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的个性化追求(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6 17:56:34

点击下载

作者:陈方梁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中政治教学的个性化追求

高中政治教学的个性化追求试读:

前言

对思想政治这门课,我一直抱有敬畏之心。

从课程性质看,思想政治课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始终保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

从课程目标看,思想政治课兼具学科教学和德育的双重功能,以培养公民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根本任务,既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又要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

从课程内容看,思想政治课是集理论教育、社会认识和公民教育于一体的综合课程。就素质教育而言,它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心理素质的培养;就学科背景而言,它包括伦理学、法学、心理学、国际社会学、人类文化学、美学、政治学、经济学、哲学等。它是一门既具有比其他学科更为宽泛的学科背景,又具有特殊德育功能的课程。

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科价值的指向性,这是一门如何看待世界、如何看待人生的课程,是一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如何进行价值选择的课程,是一门面向未来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课程。这样的一门课,无论对教师还是教学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教师来说,我们所承担的不仅是一份职责,也是一种使命;而对于教学而言,从内容到形式,无处不在挑战着教师的智慧和能力。从这门课中,我们体会到了为什么把教师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对于如何教好这门课,我心中一直是忐忑的。

我们曾经把它作为一门学科来教学,以理论的科学性来确立课程的地位,在具体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当时的教学大纲和其他学科一样重在知识的识记、理解、运用;教材的编写理论系统、逻辑严密,成为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教教材,作业落实教材,考试考教材;教师教学重视概念、关系、原理的准确解读,努力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学生也把这门课当作一门学科来学习,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发现这门课讲的主要是一些大道理,不能给他们一技之长,不能凭此生存立足于社会,况且这些道理他们也不一定真正理解。于是思想上不再重视,学习只是为了考试,往往被动应付。

曾经的高考,文、理都要考政治,课程开得很足,学生学得很认真,教师教得很努力,但都是为了高考成绩。内容上瞄着考点、采分点,方式上往往死记硬背。有见地的政治教师认为,这样的教学偏离了政治课作为德育主导渠道的性质和方向,并为此忧心忡忡。后来,高考分文、理科,政治不再列入理科高考,很多教师认为这下有了自主空间,可以好好地实践新课程理念,回归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本质功能。但结果却发现,学生不重视,课时被挤占,教学的理想和努力成了一厢情愿。

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主导渠道,育人始终是学科教学的终极目标。我们一直在为如何发挥学科的德育功能而努力,但效果却总是不理想。政治课堂常常会见到这样的情景:教师在上面一二三四头头是道,学生在下面却是冷眼旁观或无动于衷。枯燥乏味、没意思是学生对政治课的总体印象。在学科调查中,政治课往往成为不受学生欢迎的课。

多年来,政治教师的处境也总是很尴尬。学科的异化,地位的下降,效果的不理想,不但使政治教师的价值难以体现,考核、收入等受影响,还时常要遭受非议的眼光。在其他主科教师眼里,思想政治课是可有可无的,所以排课时总拿此科“填空”;社会上当你说自己是政治教师,一般都会受到轻视或冷遇,在人们的观念里,思想政治课缺乏“学术”性,政治教师就是靠嘴皮子吃饭,空谈理论,没什么真本事。政治教师的价值和尊严也因此而时时受到挑战。二

我们不甘心于这种现状,我们一直在寻找原因。

有些教师从学科本身找原因。一是认为这门学科承载的功能太多,任务太艰巨。政治课既要承担课程本身基本理论和观点的教学,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又要以提高公民思想政治素质和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教书育人都得兼顾。二是认为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太杂,要求太高。为了体现政治课的性质,教材总是偏重于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时政性解读和理论观点上的正面教育,使有些内容显得枯燥、空洞,有些则艰深抽象;在呈现方式上,又大多是蜻蜓点水,量多且杂,说服力不强,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有些教师联系社会现状和学生实际来找原因。他们认为当前社会存在的一些不正确的价值导向和负面现象,如有些人奉行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价值观;存在分配不公、贫富悬殊,以及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社会现象,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情感和价值判断,冲击着学生的道德认知。学生受社会复杂性和消极面的影响,往往在思想上怀疑“正统”,心理上拒绝接受,甚至以此来质疑现有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政府,与思想政治课的一些正面观点产生认知冲突,甚至有逆反心理,不能解决“信”的问题,就谈不上知、情、意、行的转化。

