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真实的自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9 05:47:04

点击下载

作者:周宝良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还原真实的自然

还原真实的自然试读:

前言

自然世界丰富多彩,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取之于自然。大自然用水、空气以及一切资源养育着我们,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人类永远离不开的襁褓。资源有限,自然有情,我们要爱护环境,认识自然,亲近自然,关心自然。

我们每天享受着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一切,可是又有谁能够清楚地了解它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没错,大自然所隐藏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从气象到灾害,从进化到物种,可谓千奇百怪,神秘莫测,许许多多现象不可思议,让人类对自己的生存环境捉摸不透。破解这些谜团,就有助于人类社会向更高层次不断迈进。

自然奥秘是无限的,科学探索也是无限的,只有不断认识大自然,破解更多的神秘现象,才能使之造福于人类,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获得发展。

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激励广大读者认识和探索地球的无穷奥妙,我们根据中外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辑了这套丛书,主要包括自然万象、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很强系统性、科学性、可读性和新奇性。

本套丛书知识全面,内容精炼,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能够激发读者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发性和知识性,是广大读者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优秀科普读物。

冰雹的形成和危害

冰雹,是一种自然天气现象,俗称雹子。冰雹常见于夏季或春夏之交,是我国比较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那么,它是怎么形成的呢?

冰雹是一种固态降水物,是圆球形或圆锥形的冰块,它由透明层和不透明层相间组成。直径一般为5毫米至50毫米,最大的可达10厘米以上。冰雹的直径越大,破坏力就越大。

冰雹是在对流云中形成的。当水汽随着气流上升遇冷凝结成小水滴,若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就会继续降低,达到0℃以下时,水滴就会凝结成冰粒。冰粒在上升运动的过程中,就会吸附周围的小冰粒或水滴而长大,直至其重量无法为上升气流所承载时就会往下降落。当小冰粒降落到较高的温度区时,它的表面就会融解成水,同时又会吸附周围的小水滴,如果此时又遇到强大的上升气流再被抬升,它的表面又凝结成冰。就这样,小冰粒在天空中就像滚雪球一样,它的体积就会越来越大,直至它的重力大于空气的浮力,就会往下降落,如果在到达地面时仍然是固态的冰粒,就被称为冰雹;如果融解成水,就是我们平常所见的雨。 冰雹和雨、雪一样,都是从云层里掉下来的。

积状云因为对流强弱的不同而形成的各种不同的云彩形状,如果云层中对流运动很猛烈,就形成了积雨云,厚度可达10000米左右。一般的积雨云可能产生雷阵雨,当积雨云发展特别强盛时,云体异常高大,云中有强烈的上升气体,云内有充沛的水分,这时才会产生冰雹,这种云通常称为冰雹云。

冰雹云由水滴、冰晶和雪花组成,一般分为三层:最下面的一层由水滴组成,温度在0℃以上;中间一层由水滴、冰晶和雪花组成,温度为0℃至零下20℃;最上面的一层由冰晶和雪花组成,温度在零下20℃以下。

在冰雹云中的气流是很强大的,通常在云的前进方向,有一股十分强大的上升气流,从云的底部进入从云的上部流出。还有一股下沉气流从云的后方中层流入从云底流出。这里是通常出现冰雹的降水区。冰雹到来前一般会刮大风,常吹漩涡风。风的来向就是冰雹的来向,在大风中伴有稀疏的大雨点。在我国,下雹子前常刮东南风或东风,雹云一到就突然变成西北风或西风,并且降雹前的风速大于下雷阵雨前的风速,有的可达8级至9级,随后冰雹和雨一起降下来,冰雹会给农业、建筑、通讯、电力、交通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因冰雹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亿元,甚至数十亿元。气象部门根据一次降雹过程中冰雹的直径、降雹累计时间和积雹的厚度,将冰雹分为三级:

