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管理 企业转型升级与竞争力重塑之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6 21:35:49

点击下载

作者:徐斌,王晓冬,林丽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数据管理 企业转型升级与竞争力重塑之道

大数据管理 企业转型升级与竞争力重塑之道试读:

前言

“互联网+”时代,世界在发生着非常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改变了社会的运行方式和人们的生活,也在深刻地改变着产业的竞争生态和企业的管理方式。在“互联网+”的一系列思维和技术变革中,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慧城市和人工智能等,大数据成为其中的核心力量,它代表着一种连接的力量,使各种事物的客观反映通过数据活跃起来,成为能够产生信息、知识和智慧的力量。

我国政府已经深刻地认识到大数据的这种力量,在顶层设计层面进行了一系列规划,颁布了相关的纲领和政策。从2012年11月国家发改委设立“大数据分析软件开发和服务”专项课题,到2015年9月国务院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大数据已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力,大数据产业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对未来信息产业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政府在大力推动大数据政策设计的同时,也在大力推动政府数据的公开。那么,作为市场经济运行主体的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如何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和大数据思维来提高和重塑核心竞争力呢?

Gartner的新兴技术成熟曲线分析报告显示,2014年大数据还处于概念热炒阶段,到2015年大数据已经消失了,这也意味着大数据已经进入到了落地实施阶段。然而,目前市场上的大数据书籍和应用案例研究多处于概念方面以及在互联网企业的范畴,针对传统产业和企业的研究非常少。这些传统产业和企业能否充分利用“互联网+”,特别是大数据技术来重塑核心竞争力,是其在市场上生存、发展,乃至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

带着这种历史使命感,三位世界500强企业的首席信息官走在了一起,共同思索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去了解大数据的最佳实践案例,并结合我国的市场环境,充分利用其在企业中长期的经验沉淀,通过大量国内外传统企业大数据应用案例,剖析如何切实地运用大数据帮助企业从经营管理中的六个维度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结合传统企业的实际环境,对如何完成大数据的落地提出了客观、中肯的建议。

本书共分8章。第1章从宏观角度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下,市场竞争生态和规则发生的变化以及传统企业面临的困境;针对传统企业的变革,提出了对应的建议。本章也对大数据的基本概念进行了介绍,并全面分析了大数据对传统企业价值应用的六个维度。

第2章主要介绍了在新时代中企业决策机制的转变要求,并分析了传统决策方式带来的弊端以及建立客观证据支持的决策机制的过程。本章详细分析了大数据在企业决策支持上的作用。

第3章从企业管理学的历史发展过程入手,分析了在不同时代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变革,介绍了信息化到自动化的发展过程以及21世纪数字化企业的含义。本章从企业管理角度,阐述了大数据对管理优化的价值。

第4章分析了大数据对市场营销的作用。从对用户的洞察,到用户营销方案的设计再到与用户建立长期共赢的关系,从整个用户管理的角度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本章还从与物联网相结合的角度,阐述了如何实现精准营销。

第5章从企业产品创新角度分析了大数据的作用。从产品创新的设计、生产到供应链环节,大数据都可以产生重要的作用。大数据也支持通过众创、众智的模式来将生产者和消费者在产品设计的阶段有机结合,达成共赢。

第6章分别从智能制造、农业、能源、医疗、教育等社会关注的领域入手,通过大量案例详细分析了大数据带来的企业经营内容的转型和经营模式的变革。通过触类旁通的方式,帮助企业思索如何进行变革。

第7章阐述了大数据在维护社会治安和企业安全领域的价值。社会治安和企业安全包括人身安全、资产安全和信息安全。尤其是在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企业和个人信息的大量泄露带来相当大的风险,大数据可以通过主动预防的方式更好地保护关键信息。

第8章从企业实践的角度,详细地阐述了建设大数据能力的框架和途径。大数据能力的建设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尤其是对传统企业而言,如何利用已有的“小”数据来建立企业的数据文化,逐步实现数据的价值,是企业真正利用好大数据的基础。我们认为,循序渐进、小步快走是可行和合理的实现途径。

最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书是团队合作的成果,由于时间仓促和作者水平所限,难免存在不足之处,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作者将不胜感激。第1章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挑战和机遇专家热评

记得三十年前在推动ERP实施时,就有“不上ERP等死,上ERP找死”的说法,今天的情形重现了历史。不论是实施ERP,还是实施数据决策,都是对企业有深远影响的重大战略决策,会引发工作流程的改变,甚至利益格局的改变,颇有“找死”的味道。但不去拥抱大数据,无疑就会被这个时代所淘汰,只有死路一条;积极应对变革,还可能有一线生机。何去何从,准备长远发展的企业家心知肚明。

大数据不是魔力水晶球,不能预知未来的一切,不能改变一切;大数据也不是空中楼阁,不接地气。本书向人们展示了应该如何在产业中用好大数据。三位作者都有着丰富的IT经验,在国际大公司亲历从IT到DT的转变,他们试图从企业管理运用的六个维度(决策、管理、营销、创新、转型与安全)来诠释大数据在产业变革中所带来的巨大价值。——韩亦舜 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执行副院长1.1 “互联网+”时代的大变局

21世纪最伟大的变革之一,就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那么,“互联网+”时代到底意味着什么?

