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动画电影类型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8 23:44:31

点击下载

作者:王波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好莱坞动画电影类型研究

好莱坞动画电影类型研究试读:

前言

动漫及动漫产业在中国已经从泡沫繁荣期进入一个冷静沉淀期,对于它的研究也逐渐趋于理性。

一直以来,国内学者对动画的研究是含糊而笼统的,缺乏动画文本的区别对待,而在动漫发达国家,针对不同媒介平台的动画文本研究是非常细致的,即动画电影、电视动画、网络动画等。不同的动画文本对应不同的媒介时代,在受到媒介影响的同时也折射出不同的文本特征。

本书以电影为媒介,以商业电影类型化为视角,对好莱坞动画电影进行梳理,研究类型化对动画电影的影响、动画与电影的媒介互动、动画电影类型的形成与革新等一系列问题。本书后半部分还以迪士尼公主类型为样本,细致地探讨了这一动画电影最为成功的亚类型从形成到发展,最终产生品牌效应的过程。

本书的主要观点与创新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从艺术和媒介的角度重新考量动画以及动画与电影的关系。明确提出从艺术角度看动画与电影是平等的,不存在隶属关系,同时也承认,从媒体角度看,动画曾经是电影的一个亚类型,两者存在类型归属关系。另外,当前的动画已经具备多元化的媒体平台,而在数字时代,动画与电影的界限也开始日渐模糊。因此,在数字媒体时代,动画的概念正在廷展,甚至有包容电影的倾向。

其二,类型化是动画电影商业发展的必然,而随着商业格局和盈利模式的发展与变化,类型化的表现形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大片系列化就是现阶段好莱坞动画电影新的类型化体现。系列化是一种对优势文创资源独占性更强、排他性更显著的模式。

其三,童话与动画融合形成童话幻想类型是大众传媒时代,印刷文本向电影(电子)媒介转化的缩影,形成的过程是一个交互塑造的过程。迪士尼在这一过程中功不可没。

其四,类型化的实质是电影对市场反馈做出的自觉性应对,它是一种用电影票进行的选举,优质的资源被保留,劣质的资源被淘汰。动画电影以成本高闻名,对动画电影类型的研究有利于把握市场的正确动向,也有利于规避风险。这对于发展中的中国动画电影业有着直接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本书共分六章。

第一章与第二章属于理论铺垫章节。从好莱坞商业电影的普通类型研究出发,通过对好莱坞经典时期电影类型化的历史、格局、影响的分析,重点解答了“何为类型化?为何要类型?”两个问题,并将研究的视点引向类型化对电影市场的引导功能和对电影工业的推进作用,得出市场化、规模化、易识别是商业电影走向类型化的必然原因。随即又对好莱坞动画电影的格局进行了全景式的扫描,用详尽的资料与数据勾勒出好莱坞现阶段动画电影制作、发行的格局,将其概况为“三强争霸,多元并立”。同时还将好莱坞动画的属性与欧洲动画进行了比对分析,明确了其“商业为主导,艺术与商业、娱乐并重,均衡发展”的脉络,其浓重的商业色彩决定了它对于类型化的渴求,以及两者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内在联系。

第三章延续前两章的研究脉络,并在前文结论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本章首先从艺术层面厘清了动画与电影的关系,强化了动画的独立性,即动画与电影在艺术层面不存在隶属关系。首先,动画产生的历史比电影更为悠久;其次,在数字媒体时代,“拍的动态艺术”与“画的动态艺术”两者间的界限也日趋模糊;更有学者认为:动画的概念逐渐呈现大于电影的倾向。但我们同时也必须承认,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动画曾经依托电影媒介生存,并作为电影的一个亚类型存在。但在电视、网络出现之后,动画依托的媒体平台早已不再局限于电影媒介,因此,笔者认为对于两者之间的类型关系,应当从艺术和媒介两种不同的角度进行考量,不可对其进行简单划界与类分。本章在后续的篇幅中依据美国好莱坞电影工业的发展轨迹,建立一个具有连续性的时间轴,并设置三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将百年好莱坞划分为三个类型化阶段,即动画短片时代、长片时代和新好莱坞动画时代。每一个阶段的好莱坞动画电影类型都得到细致的划分。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随着好莱坞电影的商业格局与盈利模式的变化,与之紧密联系的类型化表现形式也发生相应变化。新好莱坞时期的类型化以大片系列化的形式出现,它是经典好莱坞时期类型化的升级与进化。与传统类型化相比,它更具优势资源的独占性和排他性,将具有市场稀缺特质的电影创意通过版权的形式进行公司内部的独享。

另外,动画电影的大片系列化更加有利于形成动漫品牌,并带动动漫创意产业的其他衍生链条,这些都是传统类型化所不具备的优势。

第四章从传播学、电影学、艺术学、心理学的角度对好莱坞动画电影的主流类型——童话幻想类电影的形成进行系统研究。笔者认为童话幻想类动画电影的形成是电子媒介大众传播时期,以印刷媒介为依托的童话文学与以电影媒介为依托的动画艺术相互碰撞与融合的产物,两者以交互塑造的特有方式完成了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造。本章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出发,将童年的观念与儿童角色的社会化塑造带入动画电影新类型成形的历史进程中,使传播学与动画理论得以交叉和融汇。在本章最后,笔者认为:好莱坞动画成功与“童话”结盟,将大量童话故事送上类型化的流水线,只需要对被其看中的任意原著进行模式化的修改,(例如:增添一个完满的结局、一条爱情线索、一只负责搞笑的动物伴侣、一通狂欢式的歌舞)就能够快速生产出迪士尼式的“童话”类型动画电影。童话的概念也看似被“控制与拓展”了,经迪士尼改编、加工的任意文学作品都会成为“童话”,这种现象可以被理解为是由一种媒介霸权衍生而成的文化特权。它看似拓展了童话的概念与增加了童话的数量,但实际上童话却被“缩小”了,大量同质化、雷同化的“快餐童话”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增加的是数量,萎缩的是创意。

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书的经典类型分析章节,迪士尼公主类型是迪士尼迄今为止在商业上最为成功的亚类型,从1937年《白雪公主》到2013年《冰雪奇缘》的76年内,迪士尼共制作了23部“公主类型动画长片”,打造了13位鲜活的“迪士尼公主”形象。本书以该类型作为研究样本基于以下原因:其一,该类型时间跨度长达76年,将新旧好莱坞的类型化变更囊括其中,堪称动画类型研究的活化石;其二,该类型跨越了从2D到3D的动画阶段,也见证了从男权中心到女权兴起的社会思潮,无论是从技术角度、美学角度还是从社会学角度来审视,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王波2015年6月6日第一章好莱坞动画电影的背景与格局第一节好莱坞概况