一是轻雹:多数冰雹直径不超过0.5厘米,累计降雹时间不超过10分钟,地面积雹厚度不超过2厘米。

二是中雹:多数冰雹直径0.5厘米至2.0厘米,累计降雹时间10分钟至30分钟,地面积雹厚度2厘米至5厘米。

三是重雹:多数冰雹直径都在2.0厘米以上,累计降雹时间30分钟以上,地面积雹厚度5厘米以上。 不言而喻,重雹对人类造成灾害性最大。

在我国,春末至夏季是冰雹出现的季节。夏天,阳光强烈,地面温度高达几十摄氏度,大量的水汽急剧上升,但高空中气温却很低,云层里的小水滴冻成冰晶,小冰晶变成大冰晶,大冰晶在云层里上下翻滚,裹上了层层冰的外衣,为冰雹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我国除广东、湖南、湖北、福建、江西等省冰雹较少外,各地每年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雹灾。尤其是北方山区及丘陵地区,地形复杂,天气多变,冰雹多,受害重。强烈的冰雹能摧毁庄稼、损坏房屋,人被砸伤、牲畜被砸死的情况也常常发生。

那么,什么样的云才会下雹子呢?除了借助科学仪器观测外,有经验的农民也积累了丰富的观云方法。如:“云顶长头发,定有雹子下”“天有骆驼云,雹子要临门”“黑云黄梢子,必定下雹子”“午后黑云滚成团,恶风暴雨一齐来”“白云黑云对着跑,这场雹子小不了”,这些谚语都生动地从云的形态方面描述了冰雹来临的前兆。拓展阅读强烈的上升气流不仅给雹云输送了充分的水汽,还能支撑冰雹长时间停留在云层中,待到它长到足够大时才降落下来。冰雹和雪一样,都是从积雨云中降落的一种固态降水。

雾是由水汽凝结而成

雾常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但较大的雾也会给人们出行带来许多不便。如英国伦敦,曾有“世界雾都”的称号,大雾常常几天不散,造成严重的“雾害”;重庆是我国雾天最多的城市,冬春两季总是雾霭茫茫。

那么,雾是怎么形成的呢?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如果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到一定程度,空气中的水汽就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从而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就称为雾。在我国,雾大都出现在春季2月至4月间。

雾形成的条件,一是冷却,二是加湿,三是有凝结核,增加空气中水汽的含量。雾的种类有辐射雾、平流雾、混合雾、蒸发雾和烟雾等。

当空气容纳的水汽达到最大限度时,就达到了饱和。而空气的温度越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就越多。如果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多于一定温度条件下的饱和水汽量,多余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

当足够多的水分子与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在一起(水分子之间也会相互粘结),就变成小水滴或冰晶。空气中的水汽超过饱和量,凝结成水滴,这主要是气温降低造成的。这就是秋冬早晨多雾的原因。

如果地面热量散失,温度下降,空气又相当潮湿,那么当它冷却到一定程度时,空气中的一部分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变成很多小水滴,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就形成了雾。雾和云都是由于温度下降而造成的,雾实际上就是靠近地面的云。

在我国,特别在秋冬季节,出现无云风小的机会较多,地面散热比夏天更迅速,地面温度急剧下降使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容易在后半夜到早晨达到饱和凝结成小水珠,形成雾。秋冬里清晨气温低,是雾最浓的时刻。还有一种蒸发雾,这种雾范围小,强度弱,一般发生在水塘周围。

城市中的烟雾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大量排放的烟尘悬浮物和汽车尾气等污染物在低气压、风小的条件下,不易扩散,与低层空气中的水蒸气相结合,较容易形成持续时间较长的烟尘。拓展阅读海雾是航海的大敌。在全球发生的各种海难事件中,同海雾有关的事件就占了约 。1955年5月11日,日本“紫云丸号”同另一艘船在浓雾中相撞,造成168人死亡,成为雾航中的一个大悲剧。

