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元曲(第七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8 15:02:13

点击下载

作者:李楠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唐诗宋词元曲(第七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七卷)试读:

宋词(下)

鲁逸仲(生卒年不详),字方平,号嗤皋先生。北宋哲宗元祐(1086-1093年)中隐士。

南浦

风悲画角,听《单于》,三弄落谯门①。投宿骎骎征骑②,飞雪满孤村。酒市渐阑灯火,正敲窗、乱叶舞纷纷。送数声惊雁,乍离烟水,嘹唳度寒云③。好在半胧淡月④,到如今,无处不消魂。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⑤。为问暗香闲艳,也相思、万点付啼痕。算翠屏应是⑥,两眉馀恨倚黄昏。【注释】①单(chán)于:曲调名。三弄:多次演奏。谯(qiáo)门:建有望远楼的城门。②骎骎(qīn qīn):马行快速的样子。③嘹唳(lì):响亮而凄楚的声音。④好在:问候用语,即“好么”。⑤绿罗裙:借代女子。⑥翠屏:借指倚翠屏的人。【译文】寒风传送着画角的悲音,听那《单于》曲反复弹奏了三遍,从城楼的谯门飞落回旋。骑着马儿快奔,投宿驿站,漫天飞雪落满孤村。闹市上酒楼灯火渐渐稀疏昏暗,乱纷纷的落叶飞舞飘零,正在敲打着窗棂。目送着几声惊叫的大雁,突然离开烟气迷濛的水面,发出嘹亮的尖叫穿越寒冷的云幔。幸好朦胧的半痕淡月依然未变,到如今,没有一处景物不触目伤心。在归乡的梦境见到故园的梅花,穿着绿罗裙的佳人被忧愁伤损。请问暗香浮动的清艳梅枝,是否也相思情深,绽放出万点梅花,好似付出万点啼泣的泪痕。我猜测翠屏佳人也应是,两眉凝聚着无限愁恨,倚着梅花伫望黄昏。【赏析】《南浦》词调,始见于周邦彦和鲁逸仲。此词别本题作“旅怀”,是抒写旅夜相思的词。黄了翁在《蓼园词选》中说:“细玩词意,似亦经靖康乱后作也。第词旨含蓄,耐人寻味。”这便启发我们对本词的主题有更深一层的理解。上片通过听觉、视觉,从近景、远景不同角度细致地描绘了旅途情况。作者用勾勒的笔法,速写了四幅各具特色的景物画:首二句的“画角谯门”,其声凄厉;次二句的“飞雪孤村”,动写寂寞;再三句的“乱叶敲窗”,动写凄凉;最后三句的“惊雁嘹唳”,色彩暗淡,声色凄厉。不见一“愁”字,却无一处不是旅愁。下片另开境界,抒写复杂的相思情怀,蕴含甚深。“好在”,是“好么”的问候,转而有“依旧”的意思。景物依旧,为什么“到如今、无处不消魂”?愁损绿罗裙,可以理解,“故园梅花归梦”却值得回味。而以下“为问”更见匠心。梅花啼痕,可以说是花蕾的想像,与“斑竹泪痕”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它相思什么?为何伤感?满目山河有异常的深沉亡国的哀痛,恢复的归梦,以及诗人故国的眷恋,便自然地融合其中了。最后借伊人恨倚黄昏,抒发亡国的哀思,余恨绵绵无穷;而全词亦言有尽而意无穷。陈廷焯详其“遣词琢句,工绝警绝,最令人爱”,可见成功处。

岳飞(1103-1141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南宋名将。少年从军,屡建奇功,力主抗金恢复中原,反对秦桧之和议投降,为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其著作后人编辑《岳忠武王文集》,词仅存三首,抒发抗金恢复之志,豪迈悲壮。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①,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②。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③。【注释】①靖康耻:指钦宗靖康二年(1127)京师和中原沦落,徽钦二宗被掳往金国的奇耻大辱。②贺兰山:在宁夏与内蒙交界处。这里借指金国的核心地。③天阙(què):皇宫,朝廷。【译文】愤怒的头发根根竖立直冲冠帽,凭靠在栏杆旁,那潇潇的骤雨刚刚停歇。抬头放眼四望,仰首苍天长声怒啸,充满壮志的情怀慷慨激烈。人生三十而立,建立的功名宛似尘灰与土泥,转战八千余里,未来的征程还有浮云与明月。切莫轻易地虚度年华,苍白了少年青发,空自悔恨悲切。靖康年汴京沦亡的奇耻,尚未洗雪,臣子的报国杀敌的仇恨,何时熄灭!我愿驾御着战车,踏破贺兰山的敌人营垒,一片残缺。壮志同仇,饿了恨不得要吃那敌军的肉,笑谈蔑敌,渴了恨不得喝那敌军的血。我将要重新收复、重整旧日的河山,朝拜故都京阙。【赏析】这是首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可以说,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没有一首像本词那样有这么深远的社会影响,也从来没有像本词那样具有激奋人心,鼓舞人们杀敌上战场的力量。上片抒发作者为国立功满腔忠义奋发的豪气。起句突兀,一“怒”字气壮山河,奠定全词昂扬的基调。“抬望眼”承“雨歇”而来,作者俯仰天地,一腔热血激荡浩气迸发,全从“长啸”中见。“三十”二句写自己的宏誓和决心。“莫等闲”二语已“为千古箴铭”,结句自勉勉人,爱国之情溢于言表。下片抒写了作者重整山河的决心和报效君王的耿耿忠心。开头四个短句,三字一顿,一锤一声,裂石崩云,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胸怀,令人扼腕。“驾长车”一句豪气直冲霄汉。在那山河破碎、士气低沉的时代,将是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激励力量。“饥餐”、“渴饮”虽系夸张,却表现了诗人足以震慑敌人的民族的英雄主义气概。最后二句语调陡转平和,表达了作者报效朝廷的一片赤诚之心。肝胆沥沥,感人之深。全词如江河直泻,曲折回荡,激发处铿然作金石声。

