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7 17:06:57

点击下载

作者:蒙台梭利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试读:

前言

本书是总结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一本实用指南,是应美国众多对此深感兴趣、颇有需求的父母和老师的要求而著。“非凡的教育工作者”是美国民众对蒙台梭利教授的称赞,1907年,她在罗马的贫民窟建立了第一个“儿童之家”,率先进行了早期教育。当时的美国民众还在讨论她的教育方法和理念是否适用于四五岁的孩子时,她就已经在研究如何对二三岁的孩子进行早期教育了。《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这本书十分畅销,第一版在4天内就销售了5000册。但是许多普通读者和一些老师都认为此书太过理论化,没有考虑到孩子父母的需要,都希望能有一本更具体、更详细、更直接的,描述如何进行蒙台梭利教育的实践指南和实用手册。

因此,本书应运而生。本书提供了在“儿童之家”已经实践过的具有很好效果的教具使用方法和教育方式的具体描述。那些通过各种途径间接地、零星地知道蒙台梭利的教育观念和方法的父母和老师们都非常期待能从她本人那里得到系统、权威的论述。本书就用简洁明了的方式,论述了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最基本、最有用的原则,以提供给众多有迫切需求的父母和老师。

蒙台梭利所说的“非教师”或“女导演”在美国的学校中还没有出现。美国儿童研究运动没有培养出这样的老师,著名的福禄贝尔幼儿园也没有培养出这样的老师。蒙台梭利坦率地说过,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和卢梭对她教育观念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并提出了让孩子学会爱老师,而不是害怕老师,这一观点还是具有一定先进性的。蒙台梭利教育法主张,要本着对自己有益的事情和为达到自己期待的目标去自我学习,也就是让孩子通过自我学习来满足自身的需要。从罗马贫民窟孩子的表现可以看到,孩子似乎在说“请帮助我,以使我能够自己工作”,这是蒙台梭利从孩子的行动中观察到的重要信息。

当蒙台梭利还是临床医师时就开始了对教育的研究。一直以来,她都非常关心那些被大家忽视的卫生学和学校教学之间的关系。她在发育缓慢的孩子身上取得的成功激励着她又花了7年的时间进行人类学和心理学的深入研究,这也为她的儿童教育做足了准备。

蒙台梭利的早期教育对教育界有着重大的影响。她所拥有的医学知识,她所主张的环境对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等观点,她又考虑到了老师与孩子之间的新角色,所有的这些结合起来就产生出了一种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在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中,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只是为孩子管理和维护学习和工作的环境。书中所述的孩子对教具的使用是根据他们的兴趣而自觉自主地进行练习,并通过这些练习获及了感知能力和智慧发展。其中很多内容都是从她的前辈——法国医生爱德华·塞昆那里继承来的。很多爱德华·塞昆的学生和崇拜者都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了教学用具上,但蒙台梭利认为这些教具只有在适合的环境中才能发挥它们的作用。

老师首先是一个观察者,然后才是教育环境的管理者和维护者。观察是任何有机实验最基础的工作。例如,在动物的栖息地观察动物的习性时,尽量不去打扰它们,才能最准确地了解它们。就像麦克卢尔把蒙台梭利比喻成“一个像自然学家观察蜜蜂一样观察孩子的女性”。

对于老师,最重要的就是要拥有敏锐的观察力。蒙台梭利认为,哪怕是孩子行为的细微差别都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孩子的行为会在成人的身上有所反映。1913年,蒙台梭利在罗马的第一节培训课上,特别强调了观察的重要性,认为观察能力是教育者最应具备的能力,是最常用、最重要的一个技能。但是,在这节培训课上,她并没有向大家介绍如何能够获得敏锐的观察能力。蒙台梭利所说的是:“老师在观察孩子的同时,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很多新东西,并继续学习更多的新内容,这些东西我无法给你,你的助手也无法给你,任何人都不可能给你,你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取。身为老师,如果不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就无法从孩子的一举一动中察觉出他们的真实状态。只有你自己才能正确地观察这些现象,就像孩子必须通过自己练习、自己实践才能够自我成长一样,老师也要通过实践来获得观察能力。因此,在我的教学方法中,老师更多的是一个观察者,而不是施教者。老师最重要的技能就是懂得如何去观察孩子。”

老师的任务是让孩子尽可能自由地学习。但是,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情况不同,他们各自所需要的东西,所发育的阶段都不尽相同,如果老师不了解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不懂得孩子之间的差别,就不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职责。用蒙台梭利的话说,一个不会观察的人根本没有资格从事教育行业。“非教师”这一观点是孩子通过自己的行动暗示给蒙台梭利的。这里的“孩子”这个词有着特殊的含义,每一个孩子的“特性”就是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关注点和实践点。

蒙台梭利没有将“工作”和“玩耍”对立起来,她认为工作其实就是“正在进行着的生活”。因此,老师必须要尊重每一个孩子的生活,并让其有所提高,让孩子得到更进一步的成长和发展。

在尊重孩子生活的同时,老师也要给孩子的自由活动设置一些限制。老师在引导孩子时,不能让孩子感觉老师无处不在。因此,老师在给孩子提供帮助时,不要成为孩子专注工作的障碍。这种帮助应该是间接的,而且要保持好孩子旺盛的求知欲。如果老师能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时一直对孩子保持着关心、尊重、耐心和没有任何偏见的态度,那么他就能成为一位合格、出色的老师。

老师作为一位默默的观察者,可以让孩子自由地在自己所选择的道路上进行不断尝试,并在这一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错误,独自承担责任。每一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个性,老师只能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不同特点和个人风格,而不是把自己的风格以任何方式强加给孩子。每个孩子的兴趣、特征、发展情况、注意力持久程度都会不同,老师要了解每个孩子的差别,才能更正确地引导孩子用各自的方法使用各种教具。

在本书中,可以看到蒙台梭利对于教具的使用是非常重视的。通过对教具的操作练习,孩子自动完成了其身心发展和自我成长。事实上,各种教具练习只是激发和培养孩子感知能力的众多手段之一,是孩子一系列变化的开端。教学之路是多种多样的,不只是一条道路、一种方法。书中,蒙台梭利就提出这样的观点,“儿童之家”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资源配置,以便给孩子提供更多机会,它是多样化的”。书中还体现了她的另一个观点,并不是老师在对孩子进行教导,正好相反,“是孩子自己创立教育方法,并根本改变了老师的性质”。蒙台梭利的感知教育作为早期教育中心任务的观念,对教育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并激起新一轮的早期教育的研究浪潮。南希·麦考梅克·拉姆布斯克于纽约育婴堂前言