雪花的尺寸

冬天,在寒冷地带,天空中常常飘着美丽的雪花。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原来是气温低于0℃时云层中的水蒸气直接凝结成极小的冰晶,冰晶又随着云层中水汽不断上升而成为雪花,当雪花大到一定程度,上升的气流承受不住它的重量时飘落下来,形成了降雪。

我们能够见到的单个雪花,直径一般在0.5毫米至3毫米之间。这样微小的雪花只有在极精确的分析天平上才能称出重量,大约3000个至10000个雪花才有一克重。

有位科学家经过粗略统计,1立方米的雪里面约有60亿至80亿颗雪花,比地球上的总人口数还要多。

雪花晶体的大小,完全取决于水汽凝华结晶时的温度状况。

据研究,当气温为零下36℃时,雪花晶体的平均面积是0.017平方毫米;当气温为零下24℃时,平均面积是0.034平方毫米;当气温为零下18℃时,平均面积是0.084平方毫米;当气温为零下6℃时,平均面积是0.256平方毫米;当气温为零下3℃时,平均面积增大至0.811平方毫米。

在冬季,时常有鹅毛大雪的天气。这种天气只是气温接近 0℃左右时的产物,并不是严寒气候的象征。相反,雪花越大,说明当时的温度相对较高,在三九严寒的天气里是很少出现鹅毛大雪的。当气温接近0℃,空气比较潮湿的时候,雪花的并合能力特别大,往住成百上千朵雪花并合成一片鹅毛大雪。因此,严格地说,鹅毛大雪并不能称为雪花,它仅仅是许多雪花的聚合体而已。

1773年冬天,俄国彼得堡的一个舞会上,由于舞厅里又热又闷。一名男子跳上窗台,一拳打破玻璃。这时舞厅里瞬间飘起了雪花,而外面却是星光灿烂,银光如水。

那么,大厅里的雪花是从哪儿飞来的呢?原来,舞厅里众人呼出气体中饱含了大量水汽,蜡烛的燃烧又散布了很多凝结核。

当窗外的冷空气破窗而入的时候,迫使大厅里的饱和水汽立即凝华结晶,变成了雪花。

因此,只要具备了下雪的条件,屋子里也会下雪的。拓展阅读1964年3月3日,在美国的亚利桑那州图森市,下过一场罕见的闪光雪,下雪时天空仿佛飘散着点点烛光。在挪威曾经下过一次黄雪,这是由于一种松树的碎末卷向天空同水汽凝结成了黄雪。

“瑞雪兆丰年”的真相

在我国农村流传着“瑞雪兆丰年”的谚语,是说冬天下了大雪就预示着下一年农业丰收。这是为什么呢?

适当的积雪对于农耕主要起到如下三点作用:

一是保暖土壤。冬季天气冷,下的雪往往不容易融化,盖在土壤上的雪是比较松软的,里面蕴藏了许多不流动的空气,这些空气是不传热的,这样就像给庄稼盖了一床棉被。

经过测量,积雪地的温度是零下10.3℃,裸露地的温度是零下17.8℃。显然,积雪地的地温在冬季比裸露地的地温要高得多。正是积雪地这种地温特点,为越冬的麦类作物创造了比较良好的生活环境。

一般来说,冬小麦的分蘖节,大约在离地面3厘米至4厘米深的地方。冬小麦分蘖节能够承受冻害的临界温度在零下14℃至零下17℃之间。所以在我国新疆的北部地区,只要地面覆盖有10厘米至l5厘米的稳定积雪,就基本上能保护越冬作物安全过冬。如果没有这层积雪,很多越冬作物就会被冻死。

二是积水利田。等到冬季寒潮过去以后,天气开始渐渐回暖,雪也慢慢融化。雪融化后的水渗透到土壤里,给庄稼积蓄了很多水,对春耕播种以及庄稼的生长发育都很有利。

融化后的雪水中重水的含量比普通水要少25%。重水是带有放射性物质的水,对生命活动都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雪中的重水含量少,利于生物的生长发育。

