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五个手指:热门黑科技与冷知识(库叔说)(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6 21:28:30

点击下载

作者:瞭望智库 编著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为什么是五个手指:热门黑科技与冷知识(库叔说)

为什么是五个手指:热门黑科技与冷知识(库叔说)试读:

中国黑科技

01 这项世界轰动的中国顶尖科技,抹黑之前要先动脑

导语: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量子卫星上天,引起了中国人民对量子科学空前的关注。与此同时,对量子通信的否定也在网络上掀起了新的高潮。许多朋友来问笔者,应该如何看待这些说法。基本的回答其实很简单:只有符合学术规范的质疑,才值得认真对待。

在网上常见的对量子通信的否定,分为几个层面。技术性质疑

有观点认为:“量子通信的信号安全是以牺牲通信的稳定性为代价的,有了敌方干预就干不成事的量子通信系统最终也只能沦为一个摆设。”

跟各种否定相比,这是层次最高的一种,因为谈的确实是一个科学问题。

不过这个问题也容易回答:传统通信中,无法知道是否有人窃听。而在量子通信中,一旦有间谍干扰,通信方就会发现,这是个巨大的优势。然后就会一边中断通信,一边出动军队、警察搜捕间谍。因此对敌方来说,干扰量子通信是风险极高、收益极低的事,花很高的成本培养间谍,偷不到信息,只能阻断一次通信然后就暴露,比自杀式攻击还不如。

上述观点认为敌方持续干扰量子系统就无法通信,这话在技术上是正确的,但前提是执法部门完全是废柴,坐视干扰不动,这可能吗?另外,传统通信倒是可以在干扰下继续通信,但信息泄露了,难道这更可取吗?如果本来就不在意保密,只在意畅通,那直接用传统通信就好了,何必考虑量子通信?不承认量子力学原理

又有观点认为:“所谓非定域关联(非定域性,隔空鬼魅作用)——‘当测量一个粒子时,另一个与之关联的粒子会瞬时改变状态,无论它们相距多么遥远。’——纯属谎言,因而所谓‘量子隐形传态可用于大容量、原则上不可破译(万无一失)的保密通信,也是量子计算的基础’是无稽之谈。”

一般人看不懂这是在说什么,但物理专业的人明白,其是在说量子纠缠现象不存在,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已经被许多实验证明、学术界普遍接受的现象。

该观点还称:“相信这个断言绝对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无后顾之忧,无须说等着瞧。”这是很可笑的做法,好比在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之后,还在反复声明“用比空气重的材料不可能造出能飞的机器”。即使重复次数再多,嗓门再大,诈唬住的外行再多,难道就“绝对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了吗?把比喻当科学表述

再有观点称:“潘建伟大师的终极目标是大变活人,用量子纠缠态进行隐形传输,把一个人分解了以接近光速瞬间传输到另一个遥远的地方组装,这么重大的军事价值,国家应该投资几万亿。”

显然提出这一观点的人没有看懂,这只是对量子隐形传态的一个比喻。

1997年潘建伟参与实现了光子的一个自由度的量子隐形传态,入选《自然》杂志的“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2015年潘建伟、陆朝阳等人实现了光子的两个自由度的量子隐形传态,被英国物理学会评为年度十大物理学突破之首。这些是实实在在、获得公认的科学成就。原理上,用量子隐形传态是可以传人的,只是人体的自由度大28概有10之多,所以离实现还太遥远。

科学家在媒体面前经常有一种无奈:说得专业、准确,对方听不懂;做个形象的比喻,又损失了准确性。要质疑科学家,针对的应该是他们的科学著作,而不是媒体上的比喻。有罪推定

还有观点称:“原来中国应用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已经整整七年了,号称在芜湖搞了首个‘不怕黑客攻击不怕木马窃听’的量子政务网。如果量子通信已经那么好使,七年来怎么没见在别的城市建第二个?反而想着上天去试验?”

首先,事实错误,依托于中科大科研成果的合肥城域量子通信网、济南量子通信网也都建成,且通过多年的应用实践,城域量子通信方面已达到产业化要求。其次,逻辑错误,难道地面不多建几个网,就不能上天试验?只有预先认定量子通信是骗局的人,才会接受这种“疑邻偷斧”的思维。自卑到底

如:“我不懂专业,但从朴素的感情出发,我不信中国能做出世界第一的科技贡献。”“短期内凡声称有超过美国的黑科技肯定是骗局。”

这种人已经陷入了失败者的思维模式,你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直接造谣

以上这些还算在讲道理,而有些人是一点道理都不讲,直接造谣传谣。如说量子通信是滥竽充数,主管领导骑虎难下同流合污,所有人都知道是骗局,只有国家高层的领导不知道。

其实,关于量子通信已经有了许多很好的科普作品,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很多读者即使没有完全看懂,也提高了科学素养。但否定量子通信的人,全都充耳不闻。他们不明白,量子通信不仅是一个工程项目,也是一个科研领域。全世界有成千上万的科学家在进行研究,成果公开发表在科学期刊上。如果科学原理方面有什么错误,一来投稿时通不过评委审议,二来即使发表了也会被更大范围的同行发现。如果量子通信像这些人说的这么糟糕,早就被提出来,而且引起热烈的讨论了。之所以没有,正是因为这些观点不成立,在正规学术期刊上发表不了。

学术界通行的方式,是在经过同行评议的杂志上发表文章,进而进入科学共同体的科学探讨。在网络上发表文章的做法,说到底与民科差不多,只能影响舆论,不能影响科研。如果量子通信工作者对这些无理搅三分的质疑都要回应,那他们哪还有时间做研究?对科学问题,只有符合学术规范的质疑才值得认真对待。

普通人往往对科学界有一种阴谋论的想象——一群人共谋隐藏真相,只有少数正直的人站出来揭穿他们。这种图像不符合人性,因为指出错误的收获太大了。要给出多大的利益,才能让这么多人共谋呢?推翻一个学科是一种巨大的学术成果,如果可行的话,早就有许多科学家去做了,可以名利双收。他们为什么不做?因为推翻不了。

量子通信的研究者们是一个开放、公开、遍布全球、互相监督的团体,不是某些人想象中的阴谋集团。应该把科学家理解为正常人,而不是阴谋家。

需要强调一下,量子通信不是个可有可无的问题,而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传统通信的保密,是建立在因数分解的计算量指数增长上的。而量子计算机能把计算量降低到多项式增长,原本需要计算几十亿年的会变成只需要几分钟。

当量子计算机实用化时,传统通信将变成完全无密可言。中国没有量子通信,就会被敌人技术突袭。有没有量子通信,不是80分和90分的区别,而是0和1的区别,甚至生和死的区别。

这世界上,总是有人通过建设来表现价值,有人通过诋毁别人的建设来表现价值。谩骂量子通信的网络舆论,是自暴自弃者的狂欢,彰显人性的丑陋一面。

让我们回顾鲁迅先生的两段文字:

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撰文:袁岚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副研究员、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会长02 中国电信业,20年的逆势崛起!

