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孩子智力发育(套装共6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7 01:01:27

点击下载

作者:李波,美伢,王意中,龙曼华,姚振英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提高孩子智力发育(套装共6册)

提高孩子智力发育(套装共6册)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提高孩子智力发育(套装共6册)作者:李波,美伢,王意中,龙曼华,姚振英排版:Cicy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06-01ISBN:9786714599320本书由北京斯坦威图书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总目录CONTENT封面版权信息

戒掉孩子的拖延症:了解孩子拖延的真正原因,家长才能对症下药

培养孩子注意力的36种方法培养孩子创造力的36种方法培养孩子记忆力的36种方法天才是教育出来的:造就英才的51个细节赞赏、信任:决定孩子命运的教育方法

目录

CONTENT戒掉孩子的拖延症:了解孩子拖延的真正原因,家长才能对症下药

|第一部| 提升时间管理力 锁定外在与生理条件

|第二部| 提升压力适应力 正向情绪的管理

|第三部| 最省力教养 建立良好互动与生活公约返回总目录|第一部|提升时间管理力锁定外在与生理条件1 孩子写作业拖拖拉拉,专注力惹的祸?↓营造适当学习氛围

妈妈常听人说,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如果老师不要故意折腾,作业通常大约半小时就可以完成。但这样的情况在志铭身上却不管用。

志铭总是得花好几倍的时间写作业,还不一定能做完。这点让妈妈非常头痛,时间几乎把志铭绑死,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读幼儿园时,还没有明显感觉到志铭的拖延性格。直到进入小学,各科作业、评量、测验卷纷纷而来,志铭马上“原形毕露”。

志铭每天都会从学校带回不同的作业,这让妈妈每天一到放学时间就莫名焦虑。甚至考虑要不要让志铭去上托管班,花钱请人来解决他那拖延的毛病。

这天,志铭在书桌前那副懒散模样又让妈妈受不了了。“志铭,你在发什么呆!一下看窗外,一下又抠脚,到底在干吗?”“隔壁的姐姐写功课只要半小时,你却花了三四个小时,还没写完!”“你到底要写到几点?”“你动作能不能快一点?”“你看起来没那么笨啊!到底是哪根筋不对?”“别再拖了,行不行?”

妈妈使尽全力地骂,嘴巴没有停下来过,多希望哪句话能改变志铭的拖延惰性。然而,不管妈妈怎么说、怎么骂,志铭那张清秀的脸总是露出一副无奈的模样。妈妈看在眼里,这孩子总是心不在焉的样子,没把自己的话当一回事。“好啦,好啦!妈妈,你别再说了!我认真写就是了嘛!”“认真写、认真写!这句话你讲了多少遍?”“不然该怎么办?我都说我要认真了啊!”

妈妈每念一句,志铭就反驳三句,不是急着澄清,就是搬出各种理由搪塞。这一来一往,反而让志铭写作业的时间愈拖愈久。不仅妈妈的脾气来了,志铭也显得浮躁而不耐烦。“不然怎么办?”志铭这句话打中妈妈心里的脆弱点。说真的,她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母子俩都很清楚,这写作业拖拖拉拉的状况,到了明天、后天,甚至下个月,可能都不会改变。

当孩子写作业拖拖拉拉,父母到底该怎么办?孩子拖延,心理师这么说——掌握孩子的分心状况

当我们明确知道孩子的专注力质量不好时,第一个关键是让他自我觉察,了解自己的专注力状态。孩子必须清楚知道自己当下应该要做什么、是否已经被不相关事物吸引、能否马上掉头回来等。

专注力如果回不去了,该做的事情就会一直被搁置在原地,所以父母必须充分了解孩子的专注力质量与他受干扰的分心情况。其中,可能造成孩子分心的原因,分别是来自视觉与听觉的干扰:•视觉干扰

有些孩子的弱点在于容易受到视觉刺激的干扰,眼前太多非相关事物,往往会将孩子的专注力拉走。这时,请把不相关的事物移除,让桌面与学习空间保持简单、清爽,除了必要物品外,没有多余的东西。

至于凌乱不堪的桌面是否会诱发孩子的创造力,这样的想法请先暂时搁置在一边。除非孩子平时有所产出,并且准时完成他该做的任务(例如听说读写算等作业或日常事务)。否则,桌面凌乱只会对孩子引来更多分心与拖延的灾难。•听觉干扰

另外还有些孩子对听觉刺激的控制力相对薄弱,只要有些微不相干的声音干扰,就很容易中断正在进行的事情,该完成的事也就愈拖愈久。

对于这类孩子,可以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处在适度的安静氛围内。此外,将不相干刺激排除,也将有助于他们把专注力持续在该做的事情上。•营造适当情境

与其不断抱怨孩子不专心,不如花点时间,好好为他们营造一个适合专注学习的情境。

所谓适当情境因人而异,也会因事情不同而有差异。关于情境的营造,如果一时没有头绪,也可以先从父母自己的经验开始剖析,观察自己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可以维持较佳品质的专注力,再从中萃取出关键元素,套用在孩子身上。

能让人专注的情境也许是:好的隔音效果、干净的桌面、有限的文具用品、角落学习等。不妨把这些元素放入小孩的学习情境中,再观察其专注力表现。当专注力的质量获得提升,拖延的毛病也将会有所改善。•采取“非语言”提醒

我们可能常常抱怨:“孩子的心又飞走了。”“他的注意力又涣散了。”

这时,到底该不该在一旁提醒孩子?

当我们决定提醒他时,建议采取“非语言”的提醒。减少用说的方式,特别是太模糊的说词,例如:“你专心一点!”“你在干吗!”“发什么呆!”这些对话无助于提升孩子专注力,只会产生反效果。

当孩子分心时,可以试着在桌面上轻轻敲一下示意,顶多发出一声“嗯”作为提示。•留意注意力持续状况

观察孩子在每一项活动上所花的时间,了解他的注意力持续状况——专注力差的小孩,停留在一项活动上的时间总是相当短暂。

孩子三分钟热度,往往东碰一下、西摸一下,半途跑去做其他事情,而使得许多事情中途停摆、没有具体的成果。

请特别留意,这往往是注意力出了问题的初步症状。

这时,不妨让孩子试着专心做一件事情,并且持续一段时间。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孩子的注意力持续状况,一开始可以先设定为十五分钟,之后再视孩子的表现与状况,以十五分钟为一单位慢慢延长。•留意转换性注意力

所谓转换性注意力(Alternating attention),是指将专注力从一项活动顺利转移至另一项活动的能力。例如,孩子做功课到一个段落后要求玩在线游戏,十分钟后其注意力是否能够顺利回到功课上。

孩子有时很容易从眼前的事物跳开,就像我们事情做到一半,又会打开微博留个言、按个赞,再回回微信。像这样的中途切换很自然,但要顺利切换回来却不容易。

只要多一件事,就得面临在不同工作之间转换所带来的心理耗损,往往容易看似忙碌,实际上却毫无生产力。

其实即便是大人,遇到困难时也会很自然地暂停一下。偶尔从某个情境跳脱出来无伤大雅,也有其必要,重点是,孩子的专注力是否能够顺利回来?每次转换需要花多久时间?而这些问题都关系到“转换性注意力”。

请留意孩子在事情与事情之间的转换是否流畅、干净利落。

每一次转换,对专注力都是一种多余的耗损。当孩子转换过去的事物太具吸引力,例如打游戏,若要把孩子拉回到原先进行的活动上(例如写作业),难度就会相对增加,拖延的习性又将恶化。

转换的次数多了,心就容易疲惫。要再回到下一个活动,往往得花更多的时间来调适。因此,当我们发现孩子转换性注意力不佳时,请给予必要的限制,告诉孩子一次只能进行一项活动。•判断能力范围

面对孩子在作业上的拖拖拉拉,我们可以判断一下,眼前的作业难度是否已超出他的能力范围?