张抡生卒年不详,开封(今属河南)人。绍兴间,知门事,淳熙五年(1178年)曾为宁武军承宣使。自号莲社居士。今传《莲社司》一卷。

烛影摇红

上元有怀

双阙中天①,凤楼十二春寒浅②。去年元夜奉宸游③,曾侍瑶池宴。玉殿珠帘尽卷,拥群仙、蓬壶阆苑。五云深处,万烛光中,揭天丝管。驰隙流年,恍如一瞬星霜换④。今宵谁念泣孤臣,回首长安远。可是尘缘未断,漫惆怅、华胥梦短。满怀幽恨,数点寒灯,几声归雁。【注释】①双阙:天子宫门有双阙。阙,古代宫庙及墓前立双柱者谓之阙。②凤楼:指宫内楼阁。③宸(chén)游:帝王的巡游。④星霜:星辰运行一年一循环,霜则每年至秋始降,因用以指年岁,一星霜即一年。【译文】宫门外双阙耸入高天,宫苑内凤楼重重叠叠,还有淡淡的春寒。去年元宵夜陪奉皇帝游览,曾在瑶池侍宴。宫殿敞开殿门,将珠玉串就的帷帘全部高卷。像群仙簇拥,驾赴蓬莱仙岛、阆凤仙苑。五彩祥云深处,万盏烛光之中,管弦繁奏响彻了云天。年光似白驹过隙,流水急湍,恍然如一眨眼星霜岁月已然转换。而今又是元宵良夜,谁料想汴京沦陷,禁不住孤臣泣涕伤感,回首望京都遥远。只是眷恋京都繁华盛事的尘缘犹未断。空自惆怅呵,幻游华胥的美梦太短。满怀着幽深的怨恨,只见摇曳的寒灯数点,天空几声凄鸣那是归来的大雁。【赏析】经历了靖康之耻后,作者于次年(1128)上元之夜写了这曲感怀词。词中回忆了去年元夜的荣幸与欢乐,对照眼前的漂泊和孤寂,表现了深沉的故国之思。上阙叙去年元夜的盛况。先写城阙、凤楼的雄伟壮丽,再叙元夜奉宸游、侍瑶池宴的荣耀。所见所闻的便是天上神仙府、人间帝王家的豪华与富贵了。这一切不仅现在已成陈迹,而且全落在异族之手,岂不令人哀绝。下片抒眼前凄凉悲哀的亡国之痛。首句写流光飞逝,转瞬间又是一年,“今宵”二句痛在“泣孤臣”三字,“可是”一转,表现了作者眷恋故国的深情,最后写眼前的凄清。结句不同一般的写景,而有所寄托;大雁北回而自己却“华晋梦短”,有家难归。抚景写情,令人有隔世之感。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正辅之孙。淳熙间尝到临安,光宗时尚未宦达。工诗文,词风凄婉锦丽。有《书舟词》。

水龙吟

夜来风雨匆匆,故园定是花无几。愁多怨极,等闲孤负,一年芳意。柳困桃慵,杏青梅小,对人容易。算好春长在,好花长见,原只是、人憔悴。回首池南旧事①,恨星星、不堪重记②。如今但有,看花老眼,伤时清泪。不怕逢花瘦,只愁怕、老来风味。待繁红乱处,留云借月,也须拚醉。【注释】①池南:泛指故园某地。②星星:指两鬓花白。【译文】一夜里风骤雨急,故园里的鲜花一定所剩无几。我愁苦怨恨已极,就这样轻易地辜负了大好的春日。倦怠的桃花,懒洋洋的柳絮,杏子青又青,梅子小而绿,春光就这样随便地飞逝。就算美好的春天年年重来,盛开的鲜花年年芬芳艳丽,只是人的心情已经憔悴。可恨两鬓已经斑白,池南欢乐的旧事,更是不堪回首重忆。如今只有一双观花的老眼,感时伤世而常常流下清泪。我如今并不怕花儿瘦损,只发愁自己的身心衰老困惫。趁着这繁花烂漫时,我算豁了出去,留下彩云和月光相伴陪,尽情地喝个酩酊大醉。【赏析】本词写作者思念故园、嗟叹迟暮的深情。这不仅仅是因为作者长年客居他乡年近迟暮之故,其中还暗寓着忧时叹世成分。如首句写一场急风暴雨,把故园的花儿摧折得七零八落,与常人都写“见”不同,他只是“定”的料想,就有文章了。“愁多”、“怨极”,片言只语。以下几乎全是抒情性的叹论:一叹自己辜负了大好春光;二叹春光轻易地抛弃了自己;三叹真正不能永葆美好的不是春和花,而是人的身心。种种愁怨全从首句而来。上片是借春光写人事。下片是自叹老大。“回首”句言简意丰,是眼下伤时之由,“如今”之叹,和“不怕”“只愁”之忧。写得宛婉深沉。家国已破,老来当然不是好“风味”。最后三句写得凄楚。“留云借月”当然不可能,但作者不甘迟暮的最后振作却令人感动。可惜的是,作者也已知绝望,只有“拚醉”的享受人生、麻醉人生而已。全词凄婉绵丽,耐人寻味。

张孝祥(1132-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第一。孝宗朝,累迁中书舍人,直学院士,领建康留守,因赞助张浚北伐罢职。后知荆南府,兼荆湖北路安抚使,有政绩。因病退居,卒于芜湖。善诗文,工词。词风豪放。著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