在过去的20年里,互联网这个新生事物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世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的发展也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变化。曾经的巨头公司、百年老店,如摩托罗拉、诺基亚、柯达、索尼等,在过去几年里纷纷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些背负着历史光环、曾经让人无比向往的巨头,都陷入了破产或被收购的窘境。而一些新生的互联网企业,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腾讯的微信从2010年推向市场至今,只用了短短5年时间就拥有了5.5亿用户、超过830万个公众号。阿里巴巴在2014年9月19日正式IPO,成为了历史上发行价格最高的IPO,而它达到这个高度只用了短短16年。京东在海外上市时的估值是苏宁和国美市值总和的数倍。为什么资本市场对这些互联网公司如此看好、估值如此之高呢?因为投资人认为它们代表了业务模式的未来。而上文提到的4家巨头公司全部的历史加起来是427年,都是百年老店,但是却在过去短短两年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原因何在?因为市场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竞争对手发生了重大变化,竞争规则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诺基亚总裁在诺基亚被收购时说:“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输了。”

传统行业现在面临的巨大挑战是如何应对“互联网+”时代全新的竞争格局,如何理解和采用新的技术和思维来进行企业竞争,如何调整自身组织和文化来适应这些变化。这是很大的冲击和挑战,特别是对于传统行业的领军者来说,意味着如何重塑竞争力,如何继续在新的形势下保持领先的地位。

通过图1-1和图1-2,可以对比分析出新旧业务模式的不同。图1-1 诺基亚和小米手机

诺基亚手机给消费者的印象是什么样的?是质量很好,很抗摔,甚至可以当砖头砸人。消费者对小米的印象又是什么样的呢?是时尚、性价比、米聊、粉丝、爆品。这两家公司的发展情况怎么样?诺基亚手机被微软收购了,而小米成了顶级公司!因为二者选择的竞争模式不同,导致的结果也就不同。用户对产品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产品是否足够坚固已经不是用户最核心的诉求,而是希望产品能成为他们生活体验的一个部分。用户需求变了,市场的竞争方法也要随之而变。图1-2 索尼电视和乐视网

这是索尼和乐视网经营模式的对比。索尼电视给消费者的印象是质量好,而且有非常多的专利。如特丽珑,很多中年消费者对它的电视质量和色彩都印象深刻,非常坚固、时尚,色彩非常艳丽。而乐视网采取了不一样的经营模式。在发展初期,乐视做视频在线媒体,后来开始延展业务范围,通过开发前端设备,如乐视电视来打造更长的生态链。乐视电视卖得非常便宜,甚至低于成本价。乐视的竞争策略是,设备可以完全不挣钱,希望通过让用户看乐视的电视节目、视频内容,从而收取视频内容的会员费来获取收益。乐视在打造一个生态链,它的链条从电视开始,到电视节目的制作、版权的管理、会员的互动、版权投资等,甚至延伸到一些未来的影视产品开发,它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形成一个生态圈。最终形成生态链的目的是,当用户以后想看任何影视节目和娱乐内容时,他都会想到乐视。索尼仅仅是制造一台电视供消费者使用,后面的内容都未涉及;乐视却是建立一个大的生态链,覆盖更多的消费者生活场景和端到端的消费需求。这是完全不同的经营理念。市场对他们的差异给出了明确的答案,索尼现在的电视业务已经接近破产,而乐视网被资本市场热烈追捧。

上文谈到了新旧模式在“互联网+”时代发生的重大变化。那么,“互联网+”时代到底有什么不同,到底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呢?“互联网+”时代主要是在两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是技术选择上,大量新的技术被广泛地应用。这些技术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慧城市和人工智能。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为整个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提供了技术基础,使得各种创新有了低成本、快速实现的可能。另一方面,新的思维方式、精神和文化被应用到企业中去。“互联网+”的思维、“互联网+”的精神,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平等、开放、协作、分享和共赢。对传统企业来说,如何接受、应用这些精神是非常有挑战性的,因为这会涉及企业文化层面的调整。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获取非常便捷和全面,通过信息不对称来获取利益的模式已经走不通了。企业需要与用户建立平等、透明的信息传递通道。开放,意味着企业要更包容地接受新的理念、新的做法,而不是基于传统的经验作决策。协作,就是建立生态圈。通过打造生态圈,与合作伙伴一起,在用户更多的生活场景中为其提供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增强用户的粘性,通过这种共赢的思维来实现用户和企业生态链上的多赢。“互联网+”时代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移动互联网越来越多地占据了用户的生活。用户已经习惯经常看手机、看微信,如果一段时间不看,心里就会有点不适应,这是一个重要标志,说明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公布的报告,截止到2014年底,我国网民数量已达到6.49亿人,其中85.8%是智能手机用户,总数达到5.57亿人。10岁到39岁的中青年已经成为使用互联网的主要力量,也成为在互联网环境下产品服务的主要需求者和购买者。对于企业来说,就要考虑到“互联网+”时代下用户群体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用户的行为和期望也在发生变化。新的90后、00后群体和之前的用户相比,从思维习惯到消费习惯都有很大的不同。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需求越来越大,企业传统的销售渠道、用户沟通渠道等都要进行变化,都要和移动互联网结合在一起,以适应这种新形势下的需要。“互联网+”时代,整个市场生态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生产关系的变化、消费关系的变化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连接关系的变化。

