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读(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9 06:00:03

点击下载

作者:柳恩铭

出版社:中华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论语心读(精)

论语心读(精)试读:

出版说明

孔子行教像(石刻本现存于山东曲阜孔庙)

本书的出版,旨在希望有更多读者因此书而开始读《论语》,并从中受益;同时鼓励读者思考《论语》,彼此分享传统文化学习的乐趣。

作者柳恩铭现任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局长,被聘为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曾出版个人编著、专著10余部,对《论语》的研读和实践很有心得。书中所述为作者一家之言,反映了一位在教育界耕耘多年的教育局长的独特视角和认真思考。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作者对《论语》的解读。解读部分的“注”,是作者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后加上自己的理解所写。“意”,是基于注释做出的意译。“读”,是作者结合生活、学习、工作中的体悟总结的《论语》解读心得。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前言”中对《论语》和时代风尚的理解,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教育者情怀和肩担道义的国人意识,可与广大读者共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终生学习的经典。学习《论语》,不仅可以独善其身,更可以兼善天下。从此时此刻开始,从拿起这本书开始,我们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论语心读”。中华书局编辑部序陶继新

中国孔子基金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副会长,山东教育社原总编辑

在广州讲学时,与柳恩铭博士曾有一次短暂的交流,可是,他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近二十年来,我对《论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他,与《论语》也早已结缘,且有着深入的研究。所以,我们未谈几句,便有了“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心灵愉悦感。

当本书的电子稿呈现在我眼前时,便有了迫切阅读的愿望。其实,我这一段时间之忙是很少有的,可我抵挡不住它的诱惑,因为我知道,柳恩铭博士的“心读”里,一定会有让我产生心灵共鸣的美质,也一定会让我对孔子及《论语》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我至少看过几十本关于《论语》译注、解读的版本,从中汲取了很多教益;一般来说,要想从中再读出新意和个性相当困难。柳恩铭博士是用心来读的,也是用心来悟的,而且读悟出了属于他生命系统中的孔子与《论语》,甚至有的观点让人顿生惊诧,但是这并不是标新立异,而是从孔子的生命世界里,寻到了别人尚未发现的思想光华。

比如,柳恩铭博士从《论语》中读悟出了一个唯美主义的儒家,没有消极,没有颓废,没有丑陋,没有糟粕,只有精华,只有乐观,只有美丽,只有期待——对学生有期待,对社会有期待,对国家有期待,对未来有期待。

耸人听闻乎?非也。

纵观孔子的整个人生,我们发现,孔子的精神世界是多元而丰富的。在关注修身与入世的同时,他又是一位审美主义者。比如学习,他从来不将其视作心力交瘁的苦役,而是看作提升生命质量的快乐之旅,于是就有了“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审美状态。你看,孔子不但忘食,还忘忧,不但没有什么忧愁,甚至连老了都不知道了。他甚至说自己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吃着粗粮,喝着凉水,把胳膊一弯当枕头,却特别的快乐。何以如此快乐呢?因为不正当的财富和官位,对于孔子来说,就像转瞬即逝的浮云一样。既然没有“富”“贵”之求,甚至是以贫为乐,又何忧之有?这种超越富贵贫贱之上的“乐”,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审美的境界之中了。《中庸》中有一段孔子之言:“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他看来,真正的君子,不管处于什么位置,都有一种乐在其中的美感。而在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中谈到孔子学习《周易》时则写了“韦编三绝”四个字,我们再结合相传是孔子所作的《周易·系辞上》上所说的“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更可以照见一个有着审美情怀的孔子。大家知道,《诗经》原本三千多首,后经孔子搜集并删减,才有了今天的“诗三百”。而《诗经》除了其“思无邪”之纯正之外,更有了优美的诗韵、诗情和诗意。

孔子之乐,并非一种自然性的快乐,更不是阿Q自嘲式的快乐,而是一种具有高尚品格且又持久的审美快乐。它不是在专门追求“乐”的情况下实现和获得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以一种平常的心态自然而然地获得的,具有生活的“无欲”、情感的“中和”和心灵的“宁静”等特质。

人类存于宇宙之间,虽然时间短暂,可是,却应当因为生而为人感到愉悦与快乐。有了这种感觉,就会在看到任何事物时都会有一种特殊的美感。即使每天的日出日落,也并不认为太阳只是简单地重复既往,而是一个又一个新的景象的呈示,妙不可言。

也许有的人会说,我怎么就是感觉不到这种美呢?其实,“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雕塑家罗丹语)。如果进一步地想一想,对于美的发现,更多的还不是在眼睛上,而是在心灵层面。一个心灵快乐的人,就会发现更多的美,甚至在一般人看来无美可言的事物,他都可以感受到美的存在。而一个真正发展到一定层次的人,往往拥有这种审美心灵。而有这种审美心灵的人,又反过来可以更多地发现美。这种良性循环,久而久之,就会使你一生处于幸福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柳恩铭博士称孔子是唯美主义的儒家,不但有其洞悉《论语》深义的眼光,还有了一定的现实意义。

柳恩铭博士还从《论语》中读出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下为公、尚中贵和、勤劳简朴、博爱泛众、天人合一等民族精神和儒家伦理,读出了儒家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取向,读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情怀,读出了以教为政的教育追求,读出了终生学习的教育思想,读出了自由讨论的教育模式,读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读出了全面发展的课程建构,读出了慎独正己的修身方法,读出了积善成德的德育路径,甚至还读出了孔子是男女平等主义者。

吃惊乎?成理乎?

不读此书,难解其疑也;不读此书,难知其义也。

期待本书的出版,期待读者从中获益,用心研读《论语》之美。2014年4月11日于济南笼袖骄民图

前言 十年一剑天地心

我想重新解读《论语》,朋友皆不以为然。或以为注者繁若星辰,多一个也不能改变天空格局;或以为作品汗牛充栋,没有重注再解的空间。我重新解读《论语》的冲动源于对教育的思考,源于寻找教育迷失的本真,目的在于构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在于培育养护中国人的心灵的沃土。

教育的本真是精神活动,而非物质,因为物质形态原本存在于宇宙。而现实的中国教育却迷失了本真,中小学几乎沦为知识和智力的堆积和训练场所,大学几乎沦为职业训练场,教育没有真正关注人的精神,关注人的情感,关注人的态度,关注人的价值观,关注人的整体发展,关注人的个性发展。有人说:“西方人重视个性,我们重视共性。”这的确是中国教育的误区,但不是最大的误区,最大的误区是迷失了本真:学生心无信仰,心无价值,心无所依。为了考察西方教育养护学生心灵的做法,我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先后考察了117所国外中小学,西方学校教育普遍做法是:通过宗教活动,让学生学会包容、宽容、博爱;通过历史教育,让学生学会热爱国家和民族;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尊重;通过通识教育,让学生认同民主、自由、法治等核心价值观。而中国教育至今没有解决灵魂养护问题,没有解决核心价值观的建构问题,没有解决人生观的建立问题,没有解决伦理规范的养成问题,没有解决社会责任感的形成问题等等。

为了探索宗教对于教育的作用,对于滋养守护中国人心灵的作用,我曾经多次只身前往道观和寺庙“修行”。2002年5月,我曾在某道教圣地住下,访问我能见到的所有上山朝圣的信众,愿接受上山目的调查的有1378人,其中129人来的目的是看风景,占9.36%;107人是随着大流,没有任何目的,占7.76%;1142人是来祈求升官、发财等,带着期望而来,占82.87%。愿意接受采访捐献“善款”的目的的人共计373人,303人为自己祈福,占81.23%,70人为亲属祈福,占18.77%。这就是中国本土道教在国人心中的真正地位和作用。

2002年8月,我独自前往某佛教圣地“修行”,为了体悟佛的精神,我计划吃全斋修行10日,每天三点半起来与众僧和信众一起做早课、念佛经,坚持了5天,实在看不下去了,因为极个别人做早课精神不集中,哈欠连天,缺乏对佛的虔诚与敬畏。5天里我共计采访前来礼佛的信众396人:其中来此求官、求财、求子、求学、求爱者共计304人,占76.76%;随团旅游没有特别目的的55人,占13.89%;33人虽明确有目的但笑而不答,占8.33%;8人为父母、长辈祈福,占2.02%。佛教将异化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吗?我也曾经在某寺看到了佛教协会写上墙的善款与福报之间的“买卖关系”:50万多少福报,100万多少福报,500万多少福报,5000万多少福报。如果福报直接以善款多少为依据,穷人岂不是永无翻身之日?悲哉!

2002年的圣诞节,我曾经打车、步行,一个人“流连”于广州各大圣诞狂欢之地,遗憾的是访问过狂欢中的少男少女139人,仅有7人愿意对我说为何出来过圣诞节——也许他们内心深处十分鄙视我这位不知趣的大叔,竟然会问这样可笑的问题。西方宗教,给中国人,尤其是青少年留下的除了圣诞的狂欢之外,还有什么呢?我真的不清楚,也感觉不到。

在数据和事实面前,我彻底失望,也选择彻底放弃。2003年元旦,我一头扎进传统文化的海洋,这一进去就是十年。除了继续研究东西方教育之外,工作之余,尤其是节假日我便集中精力研究传统文化,曾经研究过《论语》《孟子》《荀子》《诗经》《尚书》《道德经》《庄子》《孙子兵法》《鬼谷子》,最让我眷恋、最让我流连、最让我执着的是《论语》。想不到十年之中,我居然读了30个版本的《论语》。

我有以下读书的习惯:一是做记号,别人精彩而我认同的做上标记,一遍读完后再回味;二是做旁批眉批,随手、随心写下自己的意见和感想;三是读完之后再回头至少看三遍,并且写下对一本书的整体评价和思考。当我读完第一本《论语》(巴蜀书社《四书五经》),我萌发了解读《论语》的冲动,就开始把我读《论语》的思想、思考、情感、体悟等一一写下,不求别人认同,但求真心所得——儒家所谓求仁得仁,我相信来自心灵的泉水最能感人、最能动人。

我读出了真实的儒家。我用自己的学养、智慧、才情,还原了真实的孔子和真实的儒家。儒家最本质的特征是人本、人道、人文,以人为本是儒家最本质、最核心、最真实的价值追求。以人为本用于社会管理就是以民为本,用于教育教学就是以生为本,孔门课堂师生人格平等,关系和谐融洽,气氛自由热烈,民主表达思想。在我眼里,孔子是仁者,是人本主义者,是人道主义者,是人文主义者,其开创的东方人文精神,不仅是中国人需要恢复的精神传统,也是全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海内外不少儒学研究者认为,儒家起源于巫术,起源于丧事,大缪不然。孔子开创了儒家学说,但是儒家思想的源头却在西周文化。儒家思想,尤其是民本思想是孔子在整理西周文化典籍过程中发现、发掘、提炼而逐步形成的。儒家主张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孔子开民办教育先河,开贫民教育先河,将教育从宫廷转移到民间,通过教育改变贫民的命运,这绝不是保守主义者所能为。孔子开素质教育先河,实现了有教无类,孔门弟子无论是富甲一方的子贡,还是率性而为的子路,抑或人不堪其忧却不改其乐的颜回,甚至“朽木不可雕也”的宰我,都能得到尊重和关爱。孔子敬畏生命,尊重个性,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个个有个性,有特长,并非现代教育的标准化生产。

我读出了唯美的儒家。很多学者误以为《论语》精华与糟粕并存,但我却读出了一个唯美主义的儒家。本书中,没有消极,没有颓废,没有丑陋,没有糟粕,只有精华,只有乐观,只有美丽,只有期待——对学生有期待,对社会有期待,对国家有期待,对未来有期待。

我读出了永恒的儒家。“天将以夫子为木铎”,上天将以孔子为精神导师,引导中国人从蒙昧走向文明,从落后走向先进,从黑暗走向光明。至今,很多学者认为,孔子开创的儒学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时期曾经发生过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发展,儒家学说逐步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其实,成为社会桎梏的是伪儒学,绝不是原生态的儒家思想。我从《论语》中,读出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下为公、尚中贵和、勤劳简朴、博爱泛众、天人合一等民族精神和儒家伦理,这是养护中国人心灵的最宝贵的精神源泉。我从《论语》中读出了儒家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取向,读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情怀,读出了以教为政的教育追求,读出了终生学习的教育思想,读出了自由讨论的教育模式,读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读出了全面发展的课程建构,读出了慎独正己的修身方法,读出了积善成德的德育路径,这些恰恰是当今教育缺失的最宝贵的传统,也是永恒的教育智慧。《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著作,承载了儒家的核心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承载了儒家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承载了中国人的情感、态度、信仰,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底色、基调。《论语》之于养护学生的灵魂,之于守护国人的精神家园,之于教育回归本真本质,之于恢复人本思想、人道主义、人文精神等,都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这一切促使我发宏愿重新解读《论语》,建构养护中国人心灵的精神家园。

或许有人质疑《论语》成书于两千多年以前,是否能成为当代人的《圣经》。我的回答是:能够。孔子处于人类文化的原点时期和轴心时代,人类几乎所有的人文大家都出自这个时代:孔子、老子、孟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他们是奠定人类思想基础的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们几乎同时对什么是人、什么是人性、人生的目的、人生的价值、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最根本的问题做了思考和回答,其思想和著作具有永恒的价值。同样是对人伦问题的思考,为什么现代学者的思考没有人超越孔子?假如学者越来越像商人,假如自称为思想家的人自己心无所信、心无所属、心无归依,他有能力有资格思考人类的根本问题吗?他思考的结论能相信吗?

本书历时十年。我生性喜欢安静,即便到了最热闹的地方,内心也守着宁静。这十年中,白天高效思考、研究、解决教育问题,晚上则静下心来研究《论语》等儒家经典,双休日足不出户,读书、思考、写作,除非出差从不间断。几乎每天八点半之后,我都会静静地坐在书桌旁边,一边听着窗外内环路刷刷的车轮声,一边在电脑键盘发出哒哒哒哒的敲打声;如果是双休日,往往从华灯初上,读书写作到万家灯火,再到万籁俱静。

2012年5月,本书第三稿完成,我已感受到了心力的极限,虽然自己觉得仍不满意,但是不知道下一步修改的方向和路径何在。在这迷茫的时候,我选择暂时放下,继续读书,一口气再读了奥维德、卢梭、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尼采、弗洛伊德、海德格尔的哲学著作,因缘际会而燃烧起生命激情,从2013年8月9日开始,用了半年的时间,对本书做了第四、第五、第六次修改。这半年的修改,是对我生命潜能的挑战,是对情感张力的挑战,是对心力极限的挑战。这半年的修改,使本书不仅有思想,而且有激情!如果一定要说本书与社会上各种流传的版本有什么不同,我想最根本的是这是我用生命触摸、体认、体悟儒家文化的心泉,是生命激扬的弦歌,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教育者长歌当哭的呐喊。读《论语心读》,能喝到心泉,能感到心跳,能感受生命的激情、生命的眷恋、生命的执着。我不想只是在书店里增加一本谁都可以翻一翻,甚至谁都可能买一本,但是却没法看完的《论语》,我渴望,只要你拿起《论语心读》,此生就不愿再放下。

陆九渊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叔本华说:“世界的本质是意志,事物是意志的现象或表现。”我深以为然,教育改变人心。心中有爱,就会爱他人,爱社会,爱自然,爱生活,就会有爱的能量场,就能感染周围的人,形成爱的场域并改变社会的心理结构;心中有善,就会善待自己,也会善待别人,就会形成善的能量场,就在融合和改变周遭的场域。心中有爱,心中有善,心中有慈悲,心中有期待,自己在变,周遭在变,世界也在变。本书目的在于让教育找回精神情感活动的本真,目的在于找回丢失的价值、迷失的精神、缺失的信仰,目的在于建构一个心灵家园,营造一个精神家园,让心有所依,心有所属,心有所归。作为一个教育者,我无力直接改变世界,但是能改变自己,能改变人心,并因之而逐步改变社会。

张横渠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的确想为社会恢复或建构核心价值观,为国人建立精神支柱,为曾经被曲解、肢解的先秦原生态儒家思想接续生命,为后世人建构精神家园以期社会永远和谐和平,这是我的追求,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使命!西方人有一部《圣经》,《圣经》之后再无《圣经》;中国有一部《论语》,《论语》之后再无《论语》。《论语》不可复制,但可以解读。十年一剑天地心,我坚信《论语》对于守护精神家园、维护文化根基、养护国人灵魂、恢复教育本真,具有其他任何经典都无法替代的作用。初读《论语》,觉得删减《论语》是我的使命,但是研读了23个版本的《论语》之后(我重注《论语》从读23个版本开始系统写作,如今已经研读30个版本),才坚信《论语》如《圣经》一样,应成为国人案头、床头、心头的经典。让《论语》成为中国人的《圣经》,是我用心研读《论语》的初衷,是我的梦想,也是我的信仰!夏山图