也有一些教师从教学本身来找原因,认为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教师始终为依据什么来教而困惑。手中有课程标准、教科书,高考有明确的考点和要求,而教育对象(学生)又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虽然三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能兼顾融合自然最好,但在教学实践中总是要有所取舍的。由于高考的压力最直接,所以教师往往把它放在第一位,即考什么教什么,并且为了分数强化标准答案,不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把一门以德育为重的课变成了单一的学业课,从而偏离了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目标,影响了学科的生命力。

二是教师教学的方法、策略有问题。有些教师总是习惯以教科书为本,注重理论要点的解读和落实,忽视学生的内在需求;有些教师缺乏探究精神,对一些学生在思想上不容易认同的理论观点不能深入地突破,难以触动学生的内心体验;有些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或只会灌输或流于形式,课堂缺少互动生成,学生很难产生共鸣;还有些教师“躲进小楼成一统”,教学脱离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对社会存在的各种现象缺乏深度解读和辩证分析,教与学两张皮,不能让学生在内心里认同。

三是认为思想政治课独特的地位和功能始终未得到重视。教育的普遍功利和德育功能的难以量化,使学校总是把政治课作为一门小学科来对待,课程安排和效果评价也往往被边缘化,这就意味着教师在育人方面的努力常常被视而不见,学生也因此置之不理。譬如理科政治没有纳入高考,这本应有利于教学的更好发挥和目标的达成,但在实际中,变成了学生不重视,课时被挤占,教师无所谓,又何来政治素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总之,课程改革虽然突破了原有的知识体系,注重了生活化和探究性,但依然未能真正发挥学科的功能和作用。三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上,我们如何才能有所作为?

首先是信心。第一,不管现状如何艰难,我始终坚信思想政治课基本理论观点的科学性,是符合时代需要、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课程,也是所有学科中最贴近社会、最生活化、对学生成长最有用的课程之一。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首先是学会做人,即如何客观地看待世界,如何正确地看待自己,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实现自身的价值等,然后才能谈及其他。而这正是思想政治课力求解答的。第二,我始终坚信思想政治课在育人中的重要性,无论是公民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还是道德行为的养成,首先要有理论的指导、理念的认知、内心的认同,然后才能有行为上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知、情、意、行的德育内化过程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当然,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也许没有其他学科那样立竿见影,这就需要教师有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境界,少些急于求成的功利之心。第三,我始终坚信政治教师是大有可为的。课程难教要求高?正可以激发教师的智慧;社会复杂影响深?关键是如何面对;弹性最大挑战性强?因为直面所以尖锐,因为挑战才有魅力,能教这样的课是教师的荣幸!

其次是探索。这是政治教师的职业和使命。思想政治课丰富的学科内容、宽泛的学科背景,德育的主导功能,以及让人困惑的教学现状,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探索。学科性质如何回归,育人功能如何发挥,教学目标如何科学定位,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更智慧,什么样的方法途径更有效?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实践与思考;如果理想、信念是源于一种内心的自觉,那么教学如何来切入学生的内在需求呢?如果人性和良知是社会道德底线的基础,那么如何才能唤起学生对真善美的自觉追求呢?如果情境创设、过程体验是道德内化的必然环节,那么如何营造氛围、组织活动,强化学生在实践探究中的感悟、自省呢?这种探索,主要应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人”字上回归课程本质。通过对课程性质、课程目标的深层解读,确立学科的育人定位和育人价值;在育人手段上,坚持以人为本,从人的本质出发,从学生的潜能和需要出发,顺应人的禀赋,注重人的差异,让学生有尊严地学习。

2.在“活”字上探索策略突破。关注社会生活现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课堂的开放性和实践性,做好“活”字文章;通过运用多种方法、手段,创新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让教学真正切入学生的内在需求,发挥学科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在“特”字上追求教学个性。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方面,始终带着研究的心态去进行,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全面提升自身素养,努力探索教学艺术,在教育教学上有独特的思考与追求,形成鲜明的个性,教出自己的风格。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需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把职业当作使命来做,才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高中政治教学的个性化追求》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而写的。这里的个性化主要是指教师自身在教育教学上的个性化追求,还很难达到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这种个性化探索,也只是作为政治教师个体在教学上的一些独特思考和探索实践,不能期待它能彻底改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充满智慧又充满挑战的课程,学校德育需要各个部门和学科教育的共同努力,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我们不能不探索。