六州歌头

长淮望断①,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消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②。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③。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④,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鹜,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⑨。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注释】①长淮:指淮河,当时为宋金的分界线。②膻(shān)腥:指代落后的金国。③区(ōu)脱:匈奴语称边境屯戍或守望的土堡为区脱。④烽燧(suì):报警传讯的烽烟。白天举烟为燧,夜里燃火曰烽。⑤翠葆霓旌:指皇帝的仪仗。翠葆,即翠羽,以鸟羽为饰的车盖。霓旌,即螝旌,画饰有云螝的旌旗。【译文】伫立漫长的淮河岸边极目望远,关塞上野草丛茂是平阔的荒原。北伐的征尘已暗淡,寒冷的秋风在劲吹,边塞上静寂悄然。我凝神伫望,心情黯淡。追想当年的中原沧陷,恐怕是天意运数,并非人力可扭转;在孔门弟子求学的洙泗水边,在弦歌交奏的礼乐之邦,也已变作膻腥一片。隔河相望是敌军的毡帐,黄昏落日时牛羊返回圈栏,纵横布置了敌军的前哨据点。看金兵将领夜间出猎,骑兵手持火把照亮整片平川,胡笳鼓角发出悲壮的声音,令人胆战心寒。想我腰间弓箭,匣中宝剑,空自遭了蠹虫尘埃的侵蚀和污染,满怀壮志竟不得施展。时机轻易流失,壮心徒自雄健,岁暮将残。光复汴京的希望更加渺远。朝廷正推行礼乐以怀柔靖远,边境烽烟宁静,敌我暂且休兵。冠服乘车的使者,纷纷地奔驰匆匆,实在让人羞愧难以为情。传说留下中原的父老,常常盼望朝廷,盼望皇帝仪仗,翠盖车队彩旗蔽空。使得行人来到此地,一腔忠愤,怒气填膺,热泪倾洒前胸。【赏析】这首诗系作者任建康留守时作。据说张浚在宴席上“赋此歌阕,魏公(张浚)为之罢席而入”。全词用“直陈其事”的笔法,再现这段历史,表达人民强烈的抗战愿望,斥责统治者投降屈服的罪行。上片写作者淮河边之所见所感。采用景物对比,来揭露和斥责朝廷的不思抵抗。首二句的景怵目惊心,朝廷撤了边防,野草与关塞一样平了,而敌方却“区脱纵横”;我方“悄边声”,敌方却“征尘暗”、“笳鼓悲鸣”;敌方“名王宵猎”,我方呢?妙在不说之中。中间“追想”的插入也属对比,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殆天数”看似作解释,实则在斥责:敌人不该胜的胜了,我们不该败的败了,这“天数”岂非人为?下片慨叹报国无门的忠愤。“念”字一领七句,是回顾,更是现实。“渺神京”是必然的结果,也是作者爱国主义感情无依的深深叹惜。“干羽”三句是讽刺朝廷主和投降的政策。“冠盖”三句则是斥责求和的行为丑态。“闻道”三句则从中原遣民角度斥责。最后三句从行人角度斥责。陈延焯评本词云:“张孝祥《六州歌头》一阕,淋漓痛快,笔饱墨酣,读之令人起舞。惟‘忠愤气填膺’一句提明,转浅、转显、转无余味。或亦耸当涂之听,出于不得已耶?”还算中肯。但这一句不仅“提明”原因为述,更因为是恶无可恶之直呼。总之,全词将当时民族的,朝廷的、统治者与人民的种种矛盾作了形象的再现,更显示了爱国者那种崇高的民族精神。使本词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完美的统一,确实是爱国词作中不可多得的佳篇。

念奴娇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①,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②,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注释】①岭海:指两广,其北有五岭,南有南海,故称。②挹(yì):舀。西江:指长江,长江自西来,故称。【译文】洞庭湖和青草湖,临近中秋时节,湖面上没有一点风浪。三万顷湖面像玉镜一样晶莹,我驾着一叶小舟自由飘荡。明月分洒着辉芒,银河与湖面光影相望。水天一色,澄澈清旷。悠然安闲地心领神会,难以向你说清这美妙的景象。会想到在岭南任职的一年中,应有寒月的孤光照我心明,肝胆都如冰雪般晶莹。满头稀疏的短发,两袖清冷,在空阔的沧浪里稳坐孤舟顺流飘动。将西来的长江水作为美酒掏净,将美酒慢慢斟满了北斗的酒盅,将宇宙万物作为饮酒的宾客来邀请。扣击着船弦独自发出啸声,不知道今夕何夕,竟是如此美妙空灵的胜境。【赏析】这首词别本题作“过洞庭”。作者曾于乾道元年(1165)任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治有声绩”。次年,“被谗言落职”,由桂林北归,经洞庭湖,写了这首词。作者描写了月下洞庭空明澄沏、旷远清净的美妙景象,表白自己虽遭打击却胸怀坦荡、泰然自若的处世态度。上片写洞庭月色的空明澄沏。首三句交代洞庭(连青草湖)中秋月夜,“无一点风色”,便更见水月辉映的明朗。“玉鉴”一句在空明中更见坦荡寥廓;一叶扁舟置其间,不为显示渺小、而要映衬洞庭的“胸怀”。“素月”三句写天光水色通明澄沏的清奇壮美,妙在“表里俱澄澈”一句。这里不仅水天俱清,更有作者的表里俱清,审美的主体与客体浑然一体。这样坦荡的人生、玉洁冰清的人格,三万顷似的宽广胸襟也便上升到一个极纯净的境界。末句点明“妙处难与君说”的其中奥妙,是一种最理智的人生真谛。下片抒发自己心似洞庭的澄彻之情。“应念”二句概括了这段遭遇,和“肝胆皆冰雪”的心志,比“一片冰心在玉壶”有更多的孤傲和自恃。“短发”一句写打击后的落魄,“稳泛”句表现宠辱偕忘、超然物外的豁达人生。“尽挹”三句,有李白似的超脱和豪放。最后化用苏轼文句回应中秋开头,以深沉的设问给人无限回味。

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少随父宦游汉阳。父死,流寓湘、鄂间。诗人萧德藻以兄女妻之,移居湖州,往来于苏、杭一带。与张镃、范成大交往甚密。终生不第,卒于杭州。工诗,尤以词称。精通音律,曾著《琴瑟考古图》。词集中多自度曲,并存有工尺旁谱十七首。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诗说》、《白石道人歌曲》等。