学而第一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孔子说:“终身学习并不断实践,不是很喜悦吗?志同道合者从远方来切磋道德学问,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读】本章主旨是:快乐人生。孔子讲了人生要做的三件事:学习实践、学术交流、道德修养。一个普通人,如能做好这三件事,可期待成为人格健全的人;能一以贯之地坚持一辈子,可期待成为卓有成就的杰出人物。一名教师,能够长期坚持学习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思想、方法、技能,并不断付诸实践,以之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改革,这种人生岂不快乐!坚持与志同道合者道义相勖,交流学术,取长补短,促进彼此学养的提升,增进彼此的友谊,这样的交流岂不快乐!坚持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理想、教育理念,十年磨一剑,历尽艰辛,不计名利,无怨无悔,这样的境界岂不高尚!人生不过百年,几十年如一日“学而时习之”,做到了不容易;几十年如一日与远方的朋友交流学术,做到了会很成功;而最难的是几十年如一日“人不知而不愠”,做到了不是圣人也近乎伟人!无论是年轻人,还是尝遍人间冷暖的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者,大多渴望被认识、渴望被了解、渴望被赏识、渴望被尊重。能够做到被人误解,甚至诽谤中伤而不怨天尤人者,鲜有其人。在学业中、在学术中、在事业中,十年“人不知而不愠”,心无旁骛,有所追求,不成功才怪!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有子说:“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却喜好犯上的人很少见;不喜好犯上,却喜好造反的人从来就没有。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敬父母,尊重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读】本章主旨是:仁之根本。儒家认为,统治者在家中孝悌,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把孝悌精神推广到民众中去,民众就不会起来造反。此章中提到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政治理念、哲学思想、伦理情感非常重要。孔子身处乱世,周游列国,颠沛流离,目睹民众疾苦,渴望社会稳定;作为政治家和哲学家,当然要思考如何实现稳定。孔子开出的药方是从人的修养开始,从伦理修养开始,从孝悌开始,然后逐步实现“在家做孝子,在外主忠信,在朝做忠臣”的价值延伸。大多数人认为“孝悌”属于封建伦理,属于消极文化精神,有人担心我们提倡孝悌,不利于法治社会和民主社会的建设,会阻碍中国现代化进程,此顾虑纯属多余。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的现代化起步都在我们之后,都传承了儒家文化,“孝悌”没有成为他们迈向现代化的制约因素,相反他们走在现代化的道路上比我们顺,比我们快。从现实来看,中国的独生子女,在家都不能孝敬父母,在外如何能够尊重别人呢!独生子女政策再实施下去,中国人将无法理解“孝悌”含义(现在我们看到更多的是父母在“孝敬”独生子女),恐怕也很难养成西方人“尊重人”的美德了。用心读过《论语》的人,应当不难发现,孔子并没有无限泛化“孝悌”这种伦理准则的倾向,否则在孔子的教育实践中就不会有“各言尔志”的民主氛围了。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意】孔子说:“花言巧语取悦于人,这种人缺少仁爱之心。”【读】本章主旨是:质朴仁厚。崇尚质朴醇厚,反对花言巧语,是儒家的基本道德价值观,也成为中国人基本的人格特征。中国人受到赞美、获得肯定时,往往以谦虚的方式回应;而西方人面对赞扬和认可则坦然受之,并连称:“谢谢!谢谢!”读书越多的人,越自觉浅薄,越留意倾听别人说话,越能兼听不同意见,越可包容别人,越谦虚的人越是以宽厚与仁爱之心待人。“慎于言,敏于行”作为一种价值观,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灵魂,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显著标志。几十年的人生阅历,使我越来越坚信“慎于言,敏于行”是中国知识分子在中国生存的很好方式!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为人办事是否竭力?与朋友交往是否真诚?讲授的学业是否亲自研究和实践了?”【读】本章主旨是:三省吾身。内心修炼是儒家“内圣”功夫。西方人每周做礼拜反省一次,儒家提倡每天多次反省,因此,有西方学者说儒学是道德宗教。东西方文化的反省方式的区别在于:西方人反省是面对神进行反省,而中国人反省的对象却是自己的内心,也就是儒家的“反求诸己”。曾子反省的是儒家重点倡导的道德范畴:忠、信、行。最后一句话,我比较倾向于这样的解释:“自己讲授的东西自己认真研究和实践过吗?”理由是,《论语》是曾子的直接弟子编写的,所以“传”并不是“受之于师”的意思。当今有些为政者,要求他人做到的,自己往往没有研究过,更不用说实践过;为教者,也往往把道听途说当做学问来传播,站在讲台上,感觉良好,自以为得意,实为谬种流传,误人子弟。从归因风格上讲,儒家倾向于成败归因于内,归因于自己。我年轻时失败了,往往归因于外界,强调客观;三十岁以后,面对失败,常常反躬自问,从主观上找原因,向自身找原因。如果说,我在学业与事业上,略对社会有些贡献,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三十岁以后,凡事先问自己有没有过错或不足。假如我能在二十岁以前领悟这句话的精神,人生或许是另外一种境界。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意】孔子说:“治理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认真处理政事且取信于民,勤俭节约且以人为本,差遣百姓而不误农时。”【读】本章主旨是:历久弥新。治国之道说复杂就复杂,说简单就简单。儒家认为简单。一是全心政务,取信于民。只要用心政事,没有想不到的办法,没有办不好的事;政府与民众互相信任,人与人互相信任——这需要教育,也需要加强修养。二是以人为本,政事从简。有些人的穷奢极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铺张浪费,疯狂消费(全球经济发展动力都是民众的消费),资源日益枯竭,地球不堪重负。三是根据节令来安排百姓的劳动。学习儒家的政治智慧,以民为本,不铺张浪费,政府够用就行,民众够用就行。如此则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发展的问题可以解决,生态环保问题可以解决,贫富悬殊问题亦可解决,社会矛盾不能解决也不至于如此对立啊!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孔子说:“年轻人在家孝顺父母,在外尊敬师长朋友,慎言诚信,博爱而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好本职工作后如果仍有闲暇,就可以去学习文献了。”【读】本章主旨是:高度契合。孔子教育的人才观是: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慎言诚实、博爱亲仁、终身学习。这也表达了孔子人才观的价值取向是:德行第一,学文第二。有两点尤其值得玩味,一是孔子的人才观与中国现代素质教育思想的高度契合;二是孔子“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思想与现代教育终身学习理念的契合。由此可见,人类文化轴心时代哲人的思想具有永恒价值。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意】子夏说:“尊重贤德,不重外貌;侍奉父母,尽心尽力;侍奉君主,忠于职守;与朋友交往,讲求信誉。达到这样的境界,虽然没有系统学习过,但我还是认为他已经学过了。”【读】本章主旨是:修养学习。孔子的学习观是:学习的内容不仅是文献,不仅是礼仪,德行修养也是学习,尤其是尊重贤德,看轻外貌,对父母尽孝,对君王尽忠,对朋友讲求信用。人皆有向善之心,向上之心,增进德行,当然是学习的最重要范畴。如果能够在增进德行方面有所进步,就算是没有系统学习礼乐诗书之类,也算是已经学习过了。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意】孔子说:“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习的知识就不稳固;忠信是主要品质,不与志趣不同者交朋友,有了过失,不害怕改正。”【读】本章主旨是:人皆君子。本章中,孔子明确了君子的人格特征:庄重威严、认真学习、为人忠信、慎重交友、过而能改等项。理想人格的君子,外表庄重大方、威严深沉,稳重可靠,可以付之重托。要正确理解本章,应注意两个关键:一是正确理解“无友不如己者”,此句通常被误解读为“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或“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假如都这么做,那么处在下位的人将没有朋友,后生将无法得到提携,这很可怕;二是“过则勿惮改”,过而改之,善莫大焉,这是君子人格最重要的品质。有的人常用十个错误掩盖一个错误,不要说改正错误,连承认错误的勇气都没有,习惯于唯上是听,唯命是从,领导者碍于情面,不肯认错,错上加错,雪上加霜,百姓遭殃。忠信是人安身立命的重要品德,有了错误勇敢改正,如是人生必然很充实。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意】曾子说:“慎重对待父母去世,真诚追念远祖,老百姓就会日趋忠厚。”【读】本章主旨是:移风易俗。很多学者认为孔子对鬼神持怀疑态度,理由是他说过“敬鬼神而远之”。但是,孔子也说过“祭神如神在”之类的话。孔子去世前不久有“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的生命叹息。我笃信儒学,每年清明节,都回黄冈祭拜先祖。因为跟随外公长大,在外公墓前往往会长时间静坐,回顾外公生前对我的照顾和教诲!在家父墓前,怀念家父生前的往事,反思自己人生历程中的是是非非。这种祭奠过程,是怀念,是反思,是修养,心更静也更净!所以,我坚信,谨慎持重对待父母过世,追怀远去的先祖,可以使民风淳厚。儒家人生修养路径是移孝作忠,孝道是一切伦理的基础。孝敬父母,追念远祖,怀念民族英雄和杰出人物,就是道德修养过程。英国、美国、俄罗斯等西方国家,都重视博物馆建设,重视纪念为国家民族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其实目的在于通过“追远”,使“民德归厚”!如今很多人对移风易俗和重振民族精神缺乏信心。只要选择好突破口和好的载体,一定大有可为。把清明节作为法定假日就是一种对优秀传统伦理文化的弘扬,期待着中小学、大学高度重视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历史教育是“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重要载体。令人扼腕的是,中国教育几十年来一直把历史当作边缘学科!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意】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达一个诸侯国,总是与闻政事。是夫子自己主动要求的,还是国君邀请他过问的?”子贡说:“老师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赢得了别人的尊重,夫子参与政事的方式,大概与别人不同吧?”【读】本章主旨是:温良恭俭让。子禽与子贡两人的对话勾画出了孔子的处世策略。儒家一方面积极入世,这个传统是孔子首创的。孔子五十岁以前一直执着追求入世的机会,渴望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五十而知天命”,开始顺天意,最终选择以培养人才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显然,孔子的这一传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另一方面,孔子强调德政,强调儒者自己的道德修养,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国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就在于孔子具备有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品格。例如,这五种道德品质中的“让”,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中,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让”是在功名利权上先人后己,在职责义务上先己后人,用之于外交如国事访问,也是重要的礼节。孔子就是因具有这种品格,所以每到一个国家,都受到各国国君的礼遇。现实生活中,尤其生活在中国文化圈内,无论是从政还是从教,温良恭俭让都是最宝贵的人格资源,一旦做好了,你就会赢得群众,或者赢得学生。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意】孔子说:“父亲在世,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多年继承父亲正确的处世做事原则,可以算是孝了。”【读】本章主旨是:孝道真意。要正确理解“道”,能够上升为“道”,必须是符合天道、符合人道、符合礼的,正确的、积极的、善的处世做事原则。孔子强调“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绝对不会认为“墨守陈规”就是“孝”, 绝不是对父亲的一切处世原则都要效仿。那么宋儒所注解的,“当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能改变父亲所制定的规矩,才是尽孝了”,是显然不合理的。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都不能总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浪推前浪,新人胜旧人,这是历史的必然。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意】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圣明君主的治国方法,最值得称道的就在这里;事无论大小都遵行和谐的原则去做。有时候行不通,那是为求和谐而和谐,不用礼来节制,那是不可行的。”【读】本章主旨是:礼之基石。“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不同等级、不同阶层的人应当相互尊重、包容,“尊重与包容”是“礼之基石”。

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意】有子说:“讲信用必须符合道义,才能履行承诺;恭敬必须符合礼的要求,才能远离耻辱;据此行事能使亲人和睦,也就值得效法。”【读】本章主旨是:诚信谦恭。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履行诺言,实践诺言,讲求信用没有错,但是必须符合道义。这种观点在《孟子·离娄下》中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夫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由此可见,讲信用必须有底线,必须符合道义,符合大义。谦恭是美德,“德不孤,必有邻”,谦恭可以赢得朋友,但是必须适度,过分了就是谄媚,就是被侮辱。儒家的诚信观和江湖侠士的诚信观差别不言而喻,先秦儒家提倡的谦恭也是有底线的。现实生活中,过分谦恭的做法,看上去不顺眼,心里也不舒畅,古今亦然。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意】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要求过分,居住不求安逸,工作高效,说话慎重,与有道之人交流匡正自己,这就是好学了。”【读】本章主旨是:精神第一。孔子曾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此处又说:“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似乎矛盾,其实不然。前者是指祭祀,敬鬼神而“不厌精细”;后者是讲生活,不可追求过分和安逸。现在地球资源日益枯竭,说儒家思想是救世的灵丹妙药,或许过分,但是很多核心价值标准,却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哲学依据和伦理支撑。重注《论语》,意在兹乎!西方人,尤其是某些美国人的无节制消费,实在不可取;一些中国人,穷奢极欲的物质追求,也的确令人不寒而栗!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意】子贡说:“贫穷而不逢迎谄媚,富有而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贫穷却乐于道,富裕而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切割、锉刻、雕琢、打磨’,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读】本章主旨是:安贫乐道。贫而乐道,富而好礼,做好了就是君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贫而乐道很难;富而好礼更难,若富有却没有修养,骄奢淫逸,令人不齿。唯有不断地切割,不断地修正,不断地雕琢,不断地打磨,才能接近“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的境界。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读】本章主旨是:谁人不识。《论语》开篇就有“人不知而不愠”的观点,与“不患人之不己知”含义相近,也蕴含着“安贫乐道”的价值取向。这一章需要参照孔子所言“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4.14)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14.30)“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15.19)一起理解。教师不必担心别的教师不了解你,担心的是你不了解别的教师的人格、学养、能力、做事态度等是否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不担心学生不了解或不认可你,担心的是不了解学生,对学生的个性、优势、潜能缺乏了解而不能因材施教;当领导的不必担心群众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了解群众的需求,担心的是不了解身边的人才而用人失察,以至于给国家和民族造成损失;学者不必担心自己的研究不为人知,担心的是自己的研究是否有益于社会……我们可以做无限延伸的思考,因为这里有儒家“反求诸己”的修身精神、原则、态度和方法。如果坚持“反求诸己”,坚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路径,修养和发展自己,那么“天下谁人不识君”?

为政第二

2.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孔子说:“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譬如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定所,而群星都会环绕着它。”【读】本章主旨是:为政以德。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儒家主张以道德教化作为治国的主要手段,以教化提高人的素质,以教化促使人类的行为符合道义和礼仪,实现天下太平。孔子反对暴力政治,主张仁政,主张礼治,非常可贵。德治并不是人治,德治从来也不排斥法治,德治是重视对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建构,德治重视人类族群共同行为规范的建立,德治主张现在依然值得借鉴,如今法律体系不断完备,法律制裁日趋严厉,但是,违法行为却屡禁不止,可见问题不是法制不健全,而是人的情感不健全,价值迷失,信仰缺失,德治缺位,文化缺位。德治是一种文化,以文化人,化民成俗,统治者道德高尚,施行教化才能形成人格磁场,就可以为官一任,影响一方,造福一代。在唐朝时期,韩愈被流放潮州,以其高尚的人格和学识,影响了整个潮州地区,远离中原的潮州地区能够形成以儒家为核心价值观的独特地方文化,应归功于韩愈的伟大人格,归功于韩愈的道德教化。一千多年过去了,在潮州韩愈的影响依然存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依然存在。

2.2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意】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纯正无邪’。”【读】本章主旨是:有效载体。孔子整理《诗经》,传承文化,实际教学中实现了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伦理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等多元目标。兴观群怨,就是可以教学生振奋、教学生观察世界、教学生交往、教学生批判社会。当今社会,如果十四亿人仅仅依靠“小品”维持文化生活,实乃民族之不幸!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今天,如果没有高雅文化市场,没有高雅文化需求,仅仅依靠世俗文化必然走向颓废、走向萎靡、走向消极。建议效法孔子,编写诗歌总集和散文总集,传承民族精神、核心价值和伦理情怀。民族文化传承需要载体,诗歌是很好的载体,诗教是有效的方法。

2.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孔子说:“用法律管理百姓,用刑法来约束百姓,老百姓只求免于犯罪受惩,却丧失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用礼制去规范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有羞耻之心,而且人格趋于高尚。”【读】本章主旨是:并非选择。德治是以道德教化来教育民众,实现民众的道德自觉,道德认同,道德自律,最终形成道德风尚;儒家倡导德治,不反对法治,包括孔子本人的政治实践,儒家知识分子管理国家和社会无不是采取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方法。本章只是把两种治国方式的优缺点都拿出来比较,并未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我们不能因此得出儒家反对法治的结论。事实上,现代西方政治仍然是道德教化与法治的有机结合,而且在道德教化方面下的功夫比我们深很多,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往往兼具道德教化、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历史教育、文化教育的多元功能,而在中国历史上,仅有孔子诗教可以达到或超越西方通识教育的效果。

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求道,三十岁立身,四十岁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认清天命,六十岁能接受各种不同意见,七十岁随心所欲而不越规矩。”【读】本章主旨是:终身学习。孔子开贫民教育先河,开民办教育先河,开素质教育先河,是终身学习思想的首创者。本章是孔子所描绘的一条终身学习的人生轨迹,是儒家修己安人的人生轨迹,是儒家内圣外王的人生轨迹。孔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是和他终身学习,终身实践,终身进步的精神分不开的。假如我们能够做到二十而立,三十不惑,四十知天命,五十耳顺——把孔子曾经演绎过的人生历程前移一个阶段,那么六十岁可望成大器,成大师,成伟人。

2.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意】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是不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说就是不违背礼。”樊迟说:“不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遵照礼安葬他们,遵照礼祭祀他们。”【读】本章主旨是:自我教育。孔子对孝道的解释,被后世人称为因材施教的经典。孟懿子兄弟俩缺少礼仪、礼法修养,父亲临终前嘱咐他们要到孔子那里学习礼,所以才有这么一段关于礼的对话。儿子尊敬父母是礼的范畴,所以父母活着用心侍奉,去世以礼安葬拜祭,就是孝道。孔子实际上强调的是“孝”的过程,如果侍奉父母不全心、不诚心、不真心,连基本礼节都不遵守,说不上是孝;父母不在了,想起来就去祭奠,没想起来就算了,这自然不算孝。礼不是重在形式,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依礼而行的过程,是行孝的过程,是感恩的过程,也是自我教育的过程。儒家区别于法家、阴阳家的最大差异,就在于儒家提倡待人真诚,做人真实,追求真理。

2.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意】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父母只担心子女的疾病(做到这样可以算是尽孝了)。”【读】本章主旨是:寸草悠心。本章是孔子对孟懿子之子问孝的答案。对于“父母唯其疾之忧”,学者们有三种解释:1.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子女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谨慎小心,这就是孝。2.子女只要为父母的病疾而担忧,其他方面不必过多地担忧。3.让父母除了子女疾病外无需担忧别的,就是孝敬父母。我认为正确的理解是第三种,天下父母最希望的是子女的进步,尤其是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后,中国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切,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道德提升、学业进步、能力提高、事业有成等都是父母最期待和梦寐以求的事情,如果子女做到除了生病时令父母担忧,其它一切都让父母放心、高兴,那是最好的孝敬方式。

2.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说是能够服侍父母便够了。然而,犬马也能够服侍人,那能算孝吗?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敬爱,与犬马服侍人有什么差别呢?”【读】本章主旨是:贵在真心。本篇还是谈论孝的问题。对于“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一句,前人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是说狗守门、马拉车驮物,也能服侍人;另一种是说犬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我认为,关键在于“敬”,因此第一种理解可取。如果服侍父母,不诚心,甚至不耐烦,或者心生怨气,那能算孝吗?显然不算。一位独生子女的母亲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当我在看你的时候,你却在看手机。”孝心的养成需要从小做起,从真诚做起,从恭敬做起。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意】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对父母和颜悦色,并不是容易的事。父母有了事情,年轻人效劳;有了好吃的酒食,给年长的人吃,难道仅仅如此就可以认为是孝吗?”【读】本章主旨是:表里如一。为长辈做事,让长辈优先享用美食,这还不能算孝,能够始终如一对父母和颜悦色才是孝。真心诚意,恭敬尊重老人方是孝。孝绝不是中国特色,孝是全人类的共同情感,是普世伦理。西方文化一样倡导孝道,时至今日,东西方孝文化的差异不在有无,而在方式不同。

2.9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意】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愚笨的人。退下之后,我考察他的言行,很多地方能够给我以启发,可见颜回并不愚蠢。”【读】本章主旨是:君子风度。人生活于浮躁的社会,沉默尤其可贵,少说话并不是傻子。西南联大时期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是个沉默的君子,他把讲话的机会让给了别人,甘当教授委员会的主持人,让教授们的集体意志决定学校的发展和未来,所以能够激发清华大学全体教授的群体智慧,在战时极度艰苦的条件下,把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办成了世界一流大学,尤其是西南联大在当时世界教育格局中的影响和地位,远远超过了中国当代任何一所大学。今日之为官者,确有少数人喜欢演讲,喜欢表态,媚上风气可恶可怕,认为“领导说的都对”。“太上,不知有之”,最高境界是被管理者不知道管理者的存在,这是道家的观点。儒家提倡“无为而治”,就是少作为,恰到好处的作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做应该做的事情,这是儒家的主张。儒道也相近甚至相通!

2.10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意】孔子说:“看他的所结交的朋友,观察他的行事方法,了解他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他能隐藏自己吗?他能隐藏自己吗?”【读】本章主旨是:识人之明。孔子作为教育家,提倡因材施教,前提就是了解学生。孔子多角度、多侧面、由浅入深逐步了解学生的方法,类似于今天的“行动研究”,通过学生的所作所为来研判其性格和长处,通过学生的行事路径和风格来研判其才能和特点,通过学生的生活状态来研判学生的志趣和道德修养水平。如此,方可全面了解学生,方可准确寻找教育的突破口,方可发现学生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培养个性鲜明的优秀人才。孔子从事教育事业何其用心!

