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体外循环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7 13:38:24

点击下载

作者:龙村,李欣,于坤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现代体外循环学

现代体外循环学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现代体外循环学/龙村,李欣,于坤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ISBN 978-7-117-24581-4

Ⅰ.①现… Ⅱ.①龙…②李…③于… Ⅲ.①体外循环 Ⅳ.①R654.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113023号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现代体外循环学

主  编:龙村 李欣 于坤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8年1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4581-4

策划编辑:吴超

责任编辑:吴超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 @ 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编 者(以姓氏拼音为序)

陈 萍 广东省人民医院体外循环科

杜 磊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

段 欣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体外循环科

冯正义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体外循环科

高国栋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体外循环科

管玉龙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体外循环科

郭 震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体外循环室

黑飞龙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体外循环科

侯晓彤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体外循环科

胡 强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体外循环科

金振晓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心外科

李 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外科

李 欣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

李佳春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外科

李景文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体外循环科

李志英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外科

刘 斌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

刘 凯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体外循环科

刘 宇 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外科

龙 村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体外循环科

楼 松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体外循环科

吕 琳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

吕小东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外科

阮秀璇 福建省立医院麻醉科

史嘉玮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外科

王 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胸心外科

王 旭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外科

王伟鹏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麻醉科

晏馥霞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麻醉科

杨九光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体外循环科

于 坤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体外循环科

于钦军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麻醉科

袁 媛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体外循环科

张 涛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外科

章晓华 广东省人民医院体外循环科

赵 举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体外循环科

赵明霞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体外循环科

周成斌 广东省人民医院体外循环科

周荣华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

朱德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胸心外科前 言

时光荏苒,在这个变化迅速的时代,体外循环从临床诞生至今已有63年。我从事体外循环工作也将近30年,转眼就快到退休的年龄。回顾过去,感慨万千。此时我最大的心愿是再写一本学术著作,以此献给培养我的胡小琴老师,培育我的阜外医院,以及支持我的同仁和家人。

这是一个通过刷屏获得信息的年代,但多数情况下读者通过这种渠道获得的是大量碎片化的知识,因此本书的另一目的,就是向读者展现全面系统的体外循环知识。

近年来虽起早贪黑忙于此书的编辑和撰写,但还是比原计划晚出版1年。主要是不想辜负大家的期待,将此书尽量完美。我确为此书释出了洪荒之力,交给出版社时已对全书进行了5次审校,但就在最后出版的这一刻,我还是发现书中有些地方需要改进或完善。此时我更真切感到学术的广阔无边及我自身能力的有限。庆幸我们赶上这个互联网的时代,如果读者您发现什么问题,可直接和我联系,我们一起沟通。如有必要我会通过网络宣布新的共识或改进。本书使用的一些图片难以联系到版权拥有者,请见到后及时与作者联系。

参与本书编写的作者大多数为全国知名的学者、专家,也不乏年轻有为的翘楚。他们全方面、多视角、系统、深入地介绍了体外循环学所包含的各个方面。

本书分为六篇,共57章。第一篇介绍了体外循环历史,特别是中国体外循环历史,展现了一些鲜为人知,激动人心的史料。第二篇着重介绍了最新的体外循环材料与设备。第三篇从基础医学的视角介绍了体外循环对机体的影响和调控。第四篇和第五篇从临床的角度出发介绍相关的体外循环技术,特别是对体外循环的新技术、新概念和新方法做了详尽介绍。第六篇从管理的角度介绍了体外循环的质量控制。

在本书出版之际,我的感激之情难于言表。此时此刻的我,忘不了各位作者在百忙之中仍抽出时间辛勤写作;忘不了我和本书的另外两位主编及各位副主编忙里偷闲,见缝插针认真对各章节进行审校;忘不了吕琳和姚婧鑫同学对本书的后期核对付出的极大努力。在此我向您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希望此书能为中国体外循环事业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更希望对大家今后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有所帮助,谢谢大家!龙村 2016-10-10 凌晨 2:00敬书于北京老宅书房第一篇 体外循环发展简史第一章 体外循环的产生第一节 心脏对医学的挑战一、对心脏的初步认知(一)中国传统医学对心脏的认知

古代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器有分工也有合作,有联系也有制约,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通过阴阳五行的学说来表达。古人以五行为世界万物的基本因素,其表现在五脏方面,则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然后再在这基础上建立起相生相克的关系。

古代中医认为心为神之主,脉之宗,起着主宰生命活动的作用,故《素问·灵兰秘典论》称心为“君主之官”。心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主血脉,二是主神志。心与小肠互为表里。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全身的血液都在脉中运行,依赖于心脏的搏动而输送到全身,发挥其濡养的作用。心脏的正常搏动,在中医学理论中认为主要依赖于心气。心气旺盛,才能维持血液在脉内正常地运行,周流不息,营养全身。心气不足,可引起心血管系统的诸多病变。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即血脉对血的运行有一定的约束力,使之循着一定方向、一定路径而循环贯注,流行不止;二是运载水谷精华,以布散周身,滋养脏腑组织器官。这些功能全赖于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其华在面,是指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以及气血的盛衰,可以从面部色泽的变化而显露出来。如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面部红润光泽;如心气不足,则可见面色发白、晦滞。在中医学理论中,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之神,即是指心所主的神志,即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素问·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神充沛;如心有病变,影响到神志活动,则可出现精神意识思维方面的异常表现,可见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则谵狂;或见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靡,甚则昏迷等临床表现。(二)西方早期对心脏的认识

西方的认识论应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其特点为理性求实。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当时人们对心脏的认识尚处在一种朦胧状态。

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著名医生Hippocrates(公元前460~前377)是西方医学奠基人。提出“体液学说”,认为人体由血液、黏液、黄胆和黑胆4种体液组成。对于心脏和循环,提出“肝脾造血、心脏加热、肺脏冷却”的学说。

