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下,恒河水上:一次与印度的神奇邂逅(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6 20:09:36

点击下载

作者:周利群,沈逸鸣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菩提树下,恒河水上:一次与印度的神奇邂逅

菩提树下,恒河水上:一次与印度的神奇邂逅试读:

前言

去印度之前就发心要写一本游记,效法玄奘。带着这个愿望,我们游历了大半个印度,从冰天雪地的喜马拉雅山区到烈日炎炎的次大陆最南端科莫林角,从印度教充满偶像的庙宇到空空荡荡的大清真寺。在印度北部颠簸的山路上我们全车人吐得一塌糊涂,在无良宾馆里和服务生发生争执,在恒河岸边喝了用圣洁的河水煮开的奶茶……除了旅途中的各种光怪陆离喜怒哀乐,我们也经历了九个月留学生活的波澜不惊。印度人生活闲适,工作日躺在草坪上晒太阳的人比比皆是;老师上课随时接电话,甚至随时可以回办公室休息。不知不觉中,我们也感染上了一些安逸闲散的气息。

这本游记便是在印度的“无所事事”中诞生的。旅行途中,我们一个人发挥语言优势,用当地语言和印度人交流;另一个人则乘着时光机,通古今之变。以前在学习语言过程中对于印度的各种想象,在印度都一一得到印证,与此同时,也获得了许多课堂上无法感受到的最生动的体验,实在是一种至幸。写作过程中,除了第一手经验外,我们参考了大量文献、网络资源,无非是想结合自身专业优势为读者呈现出一个更深入、更真实的印度。书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主要讲述印度的大致面貌以及我们在德里的留学生活,其后各部分,则是印度天南地北的旅行札记。

最初写时并未想着能有机会出版,承蒙人民邮电出版社谢元琨编辑的引荐才得以有幸付梓。当然,也要感谢出版社的任文杰美编以及其他同仁的努力。最要感谢的是欣赏我们文章的老师,尤其是段晴教授、王邦维教授、姜景奎教授。感谢若干在华的印度朋友对本书的支持,还有在排版上给予技术支持的梁海同学,以及这么多年来甘苦与共的家人和朋友。

其实印度不只是IT业、抛饼、神曲的世界,希望这本书促成更多人与菩提树、恒河水的情缘。周利群 沈逸鸣2012年4月25日不可思议的印度天竺神域天竺,你好!初到印度印度——一个“好色”的国度印度的饮食主食——一个普通印度人的一天印度人喝什么印度的小吃顶礼上师足诸神的节目开斋节前看月亮杜尔迦节看社戏十胜节烧纸人排灯节赏灯霍利的狂野梵语在人间要我用一个形容词来描述印度,真是很难。数千年的文明延续至今,印度有着丰富多样的人种民族、语言文字、宗教文化,要我用文字来概括,只能很抱歉地说我辞穷了。在印度街头、机场、印度使馆签证处这些地方都能看到有美丽的印度姑娘的画,上面写着『Incredible India』,这是印度旅游的推广语。想来想去,也只有这个词比较贴切。印度,真的是不可思议。天竺神域

印度的宗教氛围十分浓厚,大街小巷,到处可见各种各样的神像、神庙。印度教徒崇拜三相神,也就是梵天、毗湿奴、湿婆——分别代表天地的创造、维护与毁灭。三位大神各有一位妻子——辩才女神、吉祥天女以及雪山女神。在我们看来,这六位神灵,就是天竺神域的缩影,分别代表了这个国度的六个方面。雪山女神——地理

雪山女神名为帕尔瓦蒂(Pārvatī),是湿婆深爱的妻子,是象鼻神(Ganeśa)和室犍陀(Skanda)的母亲。她居于凯拉什神山(Kailāśā)上,有杜尔迦(Durgā)和时母(Kālī)两个化身。这座山在藏语中是Gang Rinpoche,在汉语中是冈仁波齐峰,是中国境内冈底斯山脉的第二高峰,是印度教、藏传佛教、苯教、耆那教共同尊崇的圣山。从这座山附近发源的河流有印度河(Sindhu)、印度河的支流象泉河(Śutudri)、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Brahmaputra)、恒河支流卡克拉河(Ghāgharā)。

