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很孤独》资治通鉴里的权力游戏_秦纪(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7 11:29:30

点击下载

作者:河伯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寡人很孤独》资治通鉴里的权力游戏_秦纪

《寡人很孤独》资治通鉴里的权力游戏_秦纪试读:

导读

天地玄黄,宇宙穹苍,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中,在文明智慧集中的华夏民族里,有这样一些人,为了土地、为了名利、为了在汤汤历史长河中占有一席之地,他们拼尽全力,用武力、用生命去诠释着何谓战国英豪,何谓奇人天下。而这些故事,这些人物,囊括在《资治通鉴》里,从历史的角度演绎出谋士天下的风采,从政治的角度刻画着能人异士的品性与智谋。《资治通鉴》是一本史料丰富的编年体史书,无论从政治学,经济学还是为人处世,职场谋略而言,都给人以无限深思与启示。然而,今人阅《资治通鉴》,嫌其苦涩难懂,不知其雅意。古人阅资治通鉴,观鲜活史话,品名臣人生。可是古往今来,又有几人真正读懂,其中的家国军事,商场经济,囊括着你所不知的人生智慧,记录着你所不了解的历史朝代,非一朝一夕所能窥探。

河伯者,武林一俗人,求学于未名,混迹于江海。某日翻阅《资治通鉴》一书,读之,喜之,由是尝废寝忘食,豁顿。编者数载闻于案,偶得其书稿,翻阅之,其中瓶颈之处竟游刃而解,于是,欣喜若狂。

此系列,囊括《资治通鉴》历时历代,以今人之意解古人之绪。河伯者,用语诙谐,博闻强识,用最现代的思维,最符合时代潮流的生存法则对《资治通鉴》进行质的解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本全新的“资治通鉴”。只要你想,你可以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古人的趣事,从经济的角度开拓职场、商场的思维,从政治的角度熟悉谋略、计谋,从军事的角度权衡家国大事。无论你怎么读,都有能打动你的理由,无论怎样解析,都会有新的收获。读史书,读的不仅是历史,更是历史融入现代的思维。

于是,河伯笔下的《资治通鉴》融汇了这一特点,读来不再深奥晦涩,不再充满着历史的神秘感;那些故事,那些人物,透过纸张,以鲜活生动的形象展示在我们的面前,用自身的经历为我们讲述着那一幅幅历史背后的隐忍与决绝。或许,这正是河伯的初衷,我们看到的不是一张张的纸页,而是一幅幅生动的历史图像。《资治通鉴》依然是《资治通鉴》,却以别样的笔调叙写着现代图景式的人物故事。

在河伯的“资治通鉴”系列里,试看吕不韦,试看项羽、刘邦,你是否也收获了关乎政治学、经济学的启迪?尤其在《寡人很孤独》第二分册的“秦纪”中,更多关于职场上位、官场高升的经典案例等你来读。不懂经济的人,读之,参透之,或于职场水起风生。不懂政治的人,读之,参透之,或于官场步步高升。河伯,以编年体“通鉴”为体,以今人竞争观为眼,用风趣幽默的笔调,洞察秋毫的观察力对司马光先生的“资治通鉴”进行了现代书写,用最接近现代人审美的语言书写了一本最简单易懂的历史演义。众多历史人物轮番登场,为你带来史诗般的饕餮盛宴。第二十一篇奇货可居

时间:周·赧王五十六年~周·赧王五十七年(B.C.259-B.C.258)

人物:吕不韦、嬴异人、赵姬

内容:吕不韦的风险投资

上次我们讲秦国讲到秦昭襄王小时候曾被作为人质送往燕国,后来在赵武灵王的安排下,回国参加夺嫡之争并一举拿下王位。昭襄王是个很有能力的国王,而且在位时间很长。在他执政期间,秦国不断扩大自己的优势地位。

在他执政四十年的时候,他立的第一个太子终于没熬住,先于他死了。过了两年,他立了次子华阳君继任太子之位。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成功的风险投资即将拉开帷幕了。优秀的风险投资家及其所应具备的素质

阳翟有个大老板,叫吕不韦,很有钱。他那么多的钱是怎么来的呢?很简单,低价买进,高价卖出,俗称“投机倒把”。

当然,投机倒把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得了的。很多人都非常想靠投机倒把赚大钱,但往往都是踌躇满志地去、垂头丧气地回。

一般程度的投机倒把者得具备两个基本素养:一是发现机会的眼光,二是卖高价的能力。

而高等级的投机倒把者还需要一个额外的能力:胆子大。所谓“无风险,不投资”。

吕不韦就是一个高等级的投机倒把者。

话说吕老板这天去邯郸出差,大家都知道,老板吗,一般应酬很多,就在一次聚会上认识了一位叫嬴[yíng]异人的人。吕老板当即就显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眼光。

作为一个商人,他当场给了嬴异人一个非常商业化的评价——“奇货可居”。言下之意是,这哥们儿是个好东西,能卖大价钱。

嬴异人既不是犀牛角,也不是大象牙,凭啥能卖大价钱呢?

他是当朝秦昭襄王的亲孙子,而且是当朝秦太子的亲儿子。

那么牛?那为啥沦落在赵国?

因为秦王家族很能生,光秦太子膝下就有二十多个儿子,这个异人是庶出,他亲娘又不受太子待见,导致他的地位极低——从他那不三不四的名字也可以瞥见一斑。所以呢,秦国王室就把他送到赵国当人质——反正留着也没啥用,不如送出去,好歹是个人质;到时候混得不好了,借赵国人的手杀了他,也算是个不错的结果。言下之意,这哥们儿跟秦国王位基本没什么关系了。

这是一支垃圾股啊。那吕老板为啥还说他奇货可居呢?

因为吕老板知道,秦太子现在还没有嫡子。

秦太子的正室叫华阳夫人,因为长得很好看,所以得到太子的专宠。但是呢,这个华阳夫人中看不中用,没有给太子生下儿子。也就是说,目前为止,秦太子的嫡子暂时没谱。

现在明白了吧,吕老板是想低价买下这个垃圾货,然后通过他的包装运作,跟华阳夫人勾结上关系,让这货成为太子的嫡子,并最终坐上秦王的宝座。

大家别看我写得那么轻松,在那个时代,要把那么多碎片信息联系到一起,并积极想出方案来的人,真的堪称是超高等级投机倒把者了。

光眼光好是远远不够的,还得会操作才行。于是,吕老板开始了他的三部曲。

第一,是低价吸纳垃圾货,并初步锁定投资回报。

吕老板没有停留,立刻跑去异人住的地方,开门见山地跟他说,兄弟,我能提高你的门第。异人笑笑,觉得这哥们儿是来他这儿找乐子的,也没认真,就回了句,哥们儿,你先想办法提高自己的门第吧。吕老板就顺着说,我自己的门第当然要提高了,但那也是通过提高你的门第来实现的啊。