玛丽亚·蒙台梭利博士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是20世纪享誉全世界的杰出幼儿教育家。1870年8月,玛丽亚·蒙台梭利在意大利安科纳地区的基亚拉瓦莱小镇出生。父亲亚历山德鲁·蒙台梭利是贵族后裔,并且性格平和。母亲瑞尼尔·斯托帕尼知识渊博,善良,开明。玛丽亚·蒙台梭利是独生女,深得父母的宠爱,自小受到非常良好的家庭教育,并且养成自律、自爱、乐于助人的独立个性。

蒙台梭利在实验、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给世界教育带来翻天覆地变革的蒙氏幼儿早期教育法,风靡整个西方世界,对欧美国家的教育和社会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她认为,一直以来,儿童的成长都在受成人的压制,成人在各个方面干涉儿童的自由行动,成人对儿童的教育都是强制性的。她提出,成人必须信任儿童内在的力量,因为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而教育只是为了促进儿童“内在潜能”的发挥。蒙台梭利教授通过观察和“儿童之家”的实验,提出了儿童发展敏感期、心理胚胎期、儿童在“工作”中成长等一系列对今天的早期教育仍然影响广泛的规律。

到目前为止,蒙台梭利的著作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蒙台梭利学校遍及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以蒙氏教育为基础创立的早期教育班和幼儿园,受到越来越多父母和儿童的喜爱与信赖。

为了传播蒙台梭利的经典早教理念,我们策划出版了本套蒙台梭利早教经典原著系列,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对内容、结构进行了梳理,以更加方便广大读者阅读和理解,希望广大父母通过对蒙台梭利早期教育理论的学习,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发现孩子,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自由的环境,让孩子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成长。《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是蒙台梭利的第一本儿童教育专著,也是对她亲手创立的“儿童之家”的经验总结。本书揭示了蒙台梭利的教育原理和教育方法,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入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地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自我发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通过应用本学习法,孩子不但能轻松、愉快地掌握阅读、计算的基本能力,还能掌握相当多的自然知识,更重要的是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为一本操作性手册,是蒙台梭利在美国传播蒙台梭利教育方法时所写。所有“儿童之家”运用的教具都有相似之处,本书详细讲解了如何针对儿童使用这些教具,以及该如何为孩子提供一个能够进行“自我教育”的环境,以刺激儿童观察力、认知力和判断力的发展。蒙台梭利在书中强调,教育每个孩子的方法都是不同的,无论老师还是家长,成人的作用是让孩子自己去试验,自己发现错误,甚至在学习中让他们冒必要的风险,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地成长。本书是蒙台梭利教学方法的全面讲授,是应用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必备手册。《童年的秘密》,揭开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神秘面纱,提出了“敏感期”这一极富革命性的理念,即儿童在智力、节奏、运动、人物角色认识和工作等方面的发展拥有一个特殊的敏感期,处于敏感期的孩子会根据“敏感性”的指令,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从周围的环境中进行吸收和学习。抓住敏感期,将对儿童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本书也对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进行了反思,指出成人应该处于观察者的地位,不要压抑孩子的发展,要学会富有智慧地爱孩子。《发现孩子》,提出了培养孩子的新观念和新方法,指出每个孩子都应该去观察周围的世界,都应该学会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都应该自然地进行学习和成长。蒙台梭利以此为基础,努力地进行着打破传统教育的探索,去寻求爱孩子和理解孩子的新方法。在本书中,蒙台梭利展现了她独特的、革命性的儿童观,揭示了儿童具有的内在潜力,展现了儿童是作为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的存在。她描述了孩子的特性,以及更充分地唤起孩子学习和成长热情的方法。她将幼儿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来看待,更重要的是提出了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儿童内在潜能的发展,而成人能做的就是为孩子提供他所需要的环境,让孩子自由地成长。这本书告诉了我们儿童发展的规律,教我们真正地发现孩子。《有吸收力的心灵》,是集蒙台梭利的理论思想与方法经验的大成之作,呈现出了蒙台梭利的革命性教育观念。本书中,蒙台梭利从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结合实际的现象和自身所得经验,揭示出了大自然赋予儿童的内在发展力量,阐释了儿童具有吸收能力的心智特点,思考着儿童与成人、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本书体现的是蒙台梭利后期的一些教育思想,其中一些理念超前于她的教育界和心理界的同行,特别是书中提出了人类自身的自然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孩子的知识是通过他们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吸取经验获得的,以及教育必须与人类自身的实际相符合等。本书对儿童发展和传统教育的思考与分析,对于家长、教育工作者、心理学家及所有研究儿童和社会的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本书编委会2011年12月第1章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发展情况了解了孩子存在的巨大能量对孩子、对整个人类的重要性后,我们意识到必须要认真仔细地观察孩子,以便找到更适合孩子成长的方式方法,帮助孩子更好地发展。心智发展的敏感期

时代已经不同,只研究历史上的大教育家如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等人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是不够的,教育要进行改革,而改革的立足点必须是儿童。我并不认同人们给我的“本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这个称号,我只不过是孩子的代言人。40年来我从事研究儿童,搜集并发表有关儿童教育的信息的工作,这就是蒙台梭利教学法。刚开始时,我从医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帮助心智发展迟缓的孩子。当我改变切入的角度,从潜意识的心智这个方面入手时,发现这对孩子很有帮助,于是将实验和研究拓展到正常孩子。

儿童之家最早在罗马最贫困的地区开始,接纳3岁以上的孩子。来到儿童之家参观的人们会惊讶地发现,这里的孩子4岁左右就能读、写。当他们问孩子:“是谁教你们的?”孩子们会疑惑地望着他们,并回答:“不需要任何人教!我们自己学会的。”于是,报纸就出现了大量有关“自然学会的文化”这样的教育观念的报道。有些心理学家认为,这些孩子一定是具有天赋,非常优异的孩子。我曾一度认同这样的观点,但过了一段时间发现,这种观点十分错误。正因为这样的错误观点,孩子要到6岁才能受到教育,白白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孩子的发展也因此受到极大的阻碍。

