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看的全球通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6 23:42:02

点击下载

作者:【美】房龙,高雅译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给大家看的全球通史

给大家看的全球通史试读:

前言

汉斯与威廉:

当我十二三岁的时候,那位引导我爱上书籍和画画的舅舅,答应带我做一次永难忘怀的探险。我要跟他一起上到鹿特丹老圣劳伦斯教堂的塔楼顶上去。

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教堂司事拿着一把足以与圣彼得大教堂的钥匙相媲美的大钥匙,给我们打开了那扇通往塔楼的神秘大门。他说:“等你们下楼出来时,拉拉铃就行啦。”说完,在生锈的铰链发出的吱吱声中,他关上了门,将繁忙街道的喧嚣与我们隔绝开来,把我们锁进了一个崭新而陌生的世界里。

生平第一次,我感觉到了能听得见的寂静。当我们踏上第一段楼梯时,在我对自然现象的有限知识里面又增加了另一种发现——可触摸得到的黑暗。一根火柴为我们指引出向上的路。我们上到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直到我数不清是第几层,而前面的楼梯却仿佛无穷无尽,突然,我们眼前一片光明。这一层与教堂的顶部齐平,用作储藏室,散乱地堆放着许多古老信仰的圣像,这座城市的善良居民们在很多年前就弃绝了这种信仰,被抛弃的圣像上积满了厚厚的灰尘。那些对我们的祖先意味着生和死的重要事物,在这里沦为了废品和垃圾。勤劳的老鼠在这些雕像间搭了窝,永远警觉的蜘蛛还在一尊仁慈的圣像伸出的双臂间结了网。

再上一层楼梯,我们发现了光亮的来源。镶嵌着沉重铁条的巨大窗户,让这块又高又空旷的空间成为上百只鸽子的栖息地。风透过铁栅吹进来,带来了一种神秘而令人愉悦的音乐。那是从我们脚下传来的城市的噪声,但遥远的距离将它们过滤得澄澈而干净了。载重马车的辚辚声、嗒嗒的马蹄声、起重机和滑轮的辘辘声,还有那替代人力做着千百样不同工作的蒸汽机的咝咝声——它们加在一起混合成一种柔和的曲调,正好为鸽子颤动的咕咕声提供了优美的背景音乐。

楼梯到这一层就没有了,再往上要爬梯子。第一架梯子(它又旧又滑,你必须小心翼翼踩稳每一脚)之后,迎接我们的是一个崭新而伟大的奇迹——城市的时钟。我看见了时间的心脏。我听见了飞速流逝的时间那沉重的脉搏声,一秒、二秒、三秒,一直到六十秒。这时,随着一阵猛然的震颤声,所有的齿轮仿佛一齐停止了转动,被从永恒的时间长河中切割了下来。其实没有停止,它又开始继续,一、二、三,直到最后,许多齿轮一起摩擦,发出的巨大声响,从我们头上飘开去,告诉这个世界,现在是正午时分。

再上一层是许许多多的钟。有优雅的小钟,还有令人恐怖的大钟。房间正中是一口大钟,当它在半夜敲响,警告某处发生大火或洪水时,我总是吓得浑身僵硬。在寂寞庄严的氛围里,这口大钟仿佛正在回顾过去的六百年里,它和鹿特丹人民一道经历的那些欢乐和哀愁。围绕在它周边的是一些小钟,它们整齐排列的样子好像老式药店里摆放的大口瓶子。这些小家伙,每周两次会奏一些欢快的曲调,以愉悦那些进城赶集做买卖和探听世界新消息的乡民。在角落里,还有一口巨大的黑钟,孤独地蜷缩着,寂寞而严肃,这是报死亡的丧钟。

接着往上爬,我们再度进入一片漆黑当中,梯子也比我们刚才爬过的更危险,突然间,我们呼吸到广阔天地的清新空气了。我们到达了塔楼的最高点,头上是天空,脚下是城市——一个玩具般的城市。人们像蚂蚁似的匆匆来去,专注于自己的心思,忙着自己的事情。远处,在一片乱石堆外,是乡村宽广的绿色田野。

这是我对辽阔世界的最初一瞥。

从那以后,只要一有机会,我就上到塔楼顶上去自得其乐。登上楼顶是一件很费力气的事情,但体力上的付出却得到了充分的精神回报。

而且,我知道这份回报是什么。我可以极目远眺大地和天空,我可以从我好心的朋友——塔楼的看守人那里听到许许多多的故事,他就住在塔楼边隐蔽角落里的屋子,负责看守城市的时钟,也父亲般地呵护其他大小钟。他负责发出火灾的警报,还有大把悠闲的时间吸上一管烟,沉浸于自己的思想中。大约五十年前,他进过学校,基本没读过什么书,但他常年居住在塔楼之巅,可以吸收围绕在他周围世界的智慧。

他熟悉历史故事,对他来说那都是活生生的事情。“看那儿,”他会指着一处河湾对我说,“就是在那儿,我的孩子,你看见那些树了吗?那是为了拯救莱顿城,奥兰治亲王1挖开河堤,淹没大片田地的地方。”或者,他会给我讲老马斯河源远流长的故事,讲解这条宽阔的河流如何由便利的良港变成壮观的大马路。还有著名的德·勒伊特与特龙普的船队最后的出航,他俩为让大海成为人们自由航行的地方,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再看过去是一些小村庄,围绕在护佑它们的那座教堂四周。很多年前,这里曾是守护圣徒们的家。远处还能望见德尔夫斜塔,它高耸的拱顶曾目睹了沉默者威廉遭暗杀的过程,格劳秀斯2就是在这里开始了他最初的拉丁文语法学习的。再远一些,那长而低的建筑就是高达教堂,也是一位智慧超过国王军队的伟人的早年居住地,他就是被教堂收养的孤儿,举世闻名的伊拉斯谟3。最后,我们看到的是浩瀚海洋的银色边际,它与近在脚下的大片屋顶、烟囱、房屋、花园、医院、学校、铁路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而这些加在一起就是我们的家。但塔楼却赋予了这旧家新的启示。从塔顶上俯瞰下去,那些杂乱无章的街道和市场,工厂与作坊,变成了人类能力和目标井然有序的展示。更重要的是,纵览人类辉煌的过去,能使我们带着新的勇气,回到日常生活中,直面未来的种种难题。

历史是一座雄伟壮丽的经验之塔,它是时间在逝去的岁月中苦心搭建起来的。要登上这座古老建筑的顶端去一览众山并非易事。这里没有电梯,但年轻人有强健有力的双脚,能够完成这一艰苦的攀登。

在这里,我送给你们一把打开世界之门的钥匙。

当你们返回时,就会理解我为何如此热情了。亨德里克·威廉·房龙Part A莽荒到文明之光亚历山大帝国疆域图第01章人类历史舞台的形成

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大问号的阴影下面。

我们是谁?

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又将去向何方?