雪水就生理性质而言,和生物细胞内的水的性质非常接近。植物吸收雪水的能力,比吸收自来水的能力大2倍至6倍。雪水进入生物体后,能够刺激酶的活性,促进植物的新陈代谢。

此外,雪中含有的氮化物比雨水中的氮化物多5倍,比普通水中的氮化物含量更高,可以说是一种肥水。在融雪时,这些氮化物被融雪水带到土壤中,成为农作物最好的肥料。

三是冻死害虫。雪在土壤上起保温作用,对钻到地下过冬的害虫暂时有利。但是当到冰雪融化时,就需要从土壤中吸收许多热量,这时土壤会突然变得非常寒冷,温度降低许多,害虫就会被冻死。拓展阅读在我国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关于下雪与收成相关的谚语,如“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小雪雪满天,来岁必丰年”“腊雪盖地,年岁加倍”“雪多见丰年”等。

下雪天特别安静的原因

和雷雨天、冰雹天、沙尘天气等相比较,下雪的日子显得特别安静,这是为什么呢?经过科学研究人们得出结论,雪天安静的最主要的原因是雪花的特殊结构能够吸收声音。

雪花是水的固态形式,它的晶体结构是六棱形。当大量的晶体结合在一起时,晶体之间的空隙对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为新下的雪比较松散,雪花本身以及众多雪花所形成的多孔结构可以使声波在雪里面发生多次反射,从而减弱声音。当雪飘下一片时,中间会有很多小小的空隙。声波进去后经过反射、反射、再反射,如此往复循环下去。雪花的结构吸收声音,就像活性炭吸收颗粒物一样。

不仅软绵绵的雪能吸收声音,柔软而有弹性的材料如地毯、沙发和窗帘等也能吸收声音。

与安静相对的情形是嘈杂。当火车在通过山洞时,噪音特别大,就是因为声音传播不到远处去,都被山洞的墙壁反射回来,声音就变大了。

又如,在游泳馆里人们总感觉到声音特别嘈杂,就是因为声音遇到坚硬的墙壁,多次反射,变成一种听不清的“嗡嗡”声。

与声音遇到雪花般的柔软相反的是,当它碰到表面没有间隙的硬东西,就很容易反弹回来,产生回声。

例如,人在山谷里听到回声是因为声音向四面八方传播,再反射回来的缘故。四周的障碍物远近不同,就产生了持续不断的优美的回声。

冬天里下雪的时候异常安静,除了上述所说的声音反射的原理以外,导致下雪天非常安静的,还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下雪天多发生在冬季,有的动物冬眠,有的鸟类迁徙,大大减少了自然界的声响。冬季的北方多是天寒地冻,所以少了自然界的音响。

第二,天气寒冷,人的社会活动相对减少,人体的兴奋度比其他季节要低,社会噪音也自然会少些。

第三,由于雪是水汽凝结形成的,大气活动也不剧烈,所以风声和雷声都少很多。另外,雪花的密度小,浮力大,落地的声音也比雨点小。拓展阅读科学家曾经在地球的南北极地区发现过红色、黄色、绿色、褐色等颜色的雪,这些彩色的雪是怎么产生的呢?原来,这是一些低等植物“雪生藻”被暴风刮到天空后,同雪片相遇,粘在雪片上后随雪飘落。

神奇的地光

地光也叫地震光,是强地震前后一种常见的神奇的自然现象,地光闪耀的同时,往往伴随着“轰隆隆”的地声。

地光出现的时间大多与地震同时,但是也有发生在震前几小时和震后短时间内的。地光的形状有带状、柱状、片状、条带状、探照灯状、散射状和火球状等。

地光的颜色也是多种多样,有红、橙、黄、绿、蓝等,但以蓝色和红色较多,黄色较少。低空大气中出现的片状光、弧状光和带状光等多为蓝色或青白色,地面上冒出的火球、火团则多为红色。

人们早就发现了地光,然而,没有人能够解释地光是怎么来的。人们知道,要发出能看到的“片状闪电”,需要较强的电压和大量的电荷,那么地震时出现的电荷是怎样产生的呢?