古罗马时期的Galen(公元前199~前129),是当时最著名最有影响的医学大师,他被认为是仅次于Hippocrates的第二个医学权威。Galen的最基本的理论是生命来自于“气”。脑中的“动气”决定运动、感知和感觉。心的“活气”控制体内的血液和体温。肝的气控制营养和新陈代谢。带有自然灵气的血液从肝脏出发,沿着静脉系统分布到全身。它将营养物质送至身体各部分,并随之被吸收。肝脏不停地制造血液,血液也不停地被送至身体各部分并大部分吸收,而不做循环的运动。他认为心脏右边是静脉系统的主要分枝。从肝脏出来进入心脏右边(右心室)的血液,有一部分自右心室进入肺,再从肺转入左心室。另有部分盖伦以为它可以通过所谓心脏间隔小孔而进入左心室。流经肺部而进入左心室的血液,排除了废气、废物并获得了生命灵气,而成为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带有生命灵气的动脉血,通过动脉系统,分布到全身,使人能够有感觉和进行各种活动,有一部分动脉血经动脉而进大脑,在这里动脉血又获得了动物灵气,并通过神经系统而分布到全身。二、对心脏的科学理性认知

欧洲中世纪一千多年,基督教文化盛行。上帝创造一切,人们用“圣经”解释一切。心脏和循环还是充满神秘的未知领域。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比利时解剖学家维萨里和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经过不懈努力试图推翻Galen的理论。然而在教会的迫害下,他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没能对血液到底在身体内部如何运行作出合理的解释。在医学史上,Galen的血液运动理论统治了近一千五百年之久。

历史的重任落在英国医生Harvey肩上。他知难而上敢于向权威挑战,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血液循环和心脏功能。这使得他成为与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等人齐名的科学革命时期的巨匠。

Harvey是实验生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首次阐明了血液循环的原理。在系统地分析了前人的研究情况后,Harvey首先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运算来论证血液循环的概念。他估计心脏每次跳动的排血量大约是2盎司(1盎司≈0.028kg),心脏每分钟跳动72次。用简单的乘法运算得出每小时大约有540磅(1磅≈0.434kg)血液从心脏排入主动脉。但是540磅远远超过了一个正常人的整个体重。这时的Harvey明显地认识到了等量的血液往复不停地通过心脏。提出这一假说后,他花费了9年时间来做实验和观察研究。1628年,他划时代著作《心血运动论》的出版标志着近代生理学的诞生。在此书中Harvey提供了大量的证据从各个方面证明了心脏是一个可以泵出血液的肌肉实体,血液以循环的方式在血管系统中不断流动。此外,Harvey还彻底否定了心脏的心室之间可以透过血液,指出右心室的血液通过肺循环流到左心室并证实了心脏瓣膜和静脉瓣的作用。三、心脏对外科的挑战(一)心脏——外科医生的禁区

血液循环必须周而复始,心脏必须不停地跳动。否则意味着生命的终止。18世纪末19世纪初,Stenon Bichat及一批生理学家在动物实验中发现脑、脊髓、神经、肌肉等器官和组织,若有血流通过则可维持其活性。基于这些实验观察,法国Le-Gallois在1812年提出一个设想:“如果能用某种装置代替心脏注射动脉血就可以成功地长期维持机体的存活”。这一思路堪称为离体器官体外灌注的先河。19世纪许多研究者为此目的进行了艰苦的探索。要达到离体器官体外灌注必须解决3个问题:一是血液的抗凝;二是要有某种装置代替心脏驱动血液灌注;三是设法使静脉血氧合成动脉血,即代替肺进行血液体外氧合。在这3个问题没有解决之前,实行心脏心脏手术是不可想象的。19世纪末,被称为外科之父的奥地利医生Theodor Billroth对心脏手术写下这样的名言:“对心脏实施手术,是对外科艺术的亵渎。任何试图进行心脏手术的人,都将身败名裂。”

应该指出,19世纪有关心脏的病理生理状态人们所知甚少,手术器械与技巧也处于初级阶段,基本没有高级生命支持手段,甚至连输血技术也未成熟,进行心脏手术的危险性不言而喻。心脏毕竟与其他多数器官不同,它不能长时间停止运动,否则患者必将死掉。19世纪的医生很难设想在心脏上做手术的可能性,而那时对其他器官进行的外科手术则已取得巨大进展。(二)外科医生对心脏的挑战

1.心表面手术

德国法兰克福的外科医生Ludwig Rehn(1849~1930)便成功地为1例心脏外伤的患者进行了缝合。1896年9月7日凌晨三点半,警察送来一名重患:一名22岁的小伙子被刺中心脏,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脉搏不规则,衣服被血浸透,伤口位于胸骨左缘三指第4肋间处,出血已经停止。也许Rehn正是顾忌到了心脏手术的危险性,也许是患者自身的情况暂不允许做手术,总之,直到9月9日,患者已近濒死状态,Rehn才下决心冒险一搏。此时,假如Rehn仍旧遵循大师的训诫,为不使自己身败名裂而不予施救,这个年轻人当然必死无疑。Rehn打开了患者的胸腔,清理了胸腔和心包内的凝血块,发现心室壁上有一个1.5cm的伤口,血液仍在汩汩而出,心脏也仍在跳动,他决定用丝线缝合这个伤口。可如何在一个跳动的心脏表面进行操作呢?Rehn选择只在心脏舒张的时候进行进针与出针的操作:在心脏舒张时于伤口的一侧进针,然后待收缩期过后,在下一个舒张期于伤口的另一侧出针,打结……就这样,谨小慎微地缝合到了第三针,出血得到了控制,心率呼吸改善。Rehn用盐水冲洗胸腔之后,关闭了手术切口,患者得救了。在这次手术后的第14天,Rehn在德国外科学会上报告了这一病例,证明了心脏是可以缝合修补的。

2.低温停循环心脏直视手术

美国医生John Lewis(1916~1993)在前人关于低温研究的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动物模型证明,通过麻醉,消除因寒冷引起的肌肉张力的增加和震颤,发现氧耗的下降几乎与体温的降低呈线性关系。通过计算,20℃的体温可使体循环中断15分钟,这也许足够在直视下修补房间隔缺损。

