竹子啊,告诉我们世上哪里还有人?我们要结婚。”竹子说:“洪水漫天下,世上人都死光了,只有你们俩能成双。”妹妹听了,羞得满脸通红,生气地挥起刀来就砍竹子。竹子说了实话,反倒挨了砍,很委屈地说:“若是找不到别的伴,你要把我来接上。”他们又去问松树:“松树啊,你坐在山冈上,站得高看得远,请你告诉我们,世上哪里还有人?我们要结婚。”松树开口说:“洪水漫天下,世上的人都死光了,你们要成双,只有兄妹来配上。”章妹听了,很生气,脱口而出:“叫你乱说话,让你以后被砍一棵死一棵。”章良听了忙说:“不能说这样的话。”章妹于是补了一句:“这边飞来那边生。”所以,后来的松树被砍过之后,树桩上就不再发芽生长了,全靠松树籽四处飘落繁衍。他们又去问石头:“石头公公,世上哪里还有人?我们要结婚。”大石头说:“自从世上发过洪水之后,就没有别的人了,你们要想婚配,只有兄妹成亲了。”章妹听完,心里仍然生气。世上哪有兄妹成亲的道理!章良为了繁衍子孙,无奈之下就向章妹提出成亲。章妹心想这种事还是看天意吧。她向章良提出:东山西山两扇石磨,滚下山脚要能合在一起,她就答应。章良听了很为难,走到哪里问到哪里。他问乌龟:“东山西山两扇磨,滚下山来怎能合?”乌龟笑着对他说:“章良啊章良,你怎么这么老实!你先合好一对磨子放在山脚,再上山去滚磨。管它滚到哪里,你只管带她去看事先合好的那副磨,不就行了吗?”章良就照着乌龟的办法去做了。章妹看到合在一起的石磨,不相信就是从山上滚下来的那两扇。一再追问之下,章良才说这是乌龟出的主意。章妹心里很不服气,就说:“别人帮忙不算,这回我俩在这圆坡周围跑,我在前,你在后,跑上三圈,你若面对面地把我抓住,我就和你成亲。”章良只好依从。他俩跑呀跑呀,跑了两圈,章良始终只能跟在章妹后面。乌龟在路边看见,急忙喊道:“反过来,反过来。”章良恍然大悟,转过身来跑,没跑多远,就把章妹给抓住了。此时,章妹无话可说了。后来,章妹才知道,这又是乌龟的主意。她趁章良不在,在乌龟背壳上踩了几脚。章良用口水慢慢地把乌龟壳粘好,所以现在乌龟的壳上还留着好多条裂纹呢!章良、章妹成亲之后,他们的后代分成了侗、汉、苗、瑶几个民族。他们来自同一个祖先,都是一家人,彼此友好地生活在一起。

村寨是侗族人生活的地方,也是侗族文化孕育的摇篮。侗族一般选择有山有水的地方来建立村寨,大多都是背靠山,面朝河。侗族喜欢聚在一起居住,每个村寨少则数十户,多则几百上千户。

侗族村寨的布局十分讲究,进出之处建有寨门。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的侗族民居为“干栏式”木楼,有两层式,也有三层式。三层的侗族木楼,底层关养牲畜、家禽,第二层住人,第三层堆放谷物和杂物。南方气候潮湿,住在楼上可以避潮湿和虫蛇。一般一家一楼,也有若干家连在一起,走廊相通,不用下楼便可走遍几十户,故有“侗寨高高上云头,走遍全寨不下楼”之说。