好莱坞,举世闻名。伫立在洛杉矶彼奇伍德小山包上的金字招牌“HOLLYWOOD”透过无数美国大片曾出现在我们眼前。那么何谓好莱坞呢?你真的了解这块充满魔法的神奇之地吗?“你无法解释好莱坞,世界上没有这样一个地方。”瑞秋·菲尔德(Rachel Field)

欢迎你来到好莱坞,你的梦想是什么?每个人来到这里。这里是好莱坞,梦想的家园。一些梦想成真,一些不能,但是继续你的梦吧!这里是好莱坞,永远的梦乡,那就继续你的梦吧。《风月俏佳人》中的快乐人(1990)

通过这两段饱含煽情色彩的描述,我们不难知晓:好莱坞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上的实体,也是一个存在于想象中的地方。

好莱坞指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电影制作基地,它包含制片厂、实验室和其他类似建筑,也包含制片人、明星、导演、编剧和其他参与电影制作的人员,同时好莱坞也是一套统一连贯、观众乐于接受的美学、风格的规则。这些规则背后是一个用以维持和支撑它们的工业体系,其中包括制片厂制度、明星制度以及围绕这些制度的电影[1]文化本身。一 好莱坞的形成

在电影传入美国之初,纽约才是美国电影生产的中心。仅1910年,全美影院就达10000家的惊人规模,但当时的影院多为犹太移民开设的条件简陋、价格低廉的“镍币影院”,所谓镍币影院,是当时的社会精英知识分子对这类门票仅为五美分(一个镍币)影院的戏称。刺激、新奇的低门槛娱乐立刻吸引了大量城市底层移民,但围绕镍币影院产生的社会安全事件也不断增加。这一切引起了鼓吹社会进步论的精英知识分子和保守的清教徒们的敌视,他们对以爱迪生为首的商业文化集团分别从文化政策层面和商业层面联手予以剿杀。剿杀从1908年开始,各大城市的警察以电影内容伤风败俗为由频繁检查镍币影院,政府还吊销了600多家镍币影院的营业执照;1908年爱迪生联合九家最大的电影公司成立一家名为“电影专利公司”的企业,专门负责向放映商出租电影设备与技术的专利使用权,并收取高额费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批犹太电影人选择离开纽约,在太平洋沿岸的南加州另起炉灶,撤离从1910年开始到1923年完成,13年内,他们完成了美国东部资本与西部资源的结合,并将洛杉矶市郊的一片名为好莱坞的高地建成了全球最知名的电影工业基地,而美国文化的历史也因此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好莱坞选址于加利福尼亚州事出偶然,但也蕴含必然。据说最早由寻找外景的摄影师发现,于是这块山清水秀、阳光明媚的小山谷就成为美国电影工业的“龙兴之地”。其实,选址好莱坞的原因不外乎三点。

其一,加州常年阳光明媚,对靠天吃饭的电影拍摄来说是最佳选择,良好的气候支撑常年开工;其二,西部与东部相比,经济落后,人工成本、地产成本都要低上一大截,在精明的犹太电影商眼中,它符合利益最大化原则;其三,同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加州与墨西哥毗邻,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西迁者能够更加灵活地逃避爱迪生电影专利公司的“追杀”。赶走犹太电影商人之后,为了阻止他们继续盗版其专利技术,电影专利公司经常雇佣黑社会、职业打手,不惜从美国东海岸追杀到西海岸。在这种情况下,落户加州有助于西迁电影公司随时撤退到邻国墨西哥避难。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电影就畅销全球银幕。到20年代,好莱坞成立之后,建立了完善的电影制片厂制度和明星制度,电影产量直线上升,30年代的中后期达到黄金时代。巅峰时期的好莱坞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大量“普遍具有吸引力的”影片,并把它们出口到那些缺乏对本土电影保护的国家,占领了这些国家80%的银幕。到二三十年代,美国海外电影收益就占总收益的35%,其中2/3来自欧洲市场。美国国内市场(习惯称之为北美票房,含美国与加拿大)在[2]这一时期已经占据了世界市场的1/2。如此巨大的国内市场,使得好莱坞电影在国内放映时就能收回成本,同时毫无压力地将影片以极低的价格倾销到海外,特别是欧洲,最终结果是:好莱坞用价格优势打垮欧洲本土电影产业,然后将其最优秀的电影人才吸引到好莱坞发展,例如英国演员查理·卓别林、导演希区柯克、瑞典明星英格丽·褒曼等,在削弱了对手的同时,也强大了自己。廉价的好莱坞商业电影通过银幕还带去了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形成了一股强大的“世界美国化”的文化冲击波,彼时的欧洲文化精英不无忧虑地感慨“欧洲正在日趋美国化”。二 好莱坞的规模与文化影响

在好莱坞极盛时期,仅1946年一年的产量就达到惊人的450部,[3]全美90%的电影来自好莱坞,占世界荧幕的比重达到60%。但盛极必衰,好莱坞烈火烹油的繁华背后却是八大电影公司的绝对垄断和独立电影公司生存空间的日趋狭小。于是在1948年,独立电影公司将八大电影公司之一的派拉蒙告上法庭,状告其垄断经营。经过激烈的法庭辩论,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八大电影公司既拥有制片、发行能力,同时又拥有首轮影院,属于非法垄断,责令其对旗下的放映环节进行分割。这就是美国电影史上著名的“派拉蒙法案”。该判决对好莱坞影响巨大,原来好莱坞的大电影公司同时拥有制片、发行、播映的权力,可以实施所谓的“垂直控制”,无论其制作的电影质量如何,都不用担心电影的出路。但在被强制放弃影院之后,好莱坞电影的生产数量开始下降,1959年,好莱坞年产不到200部,而1948年前,年产[4]量最少也有350部。电影公司更加倾向于减少数量,提高质量。于是生产大制作、高成本电影开始成为好莱坞的趋势,派拉蒙判决从短期来看,对好莱坞电影造成了沉重打击:电影产量剧降,再加上五六十年代电视对电影的冲击,导致了好莱坞20多年的萧条,直到1975年斯皮尔伯格《大白鲨》的上映,才标志着新好莱坞的重新崛起;但从长远角度来看,派拉蒙判决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它迫使好莱坞结束垄断,重新洗牌,并在资源重组后,提升了电影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为美国电影产业产生又一轮全球化浪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21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的年产量较从前已经大为下降,2013年的年产量已经降至130余部,但单部电影的票房却明显提高。根据权威咨询公司普华永道的报告,2007年全球电影产量的产值是839亿美元,包括票房、电视转播权、DVD销售和出租等所有由电影直接产生的收入,其中美国好莱坞的产值为355亿美元;2008年全球的电影票房是281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了5.2%,其中美国和加拿大的份额占35%。