点绛唇

丁未冬,过吴松作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①。第四桥边②,拟共天随住③,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注释】①商略:商量。②第四桥边:指唐诗人陆龟蒙隐居之处。③天随:陆龟蒙自号天随子。【译文】北国的鸿雁毫无机心,从太湖西畔飞去,随着浮云征逐。几座寂静的山峰清冷、凄苦,仿佛在商量着黄昏时骤雨飞瀑。

唐朝陆龟蒙曾隐居在甘泉桥边,我打算追随他亦在甘泉桥边住。而今如何?我倚栏高瞻,浩然怀古,残柳垂条参差随风舞。【赏析】本篇为淳熙十四年(1187年),由杨万里介绍,自浙江湖州前往苏州访问范成大,途经吴松所作。吴松,即吴淞江,俗称苏州河,源出太湖,经吴江、苏州等地至上海合流于黄浦江。吴淞江边,太湖之滨,一路明山秀水,自然引起词人的几多感慨。加上作者一生属意江湖,对陆龟蒙更是推崇备至,其《除夜自石湖归苕溪》诗云:“三生定是陆天随,又向吴松作客归。”《三高祠》诗又云:“沉思只羡天随子,蓑笠寒江过一生。”向往隐遁,这正是作者性格中超旷的一面,可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著》中却说:“稼轩郁勃,故情深;白石放旷,故情浅。”观本词,“共天随住”只是欲共未共,欲住难住的“拟”而已,一字之中深寄了多少现实的凝重感,故点题之笔当在结处:“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人间词话》中说:“东坡之旷在神,白石之旷在貌。”这里的“貌”当作为一种风格来理解,或许可以说,自石词貌旷易观,神旷则难会,其内心未尝不“郁勃”、不“情深”。

鹧鸪天

无夕有所梦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①,暗里忽惊山鸟啼。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②,两处沉吟各自知。【注释】①丹青:指画像。②红莲:一种花灯,此为泛指。【译文】肥水滚滚东流,永远没有终止的时期,当时真不该一见你,便埋下相思的情意。今夜在梦境里见到你,虽然比不上画像神貌清晰,可惜暗地里一阵山鸟悲啼,突然间将我从梦中惊起。早春尚有寒意草木未绿,我年未老白发却已染白鬓角,人间别恨积累太久,过度的痛苦反而使人淡漠了悲愁!谁在年年元宵佳节,让红莲照亮了黑夜?两地佳节触景生情时,你我默默相思各自知。【赏析】本词借佳节记梦写恋情,作于宁宗庆元三年(1197年),时词人已四十多岁。二十多年前,词人曾逗留淮南合肥,于勾栏坊曲间结识擅弹筝琶的姐妹,此后虽天各一方,词人旧情难以自抑,每每诉之于词章。本词首句以流水起兴。直如戴叙叔《湘南即事》:“沅湘日夜东流去,不为愁人住少时。”次句翻悔前误,则是情深至极,便正语反说,犹如下片的“别久不成悲”,更见其沉挚凄怆。词人一生坎坷,饱经创痛,然于笔墨之事,未尝稍懈。这种执著,这种“岁岁红莲夜”式的九死不悔,其柔情中隐隐透出的清刚之气,实非平常词人所及。

踏莎行

自沔东①来,丁未元日②,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③,分明又向华胥见④。夜长争得薄情知⑤,春初早被相思染。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⑥。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注释】①沔东:唐、宋时州名,即今湖北武汉市。②元日:大年初一。③燕燕、莺莺:即指所思的女子。④华胥:传说中的国名,此代指梦境。⑤争得:怎得。⑥郎行(háng):郎那边。【译文】像飞燕般体态轻盈,像黄莺般话语娇软,分明又在白日梦境中跟你相见。你说长夜漫漫,薄情人怎知我辗转难眠?我说春天初到,我便早被相思病苦感染。离别后你寄给我的信笺,离别时你缝制衣裳的针线,我想你定然像离魂的倩女,暗中追逐我远行的踪迹。淮南的一轮浩月呵映照着千山冷寂,昏暗暗独自归去,可怜你伶仃无依。【赏析】又是佳节,佳节则倍思远人,思人至深则入梦。首二句即写梦中目睹耳闻玉人前来,视听并下,人鸟难分。梦者魂惊魄悸,此为蓄势,情潮高高逗起,跌落已不可避免,看“分明”二字,分明是自我解嘲,点出“华胥”,便见谜底。“夜长”二句是无奈、琐屑而颇具悲剧力量的对话。明艳春光尚未全面铺开,主人公便已相思苦染,这正是人在自然界中可笑的地位。上片为感梦思人,换头则是睹物思人。又因人隔千山,故唯有空想幽魂“暗逐”,可怜的是,这最后一招在淮南皓月的冷照下竟已毫无欢趣可言,读者们也正是在“尴尬”这一层面上与写作者达成了默契与共鸣。

庆宫春

绍熙辛亥除夕,余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①,尝赋诗云:“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后五年冬,复与俞商卿、张平甫、铦朴翁自封禺同载,诸梁溪②。道经吴松,山寒天迥,云浪四合,中夕相呼步垂虹,星斗下垂,错杂渔火,朔吹凛凛,卮酒不能支。朴翁以衾自缠,犹相与行吟,因赋此阙,盖过旬,涂稿乃定。朴翁咎余无益,然意所耽,不能自己也。平甫、商卿、朴翁皆工于诗,所出奇诡;余亦强追逐之,此行既归,各得五十余解。

