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宇宙自然百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6 16:33:43

点击下载

作者:冯志远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科学宇宙自然百科

科学宇宙自然百科试读:

前言

智慧创造着文明,知识丰富着社会,好像太阳和月亮,照亮我们绿色的地球。我们都是地球的孩子,沐浴着智慧和知识的阳光雨露。

时代发展到今天,人类创造的所有智慧和知识,好像浩瀚的大海,那么博大而精深,极大地丰富着我们,使我们不断地超越一个个时代的高度,向着更高的人类文明迈进。

我们少年儿童处在长身体、求知识的小小年龄,有学不尽的东西,而我们幼小的心灵难以承受沉重的学习负担,面对浩浩的智慧和知识,我们究竟从哪里开始学习?到底有多少应该知道?如何站到时代知识的高峰?怎样启迪人生成长的智慧?

为此,我们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结合时代,甄别内容,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特别编写了《趣味智力测验百科》丛书,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百科》、《科学宇宙自然百科》和《智力游戏侦探百科》共3册,全面体现了相关知识领域的轮廓和线索,梗概式集中展现了主要知识,提及式兼顾带出相关问题,一方面为少年儿童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为今后深入学习做好引导和铺垫。

本套丛书最大的特点是,标题提问简单明了,正文讲述精炼扼要,一问一答,相得益彰,详略得当,通俗易懂。正文还有趣味小版块,是对主要内容的适当补充、引申、扩展、点评、启发和引导等,用以开拓思维和引导知识,具有很强的启迪性。

本套丛书涉及到少年儿童必须知道的许多知识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是一套小小的百科全书,非常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和收藏。

第一章 科学技术趣味百科

我国最早的计算工具是算筹吗?

古时候,人们没有发明数字,遇到要计算的时候,怎么办呢?

最初,人们用手指计数,遇到1个物体,就伸出1个手指,但是遇到一些大数目时,这种计算方法多辛苦呀,而且容易忘记。后来人们就发明了“结绳记事”的方法,遇到重大而次数发生频繁的事情的时候,就结大疙瘩。可是“结绳记事”虽然比用手指计数要先进一些,但还不很方便。后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一种最早最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算筹。“筹”是一种加工后的小棍子(有木制、竹制、骨制的),它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灵活排布于地上和盘中。筹算时,一边计算一边不断地重新布棍。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了正数和负数及分数的概念,它们用不同形状和颜色区别开来。

[我还想知道]直到今天,在欧、亚、非大陆的某些地方,仍然有一些牧人用在棒上刻痕的方法来计算他们的牲畜。秘鲁的印第加族人古时每收进一捆庄稼,就在绳上打个结,用来记录收获的多少。

电脑因只能部分代替人脑而不能超过人脑吗?

当今社会,电脑已得到了非常广泛的运用,它能绘画、能看会说,计算起来准确无误,不知疲倦而又速度极快,让人类望尘莫及,但它是否就能代替人脑呢?实际上,电脑所拥有的本领不过是按人类所编制的程序照章办事而已,它归根到底只是人类所创造的一种信息处理工具,它只能部分代替人脑,不可能完全代替人脑。

现在有很多人在研究如何能使电脑自己编程序,如何借助于生物技术,使电脑有可能不再依靠电能,而从有机化合物中自行获得能源。只要科学家们孜孜不倦地钻研下去,具有生命智能的电脑并非没有出现的可能。

[我还想知道]最早提出电脑设想的是一个名叫查尔斯·巴贝奇(1791~1871年)的英国人,他的很多设想都未能实现。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两位年轻的工程师埃克特和莫克莱,才用电子管制造出了第一台真正的电脑。

光纤通信是利用光导纤维传递信息的吗?

光纤通信技术是现代通信中,最先进的传输手段。它利用光在一种极细的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光导纤维即为一种光的“导线”,它的结构分为两层,中间的一层为纤芯,直径只有几微米,外面有一层对光反射能力极强的,用玻璃或石英制成的“包层”,光纤的外层还裹有厚厚一层塑料,这样光就被紧紧地封闭在光纤里。当信息传送时,文字和图像会变成强弱不同的光信号,以每秒30亿次的速度传送到远方。一根光纤在几秒钟里就能传送几千万字的书籍信息。而且无论它怎样弯曲,只要入射光的角度合适,就能准确无误地传递信息。

光纤通信的容量大得惊人,在一根比头发丝还细的光纤中,可以同时传输几万路电话或者几千套电视节目。光纤通信不怕辐射、不怕雷、不受电磁干扰,因而保密性好、通信质量高、抗干扰力强。

[我还想知道]光纤可以像电缆一样做成多芯的光缆。光纤的石英,也就是沙子,来源非常丰富。光纤通信不怕辐射、不怕雷击、不怕电磁干扰,因而保密性好,通信质量高,抗干扰力强,应用广泛。

计算机病毒因性质不同而破坏程度各异吗?

所谓计算机病毒,其实就是一种使计算机出现错误的程序,它能够以某种途径侵入计算机的存贮介质里,并在某种条件下开始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破坏,同时,它本身还能复制,具有极强的传染性。

计算机病毒也有良性和恶性之分。良性的病毒不破坏系统和数据,只是大量占用系统时间,使机器无法正常工作。良性病毒具有开玩笑的性质,它往往使你的机器突然发出一阵怪叫声,在冷不防中吓你一跳;或者在计算机的荧光屏上出现一些“不要慌”、“跳舞吧”之类的废话;或者只是使计算机出现暂时的故障,过一会儿就会恢复正常。

恶性病毒与良性病毒截然不同,它极具破坏力,严重时可以导致数以万计的计算机系统的资料在顷刻间丧失殆尽。

有的计算机病毒还有定时发作的特点。比如,“两只老虎病毒”只在每星期五发作,当病毒感染的程序在执行时,计算机每隔4分钟就唱一遍轻松的小曲儿——“两只老虎”。

[我还想知道]有人认为,最早制作计算机病毒的是巴基斯坦的一对自学成才的计算机工程师兄弟,他们制造的病毒被引入美国后,引起争相模仿,结果迅速蔓延开来。还有人认为,计算机病毒是由美国一些计算机“神童”弄出来的。

便携式电脑的优点是方便携带吗?

按电脑的外形来分,家用电脑分为台式和便携式两种。

便携式电脑就是便于携带的电脑。它体积小、重量轻、功能全、一机多能。移动办公的专业人员如:科学技术研究人员、工程设计和工矿企业的专业人员、市场营销人员、经常外出的经贸人员使用它非常方便。

便携式电脑自带电池式电源,显示器、主机、键盘合为一体,并具有台式电脑的各种配置,有的便携式电脑还直接带有打印机和传真功能。新型便携式电脑还有大容量硬盘,模块化全内置,全面端口和双重鼠标器等优良性能。

典型的便携式电脑从外表看像个小箱子,打开就可进行各种计算机操作,好像一个笔记本,常叫它“笔记本电脑”。便携式电脑还有能在膝盖上操作的膝上型电脑,可在手掌上使用的掌上型电脑等种类。

[我还想知道]1642年,法国著名数学家帕斯卡制成了第一台机械式计算机,但只能做加法计算。1818年,法国人托马斯设计了一种比较实用的手摇式计算机,并于1821年建厂投产生产了15台。

多媒体电脑的核心技术是声音和图像的数字化处理吗?

多媒体技术将使电脑变得更为有趣、更吸引人。而在未应用的范围中,多媒体电脑也肯定将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多媒体电脑的核心技术是声音和图像的数字化处理,它把电视机、录音录像机及通信功能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一机多能。

多媒体电脑可以自动播放CD唱片,编辑曲目、调整音乐的音质和音量;可以自行录制、编辑音乐各种声音文件;用多媒体电脑可执行多种播放程序,看电视节目,播放VCD、DVD影碟片,对影像可以复制、储存、移动;多媒体电脑通过调制解调器和电话机相连结,这样就可以用电脑打电话、发传真,在各种网络世界里漫游和寻找信息,并可以收发电子邮件,建立电子信箱。

光盘驱动器、音箱、调制解调器、声卡、视卡和声、像编辑软件是多媒体电脑必备设置。

[我还想知道]多媒体技术目前应用的主要领域是教育。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各类课程制成多媒体课件光盘,它们是电脑辅助教育的好助手。利用多媒体技术,还能制出声色俱佳的电子词典、电子百科全书。它们体积极小,不仅能提供文字说明,还配有相应的音乐、图,令读者赞赏不已。它还具有灵活方便的查找方式,查找效率极高。

未来电子书因小巧而更便于携带和使用吗?

外表看上去,未来电子书像现在由纸装订的书一样,它的奥妙或差异却在里面。

未来电子书的每一页上都设置了数百万个微小容器,每个微小密封的容器里装有微小粒子。

每个页码上微小容器的数目非常之多。一个“上”字可能就要设置1000个微小容器。容器的数目愈多,字的清晰度就愈高。如果每页尺寸一定,字体尺寸愈小,那么小容器的数目就随之增加。

因未来电子书的文字是电子形式,所以它是可操纵的,可以随时更换新的内容、新的版面、新的字形、新的图像。另外,如果读书人年纪大了,看不见小号字体,那么可以放大页面上的字体。如果读书人爱在书上作批语,可以随时缩小文字占的版面,增大页边空白处,这些写入的内容可以通过微型处理器存储起来。当你购买的“未来电子书”,内含目录不是一本专著时,你还可以在读完一本专著后,通过电子记忆卡输入第二本书的内容。

这类“未来电子书”虽未问世,但是完全可以相信,这种书会走向人间,在人间闪光!

[我还想知道]如果你想往未来电子书中输入新内容时,你必须先进入网络空间,再去查阅电子出版物的书目,选定你所需要的书后,按下输入键后,一部长篇小说花不了1分钟,就可以完成输入操作。然后,你就可以在任何地方阅读这些新内容。今后,家庭影院的影视节目内容和电子游戏的节目内容,也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络输入未来电子书中。

电子图书不仅能看还能听吗?

电子图书,就是把图书“电子化”。利用光电技术能把浩瀚的典籍浓缩存储在一个直径为13厘米的激光磁盘里。一套900万个条目的百科全书贮存在里面只占了磁盘总存储量的1/5空间,还有4/5的空间可以利用。这种用磁盘存贮的图书就是电子图书。

电子图书能看还能听,有文字还有叙述和音乐,图书中的照片和插图是以动画的形式出现。看电子图书给人以音文并茂的享受。

当我们走进电子化图书馆时,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排排闪着亮点的电脑、条形码识别的自动借书系统、电脑输出微缩胶卷卡片柜和电子监测系统。这里藏有大量的电子图书和各种电子出版物,读者只需按按键盘显示器上就会迅速出现要查的内容。

[我还想知道]1906年6月26日,德福雷斯特发明的真空三极管获得了美国专利。后人将这一天定为真空三极管的诞生日。三极管的出现,使世界开始大步迈入电子时代。从1918年起,各种无线电设备就已普遍采用三极管。正因为有了三极管,无线电通讯、收音机、雷达等发明才纷纷涌现。因此,人们把三极管比喻成无线电的心脏。

电话传递声音是靠电帮忙的吗?

小朋友们在打电话给同学或老师时,有没有想过是谁在为我们传递声音呢?原来,是电在默默地做贡献。

当我们对着电话机的发话器说话,说话的声音使发话器里面的薄铁片发生振动,电磁铁把这个振动变成电波。电波通过电话线传到电话局的交换台,在那里被放大,然后又沿着电话线来到另一台电话机的受话器。受话器和发话器一样,里面也有一块电磁铁和薄铁片,不同的是电波在这里又变成了我们听到的声音。

在相距遥远的两个地方,隔山又隔水,没有办法架设电话线。这时打电话,电话局利用发射台把电波发射到空中,另一个地方接收到电波后,再把它送到电话机的受话器里。这样,无论在多么远的地方,哪怕是在宇宙里航行,也能够随时打电话了。

[我还想知道]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公共电话有:盗情电话110;火警119;急救电话120;电话信息服务台160等等。电话是由英国著名科学家贝尔在1875年发明的,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发明家,就用贝尔的名子作为计量功率等级的单位。

电信网络使电话系统互相联接起来吗?