2013年好莱坞影片在全球的票房高达359亿美元,比2012年上升[5]了4%,同时也创造了电影票房新纪录。据悉,在全球票房总量中,250亿美元来自美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占票房总额的70%左右,而在2009年时,这个比例还是64%。截至2014年3月28日(新华网)好莱坞影片最大的海外市场就是中国,36亿美元的票房比2013年增加了25%,接下来就是日本的24亿美元,英国的17亿美元,法国的16亿美元以及印度的15亿美元。

上述数据表明,美国好莱坞依旧是世界电影业的龙头老大,这是不争的事实,好莱坞电影已经和可口可乐、麦当劳、迪士尼动画一样成为美国流行文化的象征符号。随着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化传播,美国梦和价值观也被传播到了好莱坞电影能到达的每一个角落。众所周知,电影不同于一般的消费性商品,它还具有文化属性,观众在消费电影的同时,还会受到其文化属性的影响。例如美国好莱坞的电影会向观众传递“什么是幸福”的观念:拥有宽敞的住宅、豪华的汽车、舒适的办公条件、惬意的休闲等。久而久之,本土文化就会受到外来文化的挤压而日趋边缘化,这种趋势在人类的互联网时代显得更为突出。好莱坞电影如此具有传播穿透力,究其本质在于其超强的大众文化属性和美国超强的综合国力,大众文化是在短时间内被人为大规模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为了克服文化折扣,文化工业尽可能地使它在内容上追求简单、在形式上追求感官刺激,以满足商品最大限度地克服地域差异赢利的目的。较之欧洲电影,好莱坞电影也许缺乏艺术性,但却具有更强的传播性和普世性。对美国人而言,电影是艺术,但更是一门生意,聪明务实的美国电影人一直小心翼翼地把控着两者之间的微妙平衡,好莱坞电影的艺术从不颠覆和触碰人类的道德底线,它只在尽可能地满足绝大多数人诉求的基础上演绎人生的美妙。在这一点上,好莱坞电影和麦当劳快餐一样,它也许不能让你时刻惊喜,却也不至于让你大失所望。

坐落在洛杉矶的这片生产梦幻的工厂,显得如此传奇。它生产娱乐,出售娱乐,以艺术的名号追逐着金钱与利润。因此,象牙塔里的学者、纯艺术精英们鞭笞它的“铜臭味”与贪婪;但这似乎丝毫不影响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对它的喜爱。第二节好莱坞的“八阵图”:电影公司格局巡礼一 八阵图:流变

早在美国电影业还未西迁到好莱坞之前,为谋求利益的最大化,一些电影企业便开始尝试联合起来垄断市场,如第一节中提及的成立于1908年的电影专利公司(the Motion Picture Patents Company),该托拉斯就是由当时最大的九家电影公司联合而成的。除了为驱逐犹太移民,放映商需要“抱团”形成合力之外,其通过制片、技术的联合来达成垄断的目的也不言而喻。但电影专利公司最终遭遇了失败,原因在于,试图通过专利技术的纵向方式来垄断整个电影业显得力度不足。而好莱坞后来的经验也表明,对制片、发行、放映环节的垂直控制才是垄断整个电影业最有效的途径。

西迁之后,好莱坞开始了新一轮的收购、合并狂潮。西迁的电影公司多数由电影放映业起家,并在与爱迪生专利公司做斗争的过程中,被迫向制片业延伸,在第一轮的合并中已经完成了放映、制片环节的整合。因此新一轮的整合主要针对电影发行环节,最终完善了涵盖“电影放映院线、电影制片业和电影发行业”三合一的“垂直整合”的垄断格局。整合的结果是:好莱坞大量的小公司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实力超强的“八大电影公司”。

八大电影公司拼合出了美国好莱坞电影工业近一个世纪的利益版图。需要说明的是,所谓“八大”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经过不同的历史时期,公司兴亡沉浮、合并重组,“八大”的数量和成员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但核心的五大电影公司依然没有太大的变化。

1948年之前的“八大”分别是:华纳兄弟公司(Warner Bros)、派拉蒙公司(Paramount)、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20th Century Fox)、米高梅公司(Metro-Goldwyn-Mayer)、雷电华公司(Radio Keith Orpheum)、环球公司(Universal)、哥伦比亚公司(Columbia)、联美公司(United Artists)。

其中前五家公司又被称为“五大”,因为它们具有制片、发行、院线完整的产业垂直控制链条。它们控制了好莱坞主要的制片和发行、放映业务,到40年代末,它们控制了75%的院线专营权。而后三家则习惯上被称为“三小”,因为它们不拥有影院,只拥有规模上比前五家稍小的制片和发行机构。

经过派拉蒙法案、影视之争、70年代的第二次并购高潮之后,如今的好莱坞格局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前“五大”中的雷电华公司因为投资者哈维德·胡佛兹在1955年撤资倒闭,退出了好莱坞电影公司序列。而“三小”中的联美公司于1981年被米高梅收购,作为一个独立的电影公司也不复存在;收购了联美的米高梅公司自己也好景不长,由于经营不善,2005年时已经负债20亿美元,同年索尼公司斥资48亿美元收购米高梅,2010年,米高梅宣布破产。虽然申请破产不代表倒闭,但米高梅病入膏肓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剩余的几家公司也都从70年代起,经历了多次收购与重组。这类重组与电影本身无关,它只是为了顺应经济和资本的流通规律而进行的结构性调整。例如:哥伦比亚公司先后被可口可乐公司、索尼公司收购过;环球公司先后被马叙西塔、维旺迪收购;华纳公司则与时代公司联合组建时代华纳(Time Warner Inc)公司等。

因此,传统“八大”中尚“健在”的还有:华纳、派拉蒙、二十[6]世纪福克斯、环球、哥伦比亚五家,再加之20世纪90年代收购了ABC(美国广播公司)之后迅速崛起的传媒娱乐新帝国——迪士尼公司(the Walt Disney Company),最终稳定下来,形成了新的“六大”格局。