读、写这两项技能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如同一个人不会说话,那么他就很难学习其他东西一样。很多人觉得学“写字”是一件枯燥且颇有难度的事情,只有大孩子才能做到。而我教4岁左右的孩子认字母,将以前用于心智发展迟缓的孩子的教育方法用于正常孩子身上。在这一过程中,我发现,只向孩子展现字母,没过几天孩子就不再记得了。我换了一种方法,将字母刻在木板上,让孩子沿着木板上的纹路进行临摹之后,孩子很快就能认得字母。即使是心智发展迟缓的孩子,通过这种教具,这样的学习方法,一段时间之后也能写一些字母。从这一实验我认识到,对孩子而言,触觉经验对他们的发展与成长有很大的帮助。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认字,我制作了一些字母教具,让孩子用指尖去触摸、去感觉字母。当正常的孩子接受了这样的训练,便产生了让我意想不到的结果:他们在9月中旬学习字母,到了年底就可以写圣诞卡了。这么快的速度,真是让我做梦都想不到。在认得字母之后,孩子开始问更多的问题,开始想深入地了解字母,例如字母的发音。孩子就像一台吸尘器,想把有关字母的知识都吸进去。

孩子渴望获得更多的知识,当看到不认识的单词,其中的字母发音超出了他所学的内容,自然就会提出很多问题,并拼写出他已会的字。当老师念出单词,孩子会从拼音字母盒中挑选字母,按照老师的读音进行单词拼写。不管这些单词有多长多难拼写,孩子都可以进行听写。老师只需要念一遍,4岁左右的孩子就能完成单词拼写,可是7岁或者更大一些的孩子却做不到,他们需要老师多念几遍才能做到。从这一比较,我了解到孩子的心智发展是有敏感期的,这个阶段就如同软蜡一般,对某些刺激有相当大的反应,当敏感期一过,这些刺激对孩子的影响力就会逐渐变弱。经过触摸与书写

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孩子要开始学习书写了。孩子通过对字母的触摸,了解了字母的形状,也知道单词是由许多声音组合而成,并凭借字母盒的练习能够分析并组合拼写出单词。拥有以上知识储备之后,孩子就可以开始学习书写了。孩子拼写出一两个单词,很快就会写其他单词,用不了太长时间,就能学会他所能说的所有单词了。就像孩子在2岁这个阶段会出现“说话爆发期”一样,心理结构一旦形成,很快就学会了说话。对于受过这种练习的孩子,不需要像传统学校那样一个个单词地教他书写。书写对孩子来说,不再是毫无乐趣的任务,而是一种对知识的内在渴望。这种渴望会让孩子利用各种工具,在各种场合进行书写,用粉笔、用木棍,在墙上、在走道上,无论何时何地,我们甚至在面包上发现了单词。一些供不起纸笔的贫困、不识字的母亲,常来学校寻求帮助,于是我们提供了纸笔,发现这些孩子回到家后仍然不断地写,甚至睡着时手里都拿着笔。

开始我们设计了一些特殊的纸给孩子练习书写,线条之间有双倍的空间,再逐渐缩小。不久之后我们发现,这样做完全没有必要。孩子在任何格式的纸上都能书写得很漂亮,有的孩子甚至能把单词书写得像印刷的铅字一样细小、工整,比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写得还要好。由于孩子触摸的是一样的字母,字母的形状已深深植入孩子肌肉的记忆中,所以他们书写的字形都很相近。

这时孩子已经能够书写,却还无法阅读。听起来是不是很荒谬,其实不然。大部分人都认为,孩子应该先会读然后才会写,而我们的教育方法是:先让孩子知道每个字母都有一个声音,然后根据字母的读音用活动的字母将单词拼出来,这种将字母与读音结合起来的教学方式在孩子的敏感期特别有效果。随着能力的不断增强,孩子能用“手”书写表达,而不再只会用“口”来说话表达了,可他们仍然不能阅读。我原来认为孩子不能阅读的原因是,他们无法辨认印刷体。正当我想解决这一问题时,发现孩子突然会自己阅读了。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是由于孩子在进行了5个月的拼字训练之后,心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单词意义的求知欲。孩子的这种行为方式,就像考古学家研究史前文化一样,对未知的符号进行研究、分析,期望找出其中的意义。孩子对单词意义探求的激情在胸中燃烧,父母甚至抱怨,一家人在散步时,孩子总是要停下来拼读店外的招牌或广告。到孩子6岁的时候,差不多就能阅读整本故事书了。高度准确性的活动

相对语言,数学是一门很难解释的学科。我们认为,数学包含以下3种:

·算数:数字的科学。

·代数:抽象的数字。

·几何:抽象的抽象。

凭借着对孩子的了解,我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将这3种数学全都教给孩子,这让很多人觉得难以置信。我们发现,将3种数学全部教给孩子的“三合一”的教学方式非常有效,就像只有一个支点维持平衡的东西远不如三角支撑稳固。例如,在介绍“个”“十”“百”“千”等数量单位时,用几何形状(点、线、面、体)来展现,我们所设计的教具也都体现这3种特性。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孩子饶有兴趣,非常热衷。令人惊喜的事情是,经过一段时间,抽象的量之间的关系就能用代数的方式表达了。由于数学的学习枯燥且抽象,不像语言那样生动有趣,孩子自然不是很喜欢,很多人就会因此说孩子喜欢语言而不喜欢数学。这其实是一种偏见。孩子给我们呈现的事实完全不是这样,5岁~6岁的孩子非常愿意学习10进位计算,所运算的都是10以上的,而我们开始教给孩子的只限于1至10以内的四则运算。4岁的孩子也想要学10以内的运算,而且非常投入。如果这些运算是以实物的形式进行操作,孩子会表现出更浓厚的兴趣。例如,有个孩子在学会三项式(a+b+c)之后发现,既然可以用a和b,那么就可以用其他的字母来代替。由此看来,孩子的学习能力是无限的,是不愿被限制的。

孩子的发展令人激动,且没有任何征兆,就像语言学习一样。我们并不知道其中的缘由,只能将其归因于孩子早期的某种特殊能力。经过长期的观察,我们发现,孩子对高度准确性的活动很感兴趣,而且越复杂就越感兴趣。高度准确性的活动不仅是指动作方面,还包括具有操作性的工作。孩子对准确、细节的追求是一种天然倾向,在观察花卉或昆虫时就有所体现,而且这种对准确性的要求会向数量方面发展,并将准确性带向抽象的数学。孩子从具体的实物开始,慢慢过渡到抽象的“数”,再进入更抽象的代数阶段。由于数学的3个方面,即实物、抽象、代数,都会涉及准确性的问题,这就让孩子十分热衷于了解这些“单位”的游戏。我们从大哲学家兼物理学家巴斯卡那里获得启发,他曾认真研究过数学,认为人类具有数学的特性,并因此发展、进步。他的这一观点很受大家欢迎,而且他的这个观点又在孩子身上得到验证,因为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数学的确是最枯燥、最让人提不起兴趣的科目。