虽然过程缓慢,但是凭借着不懈的勇气和努力,我们已经把这个问号推得离远方的天际越来越远,越过那个边界,我们可能会在那里发现人类想要的答案。

但我们还并没有走多远。

我们知道的事情仍然少得可怜,但已然可以相当精确地推测出许多未知的事情。

在这一章里,我将告诉你,(根据目前最有把握的成果)人类最初出现的舞台是如何被搭建起来的。

如果我们以一定长度的直线来代表生物可能在我们星球上生存的时间,那么另外一根比它更短一些的直线则表示人类(或者至少是与人类相似的生命)在这个地球上存活的时间。

在地球上,人类是最晚出现,却是最早利用其大脑来征服自然力的生物。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计划研究人类而非猫、狗、马或其他任何动物的原因,这些动物,就它们自身而言,以它们各自的方式,在它们身后也留下了有趣的发展历史。

最早的时候,我们生活的这颗星球(就我们目前所知)是一个由燃烧着的物质构成的巨大球体,在无尽的宇宙中只是一朵微不足道的尘埃。逐渐地,在数百万年的发展过程中,地球表层燃烧殆尽,并覆盖上了一层薄薄的岩石。在这热气蒸腾的大地上,雨水不断地冲刷磨洗着这些毫无生机的岩石,坚硬的岩石逐渐瓦解为碎屑粉末,被汇集成细流的雨水带到了隐藏在峭壁之间的峡谷里。

终于有一天,阳光穿透了云层,照到了大地之上,发现了这个小行星竟遍布着一些小的水坑,而日后它们将发展成东西半球的浩瀚海洋。

随后的某一天,最美妙的奇迹发生了,曾经的死寂之中,生命诞生了。

第一个有生命的细胞开始漂荡在海洋上。

几百万年来,它就这么随着洋流漫无目的地漂荡着。

但是在此期间,它也进化出了各种习性,以便更好地适应地球上恶劣的环境。一些细胞最喜欢在湖泊和泥塘的深处生存繁衍。它们在从山顶上冲刷下来的湿滑沉积物中扎下根来,变成了植物。另外一些喜欢到处游荡,并长出了奇怪的有关节的腿,就像蝎子一样,随后它们开始在海底的植物之间爬行,穿梭于一些浅绿的、看起来像水母的生物之间。还有一些细胞(覆盖着鳞片),依靠着游泳的姿态,到处寻找食物,它们在海里渐渐地演化成各种各样的鱼类。

与此同时,随着这些植物数量的不断增加,它们必须寻找新的栖身之所,因为海底已经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它们了。它们不得不离开水域,在沼泽和山脚下的泥岸里安家。一天两次的涨潮,能让它们得到海水的滋润,而剩下的时间里,这些植物只好尽量充分利用周围的不利环境,并尝试在包裹着地球表面的一层薄薄的空气中生存下来。经过几个世纪的训练,它们终于学会了如何在空气中舒适地生活,正如它们曾经在水里那样。它们的体积变大了,进化成了灌木和大树,最终又学会了长出漂亮的花朵来吸引那些忙碌的、将种子传播到远方的蜜蜂和鸟儿的注意,直到整个地球被绿色的草原所覆盖,被大树的影子所笼罩。

此时一些鱼类也开始离开海洋,它们在用鳃呼吸的同时学会了如何用肺呼吸。我们称这些生物为两栖动物,即它们在陆地和水中可以一样自在地生活。第一只从你面前跳过的青蛙可以告诉你,身为两栖动物同时穿梭于水陆之间的快乐。

一旦离开了水,这些动物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适应陆地上的生活。其中的一些变成了爬行动物(像蜥蜴一样爬行的动物),它们与昆虫们一起共享森林的寂静。为了能更迅速地穿过松软的土壤,它们逐渐进化了四肢,身体也变得越来越大,直到整个世界都被这些庞然大物(很多生物学小册子中称之为鱼龙、斑龙和雷龙等)所占据,这些巨型生物能长到三十到四十英尺4高,它们跟大象在一起玩的时候,就像猫妈妈在逗自己的孩子一样。

一些爬行动物家族中的成员开始在树顶上生活,这些树往往有一百多英尺高。它们不再需要用腿来走路,但在树枝间跳跃却成为了必需。所以,它们把皮肤中的一部分进化成一种像降落伞一样的肉膜,可以从身体两侧伸展直到它们的小脚趾之间,逐渐地,在这层薄薄的肉膜上长出了羽毛,它们的尾巴也变成了掌握方向的舵,可以让它们从这棵树飞到那棵树上,最终它们进化成真正的鸟类。

接着,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所有的巨型动物在短时间内全部灭绝。我们不知道原因,可能是因为一次突然的气候变化,也可能是它们长得实在太过巨大,以至于行动困难,不能游泳,也不能走路或爬行,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近在眼前的肥美蕨类植物和树木,却因无法触及而活活饿死。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统治地球数百万年的巨型爬行动物帝国灭绝了。

接下来,地球开始被另一动物种类所统治。它们是爬行动物的后代,但与先祖截然不同的是,它们用母亲的乳房哺育自己的下一代,所以,现代科学称这些动物为“哺乳动物”。它们褪去了鱼类身上的鳞甲,也不像鸟类那样身上长满了羽毛,而是周身覆盖着一层毛发。这些哺乳动物进化出一些与其他动物相比更利于生存的特性,比如雌性动物会把受精卵藏于自己的体内直到孵化。而当时存在的其他动物则会将它们的子女暴露在严寒酷热的危险中,以及其他野兽的攻击下。哺乳动物会将它们的崽儿一直带在身边,在它们太弱小还不足以独自面对敌人时给予足够的保护。这样,年幼的哺乳动物就会有更多更好的生存机会,因为它们从母亲那里学到了很多生存技能。如果你曾看到过猫妈妈是如何教它的孩子照顾自己、洗脸、抓老鼠等,你就会明白了。

当然关于这些哺乳动物,我不需要告诉你太多关于它们的事情,因为它们就在你的周围。无论在街道上还是在家里,它们都是你日常生活的同伴,在动物园的铁栏杆后面,你还能看到一些你不太熟悉的表亲的尊容。

现在,我们来到了历史的岔路口,人类突然脱离了默然无趣、生死交替、了无尽头的生物历程,开始利用自己的智慧来掌控种族的命运。

有一种哺乳动物在寻找食物和发现住所方面远比其他同类要聪明得多,它学会了利用前肢来捕捉猎物,经过不懈的练习,它的前肢慢慢变成像手一样的爪子。又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它学会了如何利用后肢站立以保持身体平衡。(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动作,尽管人类已经有了上百万年直立行走的历史,但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还是要从头学起。)

这个物种一半像猿,一半像猴,但又比两者都进化得更高级,成为最成功的猎手,而且能在任何地域和气候条件下生活。为了安全起见,它们经常成群结伙地行动,学会了如何通过发出奇怪的声音来警告自己的孩子危险正在逼近,千百万年之后,它们开始利用自己喉咙里的声音来进行有目的的交谈。

尽管你可能觉得难以置信,但这种生物,就是你最早的“类人”祖先。第02章我们最早的祖先

谜一般的人类初祖

我们对于最初的“真正的”人类所知甚少,谁都没有见过他们的照片。在古老的土壤黏土层深处,我们有时能发现几块他们的骨头。这些碎骨与那些在地球表面消失已久的其他动物的骨头埋在一起。人类学家(渊博的科学家把人类视作动物王国中的成员之一,并将他们毕生的精力投入到这项研究中)拿到这些骨头,可以相当精确地重构出我们祖先最初的样子。