本书在下文中介绍的七家电影公司并非传统上的“八大”,也并非新好莱坞的“六大”,而是结合新旧好莱坞格局总结出的七家有影响力的好莱坞电影公司。二 八阵图:巡礼(一)华纳兄弟影业

华纳是好莱坞“八大”中历史最久远的一员,它成立于1905年,由华纳四兄弟共同开创,初期只经营放映业务,后来业务延伸至[7]电影发行和制片业务,于1923年正式成立华纳兄弟公司。华纳是好莱坞最早步入电影有声时代的公司,1927年推出了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三四十年代主要以拍摄黑帮片、探险片见长。

60年代,华纳进入到一个频繁被收购合并的时期,如:1967年被七艺制片收购,后来又被Kinney National Services收购,直至1990年与时代公司合并组建“时代华纳公司”,2014年康卡斯特以450亿美元并购时代华纳,近年来,华纳兄弟影业的票房一直高居“六大”之冠,《哈利波特》系列、《蝙蝠侠》系列是其票房的主要保障。

2013年,华纳生产25部作品,其中8部过亿,连续六年四夺好莱坞票房冠军,宝刀不老,堪称好莱坞的“常青树”。(二)派拉蒙影业公司

派拉蒙的创始人是匈牙利人阿道夫·楚柯尔,原为皮毛商人,1903年转入电影放映业,1912年成立了Famous Players公司,1916年与另一家发行公司合并,之后又吞并了多家小公司,正式更名为派[8]拉蒙,但依然将1912年Famous Players公司的成立日作为自己的公司创始日。

30年代,因为从默片向有声片过渡不顺,导致破产,1935年重新崛起,该公司在好莱坞历史上最出名的时刻是1948~1949年,一个以“派拉蒙”命名的法案让派拉蒙的名字永远留在了美国电影史上。法案致使派拉蒙被迫出售旗下院线,公司陷入低迷,1966年被海湾公司收购,1993年被维亚康姆公司收购。经过一系列沉浮之后,派拉蒙影业的规模和实力都大为缩水。2012~2013年,派拉蒙连续两年在“六大”中排名垫底,同为老牌好莱坞巨鳄,却与华纳渐呈云泥之别。另外,派拉蒙还是新“六大”中唯一一个仍扎根于加州好莱坞的电影公司,其他公司都在50年代萧条期中纷纷撤离。(三)环球影业公司

环球由卡尔·拉姆勒创建于1912年。三四十年代擅长拍摄恐怖片,大萧条之后又凭借歌舞片、探险片重新复活。1946年先与国际电影公司合并,50年代被福茂唱片公司收购,1962年又被美国音乐公司收购,1991年日本电器公司松下买下环球,但好景不长,1995年又将环球抛售转手。直至2004年5月,环球才与NBC电视网合并,更名[9]为“NBC环球”。

环球影业在好莱坞历史上最为人称道的业绩是70年代开始涉足的主题公园业务。环球影城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以电影为题材的主题公园。包括洛杉矶的好莱坞环球影城、佛罗里达的环球奥兰多影城和[10]日本大阪影城。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电影幕后制作以及特技场景,可以乘坐片场的游览车进行世界电影环球之旅,再现《侏罗纪公园》《未来水世界》《ET外星人》《大白鲨》等经典大片的拍摄现场,给游客带来身临其境的震撼效果。

如今的环球影业“行走江湖”依然靠的是其擅长的惊悚恐怖片与喜剧片,在过去的2013年,取得了好莱坞票房第三的位置,仅仅落后于华纳和迪士尼。中等成本动画片《卑鄙的我2》不仅结束了环球长达20年无3亿美元以上票房作品的尴尬历史,而且一举成为公司历史上最卖座的影片。与此同时《速度与激情6》《速度与激情7》的票房也是再创票房新高。利好消息不止这些,与传奇影业的联手还能有效弥补环球的制片实力,特别是超级大片制作能力上的不足。(四)二十世纪福克斯影业公司

1915年由匈牙利移民威廉·福克斯创立,20年代盛极一时。福克斯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电影技术行业标准的确立上。例如:1927年率先推出了Movie tone音响系统,很快成为行业标准;50年代又开创了Cinemascope宽银幕标准。

福克斯于1935年与二十世纪公司合并,更名为“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1981年被金融家马克·戴维斯买走,1985年又被卖给了澳洲报业巨头默多克。

在好莱坞的大公司中,福克斯算是出名的“烧钱”大户,福克斯的名字经常和一些巨片联系在一起。诸如《泰坦尼克号》《音乐之声》《星球大战》等,其中拍摄于1997年的《泰坦尼克号》是一部让全球影迷留下“集体记忆”的电影,它应该属于“大片中的大片”,该片投资2亿美元,在当年的好莱坞是当之无愧的最贵电影。全球票房超过18亿美元,是1997~2009年票房最高的电影,并获得第7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等11项大奖。《泰坦尼克号》在2012年4月4日以3D版形式重新发布,纪念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100周年。中国票房是9.87亿元(约1.55亿美元),北美票房是5700万美元,全[11]球票房是3.44亿美元,至此,该片的总票房已达到21.87亿美元。

但大投入并不一定就会带来大收益,这一点在福克斯的身上依然可以很好地验证。1963年,福克斯斥资4000万美元拍摄了《埃及艳后》,其投资力度之大震惊了好莱坞。因为当时的4000万美元相当于今天的4亿美元还要多,剧组几乎按1∶1的比例重建半个罗马城。但最终该片票房一败涂地,福克斯血本无归,该片几乎导致公司破产。另外卢卡斯的《星球大战》系列耗资也达2.7亿美元,在好莱坞也算得上是大制作了。(五)哥伦比亚影业公司

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创立于1920年,创办人是哈里·科恩、杰克·科恩、乔·布朗特,原名CBC电影行销公司,1924年1月10日,改名为哥[12]伦比亚电影公司,主要经营电影制作、发行领域。由于该公司不拥有自己的院线,所以当年的“派拉蒙法案”对其没有产生太大的影[13]响。1987年与三星合并,随后被可口可乐公司吞并,1989年被转卖给日本索尼公司。从此被人称为“索尼三星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属于索尼公司的子公司,索尼公司除了哥伦比亚之外,还另有一家索尼电影公司。