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孔子说:“温习旧知识能有新发现,可以成为老师了。”【读】本章主旨是: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揭示了中国人重视经验的文化传统,以古喻今,借古讽今,甚至借复古的名义开创新局面,都是这种传统的具体体现。做教育事业,应当重视经验,尤其是人文学科的教学可以从经验传承中实现创新。古代私塾十分重视“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种经验应当传承,离开了读的基本功,无论是学语文、学英语都很难学好。老师只有传承优秀传统,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温故而知新”的心理学原理为美国认知心理学集大成者奥苏伯尔所证实:原认知结构中旧有知识的清晰程度和巩固程度,决定了掌握新知识的速度和程度。

2.12 子曰:“君子不器。”【意】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读】本章主旨是:君子不器。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可堪重用之人,属于自用之才,而不是备用之才。君子不是工具,是工具的主人。这里蕴含着孔子的教育价值取向:“教育培养的是善于运用工具的人。”当今教育的问题可以分解成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器”过分迷恋,忽视了“道”。很多教师强调硬件,强调设施设备,强调信息技术,但却忽视了自身“道”的追求。“庙小乾坤大”,大师坐下的地方就有文化,就有影响人的磁场,就有感化人的能量,教师的思想、情感、态度、学养、人格这些“道”的力量却是决定性的力量。比如信息技术的运用,很多教师可以做精美的课件,可谓花样繁多,引人入胜,但是,课件是课件,人和课件没有融为一体,课堂教学无法形成磁力,更说不上精彩。二是重“器”轻“道”的价值观体现在教学上,就是教师关注学生的只是成绩,忽视信仰、理想、精神、伦理、价值观的建构。课堂仅仅成为知识堆积的场所,学校仅仅成为智力开发的场所,而不是生命激扬、生命灵动的地方。如是,岂不悲哉!

2.1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意】子贡问怎样做个君子。孔子说:“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读】本章主旨是:言行一致。子贡在孔门弟子之中,能言善辩,估计说话也很多,承诺很多,空头支票不少,所以孔子针对子贡做了回答。这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典型案例。同时,也体现了儒家“敏于事而慎于言”的人格取向。其实,说话也应当恪守儒家“中庸”原则,恰到好处,或适可而止。同事之间,无话不谈固然很亲密,但是往往言多必失,有意无意制造是非,制造隔阂,制造距离。就是师生之间,也并非话越多越好,很多时候需要的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艺术境界。比如提问,把话说透了,就会产生“地板效应”,谁都能懂,问题就不能成为问题;话说得太过含蓄,又往往产生“天花板效应”,阳春白雪,曲高和寡,提出的问题谁也不懂,谁也无法深入思考,那也是问题。信息时代,网络、电话、多媒体的普及,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式多了,然而言不由衷的也多了,少了点务实精神。

2.14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意】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团结。”【读】本章主旨是:无言期待。周而不比是理想人格,孔子做到了,所以他最终成了伟人。君子与君子之间,道义相期,所以合群而不耻勾结;小人与小人之间,唯利是图,所以勾结而不合群。生活在今天,合群而没有进入某种利益集团真不容易;更多的是这样或那样的集团,因为利益而相互勾结。我的观察:周而不比,可以赢得更多人的亲近和尊重!比而不周,可以获得一时成功,但最终会失败。

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孔子说:“学习不思考,容易被错误的理论所欺骗和迷惑;思考而不学习前人的成功经验,容易倦怠而丧失信心最终放弃前行。”【读】本章主旨是:学思结合。这一则体现了孔子的学习思想:学思结合,相得益彰。只学习,只传承,不加思考,不加选择,不加甄别,没有取舍,自然越学越糊涂。生活中,很多人博学,但是知识只是一种储备状态,而没有内化为能力和素质,给人的感觉是书橱,俗称“掉书袋子”。教师中也有这种人,博闻强识而不善于运用,更不用说内化成能力,内化成素质,内化成人格了。思考而不学习,必然坠入空想主义深渊而不能自拔,久而久之,连信心都没有,何谈有收获。科学技术发展到现代的水平,一蹴而就的灵感式的发明,早已完成,新的知识、新的发现在前沿,在学科结合部,如果不学习,不系统学习,依靠冥思苦想,很难有发现,很难出成果。教育科学的学习运用也是如此,广采百家之长,有所取舍,然后沉淀出自己的风格。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对学思辩证关系看得如此透彻,并被现代科学的发展历程所证实,令人佩服。

2.16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意】孔子说:“攻击不同的学说,这非常有害啊。”【读】本章主旨是:学术自由。这句话前人有几种不同的解释:其一,致力于异端邪说,那是很危险的;其二,攻击异端邪说,祸害就可以消灭了;其三,攻击不同于自己的异端学说,那反而是很危险的。我选择最后一种理解,理由是:其一,孔子从来没有强烈地批判过不同于己的学说,而且孔门弟子编撰的《论语》中,经常把道家隐者的观点摆出来,不做批判,若非对其他学派的尊重,如何做得到。其二,孔子倡导“恕”,也就是包容的精神,对人能包容,对学派也能包容,这是儒家数千年来不断吸纳新思想、新成果,获得新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其三,儒家倡导“和”文化,主张“和而不同”,《中庸》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已经表明了儒家对不同学说的基本态度。其四,儒家文化是在研究古代各种典籍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原本就吸纳了各家学派的精华。对原生态儒家思想,应跳出来看,连贯来看,不宜主观臆断。

2.17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孔子说:“由,我告诉你什么是智慧吧。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这才是智慧啊。”【读】本章主旨是:何谓聪明。理解这一章的关键是六个“知”的理解,首尾两个“知”都解作“聪明、智慧”,中间四个“知”都解作“知道”。子路是孔门弟子中最为刚烈和自负的人,故孔子有如此谆谆告诫。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孔子的思想引领中国人前行了两千五百多年,创造了多个人类文化高峰,“五四运动”以来,践踏甚至抛弃儒家思想,中华民族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对于自然生态、青山绿水的破坏,对于文化生态、礼乐文明的破坏,非常严重。文化生态的破坏性,表现为信仰缺失,价值迷失,伦理沦丧。儒家对真诚、对真实、对真理的追求,始终如一。儒学没有阶级性,而具有普世价值,是普世伦理,是普世哲学,是普世精神。

2.18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意】子张想学求取官职的办法。孔子说:“多听,有怀疑,先放置;其余有把握的,谨慎地说出来,能减少错误。多看,有怀疑,先放置;其余有把握的,谨慎地实行,能减少懊悔。言语过失少,行为懊悔少,官职俸禄就在其中了。”【读】本章主旨是:言多必失。儒家积极入世,强调通过做官来改变社会,造福人民;谋求官职俸禄就是必须面对的问题。儒学是修己安人、治国平天下的学问,儒学也是做官的学问。讲个故事,有个算命先生名满四海,引来不少信众。算命先生因事外出,选了一个又聋又哑的人代替自己接待问卜者。聋哑人每天坐在庙中,问卜者请教问题,或点头或摇头,问卜者无不满意而去。结果这位聋哑人居然名声大振,一时信徒如云,远远超过算命先生。秘诀就在于同一个问题点头摇头都对。比如信徒问:“我能升官吗?”点头就意味着:“可以。”摇头可以解释为:“没问题。”如此,不灵验才怪呢。不过对于教师,言语规则应该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该讲的讲个透,不该讲的惜字如金,这又是“中庸”的境界了。

2.19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意】鲁哀公问:“怎样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把邪恶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读】本章主旨是:用人导向。选贤用能,是孔子德治思想的重要部分。用贤才,则天下归心,贤者云集,何愁大业不成。用小人,则贤人隐逸,小人聚集,再好的基业也会毁于一旦。无论什么体制,用人导向都很重要,西方民主政治,国家元首或地方长官是选举产生,再由元首或地方长官组阁,其用人取向往往决定事业成败。中国现有的体制机制,用人导向就更重要了。因为现有的体制,公务员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用了就很难再重新选择,再好的事业也被搞乱了。公务员体制固化僵化的难题,无法破解,教育人力资源体制一样固化僵化,一样很难破解。教育事业选人用人也不可不慎,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名校;一个好教师,给孩子的影响是一辈子。我之所以能够顶住层层压力,选择德才兼备的人,充实到机关干部队伍、校长队伍,是因为我算清楚了,没有什么人的利益比千家万户的幸福更重要,没有什么事业比数百、数千孩子的未来更重要。教育科学发展,需要有情怀、有理想、有思想、有思路、有能力的人才,我期待在教育系统能够率先打破人才管理机制固化僵化的局面。

2.20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意】季康子问道:“使老百姓对当政者尊敬、尽忠而努力干活,该怎样做呢?”孔子说:“你对待老百姓尊重,他们就会尊敬你;你教导他们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读】本章主旨是:内圣外王。儒家主张先要“内圣”,才能达到“外王”,即自己修养成为道德高尚者,影响老百姓,教化老百姓,实现有效管理的政治目标。这种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做法,东西方都高度认同。要求百姓做到的,自己先做到;百姓不知道的,通过教化让他们知道。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人格磁场去影响和教化百姓,这就是儒家“内圣外王”之道,发展到明代王阳明成为“心学”,以心力去影响人——自己发自内心对百姓尊重,百姓就会尊重你,就会敬畏你。用孝慈之心,善待百姓——如孟子所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百姓就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体制,忠诚于事业,忠诚于为政者。选拔善良者,教导后生,百姓自然会相互勉励,加倍努力。儒家以教为政的管理路径,由此可见一斑。

2.21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意】有人问孔子:“你为什么不从政呢?”孔子回答说:“《尚书》上说:‘孝最重要,友爱兄弟,可以将孝悌精神延伸到政事。’也就是从政了,又要怎样才能算是为政呢?”【读】本章主旨是:教育兴邦。本章反映了孔子两方面的思想主张。其一,为政以孝为本。孝悌精神延伸到社会管理,会有很好的治理效果,这种社会治理路径,依然没有过时。试想,如果为政者以孝敬父母之心,善待天下年长者,其政策、法令、举措能失之偏颇吗?如果以慈爱之心对待天下后生和弱者,其政策、法令、举措能单方面维护既得利益者吗?其二,治国以教为本。儒家把教育作为治理社会和发展国家的基础性工程,从事教育就是从事政治,期待以教育教化人心,以教育构建精神家园,以教育形成促使人健康成长的文化场域,最终,以教育造福社会。作为教育者,从来不讳言自己对事业和社会的责任。

2.22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意】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可以做什么。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读】本章主旨是:诚信无价。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在《论语》中,信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信,在儒家伦理中几乎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铆合钉,君臣之间,夫妻之间,朋友之间,兄弟之间,父子之间,如果没有相互的信任,如果没有值得恪守的诚信,简直不知道社会将变成怎样的状态。中国传统文化并非都提倡诚信,《三国演义》就比较典型,简直就是中国权术、心术、阴谋大全。从教育视域看,《三国演义》无论如何都不宜过早进入课堂,更不可能相伴人生。

2.23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意】子张问孔子:“今后十世(礼制)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回答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制,减少和增加的内容可知;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礼制,废除的和增加的内容也可知。假设将来有继承周朝而当政的人,就算是百世以后的情况,也可预知。”【读】本章主旨是:渐进改革。本章中孔子提出一个重要概念,“损益”,增减、兴革的意思。既对前代典章制度、礼仪规范等有继承、沿袭,也有改革、变通。由此可知,孔子并非保守派,但也不是激进派,而是渐进式改革的代表人物。以改革促发展,但是离开了传承,跳跃式的改革往往以失败告终。

2.24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意】孔子说:“不应该你祭的鬼神,却去祭它,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却袖手旁观,就是不勇敢。”【读】本章主旨是:见义勇为。义”和“勇”都是儒家有关塑造高尚人格的规范。符合于仁、礼要求的,就是“义”。“勇”,就是果敢,勇敢。孔子把“勇”作为实行“仁”的条件之一,“勇”,必须符合“仁、义、礼、智”,即所谓大勇,否则就是“乱”。古代祭祀,出于对先祖的怀念,发乎真诚,所以只祭祀自己祖先,是非功利性的祭祀,所以符合“义”的标准;“非其鬼而祭之”属于“利”的驱使。超越利益,无欲则刚,遇到需要伸张“义”的事情,必然勇于作为。“义”和“勇”的关系,不言而喻!

八佾第三

3.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意】孔子谈到季氏说:“用六十四个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都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下不了狠心去做呢?”【读】本章主旨是:洞察入微。孔子对周礼充满敬仰不假,但如果说他的政治理想是恢复周礼,缺乏足够的证据。孙中山高度评价上古大同思想,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孙中山先生想回到上古社会吗?显然不能。《论语·为政第二》中孔子是这样说的:“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孔子并非墨守陈规者。孔子对季氏的评价,是用政治家的眼光做了一个前瞻性判断——季氏必然走向反叛道路。同时,从孔子的愤慨中我们可以分明感受到孔子对现有秩序的坚持,对基本礼仪的坚守,对社会稳定的渴望,然而,绝不是对旧有制度和秩序的单方面留恋。“是可忍孰不可忍”在后世文艺作品中,演变成为表示极大愤慨的意思,和原文意思并不相同,这也是语言发展的一种走向。

3.2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意】仲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在祭祖完毕撤去祭品时,(也用天子之礼)命乐工唱《雍》诗。孔子说:“(《雍》诗上说)‘助祭的是诸侯,天子严肃静穆地在那里主祭’,这怎么能用在你三家的庙堂里呢?”【读】本章主旨是:忧心忡忡。孔子对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僭越唱诵《雍》诗,发出感慨。孔子不是复古主义者,与其说孔子对季氏的行为表示愤慨,毋宁说孔子对破坏秩序的深深忧虑。孔子忧虑的不是周礼被僭越,而是秩序的颠覆。秩序可以渐进式改革和变革,但是不可以颠覆,不可以践踏,否则,对人类文化的破坏性远远超出了革命的收获。因为颠覆性的行为,往往是“倒洗澡水,把孩子和脏水一起泼出去了”,从文化视域看,没有传承,没有继承,就很难有创新和发展。创新需要基础,发展需要基础。原有秩序,或原有文化,被否定无遗,也就意味着创新与发展亦不可能。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意】孔子说:“人无仁心,他如何能真正实行礼?人无仁心,他怎么能真正运用乐呢?”【读】本章主旨是:仁是根本。仁是儒家最重要的道德范畴,是儒家伦理思想体系的基石。孔子认为,礼、乐都是形式,仁心才是根本。礼,如果不能让人养成仁心,也就没有实际意义;乐,如果不能涵养慈爱,也就没有实际价值了。仁与礼、乐的关系,可以从教育视域看,仁是内心,是灵魂,是本质,是个人修养的目标,也是教育追求的目标;而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礼的实践承载着仁的追求,礼的规范体现了仁的价值;乐则用来熏陶人心,影响人的内心世界。在现代教育语境中,探讨仁与礼乐的关系:教师没有博大胸怀,没有慈爱之心,没有对后生的敬畏之心,没有对生命的终极关怀,那么,他如何去建立一种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规范呢?又如何能够科学运用音乐等艺术载体,去涵养学生的灵魂,让学生养成关爱他人,关注社会,关心未来的仁者情怀呢?

3.4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意】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回答道:“这个问题提得很好!礼仪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读】本章主旨是:礼之根本。鲁国人林放问礼于孔子,孔子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做了一个比较:“以礼待人,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仪式而言,与其谋求周全完备,不如发自内心对死者表示哀惋。”礼的根本,在于心,在于诚。内心不恭敬,表面的仪式有何用?现代人的生活,应甘于节俭,在节俭中体会生活的幸福,那才是真的幸福;甘于平淡,在平淡中实现从平凡到伟大的人生目标;甘于宁静,在宁静中追求心灵的净化,精神的升华,人生境界的提升。对于往者,与其追求仪式的完备,不如真心缅怀,更不如思考如何向往者学习其优秀品质。我不到一岁,就开始随外公生活,受外公的慈爱、平和与智慧影响很深。虽然离开黄冈二十年了,但是每年必定回黄冈拜祭外公,没有仪式,没有奢华,没有喧闹,通常只有一个人在池塘边的坟前默默地独坐,怀着深深的思念、深深的感激。

3.5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意】孔子说:“夷狄有君主,不像中原各国(虽有名义上的君主)实则是名存实亡。”【读】本章主旨是:沉重叹息。有人把这句理解为“夷狄落后,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原诸国没有君主”,并据此断定孔子具有强烈的“夷夏观”,进一步推论这是大汉族主义的源头。我认为这句话只是表达了孔子对礼崩乐坏,秩序被破坏的忧虑:“夷狄都有君主,而中原各国君主名存实亡。”孔子叹息的对象不只是君主,君主名存实亡的背后是天下大乱,是百姓遭殃。

3.6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意】季孙氏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难道不能谏止他吗?”冉有说:“不能。”孔子说:“唉!难道你们以为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知礼吗?”【读】本章主旨是:苍生为念。祭祀泰山是天子的祭天礼节,诸侯都没有这个权利,季孙氏为鲁国国君的家臣,却僭越行祭天之礼,如此下去,势必层层加重百姓的负担,百姓势必遭殃。孔子期待冉有劝阻季孙氏,借批评泰山责备冉有,其关心的落脚点不在礼制,有足够的事实证明孔子是维新主义者。因为孔子开贫民教育先河,开民办教育先河,开素质教育先河,开审美教育先河,开学术独立先河,开教育脱离体制之先河。尤其是孔子用教育改变人心,用教育改变人生,用教育改变社会。孔子选择用教育改变命运,用教育改变人生,实际上是向固化阶层和现有僵化礼制的挑战。康南海先生断定孔子托古改制,不无道理。

3.7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意】孔子说:“君子是与世无争的。如果一定要有所争,那就是射箭吧。相互作揖谦让之后上场,射过后相互作揖退下,然后登堂喝酒。即使有争那也是君子之争啊。”【读】本章主旨是:君子之争。一是要理解“君子之争”,君子不争世俗名利,不争个人得失,不争一时长短,但是要争自己的进步,要争积极入世的机会,要争大仁大义,甚至当仁不让于师。君子争国家利益,君子争民族利益,君子争全民利益,君子争百世之名,君子争内圣之心,君子争外王之机会。二是传承“君子之争”的礼仪传统。那就是相互作揖谦让——射箭前是朋友,然后再上场,射箭中将当仁不让;射完箭退场仍然是朋友,揖让而饮酒。这就是君子之争的礼仪,形式彬彬有礼,内容光明磊落。我们刚摆脱农业文明,尚未完全进入工业文明,又遭遇跨越式进入知本文明的契机,似乎直接进入了信息技术时代。学人对于人际关系或集团之间的关系,或强调竞争,或强调合作,其实,以合作代替竞争不可能,以竞争代替合作也不可能,唯一可能的是:坦诚合作,光明竞争。