第一,生产关系的变化主要是基于社会标准产品的供给逐渐超过需求后,供大于求的大环境产生的变革要求。

生产关系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的生产关系供应链中,供应商、渠道商、经销商、零售商是上下游的合作关系,现在的生产关系则变成平面的并行的关系。随着技术的发展,信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获取,企业已经不需要利用串行的方式来整合整个生产环节,而是可以做到一边合作生产,一边集成组装。(2)传统供应链的合作是以某家企业为核心,其他企业进行配合,现在是企业之间互相配合、围绕各自的需求来互相匹配,最后再进行集成组装。(3)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已经不仅仅从企业内部完成,而是有外部消费者的参与。企业以前的传统做法是通过做一些市场调研,来了解用户的需求,然后企业内部设计团队再来分析和设计,产品生产出来后,通过做各种营销活动来进行销售。但在新的市场环境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对产品有兴趣的人都可以参与到产品设计中来。

在应对这个变化的实践中,海尔集团做了很多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通过建设海尔创客平台,不仅可以把企业内部的众多设计研发人员集中到一个平台上互相交流,更重要的是把消费者和散落在市场上的具有设计和研发能力的企业充分连接起来,在扩展设计能力的同时,把消费者加入到整个价值链条中,客观上促进了企业提供更贴近市场和用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4)产品的生产,从规模化大生产转换到更具个性化的生产模式。在供不应求的年代,生产更关注成本优化,规模化大生产实现了在低成本条件下生产能力的最大化。但现在的用户需求更个性化,用户希望产品是和他直接相关的,他可以参与设计。

红领集团是一个转型得非常好的、从传统规模化大生产转变为柔性化、个性化生产的例子。传统的定制西装价格非常高,而红领统一做最后一公里的交互,这是获取环节的变化。同时,工业4.0、工业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概念相继被提出,大的行业趋势在变化。工业4.0由西门子在德国最早提出来,德国政府把它作为一个国家战略,它的主题思想是将整个生产环节更碎片化、更模块化,在整个社会层面重整生产资源。例如,消费者现在买宝马汽车只能在宝马公司,由宝马完成所有的生产环节。但是在未来,可能宝马只生产宝马的车标和一部分设备,由奔驰提供底盘,另外一家公司提供发动机,通过信息快速的传递,不同企业用他们不同的生产能力共同组成一台宝马汽车,最后组装的地方可能在某个第三方公司,甚至4S店。现在不同的汽车厂商都在生产底盘,如果我们在社会层面把底盘标准化,比如20种,那么就只需要20家公司去单独生产,而不是从头到尾都要生产,这样就有机会降低社会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企业内部再通过使用更多的机器人,使得整个生产成本降低。这就是工业4.0希望达到的目标,更标准化、更模块化、更自动化。我国现在的传统制造业里,海尔也在做类似的尝试。

第二,“互联网+”时代的消费关系重建。

消费关系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消费者有了更个性化的需求。现在消费者购买西装、衬衫,都希望能打上自己的名字,消费者希望这个东西是为他定制的。(2)以前,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是分布式的交互。现在消费者希望有一家企业能够和他进行一站式交互,希望企业能一次性给他提供生活的所有消费品,而不是他要花很多时间到不同地方去找。(3)从关注产品质量到关注消费体验。(4)消费者希望成为产品的设计者,他希望产品里有他设计的元素。(5)以前消费者关注买的东西多少钱,现在他们关注的是他使用这个产品的整个周期要多少钱。在航空业,以前说买一个发动机多少钱,五年后生命周期到了,再买一个。现在航空公司说,这样不行,他们希望能把航空发动机这五年内的整个使用周期成本最优化。怎么让维修减少,怎么让故障减少,现在更关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6)企业之前往往关注一次性采购成本,通过招标,选择最便宜的设备。现在大家都意识到后期的保养和维护的重要性,以及是否合理有效地使用了系统和设备,所以转而关注整体成本,即综合拥有成本(TCO)。

第三,生产和消费的连接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生产和消费品连接关系的变化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以前更多的是单向传递信息,企业告诉消费者产品有什么功能。现在产品设计、使用体验都是双向的,消费者告诉企业他们的使用体验是怎样的。(2)以前信息模糊、不透明转变成现在的透明、全面,这是很大的变化,因为以前很多业务模式之所以存在的原因就是信息不透明,但现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是非常容易传递的,这叫作“去中介化”,很多中介公司不复存在了,因为信息透明,直接可以传递到用户,以前信息不透明,才需要有一个中间环节去传递、整合。(3)以前线上线下比较分散,现在开始融合,有一些互联网公司进入传统行业,从线上走到线下。传统行业也要走上互联网,从线下走到线上。(4)以前很多独立的物流交互,现在开始转变为综合的社区交互。顺丰建了一个顺丰嘿客,以前送货的时候用户不在家,现在就可以送到便利店,或者是小区的加油站。用户在网上下单买菜、买水,买完了以后让物流送到加油站就可以了。美国开车的人很多,用户下班回家就从加油站把东西带回去。加油站变成了一个综合交互地点。当然,还可以做其他的服务。这就不再是以前的点到点,而是点到一个圈。