如果孩子对几个特定单元比较熟悉,例如七年级的数学有理数单元,不妨拿该单元的测验给他,观察他完成的能力,及花费的时间是否合理。

追踪孩子是否在每一科作业上都出现拖拖拉拉的现象。如果只发生在单一科目上,例如语文、英语的完成度比较高,数学则需花费较多时间,我们就必须进一步衡量他在数学基础或概念上是否有状况。

爸爸妈妈也要提醒自己,并非每个孩子对所有领域或单元都擅长。比较困难的内容,当然也会耗费较久的时间。

如果家长担心孩子是因专注力问题而导致拖延,一般来说,注意力有缺陷或困难的孩子,在课业上的表现通常会受到影响,这点可以作为日常的观察指标。•勉强他,不如教会他

孩子写作业时,往往容易遇到阻碍便卡在那里,虚耗了许多时间。

当孩子拖延的核心原因是本身能力不足时,与其让他不断浪费时间,不如试着教会他。

举例来说,做一份数学测验时,孩子若卡在第七题无法继续下去,不妨引导他先跳到下一题,等题目全都做完了再回到第七题。

如果还是不会,这时,就是要一对一教会他的时候了。

在教导的过程中,可以慢慢去了解孩子的能力范围,找出他的底线在哪里。如果是因为在学习上有些限制,不管怎么提升能力都只能停在某个地方,我们也必须坦然接受。因为每个人都必然有自己不擅长之处。2 孩子无法判断轻重缓急,怎么办?↓加强对事务的了解

子涵家里采取的是“责任制”。家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学习对自己的生活负责。爸妈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与做事方式,因此不会去干涉孩子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只要能在时间内善尽责任即可。

这样的教养理念执行了几年,读高中的子涵总是能充分展现自律,让爸妈很放心。就读初中的子强可就让人伤透脑筋了。最近子强妈不时和丈夫提起,这样的“责任制”是否有必要修正,夫妻俩甚至为此召开“临时会议”。

让两人伤脑筋的原因之一是子强的成绩始终不好。以数学来说,这孩子总是在及格线上下浮动。六十分像个魔咒一般,不时困住子强。

令爸妈不解的是,子强这孩子明明够聪明。说到他的专心,也不得不令人竖起大拇指。在爸妈眼里,子强全心投入一件事情的模样,简直像敬业的职场人般,可说是达到全然忘我的境界。

但事实摆在眼前,子强的成绩就是不好。而爸妈直觉认为,这孩子对事情的投入顺序与时间安排,似乎有待改善。“这么晚了还不去睡?我倒了杯牛奶给你。”妈妈端着刚泡好的牛奶,朝亮着灯的书房探头问。“明天数学要阶段测验,我还没看完。”子强睡眼惺忪,边打哈欠边回答。“你晚上都在干吗?”妈妈虽然不想过度介入孩子的时间安排,但实在看不下去了。“晚上把《灌篮高手》经典漫画整套快速翻了一遍。因为舅舅说他上个月去江之岛,有到附近漫画里的场景照相留影。太令人羡慕了,一时心血来潮就……”

这回不等子强把话说完,妈妈真的忍不住了。“为什么不早点读书?这样熬夜有用吗?每次都临时抱佛脚,不睡觉,当熊猫啊?明天哪来的精神考试?放学后时间那么多……”

子强心里也明白,放学后不用像同学一样去补习班,自己能运用的时间其实很充裕。但如同妈妈所说,每次考试好像都是看心安的。要怪只能怪自己爱拖延,把大半时光给浪费掉了。

书桌前,子强打了个大哈欠,搓揉着几呈一条线的双眼。体力早已透支,脑袋也不灵光了。“我真的不行了!”说完,便倒头呼呼大睡。

妈妈只能傻眼看着,手上还拿着要给儿子的牛奶。孩子拖延,心理师这么说——自我描述拖延历程

拖延是种变调的认知状态,反映了一个人对于某件事情的错误判断,包括对自己能力的了解、如何运用时间,以及这件事做或不做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我们往往会忽略“没有做”的后果,甚至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而把该解决的事情搁置着。

这时,不妨引导孩子进行自我觉察的练习——自我描述。当然,父母也不至于需要用录像的方式记录下孩子的拖延状况,但是可以引导孩子动笔写下,好好描述自己拖延的状况。

自我描述写得越仔细、越巨细靡遗越好,这么做将有助于让孩子了解自身的状况。毕竟,总是由爸妈、老师来告诉自己拖延的细节,听在耳里,只有满满的不舒服,听起来还会像是一种抱怨,一种负面的暗示。•自我评估——我有多少能力和时间?

要正确判断事情的先后顺序,就要熟悉每件事所需要消耗的心力与时间。

协助孩子对不同的事情进行评估,例如眼前某件事情的难度,或在做各学科评量、讲义时,预估一下自己大约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完成、是否有解决的能力等。

在实际演练的过程中,如果孩子无法做出正确的评估(不管结果是高估或低估),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检讨判断错误的原因,再进行后续的修正。透过逐次的修正,孩子的自我评估与判断将会慢慢与现实吻合。•闲事、正事,谁来定义?

常常令所有爸妈困扰的,就是孩子把“正事”与“闲事”的顺序颠倒了。

当妈妈眼中的闲事成为孩子心中的正事,当孩子全神贯注在不那么重要的事情上,往往正事也不用做了。

我常鼓励父母,必要时,让孩子养成“责任制”的习惯,让他能安排自己所要做的事情的顺序。而这需要一次又一次的演练,一次又一次的操作,孩子才能在过程中不断地修正与调整。

和孩子沟通所谓“重要”的事情时,亲子间的看法往往不太一样。对孩子来说,玩、放松比较重要,父母则认为学业当然优先于玩乐。

其实,如果孩子有能力边玩边把学业维持在该有的水平,那么事情的先后顺序——先玩?还是先写作业?就不是重点了。

但如果孩子分不清楚轻重缓急、优先级,就很容易把时间花在一些琐碎、不重要或现在不该做的事情上。

孩子花太多时间与心力在不该做的事情上,不仅心累了,体力透支了,时间更是不够用了。这时,要孩子做真正该做的、重要的事情,已力有未逮。就如同子强的例子。考试前一晚的“正事”,应该是好好准备考试范围,子强却选择了看漫画。就算只是快速翻阅,还是耗了许多时间与精力。

时间点不对,常常会让孩子误了事,把时间放到不该放的地方。不过,闲事或正事,其实没有一定的准则,只要亲子一起讨论,尊重孩子的特质后双方达成共识,就是好事。3 当孩子抱怨:“我没有时间……”↓待办事项的过滤与筛选“勇正,我交代你的事做完了吗?”“拜托,我哪有时间?你没看到我事情很多吗?”“不对哦!怎么会是你这孩子在跟我抱怨?我事情才多呢!”“催、催、催……谁叫妈妈让我上了那么多课,这个也要做、那个也要做,要写功课,要预习、复习,还要准备考试,我哪有那么多美国时间?”勇正越说情绪愈激动。妈妈心里的一把火也熊熊烧了起来。“我这么做也是为了你好啊!你以为上这些课不用钱啊?”