人类最古老的先祖是一种非常丑陋、毫无吸引力的哺乳动物。他身材矮小,比现代人要矮很多。烈日的光和寒冬刺骨的冷风使他的皮肤变成棕褐色,他的头部、四肢以及身体的大半部分,都覆盖着一层长而粗糙的毛发。他有着纤细但有力的手指,这让他的手看上去很像猴子的爪子。他的前额很低,下颚与那些用牙齿当刀叉的野生动物的下巴很像。他赤身裸体,也不会利用火,除了偶尔看到喷发的火山,给地球带来滚滚浓烟和四处流淌的炽热的熔岩。

他居住在阴暗潮湿的森林深处,直到今天,非洲的俾格米人(非洲和东南亚的一种矮小人种)还是如此。当他有阵阵来袭的饥饿感时,就会以生树叶和植物的根茎为食,或者从愤怒的小鸟那里偷走鸟蛋给自己的孩子吃。有时,经过长时间的耐心追逐,他也能抓到一只松鼠、野狗或者野兔之类的小动物。一般都是生吃肉类,因为他还没有发现用火烧烤过的食物会更美味。

白天的时候,这些原始人就在莽莽林海中四处潜行,寻找可吃的东西。一旦黑夜降临大地,他就把自己的妻儿藏到树洞里或者巨石的后面,因为凶猛危险的野兽遍布在他的周围,这些野兽习惯于夜间出动,为它们的配偶和崽儿寻觅食物,它们喜欢人肉的味道。这是一个凶残的世界,不是你吃了野兽,就是被野兽吃掉,人类生活得很悲惨,到处充满了恐惧和痛苦。

人类不仅要度过暴晒炙热的炎夏,也要熬过孩子有可能冻死在他怀抱里的寒冬。当他一旦受伤(追捕野兽时非常容易摔断骨头或者扭伤脚踝),没有人可以照顾他,只能悲惨地死去。

就像动物园里总会充斥着动物们林林总总、稀奇古怪的叫声一样,早期的人类也喜欢发出叽叽喳喳的怪叫。也就是说,他不断地重复着一些相同的莫名其妙的胡言乱语,因为他喜欢听到自己的声音。时间长了,他终于领悟到,当危险来临的时候,可以利用这种喉咙里发出来的声音提醒同伴。同时他还给予特定的尖叫声以具体的含义,比如“那儿有一只老虎!”或者“这边过来了五头大象”。然后他的同伴也以特定的声音回复他,表示“我看见了”或者“让我们赶紧跑开藏起来吧”——这大概就是原始语言的起源。

但是,就像我前面所说的,对于人类祖先的这些事我们知之甚少。早期人类没有工具,也不会修建房屋。除了几块锁骨和颅骨的碎片,他的生存和死亡都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这些碎骨告诉我们,几万年以前,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某种特殊的哺乳动物,他们与其他的动物完全不同,这些哺乳动物可能是从一种未知的类人猿进化而来,他们学会了用下肢直立行走,把前爪当成手来用,他们很可能与人类的祖先有着某种联系。

关于人类最早的祖先,我们知道的就这么多,其他的仍是未知的谜。第03章史前人类

史前人类开始为自己制造工具

早期人类不懂得时间的意义,在他们的记载中没有生日、悼亡日或结婚纪念日,他们甚至没有年、月、日的概念,但大体也能跟上四季变迁的节奏。因为他们留心到了,每个寒冷的冬天过后,都是温暖和煦的春天,接着会慢慢进入炎热的夏天,那时各种成熟的水果压弯树枝,野谷子结满穗等待着被人食用,夏天结束了,随着阵阵狂风扫落秋叶,许多动物也开始准备进入漫长的冬眠了。

但就在这时,一些反常甚至恐怖的事情发生了,这与气候变化有关。夏天温暖的日子姗姗来迟,各种果实也没有成熟,曾经绿草如茵的山顶如今也被一层厚厚的积雪所覆盖。

随后的一天早上,一大批野人突然从山顶上摇摇摆摆地冲下来。他们与住在附近的居民极不相同,个个瘦弱不堪,看起来一直在忍饥挨饿。他们嘴里发出别人完全听不懂的声音,像是在说他们饿了,想吃东西。当地的食物根本不足以同时养活原住民和这些新来的移民。几天之后,他们依然没有离开的打算,于是一场与原住民的惨烈战斗爆发了,他们用像爪一样的手和双脚厮杀,很多家庭都死于这场战斗,还有一些野人则逃回他们的山坡上去,然而却冻死于下一场暴风雪中。

但是,住在森林里的人也受到了极大的惊吓。他们还发现,与以往正常的天气相比,白天变得越来越短,夜晚则更寒冷而漫长。

终于,在两座高山的一条裂缝中,出现了星星点点的绿色小冰块。这些冰块迅速变大,成为一片巨型的冰川从山上直冲下来,巨大的石头被裹挟进山谷。在雷鸣般的响声中,冰川、泥土和花岗岩混合成一股股泥石流突然间呼啸而下,席卷了整个森林,史前人类在睡梦中就失去了生命,百年老树如碎木片般被大火点燃。随后,大雪纷纷扬扬地下了起来。

连绵不绝的大雪下了一个又一个月。所有的植物都冻死了,所有的动物都逃往南方去寻找温暖的阳光。人类背起年幼的孩子,跟动物们一起踏上了逃难之路。但是他们逃亡的速度怎么也赶不上那些野生动物,所以他们被迫面临两个选择,要么迅速想出逃生办法,要么直面死亡。看来他们还是选择了前者,因为在冰期,有四次毁灭性的灾难对地球上的人类构成了致命的威胁,而他们却设法在这恐怖之中生存下来。

首先,人类必须穿衣服御寒,不然就会冻死。于是,他们学会了怎样挖一些大坑并在上面盖一层树枝和树叶,通过这些陷阱他们能捕捉到狗熊和鬣狗,再用石头砸死这些掉进陷阱的猎物,它们的皮毛就会被人类制成大衣来给自己和家人御寒。

接下来是解决住的问题。这个很简单,许多动物都有睡在黑黢黢的山洞里的习惯,人类现在学会了模仿它们,并把这些动物赶出温暖的山洞,自己住了进去。

尽管有毛皮大衣穿、有山洞住,但这种气候对大部分史前人类来说也还是太严酷了。很大比例的老人和小孩被冻死。这时,一位天才想出了用火御寒的主意。他出去打猎的时候,曾经遇到过森林火灾,自己差点被大火烤焦。但同时他也发现,火不仅仅是一个危险的敌人,它还可以成为人类的好朋友。他把一棵枯树拖进栖身的洞穴,并用一根燃烧着的树枝点燃了那棵枯树。火让黑暗阴冷的小山洞瞬间就变成了温暖的小房间。

有一天晚上,一只死鸡掉进了火堆。开始这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鸡肉被烤熟后香味扑鼻,人们才发现,烤熟的肉食比生吃要美味得多。于是,他们抛弃了长久以来跟其他动物一样吃生肉的习惯,开始学会了烧烤食物。

就这样,千万年又过去了。只有那些头脑最灵活的人存活了下来,他们不得不日夜与寒冷和饥饿抗争。环境逼迫他们发明并使用工具,他们学会了怎么把石头磨成锋利的石斧和石锤。漫长的寒冬教会他们必须储存大量的食物。后来他们发现,黏土能够制成碗和罐子,并且放在太阳光下照射就会变硬,然后可以使用。这样,能毁灭人类的冰期却成为人类最伟大的老师,因为它逼迫着人类不停地思考。第04章象形文字

埃及人发明了写字的艺术,有文字记录的历史开始了。

那些生活在欧洲大陆荒野上的祖先,迅速地学习着很多新事物。可以肯定地说,到了某个时机,他们就会摆脱原始野蛮的生活方式,然后发展出自己的文明。但是突然间,与世隔绝的状态终结了,他们被发现了!