3.8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意】子夏问孔子:“‘脸上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在自然本色上精心打扮将更加绚烂美丽啊。’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先要有自然本色,绘画才更好看。”子夏又问:“是不是说礼是要发自内心才能有效实行的呢?”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读】本章主旨是:仁心为重。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称赞。本章也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典型,同时也阐述了儒家仁与礼的关系,仁是本质,礼是形式;仁心是底子,礼是绘画。儒家尚礼,儒家更重视仁心的修养。由于孔孟主张性善论,仁心原本存在,只因外界条件的引诱,才使人迷失了本心本性本色,所以,需要以礼节之,以礼来张扬内心的仁厚,以礼来表达对人类的尊重以及公平正义秩序的维护。如果脱离了性善论这个基础,似乎很难理解“绘事后素”的理念。假如以荀子性恶论来理解“绘事后素”的理念,是否也讲得通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人性本恶,恶就是底色,恶就是本心本性,礼的作用在于减少“恶”增加“善”,引导人们逐步脱离恶的渊薮,养成仁心仁德。两种理解,孰是孰非,读者自鉴。

3.9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意】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夏的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殷的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这都是由于文字资料和贤者不足的缘故。如果足够的话,我就可以证明我说的夏礼和殷礼。”【读】本章主旨是:严谨治学。孔子对人类文化的贡献是巨大的。人们常说,中华文明是世界几大文明体系中唯一没有中断的,其中孔子居功甚伟。他不仅是教育家,也是学者,在整理古代文化典籍中,做出了前无古人的贡献。他开启的文献研究法和考据方法,在中国古代人文科学研究中,始终是最主要的方法。从这一章中,我们能领会先哲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务实求真的作风,这是当今做学问和从事教育事业最需要的品质。儒家思想、儒家价值、儒家伦理的起源在于孔子对先秦文化典籍的整理和提炼。孔子正是在文献典籍研究中,建构了自己的思想体系,教育体系,伦理体系,价值体系,犹如在漫漫长夜建立智慧的灯塔,引导一个民族走向着光明和未来。

3.10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意】孔子说:“对于行禘礼的仪式,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想再看下去了。”【读】本章主旨是:谁知我心。禘礼属于天子之礼,孔子参加的显然不是天子之礼。本章孔子表达的是对社会失序的不满,因为社会失序的根源不在百姓,而在君主,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鲁国国君僭越周礼,大夫僭越国君之礼,家臣僭越大夫之礼。如此,社会不乱才怪呢。孔子维护的不是礼制,而是社会秩序,更是对人的尊重;孔子强调社会需要等级机制,需要层级管理,但是绝对不是认为等级或层级是不可逾越的。孔子自强不息,通过自学和治学,实现了从“贫民”(少时孔子家贫)向“士”再向“大夫”的等级超越。他自身的成长轨迹,能够证明他是等级制度的顽固维护者吗?他培养的学生十之八九完成了从平民到士的超越,也有不少实现了从士向大夫发展,其教育实践更是无可辩驳地证明,孔子的学说是有利于大众的学说,是思想启蒙的学说,是为普罗大众争取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的学说。这就是原生态儒学及其精神始终很难为统治者真正接受,很难为帝王所接受的根本原因。汉代开始,统治者接受的已经不是原生态的儒学,不是真正的儒学,不是真实的儒学。

3.11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意】有人向孔子请教关于举行禘祭的规定。孔子说:“不知道。知道这种规定的人治理天下,就像把这东西(手掌)摆在这里一样吧。”(一边说一边)指着他的手掌。【读】本章主旨是:易如反掌。孔子认为,在鲁国的禘祭中,名分颠倒,不值得看,不愿意看。有人问他关于禘祭的规定,他故意说不知道。但紧接着又说,谁懂得禘祭的道理,治理天下易如反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国君带头,上行下效,垂拱而治。如果国君带头遵守礼制,带头履行职责,带头遵守暂时尚未公开放弃的各项政策制度,那么,大夫不会轻易僭越礼制,家臣也不敢轻易僭越礼制。故孔子说,如果国君能够带头遵守礼制,带头维护秩序,带头尊重人,治理天下就会易如反掌。事实上,中国现实社会的很多矛盾都可以从《论语》中找到解决办法。就依法行政而言,最高当局依法治国,省、市这一级就会依法行政,区、县级市这一层就会依法办事,公务员就会依法办事。全社会都能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保证司法的独立地位,目前积重难返的各种社会矛盾就会迎刃而解。公务员也不至于那么累,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3.12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意】祭祀祖先就像祖先真在面前,祭神就像神真在面前一样恭敬。孔子说:“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而是找别人替代的话,那就和没有举行祭祀一样。”【读】本章主旨是:洗涤灵魂。孔子并不过多提及鬼神之事,如他所说:“敬鬼神而远之。”所以,这一章他说祭祖先、祭鬼神,就好像祖先、鬼神真在面前一样,强调的是参加祭祀的人的真诚。孔子主张祭祀目的主要不在宗教而在道德,祭祀过程是教育过程,是洗涤灵魂的过程。西方把宗教作为道德规范,与孔子一致。

3.13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意】王孙贾问道:“与其奉承奥神,不如奉承灶神。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是这样的。如果得罪了天,违背了天理,那就没有地方可以祷告了。”【读】本章主旨是:守护心灵。王孙贾显然是实用主义者,其言下之意:与其讨好位置高的(奥神),不如讨好管事的(灶神);与其讨好卫灵公,不如讨好我当权的王孙贾、弥子瑕、南子——王孙贾和弥子瑕为卫灵公的权臣,南子为卫灵公的宠妃,这三个人都能影响卫灵公,都能给孔子入世入仕的机会,但是王孙贾所指的灶神显然是指自己而不是弥子瑕和南子。孔子如果直接回答讨好谁更好,恐怕就不是孔子了。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如果丧尽天良,必然获罪于天,向谁祷告都没有用。再次表明了孔子的宗教价值观:祷告的目的不在于神,关键在于守护心灵!一个人如果连心都坏掉了,无可救药,神灵也不会保佑!

3.14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意】孔子说:“周朝礼制是以夏、商二代为依据制定的,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礼制。”【读】本章主旨是:传承创新。孔子对夏商周的礼制等有深入研究,他认为,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后一个王朝对前一个王朝必然有承继,有沿袭,有创新(损益)。遵从周礼,这是孔子的基本态度,但据此判断孔子认为周朝礼制是不能改变的,缺乏根据。后世儒者,食古不化,强加自己的观点给孔子,实在不公。有学人倡导按周礼规范现代人,有人在主持祭孔活动的时候,过分强调穿着周朝礼服或者汉朝礼服,这都不现实。康有为先生认定孔子托古改制,就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从孔子短短五年的行政生涯看,孔子的政治智慧就表现为礼治与法治的有机结合,以礼治为主,法治为辅,赢得了鲁国的一个复兴阶段。孔子从周,是从周的精神,从周的礼治路径,从周的礼治法则,而不是从周的全部繁文缛节。同样,现在我们传承儒家文化,重在传承儒家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的正义,传承积极入世的态度,传承终身学习的理念,传承为天地立心的核心价值观等等,而不是不加选择地食古不化;我们向西方学习,也并不意味着照抄照搬西方的所有价值观和制度,而是要寻求东西方文化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寻求推动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

3.15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意】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问别人。有人说:“谁说此人懂礼呀?他到了太庙,什么事都问。”孔子听了说:“这正是礼呀。”【读】本章主旨是:谦虚即礼。孔子到太庙,每件事情都要询问别人,表现了孔子的虔诚,恭敬,谦虚的心态。这三者都是符合周礼要求的,所以孔子说:“这就是礼啊。”孔子此语反证孔子并非食古不化者,是重精神而不重形式。礼的本质是对人的尊重,是对公平正义的秩序的尊重,尤其是对人的尊重,前提是“君使臣以礼”,结果才是“臣事君以忠”,这也是为什么原生态儒学并不为历代帝王所喜欢的根本原因。但是,一旦帝王学习并贯彻了原生态儒学的精神,那么他必将开创一个盛世王朝。

3.16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意】孔子说:“射箭不追求一定要穿透靶子,因为各人的力气不同,自古的规矩如此。”【读】本章主旨是:尊重差异。“射”是周代贵族的一种军事游戏。射箭,贵在射中目标,贵在射的过程中充满自信,贵在对人的尊重,而不在于是否穿透靶心,因为人的力量大小有差异,不可以用一个标准衡量所有的射手。此章告诉我们,凡事要抓关键,抓重点,抓本质,不宜本末倒置。中国当代教育最大的问题之一是求同。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应当是对个体生命特质的尊重,是对差异的尊重。学校要有特色,教师要有风格,学生要有个性。现实教育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用分数这把尺子,衡量学生的发展状况,音乐美术被边缘化,体育劳动被边缘化,没有中考任务和高考压力的所有学科都被边缘化。十二年后,成就了一大批会读教科书却不会创造的标准件。

3.17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意】子贡提出免去每月初一日告祭祖庙用的活羊。孔子说:“赐啊!你可惜那只羊,我却可惜那种礼。”【读】本章主旨是:礼制重要。按照周礼的规定,周天子每年秋冬之交,就把第二年的历书颁给诸侯,诸侯把历书放在祖庙里,并按照历书规定每月初一日来到祖庙,杀一只活羊祭庙,表示每月听政的开始,然后再回朝听政。当时,鲁国君主已不亲自去“告朔”,不但不亲临祖庙,也不听政了,“告朔”已经成为形式,只是杀一只羊应付罢了。所以,子贡提出去掉“饩羊”。对此,孔子批评子贡在乎“饩羊”,并表明自己更在乎礼制是否延续。在孔子看来,必要的形式没有了,礼制就没有了,礼所承载的精神也就没有了。批评之中,透露出孔子的隐忧。

3.18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意】孔子说:“我严格按照周礼的精神服侍君主,有人却认为这是谄媚。”【读】本章主旨是:事君尽礼。这意味着不仅周礼的形式已不为人们所遵守,礼的精神也不为人们所认同。换一句话说,我们从“别人”的评价中,看到了核心价值观的毁灭,看到了政治伦理的沦丧,看到了社会秩序的破坏。孔子忧虑旧的价值观、伦理观等已经被破坏,新的价值观、伦理观、伦理规范又没有建立,百姓岂不无所适从?

3.19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意】鲁定公问孔子:“君主怎样差使臣子,臣子怎样服侍君主呢?”孔子回答说:“君主按照礼的要求去差使臣子,臣子以忠诚来服侍君主。”【读】本章主旨是:并非愚忠。从本章的语境看,孔子侧重于对君的要求,强调君应待臣以礼;孔子把“君使臣以礼”当作“臣事君以忠”的条件。由此可见,原生态儒家思想绝不是愚忠的始作俑者。孔子推崇周王朝的礼治,但是,恰恰是儒家高度评价周武王以诸侯的身份率兵攻打商纣王的正义之举,恰恰是儒家高度评价商汤以诸侯的身份率兵攻打暴君夏桀,恰恰是儒家首次强调天意就是民意,国君有负天下黎民百姓之时,就是获罪于天之日,也就是天下人皆可讨伐国君之时。儒家道德、儒家伦理、儒家君子人格、儒家内圣外王之道,从来都不只是针对普通百姓,而是针对天子以至于庶人。汉代以来,经过阴阳家董仲舒精心包装的假儒学,是对原生态儒学的彻底背叛,把儒学从为民之学变成为帝王之学,从此,儒学以被异化的角色进入体制,作为历代帝王的统治工具,数千年来,认识此真相的人并不多。时至今天,很多人反对儒学复兴,就是因为担心儒学会成为专制体制的帮凶,事实正好相反,如果我们恢复原生态儒学精神,于个人、于民族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伟大事业。

3.20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意】孔子说:“《关雎》,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哀伤。”【读】本章主旨是:中庸境界。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与“思无邪”的审美取向是一致的。儒学是人学,是为民之学,是民本之学;后世伪儒学者,对《诗经》中关于爱情的描写,解读有失偏颇。

3.21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意】鲁哀公问宰我,土地神的牌位应该用什么树木,宰我回答:“夏代的人用松树,商代的人用柏树,周代的人用栗树。用栗子树的意思是说:使老百姓战栗。”孔子听后说:“已做过的事不要再提了,已完成的事不用再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读】本章主旨是:既往不咎。古时立国都要建立祭土神的庙,选用宜于当地生长的树木做土地神的牌位。宰我回答鲁哀公说,周朝用栗木做牌位是为了“使民战栗”。有一种分析,认为孔子听到宰我讽刺周朝,所以孔子不高兴;但我认为,孔子讲的既往不咎,恰恰是承认了周朝礼制有不完备之处,既往不咎,是包容,也是智慧。

3.22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意】孔子说:“管仲的器量真狭小呀。”有人问:“管仲节俭吗?”孔子说:“他有三处豪华的藏金府库,他的家臣一人一职不兼职,怎么谈得上节俭呢?”那人又问:“那么管仲知礼吗?”孔子回答:“ 国君在大门口设立照壁,管仲在大门口也设立照壁;国君在会见外国国君时,堂上有放空酒杯的设备,管仲也有这样的设备。如果说管仲知礼,那还有谁不知礼呢?”【读】本章主旨是:一分为二。孔子对管夷吾的评价一分为二,认为他既不节俭,也不知礼。批评背后是儒家倡导节俭和守礼,“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孔子把节俭品质上升到君子人格,至今仍有积极意义。中国巨大的行政成本,很大程度上源于丧失了“节俭”的传统,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相互攀比,崇尚奢华而不是节俭!

3.23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意】孔子对鲁国太师谈论音乐说:“奏乐的道理是可以知道的:开始演奏时,各种乐器合奏,声音翕翕地热烈;继续下去,纯纯地悠扬悦耳,皦皦地音节分明,连续不绝,如此得以完成。”【读】本章主旨是:乐教传统。孔子不仅开贫民教育、民办教育、素质教育先河,而且开审美教育先河。孔子如此重视乐,在于乐具有调整人情绪,陶冶人性情,塑造人灵魂的作用。西方也有重视乐教的传统,孔子同时代的教育家、哲学家柏拉图认为:音乐是宝贵的,不仅可以陶冶性情,也可以治疗疾病;音乐和舞蹈使人身心健康,风度翩翩。人类文化轴心时代的两位哲人,居然对乐教有着几乎完全一样的认识。孔子超过柏拉图的地方,就是孔子不仅把乐教作为重要的教育手段,也作为重要的社会教化和政治手段,并且获得骄人的成绩。西方发达国家对音乐、美术重视程度丝毫不亚于英语、数学,我们也应重视中国音乐美术的教育,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不过这里的乐可不是流行歌曲,而是《韶》乐那样尽善尽美的音乐。乐教传统,宜传承,宜发扬!

3.24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意】镇守仪地的长官请求见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我从没有不去见的。”孔子的随从便引他去见孔子。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这些人何必为没有官位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以夫子为人民的导师来引领天下苍生。”【读】本章主旨是:天下木铎。孔子在他所处的时代是学界泰斗,是政治名人,是社会大家,德高望重,学富五车,声名远播,影响巨大。所以,仪封人认识孔子,不足为怪。怪的是仪封人一句“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居然讲的是此后两千多年的事实。事实上,孔子之后,中国文化的主干、主流、主脉就是孔子开创的儒家学说。《论语》所揭示的人本情怀、民族精神、伦理观念等依然是今天中国人的核心价值和普世价值。民族复兴本质上是文化复兴,中华民族要重新自立于世界强族之林,必须重新审视和认识自己的文化,必须走一条文化自觉的路径,重建文化信仰,重建文化价值,重建文化场域,如是,则民族复兴大业可以期待。

3.25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意】孔子讲到《韶》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美极了,内容很完善。”谈到《武》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美极了,但内容却不够完善。”【读】本章主旨是:尽善尽美。 因为《韶》产生于舜时代,是歌颂舜的乐舞,舜通过和平方式获得了政权,所以孔子觉得《韶》尽善尽美;《武》是歌颂周武王的乐舞,武王通过了一场“流血漂橹”的战争夺得政权,孔子觉得音乐形式美极了但内容却有缺憾。这一章表现了儒家的审美观点:尽善尽美是最高境界,相比之下内容比形式更重要。后世“文以载道”的原则就发端于孔子的审美取向。

3.26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意】孔子说:“居上位却不能宽厚待人,行礼却不严肃恭敬,面对不幸的逝者而不悲悯哀戚,这种情况怎么能看得下去呢?”【读】本章主旨是:永恒价值。孔子认为在上位者,应该宽厚仁爱,为礼恭敬,真心祭祀,否则就是德不配位。每个成年人生活中扮演着不同角色:作为领导,应善待百姓,宽容部下;作为长者,应关爱后生,包容后生;作为普通公民,应敬畏法律,遵守秩序,对不幸,应悲悯,多帮助。两千五百年前应如是,两千五百年后亦应如是。儒家是伦理哲学,阐述的是普世价值,核心价值,也是永恒价值。扁舟傲目图