身为教师,我还在路上,已经走了很多年,还将走许多年。从事高中政治课教学三十多年来,我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其中的历程甘苦自知,但这并不是本书所要涉及的。在这本书里,主要将围绕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各个方面和环节,阐述自我的个性化追求与探索。这种个性化,既有对课程性质、课程理念的独特感悟,也包含着对教学策略、教学风格、教学评价的自我追求;有一定的理论思考,但更多的是实践探索。也许浅薄片面,但点点滴滴都是自己的体验和认知,但愿能成为同行前行路上的一抹风景。第一章课程性质的终极追问一、课程性质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是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这一性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就核心价值来看,这是一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始终保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这就意味着,它必须在思想上始终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政治上站稳立场,把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学生终身发展作为目标,把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

第二,就基本内容来看,这是一门提高学生认识、参与当代社会生活能力的课程。社会生活是错综复杂的,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充满了各种矛盾和困惑,学生既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又要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才能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提高参与社会生活和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第三,就培养目标来看,这是一门培养公民思想政治素质的课程。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主导渠道,在学校德育体系中起着基础和导向的作用。它以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情感,尊重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为己任,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具有鲜明的德育特性和时代要求。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思想政治课是一门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以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以公民教育和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提高学生认识、参与当代社会生活能力的德育课程,是学校德育的主导渠道。《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思想政治课的性质,还要由政治教育的任务来表达。也就是说,它必须与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相联系,与党的教育方针和培养人才的目标相统一。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点,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始终是学科课程设置的最高原则,是确定教学内容的最终依据。同时,作为一门学科课程,它又有自身的逻辑结构和理论体系,要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来武装人,我们不仅要立足于学科性质和任务来把握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核心价值,而且要着眼于学科的结构和功能寻求教学的最佳效果和效率。只有让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追求,才能更好地体现课程性质。

我们还应当从课程的演变,来把握思想政治课的性质。

从纵向看,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一个不断改革与完善的过程,从1982年颁发的《中学政治课教学大纲(试行)》、1985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到1992年《全日制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试行)》重新修改制订,以及1996年《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颁发,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内容取舍和教学要求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理念的创新,无论内容和形式都有了革命性的突破。但就性质来说,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教育,始终以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根本任务,始终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充分体现了课程的社会主义性质。

从横向看,与其他国家设立的社会课程、公民课程有一定的共性,即都是为了提升公民的道德水准和社会参与能力,在理念和方法上,也吸收了其他国家公民教育的经验。但在目标和内容上,又根据社会制度的性质而有所不同。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设置及其核心价值、基本内容和培养目标,集中体现了党和国家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和根本指导思想。二、育人功能

课程性质决定着课程的功能与价值,思想政治课首先是一门学科课程,具有自身的知识范畴和理论体系。高中思想政治课设置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门必修课程和《公民道德和伦理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等多门选修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同时,它又以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根本任务,兼具学科和德育的双重功能,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教书育人。“教书育人”首先意味着,它是通过教书来育人。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学科课程,有学科的整体架构和课程体系,具有系统的理论和明确的观点,以寻求真理出发,以完善学生人格为准则,以独立思考为方法,为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而努力。它既有别于日常的德育管理,也不同于各种具体的德育活动,要避免过分扩张学科的德育功能,把本来并不属于“课程”应有的任务也承载下来,试图包揽全部德育工作,这样反而会削弱课程的本体功能。这一点很重要,科学性是思想政治课的基础和生命,只有认同它是一门学问,才有学习和探究的价值,才有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自觉,也才能充分发挥学科课程在“大德育”系统中的作用。

同时,从教学的目的看,又意味着教书是为了育人。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德育课,无论从课程设置还是教学目标来看,都是立足于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致力于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突出了课程的育人功能。

教书育人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也是教师工作的基本职责,没有哪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是耳熟能详,但在两者的关系上却一直存在着模糊认识。很多教师认为教书和育人是并列的,都是教师应尽的职责,教师的工作就是既教书也育人。两者兼顾当然理想,但问题在于,如果把教书和育人都当作目的,两者同等重要,并以教书为先,就有可能因繁重的教学任务而忙于教书忽视育人,甚至只教书不育人。当前教育的现状就足以说明,很多教育问题的根源也在于此。因此,我们需要正确认识教书育人的关系,来回归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教书是育人的手段,育人是教书的目的,这一点必须明确。我们要知道,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如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等,教书只是其中之一;而目的是唯一的,所有的手段都是为了育人,育人高于一切。把两者等同或割裂,就是混淆了教育的目的和手段。当然,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教书来育人,通过知识的传授、方法与技能的掌握、思维能力的培养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社会的合格公民和有用人才。但这并不意味着教书就是育人,或者可以代替育人,学生德育有它自身的特点与规律,教书能够育人,但也可能摧残人。教书只有以育人为目标,始终想着为育人而教,才能达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因此,我们的教学不能停留在为理论而理论,或为成绩而成绩,要始终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做到以育人为目标。