勇正手上的考试、作业、待办事项,总是一波接着一波。这些永远做不完的事情就像阿尔卑斯山上的雪一样——永远铲不完。这也让母子俩总是为了做不完的事情爆发冲突。“勇正,我跟你说——”“你可以闭嘴吗?”勇正咆哮着。

我们常常把生活填得满满的,让自己喘不过气。

我在医院服务时,曾遇过一位前来接受心理治疗的小学生。当时妈妈很骄傲地表示,给自己的孩子一个礼拜安排了十三种课程,其中有英语、游泳、作文及其他才艺课等。当然,也包括医院的心理课。

那时我心想,如果这孩子要先删掉一堂课,就先从我的心理课开始吧!

倒不是我觉得这孩子不需要被协助,而是,这位妈妈似乎已把心理课当成一种外加课程,像小孩的能力外挂程序一样。当下我很清楚,眼前优先需要服务的对象并非孩子,而是这位妈妈。

某次演讲场合上,一位妈妈表示自己正就读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从星期一到五,放学后补习回家,已是晚上十点。这样的现象,我们也可以从晚间九点后的公交车、地铁上,或补习班前停满的家长接送专车观察到。

我常常在想,大人的工作时间,若是从早到晚都没有喘息时间,会是多么压迫和辛苦的事,更何况是这些成长中的青少年?孩子被塞了那么多的事情,还有足够的时间好好喘口气吗?孩子拖延,心理师这么说——检视时间的运用方式

当孩子总是抱怨时间不够,家长就要找出问题的症结,才能知道如何调整与改善。

我们需要仔细了解,在他清醒的时候,时间都花在哪里?如果他的时间确实都花在你交代的事情上,就得进一步思考,是否给孩子安排了太多的事情?

家长不妨把孩子一天、一周及未来两个礼拜内所有要做的事情全部列下来,包括学校老师对学业、考试、作业的要求,家长对日常生活的要求,孩子本身的兴趣和休闲娱乐,以及补习班、托管班、才艺班等。必要时,斟酌减少一些不是那么重要的事。

如果孩子把大部分时间拿去做不该做的事,例如我们并不期待他去做的休闲娱乐活动,这时的亲子沟通与讨论,就得聚焦在他应该做哪些事。

同时,孩子也要回头检视自己的生活习惯、想法、行为模式,搞清楚自己到底拖延了哪些事情,而不只是重复强调单一说辞:“我没有时间。”•删除多余的事情

我过去有很长一段时间,只要计划表上有空白处,就想把它填满。我让自己承接太多的事情,把自己压到快喘不过气。

过去的我,常自豪这是超完美的计划,后来才发现我这么做是非常可笑又愚蠢的,因为那是一种不会过滤、筛选事情,糟糕透顶的时间安排。

我们应该好好检视孩子每天的待办事项是否过于烦琐,是否因为过量的事情而感到身不由己。

小孩需要喘息的空间,才能更有活力地面对那些需要专注的事情。

如果造成小孩拖延的罪魁祸首是我们给了他太多的任务,那么,是时候和他一起讨论哪些事情该删减,让待办事项“瘦身”。

至于合理的待办事项应该有多少,这部分因人而异,但是爸妈与孩子必须彼此清楚,并协调出一个合理的数字。•留白的艺术

可以确定的是,每个人可运用的时间都是固定的、有限的,而我们在这些时间空格上填满多少格,相对地就决定了我们要花费多少心思、体力和时间来处理。

我曾在大学进修部兼课教书一段时间,后来决定放弃讲师这份工作。其中有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上课占了我太多时间。当我取消了那门课,不再兼课,便多出十几周的空闲夜晚。在这多出来的时间,我可以安排做其他想要做的事,或是单纯地休息。

留白,是一种艺术。留白,是一种态度。留白,是一种哲学。留白,也是一种对待自身生活的看法。无论大人、小孩都需要一些余裕,适时给自己留白,才有办法从容面对眼前的待办事情。

请试着仔细思考与分析,孩子真的有需要在有限的一天内做这么多事吗?

很多事情都需要取舍,毕竟一个人的心力、体能、时间、专注力是有限的。太多事情迎面而来,容易让孩子两手一摊,大声宣告:“算了,我放弃了!反正我永远做不完!”

让孩子少做一些事情,给他多一些时间专注在眼前的事物,孩子的心理负担和压力也会减少一些。别忘了,提出任务的常常是父母自己,一旦孩子在心里宣告放弃,再让他动起来,就会更困难。

做好、做满,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希望孩子把事情做好,或许可以先给他一段空白时间。即便心里认为每件事情都很重要,但是真的不需要每件事情都得让他去接触或完成。•时间管理的基本概念

时间管理,决定了孩子要把时间花在什么事情上。而这些事情,大人跟孩子的判断不一定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父母如此,孩子也是。这当中的差别,往往会让亲子因为彼此期待不同而产生冲突。

先算出每件事情所要花费的时间,再决定每件事情的先后顺序。

孩子要学着有效运用时间、分配时间,懂得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让他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知道自己在怎样的状态、做什么事情是最低耗能、最有成效的。同时,也让他知道,只要早点把事情做完、有了多出来的时间,就可以用来做他想做或喜欢的事情。“你的时间用在哪里,就会成为那样子的人。”这是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套用在孩子身上也是如此。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这点毋庸置疑——因此,我们必须思考孩子需要哪些经验,在时间上是否具有充分的分配与运用能力。当然,如果日常生活中都是由父母来决定孩子要做什么,孩子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就会少很多。

家长们也要提醒自己,时间管理,并不是要让孩子在有限时间内塞满事情,也不是要孩子做更多事、读更多书。而是一种对待生命的态度,能让孩子充分运用自己和时间的关系。4 孩子总说:“我不知道要做什么……”↓设定目标、制定待办清单

书桌前的小峰,时而望着记事本,时而托腮发呆。他就像个没有装电池或被拔掉插头的机器人,没有任何动作,只是两眼无神地在那里“展示”着。

妈妈走了过来,突然发现时间竟过了这么久,而小峰什么都还没做。拖、拖、拖……妈妈已经受不了小峰这副德行了。“在做什么啊?你从刚刚到现在都一直在发呆?”妈妈问。“我不知道要做什么。”“我不想再听到这句话!”这回妈妈真的火大了。她实在无法想象,一个人竟然会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我真的不知道要做什么啊……”小峰无奈又茫然地说着。那张看似受委屈的脸,让妈妈更加生气。“别老是装可怜!我受够了,你老是在找借口!”