异人虽然惨,但不傻,明白这个人是来帮助他夺嫡的,就立刻屏退了众人,跟吕老板两人深入交流。

吕老板把他的计划全盘托出。异人听了很激动,当场许诺,如果这事搞成,我分秦国的土地给你作为你的投资回报。

妥了。

第二,包装运作,把垃圾货包装成高大上的商品。

异人当时在邯郸,真的叫一个惨。大家还有印象的话,会记得,那段时间,秦国时不时就去找一下赵国的麻烦。作为敌国王族的侨民,异人的日子能好过吗?被秦国抛弃,被赵国欺负,这样的生活能够安然活下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但是,要做嫡子的话,这种生活水平和境界是绝对不可以的。于是,吕老板跟异人敲定计划以后,立刻甩出五百金给他,让他招人、搞关系,壮大自己的队伍,提高自己的国际声望。异人照办了。

于是,嬴异人刹那就变得高大上了。

第三,积极联系下家,进行兜售。

吕老板又拿出五百金,置办了不少珍奇古玩,跑去秦国。当时,做生意的人地位是很低的,吕老板再有钱,一下子也见不到秦太子夫妇。于是,他疏通关系,先见到了华阳夫人的姐姐。

他先是搞定了华阳夫人的姐姐,通过这姐姐,以异人的名义给华阳夫人送了很多东西。他还通过华阳夫人的姐姐带话,说异人非常贤明,宾客遍天下;同时,异人也非常孝顺,流落国外,却天天想念秦太子和华阳夫人,日夜啼哭;最重要的是,异人把华阳夫人奉为自己的上天。

女人么,耳根子总是软,收了东西,一听好话,就飘飘然了,华阳夫人立刻就对异人有了好感。

这算是动之以情,还没完,接下来是晓之以理。

吕老板让她姐姐继续给华阳夫人带话,说,靠美色保有荣华富贵是无法长久的,因为再美的人,迟早有一天都会人老珠黄。所谓“母凭子贵”,还是得尽早找个儿子,立为嫡子,才是真正的长久之计。而现在正好有个不错的儿子送上门来了,一定要把握好机会啊!

华阳夫人都听进去了。当天晚上就跟自己老公吹枕边风,说异人贤明、国际声望又高,刚好我自己没有儿子,我想收他做儿子,也算是个依靠。说着说着还掉了几滴眼泪。

太子是很听他老婆的,而且打听了一下,确实异人现在的名声不错,就半推半就地答应下来了。还给一个玉符,作为信物,让吕老板带给异人,并且让吕老板待在异人身边好好辅佐他。

好了,经过这么个三部曲,异人立刻触底反弹,身价爆棚。

异人确实是秦国王族,但在吕不韦接手以前,基本上是垃圾股了,没有人敢经手;但经过吕不韦这么一折腾运作,立马就成了炙手可热的秦太子的嫡子。由此可见,一个好的投资人,对于被投资方来说,是多么重要啊。

可是,这件事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在这节骨眼儿上,出事了。嬴政生父之谜

吕老板和现在的很多老板一样,喜欢美女。他陪异人在邯郸的这档口,也没闲着,四处寻访美女,遍观赵国美女,挑了一位最漂亮的做了老婆。没多久,就怀孕了。

但不巧,刚知道怀孕消息的时候,异人跑来吕府喝酒,看到了这位赵姬,立刻喜欢得不得了,魂儿也没了。异人习惯了吕不韦对他生活方方面面的照顾,想也没多想,就让吕不韦把这美女赏给他。

吕不韦生气了,哥们儿啊,我确实看好你,为了成就我们的大业,啥都可以跟你分享,但再怎么大度,你要我把老婆也分享了,实在有点过分了。于是就发火拒绝了他,两人不欢而散了。

赶走异人之后。吕不韦酒也醒了,回过头来再思考这个问题。他忽然觉得自己这么处置是不妥当的,是违背一个好商人的做事准则的。你想啊,异人现在是落魄,骂骂他也没事,但这之后若是做了秦王,再来找自己报仇雪耻,那就是分分钟的事情,自己骂他实在是件得不偿失的事。更重要的是,他现在是秦太子的嫡子,以后能做秦王;而现在赵姬也是怀着孩子的,到时候再被立为异人的嫡子,岂不是也是秦王?

吕不韦一下就蒙了。以前只想过自己辅佐个秦王,自己混个丞相干干;但现在有个那么好的机会能让自己做秦王他爸了,自己却眼睁睁让它溜走了!

商人是讲投资回报的,投资个女人,能换个国家回来,这世上哪有回报那么丰厚的生意?

于是,吕老板迅速权衡了一下利弊,立刻就把老婆连胎儿送到异人家里,给异人做了夫人;并且顺利产下了男婴一名,立为了异人的嫡子。

打住。

难道异人是傻子,送个大肚婆过去给他的时候,不会被他发觉吗?而且就算送的时候不会发觉,生的时候异人和他的亲信也不会发现怀胎周数不足吗?

第一个问题,赵姬刚去异人那里的时候,怀胎时间很短,外形上还看不出来,加上吕老板之前应该嘱咐过,特地做了些准备,就顺利蒙混过了关。

第二个问题,史书上是这么记载的,“孕期年而生子政”。什么叫“期年”?意思是整整一年。也就是说,赵姬怀嬴政不是十个月,而是十二个月。所以从孕期来看,异人那边也没有觉得有什么异常。

但是,看到这里,我不知道应该怎么评价这件事了。怀孕十二个月才生产,并产下一个健康的宝宝,这件事的成功率很低。如果事实如史书记载,那么,我只能说这是天命了。

也就是说,异人被吕不韦狠狠耍了一把,自己的嫡子嬴政是吕不韦的亲生儿子。

那这件事有没有别的可能呢?

我觉得有。让我们重新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一遍这件事。

吕不韦告诉赵姬决定把她送给异人做老婆的那个晚上,赵姬想了整整一夜。她原本是很爱吕不韦的,她觉得吕不韦也很爱她,他们的爱情结晶也即将出生,作为女人,她曾经是多么幸福啊!但这一切的美好幻想,却在这个晚上瞬时崩塌,她的爱人、她的丈夫、她肚里孩子的爹居然要把她当成商品一样送给别的男人。

所以,我要报复这个薄情郎!