John Lewis在对狗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实验研究之后,1952年9月2日首次应用腔静脉阻断和全身中度低温的技术,直视下对一位5岁女孩成功地进行了房间隔缺损修补术。这一时刻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是世界上第一例成功应用于人类的心内直视手术。缺损的直径达2cm,术中采用了腔静脉阻断和全身中度低温(26℃)技术,时至今日,这位女孩依然健在,她已是两个健康儿童的母亲。实践证实低体温加腔静脉阻断对于单纯的房间隔缺损来说是极好的方法。Lewis等在1954年报道了9例进行房间隔修补术的患者,其中8例成功。同年稍后,Lewis等报道11例房间隔修补术,死亡率为18%。此方法只能对简单房间隔修补术创造一定的手术条件。当遇到心脏复杂畸形时,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第二节 体外循环的诞生一、早期体外循环的探索

体外循环的早期探索是多个学科发展进步的结果,其系统工程要有三个前提:血液的抗凝和分型,血液的气体交换,血液的驱动。相对而言,由于当时机械工业进步较快,血液的驱动问题易于解决。其他两点在科学家长期努力,不断研究,最终满足体外循环的临床要求。体外循环早期的探索主要有两个方向,即生物肺的体外循环和人工机械的体外循环。(一)体外血液的控制

1.血液分型

1881年,Martin在用小牛血灌注离体狗心时注意到有时这些血是有毒的。1903年,Bradie报告用异种血灌注心脏产生心律不齐进而发生纤颤和挛缩,即使再用动物自己的血灌注也不能恢复。在本世纪初对不同种类血液的不相容性已得到广泛认证。灌注实验中应用异种血逐渐被放弃。1900年,Landsteiner发现人类红细胞的3个血型,1902年又发现第4个血型,1927年将四种血型命名为A、B、O、AB型。这为人类输血开辟了道路。

2.血液抗凝

1848~1858年,Brown-Sequard证明对离体器官灌注的血液必须经过氧合。他采取搅拌的方法将静脉血变成不凝的红色血,再用注射器注入动脉,可使离体的动物头保持神经反射。由于搅拌去除了血液中的纤维蛋白从而使血液不凝,同时也使血液与空气接触实现了氧合。1914年,比利时人Hustin发现枸橼酸钠可以防止血凝。同年,阿根廷的Agoto单用枸橼酸抗凝输血。1915年,Lewisohn报告用枸橼酸抗凝输血安全有效。1916年,McLean在肝组织匀浆中发现肝素有抗凝作用并在1936年用于临床。肝素在体外循环中的抗凝一直沿用至今。

3.血液气体交换

血液的体外氧合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探索。1882年,Schroder发明一种血液在体外氧合的方式,即从盛静脉血的容器底部将空气吹入使产生气泡,气泡在血液中上浮的过程中血液通过血气界面进行气体交换。这就是鼓泡式氧合器的原理。当时每分钟可使150ml静脉血氧合。缺点是产生大量泡沫并易发生溶血,向动物体内注入大量的气栓。1885年,Von Frey和Gruber制成的第一台人工心肺机可以连续灌注经氧合的血液。其氧合方法是使用一个直径14cm长70cm玻璃圆筒倾斜放置,用马达使其围绕长轴以每分钟30转的速度旋转,血液依靠重力在圆筒内表面形成血膜,与筒内的空气接触进行氧合。圆筒内表面积超2过0.42m可将210ml的血形成0.55mm厚的血膜,此即为血膜式氧合器的原理。(二)生物氧合的体外循环

由于人工装置的氧合效率都不如生物肺,1895年Jacobj试用狗肺、猪肺和牛肺作为氧合器进行体外氧合,离体器官灌注实验46小时没有发生肺水肿。当高流量灌注被认为是维持器官存活所必须时,一个新的实验研究结果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即奇静脉现象。1952年,Cohen用狗进行了缺氧耐受实验,在常温下将狗的上下腔静脉血流完全阻断,仅保留奇静脉血流回到右心来观察心、脑功能能维持多长时间。结果每个动物都能维持30分钟以上而心、脑功能不受损害。同时英国的Andreason和Watson也得到同样的结果。两个实验的结论是只需要8~14ml/(kg·min)的血流量或10%的基础心排血量就可以在常温下30分钟内保护心、脑、肝和肾等器官不受损害。当时Lillehei就乐观地设想,如果将灌流量维持在20~25ml/(kg·min)将给手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并且是安全的。

当初Lillehai设计控制性交叉循环的动物实验是因为缺少复杂的垂屏式氧合器,故用此简单的方法来暂时进行心内直视手术的实验。他用动脉泵以低流量抽出供体狗的动脉血注入受体狗的动脉中,同时将受体狗的静脉血抽出泵回到供体狗的静脉中利用供体狗肺进行氧合。他惊奇地发现,受体狗经过30分钟全心肺转流心内直视手术后,无论在恢复状态方面或存活率方面都比高流量体外循环的狗表现良好。

良好的动物实验结果和奇静脉现象的启示使Lillehei认为控制性交叉循环可以用于临床。但是当时除了Gibbon的一例成功之外,再也没有成功的临床报道,这使Lillehei下定决心于1954年3月26日进行了第一例控制性交叉循环下室间隔修补术(图1-2-1)。动脉血从供者股动脉引出,经泵注入受者右锁骨下动脉至升主动脉。受者的静脉血从上、下腔静脉引出,通过泵将静脉血注入供者的大隐静脉入下腔静脉。受者为小儿,供者为成人。最长转流时间为40分钟。所用血泵为Sigmamotor指压泵,手术很成功,患儿恢复顺利。此后,他连续做了45例类似的手术,其中包括室缺、房室通道、肺动脉漏斗部狭窄和法洛四联症等。45例中28例(62%)存活,供体中无一例死亡,也无一例有后遗症。30年后随访这些患者中尚有 22例(49%)健在。由于交叉循环法对供者有一定危险以后不再采用。