哥伦比亚电影集团公司以其80年的积淀成为好莱坞最重要的制片厂之一,其片库拥有5000多部经典影片,其中包括12部“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得奖影片。2005年,索尼影视娱乐有限公司以48亿美元收购米高梅电影公司,进一步确立了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在好莱坞乃至全球电影娱乐行业中的地位。

近年来,哥伦比亚公司凭借《蜘蛛侠》系列获得不错的票房,在过去的10年中,曾经多次获得“六大”中的票房冠军,是不容忽视的重量级选手。2013年电影票房在好莱坞“六大”中排名第四,稳居中游。(六)米高梅影业公司

米高梅的全称是Metro-Goldwyn-Mayer Inc.,是由三家公司在1924年合并而成,简称MGM。公司仅用一年时间,便取代环球成为好莱坞电影圈的“老大”,并且把持霸主地位长达25年之久。也正因为米高梅非同一般的业界地位,所以由其“牵头”在1928年发起成立了“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并推出了学院奖,即日后大名鼎鼎的奥斯卡奖,这一创举堪称米高梅最大的荣耀。奥斯卡奖每年在美国洛杉矶好莱坞举行,旨在鼓励优秀电影的创作与发展,半个多世纪以来享有盛誉,不仅是美国电影业界年度最重要的活动,也倍受世界瞩目。奥斯卡金像奖与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被视为世界影坛最重要的[14]四大电影奖。

三四十年代是米高梅影业公司的黄金时代,拍摄出了名垂青史的好莱坞经典《乱世佳人》(1939)。在1959年出品了历史巨片《宾虚》,是当时好莱坞投资最大的电影,票房在大获成功的同时,还包[15]揽了奥斯卡的11项大奖,一时间风光无限。当时其宣传口号为“明星之多,超过天上群星”,其王霸之气可窥一斑。

1981年,收购了好莱坞“三小”之一的联美,1983年改名“米高梅-联美”;80、90年代,多次被转手,2004年被索尼并购,保留了较小的制作规模。虽然米高梅进行了多次东山再起的尝试,但都没能成功,相反地,江河日下之势日趋明显,2010年,宣布破产,以逃避巨额亏欠。如今的米高梅依然作为索尼的子公司存在。(七)迪士尼影业公司

迪士尼是所有好莱坞大公司中最为特殊的一员,它是唯一一家以制作动画片起家,挤入好莱坞富豪俱乐部的公司。在后面的部分,我们会进行更为详细的介绍。

1923年,华特和罗伊两兄弟成立了迪士尼。在华特·迪士尼有生之年,该公司一直致力于最完美的动画电影的创作。1928年,迪士尼拍摄了第一部有声动画片《汽船威利号》,1932年生产出第一部彩色动画片《花与树》,1937年成功拍摄第一部83分钟的彩色动画电影[16]长片《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迪士尼在动画电影领域的成就无人能及,其完美的品质和领先的技术一直都是好莱坞的行业标高,一直被同行模仿却从未被超越。

40年代,业务延伸至纪录片领域;50年代,业务领域扩展到电视节目和真人实景电影领域;1955年,首开主题公园。90年代,迪士尼完成了当时美国最伟大的收购——收购美国广播公司(ABC),至此,迪士尼已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电影公司,而是摇身一变,成为[17]全球知名的娱乐媒体帝国。迪士尼也是好莱坞唯一一家在历史上从未被收购的公司,即便是在华特·迪士尼去世之后最低迷的60、70年代也是如此。因此迪士尼一直具有独立的制片权,其清新、保守、温情的制片准则一直得以恪守。

2013年,迪士尼只有10部新片上映,在好莱坞列强中,与“副班长”派拉蒙并列最少,比年度冠军华纳兄弟足足少了15部。但在这10部作品中,有5部的票房过了2亿美元,其中有一部票房还超过了4亿美元。迪士尼还是2012年好莱坞唯一一家没拍R级片的大制片商,这也意味着迪士尼主动放弃了对“限制级喜剧和恐怖惊悚片”领域的争夺。2013年,一路领跑的迪士尼在最后一季度没有顶住华纳的疯狂反扑,最终与票房冠军擦肩而过。它虽然失去了票房冠军桂冠,但却延续了迪士尼传统、保守、温婉、清新的形象,这才是迪士尼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第三节好莱坞的动画电影格局

动画产生于1888年的法国,发展至今已经有127年的历史,其历史甚至早于电影(1895年)。动画和电影虽然都发端于法国,但真正使它们发扬光大却是在美国。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从1776年建国到1894年,仅仅用了118年,就取代大英帝国成为世界GDP第一。[18]在1925年GDP更是突破了千亿,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动画之所以能在美国开枝散叶、蓬勃发展,好莱坞功不可没。动画艺术诞生时电视媒体尚未出现,电影是动画传播的唯一媒体,最早的动画都是通过电影媒体为普罗大众所熟知的。而在当时,美国好莱坞是世界范围内最繁荣、最成熟的电影工业基地,动画电影的制作、发行、放映系列商业体系的成形、成熟都得益于此。

无论是1948年以前的好莱坞“八大”还是如今的“六大”,除了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因为影视大战的冲击,导致动画制作产量一度陷入极度萎缩之外,好莱坞电影公司们对动画电影的生产几乎没有停止过。

好莱坞电影公司对动画电影的生产一般通过两种方式:其一,自建动画部门进行生产,例如华纳电影公司、米高梅电影公司都曾经不止一次的建立过专门的动画部。当然,从无到有的建立一家动画制作部门绝非易事,因为培训技术人员、组建专业高效的团队非一日之功,而急功近利的大公司往往缺乏这样的耐心,于是收购现成的优秀小公司就成了好莱坞大公司青睐的“终南捷径”。例如:派拉蒙就曾经收购过濒临破产的老牌动画公司——弗莱雪兄弟公司,华纳收购过太平洋艺术标题公司等;其二,与独立动画制作工作室签约,由这些动画工作室制作动画片,然后由好莱坞电影公司负责发行业务。最典型的例子是1991~2004年,迪士尼—皮克斯的合作,在合作期间由皮克斯制作6部动画片,迪士尼负责影片的发行。这一合作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皮克斯的三维动画电影部部卖座,横扫美国乃至全球的票房,两者的合作可谓名利双收。这类合作真正的收益方是拥有发行能力的大公司,以迪士尼—皮克斯合作来说,双方平摊动画电影的成本与利润,同时迪士尼还要拿走一笔不菲的发行费用和动画角色所有权。

动画电影的市场收益起伏不定,因此不是每家公司在每个时期都会选择涉足动画电影生产,于是大多数公司都会选择第二种相对灵活机动也更为投机的策略,即市场好的时候,下海分一杯羹,市场低迷时则立刻撤资。但只有一家公司是个例外,那就是华特·迪士尼公司,这是一家以动画电影起家并从未离开的公司。虽然如今迪士尼已经成长为一个巨无霸的娱乐帝国,但其核心业务仍然是动画电影,其利益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与之关系紧密。

在接下来的内容里,我们着重从动画电影的角度介绍好莱坞中的动画电影生产、发行的中坚力量。一 好莱坞动画电影的霸主——迪士尼

迪士尼是什么?