小峰眼角微湿,试着辩解:“我就是不知道啊!如果知道,我就会做,但我就是不知道要做什么啊!”小峰的话,循环地在原地绕啊绕。

妈妈实在听不下去了,猛摇头大声说着:“怎么会不知道?你看!记事本上写的这些是什么?”记事本被妈妈拿在手中用力甩了几下,都快脱页了。“怎么可能不知道呢?说不知道,就可以不用做了吗?进入社会,没人会管你不知道这三个字!”

这次,妈妈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怒气难消。“难道这孩子真的这么糊涂吗?又不是没交代事情给他,更何况,每天记事本清楚地写着那么多该做的事,怎么会不知道要做什么?根本是借口!”妈妈心里很是挫折,但是又无可奈何。先前还一度以为是自己快到了更年期,现在可以确定,自己是快被小峰这副拖延的德行给逼疯了。

无论妈妈怎么说小峰,这孩子还是那副茫然的样子。妈妈的步伐乱了,理智线也断了好几根。

她很清楚,自己得把老公拉到同一阵线来。没错,她需要协助。更何况,当爸爸的怎能置身事外?但在这之前,总得让小峰做点什么。“不能再让他拖了!没错,现在就是要让小峰开始动手做!”妈妈现在心里笃定了一些。二话不说,摊开记事本,在第一项打了个圈。“小峰,你现在就做这件事!”“真的要做吗?”“还怀疑啊!”妈妈决定让小峰不再有迟疑的空间。孩子拖延,心理师这么说——同理孩子的无助感

我们都有浑身提不起劲的时候——脑袋处在无法运转的状态,失去了让自己动起来的诱因,感到慵懒、全身无力,好像全身细胞都进入休眠模式……这时的我们不想动,同时又为自己的“不作为”感到焦虑,心里很是不安。

孩子在望着天花板或窗外发呆时,也是一样,并不比较轻松,甚至也会在心里产生一股焦虑与忧愁。那样的情绪总是无止境地蔓延,让人浑身不自在。

把自己也曾有过的类似感受向孩子说吧!让孩子知道,我们懂他们的心情。•主动给予清单

孩子对于要做什么事情感到茫然时,我们可以主动提供待办事项的清单。清单内的项目可以先维持在三项左右,太多项目反而容易让人不知道从何下手。

清单内容,要注意避开笼统、抽象的说词。因为这样的说词容易让人不知所措。让待办事项具体化、明确化、量化、条列化,使孩子能一条一条清楚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如果孩子还是不知道该做什么,也许可以来场“俄罗斯轮盘”:把未完成的待办事项条列在纸上,闭上眼睛,转动一下纸张,随手指到哪件事,就去着手进行,反正不管选到哪件事,都是本来就该做的。透过这样的方式,也能减少他的犹豫不决。别忘了,犹豫不决会大大削弱一个人的行动力。•待办事项在脑海中轮播

引导孩子在轻松的状态下整理思绪,例如洗澡或散步时。让待办事项逐一在脑海里轮播一遍,如果能在心里念出声音当然更好。在放松的状态下重新整理思绪,让思绪影像化,一次又一次地反复播放。不断在脑海里提醒自己,并重新调整优先级。

每辆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车子,都有要去的地方、该走的辅路。为了保持车流量顺畅,并维持安全车距,我们会让一些车子先走辅路。生活中的待办事情也是如此——为了不导致塞车,得有所疏通。

因此,孩子也需要在脑中建构一些画面,把要做的事情先在脑海里面想一遍。如果想确认他是否进行过想象,可以让他把做某件事的计划说出来,说得愈仔细,孩子对那件事情的掌握度就会愈高。•制作计划表

让孩子制作一份属于他自己的计划表吧!

只要是已有书写、辨识字等能力的小孩就可以进行。有些孩子不勤于规划事情,但也因为如此,才更需要动手记下,留下经验与行动的痕迹。

制作计划表后,孩子要不时去翻阅,好清楚了解接下来这一天、一星期,甚至一个月的时间里,要进行哪些事情。

若要对未来有所规划与想法,就必须让计划表的画面不知不觉复印在脑海里,甚至可以“随选播放”。有画面就会增加熟悉感,同时也较易于启动执行模式。

引导孩子在列出清单并完成一件事情后,用力地把它删除吧!

完成一件事情后,在计划表上“画线删除”也能为孩子带来成就感与快感。我自己就常常把已完成的草稿资料先撕掉再回收,在用力把纸团往回收筒扔的那一刹那,的确是我最爽快的时候!5 孩子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才动工,怎么办?↓加强自我检视,将时间具体化

世上有一种线,叫“死线”(deadline).

明坤总是很享受即将跨上线前,那瞬间如濒死的快感——紧张、刺激、压迫、令人无法呼吸。“那种感觉,就像走在危险的黑森林里,隐约知道背后有只巨大的黑熊正往我这个方向来。当我加快脚步想逃离那座森林,那只黑熊却不死心地追了过来。我使尽吃奶力气愈跑愈快,后面那只黑熊也不甘示弱地愈来愈靠近。说时迟,那时快,眼前出现了山谷,我奋力一跳,竟成功跨越了山谷,把黑熊远远抛在脑后。我胜利了!”

明坤炯炯有神,面露骄傲,向死党们描述着关于死线的“惊险一瞬间”。

明坤的死党从前有一大票,到现在只剩固定班底阿保和小亮两人,主要原因还是他那爱打包票,却又老是跳票的性格。“你放心,包在我身上!”第一次听到明坤斩钉截铁说出这句话的人,可能会对他竖起大拇指,但是当他一而再、再而三地不信守承诺,别人对他的信任也松动了。至于明坤的爸妈,别说信任,心早已崩裂成满地碎片了。“你不要再跟我保证!”“妈妈,你不要急嘛!还有那么多天假,时间很充裕啦!我这次一定会提前做的,一定。”明坤用力握紧拳头,展现他的意志力。这画面,简直像街头广告牌上的竞选广告似的。但因为看过很多次,妈妈早就不抱任何期望。“我不要再等了,作业马上拿出来!”妈妈已对明坤完全失去信心。“我这次绝对不会拖到最后一天,妈妈,这集卡通正好看,先让我看完嘛。不然,我明天一大早就写,拜托嘛!”明坤仍极力想要说服妈妈。“不,这回我不能再被他唬住了!”妈妈摇摇头,让自己的思绪清醒一些。

以前就是太相信这孩子了,结果养成他每件事都拖到最后一刻,火烧屁股才启动的惰性。为了孩子好,这次一定要坚决!“不行,明坤,你现在马上就写!”“妈妈,我明天——”“就!是!现!在!”吃了秤砣铁了心,妈妈一字一字加重语气地说着。孩子拖延,心理师这么说——压迫的快感?请适可而止

有些人总会想寻求被时间追逐的快感。如果能赶在截止日的最后一刻完成,那瞬间是多么振奋人心,让人想握紧拳头用力向下拉,大喊一声“Yes”!