在电话发明以前,人们靠写信互通情况。有了电话后,人们可以利用电话在相隔很远的地方交谈。有了通信卫星后,电话的功能就大大地增强了。人们把电话系统联成一个大网络,利用这个网络,进行全国、全地球的电话通话是非常便捷和快速的,这就是电信网络。

电信网络可以传播电话、电报和电视信号。电信网络由通信卫星、卫星通信站、电波中继站、光缆、电话交换机组成。电信网络的工作过程是:打电话的发、收信号通过卫星通信站和通信卫星传到电话交换机,然后传到用户。

[我还想知道]电话信号能像闪光一样沿光缆传输,使用户能得到高质量、高速度的通信效果。移动电话实际是一台小型无线电收发机:使用时,拨动对方电话号码,这组号码就被转换成无线电波,发射到基地,基地再把收到的信息送到市内电话局的有线电话交换机,这样,双方就可以通过无线电波和有线线路通话了。

邮政编码中的数字各代表不同的含义吗?

邮政是一种古老的、使用最普遍的通信手段。投进信箱的信每天要送到邮局进行分拣。分拣,就是把信按邮寄地区分类。过去邮局一直是用手工来分拣,一个人每小时只能分拣2000件左右,而且劳动强度很大。自从使用邮政编码以后,就可以用机器分拣信件,每小时分拣2000~40000件,提高效率10~20倍。

什么是邮政编码?邮政编码是写在信封小方格内的阿拉伯数字,这些数字是表示邮政区域划分和它的投递区段的专用代号。目前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采用了邮政编码制度。我国是采用四级六码的编码方式。前两位数字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三位数字表示邮区;第四位数字表示县和市;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投递局或投递所。邮政编码信封是统一印制的专用信封。

[我还想知道]我国最早的邮票是清政府于1878年发行的“海关一次云龙邮票”,就是人们常说的“大龙邮票”。首次发行的龙票仅3枚,面值用银钞表示,分绿、红、橘花三色,面值分别为1分银、3分银和5分银。图案是一条龙在云彩和小浪衬托下戏飞腾云的形象。

现代通信的方式、用途各不相同吗?

现代通信主要的方式有移动通信、寻呼机和电视电话。移动中的用户,与固定的或移动中的另一方进行直接的通信,叫做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是无线通信和有线通信的综合利用,无线通信的种类主要有:无线电对讲系统、寻呼系统、移动电话系统。

寻呼机又叫“BP”机,它是一台只能接收而不能发出无线电信号的接收机。当你要找人或向他人传递信息时,你可以打电话给寻呼台,报出传递信息,寻呼机号码,寻呼台就向寻呼机发出电波,寻呼机就能接收到。“BP”机的种类非常多,主要有:半自动寻呼、自动寻呼、数字型、汉显型等。

电视电话是一种既能传递声音又能传递图像的现代通信工具。它是由美国贝尔研究所研制出来的。利用这种电话可以拉近相隔万里的人们的距离,给打电话者以“亲临现场”的感受。

[我还想知道]通信分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有线通信的收发两端一定要有传输信号的导线相连,它需要架设电杆、电线,需要维护和修理。无线通信是靠电磁波的传播来传递信息的。无线通信信号由无线发射基地以电磁波的形式放出,它在空中传播的速度与光速相同,然后由无线电接收机接收,并转换成声音、文字符号和图像。

人类觉得用马运输不方便才发明了自行车吗?

很久以前的人类是用腿来赶路的,后来,马代替了人腿,但是,大概是因为马爱使性子,还必须喂饲料,很麻烦,所以人们萌发了以机器代替马匹的念头。

1790年,法国人西哈发明了一辆双轮木马,轮子虽然能转,可是仍然要用两只脚轮流蹬地,使木马前进。这个木马可以说是自行车的雏形。

1817年,德国的德莱斯男爵把木马改良了一下,在前面加上把手,不过仍然得劳累双脚在地上跑。

到了1839年,苏格兰的铁匠麦米伦在前轮两侧装上了踏板,真正的“脚踏自行车”终于出现了。

1888年,英国人邓洛普发明了充气轮胎,使自行车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此后,人们对自行车不断进行改进,终于使它发展成现在的模样。所以,可以说自行车是人类长期智慧的结晶。

[我还想知道]19世纪70年代后,前轮特大而后轮特小的高自行车风行于世界各地。当时,邓洛普是为了使他的儿子在自行车比赛中夺冠,受到充满水的管子变圆不易被压破的现象启发,而发明了充气轮胎。

最早的车轮是用挖空的树干制成的吗?

一般来说,不管是哪一种车,都离不开车轮。最早的车轮大约在5000年前就出现了,那是用一个粗大的树干切成圆片,再在中间凿一个洞制成的,这种车轮很容易沿着木纹裂开。后来,出现了用木板拼合成的车轮,克服了圆木车轮易裂开的缺点。为了保护车轮,人们还在车轮的边缘包上了动物皮。

这样过了1000多年,人们对车轮又进行了革新,最先使用在战车上,这些战车的车轮是空心的,中间有十字形轮轴,可以把轮子固定在车轴上。这种车轮比较轻,有利于提高车的行进速度。

后来,高卢人发明了用铁圈保护车轮,使车轮既坚固又耐用。

此后,随着火车的问世,出现了铁车轮;随着汽车的出现和自行车的不断发展,相继出现了橡胶轮和充气橡胶轮胎。

[我还想知道]高卢人首先造一个比木轮小一点儿的铁圈,然后将铁圈加热,铁圈膨胀后刚好可以套在本轮外。接着往铁圈上浇冷水,使铁圈收缩,结果,铁圈便紧紧地套住木轮了。戴姆拉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辆摩托车,被人们称为“摩托车之父”。

自行车的车轮转运起来即可保持平衡状态吗?

人骑自行车不倒的原因与硬币不倒是相同的:凡是高速转动的物体,都有一种能保持转动轴方向不变的能力,使它们不向两侧倒。小朋友打的陀螺能够不倒也是这个道理。

我们在骑车时是在前进的方向上给自行车一个力,使车轮转动起来,车轮就能保持一定的平衡状态,再利用车把调节一下平衡,自行车就可以往前走了。但是一停下来,车子就会因失去平衡倒下来。

杂技演员经过训练,保持平衡的能力特别强,即使原地不动,他们也能让自行车保持平衡,不向某一方向倾斜或倒下去。

[我还想知道]转弯时正确的骑车方法是:身体向同一方向倾斜,保持车子平衡。如果身体朝相反的方向倾斜,就会因失去平衡而摔倒。下雪时,路面多半是又硬又滑,如果将车气打得太饱,容易摔跤。

人行横道线最初由石头铺成吗?

小朋友们都知道,横过马路时应走人行横道,那一条条雪白的标志线,能把你安全地带到马路的另一边。

人行横道的标志最早出现于古罗马时代。当时,意大利的庞贝城区的一些街道上,人、马、车混行,交通经常堵塞,事故不断发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初人们把人行道加高,与车和马行驶的道路分开。然后又在接近路口的地方横砌起一块块凸出路面的石头——跳石,作为行人横过马路的标志。行人可以踩着跳石穿过马路,马车的车轮刚好能从两块跳石之间通过。

到了19世纪,汽车代替了马车,无论是速度还是危险性,都大大增加了,笨重的跳石已经不适用了。50年代初,经过多次试验,在英国伦敦的街道上,首先出现了像现在这样的人行横道线。由于它洁白、醒目,看上去很像斑马身上的一道道白纹,因此又称为“斑马线”。人行横道线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条安全的通道,同时也告诉司机,要减缓车速让行人先走。

[我还想知道]十字路口指挥交通的红绿灯是1868年最早在英国出现的。红灯表示停止,绿灯表示通行。现代的交通指挥灯是1914年在美国首先出现的,它除了红绿两种颜色外,又增加了一盏黄颜色的灯。

用红灯作停车标志是因为红光的穿透力极强吗?

在交叉路口,一般都设有红、黄、绿三种颜色的指示灯,“红灯停,绿灯行,黄灯注意看分明……”为什么红灯停呢?原来,在红、橙、黄、绿、青、蓝、紫这7种颜色中,它们各自的波长都不一样,其中,红光的波长最长,且穿透力极强,能穿过雨点、灰尘、雾珠投射到比较远的地方去,因此用它作停车信号,司机能及时看到后把车停下来,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红色不仅用作停车信号,还广泛地用作表示危险或引人注意的信号,如铁路上、飞机跑道上、建筑工地等区域都设有红灯信号。

[我还想知道]影子的产生是光造成的,同样,要想消灭影子也得依靠光。如果把物体完全放在光照里,就不会有影子出现。手术室里的无影灯就是这个道理。高速公路每小时可通过几千辆汽车,又不至于使双向行驶的汽车相撞,是因为公路中间有安全岛,把双向行驶的汽车隔离开来。

汽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安全行驶而设计的吗?

汽车轮胎上的各种花纹并不是起装饰作用的,而是为保障汽车安全行驶专门设计的。

如果汽车只在干燥的路上行驶,轮胎上也可以不要花纹,赛车的轮胎就是这样的。可是一遇到雨天,没有花纹的轮胎就很容易打滑,车子开起来摇摇晃晃的,想停的时候也不能及时停下来。这是因为在路面和轮胎之间形成了一层薄薄的水膜,使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力减小的缘故。

如果轮胎上有花纹,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因为水会从花纹的沟里排出去,轮胎和地面之间形不成水膜,轮胎仍然与地面紧紧地贴在一起,因此不容易打滑。

轮胎上的花纹除了能保证车辆在雨天里能安全行驶外,还有一些其他功能。在城市里行驶的车辆,轮胎的花纹一般都是直线锯齿型的。这种花纹不但能使汽车在柏油路上安全行驶,还能帮助消除汽车开动时的噪声,因此人们把它叫做无声花纹。在野外行驶的车辆,轮胎上的花纹又深又宽,能紧紧地“啃”住路面,即使是在雪地上行驶,也不容易打滑。

[我还想知道]1989年,美国农业工人福特研制出第一部真正的小汽车并正式开办了福特汽车公司。1649年,德国的一位技艺精湛的钟表匠,试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辆不用马牵引的车子。只要给它上足发条,它就可以自动向前走。

多用汽车在水陆空都可行驶吗?

多用汽车是一种神奇的汽车,它既可以和普通的汽车一样在陆地上行驶,也可以伸出翅膀在天空中飞行,还可以像船一样在水上航行,如果潜人水底,它还能像潜水艇一样在水下航行。

这种多用途汽车在地面上行驶时,它的尾、翼要折叠起来,这样不占空间,行驶也方便,当需要在空中飞行的时候,只要在车身上临时安上机翼、尾翼,汽车就可以飞上蓝天。

科学家们预计。当人们普遍使用飞行汽车以后,这种水陆空多用汽车就该面世了。

到那时,你上车后,只要将目的地的地名输入电脑就行了,卫星会自动为你导航,直到把你安全地送到目的地。

[我还想知道]在21世纪有先进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来代替警察,在卫星和电脑的支配下自动进行交通指挥。前捷克斯洛伐克成功地利用聚丙烯材料混合制成了一条1厘米厚的带状“地毯”,将“地毯”覆盖在平坦的路面上,它的底部会很快与路面紧贴在一起,融为一体,形成一条地毯公路。这种公路与没有覆盖地毯的公路相比,具有寿命长、造价低、耐腐蚀的特点,还可以减轻车轮的磨损。

未来无人驾驶的汽车队因有自动防撞装置而防撞吗?