印度不仅有雪山,还有高原、河流、平原、河谷、三角洲等。在32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我们去过冰天雪地的喜马偕尔邦(Himachal),也拜访了位于赤道附近的科莫林角(Comorin Cape),其他留下我们的足迹的,还有德干高原、恒河沿岸、阿拉伯海沿岸、恒河平原、中央邦丘陵地带。湿婆——人口

湿婆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神,也是当代印度人最喜欢的两位大神之一。传说中,他以舞蹈毁灭世界,他也有能力让世界重生。[1]

在印度,到处都可以看到他的林迦(Linga),无论是在北方还是南方。林迦雕塑最常见的造型是“且”字形,放在一个圆盘里,由一条眼镜蛇围绕,上面挂着壶,有水滴下来,礼敬的人们不时地给这个小雕塑淋上牛奶,撒上鲜花。湿婆与雪山女神在一起象征创造。据说每个家庭主妇早上都要到神庙里给湿婆林迦献上鲜奶、鲜花,以保佑自己的丈夫。

印度人口增长迅速,从1960年的4.43亿增长到了2000年的10.04亿,而2011年3月31日公布的人口普查的初步结果是12.1亿。据估计,到2030年,印度的人口就将超过中国。我在心底猜想,印度人对湿婆林迦的崇拜,也是印度人口基数大且增长势头迅猛的一个原因吧。其实印度也有计划生育政策,而且还比中国早20年实行,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我们在印度很少见到独生子女,尤其是在农村,几乎每家都有三个以上小孩。

在印度,很多人都长得精瘦,但富人有许多都很胖。当然也有一种反常的情况,从农村到城市打工的人有的也胖胖的。看到一个报道,孟买的一个小商贩很自豪自己长了一个啤酒肚,因为回到村里起码可以让人知道他在孟买没有挨饿。看到这个报道,我很心酸。印度北部喜马偕尔邦莫纳利的天然林迦,冰雪自然地形成了林迦的造型,不断有信徒来此朝拜位于印度教圣城赫里得瓦尔(Haridvāra)的巨型湿婆雕像吉祥天女——经济

吉祥天女(Lakshmī)是毗湿奴的妻子,是天神(Sura)与阿修[2]罗(Asura,一类神)搅乳海的时候从乳海中出现的一个宝贝。到印度教寺庙,经常看到蓝身体的毗湿奴携着妻子吉祥天女端坐神台,待人供奉。

吉祥天女在印度的地位有点像中国的财神爷。在印度最大的节日排灯节,人们都要拜吉祥天女以求财源滚滚,这与我们在正月初五拜财神爷颇有几分相似。

印度目前是世界上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国际上,大家都认可中国制造,称中国是“世界工厂”。而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因为这里有着最多的能讲流利英语的劳动力,包揽了欧美企业的绝大部分咨询外包业务。印度有着悠久的天文学和数学研究历史,聪明的印度人在软件开发方面很有天赋,从班加罗尔(Bengaluru)到美国硅谷,印度人把软件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从17世纪开始,印度的民族产业就开始慢慢发展,虽然也经历过战乱,但是财富积累的过程一直没有停滞过。传说印度首富家里有600个仆人,令人叹为观止。毗湿奴——宗教

毗湿奴(Visnu)是印度三大神之一,是保护之神,在印度供奉毗湿奴的人很多。

按照一般的说法,毗湿奴大神总共有10个化身。“化身”在梵语中就是阿凡达(Avatāra)。印度人最喜欢的两个神——罗摩(Rāma)和克里希那(Krsna)都是毗湿奴的化身。而他的第9个化身是佛祖释迦牟尼。所以拜罗摩的时候拜的是毗湿奴,拜克里希那的时候拜的是毗湿奴,拜释迦牟尼的时候拜的也是毗湿奴。印度大地上有多种宗教的圣地与遗迹,印度人走到哪里就拜到哪里。