我自己就曾经是这样的人。我常常开玩笑地说,自己可能存在着火烧屁股的基因。有时甚至享受着事情完成前,那份紧张刺激所带来的快感。但是这所谓的快感,通常都是有惊无险的事后解释,其实过程中是极度不舒服的。

有限的时间会让人肾上腺素激升而紧张焦虑起来。当然,脑袋里的压力也会不断地升高。尽管如此,明知时间紧迫时总会处在极度焦虑的状态下,有时还会引发不自主的抽动、喉咙干燥、血压升高、心跳加快、脉搏急促,我们却还是选择这么做。关键或许就在于过去总是在危急中逢凶化吉,一次次在死线前,摆脱死神的纠缠并且复活——对某些人来说,这也是一种成就感,就像电影《头文字D》里的甩尾一样,即使在迂回的弯道上,还是能“逢凶化吉”。

但这一切,请适可而止。•别让孩子拖延成性

拖延本身是一种习惯的养成,这习惯会一点一滴地累积,如果我们松懈了、忽略了,孩子对于时间的运用就会慢慢偏移到拖延这一边。

凡事拖到最后一刻才做,等到时间运用的习惯侧弯了,要再把它调回来,得花费更多的心力。当事人势必也会更加痛苦,更容易产生逃避的心理。•动态的行为改变历程

先让孩子厘清自己的习惯、想法与看待事物的方式,再进行一场透彻的习惯改变。这种改变将能带来神奇的变化。

当他有能力解决眼前的事情,这种“有能力完成”的感觉往往也会让自信随之生成,并且从中感受到从无到有的过程。同样地,借由一次又一次的修正,孩子也就有机会从中摸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什么我们必须不断地带着孩子一起检视他在处理事情上的状态?因为,克服拖延就像是一段动态的自我行为改变历程,只能依靠不断的觉察、修正与调整。•破除万事开头难

万事开头难?头过,身就过!要启动一件事、解决拖延,一定是从最简单的部分开始。就像我们必须先把脚抬起来,往前跨出第一步,才有机会带动第二步。即使是很简单的事情都没关系。让孩子给自己起个头,一点一点地开始。有了第一步,就能跨出第二、第三步,接着就有机会逐步走完全程。

这时,孩子需要一个简单的“启动仪式”,仪式内容很简单,只要想想以下几个问题:

我最拿手的事情是什么?做哪些事情最顺手?是否曾经在进行某件事情时,发展出属于自己的一套模式?这套模式将能帮助我用较短的时间解决眼前的事情——就从这里开始尝试吧!

启动仪式的时间不需要太长,三到五分钟即可。主要是让孩子有一种能够动起来的经验。同时,陪着孩子一起思考,三分钟、五分钟、十分钟……这些时间分别可以用来做些什么?

孩子的东摸摸、西摸摸,有时也反映出他可能缺乏目标行为。也就是说,对于自己所要做的事情感到茫然,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执行的细节,所以总是处在一个“不知道要做什么”的状态。

每件事都需要有个开头。有了开头,多少都会带来一些继续完成的力量。当然,要开始,多少也需要给自己一个可以完成的动力。这时,设定一个能够完成的目标就相当重要。并且,暂不考虑做事情的质量,先求有,再求好。有了雏形后,再进一步慢慢调整。

有时烦躁、低落等负面情绪,也容易让人将眼前的事情搁置在原地。因此要让孩子感受到“完成”的快感和成就感,有种“一切都在我的掌握之中”的感觉。接着,再让他依自己的进度、节奏,决定做事的速度与方向。这样的自我反馈将有助于孩子再次启动执行的能力与行动力。•观察孩子掌握进度的能力

关于孩子的判断力好不好,不妨找件事情当例子,彻彻底底地从各种角度、所有面向加以讨论,借此观察他是否具备精准掌握进度及了解眼前事务的能力。

而在孩子过去的经验里,到底有多少证据能证明他做得到?孩子必须练习拿出证据,好说服别人相信他能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某件事。这么做也能避免孩子空口说白话。•定期检视进度、设立截止日

让孩子设定一段定期自我检视的时间,比如早中晚、每天、每个礼拜,或每两个礼拜。从定期检视到随时自我检视,确确实实地核对自己的执行力是否有跟上待办进度。如有落后便立即进行微调,或转为自动化模式,变成一种不需特别思考就可以马上动手做的状态。

同时,孩子要懂得“截止日”的概念。他必须对“最后期限”有感觉,才能知道自己还有多少时间可以运用。而这样的具体提醒,也能让孩子随时保持在一种警觉状态。•切割待办事项

孩子很容易自认为时间还很多,就把事情摆在那边,不去碰触。但是,这种“反正我有的是时间”的想法是很糟糕的。当我们如此暗示自己,就会在无形中造成相当可怕的时间耗损。

因此,父母有必要让孩子养成把时间具体化的习惯,特别是以分、小时为单位。

引导孩子将一个小时区分成四段,让每个十五分钟有起、承、转、合。以十五分钟为一区间,他会比较能够完成一部分的事情,大人也能借此仔细观察孩子在这十五分钟里完成了什么事情、是否有把时间用在关键的事情上。

孩子也要依照过去的经验,确认自己每次可以完成的工作量,再依此标准把待办事情分割成多个细项,决定每次要完成的工作量。

接着闭眼思考:我是否可以完成它?如果自觉有困难,没关系,再缩减一些。依此类推,直到自己认为有把握完成为止,随后就开始动手去做。•设定一段安全时间

以前孩子可能总是等到截止日、死线前才开始做事,现在,他要多给自己预留几小时或几天的安全时间。

为自己保留一些弹性时间,比较能够从容地处理眼前事务,以免总是要到最后关头才因为时间的压迫,破坏应有的质量或表现。•丢掉不存在的“理想时间”

有些孩子的拖延,是因为他总是在等待“完美的时刻”来临,以为在那个时间点做事会是最有效率的。然而,往往等着等着,那样的时刻没有到来,拖延却已发生。

事实上,每个人都很难等到那个时间点的出现,也可以说,那样的时间根本不存在。孩子最终还是得自行承担拖延带来的苦果,否则往往连大人也会被连累。

建议家长们耐心地与孩子探讨一个问题:孩子在等待什么?是在等待未来有更充裕的时间吗?还是认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不合理地期待着“东风”吹来?

带领孩子观察,在等待的过程里,他是否又把时间耗费在一些不相干的无谓琐事上?而那道东风,甚至不一定会吹来。•别期待每回都有好运气

如果孩子总能在极有限的时间里加紧赶工并完成,甚至维持该有的质量与水平,那只能说他运气不赖。但是,不能将一次、两次的好运视为理所当然,认为自己会有第三次的好运。如果每次做事都靠运气,只怕这些好运终有一天会被浪费殆尽!