我们再来研究一下巴斯卡的观点,他认为人类的行为都在围绕其所处的环境进行,而且这些行为会越来越精准。这种精准性也只能由人类的心智发展而来,因此证明了人类的心智具有数学的特性。纵观历史就能发现,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在致力于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解释人类感知的事物及其所产生的现象。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要正确地了解这些事物,这就是人类对事物精准性的追求了。200年前的巴斯卡就发现,准确性是人类的基本特性之一。帮助孩子运用自身的巨大潜能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疲劳,这是很多人提出的问题。我们通过对6岁以下孩子的观察,了解到了活生生的事实。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孩子会很容易感觉疲惫,一旦孩子有了疲惫感,就很难再进行学习,所以早早就将孩子送入学校是一件让孩子痛苦的事情。这让爱护孩子的父母很难受,他们希望孩子只是玩耍、睡觉,不用再做其他事情。但孩子显然并不这样想。事实上,孩子痛恨这种作息模式,并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我们通过对3岁~6岁,甚至更小的孩子进行认真的观察,并没有发现他们在学习时出现疲惫,而是越学越兴奋。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会产生疲惫感,例如吃饭。吃饭的时候,人的上下颚、牙床、舌头会不停地运动,这个过程能给人带来能量,就像健身能给人带来活力一样,并不会让人产生疲惫感。事实上,心智的发展让孩子更有活力,更有力量,更健康,根本不会产生疲惫感。上帝赐给孩子强大的学习能力,让孩子能不断地接受新知识,但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却让孩子在玩耍和睡觉中错过了学习和接受新知识、新能力的“敏感期”。孩子会不断学习,不断吸收新知识,不断地活动,如果真的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吸收学习,就会通过玩儿玩具来满足。

有心理学家这样说,孩子是通过玩儿游戏来使自己进步、发展和完善的。孩子会不断吸收身边的所有信息,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然后将过去与未来连接起来。孩子就是通过游戏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这一过程中,成人只需要观察,而不要去打扰他们,不需要提供帮助,让孩子自由自在地玩耍。可是,孩子通过玩儿玩具、堆沙堡这样的游戏就能认识复杂的现实世界,吸收如此众多的知识吗?一面说要在孩子的吸收期多与孩子沟通,而另一面却说不要打扰孩子,让孩子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这两种说法存在巨大的矛盾,应如何理解呢?

我认为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如果3岁~6岁的孩子真的能够自然、自觉地吸收知识,就应该抓住时机,将孩子放置在配备了合适设施和教具的环境中,让孩子进行探索,一点点吸收知识,并容许孩子模仿成人。这样的教学方式让3岁的孩子拥有趋向成熟的能力,并让孩子逐渐适应现实,适应当下的文化。我们不会用娃娃、玩具兵这类的玩偶去引诱孩子,我们能给孩子的不仅是玩具,还有有趣的教具。想知道孩子会更喜欢哪一种吗?当我们将蒙台梭利教具放在孩子面前时,他们争相取用,对这些教具的喜欢程度超出想象。孩子们长期被束缚的心灵,突然发现了能让自己成长发展的东西,简直就像一头饥饿的狮子吞食猎物一般,孩子对这些能帮助自己成长的教具十分着迷。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渐渐开始学习,开始融入社会,并开始继承人类的文明。

了解了孩子存在的巨大能量对孩子、对整个人类的重要性后,我们意识到必须要认真仔细地观察孩子,以便找到更适合孩子成长的方式方法,帮助孩子更好地发展。我们认为,与其相信玩具给孩子带来的魔力,不如相信孩子自身所拥有的巨大潜能。因此,我们必须研究出一种实用的教育方法,能激发孩子的潜能,帮助孩子学会运用自身的这股巨大能量。第2章通过细致观察获得的方法经过长期观察,我们验证了两件事:一件是孩子在相当幼小的时候就能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吸收知识和文化;另一件是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培养要及早开始。3岁~6岁是孩子性格发展的关键期

孩子的“书写爆发”现象,使得公众非常关注我的教学实验。这不仅仅是书写的爆发,更是孩子内在潜能的爆发。一座看起来似乎永远都不会改变的山,其内部可能蕴藏着岩浆,有一天会穿透地壳迸发出来,我们所说的爆发也是如此。孩子没有课本,没有教条,缺乏老师,他们贫困、无知、一片空白,而正是一片空白,孩子的潜能才没有束缚,才能无拘无束地发展,直至爆发。我再次强调,引起这种爆发时,“方法”并不“在场”,反而正是由于没有任何教条约束爆发才得以实现。我们只是根据心理学对这种爆发进行追踪、探究,才找到了方法。“方法”其实是孩子内在潜能爆发的“结果”,媒体将它称为“人类心灵的发现”。

随之产生的科学并不是建立在直观思维,而是直接的知觉。经过长期观察,我们验证了两件事:一件是孩子在相当幼小的时候就能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吸收知识和文化;另一件是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培养要及早开始。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是成人的教导使得孩子拥有良好的性格,过早培养孩子的能力和性格意义不大。其实不然,把邪恶转为善良,拥有一颗向善的心是一个人一辈子要做的事。孩子性格发展的关键期是3岁~6岁,这期间如果没有束缚的话,孩子会按着自己的方式去成长。语言敏感期

孩子能够集中精力思考脑子里的事情,就是因为在第一个时期(0岁~3岁)从环境中吸收了一切他能够吸收的知识。孩子吸收的所有信息和知识都会在大脑里存档、归纳,在能说话之后,语言的爆发期也就随之而来了。在孩子5岁半到6岁之后,语言的敏感期就会慢慢消退,在这个时候学习书写能让孩子感兴趣,并且着迷,而到了八九岁便没有了学习书写的热情。看得出来,孩子在学习书写动用相关器官之前是经过“间接预备”的,“间接预备”这个概念是蒙台梭利方法的组成部分。生物的胚胎期就是在做间接预备,在器官还没有成熟之前,是不会下达任何指令的。对于孩子而言,仅仅通过模仿或强迫其学习不会产生任何效果。只有孩子做好了“间接预备”,之后的一切才能有意义。所以我们要给孩子提供一个“预备好的环境”,让他能够自在成长,自由发展。

孩子小的时候,其口语发展似乎是按文法的顺序进行,即由声音、音节到名词、形容词,再到副词、连接词、动词和介词等。因此,在孩子的第二个时期,我们依然应该按照文法的顺序来进行。可以说,我们的语言教学就是在教孩子学习文法。其实,在孩子3岁时就应该教文法,甚至在他们开始读、写之前。很多人觉得这样的教学方式很荒谬,但我观察到的现象告诉我,这时的孩子非常热衷于学习,而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却没有了这样的积极性。文法是语言的架构,孩子尽早学习、吸收它,对以后的学习会大有裨益。