里仁第四

4.1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意】孔子说:“与仁者居住是美好的事情,如能选择住所却不选择与仁者为邻,怎能算得聪明呢?”【读】本章主旨是:择仁而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能选择,当效孟母三迁,择仁而处,是人生之大幸;没有选择的余地,当“出淤泥而不染”。当然,真正的儒者还有一种选择,那就是自己改变环境。孔子治理中都,孔子治理鲁国,孔门弟子言偃治理武城,韩愈治理潮州,苏轼治理惠州,王阳明龙场传道都属于改变环境的成功案例,这种治理主要依靠教化,让仁心仁道成为当地人民的核心价值追求。如果教育者对于日益恶化的社会大气候感到无可奈何,对日益无序的文化场域感到无能为力,应该积极面对:教师可以影响学生,并通过学生影响家庭;校长可以影响学校,通过学校辐射周边;局长可以通过一市、一区、一县的教育影响一代人,甚至影响整个城市,从而达到移风易俗,改变社会的目的。用小气候影响大气候,虽然不能立竿见影,但是,假以时日,水滴石穿。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意】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前期忍受贫困,也不能长久地享受安乐。仁者安于仁道,智者利于仁道。”【读】本章主旨是:仁者无敌。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时间地处在贫困,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也不可以长期处于安乐中,否则就骄奢淫逸;只有宅心仁厚的仁者,既能安贫乐道,也能安之若素,不因环境的变化而失去自己的本色。因为人格独立,因为包容,因为仁爱,因为担当,所以能够安于仁道,社会再乱,也不失仁心仁术仁道;因为不断学习,以学养心,以学养身,以学养才,以学养气,也逐步使仁心仁道成为读书者内在的品质。知书达理,知书也达仁。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意】孔子说:“惟有仁者能公正爱人,公正恨人。”【读】本章主旨是:看似容易。公正爱人,公正恨人,看似容易,做起来难,但是,如果加强修养,修心养性,使自己变得更加仁厚,更加包容,更加敢于负责任,就可以公正地爱人,公正地恨人。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意】孔子说:“一个人如果立志于仁,就会逐步远离邪恶。”【读】本章主旨是:仁心难得。读《论语》,令人豁然开朗,不争名利,致力于学术,甘于宁静,完善人格,致力于内圣,《论语》以劝喻教育人,劝喻基于真实,劝喻发乎真诚,所以两千五百多年来,人们普遍能接受。文学作品的生命力也在于真实和真诚,虚假的作品读起来,就觉得十分可笑,可以欺骗一个时期,甚至一个时代,但是最终无法欺骗历史。教育事业需要教育者致力于仁道,回归精神活动的本质,把人的信仰建立,价值体系的建立,情感世界的构建,伦理精神的重建等作为教育的最重要的事情来做,如此,学生才能逐步远离邪恶,从而可以让几代人甚至整个社会逐步远离邪恶。“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清明之世的形成,依赖于教化;太平盛世的形成,教化依然是基础。因为国家是否清明,关键在于人心;国家是否强盛,关键在于人心和文化,并最终取决于教育的成败。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意】孔子说:“人人渴望富贵,不以正道得到不可享受;人人厌恶贫贱,但不以正道脱贫不可执着。君子离开仁,怎能叫君子?君子没有一顿饭的功夫违背仁,紧迫时不违背仁,颠沛流离时也不能违背仁。”【读】本章主旨是:富贵有道。富贵,人所共求,但取之以道,靠违法乱纪得到富贵,就算得到了,寝食不安,内心不安。贫贱,人所共厌,但是离开正道,违背仁德,靠受贿、盗窃等方式脱贫,为人所不耻。仁是一种经过修炼达到自觉状态的心理品质,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同时是一种大智慧。心中有仁,富贵长久。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意】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喜欢仁和厌恶不仁的人啊。喜欢仁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其实就是不让不仁的思想影响自己。用一天时间实行仁,我没有见到有做不到的人。或许有吧,只是我没有见到。”【读】本章主旨是:为仁不难。历史惊人地相似,孔子处在社会转型期,看不到喜欢仁的人,也看不到厌恶不仁的人。现在我们也处于社会转型阶段,真是喜欢仁的不多,厌恶不仁的也不多。能够一天全心全意实行仁,谁都可以做得到,“集腋成裘,积沙成塔”,人心在变,仁心在养成,这是儒家设计的修身路径。这个路径有现代哲学依据:“由量变到质变。”现代社会的人文形态是贫者不安仁,亦不乐道,为富者不仁,更不乐道。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意】孔子说:“人的错误,各有类型。观察一个人的错误,就知道他是否仁德了。”【读】本章主旨是:观过知仁。孔子讲的是君子修养之道。人之过错,有很多类型,观察别人的过错,反省自己是否也有同类错误。别人做了令自己不高兴的事情,换位思考,自己也就不会犯同类错误。观过知仁,知道的不仅仅是别人是否仁德,也可以判断自己是否仁德。观过知仁,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境界,这种能力和境界并非与生俱来,需要后天孜孜不倦的修炼。

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意】孔子说:“早上接近道,即使晚上死去也没有遗憾了。”【读】本章主旨是:尚道精神。“道”是什么呢?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中,是人生最高的道德境界,是一种能够融于心,融入生命的高尚情感、积极态度、健康价值观的总和;在现代语境中,“道”就是真理;这句话,恰恰不能简单理解为早上懂得真理,晚上死去也可以。因为孔子所谓道应该是仁道、恕道、中庸之道等,都是很难达到的最高人生境界。早上接近了道的境界,晚上去世也无憾,因为生命的境界已经达到了高点。道高于生,道高于死,道超越生死。儒家重道,道被作为儒家重要的道统在传承和发扬。

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意】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而那些以自己吃穿不好为耻辱的人,不足以与之论道。”【读】本章主旨是:士志于道。儒家尚道,认为道超越生死,知识分子如果不能安于清贫,当然不足以与之论道,也就不属于能够担当道义的士了。孔子所称赞的颜回:“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其实称赞的是颜回的求道精神和境界。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知识分子最可贵的就是保持节操,保持人格独立,保持求道尚道精神,或者大隐隐于市,出淤泥而不染。现实是知识分子生态环境已经严重恶化,能够称之为“士”的已经不多,因为他们缺乏追求道义的执着,缺乏担当道义的勇气,缺乏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知识分子生态环境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将直接影响到民族发展,直接决定民族的核心竞争力。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意】孔子说:“君子对天下的人和事,无所谓厚薄亲疏,努力按照义去做。”【读】本章主旨是:君子重义。君子有独立人格,行事处世有自己的标准,就是以努力接近“义”作为行为方向。君子常怀千年忧,君子以天下为己任,君子以苍生为念,君子以大局为重,君子以生民为重,君子以他人为重,君子以未来为重,君子追求公平正义,君子但求无愧于心。小人行事,唯有亲疏标准,没有仁,没有义,没有礼,没有理,恐怕只有利而已。教师应当努力成就自己的君子人格,应当有自己的精神追求,应当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应当无所谓“厚薄亲疏”,有教无类,关爱每个学生,关爱每个学生的现在和未来,关心民族的现在,更要关心民族的未来。

4.11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意】孔子说:“君子心怀仁德,小人心怀乡土;君子心怀法治,小人心怀恩惠。”【读】本章主旨是:君子怀德。君子心怀仁德,心存慈爱,宅心仁厚,包容一切人。君子处理人际关系,有一种“德不孤,必有邻”的自信。未达到君子境界的人,过分重视乡情,而忘却了道义,所以交朋友经常以地域画圈子。在选人用人上,君子看重的是德行,小人看重的是乡情。君子经常考虑的是不违仁,不违礼,因此,不会有法律惩戒后果。小人看重的是利益,为利益驱使,铤而走险也在所不惜。孔子此处将君子、小人两种人格对比起来讲,目的是激励读书人立志做君子,教导读书人怎样做君子。

4.12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意】孔子说:“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必然招致很多怨恨。”【读】本章主旨是:贪婪多怨。不与民争利,政府安宁,不与朋友争利,自己心安。人一天不过三顿饭,同一天不能睡两张床,死后半抔黄土遮身,物质生活,够了就行。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攫取多少利益,而在于为社会、为别人贡献了多少。违背礼义,贪得无厌,或遭人怨,或遭天谴。

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意】孔子说:“能用礼让原则治理国家,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治理国家,要礼有什么用呢?”【读】本章主旨是:礼让治国。礼让治国,民德归厚,民风淳朴,天下太平。需要从教化开始,尤其要从孩子抓起。成人之后,恶习已成,秉性难移,再行教化,大打折扣。人与人之间,讲求“礼让”,退一步海阔天空。著名的“六尺巷”的故事,就是礼让的美谈。《桐城县志略》载文说,张英在北京朝廷任职时,张在安徽桐城的家人和邻居因建房占地闹起纠纷,互不相让。张家人便给当大官的张英写信讲了此事,请他出面干涉。张英看信后,并没有倚仗自己官威欺压邻居,而是回信说:“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看完,便主动把院墙向后退让三尺。邻居也深受感动,也将墙退回三尺,两家和好如初,这就是“六尺巷”的由来,至今传为美谈。把“礼”的原则推而广之,用于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在古代无可非议。因为孔子时代的“国”乃“诸侯国”,均属中国境内的兄弟国家。但“礼让为国”的原则对某些恶邻并不适用。

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意】孔子说:“不担心没有自己的位置,担心的是没有安生立命的本领;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需要追求的是足够让人了解和震撼的本领和成就。”【读】本章主旨是:君子不忧。孔子曾坦然承认自己是“丧家之犬”,但是,孔子所说的家是指精神家园,在礼崩乐坏的年代,人们仿佛“丧家之犬”,心无所依。现代社会何尝不是如此。生产力如此发达,财富如此繁盛,但是精神越来越空虚了,越来越迷茫了。什么原因,因为我们都是精神上的“丧家之犬”,我们都远离了自己民族曾经拥有的精神家园。这里的“患”,其实就是现代社会的“焦虑”和“烦躁”。怀才不遇是很多人的焦虑,但是这种焦虑的背后就是自身修为不够,怀才就像怀孕,不被发现,是因为不够大,当才气足够大的时候,想藏都藏不住。

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意】孔子说:“参啊,我所说的道有一个基本思想贯穿始终。”曾子说:“是。”孔子出去后,别的学生便问曾子:“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啊。”【读】本章主旨是:忠恕之道。“忠恕”二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做到了就是君子,做不到就是小人。做公务员对事业,对职业,对职责,应当“忠”;对下属,对同事,对民众,应当“恕”。做教师对事业应当无限“忠”,因为教育承载着千家万户的美好期盼,承载着民族的希望,承载着后生的理想,承载着以教育改变命运的梦想;对学生却要“恕”,对犯错误的学生要“恕”,对学生的标新立异要“恕”,对学生人格的差异要“恕”。当然,对人讲恕道,对恩将仇报的狼不必,因为孔子还说过:“以直抱怨,以德报德。”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孔子说:“君子懂得大义,小人懂得利益。”【读】本章主旨是:义利之别。后世学者根据“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判定传统儒家是重义轻利的,这种说法脱离了当时的语境。孔子处于礼崩乐坏的时代,人们普遍的好利而不好义,争利而弃义。正因为这样,孔子才提出要重视“义”。正如为什么我整天呐喊,为中国人尤其是为孩子建构精神家园?是因为我们丧失了精神家园,心无所依,心无所归,并不意味着我不重视物质文明。古今同此理。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孔子说:“见到贤者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者则反省自己。”【读】本章主旨是:见贤思齐。这是儒家道德修养方法。道德生长是正心功夫,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这是理性态度,非常有实用价值。儒家所谓修身,其实是修心,反求诸己,反求诸心。同时,也是一种处事方法,人生活在社区,生活在族群,生活在某种事业圈内,见到比自己优秀的,比自己成功的,不是嫉妒,而是反省自己的不足,寻找差距,思考努力的方向。如是,则心态阳光,生活阳光,前途也阳光。

4.18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意】孔子说:“服侍父母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依然恭敬不逆反,继续努力而不怨恨。”【读】本章主旨是:孝敬之道。有人错误地认为孝敬父母就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这是十分荒唐的逻辑。孝敬父母是一种文化,就像西方平等对待父母是一种文化现象一样,这是人类多元文化的一元,而不能简单理解为孔子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生产力发展到今天的水平,人们才发现亲情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之一,是人类幸福的重要内涵。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要出远门,须禀告明确的去处或方位。”【读】本章主旨是:游必有方。古时交通不发达,离开父母,到外地谋职谋生,少则十天半月,多则一年半载甚至数载,“父母在,不远游”的要求并不过分。不让父母担心生病之外的事,属于孝道范畴。如今,交通发达,千里咫尺,飞机几个小时就到了,很多父母却觉得跟孩子的距离反而远了。交通和通讯发达,更应该向父母禀报自己的行程。这个要求今天也仍然是合情理的。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此章重出,见1.11)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意】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啊。一则要为他们的愈加长寿而高兴,一则要为他们不断衰老而恐惧。”【读】本章主旨是:亦喜亦忧。不少学者认为,孝道就是为了维护封建宗法制度,其实孔子维护的是社会稳定。孔子所倡导的理想社会,并非是倒退回奴隶社会,这种理想社会必须建立在孝悌的伦理之上才是可靠的——现在看来,这种伦理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选择。当我们能够为父母做点事情,能够让父母高寿高兴,自己也会有发自内心的高兴,这是一种真诚的感情,何必要口诛笔伐。再说,在没有福利保障的孔子时代,孝敬父母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学习《论语》要学习精神而不是其形式,传承孝道也是要传承孝的精神,而不是春秋时代孝的形式,更不是后世伪儒学所倡导的假孝道。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意】孔子说:“古人言语不轻易出口,他们以做不到为耻辱啊。”【读】本章主旨是:一诺千金。儒家主张谨言慎行,不轻易允诺,不轻易表态。放弃道而行之,轻易许诺,轻易表态,做不到就会失信于人,就会降低威信。沉默是人格特征,也是君子风度。对于管理者来说,应当少承诺,慎表态,把说话的权力和机会让给下属,有利于激活下属的才智,可以举重若轻地管理某个单位或领域。《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属于说话太多的管理风格,什么事似乎都是由孔明独断和决策,其他人尤其是下属只需要说一个“遵命”照着做就是了,如此,才会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可悲局面。曹操正好相反,遇事则自己很少做主张,听取诸位谋臣和将领的意见,达成共识后再做决策,如此,曹操麾下人才济济,英雄都有用武之地。曹魏集团最终战胜孙权、战胜蜀汉刘备,并非天意,也不完全是民意,更多取决于最高决策层管理方法。

4.23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意】孔子说:“用礼来约束自己,那么还会犯错误的人就少了。”【读】本章主旨是:约束自己。我过了而立之年才系统读《论语》,才认识到自我修养的意义和自我约束的价值。如果每个教师,每个公民,都能够在小学毕业以前学习《论语》,吸收《论语》的精神,公民素质会高很多。历史证明,一味地严刑峻法,并不能达到法治的理想效果,很多时候是适得其反:秦始皇开创的秦朝严刑峻法,二世十五年而亡;武则天自立的大周,同样是严刑峻法,也是不出十五年,就被迫还政权于李唐;朱元璋崇尚“治乱世必用重典”,用剥皮实草等酷刑来治理贪官,结果是越治越多;西方发达国家治理贪官法律不可谓不全,手段不可谓不多,力度不可谓不大,但是依然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态势。究其原因,缺乏约定俗成的礼治,缺乏影响人心的价值沉淀,都是因为缺失了精神支柱的支撑。

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孔子说:“君子应当说话谨慎,而做事要敏捷高效。”【读】本章主旨是:君子言行。如果我在年轻的时候知道了要“讷于言而敏于行”,我会把更多的时间用来读书,用来研究,用来实践,用来从事教育改革或教学艺术探讨,绝不会与任何人较一时之长短,而是会全心钻研学术。可惜,我年轻的时候没有机会读《论语》,不是不想读,而是根本就没有《论语》可读。文化割裂对于个人、对于民族伤害之深,影响之远,由此可见一斑。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意】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独,定有志同道合者与之亲近。”【读】本章主旨是:德高不孤。道德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道德学问高尚者,人格魅力必强,自然就有道义相期的朋友。朋友之间依靠什么维系呢?依靠道和德,依靠学术造诣,依靠人格魅力,而不是依靠经济利益。利益面前,没有真朋友。

4.26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意】子游说:“侍奉君主太烦琐,就会受侮辱;对待朋友太烦琐,就会被疏远。”【读】本章主旨是:距离之美。作为士人,积极入世,渴望位置,渴望作为,渴望立功,于是不厌其烦地侍奉主要首长,非常遗憾,首长往往把这样的下属当作奴才使唤,不珍惜也不尊重。这样的例子很多,我认识的朋友就不少。也许看多了,所以,我选择“宁静致远”的生活方式,以退为进的生存方式,潜心做学问,全力做好本职工作,真诚帮助朋友,回顾几十年的人生历程,这个选择还是对的。对待朋友原理相似,客以稀为贵,走动太频繁,不是贵客;对待朋友烦琐,往往不会被尊重。灵谷春云图

公冶长第五

5.1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意】孔子评论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身陷牢狱,但这并非他的罪过呀。”于是,孔子就把女儿嫁给了他。【读】本章主旨是:识人之明。姜尚垂钓渭水,周文王启用他为相,并因之得天下,可谓识人之明。百里奚为奴隶,秦穆公用五张羊皮买到他,并启用他为相,使秦国走向富强,可谓识人之明。孔子在公冶长身处缧绁之时,却以子妻之,亦可谓识人之明。认识一个人容易,但是在一个人最困顿的时候,就能非常准确地认识、相信、赏识他,这种前瞻性的眼光非常难得。为教和为政者,都需要这种眼光啊。左宗棠曾这样挽曾国藩:“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翻译成现代汉语是:“谋国事忠诚,任人唯贤唯能且有先见之明,我很惭愧不如元辅(曾国藩);同心如金一般坚固,相互切磋如玉石打磨越来越美,道义相期不枉此生。”

5.2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意】孔子评论南容说:“国家有道时,他能够做官;国家无道时,他可以免于刑戮。”于是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读】本章主旨是:进退自如。有道不废,无道免戮,肯定是修为很高的人,所以孔子信任他把侄女嫁给他。这里仍旧是讲识人之明,看人品,看潜质,看发展,看未来。自古以来,能够在困顿中预知一个人未来,并且敢嫁女或者嫁侄女的,恐怕也只有先哲孔子了。

5.3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意】孔子评论宓子贱说:“这样的人是君子呀,假如鲁国没有君子,这样的人从哪里学到这种好品德呢?”【读】本章主旨是:君子教育。字里行间显现了孔子的自信:“鲁国因为有我这样的君子,才能培养子贱这样的君子。”我们教师也必须是个君子,不是君子的应该学习做个君子,这应该成为教师这个特殊职业的基本准入条件。教师必须以自己的人格磁场、学养磁场影响下一代,方能培养出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才,国家民族方能进步。

5.4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意】子贡问孔子:“我这个人怎么样呢?”孔子说:“你,是个器具。”子贡又问:“是什么器具呢?”孔子说:“宗庙里盛黍稷的瑚琏。”【读】本章主旨是:国之重器。孔子说:君子不器。君子不应当是工具。此处又说子贡是器,是瑚琏。如何理解?我认为前人的三种理解都有道理:一是孔子认为子贡发问的这个时刻,子贡尚未修炼成君子人格,期望他能够继续努力;二是目前的子贡是装粮食的器具,联想到孔子周游列国主要靠子贡提供钱粮资助,是一句半开玩笑半当真的比喻,并无贬义;三是瑚琏乃国家祭祀时的器具,暗示了子贡乃国之重器,是褒义。

5.5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意】有人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但不善辩。”孔子说:“何必要能言善辩呢?靠伶牙利齿与人辩论,常常招致别人讨厌;不知是否仁德之人,何必与之辩论呢?”【读】本章主旨是:仁者不佞。儒家主张“内敛”,提倡“慎于言”。孔子针对有人对冉雍仁而不善言辞的评论,提出自己的看法:要以德服人,不要凭口才服人;不知道是否仁德的人,与之辩论又有何益处呢?教育工作者也未必是要能说会道的,仁德的身教比绚烂的口才更有说服力,儒家笃信“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行教化之德也是儒者的使命。

5.6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意】孔子让漆雕开去做官。漆雕开回答道:“我对做官这件事还没有信心。”孔子听了很高兴。【读】本章主旨是:自知之明。孔子主张学而有余力,就应当做官,造福人民,造福国家。漆雕开说没有信心,说明漆雕开对自己的学业还没有信心,孔子高兴是看到弟子有自知之明。孔子认为,德行达到一定境界,才能做官,才能出淤泥而不染,才能为民造福。德行修养不够,在官场很容易把持不住,甚至走上不归路。儒家“学而优则仕”的志向,是为民造福的志向,绝不是对权力、金钱、机会的过分渴望与追逐。

5.7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意】孔子说:“如果我推行的道行不通,我就乘上木筏子漂洋过海,能跟从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听了很高兴。孔子说:“仲由啊,好勇超过了我,就没有什么可取的了。”【读】本章主旨是:执着传道。社会转型期的孔子深刻意识到自己的主张可能得不到认可,无法付诸实践。这段话里读出了孔子“知其不可为而强为之”的无奈,读出了孔子和儒家独特的退隐方式:在祖国不能推行我的道,就到海外去传道吧,这是非常明智的选择。现在儒学文化广泛传播至港澳、台湾、东南亚、美国等地,并且有了今天儒学返本开新的局面,实则是中国文化的幸运。