美国的地质学家解开了这个谜。原来,当地面发生裂缝时,有一股巨大的剪切力,迅速地将地层岩石按上下方向切开。剪切中的岩石温度非常高,运动摩擦便产生了电荷。

与此同时,地震发出的热量把地球表层中的水变成蒸气,也就是由液体变为气体,而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于是电荷便将氢气点燃,发出光亮。所以,人们看到这闪电般的光好像是从地缝中发出的。

但是,关于地光产生的原因尚无定论。一般认为,震前低空大气的发光是一种气体的放电现象。有人认为岩石中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能产生强电场,有的认为地下水流动能产生高电压,有人认为火球式的地光是地下逸出的天然气在近地表处的爆发式点燃。1976年凌晨3时,我国唐山夜空出现一道道光束,如同强大的信号灯把大地照得亮如白昼。等到光焰散去,大地颤动,几秒后唐山就变成了废墟。

我国是世界上记载地光最早的国家,在著名古籍《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里就记述了2800年前在我国陕西岐山地震时发生的奇异的声光现象。在国外,这种记载最早见于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伦的《编年史》,记述的是公元17年小亚细亚发生了强烈地震。公元869年的《三代实录》,记述了陆奥地区的地震海啸时,曾提到过发光现象,距今已有1100多年。

中国地球物理学家通过研究得出:地震发生之前,岩石受到地壳应力作用破裂后会产生强电子流,电子流再通过地壳裂缝进入大气,使空气分子电离而产生地光,这是目前世界上对地光的最新解释。拓展阅读人们在很早以前就知道利用地光现象来预测地震,我国古人总结的6条地震前兆,其中有一条讲的就是地光。“夜半晦黑,天忽开朗,光明照耀,无异日中,势必地震。”

地震海啸的危害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当地震发生于海底,因震波的动力而引起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波浪向前推进,将沿海地带淹没,我们称为海啸。

海啸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地震规模6.5级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的。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在海底传播也不受阻滞,不管海洋有多深,波都可以传播过去。

海啸在海洋的传播速度大约每小时500千米至1000千米,而相邻两个浪头的距离也可能远达500千米至650千米,当海啸波进入陆地后,由于深度变浅,波高突然增大,它的这种波浪运动所卷起的海浪,波高可达数十米,并形成水墙。

海啸波浪在深海的速度能够超过每小时700千米,可轻松地与波音747飞机保持同步。虽然速度快,但在深水中的海啸并不危险,低于几米的一次单个波浪在开阔的海洋中其长度可超过750千米,这种作用产生的海面倾斜非常细微,在深水中不经意间就过去了。

当地震发生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种“抖动”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其中所含的能量大得惊人。当海啸到达岸边时,水墙就会瞬间冲上陆地。一旦海啸进入大陆架,由于深度急剧变浅,波高骤增,20、30米的巨浪就可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灾害。

海啸有两种形式:“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海啸会以摧枯拉朽之势,越过海岸线,越过田野,迅猛地袭击着岸边的城市和村庄,瞬时人们都消失在巨浪中。

港口的所有设施、被震塌的建筑物,都会被狂涛席卷一空。海啸过后,海滩上一片狼藉,到处是残木破板和人畜尸体。地震海啸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惨重的,尽管海啸到来之前有一定预兆,但由于它在外海时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当它到来时,往往让人猝不及防。