印度就是这样一个奇异的、多宗教并存的国家。印度教(Hinduism)是一个西方世界赋予印度宗教的词汇,出现不过几百年的时间。而印度人几千年来除了拜毗湿奴、湿婆等之外,还拜女神等其他神,尊崇多样性的印度人自己从来不觉得有个印度教存在。除了宗教人口统计数据上的“印度教”,印度其他主要宗教还有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耆那教、拜火教、巴哈伊教、佛教等。用“大杂居,小聚居”来形容印度的宗教人口分布是再合适不过了。在印度的许多地方,不同宗教的信徒杂居在一起;而在某些地区,如印度教的圣地瓦拉纳西则是印度教占主流,在海德拉巴是伊斯兰教占主流,在东北邦的大部分地区基督教却是最流行的宗教。

经常有人问我,印度的国教是不是佛教?我会把准确的数字背给他听,现在的佛教徒只占印度总人口比例的0.8%。对于拥有12亿人口的印度来说,这就相当于巨大游泳池中的一桶水,微乎其微。佛教生于印度,却盛于东亚、东南亚,早在近1000年前就已在印度本土式微。东亚、东南亚的人们去印度旅游,主要是去佛教圣地朝圣。为了配合旅游业的发展,印度政府也加大了对佛教遗迹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梵天——语言

梵天(Brahmā)是创造之神,印度的很多画像或者雕塑都以他为主题,睡在蛇床上的毗湿奴的肚子上长出了一朵莲花,莲花中生出了拿着贝叶经的梵天。梵文之所以被称为梵文,据说是因为它是由梵[3]天创造的。玄奘的《大唐西域记》有载“详其文字,梵天所制,原始垂则,四十七言”。梵语的每一个字母都代表一种力量,做瑜伽时许多人会冥想天城体字母,最常见的是冥想(Om)这个字母。最左边的宇母即是“Om”,这句话的大意为“向湿婆神致敬”——极其常见的祷词

印度的官方语言就是用天城体书写的印地语。也许很多人会问,印度人不是说英语吗?这个问题有点复杂,英语算是通用语,印地语是印度全国推行的“普通话”,而印度的每个邦,又都有自己的邦语言。使用人数比较多的有旁遮普语、古吉拉特语、孟加拉语、乌尔都语、泰卢固语、泰米尔语等。印度南部的人到印度北部,即使碰到老乡,不一定会讲当地语言,也不一定会讲印地语,为了避免交流障碍,一开口首先是英语,聊多了之后才会用家乡语言交流。为了尊重各邦的语言文化、方便沟通,印度的纸币上印有15种文字。500卢比纸币背面,左侧有多种语言的文字(500卢比是印度纸币中的最大面额)常见的三神组合:从左至右依次为辩才天女、吉祥天女、象鼻神。象鼻神的左下方为其坐骑老鼠辩才天女——艺术

辩才天女(Sarsvatī)原本象征一条古老的河流,是恒河的支流。作为神,辩才天女是梵天的妻子,却也是梵天的女儿。她以一只漂亮的白鹅作为坐骑。

辩才天女通常手持印度的传统乐器维尔纳琴(Vīnā),可以说是印度的缪斯。印度有源远流长的音乐、舞蹈文化,从古老的《舞经》(Nātyaśāstra),到今天仍常见的帕吉恩(Bhajan)、格扎尔(Ghazal)以及其他各种印度歌曲,这种文化横跨2000多年绵延不息。另外,辩才天女还是知识女神,许多传统的印度学校(如吠陀学校等)都非常重视对辩才天女的祭拜,企望其赐予学生们知识与智慧。

有雪山,有沙滩,有平原,也有河谷。

有肤色白皙、高大威武的雅利安人。

有肤色深黑、身材短小的达罗毗荼族人。

有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宗教。

大象神的坐骑竟是老鼠。

纸币上有15种语言。

摩天大楼的脚下便是贫民窟。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国度。

这,就是印度。天竺,你好!