为了节省燃料,为了让高速公路上能通过更多的车辆,为了汽车安全行驶,而且能很快到达目的地,国外有人设想出一种用电脑控制的汽车,汽车结队行驶,不用人驾驶。

自动防撞装置,这些车上装有当车辆接近运动或静止目标时,防撞装置就会发出警告,甚至自动停车或避让。

高速行驶的汽车防碰撞是至关重要的。当汽车以近100千米每小时速度行驶时,若发现前方60米处有障碍物,在1秒钟内必须紧急制动,否则就会有碰撞的危险。一般来说,普通车灯的能见度为60米,也就是说,安装普通车灯的汽车,夜间行车速度如果超过100千米每小时,司机用肉眼观察到障碍物,已经不能可靠地保证安全行车了。

[我还想知道]英国拉夫波勒市人类科学与先进技术研究所主任戴维斯所在的研究小组,设想2020年小汽车由电脑驾驶,每10~12辆汽车组成一个车队。有很多国家的政府和汽车厂家都支持这种设想。美国研究在这种自动化公路上行驶汽车的方法已有8年多的时间了,耗资20亿美元。现在美国各大运输公司正在积极开发这种技术,它大有发展前途。

最初的轨道是用石头砌成的吗?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火车轨道都是用铁做成的,但是最初的轨道并不是铁的,而是用一块块石头砌成的,后来又出现了在英国煤矿十分常见的木头做成的轨道,当然,那时候在上面行驶的并不是火车,而是马车。

到公元1712年,纽可门发明了蒸气机车,使矿石的产量大大提高,铁的产量也随之上升,所以出现了用普通铁板铺设铁路。后来,为了防止车轮出轨,采用了“L”形铸铁轨。到了18世纪中叶,车轮内缘出现一圈突出的边,取代了铁轨上的附加边,接着又经过了很多年的改进,铁路才变成现在这样。

[我还想知道]1814年,英国发明家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并改进了铁轨使它能承受更大的压力,他本人被尊称为“铁路之父”。世界上第一条货客运铁路是从斯多克敦出发到达达林敦的。

火车在铁轨上行驶是为了既快又安全吗?

火车的车身和车轮是钢铁做成的,拉的货物和乘客又很多,所以每节车厢都很重。它如果在普通的柏油路上跑,就会陷到地里去,一步也走不了。就算能走起来,由于火车又长又重,惯性大,不能说停就立刻停下来,这是很危险的。因此,火车只有在铁轨上才能跑。铁轨上没有其他车辆或行人,这样才能跑得又快又安全。

为了不使火车从铁轨上掉下来,人们在车轮的内侧安装了一个比车轮大一圈的边,使车轮边缘恰好被两根铁轨内侧挡住,而不易从铁轨上脱落。

另外,要想在转弯时不使车轮从铁轮上脱落,就要使转变处的铁轨比内侧的高一些。如果转弯处的外侧铁轨不比内侧铁轨稍高一些,外侧车轮就会从铁轨上抬起来,火车就有可能从铁轨上掉下来。

[我还想知道]美国一家公司正在试验一种高速廉价、能直达终点的电脑列车。它是把轻轨列车和高速列车相结合的一种列车。在世界上,至80年代末就有268个城市拥有了用电拖动的列车——无轨电车。

机器人代替人驾使火车更安全吗?

车是帮助人行走,或者代替人运物的工具。车最早是由人推或马拉人驾驭,后来是用动力驱动由人驾驶行走的。

火车是在铁轨上行驶的,如果不用司机驾驶,就要由自动装置使火车按时启动,在途中控制行车速度。到站(或遇有停车信号)时自动减速、自动停下来。

20世纪初,在英国伦敦新维多利亚地下铁路线上,驾车的是一个机器人。这个机器人的“眼”、“耳”、“手”、“脑”是分别放在各处的,但是它可以和真人司机一样有开车、停车、加速、减速、开车门、关车门等动作,车开行得安全、稳当。

现在,对于高速列车来说,用人来观察线路上的信号机实现刹车、停车等已无法满足要求。因为铁路线路上“闭塞区”是一两千米,当司机看见信号机再进行制动列车,也需要一两千米才能使列车停下来。如果列车速度更高,则列车由人驾驶是无法实现安全行车的。

[我还想知道]工厂里为运送材料和产品的有一种像公共汽车那样的自由行驶的无人小车。它在规定的各个站之间可以自由行驶,并且能行驶到规定的地点。无人小车上装有传感器(比如接近传感器、红外线测距仪等),可以测出自己前后左右是否有障碍物。如果有障碍物,就自动减速,等障碍物过去了再加速继续前进。如果障碍物不动,它可以自动绕过去。

拖拉机前后轮因作用不同而不一样大吗?

在繁忙的耕种季节,经常可以看到正在工作的拖拉机。这时小朋友们会问,为什么拖拉机的前后轮不一样大呢?这是因为它们的各自作用不同的缘故。拖拉机的前轮是管引导前进方向的,前轮做得小一些、窄一些,拖拉机手在调整方向转动前轮时,地面对它的阻力就小,这样不仅操纵灵便,而且节省发动机的动力。

后轮做得既宽又大,是因为拖拉机在田地里操作时,必须在后面拖拉像播种机、插秧机等作业机。这些机器都是用金属制造的,很重,与拖拉机连在一起,它们的重量和拖拉机自身的重量合成的重心就落在后轮上。后轮承担的重量比前轮大得多,只有把轮子做得又宽又大,使它与地面的接触面大一些,才能把多承担的重量分散到地面上去,这样,拖拉机前后轮负载的重量不至于相差太大。

[我还想知道]19世纪50年代,第一批内燃机问世了,法国工程师鲁诺瓦改造了瓦特发明的新型蒸汽机,用煤气推动了两冲程内燃机。如果把路修成围着山一圈圈地向上盘升,就使路的坡度降了下来,车无论如何上下都不会觉得吃力。因此,山间公路都是盘山修筑的。

人类为了生存才建造了船吗?

船的发明不归属于具体哪一个人,也不是哪一个历史时期的人类发明的,而是全人类几千年智慧的结晶。自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之后,为了生存,要渡河和捕鱼,就有了对船的需求,也就开始了设法创造能浮在水上、载人载物的交通工具。

最初,人们是利用漂流的树木渡河,以后人们将木头稍做加工,扶着木头过河,之后,人们又学会了用木头或竹子绑成筏子渡河。

由于用木筏和竹筏载人或载物时,河水很容易把人或物品弄湿,所以,慢慢地,人们又设计出了中间是空的独木舟,后来,为使木船不容易翻,又在独木舟的旁边固定上了横木。

就这样船的形状及功能不断地被人类改进和加强,到现在人们已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创造出速度飞快的水翼船;可在陆地上行驶的气垫船;不烧油的核动力船、超导船、太阳能船等等。

[我还想知道]我国古代造船技术很发达,在7~9世纪唐朝建造的大型船能坐150人。郑和下西洋的“宝船”长147米、宽60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

船有水闸帮忙才得以通过巴拿马运河吗?

巴拿马运河是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重要水运航道。因为运河的水面高出海平面约26米,船只无法直接通行,因此人们在运河的两端安装了好几道水闸。轮船通过运河时,先开到水闸内,然后关上水闸,往里面放水,使水位升高。这样,船只就能顺利地通过了。

1903年11月,美国获得单独开凿运河的权力,于1904年动工,1914年完成。

巴拿马运河的通航,大大缩短了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航程。例如,从美国纽约到加拿大温哥华,比绕道南美洲南端的麦哲伦海峡缩短航程12500多千米;从纽约到日本横滨,缩短航程约5300多千米;从欧洲到亚洲东部或澳大利亚,也近了约3200千米。

[我还想知道]巴拿马运河原来是一片荒凉的地带,沼泽纵横,丛林密布,疾病流行。美国为了建造这条82千米长的运河,有7万多名工人献出了生命,几乎是1米长的地方,就夺去了一个人的生命,因此这里也被人称“死亡海岸”。

帆船通过不断调转船头而逆风行驶吗?

风力是帆船行驶的动力,顺风的时候,帆船可以张开帆,顺着风吹的方向,一直向前行驶。逆风的时候,帆船就不可能一帆风顺地直线航行了。这时,应该把船头斜对着风吹来的方向,然后调整帆的角度,使风吹到帆上,产生一个斜着向前的力,船也就斜着向前行驶了。过一会儿,再把船头调转,使船的另一侧斜对着风向,帆船就会朝另一个方向斜着向前行驶。帆船就是这样,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逆风向前航行。这种行驶方法叫做迎风行驶。

帆船的大小不一样,帆的形状和支撑帆的桅杆多少也不一样。传统的四方形横帆适合顺风行驶,由三角形帆发展而来的纵帆,有利于逆风行驶,操作也很方便。

[我还想知道]帆船的帆分横帆和纵帆两种。横帆的方向是与船体成十字形交叉,而纵帆是与船体长轴方向一致。大型帆船都是把这两种帆结合起来使用。横帆帆船有:三桅帆船、顶桅纵帆船、多桅帆船、双桅帆船。纵帆帆船有:单桅帆船、双桅纵帆船、小型双桅帆船。

船只航行也要按信号灯的指示去做吗?

车辆在马路上行驶,要遵守交通规则,要听从信号灯和交通警察的指挥,不然的话就会发生危险。船在水里航行,海里和河里都没有那么多信号灯,也没有交通警察指挥,当两条船相遇时应该怎么办呢?

其实船只航行也有一定的交通规则,也要按信号灯的指示去做。不过,它们的信号灯都是装在船上的。

在船的两侧各有一盏灯,右侧是绿灯,左侧是红灯。在前桅杆上、后桅杆上和船尾正中,都装有一盏白灯。这样,当两条船相遇时,驾驶员只要按照对方船上的信号灯指示去做,就不会有危险了。

[我还想知道]1802年,富士顿研制出了第一艘轮船,1807年富士顿的第二艘轮船诞生了,他本人被称为“现代轮船之父”。富士顿有生之年一共建造了十几艘各式各样的蒸汽机轮船,还为美国造出了第一艘蒸汽机战船。

货船是把货物装在甲板下面的货舱里运出的吗?

在海港码头,经常会见到许多货船来来往往,装货卸货。有的船是把货物摆放在甲板上,可是大部分船的甲板上什么也没有,那么它们把货物装在什么地方呢?原来它们把货物装在“肚子”里,也就是甲板下的货舱里。

货舱一般都在船的前半部,为了能把货舱建造得尽量大些,好多装些货物,所以货船的发动机和操纵室大多集中在船的后部。人们还根据运送货物的需要,造出许多种特殊用途的船,如汽车专用船、木材专用船、矿石专用船、牲畜专用船、液化气专用船、油船等几十种。

[我还想知道]国外有人研究过,一艘8000箱船和两艘4000箱船相比,前者可以节省成本10%。世界上第一艘试验性水翼船是由加拿大工程师贝尔1919年建造的。

轮船依靠逆水行驶起到“煞车”的作用吗?

自行车有煞车,汽车和火车也有煞车,可是你看过轮船有“煞车”吗?

如果你乘坐在渡轮上,就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轮船先向上游斜渡,随着江水慢慢地斜向对岸码头的下游,然后再平稳地逆流靠岸。江水越急,这现象越明显。你可以注意一下:在长江大河里顺流而下的船只,当它们到岸时,却不立刻靠岸,而要绕一个大圈子,使船逆着水行驶以后,才慢慢地靠岸。

这里有个简单的算术题,你不妨做一做:假若水流的速度每小时是三公里,船要靠岸时,发动机已经关了,它的速度是每小时4公里,这时候要是顺水,这只船每小时行1公里。

究竟是7公里那么快容易停呢?还是1公里那么慢容易?当然是越慢越容易停靠。

这样看来,使轮船逆水近码头,就可以利用流水对船身的阻力,而起一部分“煞车”作用;另外,轮船还装有“煞车”的设备和动力,例如:当轮船靠码头或远行途中发生紧急情况,急需要停止前进时,就可以抛锚,同时轮船的主机还可以利用开倒车起“煞车”作用。

[我还想知道]海上航船之间就经常用旗语来进行沟通。每一面旗都代表不同的字母或数字,信号员用旗拼字或用特殊组合的旗来表示整句话。一般情况下,信号手只用两面旗,就可以拼出要传达的信息,旗在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的字母或数字。大而简单有色彩的旗帜,可以把信息传到眼力所及的远处。

破冰船是用1000万吨重的船头把冰压碎而破冰的吗?