思想政治课作为学校德育的必修课程,其德育功能使教书育人的关系结合得尤为紧密。也许对于其他学科,教书与育人尚有手段和目的之分,主要是通过学科知识的教学,培养人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以及在学科知识中挖掘德育要素,努力渗透在学科教学中。但对于思想政治课程,则意味着手段和目的有着内在的统一性,育人是教学唯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学的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所有的内容和手段都是为了育人。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不偏离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方向与本质,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都以育人为目标,始终做到为育人而教。

对教书育人如何解读体现了教育的性质和宗旨,也体现了一个教师的教育视野与价值。只有把育人当作唯一目标,教书只是育人的一种手段,是为育人服务的,你才会拥有一种自觉,才会致力于思考如何通过教书来育人,为育人来制定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式,以达到更好地育人的目的,而不会混淆两者的关系,以教书来代替育人。反思当前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这一点尤其重要。

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主导渠道,如何来理解这一定位呢?一是指思想政治课在学校德育中具有主导地位,这种主导地位体现在它是以课程的形式来实施的,通过学科基本理论观点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在理论上解决思想政治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一定的行动总是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也只有在理论认知的基础上才有行为的主动性、自觉性。二是明确界定了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德育课,是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四有”公民为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根本任务的课程,并对学校德育起着理论引领作用,对如何更好地育人起示范作用,是教书和育人相统一的集中体现。

当然,我们也不能片面夸大思想政治课在育人中的作用。育人是一个综合工程,在学校层面上,需要各学科、各部门的共同努力,进行各种途径和载体的探索,思想政治课只是以学科的德育性质和内容发挥它的作用,是学校德育的一个方面。在社会层面上,学校德育更多的是指导性的德育,学生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是与家庭成长环境和社会生活的经历相关,与自身的感悟与追求有关。思想政治课只是通过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培养,使学生在参与社会生活中提高是非判别能力和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

强调这一点,既是对政治学科功能的认识,也是对当前德育现状的一种反思。当前学校德育的问题主要在于:一是在德育力量上,各吹各的调,没有很好地形成合力。如在对思想政治课的认识上,要么把它单纯地当作一门学科,通过考试来评价;要么就你教你的,我做我的,并没有把教学与其他部门的德育工作、活动联系起来。二是在教书育人的关系上,往往没有正确去认识,要么等同要么割裂。如我们看到,学校的分工往往很明确,一块是教学,一块是德育,各自有目标,各自有机构,结果必然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正确认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有很重要的意义。只有对教书与育人的性质和地位做严格的区分,把育人作为唯一目标,把教书看作是育人的一种手段时,教育决策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为什么我们明知道当前教育已陷入误区,但又普遍感到无奈?为什么我们都认为升学制度非改不可,但又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还没有真正认识到育人高于一切,没有决心为了育人去改变现状,付出代价。因此,我们的改革只能停留在形式上,结果必然是换汤不换药。可以想见,我们虽然有新课程,但根本问题不解决,前景就不能让人乐观。三、育人目标

作为一门德育课,必须思考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国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接班人,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符合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学校教育不同时期的总体目标。为了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新课程实施素质教育,把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办学追求,而在人的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这不仅为思想政治教学指出了方向,也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课在育人中的地位。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集理论教育、社会认识和公民教育于一体的综合课程,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从培养目标看,这是一门培养公民思想政治素质的课程。”也就是说,立足于公民教育,培养公民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思想政治课的根本目标。

公民,是具有一国国籍的人。作为一个法律概念,公民是国家以国籍为依据通过法律形式进行的认定,是法律上与国家构成权利义务关系的人。公民意识是公民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的辩证统一,它强调作为一个公民,必须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自觉树立法制观念,做到依法办事。作为道德要求,它又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与社会、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基本道德意识,是作为一个独立主体如何正确处理国家与个人的关系。

以公民教育为目标的意义在于:

1.公民教育继承了传统道德的精华。我国传统道德文化非常重视国家与个人的共生共存关系,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历史上又有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的命运抛头颅洒热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奉献一生的理念已深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与公民教育中的责任意识、国家与个人的权利义务意识一脉相承。