孩子非常渴望认识新单词,而且他们一旦认识就可以书写出来。儿童之家里的老师受教育程度不高,当他们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时,他们就会来我这里求助,以学习更多的单词。为了了解孩子的接受能力,我特意给出了颇有难度的单词,例如多边形、梯形等几何图形的名词,及一些文化术语。孩子一天之内就轻松学会了这些单词。我再加大难度,让孩子学习科学实验的器材,例如温度计、气压计;生物学方面的名词,例如花瓣、花托、花蕾等。我教孩子越多新词,他们就越想学习更多。3岁~6岁真是一个对词汇学习十分渴求的时期,不管词有多长多复杂,是动物学、生物学还是其他内容,孩子都非常热衷,极有兴趣。在教授过程中,出现困难的却是老师,他们对这些名词很陌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理解并记住。如何面对孩子的问题

孩子非常富有想象力,他们看到的实物往往超过了物体的本来面貌。例如,他们可以将桌子当成房子,将椅子当成马;能凭借想象创造出仙境或仙人的样子;如果他们看过地球仪的话,还能想象出美国或者世界。

几个6岁的孩子在讨论地球仪时,有一个不到4岁的孩子加入其中,说道:“我能看一下吗?这是整个世界吗?太神奇了!原来我叔叔环绕世界三次是这样的啊!”孩子知道了真实的世界很大,他看到的只是一个模型。

看到大孩子们在围着地球仪热烈地讨论,一个不到5岁的孩子也想要看看。大孩子在讨论美洲,突然听到这个小孩子问道:“纽约在哪里?”大孩子指给他看。他又问道:“那荷兰呢,在哪儿?”大孩子再次指给他看。在知道了纽约和荷兰的具体位置后,小孩子指着地球仪上的一大片蓝色区域说:“这块一定是海。我爸爸每年要去美国纽约两次。爸爸一出发,妈妈就跟我说,爸爸在海上。没过多久,妈妈告诉我,爸爸到纽约了。又过了一段时间,爸爸又在海上,接着我跟妈妈就会去鹿特丹接他。”这个孩子以前只是听到很多关于美国的事情,现在他在地球仪上找到了美国的具体位置,他非常高兴。在这个孩子的心里又找到了一个定位点,就像心中的想法在外部世界找到一个定位点一样。孩子的心智发展和建立的过程,首先是从长辈那里了解到很多词汇信息,然后再通过自己的想象理解这些词汇,最后是将心中的想象与真实环境联系起来。很多6岁以下孩子的想象力都浪费在玩具和虚幻的故事上,其实可以让孩子想象真实存在的事物,让孩子能更准确地理解真实的环境。

孩子在3岁~6岁这个阶段,总是有很多问题,想要知道所有事情的真相。面对孩子的众多问题,大人千万不能觉得烦人,而要当做一件有趣的事情,要知道你面对的是孩子渴求知识的心。在回答孩子问题时,要尽可能简单一点儿,不要给出过于复杂或冗长的解释,最好能用具体事物帮助孩子理解,例如用地球仪来回复地理问题。

面对孩子的问题,老师要做好准备,要了解孩子前一阶段的发展情况,放下固有观念,不能只用逻辑思考的方式来解答孩子的问题。作为老师,必须要够机智,才“对付”得了3岁~6岁的孩子。其实,孩子从环境中学习的知识远远比在老师那学得多,老师并不需要特别教导孩子,只需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帮助就可以了。孩子的性格和道德教育

下面我们要谈论有关孩子性格和道德教育的问题,这些重要问题也必须从不同角度来看。孩子的性格是无法教导的,成人只能起辅助作用,协助孩子性格建立。关于性格培养,6岁是一个重要阶段。这个时期,孩子的性格已经形成,不是由于外力影响,而是自然形成的。孩子0岁~3岁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很多因素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影响。如果孩子在胚胎形成、十月怀胎、出生和生长全过程都受到科学的精心护理,到了3岁时,孩子一定是很优秀的个体。但这只是理想状态,因为会有很多的障碍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如果孩子的性格缺陷是由于产后造成,那么其程度就没有怀孕时造成的影响严重。如果是产后造成的缺陷,那么在孩子3岁~6岁这个调整修复期还是可以治愈的。但如果孩子的性格缺陷是在出生时受到惊吓,或者像智力低下、癫痫、瘫痪这类官能性的因素,就难以治愈,无能为力了。面对这类的官能性问题,如果在6岁以前进行治疗,或许还能有所改善,不然会越来越严重。如果在一个6岁孩子身上看到了本不该属于这个年龄段的性格,就是孩子从身边的环境和自己所经历的事件中得到的。一个孩子在3岁~6岁这个阶段被忽视的话,到了他7岁~12岁开始发展性格和道德方面时,就有可能出问题。孩子会显得力不从心,缺乏道德品质的学习能力,背负着曾经受到的伤害,成为一个在心灵上满是伤痕的人。

在儿童之家,或者其他现代化的学校,都会对孩子进行生理状况记录,以便了解孩子在各个阶段的发展情况,并据此判断应如何处置。我们了解孩子是否有遗传性疾病,出生时孩子父母的年龄;在母亲怀孕阶段是否有意外事件,是否受到神经方面的伤害;生产的过程是否顺利,是否因难产而窒息等。我们也同样关心孩子的家庭生活,了解孩子的父母或看护人是否比较严厉,或者孩子是否有被惊吓的经历。了解孩子的这些情况非常重要,因为来到我们这里的孩子几乎都带着顽皮或怪异的性格,只有知道根本原因,才能进行有针对性地治疗。

一些不太正常的偏差行为会逐渐成为孩子性格的一部分。偏差行为进入性格中,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性格刚毅的孩子的偏差行为以对抗性表现;另一种情况是,性格懦弱孩子的偏差行为以消极对待来表现。在偏差行为的影响下,性格刚毅的孩子会经常发脾气、大吵大闹、对抗、自私、有破坏行为、占有欲强、喜欢戏弄他人、虐待小动物等,还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好吃懒做、常胡思乱想的状态。而性格懦弱的孩子则表现为,反应迟缓、爱哭泣、依赖性强、怕生人、怕独自一个人,甚至用撒谎、偷窃的行为进行自我防卫。