对于《商业周刊》,迪士尼是一个品牌,其在2013年价值239亿美元,而这个数字不是一个量化的价格,而是一种价值的量化,它是[19]迪士尼在一个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里的地位和标杆!

对于文化研究者,迪士尼是美国文化“侵略”的符号,它依据人类的普遍性心理,制造着丝毫没有伤害性的“玩偶”,它用最简单、最纯真的形象超越了“中国的孔子、英国的莎士比亚、法国的伏尔泰”,成为美国最重要的文化输出!

对于畅游于迪士尼乐园的孩子来说,迪士尼就是可以触摸的想象中的童年,银色的城堡、大耳朵的米老鼠……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也是那么的遥远!

对于三四十年代的好莱坞动画同行来说,迪士尼意味着曾经的行业标准,迪士尼所做的一切都是有远见的,当然很可能是能够赚到钱的,虽然不太懂,但这并不重要,赶快模仿一下再说!

对于梦工厂的卡森博格而言,迪士尼就是那个成就了自己,但自己又要花一辈子去打倒的对手!

由此可见,迪士尼是多元化的文化存在,它不仅仅是一家生产哄孩子玩意儿的动画公司。

在前面的章节里,我们已经简要地介绍了迪士尼作为一家传媒娱乐公司的概况,在这里,我们将以动画电影的视角来重新认识迪士尼。(一)好莱坞动画的常青树

迪士尼在好莱坞中的地位非常特殊,它以单一类型的电影——动画电影起家,并且在91年中矢志不渝地坚持制作动画电影,这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是绝无仅有的。而且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在近一个世纪的光阴荏苒中,它始终保持独立性,没有被交易过,与米高梅等公司数度被转手、合并、整合的命运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3D动画出现以前,迪士尼一直是2D手绘动画领域的翘楚,其动画片在全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无人能敌。经典的动画角色如米老鼠、唐老鸭等更是风光无限,享受着明星级的待遇。迪士尼动画走红从20世纪30年代持续到90年代末期,曾经掀起过两次动漫产业的高潮,对世界动漫的格局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它的动画制作经验和模式曾经是业界学习的样本,甚至在当今的3D时代仍然具有众多的粉丝,它的成功经验是动漫全球化中前期的重要内容,它的成功与不足都是值得大家进行深入研究的。

在美国众多的动画公司中,迪士尼几乎是唯一一个屹立不倒、几十年如一日持续制作发行动画电影的公司,其跌宕起伏的产业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完整的美国动漫发展史。在80多年的历程中,迪士尼经历了美国30年代的金融危机,40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海外发行困境,50年代的影视之争,60年代华特·迪士尼去世之后的企业内乱,六七十年代好莱坞的沉沦,21世纪初3D动画对传统2D动画的冲击,几经沉浮起落,但依然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虽然迪士尼如今已经失去了当年的霸主地位,但依然是世界动漫产业中的第一梯队,其品牌价值位列全球第17名,高达239亿美元(2013年),对动漫产业全球化有着强大的话语权。(二)迪士尼动画电影发展的简要历程

迪士尼的发展历程大致如下:

第一阶段是1923~1936年,时长约13年,这一阶段既是迪士尼的创业阶段,也是迪士尼动画的短片时代,彼时的迪士尼动画片大多时长7~14分钟,充当电影院A级片的暖场小片,处于无足轻重的次要地位。即便如此,这一阶段迪士尼还是完成了两项创举:

其一,1928年华纳公司出品的《爵士歌王》上映,宣告有声电影时代的开始。同年,迪士尼制作的《汽船威利号》公映,成为第一部有声动画作品。该作品在9分钟的篇幅里加入了两段音乐和大量实时音效,营造了欢快、轻松、俏皮的喜剧风格。

其二,1932年出品的《花与树》,是迪士尼第一部彩色动画片,同时也是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的影片。之后在6年的时间里,迪士尼又6夺奥斯卡,纷至沓来的荣誉正是对迪士尼短片成就的肯定。

第二阶段是1937~1942年,时长约5年,该阶段是迪士尼动画风格的成熟期,最大的亮点是:1937年,迪士尼首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成功上映,该片长83分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20]部彩色动画长篇电影,该片的意义非凡,它向世人证明了动画电影在形式上的独立性,开启了好莱坞动画长片时代。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木偶奇遇记》《幻想曲》《小飞象》《小鹿斑比》。一系列长片的问世,使迪士尼把同时代的其他公司远远地甩在身后。当时其主要竞争对手弗莱雪兄弟公司,该公司为了追赶迪士尼,于1939年不惜血本投入拍摄动画长片《格列佛游记》,却惨遭票房滑铁卢,元气大伤,于1941年宣布破产,最终倒闭。

第三阶段是1943~1949年,时长约6年。这一阶段是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结束后的调整期,由于战争原因,迪士尼公司的厂房被军方征用,一批动画师投笔从戎,迪士尼的动画生产陷入了勉强维持的局面。整个好莱坞的动画也陷入了低谷。

这一阶段迪士尼无法组织力量进行长片生产,只能靠将短片集锦化,以长片的形式苦苦支撑,例如:《致候吾友》《三骑士》《为我谱上乐章》《米奇与魔豆》《旋律时光》《伊老师与小蟾蜍大历险》,另外还制作了《南方之歌》这类真人动画电影。

第四阶段是1950~1967年,时长约17年,这段时间迪士尼动画得到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凭借迪士尼动画在创作和经营上的成功,呈现出一个发展的高潮,这段高潮又被称为“迪士尼第一黄金期”。