2.公民教育是对封建臣民意识的否定。公民是与臣民相对应的。我国是一个臣民意识根深蒂固的国家,上千年的封建君主统治和宗族家长制度让人们习惯于被动和服从,期盼的总是好皇帝和包青天,连教育也以三纲五常、忠君之道为主流,这种鲁迅先生所说的“奴性”至今仍在影响着人们的道德情感和价值判断。只讲服从不可能有主体的自觉,总是被动也难以有真正的担当,只有让公民的主人翁意识、权利义务意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民主意识深入人心,内化为一种自觉行为,才能让特权思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个人主义从根源上清除。

3.公民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的巨大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努力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社会文明的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是通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精神文明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为中心环节,政治文明就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生态文明要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社会文明着眼于社会领域的进步和社会建设的积极成果,这就需要正确认识国家与公民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公民的自主意识、民主意识、责任意识参与国家事务,充分行使各种权利和履行义务,并保证社会在法制的轨道上有序运行,才能提高政府的服务意识和执政水平,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4.公民教育是一种国际化潮流。虽然由于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历史渊源不同,学校有关思想政治课程的设置也不尽相同,如美国设置了社会科,日本设置了公民科,但都是以公民教育为主要内容。在美国,提高学生的公民素质不仅被视为社会科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而且被视为整个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开设了公民课程。因此,以公民教育为目标,有利于培养世界眼光,融入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当然,我国的公民教育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教育来设置课程,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社会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的公民教育,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也就是说,公民教育要体现社会主义性质,培养具有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价值观的“四有公民”。

从课程性质出发,对课程的育人功能、育人目标进行定位,有利于把握教学的方向,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立足点所在。第二章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一、课程目标的自我解读

课程目标是育人目标的具体体现,它是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所要努力达成的。它分不同课程、不同章节,也分总体目标和分类目标。《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此有明确的要求。

思想政治课的总体目标是课程性质的体现,要求明确党的指导思想,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分类目标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知识上要求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

能力上重在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提高自主学习、选择、探索和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能力,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强调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追求真理,奉献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制观念;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三个目标恰恰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公民的目标相统一,与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相对应,是新课程倡导的关注学生发展这一理念的基本体现。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对目标如何解读体现着教学努力的方向。

1.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针,始终保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正确方向。无论是总目标还是分类目标,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作为思想政治课的首要目标,突出了思想政治课的政治性。教材编写上,也重在体现“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成果,贯穿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始终。

2.坚持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作为根本目标,不断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高素质人才。“四有”公民是体现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民教育,有理想是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观,有自己的目标追求和人生规划;有道德是能正确认识国家和公民的权利义务关系,具有服务社会、奉献人生的道德境界;有文化是不断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有认识、参与当代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有纪律是要求具有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这是最重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也是对培养什么样公民的目标定位。

3.坚持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不断促进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实施课程总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突出体现。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四有”公民,必须把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重点。

4.坚持把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根本途径,不断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效。课程目标要求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标要求,强调了作为公民应如何面对社会的各种问题,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为国家建设承担公民应尽的义务提出了能力要求。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把握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教学落实的关键。

首先,就内涵来说,体现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有机统一。课程目标以培养“四有”公民为根本目标,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上,从指导思想、根本任务、实施途径,以及核心、重点、基础等,提出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总体要求,全面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

其次,就关系来说,三维目标是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知识目标是支撑全部课程目标实施的基础,没有相应理论观点的掌握,能力就无从体现,也谈不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能力目标关系是知识目标在实践中的体现,是能否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基础;而情感态度价值观又关系到学生的认知态度,影响知识的落实和能力培养。分三个维度来表达目标,是为了能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和实施。

最后,就过程来说,三维目标的达成并不是一节课、一门学科所能做到的,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有一个积累和内化的过程,才能形成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因此,目标的设置要处理好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的关系,注意循序渐进。二、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

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转化为内容目标后,在教学过程中所要达成的具体目标要求。教学目标服务于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通过具体教学目标的达成来体现的。因此,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1.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课程目标是从总体上来要求的,落实到教学目标上,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也就是学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目的最终也将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而学生是有差异的,地域上的,个性上的,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因此,目标的定位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围绕学情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才能确保目标的可观察性和可操作性,才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始终把握住两套教学大纲,一套是需要落实的书本关键知识,一套是学生的思维发展。我们把它引用到教学目标上,可以理解为一套是内容目标的要求,一套是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其中最根本的,是如何切入学生的内在需求,让学生在情感上爱上这门课。如果能让学生的志向确立起来,那么课程目标的达成就是顺理成章的事。2.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要注重目标的统一性和有序性