制造破冰船的钢板要比普通船厚得多,船身又短,使得进退和变换方向都特别灵活;船头斜度大,便于爬到冰面上;船头、船尾和船身两侧都有很大的水舱。具备了这些特点,破冰船就能够破冰了。它先把船头翘起,爬到冰面上,靠船头1000多吨的重量把冰压碎。如果冰层较厚,破冰船就后退一段距离,开足马力向前冲,一次不行就二次、三次……直到把冰层冲破。如果冲不开怎么办呢?别急,它还有另一套本领呢。它把船尾的水舱灌满水,使船头高高翘起爬到冰面,然后把船尾的水舱排空,再把船头的水舱灌满水。这样,本来就很重的船头,再加上这几百吨的水,就能压碎很厚的冰层。

破冰船也有搁浅的时候。当它爬上冰面压冰,可是冰没有破碎,只是向下塌陷,两边的冰又紧紧卡住船身,即使破冰船开足马力,也一步都动不了。这时,破冰船就分别向船身两侧的水舱里灌水,使船左右摇摆,来摆脱困境。

[我还想知道]在有真正的地图之前,水手们不得不靠星星导航,在白天就更困难了。在海上,黑布上画有人头骨和剑的海盗旗是可怕的掠夺者的标志,然而,被蒙上眼睛在突出舷外的板上走而掉落海中是许多受害者的下场。

水翼船因拥有两个水翼而能够高速行驶吗?

水翼船的构造和普通的船基本相同,只是在船底多了两个像飞机翅膀一样的东西,我们把它叫做水翼。水翼船能行驶得那么快,秘密全在这两个水翼上。

水翼船的工作原理与飞机一样,它水翼的断面也与机翼断面的形状一样,当船在推进装置的作用下快速航行时,浸在水中的水翼就因其断面的特殊形状而造成它的上、下表面所受的水的压力不同,下面大而上面小,从而形成升力,逐渐把船体抬起。这样就使船所受的水动阻力减小,使船速更易增加。当航速增加到一定值时,升力即大到可以将船体完全抬出水面,使船在水面上掠行。此时,只有船的水翼支架或部分水翼与水面接触,前者称为全浸式水翼,后者称割划式水翼。这样,当船高速行驶时,就可大大降低水动阻力,并可减少波浪对船体的冲击。当水翼船停泊或以低速航行时,并可减少波浪对船体的冲击。当水翼船停泊或以低速航行时,水翼不产生升力,这时水翼船就同普通的排水型船一样,其船体靠浮力支持。

[我还想知道]水翼船一般不会太大,最大的水翼船大约能载100多名乘客。船速可高达每小时70~130千米。有一部分水翼露出水面并割划水面的叫割划式水翼船;水翼全部浸在水中的叫全浸式水翼船。

海上漂浮的城市是建在游船上的吗?

谁都知道,城市是建在陆地上的。

但是在21世纪,城市会真的被搬到海上去,这就是美国世界城公司为21世纪设计的超豪华游船。这条游船的长度近400米,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游船长度的3.5倍。

在这条游船上设有6个游泳池、15个餐厅、30个商店、数十家咖啡馆、一个图书馆、一个博物馆、一个游乐场、一个拥有2000个座位的戏剧电影院等等。

该游船除了有2600多名船员、服务人员外,可接纳6000~6500名旅客。旅客上船非常方便,可由4艘载客量为400人的客船直接将旅客送到这个水上浮城的内部。由于这艘船的设施一应俱全,旅客可在这条船上长期休假,随这个水上浮城四处周游。

[我还想知道]智能公路的“智商”很高,能达到非常“聪明”的程度;车辆靠自己的智能在道路上自由地行驶;公路靠自身的智能将交通流量调整到最佳状态;借助于电脑,驾驶员对道路交通状况了如指掌,管理人员对车辆的行踪也是一清二楚。信息高速公路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路基”,以光纤电缆为“路面”的“高速公路”,它可以高速地传送和交换各种各样的多媒体信息。

直升机靠两个螺旋桨相互配合飞行吗?

直升飞机共有两个螺旋桨。头顶上的一个较大,叫机翼,不停旋转使空气产生一种向上的浮力,将飞机直送上天。尾部的一个较小,可用来改变直升机的飞行方向。在这两个螺旋桨的配合下,直升机可在空中自由飞行,还能在空中一动不动地停在那里,这使它能够完成其他飞机所无法胜任的工作。

如今,直升机在各式各样的飞机中仍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适应性强,不需要专设地机场,随处都可起落;灵活性大,可以随时改变飞行方向。因为这些优势,它常常被用于地质勘探、防火护林、野外救护、海上巡逻以及高空摄影等各项作业中。

[我还想知道]直升飞机的雏形是俄国著名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1954年度制的一个钟表机械发动的装置,但这架“直升飞机”只有观赏价值。20世纪初,法国工程师保罗·科努才使真正的直升机飞上了天。科努本人也作为“直升飞机之父”被载入了史册。

人们为揭开海底深处的奥秘才发明了潜水衣吗?

为了揭开海底深处的奥秘,人们常潜入海中探察,这就必须借助于潜水衣。传说古希腊人就曾坐在玻璃桶里潜入水中,但这没有被证实。

17世纪欧洲人发明了吊钟式潜水器。人在“钟”内,直到空气用完才回到水面上。由于“钟”内所装空气有限,所以这种潜水方式无法持久。

直到1879年,德国人耶鲁道发明了带有氧气罩的潜水衣。氧气由船上的管子送进来,这样人在海底下就可以比较自由地活动了。1942年,法国人福斯特发明了随身携带的氧气筒,直到这时,一种能在海底自由活动的现代潜水衣才问世了。

[我还想知道]1943年,一个叫雅克斯考斯廷的法国人发明了水中呼吸器,这使潜水员第一次不用绳索与船连接,而下潜了30米。早期潜水服最主要的部分是很重的金属头盔和铅底靴。

建筑物采用玻璃作墙面因其既美观又实用吗?

在现代的城市大街上,一座座金色、银色、蓝色的大厦矗立在地面上。抬头向上眺望,耀眼夺目的巨大反光玻璃展现在蓝天白云之下。用玻璃作建筑物的墙面已非常广泛应用于大城市建筑中。

作外墙用的玻璃是在钢化玻璃上涂上一极薄的金属或金属氧化物薄膜而制成。它可以反射光线,也可以透过光线。这些玻璃的结构是中空的,两边是镜面玻璃和隔层充入干燥的空气,整体由密封框架组合。中空玻璃的有双层和三层。中空玻璃能隔音、隔热、防潮、防结霜、抗强风、保温。有人测度,当室外温度为-10℃时,使用三层中空玻璃的室内为13℃。夏天中空玻璃能挡住90%的太阳光,透过玻璃的光线不会有炎热感。中空玻璃还能减轻建筑物的自重。

[我还想知道]太阳能是一个巨大的能源,人类应合理的加以利用。没有窗户的楼房,只是其中的一种利用形式,相信随着科学的进步太阳能会广泛被人类所利用。层顶上装有太阳电池或太阳能集热板的住宅并非罕见,但洛德住宅却别有新意,在太阳电池下没有屋顶,太阳电池板本身就是屋顶瓦板,这样既保持了住宅的干燥,又可提供电力和热能。

防弹玻璃因有夹层而防弹吗?

一些特殊用途的汽车玻璃,用子弹或石头是击不碎的,玻璃上只会出现一些网状裂纹。这种玻璃就是防弹玻璃。

防弹玻璃是一种夹层玻璃,一般都做成三层。即在两层玻璃间夹一层有弹性的透明塑料,如赛璐珞、降乙烯醇缩丁醛等塑料,这些塑料物质像胶膜一样把两层玻璃紧密地粘结成一体。五层防弹玻璃也有使用的。还有夹金属材料的玻璃。如一种夹钛金属薄片的玻璃具有抗高冲击力、抗贯穿、抗高温的特点。总之粘合玻璃层数越多,防弹能力就越强。

防弹玻璃主要用在高级轿车的挡风玻璃和坦克车的眺望孔上。使用这种玻璃不仅能经受住枪弹的冲击,而且还不会产生碎片伤人。

[我还想知道]为了不影响视线,防透明度高的平板玻璃(或有机玻璃)和塑料膜片,并要求光学畸变性最小。现在,防弹玻璃也被用于银行、金店等重要部门。

SOS信号代表了“救救我们的灵魂”的缩写吗?

人们在遇到海难、空难等意外的灾难时,会发出一种称为“SOS”的呼救信号,它代表了英语“救救我们的灵魂”的缩写。由于它使用起来非常简单,人们可以很容易地用手电、火堆、石块等将它表示出来,让救援人员接收到,因而SOS信号成为1906年以来国际上所公认和采用的呼救信号。

在无线电通讯上,表示“紧急求救”的信号SOS代表的是三短三长三短,由于在莫尔斯电码中三短代表S,三长代表O,所以紧急求救信号就被简称为SOS。现在,无论是船只还是飞机,当遇到危险时,都可以使用SOS求救。收到这个信号,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有义务前往救助,这已经成了国际间的惯例了。

[我还想知道]飞机上的黑匣子也叫自动记录器,它能自动记录飞机失事前30分钟内的飞行高度、速度、航向、俯仰姿态、机内对话和时间等数据资料,可为飞行事故的分析提供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唯一的依据。黑匣子一般安装在不易被摔坏,不易被火烧的飞机尾部。它能承受100倍于本身重要的载荷冲击和1吨的断裂载荷,能经受任何液体和海水、淡水浸泡一个月以上而不受影响。

人类早在5000多年前就开始利用风能了吗?

地球上到处都有风。太阳使地面和地面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这里的热空气上升,其他地方的冷空气会流过来补充,空气的流动便形成了风。

风能使尘土飞扬,使玻璃窗振动,也能把大树折断,使海水冲上陆地,甚至还能把牲畜和房屋卷到天上去。风的能量可是大得不得了。人类从很早就学会了利用风能,早在5000多年前,古埃及就开始用风车从地下抽水灌溉庄稼。帆船也是人们利用风能的一种形式,如果没有帆船,古代人是没有办法进行航海的。滑翔机也是利用风的力量才飞上天的。但是利用风能也有很多问题,就是风向和风力的大小经常改变,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我们现在利用风能主要是发电,然后再利用电力去干各种活。风能没有污染,又取之不尽,是理想的动力源泉。

[我还想知道]地球上的风没有停止的时候。这是因为地球绕太阳旋转,地球上总是有的地方冷,有的地方热,所以会不停地刮各种各样的风。我国内蒙古大草原上好多牧民的家里都有自己的风力发电机,给牧民们带来了电。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风力发电装置是安装在丹麦日德兰半岛海岸的风力发电机,其风车高达57米,发电能力为2000千瓦。

生物质由于有着诸多优点而将被各国研究开发吗?

生物质能是世界上最普遍的一种可再生能源。据估算,地球上每年经光合作用而生成的生物质总量为1440亿~1800亿吨(干重),相当于目前全世界每年总能耗的3~8倍。若把动物排泄的粪便也包括进去,则其数量更大。但是,迄今人们实际利用的生物质能还很少,并且利用的效率也不高。至今,利用的生物质能只占全球总能耗的6%~13%。其中我国约占总能耗的30%,在非洲某些国家则高达60%以上;而发达国家生物质能在总能耗中所占比重较小,像美国只占3%~4%。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短缺和高新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保护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研究开发和充分合理利用生物质能,不但越来越显得非常必要,而且也已经具备了这种可能性。世界各国都将发展生物质能技术。比如说,有的国家着重研究生物质的液化问题,以它来代替石油;有的国家则侧重于研究生物质的气化,以提高生物质能的利用效率……

[我还想知道]在新能源的大家族中,还有异军突起的电磁能、磁流体发电技术、电气体发电技术以及超导技术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等等。清洁能源是指对环境无污染的能源。它包含了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还有核能和地热能。

太阳能因能量大且多而被广泛利用吗?

大家都知道,地球所获得的主要能量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太阳一直不停地为地球提供着光和热。

太阳发出的能量是巨大的,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就使地球到处充满生机。地球每分钟得到太阳的能量,相当于燃烧4亿吨煤放出的能量。我们用的煤和石油,都是几千年前贮存的太阳的能量。煤和石油的储藏量是有限的,可是人们的需求量还在不断增长,于是人们开始设法寻找新的能源。太阳能当然是最理想的了,它不会污染环境,而且只要太阳不熄灭,能量就永远也用不完。现在,利用太阳能量的装置有很多,如太阳能、太阳能电池、太阳能房屋等,许多国家还建成了太阳能发电厂。

[我还想知道]在大约3亿年前古生代石炭纪的时候,地球上到处是茂密的森林,这些树木不断生长,不断死亡,堆积在沼泽地里,树木的遗体慢慢变成了泥炭。由于大地的压力和地热的作用,使泥炭被压在几十米深的地下,变得越来越结实,体积被压缩到只有原来的1/5~1/10那么大,同时放出大量的水分和能挥发的成分,这样,经过了几十万年到几百万年,煤就生成了。在很久很久以前,海洋里的浮游生物、植物和动物死亡后,它们的尸体沉积在海底,并被泥沙掩埋。后来细菌把这些尸体分解,再加上来自地球内部的高温和地表层的高压,便逐渐形成了石油。

氢能因有很多优点被誉为是21世纪的理想能源吗?