2010年8月27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我们将要暂时告别北京,离开祖国,闯入那一片未知的地域。赴印以前,我们都已受过少则一年,多则三年的以印度文化为核心的教育,如语言(印地语、梵语)、宗教、历史等。在国内,我们都参与过各种与印度有关的活动——大使馆的比赛、学术会议……我们一起接受过德里电视台的采访,一起尝过老师从印度带来的甜食,一起看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这一切出发之前对印度的了解,化为赴印度背后激动的心情。

过去的三个月中,我们陆陆续续地办理了赴印度的各种手续。从北京到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往返机票最低价在4000元左右,从网上便可买到。印度的个人旅游签证需要先在网上填写申请表,然后到印度签证中心递交材料。整个流程并不麻烦,在上海、广州、北京都有印度大使馆签证中心。主要的材料包括护照及复印件、身份证及复印件、银行存款证明、行程单等,详细的要求可以在签证中心VFS网站(http://www.vfs-india.com.cn/)上看到。

三个月过得太快,昨天还在为签证的各种手续奔波,而现在已经领好了登机牌,坐在登机口旁的椅子上了,心里很激动,却又有些许迷茫、些许忐忑。大大小小的箱子,整装待发

我们坐的是东航从上海转飞新德里的班机,下午四点起程,到德里的英迪拉·甘地国际机场(Indira Gandhi International Airport)时,是当地时间凌晨两点。一进入英迪拉·甘地机场,就能看到许多天城体的标语。我们穿过长长的铺着豪华地毯的走道,到一个大厅办理入关手续。这个大厅崭新,设计很奇妙,墙上满是红铜色贝壳模样的圆盖,圆盖上伸出一只只结着各种手印的银色巨手,按照佛教的说法,这些印分为予愿印、说法印、触地印等。一排望过去,不下十只手,很是壮观。

我们就站在这样的一排手下入关。办完入关手续之后,我们就等印度对外文化关系部(India Council for Cuttrural Relations, ICCR)的工作人员来接我们。从两点半一直等到四点半,一位身材魁梧的印度大叔才带着一名瘦小的男员工出现。机场里面,温度宜人,一出机场玻璃门,热浪袭人。我们拖着行李跟着他们走向汽车,不一会儿就汗流浃背。那瘦小的男孩子力气大得惊人,一个个20公斤重的托运行李箱他不费力气就扛过了过道,放进了汽车里。那位ICCR的身材魁梧的大叔交叉着手站在旁边,看着他忙来忙去,一点没有过去帮忙的意思。我们十几号人的行李都塞进了大巴车后,车启动了,开出了国际机场。我望着窗外,路旁是土堆或者泥沙,没有什么路灯,到处是黑漆漆的夜,感觉车开在一个荒郊野岭一样的地方。回想起刚才铺着豪华地毯的机场,似乎从皇宫进入了荒蛮之地。

当我们最后将数十件行李搬进闷热昏暗的集体宿舍,个个疲劳地瘫倒在床上后,终于得以喘一口气:天竺,你好!各种手印德里CP一角,当时正举行自行车赛初到印度住

初到印度,我们住在ICCR旁边的一个集体宿舍里。这个宿舍所处地区简称为IP,德里地铁蓝线在这里有一个站,到达后第一周我们都在以它为中心转悠。IP全称为Indraprastha,学过印度语言的人都[4]会联想到它与因陀罗有关,直译是“因陀罗所之处”。这是《摩诃[5]婆罗多》里面传说般度五子所住的王都,在阎牟那河(Yamunā)[6]沿岸,实际在今天的老德里南边,新德里北边。由于有般度五子这[7]样每一个都像因陀罗一样勇武的刹帝利守护,所以这个地方被叫做Indraprastha。如今城池已不再,留下一个地名凭人联想。

德里有一些货币兑换处(Money Exchanger)提供直接将人民币兑换成卢比的服务,当时的汇率大致为100人民币兑换700卢比,省去了在国内先将人民币换成美金,再到印度将美金换成卢比的繁琐过程。若想从国内汇款则可以使用西联汇款的服务,但是汇美金取卢比,中间会有一些损失。德里小网吧一瞥

到达的第二天,我们在德里CP购物中心(Connaught Place)一家沃达丰(Vodafone)的代理小店购买了手机卡。印度的手机卡购买是实名制的,付费方式有预付费和后付费两种,但是外国人只能选择预付费的那种。印度国内的电信运营商主要有Vodafone、Airtel等。这两家的营业厅以及代理小店遍地都有。之所以选择沃达丰,是因为它有一种面值为550卢比的国际电话卡,第一次使用时与手机绑定之后,可以直接拨打国内的手机以及座机,声音很清晰,每分钟只要几卢比。买完电话卡之后,我们就给国内的亲戚朋友打电话报了平安。