导语:2018年4月2日,《印度时报》报道称,印度边境军事基建的缺失只会进一步加剧与中国在军事能力上的严重不对称。

报道中,一名负责在边界“监视”解放军的印度军官诉苦,称他们那边既没有道路也没有信号,哪怕搬运一名伤员都是巨大的挑战,因为仅有的道路经常被山体滑坡堵塞。

更让印军崩溃的是,印度士兵们在通往中印边界的崎岖道路上行走着,突然,早已没有信号的手机显示出“欢迎来到中国”的字样,时间变成快了两个半小时的北京时间,信号也很稳定。资料图片

读了这条新闻,库叔除了看到中国军人因为良好基建所带来的快速部署能力,还看到了中国电信业覆盖范围之广,即使在偏僻遥远的中国藏南,都能有这么强的手机信号。

一直以来,很少有人谈论中国电信业,很多人也容易忽视的是:中国电信业从国际上不值一提的小角色,到成为全球“带头大哥”也不过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

中国电信业的成长史,伴随着科技发展、大国博弈的故事,极其精彩!标准背后是国家利益

众所周知,技术全球领先的美国制定了很多国际电信标准。

标准是行业的“灯塔”和“指南针”,国际电信标准的制定权是掌控电信产业主导权的关键,是国家核心竞争力之一。

美国人不是活雷锋,他们垄断国际电信标准是为了控制行业,从而牟取暴利。

1985年7月,7名专家在雅各布博士家中达成一致,决定创建高通公司。

一家靠卖标准获利的公司就这样诞生了。

成立不久,这家公司就拥有了4000多项相关专利,其中很多被国际电信联盟采纳。通过给全球100多家通信设备制造商进行专利授权,高通赚了个盆满钵盈。

制定国际电信标准的门槛很高,高新技术和雄厚资金缺一不可。大多数国家只能对美国唯命是从。

但是,欧洲国家不甘心。20世纪80年代,它们组成了国际电信标准的另一极——美标和欧标开始分庭抗礼。

美标出台时,摩托罗拉等美企便宣布大力支持,并应用到自己全线产品中;欧标一问世,爱立信和诺基亚等欧企当然会力挺。

这些企业巨头的支持是标准产生影响力的关键。

同时代的中国是什么情况呢?

那时,严重缺乏通信技术专利的中国,只能搞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了全球最大的手机代工基地。

外国人以专利费的名义拿走了大部分利润,中国的巨型企业和海量工人只能挣点小钱。

掌握技术标准才能发大财,否则只能仰人鼻息、勉强糊口。

由此,中国人切身感受到了技术标准的重要性。中国连滚带爬赶上末班车

在2G时代,欧美国家一边赚着大钱,一边搞3G技术标准。

改革开放后,有迅猛发展的经济做基础,我们意识到:中国不能再跟在美国和欧洲后面跑了,必须在3G技术标准上有所作为!

然而,欧美国家的一道道技术壁垒和专利陷阱都已铺好,外人很难从中分得一杯羹。

于是,中国另辟蹊径,选择“时分双工”作为突破口。

当时,大家普遍看好的是“频分双工”,因为它继承了2G技术设备;而“时分双工”缺乏工程基础,尚处于理论研究阶段,有风险。

上不上?当伙计没前途,当老板才有未来。中国决定:必须上!

1997年4月,国际电信联盟向各国发出征集函,征集第三代移动通信(3G)技术标准,中国政府指定大唐集团进行论证和筹备。

1998年1月,国内组织权威专家进行论证,召开了香山会议,最后决定4月30日前向国际电信联盟提交TD-SCDMA标准(即中国版的3G技术标准)提案。

然而,当时中国在3G方面的专利数量与国际电信联盟要求的数量差了一半,不足以发起国际电信标准的申请,时间还剩下3个月了,临时进行研究和申请也根本来不及。

怎么办?

中国盯上了西门子的TD-CDMA(注意没有S),因为它比较符合中国的TD-SCDMA技术路线。

当时,西门子的技术实力非常强,但是,由于其3G技术路线与其他欧洲企业不同,所以“落了单”。

欧洲向来抱团出击,因此,西门子“不合群”的标准体系很可能会被牺牲掉。

西门子意识到,等国际标准定下来,自家的技术真的就成废纸了。

与其砸在手里,不如尽快卖掉。

由此,双方一拍即合:中国买进西门子的技术专利,凑够了数量,赶上了申请3G国际标准的末班车。挤进标准圈

在酝酿3G国际标准过程中,欧洲的WCDMA(欧洲版的3G技术标准)比美国的CDMA2000(美国版3G技术标准)优势明显。

欧洲也由此产生了一个宏伟的设想——打破美标和欧标并行的老局面,在3G时代将WCDMA树立为唯一的国际标准,将美国挤出标准制定圈。

美国当然不乐意了,他们的CDMA2000提案承载着美国电信企业的未来,怎能将主导权拱手让给欧洲?

不过他们也有些担心,因为当时欧标确实最优。

于是,美国决定联合中国抱团阻止欧洲一家独大,让中国的TD-SCDMA跟美国的CDMA2000一同进标准。

美国并不在乎中国标准也通过,他们认为,这无非就是在国际电信联盟的档案库里多份文件罢了,对美国并没有任何实质性影响,利用中国的帮助让美标挤进国际3G标准圈才是最终目的。

中美联合强调,国际上不能只有一种标准,随后获得了多个国家支持。

最终,欧标WCDMA、美标CDMA2000、中标TD-SCDMA共同成为3G国际标准,三足鼎力的国际格局就这样形成了。

中国代表团回国后,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摆在了眼前:TD-SCDMA标准是锁在国际电信联盟的文件柜里当个摆设?还是真的把它做成产业?若真做产业,面临的难度可想而知。

当时有个提法,让中国铁通搞个区域性的TD-SCDMA网,这也算是产业化了。

但很多专家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小网络刺激不起产业规模,会越搞越缩水。而且,中国铁通的实力本来就不强,再交给它一个最艰巨的任务,结局可能很难看。

经过反复斟酌,政府终于下了决心,把这个最艰巨的任务交给技术实力最强的中国移动,做成全国性网络。

为此,政府重组中国电信业,将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共同建设TDSCDMA。

与此同时,政府把当时最成熟、最优秀的欧标WCDMA交给中国联通经营,将美标CDMA2000交给中国电信经营。

中国移动的任务最艰巨。中国的TD-SCDMA真的不行?