这位旅行者来自神秘的南方大陆,他勇敢地横渡大海,翻过沿途的高山,来到了欧洲大陆,发现了这些野蛮人。他来自非洲,他的故乡在埃及。

早在数千年前,刀叉、车轮、房屋等还是西方人的梦中之物,尼罗河谷的埃及已经有了高度发达的文明。现在,让我们暂时放下我们那些还在穴居状态中的远祖,先来地中海的南岸和东岸参观一下,那里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祥地。

古埃及人教会了我们很多事情。他们是优秀的农民,知晓灌溉的一切事宜。他们建造的神庙不仅为后来的希腊人所模仿,还是我们现代膜拜的教堂最初的模式。他们发明的日历,被后世证明是精确计量时间的有效工具,稍加改良之后,一直沿用到今天。最重要的是,埃及人学会了为子孙后代保留语言的方法,他们发明了文字。

如今,我们习惯了每天读书、看报、浏览杂志,以至于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读书写字在世界上是从来都有的事情。但事实上,书写——人类最重要的发明,在历史上还是最近的事情。如果没有那些书写下来的文献,我们人类与猫猫狗狗并没有区别。它们因为不会书写,只能教给下一代一些最简单的事情,而不能把更多的生存经验保存下来。

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人来到埃及,他们发现整个尼罗河谷遍布一种奇怪的小图案,看上去似乎跟整个国家的历史有关。但古罗马人对认可“外国的”东西都不感兴趣,也对这些古怪的图案没有刨根问底的兴趣。这些图案雕刻在神庙和宫殿的墙上,还有的描画在无数纸草上。最后一个懂得这种神圣宗教艺术、会画这些图案的埃及祭司,在几年前就已经去世了。失去独立主权的埃及,成为一座装满重要历史文献的大仓库,没有人能够破译其中的秘密,这些文献看上去对人或动物都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十七个世纪过去了,埃及依然是一片神秘的土地。直到1798年,一位姓波拿巴的法国将军正好率部队路过东非,准备对英属印度殖民地发动攻击。他还没能越过尼罗河,此次出征就失败了。但非常凑巧的是,这次著名的法国远征却在无意之中解开了古埃及图像文字的难题。

一天,一位年轻的法国军官,厌倦了罗塞达河(尼罗河的一个河口)边窄小城堡里的单调生活,决定利用几小时的空闲时间到尼罗河三角洲的古废墟去溜达一番,翻检古文物。瞧!他发现了一块让他迷惑不解的石头。与埃及的其他东西一样,这块石头上面也刻有很多小图案。但这块特别的黑玄武岩石板与此前发现的其他所有物件都不同,它上面刻着三种文字,其中之一是希腊文。而希腊文是人们所熟知的,于是他推理道:“只要将希腊文的意思与埃及文字相比较,这些小图案的秘密马上就能揭晓了。”

这个计划听起来十分简单,但人们却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才揭开这个谜底。1802年,一位叫商博良5的法国教授开始对比那块著名的罗塞达石上的希腊文和埃及文。直到1823年,他宣布自己破译了石头上14个小图案的意义。没过多久,他因为过度劳累而去世,但埃及文字的基本原则已经为世人所知了。

今天,我们对尼罗河谷的故事比对密西西比河畔的历史更加耳熟能详,这是因为我们拥有了这个地方四千多年文字记录的历史。

因为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象形文字”的原意是“神圣的书写”)在历史上扮演了如此重要的角色,其中有几个字经过变动之后甚至出现在我们现代的字母表中。所以,你应该知道一些这个五千年前使用的相当卓越的文字系统,它将当时的语言保留下来传给了后世。

当然,你知道符号语言是什么。我们西部平原上的每个印第安部落的故事都有专门的一章,来介绍他们用奇怪的小图案表述的信息,这些小图案告诉伙伴们多少头野牛被杀,多少猎手参加某个聚会之类的。一般而言,这些信息的内容是不难被理解的。

然而,古埃及文字不是简单的图像语言,居住在尼罗河畔的聪明的人们早就跨越了这一原始阶段。他们的图案所表示的不仅是其本身的意思,还有更深的含义。现在,我尝试着给你解释一下。

假设你就是商博良,你正在研究一沓写满了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纸草。突然,你看见一个图案,画的是一个男人拿着一把锯。你会说:“很简单啊,它的意思当然是指一个农夫拿着锯出去伐木。”然后,你又拿出另外一张纸草,它讲的是在八十二岁高龄才去世的皇后的故事。在这个句子中间,再次出现了那个男人拿着一把锯的图案。八十二岁的皇后当然不会去使用锯的,这个图案肯定有其他的含义。但,到底是什么呢?

这就是法国人商博良最终为我们揭示的谜底。他发现,古埃及人是第一个运用我们称之为“表音文字”的人,这种文字系统能再现我们口语单词的声音,只需要借助很少的几个点、横、撇、捺,就能将我们的口头语言以书面语言的形式记录下来。

让我们回到一个男人拿着一把锯的图案上。“锯”(saw)这个单词,既可以表示你在木工店看见的一件特定工具,又可以表示动词“看”(to see)的过去时。

在几百年的时间里,这个单词发生的变化是这样的:首先,它只代表着图案中所显示的特定工具“锯”。后来,这个意思渐渐丢失了,它成为一个动词的过去式。又过了几百年,古埃及人把这个图案的两种意思都不要了,取而代之的是成为一个特定的字母:“S”。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就会明白我说的意思了。这里有一个现代的英文句子,用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表述是这样的。

图案既可以表示你看东西的眼睛,也可以表示“I”,也就是现在跟你说话的“我”。

图案表示一种采蜜的昆虫(蜜蜂),或者代表动词“to be”,意思是“存在”。同样,它逐渐变成了“成为”(be-come)或“举止”(be-have)之类动词的前缀。在上图那个句子中,这个图案紧随其后,它的意思是“树叶”(leaf)、“离开”(leave)或者“存在”(live),这三个词的英文发音是一样的。