5.8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意】孟武伯问孔子:“子路做到了仁吧?”孔子说:“不知道。”孟武伯又问。孔子说:“仲由嘛,可以让他管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的军事,但我不知道他是否达到仁。”孟武伯又问:“冉求这人怎么样?”孔子说:“冉求啊,可以让他在一个有千户人家的公邑或有一百辆兵车的采邑里做行政总管,但我不知他是否达到仁。”孟武伯又问:“公西赤又怎么样呢?”孔子说:“公西赤啊,可以让他穿着礼服,站在朝廷上,接待贵宾,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读】本章主旨是:仁无止境。即便是能够成为军事长官、行政长官、外交长官,也不意味着达到了“仁”的要求;换一句话说“仁”的要求更严一些,境界更高一些。如果每个行政长官都达到了“仁”的标准,那是黎民百姓的福气。《论语》应成为教师必读之书,学生必读之书,公务员必读之书,公民必读之书。任何人用心读懂《论语》,用心体会《论语》精神,用心吸收《论语》精华,他的灵魂都会得到升华,他的思想境界会变得高尚,他的内心世界会变得更加仁厚,他的价值判断更加符合道义的要求,他的利他精神会更加崇高,他的伦理情怀会更加醇厚,他对于亲情、友情、真情会更加珍惜,他对于未来会抱有更高的期待。《论语》所传递的思想、价值、伦理、情感具有很强的普适性,是中国人构建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资源。

5.9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意】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谁更优秀呢?”子贡回答:“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知其一便可类推全部,我知其一只能类推其二。”孔子说:“是不如他啊,我和你都不如他啊。”【读】本章主旨是:闻一知十。“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求道境界、“君子固穷”的本色、闻一知十的学习方法等都值得我们学习研究。但是,这一章的重点在于孔子的教育方法。孔子之可贵在于称赞颜回的同时,保护子贡自尊心,以自己陪衬子贡。不少版本都把最后一句翻译为:“是不如他,我赞成你的意见,你不如他。”这不是大教育家的孔子,以孔子的教育智慧,应该是:“是不如啊,这点我与你都不如他。”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也提倡这样做:坦诚地告诉学生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学生们的优点。身为领导,善于听取下属的意见,善于体察民情,就有可能做一个百姓爱戴的好官。身为教师,如果能够时常发现和表扬学生超越自己的思想火花,对学生是莫大的鼓励,甚至会成为学生终身进取的动力。教师甘为人梯的精神通过谦虚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激励效果。

5.10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意】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无法被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被粉刷。对于宰予,还能责备什么呢?”孔子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我是因为宰予改变了我的态度啊!”【读】本章主旨是:听言观行。儒家倡导勤奋,对于“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行径往往严加苛责。儒家对生活、对学业、对事业、对人生都强调进取,强调积极,强调自强不息,因此批评宰予是在情理之中的了。苛责声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孔子的包容,孔子骂完了,也就算了,并没有将其驱逐出孔门,甚至还称赞过宰予。宰予一辈子尊敬孔子,也正是这种包容,才使宰予后来成为孔门七十二贤人中的佼佼者。“听其言观其行”在儒家经典中是第一次提出,体现了儒家言行一致的伦理追求。“听其言观其行”、“学而时习之”正是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思想的基础。

5.11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意】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刚强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就是刚强的。”孔子说:“申枨这个人欲望太多,怎么能刚强呢?”【读】本章主旨是:无欲则刚。无欲则刚,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成语,也是孔子的伦理逻辑。“刚”当然不是血气之勇,而是内心的力量,没有私心欲望,心力就十分强大。假如我年轻时能读到《论语》的这句话,我定会有意识控制自己的欲望,心无旁骛地学习,钻研学术。每读《论语》,均有相识恨晚之感!

5.12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意】子贡说:“我不愿别人强加于我,我也不愿强加于别人。”孔子说:“赐呀,这就不是你所能控制了。”【读】本章主旨是:将心比心。这句话的思想其实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现代语境的解释为:“换位思考,尊重他人。”这是儒家的“恕”道,是儒家最重要的伦理情怀;同时,也是本土自由主义的滥觞,包含了对多元文化、多元价值的尊重。过去有个误区,认为儒学导致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和集权政治制度。然而事实不是这样:一则原生态的儒学当中已有自由主义的萌芽;二则原生态儒学当中已有“君子和而不同”的价值取向;三则“五四”以来对儒家几乎是彻底的否定,但是依然坚持集权制度,其文化基础、哲学基础肯定不在儒家,更不在原生态的儒家。原生态儒家属于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启民智的贫民之学。儒家思想无论是对个人修养,还是对指导教育和社会管理,都有重要的意义。

5.13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意】子贡说:“老师讲授的礼、乐、《诗》、《书》的知识,依靠耳闻是能够学到的;老师讲授的天性和天道的理论,依靠耳闻是不能够学到的。”【读】本章主旨是:用心感悟。有文献可依的东西,能够听得到;但是人性和天命的问题却需要主体的感悟,仅仅有讲授无法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人性和天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宁静致远”,做学问和做人都需要用心,需要静心,需要真心。

5.14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意】子路听到一种道理,还没有来得及付诸实践,唯恐又听到新的道理。【读】本章主旨是:诚惶诚恐。子路急躁的性格跃然纸上。我们能够感受到孔子尊重个性的全人格教育的成功,儒家“士志于道”的执着:“知行合一。”儒家的知行合一的特点在于,儒家强调“知”在前面,“行”在后面,人是懂得“道”,然后才追求“道”。摸着石头过河的理论,显然不符合儒家的传统。对于教育事业而言,摸着石头过河是万万不可能也万万不可行,因为人的成长过程具有不可逆性,绝对没有机会因为教育方法不对,再重来一次,理由很简单:一是生命成长的每一秒钟不可逆;二是人的心智发展关键期不可错过,错过了就意味着先天优势发掘的机遇已经丧失。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终身学习态度,靠的是自觉,自我觉悟,自我觉醒,必须先“知”然后才有“行”的动力。

5.15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文’的谥号。”【读】本章主旨是:敏而好学。学者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往往可以成大器;企业家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往往可以成大业;官员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往往可以造福百姓。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终身学习的思想,距离20世纪90年代西方学者提出终身学习理念实实在在早了两千几百年。孔子不仅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思想,而且自己第一个实践终身学习的思想,从而使自己完成了从凡人到圣人的蜕变,完成了从理想青年到成功人士的升华,完成了从教师、学者到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的升华——孔子以其终身学习的思想和实践完成了自己在人类文化史上的定格。

5.16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意】孔子认为子产有四种君子人格:“他自己行为庄重,他服侍君主慎重,他管理百姓慈惠,他役使百姓有情义。”【读】本章主旨是:君子之道。子产在郑简公、郑定公之时执政。其时,于晋国当悼公、平公、昭公、顷公、定公五世,于楚国当共王、康王、郏敖、灵王、平王五世,正是两国争强、战乱不息的时候。郑国地处要冲,周旋于这两大国之间,子产却能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妄自尊大,使国家安定,保持尊严,的确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孔子对子产的评价很高,认为治国安邦就应当具有子产的这四种品德:“行为庄重、尊敬上司、爱护百姓、依法行政。”

5.17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意】孔子说:“晏平仲善于与人交朋友,相识久了,别人仍然保持对他的尊敬。”【读】本章主旨是:仁者之爱。晏平仲并不喜欢孔子,孔子却能给予公正评价,因为孔子是“仁者”,公正地爱人,公正地恨人,孔子倡导的“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自己先做到了。晏平仲善于与人交往,主要表现在不失人臣之礼,不失朋友之礼,发乎诚而止乎礼。晏平仲也善于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国家之间的关系除了依靠诚和礼,更重要的是依靠智慧,博弈的智慧。《晏子使楚》的故事就是外交智慧的典型。

5.18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意】孔子说:“臧文仲为了一只大龟盖了一间屋子,有雕成山的形状的斗拱,画以水藻花纹的梁上短柱,(这都是僭越的行为)他这个人怎么能算是有智慧呢?”【读】本章主旨是:何谓不知。臧文仲在当时被人们称为“智者”,但他对礼则并不在意。他不顾周礼的规定,竟然修建了藏龟的大屋子,装饰成天子宗庙的式样,“僭越”之举的背后,是对秩序的破坏和劳民伤财,所以孔子指责他“不智”。孔子对礼的维护,其实是对社会稳定的渴望,对正常秩序的渴望。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和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一样,渴望社会稳定、国泰民安,我们也将教育我们祖国的未来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5.19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意】子张问孔子说:“楚国宰相子文几次被任命,从无得意的颜色;几次被罢黜,也没有怨恨的颜色。他交接工作时,一定把政事全部告诉继任的新宰相。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可算是忠。”子张问:“算得上仁吗?”孔子说:“不知道。何以见得是仁呢?”“齐国大夫崔杼杀了他的君主齐庄公,齐国大夫陈文子家有四十匹马,都舍弃不要离开了祖国,到了其他国家,他说:‘这里的执政者也和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就离开了。陈文子到了另一个国家,又说:‘这里的执政者也和我们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又离开了。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可算得上清高了。”子张说:“可说是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何以见得是仁呢?”【读】本章主旨是:不知其仁。令尹子文忠于君主可视为忠,陈文子不与逆臣为伍,可算清高,但都还算不上仁。因为在孔子看来,“忠”只是仁的一个方面,“清”则是为维护礼而献身的殉道精神。所以,仅有尽忠和清高还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仁者,不仅是忠于职守或消极逃避,而应想方设法改变现状,就算没有管仲“一匡天下”的勇气和担当,至少也应当以教为政,以教育造福人类和社会。

5.20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意】季文子要前前后后思量很多次才行动。孔子听了说:“考虑两次也就可以了。”【读】本章主旨是:三思后行。孔子针对季文子谨慎和精明的性格,提出了“两次就可以”,这是孔子的“智慧”所在,知人之明。对于在上位者来说,有些事情需要“三思后行”,尤其是事关全局,事关千家万户,事关子孙后代,这样的大事情,应该“三思后行”。比如,教育政策的制订和颁布,就需要反复调查研究,反复比照权衡,因为教育政策影响到千家万户,影响到民族未来。但是,很多特殊时期,需要“当机立断”,尤其是生死存亡关头,因此既要有“三思后行”的缜密和慎重,也要有“当机立断”的气魄和能力。

5.21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意】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政治清明,他显露出他的智慧;国家无道政局昏暗,他就装糊涂。这聪明别人可以做到啊,这糊涂别人可做不到啊。”【读】本章主旨是:愚不可及。生逢当世,为官宜学宁武子“愚不可及”,不然,聪明反被聪明误。糊涂容易,装糊涂不容易,装糊涂装到别人都感觉不到的水平,应该就是“愚不可及”的境界,委实不容易做到。做学问可不能这样,必须“当仁不让”,坚持真理。

5.22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意】孔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我家乡的学生有远大志向但行为粗率简单;文章文彩斐然,我不知道怎样去教导他们。”【读】本章主旨是:痴情不改。孔子说这话时,正当鲁国季康子执政,欲召冉求回去,协助政务。所以,孔子说回去吧,为官从政,实现他们的抱负。但同时又指出他在鲁国的学生尚存在的问题:行为粗率简单,还不知道怎样节制自己,这些还有待于他的教导。孔子以教育来达到政治目标,来改变社会的理想,可见一斑。

5.23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意】孔子说:“伯夷、叔齐两人不对过去的仇恨念念不忘,怨恨因此也就少了。”【读】本章主旨是:不念旧恶。大丈夫当相逢一笑泯恩仇,放下怨恨,放过敌人,也放过了自己,何必自己折腾自己。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伯夷、叔齐反对“以暴易暴”,其精神超越了忠孝伦理,超越了王朝更迭,超越了时空界限。

5.24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意】孔子说:“谁说微生高直率?有人讨醋,他到邻居家讨了给人家。”【读】本章主旨是:真诚无价。儒家伦理就是从日常生活中来,对微生的评价体现了孔子的道德价值观。当人民处于极度贫困之中,我们尚未解决温饱,不顾自身国情,援助亚非拉,与微生何异?儒家崇尚本心本性,崇尚真情真诚,并不推崇所有人都称赞的乡愿之人。

5.25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意】孔子说:“见风使舵的言语,献媚讨好的脸色,低三下四的恭敬,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把怨恨装在心里,装出友好的样子,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读】本章主旨是:师亦耻之。“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非常遗憾,这在当今社会却成了普遍现象,不以为耻,反以为能,就连知识分子圈子也不能例外!“匿怨而友其人”却有例外,抗日战争时期,国难当头,五十九军军长张自忠将军奉命驰援过去内战时期曾经出卖过自己的庞炳勋将军,张将军以大局为重,以民族为重,以国家为重,放弃个人恩怨,真诚待人,与庞炳勋将军联手逆袭日军,取得临沂大捷,为台儿庄战役胜利铺垫第一块基石,成为千古美谈。

5.26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意】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陪着。孔子说:“你们何不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华美的衣服、轻暖的皮袍,与朋友共享,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炫耀自己的功劳。”子路问孔子:“愿意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安逸度过晚年,让朋友(此处引申为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让年轻年幼者得到关怀帮助。”【读】本章主旨是:老者安之。“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人生理想充溢着儒家积极入世情怀,若能成为当今为政者的理想,那该多好啊!孔子以人为本,志在天下苍生。可贵,可钦,可佩!如果为政者,少讲些空话,少喊些大话,少说些假话,多想想怎样安顿老者,怎样让人与人之间真诚互信,怎样关怀和教育下一代,足矣!

5.27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意】孔子说:“完了呀,我还没看见过能够看到自己的错误,而又能真心责备自己的人。”【读】本章主旨是:反求诸己。现实生活中,中国人习惯于用十个错误掩盖一个错误,习惯于拒绝承认错误,哪里谈得上检查自己和反省自己。自从研究儒家之后,开始“吾日三省吾身”和“反求诸己”,每有错误,深深自责。我酷爱围棋,偶尔通宵达旦对弈,事后后悔不已,自责不已。小事大事,小错大错,只要是自身原因,就应该责备自己。心理学认为,这种向内的归因风格,有利于自身的提高。

5.28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意】孔子说:“即使是仅有十户人家的地方,也一定有像我这样忠诚信实的人,只是不如我好学罢了。”【读】本章主旨是:好学不已。这句话折射出孔子的教育观:学习成就人生,学习改变人生,人非生而知之,好学如丘者,必成大器。学习应当成为每个教师的生活方式,成为教师的工作方式,成为教师的生命状态。学习要融入生命,成为生命的常态,生命因学习而精彩。江阁远眺图

雍也第六

6.1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意】孔子说:“冉雍可以做官。”【读】本章主旨是:服务社会。“学而优则仕”,学习而有余力应该去做官,孔子认为冉雍可以去做官,意味着冉雍德行科已功德圆满,应该去为社会服务。有学者戏称孔子的私学是“青年政治学院”,只是孔子的教育比政治学院更重视道德修养和真才实学。这个学院毕业的学生,都是凭着人格、学养、能力接受社会的挑选。在农业和林业等尚未产业化时,农业技术、苗圃技术自然也不必进入学校教育,靠“老农”和“老圃”口耳传授足够满足人类的生存,农林技术没有进入孔学范畴是生产力的局限,而不是孔学的缺陷。孔子的教育目的是让学生从事比维持生计更高层次的社会发展事业,儒家的入世精神就体现在这里。同时,从这里我们也可以推断,孔子强烈反对奴隶主世袭制度,孔子的发展经历是对世袭制的否定,对冉雍的评价也是对世袭制的否定。这是证明孔子属于改革派的强有力的证据。

6.2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意】仲弓问孔子,子桑伯子是怎样的人。孔子说:“还可以,简简单单。”仲弓说:“居心恭敬而行事简要,这样治理百姓,不也可以吗?内心简慢,又办事简洁,岂不太简单太不恭敬了吗?”孔子说:“冉雍,你说得对。”【读】本章主旨是:居敬行简。为政当以恭敬之心果断而简洁地处理事情,古今亦然。对教育工作者而言,尤其需要如此,因为人的生命中每一秒钟都是不可逆的,人生之中心智发展关键期多数只有一次,错过了永远无法弥补;教育产品具有不可逆性,不可不敬畏生命,不可不敬畏事业;同时,教育是科学,科学贵在求真,贵在高效,贵在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好的效果。现代社会从事公务员职业,最需要“居敬行简”。首先是“居敬”,为人处事尽可能恭敬严谨,不能太过随便,不该吃的饭不能去吃,不该喝的茶不能去喝,不该去的地方不能去,否则要么落入陷阱,要么迷失心性,迷失自我,迷失了做人的底线,最终也就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其次是“行简”,处理政务,料理事物,只能抽丝剥茧,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不宜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现行的政务发展趋势是借着所谓规范化的名义,把很多很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牺牲了效率,也牺牲了质量。这种趋势愈演愈烈,权力越来越上交,责任越来越下行,程序越来越复杂,效率越来越低,结果是公务员越来越累,工作效率越来越低,服务效果越来越差。

6.3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意】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好学呢?”孔子回答:“有颜回这个学生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短命很早就死了。现在没有那样好学的了,没有听说谁好学。”【读】本章主旨是:好学最难。颜回的长处在于道德情操,好学是最宝贵的品质,孔子高度赞扬颜回的就是好学品质。“不迁怒”:作为老师,不把不高兴的情绪带到课堂;做为家人,不把工作中的烦恼带回家中;作为同事,不把私人的恩怨带到工作中。“不贰过”:需要坚守,也需要操守;对待错误最好的办法是改正,是补救,而不是用新的错误去掩盖过去的错误,如此代价太大,成本太高;说谎话是过错,久而久之,必然付出人格代价。所以,我常对好朋友讲,即使对小人,也应要么坦诚讲真话,要么沉默!