最初,中国的TD-SCDMA经营状况并不好,还曾被某些国人奚落嘲讽,是这项标准不行吗?

完全不是!

它足够先进,否则也不会被国际电信联盟批准成为3G的三大国际标准之一。

那么,为什么经营不好?

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

一是它不像欧标WCDMA那样有2G时代的技术和设备积累;

二是智能天线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应用不给力;

三是当时宣布支持中国TD-SCDMA的企业规模都很小,跟欧美电信巨头无法相提并论。而前面也提到过,如果没有企业去研究和推广,那标准就毫无用处;

四是国内某些民众、大V等的唱衰,对TD-SCDMA的发展造成了一定阻碍。对于任何国家来说,把自己的电信标准推广开来是极为艰辛的,如果有国民的大力支持,就会产生更好的效果。力挫WiMAX计划

3G的三大国际标准建立后,美国发展怎样呢?

情况很不好。虽然美国的CDMA2000如愿成为了国际标准,但它在美国本土的应用其实远不如欧标WCDMA,国外应用更不景气,最大的应用方居然是中国电信。

对于3G产业的颓势,美国没有坐视不管——既然电信业搞不过欧洲,那就借力计算机业这个长项来弥补电信业的短板。

于是,他们搞了个WiMAX(美国的另一种3G标准,特点是大带宽,但移动性较差)。

与传统3G不同,WiMAX构建在IP网络环境上,这就进入美国擅长的计算机领域了。

英特尔与摩托罗拉向WiMAX项目注资9亿美元,美国某运营商又注资30亿美元。如此大手笔的投入,WiMAX一经面世就光芒四射。

这是美国依托强大的计算机产业试图对欧洲电信业发起的一次冲击。

美国遇到了一个难题:没有频率。因为全球统一频率划分是由国际电信联盟负责的,必须申请成为基础性的国际电信标准后才能得到全球频率。

也就是说,美国必须让WiMAX挤进3G国际电信标准,否则一切免谈。

国际电信联盟曾公告全世界,3G标准提交的最后时间是1998年6月30日,而这时已经是2007年,大门已经关闭了9年。

然而,美国就是任性,硬是通过政治手段打开了国际电信联盟的大门。它召开专题会议,把WiMAX纳入第四个3G国际电信标准,并如愿得到了全球频率。

WiMAX横空出世,对外宣称是3.5G技术,有英特尔、IBM等巨头力挺,有国际电信联盟的全套手续,显现出了随时准备逆袭的势头。

在学术领域,研究WiMAX的论文呈爆发之势,而WCDMA论文数量则明显下降。

很多国家也加快了对WiMAX的推广。

北电(加拿大一家电信企业)将传统3G业务出售给阿尔卡特,孤注一掷地全面转向WiMAX。

除中国大陆之外的亚洲成了WiMAX的试验田,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都部署了WiMAX。

中国台湾也重重地押宝WiMAX,争先恐后地抢夺WiMAX牌照,全球一动、威迈思电信、远传电信、大众电信、大同电信、威达超舜电讯六家台湾企业都抢到了WiMAX牌照,准备大干一场。

WiMAX的搅局,令欧洲和中国很不安。

当初为了挤进3G标准,中国跟美国联合抗欧。现在,当然变成了中国跟欧洲联合抗美。

知道中国跟欧洲联合之后,美国非但不惊慌,还放出狂话“中国的TDSCDMA没有前途,唯一的出路就是向WiMAX靠拢”。

为什么TD-SCDMA能向WiMAX靠拢呢?

因为两者都使用了TDD(时分双工)机制。

欧洲和中国加紧了抵制,2009年诺基亚的销售负责人公开批评WiMAX,把英特尔高管惹恼了,类似这样的斗争不断进行着。

但美国显然低估了欧洲和中国的实力。

欧洲电信商不生产WiMAX设备,WiMAX的通信基础设备就无法保证供应,使用体验越来越差。

而中国不开放全球最大的电信市场,WiMAX的应用量就被硬生生地切走了一大块。

这样,WiMAX慢慢就支撑不住了。

澳大利亚最早部署WiMAX的运营商老总在国际会议上痛骂WiMAX,说室内覆盖在区区400米范围内就不行了,时延高达1000毫秒。他之前还在相关国际会议上对WiMAX赞不绝口,国际风向显然发生了变化。

2010年,WiMAX标准的最大支柱英特尔撑不住了,宣布解散WiMAX部门。

这可是一记要命的“闷棍”!WiMAX兵败如山倒,当初孤注一掷转向WiMAX的加拿大北电破产了。

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等亚洲国家纷纷从WiMAX转向TD-LTE(中国主推的一种4G网络模式)。刚才提到WiMAX采用跟TD同样的“TDD机制”,当时只能向中国的TD-LTE转换。

中国台湾在WiMAX上可是投入巨大,不肯轻易退出。自2010年英特尔退出WiMAX后,台湾又独自在WiMAX上苦撑了两年。等到2012年一盘算,发现六家运营商的WiMAX用户还不足15万,不及大陆一个贫困县!

它显然押错了宝,有报道称总共损失达500亿美元。钱没了可以再挣,但电信产业路线错误,耽误的可是一个时代。

2011年9月,全球最大的WiMAX服务提供商美国Clearwire公司宣布与中国移动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进基于TD-LTE标准的产品与设备开发,其业务重心最终由WiMAX转向了TD-LTE。中国电信业实现了逆袭!

1998年,中国申请3G标准;到了2013年,国内TD-SCDMA网络基本成熟。

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国际电信业波诡云谲,在国外拼杀多年的华为和中兴发展起来了,在全球四大电信设备商中,分别排名第一和第四。

以前说起国际电信业巨头,大家脑海里浮现的是摩托罗拉、诺基亚,现在,它们都没落了,摩托罗拉的移动事业部还被联想收购了。

华为和中兴才是妥妥的国际电信业巨头!

电信业有两大支柱,一是设备,二是市场。

当年欧洲卡住设备制造,中国不开放最大的电信市场,两个支柱一垮,WiMAX就被掐死。

而如今,中国掌握着全球最强大的设备制造能力,拥有全球最大的电信市场,这就厉害了!