再以现在的食品健康问题为例,人们开始购买有机食品、有机蔬菜,但是有一个问题,送货员送上门人们觉得不太安全,因为他们不能确认送货员的身份。现在就可以把果蔬放在小区,由专职人员管理。比如e袋洗上门收取用户要洗的衣服,用户只要将脏衣服装在一个专用的袋子里面,就只收99元钱。e袋洗在每个小区安排一个专职人员做收衣的工作,一次性可以搜集到很多衣服,而且因为这个人是当地的,安全性就有保证,大家都认识他。如果是外地人员过来,用户不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带来很多的安全隐患。社区的交互肯定是未来的潮流,如果想要从事与社区相关的行业或者服务,可以研究一下怎么做社区服务。1.2 “互联网+”时代下传统企业应对之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生产、消费和生产消费关系的变化,让我们看到要面对的新问题。第一,竞争对手是谁。第二,竞争规则是什么。以前我们很熟悉,但是现在新的态势下,生产关系重建了,消费关系重建了,生产消费关系连接重建了。第三,如何重塑企业的竞争力,这是比较典型的传统行业要面临的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要克服上述挑战,就必须在四个方面作出重大转变,才能找到、挑战企业的竞争对手,了解企业的竞争规则,重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2.1 决策模式的转变,从依靠经验转向依靠数据来支持决策

1.言之有据的决策

很多企业在历史上很成功,所以管理者作决策很多时候是靠经验、靠专家。招聘也一样,尤其是IT行业的招聘,工作二十年、十五年,经验比较丰富,做过SID,这是经验。以前我们认为经验越足,决策就越正确、越理性。但现在新的时代、新的竞争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很多新出现的事物没有经验可言,那就拍脑袋、拍胸脯、拍屁股吗?不,那就通过数据、通过理性的东西来分析。因为这是客观理性的决策方法,特别在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就要依赖数据。

2.高维思考,降维攻击

跳出你现在竞争的环境,站在更高的维度去看你能做什么。举一个例子,作为一个正常的用户群,有顶尖的、中层的用户,也有海量的、低价的用户。高维就是先设计一些比较优质的产品,满足高端人群的需求,这叫高维设计。设计完之后再把这些产品以低成本提供给中产阶级,这就叫作高维设计进入低维攻击。这样就一下子把中产层面上之前做得好的企业都干掉了。所以要思考,怎么能提供一些更便宜、更好的产品进入中高端市场。洗衣业务也有类似的做法,一般人都自己在家里洗,拿出去洗的比较少,因为毕竟有成本。有一些社区的干洗店,成本比较贵一点,但是离得近。e袋洗既便宜,三五元钱一件,还离得近,上门收衣服,这样社区洗衣店就没有生意了,这就是降维攻击。

3.通过数据打开思维,发现机遇

大数据就像望远镜,通过大数据,企业每天在发生什么,每小时在发生什么,卖了多少东西,收回多少钱,都看得很清楚,因为我们有望远镜,坐在家里看数据就行了。管理者可以在五点看到四点所有的销售数据,有多少用户进来,买了什么东西,库存是多少,便利的商品是多少,这就叫望远镜。还有显微镜,可以看得细,以前一个月汇报一次,做得怎么样,为什么这样,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显微镜可以看得很细,为什么市场营销活动失败了,以前要一周以后才知道。如果有大数据,管理者当天就能看到,当时就能够知道多少人接受了促销、尝试了购买,都能看得非常详细。这就是数据的作用,用数据支持决策,更理性、更有针对性。

1.2.2 运营模式的转变,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

1.过去是以产定销,现在要以需定产

以前生产产品,传统的做法是生产部门生产,然后交给销售部门销售,做各种营销活动。销售不畅通,渠道商就压货。现在企业要知道用户到底需要什么,而不是先闭门造车,在内部设计好、生产好再给用户。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透明度的提高,企业比以前更容易拿到用户的信息。以前企业通常是找一些第三方调研公司,找一些用户来访谈。现在企业可以做一个App,做一个微信公众号,在网络上直接搜集用户信息,了解用户需求,再根据用户需求来生产他们想要的产品和服务。

2.延伸用户的需求,尽可能创造和满足用户更多的需求

例如,当手机制造商发现用户在使用手机之余,还有其他消费需求,就可以通过手机的App应用来实现这些需求,企业可以找一个合作伙伴开发这个App来共同运营,这样就增加了新的商业机会。企业的出发点是,凡是用户的需求都可以去触及,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这样就可以延展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海底捞就挖掘出了用户在等位时的游戏需求,于是开发出了手机游戏,形成了新的业务机会。

3.根据用户的需求做定制化设计

根据用户的需要,打造用户自己的品牌标签,打造用户自己的个人信息。二十年前,香港观奇洋行的西服,就开始为用户提供定制姓名的服务,由此提升用户的购物体验。因为这个产品上有用户的个人信息,用户就有很大的参与感,因为这个产品全世界只有这一件,就有一种唯一性,用户的成就感很强,就很愿意成为品牌的忠实用户。在“互联网+”时代,应用新的技术,可以实现较低成本的定制化,企业要在运营模式上思考怎样以用户为中心去组织生产,提供对应的产品和服务。

1.2.3 合作模式的转变,从供应链合作模式转变为生态链合作模式

传统的供应链合作模式,是以产品为核心的上下游的合作模式。现在以用户为中心,用户的生活场景很多,比如在加油站,司机除了加油,还要做车的维保、参加车友俱乐部、买车的保险等,有很多不同的场景。如果企业找平安合作、找4S店合作共同打造一些产品,用户是不是就被黏得很紧?企业如果能联合合作伙伴提供一站式的服务给用户,解决他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比如安全的管理、驾驶行为的管理,让用户一睁眼就能想到这家企业,那就成功了。