双桨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渐满空阔。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采香径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谁答?垂虹西望,飘然引去,此兴平生难遏。酒醒波远,正凝想明珰素袜。如今安在?惟有阑干,伴人一霎。【注释】①垂虹:即垂虹桥,在今江苏吴江,因桥上有亭曰垂虹,故名。②封、禺:皆山名,在今浙江德清。梁溪,今江苏无锡。【译文】双桨划破长满莼菜的水波,整个蓑衣淋着松林的密雨,暮霭生愁渐渐充满空阔的天地。呼唤鸥鸟我愿与它结盟隐逸,它翩翩飞舞似欲降下,却又背人转身掠过树梢远去。那次归返吴兴,荡开云雾寒雪,乘着孤舟连夜启程。伤心往事今又重见,依稀隐约的是秀眉一样连绵的山峰,像青色黛痕低压着双眸脉脉含情。采香经里正是早春寒冷,老子我婆娑起舞,独自放歌谁来回应?在垂虹桥头向西遥望,孤舟御风引领我飘然远行,这真是平生难以遏止的豪情逸兴!待我酒醒顺波舟行已渐远,我正凝神思念,她耳戴明珠闪闪,足裹素袜纤纤,如今美人何在?唯有倚眺的栏扞,伴人徘徊片刻间。【赏析】清代《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言及姜词的小序,曾颇有微词:“白石小序甚可观,苦与词复。若序其缘起,不犯词境,斯为两美也。”本词小序叙事详备,述及五年前的春寒夜和五年后的冬寒夜,其中亦有不少摹景抒怀之句,然较之原词,意境各异,一韵一散,一主一次,无相犯相叠之实,却有相得益彰之妙,相互注解即能相互发明,实为姜词一大特色。

本词写境空阔清远,写情亦超旷秀逸。陆友仁在《砚北杂志》中说此篇“词翰丰茸”,丰茸,丰盛茂密貌。初看此词,所绘景物似乎繁密庞杂,然而,若细细研读,紧随着内在的心律节拍,便可知其疏密相间,弛张有致。首二句,“双桨”与“一蓑”、“莼波”与“松雨”,工整而又滞重,不免有些压抑。需要空间的拓展,故有“暮愁”句;需要轻灵的天使,故有“呼我”句;需要时间的伸延,故有“那回”二句。然而种种挣扎皆归为虚无,过片以“伤心”三句作收束,“低压”二字即是对现况的凝炼概括,自此引出下片。“老子婆娑,自歌谁答”令人忆起《论语》中“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动人情景,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姜词“清虚骚雅,每于伊郁中饶蕴藉”,词人不仅有“暮愁”便呼“盟鸥”,“春寒”亦能“自歌”的洒落超逸情怀,而且更有“重见”时的“伤心”、“酒醒”后的“凝想”,这种时代赋予他的忧郁感,虽然深刻而又持久,却正在其一张一弛、一儒一道的天才笔法中得到了缓冲和稀释。

齐天乐

丙辰岁,与张功甫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甫约余同赋,以授歌者。功甫先成,词甚美;余徘徊茉莉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伫之。

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①,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注释】①铜铺:门上铜制的铺首,以衔住门环。【译文】庆元二年,我同张功甫在张达可的厅堂一同宴饮,听到屋壁间有蟋蟀的叫声。功甫约我一同就此作词,以交给歌女演唱。功甫先写成,文辞甚美。我在茉莉花间徘徊,抬头忽见秋月,顿时生出无限幽思遐想,不一会儿也写成了这首蟋蟀词。京师中称蟋蟀叫促织,善于争斗。爱好此道的人有的花二三十万钱买一只,用象牙雕成楼台形的笼子来养它。

张君先自吟成美妙的词章,像庾信的《愁赋》般哀惋凄凉。又听墙壁中窃窃私语,原来是蟋蟀在哀鸣吟唱。露水沾湿的铜铺首外,长满苔藓的石井台旁,都是蟋蟀鸣叫的地方。哀怨的声音如泣如诉,令思妇辗转彷徨,起来寻找机杼,借纺织来消磨这难熬的时光。曲折的屏风上山峦重叠,秋夜正凉,独自一人该是怎样的凄伤?仿佛又有风吹夜雨敲打西窗。也不知蟋蟀为了谁,断断续续地伴着捣衣的声响。旅馆里的蟋蟀悲吟暮秋,离宫中的蟋蟀哀吊暗淡的月亮,更增加人的无限感伤。《豳风·七月》中随便把蟋蟀写进诗章,世间的小孩们不知愁苦,相互招呼着,提着灯笼寻遍篱下院墙。有人把蟋蟀的吟声谱成琴曲,一声声弹奏出永久的忧伤。【赏析】本词创作缘起,小序里所述甚详,会饮之间,闻蛩声,见秋月,顿时幽思,与一般咏物之作并无二致,但清人宋翔凤在《乐府余论》中仍想将作此词的动机落到实处:“词家之有姜石帚,如诗家之有杜少陵,继往开来,文中关键。其流落江湖,不忘君国,皆借托比兴于长短句寄之,如《齐天乐》,伤二帝北狩也。”缘情造端,兴于微言,固然不无道理,陈廷焯也说:“南渡以后,国势日非,白石目击伤心,多于词中寄慨”(《白雨斋词话》)。但评论或鉴赏具体作品,还是“有寄托入,无寄托出”的方法比较合适。这首咏物词本为蟋蟀而咏,但正如《皱水轩词鉴》所引姚弦的话:“赋永不当仅言水,而言水之前后左右也。”问题是,人们总是对此词出现的不同身份的人物之众,不同性质的声音之多津津乐道,却忽略了对人之众、声之多是如何融为一个有机体的深入分析。对此,今人陶尔夫先生在《宋词百首译释》中认为本词“实际上就是一曲曲单一形象的变奏曲发展成为当时社会总悲吟的交响乐。”并借用音乐术语,按变奏曲的结构层次对全词作了颇具现代意味的诠释,确是很能搔着痒处的。其实,诸如吟诗声、私语声、机杼声、暗雨声、捣衣声、呼灯声、琴弦声等等皆是外在的。只有词人内在的心声借词内在的气韵才能将它们揉合成一件艺术品,这件精品既是词人悲郁情怀的凝聚、物化,又是咏物词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标记,它透露出来的讯息是,偏安没落的时代里,艺术家们是如何蜷缩于一个微形世界,将自己隐藏在暗处,借狭景细物悄悄而无奈地曲传个人沉郁的情思的。