当年,中国“联美抗欧”挤进标准圈;

后来“联欧抗美”打压WiMAX;

现在,中国要甩开欧洲、引领世界。

欧洲的FDD制式(欧洲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模式)已经很成熟,如果跟着欧洲跑肯定永远不能出头,因此中国再次决定利用TD体制弯道超车。

难不难?

中国政府掌控着电信设备制造和最大的电信市场,两手都很硬,超车就不难,没用两年时间就将TD赶超到了能与FDD平分秋色。

2013年12月4日,中国政府发布了TD-LTE的牌照,但没发FDDLTE牌照,政策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主推TD体制。

中国移动在3G时代憋坏了,抢了4G的TD-LTE牌照,不再继续投入3G时代的TD-SCDMA网络,集中全部力量上4G。

按理说,牌照三大运营商都可以用,但联通和电信决定再等等,他们想经营FDD体制,这毕竟曾是电信业最强的欧洲主推制式。特别是联通,在3G时代尝到了欧洲制式的好处,想继续跟下去。

在联通和电信等FDD牌照的时间里,移动疯狂建4G基站,利用4G的先发优势狂抢联通和电信的老用户,用户数居然涨至8亿。

一年多后,政府看TD制式的基本盘稳住了,就发了FDD牌照,但联通和电信已经丧失了先机。联通近年来的利润持续下滑,董事长王晓初曾不止一次痛心疾首地表示错失了发展良机。

电信业特别强调标准统一,因为没有标准就不能互联互通,而标准具有很强的排他性,标准竞争的结果就是强者越强,然后垄断市场,弱者越弱,最终被淘汰。

过去,一直都是欧美标准引领世界,其技术标准一问世,就会被各大电信企业争抢。

然而,电信业江湖中冒出了中国这个设备、市场两手抓的“新大哥”。

中国帮美国,欧洲就吃不消;中国帮欧洲,美国就得吐血。

2013年,TD牌照发布时,联通和电信还对欧洲标准有所期盼,结果却是坐失良机,归根结底还是对电信江湖中美欧三家的势力消长判断失误。

移动及时跟上了步伐,现在日进斗金。

从踉踉跄跄地闯进国际电信标准圈的“小弟”,到成为全球电信业最重要的“带头大哥”,中国只用了不到20年。

当前,电信业的主题是5G(第五代移动通信),而中国是推进5G最积极的国家,没有之一。在5G相关的各种国际电信组织里,都有中国专家的身影。

现任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是赵厚麟,国际电信联盟的官方介绍很有意思,从不提联盟官员的国籍,只提出生地,例如赵秘书长生于江苏。

2013年,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联合成立了IMT-2020(5G)推进组,指导5G工作。

这个组织很重要——中国电信企业各有特长,在5G技术研发方面可不能“打乱仗”,进行统筹规划和合理分工才能减少内耗、形成合力。

在推进组的领导下,中国已经进行了两轮5G测试。除了华为、中兴、大唐这三大主力,还有一些国外企业参加,爱立信和英特尔均得到了中国政府的表扬。

欧美巨头企业为何会主动参加中国政府组织的5G测试?

中国的三大运营商计划投资1.2万亿元人民币,建造全球最大5G网,5G的未来在中国,国际电信企业当然乐于投奔。中国电信业垄断坑人吗?

公众聊起中国电信业,最普遍的说法:运营商垄断电信市场,不让优秀的国外电信企业进入,信号特别差,坑害消费者。

这些说法是真的吗?

首先,我们来说说“垄断”。

大家都知道,电信业是从邮政业分离出来的,以前没有电话时靠的就是邮政。

邮政不是谁都可以经营的,各国都是如此,美国也曾有一部关于邮政专营的法律,对邮政进行严格限定,不准民间机构随便进入。

与邮政专营性质类似的,还有自来水专营、燃气专营等,这叫作“行政垄断”——这些公众事业涉及公民基础性安全,不能完全依赖市场经济规则,政府必须管控,这是对人民的负责。

电信运营商也是这个道理,既然不能随便设立,那么,应该有多少家呢?按理说如果只有一家,就会杜绝重复建设,从而降低成本,但是又容易形成价格垄断。

现在全世界各个国家通常设立2~4家全国性运营商,多数国家是三家,中国的全国性运营商有移动、联通、电信三家,这是国际主流模式。

电信业市场竞争非常惨烈。这一点,看看你周围就知道了。对于电信业销售人员来说,今年如果拼命完成了销售任务,明年的任务一定会涨。抱怨上级没人性是没用的,因为上级压力更大。

有的电信业销售人员早上5点贴的海报,被友商6点钟用自家海报给盖上了,然后就是争执甚至打架,而且一打架就是打群架,员工们自嘲说“连打架都不会,你还摆什么摊”。

全世界哪里有这种悲催的市场垄断?

其次,中国电信业运营市场不是没开放,而是开放了没人来。

中国地域广阔,运营全国性电信网络投入极高,有时候,砸入100亿元都看不到一点效果。这些,让无利不起早的外国电信运营商很无奈。

再次,还有人质问,为什么国内电信市场很少有国外设备?

这是因为中国电信企业的竞争力实在太强。华为和中兴在国外承揽电信工程时敢报对折价和对折工期,往往是以国家为单位承包的,就是说,你这个国家的电信基础设施我全包了,八个月内搞定。

中国工程师及工作人员也是吃苦耐劳,做事效率极高,这是其他任何国家没法比的。

我国电信设备市场其实早就开放了,但欧美国家的电信设备商在本国都被中国企业挤对得厉害,怎么会到主场来找虐呢?

这就好比种粮大户收了几十万斤小麦,正发愁着要去产能呢,你扛了一袋面粉去他家里卖,能卖得出去才怪。

最后,信号差就更不是事实了。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移动的4G基站数量有150多万,中国电信80多万,中国联通有70多万。

全世界500万4G基站,中国占了64%,其他36%由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190多个国家拥有。

中国的铁路沿线和国道基本都有信号,这是全球大国绝无仅有的。

美国黄石公园,如此美丽的全球著名旅游胜地居然没有信号,换作在中国,你敢想象吗?

三年前曾有人在微博上发了一张对比图,中国地铁上人人都在玩手机,而国外地铁上人人都在看报纸,帖子感慨道:我们是不是除了玩手机就没法活了?

后面跟贴无数,全是在批评中国人浮躁,羡慕外国人爱学习,连中国人的劣根性都讨论出来了。

实际上,外国地铁绝大多数都没有上网信号,他们想看手机而不可得,不看报纸看什么?