接下来的图案“眼睛”,前面已经讲过它的意思了。

最后,你看到的图案是,一只长颈鹿。这个词属于古代埃及图像语言保留的一部分,而象形文字就是从这种古老的图像语言中发展而来的。

现在,你可以很容易地读出这句用象形文字写的话。“我相信我看见了一只长颈鹿。”

发明这种文字体系后,古埃及人又用了数千年的时间不断完善它,直到他们能够用这种文字记录任何想表达的东西。他们用这种“表音文字”跟朋友传递消息,记录商业账目和自己国家的历史,以便后人能从过去的失误中汲取经验教训。第05章尼罗河河谷

人类文明始于尼罗河河谷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因饥饿而四处觅食的历史。哪里食物丰足,人们就迁移到哪里去安家。

尼罗河河谷在很早以前就名声远扬了。从非洲内陆到阿拉伯沙漠再到亚洲西部,人们蜂拥而至,来分享那里富饶的农田。这些外来者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称自己为“雷米”或“人”,就像我们有时称美国为“上帝的国土”一样,他们有充足的理由感激命运之神,将他们带到了这块狭长的河谷地带。每年夏天,尼罗河泛滥,将两岸的谷地变成浅湖,当洪水退去,留下几英寸肥沃的泥土覆盖在所有的农田和草地上。

在埃及,仁慈的尼罗河做到了需要上百万人才能做到的事情,养活了人类历史上有记载的人口第一大的城市。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耕地都处于河谷地带,但通过一个由许多小运河及吊杆组成的复杂提水系统,可以把河水从河面引至堤岸的最高处,再由一个更精密的灌溉沟渠网,将水分配到各处的农田。

当史前人类还需要把一天中的十六小时用于搜集食物,来喂饱自己和部落成员时,埃及的农民和市民却可以享受一定的休闲时间了。他们用这些闲暇时间来给自己制作很多仅具装饰性而没有任何实用价值的小东西。

不仅如此,有一天,他们发现自己的头脑能够产生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念头,这些想法与平时的吃饭、睡觉或者为孩子找个栖身之地等都毫无关系。埃及人开始探索那些他们平时遇到的奇怪的问题。星星来自哪里?那些让自己心有畏惧的电闪雷鸣究竟是谁制造的?是谁让尼罗河水如此规律地按时涨落,使得日历可以据此制定出来?还有他们自己,被死亡和疾病团团包围,却能幸福快乐地生活的奇怪小生物,又是谁呢?

他们问了许多这样的问题,有些人则亲切地走上前来,尽其所能地解答,古埃及人称这些人为“祭司”,他们成为古埃及人中思想的守护者,并因此得到了人们极大的尊敬。他们学识渊博,被委以用文字书写历史的神圣任务。他们认为在世界上,人们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这会给人带来坏处。他们要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未来的世界,到那里,人的灵魂将定居在西部的群山之外,并向掌管万物生死的奥西里斯6汇报自己生前的所作所为,他有权根据人们的行为来做出裁决。事实上,祭司们太过于强调在大神伊西丝7和奥西里斯统治下的来世生活,以至于古埃及人开始认为,今生微不足道,只是为来世做的短暂准备而已,他们甚至将这富饶的尼罗河谷变成了一块奉献给死者的国土。

但奇怪的是,古埃及人渐渐相信,一个人如果失去了今世赖以生存的寄身之躯,他的灵魂也就不可能进入奥西里斯的国度。因此,当一个人去世的时候,他的亲属们就会马上对其尸体进行处理。给他涂上香料和药物防腐,然后,放在氧化钠溶液里浸泡几个星期,再填以树脂。在波斯语里,树脂这个单词是“木米乃”(Mumiai),所以经过防腐处理的尸体便被称为“木乃伊”(Mummy)。木乃伊用特制的亚麻布层层包裹起来,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特制棺材中,然后运往死者最后的长眠之地。不过,埃及人的坟墓倒是像一个真正的家,在那里,尸体周围摆放着各式家具和乐器(以打发等待进入奥西里斯国度的沉闷岁月),还有厨师、面包师和理发师的小雕像环立四周(这样,这个黑暗住所的主人就能体面地梳洗、进食,而不至于蓬头垢面地四处乱走)。

最初,这些坟墓被建造在西部山脉的岩石里面,但随着埃及人向北迁移,他们不得不在沙漠里为死者建造坟墓。然而,沙漠里充满了残暴的野兽和同样残暴的盗墓贼,他们强行闯进墓室,乱动木乃伊,或者偷走随葬的珠宝。为防止这种亵渎死者的行为发生,古埃及人习惯了在死者的坟墓之上建起一座小石冢。这些小石冢开始逐渐变大,因为有钱人建造的石冢总是比穷人的高,他们互相攀比,都争着要建最高的石冢。最终,纪录的创造者是公元前13世纪的埃及胡夫法老,也就是古希腊人所说的奇阿普斯王。他的陵墓高达五百多英尺,被希腊人称为金字塔(因为在古埃及语中,“高”为Pir-em-us,即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占地超过十三英亩8,这个数字相当于圣彼得大教堂占地面积的三倍,而这座教堂是基督教最大的建筑物。

在二十多年漫长的时间里,超过十万人辛勤劳作,将必需的石材运过尼罗河(他们是如何做到的,我们至今仍无从知晓),再多次拖着巨石穿过无垠的沙漠,最后将其吊装到合适的位置。胡夫金字塔的建筑师和工程师们异常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直到今天,虽然几千吨巨石从各个方向重压了数千年,但是通往金字塔陵墓中心的狭长过道丝毫未变形。第06章埃及的故事

埃及的盛衰

尼罗河是人类的好朋友,可有时候,它又像一位严厉的监工,教会了生活在两岸的人们“团队合作”的精神。他们通过合作来建造灌溉沟渠,修筑防洪堤坝。同时,也学会了如何与自己的邻居和睦相处,他们的这种互利互惠的关系逐渐就发展成了一个有组织的城邦。

后来,有一个人的权力和威望日渐显赫,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这个社区的领袖,当西亚那些出于妒忌的邻居闯入这个富饶的河谷时,他还担当了抵御外敌的军事首领。顺理成章地,他成为了当地的国王,统治着从地中海沿岸到西部山脉的广袤土地。

然而,古埃及法老(法老意为“住在大宫殿里的人”)们的种种政治冒险活动,很少能引起那些吃苦耐劳的农夫的兴趣。只要国王不强征超过他们接受范围的税赋,他们就愿意接受法老们的统治,如同接受敬爱的大神奥西里斯一样。

然而一旦某个外族入侵者闯入,剥夺了他们的所有,情况就会变得有所不同。在过了两千年的独立生活之后,一个名为喜克索9的野蛮的阿拉伯游牧部落闯入了埃及,统治了尼罗河河谷达数百年之久。喜克索人极不受当地人欢迎,同样被极度憎恶的还有希伯来人,他们经长期流浪,穿过沙漠来到埃及的歌珊地10定居。可他们却是入侵者喜克索人的帮凶,充当喜克索人的收税人和公务员角色。