琵琶仙

《吴都赋》云:“户藏烟浦,家具画船。”惟吴兴为然。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己酉岁①,余与萧时父载酒南郭,感遇成歌。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②。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绝。春渐远,汀洲自绿,更添了几声啼鴂。十里扬州,三生杜牧③,前事休说。又是,宫烛分烟,奈愁里、匆匆换时节。都把一襟芳思,与空阶榆荚。千万缕、藏鸦细柳,为玉尊、起舞回雪。想见西出阳关故人初别。【注释】①己酉岁:淳熙十六年(1198年)。②桃根、桃叶:桃叶为王献之爱妾名,桃根为桃叶妹。③三生:本为佛家语,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人生。【译文】双桨摇着画船儿越来越近,乍看像上人儿好像旧日坊曲相恋的两位歌女。拿歌扇轻轻接着飞落的花瓣,她一双蛾眉秀目真是奇艳无比。春光渐渐远离,水边平展的沙洲一片浓绿,更增添了几声伯劳鸟儿的悲啼。仿佛是十里扬州的绮丽,像杜牧缘定了三生幽期,往事感伤休再提。又是将近清明禁火的寒食节气,宫廷里点燃了蜡烛给群臣分送薪火,一路轻烟散去。无奈在离愁里,时节已匆匆变换。满怀惜春的情思已落空,都付与飘落空阶的榆树钱。眼前千万缕杨柳浓荫,浓荫里乌鸦藏掩,遂想起当年玉樽别筵,柳丝千缕舞翩翩,柳絮似雪漫天旋。眼前情景让我想见,当初奏起了“西出阳关”《渭城曲》,与故人初别的悲酸。【赏析】词调《琵琶仙》,始见于姜夔词,为其自度曲。小序所言,重在惊诧于吴兴“春游之盛”,似欲绘一幅热热闹闹的吴兴风俗画,观本词,却纯写个人情事,触目伤心,或许是想以此造成反衬的效果。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词之妙全在衬跌。”或盛而衰,或喜而悲,有衬才有跌。迎来双桨,有蛾眉倩影,本不失为郊游之一乐,只因似“旧曲桃根桃叶”,终非故人,便令人情思跌宕。此为因人而悲。汀洲草绿,本为乐景,着一“自”字,词人孤单形象立现,此为因景而悲。人、景皆惹离恨,却加以“几声啼鴂”更何以堪?至下片,词人更注重以景物来渲染感伤的气氛。许昂霄在《词综偶评》中说:“‘都把一襟芳思’至末,句句说景,句句说情,真能融情景于一家者也。曲折顿宕,又不待言。”此词为感怀旧日相好之作,目击神伤,却无媚词艳调,诚如清代词评家吴蘅照之言:“言情于词,必藉景色映衬,乃具深宛流美之致”姜夔此词正是以情驭景,笔健字清,“情景交炼,得言外意”。

章良能(?-1214),字达之,丽水(今属浙江)人。淳熙五年(1178)进士。累官至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有《嘉林集》百卷,不传。

小重山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雨余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译文】柳色浓郁深暗,春花明丽清新,春意已深。小花栏里的红芍药,尖尖的花苞宛如美人的头簪。新雨后的春风温柔轻软,到处响着各种鸟雀宛转的啼叫之音。太阳迟迟不动,晴空中尚有一点轻阴。以往的事情,不必总去思索沉吟。趁着身闲景美,赶快去登山临水赏目悦心。旧日游玩过的迹印,如今处处都可找寻。但没有办法寻到的,就是少年时那纯真而又无忧无虑的心。【赏析】本词上片写景。风光明丽,笔致轻婉。下片写情,却有些矛盾。先言“往事莫沉吟”,“身闲”二句即承此意,但末句又写“惟有少年心”,仍是沉吟往事,产生这一矛盾心理的原因一在“旧游”句,只因“无处不堪寻”,故难免忆及少年事。又因“时序好”,一如年少时,故又难免对景伤怀,至此,上片的景语才有了着落。同时,“无寻处”的悲叹亦有所自来。

刘过(1154-1206),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一说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生平以功业自许,屡试不第。数次上书陈述政见。流落江湖间,与陆游、辛弃疾、陈亮等交往。词风豪放激越。有《龙洲集》、《龙洲词》。

唐多令

安远楼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译文】芦苇的落叶布满小洲,寒冷的沙滩萦绕着清浅的水流。二十年后我重过武昌南楼。柳树下还系着动荡不稳的孤舟,还有几天,又到中秋。黄鹤楼高耸在黄鹤山断崖上头,昔日聚会的故友可曾到否?江山风物依旧,心里翻涌的却全是新愁。想买来桂花携同朋友载酒畅游,终究比不上,少年时代的豪游!【赏析】本词为刘过词集中不多见的清逸蕴藉之作。首二句写景,即营造了凄迷的氛围。“满”是特定心绪下的幻觉,“带”则有被迫、无奈之意。“二十年”这一醒目的字眼,既是对前二句的注解,又是一声五味俱全的悲叹。“柳下”句承上,以“犹”、“能”、“又”三字连缀,声悲调苦,所谓“词家意欲层深”,于此可见。换头借名楼名诗,感怀昔游,以问句出之,词意凄怆。至结拍,词人已文情难抑,便直抒其怀,佳节美酒易得,少年豪兴难再。在一个否定式的论断下,全词划上了一个沉痛的句号。