一批后来被大家奉为经典的动画被创作出来:《仙履奇缘》《爱丽丝梦游仙境》《小飞侠》《小姐和流氓》《睡美人》《101忠狗》《森林王子》等。迪士尼的经典动画题材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奠定的。在这一时期,迪士尼将其公司业务成功地拓展到了主题公园和电视业,逐渐显露出日后传媒娱乐帝国的些许气象。但1966年,华特·迪士尼去世,迪士尼旋即进入到一个群龙无首的混乱状态。

第五阶段则是1968~1988年,时长约20年,这一阶段是迪士尼停滞阶段,华特·迪士尼去世之后,公司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一方面,公司内耗不断,管理层人事变动频繁,导致人心浮动;另一方面,迪士尼对传统进行了否定,但一时又找不到新的发展方向。动画电影的产量也因此大幅度缩减,整个70年代只有4部动画,还包括将旧作重新包装、集结而成的《小熊维尼历险记》。

到了80年代,公司老一代动画师纷纷退休,新一代却没有成长起来,因此陷入一个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尴尬境地。唯一的亮点是:创作于1985年的《黑锅神传奇》,其在风格上呈现出不同于迪士尼以[21]往的成人风格倾向,同时电影还首次使用了电脑进行辅助设计。

第六阶段是1989~2000年,这是迪士尼从复兴到全面繁荣的第二黄金期。80年代末期,计算机在影视领域的广泛运用,使动画片开始复苏,再加之艾斯纳入主迪士尼,动画巨人得以重新焕发青春。

在这一阶段,好莱坞各大公司都加强了对欧美以外市场的针对性研究与开发,在这样的背景下,迪士尼连续出品了1992年的《阿拉丁》、1994年的《狮子王》、1998年的《花木兰》。以上三部轰动一时的动画大片在选材上没有一部来自传统的欧美文化圈,且每一部都具有很强的文化针对性。《阿拉丁》改编自阿拉伯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狮子王》这一故事的背景发生在非洲,故事来源于日本动画《森林大帝》;《花木兰》则来自同名的中国古代民间传说。这三部作品分别对应了非洲、阿拉伯、中国、日本市场,票房全线飘红,全部赢利,《阿拉丁》3.7亿美元、《狮子王》4.3亿美元票房、《花木兰》3亿美元,特别是《狮子王》更是被称为“二维传统动画的巅峰之作”。三部大片的票房成功是对迪士尼故事生产策略调整的一种肯定,同时也是对方兴未艾的计算机技术的最好褒奖。

在这一阶段,共生产经典动画长片12部:《阿拉丁》《小美人鱼》《狮子王》《花木兰》《美女与野兽》《风中奇缘》《钟楼怪人》《人猿泰山》《幻想曲2000》《变身国王》《大力士》《救难小英雄澳洲历险记》。

第七阶段是2000年至今。

进入千禧年,动画市场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2D动画日趋低迷。其实在《狮子王》之后,2D动画的颓势就已经呈现,于是迪士尼的动画总监卡森博格积极地寻求与3D新贵皮克斯的合作,签订了5[22]部动画制作协议,试图通过皮克斯制作、迪士尼发行的方式占据3D动画市场。最终的合作非常成功,1995年的《玩具总动员》票房大卖。但另一边,2D动画越发低迷。2004年迪士尼在推出了最后一部二维动画电影《牧场是我家》(第44部长片)之后便关闭了在佛罗[23]里达州奥兰多的2D动画工作室。这标志着美国商业动画从此告别2D时代,同时也预示着好莱坞动画群雄并起的3D时代的到来。

2006年,迪士尼斥资74亿美元收购皮克斯,从此皮克斯成为迪士尼的一部分,继续出品优质的3D动画长片。同时迪士尼也尝试独立制作3D电影长片,例如《恐龙》《四眼天鸡》等,但市场反响不高,特别是2000年的《恐龙》是迪士尼独立制作的第一部3D动画,耗资2[24]亿美元,但票房却非常惨淡。收购皮克斯之后的迪士尼并未放弃,充分利用子公司皮克斯的人才资源,例如:邀请艺术总监拉塞特指导迪士尼动画公司的3D制作。功夫不负有心人,迪士尼的3D动画作品从2009年开始票房大有起色、节节攀升。

2009年《公主与青蛙》(2D)票房2.67亿美元,2010年《长发公主》升至5.91亿美元,2012年《无敌破坏王》票房3.78亿美元,2013年《冰雪奇缘》票房达到12.72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二 从站在巨人肩膀到成为巨人的一部分——皮克斯动画

皮克斯动画工作室(Pixar Animation Studios),于1986年正式成立,至今已经出品15部动画长片和20多部动画短片。至2014年,皮克斯已获得27次奥斯卡奖、7次金球奖、11次格莱美奖以及其他奖项。自2001年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设立以来,皮克斯电影有7部获奖,占去半壁江山。累计票房高达82.85亿美元,每部电影平均票房更是达到了5.91亿美元,如果算上电影带动的周边衍生产业产生的利润,[25]这一数字将飙升至400多亿美元。这是一项骄人且惊人的纪录。可以说,皮克斯动画部部赚钱、片片经典。皮克斯已经成为好莱坞继迪士尼、斯皮尔伯格、卡梅隆之后的第四块金字招牌。(一)皮克斯动画的前世今生

一切都要从一桩离婚官司说起:1985年,乔治·卢卡斯(卢卡斯影业的老板)正与妻子离婚,按照法院裁定,他需要支付个人财产的一半(约3000万美元)给前妻作为补偿。而新片《星球大战:帝国反击战》在几周后即将上映,卢卡斯资金周转困难,所以急于将影业下辖的子公司——皮克斯出手兑现。而这时“电脑奇才”乔布斯也遭遇事业低谷,被排挤出自己一手创立的苹果公司,正欲寻找机会东山再起。于是皮克斯在两位“传奇”的大佬之间完成了交接。1986年1月30日,乔布斯用500万美元从卢卡斯影业手中买下皮克斯,并成立了新的皮克斯公司(Pixar,Inc.)。此外,乔布斯还出资500万[26]美元作为新公司的资本金。

乔布斯买下皮克斯的原因并不是看好动画的前景,而是觉得皮克斯的动画短片集中体现了电脑图形技术的精髓,而计算机图形娱乐则将是PC未来的发展方向,用这些作品可以更好地宣传自己的软硬件产品。1986、1987两年间,乔布斯先后推出了以皮克斯命名的两款[27]图形工作站,即PICⅠ与PICⅡ,但均以失败告终。此后,乔布斯又尝试通过皮克斯制作出动画短片来推销自己的3D渲染技术。皮克斯的渲染程序 Render Man确实在电脑动画和特效制作领域大放异彩,但仍然没有成为乔布斯愿景中的大众消费品,软件推广也折戟沉沙。