所谓统一性是指局部要服从整体,教学目标不管如何细化,具体情况如何特殊,都不能偏离课程目标的总体要求,不能割裂三维目标的内在统一,要朝着“四有”公民培养的根本目标和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根本任务,劲往一处使。所谓有序性是指每个总体目标的达成不是一堂课,一个环节就可以做到的,也不是机械的重复累加就能实现的,如公民主体意识的培养,不但需要在所有相关的教学内容中渗透,而且还需要教师的以身示范,社会实践的体验;同时还涉及相关内容如何衔接,各种途径如何配合等方面,需要循序渐进,有机结合。有些教师在具体教学中,每一个课时都设置了要求很高的三维目标,这是不现实的,急于求成往往过犹不及,过高的或堆积的目标要求不仅制约了教学的空间,也影响了整体的有序。3.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还要处理好与高考目标要求的关系

两者是有区别的,主要是目标的定位不同,角度不同。教学目标从育人的角度出发,要求通过教学达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考目标要求是从知识落实和人才选拔的角度出发,通过考点的设置和命题来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但两者根本上是一致的,高考是一种学习效果的综合检查,通过考试的方式来体现,来选拔人才,其目标要求实际上也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从某种角度讲,面对试题就是面对人生,信息的解读、知识的调动、事物的描述、问题的论证无不体现着一个人的价值判断、是非观点、人生态度。把高考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当前对高考的非议很多,是因为它采取了一张笔试考卷、“一考定终身”的方式。这种方式一是方式单一,很难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综合素养;二是由于它是人才选拔的唯一依据,对学生的前途产生了重大影响,从而影响到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被称为指挥棒;三是由于高考附加的功能太多,原有的目标要求被异化,学校教师又不得不为学生的前途着想,于是教学渐渐就沦为应试的工具。许多教师迫于分数的压力,眼睛只盯着高考考点,把教学目标与高考要求割裂开来,夸大了两者的区别,于是就有了题海战术、分数至上、被动训练、挤占资源等应试行为的发生,从而失去了学科教学的本体功能。

教学是由许多环节组成的,考试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起着检测学习效果和评价学业水平的作用,与其他环节一起为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服务。从这个角度讲,高考目标应当服从于教学目标。作为思想政治课来说,高考或学业考试的目标要求都不能偏离课程目标的总体要求。如果从选拔人才的功能看,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很难通过一张试卷来体现。因此,通过高考改革,更好地为学科教学服务,为达成思想政治课的目标服务,就很有必要。

作为政治教师,应该客观地看待教学目标和高考目标要求的关系,当前的所谓背离其实不是目标的背离,而是方式和手段的背离。有两点可以说明:

第一,高考是不是一定会导致应试教育?结论是否定的,新中国成立前和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也在高考,世界各国也都有和我国高考相类似的升学考试,但并没有导致严重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的实质是被眼前功利所驱使,导致手段和方式的极端化,而不是高考本身的原因。从某种角度讲,如高考能回归作为学习环节在教学中的应有功能,利用当前高考的权威性和人们重视高考的心理,充分发挥高考对教学的激励作用,反而能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这里的关键不是声讨高考,其实责任也不在高考,而是如何认识和对待高考。

第二,退一步讲,就算高考造成了应试教育的后果,我们也不能认为只有应试教育才能应对高考,尤其是政治教师。就算大家都在这样做,我们也不能忘记课程的性质和坚持我们的职责,任何时候都不能以高考为借口而随波逐流。同时我们也相信,教学目标和高考目标要求并不是非此即彼,它们有着内在的一致性,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很好地兼顾和统一。三、最基本的往往是最重要的

育人是所有学科教学的总体目标,政治课在于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道德素养。这是一个很宽泛的要求,很难有量化的标准,所以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处理上总是贪大求多,好像只要写上去就能实现似的。其实最基本的往往是最重要的,枝叶总是从主干伸展出去的,何况德育不但需要教育更在于养成,其内化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抓住最根本的并不断强化才能有目标的真正达成。