与当时的人工氧合体外循环引发的悲惨情况相比,Lillehei的控制性交叉循环下直视手术可以说是十分成功的。其成功的原因现今看来应该是:①奇静脉现象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按高流量的要求交叉循环是无法完成的;②当时的体外循环没有条件对生理和生化变化进行监测,而交叉循环却类似一个人工的胎儿母体循环,供体随时自动地纠正了受体的不正常的生理和生化变化,因而使其顺利康复。

自1955年3月1日,在明尼苏达大学开展了一系列用一对犬科动物的肺作为氧合器的心脏直视手术。12例患者实施了手术,其中有4例长期幸存者。上述两篇报道之后,又有2例实施手术,这14例实施手术的患者,共有5例长期幸存。没有患者因为氧合器的功能障碍而死亡。当时唯一尝试使用其他异种肺的是Mustard等使用猴肺的报道。在他们的7例患者中没有幸存者。Mustard和Thomson随后报道1952~1956年间,有21个婴儿和儿童在体外循环中使用猴肺氧合实施了手术;这一组患者中有3例幸存。然而,应用异种肺生物氧合的患者无论从道德伦理上或未知危险性的顾虑上都受到了很大的压力。异体生物氧合的研究渐渐停止。图1-2-1 Walton Lillehei控制性交叉循环示意图(三)人工氧合的体外循环

1.从设想到实验

1930年10月3日下午美国波士顿麻省总院外科一位女患者处于病危状态,她2周前做了胆囊摘除术,恢复很顺利。当天下午她去厕所回到病床后突然感到右胸不适,随即转为剧痛。其主治医师E.Churchill当即前来检查,发现患者表现惊恐、苍白、发绀和全身湿冷,诊断为肺栓塞。患者遂即送至手术室进行抢救,必要时需做肺动脉栓子摘除术。当时刚从杰弗逊医学院毕业的Gibbon医生被指派去监护患者,每15分钟监测一次患者的血压、脉搏和呼吸。患者在手术室情况逐渐恶化,次日清晨8点患者停止了呼吸,血压也测不到。Churchill医师当即开胸切开肺动脉取出大块栓子,然而患者最终未能救活。患者与死神搏斗而医生毫无办法给予帮助的事实使整夜伺守在患者身旁的Gibbon十分震动,不由地使他思索救活患者的设想。即将静脉血抽出,经氧合使之成为动脉血,再注入患者的动脉。从设想到制造一个能完全代替心和肺的功能机器,即人工心肺机,此期间他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并历经23年。

Gibbon采用动态血膜技术来进行血液氧合,即薄薄的一层血膜暴露在氧气中可以进行较好的气体交换,他们将血喷敷在充满氧气的转动的柱状筒的内壁上,依靠离心力使血液形成薄膜进行氧合,他们所设计的氧合器效能低下,只能满足游离器官的需要。Gibbon采用同样的设计,将血液从转动的圆柱筒内壁的顶端按切线方向喷敷到内壁上,利用离心力和重力的作用形成薄薄的血膜,向下流动时进行氧合。氧合圆柱筒的下缘套入储血槽,圆柱筒的外壁与储血槽的内壁间的间隙甚小,这样氧合血可以沿着储血槽内壁顺畅地流到槽底而不产生气泡。显然,Gibbon所使用的动态血膜氧合器的效能有限。为了临床需要,Gibbon的两位年轻助手T.L.Stokes和J.Flick,Jr.发现产生涡流的血液可以使氧合提高8倍之多,而血液在网状结构表面流过时可以产生涡流。于是,根据B.J.Miller的原设计改进后制出新的静态垂屏式氧合器(图1-2-2),动物实验效果十分满意,实验狗经过4个小时的全心肺转流状况良好。接着设计出多张静态垂屏式氧合网提高了氧合能力为临床应用做好了准备,大体重实验狗在新氧合器的支持下,进行了房间隔、室间隔切开,然后再缝合的手术,术后实验狗长期存活良好。图1-2-2 Gibbon和他研制的血膜氧合器和体外循环机John H Gibbon,Jr.(1903~1973)在1953年5月6日第一次成功地将HeL体外循环机用于临床心脏手术。HeL体外循环机采用静态垂屏式氧合器和滚压泵

2.人工氧合体外循环的初步临床实践

正当Gibbon的实验研究步步提高,逐渐成熟之际,世界各国的胸外科也都纷纷投入这项研究,许多医生来到Gibbon实验室参观访问,交流经验。Gibbon热情接待所有的来访者并无私地介绍了他的经验。1951年3月,Gibbon对一危重患者进行体外循环,结果失败。1952年他又为一例15个月大患儿进行体外循环,由于误诊手术未成功。不久,他又给另一患者进行体外循环手术,结果储血槽的血被打空,大量空气泵入患者血管内,患者死亡。

1953年5月,Gibbon收治了一例18岁的女孩Cecelia Bavolek,经导管和血管造影检查诊断为房间隔缺损。5月6日,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心脏直视手术手术,缺损被连续缝合法修复,体外循环运转了45分钟。术后患者完全康复。至此,世界上第一例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才宣告成功,经过了 20年的艰苦努力,Gibbon的理想得以实现。

第一例的成功仅仅带来了短暂的喜悦,1953年7月后,Gibbon又做了4例患者,全部失败。从1951年到1954年3月前报道的体外循环下直视手术的共有6家,17例患者中仅有Gibbon的1例存活。这一结果在心脏内科和胸外科医生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议论纷纷,最后形成了一种看法,认为体外循环技术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狗的实验中已十分成功,问题是人的患病心脏不能耐受这样的手术。当时结果并未点燃心脏病学家和心脏外科医生热情和兴趣。原因如下:第一,Gibbon医生复制了8个月前的Lewis医生的成功,其复杂的方法和器械并未体现出明显优势。第二,或许也是最重要的,Gibbon医生没有能够用房间隔缺损或更加复杂的室间隔缺损的病例来重复他仅有的一次成功。经历5次失败之后他变得很气馁,以至于放弃他的追求。人们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的前途普遍产生了悲观失望的情绪。人工氧合体外循环进入了停滞状态。