但公元前1700年后不久,底比斯11的人民发动起义。经过长期的斗争,喜克索人被逐出尼罗河谷,埃及又一次获得解放。

一千年之后,当亚述12人征服整个西亚时,埃及沦为了沙达纳帕路斯(亚述帝国的末代君主)帝国的一部分。公元前7世纪,埃及再度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接受居住在尼罗河三角洲塞易斯城国王的统治。但在公元前525年,波斯国王冈比西占领了埃及。到公元前4世纪,波斯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也随之成为了马其顿的一个行省。后来,亚历山大大帝的一位将军在埃及自立为新埃及之王,定都亚历山大城,开创了托勒密王国。至此,埃及又一次获得了名义上的独立。

最终,在公元前39年,罗马人来了。埃及最后一代女王克娄巴特拉竭尽全力挽救自己的国家。她的美貌和魅力倾倒了罗马的将军们,其威力甚至大于数个埃及军团之和。先后有两位罗马的最高统治者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公元前30年,奥古斯都13——恺撒的甥孙兼继承人,登陆亚历山大城。他并没有像自己过世的舅公一样被这位妖艳女王的美色所迷惑,而是毫不犹豫地歼灭了女王的军队,但他饶过克娄巴特拉一命,打算把她作为战利品之一,在返回罗马城的凯旋仪式上游街,供罗马市民欣赏。克娄巴特拉得知这一计划后,便服毒自杀了。埃及从此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第07章美索不达米亚

东方文明的第二个中心

现在,我将带你到最雄伟的金字塔之巅,让你想象自己拥有一双鹰一般锐利的眼睛。你的目光看向很远很远的地方,越过大漠的漫漫黄沙,你将看见一片绿色的国土在闪烁着光芒。它坐落于两条大河之间的一个河谷,在《旧约全书》中被称为乐土。这块充满神秘感的仙境被希腊人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国土”。

这两条河的名字分别是“幼发拉底河”(巴比伦人称其为普拉图河)和“底格里斯河”(也叫迪克拉特河)。它们发源于亚美尼亚白雪皑皑的群山之中,那里是挪亚方舟途中曾驻足休息的地方。河水缓慢地流过南部的平原,直到它们抵达波斯湾泥泞的海岸。它们养育着两岸的人民,并将西亚干旱的沙漠地区变成了肥沃的花园。

尼罗河谷之所以能吸引人们,是因为它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这块“两河之间的国土”也同样备受青睐。这是一块充满希望的土地,来自北部高山的居民和游荡在南部荒漠的部落都曾试图占领它,宣称这是自己的领地,拒绝外人的进入。山区居民与沙漠游牧部落的长期争夺导致了无休无止的战争。只有最强悍、最勇敢的人才能够存活下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美索不达米亚会成为一个最强壮种族的家园,他们能够创造一个在各方面都足以与古埃及比肩的伟大文明。第08章苏美尔人

苏美尔人用刻在泥版上的楔形文字,给我们讲述了闪米特人的大熔炉——亚述和巴比伦王国的故事。

15世纪是一个航海大发现的世纪。哥伦布想要找到一条通往香料群岛的水路,却意外地来到了美洲新大陆。一位奥地利主教出资组建了一支探险队,向东方去探寻莫斯科大公的家园,却无功而返。直到一代人之后,西方人才首次造访了莫斯科。与此同时,一个名为巴贝罗的威尼斯人考察了西亚的古迹,并带回有关一种神秘文字的报告。这种神秘的文字有一些刻在伊朗谢拉兹14地区众多庙宇的石壁上,但更多的是刻在无数烘干的泥版上。

不过,此时的欧洲无暇顾及这些事情,直到18世纪末,第一批“楔形文字”泥版(之所以如此称呼,是因为该文字的笔画呈楔状)才被一个名叫尼布尔的丹麦勘测员带回欧洲。后来,一位极富耐心的德国教师格罗特芬花了三十年时间,才破译了前面的四个字母,分别是D、A、R和SH,合起来正是波斯国王大流士的名字。时间又过了二十年,英国官员亨利·罗林生发现了著名的贝希斯顿岩壁楔形文字,这才为我们破解这种西亚文字提供了一把关键的钥匙。

与破译这些楔形文字的难题相比,商博良的工作还算轻松。古埃及人至少运用了图像。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最早的居民苏美尔人,想出了把他们的文字刻在泥版上的主意,他们完全放弃了象形文字这条道路,而是逐渐演变出一种全新的V形文字系统,尽管这种文字系统是由象形文字演化而来,但你基本看不出它与象形文字之间的任何联系。我举几个简单的例子,你就能明白我说的意思。最早的时候,将一颗“星”用钉子刻在砖上,它的形状是这样的:然而,这个图案太烦琐了。不久之后,当这个星的图案又添加进“天空”的意思时,该图案便被简化成这让人更难看懂了。同样,一头“牛”的写法从,一条“鱼”从“日”最初是平面的圆圈,后来变为。如果我们现在仍然沿用苏美尔人的写作方式,我们就会把画成。这种记录我们想法的文字系统看上去非常复杂,但在三千多年的时间里,苏美尔人、巴比伦人、亚述人和波斯人,以及所有那些曾生活在两河流域富饶土地上的种族,无一例外地使用过这种文字。

美索不达米亚的故事交织着连绵不断的战争与征服。最早的时候,苏美尔人从北部来到这里,他们是生活在山区的白种人,习惯于在山顶之上祭祀他们的众神。在进入这块平原地区之后,他们开始堆造人工的小山丘,并在山丘顶上修建祭坛。他们不知道如何建造楼梯,于是将倾斜的长廊环绕高塔。现在,我们能在大火车站看到通过上升的回廊连接不同楼层,就是现代的工程师借用了这个创意。可能还借用过苏美尔人的其他创意,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而已。后来,苏美尔人完全被占领两河流域的其他种族同化,再也找不到踪迹。然而,他们建造的高塔依然屹立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废墟之中。犹太人在流浪途中经过巴比伦时看见了这些宏伟的建筑,便把它们称为巴别塔,也称通天塔。

公元前40世纪,苏美尔人进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很快他们就被后来的阿卡得人所征服。阿卡得人是阿拉伯沙漠世界里讲同样方言的诸多部落中的一支,这些部落被通称为“闪米特人”,因为在古老的年代,人们认为他们是挪亚三个儿子之一——“闪”的直系后裔。又过了千年,阿卡得人被迫臣服于另一个闪米特人的沙漠部落——阿摩利人。阿摩利人拥有一位伟大的国王——汉穆拉比。他在圣城巴比伦为自己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并向其子民颁布了一部法律《汉穆拉比法典》,这让巴比伦成为古代世界中管理最完善的帝国。接着到来的是赫梯人,在《旧约全书》里也有这样的记录,赫梯人掠夺了这块富饶的河谷,并摧毁了所有他们不能带走的东西。没过多久,他们被信仰沙漠之神阿舒尔的部族征服,这个部族称自己为亚述人。亚述人以首都尼尼微为中心,建立了一个地域广阔并十分可怕的巨大帝国,它征服了整个西亚与埃及,并向其统治下的无数种族征收赋税。直到公元前7世纪,同为闪米特部族的迦勒底人重建了巴比伦,并使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首都。迦勒底人最著名的国王尼布甲尼撒非常鼓励科学研究,我们当代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都是从迦勒底人发现的最基本的原理中发展而来的。公元前538年,一支野蛮的波斯游牧部落侵入了这块古老的土地,推翻了迦勒底人的帝国。两百年后,亚历山大大帝又征服了他们,把这块富饶的河谷、众多闪米特部族的大熔炉,变成了马其顿帝国的一个行省。随后来的是罗马人,紧接着是土耳其人。而美索不达米亚,这个世界文明的第二个中心,终于沦为了一片广漠的荒原,只有那些巨大的土丘,在述说着这块古老土地昔日的光荣与沧桑。第09章摩西

