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沟通能力与情商培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9 05:54:44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孩子的沟通能力与情商培养

孩子的沟通能力与情商培养试读:

内容提要

我们的家长的那种挣钱养家和管理钱财从来都是大人的事,孩子离这些还远着呢的观念得改变了。我们社会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习惯思维和父母庇荫子孙的传统心理也得改变了。一个健康的民族应该有健康的理财素质。美国现代成功学创始人卡耐基说:“在每个家庭的孩子都潜藏着我们所渴求的未来企业家,问题全在于如何发现、挖掘和培养他们。”

■互相尊重、亲子并进

美国教育学家已经指出,培养孩子尊敬父母非常必要,但这并不是为了取悦于父母,这种礼貌品格最终将反映孩子对他人的态度。父母的管教方式将影响孩子今后对学校、执法机构法律权威、同学同事以及整个社会的看法和态度。从孩子呱呱落地之时,就同父母建立关系,相互影响。如果孩子想吃糖而父亲不给,孩子便倒在地上,边哭闹边把头往地毯上撞。这情形一定会把做母亲的吓住,连忙答应孩子的要求:“好啦好啦,赶快起来,我想一块糖对你也没有什么坏处!”孩子的哭闹就这样得到妈妈的奖励——一块甜甜的糖。他对父母权力的挑战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如果善良的母亲在孩子今后14年成长过程中,继续采用这种方式,孩子就会养成蛮横无礼的恶习,待人处世就会像对待迁就他的母亲一样,要每个人都满足他的要求。稍不如意,就要发生激烈的冲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类似的例子,证明父母与孩子早期关系会对孩子将来的人际关系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要得到孩子尊重,父母应先尊重孩子

尊重是双边的,要求孩子从小尊重父母,父母就应首先尊重孩子。如果孩子在15岁以前不能养成尊重大人的习惯,他自然就形成了蔑视父母的性格。他心里会想:“两个老笨蛋,我伤害他们,摆布他们,他们还自以为爱我,实际上我认为他们很怕我。”在每次冲突中,他都感到自己比父母高出一筹,每次都是他取得主动权,父母以让步告终。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本加厉,更加放肆地对待父母。在他们眼里,父母是不值得尊重的,当然就不会接受父母的意见,也就反感父母给他灌输的思想观念。因此,一切希望把良好品德传授给孩子的人,都必须牢记:教育者首先必须以身作则。如果父母都不值得尊重,那么社会道德、政府国家和一切做人的准则,也难以博得孩子的尊重。两代人之间无形之中就会形成隔阂,这种“代沟”并非仅是没有共同语合造成的。正如马克·吐温谈到《圣经》时说的:“不是我不理解它的含义,而是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做。”两代人之间的问题更多的是由我们管教不得法造成的。并非共同语言问题。由于相互尊重的关系遭到破坏,两代人之间冲突就不可避免,从而给双方都带来极大的痛苦。

□关于如何惩罚孩子

何时惩罚孩子,以什么方式惩罚,是父母必须搞清的问题。父母首先必须了解尊重孩子的重要性。惩罚孩子之前,应该对孩子的行为作出准确的判断,看它是否对父母的权威形成了威胁。例如,小瓦特在客厅里行为笨拙,撞翻了桌子,打碎了一些贵重瓷器和可爱的装饰品,或是把自行车搞丢了,或是将爸爸最喜欢的锯子忘记拿进屋,给雨淋湿了。这三件事都不是孩子的无理取闹,不属于孩子应该负责的行为范畴。孩子并没有向父母的权威挑战,父母不应该为这类事惩罚他们。当然,父母可以根据孩子年龄的大小和成熟程度,酌情让孩子干点活,以示补偿损失。在孩子跟母亲当面顶撞时,立即顺从孩子,或是让孩子板着面孔回到自己房间,待等到疲惫不堪的父亲下班回家,才来解决,都是不适当的,最好的办法是及时解决。如果你叫孩子不要踩污水,孩子就是不听,你就必须有勇气惩罚和制止他的挑衅性行为。如果你不这样做,孩子就会一次又一次地向你发动进攻,试探你是否管得住他。正是由于孩子年幼无知,才需要父母的管教,让他们懂得父母有权管教他们。

霍莱韦先生有一个女儿,名叫贝基,10多岁了。他曾向教育专家述说了他女儿的情况。他说:“我和妻子在女儿幼儿期和童年期忽视了对女儿的服从和尊重父母的管教,贝基那时把整个家庭搅得一团糟。妻子却相信女儿长大以后会变好的。事实恰恰相反,她变得愈来愈坏,脾气暴躁,自私贪婪,自以为是。做了错事,我们也不敢责怪她,一笑了之,或是假装没看见。贝基进入青春期后,我们一点也控制不住这匹野马了。她更加令人讨厌,蔑视家庭和父母,动辄向我们发脾气,似乎家中的一切都不如意。我们害怕女儿的歇斯底里发作,不敢管她。”霍莱韦夫妇成了女儿敲诈感情的牺牲品。更为可笑的是,他们以为金钱可以买到女儿的尊重和责任心。例如,他们给女儿房间里安装私人电话,但贝基对父母的好心毫无回报和感激,反而毫无顾忌地向父母索取第一个月86美元的电话费。霍莱韦夫妇以为为女儿举行一个晚会,可以博取女儿的欢心,使家庭关系亲密。霍莱韦夫人费尽心机,把家里装饰一新,准备了糕点、饮料和糖果,款待贝基的朋友。但万万没想到,晚会那天,女儿邀来一群肮脏的粗暴无礼的害群之马。他们在屋里为所欲为、敲敲打打,弄坏了家具。母亲说了几句不顺女儿心意的话,贝基大动肝火,竟用刀子把母亲刺伤。父亲回家后,发现妻子躺在浴室的血泊中,贝基却与朋友离去了。霍莱韦先生找到她时,她正和那群不三不四的朋友在后院一个劲地跳舞。霍莱韦先生对我说:他和妻子夜晚常做恶梦,为女儿的行为担忧。霍莱韦夫人仍在医院养伤,她现在开始反省自己对女儿的管教了。在我看来,贝基已经病入膏盲,非常可悲,任何简单的办法都难以驱除她身上的病根,难以治愈一家三口心灵上的创伤。他们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忽视了教女儿尊重父母。

尊重是相互的,不是单方面的。父母不以身作则先尊重孩子,孩子也不会尊重父母的。自尊是人类最脆弱的特性,很容易被一些细微的事情伤害,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于愈合、父母采用讽刺、打骂的方式管教孩子,孩子是不会从心底里尊敬父母的,反而很可能会因为害怕,将反抗的心理埋藏在心底,在青春期爆发出来,一发不可收拾。孩子理解老一辈的一句格言:趟过小河前,不要去招惹鳄鱼。因此,父亲不懂得尊重孩子,总是以一副凶恶面孔出现在孩子面前,只能暂时吓唬他,一旦孩子到达自己的“安全期”,长大成人了,就会以同样方式回报父亲。

□制服孩子的对抗性行为

一般讲,做母亲的应知道:孩子从1岁左右就开始向大人的权威进行连续不断的挑战。这时孩子简直就像社会现实中最顽固的捣乱分子,他们能把母亲折磨得精疲力竭。学步儿童年幼无知,总是表现出凶狠、自私、好奇、狡猾和极大的破坏性。他曾经这样说道:“给我200个两岁活泼好动的小家伙,我能毁灭整个世界。”1—3岁的学前儿童不喜欢大人控制或阻止他们的行为,他会表示出极大的不满。时间一长,睡觉就会变成一场消耗战,使他感到害怕。他喜欢玩弄每一样东西,又特别是那些易碎的、价值昂贵的装饰,甚至宁愿尿在裤子里,也不愿尿在便盆里。他喜欢用手抓食物吃,倘若在商店里玩得挺开心,他会开动两条胖腿不停地跑来跑去。他揪猫的耳朵,一旦被猫抓伤,又嚎啕大哭。他老是缠着妈妈,不让她离开半步。鉴于这种情况,做父母的就不应按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尽管4岁孩子的任性行为难以矫正,但父母只要持之以恒严格要求,就是“小暴君”也能被改变过来。如果在学前时期,父母过分迁就,不敢管教,孩子对父母的态度就会定型,导致父母永远失去对孩子的管教权。

父母对孩子过分软弱、放纵,不制服孩子的任性行为,或是急于求成,都是极为错误的。这一错误的恶果将会在孩子青春期更加尖锐地暴露出来,造成更大的悲剧。青春期是父母对孩子早期管教不力而埋下的问题总爆发的时期,父母了解这一点是很有必要的。孩子12岁前没有解决的问题很可能在青春期像脓疮一样溃烂、流脓,12岁以前消除这种潜在危险是父母的最佳选择。伤脑筋的是,父母往往从孩子一出世起就开始迁就、溺爱,使他的逆反心理日益上升,孩子也越来越轻视父母、憎恨父母。对此,父母却无法理解,因为在他们看来,他们如此爱自己的孩子,孩子自然应该用爱来回报父母。青春期是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自然的反抗期,这种本能的反抗和儿童期形成的对抗习惯结合起来,就会酿成悲剧。孩子和父母同处在一种固定关系中,要改变这种环境是很困难的。对于一个心理学家来说,要解决这类问题就好比医生对待患晚期癌症的病人一样,只能说道:“现在你的病已到了晚期,我们无法医治,只能用药物来帮助你减轻一点痛苦。”

当我们尊重孩子而孩子们又把尊重他的需要放在首位时,他们就会逐渐明白这样会使自己的所作所为和周围的世界变得多么美好。上帝赋予的关于自我价值的健康意识,对价值方面感觉不错时,他们就会更加乐意尊重别人。

□法国的尊重人权教育

“尊重他人”这一品质过渡到成人社会,便会演变成对人权的尊重。在这方面,法国人的教育方式颇值得借鉴。

1988年法国《新教育试验》杂志在第425期上,刊登了法国国民教育部关于尊重人权的教育的一份报告。这是法国人第一次以官方的态度,将“尊重人权”作为必要教育提到实践中来,可见他们充分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地位,不仅受教育的机会平等,而且教育成功的可能性也要平等。

尊重人便是平等的前提,不管每个人来自于哪个种族,都应该受到尊重,都有捍卫人权的自由。法国人一贯承认这一点,他们觉得作为一名公民,就应该尊重人,不仅尊重自己,也要尊重他人。这是国家每个公民的责任。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做到。对于懵懂不知事的孩子来说,更需要外界循循诱导,况且现今的法国社会里,粗暴无理对待他人的事仍常常发生,儿童受到轻视,权利也受侵犯。从小时做起,从学校做起,普及尊重人、追求平等自由的观念很重要。学校里应该算是能使人更好理解民主的地方,因为学校从学生角度出发,为孩子们的需要考虑。那么学校里的学生与教师都应该对自由、平等、博爱、自主权、普选权利和立法等有关概念有基本认识与理解。尊重人就意味着敢于同不文明的行为进行斗争。这就需要有较高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虽然知识水平高低并不能决定尊重人的程度的高低,但要尊重人就必须掌握知识,必须设法使这些知识在实践中得到运用与巩固。而无知恰恰会成为社会生活不谐调的一个重要因素。

尊重人的教育目的和任务就是通过教育、训练、社会化,教孩子们知道怎样去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训练是让他们更多地接触社会,观察社会,体验社会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进行个人社会生活行为准则训练。社会化就是让孩子们达到互相尊重、互相关心和互相帮助之目的,形成共同的社会生活行为准则。

一定要有明确的教学任务。自由、平等、所有权、公民、暴力、反压迫,等等,这些含有特定含义的问题孩子们要正确理解和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法国人是如何解决的呢?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力,结合历史、艺术,给孩子们讲传奇故事,讲中世纪的骑士精神。这些传奇故事寓概念于叙述中,孩子们在聆听的过程中,对相应的概念含义加深了理解,并有了具体的认识。

当然,这仅仅是尊重人的教育的一个小部分。对人权、法律常识的理解和认识才是教育的重心。因为法国人关心孩子,重视人性善的复归,他们就要为维护人的基本权利而斗争。《人权宣言》是法国人向全世界发布的宣言,表达他们对人性的重视、人权的维护与实现这一理想的追求。让孩子们了解《人权宣言》的历史背景,知道人权并不是现今重提的一种新的信仰与权利,很有必要。这会使孩子们能全面正确地理解人权教育的意义,同时继承前辈的优良传统,维护自由与平等。法律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启蒙,则是为了让孩子们从小建立起法制观念,用法律来维护个人利益,同时又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法国政府并不想用课本上的教条或条例,给孩子们必要的法律常规教育。所以他们采纳实际生活的实际事例以及学校和班级生活的例子,还有用社会生活中的违法行为进行教育,让孩子们在现实实践中了解法律常识,懂得为人处事的原则,让他们的一切行为以法律为准绳,既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别人,自强自立。

这是法国官方教育所要建构的目标。他们在实践中逐一体现这一思想:自由和平等,意味着每个法国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也有获得教育成功平等机会的权利。

所以在处理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之间关系问题上,法国政府改变了以往严格控制教育机构限制或加强控制私立学校的做法,重构了私立学校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19世纪以后,在拿破仑帝国里,中央集权政府加紧对学校系统的控制。他一方面下令未经许可不得开设学校,一方面纳所有教育机构于国家统一管辖之下,而不分公立与私立。到了第三共和国成立之后,国家更是加强了对私立学校的控制,力图使教育非宗教化。法国政府严密监督私人学校与宗教学校,不准宗教团体成员在公立学校中任教,并且积极鼓励开办国立和市立学校。这些措施打击了宗教私立学校,扶植了由国家控制的国民教育系统。

但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人改变了原来的治学观念。因为教育是一种任重道远的事业,平等、自由、博爱精神的渗透和体现要依靠各方面的力量。法国人在养育孩子的问题上总是反反复复,不断地探索革新。

现今法国政府以签订契约方式跟私立学校达成一致协议。国家声称尊重教育自由,保障私立学校的教育自由权。同时,私立学校则要接受不同出身、不同信仰或不同观点的儿童入学,让他们有信仰自由,并且私立学校还有提高师资水平,保证教育质量的义务。当然,国家必须给予私立学校合法地位,在监督检查其教学及财务的同时,也要提供经必要的费资助。

法国对待私立学校的开明作法,实际上仍然保留有国家控制的痕迹,有强烈的国家主导气息。当然私立学校受到国家资助得以维持,对于整个法国教育界而言是一件好事情。它的存在给公立学校树立了一个竞争对手,有利于彼此之间在激烈竞争中提高教育质量。尤其是部分未与国家订契约的私立学校,在自由平等的教育氛围下,保留自己的特色与创造性,也给予法国孩子沐浴另一种教育风格的机会。

以法国最著名的中学豪世学校为例。这所学校创办于1899年,是法国学费最昂贵的私立学校,学费、膳宿费高达十几万法郎,可以说是现代的“贵族学校”了。不过学校设施齐全,不仅有剧场及符合奥运规格的网球场、游泳池,还有停机坪。而且学校管理别具一格,豪世学校的学生全部寄宿,他们不住在水泥大楼里,而是住在家庭式的房子中,每一家住25名学生,“家长”是一对夫妇。“父母”每天晚上要辅导孩子们学习,还要推选一中队长负责纪律。这些“家庭”散布在校园边缘地带,课堂则位于校园中心。

豪世学校新颖的教学风格,使之比其他学校更能较快地适应世界的演变,其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法国其他中学都望尘莫及的。当孩子们从学校毕业走到社会时,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无论是教育思想家,还是国家政府,他们在思想或政策措施上所进行的改革,实际上是需要教师、父母和孩子三方面来完成的,尤其是父母与孩子。因为家庭是社会的小个体,孩子们自小从父母那里得到最早的人生体会,同时在外界里所获得的知识也要回到家里慢慢消化。家庭教育就是孩子们启蒙教育的第一步,所以往往家庭环境的好坏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命运,道德教育始于日常生活中父母的管教。

法国人在家庭里怎样对待孩子的呢?在法国,人人都有一套教育孩子的方法,只是抚养孩子之道始终处于新潮的观点和传统的习惯激起的旋涡之中。

在法国,父亲一般对儿子较严厉,而对女儿较宽厚些。过去工人阶级与上层阶级在对待孩子问题上采用的态度是不同的。工人阶级因家境贫寒,疲于生计,大人们根本无太多时间照顾孩子。他们大多将孩子看为可爱的动物,对他们较随便宽厚,不愿意强行训练孩子。他们觉得如果强行训练孩子,未免太不公平,还是上辈人传下来的老办法比较好。

上层阶级的父母们可不这么认为。他们宁愿做一个严厉的父亲或母亲,也不愿意将孩子放纵自流。在他们眼里,孩子是各尽其责的人,必须教会他们区分别人和自己。这一阶层的父母注重孩子个性的培养,教孩子珍视个人主义。

现代法国社会,人们地位在世界上上升,就有了“新式家长”的说法。这类新式家长普遍认为在抚养孩子的任务中,父母亲承担着同等责任,他们的目标完全是为了寻求快乐。孩子意味着一笔有计划的、合适的投资,必须给人带来最大的幸福。当然孩子应该有自己的权利,他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人,要尽一切努力让他找到他自己的爱好。家庭对他们而言是一个社团,不存在等级、权威,也没有什么繁文缛节。新式家长们对子女的期望并不高,他们不奢望自己的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名人大家,对待男孩与女孩一视同仁。

也不是所有人都丢弃了传统教育方式,做一名严厉刻板的父亲,将教育大权全部推给母亲,而现代年轻的母亲也感到孩子越来越难教,在法国“爸爸知道一切”的历史早就结束,现在流行口号是:“一切教育都应该在6岁以前开始!……没有禁区,没有障碍。”父母们都被这些理论弄糊涂了,特别是众多的育婴手册、儿童教育指南令年轻的妈妈们不知所措。他们的孩子实际情况未必与书中所写的相符,这让他们很为难,不知该生搬硬套呢还是按老规矩办。

所以法国人似乎总处在变化不已的种种解决方法的影响下养育儿童。何去何从,家长们都有自己的考虑,他们正在继续不断地作出各自决定。任何法国人都无法假定他是怎样培养长大的,以及他小时候得到的爱是多少,得到过怎样的爱。

不过现在关于性的问题,已不再是忌讳了,这构成了父母与孩子关系的一种新的要素。在一个法国典型的家庭中可以看出法国现在允许开放到何种程度。

这个家庭的男人在法国圣纳泽尔海军船坞工作,是一名电焊工,叫加贝。他的妻子叫米歇尔。在孩子6岁时,米歇尔发现他在和小朋友们玩“调情”游戏,他们学父母的样子亲嘴,互相手淫,彼此压在对方身上。她认定自己没有权利干涉。因为她自己就是在少年性活动活跃的传统中长大的,只是那时候还只能偷偷摸摸地干。一个工厂技师说,在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宁愿自己被千刀万剐、剁成肉酱,也不愿讨论什么手淫。我们即使和好朋友在一起,也从不讨论这种事。”现在他有一个14岁的儿子和一个10岁的女儿。他们在一起毫无顾忌地谈论性,这个技师还告诉他们性冲动是相当正常的,儿子13岁到了青春期,他给他一小袋避孕用品,此后又给过他一袋。女儿也一样,这位父亲早已预先告诉孩子,等她到了青春期时,也给她一袋避孕用品。在他家里,子女之间,大家并不因为赤身裸体而感到不自在。

此类行为在法国也许还只限于少数,法国人毕竟还较保守,端庄稳重仍占上风。在乡村时妇女们聚在一起是不谈论避孕问题的。在一些学校里,女孩们羞于在宿舍当着朋友面前换衣服。他们对“性”的讨论很不自在。因此,当那些声称已经把应该知道的性知识全部告诉了自己孩子的家长们,发觉他们不信那一切的时候,往往张皇失措。“法国人是否以肌肤的温存,以毫无约束的互相抚摸得以减轻家人的摩擦呢?”英国社会学家西奥多·泽尔丁在《法国人》中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他认为以亲吻作为不拘形式的问候方式并不是法国人的特点,大概是他们新近才学到的。

年轻一代的法国人未必正在变温存。男孩子们现在流行冷漠面孔,多情、求爱、表露自己感情这一方式已经老掉牙了。避孕药物使女孩子们感到自己变得能任人选择,她们很随便自由,互相替代,并且渴望与异性成为伴侣。

另外,法国人还把“博爱”的精神赋予孩子们。他们教会孩子有关自然界的常识,让他们领略奇妙的自然景观,用全部的热情去爱自然。城市里的孩子则往往通过种花养草,在动物园或植物园里接触动植物,在饲养种植它们的同时,培养一颗爱自然的心灵。而且城市中许多法国人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并熏陶了他们的孩子。在环境教育的二十几年里,从小学生到大学生分别在实际参观与调查中,获得对生态环境以及城市环境的认识。孩子们从而珍惜周围美丽的自然景物,爱惜他们的家园。“博爱”精神不只在爱自然方面,其实尊重别人、爱他人也是博爱。法国人并未将博爱与平等、自由分割开,他们自从摆脱宗教教会枷锁束缚之后,就一直向往拥有自由、平等的乐土,人与人之间能够平等相爱,自由相爱,无拘无束。

□你是否忽视了孩子蹬权利

“民主”正使得今日社会与以往社会环境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这一变化也给我们的家庭生活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传统式的家庭教育,更注重对上一辈经验的继承,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是单方面的耳提面命,子女是以父母的命令为是,更重要的一条是父母之间的关系为孩子们树立的榜样。家庭中,父母之间的关系影响着家庭气氛,决定孩子是否看样学样。

在旧时代,妻子在家照顾家庭内部的生活,养儿育女,助夫持家,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父亲作为家庭的唯一收入获得者,自然有了无上的权威。做妻子的对丈夫唯令是从,这样孩子们从小就耳儒目染,对父亲的权威容易接受。自从妇女走出家门,建立了自己独立的经济与社会地位,夫妻间的关系从夫唱妇随改为平等互助,父亲一言堂的局面被彻底打破,孩子们也从中得到暗示,初解平等的意义。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想继续使用传统的家长制教育已十分困难,不可避免地遭受到孩子的抵触,要想赢得孩子的合作,必须对孩子持有足够的尊重。

新一代的父母们对民主的意识有足够的认识,无论在美国还是其它国家。在家庭中,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却是常暴露出潜在的家长意识,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成年人认为孩子们年幼无知,体力缺乏,毫无经验,完全在自己的保护伞下,并对他们负有完全的责任,因而也就有权力来指挥他们。于是表现为独断专行,片面主观,站在成年人的立场去体味孩子的思想与感觉。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位置便有了倾斜,过分看重了自己的权力而忽略了孩子们的权利。每一个孩子都是有主动性的个体,因而也就有了权利。即使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也不能忽视他的权利,随意调遣。相互平等及尊重的关系不仅只存在于成人之间,也存在于成人与儿童之间。从幼儿一出生开始,做父母的就应该意识到这是一个有自己权利的个体,我们应当尊重他,而不仅仅是拥有他。我们常常能够看到父母向别人展示自己的幼儿,逼迫他们向陌生人做各种动作或者微笑。做父母的是满脸笑容,但是孩子却咧着嘴,哼哼唧唧地哭,因为孩子需要睡眠,或者不高兴做这件事。但是我们常常忽略这种要求,而是凭自己的兴趣向大家展示他,我们这样做,就是没有尊重我们的孩子。林达是妈妈的第一个女儿,已经1岁有余,妈妈对她倾注了自己所有的精力。林达身体比较弱,对外界的气温比较敏感,因此妈妈密切地注视着温度的变化,以便随时给林达增减衣服。她的过于频繁的关心,给林达带来了不便。常常在她玩得最尽兴的时候,妈妈会给她换衣服。林达开始对此表示抗议,但妈妈坚持不变,一定要按自己的意愿去做,于是每一次增减衣服都会变成一场战争,而且打得越来越激烈。妈妈很困惑,不知为什么林达这么小却会有这么大的脾气。

上述只是一个年轻母亲对孩子权力的不尊重的一个例子,成年人往往把自己对事物的判断强加给孩子,其实孩子对温度的敏感度与成人不同,而且静坐看书的母亲与爬上爬下正在玩耍的孩子的体温也不同,因自己的关心而过度频繁地打断孩子的兴趣,更是置孩子的自身需要于不顾,是一种不尊重孩子的行为。而当孩子提出抗议后,仍旧我行我素,便完全忽视了孩子的权力,变得完全要按照自己的决定改变孩子的意愿,因而导致了与孩子之间的矛盾。