在众多的现代新能源中,氢能独树一帜,将成为21世纪最理想的能源。这是因为,在燃烧相同重量的煤、汽油和氢气的情况下,氢气放出的能量最多,而且它燃烧的产物是水,没有灰渣和废气,不会污染环境。煤和石油的储量是有限的,而氢主要存在于水中,燃烧后唯一产物也是水,可源源不断地产生氢气,成为用之不竭的能源宝库。

氢是一种无色的气体,燃烧1克氢能释放出142千焦的热量,是汽油发热量的3倍。氢的重量特别轻,比汽油、天然气轻多了,因而携带、运输方便。

在大自然中,氢的分布很广,储量很大。水可说是氢的大“仓库”,大约含有11%的氢,泥土里约含1.5%的氢,石油、煤炭、天然气、动植物体内等都含有氢。

科学家们已研制出利用阳光分解水来制氢的方法。就是在水中加入催化剂,在阳光照射下,产生光化学反应而分解出氢。将来这种方法一旦投入实际使用,那么在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的油箱中也许就无需再装油,只要装满水就行了。

[我还想知道]氢目前绝大部分是从石油、煤炭和天然气制取的。氢在常温下是气体,以往大都用笨重的钢制氢气瓶盛装,既沉重,又有爆炸的危险,现在用钛铁合金代替了氢气瓶储氢,重量可减轻一半,而储氢量却增大了4倍。

海洋最诱人之处是它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能源吗?

大海最诱人的地方,主要在于它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自然能源和巨大的可再生能源。那波涛汹勇的海浪,一涨一落的潮汐,循环不息的海流,不同深度的海水温差,和海水交汇处的水的含盐浓淡差……都具有可以利用的巨大能量。

据专家们估算,全世界海洋潮汐能的总储量为30亿千瓦,海流动能的总储量为50亿千瓦,海浪能的蕴藏量高达700亿千瓦。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潮汐电站是法国的朗斯潮汐电站,它的海堤大坝长750米,装有24台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24万千瓦。英国在1991年建成一座海浪发电站,该电站装有一台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海浪发电设备——韦尔斯气动涡轮机。

海浪能是人类从海洋中可以获得的重要能源,需要进一步开发利用。

海流在流动中具有很大的冲击力和潜能,因而可以用来发电,据估计,世界海洋能的总功率达50亿千瓦左右,是海洋能中蕴藏量最大的一种能源。

[我还想知道]太阳、月亮、地球位置不同的时候,潮汐也有大有小,在农历初三、十八潮最大。农历八月十八是杭州湾的海宁怒潮,成为著名的景观,古代的诗人、作家写了不少记载观潮的名句,现在每年都有几十万人从各地赶来,甚至有人年年从英国远涉重洋到那里一睹潮汐的风采。

利用垃圾发电供热的原理与烧煤的热电站类似吗?

垃圾是城市生活中的“副产品”。每天都有大量的垃圾从城区运到效外,像小山似的堆放在垃圾场。这不仅占用了大片土地,而且还容易产生污染。

利用垃圾发电供热的原理与一般烧煤的热电站相类似,只是烧的燃料不同。

它的发电供热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将各种垃圾分别送入由大型滚筒组成的燃烧炉内,滚筒慢慢转动,把拉圾输送到炉底;垃圾在炉底被不断地翻转着,以便使它燃烧完全。在燃烧中装有热交换水管,里面注满冷水。经过燃烧,使热交器水管里的水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汽,用泵抽出来,一部分送去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另一部分送出作取暖用。排出的炉渣,有时上面还散落有未燃烧的金属零部件,可用大型磁铁吸下,送去回炉。炉渣可用来铺路或作填充材料。

[我还想知道]日本的垃圾,基本上都要进行焚烧处理。目前,东京共有14家垃圾焚烧厂,每天处理垃圾1.14万吨,垃圾焚烧后剩下的残渣被用作填海的原料。人们算了一笔账:一个四口之家,每年可产生1吨垃圾。用这些垃圾可发出500千瓦小时的电,而这个四口之家每年的耗电量为3800千瓦小时,可满足用电量的1/7。

沼气能是将有机物质发酵后得来的吗?

沼气是利用人畜粪便、动植物遗体以及作物秸秆、干草等的生物能转换而得到的可燃气体。因此,沼气能是绿色能源——生物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已成为现代新能源的成员之一。

由于沼气这种可燃气体最早是在沼泽、池塘中发现的,因而便由此而得名。

我们通常所说的沼气,并不是天然产生的,而是人工制取的,所以它属于二次能源。

沼气是一种可以不断再生,就地生产就地使用,干净卫生和应用方便的新能源。目前,它既可用烧饭、照明,又可代替汽油、柴油开动内燃机发电,以及用来驱动农机具和加工农副产品。

沼气可用人工制取,制取的方法是:将有机物质如人畜粪便、动植物遗体等投入到沼气发酵池中,经过多种微生物(通常称为沼气细菌)的作用,即可得到沼气。

制取沼气的主要设备是沼气发酵池(也称沼气池)。目前,常用的发酵池的类型较多,其中主要有水压式沼气池、浮动气罩式沼气池和塑料薄膜气袋式沼气池等。

[我还想知道]沼气不仅是一种干净的能源,而且在工业生产上可作为化工原料使用。它可用来制造氢气和碳黑,并能进一步制成乙炔、汽油、酒精、人造纤维和人造皮革等各种化工产品。我国广大农村有着丰富的沼气资源。据计算,如果将全国的农作物秸秆和人畜粪便的50%利用起来,就可年产沼气650亿立方米。仅就它所产生的热能来说,就相当于节约1亿多吨的煤炭。

核能的力量来源于原子核裂变吗?

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构成的。如果一个原子核裂变,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叫核能。

在核电站里,核反应堆使原子核裂变,以热能形式释放能量,热能用于产生电能。

原子弹是利用重元素原子核裂变反应时在瞬间释放出的巨大的核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原子弹又叫裂变弹,它爆炸时释放的能量要比普通炸药大2000万~8000万倍。原子弹爆炸后还会产生光辐射、核辐射和放射性污染,所以它的威力是灾难性的。

太阳里有巨大的能量,太阳中原子核发生聚变也可产生核能。在储存、使用核物质时,要有可靠的保护措施防止核污染。

[我还想知道]原子本来就已经很小了,处于它中心的原子核就更小了,把一个原子放大到篮球那么大,原子核要比针尖还小。别看原子核这么小,它却集中了差不多整个原子的质量。比如,氢原子核是最小的原子核,它的质量是电子质量的1836倍。原子核是由两种质量相同的更小的微粒组成,它们是带正电的质子和中性的中子,统称为核子。不同类的原子核中,含有的质子和中子的数目也不同。

可以直接生产石油的植物被称为石油植物吗?

生产石油。如巴西热带森林中的“香波树”,只要在树上挖个洞,油就会流出来,一棵树每天的出油量可高达25千克。美国的“黄鼠草”和澳大利亚的丛粒藻等,也都能提炼出石油,且产量不低。我国地大物博,也不乏石油植物,如海南省的油桶树,砍掉树干,油就会源源而来,一棵树每日能产“柴油”10~15千克。

石油植物的发展,为人类战胜能源危机带来了新的希望。正因为如此,目前“石油农业”已在全球悄然兴起。美国所种植的石油植物达几百万公亩之多,英国也已开发石油植物1000万公亩。菲律宾种植了120万公亩的银合欢树,据估算在6年后可收获石油1000万桶。瑞士打算种植10万公顷石油植物,他们希望以此来解决全国50%的石油需求量。

[我还想知道]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对某些石油植物的深层次开发研究已进入实用阶段。例如:利用木屑来生产石油,其转换率已达70%;利用蒸汽蒸馏技术来处理桉树,每公顷桉树可提炼石油20多吨。岩石中不仅有水,还有微生物,它们能吸收与石油伴生的气体做养料,因此对这些微生物进行分析,也可以帮助科学家找到油田。例如,西伯利亚的石油就是用这一方法发现的。

超轻型飞机因体积小重量轻而得名吗?

超轻型飞机属于轻小型飞行器中的一种。这种飞机除了体积比大飞机小,重量比大飞机轻外,其他结构同大飞机类似。

超轻型飞机中的各型号飞机都具有重量轻、机翼面积大、空中滑翔性能好、飞行平稳、飞行速度低的特点。超轻型飞机在低空飞行较安全、可靠,可以保持距地面5米的高度飞行。超轻型飞机的起落对机场要求不高,它的起落滑跑距离只需几十米到200米,只要有一块较平的地面就可以起降。

超轻型飞机的用途很广,可以用于航空体育、航空摄影、探矿、护林、播种、喷洒农药、资源调查、商业活动、城镇规划等活动。西安飞机制造公司制造的“小鹰100”超轻型飞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的“极限Ⅱ”型超轻型飞机,是性能不错的国产飞机。

[我还想知道]原始的降落伞是意大利画家达·芬奇在1519年设计的,但当时没有飞机,降落伞没有使用价值。1777年,法国人蒙高尔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半球形降落伞。20世纪初,美国飞行员发明了可折叠放入伞包的丝绸降落伞,一直沿用至今。

太空棉因最初用于缝制宇航员的太空服而得名吗?

太空棉其实不是棉花,它是一种保温性能极好的高技术材料。之所以叫它太空棉,是因为最初被用于缝制宇航员的太空服。

缝制服装的太空棉由5层不同的材料结合而成。底层是化学合成纤维腈伦绒,然后依次是非织造布、聚乙烯膜、铝钛合金薄膜和尼龙绸保护层。

太空棉能抵御寒气入侵,保持体温,主要是靠第二层铝钛合金薄膜起的作用,它能把人体散发的95%以上的热量反射回人体。热量出不去,冷气进不来,体温自然能保持了。

[我还想知道]1961年4月12日,苏联的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1号载着宇航员加加林飞上了太空。4年以后,宇航员列昂诺夫乘“上升”号宇宙飞船冲出大气层,这次,他离开飞船在太空中活动了24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太空活动的人。新宇航服由18层组成,有防太阳辐射和宇宙射线的保护层,有阻断热辐射的隔热层,有防止“太空行侠”小陨星偷袭的保护层,有保持衣内气压的防漏气层等。

滑翔机完全依靠上升气流在空中飞行吗?

在介绍滑翔机在空中飞行的原理之前让我们先来做一个简单的试验:在下嘴唇粘上一张小纸条,用力一吹气,小纸条就会飘起来。这是因为吹气的时候,纸条上面的空气跑得快,压力小;纸条下面的气体跑得慢,压力大。这样,纸条就被下面的气体托着飘起来了。

飞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设计出来的。

滑翔机和一般的飞机不同,它没有发动机,但却有两只很大的翅膀,完全靠着上升气流在天空中滑行。天空中上升气流很多,有时是风被山挡住,气流只好向上跑;有时是空气流过比较热的地面,受热膨胀而向上升。滑翔机驾驶员只要很好地利用上升气流,设法从这个上升气流滑行到另一个上升气流,便可以在空中飞上几个小时,飞到几百千米以外的地方,甚至更远。

[我还想知道]英国科学家霍克斯研制了一种具有超强潜水能力水下飞机,大大加快了水下探测的工作速度。水下飞机的飞行速度可以达到每分钟350米,并且可以到达海底的任何一个角落。

火箭和喷气式飞机的区别在于有无进气孔和机翼吗?