中国地铁率先解决了上网问题,而同期国外的地铁是没信号的,这两年华为承揽了欧洲国家的地铁网络工程,现在他们也有信号了。

于是,欧洲人民也不看报纸,跟着中国人玩手机了。

为什么中国的基站这么多,信号这么好?

中国的“村村通”政策要求95%以上的偏远山村都必须有信号,而且资费不得高于城镇地区,三大运营商每年都会接受工信部下达的任务。

大家都知道,经济越发达人口越密集的城市,其电信建设成本就越低,利润就越高,随便在楼顶上就可以建基站,覆盖上万月话费过百的城市人,员工骑个电动车就可以维护10个基站。

但在山区建基站,那得花100万盖铁塔,极偏远山区还得使用VSAT卫星通信接入,然后只能覆盖一个村,村民月话费不到20元,运营商一个月收入800块钱,还不够电费。

现在“村村通”已经完成,实现了信号的普遍覆盖,目前正在搞升级工程。“村村通”政策造就了中国全球第一大电信覆盖率,到处都有手机信号。

偏远贫困人口的电信权被联合国认定为人权,中国电信业的“村村通”是国际电信联盟第CA/42STGkg号文件所倡导的“向农村和边远山区提供电信服务”理念的具体落实。

西方国家不是习惯讲人权吗?在这方面,中国是世界第一。撰文:张弛 通信博士、科普作者,网名“奥卡姆剃刀”03 无人驾驶产业,中国的机会!

导语:2017年12月2日上午,4台“阿尔法巴智能驾驶公交系统”的深圳巴士集团公交车在福田保税区首发试运行。这是全球首次在开放道路上进行的智能驾驶公交试运行。

那么,究竟什么是无人驾驶技术?中国有哪些策略来帮助本国产业取得领先优势?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和机遇?

可以预测的是,无人驾驶技术已经成为中国未来20年高科技领域的重点攻关项目,极有可能使中国在科技产业一举获得领跑地位,帮助国家实现产业升级大业。

除中美外,日德等传统汽车业强国也已经在多个层面上开始了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这一新兴产业尚处于襁褓之中就已经成为世界强国针锋对决的前沿阵地。无人驾驶还在“初级阶段”

顾名思义,“无人驾驶技术”就是实现车辆无须人工操作的自动行驶。早在数十年前就有人预言未来的车辆将不需要司机控制方向盘,只需乘客给出目的地的指令就能自动驶向目标,且保证极高的安全性能。

如今,虽然各国和不同企业在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路线上有所区别,但对这一技术的终极目标的定义基本上是一致的。

然而,车辆从人工驾驶到自动驾驶的变革很难一蹴而就。因为实现车辆的完全自动行驶之前,产业界需要先推广不同级别的辅助驾驶技术来实现平稳过渡,而这些辅助驾驶技术又分成多个级别——从简单的自动刹车到复杂的高速公路区间自动导航。

比如2016年,美国电动汽车明星企业特斯拉就在自己销售的多款电动车型上提供了非常初级的辅助驾驶功能,使汽车可以在公路巡航时达到一定程度的自主控制。

在实验室,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则要比量产车型快上许多。以谷歌为代表,多家科技巨头与传统汽车公司的无人驾驶测试车辆都实现了上路测试,其中谷歌的测试车已经行驶了几年,行程数万公里,发生的事故则屈指可数。

虽然目前实验型的无人驾驶汽车可以做到良好路况和天气环境中很高的可靠性,但面对复杂路况依旧力不从心,且基本无法在雨雪天气自主运行。

总的来说,无人驾驶技术现在仍然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还有很多关键技术瓶颈未被克服,距离真正的实用化完全自动驾驶还比较遥远。那么,为什么各国都对这一不成熟的领域如此重视,无人驾驶产业又为何对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升级意义重大呢?无人驾驶为何如此重要?

要解答上面的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公路全面普及无人驾驶汽车需要克服多少技术障碍、建设怎样的基础设施,并会为社会带来怎样的效益产出这几个问题。

首先,机器要代替大自然的杰出作品——人类,来自主引导车辆的前进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无人驾驶汽车必须装备复杂的传感器系统来感知周围数百米路段内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实时处理,并结合乘客预先设定的目标指令来对车辆进行操控。

第一个难关就是收集信息的传感器。从当前的技术条件来看,人们很难做到完全靠汽车自身的传感器实现复杂气候条件下的可靠信息收集——典型例子就是,即便配备昂贵先进的激光+毫米波+红外雷达阵列,雨雪天气中车辆依旧可能变成“近视眼”,对数十米外的物体无法做到有效识别。

研发先进传感器的难度甚至不亚于发展先进战机的高性能雷达,事实上今天无人驾驶汽车的很多传感器技术都是来自军工行业。如果能实现全天候都有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传感器系统,其用途将远不止汽车产业一个领域,而是会带动大量民用甚至军工行业的发展。

除了汽车自身的传感器系统,未来的无人驾驶车辆还需要道路两边固定的传感器网络来补充路况信息。广泛部署传感器、监测并实时传递路况的公路可以被称为“智能公路”。智能公路将是无人驾驶技术的必要组成部分,足以弥补汽车自身传感器的大多数缺陷。

做到了车辆周围环境信息的有效收集,下一个难关就是对信息的综合处理。即使对于高智商的人类而言,在环境复杂的公路上驾驶高速行驶的汽车并随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任务。车载计算机要取代人类来控制车辆,需要非常高水平的人工智能计算技术。

高性能的人工智能是汽车自动行驶的前提条件,反过来能够代替人类驾驶汽车的人工智能也自然能在大量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正因如此,很多与汽车制造本来毫无关联的IT巨头先后登上了无人驾驶技术的舞台,甚至成了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能够在无人驾驶产业获得领先地位的企业和国家,也必然或者必须在人工智能领域引领潮流。

更进一步说,当未来的车辆获得自动驾驶的能力、安装了复杂的传感器系统和通讯系统后,传统的交通行业基础设施和管理模式也将迎来革命。

详细点说就是,国家可以在各级公路上全面部署智能交通辅助和管理系统,依靠超级计算机自动规划交通流量,引导车辆行驶;路面汽车可以实时获取交管系统分布在道路上的传感器提供的信息来规划行车路线,并将路线发送到控制中心以方便中心对车流量进行管理;高度自动化的道路交通网络会极大程度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大幅降低事故概率、解放无数司机的双手,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

在无人驾驶技术发展和普及的过程中,产业将需求大量的高技术高素质人才资源。在这样的需求刺激下,国家的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也会受到深刻影响,在产业带动下培育出更多高水平劳动者。反过来,这些高水平人才还会帮助其他高科技行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快国家产业升级的步伐。

