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而基考研心理学(统考版)——社会心理学分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9 06:12:03

点击下载

作者:迷死他赵,心理学眼泪

出版社: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而基考研心理学(统考版)——社会心理学分册

高而基考研心理学(统考版)——社会心理学分册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高而基考研心理学(统考版)——社会心理学分册作者:迷死他赵;心理学眼泪排版:青杨出版社: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出版时间:2016-6-7本书由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绪论本章导读

本章主要阐述了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历史和基本理论。社会心理学是一门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它的知识积累和研究发现,可以使人们科学了解身边的诸多社会现象,或直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在许多人文科学领域也有着广泛的运用。

知识结构简图一、概述(一)定义

1.定义及其特征(1)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到真实的和想象的他人存在的影响的学科。该定义由奥尔波特(G. W. Allport)提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界影响最大、最广泛、最持久的定义之一。(2)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处于社会环境中的个人和群体的社会行为及社会心理的本质和原因,并预测其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乐国安)

这个定义包含以下3个特征:

①社会心理学主要关注的是人类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包括有他人在场时个体的行动,两者或两者以上社会互动的过程,个人与他们所属群体之间的关系等。

②这个定义说明了社会行为的原因,社会心理学家试图寻找导致各种社会行为的先决条件。各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对理论建设很重要,同样,理论对预测和控制也很重要。

③这个定义还说明了社会心理学家是使用科学的方法系统地对人类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进行研究的。其研究包括结构观察、抽样调查、实验等。(3)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金盛华)

此定义中,社会心理学由3个主要部分构成:

①个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

②人际相互作用;

③社会影响。(4)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与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侯玉波)

2.学科性质

社会心理学领域一直存在着两种研究取向的争议。(1)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2)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这两种倾向实际上是将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或心理学看做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就社会心理学的知识来源而言,绝大多数学者更倾向于把社会心理学看做是处于社会学和心理学之间的一门边缘性跨界学科。即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自身既带有社会学的性质,又带有心理学的性质。

3.社会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①联系

A.两者都重视探讨社会环境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两者的研究对象都包括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并且他们之间也相互借鉴研究成果。

B.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会使用一定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如调查法,包括访谈法和问卷法。

②区别

A.内容上,社会学考察社会群体和社会结构,侧重于探讨社会和各种群体的结构、变化及发展;社会心理学考察社会的“心理面”和“心理流”,侧重点在于各种群体和个人的心理活动变化发展的规律。

B.着眼点和方法上,社会学使用大量的社会调查方法着重于宏观的社会研究和分析;社会心理学更加关注微观领域内的现象,采用大量的实验法来测量人的情绪、态度等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2)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①联系

A.两者的研究对象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在研究中都必须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原则。

B.社会心理学建立在心理学的研究基础上,且需要借助大量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

②区别

A.研究性质上,心理学的研究带有一定的抽象性,它从一般意义上研究个人和群体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社会心理学带有具体性和情境性,它分析人们具体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如何受到特定环境的影响和作用。

B.研究对象上,心理学研究的是群体中的个人;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人心理活动产生或发展所依赖的社会因素和条件。

C.研究方法上,心理学多使用观察法和实验法;社会心理学不仅采用上述方法,还要利用档案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现场研究等方法。(3)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除了与社会学、心理学联系密切外,与哲学、政治学、教育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我们需要吸取相关学科的养分,同时应该防止社会心理学的问题社会学化、心理学化或者其他学科化。

Tip

要对社会心理学下一个明确的、令所有的社会心理学家都能接受的定义是十分困难的。阿伦森(E.Aronson)曾说过:“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之多,几乎如同社会心理学家的人数之多一样。”那么,下一个给社会心理学下定义的人会是你吗?(二)研究对象

1.乐国安观点(1)个体的心理及行为

①人的社会化;

②自我与同一性;

③社会动机;

④社会感觉和认知;

⑤态度的改变。(2)社会交往和互动的心理及行为

①人际吸引与人际关系;

②人际沟通。(3)群体心理及行为

①群体气氛与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群体的凝聚力和一致性、群体的目标和规范、群体的结构和互动、领导活动和领导效力、群体决策、群体的冲突和解决方法,以及集体行为、社会运动。

②大群体心理,如民族心理、阶级或阶层心理、性别差异心理等。(4)社会心理学的应用研究

①教育社会心理学;

②管理社会心理学;

③法律社会心理学;