后来我们在学校旁边租房子住,两室一厅两卫一厨一阳台的二楼老房子,不带家具每月要29000卢比,按当时汇率计算相当于人民币4500元。小区里有保安巡逻,这栋楼的管家就住在楼下,安全还是有保障的。出门在外,宁肯多花钱,也要保障安全。

在房间里,我们装了Airtel的无线网,每个月会有账单寄来,在规定时间内去交就行了。请记住,套餐一定要选择“无限流量”(Unlimited),如果贪图便宜选了“限制流量”(Limited),就会为超出的流量付出巨大的代价。在印度的最后一两个月,我们还使用了塔塔公司(TATA)的移动无线网络,虽然不如Airtel的无线网稳定、信号好,但是在大城市也还过得去。德里麦当劳一瞥,热带的树非常醒目肯德基素汉堡套餐麦当劳的印度版“巨无霸”,直译为鸡肉大王(堡)中餐馆Sidewok的餐具:筷子自然必不可少食

我们住的地方附近是政府办公区,所以只有一条小街路边上有卖吃的喝的。到印度的第一周,我们不敢尝试印度本地食物,只能吃些我们觉得卫生有保障的洋快餐店,麦当劳、肯德基是最经常光顾的,路边的果汁也不敢喝,每天都是买1升的瓶装纯净水,拎着走来走去。因为坚持喝纯净水,吃快餐,我们第一周没有闹过肚子。

后来我们发现其实德里有不少中餐馆,比较有名的有CP的The Chinese、Sidewok连锁店、Yo!China连锁店。其中,The Chinese的口味最正宗,食材都从中国运来,当时的主厨是湖南的,湘籍的中国留学生很喜欢来这里,还有折扣。Sidewok与Yo!China已经印度化了,做出来的菜肴经常会加上印度菜中的香料,但是小笼包、烧卖什么的也还是很难得的地道。其实广义上来说,中餐无处不在。印度餐馆里通常会有春卷(Spring roll),跟国内的样子和味道差不多。炒面(Chow mein)在路边摊就能买到,30卢比一大盘子,加上印度人爱吃的青辣椒,味道绝对生猛。好不容易找到的李锦记沙爹酱,对于刚来印度的我们算是一大惊喜重装上阵衣

我们抵印度是在8月底9月初,此时的北京已经有秋爽之味了,而印度还处在雨季的末尾,每天不是出大太阳,就是下大雨。听说这里女孩子不能穿短裙短裤,所以就带了长的布裤子来印度,一件短袖、一条布裤,一直穿到11月。每次出门,都得带上帽子、太阳镜、口罩、水壶,少了一样便要遭罪。德里太阳大,灰尘也大。

后来我们就买印度当地的衣服穿。穿整套旁遮普女服或者纱丽的人毕竟是少数,留学生通常都是混搭,上面穿件T恤,下面穿条裤裆快掉到地上的宽松裤子,或者上面穿件旁遮普女服上衣,下面穿条牛仔裤。在这里穿衣服,一定要选大红、大紫、大绿等颜色,不够鮮艳的话总觉得和环境不搭配。本地制作的衣服,不管是棉、麻还是丝,都特别透气凉爽。五彩纷呈行

安顿下来,我们就开始规划旅行了。

印度国内的民航业颇为发达,比较大的城市都有机场,从德里到有的大城市甚至有多个机场。大城市德里、孟买、清奈、加尔各答、班加罗尔的航班很多,飞机票原价8000多卢比,经常可以打折,折后为3000~4000卢比。从德里到小城市如瓦拉纳西的机票,则很少打折,这也跟中国情况一样,航班少的地方机票通常比较昂贵。