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不仅会损害孩子的自信心,也是对孩子不尊重的表现。爱德华是每个家长都会羡慕的好孩子,他的父母都是成功的学者,从小对爱德华设置了极高的标准,也倾注了很多心血。除了学校里的功课,父母为他安排了许多课外活动,参加社区垒球队,是主力队员;参加男孩俱乐部,是许多活动的组织者;从5岁开始学习钢琴,是老师最得意的学生之一;参加学校的演讲竞赛,是姣姣者。在学校里的学习成绩自不在话下,更难能可贵的是11岁的爱德华已显示出令人赞叹的绅士风度,对人彬彬有礼,举止文雅。人见人赞。但是爱德华却产生一般的孩子在他这个年龄上没有的问题,他常常失眠,情绪稍有波折就难以入睡。父母对爱德华的高标准是爱德华失眠的最根本的原因。爱德华从小就为父母的高要求所驱使,他希望能让父母高兴,因而尽力去做,而且时时担心自己若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会使他们失望,会减少他们对自己爱的程度,在这种心理驱使下,爱德华的精神负担可以想像是非常重的。尽管他能够在各项活动及学习成绩上表现出色,达到父母的标准,但由于他的努力的出发点是去取悦父母,而且认为如果不能做到优异,便会失去他们对自己的爱,有不安全感,所以导致生理上的反应,不能安然人睡。这里父母对爱德华的要求是自私的,因为他们并没有考虑到爱德华的切身利益。很可能他们更加关心的是孩子的成功所能给做父母的带来的荣耀。这种教育的结果将是灾难性的。我们可以对孩子有高标准的要求,这显示我们对孩子能力的信心,但我们更需要尊重孩子本身的愿望及孩子成长阶段的特殊要求。孩子的生活目标应由他们自己来定,不能本末倒置。我们做为父母所能提供的只是帮助和引导,而非制定目标由他们来实现。在脑中有这样的认识才能保证我们对孩子有基本的尊敬。假如我们不能对孩子有充分的信任度、这无疑也是对孩子的不尊敬,尤其当孩子们很小的时候,父母出于对孩子安全的担忧,会有意降低对他们能力的估计,以保无恙。而真正负责任的父母应密切注意孩子的发展,让他们有充分的实践机会。在美国公园的水泥地面上,我们经常看见螨珊学步的孩子,有些孩子看上去很娇弱,常常在地上摔倒,在夏天,踝露出来的膝盖有时会磕出一片暗红的血印。孩子抬起头望望父母的反应,如果父母很快跑来抱起他,心疼地安慰、揉抚,他便会委屈的哭起来;如果大人以很鼓励的态度说:“要不要再试一试?”孩子会很快地爬起,又接着练起来。孩子磕痛了,父母当然很心疼,但这是孩子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决定,我们应该尊重他的愿望,不要过多的干涉,让孩子自己决定该怎么做。圣诞节要到了,妈妈和爸爸商量着要休一个长假期。平时两人都很忙,不能常带儿女出去玩,这次可以带着6岁的玛丽与2岁的克里斯出去好好玩一下。两人商量了一番,决定一起到洛杉矶去玩,既可以会友,又可以去附近的迪斯尼乐园。计划一订,妈妈就开始订机票、订酒店、租汽车、通知朋友、安排聚会时间、向公司请假,足足忙了一个月。待临出发时,妈妈与玛丽聊起这次旅行,问她兴奋不兴奋,玛丽却无精打采。妈妈很奇怪,问她喜不喜欢去迪斯尼,玛丽回答说喜欢,但朋友们都说佛罗里达的迪斯尼乐园更大,更好玩一些,没有人去加州的迪斯尼。妈妈心里承认玛丽说得对,但想想机票与酒店都已订好,况且还要去看朋友,不好改变计划,便安慰玛丽说:“加州的迪斯尼虽然小一些,但项目却应有尽有,不会让你失望的。况且我们可以会会朋友,这是一次很难得的机会。”“那是你的朋友,又不是我的朋友。你们不是讲这次主要是带我和弟弟出去玩吗?”妈妈有些不高兴了,但又驳不倒玛丽,谈话便不欢而散。几天后全家起程,爸爸妈妈都兴致勃勃,弟弟也很高兴,只有玛丽很沉静。妈妈认为一到迪斯尼玩起来,她就会高兴的,便也没有多说。果然第二天当全家进了迪斯尼后,玛丽兴奋了起来,喊着我要玩这个我要玩那个。妈妈过来当参谋,说我们的时间有限,人又很多,处处排队,不可能每一项都玩,要选几个最有意思的玩一玩就可以了。玛丽提了几项都被妈妈否决了,妈妈提议她去玩一些剧烈的游乐项目,如坐过山车,因为妈妈最喜欢这些,认为玛丽也一定会喜欢。玛丽在妈妈的怂恿下同意了,跟着爸爸去玩了几个妈妈建议的项目,妈妈抱着弟弟在旁边等着,想像着有这么多项目玛丽会玩得很开心。半天过去了,玛丽和爸爸回来找妈妈和弟弟,妈妈兴致勃勃地问:“怎么样,是不是玩得不错?”玛丽平平淡淡地说了一句“还好”,妈妈真是大失所望,原来玛丽有些害怕这种剧烈项目,下半天玛丽在父亲的建议和劝说下又玩了几个项目,但一直提不起精神,搞得大家都灰溜溜的。到第二天再要去迪斯尼时,玛丽很快说她宁愿在酒店里游泳。父母的兴致一下子低落下来,以后的几天父母忙于访友,玛丽的情绪就更难以好转,整天都闷闷不乐。待全家度假回归后,玛丽进门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真希望再也不会度假了”。

一个精心策划的旅游机会竟落得这样的结局。原因大于父母计划之前没有同玛丽互相交流意见,在全部订妥之后,才去询问玛丽,没有给予玛丽的尊重。而在游玩时,却把自己的喜欢的项目强加给玛丽,便玛丽没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为这后的郁闷结局埋下了伏笔。

□千万不要娇惯孩子

几乎很多中国父母为了让孩子尽兴总是竭尽全力满足孩子的种种要求,其实这样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这种一味顺从的态度会鼓励孩子在自私的轨道上发展,认为生活就是我行我素。他所注意的只是他自己,他的要求,而不在乎别人有什么需要和要求,更谈不上与别人合作,如果他的意愿不能满足,就会给其它的人带来难堪。孩子若被宠坏了,就不知道怎样处理他的恼火,不能接受“不这个回答。最可怕的是,现实生活不可能满足一个人的所有需要,这个对别人习以为常的事情,在他会成为天大的灾难,不知如何忍受。这也是人们常常讲的”惯字的意思,由着他、顺着他、惯着他,使孩子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道如何体谅他人,使人自私的天性无可抑制地膨胀起来,完全忽略一个社会人所需发展的利他的品质。

孩子们要学会约束、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要是认为,孩子长大了可以自然而然地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那就大错特错了。学会约束、控制自己的情绪,需要从幼年时期就开始培养,不可能在需要时转瞬间就可以得到。父母有责任培养孩子从小懂得控制自己的愿望,尊重别人的权利。什么时候可以顺从孩子的意愿使他高兴,什么时候不能,是要仔细考虑的。如果家庭的规矩被破坏,而妈妈却没勇气说“不”,给孩子的印象就是他可以肆意为之,不受任何约束,完全不用学习掌握控制自己情绪的技巧。“我要吃泡泡糖。”3岁的南希嚷着。妈妈忙着洗衣服,说:“上次不是告诉你了,你不能吃,你总是把泡泡糖咽到肚子里,或是随便扔。”南希走过来,“我要吃!”她使劲在地上跺脚,然后把妈妈的衣服都扔到地上。“好了,好了,给你。”妈妈无可奈何地给南希递过去一块。

妈妈不愿意南希捣乱她的工作,给她糖,可以让她走开,继续干自己的事。妈妈无奈地这样做了,可当她发现南希以后的一系列坏习惯时,并没有意识到正是自己的这种放纵行为给南希的坏习惯以滋生的土壤。是妈妈培养了南希不听话,把泡泡糖随便乱扔的习惯,而且她知道妈妈还会给她的,只要她给妈妈捣捣乱就会得到欲望的满足。

许多孩子在要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用破坏性的行为来表示他们的不满。妈妈有责任维持秩序。她不能让南希把泡泡糖到处乱扔,或咽进肚里,如果她不遵守这条规矩,妈妈就不该给她泡泡糖吃。妈妈应该有勇气去说“不”,及时纠正南希的无限度无休止的行为,更重要的是纠正她这种想法,认为只要给妈妈捣乱,就可以得到自己所要的东西。再者,如果妈妈不负责任,南希总把泡泡糖咽下,很可能会得病的。

这种情况是运用逻辑结果法的最好时机。聊一聊,讲讲吞咽泡泡糖和到处乱扔泡泡糖的坏处,然后规定,以后若有此事发生,禁糖一周。这样会有效得多。4岁的亨特跟妈妈一块去玩具店。“你要什么?”妈妈问,“我要那个。”亨特指了指一个塑料做的“动力别动队”。妈妈知道这把剑是电视“动力别动队”里的武器。“不,亨特,你有了那个,会天天学电视画面,同别的小朋友打架的。我给你买别的玩具吧。积木行吗?”可是亨特开始大叫大嚷,“我就是要那个,要那个!”周围的人都在看他。妈妈只好说:“别叫了,小祖宗,拿上吧。走,去交钱。”自从有了这把“剑”,小亨特天天在家里学着电视里的场面,喊杀呀、冲呀,有时还把妹妹当成敌人,乱比划乱打一通。妈妈一点办法也没有。

妈妈总是迁就,其实迁就是纵容。她害怕亨特生气,在大庭广众面前撒泼打滚,给自己丢面子,就不坚持正确的立场,不管这样做后果如何,她还是要使亨特高兴、满足,避免麻烦。

没有什么原因使大人们必须给孩子买他们喜欢的、想要的每一个玩具。商场里以及玩具商为了赢利,总是设计一些让孩子们喜欢的冒险性强的玩具,但它们不一定会有教育意义,有的甚至是一些教唆孩子产生破坏性行为的玩具。我们也不一定每次上街都得给孩子买玩具。如果每次都买,就惯坏了孩子,使他认为要玩具是他的权力。如果妈妈不买,就是失去了他的权力。或者孩子会认为,如果不买就使劲闹,一闹就什么都有了,有时孩子并不是对玩具感兴趣,而是认为妈妈必须给予,他就满足,对某些孩子来说能让妈妈买是最重要的。

父母买玩具应该考虑到钱的预算,季节与节日的要求,孩子成长的需要等。最好应当让孩子参与到计划之中,同我们一起去买东西。让他们懂得计划,懂得钱的价值和限度。孩子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会给孩子一个错误的印象,认为他们可以得到所有的自己所希望得到的东西,而父母的钱是无止境的,可以满足他们的任何要求。如此下去,会给孩子和父母造成很大的麻烦。“我们今天要买几本书,丽贝卡,你来挑一些你喜欢的。”7岁的丽贝卡听了很高兴,跑过来挑了几本,放到妈妈的购物车上。妈妈看了看,是几本很好的书。很高兴,对丽贝卡的选择表示赞同就接受了。过了一会儿,丽贝卡又拿来了一个布娃娃,放到车里,“不,丽贝卡,我们今天不买布娃娃了,家里有的是。”妈妈笑了笑。“可这个布娃娃太可爱了。”排在下次的购物单中,宝贝。妈妈把布娃娃放回货架上,领着的贝卡看别的东西去了。

妈妈为表示对丽贝卡意愿的尊重,让她去挑几本书,这样给她一些主动权。因为不是随时可买书,要尽量挑有价值的书,这样孩子也分担了一些责任。但是当丽贝卡要求妈妈给她买布娃娃时,妈妈很和气地说了“不”,而且用建议下一次买来赢得丽贝卡的合作。丽贝卡跟着妈妈学会了有目的的买东西。

让孩子高兴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用破坏规矩来便他们满足,使他们高兴就是不理智的了。我们并不是要武断地拒绝给孩子买东西,或拒绝他们的要求,但是无论何时何地,当他们的要求或愿望违背了规矩,或是不符合当时的现状要求的时候,我们必须有勇气拒绝他们的要求,防止娇纵孩子。

□“妈妈,你真的爱我吗?”

孩子都想知道父母是否真的爱自己。有时,孩子会莫名其妙的“缠人”,既非有什么不适,也非无事可做。他会殷切地望着正在忙碌的妈妈,非常认真地问“你真的爱我吗?”你可能奇怪他为什么这样问,只是敷衍地说一声“我爱你,去玩吧,妈妈要做饭。”结果是孩子仍不肯离去,一定要拖着你同他玩。

这是什么样的心态呢?孩子为什么会怀疑你对他的爱呢?

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家长忙于家务的时刻。我们不可能时时刻刻与孩子在一起,孩子也并非要如此。他们可以独自做自己喜爱的事情,花很多时间,并不需要大人的陪伴。不过有一点,他需要搞清楚,妈妈没有将他丢到脑后去。

仔细回想一下我们的行动过程。当我们将孩子从幼儿园接回来后,我们的第一个动作是什么?对孩子简单地吩咐一下“自己先玩”,便奔向厨房,开始准备晚餐。孩子上了一天的幼儿园,很想同亲爱的妈妈呆一会儿,聊一聊学校里的事情。这样被“冷落”在一边,觉得抓不住妈妈的“爱”了,便会用“硬缠”的办法,“套”住妈妈的爱。

我们应当给予孩子所需要的爱,不过,我们又有许多家务要做,如何既满足孩子愿望又不耽误家务呢?有这样一些建议:●对于幼儿园距家路途很远的孩子,在接孩子回家的路上,关心询问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形。首先让孩子表述,父母耐心听。孩子都愿意向父母讲述在幼儿园的活动,希望父母关心他们一天的生活,这样一来,也锻炼了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而父母通过经常交谈,可以了解到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问题,还可以纠正孩子语言表达方面的问题,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然后问孩子回家最想干什么。比如,和孩子商量好回家先拼积木,看看小人书,画画等,让妈妈腾出时间做饭。●对于幼儿园离家很近的情形,父母京后,可以首先和孩子上起度过10—20分钟,询问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形。和他一起安排妈妈干家务时孩子做些什么。有了这样的过渡时期,孩子往往会安心地自己呆上一段时间,而不会追着妈妈,使两个人都不开心。家长可以给自己孩子多准备些可以自己娱乐的东西,如好的故事书、歌曲录音磁带、拼图、拼板等。有了适合于男孩或女孩玩的玩具,如过家家的用品、看病用的一套玩具,孩子会消磨许多时间。●休息日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紧张工作一周的父母,在周末虽有许多家务要做,但是孩子却吵闹不停,结果家务虽做了,但孩子大人很不开心,两天下来,人人疲惫不堪。可以周末带孩子去郊外,一方面让孩子开阔视野,免于城市污染,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另一方面大人也得以放松,焕发新的活力。至于家务可以分解成几小部分,利用每天下班后做,在电视机前看电视的时间做,必须用周末时间做的事情也不必非用两天来做。如果父母能对孩子花费更多的时间,孩子会有一种无形的情感上的满足。对父母的爱有把握了,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如何娱乐自身上。这时,即使他仍找爸爸妈妈,喊着“我没意思”,因为他的动机比较单纯,也就容易处理,只要给他找到合适的内容,便会使他安静下来,独自玩耍。克劳蒂亚的母亲正在向同事讲述上周末发生的事情。星期五晚上母亲下班回家,遇上满脸笑容,从房间里跑出来的克劳蒂亚。她兴奋地说:“妈妈,我的数学课题论文得了极好,我高兴极了。”她说话时母亲注意到克劳蒂亚的旱冰鞋又丢在了客厅的地毯上,本来就很疲倦的母亲不禁恼火起来。“知道了,你怎么又把鞋丢在地毯上,我已经同你讲了多少次?”克劳蒂亚的笑容一下子消失了,没趣地去捡起那双鞋,放入壁橱里。我看到她很失望的样子,才意识到自己太冷酷了,可是一时又不愿道歉。现在她还不大爱理我。

母亲往往是忙于家务,不能陪孩子玩或谈天,父亲则更多的是为了工作与社交,很难静下心来与孩子交流,尤其事业上比较成功的人,总可以找出很多理由拒绝孩子在时间上的要求,他要陪上司打球,陪可以增进事业的社会关系吃饭,周末加班,与孩子的约会总是排在最后。这不但对孩子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对父亲本人更是损失惨重,想一想,除了孩子,谁又能让你捕捉到那未被世俗污染的纯洁、天真的喜怒哀乐呢?我们总说“为了孩子”,但孩子为我们带来的更多,他们使我们的生活更美丽。

□让孩子在爱的课堂里成长

得到孩子的爱戴是父母对孩子的希冀之一。父母们无一例外地希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但如果很有成就的子女,对父母漠不关心,甚至蔑视、憎恶,这样的成名之子又能为父母带来什么真正的快乐呢?当我们年老时,希望能享受到后代的关爱,但只有充满爱的富有情感的关照才是我们希望得到,也是最愉快的享受。然而爱是需要培养与灌溉的,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这里更多的不是慷慨的礼物、豪华的生活方式、无尽的物质满足,也并非无穷无尽的学业启迪,孩子需要的是成人的理解与鼓励,充满爱的关心与引导,和他们在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托尼已经5岁了,他有一个幸福富裕的家庭。父亲很爱托尼,每次回家都给他买他喜欢的玩具,带他去喜欢的地方玩,给他买平时妈妈不同意买的东西。但是托尼不能经常见到父亲,因为父亲是一家公司的技术代表,要在全世界飞来飞去,为客户解决公司所生产的机械的技术问题。托尼从小跟着妈妈,对很少待在家中的父亲很陌生。每次爸爸回来后,他会慢慢地与爸爸熟悉起来,开始跟着爸爸跑,但很快爸爸又飞走了。几天过后,爸爸打电话来要同托尼聊聊天,托尼会说:“你同妈妈聊吧,我和你没有话说。”问到他爱不爱爸爸,他会皱着眉头说:“爱呀,可是我不认识他。”当然他想说的是“我不了解他”。爸爸是悲伤的,他爱托尼,爱这个家,但为了他的工作,他不能经常见到妻儿。妻子是理解丈夫的,但孩子却不能理解。尽管妈妈经常会解释爸爸为什么不在家,而且她们之所以能享受现有的生活,多亏爸爸的辛苦,但是这些对托尼来讲太抽象了,他需要更直接的体验来体会父亲对他的爱,他需要爸爸能够牵着他的手,回答他提出的许多问题,需要趴在爸爸的肩头看着暗形中倒退而去的树林与房屋,感到“有恃无恐”,他需要爸爸同他一起玩男孩子的游戏,让他在大胆的扑跌中放声大笑……没有这些细微的充满自然情感的接触,爱是难以建立的。当托尼长大后,他会渐渐理解父亲为家庭所做的一切的意义,并为父亲的敬业精神所打动,从而尊敬自己的父亲,但那种亲密无间的情感的交流却难以建立起来,成为永久的缺憾。

托尼的父亲当然是处于一种特殊的情况,大多数做父母的都有机会陪伴在孩子身边。但不少父母忙于自己的事业,有时间的话,就一味地向孩子摆出教育家的面孔,失去了许多向孩子灌注情感养分的机会,这不但影响孩子成为身心俱健的人,对父母来说也失去了一个建立充满爱的父子关系的机会。

一位从孩子小时就一心一意扑在她身上的母亲曾心酸地说过:“她的所有事情都是我操心,衣食住行,包括学校的作业,业余爱好的培养都是我一手操办,现在考人了大学,回过头问她爸爸妈妈中更爱谁,她竟毫不犹豫地说最爱爸爸。”这是令人伤心的,不过我倒似乎能在头脑中看到这位母亲的日常形象,一位兢兢业业的辅导员兼保姆,却非慈爱的母亲。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应以相互尊敬为基础,即便是在孩子小的时候,成人也应有适当的“敬畏”之心。不少父母花很多时间与陌生人周旋,以图事业之进取,但对孩子的约会却很随便,可有可无,可长可短,懒得费心。如此待子,将来遭到孩子的冷落,用“我是你父(母)亲”的话来要求,也是十分勉强的了。

□当孩子喊“我恨你”怎么办?

让孩子从小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是防止他们日后产生暴烈行为及尊重他人情感的必要训练。

孩子生来是不懂得同情别人的。在孩子初生的几年中,他们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他自己和他与外界的关系上,他要搞清自己是怎么回事,外界又是怎么回事,他要找出关于自己的定义,发现生活的奥秘。他很注重自己的感觉,希望为自己所感受到的一切得到解释。

在这一阶段,孩子对别人的感受是不灵敏的。他们不知道自己的一些行为会在他人的心中产生什么样的感受,只是一味地将自己的痛苦,欢乐倾泄在周围的人身上,这是童年最可爱的地方。孩子们需要成长,我们不可能允许他在这样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中滞留过久。他们需要认识到除了自身的情感,还有他人的痛苦与快乐。

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照顾他人的愿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要让孩子认识到他的行为对别人产生的影响。詹尼已从电视中学到了“愚蠢”(stupid)这个词,他开始模仿应用。当父母初次从小小的詹尼口中听到这个词时,不禁大笑起来,感到十分的滑稽。刚开始詹尼还只是胡乱应用,听起来的确很滑稽。渐渐地,他了解了这一词汇的真实意义,学会“对号入座”,毫不客气地使用起来。一天,母亲要带詹尼去看医生,詹尼不愿意去,她费了一番功夫,才将詹尼抱进了车中。她们是去看一位新医生。走到半路时妈妈才发现忘记带地址了。经过一早晨“斗争”已很疲乏的母亲不禁大为气恼,急忙调转车头回去取,匆忙之中几乎撞到路边停着的汽车上。这时她听到詹尼不无幸灾乐祸之意的声音:“妈妈,你真是个蠢家伙。”这使得妈妈不禁火气大长,想狠狠地训斥詹尼一通却又怕自己反应过度,同一个小孩子计较,便没有说话继续完成这个旅程。

詹尼在慢慢长大,他学会用足够多的词汇来表现自己的情感与认识,现在是需要他学习这些词汇的作用的时候了。孩子小不懂人情事故,这是事实,然而如果我们不去教他,他又怎么能够明白这些呢?当有一天,孩子已足够大了,对父母或他人说出十分伤人情感的话,你会怒火万丈:“这么大了,还不懂照顾他人的感情,岂有此理。”然而,究竟谁应受到责怪呢?一股脑儿地责怪孩子是不公平的,我们做父母的应当做好适当的铺垫。詹尼的妈妈在丈夫回家后聊起白天发生的事。这时她已不再怒气冲冲了,反倒觉得自己当时的确显得很笨拙,而詹尼能够看出这一点,用词汇准确地表示出来倒使妈妈很感有趣。“亲爱的,”丈夫说:“我并不觉得这件事这么有意思,詹尼有好几次对我和别人都说过这句话,坦白地讲当时我很气恼。我怀疑是否该让詹尼继续下去,也许我们应当让他明白他这样说伤害了我们的感情。”

妈妈没有在事情发生时乘着怒气训斥詹尼是对的,因为那样做不公平,詹尼还没有认识到他伤害了妈妈。但是在平静一些后,妈妈应当告诉詹尼,这样对妈妈说话很伤妈妈的心,是对母亲的不尊重,有些词汇是不能随便使用的。在有了这些铺垫后,如果孩子仍说这样伤人的话,可以运用效果法。例如:爸爸带尼克去店里买东西,临行前约好不能随便拿架子上的东西。但到了店里,尼克故态重萌,又开始将货物架搞得一塌糊涂。爸爸立即将他拖出商店,带到车上,往回开去。尼克开始哭:“我恨你,你是世界上最最可恶的爸爸,你是一个大蠢旦。”爸爸没有说话,回到家将情况简单地同母亲交待了一下,便回到自己房间。过了一会儿,已经恢复过来的尼克来找爸爸陪他玩乐高。他喜欢爸爸很有创意的制作。现在不行,你刚才讲的话伤害了我的感情,我没有情绪同你玩。“我说什么话了?”尼克很天真地问。“你不记得了吗?你说你恨爸爸,爸爸是大蠢旦?”“噢,我以后不说可以了,你同我玩吧。”显然尼克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爸爸沉默了一下,接下来说:“尼克你知道什么样的爸爸才是可恨的爸爸吗?一个喝醉了酒打孩子撒气的爸爸,一个不照顾孩子只顾自己快乐的爸爸,因为他只顾满足自己,没有尽到当父亲的责任。什么人愚蠢呢?明明知道让孩子玩火很危险,却递给孩子火柴在客厅里点火玩的人,这是愚蠢。再同你讲一遍这两个词不能随意用,因为它很伤人感情。现在,我还没有恢复过来,你先自己去玩儿吧,等我自觉好一些,再同你玩。”

让孩子从小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在这一点上,我们中国家庭是存在弱点的,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不大会表达自己的感情,所有的交流似乎都在争辩道理上。其实,在大部分时间,如果我们能坦然的说一声“我听了你的话很难受”,或者说“你做的事情让我很尴尬”,矛盾就不会激化。这大概有民族性,遇事要“上纲上线”,不肯停留在事情本身上。

我有一位朋友,因事冒犯了自己的父亲,这位父亲的处置办法就是一年没有与儿子交谈。事情可能有令人尴尬之处,但用这种办法惩罚儿子,于大家都无好处。儿子说一声“你这样做很伤我感情”,就开了交换意见与情感的阀门。人孰无情,无论地位高低,年龄大小,性别男女,有情便可谈论,没有什么不好意思。当然,从小习惯于掩饰自己的情感,或者情感被忽视,到了成年,要想张口谈情,也非易事。因此,从小培养是必须的。珍妮从幼儿园回来后表现得很烦躁,对妈妈十会挑剔,还将妈妈递给她的酸奶摔在地上。妈妈抱起珍妮坐下来:“亲爱的,今天同小朋友玩得好吗?”珍妮点点头,“格琳小姐(老师)让你帮忙干事了吗?”“她是个巫婆。我恨她。”接下来妈妈了解到,珍妮因为屡次争夺小朋友的玩具,被送到办公室反省。“你觉得很不好意思是吗?”“是彼特先抢我的玩具。”“噢,你觉得委屈。”“是的,委屈,格琳小姐偏向彼得。”“那你有没有对格琳小姐说你很委屈呢?”“我只是向她大喊大叫,说她不公平。”“如果你实实在在对她说你很委屈,而不是大喊大叫,格琳小姐可能会听你的解释的,是吗?”