我曾看过一本书,里面罗列了大量军人出身,后来成为社会各界精英和商业巨子的实例。如美国自“二战”以来,西点军校培养出来的董事长就有1000多名,副董事长2000多名,总裁5000多名,众所周知的麦当劳、肯德基的创始人,已连续四年位居世界企业500强之首的沃尔玛创始人,都出身军人。难怪美国人说美国最大的“商学院”不是哈佛,不是斯坦福,而是西点军校。我国的情形也同样如此,人民解放军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不但解放了全中国,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而且在改革开放年代,曾经的军人也是弄潮儿。联想、华为、万科、海尔、杉杉、双星、宅急送等中国最优秀的企业是由复员军人创建的,柳传志、任正非、王石、张瑞敏、郑永刚、汪海、陈平、宁高宁等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家都曾经是这个队伍中的一员。

军人成为国防部长,甚至总统,我们都会觉得很正常,但军人成为商界中的风云人物,且数量如此之多,业绩如此辉煌,企业做得如此之大,我们没有想到。在军队这所“学校”里,肯定没有商业课程,他们培养的就是军人,他们的课程就是射击、擦枪、走正步,他们培养的目标就是让每个军人掌握保家卫国的本领。而我们眼中的军人,也有点儿耿直,有点儿古板,连走起路来都那么一本正经、腰杆笔挺,这和精明灵动,善于随机应变的商人很难对上号,更不用说理论素养、专业水平等方面的不足了。可为什么恰恰有那么多的企业家出自军人?

如果你能仔细分析一下,其实不难找到答案,这就是军队培养了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他们也许不如商学院出来的人那样有专业素养、商业头脑,但他们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由此形成的坚强信念。比起一般企业家,他们的目标更高远,更有大局观,更有优秀的团队协作精神,知道如何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使自己更具战斗力;他们特别能吃苦,特别不服输,不管面临的困难有多大,都能置之死地而后生;他们讲诚信,一是一,二是二,不惜牺牲生命也要维护做人的信誉和尊严;他们也不缺谋略和竞争精神,我们常说商场似战场,正是战场的熏陶,使他们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准确把握战机,并制订周密的计划,不折不扣地执行。也就是说,是军队培养了他们的使命感、大局观、组织观,不怕苦不怕死但又精于谋划,知己知彼、不打无准备之仗的种种素养,使他们具有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效率和战斗力,而这些正是企业经营的根本所在。

因此我们发现,发生这种转换的根本,是因为人的基本素质是相通的,一个优秀军人的素质,也是一个优秀企业家需要具备的。它带给教育的启示是,真正人才的培养,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基本素养。我们的教学目标,关键不在贪大求全,而是如何把复杂的变得简单,抓住最根本的,持之以恒不断强化,才能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联系到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最根本的目标是什么?当然是以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的公民教育,而公民最基本的思想政治素质是什么?是能够全面看待自己的公民身份而形成的自主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是基于对国家和个人权利义务关系的正确认知而产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是立足于自身和社会发展的理想、信念、价值观的树立,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而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简言之,也就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和高素质人才。把握住这些,就是把握住了教学的根本。第三章师生角色的自我认知一、遭遇尴尬

这样的事也许我们都碰到过:

课堂上,当你正讲得慷慨激昂、津津有味的时候,下面却传来了学生的窃窃笑声。你一头雾水地停住,学生也一本正经地装作不知。细究之下,才知道你的本地普通话中有几个发音明显不对,学生忍俊不禁,故而出声。

你精心准备了课件进课堂,却在使用时出了毛病,或打不开,或不执行指令。东点西击找不出原因,时间在一分分地过去,这时,有学生自告奋勇上台,拨几个键,动几下鼠标,一切恢复正常,教学顺利进行。

办公室里,你正在备课或批改作业,一声“报告”,进来了请教问题的学生。学生手拿的资料你从未见过,问的题目也很陌生,你陷入思考,却仍把握不准,有时选定一个,却与参考答案不符。有时你只好说,让老师再思考思考,等一下给你解答。

……

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获取知识途径的多元化,这样的事例在当前的教学中会经常发生。它意味着,教师不再是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单向的“传道、授业、解惑”已力不从心,师生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它带给我们的思考是:

首先,这种尴尬其实是一种提醒,让你时刻记住自己是老师。那么作为老师,你应该知道怎么办。说不好普通话,计算机不精通,你能找出各种原因,但释疑、解惑是你的基本职责,一次两次可以,如果这样的尴尬经常发生,必然会影响你在学生中的威信,也对不起学生对你的信任。因此,你必须很努力,在各方面都努力与时俱进。世界的变化也许我们难以一一了然于胸,但我们至少要有感知新事物的敏锐性,争取各方面都能比学生早走一步。遭遇尴尬只能是偶然的例外,就算当时无法让学生满意,事后也应该还学生一个明明白白。