④环境社会心理学;

⑤健康社会心理学;

⑥宣传社会心理学。

2.金盛华观点(1)社会心理发展:主要包括社会化,态度及其形成。(2)社会认知:主要包括社会知觉,刻板印象与归因,自我概念,价值取向。(3)社会互动:主要包括沟通,人际吸引,人际关系,助人行为,侵犯行为。(4)社会影响:主要包括从众、依从和服从,劝导与态度改变,群体中的相互作用,合作、竞争与冲突。(三)研究方法

1.原则(1)客观原则:按事物的实际表现去揭示其内在的本来面目,而不加任何主观臆断或歪曲。(2)联系性原则:将研究对象看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3)发展性原则:研究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变化、新情况,不断更新社会心理学的知识成分和研究工具。(4)交往原则:在交往和活动过程中进行动态研究。(5)宏观与微观相统一原则:从不同的视角综合考虑。(6)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有机统一原则。(7)批判与继承辩证统一原则:在理论方法体系和实践研究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8)人道原则:在进行有关人的研究时,不要做损害被研究者心身的事,应是为了利人的目标,在研究过程中采取有益于人的手段,并力求达到促进社会健全发展的结果。

2.具体方法(1)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在控制了无关变量的前提下,由实验者任意建立自变量并对它们加以操纵和控制,激起被试的某种心理或行为,通过观察因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验法包括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和现场实验法。实验法是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基本研究方法。(2)调查法

调查法又称为询问法,它根据被调查者对事先拟定问题的回答来收集和整理资料,通过统计和分析来了解人们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特征。

调查法包括访谈法和问卷法。调查法在研究社会态度、社会知觉等方面十分有效。(3)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在没有任何干预的情况下,研究者直接地、系统地观察被研究者在日常环境下发生的自然行为,记录客观发生的事实和数据,并根据这些事实和数据来了解他们心理活动的方法。

观察法包括一般观察法和参与观察法。

观察法尤其适用于研究群体中的互动。(4)档案研究法

档案研究法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需要,有目的地收集大量现有资料,获得并分析已有的信息,找出某些社会事实与社会心理之间的关系。

档案研究法在研究文化和历史趋势中特别有价值。

研究方法间的优缺点比较各项指标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档案研究法内部效度高中等中等低外部效度中等中等高中等研究者控制高中等中等低介入测量中等中等低低处理研究结果的难度中等中等高低伦理问题一些少量许多少量(四)发展简史

1.孕育时期(古希腊时代–19世纪上半叶)

从古希腊时代到19世纪上半叶,这一时期理论的系统化和条理化直接为后来的社会心理学的各个理论流派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从总体上看,有两条基本线索论及社会心理学思想。(1)苏格拉底(Socrates)和柏拉图(Plato)认为人性虽然不能完全摆脱生物遗传的影响,但是会受到环境和教育的深刻影响。(2)亚里士多德(Aristotélēs)认为社会来源于人的自然本性,而人性又是由生物或本能的力量所决定的,因此改变人的本性、建立理想国的主张是无法实现的。

2.形成时期(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1)初创阶段

①1838年,孔德(Comte)出版《实证哲学教程》,标志着社会学的建立。

②精神病学实践的发展,特别是作为特殊暗示形式的催眠术的应用,揭示了个体的心理调节依赖于另一个个体的操作作用这一事实,从而推动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③1908年,麦独孤(McDougall)出版《社会心理学导论》,开创了本能心理学;罗斯(E. A. Rose)出版《社会心理学》,开始了美国社会心理学研究。这两本书的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④在社会心理学初创时期存在四种主要的理论形态: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和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德国的民族心理学,代表作是冯特(Wilhelm Wundt)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代表人物是塔尔德(G. Tarde)、涂尔干(E. Durkheim)和勒庞(Gustave Le Bon)。(2)确立时期

从20世纪20年代起,伴随着实验手段的运用,社会心理学成为了一门真正的实证科学。

①F. H. 奥尔波特(Allport)出版了《社会心理学》,标志着实验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②G. 米德(G. Mead)是社会心理学理论的集大成者。他提。出符号互动理论米德将社会行为看成是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的社会互动,这一思想,直接孕育了20世纪四五十年代后形成的诸多社会心理学理论。

3.扩展时期(二战—至今)(1)美国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刺激了美国社会心理学的繁荣,而且社会心理学也直接服务于战争。