犹太人的领袖摩西的故事

公元前20世纪的某一天,一支不甚重要的闪米特小游牧部落离开他们古老的家园——幼法拉底河口的乌尔地区,踏上了流浪的旅程,试图在巴比伦王国找到一块新的牧场。他们被国王的士兵驱逐,不得不一路向西流浪,以期找到一块可以让他们定居的无主土地。

这支游牧部落被称为希伯来人,或者我们也可以叫他们犹太人。他们流浪了很多地方,经过很多年的悲惨漂泊之后,终于在埃及得到了一小块栖身之地。在埃及居住的五个多世纪里,他们一直与当地居民和睦相处,直到后来这个接纳他们的国家被喜克索人占领时(参见《埃及的故事》一章),他们转而竭力地服务于外国侵略者,以使自己的牧场得以保全。但是当喜克索人被赶出尼罗河谷之后,犹太人的悲惨时代来临了。他们被贬为奴隶阶层,被迫在皇家大道和金字塔工地上劳作。并且,由于边境线上有埃及士兵的严密看守,逃跑对犹太人来说也是根本不可能的。

历经多年的磨难之后,一位名叫摩西的年轻犹太人把他们从悲惨命运中解救出来。摩西曾长时间居住在沙漠里,在那里他学会了先祖们的传统美德,他们拒绝城市生活,拒绝被外来文明中的安逸和奢侈生活所腐蚀。

摩西决定唤回族人对祖先们质朴美德的热爱。他成功地躲过了埃及追兵的包围,带领族人来到西奈山脚下的平原地带。在漫长而孤单的沙漠生活中,他对闪电与风暴之神充满了敬畏。这位神统治着最高天庭,牧羊人的生命、取火和呼吸都依赖于他。这个神是西亚广受崇拜的众神之一,名为耶和华。通过摩西对族人的谕示,耶和华成为了希伯来民族唯一的精神主宰。

一天,摩西从犹太人的营地消失不见了,有传言说他是带着两块粗石板出去的。当天下午,山顶上乌云蔽日,狂风暴雨骤然而至,四处漆黑一片,人们连山顶都看不到。但是当摩西返回来时,看啊!那两块粗石板上已经刻满了耶和华在电闪雷鸣中对以色列民族的叮嘱。从那一时刻起,耶和华被奉为犹太人命运的最高主宰,唯一的真神,他吩咐犹太人遵从十诫这一训示,去过圣洁的生活。

他们跟随摩西继续穿越沙漠,服从于摩西所作的所有训示,包括告诉他们该吃什么、喝什么以及怎样做才能在炎热气候中保持身体健康。所有这些,他们都一一遵从。最终,经过多年的艰难跋涉,他们来到了一块快乐而富饶的土地。此地名为巴勒斯坦,意思是“腓力斯人之地”。腓力斯人是克里特人的一个小部落,他们被赶出自己的岛屿后,就在西亚海岸定居下来。很不幸的是,此时巴勒斯坦的内陆已经被另一支闪米特部族迦南人所占据。但是犹太人奋力前进,进入山谷,建立起自己的城市,并建造了一座敬奉耶和华的宏伟庙宇,他们把庙宇所在的城市命名为“耶路撒冷”,意思是“和平之乡”。

至于摩西,此时的他已经不再是犹太人的领袖了。他从远方望见了巴勒斯坦的群山,然后永远地闭上了他疲倦的双眼。他一直虔诚而勤勉地工作来效忠于耶和华,不仅帮助族人摆脱了外国人的奴役,带他们到了一个自由独立的新家园,而且还使犹太民族成为世界史上第一个信奉单一神教的民族。第10章腓尼基人

腓尼基人为我们创造了字母

腓尼基人是犹太人的邻居,同属闪米特部族。在很早的时候,他们就在地中海沿岸定居下来,并修筑了两座防备坚固的城市——推罗和西顿。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垄断了地中海西部的贸易。他们的船只定期开往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甚至还冒险地穿过直布罗陀海峡,到锡利群岛去采购锡。无论去到哪里,他们都会在当地建立起被称为“殖民地”的小型交易站点,而这些殖民地很多都是现代城市的前身,比如加的斯和马赛。

腓尼基人买卖一切有利可图的东西,他们从来不会因为内心不安而受到折磨。如果我们相信他们的邻居所说的每一句话,那么腓尼基人从来不知道诚实和正直的概念。他们把装得满满的钱箱当成是所有正派公民的最高理想。事实上,他们是极不招人喜欢的,也从未交到过任何朋友。然而,他们却给后世留下了一笔伟大的遗产——他们创造出了字母。

腓尼基人熟知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不过他们觉得这些歪斜的笔画既笨拙又浪费时间。他们是讲求实际的生意人,不能把大量的时间花在雕刻这些烦琐的字母上。于是他们开始新的文字创作,发明了一种全新的、远胜于之前的新文字体系。他们从埃及的象形文字中借来几个图案,并将楔形文字的部分字形简化,舍弃了旧有文字的优美外形,转而追求书写的速度和效率。终于,他们将数千个不同的文字图案简化成短小而方便书写的22个字母。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字母越过爱琴海进入希腊。希腊人在这个系统中添加了几个他们的字母,并把这改进后的文字体系带到了意大利。罗马人对字母的外形稍加修改,又将它们教给了西欧当时的野蛮部落,而这些野蛮人即我们的祖先。这也使得这本书是以腓尼基人的字母文字书写,而不是埃及的象形文字或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第11章印欧人

印欧语族的波斯人征服了闪米特人与埃及人的世界。

古埃及人、巴比伦人、亚述人和腓尼基人的世界已经存在了将近三千年。这些富饶河谷地带的古老部族日渐变得衰朽而疲惫。当一支精力焕发的新兴种族在地平线上出现时,他们覆亡的命运便已经注定了。我们称这个新种族为“印欧语族”,因为它不仅征服了欧洲,而且还使自己成为今天我们所知的英属印度的统治阶层。

这些印欧种族人与闪米特人一样,同属于白种人,但他们所说的语言完全不同,这种语言被认为是所有欧洲语言的共同母语,只有匈牙利语、芬兰语及西班牙北部的巴斯克方言例外。

当我们最早听说印欧人时,他们已经在里海沿岸居住了多个世纪。直到有一天,他们突然收拾好帐篷,开始向北流浪,寻找新的家园。他们中的一些人进入了中亚的群山中,几个世纪以来,一直生活在环绕伊朗高原的山峰间。这也是印欧人又被称为雅利安人的原因。其他人则朝着日落的方向一直走,最终占据了整个欧洲平原。在讲到希腊和罗马的故事时,我将详细告诉你这段历史。