母亲没有简单地维护女儿的感情,也没有要求她不要冒犯老师,搏老师的要求去做,而是给女儿机会讲出她的感受,并鼓励她用适当的口气与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我的记忆中,似乎从来没有人这样指导过我,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就是谁对谁错,似乎没有人关心孩子的感受或指导孩子去疏导自己的情感波澜。

要训练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我们可以在家中同孩子玩一种游戏,搜集一些画片,上面有各种表情,让孩子猜出他们此刻的心情:高兴、悲伤、难过、委屈、愤怒等,然后反过来让孩子自己表演喜怒哀乐,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能力,也训练了他们对自己情感的控制能力,同时还有对他人情感变化的敏感。

教给孩子尊重别人的感情不是只在家中适用,也可以避免在外面的尴尬。鲁比同妈妈在街上走着,看见一位身材硕大的妇人迎面“摇摆”过来,鲁比大声地说:“你看,妈妈,这位女士真是硕大无比。”妈妈窘透了,恨不能打儿子一巴掌。“对不起。”她抱歉地对那位女士笑了一下,好在这位女士见多不怪,很宽容地摆摆手。“我们回家再讲这件事。”妈妈压低了嗓门对儿子说。到了家,妈妈提起了这件事情。“你知道那样做是不好的。”“我没有讲错,我从来不说谎话。”“你说的是事实。不过你这样讲让她很窘。你知道你的鼻子很矮,如果人人见到你都说‘哎,你的鼻子像被揍塌了一样’,你怎么感觉呢?”“妈妈,不许你说我的鼻子。”妈妈笑了,儿子也笑了。

无论男女老少,每个人都应尊重别人的感情。让孩子从小懂得这个道理,习惯于这样去做,长大后,在家中,在工作岗位,或者是在普通的公共场合,都能彬彬有礼。

□对孩子的许诺不要过于随意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有时是父母许诺过于随便造成的。父母在提建议时有时会显得过于慷慨,却又实现不了,使孩子十分不满。因此在提出建议时应当限制在自己认为可以满足的范围内。爸爸一向很忙,总没有机会带儿子出去玩,这个周末他有大半天的时间可以同孩子一起度过。于是星期五晚上,他兴致勃勃地对儿子说:“这个周末爸爸有时间,你告诉我想到什么地方去玩,我都可以带你去。”“真的。”儿子兴奋地睁大眼:“我想去郊区游乐园。”“噢,那不行,”爸爸有些尴尬了:“那里光开车就要两个小时,太远。我没有那么多时间。我们去探险园好不好,或者其他什么地方?”“那我们去溜冰?”“你忘了?爸爸的脚扭了,不能滑冰。再想想别的地方。”“随你的便。”儿子变得无精打采。“哎,这是陪你去玩,你怎么这样不起劲?”“我说了,怎么样都行。你还要我怎么样?”说着说着竟要有一场气生了。

如果我们稍稍回想一下,恐怕都会有过类似的经历,我的女儿经常对我说你们从来不兑现对我们所做的承诺。如果你问她哪一次,她会清清楚楚地记得什么时间我们没有践约,却忘掉了90%的时候我们都没有失约。因此当我们对孩子提出建议时,应当做一下限制,例如在上一个例子中,可以给出几个具体的可去游玩的地方,供他挑选,或规定一下可去的范围,而不是使孩子的希望值过高,然后又使它跌落下来。

你可能会抱怨怎么要这样麻烦。但有些麻烦是不能省掉的,因为不这样做只能带来更多的麻烦。如果你不想看到孩子天真的脸上显不出失望的面容,以及随之而来的不愉快的反应,就要花些心思,在言语上做点修饰,不使自己作茧自缚。爱琳在客厅翻看报纸,看到旅游版上有一段到南美的豪华客轮过圣诞节的消息,不由很兴奋地对丈夫说“我们这个圣诞节去南美坐游轮吧。”“好啊。”丈夫随意应了一声,女儿听见扑了过来:“真的吗?那太好了。”于是从暑假过后,坐游轮就成了女儿经常要问的问题。爱琳当时也就是那么一说,看女儿如此上心,便只好认真开始查询,结果发现能符合他们的时间要求和价格档次的很少,再加上丈夫圣诞节休假长短一直订不下来,一来二去,就错过了订票时间。这使女儿大为恼火,和父母发作了很长时间,直到答应带她去加勒比海度假才罢休。从那以后爱琳和丈夫都不敢再随便提出计划了。

这里的关键是要认识到,我们所面对的不是一件任人摆布的小玩具,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着复杂情感的人,如果我们希望他们有合理的反应,父母首先要做得合理。

□孩子也有自尊心

儿童的心是稚嫩的,需要格外的呵护,尤其在自尊心上。然而,我们经常不经意地伤害了他们的自尊。

孩子也有自尊心,如果家长能够照顾到这一点,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家长们对自己的自尊心往往比较敏感,当孩子对自己有叛逆行为时,便会气不可遏,一发为快。然而当孩子们觉得委屈了或遇到有可能伤面子的事,家长却认为:小孩子么,什么面子不面子,而且还有意给他一点伤害,认为可以作为惩戒。

有些母亲对类似的事情处理得很好,既教育了孩子,又增进了感情。娜拉5岁了,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孩子,几乎在所有事物上包括吃、穿、用、行都有自己的观点。有一件事情令母亲十分头疼。娜拉的幼儿园是教会办的,要求孩子从小就穿校服。但娜拉喜欢穿自己的漂亮衣服,于是每天早晨妈妈同女儿都要为此争论。尽管最终娜拉会服从,妈妈却被这件事搞得很疲惫。她在考虑如何改善娜拉的这种行为。一天娜拉对妈妈宣布今天不必穿校服。“你肯定吗?”妈妈问。“是的,所有同学都不必穿。”妈妈有些怀疑娜拉的话,但不想再和她争执,就听取了她的意见。等妈妈带着女儿来到学校,看见所有孩子都整整齐齐地穿着校服,女儿鲜艳的衣裙显得格外耀目。娜拉有些躇踌了。她对妈妈说:“我有些肚子疼,我们回家吧,明天再来上课?”“噢。”妈妈似乎没有听见娜拉的要求,只是自言自语地说:“同学们穿得好整齐。”然后低头对娜拉说:“我想过你可能会改变主意,所以把你的校服带来了,要不要去洗手间把它换上?”娜拉的脸上阳光顿现,亲热地吻了妈妈一下,带起校服跑进了洗手间。此后,妈妈不必再与娜拉为校服发生争执了。

妈妈的这一举动非常聪明,她将女儿不露痕迹地从尴尬中拯救出来,女儿当然会感激妈妈的“侠义”,也为自己“险脱困境”而庆幸。这样以后再穿校服时,也就不好意思再与妈妈争执了。

试想,如果妈妈不让娜拉带校服,留她在学校忍受一天的不自在,回来后还用这一天的感受来教训提醒她,女儿是否会和生出反感,产生反抗妈妈的“刁难”,再多忍受一天也无不可。如果激发出这样的心态,争执不会继续一去,而且更为激烈。

□孩子应尊重父母的感受

父母完全有理由让孩子知道自己的烦恼。因为父母也有自己的生活权利。当我们被孩子搞得疲惫不堪时告诉他们自己的感受,让孩子知道他们正在给父母引起怎样的烦恼和不快。

以前我们所讲的只是单向交流,而不是双向交流,因交流是需要双向流动的。我们做了一切可以做的事情,让烦恼和疑问从孩子流向父母,孩子是不是会有同样的愿望听一听父母的忧虑与烦躁呢?父母尽了一切努力让孩子知道他们了解孩子的苦恼,并愿意倾全力帮助他,孩子是否会因此而生感激,由感激而主动减少给父母带来的麻烦呢?

如果你认为孩子会自然而然地“赐”予父母一份清闲,会关心父母的困难,那必然会失望万分的。

人的天性是自私的,只照顾到自己的情绪,要求别人满足自己的需求,人的利他精神是适应社会交往的需求逐渐培养出来的。我们有时会被孩子的自私所震惊,尤其当他们已到了相当懂事的青春期,却显得那么“不懂事”,便会有些困惑起来。在大多数情况下,被自己的青春的困惑搞得兴奋不安的孩子,即便得到父母的安抚、慰藉,仍会有足够的更多的烦恼继续堆在本已很辛苦的父母面前,强迫父母的服务。为此父母常常感到很恼火,却又不便发出,因为他们已经表示理解孩子,愿意倾全力给予帮助,怎么能有任何的抱怨呢?但父母的这种富于自我牺牲精神的忍耐是有限的,这种积累的烦恼终究会爆发出来,以双方的不快而结束。

其实父母完全有理由让孩子知道自己的烦恼。因为,父母也有自己的生活权利。当我们被孩子搞得不堪其苦时,告诉他们自己的感受,让孩子知道他们正在给父母引起怎样的烦恼和不快。当你向孩子明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时,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你一向认为只看重自己的情绪、苦恼,而对他人不闻不问的孩子,突然变得有理智、开始照顾别人的情绪了。这时你可能会自省:他原来并不知道他使我多么烦恼啊!

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并非指责、控诉,不掌握好这种区别,就达不到意想中的结果。下面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区分什么是指责,什么是表达自己的感受。帕格玛与妈妈达成一个协议,每星期六早晨若无其他大型活动,帕格玛应首先打扫自己的房间,将它收拾干净整齐再做其他事。但是这个协议执行两周后,妈妈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到帕格玛的房间来检查,发现屋子里一团糟,帕格玛已经同朋友出去约会。等到帕格玛回到家中,妈妈很快就找到机会对她说:“我对你忽视你的责任感到不快。”“我怎么啦?”“你经常这样说话不算数,该做事的时候悄悄溜走,我觉得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孩子一撇嘴,回到自己房间,把门关上,留下母亲在那里继续“不快”。

妈妈用的方法有什么不对吗?上面一段话是指责还是表达自己的感觉呢?妈妈一开始的确以自我表达的方式开了头,但接下去却慢慢地变了调子,“说话不算数”“不负责任”等等,这样又转到指责上,而不是只表示自己的内心感受。从孩子那里便认为这是“换汤不换药”,还是为了“管制我”“挑我的毛病”,自然不会有什么成效。

如何正确运用自我表达法,需要一定的训练,在语气、表情上也要配合,否则孩子会认为你是言不由衷。在表示自己的感受时,尽量选择从正面角度来表达,不应总是选用很负面的情绪。例如很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孩子出外游玩,很晚未归,也没有打电话来。当他终于踏进门口时,你的反应是什么呢?你是不是会说“我都急坏了,你知不知道我多担心,我非常愤怒……”这样孩子会觉得有些惭愧,让父母着急不应该,但母亲怒气冲冲的样子,可能会使他压下升上来的歉意,表现出一副漠然的面孔,似乎对父母的愤怒全无感觉,又好像在说:我没事么,谁让你着急呢?父母当然会更加怒气中升,觉得即使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仍然得不到孩子的体谅。其实我们可以选择另一种真实却更有积极意义的情感来表达。A先生正在一个家长训练班中学习如何与孩子交流的技巧,他叙述了前一天晚上发生的事。孩子很晚才回家,太太又气又急地说:“你知道吗?我很生气你让我等这么久,又担心又害怕!”孩子说:“那你为什么不睡觉呢,有什么好害怕的。”这时教员打断了A先生的叙述,问他:“当你看见孩子走进门来的那一刹那,心中感受的是什么?”“谢谢上帝,她总算平安回来了。我真想冲过去将她拥在怀中,告诉她这句话。”“为什么不告诉她呢?想想如果你用这句话迎接她,她会怎样反应,她难道不知道这句话代表了什么吗?代表了多少思虑与焦灼。相信我,你的孩子是有心有感情的人。”

我们做家长的都可以试一试这种方法,让他知道父母的一片爱。相信她也会爱父母的。

□不卷入孩子的人际关系中

越俎代庖是一句老话了,这一类行为无论对谁都是一件不懂得尊重他人权利的行为,尽管你可能是好心。克里斯8岁生日的时候,爸爸给他买了一整套珍贵的邮票,希望能够鼓励他集邮的兴趣。后来克里斯在朋友那里发现了一套篮球明星卡,非常眼馋,就用这套邮票换了那套明星卡。后来,爸爸发现了这个交换,感到非常生气。首先,他认为这是他送给克里斯的礼物,他这样轻易的换掉,是对他的不尊重;再有,他知道和克里斯换卡的小孩比克里斯大,应该懂得这套邮票的价值,要远远超过那套明星卡的价值,而他却没有告诉克里斯,因此是占了克里斯的便宜,当然,最重要的是爸爸认为克里斯并没有和他商量,就把整套邮票换出去了,因此,他决定要教训克里斯一下。他向克里斯指出两件东西之间是不等价的,并强迫克里斯去从朋友那里要回那套邮票,并退回了那套篮球明星卡,这使得克里斯非常的窘迫,而且感到自己十分的蠢笨,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也就此破裂。

我们应当指出的是,换邮票是克里斯自己的决定,无论他成熟与否,我们都应当尊重这个决定。既然邮票已交给克里斯,他应有权力决定如何安排这份礼物,父亲无权横加干涉。的确克里斯应该从这个交换中学到一些东西,但是我们应当从不同角度来处理这件事情,既表现对克里斯的尊重,也教会他应该学习的知识。理想的做法应是,当克里斯向爸爸显示他新换来的明星卡时,父母应该和他一起欣赏,而不应该立刻提出任何异议。过一段时间,在一个适当的机会,爸爸再向克里斯解释两件东西不同的价值,而不用提起克里斯当时的交换行为。这样克里斯可以醒悟自己是以大换小,上了当,但并没有面子上过不去。那么是否去找朋友要回邮票应由克里斯自己决定,爸爸不再参与。如果照爸爸原来的处理办法,克里斯会觉得非常羞愧,而且认为自己无能,一切错都在自己身上。事实上,克里斯怎么会懂得这些东西的价值呢?如果他不懂,我们又怎么能够随便怪他呢?其实,在父亲要教训克里斯的行为中,也夹杂了对自己尊严的重申与维护,这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是对孩子很不尊重的表现。

尊重孩子,意味着我们将孩子看成一个个体,而这个个体有权利像我们成年人一样做出决定。当然,说他们有权利,并不等于他们就能够做成人所能做的所有事情,因为,他们毕竟没有成年人所具有的经验和知识。

在我们尊重孩子的同时,我们同样在教育他们尊重别人,包括父母在内。6岁的卡特有一个爱收集昆虫标本的母亲,妈妈的行为引起了卡特对标本的兴趣。有一天,妈妈在客厅里看见几张散在外面的标本,有些标本已经破损,妈妈感到非常生气,就找来卡特问是怎么回事。卡特说他自己拿了妈妈的标本册,打开来看,觉得有些很有意思,就掀开,取了出来,不小心给弄坏了。妈妈于是向他解释这些标本都是很珍贵的,一定要很小心地对待它,不要把它拿出来。但是,后来几次妈妈还是看见标本被丢在外面,于是妈妈就对卡特说:“下次如果你想看这些标本的话,一定要经过我的许可,我们一起来看,否则的话,对不起,卡特,不许动它。”但是过了几天,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

标本册是妈妈的珍藏物,妈妈在这一点上,应该让卡特知道得很清楚。卡特已经6岁,应该能够知道很清楚,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妈妈应该对卡特很郑重地说:“这些标本是妈妈的私物,没有经过妈妈的允许,你不应该玩它们。”如果卡特不能尊重妈妈的意愿,就不应再让他走进妈妈的房间,去取这些标本。这样做,既表现了对卡特的尊重,又给他一个机会,做自我决定,同时也教育了卡特必须尊重别人的权利。

孩子们有时候会以为自己有特殊的权利,去做所有要做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应该想办法教育他们,使他们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例如:彼得已经四岁了,但是当他不高兴、不如意的时候,就会大发脾气,有时甚至去咬人。有一次,邻居家的小孩和他一起玩,他发起脾气,把邻居小孩的手咬破了,以致不欢而散。在这种情况下,做母亲的应该对孩子有所帮助。例如:彼得喜欢打人,那么妈妈可以对他说:“噢,你喜欢玩打人的游戏,那么我们一起玩吧!”于是,彼得打妈妈一下,妈妈就打彼得一下,一次比一次厉害,一直到彼得觉得这个游戏一点也不好玩,非常痛苦,再也不想这样做为止。

尊重孩子还应表现在不能以自己对事物的认识代替孩子的感受。杰克在房间里钻来爬去,跳高跳低,玩着他各式各样的大玩具。妈妈坐在旁边,读着报纸,忽然妈妈看见杰克把夹克脱下来了,于是急急叫道:“杰克,把夹克穿上,房子里很冷,你看我都穿上毛衣了,你怎么只穿一件单衣呢?”杰克说:“我一点也不冷,我都出汗了。”妈妈说:“不可能,快把夹克穿上,要不然你会感冒的。”

在这里,妈妈无全以自我的感受替代儿子的感觉。同时,这种过分的保护,也对孩子的心理和身体造成了障碍。在妈妈这种过分的保护下,孩子会产生一种依赖心里,认为自己毫无自理能力,凡事都要靠妈妈去想去做去准备,因此完全放弃自我,时刻都期待着父母能够保护他们不遭受任何伤害。

尊重孩子也表现在不过分保护孩子,使他们有机会经历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从而能积累增强处理与解决各种困难的能力。对于患了重病的孩子,做父母的往往倾向于把病情淡化,甚至完全隐瞒病情的真相。父母的这一举动,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不希望孩子,尤其是还很小的孩子,在心里上经受过多的打击,但是做父母的,并不能够代替孩子与病魔做斗争。尤其对患慢性疾病的孩子,需要有良好的心理准备,这一点是我们父母必须做到的,既培养孩子对疾病的健康态度,给他一切的帮助与鼓励,又使他们能够正确的对待病症。

尊重孩子还包括,允许孩子自己处理与其它人的关系。做父母的责任是帮助孩子培养正确的态度与方式以发展和别人的关系,但绝对不能卷入其中。咪咪回到家里,对妈妈说:“我不想再上帕蒂小姐的课了,她不懂得怎么当老师”“出什么事了?”“她总是在全班面前拿我的作业开刀,说我的作业不整洁、不干净。今天,她居然把我写的作业向全班同学展示,将所有潦草、脏乱的地方向同学们指出来。我真是无地自容。我恨死她了!”妈妈一听,也非常生气,忿忿地说:“这种老师,太没有水平了!我要去找你们校长谈一谈。她没有理由这样对待你。”

作为教师,不能将学生的弱点到处宣扬。作为母亲并不应该直接参与到女儿和校方的关系中。妈妈的态度只能是火上加油,可以看出来,在这件事中,咪咪同样是有自己的责任的,很可能她当时表现出来的不屑一顾的态度,使得老师更加气愤,做出了不应该做的事情。要想帮助女儿处理好和老师的关系,妈妈不应该直接去和校方进行交涉,那样做对老师来说是无礼的,对女儿也不尊重,因为这样做剥夺了她自理其事的机会。妈妈应该从女儿身上下功夫。她所应该做的是帮助女儿分析为什么她和老师的关系变得这样糟糕,并且找出一些建议,使得关系有所改善。更重要的,应该让咪咪认识到她应当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好坏负责任,找出解决办法,别人的帮助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场谈话中,妈妈绝对不能表现出对任何一方的赞成和支持,如果她表示老师的态度是可以理解的,会使得女儿更加的愤怒,而完全拒绝听取妈妈的意见;如果她表示支持女儿,对老师的态度表示愤怒,女儿也不会很好地听她的改善建议。最好的办法是表达对女儿愤怒的理解。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很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尽善尽美,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缺点,让孩子懂得这种现实也是对她的一种现实教育。我们应引导孩子去考虑怎样通过自己的努力对形势有所改善,而不是被动地让环境及他人来适应自己的需求,妈妈可以这样讲:“我可以理解,这件事情让你很不愉快。也许我们可以想一想,怎么样做,可以让你自己不再遇见这样不愉快的局面。”这样可以把女儿从对老师的愤怒与敌对中引开,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使女儿从这件事中找到积极的动因。

□不要过高要求孩子?

成人主义是成人希望和要求孩子像成人一样思考、理解和行动,这种不现实的希望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认为自己微不足道,造成敌对情绪和反抗。妈妈:“把房间收拾干净再出去。”约翰:“我已经收拾完了。”妈妈:“你的书架还那么乱,别人会笑话的。”

对孩子来讲,你说话的那种腔调已经够受了,或者他认为自己已经收拾得很不错了。母亲站在自己的成人的角度要求这要求那,完全看不到孩子的成绩;孩子胡乱地搞一下,心想反正我已经照你说的去做了,你不就是要求我打扫一下吗,根本不管事情办到何种程度。因为孩子们的看法与大人完全不同。

约翰已处于少年时代,忙着交朋友,寻找自我,发现自我。收拾屋子对他来说太微不足道了,天天把屋子打扫干净对他来说毫无意义。认识到孩子对事情有自己的想法,这不等于我们因此而放弃培养他们的劳动习惯。但能够站在他们的立场看问题,可以使我们的语气与策略都更加有效和合理一些。

尊重孩子的成人总是这样说:“我想听听你对这件事是怎样理解的?”“让我弄清楚是不是理解你所说的。”如果我们肯丢掉成年人的认识框架,从孩子的眼光来理解他们的世界,并给予引导,我们就会使他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学到知识。如果我们站在成人的立场,用成人的思维方式为孩子分析问题指明方向,告诉他们应该如何去做,就会使他们怯于亲身去体验。如果我们坚持认为我们的知识渊博,滔滔不绝地向孩子们灌输,不失时机地纠正孩子的错误,我们就限制了孩子自己去积累知识。

我们用希望了解、希望倾听的态度与孩子们谈话,我们就是向孩子表示我们尊重他们的能力,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启发他们运用自己的思考与能力去探索,尽管成年人对孩子所做的许多事情认为不尽如人意,但是也不能显出不屑一顾的样子,成人主义的家长总是对孩子挑剔指责过多,要求过高。他们认为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而不是尊重他们,这样极大地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丧失自信。

一位美国的教育家对不同类型的家长做了这样的归类:

例如:4岁的安妮在帮妈妈浇花,把水洒了一身。家长的反应是怎样的呢?

假定者:“我就知道你要把水洒到身上,说不让你去浇,你偏偏要去,看看出问题了吧。”通过假定不让孩子去实践,阻止孩子从中学点知识。

搭救者:“别哭,我来浇完花,然后给你换衣服。”

解释者:“你不听妈妈的话,就办错事了,是不是?”