拖延,反映了孩子高估或低估自己的能力、对时间的运用,以及事情没有完成的后果。拖延,考验着孩子对事务的判断力。孩子不能只凭主观的直觉,赌徒似地押注。面对眼前的待办事项,千万别像赌博一样孤注一掷,把执行的时间全压在截止日期前。

让孩子挥别孤注一掷的赌徒性格吧!6 孩子没有时间观念,怎么办?↓提升对时间的知觉与敏感度

妈妈从以前开始就受不了那些没有时间观念的人。不论是约定好时间却经常迟到,还是以为时间多得很,最后才发现事情做不完的人。“对不起,我忘了时间!”这句话,妈妈实在无法接受(忘了时间?根本是没把约定当作一回事吧)。

对于这种没有时间观念的人,她通常会采取消极式的互动:微博不加好友或取消关注。几个让她受不了的迟到大王总让她觉得自己不被尊重,便索性绝交,老死不相往来。然而,有个妈妈无论如何都没办法绝交的人——那总是对时间不敏感的儿子镇宇。他那每次都忘了别人交代的事情,推、拖、拉的死性子,她实在无法接受。

拖延这件事几乎成了他们家的教养重点。“天啊!镇宇你到底在干吗?”这句话像是广告台词,三天两头就从妈妈口中冒出来。

这次,妈妈真的受不了了。看着客厅散落满地的玩具,她恨不得直接拿起大塑料袋,把触目所及的玩具当成垃圾扫进袋子里。“你是故意的吗?我不是说楼上的陈阿姨七点要来我们家,让你把地上的玩具收一收,你到底有没有听到?家里乱成这样,怎么接待客人啊!”“我哪知道时间会过那么快,想再玩一下,怎么一下子就快七点了……我现在马上就收。”镇宇语气中有些无奈。“你真的一点时间观念都没有!再让你慢慢收,待会儿门铃就要响了。”妈妈板着脸,火速收拾玩具,生怕这画面会坏了自己在小区里的美好形象。“下回给我好好注意时间!还杵在那?不会过来帮忙吗?”妈妈拉高嗓门叫着,收拾的动作没有因此停下来。“是你不让我收拾的啊!”镇宇压低音量嘀咕着。“我……我真想把你关起来!”妈妈已经气到语无伦次了。孩子拖延,心理师这么说——引导孩子注意时间

有些孩子对于时间的知觉比较缺乏,甚至对每段时间的长度大概是多少也不太敏感。我们往往不断提醒孩子现在的时间,却很少让孩子自己去注意时间。其实,少了这样的经验,孩子对时间会更加不敏感,甚至根本不清楚时间过了多久。

孩子需要具备“时间感”,要能知道在有限的时间里,自己可以做哪些事、去到多远的范围。

这情况就像我到学校演讲一样。短暂的十分钟休息时间里,如果我想逛逛校园、转换一下情绪,就必须思考:这段时间内,我可以逛到哪个程度?更重要的是,时间一到,我必须能够立即转换,顺利投入接下来的演讲。这其实就像孩子下课玩耍后,是否能够回来上课,而且不只是身体回来,心思与专注力也要回来。

以整理为例,孩子必须知道,自己有多少时间可以收拾玩具、收拾这些玩具要花多少时间,以及应该先收拾哪些东西速度会比较快、效率比较高?而这些都是需要经验值累积才能判断的。

当孩子不具备时间的敏感性,就很容易陷入不知所措的茫然状态;一旦无法掌握当下的进度,就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等到时间逐渐接近,才发现原来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做该做的事情(以前面镇宇的例子来说,就是玩具收不完了)。

关于时间的敏感度训练,并不单纯是对客观时间的注意,留意时钟显示为几点几分只是最基本的训练之一。如果孩子连时间都不加以留意,也就遑论时间的管理了。•外在时间感的训练

日常生活中,不妨引导孩子透过细微的观察,去注意生活中某些现象与时间之间的关系。例如:太阳、月亮的方位与高度;白天、夜晚的光线与亮度变化;周围声音的转变,如:上下学、放假日的马路交通状况等。

孩子必须加强这方面的敏锐度,以提升自己对外在时间的知觉。必要时,也能辅以手机、计算机、手表、电视新闻台的显示时间等,透过触目所及的时间显示加以比对、判断和确认。•内在时间感的训练

你是否想过,为什么在下载游戏时,看着下载进度,总会让人感觉已经过了好久的时间?

要让孩子感受时间的流逝,除了外在讯息的观察和提醒,还有另一种方式,就是回到内在,了解自己对于时间的感受。

内在的时间感是一种很主观的知觉经验,每个人的感觉都不太一样,这取决于我们的直觉与判断是否敏锐与正确。

我们不妨让孩子透过生理反应来推估大概经历了多久时间,比如进行某件事情时,当下的心跳、呼吸等生理状况。这样的练习也可以让孩子思考自己对这些事情的喜好与厌恶。

试着引导孩子,在内心平静,没有太急促的心跳、脉搏或呼吸,既没有盗手汗,也不会肠胃不适的情境下,自行衡量:在这样平静的状态下,时间过了多久?•判断时间感的差异性

有些孩子特别需要学习判断时间的长短,加强对时间的敏感度。

在主观经验上,每个人对时间都有不同的看法与感受,孩子需要清楚,同样的十分钟分别用来看卡通、玩游戏和做功课、于家务,对自己有什么差别。同样地,他也应该去衡量在下课十分钟这段时间,自己能做多少事情。

这需要一次又一次的判断与经验的累积。以前可能下课十分钟,上完厕所再跑到操场,就差不多要上课了。现在,他得慢慢学着调整下课的活动内容,例如上完厕所,就留在走廊上和同学玩游戏。

孩子必须一次又一次地思考,为什么十分钟内进行不同的活动会给自己带来完全不一样的心理感受?这当中的差别到底是什么?

有时,当我们投入在喜欢的活动之中,会感觉时间过得相对快一些,希望能多延长一些时间在喜欢的事物上。反之,面对不喜欢、厌恶的事情,总让人感觉相对漫长、难熬且不舒服。

让孩子借由一次又一次的感受,慢慢去掌握在面对眼前不喜欢的事物时,该如何在心态或解决方法上做调整。

当他清楚自己拥有多少时间能利用,就会进一步去衡量想做的事情需要花费多少时间。逐次比较分析后,就能慢慢学会判断事情的优先级与哪个部分是可进行的。同时,我们也可以让孩子预估,每件事情需要多久的时间完成。如果他无法如期完成,或超出所预定的时间,则和他一起检视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以及还有哪里可以做调整。•自我检视做事的效率

请留意,对时间的掌控、对于有多少时间能利用的了解程度、自己的最佳状态是在何时、适合做什么事情、在处理事情时是否够清楚每件事情的内容与细节等,都会影响一个人做事的效率。

而拖延也反映出孩子在解决事情上可能无法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率,因此我们可以试着引导他将眼前的事务称斤论两,重新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列组合,再把自己最好的状况与时间用来进行最重要的事情。•想象完成的模样

我在着手进行一件事情时,通常会先去想象它完成的模样。画面愈具体、深刻愈好。接着进一步思考:我需要多久的时间来完成这个任务?再给自己设定一个具体的时间表。

当孩子拖延了,我们也不妨让他给自己一个启动与结束的时间点,并写在纸上。由他自己决定要在这件事上花多少时间,然后像电子时钟般,在脑海里明确地显示出时间:几点、几分、几秒。