由此可见,无人驾驶技术产生的直接收益和间接效益将非常可观与诱人。

可以预料,在无人驾驶领域获得领头羊地位的国家,也将在整个高科技产业中引领世界前进。

也正因为无人驾驶技术对各国的意义非凡,各国政府才都会下足了功夫引导和帮助本国产业发展。对于中国来说,无人驾驶则是未来20年国家面临的宝贵机遇,如果能成功抓住这次机会,中国的产业升级伟业就将一举成功。

既然无人驾驶技术对国家的未来如此重要,中国又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打赢这场高科技产业没有硝烟的战争呢?中国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

当然,中国要在无人驾驶技术革命中一举超越众多发达国家成为世界领先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任务。在这条长达10年以上的发展道路上,将存在许多阻碍和难关,需要国人一一克服。

首先,中国在相关技术领域的研发起步晚、起点不高,且目前来看实际进展较为缓慢。国外的谷歌、苹果、英伟达等高科技企业与传统车企进行相关研究已经有几年,且取得了不少阶段性成果;相比之下国内的相关工作直到2017年才正式走上轨道。

美国政府在2017年已经开始正式为无人驾驶产业发展进行相关的立法,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立法工作还在探讨之中。从资源方面看,我国研发无人驾驶技术的企业大都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进行长期的无回报、低回报高投入研发比较困难。

其次,国内交通运输状况较为复杂、民众交通安全意识、遵守规则的意识较为淡薄,这也给无人驾驶汽车上路行驶带来了更多麻烦。当然反过来说,如果国产无人驾驶车辆能够在国内复杂的路况中较为可靠地运行,那么未来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中也就多了一份筹码。

最后,目前国内研发无人驾驶技术的相关国有、民营力量还是比较分散,没有形成一个紧密的、接受国家引导的大联盟。考虑到竞争对手的强大实力,尽快建立一个团结的产业联盟是目前摆在中国产业面前的头等大事。一旦建立起来可靠的联盟体系,国家给予足够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中国的无人驾驶产业就很容易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我们的优势在于国内有着庞大的潜在市场,又有充足的人才资源,在国家扶持下资金实力也可以匹敌跨国企业巨头。如果政府有决心、有耐心,在相关的立法工作方面可以做到比发达国家更高的灵活度,更利于技术的研发和向实际产品的转化。

例如,最近美国一些科技企业就对美国政府新出台的一些严厉的监管法规表达了不满,认为这些法规会限制美国企业的相关技术研发测试,影响了自己的长远利益和竞争力。在这一类问题上,我国完全可以做得比其他国家更好、更符合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此外,中国经过数十年的改革开放,如今位列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接下来面临的主要挑战就是从劳动密集型经济向技术密集型经济实现跨越。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可以全面带动国家产业升级,是对整个社会利好的大事。因此国民对这一产业的支持也会比其他国家更为热情。中国发展无人驾驶产业的可行策略

总体来说,我国可以由政府主导,在三个层面上采取有效措施来实施无人驾驶产业的发展规划:它们分别是技术引导、法规监管和经济支持。1.技术引导

无人驾驶是典型的高科技产业,涉及的技术门类众多、级别高、研发难度巨大。掌握无人驾驶核心技术是国家在这场竞赛中取得领先地位的前提条件。

具体来说,无人驾驶产业需要突破的技术难关主要有先进传感器、人工智能、高精度实时导航、大规模物联网络与高性能数据中心等。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在数据中心领域有一定的底蕴积累,有不错的竞争力,但其他的几种先进技术就非常需要国家支持和引导来追赶世界一流的竞争对手。

其中,我国已经建设成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并准备广泛部署高精度高速导航网络;同时,国家在5G通信网络的建设方面也有了充分的准备。我国还在超级计算机领域取得了全球领先地位,这些都会为无人驾驶产业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

接下来,我国需要重点攻关的薄弱环节主要是传感器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前者可能需要一些军工企业来帮助民用产业实现技术突破,而后者则主要需要各大IT巨头充分重视和较大的投入。另外,人工智能芯片的相关制造领域也将是国家主导、重点投入的范畴。

我国还可以效仿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采用国家出钱招标、国有研究机构与民营企业共同分担研究任务的形式,在上述几大关键领域实施长期研究计划。

例如,可以制定一个人工智能芯片的研发目标,国家提供一定的研究经费补助,交由多家实力较强的IT企业进行周期较长的开发攻关。另外,国有研究机构、院校也可以制订一些技术交流方案,与大型IT企业进行相关领域的合作开发。

由于无人驾驶技术发展周期漫长、投入巨大、前期回报不多、风险较大等因素,单独靠一两家企业进行独立研发的成功率是很难达到预期的。但如果国家和企业联合、研究所和公司合作、各个领域的高水平机构组织在大层面的政策下共同发展,就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我国的潜在技术实力、减少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和资源浪费。

另外,有些关键技术涉及国家安全等重要领域,必须由国有企业或研究机构完全主导或控制。当无人驾驶产业最终实现实用化,无人驾驶汽车大规模推向市场时,又必须依靠民营企业的力量来促进竞争、将技术转变为适合市场的产品。由此可见,国家主导、国有和民间力量合作是我国无人驾驶技术研发的最佳策略。2.法规监管

无人驾驶技术的出现对传统交通运输行业的监管法规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的法律法规是以人类驾驶汽车为立法前提的,主要约束司机的行为意志。但无人驾驶车辆最终会做到完全由计算机操控车辆,那么针对人类的法规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再有意义了。

最显著的问题在于,一旦无人驾驶车辆发生交通安全事故,事故责任该如何确定?只有解决了这一难题,无人驾驶车辆才能被允许大规模销售。

目前来看,虽然各国在无人驾驶车辆的法规监管方面讨论诸多,但核心的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无人驾驶车辆应该遵循传统的道路交通规则,这种规定不仅要体现在立法层面,还要具体到控制车辆的计算机代码层面。

比如,无人驾驶车辆的主控芯片必须按规定写入符合交通规则的代码逻辑,并保证这部分逻辑无法被用户删改;同时,当交规法案更新时,相应的代码也必须能够立刻更新以符合变化需求。

好消息是,由于计算机的严谨性远超人类,事实上绝大多数情况下无人驾驶汽车都可以做到完美地遵守交通法规,大大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

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未来上路的无人驾驶汽车将不可避免地面对极端路况、极端天气和未知技术故障等不可抗力的威胁。在这些情况发生时,车辆很可能会出现无法正常执行符合法规的运行逻辑的后果,导致交通事故。