有些看起来像生理性的疾病,很有可能是由于心理疾病引起的,千万要分清楚。例如,像厌食症、贪食症而引起的肠胃问题;由做噩梦、怕黑而失眠引起的贫血症,这类疾病是无法用药物治愈的,因为它们都是由心理问题导致的。

如果孩子有了这些问题,反应会特别激烈,会让父母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应对,便将孩子送到幼儿园或托儿所。这些孩子虽然都有父母,但他们与孤儿已没有太大差别。还有的父母面这类孩子会进行严厉管教,打骂孩子,不准孩子吃饭,使得孩子用更偏激的行为来反抗,或者转而进行消极抵抗。父母打骂过孩子之后会采取安慰、劝解的方式,希望孩子能理解自己,会问孩子“为什么要让妈妈这么伤心”,但已无法产生任何效果。性格懦弱的孩子总是很听父母的话,父母怎么说他就怎么做,喜欢缠着妈妈,没有妈妈的陪伴就无法入睡。有的妈妈会认为,这是孩子爱自己的表现,但时间一长就会发现,孩子的身体虽然健康,可是胆小怕事、反应迟缓、食欲欠佳,总是要哄着才能让他完成一些事情。这时妈妈如果还在自我安慰,认为孩子不过是神经质或者太过敏感了一些,说不定以后会成为诗人或哲人,那么过不了多久,孩子就需要借助药物来治疗了。

我们的学校之所以出名的原因之一,就是帮助孩子克服了这些消极症状。我们给孩子提供一个让他们能自由自在发展的环境,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去探索、学习,这些活动能给孩子孤寂、饥渴的心灵带来满足感,激发他们潜藏在体内的热情。一旦孩子的学习热情被激起,他们就会不厌其烦地练习,做任何事情都会保持高度的精力集中。当孩子在兴趣的指导下,开始能够专注地做事情,消极的症状就会逐渐消失。可以看出,消极症状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受环境的影响。因此,作为母亲要让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当孩子开始做事情的时候,不要随意打扰他。对那些总出问题、爱惹麻烦的孩子来说,成人不能太冲动,咒骂、严厉的态度起不到任何作用,更不能说他是笨蛋,他需要的是心灵上的慰藉。人不像其他动物,对精神的需求更甚于对物质的追求,这是人的天然本质。第3章孩子发展的敏感期在孩子的敏感期进行适当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比之后的任何时期更为重要。成人一定要顺应孩子的自然成长过程,不要粗暴、盲目地干扰、阻碍其正常发展,就像地狱魔鬼和天神之间的关系一样:天神拥有创造的力量,而魔鬼则拥有毁灭的力量。在孩子敏感期进行的教育

对孩子的教育是否从孩子一出生便开始,一直是大家热烈讨论的问题,至于如何进行早教却还没有谈到。这个问题似乎并不注重实际,显得理论性过强,不像让孩子如何健康成长那样具体。

有医生为1岁孩子开设了一所专门的学校,帮助孩子进行一些手和脚的运动。这真是一个糟糕的事情,这样做很有可能对柔弱的新生儿造成运动伤害,再说新生儿需要学习的内容已经够多的了。但是不让新生儿做任何活动,过于保护也是没有必要的。只要明确一个原则,那就是在指导新生儿活动时,不要做像上述那些特殊学校所做的事情就可以了。成人帮助孩子进行手和脚的运动,就是将成人的行动方式套在孩子身上,将孩子变成小大人的样子,这十分错误。成人只需要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发展、活动,不要进行干扰,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帮助。

孩子开始肢体运动是由其内在的能力激发,是孩子自主、自愿的行为。肢体的活动是人体自我意愿的表达,因此只有孩子依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肢体活动,孩子的肌肉才能得以正常发展。对此,我们只能静观其变,并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我们要仔细观察孩子,并从中总结出一些方法,因为我们无法用语言与这么小的孩子沟通,而方法能让我们尽可能地了解孩子。

1岁以内的孩子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身体,需要成人给予特别细心的照顾,而一旦不舒服或不高兴就会大声哭闹,让一家人都不得安宁。成人只会从生理健康方面照顾1岁以内的孩子,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发展和心理需求。婴儿期就已经能对一个人的性格和品德有所影响,任何伤害或阻碍孩子成长和发展的事情,都会严重影响到孩子日后的性格和品德的形成。

要想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找到能够作为指导新生儿成长的模式,我们就必须认真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捕捉到孩子最细微的表情和动作。

教育学家将婴幼儿时期定义为“软蜡”(ceramolle),认为可以对这个阶段的孩子进行适当的指导。我认同“软蜡”这个观点,可这些教育学家觉得孩子应该由他们来塑造是不对的。实际上,孩子能自觉自发地塑造自己,正确的理念应该是让孩子通过各种方式确信自己、塑造自己。而在孩子眼中全能、权威的成人,很可能会粗暴、打扰、介入孩子的自我塑造过程,将孩子在“软蜡”上自己勾勒出来的轮廓毁掉。将成人的这一行为说成十恶不赦,并不过分。

就算成人对孩子的打扰是无意的,但也已经对孩子精心营造、构建的东西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坏。孩子会在成人不注意的情况下,重新营造自己的世界,可成人仍然会粗暴地毁掉一切。就这样,双方的冲突会一直持续,直到孩子妥协为止,那时孩子不再拥有自己的主见,不再想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

因此,在孩子的敏感期进行适当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比之后的任何时期更为重要。成人一定要顺应孩子的自然成长过程,不要粗暴、盲目地干扰、阻碍其正常发展,就像地狱魔鬼和天神之间的关系一样:天神拥有创造的力量,而魔鬼则拥有毁灭的力量。作为教育家,我们要用自己善于观察的能力去了解孩子,并作出正确的选择,弄清楚怎么做才是真正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有好处。我们一定不能用自以为正确的方式,那样很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让孩子自我成长、自由建造,而不是在成人的“指导”下进行。这是一个让很多人难以理解的概念,因为大多数人仍然认为成人才是孩子性格和品德的创造者。请成人抛掉这个错误观点,静心思考一下自己犯下的错误。

理解了孩子才是真正的创造者之后,我们就需要更了解孩子的人格形成。无论是对新生儿还是对大一些的孩子施教,老师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仔细观察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当我们因为怕孩子的吵闹而拒绝与他们一同相处时,就是对他们的不尊重。一件事情如果能让成人觉得开心舒服的话,孩子的感觉也会很不错。例如,当大家共进晚餐的时候,将孩子一个人孤零零地关在另一个房间,将其单独隔离开,这对孩子非常不尊重,相信没有人会用如此不尊重的态度对待成人。我们应该平等对待孩子,让他们与我们一起坐下来吃饭,并深感能与孩子坐在一起是一种“荣幸”。成人要多与孩子亲近,并使自己愿意与孩子多待在一起。