3.人工氧合体外循环的推广

事实上,当时大家并未认识到失败的真正原因。后来分析认识到原因是多方面的:①外科医生对心内畸形的多样性、复杂性认知不足;对如何修复畸形使之符合生理要求更是没有经验;②诊断水平不高,导管检查用于术前诊断刚刚开始,误诊率甚高。外科医生的仓促应对直接影响手术效果;③外科医生和灌注医师对心内畸形患者的病理生理改变(丰富的侧支循环)严重干扰手术操作和体外循环运转没有经验;④对灌注流量的普遍观点是在常温下用高流量,要达到100~165ml/(kg·min),这种认识是个很大的误导;⑤当时的体外循环设备还是比较简陋粗糙,性能尚不够完善,对血液的破坏也比较严重。

20世纪60年代,John Webster Kirklin是美国著名梅奥诊所的心外科主任。在Gibbon进行动物实验的时候,Kirklin主动要求和 Gibbon合作。Gibbon对同梅奥诊所的Kirklin分享这一蓝图是非常犹豫的。因为他担心由于梅奥诊所强大的实力,Kirklin会先于他完成第一例体外循环下的心脏手术。Gibbon在第一次体外循环下手术成功后,经历的是一系列的失败。来自于内心和外部的压力,使Gibbon放弃了人体体外循环的努力。5年之后,Kirklin再次主动要求和 Gibbon合作。Gibbon全盘托出了他的实验记录、临床报告和有关设备。Kirklin仔细研究了Gibbon的材料,成立了以医师为主体,配以强大实验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团队,改进了Gibbon的心肺机,采用转碟膜式氧合器。在体外循环中结合低温的理论和实践,单位灌注流量明显减少,有效地降低体外循环对人体的损害,对保护重要的脏器,如脑、心脏和脊髓有明显的作用。体外循环的安全可靠性大大地提高(图1-2-3)。不久,在心内直视手术中,人工体外循环取代了人体交叉循环。梅奥诊所报道:245例心脏直视手术成功,他们都应用梅奥-Gibbon设备进行的体外循环。在此基础上,Kirklin的团队对心脏直视手术进行了大量系统的工作,并对工作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编写了《Kirklin心脏外科学》,为心脏外科的快速发展起有重要的作用。图1-2-3 ohn W Kirklin和他改进的Mayo-Gibbon体外循环机A.John W Kirklin(1917~2004);B.Mayo-Gibbon体外循环机二、体外循环的完善(一)氧合器

1.血膜氧合器的改进

Gibbon静态垂屏式氧合器为体外循环技术立下了不朽功绩,但它的性(气体交换性能)容(预充血容量)比差、操作不易。由于静态网的面积是固定的,如要增加性能就必须增加网的张数,体积不断增大,性容比无法提高。于是各家又重新探索动态血膜式氧合器,有的将Gibbon初期使用的圆柱筒式氧合器多个套叠在一起,有的用多个锥体面层叠在一起,可以增加性容比。梅奥诊所的Gibbon型薄膜氧合器价格贵,没有市场化。

动态血膜式氧合器中比较被广泛采用的当属转碟式氧合器,此氧合器最初由瑞典Bjork设计,后由美国Kay和Cross改进,并进行商业化生产。此氧合器称为Kay-Cross氧合器(图1-2-4)。在一个水平旋转轴上安装许多的圆盘,它们浸入到静脉血池中,在氧气环境中就会在圆盘上产生一层薄膜。此时血液能够产生很好的氧合。但是它们都不是一次性的,存在问题为:预充容量大,清洗和灭菌困难复杂。图1-2-4 早期的氧合器最早可以储血的一次性塑料鼓泡式氧合器

2.鼓泡式氧合器的研制

早在1882年,斯特拉斯堡的Waldmar von Schroder就认识到将空气或氧气吹入血液形成血泡可以氧合血液,由于无数血泡形成的面积甚大,所以效能很高。但由于气栓无法用于脏器灌注。1932年,Euler和Heymans反其道而行之,将血液在氧气中喷成雾滴进行氧合,但血液破坏严重,也无法应用。直到1950年,L.C.Jr.Clark采用了硅消泡剂才解决了气栓问题。De Wall设计出了鼓泡式氧合器,动物实验很成功,终于在1955年5月13日用于临床(图1-2-4)。他们首批进行了7例室缺修补术,术后7例患儿全部清醒,其中5例长期存活。后来应用到法洛氏四联症、房室通道及大动脉转位等复杂手术,均获得良好的效果。之后,De Wall进一步改进,用塑料薄膜热压成袋式,其特点是效能好,使用方便,一次性使用,价格低廉。这类氧合器符合了当时心血管外科蓬勃发展的要求,成为20世纪60~70年代最广泛应用的氧合器。在同一时期,世界其他中心也纷纷各自设计自己的氧合器,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例如瑞典的Crafoord,丹麦的Rygg和Kyvsgaard,等。他们设计的思路大致相同,在细节方面则各有特点,全都能初步满足临床的需要。

3.膜式氧合器的研制

血膜式和鼓泡式氧合器的主要缺点是血液和氧直接接触对血液产生破坏作用,理想的氧合器应与肺泡相似,通过膜进行气体交换。1944年,Kollf发现静脉血通过人工肾透析时变红。1955年,他和Balzer试用聚乙烯膜制成氧合器,但气体交换能力低下,只能用于实验。1957年,Clowes和Neville用多层聚四氟乙烯薄膜制成的氧合器面积高达25平方米,但过于笨重,无法使用。此后,人们发现硅橡胶薄膜有较好的气体交换功能。1965年,Bramson所设计的硅橡胶膜氧合器用于临床。1967年,Lande所设计的硅橡胶膜氧合器已商业化生产提供市场。硅橡胶膜的缺点是CO的通透性不好,它与O的通透比是6∶1。22