每当孩子出点问题我们赶忙去搭救、解释,我们这是在告诉他们,他们自己是不能照顾自己的。

指挥者:“别哭了,快去换衣服。”告诉孩子下一步该怎样办,实际上是否认他们的自立能力。

期望者:“我说不让你把衣服弄湿了,你还是把衣眼弄湿了。”这表明告诉孩子,他们辜负了我们的期望。

成人主义者:你知道你应把洒水壶拿直了,浇慢点,就不会把水洒到身上。你什么时候才能学会,你总是不听妈妈的话。我们告诉孩子,他们是没用的,我们要是早知道这点,就不让她干这个了。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对待安妮,才不致于落入成人主义的圈套里打击她的积极性,而起到鼓励她的目的呢?“宝贝,想一想如果你刚才慢一点,水还能洒到身上吗?现在衣服湿了该怎么办?”安妮想了一会儿,她自己会做出最后的结论的。这样安妮通过亲身经历和父母鼓励,学会了东西,知道了自己该怎样处理自己的事情,也知道了父母处理类似事情的态度。安妮对浇花这件事的看法可能发生变化,不论怎样这个变化是来自她的亲身经历。

■在孩子和父母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有效的自助家庭教育方式

这是一个9岁的德国小女孩英格在学校里写的一篇短文,讲的是她参加家庭集体会议的亲身经历:“我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为什么?我们有时候出现问题,可是我们又不愿意实实在在地说出来。部分原因是由于害怕,部分原因是觉得丢脸。大家全都是这样,包括我们的父母和我们这些孩子。一直到母亲说:‘我的心理医生对我说,如果大家愿意痛痛快快地说出心里话,那就应该举行一个家庭会议,在会议上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于是我们每人买了一个笔记本,在上面记下(我弟弟是在上面画上)所有其他人对他作错的事情。我们规定一个时间举行会议,每次会议结束时选出一个新的领导人,由他来办所有的事情。从那以来我们觉得情况好了很多。”

星期五下午18:30分,是英格的全家一起商定的会议时间,大家很快就会聚一堂。英格和她的弟弟彼得希望得到孩子喝的调味酒,而且在家中点上蜡烛,这样在家中营造一种轻松舒适的氛围,谈话是由小事情展开的,英格首先发言:“正如你们所说,我会太胖,但是你们对此什么也不做。爸爸和妈妈总是在我面前吃巧克力,而我只可以看看,我希望你们帮帮我。”全家决定制定一个卡路里表,到儿科大夫那里去咨询允许的饮食限制。比较单薄的小弟弟彼得也表示,他以后可以悄悄地吃巧克力。

母亲的话题是“零花钱”,因为英格认为80分尼的零花钱太少了,所以母亲问她:“你需要多少零花钱,你有些什么样的愿望想要实现?”英格谈了她的理由:“我希望有时候买点只属于我的东西,我还想秘密地买,买好后再给你们看。”但是英格又认为母亲把零花钱提到一个半马克太高了,她想要一个马克,如果她再觉得不够的时候,还会就这个问题在家庭会议上同父母谈的。

孩子们逐渐地向父母袒露了他们的情感要求,他们希望父母晚上要经常陪他们一起玩一会,父母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但同时他们也提出了对孩子的建议,即孩子要作到及时上楼、吃饭和洗澡。英格的一家人都很赞成这种交谈方式,这使父母与孩子可以轻松地畅所欲言,而且大家都乐于去实施民主作出的决定,家庭的情感沟通、家庭教育都收到了理想的成效。

这种作法就是心理学者所倡议的自助的家庭教育方式,他们认为家庭生活可能会使家人之间产生心理障碍与隔阂,但家庭同时具备一种积极的力量,应该主动而充分地利用它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比如说,母亲要面对繁杂琐碎的家务,而孩子不整洁更增添了她的负担;父母忙碌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却是孩子把他喜爱的摇滚乐放得震天响。这时父母也许会容忍下去,但这种作法不仅不利于孩子的教育,而且会让家长感觉到压抑,甚至觉得世界对他来说都是充满敌意的;那么,火冒三丈,大声地斥责或硬性地命令孩子,“你怎么把东西随便乱放!”“把音响关上!”这显然也不是明智的举动,而且会产生与孩子情感上的裂痕。——可以说,这两种作法都是消极对待问题的方式。

父母应采取一种积极解决冲突的态度和方法,让全家人都坐下来,在家庭会议和谐融洽的气氛之中,这样的提议无疑是具有建设性的,而且会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你知道,你能帮我买东西我感到十分高兴。不过你也知道,我们俩在整洁问题上有一些麻烦,你看,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呢?”以及,“我看,你爱大声地放你的唱片,这样好不好,我们协调一个时间,你下午可以将声音按照你的愿意开大一些,等我们下班回来,再将音量调整得小一些,当然这不包括你邀请朋友的时刻。”

心理学者诺斯拉特·佩塞施基安所从事的研究就是关于积极化解冲突,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地进行心理自助和沟通。他提出的解决冲突的典型方式包括五个阶段:距离和观察、调查、处境鼓励,语言表达、扩大目标。大体上来说,对于和自己发生冲突的人,在拉开距离的系统的观察和进行全面客观的调查以后,就可以对他的具体的积极行为当场立即予以鼓励,接下来尝试一种积极的方式与冲突对象实行语言交往,最后扩大到身体、时间和环境等更为广阔的领域。

因此,积极的沟通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受家长的言谈处事的影响,孩子对他所处的环境也能以主动和自信的姿态出现,能够从容而理智地解决问题。所以佩塞施基安建议,孩子从3岁起就可以加入类似于家庭会议这样的活动,其他群体成员所讨论的东西,尽管孩子还不能每一个字都懂,但是孩子已经注意到,发生了什么事,人们相互间怎样交谈,解决一个问题需要具有什么样的能力。

家庭会议的方式会涉及到家庭教育中很多具体而重要的细节,而这些可能是被教育的双方所忽略了的,如母亲表示,她的子女如果能够帮助她洗衣服和晒衣服,她会很高兴的,而孩子希望父亲在晚上回家以后,不要马上就打开他的文件开始办公。于是,对父母而言,把握了这些孩子所在意的细节,无疑有助于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孩子,而另一方面,这种深入的理解令孩子信任父母,更乐于接受父母的教育。

□把握“倾听”的教育方式

其实德国的父母还掌握了不少与孩子进行沟通的宝贵经验,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倾听的艺术”。雷纳先生和夫人每天在孩子入睡以前,都要留一段时间听孩子讲讲今天发生了哪些事请,于是很多时候孩子自己就会作出评价,哪些事情做得好,哪些事情做得不好。在叙述的过程中孩子逐渐习惯了反省自身,而家长也会对孩子的个性、待人处事有清楚的了解。雷纳先生认为,“作母亲的总是希望孩子对自己敞开心扉,有什么重要事情与我们商量,征求我们的意见。但是家长应该首先营造真心倾听的氛围,赢得孩子情感上的信任,才能与孩子达到无拘无束交流的默契。”

如此的交谈当中,他们会注意承认孩子感觉的合法性,但是这种理解并不代表着放弃教育,当孩子告诉父母说,他不喜欢邻居布劳恩堡夫人,“你说你不喜欢布劳恩堡夫人是因为她看上去不亲切,很少笑,对吗?可是另外一些事情你也许不了解,布劳恩堡夫人的心地很好,如果你对她表示友好,她会很高兴的。你们会和睦相处的。”而当孩子抱怨数学实在令他头疼,他也许是永远学不好了的时候,父亲会用平和的口气问孩子,“数学课是那么令你不愉快吗?我知道这确实很难。你会了一部分,难道你不想再试试吗?”这在承认孩子的感觉的同时,也鼓励了孩子去克服困难。

最富成果的谈话时机包括睡觉前,和吃饭时间。晚餐对德国人而言更是美好而重要的时刻,他们会在餐桌上讨论家庭问题,有些家庭甚至还会把电话摘下来,而有的家庭干脆订下晚饭规矩,谈话的人不许被任何人打断,这样每个人都有机会讲出自己的想法。根据教育者多年的调查研究足以表明,利用此时刻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效果确实大不一样,事实证明,如果孩子们在此时谈论的事情能够引起自己父母的兴趣与注意,他们自己会产生一种得到尊重的满足感。

此外,父母可以刻意选择一些时间和孩子聚在一起,这样他们就有了可以共同分享的情感经历,可以是一起外出去看电影,或是看一场足球比赛,也可以是一次郊游。在这样轻松愉快的过程当中,父母与孩子谈心就显得非常自然舒畅,此时展开一些诸如爱好、朋友之类的话题或是交流对彼此的意见无疑是合适的机会。“倾听”这种教育方式也可以充分起到心理暗示的作用。因为倾听对孩子来说是在表示尊敬,表达关心,这也促使孩子去认识自己和自己的能力。如果孩子感到他能够自由地对任何事物提出自己的意见,而他的认识又没有受到轻视和奚落,父母欢迎孩子的任何想法,尽管有时可能是错误的,这种体验有助于孩子勇往直前,对什么事情都问个为什么?怎么会是这样?这样可以促使他毫不迟疑、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先是在家里,然后在学校,将来就可以在工作上、社会中自信勇敢地正视和处理各种事情。

□沟通是一门艺术

沟通是一门艺术,有关的时间、地点、环境和方式都要考虑到。比如说孩子有时候希望在心理和情感上保留一些自己的空间,或者当他们感情波动很大,非常需要安慰而不是提问时,在这些场合身体语言似乎更为适宜,拥抱、抚摸,传达的是沉默而温暖有力的信号。还有一些家长觉得口头表露情感困难的时候,会把要表达的意思以书面的形式,写在信、卡片或是纸条上,这使它们加重了自身的分量,并显得更加真实可信。克勒先生擅长音乐,他就在歌声和乐曲当中诉说对孩子们的爱和期待。

有关的心理学家研究表示,许多家庭问题的发生,如家庭成员之间情感的疏离和冷漠、孩子性格心理上的缺陷等等,都与家庭中的沟通有关。就拿孩子的撒谎行为来说,很多时候就是有些孩子感到与父母处于不平等的地位,经验告诉他们,父母不愿意与他们共同探讨有些事该如何对待,而会对他们所犯的错误给以严厉的叱责,所以他们还是选择不把真话讲出来。

研究成果表明,成功的家庭沟通,应该注重以下因素:理解、关怀、接纳、信赖和尊重。理解要求父母子女双方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关怀不但要存于内心,更要切实付诸于行动;接纳要求考虑到每个人的个性,懂得欣赏人们身上的优点;信赖是要作到既信任别人也信任自己;而尊重是指尊重他人特别是孩子的权利,尊重他们的意见和选择。

因此,心理学家们的提议是,要建立一种积极健康的家庭沟通交流的关系,应该改变父母是决策人、孩子是接受者这样僵化的家庭角色的分配。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懂得进行角色交换,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可以对他表述的愿望予以积极的辩解。当孩子能够参与讨论家里的通常是成年人的问题时,他们才能够更好地理解父母,而父母一方面可以调动孩子的主动性,使自己清楚地认识孩子的才干,另一方面可以得到有关自己教育的反馈信息。

7岁的加比在一段时间里认定,在她和弟弟维尔纳的争执中,母亲总是偏袒弟弟,——这是孩子很容易产生的情绪,认为父母的关怀被弟妹分享而产生的不平衡的心理。母亲则希望加比在与弟弟的相处当中,应该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和举止,消除对别人的敌意,学会照顾别人,今后才能处理好与别人交往的问题。

但是面对加比的气恼,母亲并没有直接用道理来教训她,或是问她“为什么要跟比自己小的弟弟过不去”,而是郑重地对自己的两个孩子说:“我给你们提个建议,以后你们自己要搞好团结,我不干预,你们已经是有理智的孩子了。加比,你是不会在感情上伤害弟弟的,对吗?如果你们俩还不能团结,你们俩再来找我好了。”这样母亲就把一个关心者、照顾者的角色交给女儿了,在这以后加比和弟弟之间有了更加亲密的手足之情,母亲的提醒使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感受到自己是这家里负责任的一员,从而逐渐变得成熟起来。

有的时候家长看到孩子的问题,希望孩子可以主动地认识到,并真心地予以纠正,于是也让孩子来做一个决策者。父母来问孩子,“现在有这样的麻烦,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凯丽有两次参加朋友的聚会,既未在规定的时间里准时回来,也没打电话向父母说明。等她再次提出类似的要求时,父亲对她说,“有件事令我和你的母亲很担忧,就是在约好的时间里你没有回来,我们也没有接到你的电话,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你看应该怎么办呢?”因为孩子亲自参与对问题的决定,所以她会很自觉地按照要求去做。通过对一个现象问题的共同协商,父母最后想让孩子明白的是关于“信任”、“承诺”、“准时”等观念的重要。

在最新的一次家庭会议上,格林贝克全家人讨论了迪特的设想,他计划能够在一次周末的郊游中,尝试着发挥以往由父亲发挥的职能。他组织了地图上的漫游,宣布交通工具的出发时间,并且对准备的食品提出建议。父母和妹妹有时加以表决,以推动计划的进一步展开,大家还不断地在本子上记下些什么。到目前为止,家庭会议已经就庆祝节日、馈赠礼品、请客、旅游和购物等行动进行了安排,它已经成为全家人的情感和生活紧密联系的纽带。在这次会议里,父母对孩子的想法也有一些不同的意见,但他们并不急于提出批评。

因为他们认为,在这里,沟通是最重要的,而且,在家庭中对沟通技能、方法的掌握与学习,与孩子未来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紧密相联。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在家庭中学会了与家庭成员沟通的技巧,当他走入社会时,他也能很好地与人沟通。

■让孩子富有进取精神

比尔·布莱斯获得驾照借了一本有关机动车辆维修与保养的书,废寝忘食地学了起来,有时还打开自己汽车的发动机罩,看看它是如何工作的。她的妹妹朱丽娅前段时间参加跳绳比赛时,落到了全班同学的后面,这令一向都很要强的朱丽娅非常难过。于是,她暗下决心,争取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个落后局面。她专门前去文体用品商店,买了一条跳绳,利用自由活动的时间,连续练了好几周。俗话说得好,工夫不负有心人,如今,朱丽娅已成了全班跳绳跳得最好的学生。“比尔和朱丽娅进取心比较强,他们俩做什么事情都比较主动,”他们的母亲萨莉不无自豪地说,“我们很早就教他们俩学会自立,并让他们认识到,只要积极进取,敢于尝试,没有做不好的事情。”

在比尔19岁,朱丽娅18岁那年,他们的父亲建议他们在自己所上的那所大学的旁边,开设一个专卖酸奶的小店,通过经营这个小店,学会如何做生意。比尔与朱丽娅采纳了父亲这个建议,他们相信靠着他他们自己的那股闯劲,一定能够取得成功。几个月后,他们俩把平日的全部积蓄共计1万美元,作为办好这个小店的初期投资,用来购买更多适销对路的日用品。时至今日,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当初开办的那个小店,已经发展成为在全世界有1000多家连锁店的大公司。上一年,他们的连锁店的销售总收入高达8500万美元。

一些孩子每天花几个小时看电视,从来都懒得看一眼书,而且很少参加外面举办的活动。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也都有不少像比尔与朱丽娅这样积极进取的人。为完成他们的既定目标,他们甚至觉得每天的时间都不够用。他们的这种首创精神来自何处?

成功的孩子们时常都得到了他们父母的“助推起动”——这正是他们起步时所需要的。

□让孩子自己来做决定

在3岁那年,玛瑞蒂斯·威林汉姆便请求她的父母让她学习钢琴。到5岁时,她想加入橄榄球队。在初中阶段,她志愿参加了夏令营;在高中阶段,作为一名当地教堂的青年牧师,她帮助隶属于该教堂的人们革新生活。她的这项举动影响很大,并在后来上大学的时候因此而获得奖励。如今,年方20的玛瑞蒂斯·威林汉姆就读于范德比尔特大学,她还在当地的一所中学兼作辅导员。“我的父母教会我和我的弟弟巴瑞特做出合理的决定,”玛瑞蒂斯·威林汉姆说,“他们相信我们的判断力,而且从不强迫我们按照他们的方式做事。”

詹妮是玛瑞蒂斯·威林汉姆的母亲,她相信让孩子们自己来做决定,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在开始的时候,要他们自己所做的选择都比较简单——要穿哪件大衣,或者要吃哪种蔬菜,”詹妮说,“到了玛瑞蒂斯和巴瑞特上高中的时候,晚间是否外出的决定都由他们自己来做出。”

让孩子明白如何做出比较明智的选择,随后就应该相信他们的判断力。“开始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做决定的时候,我们的确也曾为他们提心吊胆过几次,但只要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合法的,而且不危及人身安全,我们都尽量不去干预。”詹妮动情地说。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相信他们自己,而且敢作敢为,那么你必须首先向他们表示出你相信他们。

□给孩子更多鼓励而不是财富

谁都希望自己的后代比自己活得更好,但倘若只是给他们现成财物,让他们坐享其成,那简直等于害了他们。我有一位朋友是家中的长子,他大学毕业以后,白手起家,靠着自己的一番艰苦奋斗,终于事业有成,财源滚滚。他的两个孩子自然也就拥有了一切物质财富——现金、小汽车、信用卡等,但他们惟一欠缺的,却是远大的志向。当他们上完中学之后,他们压根儿就没打算干什么事业,到如今,他们俩都是一事无成。当然了,我的这位朋友现在回想起当初让孩子坐享其成的做法,真是后悔不已。

鲍威尔·费尔德曼是《成功的孩子们》一书的作者,他的一段肺腑之言发人深思:“作为家长,你是孩子生活中最为强大的力量。你可以通过给孩子以鼓励,并对他们所取得的每一点儿成绩予以肯定和赞赏,来让孩子振作精神,拼搏进取,勇于创新。你不必总是对孩子的每种做法都表示赞同,但你应当让他们时时刻刻都坚信,你是他们前进途中的坚定支持者。”给你的孩子提供成功的机会——然后肯定和表扬他们为此所付出的努力。和孩子做些比较简单的游戏,或者给孩子买上一些玩具,让孩子通过做游戏或玩玩具,亲身体验到取得胜利的乐趣。当你和其他成年人聊天时,倘若孩子在场,你可以当着孩子的面,向对方夸奖孩子。你也可以通过鼓励年少的孩子表达他(她)自己的观点,来培养他或她的独立意识。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副教授迪伦·迈克林·伯德说:“一旦孩子认为他(她)们观点有价值,那么他(她)自然而然地就感到了自身的价值,他(她)的独立意识将越来越强。”通过多和孩子谈心,认真倾听他(她)内心的真正想法,你就更有可能了解他(她)的个性,并且知道靠什么可以激励着他(她)不断前进。倘若你不知道这些,那么你就会发现很难去“助推起动”他(她)。

□让孩子们学会赚得报酬

“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早日能够独立,”巴法利·弗雷德曼说,“那么你就应该教会他们如何去从事工作、完成任务并取得成绩。”

倘若孩子想要一件没有列入你的预算的玩具,你可以给孩子解释说家里没那么多钱来为他(她)买这件玩具,并询问他(她)是否能试着找个活干干,自己来挣这笔钱。也许他(她)可以帮报社送送报纸,或帮公司发发广告。如果你正在洗车,当然可以叫上孩子,让他(她)帮你一把。孩子通过亲自做些工作,方可知道只有付出劳动,才能得到报酬,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也不会掉下来馅饼。在孩子干活的时候,你可以提示他(她)如何才能把活干得更漂亮;但无论怎样,你都不能代劳,也不能当着他(她)的面,吹嘘你若要干的话,能干得多么漂亮。“让孩子做些工作的目的,”巴法利·弗雷德曼说,“就在于培养孩子勤劳的美德。”

理查德·列纳是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建议家长应当设法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理财中来,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组织能力,而且有助于让孩子及早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

□让孩子主动地从事积极有益的活动

玛丽娅·克洛伊建议家长限制孩子看电视及玩电脑游戏的时间。她说,这类活动只是让孩子被动地接受东西,不需要孩子的首创精神。倘若家长能够很快解决这一问题,那么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就会积极、主动地参加一些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活动。

□如何拓宽孩子的视野

倘若你不让孩子接触到外面的充满奥秘、多姿多彩的世界,你也就很难发现孩子有什么特别的兴趣和爱好,而孩子也难以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

得克萨斯州肯尼代尔的男童子军团长唐·雷尔十分善于组织童子军活动,他把男童子军的功勋徽章活动,看作是让孩子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宽孩子视野的最佳方式。男童子军的功勋徽章活动设置了多种项目,参加者在成人专家的帮助和指导下,一个接一个地参与到这些项目中。“他们不会对每个项目都比较擅长,”唐·雷尔说,“但一旦我们发现哪位孩子对某一个活动项目特别感兴趣,我们就鼓励他坚持下去。”

□及早发现孩子的特长与爱好

玛丽娅·科罗伊是一位老师,她对如何教育孩子进行过长期研究。一谈到教育孩子这个话题,她便深有感触地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别爱好,而在发现孩子的特别爱好方面,父母占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琳达·曼森在丈夫不幸病逝之后,独自抚养三个孩子,经济上比较拮据。她最小的儿子马克患上了气喘,很多时间都是坐在长凳上度过的,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却渴望参加体育运动。作为母亲,琳达·曼森不但没有反对马克参加体育运动,反而鼓励他坚持锻炼身体,并且为了能给马克买运动服,宁可省吃俭用。“如果孩子天生对某件事情感兴趣,那倒是我求之不得的。”琳达·曼森深情地说。到马克上高中的时候,他的身体已锻炼得很强壮,成了所在运动队的主力队员。如今,他和他的两位姐姐都已大学毕业,走上了各自的工作岗位,过着幸福、充实的生活。

□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孩子来说,也是如此。马克与贝尔·斯卡夫认为,你能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当斯卡夫一家搬迁到亚特兰大后,马克与贝尔·斯卡夫这两位作父母的,便常常带上他们年少的孩子米歇尔与埃米,前去参加当地社区举办的各种公益活动。几年之后,当马克患上心脏病时,贝尔成了妇女心脏病协会的一名会员,该协会隶属于美国心脏病协会。不久之后,由年仅17岁的女儿埃米倡议的全美第一个青年心脏病协会宣布成立。在该协会成立的第一年中,其会员就达到了137位,比妇女心脏病协会的会员还多。

作家费尔多曼称,孩子的可塑性最强,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大都喜欢模仿周围人们的言行举止。她总共抚养了10个孩子,当这些孩子们在一个积极的环境中长大成人之时,他们发现了参与的价值。

谁都希望在自己孩子的身上,看到独立、创新、进取等优秀品质。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之后,能够成为一个富于进取、乐于助人、勤奋节俭、有益社会的人,那么现在就是播下能把你的希望变为现实的种子的最佳时机。

□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只要稍微注意一下自己对孩子的言谈,就会发现很多下定义的反面词语:“你怎么这样自私?”“你真是太懒了。”“你从来就不会照顾好自己的物品。”“你总是马马虎虎。”……孩子们有没有这些毛病呢?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并非捕风捉影。但这样说有没有好的效果呢?没有,相反只能起负作用,尤其当父母经常地将这些“负”定义扔到孩子头上时,负作用就更大。其中最主要的负作用就是损伤孩子的自信心。

激发一个孩子改善自己行为的最终目的是鼓励他认为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好孩子,在这一基础上,我们才能要求他摒弃不良行为,力求上进。如果我们急于给他下结论,使他相信自己不可救药,又怎么能够振作孩子的上进精神,改善他的行为呢?父母在与孩子交谈时,一定要注意到自己的话可能对孩子产生的效果,看看是否有负效果。“快点,布鲁斯,再不穿好衣服就要迟到了。”“你给我穿,我不会。”“你当然会穿,只是太懒了。”“不,我不是懒,我不会穿。”“你都5岁了,应当会给自己穿衣服了。”“我不到5岁,我刚刚4岁半。”“你看莎莎不到4岁已经自己会穿衣服了。快点,不然我们会晚了。”“我不在乎。”妈妈只好来亲自动手:“你这样无理取闹,我不喜欢你了。”“我也不喜欢你,我讨厌你。”

谈话进行到这一步,妈妈已经是张口结舌了。当儿子说出“我讨厌你”时,去打他吗?对他讲:“你不能这样说,你不能讨厌我?”这样显然不会有效果而且也可笑。当然孩子这样讲也并非意味着他真的讨厌你,但做父母的还是不愿意听到孩子讲这种话。尤其是当父母认识到自己在“一步步地协助”孩子讲出这句话时,会格外气恼。

不断催促孩子穿衣起床不是一件愉快的事,考虑到怎么做才有效果,我们或许会做得明智一些。想想这句话:你当然会,你就是太懒!“孩子听到的是对他的负面的定义,会喜欢吗?当然不会。会不会因此而反弹,要做出个好样子来证实妈妈的判断是错误的呢?如果妈妈对孩子很少用这样的”负“定义,孩子可能会用好行为来反击,但如果经常使用这样的语言,激起的是愤怒和叛逆的心情,却不能从行动上看到好的效果。更可能的倒是坚持做一个”懒孩子,看你如何。

接下来又授予把柄,给布鲁斯留下争辩的余地:“你都5岁了,你应当会给自己穿。”“我刚4岁半。”他说的没有错,父母即使着恼于他的抬杠,也不好驳回。“莎莎不到4岁已经自己穿衣服了。”这恐怕是孩子们最反感的话,拿别人来同自己作比较。同比自己小的孩子比并不能使布鲁斯感到骄傲,不如莎莎使布鲁斯自惭形秽,引起他强烈的反感,他会说莎莎同我没有关系,拒绝看齐。

最后妈妈还是给布鲁斯穿了衣服。经过一系列交锋,妈妈终于妥协了,试想布鲁斯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