有的成人认为,让孩子吃成人的食物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不利,其实没必要为此事担心。成人已经做了很多伤害孩子的事情却感觉不到。成人常常会忽视孩子的感受,并因此对孩子造成伤害,但却从未跟孩子道歉。敏锐的观察力

孩子拥有非常敏锐的观察能力,这种能力让很多成人无法想象。因此孩子根本就不需要靠艳丽的色彩和高音贝的声音引起注意,孩子本身就有很强的观察能力,能观察到许多事情,不只是具体事情的形象,还有动作的影像,还能观察到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很多东西,在成人还未注意到的时候,孩子已经观察、理解到了。

例如,一个1个月大的婴儿,从未出过房间,并且只分别看过到过两个男人,一位是他的父亲,另一位是他的叔叔。当有一天,父亲和叔叔同时出现在他面前时,他会奇怪地看着其中一位,再转头看看另一位,而且看很长一段时间。这时如果两位成人能安静地站在孩子面前,让孩子能够长时间地认真观察,那么孩子就会加深对这两个人的印象;反之,如果两位成人一会儿就离开,或者是只顾着聊天,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就无法让孩子拥有印象加深的体验。离开孩子时,两位成人也应该慢慢地走,好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观察,并让孩子明白父亲与叔叔是两个不同的人。成人这样做,是在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让孩子建构自己的世界,以此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再举一个与婴儿有关的例子。家长抱着几个月大的婴儿在看一幅画了许多水果的画,家长一边看画,一边在假装吃东西。这个原本只会喝奶的婴儿,看到家长吃东西的样子便会模仿。看到孩子如此感兴趣,家长就一直抱着他站在画前,一直到他觉得有些无趣才走开。这位家长是真正的“教育家”!家长激起了孩子的内在潜能,模仿成人吃东西的样子,并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去进行这项活动。

当一个小孩看见大厅里芭蕾舞者的雕像,就会翩翩起舞。这是由于孩子看到别人跳芭蕾舞,所以一看到这座雕像就会知道这是跳舞的姿势。

孩子若是对房间里某些东西特别感兴趣。孩子会很快发现原来不属于这间房子里的东西,并向成人询问是什么东西。例如,有个小女孩外出游玩儿时看见了墙边的一块石头,她对这块石头很感兴趣,之后女孩每次出门都会停下来看看墙边的小石头。

孩子拥有敏锐的观察力,他们都喜欢看亮光、鲜花和动物,并将他们看到的东西依照顺序储存在大脑里。孩子会做一些事情来满足自己观察的欲望。例如,当看到大人说话时,会观察大人说话时的嘴形。由于很多成人并不了解孩子的这一能力,所以总是以大声说话或者大声叫出孩子名字的方式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成人只需要作出假装说话的动作,哪怕只是嘴部细小的动作,都能让孩子专注地观察。成人说话的样子让孩子很感兴趣,因为他们对语言有种天然的敏感——孩子内在的发展规律要求孩子在这个时候需要完成这个任务。如果将一个4个月大的婴儿放在一个只动嘴不出声的人面前,婴儿会很认真地观察那个人嘴形的变化。成人的动作激发了孩子想要模仿的内在动力,这与孩子的成长发展规律是相符的。给孩子适当、正确的帮助

我们再来看看较大一些的孩子。我曾经接触过几个日本爸爸,他们对孩子的了解程度甚至超过了我们。一位爸爸在带他2岁的儿子散步时,孩子突然坐在地上,这位爸爸没有大声斥责,命令孩子“快起来”,而是耐心地等待孩子自己站起来。这位爸爸体现了对孩子的尊重,不是用长者的身份而是像朋友那样对待孩子。还有一位爸爸,在跟孩子做游戏时,将自己的双腿分得开开的,让孩子在双腿间穿来穿去。这位爸爸在做这个可笑姿势的时候,脸上还保持着长者的尊严。我很敬佩这两位爸爸,他们能从传统的育儿经验中找到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方式,而很多人只是急着让孩子尽快成为大人,成为社会中的人。

我在米兰遇到了一位妈妈,这位妈妈还曾上过蒙台梭利的课程。她当时正在牵着孩子的手要过马路。这时路边教堂里的钟声响起,孩子停下了脚步,想聆听钟声,可妈妈并没有感受到孩子的心情,只是一味地责骂并催促孩子快些走。看得出,让成人不要总是打扰孩子的成长是件非常难的事,但确实非常有必要。要想让成人做到这一点,需要成人了解孩子的需要,并且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控制住想用自己的方式去塑造孩子的冲动,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成长,让每一个独特的个体都能得到内在生命的自我创造。

我们都知道,孩子不能缺少新鲜的空气和阳光,但这两样只是对孩子的身体有好处。从心理角度看,即使孩子身上洒满了阳光,可心里或许连一丝光线都照不进来。这是因为成人用粗暴、无知的力量毁掉了孩子身上拥有的内在力量——缓慢、重要且脆弱的自我建造。

成人要想给孩子提供适当、正确的帮助,就必须学会细致、敏锐地观察出孩子的需要和感受。如果想制订一套适当的育儿方法,那么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让孩子参与到成人的生活之中。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必须要对成人的行为进行模仿,如果孩子连成人是怎么做的都观察不到,他们就无法模仿,自然无法学会,就像失聪的人很难学会学好说话一样。我们要求成人尽可能多的与孩子相处,多让孩子参与家庭生活,可成人总是表现出难以做到。其实与孩子相处,并不会占用成人多少时间和精力,这只是一个心态问题。一个不模仿成人、不会提问的孩子,就像没有灵魂的躯壳一样。而由于偏见,我们提倡成人多陪伴孩子的观念得不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很大一部分人认为最健康科学的教养方式是孩子需要很多睡眠。可为什么要强迫孩子睡觉呢?其实如果让孩子多待在大人身边,他们想什么时候睡再什么时候睡,就能发现孩子并不需要过多的睡眠时间。

在北欧,人们坚持让孩子早早就上床休息,这一做法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很多人都这样去做。曾有一个孩子跟我说,他很想看一下人们谈论的美丽的星星到底是什么样子。由于这个孩子早早就入睡,他根本就没有看到过星星。早早就让孩子入睡的传统会使孩子觉得,进行自我建构是件非常累人的事情,他不得不跟成人斗争,最终成人毁掉了他的自主建造,孩子不得不服从命令早早上床休息。