相传,这种木楼的建造是燕子的功劳。

侗族木楼的传说

远古的时候,侗家人没有现在的木楼。他们有的住在岩洞里,有的住在茅草坡上,过着风餐露宿的生活。人们很希望能有安稳的生活。这个愿望叫好心的燕子知道了。它们不远万里从遥远的南方飞到昆仑山,把山上的杉树种子叼回来。燕子往返了好多次,把杉树种子播种在了山坡上。不久,树苗长出来了,燕子非常高兴,就天天围着树苗唱歌。它们辛勤地给树苗浇水,把树苗照料好。后来,杉树成林了,燕子就叫人们来砍伐。人们跟着燕子来到坡上把树砍下来,搬运堆放好。但是,侗族人不知道怎么用这些木料来建造房子。于是,燕子就采来一些芒冬草秆子,用它们扎成木楼的样子来教人们造房子。人们按照这个模型建起了房子,从此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侗族村寨给人一种团结向上、和谐有序的感觉。村寨内部有一套自己的管理方法。过去,侗族村寨都由寨老们来管理。寨老能说会道、办事公正,由大家推举产生。现在,寨老制已成为历史,但老人组织在村寨公益事业上仍发挥作用。

第二章 侗族的生计方式

侗族以种植水稻为主。“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环境,让侗族人民对水源和土地倍感珍惜。古老的水车缓缓转动,浇灌着稻田,让人憧憬着收获季节的喜悦。传说,侗族的水车是贵州从江县洛香的“水车公公”(对发明水车的木匠的尊称)发明的。为了感谢“水车公公”,八月丰收的日子,人们从四面八方载歌载舞来到洛香庆祝。

青蛙燕子取稻种

以前,侗族没有稻种。有一天,不知燕子和青蛙从哪里听到南海边有稻种的消息。它们俩都争着去取。燕子根本看不起青蛙,心想:青蛙不会飞,我有飞翔的本领,只有我去才能取来稻种。但青蛙想:我有四条腿,不怕风雨,只要坚持,总能取到。它们结伴同行。头一两天,天气晴朗,燕子展翅高飞,把青蛙远远地落在了后边。它不耐烦地对青蛙说:“明天你先走吧,让你先爬三个月,我在后面赶你,免得老是等你,真烦人。”第三天,天下起了雨,燕子停下来安心睡大觉,心想:“反正我总能先到南海。”青蛙却冒雨出发了。半路上,青蛙经过芋头地,计上心来。它摘下一片芋头叶子放进河里,自己跳到上面。芋头叶子随着急流飞驰而去,一天一夜就漂到了南海。青蛙取到了稻种。回来的路上,靠着小狗的帮助,青蛙将稻种渡过河;又靠蚂蟥的协助,将不慎掉进深渊的稻种捞了上来。青蛙回到一个多月前和燕子分手的地方,燕子还在那儿睡大觉呢。它看见青蛙,正想嘲笑它知难而退时,看见了青蛙手里拿着的稻种,顿时羞得满脸通红,内心也不得不暗暗称赞青蛙。

侗家山乡的布谷鸟一叫,春耕就开始了。每年一到这时候,农民们都会说:“布谷鸟叫啦!快快播种吧!多下些种子,秋收多打粮食,好给布谷鸟买件漂亮的衣裳。”农民们为什么这么说?这里面有一个故事。