□机会是自己获取的

母亲为兰兰创造各种有利于成长的条件,但兰兰并不积极配合。怎么办呢?兰兰的妈妈想到一个主意。最近兰兰的妈妈开始了一个实验。在她看来学校对孩子们的素质培养不够,尤其在对孩子们的自主精神、独立精神和创造性上缺少有效的鼓励,另外由于家家都是独生子,目前居住环境也将家家户户隔离,孩子们之间在课余缺乏相互交流,形只影单,这也是他们沉溺于电视节目中的原因之一。鉴于此,妈妈在周末组织了一个松散的活动团体,让来自不同学校的孩子们聚集起来,请来不同方面的辅导员指导他们活动。妈妈创办这一活动的起因便是为了帮助兰兰,这一点兰兰也清楚。她十分喜爱参加这些活动,因为这些活动以玩为主,又有一些平时自己玩所不具备条件的内容。但如果妈妈不提她也不会主动要求招集活动,就像这次在奶奶家,她居然会一心一意要看连续剧录相带,而完全没有表现出渴望参加明天的活动的愿望。似乎一定都要有人来请她参加,而决定都在她的取舍之间。兰兰的生活中有太多的好机会,因此她并不珍惜。而参加活动的其他孩子们却十分踊跃,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妈妈相信如果她对兰兰说第二天有活动,她会来的,但妈妈希望看到更大的热情,希望她能珍惜这样的机会,而不是用一种理所当然可以享受的态度来接受它。妈妈的解决方法就是让兰兰意识到这一切不是理所当然地提供给她的,只有当她表现出足够的主动性和热情时,她才有资格享受这一活动的乐趣,并从中得到素质上的提高。在上一次聚会中,孩子们对表演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她们穿上漂亮的服装,“白雪公主”“睡美人”在假设的舞台上穿梭往来,有的扮公主,有的扮皇后,有的扮侍卫,演得兴高采烈。有的家长提议让孩子们选择一个故事,充分阅读,然后分派角色,自己写出剧本来,再出演。这样无疑可以促进孩子们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妈妈对此十分赞成,原来她想让兰兰来联系、组织这件事,但现在妈妈有了别的想法。她打电话给另一位小朋友,将此事交给她来组织。她知道兰兰知道此事是会“义愤填膺”的,但这样能让她明白好的机会是要去争取,而不应是扣门等候的,今天如此,将来更是如此。看到这一点,她或许会迈进一步,不再对机会毫无感激之情。

人们对自己珍惜的事情和东西往往会利用得比较充分,因而获益的更多。因贫苦而失学的孩子一旦有机会读书,常会有惊人的表现,这并非是因为他们比其他孩子聪明,主要是因为他十分珍惜读书的机会。对于生长条件比较好的孩子,我们当然不能给他们创造贫穷的环境,让他们经受历练,但我们有责任让他们理解好的生长环境之可贵。

孩子们知道父母爱他们,愿意将世界上最好的机会提供给他们,这种认识使孩子有安全感,这对他们在情感上的健康成长是非常必要的。但同时,我们应当让孩子认识到父母的爱是应当受到尊重的。当父母在爱的鼓励下殚精竭虑为孩子创造尽可能好的发展空间时,孩子有责任积极配合,极尽探索,否则父母不可能无限制地去做无效功。

一个人的成功往往在于他善于利用各种机会充实提高自己:“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给孩子提供机会固然重要,让他懂得机会之珍贵,进而学会主动获取机会这样才能为他的成功备好取之不尽的源泉。

■把坚定的自信植入孩子心中

自信心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无论在智力上还是体力上,或是处世能力上,都有着基石性的支持作用。一个缺乏自信心的人,便缺乏在各种能力发展上的主动积极性,而主动积极性对刺激人的各项感官与功能及其综合能力的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人的记忆力。据科学研究,一般人的记忆功能只利用了人的记忆潜力的千分之一,而大多数人都认为我们的记忆水平已到头了,不可能再记得更多了,主观上的松懈,使得记忆神经缺乏刺激,因而与人类所应有的记忆水平相距甚远。

如果将一个学习成绩较差的班级的学生当作学习优秀班的学生来对待,而将一个优秀学生的班级当作问题班来教,一段时间下来,你会发现原来成绩距离相差很远的两班学生,在试验结束后的总结测验中平均成绩相差无几。原因就是差班的学生受到不明真相的老师对他们所持信心的鼓励(老师以为他所教的是一个优秀班),学习积极性大长,而原来的优秀班学生受到老师对他们怀疑态度的影响,自信心被挫伤,致使转变学习态度,影响学习成绩。

信心就像人的能力催化剂,将人的一切潜能都调动起来,将各部分的功能推动到最佳状态。而高水平的发挥在不断反复的基础上,巩固成为人的本性的一部分,将人的功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准。一个人的成长路线如果是沿着这样的积极上升式行进,可以想像其积累效果是十分可观的。在许多伟人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超凡的自信心,正是在这种自信心的驱动下,他们敢于对自己提出高要求,并在失败中看到成功的希望,鼓励自己不断努力,获得最终的成功。人才辈出的国家里,在那些伟人、名人身上我们同样可以找到自信的催化作用,而且在我们周围的优秀人才身上,也不断放射出自信的光彩。

在如今国际大交流的时代,美国作为本世纪涌现出来的最具实力的经济大国,在民族素质上也自成一派,为世界各民族提供了学习与借鉴的榜样。我们都知道美国是一个移民大国,吸引各国优秀人才是它经济、科学、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但美国自身在短短几百年历史中所形成的一些特有的民族特性,在美国的经济发展中起了不可忽略的主导作用。这里我们重点要谈的是它作为一个民族所表现的强烈的自信心。这种自信心已渗透于美国教育的各方面,又反过来促进了民族优良文化的发展。在美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这一点。

在美国体育不完全是一个锻炼身体的手段,它可以教会人如何迎接挑战,能有几项出色的体育成绩是令人羡慕的目标。美国家庭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参加社区组织的垒球队、足球队、排球队等等体育活动,做教练的常常是学生家长,而每次比赛家长都要参加助阵,或做比赛服务,像医药护理、输送饮料等。体育项目或其它体力游戏上所锻炼出来的勇气、自信及胆大心细的作风不仅只在体育上有所表现,也影响到他们日后在事业中的所作所为。美国华尔街证券交易所中最好的经纪人往往是运动员出身,这不单单是他们拥有一般人所没有的强壮的体魄,得以应付高强度的精神紧张,而且在心理素质上得天独厚,反应迅敏,自信而有魄力,敢于做决断,理所当然地满足了这项工作的职业要求。

在美国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许多的课题选择机会,要求学生自择题目,自组程序,到图书馆、试验室和博物馆做调研,完成课题研究,而在家庭中,父母也尽量提供机会,帮助孩子自己解答问题。这与中国有很大区别,教育效果也极不一样。比如,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学习几乎都遇到一个问题,当指导老师要求研究生自选题目时,中国来的学生会束手无策,不断向老师挖情报,以便找出一些线索,否则便不知所措。这里显示了不同教育理论所导致的差别。我们希望自己的后代是有头有脑,会独立思考的人才,但没有自信心的支持,很难培养出真正独立、有开拓精神的人才。

美国教育专家认为,在孩子的出生阶段,在婴儿的幼年时期,面对着大千世界,他们常常感到束手无策。但是,仍然有勇气进行各种尝试,要学习各种方法,以使自己适应,使自己能够融入这个世界中。但是往往在这个时候,作为成年人,我们常常不是帮助他们来尝试融入这个新世界,来学习他们不懂的东西。而是给他们设置了许多障碍,因为我们怀疑他们的能力。因为在我们的偏见中,我们认为只有在某一个年龄阶段才能做某一种事情。比如一个两岁的孩子,如果帮助我们收拾桌子,当他手中拿到一个盘子的时候,妈妈会很快地说:“不要动它,你会打碎它的。”这样你可以保存好那个盘子,但是你的举动在他的信心上投下了阴影,而且推迟了他的某种能力的发展,或许你阻止了一个小天才的产生。大人们常常不经心的向孩子们展示自己多么有能力、有魄力、有气力。我们的每一句话像:“你怎么把房间搞得这么乱?”“你怎么把衣服穿反了?”这类话都会向孩子们显示他们是多么的无能,是多么的缺乏经验。我们这么做就会使他们慢慢地失去了信心,失去了自己努力去探索、去追求、去锻炼自己的自觉性,忘记只有通过各种锻炼和闯荡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作为家长我们常常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概念,认为孩子到了某种年龄,才能做某种事情,否则的话,他就是太小,太缺乏能力,不能做这类事情。但是往往孩子在那个时刻是可以做得很好的,我们却人为地推迟了他们学会本领的时间。并且最关键的是我们经常对孩子指责、抱怨,要知道这恰恰是使孩子失去自信心、进取心的做法,只不过我们没有及早发现罢了。

□如何去鼓励孩子的自信心

我们所应当注重的是,当孩子犯错误,或试做一件事情没有成功的时候,我们应该避免用语言、用行动向他们来证明他们的失败。我们应该把事情和做事的人分开,在我们的脑子里,我们必须清楚,做一件事情失败了只是说明这个孩子缺乏技巧,这种技巧有时是因为父母没有很认真地传授,而丝毫不该影响孩子本身的价值。我们应该培养孩子敢于犯错误,敢于失败,同时并不降低他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力。孩子和成人一样有勇气去犯错误,去纠正和改正错误。敢于犯错误和改正错误是同样珍贵的。对于家长来讲,我们自己就不能泄气或失去信心。要想鼓励孩子最重要的两条是:第一,不要讽刺他们,使他们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第二,不要过分赞扬他们,以免产生骄傲情绪。同时我们还要知道,如何去鼓励孩子的自信心。

学会适时鼓励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一个做家长的都要仔细地研究与思考,如何去鼓励孩子,养成经常反思的习惯。孩子的自信程度是表现在他的行为中的,如果孩子缺乏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对自己价值的信任,那么他所表现出来的就是缺乏效率,缺乏积极主动性,他不会通过积极参与和贡献,来寻找自己的归属感。没有自信的孩子会很轻易地放弃任何努力,表现出自己是无用的,而且有时还故意做出逆其道而行之的事情,这样做的原因是他认为自己是无能的,不能做出任何有意义的贡献,是没有价值的,那么还不如做些恼人的具体事情起码能得到别人的注意。家长主观而不问青红皂白随意训斥或打骂孩子,是最容易挫伤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的。鼓励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能让孩子得到一种自我满足,即自尊感和成功感。

英国教育专家认为,要发现鼓励自己孩子的最有效的方法,最重要的一点是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孩子,透彻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方法也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我们的家长花时间去找到这种不同处。一个比较广泛的界线是我们不能让孩子终日围绕着一个话题,“我到底怎么样?”不能够对孩子说这些话,使他们试图决定自己是否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孩子应将幸福掌握在自己之手,相信成功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从根本上鼓励孩子的自信心,应帮助他们发现自己对周围的环境以及整个大局势能够做出多少贡献,由此找出自己的位置和重要性。我们讲述这些道理,就是想让所有关心下一代的人们有意帮助孩子,使他们懂得他们是整个社会集体的一分子,他们所做的一切都与整个社会息息相关。他们可以做出贡献,可以与别人合作,可以参与,可以帮助他人变得更好。鼓励的重点侧重于使孩子认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部分,是队伍的一部分,是家庭的一部分;而赞扬更侧重于个人,个体本身。用鼓励的方法,我们可以教育孩子人生的真正乐趣在于使我们周围感觉到我们的存在,由于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好,更强壮;鼓励使孩子认识到,他们无须变成一个完美无缺的孩子,只要他们肯于尝试,他们就会感觉到无穷的乐趣,这样才能塑造完整无缺的自我意识。

在美国公众教育中,有一个日益壮大的趋势就是要建立各种各样的课程与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大多数教师都同意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自尊是最重要的教学育人的一个方面。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在失败的时候,常常会对自己说:“你看,这下可彻底摔了一个大跟头。”或者说:“你看,你做不了这件事吧!”或者是“你真是笨蛋,怪不得没有人喜欢你。”而在我们用鼓励法教育成长起来的孩子们却应该学会接受失败和错误,成为做人的一部分。他们应该习惯地对自己说:“这次我失败了,但我还有另外的机会。我知道我是可以成功的,下次我一定要努力。每一个人都会犯错误的,我的朋友懂得那些,他们仍会喜欢我的。”有这种自信心的支持,我们的孩子才能做到百折不挠,自强不息。

美国家教专家认为,从早期到婴儿时期,我们就应该鼓励儿童,帮助他们确立一种信念,只有通过成就,通过努力才能找到在家庭、社会中的地位。

7个月的芭芭拉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每一次妈妈把她放在游戏床里面,让她自己玩,她就会发很大脾气,在游戏床里面拼命地踢,拼命地叫,有时脸都会叫得发紫。芭芭拉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脾气呢?如果妈妈不在房间里,那4个大一点的孩子中的一个就会来哄芭芭拉玩,不到困得不行的时候,芭芭拉不会被放到床上去睡觉,而每次她稍微有一点动静或刚刚醒来,妈妈就会守在她身旁。芭芭拉每次看到妈妈在身旁,都会非常地高兴,似乎更有安全感。

妈妈认为芭芭拉是一个非常幸福的孩子,唯一的缺点是不能独自玩耍。但是从心理学家的角度来看,芭芭拉却是个缺乏他人鼓励的孩子。因为她认为只有当有人在哄她的时候,自己才会有地位,否则的话她就没有地位。她不知道当没有人来照顾她,来哄她的时候,她如何能够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教孩子在精神上自给自足

一个完整的人第一个根本要求就是需要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人,我们在这里讲的自给自足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一个孩子需要学会怎样照顾他自己,这个过程是从他一出生就开始的。芭芭拉所需学习的是如何自娱自己,如何能够不被周围的关注所支配。妈妈非常地爱芭芭拉,但是她的做法是过分地保护了芭芭拉。从妈妈的行为里,芭芭拉学会了只要一哭就可以引起妈妈的注意力,享受妈妈的专注的爱。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母亲,妈妈应该在每天中留出一段时间让芭芭拉自己照顾自己,给她一些玩具,如果她还是哭的话让她去哭,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地培养她自给自足的能力。当然让孩子去哭对母亲来说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但如果母亲想一想,只有这样做才会使芭芭拉成为真正的幸福的孩子,就不会觉得让她哭是件多么痛苦的事情了。一个只有得到别人注意才高兴的孩子,不是一个真正幸福的孩子。真正幸福是不能依靠别人的注意得到的,它产生于自立的活动中。

3岁的帕蒂在看妈妈摆吃饭的桌子,她拿起了一瓶子牛奶,想帮着倒进玻璃杯里,妈妈很快地抓住了瓶子,非常慈祥地说:“不,亲爱的,你还很小,这件事你不能做。我会自己倒牛奶,你可以帮我把餐巾摆上。”帕蒂看着妈妈亲自去倒牛奶非常地失望,她不高兴地离开了餐厅屋子。

孩子们在生命的初始阶段都有非常强烈的与生俱来的勇气,非常积极地想去做他看到别人在做的事情,假如帕蒂真洒了一些牛奶,但是和她的自信心比较起来洒些牛奶是太渺小的事情了。帕蒂有勇气去试着做新的事情,那么妈妈应该表现得对她有信心,从而给她以鼓励。如果牛奶洒了,帕蒂会觉得自己失败了,那么母亲需要给她更多的鼓励,这时候妈妈应该表扬她的勇气,把洒了的牛奶擦干净,鼓励地说:“再试一下,帕蒂,你会成功的。”

帕蒂一定会很高兴。因为她受到来自妈妈的鼓励,她的自信心在这点滴的日常生活中逐步成长起来。

美国教育专家克劳迪娅认为,我们应不断地培养孩子们的独立自主能力。我们应当在他们一出生时就开始这样做,并持续到他们成人为止。生育一个孩子是十月怀胎的事,而培养一个孩子将会用一生的精力。在我们的孩子生长的每一时刻,我们都要向他们灌注必要的养分,适时地鼓励孩子是我们给他增加信心和信念的一种有效方式。我们相信自己的孩子会茁壮成长,我们应当带着这种态度去解决和处理儿童成长时期的每一个问题。我们的孩子需要我们尽全力帮助他们,发展和保持这种勇气。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犯了某种错误,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果,不要灰心和气馁,应当把注意力转到如何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如何能使方法更有效率的方面去。作为父母,我们应当不断地鼓励我们自己,增强自己的勇气,坚持不懈地去鼓励和教育我们的孩子。当我们发现自己有些方法失效了,或者自己做得不好,而感到气馁的时候,应该提醒自己,去回忆过去曾经成功过的经验,回忆成长的过程,使自己重新鼓起勇气。要记住,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是建立在自己的强项上,而不是建立在弱势上,我们也应该谦虚地承认,作为成人我们也会做错事的。我们应当承认我们的错误,同时不应该感到个人的价值受损伤。

总而言之,应该记住我们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不断地改善自己培养孩子的方法,并不是为了某一天某一夜就达到尽善尽美,而且尽善尽美也是不可能达到的境地。应当在孩子身上不断地注意他一点一滴的改善和进步,当我们看到这些,哪怕是极微小的进步我们也会很欣慰。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会更增强我们自己的信心,相信能够继续帮助他们做得更好。在我们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很多不妥的办法使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打击,例如:批评他们,嘲笑他们,做些负面的评价,或者为他们做所有的事情,都会不同程度地使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打击。

□赞扬也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培养、鼓励孩子的自信心,要注意方法与时机,有的方法看似鼓励,却因使用不当,起到负作用。例如有时对孩子进行赞扬反而会打击他们的信心。你可能会感到非常奇怪,怎么赞扬孩子反而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呢?难道包括成人在内,我们不都是用赞扬之声来鼓励人们做得更好吗?但是这不是耸人听闻,赞扬同样会损害孩子的自信心的树立。克劳迪娅分析了这样一个场景:

史密斯太太走到她11岁女儿的房间,看见女儿已经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而且正坐在桌子旁边,很安静地做作业。妈妈禁不住内心的喜悦说:“真是个好孩子!我甚至没有要求你去做这些,你却做了,你简直太好了。我太爱你了,因为你很自觉地打扫了房间,并且是在没有要求的情况下。”

女儿听了这番赞扬,并未绽开欣喜的笑容,只是用怀疑的眼光审视了妈妈一下,客客气气地说了一声“谢谢”,又低头去做自己的作业。妈妈不禁有些奇怪,不知自己说错了什么,又总结说:“孩子大了,摸不透她在想什么。”

那么这句话有什么问题呢?因为史密斯太太告诉自己的孩矛,她是太伟大了,她非常地爱她。这些都是孩子们需要的和爱听到的话。但是有一点我们需要考虑的就是孩子怎么样来理解这些赞扬?试想史密斯太太的女儿会不会把妈妈的赞扬理解成这个样子:“噢,妈妈之所以爱我,是因为我打扫了房间,并且很努力地做我的功课,那么如果我没有这样做,她是不是还会爱我呢?”让我们再来看一看,这样的赞扬会对孩子自己的认识有怎样的长期影响。孩子可以得到这样的印象,那就是他自身的价值完全依赖于他们怎么样做能够满足妈妈或其他什么权威人士的要求。自己怎样努力才能得到别人的赞扬,如果赞扬了他们,他们的个人价值就会上升,但是如果他们的房子非常的乱或做了其它错事,妈妈就会斥责,而他们的个人价值和在妈妈心目中的地位就会下降。如此发展下去到孩子成年,走入这个快节奏的竞争世界上,他将如何发展,如何表现自己?他适应这个世界的能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别人如何评他。当别人赞扬他,告诉他,他做得很好时,他的自我感觉良好的意识就会上升,工作更努力,但是当别人告诉他做的某件事不对,或者忽略了某件事情没有因此而赞扬他的时候,他的自我评价就会极度地低沉,这样他就会生活在一种有缺憾情绪的剧烈波动中。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

对弗雷德·爱泼斯坦来说,学生时代的经历令他终生难忘。

他站在黑板前听写,引起同学们的哄堂大笑。老师厉声说道:“弗雷德,看看你都写了些什么!”那时,爱泼斯坦就读于河谷小学一年级。二年级后,弗雷德的学习状况更糟:不管怎么努力,他都弄不懂简单的算术——甚至连理解2+2也有困难。

上三年级时,他父母的忧虑与日俱增,他母亲常苦着脸问:“弗雷德会落到什么地步?”他的双亲均是成就卓著的科学家。他的父亲约瑟夫毕业于耶鲁大学的耶鲁医学院,是一位颇有建树的精神病医生;他的母亲莉莲是一位社会心理学工作者,并且已获得了硕士学位。他的哥哥西蒙和弟弟艾布拉姆,也都是好学生。

弗雷德学习非常刻苦,可成绩总是勉强及格。他渐渐地失去了信心。为了躲避同学的嘲弄,他时常装病。然而,进入五年级,他幸运地遇上了一位好老师。他的老师赫得特·墨菲改变了他。一天课后,墨菲老师把他叫到一旁,拿出了他的试卷,弗雷德惭愧地低下了头。但墨菲老师却没有责怪他,而是和蔼地说:“我知道这些题你都会,你愿意重新再做一遍吗?”弗雷德默默地点了点头。墨菲老师让他坐下,用卷子上的每一道题逐一向他提问,弗雷德则以口头方式进行回答……“你都答对了!”墨菲老师高兴地说,他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笑容仿佛能驱散一切黑暗,正是这慈祥的微笑照亮了弗雷德的心。“我就知道你都能答对。”他随即将弗雷德的成绩批改为全对,从而使弗雷德避免了留级的厄运。不仅如此,墨菲老师还教弗雷德如何利用已掌握的词汇去记忆新的单词。墨菲老师不仅对弗雷德耐心帮助,而且总是给予热情鼓励。他曾对弗雷德说:“你很聪明,孩子。我知道你将来一定会前途无量,我对此充满了信心。”

弗雷德下定决心:绝不辜负老师的期望,绝不能向困难低头。这时,弗雷德惊奇地发现,自己似乎具有出众的才能,许多久远的往事竟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脑海里,自己甚至能够清楚地回忆出过去三四周内的天气情况及每顿饭吃了些什么。进入初中后的第一年,弗雷德终于将自己的才能首次展现在同学面前,他竟一字不差地背诵了林肯总统的《葛底斯堡演说》。他成功了。

弗雷德的父母请一位心理学家给他测试智商,结果令他们大惑不解:弗雷德的得分相当高。

伴随着读写能力的提高,弗雷德参加了学校话剧团的演出。凭借其超群的记忆天赋,他在背诵台词方面表现得颇为突出。与此同时,他在理科方面的学习成绩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不仅使他坚定了信心,也使他萌发了一个伟大的梦想:长大后献身科学,像父亲那样做一名医生。

初中毕业后,弗雷德考入霍尔斯特中学去读高中。在高中毕业时,他又被授予了优秀毕业生称号。由于该校校长的推荐,弗雷德进入了位于马萨诸塞州沃尔瑟姆市的布兰代斯大学。

1963年春,弗雷德获得了纽约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

弗雷德目前是纽约大学的小儿神经外科中心主任,是位世界一流的外科专家。由他开创的包括脊髓移植与脑瘤切除在内的多项外科技术,已使许多病人获得了新生,而这些疾病在原来则被认为是无法用手术治疗的绝症。

弗雷德很想念那些曾经给他关心帮助的老师和朋友。去年,在他的专著《生活的馈赠》出版之后,他将此书寄给他早年的恩师,现已退休的墨菲先生。在书的扉页上,弗雷德满怀深情地写道:“送给墨菲先生:您永远是我最敬爱的老师,我将永远铭记我在河谷小学读五年级时您所给予我的关心与帮助,您的热诚与善良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

这位墨菲老师对自己学生所做的一切,最大的特点是鼓励,然而,鼓励所产生的力量却是神奇的。

□鼓励孩子走向成功的巨大信心

其实,说破了,鼓励是简单的。有时甚至仅仅是一句话,一个赞美,一次交谈,一个短暂的拜访。但是,这看似简单的一个鼓励,却显示出教师高超的教育艺术与博大的胸怀,更重要的是,能激发被鼓励者巨大的自信心。

一个人的自信心的强弱是他能否获得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不仅仅是英国,欧美诸国均注重儿童自信心的培养,我们常常在欧美的文艺作品中读到这样的话,“孩子,你能行!”这是鼓励孩子充满自信,尤其在处境困难的时候,自信心显得十分重要。英国家庭教育的重点之一,就是保护并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英国的父母不娇纵孩子,不主动替孩子做事,其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孩子的自信,从而增强他们独立做事的能力。英国人对自己的孩子的关心看上去是冷漠的,甚至有些“残酷”,但他们的目的是明确的。要知道,日常生活中的意外伤害是随时随地存在的,有些磕磕碰碰的事情是不可避免的,对孩子来说,有些时候应该不逃避各种危险,而应该学会去面对、去忍受,因为长大之后的生活环境需要忍受的东西更多,因而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和自立能力是为了他日后更好地工作、生活。英国人认为,一个碰伤的膝盖是容易治愈的,而受了伤的自信心和没被开发出来的勇气是终身难以实现其真正的作用的。父母不必事事包办,许多事情孩子自己完全可以做得很好,应该放心让他们自己去做,让孩子们认识到“我能行”,这才是最重要的。许多父母总是以“你还小”为理由,拒绝或阻止孩子的独立行为,这无形中伤害了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喜欢做新鲜事情并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有的时候大人做什么孩子也会跟着做,这时应该鼓励他并在做事的过程中传授知识,而不是去阻止他,打击他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例如当饭后妈妈收拾桌子时,大多数孩子会主动跑来帮助妈妈,而大多数的妈妈则会夺下孩子手中碗碟,然后说:“孩子,你还小,会把这些东西摔坏的。”甚至大声地训斥孩子做了不该做的事情。这种情形一次次出现,孩子的积极性会受到严重打击,他们真的认为自己非常弱小,自信一点点被清除掉,天长日久,他们再也不会主动做什么,懒惰随之而来。许多父母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犯着使自己的愿望不能实现的错误。一方面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出色的人才,另一方面又不允许孩子用不同的方法去发现自己的能力,培养自信心。这类父母做的一切恰恰与其愿望相反,他们限制了孩子的发展,打消了他们主动做事情的积极性。