耶稣基督教导我们要宽容:“不要熄灭冒烟的蜡烛。”意思是,不要再次熄灭已经熄灭的蜡烛。这一信条可以借用到教育上,即“不要毁掉孩子内在建造能力,不要破坏孩子的生命软蜡”。这对于正处于教育战线上的老师来说,非常重要,责任非常重大。

我们基本的教育观念是,绝不能成为孩子成长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我们要做的事情,并不简单,也不会很难。最难的事情是,去除一些先入为主的观点和偏见,只有观念正确了,才能教育出好孩子。第4章“儿童之家”的环境设置外部劳动他人可以替代,可是人内心的思想劳动则必须自己完成。除了生与死人类无法逃避,内心的思想劳动同样无法逃避。这种艰难的、不可逃避的劳动就是“儿童的劳动”。科学、合理、有序地养育孩子

生活环境在不断改善,孩子的生活条件也越变越好。全球范围内,特别是英国,统计数据表明,婴幼儿的夭折率逐年降低。

现在的孩子身体更健康,体格更强壮,身体的发育情况有了很大改善。这正是科学的普及和推广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好处。母亲们接受了现代医疗卫生的知识,并将其运用到抚养孩子的实践中。新知识催生、完善了很多新的社会机构,为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的孩子提供更多帮助和保护。这使得孩子的身体更健康、更强壮,能抵抗越来越厉害的病毒。由此,一个族群整体身体素质便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这就是科学带给人类的益处。它能给人们提供方法和标准,依照这些方法和标准就能让孩子尽可能健康地生活,保证孩子的身体机能正常运行,并为孩子的成长提供秩序和规律。例如,科学的养育建议母乳喂养,不赞同使用襁褓,建议多给孩子洗澡、多带孩子到户外玩耍和运动,提倡孩子穿朴素、简单的衣服,保证孩子的睡眠,还要根据孩子的生理需求进行喂养。

除了这些,科学还能带给人们怎么样的改变呢?!母亲们还是如同以前那样,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忙碌地照料孩子穿衣吃饭。

虽然都是忙碌,但效果完全不同。盲目、无序、不科学地照料孩子,会让孩子生病,甚至死亡;而科学、合理、有序地照料孩子,则能让孩子得以正常、健康地成长。

或许,科学最大的进步就是让人们觉得自己能为孩子做任何事情。

我们应该认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照料孩子的目标只是将孩子的身体养育得健康、强壮而已吗?难道孩子的成长仅仅需要一个健康、强壮的身躯?

如果是这样,那被我们养育的孩子和圈养的动物有什么区别呢?难道只是孩子比圈养的动物吃得更好,住得更舒服,甚至还可以吃这些动物,仅仅是这样的区别吗?

照料孩子远远没有如此简单,其涵盖的范围不仅仅是生理卫生方面,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多。给孩子洗澡、将孩子带到户外玩耍这些行为,不能说明这位妈妈履行了“人类母亲”这一伟大职责。猫妈妈用舌头舔小猫,鸡妈妈带着小鸡们玩耍,它们像人类母亲那样给自己孩子细心、温柔的照顾和呵护。

养育孩子仅仅做到这些是不够的,母亲内心更高的渴望被压抑了。孩子不只是身体成长,更在于心理的成长,在于精神的追求。母亲渴望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希望看到孩子除了身体在成长外,心理也渐渐成熟,并最终成长为一个“全面的人”。

科学只是迈出了一小步,它还在大踏步地向前发展,虽然现在科学还停留在关注人们身体健康成长的阶段。随着科学的继续发展,它一定会像改善孩子身体健康状况、拯救孩子生命所拥有的探索精神那样,努力地向未知的世界走去,去了解孩子的内心精神世界,加强对思想生活的探讨,并最终让人们受益,毕竟拥有内心思想才是人类真正的生活。在探索精神的激励下,科学将会指引智慧、性格和潜藏于人类精神胚胎的创造力的发展。儿童的劳动

孩子的成长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孩子的身体必须要从外部世界中获得新鲜空气和食物,精神也必须从外部世界中吸收所需的养料。不能否认,身体的成长的确是项伟大的工程。坚固的骨骼、长高的身体、大脑的构成和完善,以及牙齿的萌出和形成都是身体的生理器官进行的“劳动”,同时也是身体的各个器官在发育期间所必须要完成的。

器官的“劳动”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劳动是不太一样的。我们通常所说的劳动可以从学校学习到,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智力创造和周围的环境社会完成。说这些器官只是在“劳动”也不完全正确。在重要的成长发育阶段,器官能够执行一些外部的任务,还能完成程度很高、难度很大的任务,甚至超过一个人的承受能力。例如,过度劳累能让人精疲力竭直至枯竭而亡。

外部劳动他人可以替代,可是人内心的思想劳动则必须自己完成。除了生与死人类无法逃避,内心的思想劳动同样无法逃避。这种艰难的、不可逃避的劳动就是“儿童的劳动”。

我们让孩子多休息,就是让孩子通过这一方式进行思想劳动。也就是说,孩子不需要把精力都放在看得见、摸得着,而且依靠他们单薄的力量也做不出太大贡献的外部劳动上。所以说,孩子在休息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休息,而是在进行一项神秘的劳动,以达到自我建构的目的。孩子正是通过这样的“劳动”使自己长成大人,仅仅是长高长大是不够的,要想真正长大,就要具备运动神经系统和神经系统功能,智力的成长发育也需要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行。

孩子成长需要具备的功能分为两种:一是运动神经系统功能。这项功能可以让孩子拥有平衡能力,学会走路和协调肢体动作。二是感觉功能。这项功能可以让孩子感受周围的环境,并通过对环境的观察、对比和分析,为自己的智力成长与发展打好基础。

孩子在熟悉了周围环境之后就能发展自己的智力,并开始开发、使用自己的语言能力。语言不仅仅是发音这一方面,还会因此产生发音的动作,这就涉及运动神经问题,还要理解语法、名称、句子的构成等内容。

打个比方,一个刚刚移居到新国度的人,他不了解这个国家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和文化,也不会使用这个国家的语言。那么他要想在这个国家生活下去,与这个国家的人民相处,就要先去做大量工作来适应这个国家。这个适应过程只能是他自己完成,自己去认识、理解、观察和分析这个新环境,没有任何人能替代。与此同时,他还要努力学习和长期训练,使自己能掌握这个国家的语言。

对于刚来到这个世界的孩子来说,他们就像是“移居者”,需要面对的一切都是那样复杂和陌生。而他们的身体和各个器官都还未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