因此,寻求更好的材料势在必行。1960年,McCaughan曾用带有大孔的疏水性高分子聚合物膜作材料,但血在高压力下发生渗漏。10年后,由于高分子化学的迅速发展,终于制造出带有微孔(1~2μm)的聚丙烯和聚四氟乙烯薄膜。它的CO和O的通透比是20∶1,性能大大地提22高,完全能满足临床的要求。1962年,Bodell提出用数万根中空纤维膜式氧合器的设计方案。1981年,日本Terumo公司以Bodell的设计为基础,用新型微孔聚丙烯材料制成了当今广泛使用的中空纤维膜式氧合器。之后,各厂纷纷效仿制出类似的产品。后来又吸收了Bodell的方式将管内走血管外走气改为管内走气管外走血,大大提高了气体交换效能。最终做到预充血量仅450ml,每分钟每100ml血能摄取5.3ml氧的能力,接近人体肺脏的交换能力。由于其使用方便,经济有效,易于消毒转运,很快进行商业化制造,并广泛的在临床使用。(二)血泵

与氧合器一样,血泵的研制也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最原始的血泵就是注射器,1848年Brown Sequard就用它来进行灌注实验。以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血泵,例如活塞泵、隔膜泵、螺旋推进泵、指压泵、单轮滚压泵、双轮滚压泵、三轮滚压泵和锥面滚压泵等。滚压泵历史悠久,由于DeBakey把它运用在体外循环上而出名,因而被称为DeBakey泵。1955年,Lillehei和DeWall用鼓泡氧合器时采用的是Sigma指压泵(图1-2-5),后来由于指压泵血液破坏较重而且不易精确控制流量而被滚压泵所替代。滚压泵操作简单,流量精确、血液破坏轻。图1-2-5 我国第一例体外循环手术使用的Sigma指压泵

为了长时间使用,1968年Rafferty等设计出了离心泵。离心泵靠高速运转的叶片产生离心力将血向前推进,流量大小受离心力和前方阻力而变化。它对血液破坏小,不易将空气泵入体内。Medtronic公司首先生产如BioMedicus离心泵。现在市场上有多种离心泵供外科医生和灌注师选择。离心泵在长时间的体外循环,如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应用越来越普遍。(龙村 吕琳)参考文献

Lillehei CW.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cardiopulmonary bypass in Minnesota.In:Gravlee GP,Davis RF,Kurusz M,et al.Cardiopulmonary bypass:Principles and practice.Lippincott,Williams&Wilkins,2000,2nd Edition.

第二章 中国体外循环发展史

在我国,体外循环成功应用于心脏大血管外科已经有57年的历史。很多心血管外科、麻醉科专家及我们“体外人”都为之付出汗水,书写了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体外循环发展史”。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在学会成立十周年的时候曾经汇集各方的智慧,用重现这条路上发生过的各个事件的形式编撰了一份编年史,记载下前人留下的奋斗足迹。

从历史的角度看,事件虽可分大小,但是意义没有重轻,都是几代人为了中国体外循环事业曾经付出的汗水和努力,承载了许多人的梦想和追求。我们希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拯救更多的患者和生命,我们还希望把我们年轻的学会办好,使她永远充满活力。学会成立至今,历任领导、常委班子、全委会在全体会员的支持下就是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有挫折,有成功,有泪水,有喜悦。但是,人生是条朝圣之路,有梦想就有希望,闯过事业中无数的坎坷,这一步一步走来的足迹真真切切表达了一代代追梦人的呐喊和拼搏。

今天,我们在这条追梦的路上已经取得了一些收获,但我们深知离成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收获和不满足同样激励我们要更加努力,也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期待着实现梦想的那一天的到来。

朱德明教授撰写的本章第一节“中国体外循环年鉴”如同画卷的画轴,龙村教授撰写的本章第二节“中国体外循环发展史”如同画卷的画面。第一节 中国体外循环编年大事记

1957.3 苏鸿熙教授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冲破美国当局设置的重重障碍,花费在美工作期间全部积蓄,购置了一台人工心肺机(指压泵)和有关设备,偕夫人毅然回到祖国

1957.4 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叶椿秀教授等试制成功国产指压式泵

1957.6.7 第四军医大学苏鸿熙教授组建体外循环研究组,开展体外循环动物实验研究

1957.7 第四军医大学苏鸿熙教授应邀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科医院(阜外医院前身)举办的全国胸科学术会议,在大会上作体外循环综合报告,会后率组分别在北京市胸科医院和北京协和医院等单位应用犬进行了3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演示,并受到叶剑英元帅接见

1958.6.26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苏鸿熙教授使用其从美国带回来的人工心肺机(De Wall-Lillehei鼓泡式氧合器和指压式人工心泵)在中国成功施行第一例体外循环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1958.7 上海市胸科医院顾恺时教授与上海市医疗器械厂合作研制滚压泵体外循环机(上海Ⅰ型)和 De Wall-LilleheiⅣ型鼓泡式氧合器并成功应用于临床

1959.9.21 上海医学院中山医院石美鑫教授等研制的静态垂屏式氧合器正式应用于临床

1959 叶椿秀教授等研制成功横置式上海Ⅰ型转碟式氧合器

苏鸿熙教授与北京协和医院修理厂合作研制第2台体外循环机,取名“北京Ⅱ号”,其特点是将指压泵改为滚压泵

苏鸿熙教授在西安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上作了体外循环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报告,会议期间代表们到第四军医大学参观体外循环演示和技术革新展览

上海医学院中山医院石美鑫教授开展深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

北京阜外医院开展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根治手术,先在体表深低温停循环下心脏手术,后用体外循环复温复苏

1959.11.25 北京阜外医院用“北京Ⅱ号”泵及自己组装的人工肺为一名5岁患儿成功施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

1960 上海医学院中山医院成功研制不锈钢多管型和套筒型高效率血液变温器

北京阜外医院开始应用心脏停跳液保护心脏

1961 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张天惠、王源昶和哈尔滨医科大学在奇静脉血流原理和脑灌注实验的启发下创立了半身体外循环法