印度的铁路系统也别具特色。尽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尚不尽如人意,但是网上订票系统非常发达。与中国不同的是,印度的火车票可以提早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预订,而且热门线路(如德里到孟买)的卧铺票往往在一个月甚至更早以前就会卖光,所以想要在印度舒适地旅游,就需要尽早定下旅行计划并及时订票。在印度比较常用的订票代理网站是clear trip和make my trip,在这里也可以订飞机票,跟火车票一样交一定的手续费就可以了。订上票之后,在乘坐交通工具时持个人身份证件,出示电子版标(E-ticket)就可以了。以前人们需要出示打印在纸张上的电子票,但为了环保,现在鼓励使用出示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上的订票信息。提前在网上订票虽然方便,但是少了一些灵活性,如果愿意吃苦,完全可以等到出发前一周购票,但如果这样做,很有可能就要和无数印度人挤在坚硬的座位车厢里了。如果还要在这样的车厢里过夜,第二天经常就会在宾馆里昏睡过去了。铁路火车站

印度火车分为许多等级,一般来说有1A(First class AC)、2A(AC-Two tier)、3AC(AC-Three tier)、SL(Sleeping Class)、CC(AC chair car)和2S(Second Seating)等。前三个都是带有空调的卧铺,都提供枕头、床单和被子,3AC类似中国的硬卧车厢。第四个是不带空调的卧铺,也没有任何床上用品,一般可以自带毯子将就一晚。CC并非每班火车都有,它是带空调的比较舒适的坐席。除2S外,其他等级车厢的票都需要预订,2S车厢的票则可以在火车站随到随买,颇为灵活,但上车后却不得不和无数人挤在一起,很不舒适。红色圆圈为德里地铁标志校车,书包都放在车顶漂亮的马车

印度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火车站,铁路系统号称是世界上最发达的,但许多火车站环境并不是很理想,大厅里横七竖八躺着很多人,一不小心就会踩在某个人身上。很有意思的是,印度的每列列车都有自己的名字,如“泰姬快车”(Tāj Express),“博帕尔世纪快车”(Bhopāl Shatābdī Express)等,有一列车甚至叫“烈士快车”(Śahīd Express),听着让人心慌。总体而言,印度的铁路还是比较安全的。

对于人生地不熟的外国人来说,铁路和民航都属于不会出现宰客现象的交通工具,而日常出行所用到的人力车、机动三轮车(AUTO)则很少有规范收费的司机。德里的机动三轮车大都烧压缩天然气,以防止空气污染,但在有的地方,机动三轮车排出的尾气会使整个城市都乌烟瘴气。为了不被宰,最理想的方式是用机动三轮车内的里程收费表,按行驶距离付费(类似中国国内的出租车)。但司机经常不愿意打表,不打表就得砍价,外国人往往可以砍掉至少三分之一的价格。机动三轮车是在城市中去中等以上距离地点的最佳交通工具。也许有人会问,印度有出租车吗?答案是有,但并非像中国那样招手即停。以德里为例,出租车一般都需要预订(通过电话、网络),价格比机动三轮车高许多,但优点是比较规范,不会出现宰客现象,而且是24小时运营的,比较适合在没有机动三轮车的夜间以及前往机场时使用。接客人时也可以用,因为毕竟机动三轮车有点太土了。人力车主要用于短途运输,靠的纯粹是车夫的力气。乘客高高坐在坐椅上,看着前面瘦弱的车夫用力蹬车、汗流浃背的背影,实在是有些不忍心。德里市内最常见的黄绿色的机动三轮车,司机着统一的灰色制服德里的出租车德里街头的公交车,公交车因线路多、方便便宜而在印度的公共交通系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旅行途中,到达一个新的地方,寻找旅馆时,我们经常叫机动三轮车。我们给司机一定数额的车费,让司机带我们去干净的旅馆,一家不行去下一家,直到找到满意的为止。通过这种方法找的宾馆都还不赖,有的时候还有惊喜。如果来印度旅游的话稍微有一点当地语言基础,能够跟机动三轮车司机沟通就很方便。人力车与人力车夫

初到印度,忙于衣食住行这些生活琐事,似乎学习都是次要的。生存是人的第一需要,果然没有讲错。印度的救护车都是各医疗机构自己配备的,也没有统一的急救电话号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