此外,要让孩子看到他自己完成的部分。这个反馈非常重要,能提升他对时间的掌握。当然,如果能让孩子把这个反馈烙印在脑海里更好。7 孩子每件事都想做,好奇心惹的祸?↓提升冲动控制的能力“启任,你不觉得自己很贪心,什么事情都想碰一下吗?”老师微笑着说。“别说我贪心嘛!我就是有些好奇,一看到新的事情就无法克制自己。好多事情都好有趣、好新鲜,每件事情我都想去做。”没错,在启任的世界里,并不存在“无聊”这两个字。“好!说好奇也可以,但你不觉得自己有那么点……冲动?我想,在自我控制上,你还可以再多点自我约束。”“老师,我承认自己是有些冲动,但我就是耐不住,想要立刻体验它。”“那么,这冲动的代价是什么?”老师刻意抛出问题,希望启任有所觉察。“代价嘛……当然就是做了这件事,我就会忘了原本该做的事。老师你知道的,就像零食吃多了,会不想吃正餐一样。”

老师发现,启任的冲动模式主要在于看见事情就想要去做,说话方面倒不至于插话、打断别人,虽然讲话的速度确实快了许多。“你有想过要控制它吗?”“当然想过!但是,想归想,真的要做却很困难。”启任吐了吐舌头,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我真的控制不了心里的冲动,这是实话。如果我可以控制,就不会状况百出,当然也就不需要定期来和老师见面约谈了。”

于是,老师抛出了个棉花糖实验的例子,想听听启任的反应。“一群小孩进到实验室,每位小朋友发一颗棉花糖。这时,研究者要离开实验室。他告诉你,如果不碰这颗棉花糖,等他再进来,就会再给你一颗棉花糖。“启任,如果是你,会怎么做?”“我当然想要两颗棉花糖啊!可是,眼前这颗棉花糖已经让我口水直流了。”“所以,你会把棉花糖吃了?”“当然,但是——”启任停顿了一下,接着沾沾自喜表示,“我会再跟研究人员讨第二颗棉花糖。虽然我把第一颗棉花糖吃掉了,但我有能力说服他再给我一颗,因为我太爱棉花糖了!”

老师只能摇头苦笑。但他依然相信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包括控制好自己的冲动也是。如果启任愿意的话。孩子拖延,心理师这么说——是出于好奇?还是冲动使然?

每件事情都可以有许多不同层面的看法。对于孩子动不动就想东碰西碰、做不同的事情,有些父母会将之视为孩子探索、好奇、想尝试的特质,有些老师则会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冲动的表现。

孩子什么事情都想尝试,多少也表示他对于各种事物都有基本的兴趣。但是,我们也必须思考:孩子在每件事情上的停留时间到底有多少?

冲动控制失灵,凡事都要碰一下、沾一下的行为模式,往往也会导致拖延的毛病生成。至于该用什么样的角度看待,全看这些行为是否为自己或他人带来麻烦。•“趋”动程序的调整

有些孩子特别爱尝鲜,凡是新的事物都容易唤起他们趋前尝试的[1]动力。这部分在一些趋避性气质中,倾向于“趋”的孩子身上很容易看见。

回到对“拖延”这个字眼的界定:没有适时进行原本该做的事,以致花费更多的时间才能把那件事情完成,甚至出现无法完成的情况。

就前述例子来说,问题的症结在于启任常常分心跑去做别的事情,再加上冲动控制能力薄弱,所以很容易出现许多新事物他看了就想碰的情况。像这样,在有许多新奇事务等着孩子去做的情况下,他当然就容易不管什么事都想尝试。

那么,如果因此忽略了当下应该着手进行的事,怎么办?就从“冲动控制”与“延宕满足感”开始练习吧!•享乐与满足感的延续

我们都会去寻求立即性的享乐,这是非常自然的现象,但是当立即性享乐使我们把该做的事情搁置在一旁,甚至导致拖延,这时,该如何延续孩子的满足感就变得至关重要。“我想,但是做不到。”像启任这样的反应,常常可见。它反映出孩子在“做”和“知道”之间的巨大落差。

这时,亲子不妨一起思考,如何做好自我控制?若要延续满足感,有哪些做法?就前面的棉花糖测试来说,当眼前这颗棉花糖只能看、不能吃,你该怎么办?

和孩子脑力激荡各种可行的做法:

·闭上眼睛,不看它。

·二话不说,掉头就走。

·紧闭嘴巴,猛吞口水。

·想象其他感兴趣的事物,例如:漫画、卡通。

·双手交错摆放或手插口袋或手放在桌下。

·想想其他更好吃的东西,例如:冰淇淋、巧克力松饼。

当然,除了上述几种做法,还有更多可行的答案,可以让孩子自由想象。想象后,孩子还需要实际演练,并把练习过程中无法克服的细节仔细记录下来。请注意,演练很重要。孩子往往容易只停在概念上的知道,而缺乏具体行动力。•切换至旁观者身份

人们对于自己身处其中的问题,很容易存在盲点。有趣的是当我们换个角色,转为看向他人,却可以清楚地给对方建议。因此,我们不妨让孩子试着转换一下角色,以“他人”的角度去思考解决方式。

例如,在启任的例子中,我们可以这样问:“当朋友有求于你:‘启任,怎么办?我总是控制不住,一看到新事物我就好想去尝试,我该怎么办?’这时,你会给他什么建议?”

接着,把他说出来的建议条列下来,或者录音,再原封不动地“奉还”给当事人——孩子,就按照你说的去做吧!8 孩子动作慢吞吞,不是因为他懒惰!↓确认肌肉张力与动作发展状况

上小学前,姗姗曾经接受过一段时间的早期疗育服务。当时,幼儿园老师总是向妈妈反映姗姗动作慢的情况。经朋友介绍,妈妈带着姗姗到复健科诊所接受评估,随后医师建议替姗姗安排诊所的职能治疗师。训练的重点,主要在于她的手眼协调及手部张力问题。

训练过程中,治疗师发现姗姗的抓握能力比起同龄的孩子较为落后。治疗师也提醒妈妈,这部分将会明显影响姗姗进入小学后握笔写字的质量。

尽管如此,姗姗的爸妈却不太当一回事。对于职能治疗师的建议,经常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到才加强。后来更是因为忙于工作与家务,没有让姗姗继续接受疗育。对于精细动作低,张力与手眼协调的问题,妈妈也没有特别留意。

然而,很明显可以观察到,凡是需要动手的事情,姗姗的意愿都不高,能拒绝就拒绝,能回避就回避。母女俩总是为了动作慢这件事起冲突。“姗姗,你在干吗?演慢动作吗?刚才就要你把桌上的东西收拾好,都过多久了,你还在慢条斯理地收,桌上还是一团乱!”“我在收啊,干吗一直催我!”“你到底要收几年?看你这速度,不如我自己收比较快。”“我已经很快了啊!”“这样叫快?那世上大概也没有慢这个字了。”“你越说,越会打断我,我的动作就会更慢。还不都是你害的!”“自己动作慢吞吞,还怪我这个妈妈啰唆害了你?”母女俩的对话一来一往地,像一场又一场打不完的乒乓球赛。