②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社会危机频发,呼吁社会心理学到社会现实中去解决最迫切的社会问题。(2)欧洲

①20世纪60年代,一批欧洲社会心理学家不满于“美国殖民化”的社会心理学,提出了建立欧洲社会心理学的主张,创立实验室,创建学术期刊,使欧洲社会心理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②以2001年出版的欧洲《社会心理学手册》为标志,欧洲社会心理学已成功地解构美国社会心理学的霸权地位,并和美国社会心理学一起成为当今世界社会心理学的主流。(3)苏联

①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中断了30余年的社会心理学开始复苏。

②20世纪60年代,苏联的社会心理学开始迅速发展。

③20世纪70年代末,苏联社会心理学朝着深入研究个性、小群体和集体问题以及社会共同体的方向发展,并更多地走向社会。二、基本理论(一)精神分析学派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心理动力是在弗洛伊德(S. Freud)的经典精神分析学说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心理学思想体系,其主要特点是探寻深藏于人类内心深处的动力源,以及揭示这些动力的性质、强度和活动模式。心理动力学家认为,人的许多行为,包括社会行为,不是出于个体的自由意志,而是由这些动力全权决定的,由于这些动力基本上是无意识操作的,因此人们往往不知道自己行为的真正动机。

1.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学说(1)社会心理动机论

弗洛伊德认为本能的冲动与社会的利益之间存在冲突,它在社会压力的作用下得到升华之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弗洛伊德用本能范畴解释人类行为的最初动因,他认为,决定人的行为的最终、最根本的动力就是人的原始本能。弗洛伊德的本能论就是他的社会心理动机论。(2)社会化理论

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说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超我概念的提出,部分地纠正了弗洛伊德在其本能论中的强烈的生物决定论倾向,超我是一种个体力图与社会和文化保持一致的心理机制,超我概念是弗洛伊德的社会化理论的重要概念。(3)人格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的动力是“力比多”,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力比多”所集中表现的区域是不同的,个体使用或操作这种区域时会有一种快乐的满足。它包括口唇区、肛门区、生殖器区及生殖欲等,儿童从出生到成年正是沿着这一顺序完成其人格的发展历程的。(4)群体心理学思想

弗洛伊德认为“社会心理学的问题也可以在一个单一的、具体的问题——个人与其父亲的关系——的基础上得到解决。”在《群体心理学和自我分析》中,弗洛伊德提出了集体心理学的两个核心概念:“情绪联系”和“认同作用”。

原先以“性”为目的的“力比多”在群体中转化成一种广泛的、普遍意义上的“爱”,并由此构成群体心理的基本成分,即群体中的情绪联系是靠爱来维系的。弗洛伊德以家庭关系作为其他群体关系的原型,作为解释各种人类群体人际关系的基础,把家庭中的父亲比作群体中的领袖。当群体的成员用领袖代替自己的超我时,他们也“在自己的自我中相互认同”。

2.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

20世纪30年代后,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淡化了生物性色彩,更关注社会文化对心理成长和后天自我发展的影响,因此又被称为“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1)阿德勒的追求卓越与社会兴趣学说

阿德勒(A. Adler)认为,人生而具有自卑感,个体行为的最根本动力就是克服自卑感,追求卓越。自卑感是人们趋向成长、追求卓越时的一种重要因素,是人的所有形式的成就和进步的基础。接着,阿德勒指出每个人都有追求卓越的独特方式,即“生活风格”,阿德勒认为,健康的生活风格就是带有社会兴趣的生活风格。社会兴趣是指全人类和谐生活、相互友好、渴望建立美好生活的天生需要,它主要包括职业任务、社会任务和爱的任务。(2)霍妮的基本焦虑学说

霍妮(K. Horney)认为神经症不仅导源于个体偶然的经验,而且也导源于个体生活于其间的特殊文化条件。她曾特别提出,西方社会经济领域中的个人竞争原则就是现代社会神经症盛行的主要根源,由于这种竞争“文化条件所造成的人们的心理困难,要远远强于人们应付这种困难的平均能力”,因此形成了普遍存在与现代工业社会之中的个体的“基本焦虑”,而这种基本焦虑恰恰为神经症的产生埋下了隐患。(3)弗洛姆的社会潜意识学说