其次,这意味着学生对教师的认识有了新的变化。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化身,也不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因此他们能宽容你的“失误”。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你照样可以理直气壮地讲,计算机出错也照样可以请学生帮忙,偶尔做不出或做错题目,学生也不会就说你水平差。他们知道,获取知识并不是学习的全部,更重要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孕育。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是知识、品行、做事态度各方面都能给予自己启迪的人,是平时体现出来的整体水平与能力。因此,作为教师,你必须提高自身的全面素养,以自己的态度、智慧来赢得学生的信任。

最后,这还说明,“教学相长”已在现实中充分体现。学生已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其中只是引导、参与,是在共同目标下的共同学习;他们还知道,教育中的很多东西,不只是谁教谁学,只有通过师生共同探究,才能得到更好地解决。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生不必不如师,“青胜于蓝”也很正常。因此,作为教师,你必须放下架子,坦诚地面对这一切,以更加民主平等的态度,以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疑义相与析”,在畅所欲言、各执己见的氛围中实现教学相长。

遭遇尴尬并不一定是坏事,正确对待可以向有利的方面转变,对教师来说,有了这样一种经历,能够使自己更好地走向自觉;而对学生,也能将心比心,达到一种宽容和理解。二、退一步海阔天空

这句话在为人处世上用得比较多,属于做人的一种态度。人生在世,总有矛盾和冲突,难以解决时,就“退一步海阔天空吧!”听起来似乎有些消极,实际上有积极的一面。进与退本来就是对立统一的,以退为进也不失为一种策略。在当前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在师生角色定位等方面,也需要处理好进与退的关系,才能更好地推进教育改革,更有利于师生的共同成长。1.在主导地位上退一步,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学校教育中师生地位的一种界定,它要求通过教师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但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往往片面夸大自身的主导作用,使主导成了主宰。于是就有了满堂灌、死记硬背、考前突击、片面追求分数等违背教学规律的行为发生,忽视了教育的本体价值,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我们不妨在主导地位上退一步,变主导为引导。引导是带路、指点的意思,它的意义在于:从概念上割断了主导向主宰的过渡,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能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更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我们应该看到,随着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宽泛,原来主要依靠课堂、依靠教师、依靠教科书的单一学习模式已发生了变化,教师与课堂的中心位置也发生了变化。这意味着,教师的作用将更多体现在思维方式与知识的导向性上给予指点。立足引导,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自主地观赏、选择,符合了创新教育与公民素质培养的时代特征。

立足引导,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育观念上,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在教育内容上,我们不仅要进行知识信息的传授,更要重视智慧信息的传递,注重学生科学思维精神的培养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在教育方法上,我们应着眼于学生兴趣与情感的激发,着眼于学生内在动机的唤醒,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在教育途径上,我们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教师的带动点拨,使他们不断拓宽知识渠道,学会注意新事物、新观点,学会选择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学会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学会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以适应社会发展对现代公民的全面要求。2.在教与学关系上退一步,有利于教学相长作用的发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教与学的内涵已经被重新演绎。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知识面广,对教师的要求也就随之提高;从教师自身的角度讲,教育改革带来了大量的新问题、新知识,有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因此,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拓展自身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与时俱进,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我们不妨在教与学的关系上退一步,与学生做“同学”。“同学”首先是观念上的转变。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告诉我们,教师已不再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唯一途径,在许多新问题面前,你也不一定比学生懂得多。因此,建立在传统教育上的“师道尊严”已没有意义,你要做的是老老实实地和学生一起学习。在学习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更新知识,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其次,“同学”也是态度上的要求。要确立平等民主的教育思想,以虚心诚恳的态度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鼓励学生自主地发表意见,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观点;在某些疑难的问题上,你可以承认你也不懂,你甚至可以向学生请教,在共同学习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最后,“同学”也是时代的要求。这是一个信息发达,知识更新越来越快,面临社会转型的时代,学习不再是传统的单向传输所能涵盖,当前方兴未艾的学习共同体,学习型课程、学习型组织的探索,是学习方式取向适应时代发展的一种追求,我们理应做出表率。3.在师与生界限上退一步,有利于情感和心理上的共鸣

共鸣在教育中是心理和情感的一种认同,是由被动接受转化为自觉行为的一种潜移过程。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是自主、能动生成的,通过与学生共鸣,增强教学过程的感染力,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实现知识的有效传递,是教育的应有之义。从这个要求上讲,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师生情感上的疏离,教学没有真正切入学生的认知需求,无法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从而导致教与学的脱节,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