其实姗姗心里很委屈,她觉得自己已经很认真地收拾桌面了。倒不是因为桌上的东西太多才花那么多时间,而是自己收拾东西时总是“卡卡的”,很是吃力。

关于这点,不只发生在收拾东西这件事上,在写作业时更是明显。“我已经很认真在做了!”这句话,姗姗已经说了不止一次、两次,甚至说过上百、上千次。但是说归说,妈妈总是看不到姗姗的成果。对妈妈来说,姗姗的慢吞吞等同于“懒”,是她的惰性使然。

但是,对于“懒惰”这样的评语,姗姗是绝对不愿意接受的。孩子拖延,心理师这么说——优先确认动作能力

发现孩子动作慢时,请先暂时将自己心里的那把火压下来,优先理清问题源头。再次强调,请别急着采取责骂的处理方式,那会使孩子越来越挫折,而且他的动作并不会因你的责骂而变得比较敏捷。

你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判断孩子是否在每件事情上,如游戏、娱乐、活动等,动作都缓慢,还是只对你交代的某些事情“选择性”地动作慢。

如果是本身动作肌肉张力有问题,其拖延反应会是跨情境的,也就是在多数事情上都容易出现动作缓慢的情况。在这种状况下,通常是孩子在做事,只是动作很缓慢。

这时,我们需进一步理清,孩子动作缓慢是否有生理性的原因。先确认孩子在粗动作、精细动作上的协调能力,以及肌肉张力或肌肉耐力等,是否与同年龄孩子的发展相似。

关于孩子粗动作、细动作等更进一步的细节评估,可以请相关医疗院所的复健科物理治疗师、职能治疗师进行协助评估。至于另一种动作缓慢,请留意是否为态度问题:因动机不足而导致拖延成性。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往往会观察到孩子把注意力、心思放在其他事情上。他会跑去做别的事情、玩别的东西,不管怎样,就是没有在做你要求的那件事。

如果发现孩子动作慢是因为态度问题,那么,在你下达指令后可以选择站在一旁,亲眼看他立刻把该做的事情完成。除非他能清楚地说明当下非做那件“非正事”不可的理由(而非找借口搪塞),并且说服你。•同理发展落后的孩子

过去在医院服务时,复健科的专业团队是由物理治疗、职能治疗、语言治疗以及心理治疗共同合作,一起协助需要帮忙的孩子。接受疗育的孩子,包括发展迟缓、自闭症、过动儿、选择性缄默症、脑性麻痹、智能障碍等。

以脑性麻痹为例,不仅是粗动作、精细动作、口腔、构音、语言表达及认知能力需要被关注,在心理层面上,例如情绪表达与控制、人际互动与社交技巧、自我概念、自我意象、自尊心、自信心及正向行为发展等,也要全面纳入考量。这些项目在我当时身处的部门里很被重视,也被积极关注。

部分动作、肌肉张力控制处于低涨或高涨的孩子,他们在身体动作、肢体协调上的控制不太理想,往往也会深深影响到他们的情绪反应与挫折感。这些孩子常常感到身不由己,羡慕其他人能动作利落地完成日常事务及学校里的学习。毕竟,没有人会想被嘲笑、讽刺、排挤,或贴上各种关于懒散的标签。

在早期疗育的团体里,如果治疗师一时忽略了脑性麻痹或动作发展落后孩子的状况,很自然地给出一个指令:“小朋友,现在开始收玩具啰!”会发现其他孩子已开始动手收拾,而脑性麻痹的小孩尽管也想参与,却仅仅是在座位上调整了一下姿势。甚至光要离开座位就花了好多时间。往往还没顺利移动好身体,其他小朋友已将玩具收拾干净。

这种情况也常发生在学校的教室里。

只要下课钟声一响,多数小朋友便会往教室外冲出去,脑性麻痹或动作发展落后的孩子,可能还没移动到教室门口,上课钟声就响了。

你能了解这些动作反应、动作协调、动作控制、肌肉张力有困难的孩子,他们心里的感受吗?

当孩子因动作关系导致拖延,我们该给的不是催促,不是指责,而是给予符合他们需求的协助。例如,调整所要进行事情的量,或对他的肢体动作缓慢持宽容与接受的心情。当然,必要的动作或张力控制训练依旧要进行。

事实上,光是每天学校早自习的学习计划抄写,就会让这些握笔困难的孩子吃足了苦头,经历相当的挫折。如果大人们不够贴心,孩子没有获得应有的协助与对待,他们就得花更多的时间去进行这些活动。除了被父母责骂拖拖拉拉之外,和其他同学相处的时间减少了,连带地也容易造成同学间的刻板印象、反感与排挤。

电影《佐贺的超级阿嬷》中,有个最令我感动且印象深刻之处,即是剧中人物的细微贴心。超级阿嬷所强调的贴心,是不会让人感到尴尬,细微到令人难以察觉的帮助。我想,面对动作缓慢却身不由己的孩子,应该给予的,正是相同的贴心。9 拖延是ADHD无法改变的宿命?↓为多动儿寻找解套的方法

妈妈总是觉得奇怪,明明教养方式都一样,为什么兄弟俩的能力跟特质会差那么多?

说到哥哥,除了对弟弟的看法有些偏颇之外,无论是学习表现、生活自理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态度等,都不需要大人耗费心思去烦恼。弟弟却是从幼儿园开始就不断有老师抱怨,不是太爱说话、坐不住、容易分心,就是常跟小朋友起冲突。

当时也曾为了小儿子的这些问题前往儿童心智科接受评估,结果医师给出“注意力缺陷过动症”的诊断,至于要不要服用药物,医师让妈妈自己决定。

这些年,除了课业表现与常规之外,最让妈妈不知道如何是好的,就是弟弟那慢吞吞、拖拖拉拉的懒散个性。“妈妈,你就别再浪费唇舌了。你也知道,小康是多动儿,拖拖拉拉就是他们的本性。如果说的有用,你就不用成天喊头痛了。”大永略带贬抑地说着。“你这做哥哥的,怎么可以这样说话?你以为小康自愿当个多动儿?没错,或许他们做起事很容易拖延,但这并不表示小康一辈子都得如此。”妈妈语带严肃地说着,期待哥哥在看待弟弟的特质与障碍时,不要存有偏见。“好啦好啦,说到你的痛处了!还好,你还有我这个正常的儿子,否则你和老爸可就——”妈妈马上打断大永的话,“什么正常不正常?别这样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好吗?何况小康是你弟弟!”“我只是强调,你还有我这个正常的儿子,可没有说小康不正常!虽然,意思也差不多!”妈妈眼神犀利地瞪视着大永。

大永的这些偏见对于解决小康的拖延及其他恼人问题,不仅没有任何的实质帮助,甚至会让当事人或父母更消极。但是,关于小康的拖延,妈妈真的很苦恼,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孩子拖延,心理师这么说——“拖延”是ADHD的宿命?

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ADHD)的孩童几乎可以说是拖延症的代言人——这句话说来轻松,却充满心酸。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