在这种情况下,事故的责任归属就是一个需要立法者仔细研究的关键项目。幸运的是,大数据研究可以较好地预测大量车辆出现事故的平均概率,并计算出全社会需要为这些事故付出的成本。

根据这类数据,国家可以强制汽车消费者购买对应的事故保险,将所有的保费汇总建立赔付平台。当某台无人驾驶汽车发生因以上原因导致的事故时,赔付平台就可以赔付全部或大部分事故损失。

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由于此类事故不涉及人为责任,保费和赔付标准都可以有统一的标准,处理流程也能大大简化。当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由人为责任变为不可抗力因素时,相关的法律纠纷也会明显减少,因为事故和赔付给相关方带来的各种损失也会被控制到最低程度。

如果出现因无人驾驶车辆生产厂商的疏忽而导致的技术故障与交通事故,此时赔付责任就应该由厂家来承担。厂商在销售车辆时应该预先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当此类事件发生时首先用保证金来赔付受害者。

国家应该严格监管无人驾驶车辆的生产和销售、建立企业准入门槛,防止低水平的车辆上路行驶;新车型的测试流程要比传统有人驾驶车辆更为严格,并针对复杂路况、气候安排专门的测试场景。

更进一步,当未来大量无人驾驶汽车上路行驶并接入统一的交通管制网络后,传统有人驾驶车辆也应安装设备接入网络,以降低两种车辆发生事故的概率。

如果有人驾驶车辆改变行驶状态(加减速、转向、刹车)时,信号可以通过网络立刻传递给周围的车辆和管理中心,那么周围的无人驾驶车辆就可以根据前者的信号决定自己的下一步策略,视情况采取避让措施。另外,交管中心应该具备权限在紧急时刻远程要求某一路段的车辆减速乃至停驶,以应对突发事件。

无人驾驶车辆的基本行驶策略(例如加减速幅度、超车时机、刹车时机等)应该由交管部门制定统一的范围限制,这样一来所有车辆的行驶就有了可以准确衡量的规律,进而降低交通管制网络的压力、提升交管系统效率。车辆和管理网络在预测路况时,就可以根据法律对车辆操控的限制缩小预测范围,得到更准确的预测结果。

更为复杂的挑战是一些两难问题的策略制定——例如,当汽车前方突然出现行人来不及刹车,转向避让又可能导致车辆失控,此时计算机应该采取怎样的判断?这类两难问题应该交由全社会讨论方案,得到较为一致的结果后就写入管理法规,要求所有车辆统一写入对应的代码。而此类两难问题实际发生并造成事故损失时,补偿受害方的责任将由统一的保险基金来承担。

有人驾驶车辆的乘客必须系好安全带,但无人驾驶车辆内部格局可能是革命性的,甚至可以是一个移动的小型房间。在这种新形态下,乘客需要遵循的安全守则也需要更新,立法者需要考虑在安全带之外的更多保险措施来保护乘客安全。

例如,如果乘客在车内使用VR设备进行娱乐活动,是否需要对相关设备的形态进行规范?是否禁止乘客在车内的某些活动形式?这些都是需要在实践中研究、探讨的话题。

在完全无人驾驶的汽车普及前,很长一段时期产业将处于有人到无人的过渡阶段,此时计算机将主要作为司机的驾驶辅助,并在一定的路段条件下接管驾驶任务。

立法者需要针对这一时期订立相应的法规,明确使用辅助设备驾驶车辆的司机的责任范畴。例如当车辆计算机完全接管司机工作时,司机是否需要保持对路况的监视,随时准备接回控制权?

在不同的技术发展阶段,最佳的法规策略也可能有很大区别。而最终完全无人驾驶技术成熟后,未来社会可能需要在大部分场景中完全禁止有人驾驶车辆上路,以最大限度提升交通运输效率、降低事故概率。

总体而言,无人驾驶时代对监管法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法律法规需要与技术深度结合,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迅速更新。执法者不仅要深谙法律含义,还要有能力辨识技术难题,这些情况对交管部门、立法部门是全新的挑战。

未来的立法部门需要更多的技术人员帮助,并进一步提高法规的更新效率。而当技术、法规都趋于成熟、大量无人驾驶车辆上路行驶、智能交通管理网络普及运行时,困扰社会多年的诸多交通问题就会大为减轻甚至烟消云散。3.经济支持

技术、法规之外,经济方面的国家支持也是中国快速发展无人驾驶技术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尤其考虑到我国面对的主要竞争对手主要是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巨头,后者普遍资金充裕、研发投入水平较高,与之对抗就不能被资金束缚了手脚。

宏观上来看,国家对产业提供经济支持主要有两种可选政策:一种是直接提供资金援助,另一种是为产业贷款、融资等行为提供便利。无人驾驶产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耗资不菲、回报周期漫长,国家在提供支持时可能需要两边出手,直接补助和融资优惠双管齐下。

具体来说,国有研发机构、学校等非盈利或非企业性质的单位更需要国家的直接资金补助,以顺利进行长期的基础技术突破工作;而产业链上直接面对市场研发、销售最终产品的企业则较为依赖融资优惠条件。

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少浪费和可能的不当使用,无论是直接补助还是融资优惠条件都应该制定足够的门槛,同时还要保持竞争活力,最终以经济手段引导数家实力出众企业、单位成为国产无人驾驶技术的领头羊、领军人。

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逐渐成熟,在全国范围建设配套的基础设施也将是投入巨大的基建工作。与无人驾驶车辆配合最好的平台就是公路边大量部署的,可以实时为车辆和交管中心提供路面路况信息的传感器网络。此外,基于5G通信网络的汽车互联网和城市智能交通管理平台也是未来必要的基础设施。为这些基建行动安排充足资金的任务预计也会主要由国家来完成。

最后,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对一些传统产业和从业者带来冲击,同时劳动者在适应新技术的过程中也需要帮助。国家可以为受到影响的劳动者提供补助、培训等措施,将新技术推广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总体来看,无人驾驶产业前景广阔、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将是我国未来二十年主攻的核心领域之一。在国家、企业、广大国民的合作努力下,可以预期我国在未来全球无人驾驶技术的竞争中能够取得领先地位,并借此加速中国经济的产业升级,实现劳动密集经济向技术密集经济跨越的宏伟蓝图。

在这一过程中,国家和民间力量需要各自明确自己的职责和长处,在合作中优势互补,互相帮助和学习。相关单位也需要清醒地意识到发展道路上面临的诸多困难并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保持信心。