严仁字次山,号樵溪,邵武(今属福建)人。与严羽、严参同称“邵武三严”。有《清江欸乃集》,不传。词存《花庵词选》中。

木兰花

春风只在园西畔,荠菜花繁蝴蝶乱。冰池晴绿照还空,香径落红吹已断。意长翻恨游丝短,尽日相思罗带缓,宝奁如月不欺人,明日归来君试看。【译文】春光只在庭园的西畔,荠菜花开得正繁,蝴蝶也飞舞忙乱。晴日照着池塘,碧绿澄鲜。香径上的花儿已经落尽,就连落在小路上的花瓣也被风吹得老远。我的相思太深太长,反而恨那些游丝太短。整天里害着相思病,衣带渐渐松缓。梳妆匣里的明镜不会骗人,等明日归来,你再试着亲自看一看我憔悴的容颜。【赏析】词又叫“长短句”,本词调都七言八句,整齐划一,有点像七律,带些古雅之味,故适宜表现传统题材,本词即为一篇闺阁香奁之作,先景后情,轻婉回环。上片虽纯为景语,但怨情早已暗自流露。“只”字,怪东风亦吝啬如人,“乱”字,乃花繁蝶飞所致。冰池空碧如芳心一片,香径吹红则怜花又自怜也。下片直抒胸臆,用词狠、直,篇末于脆以呼告作结,更显深情。本词上下片第一、二、四句均押仄声韵,且以去声为主,声情相谐。

俞国宝生卒年不详,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淳熙太学生。有《醒庵遗珠集》,不传。《全宋词》录其词五首。

风入松

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①,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取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②。【注释】①玉骢(cōng):白马。②花钿:妇女用的花形首饰。【译文】一春中常常花费买花的钱,天天都陶醉在西湖的湖边。玉骢宝马也熟识了逛西湖的路径,嘶鸣着走过酒楼之前。在红杏幽淡的芳香中,萧鼓歌吹声音喧闹。绿杨飘拂的树影里,荡着欢乐的秋千。十里长堤上春风扑面,这里是美男倩女游冶玩乐的福地洞天。五光十色的花朵,把游女的鬓发压偏。暮色中画船载着春光归去,未尽的情致都留给湖面上的雾气岚烟。明天我还要带着残存的醉意,到湖滨堤上来寻找遗落的花钿。【赏析】南宋偏安之际,词坛佳作,多愁苦、悲怆之音,能够像本词既写箫鼓喧天的游乐之事,又得古今词评家们的好评,确实少见。首先是其思想性不可低估,虽然据周密《武林旧事》载,此词书于酒肆,尝受宋高宗注目称赏,而且词作的讽刺意味也不如同时代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强烈,但我们仍能从字里行间感觉出作者的醉醒辨证法。“绍兴·淳熙之间,颇称康裕,君相纵逸,耽乐湖山,无复新亭之泪”(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据此,本词亦堪称实录。全词以赋笔为主。起处甚觉突兀,但“自然馨逸”,“结二句余波绮丽,可谓‘回头一笑百媚生”’(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以花边买醉起,以扶醉寻花结,可谓“善救首尾者也”。

张镃(1153~1221年?),字功甫,一字时可,号约斋,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徙居临安(今浙江杭州)。宋将张俊之曾孙。官至司农少卿。嘉定四年(1211年).坐罪除名,象州编管,卒。曾卜筑南湖,有园林之胜,与姜夔有交往。有《南湖集》、《南湖诗余》。

满庭芳

促织儿

月洗高梧,露湍幽草①,宝钗楼外秋深。土花沿.翠,萤火坠墙阴。静听寒声断续,微韵转、凄咽悲沉。争求侣、殷勤劝织,促破晓机心。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任满身花影,独自追寻。携向华堂戏斗,亭台小、笼巧妆金。今休说,从渠床下,凉夜伴孤吟。【注释】①湍(tuán):形容露水多,此作动词用。【译文】月光如银洗涤着高高的梧桐,幽茂的草丛上露珠儿圆润,华丽的楼阁外秋意已深。苔藓沿着墙壁印出翠痕,萤火虫儿坠入了墙脚背阴。静静地倾听着凄寒的低吟断断续续,细微的声韵渐渐变成如泣如咽的凄切悲沉。是在争相追求伴侣,是在殷勤地催促着织女,催得织女直到破晓机杼不停,忘我尽心。孩提时分,曾记得小伙伴呼唤着点灯,端水灌蟋蟀的凹洞,轻敛着脚步,追寻着它的声音。任凭花影铺了满身,还是一意追寻。将逮到的蟋蟀带到华丽的厅堂参加戏斗,亭台般的小笼巧构镶金。休再提幼年趣事,而今那蟋蟀正从床下发出低吟,在寒凉之夜陪伴我这孤独的人。【赏析】姜夔《齐天乐》前有小序,云:“丙辰岁(1196年)与张功甫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甫约余同赋,以授歌者。功甫先成词甚美。”贺裳在《皱水轩词笙》中认为张词胜姜词:“不惟曼声胜其高调,兼形容处,心细如丝发,皆姜词之所未发。”许昂宵也赞其:“响逸调远。”又云:“萤火句陪衬。‘任满身’二句工细(《词综偶评》)。”然而,咏物之词,妙在离合,语不离则调不变宕,情不合则绪不联贯,描绘工细固然声色兼有,传神生动,但往往胶著呆滞,缺少流动、疏快的韵致。