怀孕女人对自己负心男人最狠的报复,莫过于搞死即将出生的胎儿了。这也是赵姬的选择。对于赵姬来说,不管孩子他爹是谁,她都会是秦国的正牌太后。

因此,当吕不韦还打着如意算盘,计划将自己的亲生骨血扶上秦王宝座的时候,他的女人、他的孩子他娘早已经把这个计划扼杀在襁褓里了。

赵姬年轻,流产了之后恢复得很快,一个月之后就怀上了异人的孩子,并正常妊娠,怀胎十月生下了孩子(并成功地让吕不韦以为是怀胎十二月生下了吕家的孩子)。

吕不韦自以为耍弄了秦国王族,不想却被一个自己视为商品的女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两种猜想,你更愿意相信哪个?第二十二篇王的童年

时间:周·赧王五十六年~秦·庄襄王元年(B.C.259-B.C.249)

人物:赵姬、嬴政

内容:嬴政同学小时候的故事

先不纠结小屁孩嬴政的血统问题了。麻烦事儿又来了。

秦兵又来打邯郸了。逃离邯郸

秦国人是真正的战斗种族,绝对不会停止他们征伐的脚步。

眼看邯郸又被秦军围困,赵国人当然相当不爽。以前是没有办法,但现在手里好歹捏着秦国太子的嫡子嬴异人呢,于是他们就以异人的性命相要挟,要秦国退兵。

不一会,回报的来了。秦国不肯。

这也是很容易理解的。大家想想,本来秦太子在国内的二十多个儿子就已经为了嫡子的位子打得不可开交了,却突然杀出一个嬴异人来。这么一搞,国内想要异人性命的人大有人在,刚好趁着这个机会,借赵国人的手,除掉异人,岂不快哉!

赵人还真是没有让他们失望,立马关押了异人和他的门客,包括吕不韦,准备杀了他们解气。

关键时刻,吕老板再次挺身而出。

不过,吕老板是个生意人,手无缚鸡之力,也没有什么鸡鸣狗盗的绝技,如何能够帮助异人兄弟杀出一条血路安全回国呢?

不用担心,他有一件独门武器——钱。

俗话说得好,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个真理从战国时代起就已经很有效了。

大家还记得吧,当时吕老板让异人去广交宾客的时候,给了他五百金,异人用这些钱博得了不少国际声誉。

而这次是买命钱,再怎么下血本都不为过。

吕老板没有犹豫,也没有吝惜他的钱,当即掏出六百金买通了看守,跟异人两个人逃脱了邯郸,来到秦军营寨,并顺利回到了秦国。

回到秦国,第一件事当然就是去认娘了。吕不韦特地安排了一下,让异人穿着华阳夫人家乡的服装“楚服”去拜见她。这让华阳夫人一看到异人当即就感动得热泪盈眶,承诺以后必把异人当作亲生儿子来看,并且立刻把“异人”这个不三不四的名字给改了,就着她的祖国,改了一个特别文雅的名儿,叫“子楚”(还好没让他改名叫“萌萌”……)。这下算是皆大欢喜了!

美中不足的是,这次出逃没有带出异人的夫人和孩子。人质嬴政

嬴政和他母亲被留在了赵国。那一年,他才三岁。当时的情形很险恶。

这事也不能怪他爸(不管他的亲爸是谁,反正当时他的两个爸一起跑了),在当时的情况下,若是稍一犹豫,他爸也没命了。

赵人发现异人逃跑了,恼羞成怒,回来就想要他老婆孩子的命。

幸好,赵姬娘家是赵国的豪族,所谓豪族,一来有势力,二来有血性,拼死把他俩藏匿了起来,这才算是保住了一条小命。

秦始皇在中国正史上是个十分讳莫如深的皇帝。目前留存的正史资料,对秦始皇形象的描述大都只是只言片语,是非常不完整的。而现在人们描述秦始皇形象,用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暴君”,残暴、嗜血、麻木不仁……

先不管这些评价是否客观,我倒是觉得我们更应该关心小人质嬴政是如何成长为这样一个“暴君”的。我相信,秦始皇后来的作为跟他童年的经历有着很密切的关联。很多人只关心秦始皇在实现大一统之后的种种作为,却很少关注他的童年经历对他成年之后的影响。

那么,童年的嬴政在赵国究竟经历了什么?

没有直接的史料描写嬴政十岁以前待在赵国的童年情形,以下都是基于史籍边角料中的蛛丝马迹的猜想。

我们从三个角度来分析。

首先是嬴政的故乡。

很多人会忽略这样一个事实:嬴政的故乡不是咸阳,而是邯郸。我们在结交朋友的时候,总是会习惯性地问,你是哪儿人,并根据对方的回答来初步判断这个人的习惯、秉性、行为特征,或许还会把他和他的同乡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一个人的故乡对他的影响非常巨大,嬴政也是一样。

我们之前写赵国的时候,大家应该会有个感觉,赵国是除了秦国之外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他们的军事力量很强大,有当时最强的骑兵队伍,也出了很多名将。同时,赵国人也非常有血性,“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虽然对秦军败多胜少,但是他们从来不曾畏惧过。即便在长平损失了四十万精壮士兵,赵人依然顽强地守住国土,并在随后几年中也不曾让秦国捞得太大的便宜。

除了强大之外,赵国首都邯郸在战国末期也是个非常繁华的大都市。

大家都知道有一个成语叫“邯郸学步”,说的是燕国一个少年仰慕邯郸人走路的方式,跑去邯郸学走路,没有学会,也忘记了自己先前的走路方式,最好只得爬回家的故事。这里头的“步”就是“走路方式”的意思。不过,我倒是看到过另一种解释,说“步”不是普通的走路方式,而是指一种叫“跕屣”的舞步。所谓跕屣者,据说跟芭蕾舞很像,是一种用脚尖来跳舞的高难度舞步。因此,庄子在《秋水》里头称“邯郸学步”的“步”是赵国人的一种“国能”。

这就好比现在一线城市都流行跳钢管舞,而邯郸当时正是这样一个舞蹈中心,是当时的一个文艺大都会,极尽繁华,充满着犬马声色的欢乐。小时候的嬴政,应该也喜欢浸淫在大都会的生活中,享受发达的经济文化带来的欢愉感。

当然,他在体会大都会生活的同时,也默默理解了一个道理:军事强国和繁华都市之间的因果关系。嬴政的童年,正是赵国走下坡路的时候。赵国的军队和国土一点点被秦国蚕食,由于战乱,曾经的繁华都会也正一步步走向没落。在嬴政的潜意识里,建立了这样一种联系:只有强权,才能带给乱世太平;只有强权,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

其次是嬴政的祖国。

幼小的嬴政始终很困惑,自己到底是赵人还是秦人?他出生在邯郸,讲的是赵国方言,写的是赵国文字,身边都是赵国小伙伴。而突然有一天,秦军杀过来了,他身边的小伙伴都不再和他一起玩耍,还骂他、向他丢石块,原因只有一个,因为他是“秦人”。

在起初的时候,弱小的嬴政应该很痛恨自己的祖国秦国。在他还未曾踏上秦国土地的时候,他就因为跟这个国家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受到不公平地对待。如果他可以选择的话,当时的他宁可做赵人,跟他母亲一样。但可悲的是,他是个秦人,还是个秦国王族,即便他有一万分的不愿意,那也是他的祖国。

作为秦赵混血儿的嬴政,在身份认同这个问题上,更多的是不理解。为什么秦赵非得势不两立?为什么秦人和赵人必须是兵戎相见?乃至……为什么会有秦和赵两个不同的国家?

如果秦赵是一家该有多好!