6.4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济富。”【意】子华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一些谷米。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他二斗四升。”冉求却给他八十斛。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乘坐着膘肥体壮的骏马驾的车子,穿着又暖和又轻便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只是周济急需救济的人,而不是为富有的人锦上添花。”【读】本章主旨是:周急济穷。孔子主张“君子周急不济富”,给子华六斗四升那是因为他的母亲急需,这是“雪中送炭”。《老子》云:“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冉有所做乃人道,关心的是朋友,重视的是友情;孔子主张乃仁道,既关心自己的弟子,也关心天下苍生,因为还有更多的人需要救济和帮助。公西华的母亲在家里缺少粮食,给些粮食以解燃眉之急,这是“周急”;如果给多了,就是“济富”。孔子不赞成“济富”行为,因为不符合仁道,也不符合天道。

6.5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意】原思任孔子家的总管,孔子给他俸米九百,原思推辞。孔子说:“不要推辞,可以送给你的有需要的乡亲们。”【读】本章主旨是:为富且仁。孔子在实践自己的道德主张:“仁者爱人,为富且仁。”中国现实的普遍现象恰恰相反:“为富不仁。”这是社会矛盾尖锐的源头所在,为富不仁的既得利益集团不会想到大局,不会想到明天,不会想到他人,如果由他们制定游戏规则,则贫富差距将日益加大,社会矛盾将日益尖锐,最终天平将不再平衡,不利于社会稳定。

6.6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意】孔子在评论仲弓的时候说:“耕牛产下的牛犊长着红色的毛,角也长得整齐端正。主人虽想牺牲它做祭祀之用,但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读】本章主旨是:舍我其谁。孔子用借喻的手法,宽慰和勉励仲弓:出身不好没有问题,人不用神却不会放弃。孔子在世袭社会有唯才是举、唯贤是举的用人思想,十分可贵。以我几十年的观察,任何一个单位,居上位者即使再蠢,也需要用几个贤者、能者为其做事业。正如唐太宗的策略,人才和奴才各有所长,各有其用,对于君王来说二者不可偏废。要有撑伞的,要有撑场的,还得有人撑局面。所以,时下流行的网络语言“寒门难出贵子”,也是仲弓两千五百年前的尴尬。仲弓有幸遇到圣人孔子,我有幸遇到恩师朱新秤和郑永廷!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出生贫贱,大可不必悲观,要有孟子当年“舍我其谁”的自信,敢于经历这样的人生考验:“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6.7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意】孔子说:“颜回啊,他的心长时间地守护着仁德,其余的人则只能偶尔做到仁而已。”【读】本章主旨是:用心守候。颜回之可贵,在于内心守护仁的最佳状态。颜回好学并不是只喜好学习文献典籍,而是喜好内心境界的不断提升。孔子所谓“六十而耳顺”,应该是说到了六十岁才能使“仁心”成为永恒的状态。仁是什么呢?孔子没有给出准确的界定,甚至是很宽泛,但最基本的还是包容、宽容、关怀、责任,是苍生为念的情怀,是民胞物与的情怀,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情怀,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6.8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意】季康子问孔子:“仲由可以使他从政吗?”孔子说:“仲由处事行为果断,从政有什么困难呢?”季康子又问:“端木赐可以从政吗?”孔子说:“端木赐通达,让他从政有什么困难呢?”又问:“冉求可以从政吗?”孔子说:“冉求多才多艺,让他从政有什么困难呢?”【读】本章主旨是:积极入世。读本章一是佩服孔子因材施教的才能;二是佩服孔子知人之明的本领;三是佩服孔子积极入世的精神,通过教育改变世界,通过弟子实现自己的理想。有学者说,在孔子看来,从政需要的是才能而不是德行,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孔门弟子德行修为已经很深了。读这一章必须注意互文见义的修辞手段,其实孔子对从政的要求是:像仲由那样果断,像端木赐那样通达,像冉求那样多才多艺。

6.9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意】季氏派人请闵子骞去做鲁国费邑的长官,闵子骞(对来请他的人)说:“请你好好替我推辞吧。如果再来召我前去做官的话,那我一定要跑到汶水对面去齐国了。”【读】本章主旨是:有道则仕。处乱世,遇恶人当政,刚则必取祸,柔则必取辱。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这是极富有智慧的处世之道,也是儒家明哲保身的哲学。恶人当政,如果曲意逢迎,不仅牺牲了自己的独立人格,也必然牺牲百姓利益,甚至牺牲子孙利益;如果特立独行,则必然仕途受阻,想做事很难,想坦诚做人待人都不容易。如果让我选择,我依然选择坦诚,依然选择坦然,依然选择坦荡。因为钱财也好,位置也好,都是身外之物,唯有思想的价值和情感的价值可以永恒。假如一定要做非此即彼的选择,我愿意为思想和真情放弃一切!

6.10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意】伯牛病得很重,孔子去外面探望他,从窗户握着他的手说:“没办法,这是命吧!这样的人竟会患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竟会患这样的病啊!”【读】本章主旨是:悲天悯人。孔子对命运的慨叹,可知生前并没有被弟子或时人塑造成为教主或者神仙。倒是从孔子的深深感叹中,体味到了儒家悲怆苍凉的悲天悯人情怀。这一章颇多悬案,有学者说伯牛得的是传染病,所以孔子从窗户外面握着他的手,探视他——孔子知天命,也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应该不至于担心传染吧;有学者说,按照礼制,生病的人应当住在北窗下,有长者来访,必须移到南窗下住,而孔子来访不敢“南面”(坐北朝南)探视伯牛,而在南窗外面探视——此说亦无道理,原生态儒家决不至于迂腐到这种程度;有学者说,孔子博学,精通医术,知道是传染病,所以隔窗把脉——此说较为有道理,因为“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足以证明孔子精通医术。后世儒道逐步融通,儒家更是吸纳百家之长,所以精通医术者不可胜数。明大儒顾炎武的朋友傅山,既是大儒又是神医,尤其精通妇科。由此亦可见,儒家从来都是以开放的精神和心态力行于人世。

6.1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意】孔子说:“多么贤德的颜回啊,一箪饭食,一瓢饮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忍受不了这种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的乐观向学。多么贤德的颜回啊!”【读】本章主旨是:君子之乐。颜回之乐是求道之乐,是君子之乐,是经过道德修养后达到的一种乐观的生命状态。“一箪食,一瓢饮”,以之为苦则苦,以之为乐则乐,正如王阳明悟道所得,苦、乐原本并不存在,只是个人的感觉而已。王阳明的心学中可以寻到儒学的痕迹,并未实质性地发展了儒学。读此章觉得儒家最可贵的是“乐道”的情怀和境界,儒家在中国历史上之所以能够使学术独立于政治之外,就是因为儒家在修炼自身过程中把“乐道”作为最重要的人生目标。学是首要目标,学的目标是达道;仕是次要目标。“达道”然后“仕”才能确保造福百姓。儒家要求入仕者必须达道,有道才能入仕,入仕者必有道,这也适用于现代教育的人才选拔要求。

6.12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意】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的道,是我能力不足够呀。”孔子说:“能力不够是到半路才停下来。现在你是自己划定了界限不想前进。”【读】本章主旨是:中道而废。从孔子与冉求师生二人对话看,冉求对于学习孔子所讲授的理论产生了畏难情绪,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够。但孔子认为,冉求并非能力的问题,而是他思想上的畏难情绪作怪,所以对他提出批评。冉求所为显然属于为长者折枝之类,非携泰山以超北海之类,非不能也,实不愿也。人可以甘于淡泊,但是不可以甘于平庸。以我的成长经历而论,作为中师毕业生分到中学任教,不继续学习,也就毕生做一名普通教师,但是语文教育大家于漪老师一场报告,让我从此好学不倦,不仅在教育教学上逐步从平地攀上丘陵,也逐步越过丘陵奔向山地,现在正处在攀山的途中,融学习、研究、工作于一体。生命轨迹一如攀山,随着时间推移,高度在上升,视界在拓展,境界在提升,这就是人生。朋友之中,有人天资很高,与世无争,恬然自乐,所幸在我的影响下,开始静心读书,努力提升和发展自己,期待也相信其前途无量。儒家的教育价值追求是: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追求,才会有进步。学业如是,事业如是。

6.13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意】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堂堂正正的君子儒者,不要做小人式的儒者。”【读】本章主旨是:君子情怀。“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区别在于:君子儒为己,小人儒为人。君子儒追求的是自身学养的提升,自身仁心的养成,自身道德的提升。君子儒成败由己,用自身的努力和心力追求成功,失败了从自身寻找原因。小人儒为了博取别人的名声和认可,其求学做事的动机为外在的名利所驱使,并不是为了自身的修为和仁心的修养。君子儒人格高尚,小人儒品格平庸;君子儒悲天悯人,小人儒喜怒由己;君子儒当以天下为己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小人儒恪守古训,洁身自好,却缺乏兼济天下的激情。孔子此言,显然勉励子夏做君子儒。

6.14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意】子游做了武城的长官。孔子说:“你得到人才没有啊?”子游回答说:“有个叫澹台灭明的人,从来不走歪门邪道,没有公事从不到我屋子里来。”【读】本章主旨是:行不由径。在民间很多时候有走捷径、走后门、走歪路的陋习,古今亦然,今天走正门办不成的事情,走捷径、走后门、走偏门、走歪路、进内室能办成。孔子之时,澹台灭明这样的人不多,今天依然不多。两千五百年陋习不改,此乃民族之一大不幸也。

6.15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意】孔子说:“孟之反不夸耀自己的功劳,打仗败退时,他主动地殿后,快进城门时,他鞭打着马,说:‘其实不是我多么勇敢,敢于殿后啊,是马跑得不快的原因。’”【读】本章主旨是:居功不傲。公元前484年,鲁国与齐国交战。鲁国右翼军败退的时候,孟之反在最后掩护败退的鲁军。孟之反已经达到了“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至高境界。这符合曾国藩提出的领导者应具有的“功不独居,过不推诿”的高尚人格,可使下属心服口服地追随自己。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如此,可保一世平安。汉代有张良、萧何,盛唐有郭子仪,明代有刘伯温等,恐怕是深得此道,所以善始善终。反之,若是争名、争利、争功、争宠成风则是可怕而可悲的事情!

6.16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意】孔子说:“假若没有祝鮀那样的口才,而只有宋朝的美貌,那在今天的社会上就比较难以避祸了。”【读】本章主旨是:国之不幸。能言善辩,以至于蛊惑君王者,这样的人得到重用,那是国家的不幸!在某个集团中,这样的人得到重用,那是该集团的不幸!在某个单位中,这样的人得到重用,那是该单位的不幸!至于宋朝以美色而获得重用,自然也是卫国的不幸。也正因为“祝鮀之佞、宋朝之美”有市场,所以,孔子没机会。孔子有如此叹息是在自嘲,还是在嘲笑卫灵公,抑或是在嘲笑世道?或许都是吧。遗憾的是,今天依然存在这样的不正之风:或靠花言巧语上位,勤勉务实者往往被边缘化;或靠美色上位,真才实学者往往被边缘化而不得施展才华。此风得除,百姓之福。

6.17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意】孔子说:“谁能不经屋门走出屋子呢?为何没人走这条道呢?”【读】本章主旨是:渴望正道。这里有孔子的无奈:偏偏鸡鸣狗盗之徒很多,偏偏有很多人飞檐走壁钻窗户,甚至在墙上打洞出入。这里更有孔子的自信:礼乐崩坏,我讲的道是正确的,就像是人出去一定要从门出去一样!面对今天的社会困局,我也很无奈:传统文化有价值,民族复兴其实是文化复兴,可惜有此认识的人不多,弃之如敝履而不知可惜。我也很自信:所幸如我者,知其可为而为之,比孔子的境遇强一点!

6.18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则未免会粗野,文采多于质朴就易流于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适当,才是个君子。”【读】本章主旨是:文质彬彬。文质彬彬的君子人格,勉励中国人追求高尚,影响中国人两千多年,今后仍然会继续产生影响。教师应文质彬彬,非君子无以为师!如果教师仅有质朴的品质,或仁厚,或醇厚,或淳朴,或深沉,或睿智,或激扬,但不善于言辞,不善于修辞立其诚,没有足够的表达能力,没有出色的演讲能力,不是一个出色的教师,在学生看来难免野俗,这样的教师往往并不为学生认可,更不可能受学生欢迎。与之相反,如果教师宅心不仁,或品行不佳,或无独立人格,就算能把稻草描述成金条,也一样不会赢得学生的内心认可和尊重。如果教师有理想,有思想,有学养,有仁心,有仁道,有真情,有激情,有情怀,又可以真诚而热情洋溢地表达,形成强大的人格磁场,形成强大的思想冲击力,形成强大的激情感染力,这样的教师就是君子型教师,这样的教师毫无疑问将深受学生爱戴,毫无疑问将给学生以深远的影响!教师、公务员、商人……当社会成员整体走向文质彬彬的时候,社会就进入文明时代。

6.19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意】孔子说:“人的生存是由于正直;不正直而能生存的人,仅仅侥幸地没有遇到灾祸。”【读】本章主旨是:正直人生。我会用心守候我的真心,真情,仁心,直道,还有对后生的期待,还有对未来的期盼。今天,物质文明已经接近或者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对于一向以勤劳简朴著称的中国人,致富不是问题,发家不是困难,只要允许移居海外,发财绝对只是时间问题(因为只有中国人才能一家人24小时两班倒或者三班倒地守店经营,任何一个民族的原始积累比不过中国人),但是面对信仰的缺失,价值的迷失,精神的走失,要让信仰、价值、精神回归灵魂,却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几代教育工作者用心努力方有可能。值此之世,作为儒者,不肯同俗自媚于众,只能选择用心守候内心世界的仁厚、真诚与正直,并且努力去传递仁心、仁道、直道,以期改变人心和社会。虽然很慢,但大有可为!

6.20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孔子说:“对于任何学问和知识,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知道它的人,爱好知道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读】本章主旨是:好之乐之。孔子讲的是对道的追求境界:第一境界是知道,懂得道;第二境界是好道,喜欢道;第三境界是乐道,以求道为乐。

对于教育者来说,喜欢教育,忠于操守,忠于事业,这是每个教师应达到的基本境界;以苍生为念,以天下为己任,忠于自己的本心本性,一辈子做教育,以此为人生最大的乐趣,是教育家的境界。现在西方教育与我们教育最显著的区别在于:西方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用几年甚至十几年,培养孩子兴趣,让孩子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的人生;而我国教育是让孩子用几年、甚至十几年适应家长和社会的选择,磨灭自己的兴趣,最终十之八九选择自己并不一定喜欢的专业或事业。理想的教师应该是能够以教书育人为乐、能够发现学生的先天禀赋,发挥所长,这才是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教育。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以学习为乐,假使不让学生学习,他会觉得人生都没有其它乐趣了。那将是一种什么生命状态?那还愁什么知识学不到?

6.21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意】孔子说:“中等以上水平的人,可以向他讲授高深的学问;中等以下水平的人,不可以向他讲授高深的学问。”【读】本章主旨是:先哲之明。这一则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选择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内容。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学生的认知能力,不仅取决于老师的教学方法,更取决于原认知结构的清晰程度、稳定程度。有的理解为:中等以上材质的人,可以讲高深学问;中等以下材质的人,不可以讲高深学问。虽然同样也能体现“因材施教”的思想,但是这种理解显然有悖于孔子的教育主张和实践。孔子的学生材质参差不齐,有贤者,有智者,有愚者,孔子传授大道只有先后之分,绝无授与不授之别。一字之差,一念之差,可能谬种流传。

6.22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意】樊迟问孔子什么是智慧,孔子说:“专心致力于(提倡)老百姓应该遵从的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就算是智了。”樊迟又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仁人面对困难勇在人前,面对成就乐在人后,这可以算是仁了。”【读】本章主旨是:仁人之心。道义相期,敬鬼神而远之。面对困难迎难而上,面对享受后退一步,这是仁。范仲淹是儒家精神的传承者,他在《岳阳楼记》中满怀豪情地说:“吾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古仁人之心,也是孔子之心,是儒者之心,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也是我们必须传承的民族精神。

6.23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意】孔子说:“聪明人爱水,仁德者爱山;智慧者好动,仁德者好静;智慧者快乐,仁德者长寿。”【读】本章主旨是:人格差异。孔子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都是有修养的“君子”。这种人格取向,实质上道出了自然环境对人格的塑造力,也道出了稳定的人格会有不同的性格趋向,会有不同的生命质量。孔子对于不同地域人格差异的判断,为其后两千多年的历史所证明。一方水土一方人,一种文化一种人。比如中原文化的淳厚,楚文化的浪漫,草原文化的雄浑,燕赵文化的悲壮,江南文化的清灵,这些本来就有地域色彩,对生于斯长于斯的生民性格的确有深远而鲜明的塑造力。比如江南多才子,应该与其山水文化分不开;近代以来,岭南常走在改革开放前列,与其临近大海,毗邻港澳不无关系吧。

6.24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意】孔子说:“齐国一变革,就可以达到鲁国的境界;鲁国一改变,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了。”【读】本章主旨是:先王之道。齐国是开国功臣姜太公的封地,曾经被周公判断为“霸者之迹”,理由是姜太公在国家治理过程中行霸道。鲁国是周王室嫡亲伯禽的封地,曾经被周公判断为“王者之迹”,理由是伯禽在国家治理中行王道(仁道)。此处所讲的“道”是治国安邦的最高境界——国富而民好礼。在春秋时期,齐国的封建经济发展较早,而且实行了一些改革,成为当时最富强的诸侯国家。与齐国相比,鲁国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但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保存得比较完备,所以孔子说,齐国一改变就达到了鲁国的样子,而鲁国再一改变,就达到了先王之道。孔子的治国理想,并不是对西周的无限眷恋,而是一种超越,即综合齐国的经济实力和鲁国的文化实力,实现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和谐发展。

6.25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意】孔子说:“觚已经不再像觚了,这是觚吗!这是觚吗!”【读】本章主旨是:沉重叹息。孔子借礼器形式的改变,浩叹对社会秩序的破坏!体现了孔子见微知著的洞察力,从礼器形式的改变,预见社会还会继续往无序方向发展。圣人的感叹没有像常人那样直白:这还是世道吗?这是什么世道啊?这是什么世道啊?世道向何方?孔子时代,面临着五百年未有之变局,孔子成为中国文化的托梦人,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引领中国走过了辉煌的两千五百年!如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面临着千年大变局,民族的复兴在于文化的复兴,文化的复兴关键在于精神的回归、精神家园的重建,谁能承担起这样的使命呢?谁又是当今中国文化的托梦人呢?

6.26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意】宰我问道:“如果有人告诉仁者,井里掉进了有仁德的人,那么他会跟着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他要这样做呢?君子可到井边救人,却不可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骗,但不可能那么盲目。”【读】本章主旨是:仁者亦智。仁者不等同于现在的老实人,老实人常常被欺负,被愚弄,但仁乃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仁者必是智者,故孔子十分称道“愚不可及”者,认为那才是大智慧。共产主义道德中的“舍己为人”其实不符合儒家的价值标准,儒家提倡利他、助他,但不赞成舍己。所以孔子反对“暴虎冯河”,徒手与老虎搏斗,徒步过深水河流,岂不是白白送死。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每个人尤其是儒者都应当必须完成自己的使命。假如尚未“闻道”即已把自己给弄没了,那是儒者的遗憾;上天赋予自己教化苍生的责任,没有落实,就已离世,岂不是儒者的悲哀。读到此章,写到此处,如冷水浇背,当头棒喝:生命宝贵,不仅属于爱自己的人,还属于民众和民族。因为深爱,所以珍惜,所以自爱!