宴山亭

幽梦初回,重阴未开,晓色催成疏雨。竹槛气寒,蕙畹声摇①,新绿暗通南浦。未有人行,才半启回廊朱户。无绪,空望极霓旌②,锦书难据。苔径追忆曾游,念谁伴秋千,彩绳芳柱。犀帘黛卷,凤枕云孤,应也几番凝伫。怎得伊来,花雾绕,小堂深处。留住,直到老不教归去。【注释】①畹:古代地积单位,或以三十亩为一畹,或以三十步为一畹,或以十二亩为一畹。②霓旌:云霞如旌。【译文】刚从幽深的梦境返回,厚重的阴云尚未散开,拂晓的曙光催得落下一阵稀雨。竹栏上寒气漫溢,花圃里风声摇曳,一条新淌的绿溪暗暗通向南浦。还不见有人来往,只推开半扇,回廊上朱红的窗户。我毫无情绪,徒然地极目伫望,企盼着远方的云霓,空有相思书信也难作凭据。踏过生着苔藓的小径,追忆旧日游赏的踪迹。我总想而今谁是千秋伴侣,芳柱上彩绳空自摇曳。卷起犀角帘钩的青黛色帷帘,绣凤枕上云梦孤栖,想他也应几次凝神远望,寄托情意。怎能够等到他的回来,在小小堂屋深处,花香如雾气缭绕,芳馥迷离。留住他,一直到老,再不教他回去。【赏析】本篇为抒写相思离情之词,题材陈旧,选用的意象也很传统,称不上名作精品,但从对本词的分析中,却能看出南宋密丽一派的长调在意象营构上的普遍特点。一是意象更为密集。表现在全词,不再是简单的上片景下片情,或上片情下片景,却往往以景代情,景中寓情;表现在词句中,不是一句一象,而是一句多象。二是意象更加精细。每个形象的中心词前面常用另一个词来修饰。这些修饰词往往来自作者对景物的敏锐感受,从中可以窥见主人公内心颤动着的深沉情思。三是意象更有层次。密集、精细容易“质实”而“凝涩晦味”,故需要恰当的层次节奏使其具有流美之感。本词从起处“幽梦”、“重阴”的抑郁,到结处自立盟誓式的率直,情感体现出一种向外扩张的趋势,与之相适应,句式往往是先短后长,使语势如浪阵阵外涌。另外,动词的选择也颇为讲究,如“初回”、“未开”、“暗通”、“半启”、“空望”,以程度副词来表现情绪的细微变化,耐人寻味。

史达祖字邦卿,号梅溪,汴(今河南开封)人。尝为韩侂胄堂吏,韩败,坐受黥刑。其词以咏物逼真著称,亦有感慨国事之作。有《梅溪词》传世。

绮罗香

咏春雨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最妨他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译文】春雨挟着冷气,欺凌早开的花朵,雾气漫着烟缕,困疲垂拂的柳树,千里烟雨暗暗地催促着晚春的迟暮。整日里昏暗迷濛,像忧愁满腹,想要飘飞又忽然停住。惊飞的蝴蝶似乎感到粉翅湿重,落在了西园栖宿。燕子喜爱湿润的泥土,衔泥筑巢,翩翩地飞归南浦。最无奈,遍地泥泞妨碍了他与风流丽人佳期约会。华丽的车辆到不了杜陵路。极目远瞩,江面上笼罩了沉沉雨雾,傍晚时,春潮涨起了急流,看不见渡口在何处。隐隐约约看见遥远的山峰,像含泪的谢娘秀眉微蹙。她俯瞰着峭崖,草木繁生出新绿,正是红花凋落,带着愁苦随水飘流之处。记得当时,朱门紧闭,梨花带雨,对佳人时时剪着灯花,深夜里绵绵细语。【赏析】《绮罗香》,词调名,始见于史达祖词。咏物即为咏怀,咏春雨,只因词人自降生以来曾多少次见过春雨,感受过春雨,心有了悟,则将雨声化为诗声。周济曾说:“梅溪词中善用‘偷’字,足以定其品格矣”(《介存斋论词杂著》)。殊不知此字正是词眼。首先,江南一带,春日本自多雨,连连绵绵,一朝雨霁,才知花残柳败,春光难再,不由得陡然心惊。此为春雨偷“时”。再者,如《蓼园词选》所云:“多少淑偶佳期,尽为所误,而伊仍浸淫渐溃,联绵不已,小人情态如是。”难赴佳约,两地空等,情人只知其妨事,不知春雨之隔,是春雨偷走了那宝贵的“空间”。“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忧”从何来?本词即对此进行了探究。春雨乃无情之物,尚且偷“时”又偷“空”,则有情之物更何以堪。或许人生除却“时”与“空”,另有超越此二者的存在,不然,谁敢奢言“生之留恋”?大约最后那带有浓浓人情味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即是,想来黄蓼园也看到了这一点,“好在结二语写得幽闲贞静,自有身分,怨而不怒”。

双双燕

咏燕

过春社了①,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②,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③,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芳径,芹泥雨润④,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注释】①春社:社有春秋之别,春社在春分前后。②差(cī)池:燕飞时尾翼舒张不齐貌。③相(xiàng):察看。井,即承尘,用木架成井形,俗称天花板。藻井:彩绘或画饰的天花板。④芹泥:水边长芹草的泥土。【译文】春社过了,燕子穿飞在楼阁的帘幕之中,层梁上落满了旧日的灰尘清冷。双燕翩翩翅儿参差不齐,欲飞又停,试着钻入旧巢双栖并颈。它还张望着雕梁和藻井,又呢喃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地快速掠过花梢,如剪的燕尾分开了鲜红的花影。芳香的小径,春雨将芹泥浸润融融。燕儿喜爱贴着地面争逐飞纵,仿佛竞相夸耀着轻俊的身形。傍晚时飞回红楼,看够了绿柳的昏暗花色的迷濛。燕儿该是自顾在香巢栖息得正稳,便忘了捎回天涯游子的芳信。只愁得闺中瘦损了翠黛色的双眉,一天天独倚着画楼栏杆期盼意中人。【赏析】《双双燕》,词调名,首见于史达祖词。本篇为史达祖的代表作,前人对此称誉有加。纵观全词,读者亦不妨遗貌取神,容易发现,“归”字乃一篇统摄。燕为候写,逢春北归,故有上片回归故园的欢欣;一日之中,阅尽春色,晚归红楼,又是“归”的满足;再加以双飞双宿,故能有归后“栖香正稳”的踏实。至结二句,已由物及人,写思妇盼归,全词以大量的“归”之喜,衬结处的“不归”之愁,难说不是自我解嘲。

东风第一枝

春雪

巧沁兰心,偷粘草甲①,东风欲障新暖。漫凝碧瓦难留,信知暮寒犹浅。行天入镜,做弄出、轻松纤软。料故园,不卷重帘,误了乍来双燕。青未了,柳回白眼,红欲断,杏开素面。旧游忆著山阴,后盟遂妨上苑。寒炉重熨,便放慢春衫针线。怕凤靴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