恰恰是对自身个体身份认同的困惑培养了他对大一统、天下一家的深切渴望。Motherland 和 Mother

赵国和秦国,对于嬴政来说,都是motherland,对他影响深远。但无论是哪个motherland,都比不上第三样因素对小嬴政的影响。这就是——

他妈。

中国人说家庭教育,喜欢用“言传身教”这个词。父母亲是小孩子言传身教的主体,特别在十岁以前,父母亲的言行会深刻地影响孩子的潜意识,从而决定他长大后的价值观、行为倾向等。

那么,嬴政他妈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毫无疑问,肯定是个美女。吕不韦作为一个阅女无数的大老板,是肯定不会看走眼的。但是,美也有很多种,赵姬的美是哪种美呢?

太史公在《秦始皇本纪》中通过尉缭的语言,描述了嬴政的样貌,说他是“蜂准”(高鼻梁)、“长目”(长眼睛)、“挚鸟膺”(猛禽般的胸脯)、“豺声”(声音像豺狼一般尖锐)。儿子一般都比较像母亲,这种高鼻梁、长眼睛的相貌应该也来自于母亲的遗传。看上去,根据这些元素,他母亲很可能具有胡人血统(我们之前说过赵国有胡汉通婚的传统),是个带有异族风情的美女。

如果赵姬有胡人血统,那么他们家祖上很可能就是胡人。胡人和汉人不同,很多观念没有汉人那么保守和讲究。那么,生长在这样一种家族传统下,赵姬在男女关系方面很有可能非常开放。

说完长相和血统,我们再来研究一下赵姬的职业。《史记》记载,“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再回忆下刚才说过的邯郸跕屣舞,那么,赵姬的职业就很明了了:她是个舞女。当时的舞女和我们现在的舞蹈家很不一样,她们的存在是为了讨好男人的;舞蹈再优雅,给男人带来乐子才是最重要的。她们绝大多数时候跳的应当都是艳舞。也就是说,赵姬是个时尚的艳舞女郎。

最后,说说赵姬当时的境遇。赵姬虽然嫁得不错——先是嫁给大富豪吕不韦,后来又是秦太子嫡子嬴异人——但也两次被自己的男人抛弃:先是如同商品一般被转手,后来又是如同垃圾一般被丢弃。而且,她虽然能作为本国人留在赵国,但是她却是一个嫁给秦国人的赵国女人。这个身份是非常尴尬的。赵国当时被秦军围城数次,爱国主义情绪空前高涨,赵人又是极有血性的汉子,怎么会轻易饶过这种背国通奸的女子呢——大家可以想想,二战结束后,法国人是如何迫害那些和德国男子有染的本国妇女的。如是一想,赵姬当时的境遇就容易理解了。

所以,即便赵家再是怎样的豪族,赵姬也必然会受歧视,甚至经常受到死亡威胁。

经历了这么多打击的赵姬,会是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呢?联系一下她的美貌、她的开放、她的舞女职业,她应该不会是什么坚韧不拔、任劳任怨的女子,她更有可能的生活态度会是自暴自弃——放荡成性、今朝有酒今朝醉。既然很有可能看不到明天的太阳了,为什么不把握今朝好好享受一把呢?用她的美貌,用她的职业才能,在悲惨的现实生活中去寻找一些欢乐。

这从她后来先后跟吕不韦、嫪毐[lào ǎi]通奸的事情中也可见一斑。她的两次通奸闹得那么沸沸扬扬,如此之高调,以至后世极少有人质疑这事的真实性。

大家可以想想这样一个母亲对嬴政的童年会有多么大的影响。嬴政在赵国,唯一的亲人也就只有他母亲了。但是他母亲却追求着感官上的欢乐,根本不管小嬴政的生活。而且,嬴政可能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接受了他母亲是一个荡妇的事实。所以,他对母亲后来通奸的事也充耳不闻,直到嫪毐即将发动政变威胁他的权力的时候,嬴政才去质问生母、手刃亲弟。

拥有一个逃跑父亲和荡妇母亲的嬴政,找不到人交流,找不到人保护,找不到人撒娇。他对他的母亲爱恨交加。这逼迫嬴政从童年开始就得独自面对现实的惨烈。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活命,嬴政学会了很多本领,也造就了他很多性格特点。他从不跟人交心,他独自承担苦难,这养成了他格外孤僻的性格;为了活命,他需要察言观色,他需要揣摩别人的心理,这加深了他对人性的理解;他为了避免受到额外的责罚,塑造了超强的忍耐能力和高超的情商。当然,最重要的是,他明白,只有power,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这成了他最坚定的信仰。

不管怎么说,小嬴政在赵国的童年肯定是灰色的。太史公在《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军攻下赵国之后,当时还是秦王的嬴政一反常态地亲自跑到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坑之”。毫无疑问,这是发泄仇恨的行为。只是这报复行为已经是在嬴政离开赵国的二十年之后了。嬴政隐忍了二十年,终于凭借自己的努力,为自己灰色的童年画上了一个句号。

在他爷爷即位的那年,嬴政十岁,赵王为了讨好新秦王,终于将小嬴政和他母亲一起送回了秦国。这时候的嬴政,经历了生与死、繁华和没落、种种世态炎凉……他早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十岁少年了。

天下,我来了。第二十三篇秦王之路

时间:秦·孝文王元年~秦·始皇帝元年(B.C.250-B.C.246)

人物:嬴柱、赢异人、嬴政、吕不韦、郑国

内容:秦国三年三王的奇特历程以及韩国人的“阴谋”

嬴政的太爷爷,秦昭襄王,励精图治,带领秦国一直占据着战国末期的霸主地位。他不停地征伐,还夺来了西周的宝鼎重器。随后,韩魏两国无法抵抗秦国日复一日的征伐,举国听从秦王的号令,虽未灭亡,但也离灭亡不远了。看起来,秦国已经很接近统一天下的节奏了。

但就在这大好局势下,野心勃勃的秦昭襄王薨了。三年三王

等了几十年的老太子嬴柱终于登上了王位,成了秦孝文王。跟他的父亲一样,他也即将成为一位野心勃勃的秦王。他即位之后,立刻干了两件事,一是如约立嬴异人为自己的太子,二是让赵国人把嬴政和他妈送回来。

十岁的嬴政终于跟着他的母亲“回到”了自己的祖国秦国。在秦国,由于吕老板的努力和坚持,嬴政成了秦王的嫡系继承人。

不过,秦孝文王是否野心勃勃真的无从说起。因为他在位时间只有三天,他就只干了这两件事。

等了几十年,做了三天的秦王,秦孝文王就追他老子去了。

接下来即位的就是我们的老熟人,孝文王的太子,嬴子楚(异人)了。子楚在经历了各种风雨后,终于成了秦庄襄王,登上了自己人生的巅峰。孝文王的老婆,华阳夫人,则顺利成了秦国太后。而刚刚从赵国“归来”的嬴政,则成了秦国太子。当然,吕老板也终于拿到了他风险投资的第一份回报,他成了秦国的相国。