弗洛姆(E. Fromm)认为,社会潜意识是被社会意识压抑的那部分内容,是为社会所不允许的个体的欲望和要求。他还从社会历史演进的角度考察了人的社会化:社会化的后果是使个体产生孤独感,并且社会化的程度与自由度、孤独感的程度成正比。

弗洛姆可以说是精神分析理论的集大成者,他最终“将心理分析学从原先主要是一种‘个体的心理学’改造为一种‘社会的心理学’”。

3.评价(1)从学科历史的角度看,精神分析学派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延伸至个体行为的内部动机。(2)在探讨个体心理发展的理论中,精神分析所提供的概念体系是最为系统和实用的。(3)弗洛伊德对人类“非理性”一面的昭示给心理学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同时,对人类理性的漠视也就是对个体能动性及创造性的抹杀,所以精神分析理论面对人类高级的社会心理现象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二)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是在对传统行为主义的批判和继承中发展起来的,是当传统行为主义陷入危机之后,作为对危机的反应而形成的多种学习理论体系的统称。

1.传统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传统行为主义以华生(Watson)和斯金纳(Skinner)为代表。行为主义对学习问题的关注点主要在于学习如何发生,或“刺激—反应”的联结如何形成。由于传统行为主义对意识的存在持有怀疑与排斥态度,因此他们的理论基本只对学习做出“客观的”解释,而不考虑他们认为带有主观色彩的有机体内部过程。(1)华生的行为主义思想

在华生看来,人类行为完全来自学习,尤其是早期训练,而学习的决定因素是外部刺激,外部刺激是可以被控制的,控制的最基本途径是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机制。(2)赫尔和斯金纳的学习理论

赫尔(C. L. Hull)重视中介变量和整体行为,他认为,有机体是环境中的一个自动化的学习系统,而驱力还原是这个行为系统的基石。

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者中“激进派”的代表。斯金纳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操作主义,他认为,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是一种应答行为的研究,其特点是给予一个或者几个已知的刺激,而操作行为是在不具备已知刺激的情境下,有机体对自身需要的刺激自发发生的反应。操作行为实际上是一种获取刺激的工具,刺激的获取将会强化这一操作行为,这便是学习。

2.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1)米勒—多拉德(Miller-Dollard)的模仿理论

米勒(N. Miller)和多拉德(J. Dollard)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包括理性行为都是习得的,同时,他们注意并考察了社会文化因素对人类学习行为的影响。米勒和多拉德提出,在任何学习过程中都包括驱力,线索、反应和奖赏四种因素,他们解释一些学习类型的基本模式可以归纳为:

线索→(内部反应→驱力)→外部反应→奖赏(2)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Bandura)将行为主义的研究原则扩大到两个人和群体情境中的人的行为的习得和改变上来,把强化、认知、人的信念和价值体系等因素联系起来分析人的行为发展变化。由于他强调了认知和自我调节在人类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实际上也就提出了人、行为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决定论。

3.评价(1)从研究内容看,社会学习理论在行为主义范畴内描述了学习过程,确定了与学习情境变量有关的许多规律、原则。由于特别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影响,社会学习理论有意或无意地回避了对改造性活动的分析研究。(2)从研究层次看,社会学习理论既研究个体社会行为的内在机制,又研究人与人之间相互产生影响的行为模式。但社会学习理论无法解释更高层次的问题,如社会阶层或角色对行为的影响、文化规范与行为的关系等。(三)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泛指所有从社会认知入手,对人类的社会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的诸种社会心理学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学家将注意力集中在人内心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结构,重点研究个体的认知结构。

社会认知理论的最初产生受到了格式塔心理学和勒温(K. Lewin)的直接影响,并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得到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有力推动。

1.社会认知的一致性理论

社会认知的一致性理论,又称平衡理论,它是由社会认知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亚理论取向,其基本假设是:个体的行动永远朝着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或恢复其认知系统协调一致的方向进行,并且这种假设可以扩展到群体中去。

费斯廷格(Festinger)于1957年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最重要的成就。该理论认为,心理上的不适、不协调的存在,会推动人们努力去减少不协调而达到协调一致;并且当不协调出现时,除设法减少它以外,人们还可以能动地避开那些不能使不协调加剧的情境和信息因素。

2.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阐述社会认知过程本身,归因理论者认为,在日常的社会交往中,人们为了有效地控制和适应社会环境,往往对发生于周围环境中的各种社会行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做出一定的解释,即认知主体在认知过程中,根据他人某种特定的人格特征或某种行为特点推论出其他特点,以寻求各种特点之间的因果关系。