6.27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意】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再用礼来加以约束,也就可以不违背道了。”【读】本章主旨是:博学遵礼。在今天的语境中理解这一章,学习的内容不仅包括古代的典籍,还应当包括古今中外的适合于自身发展需要或工作需要的文献,同时能够自觉地以礼来约束自己,可以不违背仁道,可以不违背人道,可以不违背天道,而且可以成大事。

作为教师,首先必须博学于文。虽然高考制度尚未进行改革,社会、政府对教育的评价尚未达到科学化水平,中国基础教育依然在高考、中考、统考的重压之下,但是,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是教育的自觉者,应该博学于文。例如二十世纪叶圣陶、夏丏尊、李叔同、鲁迅、朱自清等一大批教育家,都曾经在中学任教,这些人教文科的往往文史哲兼修,教理科的往往数理化贯通,甚至文理兼修文武双全,其知识储备的厚度、广度,远非现在中学教师所能比拟,所以其教育教学往往能开风气之先。现在的语文教师,往往只熟悉课本或者延伸的些许读物,文史哲的基本修养都不够,知识储备缺乏厚度,缺乏深度,更缺乏自己的独立思想和主张,其教育教学无非是人云亦云,追求高分,不敢越雷池半步,实在是可悲。

其次,教师必须约之以礼。教师必须是道德的自觉者。要求学生做到的,必须自己做出榜样,教师人格磁场一旦承载着知识,就会形成教育场、文化场,就会产生无与伦比的教育力、感染力。儒家强调知识必须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这个观点依然有现实意义。虽然凭借今天互联网的发达和资讯传播载体的普及甚至泛滥,我们学习知识很方便了,但是那只是知识,甚至只是碎片化的知识,没有道德因素,没有情感因素,仿佛地底下的矿藏,没有被发掘,没有被加工,所以,也无法得到有效运用。现代教育中,很多人期望以网络学习代替师生互动,但是网络中知识的浏览,只有言传,没有身教,是无法与老师耳提面命所能达到的效果比拟的。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儒家提出一要博学于文,二要约之以礼,然后才能不背离道义。别人或许可以不读这一章,教育者却不能不读,不能不思考,不能不运用。

6.28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意】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如果我做了不正当的事,让天厌恶我吧!让天厌恶我吧!”【读】本章主旨是:子见南子。子路不满于孔子去见一个臭名昭著的女人,于是给老师脸色看,可见孔子与学生是道义相期,可见师生之间何其平等,可见师生思想情感交流何其自由,并不是后世伪儒学者炮制的师道尊严。后世人经常让古人承担自己的过错,伪儒学者经常以孔子言论作为自己思想主张的佐证,也经常以新儒家自居,殊不知其思想主张早已背离了原生态儒学的精神,董仲舒如是,程颢、程颐如是,朱熹亦如是。其他的很多人亦如是!希望今天的人们敢于担当,不再让古人为自己的恶行恶言承担罪名。

6.29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至高无上的境界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很久了。”【读】本章主旨是:最高境界。中庸是道德范畴,是一种为人处世的高境界。中庸就是中道,就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不偏不倚,就是做人做事恰到好处,就是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境界。有人说,中庸就否定了斗争与转化,事实并非如此,中庸是一种科学发展状态,斗争与转化是在人们看不见的情况下完成的。从教育视域看,要解决教育回归精神本质的问题,可以在原生态儒家文化和西方核心价值观之间,寻求中道;要解决教育国际化问题,可以在本土情怀和国际视野之间,寻求中道;要解决教育均衡问题,可以在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内地沿海之间,寻求中道;要解决因材施教问题,可以在应试教育和全人格教育之间、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之间,寻求中道。这就是中庸的方法,也是中庸的境界。

6.30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意】子贡说:“假若有人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担忧做不到这样呢!自己想要立命,同时也帮助了别人立命;自己想要达德达道,也帮别人发展。凡事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就算是实行仁的方法了。【读】本章主旨是:立人达人。如果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仁”的主张,那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的途径。这里折射出孔学的根本追求是:关注民生,重视民众利益,把民众是否受益,作为衡量是否是仁人,是否是圣人的最重要的标准,这也正是今日每个儒者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读懂原生态儒学,关键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仙山图

述而第七

7.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意】孔子说:“只阐述而不创作,相信和喜好古代文化,有人私下把我比作老彭。”【读】本章主旨是:述而且作。我认为孔子“述”而“作”,他的“作”就在于对于战国以前的文化做了一次有传承、有创造的编撰工作,如果没有孔子的“作”就没有《诗经》,没有《易经·易传》,没有《春秋》,也许我们的文明会中断,中国历史的发展将可能是另外一种轨迹。孔子的“信而好古”,好的是理想化的“古”——古代文化的精华,“述”传承的也是古代文化的精华,并不是简单的“复古”。孔子所“述”主要在于周之“礼”,但是“作”的却是“仁”,包括仁心、仁道、仁义、仁政等。孔子在人类文化的元典时代,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石,阐发了东方伦理哲学精神,构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

7.2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意】孔子说:“把所见闻默默体悟于心,学习不觉厌倦,教诲别人而不知疲倦,除此之外我还有什么呢?”【读】本章主旨是:诲人不倦。这是教育者的生命状态,也是求道者的生命状态。“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悟道方法,有学道精神,有传道境界,浮尘之中,能如是则可成教育大家。

7.3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意】孔子说:“品德不修养,学问不讲习和研究,听到道义不能靠近,有错误不改正,是我忧虑的事情。”【读】本章主旨是:内圣功夫。修养道德,研究学问,实践正义,改正错误,四者相辅相成,构成了儒家“内圣”的基本功夫。读这句话,很容易使人想到曾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孔子忧虑自己道德修养不够,忧虑自己学养不厚,忧虑自己道义没近,忧虑自己错误没改,这是儒家“反求诸己”的归因思考的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忧虑与日俱增:担心学术停滞不前,担心视界趋于狭小,担心能力不能提高,担心境界不能提升,担心同俗自媚于众,担心老之将至而学业无成,担心自己要应付复杂、繁琐、无聊的程序空耗生命而事业无成!相比孔子,虽不能焉,心向往之!

7.4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意】孔子在家闲居,仪态舒展,心情悠闲舒畅。【读】本章主旨是:君子超然。这是闲适,也是自在,更是自信。作为儒家学派开山立派的鼻祖,对学说自信,对使命自信,才有如此的生活情状和生命状态。孔子这种自信源于:一是有德润身,道德高尚;二是使命在身,天命感强烈;三是博学多闻,知识储备足够;四是能力超群,从小吏到大夫,都做过且做得很好。假如没有这些资本,不可能有燕处超然的自信。有个别公务员,不学无术,也不愿意提升自己,白天上班惶惶不可终日,老是捉摸如何取悦上司,取悦同事。回到家里,也诚惶诚恐,惴惴不安,老是担心自己哪些方面与上司意见相左,或者担心别人超过自己。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提升和发展自己,所以其生命状态缺少了自信,缺少了从容,缺少了超然。我自己已过不惑之年,数十年如一日,致力于学术,也致力于提升,有独立人格,也有学术自信,当如夫子燕处超然,给生活做减法,给心灵做减法,留出时间,腾出空间,静心读书,尽心做事。

7.5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意】孔子说:“我衰老得很厉害了,我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读】本章主旨是:死而后已。孔子是托古改制第一人。他所称道的尧、舜、禹、汤、文、武的道统是一种理想化的、孔子化的社会理想,简单理解孔子是复古,无法解释他的思想对后世中华民族的深刻影响。“好古”目的在于建立新秩序,“复礼”目的也在于建立新秩序。即使生命即将结束,仍然坚守自己的理想!孔子的感慨中,使人感受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无奈,更能感受到“死而后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后者是儒家的精髓。

7.6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意】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依托,以艺为载体。”【读】本章主旨是:素质教育。此为孔门教育大纲,求道是一生的志向,修德是安身的基础,仁心是立命的根本,六艺的造诣是达成教育目标的载体。当代中国人实施素质教育,其课程建构的完整性、科学性至今没有超出孔子“六艺”的广度和深度,“六艺”包含了德、智、体、美、劳五育。礼,是与仁、道、德融合一起进行的学科;乐,包括了音乐、美术、舞蹈,且兼容了文学,《诗经》当时都是由孔子“弦歌之”,配乐进行教学;射,是军事教育,是体育范畴;御,是劳动教育兼军事、体育;书,包括《尚书》《左传》等内容;数,包括高级的哲学《易经》和其它术数、算术之类。“樊迟问稼”不能证明孔子不重视劳动技术,只能说孔子的课程体系中没有把农夫、花匠口耳传授的简单劳动纳入其体系,这是时代特征,不是孔子教育的局限。

7.7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孔子说:“只要十五岁以上,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读】本章主旨是:有教无类。我少年时代只有春节才能吃肉,春秋时期的生活水平不会好于我少年时代,牵强地把“束脩”理解为“十条干肉”,不仅玷污了孔子“有教无类”的博大情怀,且不能解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颜回去哪里弄十条干肉作为学费。现代学校,同在一校,同在一室,老师喜欢有权有势的弟子多于弱势群体子女,喜欢有钱人子女多于贫寒人家的子女,喜欢听话学生多于“顽皮”学生,喜欢分数高的学生多于分数低的学生,喜欢漂亮的学生多于丑陋的学生,这样的老师其思想境界,情感态度,相较于孔子相去甚远。

7.8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孔子说:“不到冥思苦想而依然迷茫时不开导,不到他欲说不能、欲罢不忍之时不启发。教给他一方面的知识,他不能推知其它相类似知识,就暂时不讲授。”【读】本章主旨是:举一反三。启发式教育发端于孔子,启发式教育体现了儒家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儒家的教育行为中,老师是启发者,是诱导者,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如果举一隅而不能反三隅,就应当让学生去体会和消化,而不是放弃,因为孔子对“朽木不可雕也”的宰予也不曾放弃过。《论语》不是用心读,很容易闹出笑话。

7.9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意】孔子在家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不曾吃饱过。【读】本章主旨是:贵在真诚。据学者考证,儒家最早的职业是帮人家治丧事(但我认为儒家思想起源于孔子对先秦典籍的整理,对古代文化的发掘),有人因此认为,儒家治丧事是一种非常卑贱的职业。其实不然,中国传统历来重视生死,治丧事从来都是德高望重者主持,今天乡下依然盛行这种风俗。儒家笃信“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慎重地对待死者,追怀先辈的高尚人格,这样民众道德便会趋于淳厚。追怀往者,如果不真诚,不真实,如何能使“民德归厚”呢?儒家尚真诚,细节见真情!

7.10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意】孔子在这一天哭泣过,当日之内就不再唱歌。【读】本章主旨是:喜怒有常。原始儒家提倡真诚,反对虚伪;因为悲哀哭泣过,当日不再歌唱。孔子不再歌唱,一则同情心使然,悲人之所悲,这是仁者的心态,也是仁者的必然;二则是发乎真诚,一个人既然真诚地哭过,若是立即转悲为喜,要么不真诚不真心,要么就是喜怒无常的小人;三则可能有类似的礼仪的约束,比如现在每逢国家元首去世下半旗致哀,每逢有重大天灾人祸则全国停止一切娱乐活动。喜怒有常,真诚地表达哀思,既合礼,也合理!

7.11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意】孔子对颜渊说:“用我呢就做事,不用我就退隐;只有我和你才能这样吧。”子路问孔子说:“老师如统帅三军,打算和谁一起呢?”孔子说:“赤手空拳搏斗老虎,徒步涉水过河,死了都不会后悔的人,我不会和他一起共事。我要找的一定是遇事谨慎,善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的人。”【读】本章主旨是:临事而惧。孔子子路,名为师生,实为兄弟,情同手足。孔子因材施教是建立在识人之明的基础上,孔子太了解子路了,遗憾的是尚未等到孔子改变子路的性格,子路就不幸因勇敢而牺牲,这对孔子造成致命打击,也是孔子一生的遗憾。临事而惧,谋定而后动,为孔子首创,成了古往今来儒将的共同标识。抗日战争时期的国民党将领李宗仁、白崇禧、薛岳和共产党将领粟裕、刘伯承、徐向前都是临事而惧的儒将,其共同风格就是通过整体战略构思,缜密战役运作,精确的战术运用,将战争胜利的成数提高到最高水平,将战役成本降低到最低限度。

7.12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意】孔子说:“如果财富可以通过正当途径获得,即使是市场的看门人我也愿意做。如果财富不能通过正常途径获得,那么还是去做我喜好的事。”【读】本章主旨是:从吾所好。孔子重义并不排斥利,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爱财是本性,不失人格,不失道义,这样的财可以取;如果有失道义,还是应该保持本心本性,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美国人在中国最著名的三所大学做的不记名问卷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在金钱、权力、真理、智慧、美的选择中,除了香港大学有少量学生选择智慧和美,大陆的学生代表全都直奔权力、金钱而去,这才是教育最大的隐忧,也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隐患。

7.13 子之所慎:齐、战、疾。【意】孔子谨慎小心对待的是斋戒、战争和疾病这三件事。【读】本章主旨是:国之大事。斋戒、战争、传染病都是事关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的大事,儒家以人为本,以民为本,高度重视,理所当然。现代何尝不是如此:信仰宗教,心有归依;慎重战争,避免伤亡;预防疾病,保证健康。现代中国最紧要的事莫过于让民众心有归依,这正是传统文化教育的追求,也是经典教育的追求,尤其是儒家文化教育的追求。

7.14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意】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如此的高度。”【读】本章主旨是:审美教育。这一章讲的是孔子鉴赏音乐的能力和痴迷音乐的程度之深,也是讲审美教育对人的情操陶冶功能之强大。现代教育中的音乐、美术、舞蹈等科目相当于孔子时代“艺”的范畴,在孔子的教育体系中被高度重视,遗憾的是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艺术教育一直被边缘化。澳大利亚中小学重视音乐、美术、舞蹈,丝毫不亚于我们对语文、数学、英语的重视程度。我向一所澳大利亚中学校长请教其原委,他们解释说:“我们能经常看到钢琴王子,但没有见过钢琴流氓;能经常看到美术才子,但没有见过美术痞子……”蔡元培先生曾经倡导以美育替代宗教,也是个不错的选择。遗憾的是,当今中国大陆教育,音乐、美术等审美教育被严重边缘化,这不仅影响学生心智的发展(缺少艺术的智能是不健全的智能),也影响健全人格的形成(缺少音乐的人格是有缺陷的人格),实在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严重失误。可惜,教育决策层束手无策。

7.15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意】冉有问子贡说:“老师会帮助卫国国君吗?”子贡说:“好,我去问他。”于是进去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会怨恨呢?”子贡出来答复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读】本章主旨是:师生知音。卫国国君辄即位后,其父与其争夺王位,这件事恰好与伯夷、叔齐两兄弟互相让位形成鲜明对照。孔子赞扬伯夷、叔齐,而对卫出公父子相争自然不能赞同,由此,子贡判断孔子不会帮助卫国国君。孔门师生,道义相期,师生或如父子,或如兄弟,或如朋友,彼此可谓知音。这种师生关系,自被汉代阴阳家董仲舒异化,从此不见,甚为遗憾!

7.16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意】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在其中。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的富贵,对于我就像浮云。”【读】本章主旨是:浮云富贵。明儒学研究者王阳明认为:无所谓苦乐,全在于感受;你认为是苦才是苦,你认为是乐就是乐。这正是孔子“安贫乐道”境界的明代阐释。安贫乐道,才能有出息;当今之世,知识改变命运,甘于寂寞,甘于暂时的贫困,提升生命的品质,才能摆脱贫困!不义之财如浮云的价值取向,深深嵌入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中,也注入到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基因中。遗憾的是在有些人身上这基因也突变或坏死了,个别国人在富贵面前已经没有底线了。数十年教育把德教传统抛弃殆尽,这是中国教育百病的根源!也是中国社会百病的根源!

7.17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意】孔子说:“给我几年时间,到五十岁学完《易》,可以不犯大错。”【读】本章主旨是:五十学《易》。孔子自己说“五十而知天命”,《易》连接人和天,融通人道、天道、命运和哲学,里面有做人的方法,做事的方法,把握命运的方法等等,所以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孔子的体会告诉今人:学习哲学,把握人生。

7.18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意】孔子有时讲雅言,读《诗》、《书》和赞礼时,都用雅言。【读】本章主旨是:雅言教学。孔子坚持用雅言教学和礼赞,令人钦佩。我生在湖北黄冈,却不讲黄冈话。后来区划调整到武汉,也不讲武汉话。南下广州十八年,至今仍不会讲广州话。坚持以“雅言”——普通话教学和工作,或许有孔子的影响。广东大多数地方电台、电视台都使用粤语,很多影视作品十分优秀,十分精彩,经过粤语配音,变得索然无味。改革开放之初,粤语席卷中华大地,是潮流;如今香港人和澳门人以讲普通话为时尚,是潮流;不远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讲普通话,也是潮流!一叶知秋,见微知著。从广东电台电视台对粤语的坚守,看出广东正在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逐步退化为保守阵地。广东教育成为全国最保守的教育,广东经济机制成为全国最缺乏活力的机制,广东的行政管理体制成为全国最僵化的管理体制,这是人们的普遍共识,而不是我个人的愚见。广东目前唯一领先于全国的是商业文化趋于成熟,从业人员服务意识比较强;其余体制机制已经严重僵化,正在成为制约广东可持续发展的桎梏。改革势在必行,不改革断然不行!

7.19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意】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回答他。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甚至忘了吃饭,乐观豁达甚至忘了忧愁,心态年轻以致不知老了,如此而已。”【读】本章主旨是:发愤忘食。孔子自述心志和心态,我认为孔子是终身学习思想的首创者,也是终身学习的实践者,“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是现实主义,也是乐观主义。“发愤忘食”是学习的态度,是求道的态度。现代中国人的价值追求却背离这种态度,在中国的大学里,教室、图书馆读书学生的比例在逐年减少,为稻粱谋的学生比例越来越多;用心做学问,真心做学问的学者越来越少,而整日忽悠,贩卖知识甚至良知的学者越来越多。“乐以忘忧”是悟道的境界,是求道的境界,道成为知识分子的最高追求。相比现代知识分子,很少有人能够视学术如生命,很少有人把道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这应该是中国人很少获得诺贝尔奖的一个重要原因。“不知老之将至”这是终身学习、终身求道、终身悟道的生命状态。很多人为即将退休而忧心忡忡,而有道者却心态依然年轻,创造力依然旺盛。“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是当今每个读书人和教书人应有的人生态度和生命状态。

7.2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意】孔子说:“我不是天生就有知识的人,我是热爱古代典籍文化,勤奋敏捷探求而得到了这些知识的人。”【读】本章主旨是:性非好古。这是孔子勉励学生的话,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生而知之”并没有把握:天才出于勤奋,天才出于学习。我亦有同感,以我的成长为例,我出生在仅有12户人家的小山村,能够在课堂上征服学生,在讲堂上征服听众,靠的就是几十年如一日的读书和研究。正因为如此,所以我时常提醒每一个我认识的校长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把主要精力集中学习和工作中;尤其是业余时间,尽量少一些应酬,少一些忽悠,多一些学习,多一些研究,多一些追求。

7.21 子不语怪、力、乱、神。【意】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叛乱、鬼神。【读】本章主旨是:怪力乱神。孔子是伦理学家,教育家,思想家,不语怪力乱神,那是因为要对受教育者负责任。教育者多言怪异,则学生必多古灵精怪;教育者多言暴力,则学生必然有暴力倾向;教育者多言叛乱,则学生多叛乱之心;教育者多言鬼神,则学生必然多笃信鬼神。明清之后,匪患横行,实则《水浒传》之流毒,试看哪个占山为王的土匪,出言吐气没有《水浒传》的影响和水泊梁山的影子?当今的色情、暴力、卡通、漫画以及圣诞的疯狂,又何尝不是影视媒体多年“教育”的“成果”?如今许多官方媒体,用纳税人的钱,经常在那里做些与民生毫不相关的“怪力乱神”的节目,实则民族之不幸。所以我说,人人读《论语》很有必要。

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