火箭和喷气式飞机都是利用尾部喷出的气体产生的反作用力飞行的,表面上看它们的飞行原理好像差不多,其实是有很大区别的。

喷气式飞机的发动机前端有一个很大的进气孔,当发动机工作时,能从这个孔把空气吸进来,然后再把它压缩。压缩后的空气和雾状的燃料在燃烧室内混合燃烧,产生大量的气体,并猛烈向后喷出,飞机就能向前飞行了。这就是说,喷气式飞机飞行时必须得有空气帮忙,因为燃料燃烧时需要的氧气是由空气提供的。再说飞机有一对很大的翅膀,它就是靠这对翅膀在空气中产生的浮力飞行的。

火箭就不同了,它不但装有燃料,还随身带着能放出氧气的氧化剂。需要的时候,只要把氧化剂和燃料送进燃烧室里就行了,不需要空气来帮忙,所以火箭的发动机前端没有进气孔。

火箭的发动机有足够的力量使火箭脱离地球的引力,飞出大气层。太空中没有空气,火箭当然也用不着有很大的翅膀。

[我还想知道]1939年8月27日,德国人奥海因研制的第一架喷气热飞机He-178试飞成功,航速达1700千米每小时。德国飞机设计师W·梅塞施米特,试制成功了第一架实用、并能成批生产的军用Me-262喷气飞机。

不同的火箭用于控制方向的装置也不同吗?

火箭虽然不像飞机那样需要有灵活的转弯功能,但是要想进入正确的轨道飞行,也必须不断地调整方向才行。火箭调整方向的装置安装在尾部,由地面站通过电波来操纵这个装置,使火箭改变方向。不同的火箭,转向装置也不一样。

有些火箭在喷气孔的中间装一块直立的金属板,这块板向左转,气流向左喷出的力量就会大些,把火箭的尾部向右推,使火箭向左前方飞行。

小型火箭一般是在发动机的侧面再安装几个小发动机,根据需要把小发动机点燃,让气流从侧孔中喷出,火箭就会转弯了。液体燃料火箭大多采用这种办法。

固体燃料火箭的转向装置,是在喷气孔的内壁开几个小孔,通过小孔喷射气体,也能改变火箭的飞行方向。

有的火箭,整个喷气孔是活动的,能够根据需要变换方向。喷出的气流方向变了,火箭的飞行方向也就随着改变。

[我还想知道]我国有三大航天技术,即一箭多星技术、同步卫星技术和卫星回收技术。一箭多星技术:“一箭多星”技术就是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两颗以上的卫星。同步卫星技术:在地球赤道平面上空35800千米的轨道上已有100多颗同步定点人造卫星,它们在通信、导航、电视传播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我国1984年1月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广播卫星。卫星回收技术:返回式卫星在返回过程中,大体上要经历脱离运行轨道、大气层外自由下降、再入大气层、着陆等四大阶段,技术难度很大,目前,世界上仅有美国、前苏联和中国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

射电望远镜的作用是捕捉星体发出的信号吗?

天空中的很多恒星和星系,不仅会发光,还能发射各种无线电信号。20世纪30年代,人类发明了射电望远镜。天文学家们用射电望远镜捕捉这些信号。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家用射电望远镜发现了类星体、脉冲星、星际分子和微波背景辐射。这四大发现,使我们对宇宙的认识又有了一次飞跃。

小型的射电望远镜天线是碟型的。它能够自由旋转,捕捉来自天空中各个方向的信号。天文学家将好几个小型射电望远镜连在一起,就能使接收望远镜不能旋转,星体经过时,才能收到信号。

[我还想知道]哈雷彗星是一颗著名的周期性彗星。英国天文学家哈雷于1705年首先确定它的轨道是一个很扁长的椭圆,并准确地预言了它以约76年的周期绕太阳运行。水和冰是彗星的主要成分,彗星以非常小的尘埃粒子存在着。

电是用发电机发出来的吗?

在小朋友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电,如电话、电灯、电视机、收音机、学习机、电脑等,电的周途多得数不清。这么重要的电是从哪里来的呢?

电是用发电机发出来的,发电的方法有很多种,利用水力、风力、火力、核能都可以发电。

水力发电是在河流的上游建一个大水坝,把水拦住,利用水的力量来推动发电机发电。火力发电是以石油或煤作为燃料,利用它们产生的热推动气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风力发电是用风的力量推动风车带动发电机发电。核能发电是将原子核发出的能量转变成电能。

电发出来后,还要经过电线输送,才能到达千家万户。

[我还想知道]目前,巴西和巴拉圭在巴拉那河上合建的伊泰普水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我国最大的水电站是位于湖北宜昌三峡的出口的葛洲坝水电站。跨世纪的特大型水利电工程——长江三峡工程,将于2008年全部建成,届时将超过伊泰普水电站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电灯泡是因为热而发光的吗?

电灯泡为人类送来了光明,那么,它是怎样发出光亮的呢?

电线里的电流进入到很细很细的金属丝里,金属丝会产生高热,热到一定程度会发光,电灯泡(白炽灯)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发明出来的。这种电灯泡是因为热而发光的,所以灯亮以后你千万不要用手去摸,那样会被灼伤。

我们常用的灯还有日光灯,它的发光原理和白炽灯不同,日光灯是在灯管里面装入一些特殊的气体,又在灯管的内壁涂上荧光粉,通电之后由于放电而产生光。当消耗同样多的电能时,日光灯要比白炽灯亮得多,因此日光灯省电。

[我还想知道]每天涨落的潮水里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只要在潮汐涨落比较大的海边修一条水坝,建几道闸门,再装上水轮机,利用水流冲动水轮机,再带动发电机就可以发电了。1879年10月21日,美国伟大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盏具有实用价值的电灯。

电池因联接方式不同而供电量和时间也不同吗?

无论是大电池还是小电池,总有两个极,一个是正极,一个是负极。生活中用电池的物体。经常需要把几个电池连接起来同时使用。这些电池的连接方式一共有两种,就是串联和并联。

串联是把电池按照正极、负极、正极……的方式依次连接起来,最后再分别把最前面一个电池的正极和最后面的一个电池的负极接到电路里。这种连接方式的优点是串联的电池越多,电压越高,电流越强。如果在串联电池的两端接一个灯泡,那么电池越多,灯泡越亮。不过串联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如果有一个电池接触不好,整个电路都会受到影响,灯泡的亮度也会变弱。手电筒里的电池,一般都是串联的。

并联与串联的方式不同。并联是把几个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在一起,然后再接到电路里。电池的这种连接方式的特点是电压和电流都是一定的,不会随电池的多少而变化。如果并联的电池越多供电的时间越长。

灯泡和电池一样,连接的方式也有串联和并联两种。要想知道两个灯炮是串联还是并联,可以把其中一个灯泡断开试试。如果另一个灯泡也随着熄灭,说明这两个灯泡是串联;如果另一个灯泡没受影响,仍然亮着,那么这两个灯泡就是并联。

[我还想知道]家里各个房间的灯都是并联的,开关哪个房里的灯,都不会影响到其他灯。马路旁的路灯都是串联的,夜晚它们会同时亮起来,白天又同时灭掉。

手湿时摸电器特别危险是因为电流会通过身体吗?

连接电器的电线有两条,一条是火线,另一条是地线,只有两条线都接通时,电流才能从电器中通过,电器才能正常运转。人的身体是导体,可以通过电流。当电流从身体一部分通过时,比如通过手,手指尖的肌肉会收缩,感到麻木。如果一只手摸着火线,另一只手摸着自来水管,或者是光着脚站在地上,那就十分危险了,因为等于同时又接通了地线。两条线都接通后,电流会从人的身体通过。电流流过心脏,心脏要出毛病,人会因此而死亡。所以电业工人都要穿上不导电、绝缘很好的胶鞋。

铜和铝都是很好的导电体,电流十分容易通过。人体虽然也导电,但导电的性能并不是十分好的,一般的水很容易导电,如果手上沾了水再模电线,电流就特别容易通过,这是很危险的。

[我还想知道]干电池里的电和家里的电线中流动的电子不同,没有危险,小朋友们做电的实验时只能使用干电池。要注意安全用电,如电器通过电时,不要拿金属去碰电热丝;不要在潮湿的地方使用电器;一个插座上不要同时连接太多的插头等等。

避雷针的形状不同导电作用也不同吗?

城市的高层建筑物为了避免雷击,都要安装避雷针。避雷针的顶端有尖形的,也有的是圆截面。其中,尖顶的避雷针是由美国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发明的,他认为,尖形避雷针由于尖细的形状,因而具有两个作用:一是能够迅速地反应和接受来自云层中的电流;二是能够迅速将电流引导到避雷针主体上,并传递到地面上去。

美国新墨西哥州的物理学家查理·莫尔博士认为:顶端为圆截面的避雷针效率比尖状避雷针高2倍,它们引受电的能力也要比尖状避雷针强得多。相反,尖状避雷针在它们的顶端会产生强烈的电离“罩”,这种电离罩有将雷电向外反冲的趋向。

究竟是英式的避雷针效果好还是美式的避雷针效果好?或者是兼有这二者共同特点的法式避雷针效果好?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争论现在还正在继续。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研究具有实用价值,因为雷电确实给人类社会造成了许多麻烦。如果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将会对人类生活带来无穷的益处。

[我还想知道]当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为了表示与美国与众不同,便下令将英国的避雷针顶端全部制成为圆截面形。当时,与英、美都有关系的法国采取了一个折衷的办法:避雷针的顶端形状介于两者之间——尖圆形。

避雷针是将云中的电传入地下而保护建筑物的吗?

避雷针是用导电性能较好的金属做成的,它的尖端制成Y型,安装在建筑物的最高处。Y型下面连着一根钢导线,一直连到地下,导线的末端连接一块金属板,深深地埋入潮湿的地里。

当天空中的带电云块接近建筑物时,建筑物因带电云块的感应会带上与云块相反的电。但由于避雷针的Y型上端都是尖尖的,建筑物感应上的电会通过Y型的尖端被随时释放到空中,与云中带的电缓缓地中和,这种剧烈的放电为缓慢的多次放电;同时,使所放电的大部分电流沿避雷针的导线传入地下,而不致于破坏建筑物。

[我还想知道]美国人曾批评英国人的避雷针的缺陷:顶端圆截形由于面积过大,不易及应和接受来自空中的雷电,并且圆截形顶端和避雷针的圆柱主体构成不和谐,不利于电流的传导。莫尔博士还引证了他的实践观察:在16年中,雷电从未击中安装在他家附近的圆截形状的避雷针,却打在其他避雷针上。

雷达是通过无线电波预测风雨的吗?

小朋友都知道雷达在军事上有着广泛的用处,是国防上有效的预警工具。可是雷达还能测风雨,也许很多小朋友还是第一次听说过。

用来测风雨的雷达,叫气象雷达。测风的时候,气象工作者先放出一个带金属反射靶的氢气球,这样雷达向金属反射靶发射无线电波,然后通过反射的回波,就能准确地测出气球的高度和水平距离以及方位、仰角等数据,这样就可以推算出各高度的风向和风速。

当雷达向云层发射无线电波时,由于云层中的水滴直径大小对雷达的无线电波反射的强弱不同,在雷达荧光屏上显示的回波亮度也不一样,越亮说明云层中的水滴直径越大,这样就能判断出这块云层会不会下雨。

[我还想知道]如果想知道更高空的气象情况,就得发射火箭,当气象火箭到达一定高度,打开降落伞,火箭携带的各种仪器开始工作,地面雷达跟踪徐徐下降的火箭就能知道各种高度的气象情况。气象武器就是利用人工的方法,把坏天气嫁祸于敌人,从而达到削弱敌人的战斗力的目的。

超导是指使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吗?

科学家们把在一定条件下,有些导电材料能使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称为“超导”。

超导现象最早是由荷兰科学家卡·翁纳斯发现的。1911年,他在实验中发现,在-168℃左右,水银呈超导现象。这就是说,当时发现的超导体,只有在极低的温度下才能工作,所以难以实际推广使用。因此,寻找在较高温度下工作的超导体,成为科学家们梦寐以求的目标。

1987年春天,世界上出现了一股“超导热”。新的超导材料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超导材料走出实验室、进入应用领域的那一天已经不远了。

科学家们认为,超导和灯泡、晶体管的发明一样重要,而它所影响的范围更加广泛,它的应用前景更加诱人。要是一旦找到常温下的超导体,并在应用方面有所突破,它将会给工业和技术进步带来一场革命,同时也使我们的生活发生深刻的变化。

[我还想知道]超导材料由于消耗能量很少,而且储能容量大,所以除了用来输送电能外,还可用来储存电能,可以说是未来理想的储能器。超导材料除了没有电阻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完全抗磁性,也叫做迈斯纳效应。这种完全抗磁性表现在:当把一个超导体放在一块永久磁铁上时,由于磁铁的磁力线不能穿过有抗磁性的超导体,结果就会在磁铁和超导体之间产生排斥力,使超导体悬浮在磁铁上方。

硅谷因两面临山且生产硅片而得名吗?