乔布斯在1986~1995年先后投入5000万美元,占到了其总资产的四分之一,皮克斯却仍未赢利。1990年,乔布斯开始一边裁员,一边试图将皮克斯出手,皮克斯已经到了破产的边缘。唯一的利好消息是皮克斯制作的动画短片《顽皮跳跳灯》获得了1988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提名,1989年的《小锡兵》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皮克斯开始在业界崭露头角。这时候皮克斯在动画短片上的成就吸引了迪士尼的注意力。迪士尼决定与皮克斯合作。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双方终于达成合作协定,1991年第一次签约规定皮克斯在5年内为迪士尼完成3部动画长片,其间合作的第一部完全3D动画1995年《玩具总动员》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和业界认可。该影片打败了《永远的蝙蝠侠》和《阿波罗13号》,成为当年的票房冠军——美国国内收入1.92亿美元,全球总收入3.62亿美元。而且乔布斯在影片上映一周后让皮克斯成功上市,上市首日,皮克斯就筹集了将近1.4亿[28]美元,一举超越网景成为当年最成功的上市。

多年以后,人们这样评价《玩具总动员》的成功:1928年迪士尼的《汽船威利号》完成了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的飞跃;1937年迪士尼的《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则完成了动画电影由短片向长片的飞跃;1995年皮克斯的《玩具总动员》则完成了第三次动画飞跃即从2D向3D的飞跃。(二)皮克斯与迪士尼的爱恨情仇

由于《玩具总动员》的成功,迪士尼在1997年初修订了与皮克斯的合约:未来10年制作5部影片。同时规定:皮克斯负责动画片的创意与制作;迪士尼负责发行与营销,拥有作品版权、衍生产品开发权、续集权;迪士尼同意皮克斯为将来制作的电影注入一半资金并享[29]有一半利润。从1991年第一次签约到2004年合约终止,皮克斯在13年的时间里共为迪士尼制作了6部动画长片。

它们分别是:

1995年《玩具总动员》(Toy Story)美国票房:1.918亿美元 全球票房:3.62亿美元;

1998年《虫虫危机》(A Bug’s Life)美国票房:1.628亿美元 全球票房:3.634亿美元;

1999年《玩具总动员2》(Toy Story 2)美国票房:2.459亿美元 全球票房:4.85亿美元;

2001年《怪物公司》(Monsters Inc.)美国票房:2.559亿美元 全球票房:5.254亿美元;

2003年《海底总动员》(Finding Nemo)美国票房:3.397亿美元 全球票房:8.646亿美元;

2004年《超人总动员》(The Incredibles)美国票房:2.614亿美元 全球票房:6.314亿美元。

其中,1999年的《玩具总动员2》不含在合同内,它是合约关于续集问题的一次分歧的产物。

2005年,迪士尼作风强硬的总裁艾斯纳下野,温和的继任者艾格敏感地意识到源源不断的优秀动画片对迪士尼庞大娱乐帝国正常运转的重要性,他认为动画片是迪士尼的立身之本。而2000年以来迪士尼公司自产的3D动画片票房持续低迷,每年赢利的动画长片均出自皮克斯之手。在谈判无果的情况下,艾格做出了一个历史性的决定:2006年砸出74亿美元收购皮克斯,这是1995年迪士尼收购ABC以来[30]的最大手笔。1986~2006年仅仅20年的时间,皮克斯的身价就从500万美元飙升至74亿美元,乔布斯慧眼识珠也好,歪打正着也罢,都成就了好莱坞历史上的一段传奇。

而事实上,迪士尼、皮克斯这对“欢喜冤家”其实谁也离不开谁。时光荏苒,迪士尼早已不再是华特在世时那个锐意进取和勇于创新的动画公司了,动画创作力不复当年。但对迪士尼来说,动画创作与生产又是如此重要,无论是主题公园还是衍生零售业,都需要动画片这个火车头的带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动画,迪士尼品牌的价值就无从谈起;而作为一个独立的动画工作室,皮克斯无疑也需要迪士尼。自80年代以来,好莱坞已经形成了六大跨国传媒集团垄断的超稳定结构,极难动摇。这些大集团不仅垂直垄断了电影工业的各个环节(笔者注:派拉蒙法案之后,20世纪80年代,好莱坞又恢复了电影产业的垂直控制,其垄断程度甚至超过50年代以前的大片厂时期),更向其他媒体部门进行越界延伸。不论多么雄心勃勃的独立制片公司,如80年代的Orion Pictures,90年代的梦工厂、米拉麦克斯,抑或靠《指环王》崛起的新线,都只能轮流风光3~5年,这些公司无一不想成为综合性的娱乐集团,但都未办到,皮克斯也办不到。但从好莱坞公司发展壮大的自身逻辑来说,皮克斯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迪士尼。皮克斯作为一个单一动画制作的公司,其技术创新、艺术创意在商业转化方面已经达到极致了,要想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它必须在垂直和水平方向和其他环节整合起来,而这是不可能自动从现有的皮克斯内部生长出来的,那么并入某个集团公司就是最好的捷径。因此,迪士尼对皮克斯的收购可以算是双赢的结局。

从2006年开始到如今,迪士尼—皮克斯制作了8部电影长片,几乎一年一部。

2006年《汽车总动员》(Cars)美国票房:2.441亿美元 全球票房:4.62亿美元

2007年《料理鼠王》(Ratatouille)美国票房:2.064亿美元 全球票房:逾5亿美元

2008年《机器人瓦力》(Walle)全球票房:5.32亿美元

2009年《飞屋环游记》(UP)全球票房:6.83亿美元

2010年《玩具总动员3》(Toy Stroy 3)全球票房:11亿美元

2011年《汽车总动员2》(Toy Stroy 2)全球票房:5.47亿美元

2012年《勇敢传说》(Brave)全球票房:5.38亿美元

2013年《怪物大学》(Monsters University)全球票房:7亿美元

荣誉:奥斯卡奖台上8次获奖,其中最佳动画长片《料理鼠王》、《机器人瓦力》(Walle)、《飞屋环游记》(UP)、《玩具总动员3》(Toy Stroy 3)4连冠。

短短28年的时间,皮克斯获得了令人艳羡的成就,如果要分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