布谷鸟与金色雀的故事

布谷鸟和金色雀原来是很好的朋友。布谷鸟爱劳动,它有一件漂亮的花衣,一张灵巧的嘴,会唱一口好听的歌。它每到一个地方,都很受大家的欢迎。金色雀不爱劳动,它穿着一件多年不洗的破旧灰衣,笨手笨脚,还常常欺负小鸟。大家很讨厌它,都远远地躲着它。春天到了,金色雀想要一件漂亮的衣服和一张能说会唱的嘴。它心中暗想:当我换上世界上最好看的衣服以后,我就是天天吃喝玩乐,它们也会热烈地欢迎我。有一天,它想了一个办法,极力邀请布谷鸟去它家做客。布谷鸟见金色雀说了一回又一回,便答应了。到了这天,金色雀摆出了丰盛的宴席,布谷鸟吃着、喝着,不一会儿就感到有些醉了。但是,金色雀还是劝布谷鸟喝了一杯又一杯。很快,布谷鸟就喝得酩酊大醉,趴在桌子上呼呼睡着了。第二天早晨,太阳出来很高了,布谷鸟才慢慢醒过来。它突然发现自己身上的衣服不见了,冷得直打哆嗦。它急忙到处找,但哪儿也找不到。它忽然想起昨天发生的一切,恍然大悟。原来,金色雀把布谷鸟灌醉之后,脱去了它那件漂亮的衣裳,偷偷地溜走了。金色雀把布谷鸟的衣服穿在身上,到处去炫耀。它飞到百鸟群中,趾高气扬地在大家面前走来走去,希望得到大家的赞美。但是,一看到它,所有的鸟儿都停止歌唱,飞走了。从此,这只偷了别人衣服的金色雀,成了一只孤独的可怜虫。布谷鸟呢,失去衣服以后,天天冷得发抖,嘴也冻僵了。每年到失去衣服的那天,它就开始在古树上声声地叫:“铎古(侗语,失去衣服的意思)!铎古!”人们听到布谷鸟的叫声,个个都很同情它不幸的遭遇。“桐梓开花就下种”。在贵州报京侗族地区,还有农历三月三“播种节”的习俗。它源自一个远古的传说。

播种节的传说

以前,报京侗族的祖先住在很远的地方。在那里,一块大田的旁边长了一棵桐梓树。每年农历的三月前后,这棵树都会开花。祖先们每当看到桐梓树的花开了,便会下田播种。可是,有一年三月,这棵桐梓树迟迟没有开花。大家以为时间还没有到,就没有播种。结果,等到五月河里涨大水,从上游冲来别处的秧苗时,众人才大吃一惊。他们急忙去看那棵桐梓树,才发现树根被人破坏了。那年,祖先们的稻田里颗粒无收。他们一看难以维持生计了,就逃荒到了报京,在那里定居下来,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为了吸取以前的教训,侗族祖先来到报京后,就定下了每年 “三月三”桐梓树开花的时候为“播种节”。侗族地区盛行稻田养鱼,主要养鲤鱼、草鱼。在稻田里养鱼,秋收时鲤鱼长成半斤左右,与稻谷一起收获,称“稻黄鱼”。

侗族地区是全国八大林区之一,盛产杉木,被称为“杉木之乡”。杉树,侗族称为“梅夸”或“梅办”,是一种常绿乔木,树干高大挺直。侗族人工种植杉树有着近千年的历史,有“生用杉木房住,死用杉木棺材葬”的说法。侗族村寨的各种建筑、生产农具、生活用具多用杉木制作。

侗族民间世代流传的一首歌谣唱道:“十八杉,十八杉,姑娘生下就栽它,姑娘长到十八岁,跟随姑娘到婆家。”每当有人家生了孩子,长辈亲人都要上山为孩子种几十、上百株杉树,让孩子与树木一同成长。待孩子长大成人,杉树也长大成材,称为“十八杉”或“女儿杉”。在过去,杉树成材,便可砍伐杉木建造儿子的新房,或将杉木卖钱来置办女儿的嫁妆。关于“十八杉”,侗族民间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十八杉的来历

古时候,在贵州东南的清水江上游,山岭光秃秃的。这一带的苗族、侗族家里穷得连孩子都养不活。最后,整个龙凤山一带只剩下一个侗族小伙子和一个苗族小伙子了,他俩合在一起居住。一天晚上,一个白胡子老头来讨饭,老人把他们的一锅饭都吃光了,临走时,老人告诉他们第二天早上朝龙凤山顶上看。第二天早上,他俩朝山顶望去,只见霞光里出现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后来,这个姑娘变成了一棵大杉树。有一天夜晚,他们赶跑了一个要砍树的人。杉树要他们把自己砍掉去卖,两个后生舍不得砍掉杉树。杉树深受感动,就化作杉树苗,随风飘到附近的大小山岭,光秃秃的山上顿时布满了郁郁葱葱的杉树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