硅谷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附近高技术密集的工业区。由于该地区处于两面是山的谷地中,又以生产电子工业的基本材料硅片著称,故称之为“硅谷”。

硅谷是美国电子工业的中心,在半导体集成电路、计算机、军事电子学及系统设备、精密仪表等方面的制造与研究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现在,“硅谷”这一名称已被广泛借用,成为一些国家高技术密集工业区的代名词。许多国家都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硅谷”,如日本的九州岛、英国的苏格兰、我国的中关村等。

氢气球因内部压强较大而易瘪吗?

每逢节日或重大集会,那五彩缤纷、冉冉升腾的氢气球,总是令人心旷神怡,驻足仰望。但是,傍晚充满的氢气球,第二天清晨就会变瘪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是氢气球扎得不紧吗?

我们知道气体是无孔不入的,即气体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即使是口扎得很紧的气球,扎口处仍会有气体可以通过的缝隙,这是氢气球易瘪的一个原因。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充满气的气球,球壁变得更薄。组成球壁的橡胶分子间的间隔相对变大。氢分子很小,运动速度很大。所以,球内每时每刻都会有无数的氢分子从不同角度撞击球壁。这样,一部分氢分子便透过球壁橡胶分子的间隔钻到球外。另外,由于球内气体压强较大,撞击球壁的氢分子数较通常状况明显增多,氢分子透过球壁的机会便相对增大。时间一长,氢气球自然会瘪下来。这是氢气球易瘪的主要原因。

[我还想知道]氢气燃烧后成为水蒸气,对环境没有污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氮分子和氧分子的体积都比氢分子大,它们的运动速度又都比氢分子的运动速度小。同样的气球,球壁橡胶分子的间隔一样,氮分子和氧分子透过球壁的机会,自然比氢分子透过球壁的机会少得多。所以用空气充满的气球要比用氢气充满的气球不易瘪。

自然界辐射的危害性并不比核辐射小吗?

你知道吗?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的辐射物质。食物、空气以及地面上,都可能有辐射物质存在,它们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体,甚至与癌症有关。

如果你住在海拔较高地方或经常乘飞机,你就有受到辐射的可能。自然界辐射会穿过地球的大气层,这意味着,当海拔较高处或乘坐飞机时,人就会在空气中受到更多的辐射。此外,在岩石里的镭也会自然地渗出来,产生一种叫做氡的气体。这种物质积累在建筑物内,不断地杀伤人体。

食物中也会有辐射物质。特别是香蕉和巴西硬壳果仁,辐射物质含量较高。有关专家认为,在今后50年,可以预料欧洲共同体有50万人死于自然界辐射而引起的癌症,而切尔诺贝利事件造成的癌症死亡人数约为1000人。因此,自然界中的辐射物质的危害性并不比核辐射小。

[我还想知道]核电池的一个独特的优点是,它在衰变时放出的能量大小和速度,不受外界环境中的温度、化学反应、压力、电磁场等的变化影响。因此,核电池的抗干扰性特别强,而且工作准确可靠。太阳之所以不断地发光放热,就是因为在太阳内部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激烈的原子核聚变反应。

钢和铁由于含碳量不同而硬度不同吗?

钢和铁看上去似乎差不多,但它们的“性格”却有较大的区别。铁有生铁和熟铁之分。生铁不但坚硬,而且很脆。它既不怕锻打,又不怕轧压。要想把它制成金属物品,先得把它熔化成铁水,然后倒进模子里来铸造。如铁炉、水管、机器底座、炒菜用的铁锅等的制作就是用的这种办法。因此人们把生铁也叫做铸铁。而熟铁则韧而不脆,人们常用锻打或拉拔等方法,制成各种各样的物品,如锄头、铁丝、铁钩等。熟铁又叫锻铁。钢既有生铁和熟铁的优点——硬而韧,又有良好的延展性,可以铸造、锻打、轧压、拉拔、冲压,变成各种各样的物品。

造成钢和铁这种差别的原因就是它们的含碳量不同。生铁合碳量最多,约为2%~4.2%,而且还含硅、硫、磷等杂质,所以就显得硬而脆。熟铁含碳量最少,在0.03%以下,所以就显得韧。钢的含碳量介于生铁和熟铁之间,大约在0.03%~2%之间,因此就显得既硬又韧,富有延展性。

[我还想知道]钛的特点是耐腐蚀性比不锈钢还高,且比重小(只有4.5),强度高(比铁高1.5倍)。在飞机中用钛螺栓代替钢螺栓,可以使每架战斗机中的发动机重量减少大约100千克,使机身的总重量减少1吨,这可以大大提高战斗机的作战性能。水银是一种热敏材料。而各种类型的敏感材料都是些对电、光、声、磁、热、气的变化很灵敏的材料。因此敏感材料有电敏、光敏、磁敏、热敏、气敏、湿敏材料等许多类型。

人体中的铁被铁朊收存而不会生锈吗?

只有当空气中的氧溶解在水里,与铁发生化学反应,才会使它生锈。

人身上的铁基本上存在于血液中的红细胞里,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血红蛋白里的铁在肺部遇到了氧,它们就会手拉手地合在一起,形成氧合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中的铁既不缺水,又不缺氧,按理说是应该生锈的,但却没有生锈,这是为什么呢?血红蛋白有着复杂的结构,它可以把铁“锁”住,使它既可以吸取氧,又无法与氧起化学反应,这样就不会生锈了。

那么,人体内每天都有大量的红细胞死亡,血红蛋白中的铁已经解“锁”,为什么还不生锈呢?科学家们对此作出的解释是,这些铁刚被释放出来,就立即被某种蛋白质收集、储存起来了。这种蛋白质就叫铁朊,它们成束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只只空心的蛋白球,好像一个小仓库,里面贮存着四五十个铁原子,不让这些铁原子与氧接触,所以就不会生锈。等到身体需要这些铁时,由铁朊组成的蛋白球又会把铁再放出来,使它们重新进入血红蛋白中。

[我还想知道]铁是人体所必需的14种微量元素之一,补充多了当然不好,但缺了也不好。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参与氧的运转、交换和组织呼吸。如果缺铁就会发生缺铁性贫血。成年人体内铁的含量约为体重的十万分之四。把人体内全部的铁都集中起来,足足可以打成一根结实的铁钉。

激光是由激光器发出的一种亮度极高的光吗?

目前,激光被广泛应用于精密加工、精密测量、医疗手术及军事领域,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激光唱盘、VCD激光视盘,也都是激光技术的应用。激光这么有用,它究竟是什么呢?

激光是由激光器发出的一种新型的光,亮度极高,比太阳光的亮度高100倍。和普通光不同,激光是纯粹的单色光,并且方向性强,几乎是一束理想的平行光,分散角非常小。激光发出来的光与普通光源的不一样,那是因为它们的发光过程不相同。激光器是由原子在受激辐射过程中发光的,而普通光则是由原子在自发辐射过程中发光的。

[我还想知道]1960年7月,美国的微波波谱学博士梅曼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1961年9月,我国科学家制造出了国内第一台激光器。激光按工作物质可分为:固体激光器,气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染料激光器、化学激光器、自由电子激光器。

机器人因进化水平不同而功能各异吗?

机器人就是像人那样动作的机器。机器人有“智能”,能自动完成各种操作和做各种动作。机器人由电脑、传感器、机械手、行走装置组成。机器人的外形并不很像人,但可以代替人做事。机器人用机械手可以装配机器、焊接工件、搬东西、从事农村劳动、做家务劳动、画画、写字、打牌、下棋;机器人可以像人那样行走,在水中游动,在山地上爬行,在太空中行走,在核电站工作。

机器人按进化水平分类,第一代机器人没有智力,只能简单动作;第二代机器人有感觉和电脑,能对信息进行判断和分析,能做较复杂工作;第三代机器人能进行学习和思考,有知识的积累,可做复杂工作。因此,机器人世界是个很有趣的世界。

[我还想知道]仿照人的外形和举止制造出来的自动机械,叫“自动偶人”,它是一种自动机。自动机是机器人的祖先。历史上最有名的自动机是希罗制造的神殿自动门。捷克作家卡·恰培克在1920年写了一个剧本——《罗素姆万能机器人公司》。恰培克在这个剧本中第一次使用了机器人这个词。这是借用了拉丁文“labot”这个词,意思是“赋役奴隶”。“robot”中文音译为“罗伯特”,意译为“机器人”。

人有疲劳感是大脑和肌肉活动过度的结果吗?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论是看书、写字、下棋、唱歌,或是跑步、跳绳、踢球,时间一长,就会感到疲劳。

疲劳是由于大脑和肌肉活动过度而产生的,因为一切活动都要经大脑皮质管制,长时间的活动会令大脑皮质由兴奋转入抑制;人的力气由肌肉收缩而来,肌肉收缩需由血液送来的葡萄糖、氧气等经一系列化学变化产生的能量提供,长时间的活动使葡萄糖和氧气供不应求,同时葡萄糖缺氧会产生乳酸,刺激肌肉产生酸痛的感觉,因此人就疲劳不堪了。

经过充分的休息,摄取足够的营养,疲劳的感觉就会消失。

舒舒服服洗个温水澡,也是消除疲劳的好办法。

[我还想知道]洗澡能去掉附着在皮肤上的汗液、油脂、细菌、灰尘等脏东西,使我们有轻松愉快的感觉。另外,洗澡能刺激神经,使血液加快流动,把更多的营养物质带到全身,并把没用的东西带走。这些都有利于消除疲劳。

“熬夜”不但会影响健康还会阻止长个吗?

当前,许多小朋友在老师和家长的安排下,学习负担较重,经常熬夜做功课;也有的小朋友晚上看电视,直到深夜才肯睡觉。熬夜是很不好的习惯,因为这会影响小朋友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自古以来,人们的活动和睡眠是随着白天和夜晚变化而交替进行的。白天人们根据各种环境的变化,进行维持生命的活动。而到了夜晚,进入睡眠,各种生理功能出现变化,例如呼吸和脉搏减慢,与白天正好相反等等。这时候一些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由白天的分泌很多变成分泌很少或不分泌,而关系到生长发育的生长激素却比白天大量增加。这种活动与睡眠的节律,是人们必须遵守的,可是,如果到了晚上不及时睡眠,仍然活动,就破坏了这种节律,使得体温、血压不能及时降低,神经也被强迫清醒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激素不规律地分泌,就会影响健康。尤其是生长激素得不到足够的分泌,还会影响个子长高。

[我还想知道]早上6~7点、上午10~11点、晚上7点钟左右的记忆力最佳,此时宜抓紧时间多看点书。此外,下午4~6点为“健康时间”,适宜锻炼身体;下午3点左右的手指最灵巧,适宜做手工劳动。有关生命研究的新发现表明:脑垂体内可能藏有一只使生命终结的“丧钟”。研究是从章鱼开始的。

脱水是人身体内的水和盐同时丧失的结果吗?

如果人体内排出的水分过多,而又没有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就会造成体内水量不足,这就是脱水,或者叫失水。其实,脱水不仅是水分的丧失,而是水和盐同时丧失。尿里有盐,汗里有盐,粪便里也有盐,只有呼出的气体里没有盐。所以,大量的水是带着盐一起排出的,如果身体丧失水,也就会失去盐分。

引起脱水的原因多见于严重腹泻、呕吐、出大汗和发高烧。脱水后的主要症状有全身无力、口干舌燥、食欲减退,如不及时采取救治措施,还会出现脉搏加快、血压下降、手脚变冷、皮肤弹性减弱等。严重脱水还可以影响到脑子,引起昏迷。

为了预防脱水,要及时补充水分。尤其在高温下工作和学习会大量出汗,应多喝含盐分的饮料,如淡淡的盐水,茶水和果汁等。

[我还想知道]人体内有一道横膈膜,叫膈肌,吸气时膈肌上升,出气时膈肌下降。但当人吃饭太饱或吸入凉气时,膈肌就会不听指挥而突然收缩下降,吸气加快,并发出“嗝嗝”的响声,这就是打嗝。雀斑是皮肤上的棕色斑点,由黑色素构成。黑色素使皮肤和头发有颜色并保护你不受太阳中有害光线的危害。当黑色素分布不均匀时,就会长出雀斑来。

预防龋齿的关键是要注意口腔卫生吗?