大多数英国人都懂得用鼓励和表扬的方法去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而且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不失时机地鼓励和表扬孩子,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扶植孩子的自信,使他们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怎样做。大人在教育孩子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事先假定孩子什么也不做,什么也做不好,所以事事都会阻止他们自己做,都要替他们做好。殊不知,这么做的结果是使孩子慢慢地对自己失去信心,失去了自己努力去探索、去追求、去锻炼自己的自觉性。这样,大人们也忘记了只有通过各种锻炼和磨炼才能使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的道理。英国人都在努力避免这样一种先入为主的错误,他们是用激励的办法去促使孩子主动做事情,而不是以年龄划线去阻止孩子做某件事情,英国的儿童5岁便入小学读书,比其他国家的儿童入学年龄都小。“你能做好”是英国父母大脑首先设定的一个前提,他们认为孩子和大人一样能把事情做好,孩子随时随地都应该学习生活的本领,尽管他们可能学不好或者做错事情。但其中的道理和大人学习做事情是一样的,有成功也有失败,不能因为失败而影响孩子自身的价值,关键之处在于孩子是否敢于失败,敢于面对失败,同时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要受到影响。所以应该鼓励孩子主动做事情,既不能打击孩子,也不要过分表扬。因为过分的表扬容易使孩子产生骄傲的情绪。总之,适当地对孩子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孩子得到一种自我满足,增强自尊感和成就感,从而不断加强他的自信心和自信力。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总是让孩子明白,你无须做一个完美无缺的人,每个人都有不足,这一次没做好还有更多的机会,只要肯下功夫,努力尝试,你就会感到其乐无穷。英国人就是这样将孩子的自我意识塑造得完美无缺。这是英国人那种十足的自信和超乎常人的民族自豪感的构成原因。

□不要让爱阻止孩子的成长

我的一个朋友曾经去英国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他看到过这样一幅图景。去加勒比海的豪华游轮的乘客开始陆陆续续地上船了,人人都背着旅行袋,兴高采烈,在佛罗里达的阳光下,显得健康而有朝气。在这群游客中,有一家人吸引住了我的注意力。这是一对夫妇带着四个子女,孩子们都是中学生的样子,其中一个女孩令我不得不多看几眼,她是跛子,而且跛得很厉害。让我感到触目的不是她的残疾,而是她背上背着的大包袱,显然包袱里面是她的旅行用品,如果她是一人旅行,倒也不为怪,怪的是她身后的兄弟个个人高马壮,他们轻松地背着自己的背包,很坦然地跟着姐姐后面跨上船来,再看父母也丝毫没有要照顾这女儿的意向,我不觉很为这女儿叫屈。如果不是碍于她的家人在旁,很可能要去帮忙了。

这件事在他脑海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初始时,认为美国真是人情淡薄之极,连家庭之内都无互相照顾之情,若是在我国,即使是素不相识的路人,公益心强一些的,恐怕也会援手相助,何况家人。

我们在这里谈的是自信,一个人的自信最重要的支柱是什么呢?是相信自己有实现自己目标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首先从自立能力的培养为起点。美国家庭注重对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反对过份保护孩子,一方面过份保护会使孩子失去锻炼、成长的机会,另一方面过份保护也使孩子感到能力缺乏,因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对于一个有残疾的孩子,自信心更加容易受到伤害,一个连自己的起居都不能照料的人还能谈得上其它吗?试想,如果上面例子中的家庭,对女儿施行特殊照顾,生活起居样样帮忙,尽量避免她在体力上的不便,这样虽然满足了父母及兄弟姐妹对自己的亲人的不幸予以补偿的渴望,对她表现了令人温暖的亲情,但是对其漫长的人生来说我们是在帮助她还是在伤害她呢?

一个残疾的孩子,很容易对自己产生怜悯,由于身体上有缺陷,会对自己的未来产生畏惧之心,甚至悲观失望。家人对她的特意呵护,只会加重她的这些感觉,使她对自己失去信心。在这样的心境下成长的孩子不单单是生理上有残疾,更重要的是心理上也有残疾。生理上的残疾可以用各种器械和技术来克服,但心理上的残疾却难以修复。由此来看,家人的特意关怀反而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很大的危害。我们应当松开对孩子的束缚,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去闯荡,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做父母的都是爱孩子的,希望能提供一切能保障他们幸福的东西,但幸福是要依靠自己挣得的,我们没有办法给他们买幸福保险。如果说有什么相近的保险,那就是树立孩子对自己的信心,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而不是用不恰当的爱阻止孩子锻炼自己。孩子们需要一定空间去成长,去试验自己的能力,学会如何对付危险的局势。“不要为孩子做任何他自己可以做的事。”如果我们过多地做,就剥夺了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也剥夺了他的自立及自信心。明智的父母,应当鼓励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条件,尽量地培养自理能力,发挥自己的潜能,使自信心在能力的支柱上成长。

□孩子都渴望鼓励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不断的鼓励,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鼓励的重要性其实不难理解,因为成人自己也需要,只是我们常常忘记孩子是多么渴望鼓励。如果我们将自己放入幼儿的处境,就不难理解,试想当一个幼儿来到这个世界,他所看到的是什么呢?是色彩缤纷的环境,来往穿梭的人影。他大一些时,想加入到大人的行列,像大人一样行动自如,举止潇洒,但发现自己连走路这样简单的事,都要慢慢学来,这是多么严峻的现实啊!处于这种境况下的孩子最大的希望是什么呢?就是在这种一无所能的情况下,瞄准“万能”的成人世界,开始万里跋涉,从最基本的技能学起,希望有一天能自立,能够成为家庭、社会中称职的成员。在这种时刻他们最需要的又是什么呢?是鼓励、是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这也是我们家长能够给予孩子的最宝贵的支持。

但在生活中,我们往往忽视鼓励的重要性,常常忘记鼓励,轻视鼓励。许多家长错误地认为孩子需要的是教育,而教育更多的是训导与惩罚。鼓励是什么,他们不了解,也不在乎。他们没有认识到没有鼓励,孩子就不能健康地成长,没有鼓励,可能使孩子产生不良行为,并由此产生了很多打击孩子自信心的例子。3岁的彼得在自己穿鞋。“来,彼得,妈妈给你穿,你穿得太慢。”妈妈抱过彼得,三下二下系好鞋带。彼得面对妈妈熟练的技巧更感到自己的不足。他灰心了,伸着脚让妈妈给他把鞋穿上。

其实,放手让彼得自己去穿,第一次有可能穿不好,以后会穿得又快又好。到时再表扬几句,彼得会认为自己又学会了一技之长,以后处理其它事会很有信心。对这样许许多多的小事,成人用自己的行动和语调,对孩子显明了,他们不能干,不熟练,不如大人。当然这里有一个客观情况,妈妈急于出门,好在送完彼得后不误上班时间,但这一点可以用其它方法弥补,像提前让彼得穿鞋,或在晚上抽出时间让彼得练习系鞋带。

当两岁的孩子要帮妈妈收拾桌子时,父母们经常夺过碗碟:“小宝贝,你会把碟子摔碎的。”为了不使碟子破碎,结果使孩子的自信心破碎。我们一心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最出色的青年,不惜花钱让他们去上各种训练班,提高能力,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又不允许孩子们用不同的方法去发现自己的潜力,而是是怀疑他们的潜力,限制他们的发展。孩子们努力去发现自己的长处和能力,他们总想试着干这干那,好奇心驱使他们一次次地接受挑战,他们会跟在大人身后,你做什么,他就去做什么。我们却泼冷水。当孩子自己穿衣服的时候,我们说:“穿错了,穿反了。”当他们自己吃饭时,我们说“看你把衣服弄得多脏。”我们把勺子拿过来,喂他吃。就这样,我们让他们看清楚了自己是多么的不行,我们是多么的能干。如果他们不高兴,不肯张口吃饭,坚持要自己吃,我们还要大发脾气。我们并不知道我们做的这些事打击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认为孩子们弱小,怀疑他们的能力。

我们相信孩子长大后能够干成事的,而且还要干大事,但现在还小,所以不需着急。我们忘记了从他们出生后,我们就急切地盼望他们能跟我们笑一笑,挥一挥手,不厌其烦地教他们喊妈妈爸爸。我们就是在鼓励他们学习、行动。那时候我们还有耐心、有意识,因为这里面有娱乐成份,而且说说笑笑也不会给大人带来麻烦和干扰。一旦他们的行动给我们带来麻烦和干扰,我们就宁愿等一等,等到明天再要求他们做事。孩子们有天生的主动性,他们从很小就认为自己能干一些事情。如果杰克总是跟着妈妈身后叫着,“我要浇花”,“我要打鸡蛋”,“我要洗盘子”,“我要打扫屋子”,而妈妈永远回答:“宝贝,你太小了,去玩玩具去吧。去看电视去吧。”这样的话,当杰克10岁的时候,妈妈说“杰克,来帮我把洗衣机里的衣服取出来,放到烘干机里。”杰克可能会说:“妈妈,我忙着玩游戏机呢。”或者说“先等一等。”结果一天过去了,他还是没做这件事,或者他会很奇怪,这种事情,干嘛非扯上我……妈妈还没明白,是她把杰克教育成这个样子。

□表扬不等于鼓励

鼓励并不等于表扬。我们可能认为时时表扬孩子,孩子就会不断进步。但是事实上表扬得不恰当,有时同样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挫伤孩子的自信心。一天,妈妈下班回来。她看到12岁的儿子比尔把自己换下来的衣服、床单、袜子,都放到洗衣机里洗好、烘干,这会儿正在叠衣服。“你真是个好孩子。”妈妈高兴地抱住他亲吻着,“妈妈并没让你干这些。你却主动做了,你真是好孩子,妈妈爱你。”

妈妈这样说对不对呢?当孩子做了好事,应不应当赞扬他呢?我们的孩子是要听我们说爱他、夸他是好孩子的,但妈妈并没有选择恰当的机会。当我们用表扬来刺激孩子去做好事,并将爱他与他做好事联系起来时,我们要考虑一下这样做给孩子留下的印象。我们应当注意的是孩子的努力,给他们以鼓励,但不应将孩子是否做了一件事联系到是否爱他。比尔会想妈妈爱我只是因为我洗了衣服——如果我不洗衣服,她还会爱我吗?而妈妈不爱我,我就不是好孩子。孩子很容易产生这样一个印象,他们的好坏取决于他们是不是按妈妈所希望的来做。他们洗了衣服,妈妈喜欢,因此是好孩子;不洗,妈妈就不喜欢,就不是好孩子。他们随妈妈的心愿就是好孩子,相反就不是好孩子,我们希望孩子能听取别人的意见,根据别人的反应调整自己的行为,但不能完全依赖别人的态度确定对自己的评价。例如比尔长大后,他会按照别人的意见来调整自己。别人告诉他做得好,他自己的感觉就好,别人批评了他,或是忽视了他的成绩,他自己感觉就不好,觉得不公平,太可怜了,没有人会欣赏他,对自己本身的价值产生怀疑。他们的情绪会很不稳定,总是被他人的态度与评价所左右,缺乏内在目标与评判标准。

更常见的情况是,孩子洗了自己的衣服很可能得到几块钱作为零花钱,这种奖励可能使比尔感受到很大鼓励,但也得到一个错误的结论,即如果他干一点好事就该受到物质奖励。如果下次他又洗了衣服,妈妈并没给他零花钱,比尔马上就决定,下次不洗了,因为他没有得到应有的奖励。这就产生了对奖励的依赖,我们把孩子培养成了为奖励而工作的人。他这辈子总是在说:“我做了好事,给我奖励。”多做一件好事,要多得一点奖励,做了一件大好事,要得更大的奖励,如此等等。这样,将做好事的出发点建立在要奖励上面,从内心看还是缺乏主动、自觉的精神。从这件事看,这种奖励是有坏处的,而不是有益的。

即使简单的表扬也非时时处处可以运用,如果你的孩子是个要求尽善尽美的孩子,你表扬他把衣服叠得很整齐,他会认为你在嘲笑他。他会说:“我叠得不好。雪利比我叠得好。”他可能因此而负气,从屋子里跑出去,一天不理你。你可能不明白为什么表扬儿子,他反而大发一通脾气,也许比尔和姐姐在竞争。他认为自己永远赶不上姐姐,永远达不到父母的要求。那么父母对他的表扬是在低水平的基础上,并未将他放在与姐姐同等的水平上进行评价。对此他会认为很伤自尊心,觉得父母是不公平的。鼓励不同于表扬,鼓励着重于孩子应该干什么,着重于孩子行动后的自我满足。鼓励和表扬有时并不容易区分,但一些原则和技巧是很有帮助的。

当10岁的比尔洗了衣眼,妈妈该怎样鼓励他而避免表扬弊端呢?妈妈可以说:“你自己把衣洗干净了,叠好了,放好了。你一定感觉很好,是吗?”或“我很高兴,你已开始动手做自己的事情了。”妈妈说上面的话着重于事情本身:衣服洗干净了,自己动手做自己的事情。妈妈并没说比尔太好了,只在说他所做的事情,妈妈鼓励了比尔,而不是表扬了比尔。区分表扬与鼓励的一个方法是:“你太好了,因为你做了这件事”这是表扬,“这件事完成了真是太好了”这才是鼓励。

当你鼓励孩子时,应帮助孩子认识他们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就他做的某件事进行鼓励,那么接受鼓励之后,他会干得更好更多。而表扬是一种有条件的爱,它所传递的信息是:因为你做了某件事,我才爱你,认为你是好孩子。这种爱是不利于树立孩子们的自信心的。

□让孩子获得成就感

成功可以来自于建立丰功伟绩,但更多来自于日常的小事中。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够巩固孩子的自信。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情景:

小潘妮4岁。一天她的妈妈买回了食品,正在厨房打开冰箱,把鸡蛋放到冰箱里。小潘妮本来跪在厨房桌子上,看妈妈摆放买来的食品。当妈妈把放鸡蛋的盒子从冰箱里拿出来放在桌子上,然后把鸡蛋从买来的食品袋中拿出来时,潘妮便伸出手去抓盒子,也想帮着把鸡蛋放到鸡蛋盒里。“别动!潘妮,”妈妈大声叫道,“你会打碎它们的,最好让我来做这个。亲爱的,等你长大一点儿再来帮忙好吗?”

积极的探索是加速成长的最有效的途径,只有在探索的成功与失败中,孩子才能真正理解这个世界,理解自身。如果孩子的探索并不会带来任何危险,只是可能打碎几个鸡蛋,为什么要制止他,又为什么要让他等待呢?如果我们用太多此类阻止“成功”地遏制了他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那么又要用多少鸡蛋弥补这种精神呢?我们太多地注意到正式的、有专家参与的教育,只要花了钱,看见有形迹的结果,才认为孩子得了益处。为什么我们重视分数、文凭,因为它们给我们一种简单的依据,使我们相信孩子进步了,我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对于那些不能马上见到成效的潜能的提高,便缺乏耐心会忽视它。家长可能会说“会不会摆鸡蛋有什么关系,还是别给我找麻烦吧。”这样孩子会渐渐失去这种探索的勇气,接受成人的观念,那就是等待适当的年龄或条件再进行学习。

当孩子成功地完成一件事情时,他会对自己微笑,对自己的能力的证明感到满意,但如果失败了,他不但会觉得沮丧,还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丧失继续尝试的勇气。孩子在试着做事情时,难免要犯错误,这时做家长的要有意识地避免用任何言语或行为向孩子表明他是个失败者。不能在孩子脑中留下他是“笨蛋”的印象。在我们的脑子里,我们必须清楚,做一件事情失败了只是说明这个孩子缺乏技巧,这种技巧有时是因为父母没有很认真地传授,而丝毫不该影响孩子本身的价值。我们应该培养孩子敢于犯错误,敢于失败,同时并不降低他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力。孩子和成人一样有勇气去犯错误、去纠正和改正错误。敢于犯错误和勇于改正错误是同样珍贵的。对于家长来说,我们自己就不能泄气或失去信心。要想鼓励孩子,最重要的两条是:第一,不要讽刺他们,使他们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第二,不要过分地赞扬他们,以免产生骄傲情绪。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要顾及到一点:不要使孩子失去对自己的信心。同时我们还要知道,如何去鼓励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的自信程度是表现在他的行为中的,如果孩子缺乏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对自己价值的信任,那么他所表现出来的就是缺乏效率、缺乏积极主动性,他不会通过积极参与和贡献,来寻找自己的归属感。学会适时鼓励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一个做家长的都要仔细地研究与思考如何去鼓励孩子,养成经常反思的习惯。没有自信的孩子会很轻易地放弃任何努力,表现出自己是无用的,而且有时还故意做出逆其道而行之的事情,这样做的原因是他认为自己是无能的,不能做出任何有意义的贡献,是没有价值的,那么还不如做些恼人的具体事情起码能得到别人的注意。家长主观而不问青红皂白随意训斥或打骂孩子,是最容易挫伤孩子自尊心和自信的。鼓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能让孩子得到一种自我满足,即自尊感和成功感。

要发现鼓励自己孩子最有效的方法,最重要的一点是深入地、透彻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就需要我们家长花时间去找到这种不同处。鼓励孩子,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使孩子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而不是终日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能力与价值。有自信的孩子,不需要别人来评价自己的好坏。我们应当鼓励孩子将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相信成功是自己努力的结果。给孩子们机会让他们自行选择、决定,使之看到正确结果,这才是最好的培养自信心的正确办法。

从根本上鼓励孩子的自信心,还应帮助他们发现自己对周围的环境以及整个大局势能够做出多少贡献,由此找出自己的位置和重要性。我们讲述这些道理,就是想让所有关心下一代的人们,有意帮助孩子使他们懂得自己是整个社会的一份子,他们所做的一切都与整个社会息息相关。他们可以做出贡献,可以与别人合作,可以参与,可以帮助别人使其变得更好。

■让积极的自我意识思维开花

哈佛教育学者认为,替孩子们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们积极性的最大打击,因为这样会使他们失去实践的机会。我们是在告诉他们,我们不相信他们的能力、勇气,我们使他们感到危机、不安全。因为安全感是建立在能够用自己的能力去对付要处理的问题的基础上。为了使我们大人保持不可缺少的形象,我们拒绝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权利。

□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们能自己做的事,就让他们自己去做,千万别替他们去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准则,需要反复强调。大卫的爸爸去世了。妈妈就倍加疼爱大卫。大卫4岁了,妈妈还是整天喂他吃饭,给他穿衣穿鞋。妈妈终于送大卫去幼儿园了。老师告诉大卫的妈妈,大卫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扣扣子,也不会穿鞋。而和他同龄的孩子做这些小事却做得很好,相比之下,大卫显得手忙脚乱,而且很可怜。老师告诉大卫的妈妈,让他学习自己去做这些事情,因为4岁的孩子自己应该已经学会穿鞋戴帽。可妈妈说:“我喜欢大卫,他现在是我的一切,我宁愿为他做出更多的牺牲。”

大卫的妈妈应该认识到她这样做对孩子的发展是有害的。实际上,她对儿子的爱是对儿子的可怜。她认为她是一个好妈妈,她把自己的一切都贡献给了儿子。超常式过分的爱和给予引起的负效应是很多的。这样做,妈妈实际上告诉儿子,他是无能为力的,没用的,不行的,有很大的依赖性。大卫还可能感到只要妈妈帮他做所有的事情,为他服务,他就在妈妈心中占一定位置。他可以不干什么事情,不想或者不学习做什么事情,只顾自己玩耍。而有一天妈妈不再这样照顾他,便会有失落感。妈妈这样的无私行为实际上是自私的,因为她忽略了儿子本身成长发展的需要。如果我们深入探索,妈妈的动机,有没有期望儿子将来能“投桃报李”的想法呢?

等大卫长大之后上了学,他将面临着一个陌生的世界,毫无准备。我们要是替孩子们做他们自己能做的事,我们是要告诉孩子们,我们比他们大,比他们强,比他们灵活,能力比他们大,比他们有经验,比他们重要。我们不断地显示我们的伟大,他们的渺小。如此教育成长的孩子,人高体大,仪表堂堂,却是畏畏缩缩,缺乏勇气与能力,这是不足为怪的。

□相信孩子的能力

替孩子们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们积极性的最大打击,因为这样会使他们失去实践的机会。我们是在告诉他们,我们不相信他们的能力、勇气,我们使他们感到危机、不安全。因为安全感是建立在能够用自己的能力去对付处理问题的基础上。为了使我们大人保持不可缺少的形象,我们拒绝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权利,其结果却是我们不尊重自己的孩子。妈妈、爸爸、阿莉森和3岁弟弟在穿游泳衣去游泳。孩子们最喜欢游泳,爸爸也喜欢教他们游。6岁的阿莉森很熟练地穿上了游泳衣。而3岁的艾伦却撅起小嘴巴不高兴地站在那里。“快点,艾伦,穿上游泳裤。爸爸已经穿好了。”妈妈和姐姐已到了游泳池边,艾伦还是站在那儿,无动于衷。妈妈见艾伦很长时间不出去,就回来找他。“你站在那儿干什么,穿上游泳裤!”“我不会。”

艾伦回答。妈妈只好说:“过来小宝贝,我给你穿上。”姐姐朝着艾伦笑了笑。

艾伦是最小的,他知道他不穿,妈妈就会过来给他穿,这样他可以获得妈妈的额外注意力。阿莉森也很高兴妈妈这样做,因为她可以在爸爸妈妈面前表明自己比弟弟能干。妈妈急于帮助艾伦,使姐弟俩的计划都成功了。妈妈为了让弟弟高兴,替他干了自己能干的事情。只要妈妈有耐心,仍然不停地为他干这一切,艾伦就没机会发展他自己的独立能力。

艾伦需要鼓励,他需要找到自己的新位置。他并不需要妈妈替他服务,妈妈需要时间和耐心去鼓励他。妈妈应该知道艾伦自己是能穿上游泳裤的。现在她必须退一步,给艾伦学习发展的空间。如果妈妈能再等艾伦一会儿,或是让他早一点开始,也许就解决了问题。妈妈可以边指导示范,边看着艾伦自己做好这一切。妈妈不能催促他快点,快点,而应慢慢地说:“你可以自己穿上,慢慢来,不行妈妈再帮你。别忘了,你已是一个大孩子了。”如果艾伦还坚持,他不能自己穿,妈妈应该不理会这些,继续鼓励他。“你肯定能自己穿上。妈妈闭着眼睛数十下,看你能不能穿上。”这时艾伦可能继续下去,很有信心,他也可能开始哭起来,不再做任何努力。即使他可能不会和大家一起游泳,妈妈也不能走回去,给他穿上,然后领他出来。当艾伦发现他不能和大家一同玩,没人同情他的不幸,他可能改变主意,从此尝试靠自己解决自己的难题。3岁的阿曼达在妈妈的桌边玩,而妈妈在看书。“妈妈,我想让你同我一起睡觉。”“妈妈要看完这本书才能睡,你先去睡吧。”“我害怕。”“不害怕,妈妈就在这儿。”妈妈耐心地、轻轻地说。“我不能自己去睡,我要让你和我一起睡。”妈妈看了看她,不再说话了,阿曼达开始闹起来,但过了一会儿看看无人理睬只好自己起来去睡觉。

妈妈对阿曼达的态度刚刚发生了变化,妈妈学习了正确培养和教育孩子的方法。阿曼达是最小的孩子,长得聪明伶俐,妈妈当然疼爱他。过去阿曼达说什么,妈妈都照办。现在妈妈开始注意自己的行动,让阿曼达尽量独立。没过几天阿曼达已经发现妈妈变了,她发脾气已不能再调动妈妈了,就像刚才她开始闹起来,却没有效果,重新考虑了一下,最后决定还是自己去睡觉。当妈妈拒绝听从她的调动,阿曼达想用发脾气来使妈妈重新为她服务,而妈妈坚定地、亲切地拒绝了她。最后,阿曼达自己在走向独立的道路上迈出了一步。妈妈的正确教育方法,帮助孩子学会了独立。