但是,吕老板还是不满意,因为当时嬴异人说的可是裂土封地。不过秦国自商鞅之后有法令,非军功不得封侯。那咋办呢?只能想法子去立军功呗。

军功就军功嘛,大不了挑个软柿子捏。

刚好,据说东周王室正在积极联络其他几个国家,要联合他们攻打秦国。秦国不怕被打,就怕无仗可打,更何况东周当时已经是个名存实亡、极其弱小的国家了。于是,庄襄王就派吕相国带兵灭了东周。

这个仗打得实在是太没有悬念了,史书上没有任何细节,只写了个结果——周既不祀。

而吕老板呢,归来后就被封了个“文信侯”,封地是河南洛阳十万户。

庄襄王小试牛刀成功。本以为打仗挺难的,没想到那么简单。赢子楚不禁有点沾沾自喜。于是,秦军继续征伐。

但是,子楚小看战国六雄的实力了。在此之后不久,他手下大将就打了一场大败仗——之前说过,败给了信陵君魏无忌率领的联合国军,一直被打回函谷关内。

随后的故事大家也知道了,秦人用反间干掉了信陵君。

好了,这下没障碍了。跟他的爷爷一样,子楚也即将成为一位野心勃勃的秦王。

匪夷所思的事情再次发生了,在即位的第三年,嬴子楚也薨了。十三岁的太子嬴政成了秦王。秦国的大权在短短三年内换到了第三个秦王手里。

这个事情太吊诡。秦昭襄王干了五十六年,他儿子和他孙子一个干了三天、一个干了三年,加起来连他的零头都没干到。若只是一位秦王暴毙也就算了,连续两位秦王都这么短命,而且死得莫名其妙的,实在有点说不过去啊。

难道这不是自然死亡,而是一场政治阴谋?那么,背后的主谋是谁?秦王连环暴毙背后的遐想

请嫌疑人们按顺序登场。

1号嫌疑人:儿子们(赢子楚和嬴政)

中国历史上先君暴毙或者退位,有不少跟自己的亲生儿子有关。比如我们之前讲过的赵武灵王,虽然是退位后被杀掉的,但终究是死在自己的亲生儿子手里。再比如我们之后要讲的唐太宗李世民,这位千古一帝曾逼迫他爸退位将皇位让给自己。

所以,我们首先要怀疑的对象,是两届秦王各自的儿子。

但是,仔细分析一下,这种可能性很小。

政治暗杀是需要相当大的能力的,需要网罗很多党羽,同时还得有把握能控制好整个朝政的顺利过渡才行。大家想想,嬴子楚回国没几年的时间,他爷爷就挂了;而他爹在秦国做太子几十年,人脉、人望,以及对秦国政治的熟悉程度都比他儿子要强多了。让嬴子楚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超越他爹几十年的积累,这可能性太小了。

再来说说嬴子楚的动机。他爸做了三天秦王就崩了。这样的政治交接对于嬴子楚这个官方继承人来说根本不是好事。新威未立,新恩未附,如果老臣不买嬴子楚的账,而谋划另立新君的话,那就前功尽弃了。从嬴子楚的立场来说,肯定不希望出现这么动荡的局面。

所以,嬴子楚牵头谋害他爸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至于说嬴政要害他爹,那就更扯了。嬴政当时还是个小屁孩,完全没有政治影响力。

儿子们可以退场了,这件事应该跟你们关系不大。

2号嫌疑人:老婆们(华阳夫人和赵姬)

第二个怀疑对象是各自的老婆。老婆谋杀亲夫的事情也不是没有,但是出现频率比第一种要少得多。

我们先来看华阳夫人。

华阳夫人有动机,因为她儿子的嫡子地位并不牢靠。之前我们说过,嬴子楚之所以能成为嫡子,是因为太子特别喜欢华阳夫人,要为她立个嫡子,确保她以后太后的地位。但是男人吗,总是容易移情别恋的,如果说当太子的时候,还需要夹着尾巴做人,当了秦王,就可以肆无忌惮了。况且,子楚他爸对子楚并不是特别喜爱。所以,华阳夫人怕时间一长,自己太后地位不保,故而主动下手,干掉了秦孝文王,并伪立遗诏,完成子楚的合法即位。

这个想法倒是挺好的,但华阳夫人应该没这魄力。为了自己后半生的幸福,狠心干掉自己的亲老公,并把自己的未来交付给一个不是自己亲生的、来路不明的儿子头上——这么搞风险实在有点大啊。

我们再来看赵姬。

赵姬有动机杀自己的老公吗?有挺多动机的:第一,急着做太后;第二,她老公不能满足她的风流癖好,对此不满意,要换老公;第三,她对她老公抱有仇恨,当年逃离赵国不带着他们。

赵姬确实是个风流成性的女人,但是她不蠢。当时的情况是,她老公正当壮年,而且她的地位是正室,儿子是太子,一切都是顺风顺水的时候。如果她老公死了,她那十几岁的小屁孩儿子就会即位成为秦王。对于一个赵国女子来说,当然是年富力强的嬴子楚比较靠得住了,把自己的性命托付给一个年仅十三岁的小孩,即便这个孩子是亲生的,也是靠不住的啊。

除了动机,还有一点很关键,那就是执行能力。老婆们虽然各自有各自的小九九,但是即便她们下决心要干掉自己的老公,也缺乏必要的手段和方法。杀秦王,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没有好的策略和很强的执行力,绝对是要失败的。

因此,老婆们也可以退场了。

3号嫌疑人:吕不韦

现在,舞台上所有的聚光灯都射在了吕不韦先生的身上。

不得不说,他是政治暗杀背后最有可能的策划者。两次秦王暴毙他都是最大的获益者。

第一次秦王暴毙,子楚上位,他的风险投资真正得到了回报,先拜相后封侯,风光无限;第二次秦王暴毙,更是他自以为的亲生儿子即位,同时他自己也在爱情和事业上喜获双丰收。

况且,吕不韦是个商人。商人是什么?商人就是为了追求高回报,会使出各种无下限手段的人。吕老板既然能干出送孕妇给别人做老婆的事,那么,杀两个人,对他来说应该也不会有任何道德障碍。

更重要的是,跟儿子、老婆们不太一样的是,吕不韦在这件事上具有极强的策划能力和执行能力。他有钱,可以结交大臣,买通近臣;他有诡计,可以想得出低调而万无一失的暗杀计划;他有驱动力,干掉秦王能获得巨大的回报。

所以,吕不韦的可能性极高。

4号嫌疑人:其他可能性?

除了吕不韦,还有别的嫌疑人吗?