1971 阜外医院用冠状动脉持续温血灌注法使得外科医生能在心脏跳动下手术

1972 天津油墨厂、天津和平制药厂、天津和平医院(现天津胸科医院)联合攻关制造出了硅油、消泡剂和发泡装置

1974 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丁文祥教授与上海电表厂合作研发小儿人工心肺机成功,同年应用于临床

天津塑料研究所和天津胸科医院共同进行袋式氧合器的动物实验

天津105厂工程师胡玉和天津和平医院(今天津胸科医院)张华新教授协作,研制出了天津XF人工心肺机

1975 北京阜外医院将晶体停跳液应用于临床

1976 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首例婴幼儿深低温停循环手术成功

天津塑料研究所在北京阜外医院和天津胸科医院协作下,根据各医院制式开始成批量生产各种体外循管道(婴儿、幼儿和成人)

1977 广东Ⅰ型(GD-Ⅰ型)人工心肺机研制成功并通过广东省科委鉴定

天津塑料研究所研制的袋式鼓泡氧合器通过由卫生部主持的鉴定

1978 中国大陆医院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过程中开始监测活化凝血时间(active clotting time,ACT),改变了以往采用水浴箱恒温测定凝血时间的方法,使术中肝素抗凝浓度控制更科学更安全

1979 北京阜外医院与有关工厂合作研制成功J-3型鼓泡式人工肺

1980 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在上海联合举办我国第一届体外循环情报网会议,此系国内第一次以体外循环为主题的专业会议,我国老一辈心胸外科专家及体外循环专业人员、工厂技术人员第一次云集上海

广东中山医学院研制成功ZB-2A型助搏系统,开展体外循环搏动灌注,成为以平流灌注为主的国内灌注界又一个技术创新

1980.9 广州东方红医疗器械厂研制成功国产冷热循环水箱

1981 福建省人民医院(福建省心研所)李温仁教授研发的平板式变温器获福建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1982 北京友谊医院孙衍庆教授率先使用左心转流技术进行胸主动脉瘤行人工血管置换术

四川华西医院报道24例搏动灌注临床经验

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研制的环氧乙烷和氟利昂混合气体开始应用于临床体外循环物品的消毒灭菌

1983.2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研制成功西京-80型部分可弃式微泡鼓泡氧合器,大大提高氧合性能,通过陕西省科技局鉴定,安全应用临床

1984 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和复旦大学、上海市肺科医院合作研发成功国产膜式氧合器,是中国最早的全国产化膜肺(包括中空纤维丝)。同时和宁波医疗用品厂合作研发生产配合膜肺应用的多管型丢弃式变温器

1985.3.26 广东WG-Ⅰ型动脉微栓过滤器通过鉴定应用于临床

1986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首例新生儿(出生22天)体外循环手术成功,该例患儿系先天性大血管错位行动脉调转术(SWITCH术),术后顺利出院

北京阜外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将人工肾用于体外循环中滤水

1986.9 我国第一本体外循环专著《体外循环和辅助循环》由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主编:徐新根,副主编:邱兆崐

1987 上海市胸科医院联合宁波医疗用品厂成功研制宁波Ⅰ型动脉微栓过滤器

天津塑料制品研究所含变径型泵管的体外循环管路套包研制成功并投向市场

1987.11.29 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用二氧化碳替代氟利昂研制的环氧乙烷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灭菌剂通过省级鉴定

1988 北京安贞医院成立全国第一个体外循环科,标志着体外循环作为一项专业技术得到重视和认可

北京阜外医院胡小琴教授首次举办全国体外循环系统理论培训班,开始培养体外循环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8.9 《心肺转流》由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编译:徐凤翔、于永平

1989 北京阜外医院第一例成人主动脉瘤手术应用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研制成功完全可弃式西京-87型鼓泡式氧合器,经鉴定后投产

武汉军区总医院沈七襄教授成功地将体外循环应用于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开启非心脏病急诊患者的抢救

1990 广东威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研制成功国产WD-Ⅰ型体外循环机,并曾一度占领国内市场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朱德明教授联合宁波菲拉尔医疗用品厂研制婴幼儿动脉微栓过滤器,联合上海手术器械厂开发出体外循环夹管钳

离心泵开始在我国应用于临床

天津医疗器械研究所生产国产体外循环机,获得较好临床应用成果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H2型微栓过滤器研制成功,并获得专利

广东省心研所开始研制辅助心泵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明礼教授设计出我国第一代自体血回收机

1991 天津塑料制品研究所率先研制成功心脏停跳液冷停灌注装置

1991.11.27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明礼教授第一代自体血回收机成功应用于临床,获国家专利局批准

1992 西安西京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研制的90型鼓泡式氧合器用于临床

北京安贞医院董培青教授开展在深低温停循环下采用经上腔静脉逆行脑灌注脑保护

1993.1 《体外循环灌注学》由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主编:李佳春、李功宋,副主编:胡小琴、董培青、江朝光

1993 广东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一院采用SARNS DelphinⅡ离心泵为一肝癌术后患者成功进行了首例肝移植静脉-静脉(V-V)转流

北京阜外医院胡小琴教授在昆明举办全国体外循环学术会,有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及中国台湾地区灌注师参加

1993.5.17 北京阜外医院为一例换瓣手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ECMO,采用离心泵及Sei-Med膜肺历时73小时抢救成功

1994.6 苏鸿熙教授(中华医学会心胸血管外科分会主委)召开会议商讨成立中华医学会体外循环分会

1994.7 苏鸿熙教授再次召开会议,并确定由胡小琴教授主笔写申请表

1994.11 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投票同意(并经相关学会—麻醉分会、心内科分会同意)成立单独的中华医学会体外循环分会,筹备组成员为龚庆成、徐新根、胡小琴,并将成立体外循环分会申请书递交中华医学会总会学术会务部

1995.2 中华医学会总会学术会务部要求再重写申请表及报告。胡小琴教授将重写的报告征求北京龚庆成及上海徐新根意见后,再次送至总会

1995 上海市胸科医院成立华东地区第一家行政专业化的体外循环室,徐新根教授为首任室主任

北京阜外医院胡小琴教授创办《体外循环通讯》(内部刊物)