□把注重学识放在品质教育的最后

在一次覆盖全球许多国家做的关于“你最希望造就下一代什么样的品质”的调查中,素以尊师重教而享誉世界的德国人却把“注重学识”这一点排在最后。但仔细想想却也不难理解,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外在的知识量不断猛增,知识是传授不完的。所以在现代德国教育的价值取向中,重视的是孩子自身的主体性,唤醒他们处于自然状态的灵魂,陶冶他们的精神,最终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全面发挥出来,才是教育的首要任务。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可以更充分地吸收学识,而且可以创造新的学识。下面这个故事给我们展示了德国人主体意识教育的具体做法。

丹尼尔是德国萨克逊州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然而这个不到11周岁的小男孩在即将毕业时所作出的决定,却在父母心中掀起一场不大不小的波澜。

原来他们的孩子在小学毕业以后面临一个定向阶段:在此阶段孩子要在普通中学、实科中学、文理中学和综合学校之间选择其一,这些学校一般都设有五年级和六年级。学生在这两年的定向期间内,就要确定自己未来的求学方向以及就读的学校,也就是说,从定向这个时刻起,孩子就要开始为自己设计前途。

约有一半的小学生毕业后进入普通中学学习,普通中学学制五年,毕业后的学生大部分接受职业教育;实科中学介于普通中学和文理中学之间,实科学校的毕业生可以获得升入一系列专科学校或职业学校的资格,实科中学毕业也是从事中级经济或行政管理工作的前提;文理中学学制九年,获得其高中毕业文凭,即取得高等学校的入学资格,如果在十二年级毕业,即获得高等专科学校的入学资格——因为德国是不举行大学入学考试的。

按丹尼尔的智力水平和思维能力,是可以选择文理中学的,对这一点老师和父母都不怀疑。但是丹尼尔却对父母宣布自己的未来的志向是希望开一家体育用品公司,他想接受的是职业技术学校教育。

丹尼尔的选择令父母既欣慰又忐忑,欣慰的是看到孩子有了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这也一直是家长在用心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所希望看到的。孩子从懂事时就意识到自己有自由选择生活的权利——当然是在法律规定和伦理道德允许的范围内。但家长在鼓励孩子维护和争取自我权利的同时,也让他们对自己由此而应承担的责任有清醒的认识。从平时家庭生活中诸如孩子是否愿意和父母一起去度假的小事,家长都会询问考虑孩子的意见,到了孩子自己选择前途的时候,父母就更应该尊重他们的决定。

何况德国的民法对此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在专业与职业的选择上,孩子是最有资格参与的。如果父母全然不顾孩子的兴趣爱好和能力,一味地借孩子来进行“自我实现”的家长,以至影响了其正常的智力和体力发展,监护法庭就要进行合法的干预,孩子发展中的自我意识更通过立法得到了保护。

令父母感到忐忑的并不是丹尼尔选择的是职业教育,因为德国的职业教育堪称世界最先进的水平,而是丹尼尔的决定本身。未成年人的智力和体力多方面尚未定型,而孩子在这一时期的爱好也是多变的。正处于学龄期的孩子由于活动的领域相对比较单一,有可能显示不出他从事某项职业的专长或天赋。学校中表现出来的才能,也并不一定说明孩子将来的发展潜力。所以作为父母面对丹尼尔作出的如此重大的决定,决定以自己成年人的心智来研究判断,这究竟是孩子的一时心血来潮,还是他真的认准了一条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

于是为了丹尼尔的选择,丹尼尔的父母与孩子谈心,到学校里与丹尼尔的老师进行商讨,同时又去参考职业咨询专家的意见。但不管怎样,他们明白,丹尼尔的前途最终还是要取决于他自己。

经过近代教育观念的变革,人们注意考虑到了孩子作为一个未成年人的能力范围和性格特点,但是放手让孩子去锻炼去挑战困难,以培养孩子自立自强的品质,这种传统意识并未遭到摒弃,很多家长和教师甚至认为这是比传授孩子知识更重要的职责。德国著名作家亨利希·曼就曾回忆过在孩提时代常常跟随父亲进城下乡时的情形,他从那时起自上而下地认识了社会。这也要归功于父亲有意地对他进行独立人格的塑造,增强他的自我意识。亨利希·曼回忆说,“和父亲一块儿走在街上,是我礼节方面最严格的训练。我必须根据每个人的地位来回答或招呼不同的对象。”

□没有标准答案

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派以斯普朗格、鲍勒诺夫等人为代表提出了“唤醒”理论,对全世界教育学的发展影响深远。斯普朗格的名言是:“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要从人生命深处唤起他沉睡的自我意识,这也是人作为个体的创造力、生命感、价值感的觉醒。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从外部解放成长者,而且要解放成长者的内部力量,这才是成功的教育。

德国学校在孩子们的课堂上,教师授课采用启发式,以诱导、鼓励为主,十分注重培养孩子思考的独立性。例如学生常在课堂上提出许多问题,但首先不是由教师回答,而是全班学生共同讨论,教师也常不给统一的标准答案,允许各种意见和声音并存。教师们认为这样作是为了启发学生思想活跃,不压抑他们不同的想法和观点,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发言受到重视而产生自豪感。这样他们从小就形成独立考虑问题的思维习惯,有自己的见解,不随便附和他人的看法,不人云亦云。

所以由此培养出来的德国孩子,最不习惯的就是说“我同意某某的观点”,他们在表达之前总是强调“我认为”,“我理解”,“按照我的想法”等独立见解。他们也总是喜欢有展现自我的机会,常常在课堂上就迫不及待地脱口而出:“这道题我知道答案。”“这个故事我读过。”或者索性大声朗读起来。在孩子们今后的人生历程当中,这些自我实现的愿望会推动他们,争取潜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以力求完美,不断地赋予生活新的挑战与内容。

□你要成长,必须靠你自己

家长和教师对孩子独立个性的培养还包括另一个层面:在情感上的自立。孩子从小就被强调以这样的思想:你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个体。我们自己最能了解自己的性格与真实思想,最能感受到自己的潜能与发展趋势,而且也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对自己负最后的责任。《浮士德》中有一句名言“你要成长,务须靠你自己”,这无疑也是家长和老师要教会给孩子的人生真谛。

心理学者认为情感上的自立,割断对父母的依赖需要更为成熟的心态。孩子情绪的好坏仍与父母息息相关,这样的反映似乎无法称之为“独立”。

这种孩子对父母感情的敏感性是从婴儿时期就开始的。研究人员对一些18至24个月的孩子进行了观察。他们让这些孩子在房间的一角玩耍,同时让两个表演者在房间的另一角分别用正常的语调和激烈的语调进行交谈。结果发现,正常语调的交谈对孩子没有产生任何干扰,那些孩子头也不抬地继续他们的游戏;而那些听到激烈语调交谈的孩子却马上停止了说笑和手里的玩耍,他们抬头向声音发出的地方观望起来。而且由于被称为“神秘的情绪连锁”的作用,在婴儿身边照料他们的人也会把自己的愉快、气愤、焦虑等情绪直接感染给婴儿,也就是说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卷入了家长的喜怒哀乐之中。

孩子在感到不安和无助的时候,会习惯本能式的到父母那里寻求慰藉,他们知道父母的爱会给自己以温暖与支持。因此为了确保可以一直获得这种舒适的感觉,——而独立则是由单个个体来面对自己的精神世界,有些孩子一直把情感的支点靠在父母身上。而这些人在交出了自己情感领地的独立权的同时,也就不得不接受他人对自己的情绪支配。因此,“我最好是找出令父母高兴的事情,并照着去做。同时还要避免做那些使父母不愉快的事情。”

心理学家们指出,一些在此方面具有心理障碍的人,就是在情绪上通常高度依赖别人。因为他们没有强烈的自我感,自己不能为自己创造心理上的满足。为了支持自我以及为了思想、价值和行为,他们都依靠别人。他们按照父母或其他权威者的样式思考和行动。他们的自我感实际上是他人的反映,而由于他们精神世界的寄生性,所以当所依赖的权威体系一旦坍塌,他们通常会陷入一种绝望而危险的境地。

哲学家黑格尔断言:“伟大的人们立定志向来满足他们自己,而不是满足别人。”真正具有独立精神的人对自我意识有一种强烈的需要,他们不借助这样那样的依赖就形成自己的意向,作出他们自己的决定,自我实现的方向指引着他们履行自己的动机和纪律。

因为这类依赖意识相对而言更具隐蔽性,所以就对父母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这还要让父母追问对自己儿女的爱当中是否有这样的成分:固然知道应该让孩子独立,但由于害怕失去孩子,而总希望孩子生活在他们为孩子所设想安排的状态里。心理学家举的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我希望你能够独立自主,所以你要按照我的话去做。”这实际上只交给了孩子“独立”的形式,而实质上在精神领域中,孩子还是在听命于父母的安排。“在和丹尼尔谈话前我们也考虑了一番,尽管孩子的选择和自己预料的不一样,但我们尽量避免这一点的影响。至关重要的是,孩子表示这是他考虑后,为自己的将来作出的决定。”由此看来丹尼尔的父母在塑造培养孩子的独立意志方面是成功的。孩子在为前途做打算的时候,不是去想“父母会不会喜欢”,而是注重如何去设计自己的未来之路。可以独立清醒地作出选择,去实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这样的孩子是前途无量的。至于说父母的态度,也许就像丹尼尔童年玩耍时,父母常常在窗后注视他一样,在不远的地方关注,也可以给予适当的指点,但不可能替代。

丹尼尔小学毕业后选择了综合学校,综合学校是德国实行教育改革的成果之一,孩子在这里读完初中以后既可以上职业高中,也可以上文理高中。在这期间,老师和家长会就孩子的潜能与方向的问题做继续的开发、调查和观察,同时进行相互间频繁的交流,这些都会为学生作出最后决定提供丰富的参考意见。但无论如何,还是那句话,最至关重要的是丹尼尔自己的选择。

□如何鼓励孩子的独立意识

英国人认为对孩子的娇宠会对孩子的发展十分有害,所以在家庭教育中也特别注意鼓励孩子的独立意识。在公共汽车上,人们主动给老人、女士让座,却不主张给孩子让座。只要有条件,孩子从小就会一个人在房间里睡觉,不让孩子吃得过饱,穿得过暖;大人不陪孩子进游乐场。小学生童子军经常组织登山、野炊等活动,也是为了鼓励孩子独立地处理问题。如孩子犯了错误,成年人可以合法地打他们,许多学校至今仍保留着体罚这一戒规。

替孩子做太多的事,会使孩子失去实践和锻炼的机会,这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如此,更严重的是过分地为孩子做事,实际上等于告诉孩子他什么也不会做,是个无能儿,他必须依靠父母,否则就不能生活。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一旦走上社会便会无所适从,会到处寻找帮助,然而家庭之外是找不到父母式的照顾的,独立意识更无从谈起,这实际上是害了他们。英国的父母们深深地知道这一点。他们十分注重孩子独立精神的培养,刚出生的婴儿往往是单独睡在摇篮中,而不是母亲的怀抱里。孩子的哺乳时间有严格的规定,如果不到规定的时间,即使孩子哭闹,母亲也不会随便喂奶。这种行为看似有些残酷,实际上从幼年开始教育训练子女的独立精神是十分必要的。这是独特的“英国式”教育,与美国人是有很大不同的。

无微不至的关怀会造成孩子能力低下,同时不为孩子接受,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经常和父母发生冲突,有许多情况是对父母对他们关怀的一种反抗。他们不愿让别人看到自己是个无能无用的人。他们需要在人们面前显示自己的存在,显示自己的能力,父母的包办自然造成他们的反抗。

□教孩子学会自我激励

能够自我激励的人便能够面对困难,也渴望克服困难。对大多数人来说,自我激励便是辛勤工作的同义词,而辛勤工作又使你走向成功,带给你自我满足。

美利坚民族崇尚自我激励、勤奋工作的传统,是由15、16世纪移民美洲的清教徒及其他宗教团体确立的。他们相信,今生努力工作和自我牺牲能换取天堂中的安宁与幸福,而西部广袤的土地更吸引了满腔雄心壮志的男男女女,他们渴望在新的大陆上获得财富,提高社会地位,尽管他们的动机各不相同,但他们共有一种精神:由顽强的决心和自强自立精神所组成的先驱者的精神。

只有获取成功的精神品质才能带给我们真正的满足,这种满足甚至远远超出了成功本身。那些需要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而获得成功的人,最能完美地体现自我和坚强决心的精神力量。我们可以找到无数战胜身体残疾,成就常人难以成就的事业,成为众人钦佩的明星的例子。比如,汤姆·邓普西,生下来没有右手,右腿残疾,却为新奥尔良圣人队打破了世界记录;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小学时学习数学就有障碍,世界著名运动员布鲁斯·吉纳和马吉·约翰逊,著名演员吉尔和汤姆·克瑞斯,科学家哈维,甚至著名政治家温斯顿·丘吉尔、纳尔森·洛克菲勒等都曾遇到过不少困难,但他们最终战胜了困难,取得了辉煌的成功,要列举这些了不起的人和事,真是不胜枚举。

他们是如何自我激励,获得出人意料的成功的?你怎样才能培养孩子掌握这些技能,从而获得成功,得到满足?我们只要从孩子的发育过程了解了自我激励的内涵,这些问题便不难回答了。

和其他情商技能一样,了解和控制所处环境的能力也是天生就具备的。婴儿刚刚呱呱坠地,就对外部世界感到好奇,并努力想了解。如果你把手指放在婴儿掌心,她就会马上抓住。扶她坐起来,她的双眼就会突然张开,象玩具娃娃。扶她站起来,她会本能地迈腿。所有这些都说明,她天生就有掌握环境的欲望。从翻身、坐起、站立、走路和说话,她会不松懈地追求一个又一个目标。

但美国孩子到了7—8岁,功课变得日益繁重时,就会出现一点问题,他们会对学习和发现不再感兴趣,天生的自信心渐渐消失,却过分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如今的孩子小小年纪,什么也不会,却异常骄傲自满,颇让父母和教育工作者们感到头疼。有些学生更是因为缺乏自我激励的精神,导致了许多性质严重的问题,比如,使用毒品、酗酒,以及对公物肆意破坏等等。

综上所述,父母应记住以下几点:

为孩子提供机会,让他们掌握周围的世界;

使教育与孩子的兴趣、学习方式相结合,相适应;

教育孩子看重坚持不懈努力的价值;

教会孩子如何面对困难并克服它。

□让孩子期待成功

有自我激励心的孩子期盼成功,也会为自己确立很高的目标。相反,缺乏自我激励心的孩子目标有限,用心理学家马丁·考文顿的话说,就是“在轻而易举获得成功的最低水平线上”看待自己的目标。如果某个孩子认为自己的水平只够得上“C”,那么就不可能得到高分,自己也会有意无意地朝着平庸靠拢,不论其智力水平如何。

孩子们的自我期望开始于家庭。在对美国学生数学、科学测试水平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的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哈罗德·斯蒂文森等与1500名来自日本、美国和中国的一年级和五年级学生及他们的父母进行了交谈,发现孩子的智力水平都差不多,而父母的兴趣和期望却有天壤之别,中日两国的父母对孩子期望值很高,在日常生活中就很重视教育,孩子们也渐渐把这些期望变成内在动力。亚洲母亲们不仅在学习上要求高,对孩子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及个性发展也比美国母亲更为实际,更强调努力工作的重要性,而美国母亲们却更加注重孩子的天生能力。

由于我们相信愿望总是会实现的,因而想通过赞扬孩子来培养他们的自尊心(比如:看着孩子画的画说:“这是我见过的最不可思议的一幅画!”等)。但过分赞誉在培养孩子自信心方面却只会起负面作用。我们不加区分地赞扬孩子做的每件事,那么他们就不会实际地评价自己的能力,于是在进入学校以后,到了更富竞争性的环境中,他们就很容易感到沮丧。

我们如果真正希望孩子获得成功,就要通过言行表现出来,这种言行的表现又反应了文化的差异,尤其是在学校。比如,日本学生每年比美国学生在校时间多出60天,每天家庭作业时间是4小时,美国学生家庭作业时间则每周只有4小时。尽管美国人一直在谈论要延长学年,提高标准,但并未付诸实践。而我们实际帮助孩子的时间却越来越少。

请看下面几条,你做到了多少:●每天晚上都有阅读时间,全家人坐在一起,静静看书。●定期玩能促进孩子语言和推理能力发育的棋类游戏。●鼓励孩子阅读报刊,讨论当前重大事件。●晚上讨论孩子们新学会的东西,并设想进一步的情况。●定期去博物馆、图书馆、历史遗迹参观。●给予家庭作业优先权(比如,做完作业才能看电视)。●订阅儿童报刊。●带孩子去你工作的地方或其它他感兴趣工作场所。●夏季孩子的学习要继续下去。

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认为,提供机会让孩子掌握环境,便能最好地把我们的期望传达给孩子。比如,让孩子自己寻找答案,而不是把答案直接给他,或者让他自己挣钱买自行车,而不是让他等着生日时收礼物,这便是在向他传达一种信息:他可以依靠自己得到自己想要的。

塞利格曼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人和动物一样,在遭受挫折后会变得没有动力,沮丧失望。他认为,为孩子提供机会,让他们自己寻找答案或自己攒钱买喜欢的自行车等,能增强他们对自己的信任感。他们会明白,自己某一特定行动会得到某种预期结果,通向成功之路是靠他们自己的坚定决心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构筑的。

许多父母错误地认为,掌握环境就是掌握某项新技能,因而会疯狂地让孩子多学些课外课程,比如钢琴课、足球、空手道等。弄得孩子忙乱不堪,疲于奔命。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样反而不利孩子掌握通向成功的技能:过分被外界因素控制反而使孩子失去内在动力。

从心理学概念来看,掌握是指内在的操纵感,即理解、创造和有效地反应于环境的能力,是达到自我激励的重要因素,也是成功人士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为孩子提供机会,让他们为自己订立目标,便能给予他们此种操纵感。在一次提高差等生数学成绩的试验中,研究人员问参加者一个问题:在每周数学小测验中,自己认为能正确回答百分之多少的问题。然后研究人员根据他们估计的准确度而不是实际表现评分。这种有意识的操纵结果很明显,这些孩子的成绩在一个学年中提高了三个档次,因为他们突然意识到,做学校作业和家庭作业是满足自我设立的期望的最保险方式。

□让孩子掌握自己的世界

培养孩子掌握和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世界的能力,反过来会提高孩子的创造力和自我指导能力,从而使他们更加具有独立性。美国中产阶级父母现在越来越倾向于对孩子付出太多,要求太少,这对培养孩子的自我激励精神和目的意识很不利。

其次,父母应该考虑一下,如何奖赏(通过表扬或其它方式)孩子独立干的事。有一段时间,父母们被告知,不断地赞扬和注意孩子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尊心,然而却事与愿违。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孩子永远是注目的中心,不管干什么事,都能得到肯定和强化,他们就会觉得,学习不过是争取奖赏的过程,尽管在促使孩子做比较难的事情时,赞扬和外部奖赏有一定的作用,而过度强化这种做法反而毫无意义。强化必须在绝对不可缺少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切不可太多。

自我打分也可以增强孩子对自己在校表现的操纵感,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激励程度。学生和老师一起为自己判分时,那个“最后”成绩就是学生和老师双方估计的平均分,双方的估计一般说来都很接近。孩子们只要意识到自己的观点也能被当回事,那么就能更加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该原则同样适用于家庭。你不应该只是机械地检查他的家庭作业,或者看看家务事做了没有,而应该要求孩子按5分标准自我打分,1分代表事情没干好,5分代表事情完成得超乎想象得好。在孩子干某件事前告诉他,你要根据他的表现分出等级,以及你能接受的最低等级标准,然后在工作完成之后,进行比较,看看你能否接受。

你会很吃惊地发现,孩子参与对自己的判断以后,不仅干事速度加快,而且对自己干事情的方法也能做到胸有成竹。

还有一种方法也能增强孩子有意识地控制自己表现的能力,那就是教会他如何确立和实现目标。比如,星期一,艾里克的老师布置写一篇读后感,要求星期五交。如果让艾里克自己订计划,往往会在星期四晚上很晚才能完成。如果你为他订计划,督促他按时完成,那么就不利于他培养自我约束力。你可以教他如何确立和实现每天的目标,把任务分解成几个可操纵的小部分,也就等于成功地控制了时间,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激励精神,同时也使任务由难变易了。

某一位心理学家。曾经指导过一所多重残疾学校,学生包括聋哑人、盲人及60年代传染上流行风疹留下后遗症的病人等。在假期训练项目中,他们就采用了上述方法,把任务分割成一个个小步骤,分段完成。这些孩子们完成了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任务,比如,为美国航空航天局组装卫星电路板等。他们通过训练发现,许多看上去几乎无法实现的目标在被分解以后就可以完成了。比如一直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照顾的孩子学会了穿衣,注意个人卫生,甚至自己叠床。不要小看叠床,要教会孩子这个简单的工作需要200个小步骤,但是孩子们一旦学会,就可以独立完成了。

11岁的大卫很聪明。但学习起来缺乏动力。他的父母,一个是学校顾问,另一个是一所大学的英语教授,而这些只能使他对学校更加不感兴趣。并不是说大工不喜欢学习,事实上他极其喜欢问读,从中能享受无限乐趣。但他喜欢读自己感兴趣的图书。还迷恋各种内容的科幻小说、南北战争、足球、地理方面的书籍,这些都不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大卫的许多朋友都是“C”等级的学生,老师认为他们能学好,因为他们对体育能说得头头是道,对全美足球联盟中的每个运动员的名字、比赛成绩及排名位置了如指掌,但对期中历史考试中的第一个问题,大宪章签署的日期却都一无所知,这也是3个星期历史课上所讲的问题。

孩子也和成人一样,如果觉得所学的与自己的生活休戚相关,那么学习起来就积极主动得多。正因为这个原因,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那些长期教授少数民族孩子的老师,一直在批评学校的标准课程。他们认为,如果孩子们学的都是与自己日常生活无关的东西,那么他们怎么会自觉自愿地学习呢?学习内容决定了孩子是否能接受,这也是情感的最基本前提。

心理学家杰弗里·萨克斯对生活在巴西市郊的孩子进行了研究,证明只要内容有意义,孩子是能够学会的。他见过的孩子都挣扎在贫困线上,迫于生活,他们在街道角落里卖糖果,以此挣钱来购买基本生活必需品。萨克斯发现,尽管这些孩子没有正式上过学,但却本能地创造了一套计算法,用来进行复杂的运算。比如,以什么样的批发价买来糖果,再以什么样的零售价卖出去,其间还要考虑到每年25%的通货膨胀率因素。

迄今为止,尽管没人因为学校课程与孩子生活不直接相关就建议取消,但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批评学校的教育方式。哈佛教授霍华德·加德纳便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一位。他批评学校仍然依靠19世纪的教育理论教学。他认为人类学习和表现的方式至少可以分为7个类型,有语言、逻辑—数学、空间、音乐、动觉、人际间、内心等,不象智商测试那样存在某一个普遍的智力因素。每个孩子都是在某个领域天生比较欠缺,但在另一领域很有天赋。孩子如何学习姑且不论,大多数学校所教的只需要前两种类型即语言和数学方面的能力。

加德纳的多种类型智力理论是实用的,是那些特别孩子教育工程的理论基础。这些工程是为一些对学习缺乏动力、退学或无法从正规学校毕业的孩子专门设计的,作为教育安全网的一部分,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开来,其标准课程就是按照这一理论设置的。

康涅狄克州达瑞中学的“重塑教育”工程就是其中之一。苏珊娜·多兰老师带领9名学生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个作战班。孩子们把教室改装成战时的咖啡馆,布置上体现战时气氛的艺术品。由几名有音乐天赋的孩子领头,写出了几首战前和战时歌曲。一天下午的一次演出把活动推向了高潮。学校的老师都被邀请到“咖啡馆”里品尝战时咖啡,“体验”战时气氛,他们从孩子们娴熟的表现中亲身体验到了该工程的意义。

多种类型智力理论强调通过亲身实践来学习的重要性,强调孩子通过参加社区活动、相关工程、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一起、老师定期指导等方式来学习。现在全美中学都在运用这一理论来扩大孩子们的能力。然而不足的是,能从这些工程受益的学生还为数很少,而且这种情况近期不可能改变。然而,无论教师还是家长,都能从这些工程中学到不少东西,用于对差等生的教育。这些工程的最大优点在于,能够使人们根据不同孩子不同的天赋智力类型而设计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从而更能激发和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使孩子们学习起来更加主动积极。要不断给孩子分配一些集趣味性、惊喜与想象于一身的复杂任务,每一次结果都不同,这样才能保持好奇心长盛不衰。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参与了孩子的学习过程。比如,家庭—学校运动就百分之百地满足了孩子的教育需要。有些家长因为自己强烈的宗教或政治信仰,认为学校不能满足他们的希望,因而不送孩子去任何学校参加这一运动。事实上,这是错误的,因为对大多数家长来说,光靠他们自己是不能满足孩子所有的学习需要的。