有。

这个嫌疑人叫“天意”。

所谓天意,就是一种纯粹的历史巧合。比如,我们可以设想,秦孝文王在当了几十年太子后,突然得到消息知道爹死了,先是大悲,后来又是大喜,引发了脑溢血,导致三天之后病亡……

这也是有可能的。先后两位秦王都是死于非他杀的原因,是老天等不及了,要嬴政早点出来统一天下。

OK,YY到此结束。

就这样,嬴政当上了秦王。委国事于相国文信侯吕不韦,并称呼他为“仲父”(二爸爸的意思)。

嬴政的统一之路就要开始了,尽管这条路上仍然艰险重重。插曲:韩国的“阴谋”

韩国之前在昭襄王时代就已经举国投降了,但毕竟没有被灭,他们一直都不安分。同样作为诸侯国,为什么一定要臣服在秦国底下呢?他们觉得秦国国内是有机可乘的,于是,他们就设计了一个阴谋。

韩国人打仗是完全不行的,所以就不要指望他们派出几万铁骑踏平函谷关了。

事实上,他们只派出了一个人。这个人叫郑国,职业是水工,即水利工程师。韩国人的想法也挺奇特的,他们想让这个郑国去说服秦王,修建一条引泾水、沿北山,往东注入洛河的灌溉渠,意图是让秦国把资源投入到国内建设上,从而达到削弱秦国国力的目的。

郑国去了秦国,由于他的专业,秦王同意修建这样一件水利工程。但是,在修建的过程中,可能是情报工作没做好,韩国人的意图被当时的秦王嬴政发觉了。嬴政哪是吃素的,立刻大发雷霆,要杀郑国。

郑国说,韩国人派我来修郑国渠,确实是为了削弱秦国国力。但我想说的是,这种想法太短视了。修建郑国渠的确会让秦国在几年的时间内无暇攻击韩国,为韩国延长了几年的寿命;但等这条渠建成了,秦国才是真正享万世之利的国家啊。

嬴政是聪明人,也很开明,认同了郑国的观点,让他继续主持施工,最终完成了这项水利工程。最终,如郑国所说,这条灌溉渠有效灌溉盐碱地四万多顷,并大幅提高了这些土地的单产效率,使得秦国关中一带愈加富饶。

这件事算是个插曲。可笑的是,韩国的计策是完全实现了,目的也达到了,但也无法改变自身被灭亡的结局,最后还成了万世的笑柄;而秦国呢,作为这个阴谋的“受害国”,却在更长的时间里持续获利;而水工郑国呢,则因为设计和修建了这样一项工程,造福了关中百姓,在历史上留下了美名。

从这件事的各方表现来看,秦国不灭韩国,简直是没有天理啊!第二十四篇仲父、假父

时间:秦·始皇帝元年~秦·始皇帝十二年(B.C.246-B.C.235)

人物:嬴政、吕不韦、嫪毐、赵姬

内容:嬴政两位“父亲”的最终结局

嬴政即位后,仲父吕不韦上位了,他的地位已经不只是相国那么简单了,几乎达到了“摄政”秦国的程度。他当时下血本进行的投资已经收获了远超预期的回报。作为一个商人,绝对堪称历史上第一人!如果他的故事到此为止,那他也将成为历史上一个美谈;可是,恰恰是因为他是一个商人,他在之后却做了几笔非常糟糕的买卖。“大阴人”嫪毐

前面讲了,嬴政即位的时候才十三岁,年纪很小,而且由于之前在赵国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教育方面也没跟上,所以一上来尚无法主持国政。于是,国政大事的权柄都落在了吕不韦手里。当然,除了相国之外,按照秦国传统,太后也享有很大的权力。

太后赵姬原本就是吕老板的女人,不仅因为吕老板一掷千金,而且吕老板长得也不赖。她到秦国的时候,年龄也不大,却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没了老公。加之她是个放荡成性的女人,作为王后不方便太开放;而现在做了太后了,秦王又小,理论上就没人管得了她了,自然就开始想跟吕不韦再续前缘。

吕不韦是个商人。他现在坐到摄政秦国的位子上,还是得广结政治盟友。而太后就是个非常好的选择。现在太后倒贴,一来能促成政治稳定,二来估计赵姬虽不比当年,但仍风韵犹存,这等便宜事儿,为什么不干呢?

于是,这对冤家又幸福地在一起了,而且,估计还很高调。当然,这段时间也是吕不韦最春风得意的时候。那个时期正是战国F4名噪天下的时候,吕老板觉得秦国那么强大,却在招贤纳士这件事上比不上战国四公子,就痛下决心,要迎头赶超,也招揽了几千的食客。而且,吕老板还更进了一步,让自己的门客将各自所擅长的东西用文字记录下来,编成一部书,名为“吕氏春秋”。同时,发布这本书的时候还做了一次成功的事件营销:他将这部书挂在咸阳的门上,并在一旁摆上一千金的重赏,说,如果有任何人能对本书进行一字的增删改,就能拿走这一千金。结果是无人领取这千金重赏,此书名声大噪。

不过这段风光的日子并不长久。一边是嬴政渐渐长大了,心智也越来越成熟,另一边呢,太后赵姬却愈来愈放荡。吕不韦担心他跟太后通奸的事被嬴政知道了会出祸患,就想停止跟太后的情人关系。而赵姬是个比较追求感官愉悦的女人,加上正是如狼似虎的年华,好不容易找到吕老板如此高品位的帅哥,怎么可能轻易放手?

吕不韦甩又甩不掉,就想了个办法——给自己找个替身。他从赵姬的需求出发,找到了一位名叫“嫪(lào )毐(ǎi)”的人。

我第一次读《史记》的时候,读到嫪毐出场,太史公加了个同位语,叫“大阴人嫪毐”。当时我有点疑惑,不甚理解什么叫作“大阴人”。读到下一句不禁凌乱了:“以其阴关桐轮而行”。

我实在不好意思详细解释,请大家自行脑补,或者翻阅辞书……这也算是种特殊技能吧。

吕老板就把这哥们儿的技能跟太后这么一说,太后激动了,当即表示要求试用。

但太后宫中怎么能合法地有男人呢?吕老板再次施展了他那超强的谋划和执行能力。他首先让人去告发嫪毐,并判嫪毐要受“宫刑”。在行刑的时候,又让太后买通官吏,敷衍了事,没有实际行刑,而只是拔掉了他的胡须而已,让他变成一个假太监。经过这么一番折腾,大阴人嫪毐就成了嫪毐公公,得以名正言顺地进宫侍奉太后。

吕不韦很得意,这买卖做得多划算。自己从这段虐恋之中全身而退,也无损自己的地位;而太后和嫪毐二人从此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混乱的关系

其实本来“吕不韦——太后”的二元寡头政治结构挺好的,夫妻——家亲,男主外、女主内的,也不会有什么矛盾,等他俩的儿子(至少吕不韦是这么认为的)长大了,再把秦国交付给他亲政。

但后来有了嫪毐,这个关系就复杂了。

吕老板的如意算盘还是打得噼里啪啦响。他想,太后是她的女人,还是自己孩儿她娘,而嫪毐呢,是自己推荐给太后的,理应向自己尽忠。这样,他就可以不用再像之前那样“费力”去讨好太后了。

但事实上,很多事情并非如他所料。嫪毐不光是阴处大,胆子和野心也很大。他是不甘心只做吕不韦的傀儡和赵太后的性奴的。当然,嫪毐的绝技不是盖的,他让太后非常满意。而太后呢,也是一味地迎合他的胃口,尽管他的正式身份是个太监,太后还是力排众议,封他做了侯——封号跟她的前男友很接近,为“长信侯”(吕不韦是“文信侯”,难道通奸这事还有辈分?),还把富饶的太原一带封给他做封国。

这下嫪毐有身份了,也有钱了。俗话说得好,男人有钱是要变坏的。穷困时期的嫪毐原本就不是什么好人,富贵之后的嫪毐就更坏了。

既然嫪毐有钱有身份,那么,他还有什么好追求的呢?