目前,人类以现有的技术水平对地震、火山、海啸等一些突如其来的灾难,还无法根本控制。因此,专家告诫人们,一旦发生地震,在海边的朋友一定要马上离开海岸,跑到高处相对安全的地方。拓展阅读海啸来袭之前,海水首先是突然退到离沙滩很远的地方,再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重新迅猛地上涨起来,并且形成“一发而不可收”之势。海啸的这一特点很容易致使人们忽视它的危险性。

地震与云彩的必然的联系

1663年,《德隆县志》上有这样一段文字:“天晴日暖,碧空晴净,忽见黑云如缕,宛如长蛇,久而不散,势必地震。”可见300多年以前,我国古人就将云和地震联系在一起了。

1978年3月3日早晨,在北京中关村上空,我国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地震学家吕大炯观测到条带状云彩。他根据地应力和地电异常的情况,预报了震中将发生在地震云垂线所指的方向,即日本海之中,他的预报时间和地震发生的时间仅差48分钟,准确度令人惊叹。

1979年7月4日凌晨5时左右,住在北京饭店一套高级客房的日本奈良市市长健田忠三郎,忽然发现东南方向的天空中横亘了一条较长的白色条带状的云带,这位业余地震云研究者立即通告中国有关方面,作出了近期将要发生地震的预报,但北京不会受其影响。

与此同时,日本的一些地震云研究者在不同的地点也观测到了地震云,地震云垂线的交点正交会在我国江苏省溧阳地区。一连几天,我国各地的地震观测站测到的地电、电磁都发生强烈异常现象,有些中国的地震工作者在7月2日、4日、5日也都观测到长条状云带……

7月9日晚,江苏省溧阳地区果然发生了6级地震。

关于地震云的成因,人们做了种种推测:

日本九州大学的真锅大觉认为:由于地震之前地热的增高加热空气,使之上升扩散到同温层,在1000米高空形成细长的稻草绳状的云带。

我国的地震学家吕大炯认为:由于断裂带产生热量,可以以超高频或红外辐射的形式来加热上空的空气微粒,形成条带状地震云。

关于地震云的成因,还有一些学者提出断裂带中可能会有大量高能带电粒子溢出,或者震源在震前形成的静电场使得高空形成条带状地震云……这些推测还都是一种假说,也都在等待科学家们进一步去研究和证实。拓展阅读据史料记载及人们的观察,地震与云彩的确存在着某种关系。地震云多数呈星带状,似龙,似蛇,或似草绳,或呈辐射状、肋骨状。其颜色有白色、灰色、铁灰、橘黄、橙红等。

神秘鬼火的形成

“鬼火”就是“磷火”,是一种青绿色火焰,多出现在坟墓里,偶尔出现在城市里。那么“鬼火”是怎么形成的呢?目前仍没有确切的答案。但人们通过研究已经发现其中的一些奥秘。在过去,由于人们不知鬼火成因,只知道这种火焰多出现在有死人的地方,而且忽隐忽现,随风飘荡,因此把这种神秘的火焰叫做“鬼火”。人们迷信地认为有鬼火出现就是不祥之兆,是鬼魂在作祟。“鬼火”,有光无焰,是由磷摩擦燃烧引起的。民间还传说,如果看到“鬼火”就不能说话,说话时所产生的空气流动会使“鬼火”飘到你身体周围,即出现“鬼火”跟人“走动”的现象。

科学研究以为:当人的生命走到终点,长眠于地下,埋在地下的躯体就会腐烂,在腐烂的过程中又发生着各种化学反应。磷从磷酸根状态转化成磷化氢,而磷化氢又是一种极轻的气体物质,燃点很低,它在常温下与空气接触便会燃烧起来。

磷化氢产生后,会沿着地下的裂痕或孔洞冒出来。当它在空气中遇热或者发生摩擦,就会燃烧发出蓝色的光,这就是磷火,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鬼火”。“鬼火”为什么出现在盛夏之夜呢?这是因为盛夏里天气炎热,温度很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磷化氢最容易形成。由于生成的磷化氢中往往又混有联膦,而联膦的着火点又非常低,常温下遇到氧气就可以发生自燃现象。当微量的联膦自燃以后,产生的热量又引燃了磷化氢,于是就产生了“鬼火”现象。