1.2.4 组织模式的转变,从以架构层级为主的组织转变成扁平化的组织

现在的用户需求更多样了,如果企业还按照传统的、一层层的组织架构,从员工收到需求,到主管、经理、总监一个一个审批,等批下来以后,市场又发生变化了。现在的环境下想要快速响应市场的需要,就需要扁平化的组织架构,让一线员工有更大的决策权和信息获取权,这样才能更快地应对市场的变化。所以,要以一线员工为核心来实现正向的反馈,企业和用户之间才可以互动起来。这方面有个很好的案例就是小米。

小米的组织架构,除了雷军之外只有三层架构,七位合伙人一人负责一个部门,合伙人下面就是一个部门经理,部门经理下面全部是员工、工程师。每位工程师天天在网上和粉丝互动,不断迭代他的产品,所以小米的一线员工就有非常大的权力、非常大的能量,可以不断试错、不断迭代。合伙人一个人,部门经理一个人,剩下90%都是一线员工,由一线员工不断决策。所以,小米的米聊变化很快,就是因为当员工有很大权力时,他就有不断创新的意识和主人翁的责任感,就有不断的点子去落实,只要企业给他空间和试错的机会,他就能开发出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

海尔也在建立创意平台,如果员工有好的创意,可以到创意平台上工作,企业可以提供一笔费用,提供生产能力。现在这个平台已经做了一种自动消毒洗衣机,市场反响还不错。这位员工发现很多洗衣机不会定时清洗,用了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很脏,滋生细菌,对健康不利,他发现用户经常抱怨这个问题,于是想能不能研发一种自动消毒洗衣机。他在创意平台上发布了这个信息,邀请了很多专家过来,由专家提供了方案,最终运用到了生产中。一线员工有主动性、积极性,就能作出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传统企业通常有比较多的层级,如何让组织层级、组织模式更扁平化,让一线员工有更强的自主权,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1.3 信息化和数据在“互联网+”时代的新价值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运用信息技术对内优化、固化和重塑企业流程,提升竞争力,对外再造用户关系、巩固市场地位的过程。信息技术是重要手段,但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还是提升企业竞争力,赢得用户和市场。

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便是信息、数据是否能够集成和共享,从而使关键数据能准确、及时地交付到相应的决策者手中,并辅助其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作出最优决策。如果说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就像身体的各个器官,那么信息化所带来的IT基础设施、信息系统便是器官内的组织、血管,而数据则是血管中奔流的血液。

企业信息化往往从解决部门层面的需求开始,如财务部门解决基本电算化问题,销售部门解决用户、订单信息记录问题,生产制造部门解决工单的生成、派发问题等。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成熟,跨部门、跨业务、跨地域的需求逐步涌现,信息化也上升到企业更高、更复杂的层面。反过来看,如果企业信息化并未能够在整个企业层面跨部门、跨业务、跨地域地整合系统、流程数据,就会催生出一个个“信息孤岛”,虽然提高了部门层面的效率,却不能保证数据的有效共享和利用,难以改善整个企业的效率和实现企业管理的一体化。

因此,信息化需要全局规划、局部落地,并全面打通信息流、数据流,对数据进行充分挖掘,最大程度地实现信息化的价值。那么,站在企业的全局层面、跨越所有部门,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企业信息化加速推进的大环境下,哪些因素影响了和正在影响着数据的生成与流动,进而使得数据在企业各个部门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主要有五大驱动因素,如图1-3所示。图1-3 信息化的五大驱动因素

1.3.1 企业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

过去,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信息化不够重视,资金投入不够,人员配置不足,企业信息化主要局限在硬件设施(如电话系统、网络、服务器)的搭建和基础软件(如财会软件、OA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实施上。

经过过去5~10年的发展,尤其是以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消费者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带动和影响下,企业自上而下、从管理者到业务人员都切身体会到了信息技术对自身生活的影响。人们在生活(to C)端的体验进一步影响到工作(to B)端的体验,大家对信息技术能够在企业优化流程、提升管理、促进创新、打造优势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这一共识不断凝聚,企业管理者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资金投入逐渐增多,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不断加大,对硬件设施的升级改造、对部门层面信息系统和企业层面信息系统如ERP的部署,以及对电子商务的尝试不断深入。企业战略、业务与信息技术正在不断融合。

1.3.2 企业级软件的应用和开发

企业的信息化需求越来越多,对信息化的期望也越来越高,而这些需求最终必须落地,落地便集中体现在信息系统或者软件的部署上。企业的信息系统、软件无外乎是从市场上采购现有产品和按需自行开发两种方式,而这两种方式在过去10~20年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就市场现有软件产品而言,国外软件公司的产品在我国市场全面扎根、渗透,办公自动化有微软Office,工程图纸设计有Auto CAD,用户关系管理有Siebel和Salesforce,ERP有甲骨文Oracle和SAP;另一方面,我国软件公司也不断崛起,在各方面都有不俗表现,在国内大、中、小微企业中逐步渗透,用友、金蝶是我国ERP的领头羊,各行各业、专业软件领域也有诸多有潜力的国内软件公司和品牌。