权力。

一个宦官怎么获取权力呢?要知道,当时是战国时代,不是后来的唐朝、明朝,宦官地位还是很低的,要想拿到真正的权柄,是件难度很大的事情。

但大家要记得,嫪毐的身份是宦官,生理上却不是。既然吕不韦和春申君都能通过生小孩来打入王族内部,嫪毐为什么不可以这么想?

赵太后这时候虽然不是什么十几二十岁的小姑娘,但生育能力还是有的,况且那时候计划生育的技术和观念都尚未深入人心,赵太后跟嫪毐一来二去的,自然就“有”了。“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最终极的爱,就是愿意为他生孩子。”

嫪毐利用了太后对他的爱,要求她把孩子生下来。

太后居然答应了!

作为一个男人,我很难揣摩太后当时的心态,所以也无从评判太后的这种行为。

当然,太后也知道要避嫌,至少不能让她的秦王儿子看到。于是,她就找了个借口,说自己身子不好,然后搞了下封建迷信,找个术士说咸阳风水不好,自己带着嫪毐去雍这个地方的宫殿,悄悄地把孩子生下来了。

生一个还不够,好事得成双嘛,太后一共为嫪毐生了俩孩子。从生孩子的数量上来看,她对嫪毐的爱超过了之前对吕不韦的,而她那短命的正牌老公反而是得到她的“爱”最少的一个男人。

那么,这时候,她的前男友在干什么呢?前男友作为当时秦国的摄政,难道不应该出面制止一下这种淫乱的行为吗?

史料上还真没有记载当时吕老板是什么心态。但是,毫无疑问的是,由于太后的支持,嫪毐在对秦国大政的控制上一度超过了吕老板。吕不韦作为一个消息灵通人士,在秦国又有不少眼线,加之又是嫪毐和太后的牵线人,怎么可能会不知道太后为嫪毐生下了两个儿子?而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自己的权力一点点被嫪毐蚕食,又怎么可能不觉察到?

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吕老板忍了。

说到底,吕老板终归是个生意人。生意人吗,特别重视回报。既然之前的投资已经落袋为安了,为什么还要拿现在的荣华富贵去冒险呢?太后跟嫪毐两人瞎折腾,让他们折腾去;嫪毐专权,让他专去,反正一时半会还专不到老吕家的头上来;何况,吕老板还对他自己的“儿子”嬴政抱有很高的期望呢。

就在这种纷乱的过程中,二十一岁的嬴政亲政了。两个“父”的结局

这一年,嬴政跑到太后的居城——雍,在那里举行了他的成年礼,加冠并佩剑。这意味着他在法律上成年了,可以成为一个真正的秦王了。

而这位秦王亲政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处理嫪毐的事情。

嬴政应该一直都是知道他妈和吕不韦的关系的。一来小时候各种风言风语说他血统不正,二来他妈原本也是个荡妇,三来吕不韦对他也不坏(毕竟他在人家眼里是亲生儿子么)。对于一个父亲是软蛋、母亲是荡妇的少年来说,吕不韦这样一个和蔼可亲的叔叔的出现,对嬴政幼小的心灵是多大的宽慰啊。所以,嬴政从小就心甘情愿称他为“仲父”。

而且通奸这个事情在那个时代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我们之前讲过苏秦跟燕国太后通奸,他老板,当时的燕王反而还对他更好了。

所以,当有人告诉他,太后不好好守寡的时候,他不以为意,他妈年轻时候经历过那么悲惨的事情,现在找找乐子也是很正常的;说嫪毐是个假宦官的时候,他仍然不觉得严重,太监当然不好玩了,所以养几个假宦官以供消遣也是可以理解的;直到听到一句话:

他们生下了两个孩子。

什么?孩子?

这两个孩子是什么身份?是太后的儿子,那就是我的弟弟了?

找乐子是一码事,生孩子的性质就完全不同了。

大家想想,他俩找乐子是为了感官刺激,他俩生孩子是为了什么?

是篡权。

太后只有嬴政这么一个儿子。如果嬴政这个时候薨了,那么谁来继承秦王的位子还不是太后一句话的事情。如果秦王有弟弟,肯定是王位强有力的争夺者。

所以,按照嫪毐的想法,趁着嬴政年轻,干掉他,然后让他和太后所生的儿子即位成为秦王。嫪毐,简直是吕不韦的翻版,自己当不了秦王,就想当秦王他爸。

那为什么嫪毐这个计划最后却没能成功实现呢?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太后赵姬的阻挠。搞政变,太后的支持是最重要的,如果太后不支持,嫪毐是没有合法基础的,实力也不够。而赵姬再怎么深爱嫪毐,她也是嬴政的亲生母亲,何况当年在赵国的时候母子二人有过一段相依为命的日子,感情也不可谓不深,听说嫪毐要害自己的亲生骨肉,太后赵姬感情上是接受不了。

第二,嫪毐的计划和行动,完全都在嬴政的掌控之中。嬴政聪明,敏锐,而且会用人,加上吕不韦应该也在暗中透露了不少消息给他,他知道嫪毐和太后的奸情的完整经过并不是什么难事。他一直隐忍着,把这件事的处理放到了自己亲政之后。加之他对他的母亲毕竟还有很深的感情,不想兵戎相见。所以,他把自己成年仪式的地点定在了太后居城雍,希望给自己的母亲一个改正的机会,让她主动来告诉自己这一切,并重新回到他这边来。

可惜,赵姬夹在两个男人中无法自拔,各不相帮,也不想害了任何一方。

嬴政的成年典礼搞得很隆重,意气风发,朝臣纷纷表示效忠——这帮朝臣当然不愿意甘居嫪毐之下了,他们都是有真正能力的大臣,凭什么要服务一个以淫乱之术得宠的假宦官?而嫪毐呢,也从这次典礼中感受到了深深的危机,秦王少年英雄,臣子老当益壮,自己手里的实权迟早要还回去的,这么一搞,以后自己再也没什么机会了。同时,嫪毐也想,虽然赵姬现在不支持他,但等他真的杀了嬴政,赵姬唯一爱的男人就是他了,到时候自然会回心转意。于是,他就动手了。