克服一系列难关和阻碍后,最终国产无人驾驶汽车和相关技术将不仅在国内广泛普及,还会在全球市场大放异彩,成为全球流行的产品。届时,中国制造也将摘掉低端、仿造的帽子,成为高科技高品质产品的代名词。撰文:王强04 脉冲星与“中国天眼”

导语:2017年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经过一年紧张调试,已实现指向、跟踪、漂移扫描等多种观测模式的顺利运行,并确认多颗新发现脉冲星。“天眼”工程副总工程师李菂介绍,“天眼”调试进展超过预期,目前已探测到数十个优质脉冲星候选体,其中6颗通过国际认证。

这其实是一件大事!其意义不仅限于实现了我国在脉冲星探测领域“零的突破”,更重要的是,为将来更重要的探索开了一个好头,好戏还在后头。

那么,脉冲星到底是什么?中国发现这样的“星星”究竟有何意义?诡异之星

先来说说被发现的脉冲星是什么?

宇宙万物都要经历死亡,时刻散发光和热的恒星也免不了。有一些恒星死亡之后会爆炸,变成超新星。超新星爆炸以后剩下的渣滓,有一部分就是中子星,如果这个中子星碰巧有磁场,那么它旋转起来就会形成脉冲星,也就是说,脉冲星其实是特殊的中子星。

对人类来说,单纯的中子星就很诡异:中子星的个头只有一座小型城市那么大,但质量却比太阳还要重。这么说吧,假设有一个天平,一端盛上一茶匙的中子星物质,另一端则需要一座高达3000米的山峰才能相抵。

对于想造访中子星的人类来说,在中子星上着陆是永不可能的。中子星表面强大的引力会瞬间把飞船以及里面的一切都压成糊状的亚原子粒子。

而作为特殊中子星的脉冲星,除了具备中子星的普遍特性之外,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辐射束会周期性快速扫过地球,使地球人看到一个个周期脉冲。

这和我们在海里航行时看到过的灯塔有点像。设想一座灯塔总是亮着而且不停地有规则地运动,灯塔每转一圈,由它窗口射出的灯光就射到我们的船上一次。灯塔不断旋转,在我们看来,它的光就连续地一明一灭。

脉冲星也是一样,它每自转一周,我们就接收到一次它辐射的电磁波,于是就形成一断一续的脉冲,这种现象也叫“灯塔效应”。

这样看来,脉冲星这样极端的天体是世人难以想象的存在。

1967年,英国女科学家约瑟琳·贝尔意外发现了脉冲星。当时,接收到的脉冲星信号为无线电波,就像以前的电报信号一样,嗒嗒,嗒嗒嗒……她以为接收到的是外星人的信号,所以给这颗星取名“小绿人一号”。

后来,贝尔又发现几颗脉冲星,而且信号来自四面八方。银河系各界的外星人,怎么会凑巧在同一时间给地球发信号?这显然是不太可能的,这样就暂时排除了信号是来自外星人的可能性。

经过仔细分析,贝尔在Nature上发表了这种未知的天体,因这种星体不断地发出电磁波脉冲信号,就把它命名为“脉冲星”。

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我们在地球上接收到的信号,其实是很早前发出的。就拿“天眼”发现新脉冲星举例,这两颗分别距离地球1.56万光年和4100光年,信号发射之后,需要1.56万年和4100年才能到达地球。搜寻竞赛

20世纪60年代,是射电天文学方兴未艾的时代,也是国际射电天文学界群雄逐鹿的年代。人类第一次大规模地透过光学以外的电磁波窗口向宇宙好奇地瞭望,所见的一切都是新鲜的。

贝尔发现脉冲星的消息一经发出,顿时轰动全球,被誉为20世纪天文学的四大发现之一(另外三个是类星体、星际有机分子和微波背景辐射),为天文学和天体物理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也为各国的国际竞赛开辟了新的跑道。

得益于“二战”中为防御德国空军而成长起来的雷达技术,美国、英国及其前殖民地澳大利亚的射电天文技术发展暂时领先。

到发现脉冲星的10周年(1977年),各国共发现脉冲星149颗。

1978年,澳大利亚的莫朗格洛望远镜在“科学的春天”发力领跑,一鼓作气将已知脉冲星数量翻了一倍多,达到了320颗。

不过,在接下来的20年中,新脉冲星发现的步伐只能说不紧不慢:在美属波多黎各、当时世界最大的、口径达到305米的望远镜阿雷西博,美国绿岸天文台91米望远镜,英国乔德雷尔·班克天文台76米望远镜,以及澳大利亚帕克斯天文台64米望远镜的共同努力下,到脉冲星发现的30周年(1997年),各国脉冲星搜寻的累计战果仅扩大到了705颗。

由此可以看出,在搜寻的前30年,脉冲星的发现增长几乎是线性,而非指数的。这也是由射电望远镜的特性所决定的:一般一次只能观测一个方向,也就是说,射电望远镜是一个只能一个点一个点连续拍照的“单像素”相机。“天眼”发力

由于历史和设备原因,我国其他射电望远镜探测到过多颗已知脉冲星,但没发现过新脉冲星。这次可以发现新的脉冲星,要归功于具有极高灵敏度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

FAST位于贵州省平塘县名为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地之中,它突破了射电望远镜工程极限,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接收面积相当于30个足球场大小,被誉为“中国天眼”。

那么这个“中国天眼”,到底有多牛?

*它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国重器”。

*它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比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的灵敏度高10倍,比美国阿雷西博350米望远镜的综合性高10倍。

*它一开机,就能收到1351光年外的电磁信号,未来可用于捕捉外星生命信号!

2016年9月25日,FAST在贵州平塘的喀斯特洼坑中落成启用。

目前,FAST已实现指向、跟踪、漂移扫描等多种观测模式的顺利运行,调试进展超过预期及大型同类设备的国际惯例;而且,已经开始系统的科学产出。

这其中就包括对外发布的“新脉冲星的发现”——从2017年8月FAST开展扫描试观测以来,不到2个月内就发现了6颗脉冲星。

那么,FAST怎么找到遥远的脉冲星呢?

形象地来说,如果FAST是一位男生,脉冲星是银河系范围里的女生。FAST不是“只盯着一个姑娘看”,它的策略是选定一个大方向——赤道以南的天空区域,等着,对川流不息的人群进行连续“拍照”,然后再从这些照片中寻找“意中人”。

未来,FAST在脉冲星搜寻领域更是大有可为。

若说过去50年,脉冲星家族新成员的发现是西方发达国家说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