就企业按需开发而言,可采取的方式有:使用企业自身信息技术人员、外包给第三方公司,或两者兼具。我国企业通常更习惯于招聘、培养和使用企业内部的信息技术人员进行软件开发,规模较大的企业甚至会成立自己的软件公司,而规模较小的企业则可能配备一定数量的全职或兼职开发人员进行简单的系统开发和维护。外资企业通常倾向于外包,20世纪90年代至2000年初,外资企业尤其是欧美、日本企业进入我国发展,一批欧、美、日企业常用的软件外包企业也随之进入我国并发展壮大,如印度的塔塔、萨蒂扬(现为马恒达科技)、墨西哥的萨孚凯等;而我国也有一批本土企业抓住了机遇,大力拓展针对欧美和日本企业的外包业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才的流动,这些软件外包企业的业务范围越来越广,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了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

总而言之,市场现有软件产品的丰富和软件外包企业的发展,使得企业级软件的应用和开发变得越来越容易。这也进一步推动了企业信息化需求的落地,使得企业各个层面数据的来源和种类日渐丰富。

1.3.3 网络带宽

数据顺畅流动的基本条件是有充足的网络带宽,“大数据”需要“宽网络”。企业网络带宽的发展取决于国家层面宽带发展的进度,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技术和价格。

我国自2000年电信、联通等公司的全国性骨干网相继开通后,网络宽带上的投入不断加大、速度不断提高,但总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和我国的经济增速也不相匹配。2013年,我国发布了“宽带中国”战略方案,将宽带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光纤网络,大力提高宽带网络速率”,4月,又进一步敦促“提网速、降网费”;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提高企业宽带接入能力。我国企业网络带宽的发展总体看好,有望进入发展的快车道,这将为数据的流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1.3.4 数据计算、存储与处理

2014年底,一部叫作《超体》的电影引发了一阵针对大脑潜能的热议。电影中的女主角Lucy的大脑潜能从10%被一路开发到100%,从而变得无所不能。此后,有很多文章讨论人脑的潜力究竟有多大,究竟能被开发到10%、20%还是100%,究竟哪些因素决定了人类的智商等。撇开这些争议,人们对其中一点有比较普遍的共识,那就是大脑的运转主要是通过神经元的活动来实现的,在200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人类脑容量增加了2~3倍,而伴随着大脑体积的增加、神经元数量不断增加,大脑处理能力不断提高,人类智商也不断提高。

在这里提《超体》这部电影,是因为由此引发的讨论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数据和所谓的“计算能力”,进而帮助我们理解大数据和云计算。

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人脑需要处理的数据、信息日益增多,人脑处理过程中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存储调用、计算分析、归纳演绎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人类个体的能力,也影响了人类总体前行的速度与边界。如果把企业比喻成一个人,那么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就好比是被压缩了的人类进化过程,这个过程中企业的效率、执行力(对应人的肢体)随着信息化得到了强化,企业的创新能力、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对应人的大脑)也随着信息化得到了提升,而这个提升程度与企业对数据、信息处理能力的提升程度息息相关。在信息技术普及前,企业处理数据、信息主要靠手工、靠经验;信息技术普及后则要依赖于信息技术底层软硬件的计算、存储、处理能力。

先说说“计算”。所谓计算,狭义理解可以是数学运算。我们可以立刻反应出1+1等于2,但如果数字变大、引入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我们就需要更多时间来运算,如果再要进行更复杂的运算如微积分,就不是心算能轻易完成的了;如果变量再增多、数据容量再增大,就需要依靠计算机进行运算了。

由此引申出去,我们把“计算”广义地放到计算机处理的范畴内。计算机的处理、计算能力取决于处理器(CPU)、内存、硬盘等计算机构成部分的性能,其中,处理器是影响计算机处理、计算能力的绝对因素。1954年,GE公司开始使用UNIVACI进行工资的计算,从而开创了计算机辅助企业管理的先河。UNIVACI诞生于1951年,是世界上第一台商用计算机,也是第一代计算机的代表,当时所谓的处理器或计算元件使用的是真空电子管,运算速度为每秒钟上千次。现如今的计算机是第四代,始于1970年,当时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得到广泛应用,中央处理器(CPU)和其他功能组件被集成到一起,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进一步大幅提升,现在已经能做到每秒钟运算上万亿次。全球最大的处理器制造商是英特尔,其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在1965年提出了著名的“摩尔定律”,指出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数目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这也就意味着,处理器的性能每隔18~24个月便能提高一倍而价格不变,这一趋势至今仍保持不变,由此也带来计算机计算能力的不断突破。

再说“存储”。前文说到我们已迈入TB/PB数据时代,数据数量大、种类多、增长快,要想利用这些大数据,它们的存储问题必须先解决。所幸数据存储技术发展的速度相当之快,且同样遵循“摩尔定律”,例如,EMC(全球领先的存储方案供应商)在1991推出的第一代企业级磁盘存储产品最多可容纳2GB数据,2013年推出的第十代产品则最多可容纳2PB,是第一代的一百万倍。