事实证明,政治水平跟阴处尺寸是没有关系的,跟阴险程度才是正相关的。

嫪毐找人偷了秦王的御玺矫诏发兵,攻打宫殿。嬴政应该是早有准备,立刻让将军组织人手抵抗。虽然嫪毐来势汹汹,但是毕竟是正牌秦王的号召力大得多,且嬴政这方的准备也十分周全。双方军队在咸阳大战一场,嫪毐方大败,且这一败之后就再也没能组织起大规模的军事抵抗。嬴政下令全国,活捉嫪毐的,赏钱一百万,杀了嫪毐带来尸体的,赏钱五十万。在这么大力度的赏赐之下,嫪毐和他的同伙们不出意料地被抓获了。

嫪毐最后的结局是“夷三族”,而他的党羽都得到了商鞅一样的待遇,车裂。跟嫪毐关系不那么亲密的门客,有四千多家流放到了蜀地。“夷三族”的范围包括嫪毐和太后生下的两个孩子。处死的方法很特别——“囊扑”,放在袋子里活活砸死。其实,这才是嬴政最关心的东西。同时,他也通过这件事将自己的生母——秦国太后软禁在了雍。并发布了一道诏令,不允许任何人为太后说情,违者虐杀。为此死了二十多个人。

他真的对自己的母亲生气吗?真的生气,但不是因为母亲通奸,而是因为母亲居然不站在他这一边保护他的王位。

If you are not with me, you are my enemy. ——《圣经》

嬴政的母亲,太后赵姬本人,也成了威胁嬴政权力的政敌,得到这样的处理,也是必然结果。

总结一下,灭族、放母是因为威胁到了他的权力;而下诏令禁止朝臣为太后说话并以此为由杀人是为了剿灭亲太后的政治势力。这件事最后的效果就是,嬴政肃清了国家内部的政治威胁,并通过处理嫪毐成功树立了自己的威信,将秦国大权牢牢掌握到了自己手里。

完成了这件事以后,他最终还是要给太后找个台阶下的。为太后说情死了二十七个人之后,有个叫茅焦的客卿又来说情了。嬴政依然装出很生气的样子,威胁要杀了他。但茅焦不怕,还是跑到嬴政面前,说要给他讲有关生死存亡的道理。嬴政有点疑惑,就问他是什么意思。茅焦就说,大王你现在做了很多违背伦常的事情啊,车裂假父(居然说嫪毐是嬴政的“假父”),囊扑二弟(是有血缘关系没错,但这正是嬴政的痛点所在),残杀谏臣。这么一搞,秦国在国际上就臭了,其他国家的人才再也不会慕名来投奔秦国了,大王你要三思啊。

这番话说得也不是非常精彩,作为第二十八位说客,我不相信之前的二十七个劝说者里头没有提到这个道理的;况且茅焦讲话非常难听,他居然说那个假宦官、大阴人嫪毐是嬴政的假父,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要我是秦王,我绝对要把这哥们儿拉去车裂,跟之前那二十七个人一起凑齐二十八星宿。

但嬴政居然听进去了,不仅没有杀他,还特别尊重他,给他升官。并听他的话,接回了母亲,和好如初。

为什么?

因为嬴政本来就没想永远软禁他母亲。正如之前所说,他的目的只是要削减和控制太后在秦国政治中的羽翼和影响力,杀了二十七个敢为太后说情的人之后,基本已经达到目的了。而这个茅焦呢,本身就是齐国人,身份也不高,道理也说得凑合,嬴政就顺水推舟纳谏了。一来母子关系有了台阶下,二来还能给自己树立个纳谏如流、广招天下贤才的好名声,一举两得。

至于嫪毐是不是我的假父,有什么关系?

智商高,情商更高。

哦,对了,有个人忘记说了:嬴政的仲父,吕不韦,也因嫪毐的事情受到牵连。据说,嬴政本来是想连仲父一起杀的,但是好多人都出面为吕不韦游说,嬴政觉得仲父为秦国立下血汗功劳,不忍心杀他,所以最后只是免去了他的相国职位,让他回到自己的封国河南洛阳,远离秦国的核心政治圈子。

我觉得这个措施其实是嬴政迫不得已的举措。嬴政在此之前一直把吕不韦当成自己的仲父,非常信任,根本从来没起过杀他的心。吕不韦有什么功劳呢?无非就是一直为嬴政的王位保驾护航么。但这次太后和嫪毐的事情,吕不韦是媒人,而且没有适时制止,他跟这二人扯不清的关系,又搞得全国皆知,不处理他不行。

所以,就安排他回去养老吧。

可是,这个老没养成。吕不韦回去洛阳以后,由于名气太大,各国诸侯都派人拜访他,使者络绎不绝、相继于道。于是,史书上就说了,嬴政怕吕不韦在封地这么招风会导致政变,就写信去挖苦他,说你为秦国立下了什么功劳呢,能得到河南十万户的岁入?你跟我又是什么关系呢,居然让我叫你“仲父”!并要求他迁居去蜀国。吕不韦看了信以后很害怕,就偷偷畏罪服毒自杀,还让自己家里人悄悄埋葬自己。嬴政最后也没有放过吕不韦的门客和朋友,凡是参加了他的葬礼的,都被驱逐出了秦国。

吕不韦最后落了这么个结局,我总觉得不太合乎逻辑,背后似乎有不可告人的隐情。在我看来,史料中的记载有以下疑点:

第一,吕不韦造反的可能性很低,他要夺权早就可以夺了,他在咸阳的时候离王位仅仅一步之遥,不需要那么麻烦跑回自己的封国以后从头再来;

第二,如果嬴政怕吕不韦造反,就不应该写措辞如此强硬的信去刺激吕不韦,本来不反的人看了这信都不得不反了;

第三,吕不韦“偷偷”自杀,这简直是匪夷所思的情节。堂堂文信侯,既然是死,光明正大地死就好了,为什么自杀的时候还要悄悄地?

第四,吕不韦一直坚信嬴政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做父亲的还怕会死在自己儿子手里吗?嬴政生母犯了那么大的错,他都能原谅,更何况吕不韦这位一直对嬴政都很好的父亲呢。

我倒是觉得,吕不韦的自杀完全是出于他对自己儿子的爱。背后的隐情可能是这样的——

嬴政和吕不韦两人的感情不一般,确实情同父子。嫪毐之变,吕不韦虽然算是始作俑者,但在这件事上肯定是全力帮助了嬴政。平息了政变,一方面是嬴政为了避嫌,不得不让吕不韦离开咸阳,另一方面,也是吕不韦觉得儿子长大了,能够顺利掌政了,自己刚好也可以卸甲归田、全身而退了。吕不韦的养老生活就在这种半推半就的气氛下开始了。

但在洛阳养老的过程中,吕不韦却收到了一份威胁。这份威胁不是针对吕不韦的,而是针对他儿子的:有人扬言要揭发他是嬴政生父的事实。这个消息对于现在的吕不韦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影响,但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