那为什么“鬼火”会追着人“走动”呢?我们都知道,在夜间,特别是没有风的时候,空气一般是静止不动的。由于磷火很轻,如果有风刮起或者有人走动时就会带动空气也随之流动,磷火也就会跟着空气一起飘动,甚至会随人的步子,你快它也快,你慢它也慢。

当你停下来时,由于没有任何力量来带动空气,所以空气就停止不动了,“鬼火”自然也就停下来了。这种现象绝不是什么“鬼火追人”。“鬼火”被纳入科学探讨的课题大约有200年的时间了,这些诡异的火焰也不再神秘莫测了。

关于“鬼火”的成因,还有许多说法。目前,最为科学的解释是以下几种:一是生物磷光现象。在坟地中出现多个萤火虫组成的集体发光效应,至少两个以上。 二是人体尸骸化学分解出物质的反粒子与空间的正粒子进行碰撞,并产生高能量释放而形成的火光效应。 三是人类灵魂的高能量磁场作用于空气中的等离子产生光效应。 四是人类灵魂反物质粒子的光学显像特性。

任何一种解释都不是最终的科学判定,“鬼火”现象还要经过最终的科学实验才能够作出定论。拓展阅读人体的组成除了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外,还含有其他一些微量元素,如磷、硫、铁等,这些元素对人体的生长发育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人体的骨骼里还含有较多的磷酸钙。

夜天光的产生

什么是夜天光?简单地说就是在没有月亮的夜晚,除了人为的光亮、极光以外肉眼所见的一切光。

从天文学上讲就是指太阳落到地平线以下18度后,在没有月亮的晴朗之夜,在远离城市灯光的地方,夜空所呈现的暗弱的弥漫光辉,叫做夜天光,又称夜天辐射。在测光工作中,这种光也被称为天空背景,或叫做夜天背景。

那么,夜天光是怎么形成的呢?经过科学家们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夜天光的光谱是由连续光谱和发射线组成的。而连续光谱是由大气中的分子和尘埃粒子等散射星光产生的,它的峰值在波长为10微米的地方。

夜天光的主要来源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气辉。在高层大气中有时在发生光化学反应的过程中产生辉光。

二是黄道光。因行星际尘埃对太阳光的散射而在黄道面上形成的银白色光锥,呈三角形,约与黄道面对称并朝太阳方向增强。但黄道光很微弱,除了春季黄昏后或秋季黎明前在观测条件较理想情况下才勉强可见,一般情况不易见到。黄道光是存在行星际物质的证明。三是弥漫银河光。是指银道面附近的星际物质反射或散射的宇宙星光。四是恒星光。是在河外星系和星系间介质间产生的光。五是地球大气散射上述光源的光。每平方角秒夜天背景的亮度约相当于目视星等约21.6等,蓝星等约22.6等。我国首个夜天光保护区建在浙江省安吉的江南天地景区,景区是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与浙江省有关单位联合建立的,设有两个天文专业观测室和一个科普观测点。建保护区的目的是在经济发达的江浙地区,“留存一片有利于天文观测的夜空”。江南天池景区只采用床头灯、写字台灯等局部照明,并挂上遮光窗帘,为天文观测保留足够的黑暗。有关专家称,夜天光保护区的建成,使上海天文台获得了理想的科研观测基地,有利于开展活动星系核光变监测、空间碎片搜索、近地小行星搜索等科研工作。拓展阅读在浙江省安吉天荒坪海拔900米处,有一个“江南天池”景区,即使在除夕之夜,这里也是一片黑暗。为了便于观测,工作人员晚上打手电筒,要在前面包上一层红布,就是为了消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