数据“存储”的问题解决了,数据“计算”的性能有保障了,接下来就该去“处理”数据了。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推进,信息系统越来越多,信息系统相互之间的关联越来越复杂,数据的处理、分析需要跨越不同系统,这时“数据仓库”技术应运而生,不同系统所产生的数据被抓取、清洗后统一装载到企业的数据仓库中,企业再针对数据仓库对数据进行挖掘和利用。到了大数据时代,问题来了:数据来源越来越多,原始数据量越来越大,数据种类越来越多,把大数据原封不动地从源头运到指定地点进行挖掘与分析既耗时又费力,有没有其他办法?以Hadoop为代表的、处理海量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图片、音视频、传感器信息等)的分布式数据处理技术横空出世,其将大数据处理的任务打成碎片并将其“推送”到离数据源头较近的地方,进行预处理后再将有价值的数据送回数据仓库进行进一步处理。这样一来,大数据的“处理”也不再是瓶颈了。

最后,当需要计算、存储、处理的数据再进一步复杂化,超出了个体(个人、团队、分公司等)能够承担的能力时,怎么办?“云计算”可以解决。有关“云计算”的正式定义来自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云”通过网络把大量计算机连接起来成为一个资源池,并将计算任务分布到这个资源池中,用户可以按需获取并使用资源池中的计算能力,包括CPU和存储能力等。“云计算”出现后,企业可以更从容地应对数据的计算、存储和处理;相应的,数据也借助云计算反过来对企业产生了更为广泛、深远的影响力。

1.3.5 移动互联

如果说互联网的出现颠覆了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那么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则是对现状的又一次重大颠覆。

移动互联网与PC互联网相对应。PC(个人电脑)尤其是台式机体积大、重量重,使用位置相对固定;而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可以轻松地在生活、工作场景中进行切换,当移动终端与互联网结合而产生移动互联网,其潜力和影响力也就十分之大了。

手机在我国的普及始于2000年左右,互联网的普及则更早一些,虽然处于同一时代,但一开始二者是各自独立发展的。随着手机终端、移动通信技术和手机应用的飞速发展,手机进入智能手机时代,通信技术进入3G、4G高网速时代,移动应用也在苹果和谷歌两大操作系统阵营的推动下,以及我国消费者互联网的带动下越来越丰富;再加上苹果对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重新定义以及无线上网技术如WiFi、热点的普及,人们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上随时随地地接入互联网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常态”。

2006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统计报告中第一次对手机上网用户进行专项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6月30日,我国互联网用户数为1.23亿人,手机上网用户数仅为1300万人,占互联网用户总数的10.6%。而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2015年1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12月,我国互联网用户规模已达6.4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7.9%,手机互联网用户规模达5.57亿人,占互联网用户总数的85.8%,这意味着绝大部分网民都有用手机上网的经历。时隔8年半,互联网用户总数增长了4倍,手机互联网用户规模则增长了40倍,移动互联已成为了“现状”,而不再是“趋势”,这是任何企业都无法忽视的。

对于企业而言,移动互联意味着便利,也意味着企业经营方式的改变。对内,移动互联使得员工可以更为方便地在出差和在家办公时通过手机、平板电脑处理公务、协同工作;对外,移动互联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更为方便、频繁地从购物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与企业发生关联。在带来便利的同时,移动互联从客观上也加速了企业数据的产生与沉淀。

综上所述,在我国信息化不断向前推动的大环境下,企业对信息化重视程度的加强、企业级软件开发应用能力的发展、网络带宽的提高、数据计算存储处理能力的进步及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企业数据的大量生成、快速积累和有效运用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信息化从客观上提升了数据在企业中的战略地位。1.4 大数据的前世今生

大数据通常的定义是:无法用现有的软件工具提取、存储、搜索、共享、分析和处理的、海量的、复杂的数据集合;同时,大数据是需要使用新的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优化处理能力的海量资产。它需要一些新的技术,而不能通过现有的技术来实现价值。这里面有几个关键信息:第一,必须使用新技术;第二,数据来源非常广泛、海量、复杂。同时,大数据可以帮助企业提升洞察力、决断力,带来商业价值。

大数据概念的提出是有时间节点的:2011年,麦肯锡正式使用了“BIG DATA”这个词,业界也认为2011年是大数据概念被正式提出的一年。这是大数据的历史。

大数据其实不是新鲜事物,虽然它的概念比较新。大数据在企业中一直有应用,它分为两部分:大交易数据、大交互数据。每家企业都有大交易数据,如财务数据、用户数据、经销商数据、员工数据等。在新的互联网时代还产生了很多交互数据,包括微博微信聊天数据、移动终端手机产生的数据、地理位置的数据等。这两部分数据共同融合成为全面大数据,一开始业界称之为非结构化数据,主要是互联网社交里产生的微博、视频、照片等数据。这三种数据都是大数据的组成部分。大数据有四个特点:数量比较大,来源比较多,速度要求比较快,精确性不高。(1)数量比较大。以前U盘的容量以兆计,后来以G计,现在是以T/P计。1TB是1024GB,我国国家图书馆藏书完全电子化之后数量是200TB,百度一天就有100TB的数量,如果把1TB打印出来,要放满五千万个四门书柜,我们现在一年产生的数据量是1.3EB,如果把它存在光盘里,摞在一起,可以从地球到月球好几次。(2)数据来源多样性。很多照片、视频、音频,从土豆,到Twitter,多了很多新的数据来源。还有日志数据,就是把系统操作过程都记录下来,可以主动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有没有黑客,有没有潜在的风险。现在很多P2P网站做理财、做信贷,它们的数据非常核心、非常关键,这个行业的安全隐患非常大,如果有黑客攻击进去把网站的数据偷取、修改,是非常危险的。这方面银行做得不错,银行业在IT方面的投入非常大,管控也非常好。(3)速度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大数据应用在股票市场、期货市场时。以股票市场为例,总不能等股民作决策之后才告诉他该买还是该卖,所以对数据处理时间的要求很高。有些企业也用过一些数据仓库,一般晚上更新一次,第二天早上再来看,这就不是实时的,但大数据很多都是要求实时的。(4)精确性价值低。大数据的单个点的精确性不高,但是从大量数据的整个过程分析中会看到一个趋势,比如一个人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手机在路上持续产生位置信息,单纯地看这些数据的某一个点是没有用的,但是如果看整个持续的过程,就可以知道这个人的移动轨迹,从而预测出他的目的地。