氧合血停搏液在临床普及

1996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在我国率先使用改良超滤法,并逐步在全国推广普及

胡小琴再次向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会申请批准成立体外循环学会

1997.6 西安西京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研制希健-Ⅰ型膜式氧合器投入临床使用

1997.6 《体外循环手册》由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主编:龙村,副主编:于坤、赵举

1997.11 《心血管麻醉及体外循环》由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主编:胡小琴

1998 《体外循环通讯》(内部刊物)更名为《体外循环》(内部刊物,季刊)

罗征祥教授(广东省心研所)、叶椿秀教授(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和肖学钧教授(广东省心研所)将自行研制的心室辅助泵(罗-叶泵)成功应用于临床

中国首例体外循环40周年纪念学术会议在西安召开,朱晓东院士、孙衍庆、王一山、汪曾炜、丁文祥、夏求明、刘欲团、叶世锋、张宝仁、徐风翔、张镜方、高尚志、胡小琴、龙村、朱德明教授等均亲临会议,吴英恺院士书面发言指出:“这在我国心血管外科领域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

1998.6 《体外循环题集》由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主编:龙村,副主编:郑红

1998.7.24 全国第一个地方学会——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和辅助循环专业委员会成立,首届主委:丁文祥(兼),副主委:徐新根、朱德明、胡克俭,秘书长:朱德明(兼)

1999.3.9 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专委会成立,第一届委员会主委:叶丁生,副主委:陈自力、林茹

1999 《体外循环》(内部刊物,季刊)改版并更名为《体外循环杂志》(内部刊物,季刊)

由丁文祥教授提议,体外循环分会筹备组向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递交申请,并向理事会介绍本专业情况中国体外循环专业网站建立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国内首次采用ECMO作双肺肺泡灌洗术

1999.4 应台湾体外循环协会邀请,丁文祥教授率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代表团访问台湾,游振义理事长、辜能昌前理事长陪同。代表团访问了台大附院、荣民总医院、长庚医院、振兴医院、高雄荣民总医院,丁文祥教授、朱德明教授还在台大附院、台湾体协报告交流

1999.9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开展胎羊体外循环研究

2000 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试制成功国产离心泵头并应用于临床

广东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次将体外循环技术应用于肿瘤治疗―体外全身热疗

2000.7 广东省医学会心胸血管外科分会成立体外循环与辅助循环学组,组长:肖学钧,副组长:黄伟明。同时召开广东省第一届体外循环与辅助循环学术会议

2000.11.24 第一届沪浙体外循环学术交流会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举行

2000.1 上海东方医院Berlin Heart人工心脏在患者身上应用成功

2001.6 广东东莞科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研制的西京鼓泡式氧合器获准上市

2001.9.21 在第六届亚洲体外循环学术会议上,解放军301医院苏鸿熙教授获“终身成就奖”

丁文祥教授代表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宣布批准成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筹备委员会,同时上报中国科协及国家民政部

2002.3.2 北京红螺山庄召开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筹备委员会会议

2002 北京阜外医院龙村主任在美获奖(AmSECT)——美国体外循环杰出贡献奖

2002.7 美敦力公司在广东中山市举办ECMO学习班,邀请了台湾台大附院柯文哲教授一行前来讲学、辅导,由此开启了中国大陆心脏外科ECMO应用的大门

2002.8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主管主办《中国体外循环杂志》出刊并公开发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筹备委员会给予了大力支持

2002.9.10 在北京五洲大酒店召开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工作委员会(筹备)全体委员第一次会议

2002.10.18 第二届沪浙体外循环学术交流会在杭州萧山举行

2003.1 上海市胸科医院为一例双肺移植围术期呼吸循环衰竭患者施行了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

2003 山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专委会成立

第一届委员会主委:范全心,副主委:姜冠华、柴洁、张彦恩、李培杰

阜外医院刘晋萍在第十届欧洲体外循环会议发言获得“优秀新生儿和婴幼儿论文奖”

2003.3.15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创刊号发行并得到了业内知名专家苏鸿熙教授、朱晓东院士、胡小琴教授和丁文祥教授的祝贺,以及专业公司的大力支持临时编委会名单(按姓氏字母为序)名誉编委:丁文祥、房秀生、胡小琴、沈七襄、叶春秀

主编:江朝光

编辑部主任:李佳春

编委:陈自力、董培青、范全心、龚庆成、韩幼奇(美国)、黄伟明、江朝光、里成荣、李功宋、李佳春、李欣、龙村、林茹、闵苏、吴曼蓉、谭镔、王军、王维简、吴明新(新加坡)、朱德明、文其祥、徐新根、章晓华

2003.7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评为统计源期刊并颁发“统计刊源证书”

2003.12.30 国家民政部正式批准成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

2004.2 学会启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心脏手术及体外循环情况年度调查,首次调查结果,2003年全国总计499所医院开展了体外循环工作,体外循环医生人数为1142人,心脏手术总例数76 319例,体外循环总例数59 886例

2004.3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根据专家推荐和评估,批准《中国体外循环杂志》进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

2004.4.16 在北京五洲大酒店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第一届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第一次常务委员会及全委会议,参会代表26人。通过会章、会徽、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委及委员名单

2004 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与辅助循环专委会成立,第一届委员会主委:肖学钧,副主委:黄伟明

2004.7.21 在武夷山由徐州医学院召开《麻醉学专业―体外循环方向(本科)》教育论证会

2004.8.27 在北京国际饭店召开第一届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第二次全委会议

2004.8.27 徐州医学院麻醉学院与全国学会合作办学,决定招收第一批体外循环方向本科大学生,学会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三本专用教材《体外循环生理病理学》《体外循环材料学》《体外循环临床学》

2004.8.28 在北京国际饭店召开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全国体外循环学术年会

胡小琴教授获体外循环“杰出贡献奖”

第一届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委员名单(以姓氏字母为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