如果以日本学校和家庭培养高水平学生的例子作比较,我们就会发现,美国的父母对孩子教育不够重视,付出的时间太少。波士顿大学的玛力·怀特教授是研究日本教育制度方面的专家。她认为,从经济角度看,两国花在子女教育上的经费基本上是一样的,都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7%,日本学校的学生与老师比例要比美国高得多(40:1对25:1)。让人吃惊的是,日本学校仍沿用传统的教育方法,以基本课程为主,技术课比美国少得多。然而两国最大的差别是,日本母亲视孩子教育问题为自己最重要的责任,而美国父母却更多地把教育视为学校的任务。这就是两种文化的关键差别所在。

当然日本全社会都不鼓励妇女工作,因而妇女可以一心一意地关心子女的教育,这一点美国不能照搬日本的做法。但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哪怕稍微重视一点,情况也会大为改观。比如,每天增加1小时教育孩子,那么孩子的学习时间就等于增加了20%至30%,再加上孩子因此而受到你更多的注意,他们的学习成绩会以更快的速度提高。

参与孩子学习之初,要先熟悉情况,知道孩子在学校学了什么、没学什么以及用什么方法等。如果这方面情况没法知道,就应该去询问孩子的老师。老师们根据课程进度标准,每天都有进度计划,你也可以要一份来,他们会很高兴给你的。根据这些计划,你可以清晰地了解某学科的学习目标,评判标准等。这样你就可以有的放矢,不会有无从下手之感了。

总结一下:

●要求孩子们勤奋学习,多花时间做作业、干家务,阅读书籍以及了解外部世界。

●对孩子期望值要高,这样孩子的自我期望也就相应提高。

●为孩子提供机会,掌握自己学习的方方面面。

●如果孩子上学后未能达到与其能力相称的水平,那么要与老师合作,把孩子的学习任务分解成数个小步骤完成。在为孩子确定目标、衡量进度时,允许他们有发言权。并通过艺术、音乐、实地学习等多种方式教育他们。

●教会他们如何分配时间,衡量努力的结果。

●不要一味地责任怪学校做得不够,你自己要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多花些时间。

●电脑为孩子提供了无尽的学习机会。

□和孩子一起玩自我控制力的强化游戏

自我意识包含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种心理过程中的认知、情感和意志成分。自我控制能力,是指个体善于自觉地掌握和支配其情感与行为的能力。我们知道,人有多大的力气也难于把自己提起,人要战胜自己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能战胜自己就是对自己控制的成功。

自我意识对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而其中的自我控制部分又是重中之重,尤为重要。它也是个体心理成熟的最高标志之一。一般来说,自找控制较强的人,善于控制其情感,支配其行为,善于克服困难,抗拒来自内外诱因的干扰。相反,自我控制能力缺乏或薄弱的人,往往不能克制其情绪干扰和欲求的涌动,也难于经受得住外界不良因素的诱惑。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索里(J.M.Sowtey)和特尔福德(C.W.Telford)认为,道德控制(属于自我控制的范畴)的发展有三种水平五个步骤。生物水平包含第一、二两个步骤,第一步就是进行物质赏罚,第二步就是对物质赏罚的预测。社会水平包含第三、四两个步骤,第三步是借助行为的理想来实现,采取社会的赏罚,第四步就是对社会的预测。观念水平包含第五个步骤,则是按照那些已经被内化并结合成为自我的抽象的行为观念而行动。

情感的自我控制是一个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心理要素之一。西方教育专家认为,要想让孩子学会控制情感,我们必须以毒攻毒,用以情感为基础的解决办法来解决情感问题,我们必须同时教会孩子大脑的情感和思维两部分技能。

下面介绍的这个名为“平静下来”的游戏(又称“取棍子”)是西方人教导孩子进行自我控制的一种传统训练方法。比利全神贯注,要把绿棍下的红棍取出来。因为他太专心,他的手都有些发抖。他只有在不碰到黄棍的情况下,把红棍移动四分之一英寸,才可以把红棍拿出来。这时,弟弟皮特对着他的耳朵吹了一下,弄出点噪声,并且喊他“粪脸”、“屁股脑袋”等,试图分散他的注意力。但比利完全不为所动,慢慢作深呼吸,放松肌肉,眼睛紧紧盯着目标。他知道,要想赢得这场游戏,就必须不受弟弟恶作剧的影响,集中注意力。他暗暗告诉自己,“只看眼前的目标。”果然,他把红棍取出来了,而且没有碰到其他棍子。

专家认为比利和皮特玩的“平静下来”的游戏,可以帮助他们对付别人的取笑。该游戏的规则是要求参加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堆木棍中移走一根,不能碰其他木棍。内容很简单,但需要参加者能集中注意力,具备很好的动作协调能力,目的是教会孩子情感控制技能。比利玩时,皮特可以在一旁以任何方式取笑他,但不能碰他。每取出一根木棍,每人得一分,如果对取笑毫无反应,就得两分。

此类游戏对教会孩子情感控制技能很有用。情感教育必须针对大脑的思维和情感两部分。孩子在遭到取笑时,光告诉他怎么做是不够的,同时他们还应该学会控制住自己的情感。

非语言交流方式比语言交流方式更重要得多。我们必须训练孩子们认识和了解情感在身体上的反应。这样才能学会自我控制。孩子们生气时,脸色通红,身体发紧,处于过度紧张状态,在姿势、面部表情和体态上都有表现。成功的训练方法是要孩子首先认识这些标志,然后通过深呼吸、分散注意力等方法,使自己身体平静下来。你可以通过上述“平静下来”的游戏,模仿使孩子在愤怒的环境里让孩子掌握自我控制技能。

孩子在学会了自我控制,对别人的取笑和挑衅无动于衷,以一种轻松的心情面对,而非一怒而起,与之对打之后,再在电视上不断看到自己的形象,尤其是有你或其他重要的人物在场,那么就会强化他的情感控制技能。

你也可以通过唤起正面反应,来使情感大脑学会自我控制。侵略性强的青少年可以通过一系列高危险的(当然是有安全保障的)挑战身体动作,刺激正面情感反应,来获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比如让大一点的孩子或者是十几岁的少年们爬上20英尺高的旗杆,单腿立在顶端,或者在两棵大树间悬荡等,玩时要有安全保障,由受过训练的顾问在一旁指导。这种经历可以称为“正面创伤”,因为在最基本生存受到威胁时,得到他人相助,会在大脑中灌输信任他人、团结合作的精神。

其他更直接的训练情感控制的方法便是运用新的认知技能。比如,许多学校教孩子解决矛盾的技能,包括协调、同伴调停、处理学生间及师生间日益上升的侵略霸道行为,使发生比率明显下降。类似的游戏也向父母们作了推荐,以减轻兄弟姐妹间互斗现象及解决父母与孩子间的矛盾。

让孩子学会用协调而非争论打斗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如下5个步骤:

●每人先陈述自己的想法(想要什么,为什么要),然后陈述对方的要求。每个人都必须拥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力,否则就不可能成功地达成协商。

●两个孩子面对面坐着,同意通过协商解决问题,尊重双方的意见,不骂人,不取笑人。

●协商的精髓就是达成双方都赢的解决方案。每人必须同意至少3条可能的解决办法,其中有妥协,但双方都不失重点。

●然后,两人权衡每一种方案。到此时,他们已经站到一个战壕里,共同寻找双方都满意的解决办法。

●最后,两人应该订下协议,或作出计划,将最好的方案付诸。实施协议应详细写明执行方案的人员、内容、时间、地点和方法等。

孩子们独立完成这一整套协商步骤还有困难,因而可以通过“解决矛盾工程”来培训同伴充当调停人。由同伴充当调停人比成人要有效得多,更能鼓励孩子们遵守规则,达成协议。9—10岁的孩子就可以通过训练充当这一角色。有一点比较奇怪,在训练过程中,人们发现自我控制能力差、经常与人发生冲突的孩子,更能有效地充当起调停人的角色,而且在担当这一角色后,自己的行为也戏剧性地得到改变。

□教孩子克服逃避现实的心理

人类的情感大脑能够给自己穿上盔甲,以使其最强烈的欲免望受逻辑大脑的攻击。结果,我们便不断地做些本不该做的事。比如,明明知道吸烟有害健康,缩短寿命,但仍有23%的人坚持吸烟,每天有3000名儿童和青少年染上吸烟的毛病。我们也知道系上安全带,能够在撞车时减少死亡的可能,但仍有三分之一的人因嫌麻烦而不系。许许多多的明知故犯都是自我欺骗的行为。比如:与危险分子保持交往、乘坐醉鬼驾驶的汽车、不量入为出地花钱等等。我们如此频繁地干那些自己并非最感兴趣的事,说明大脑的“逻辑部分”发育时,进化过程错误地转了一个弯。幸运的是,这个弯是可以纠正的。我们可以让孩子的行为既有利于他们自己,又有利于别人。玛丽安真是恨极了她的新学校,她可以做任何事情,就是不愿意学习。晚上在电话里和男朋友大卫聊上四、五个小时,当然要比学世界历史要有意思得多。老师也知道玛丽安对学习缺乏兴趣,因而每次评分总是看着给。玛丽安知道,如果父母看到了她的成绩单,一定会非常失望的,他们甚至会严厉地惩罚她。怎么办呢?她想出了一个简单的办法:成绩单寄到家里邮箱后,把它藏起来。奇怪的是,这个办法居然很灵。玛丽安的父母由于要照料在不同学校上学的3个孩子,工作又紧张,也就没有注意收不到玛丽安成绩单的事。这样,到了期末前一个月的5月10日,校长给玛丽安父母打电话,问他们为什么对学校的信函置若罔闻,接下来的会面自然使玛丽安父母大为震惊。同时,这次见面也对玛丽安是个信号,说明掩耳盗铃的办法再也不奏效了。

我们经常有意无意地与孩子合谋,拒绝承认某些令人痛苦的事情,甚至是面对不可辩驳的事实也会如此。比如,1996年8月,一个由政府赞助的研究机构发现,10.9%的少年承认吸过毒,比1992年增加了105%。迷幻剂的月使用人数增加了183%,可卡因月使用人数增加166%,这一结果是极其令人震惊的。

有些专家把这些增加归咎于“纵容和放纵型”父母,他们自己在青少年时代就用过毒品,并且认为既然自己的生活比较成功,那么对孩子使用“消遣性”的毒品和酒精又何必大惊小怪呢。这种想法也就成了纵容孩子的理由。但是,他们却忽略了对孩子吸毒的令人不寒而憷的统计结果:就在青少年吸毒人数增加的同时,送往医院急救的10—17岁孩子中,吸食大麻的人数增加了96%,吸食海洛因的人数增加了58%!

作为一个人,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一方面受制于逃避现实的心理,另一方面却得益于理性思维。每天有数万人钻进汽车,不系安全带便驾车疯跑,更有无以数计的人点燃一支烟,叼在嘴上,却在心里安慰自己,一支烟不会危害健康。有些人更象鸵鸟,总是把头埋进沙子里。但是,如果想培养身心俱健的孩子,我们就必须学会面对现实的理性思维。

□帮助孩子勇于直面现实

自我欺骗的对立面便是现实地思考,按照世界真实的样子认识它,并做出恰当的反应和决定。许多人忽略了这一点,因而没能教会孩子这方面的情商技能,甚至反而教得孩子不能面对现实。我们总想保护孩子不受残酷现实的影响,结果更加强化了他们的逃避心理。

面对问题,正确的做法是:不管有多么痛苦,都要帮助孩子正视现实。当我们向孩子们解释事实、教他们处理问题时,他们就已明白一点:父母有能力来面对和应付哪怕是最困难的处境。这等于无声地告诉他们:你也能做到。

儿童精神病专家理查·加德纳这么认为:“孩子们必须依靠自己来面对父母离婚的问题,不能一厢情愿地以为父母总是要为他们着想的。”最近的研究证明,他是完全正确的。

朱迪·瓦勒斯坦对6个家庭进行了长达20年的研究,这些家庭共有31名子女,父母均已离异。她发现,许多父母都在自我欺骗,认为离婚对孩子的影响只不过是暂时的,一两年后会自然而然地消失。然而他们彻底错了,离婚对孩子的影响是长久的。即使在父母离婚之初,看不出孩子有什么严重问题,却不能避免导致他们成人后的精神创伤,瓦勒斯坦称之为“休眠效应”。

根据瓦勒斯坦的研究,孩子的许多问题都产生于“负担过重综合症”。父母离婚时,一般无法区分自己和孩子的需要。他们就算已意识到与孩子关系疏远了,而花费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却仍然很少,对孩子管教不严,对他们的感觉也不敏感。瓦勒斯坦在进行研究的第10个年头,经过调查发现,25%的母亲和20%的父亲在离婚10年内没有在一起,对孩子的照顾也是越来越少。15%家庭的孩子被诊断患有“负担过重综合症”,原因仅是父母不能完成自己的角色任务,甚或不能照顾好他们自己!这些孩子注定有可能患上严重的精神问题,反映出父母的不称职。

理查·加德纳在书中告诉小读者,尽管大多数父母在离婚时,也非常爱自己的孩子,并想尽力不伤害孩子,却说了些或做了些对孩子不利的事情。这只不过说明父母们在这方面失败了。孩子们必须明白这一点,从而做出对自己更有利的决定。

比如,马丁内斯夫妇和学校顾问商量,如何用最好的方法把离婚的事情告诉6岁的女儿蒂娜。他们都很爱孩子,因而不想因说错话或做错事而伤害她。学校顾问推荐了几本书,并对夫妇俩保证,如果他们尽可能地为孩子着想,孩子是不会有事的。

然而两个星期后,事情开始恶化了,夫妇俩在学校停车场大吵起来,马丁内斯先生把正哭着的蒂娜从妻子的汽车里拉了出来。他们曾深夜给蒂娜的老师打电话,且每次造访学校都威胁说不再送蒂娜回来。然而每次事情发生后,夫妇俩都去找学校顾问,都能表现出理智,关心女儿。当顾问觉得最好还是和蒂娜谈谈时,蒂娜很不情愿地来了,只说了一句:“我想都不愿意想这个问题。”便再也不吱声了。

加德纳还提到一种情况,说:“大多数父母都是非常爱孩子的,(但是)有些不怎么爱或根本不爱孩子的父母,也会把爱挂在嘴上,这就让孩子感到迷惑。因此,不能根据言词来判定一个人是否真爱他的孩子。”

父亲(离婚后一般不住家里)一般都很爱孩子,希望能与孩子住在一起,对不得不离开他们感到非常遗憾,然而也有一些父亲是因为不太爱或根本不爱孩子才离开家的。

如果父亲不爱孩子,母亲也知道这一点,但却对孩子说,父亲很爱他们。因为母亲确实认为这么做对孩子有利。

加德纳认为,孩子们只要观察现实生活中父母的所做所为,而不仅仅是他们的口头表态,就能弄清父母是否真爱他们。具体做法是:

●看看父母是否真想和你在一起。有时父母不能与你在一起时,是有正当理由的,但他们应该让你知道,他们正在尽力而为。

●看看父母是否为你的每一个进步感到由衷的高兴。热爱孩子的父母会为孩子感到骄傲,并且向外人叙说孩子的成绩。

●当你遇到困难时,看看父母是否愿意丢下自己的事情帮助你;当你病了或受伤时。父母是否非常关心和同情你。

●看看父母对你非常生气时,是如何表现的。天下父母难免在某些时间对孩子非常生气的,但如果他们经常甚至动辄对你发脾气,那么他们也许不是按照你需要的方式爱你的。

●看看父母是否喜欢拥抱你。

有些父母是天生的讲故事能手,一旦掌握了讲故事的原则,能随时随地编出有益的故事。但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他们要把故事事先写下来,然后读给孩子们听。编故事时,应该吸收孩子喜欢的图书中的格式和语言。对较年幼的孩子们来说,你还可以画些漫画、创作电脑动画,或拍些照片来为故事做插图,孩子们会很高兴参与进来。

故事主题可以与孩子可能正面临的问题类似,但不能完全相同。如果你用孩子的名字和实际情形编故事,那么他就会变得非常烦躁忧虑,尤其是当他正面临一个较严重的问题时,更是如此。他会显得烦躁不安,对故事失去兴趣甚至厌恶。这样,就会使你们俩都觉得沮丧。

相反,如果故事主人公与孩子相象,对孩子也就起到了隐喻的作用。

下面便是一些例子,都是针对孩子们比较普遍遇到的问题而写出来的。这是写给6岁的安妮的一则故事:巴里的隔壁住着一只小狗,一天到晚总是叫个不停。巴里听说这只狗咬过几个孩子,有一次甚至想吃一个婴儿。于是,巴里找来一本专门写狗的书。了解狗的知识。有一天,他看到这只小狗正和主人散步呢,便勇敢地上前拍了拍小狗。从主人那儿,巴里明白了狗为什么大叫,这是最让大家头疼的。巴里还知道了,当碰到狗骚扰时该做些什么。

当一场飓风严重地毁坏了格尔的家,他们不得不搬家时,下面的故事给这位4岁男孩带来一些安慰:罗弗是一只小狗,居住在佛罗里达州南部,那儿时常会遭到飓风侵袭。有一次,罗弗的小窝也被飓风吹跑了,他不得不住到避难所里。在这里,罗弗遇到了许多无家可归的小狗,他总是喜欢和其他小狗共同啃骨头,在操场上奔跑玩耍。几个星期以后。罗弗的主人搬进了新家,有了个新狗舍。罗弗真不愿意离开避难所的朋友们,但想到到了新家以后还能交上新朋友,便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下面是写给娜塔莉娅的故事,她11岁,比较胖,经常因此遭到同伴们的嘲笑。海伦·凯勒、斯蒂夫·旺德和雷·查尔斯都要去纽约,他们在一个汽车站相遇了。三人聊了起来,讨论一旦瞎了或与别人不一样时会怎么样。他们相互谈到了过去的不幸,介绍自己是如何闯过难关的。他们谈得如此专心热烈以致错过了一班汽车。当下一班汽车靠站时,他们一齐高兴地登了上去,他们知道,自己已经把对方当成朋友了。

讲故事的办法主要用在3—10岁的孩子身上,这时他们喜欢听人讲或读故事。父母们在编写和阅读故事时,应该创造出一个和谐的环境。如何创造呢?斯特莱洪是这样建议的:

●选择孩子兴趣范围内的故事;

●选择孩子不容易分散注意力的时间;

●充满戏剧色彩地、热情洋溢地朗读故事;

●鼓励孩子打断你,进行评论或提问;

●阅读时频繁与孩子进行眼光接触;

●让这段时间使你们双方都感到满足,而不能当成任务完成;

●鼓励年幼的孩子与你靠得很近;

●让孩子设想故事的结局、以帮助培养他们的推理能力;

●故事结尾时,要用赞赏的语气。

你自己编的故事对孩子是最有效的。如果你不喜欢自己去编,那么市场上也有越来越多的读本,涉及恐惧、离婚、父母一方生病等等。内容广泛全面,对孩子很有用。学校和图书馆都有这方面的书籍、父母们可以去借。

□我会自己想

谈到人的建树,最引人注目的是成功人士大多有极具个性的思想,有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在鼓励孩子独立思考方面,父母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最简单的就是倾听孩子叙述自己的想法。尽管孩子的想法常常是天真、幼稚甚至可笑的,但我们一定要按捺住想纠正他的愿望,抓住他谈话中任何有趣的、有道理的论点,鼓励他深入“阐述”,使他尝到思考的乐趣,增强自我探索的信心。

独立的思考需要创造性,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一个有效方法是鼓励孩子编故事,并把它记录下来。《如何更聪明》这本有关孩子智力发展的书中,作者——美国著名儿童智力发展研究专家——简·海丽特别推崇这一方法,她认为,这样做对孩子不仅是一个语言训练,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运用自己的想像与推理能力,得到出人意料的结论。具体的作法就是让孩子自己命题,告诉他你要给他做秘书,然后完全按照他的语言记录下来,不要加以修饰。这种实践是一个充满趣味的过程,孩子们会非常愉快地想到“原来我还会进行创造,而且创造出这样有趣的‘思想’来”。这种对创造,对思考的热爱,会使孩子终生受益。一些很有名的发明,就来自于发明家幼年时异想天开的想像。

心理学家特别提出表演对增强人的自信与自在能力的作用。尤其对于生性比较腼腆,羞于出头露面的人,参加一些业余的表演训练甚至出场演出,为他们增强自信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在演绎戏中人物的同时,探索自己的内心情感与思想,锻炼表达自己的能力,并有勇气站到舞台上,面对众人。

这样的锻炼机会是不多的,也是必要的。也许正因为有这样的理论做基础,在美国许多好的学校都有表演课,社区中也设立各类表演课程,供学生课余参加。去年,我送女儿去美国一家夏令营,这只是一家很普通的夏令营。但它的活动内容十分有趣。其中一项最令我女儿感兴趣的就是表演课。她通过一些简单的表演技巧,训练孩子对自我表现的兴趣和信心,表演者在不严格的舞台规范中,尽情抒发自己的感受,在人物中,加入想像和创造,既有娱乐,又为孩子们创造了课堂上所不能获得的学习机会。

看到一篇报道,提到有一个培养未来明星的“明星学校”人满为患,许多孩子怀着对明星生涯的美丽憧憬,“忘我”地苦练基本功。文内所提课程,与我想像的有相似之处,只是我毫无意向在孩子尚年幼之时,将她推向“明星”梦的世界,而且在孩子成熟之后,也不希望她以当“明星”或其他的什么“星”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倒并非故作清高或信心不足,只认为这样鼓励孩子太不负责任。不过真的希望在国内,能找到适合的教师与教程提供给孩子,给他们进行表演训练,目的在于培养基本表达能力和自信,而非以名星为幻想。

□不做搭救型父母

父母一次次把孩子们从困境中解救出来时,似在搭救,其实起相反的作用,使孩子们永远不能自己解救自己。搭救者总是在为孩子解决问题,出主意,想办法,甚至代替执行,这样并不是鼓励孩子们去发现自己的能力,发现自己动手做事情的意义和乐趣,而是被限制在某一个层面停滞不前,使他们失去获得必要经验的机会。

孩子们并不希望成人给他们解释、解围。他们对这种介人感到恐惧,感到自己脆弱。他们会发愁,如果没有成人的介人,事情会是个什么样子。有的孩子在办一件事时,总是背着父母,他们想挣脱父母的庇护,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在父母的不断拯救下长大的人在开始过独立生活时,会感到很不适应:对自己必须计划收支平衡、买生活用品、找住宿之地等安排基本生活之事都感到惴惴不安。在家里的时候,这些事情总有人替他们干。他们的父母总在扮演“搭救者”的角色,每当他们面对现实一脸忧愁时,父母就出面出主意想办法进行关照,然后把对生活一无所知的他们送到社会中去。安娜去学校上课时忘了带作业。老师无数次要求同学们按时交作业。安娜给妈妈打电话,让妈妈把作业送到学校。妈妈说:“我不能去送,你最好回来自己拿。”安娜开始感到很失望,警告妈妈说,学校老师可能会说妈妈对孩子太不负责任。但安娜妈妈这时对自己的责任问题并不感兴趣,她所感兴趣的是教安娜从亲身经历中获得责任感,学会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她告诉学校老师,希望安娜能够自己回家拿作业。安娜有点恼火,觉得妈妈一点也不通情达理,居然在危急关头让自己走回家拿作业,这样准会耽误课程,老师会生气的。但妈妈不后退,坚持安娜回家取作业。妈妈把作业放在门口,然后自己开始打扫房间。安娜回到家里想和妈妈吵一架,想使妈妈知道她很恼火,然后希望妈妈能开车送她回学校。不料妈妈根本不理会她的挑衅,只若无其事地说:“宝贝,我忙着呢,你先回学校,交上作业。我们以后再讨论这件事。”放学后,妈妈知道安娜已不在火头上,她耐心地听安娜诉说,她在同学和老师面前感到很窘,因为妈妈不去送作业,她还得回来拿。妈妈问安娜:“我很爱你,你知道吗?”安娜承认这点,妈妈又说:“我这样做是为你好,你知道吗?”安娜:“我忘了带作业,你又不肯送去。我想是你不把我当回事。”妈妈:“孩子,让我们来看一看,你为什么忘了带作业?”安娜:“我慌慌张张地赶校车,就忘了。”妈妈:“你忘了带作业感觉不是太好,对吗?那么你从今天的事情中学到了什么?”安娜:“我想下次我会把作业事先放到书包里。”妈妈:“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安娜想了想说;“我可以在闹钟一响时就起床,不至于那么紧张。”妈妈说:“如果我把作业给你送去,你不就学不到这些东西了吗?”

这样的亲身经历是年轻父母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找一个适当时机就事论事,是鼓励孩子的最好时刻。孩子忘了带外衣,爱搭救的父母会说:“快穿上外衣,外面很冷。”如果孩子着凉感冒,喜欢解释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