全球70%的人口在使用55亿个移动设备,其中有22亿人在使用社交网络,由此产生了海量的数据。但数据多了不代表都能用。现在技术的快速发展,达成了两个应用大数据的重要的技术条件:一个是存储的成本快速下降。另一个是处理计算的速度变快了,通过云计算体制的发展,计算能力增强了,成本也非常低。这两个关键因素推动了企业利用大数据的能力。很多企业管理者进行讨论时,都认为数据是新型的石油,石油需要加工才能产生价值,数据也是一样。原油要通过化工厂,炼化成各种化工材料,世界上80%到90%的东西都与石油有关,包括油漆、布料、手机塑料外壳等,数据也是一样,数据以后会无处不在,会是所有东西的重要来源。数据同时也是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结合点,现在市场上出现的虚拟现实的谷歌眼镜,就是要先模拟一个现实世界、先让现实世界数字化,再形成一些服务和产品给到消费者。

大数据带来更多数据的组合,企业就有了更多看待事物的角度。企业早期只能通过一些系统了解跟踪商业流程,现在则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分析描绘出用户的行为画像,未来通过物联网技术还可以看到一些设备的画像,通过可穿戴设备比如小米手环,可以了解个人的血压、血糖,血糖等信息,描绘出个人的生理画像。这样也可以提前发现疾病,比如血压一旦升高就发出预警。数据在人类生活的应用上还有更多的扩展和深化,比如宝宝出生的过程包括怀孕、医疗、交流等,都可以实现数据化。数据驱动工业才刚刚开始,包括互联网的应用,发动机上放一个传感器,不断把数据拿出来做分析,做效果图优化。数据将贯穿整个设备的生命周期。企业不只是在生产环节利用数据,还可以在使用环节应用数据,包括如何进行设备的维修、故障的诊断,如何对产品使用进行优化,如何回收再利用、再加工、再装配等。哪些环节可以复用,哪些环节可以调整,都可以通过数据非常清晰地看到。

数据可以来自于人,来自于移动设备,来自于移动互联网,企业从各方面都可以拿到好的数据。从发展趋势上来说,大数据的特点首先是可以处理的数量越来越多,随着技术的进步,处理能力在不断提升;其次是数据种类越来越多,包括以后还有各种感应器产品,可以感应温度、感应距离,包括智慧家庭,可以自动调整环境的温度,只要有人进来,就能根据人的特征做不同的调整;最后是数据越来越多,其中80%都来自于非结构化数据,比如互联网行为数据、社交数据、位置数据等。

传统企业的数据增长到互联网级别,再到物联网级别,最后数量是十的三次方的千倍增长。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多,“大”本身成为一个动态定义,现在以PB级为标准,以后可能是EB级,所以对大数据的“大”不能绝对化。

企业大数据包括了企业传统数据以及在各个维度延伸出来的新数据,它们共同组成大数据。传统数据和大数据有什么不同?传统数据一般是非常精确的、从企业内部搜集到的数据,同时数据量比较有限,而且存在比较明确的因果关系,通常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而大数据由于数据来源广泛,数据量非常大,所以通常用来研究各种因素的关联性,主要目的是进行合理的预测,研究未来会发生什么,目的不是寻找原因,而是寻找解决方案。例如,大数据用于反恐,用于银行防诈骗、用于设计怎么解决交通堵塞问题、发现流行病的发展趋势等。1.5 我国大数据的应用现状

要了解我国大数据的应用现状,主要看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看信息,看我国政府对“互联网+”的定位。库兹维尔有一个定义,“互联网+”是人类突破自身极限、超越智慧的技术。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没有网络就没有国家安全,所以没有信息化就没有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互联网技术、云、网端是社会化公共基础设施,云计算能力是国家综合实力、产业创新能力的关键体现。这是对“互联网+”技术的大的战略定位,国家的未来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石,就是信息化、现代化。同时,在互联网技术里面形成各种商业机会,政府要做一张网,构建统一的社会综合管理公共服务,以移动互联网为入口,以政府服务体系和服务内容,以数据形成统一后台,政府的定位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打造一个橄榄型、服务型的政府,所以国家层面对大数据的定位是非常高的。

另一方面看数据,数据是21世纪国家的战略资源,是互联网时代企业生产的要素,数据的来源、数据的计算能力、管理能力是企业核心的资源和竞争力。我国是人口大国、信息应用大国,有海量数据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