龋齿俗称“虫牙”,是由于食物残渣嵌留在牙缝或牙齿表面的凹窝中,经细菌发酵破坏了牙齿表面的釉质而引起的。因此,预防龋齿的关键是要注意口腔卫生,养成刷牙、漱口的好习惯。刷牙可有效清除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及细菌,保持口腔清洁。刷牙要讲究方法,即是顺着牙缝刷,不要拉锯式横刷,横刷既损害牙龈,又不能把残渣刷干净。另外要少吃零食,以免夜间食物残渣发酵腐蚀牙齿。增加营养和进行体育锻炼,也是保证牙齿健康的重要方法。

有些家长认为,乳牙迟早要脱落,对龋齿也没关系,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乳牙过早龋坏,会影响到恒牙的萌生。如果发现乳牙龋坏了,要根据医生的意见,及时治疗。

[我还想知道]成年人的牙齿叫恒牙,大约有28~32颗,上下左右对称排列,小孩子的牙齿叫乳牙,一共有20颗。唾液能冲走牙齿上的沉积物,如果唾液的功能出了毛病,也容易发生龋齿。

玩雪时手觉得暖和的原因是血液更快地流向了手吗?

下雪天,小朋友都爱玩打雪仗、堆雪人。冬天本来就够冷的了,手里再握着冰冷的雪,那肯定冻得够劲了。可是真奇怪,玩了一会儿后,手却觉得热乎乎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手刚接触到雪时,手的神经把寒冷的信号报告给大脑,大脑马上采取保暖措施,让手上的血管缩小,减少血流量,防止把过多的热传给冰冷的雪。可是手的温度还在下降,于是,大脑又发出命令,让血管扩大,让血液更多更快地流向手,带去更多的热,好战胜寒冷。这时,手就会觉得暖和些了。

洗冷水浴也是这个道理,而且经常洗冷水浴的人还会形成条件反射,没等水浇到身上,血液循环就已经加快了,所以并不觉得很冷。

[我还想知道]人体通过汗等方法排泄热量、维持正常体温,而一些病毒细菌侵入人体后会散发毒素,刺激管理体温的神经,使之错误地发出增温的命令,同时皮肤血管收缩,汗毛孔关闭,体内多余的热量无法排泄,于是人就发烧了。人类皮肤里有很多种细胞,其中一部分由于进行不正常的发育,因而就在皮肤上长出了痦子。

眼睛不怕冷是因为它没有感觉冷的神经吗?

住在北方的小朋友都知道,进入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整个人冻得发抖,手、脚、脸都得保护起来。但奇怪的是眼晴毫无冷的感觉。这是怎么回事呢?

眼睛的构造很奇妙,它由角膜、巩膜构成,虽然痛觉、触觉很敏感,却没有感觉冷热的神经。另外,眼皮一方面保护眼球,另一方面还可以提供热量,所以眼睛不怕冷。

每个人都会有规律地眨眼,大约一天要眨1万次左右。眨眼睛能促使泪液分泌,并将泪水均匀地抹在角膜和结膜上,使眼睛始终清洁明亮。眨眼还可以挡住灰尘。当小虫突然飞向眼睛时,眼睛眨动,把飞虫挡在外面,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眨眼可以防止阳光持续地进入眼内,还可以使眼底的视网膜得到休息。这是保护眼睛很有效的工作。

[我还想知道]眼泪是泪腺将血液加工而成的产物,血液中含有盐,眼泪中自然也含盐,所以眼泪是咸的。头被碰撞以后,有时会鼓起一个很大的包来,这也是由于皮肤下面血管被撞破以后引起的,不过由于头部皮肤较厚,而且较硬,撞伤后血管溢出来的淤血不容易流散,就鼓起包来。

体温表内上升的水银柱因受冷收缩而不自动下降吗?

小朋友们因种种原因患病发热时,就需要用体温表量体温,以确定是否发烧。体温表玻璃管的内径,在水银柱和水银球相接的地方做得特别细。体温表放在口中时,水银球里的水银受热膨胀,就从这个很细的口子挤上去。可是,当体温表从嘴里拿出来以后,上升的水银柱受冷收缩,再加上它自身聚力的收缩,结果使水银柱在内径特别细的口子处断成两截,上面的一截在内聚力的作用下,不会流回到水银球里,稳稳地留在原来升高的地方,就指示了测得的体温。

那么,要想使体温表内的水银柱下降,可以用力甩体温表,也可以将其放在冷水里。

[我还想知道]体温表是温度计中的一种。温度计还可以用煤油作液泡中的液体来测量物体的温度。测定液体的温度,温度计的液泡应悬在液体中,不能碰到杯壁,观察刻度时应平视表中液柱顶端。测定空气的温度,温度计的液泡应悬在空气中,不能碰到别的物体上,观察刻度也应平视表中液柱顶端。

暖气放在窗口下面目的是使房间很快变暖吗?

小朋友们不难发现,只要是安有暖气的房间,暖气的位置都是在窗口下面,那么,为什么暖气要放在窗口下面而不放在其他各处呢?

原来冷空气主要是从窗缝钻到屋子里来的。若把暖气片放在窗口下,当冷空气进入室内后,就立即被暖气片加热,变成热空气不断上升,沿着天花板流到房子各处散布热量。这样房间很快就会暖和起来。

而如果把暖气片放到远离窗子的地方,冷空气就会从窗缝直接进入室内,使房间变冷以后,才被暖气片加热,这样房子要用很长的时间才会暖和起来。

[我还想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建造了试验用的太阳房。太阳房的屋顶南坡装有太阳光集热器,而将蓄热箱放在阁楼里。当集热器利用阳光将水加热后,便将热水送到蓄热水箱中,然后通过设在顶棚上的散热管向房间供热。1988年,日本建造了一座没有一扇窗户的楼房,在房顶上安了一个用电脑控制向日式的向日镜,能跟随太阳自动转向,使阳光照在镜上,并通过折射镜将阳光反射在房间内。

彩色电视是利用三基色原理传送彩色图像的吗?

天地万物,都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合成的,彩色电视就是利用三基色原理传送彩色图像的。

彩色电视摄像机通过棱镜等光学镜片,把图像分解成红、绿、蓝三种单色图像进入摄像管。摄像管再把这三种图像变换成相应的三种电信号,通过电视台的天线传送出去,由彩电接收。彩电由显像管内的电子枪射出红、绿、蓝三束强弱不同的电子束射到显像管荧光屏的组合发光点上,含三种荧光粉的组合发光点可分别发出红、绿、蓝三种色光,把这三种光重合起来,就得到了还原的彩色景物画面。

[我还想知道]电视不是一个人发明的。1884年,德国科学家尼普科夫发明的电视系统,提供了电视传输的雏形。1919年美国科学家佐尔金发明了光电扫描装置,显示出了图像。这就是当代电视的最初形式。后来经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到了1947年,黑白电视才正式问世。有线电视台在高处架设共用天线,接收电视信号,再通过电缆线将电波送到用户,这种电视就叫有线电视。

吸尘器利用高速旋转的风吸尘吗?

吸尘器里装有一台旋转速度很高的电动机,在电动机的转轴上有风叶轮,当电动机高速旋转时,风叶轮跟转轴一起旋转,把吸尘器里面的空气迅速排除。吸尘器的吸尘头连接长长的导管,直接通到吸尘器里面去。因此,当风叶轮把吸尘器里的空气排到外面去时,与吸尘器相通的吸尘头就成了吸尘器的进气口。外面的空气从吸尘头涌进去时,吸尘头周围的灰尘和其他细小的脏物,也随着空气流进吸尘头,经过导管进入吸尘器里面的集尘桶。这样,吸尘头所到之处,灰尘被吸得干干净净。

需提起注意的是:不可用吸尘器消除潮湿的脏物或金属杂物,因为这样会堵塞或刺破滤尘的布袋,发生故障。

[我还想知道]标准的吸尘器由起尘、吸尘和滤尘三部分组成。我国家用吸尘器习惯上分为立式、卧式和手提式3种。手提式中有交、直流两用的,功率较小,一般用于清扫衣服、汽车座椅等。其他两种的功率多在300~400瓦;再大型一些的功率在500~700瓦,可供家庭或宾馆使用。

电子琴靠电子振荡器发出乐音吗?

电子琴能发出乐音,靠的是一种叫电子振荡器的发声装置。

电子振荡器是由许多晶体管、电阻、电容器和线圈等组合起来的,每一个电子器都可以调整到只能发某一个音符。几十个这样的电子振荡器装在一起,通过按下电子琴上的琴键,可使它们一一接通电源,发出某一个音符的声音来。演奏的人只要照着乐曲谱子按键,就能演奏出美妙动听的乐曲来。

[我还想知道]史前约35000年前就产生了音乐,当时人类单调的哼唱声被认为是最早的音乐,后来有专门研究音乐的人,精心地把各种声音用特殊的符号记录下来,组成规律、悦耳的形式供人欣赏,逐步形成了传统音乐。音符是音乐的起点。一个音符是音乐家通过乐器或人的声音创造出来的有规律的空气震动,这种规律性震动就构成了音乐的一个小节或单元。

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的微波给食物加热的吗?

微波炉是种新型高档家电产品。微波炉的用途多样,使用方便,人们叫它“烹调之神”。现在微波炉已走进了千家万户。

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的微波给食物加热的。食物在炉腔内受到微波的作用,食物中的水分就会因振荡而变热,食物便从里向外一起均匀地加热升温达到高热或熟食。

微波加热的工作步骤是:通电后微波炉上面的磁控管在变压器几千伏高压的刺激下,产生了微波,该微波经波导并通过微波搅拌器,使微小束均匀地辐射炉腔内的食物,食物在微波的透射作用下,随着炉内转盘的旋转就被加热了。当要开炉门取出食物时,安全钮就会自动关闭微波。

[我还想知道]微波炉不能放在靠近磁性材料的地方,那样会干扰炉内电磁的均匀分布,降低工作效率。炉具应距收音机、电视机等3米以外,否则会影响正常收视节目。微波炉不能用金属器皿盛食物进行烹调,因金属反射微波,其中的食品不但吸收不到微波,不能加热,而且金属器皿在炉腔中形成“高频短路”会损坏磁控管。所以只能用玻璃、陶瓷器具或微波炉专用塑料盒。

洗衣机能洗衣服是靠波轮上凸棱使水不断旋转吗?

用洗衣机洗衣服非常省力,加入少许洗衣粉,丢进脏衣服,开动开关,几分钟后就好了。

洗衣机桶底部有一个波轮。表面有几条向上凸起的棱辐。在电动机带动下,波轮可以顺时针、逆时针转动,在转动时,波轮上的凸棱使洗衣桶里的水形成不断旋转的涡流,带动衣服上下翻滚。这样,衣服与衣服之间,与水流之间,与洗衣桶壁之间,不停地产生搓揉、冲击、振动,在洗衣粉的去污作用下,衣服上的污垢就脱离衣服,被卷入水中。

一般的电子计算机是用精确的数字控制的,即1和0,计算的结果十分精确。但有些事情,像洗衣的用水、甩干的速度等用不着很精确,只要洗干净就行。因而科学家们开发出了模糊式电脑,利用多个数字来控制,实现模糊处理信息功能,这样的洗衣机洗得快,用电少,效率高。

[我还想知道]最早的洗衣机出现在18世纪,但得用手操作,效率低,所以很快被陶汰了。1867年,人们发明了手摇洗衣机,这就是洗衣机最先的雏形。1911年第一台电动洗衣机问世,但没能普及。1922年,美国玛塔依格公司改造了洗衣机的洗涤结构,把拖动式改为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