此刻,我们先顺着雅利安人这条线继续下去吧。在他们的伟大导师查拉斯图特拉(又名琐罗亚斯德)的带领下,许多雅利安人离开了山中的家园,沿湍急的印度河而下,一直来到海边。

剩余的人则更愿意留在西亚的群山中,他们在此建立了米堤亚人和波斯人的半独立社区。这两个民族的名字,都是我们从古希腊的史书中发现的。在公元前7世纪,米堤亚人建立起自己的米堤亚王国。但是当安善部落的首领居鲁士成为所有波斯部族的国王时,他消灭了米堤亚王国。随后开始踏上了征伐的路程,不久他及他的子孙便成为了整个西亚及埃及无可争议的统治者。

事实上,这些印欧种族的波斯人凭借他们超凡的精力,将远征一直向西推进,并连连获胜。很快,他们便与另一个印欧种族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这个种族于数世纪前迁入欧洲,并占据了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岛屿。

这些冲突导致了希腊和波斯之间三次著名的战争,在战争期间,波斯国王大流士和泽尔士先后率兵侵入希腊半岛的北部,他们在这块土地上大肆劫掠,并竭力想要在欧洲大陆站稳脚跟。

但这次他们并没有成功。雅典的海军证明了自己是战无不胜的,通过切断波斯军队的补给线,希腊的水手迫使亚洲的入侵者退回了他们的基地。

这是亚洲与欧洲的第一次交锋,一方是古老的导师——亚洲,一方是年轻气盛的学生——欧洲。本书的其他章节还将给你讲述东西方是如何一直交战,直到今天。第12章爱琴海

爱琴海的人民将古老亚洲的文明带到了蛮荒的欧洲

当海因里希·谢里曼还是个小孩的时候,他父亲给他讲了特洛伊的故事。他被这个故事深深地迷住了,于是立下志愿,等自己长大到能够离家远行的时候,他就会前往希腊去“寻找特洛伊”。虽然他只是梅克伦堡村一个贫穷的乡村牧师家的儿子,但这并没有动摇他的决心。他知道寻找特洛伊需要花费很多钱,所以决定先富足起来,再去做考古挖掘的工作。事实上,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赚到了一大笔钱,当这些钱足够装备一支探险队的时候,他就启程前往小亚细亚的西北角,那个他认为特洛伊城旧址的所在地。

在古老的小亚细亚角落里,有一座高土丘,那里被满是谷物的土地覆盖。据当地的传说,这里就是普里阿摩斯王的特洛伊城故址。谢里曼的热情高涨,甚至超越了他的考古知识,在探险队没有初步勘测的情况下,便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挖掘工作,以至于速度过快,使他与自己梦寐以求的城市失之交臂。他的壕沟径直穿越了特洛伊城的中心,将他带到了深埋于地下的另一座城市的废墟,而这座城市比荷马描写的特洛伊城至少还要古老一千年。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如果谢里曼只找到几把打磨过的石锤或者几个粗陶罐,没人会为此吃惊。人们会将这些器物与在希腊人到来之前定居此地的史前人类联想在一起的。可事实上,谢里曼并没有发现这些东西,而是在废墟里发现了做工精美的小雕像、贵重的珠宝首饰以及希腊人不曾见过的带有精美图案的花瓶。根据这些发现,谢里曼大胆提出,距那场宏大的特洛伊战争一千年之前,爱琴海沿岸就有一个神秘的种族定居在此。他们在许多方面都比入侵他们国土的希腊野蛮部落要优越得多,但这些文明却不幸被侵略者吸收、摧毁直到他们的种族覆灭。他的推测最后被证实是正确的。19世纪70年代末,谢里曼见到了迈锡尼15废墟。这些废墟古老到让有悠久历史的古罗马都惊叹。在一块用小圆石围起来的平坦石板下,谢里曼再度发现了令人惊羡的藏宝库。留下这些宝物的仍是那个早于希腊人一千年的神秘种族。他们在希腊海岸到处修筑城市,其城墙高大、厚实、坚固,被古希腊人敬羡地称为“诸神之作”。在古希腊,像天神一般在山峰间掷球的巨人,才能完成这样伟大的工程吧!

对这些废墟进行一番详细的研究,笼罩在众多遗迹上的神秘面纱就可以被揭开。这些早期工艺品的制作者和雄伟城堡的建造者并非是什么魔法师,而只是最普通的水手和商人。他们曾定居在克里特岛和爱琴海的众多岛屿上,通过辛勤的劳作,把爱琴海变成了一个贸易繁荣的商业中心,在高度文明的东方与蛮荒落后的欧洲之间源源不断地交易着商品和物资。

在一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他们维持着这个岛屿帝国的繁荣,并发展出了高度的艺术文明。位于克里特岛北部的重要海岸城市诺萨斯,曾经在卫生条件和生活舒适度方面,达到了相当现代化的水准。诺萨斯的宫殿排水设施精良,住宅配有取暖的火炉。此外,诺萨斯人还在历史上第一个把浴缸引入了日常生活。他们的国王宫殿以其蜿蜒盘旋的楼梯和宽敞高大的宴会厅而蜚声于世,宫殿下面建有储藏葡萄酒、谷物和橄榄油的地窖,每个都巨大无比,给第一批前来的古希腊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把这里称作“克里特迷宫”。迷宫常用来形容一座有着许多复杂通道的建筑物,一旦入口处的大门在我们身后重重地合上,我们将惊恐地发现自己找不到其他的出口。

但是伟大的爱琴海帝国最后究竟发生了什么,竟然彻底灭亡?这一切都无从解释。

克里特人精通书写的艺术,但是迄今为止,还没人能破译他们留下的碑文。因此,我们未能了解他们的历史,而只能从爱琴海人存留的遗迹中,重构出他们的种种英雄事迹。那些废墟告诉我们,爱琴海帝国是突然之间被来自欧洲北部平原的野蛮民族所攻陷。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这个摧毁克里特人和爱琴海文明的野蛮种族就是刚刚占领亚得里亚海与爱琴海之间那个岩石半岛的游牧部族,也就是我们所知的古希腊人。第13章希腊人

印欧语系的赫愣人16占据了希腊半岛

历史来到了这一天,金字塔已屹立千年,并开始显现出衰败的征兆,古巴比伦英明的国王汉穆拉比也已经长眠于地下几个世纪了。这时,一支印欧种族的小游牧部落离开他们位于多瑙河畔的家乡,一路向南寻找新鲜的牧场。这支游牧部落以赫愣来命名自己的部落,称自己为赫愣人。根据古老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居住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们变得非常邪恶,他们背叛了伟大的众神之王——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宙斯用洪水摧毁了邪恶的世界,灭绝了所有的人类,而赫愣就是在这场灾难中唯一幸免的狄优克里安和他的妻子皮拉的儿子。

对于这些早期的赫愣人我们不甚了解。记录了雅典衰落的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曾以鄙夷的口气谈起过自己的这些先祖,认为他们“不值一提”,这多半是正确的。赫愣人粗野无礼,他们过着猪一样的生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