3.社会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观点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思想是信息加工观点,它将人与计算机作类比,把人看做事一个逻辑理论家,把人的大脑看做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这个系统能够用符号表示外部环境中的事物和自身的操作过程,并对它们进行信息加工。

在某种意义上,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分析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是在试图回答人何以表现出特定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这个问题。

4.评价(1)社会认知观点强调对个体认知过程的研究,动摇了行为主义在心理学界长期以来占据的统治地位。(2)社会认知观点肯定人具有认知外部世界并根据认知成果进行决断的能力,张扬了人类的理性光辉。(3)社会认知观点以逻辑推论形式提出,同时基于一定的实验依据,对于其所对应的社会行为具有很强的解释功能。(4)社会认知观点揭示了了解社会心理过程的可能性,并渐渐成为一个可以应用到任何研究领域的分析工具。(5)社会认知取向的理论基本概念模糊不清;研究脱离个体的实践而只是抽象地研究人的认知过程;研究局限于个体的认知过程而忽略群体社会心理现象。(四)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1.符号互动论

米德(G. Mead)的符号互动理论是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集中代表,西方的社会学家几乎都是从互动理论涉足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符号互动理论作为社会学之中的宏观社会结构和社会心理学之中心对象的个体行为之间的沟通桥梁,其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中的影响不亚于精神分析。

2.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互动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主要是指人们在社会交换过程中出现的基本心理过程及其与交换行为之间关系的理论。从本质上说,社会交换理论源自社会学,为了理解和解释交换行为,一些社会学者力图将心理学的内容吸收进来。所以,社会交换理论在社会心理学中属于社会学取向的理论。

霍曼斯(G. Homans)采用强化心理学和经济学原理,把人际相互作用比作经济交易,提出了社会交换理论,他将强化理论的元素引入交往,认为交往本质上是“收益”与“代价”的“社会交换”,主要观点有:(1)个体得到的奖赏越多,就越愉快,并倾向于增加有关行为或活动;(2)当前活动与过去得到奖赏的活动越相似,人就越易于由于收益期待而发生这种活动;(3)一种活动的收益越大,人就越多做出这种活动;(4)如果一种活动得到的奖赏越多,往后的同样奖赏引起相同行为的单位价值就越小;(5)如一种活动不能得到预期的奖赏,就会引起愤怒,此时侵犯对人就有了奖赏的意义。

3.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是一种试图从人的社会属性解释社会心理活动和行为的产生、变化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取向。由于这一理论的基础概念是“角色”,其基本原理也是借助戏剧比拟来阐发的,故称为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的核心原则即个体的行为应与所承担的角色相一致,应该符合这一角色身份的要求。无论是什么角色,客观上都包含着标志这一角色的各种象征,包含着为这一角色所特有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以及他人对角色的期待。对个体而言,担当起某一角色,也就意味着要使自我内涵与角色的内涵相吻合,使自我与角色协调一致。这一方面意味着个体的变化与发展,另一方面则意味着个体被约束和受制约。

Tip

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无被嘲笑“人格分裂”?也许,我们只是在不同场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人生如戏,想来也是精彩纷呈呢~但是要注意在合适的场合扮演合适的角色,不要拿错剧本,走错片场哦~(五)欧洲社会心理学理论

1.社会认同理论

20世纪70年代,由塔菲尔(H. Tajfel)和J. 怀特(J. C. Turner)等人提出的社会认同理论是群体关系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也是欧洲社会心理学本土化的重要研究成果,社会认同理论揭示了群体行为的内在心理机制,可以很好地解释许多社会现象。(1)定义:塔菲尔将“社会认同”定义为:个体的一些知识,这些知识是关于他从属于某一社会群体,以及对作为社会成员的他而言具有显著感情和价值的东西。(2)基本过程:类化、认同、比较。

2.社会表征理论

社会表征理论(social representation theory)是群体行为研究领域中非常具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这一理论由莫斯科维奇(S. Moscovici)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后来经由瓦格纳(W. Wagner)、乔德里特(D. Jodelet)等多位学者的研究逐步完善起来。社会表征理论集中体现了欧洲社会心理学强调群体的价值取向。(1)定义:社会表征是人们用来对周围事物或目标作出反应的一系列定义性短语或形象,它们是社会的一种共享性知识,是用来解释世界的工具。(2)特征:

①社会共享性与群体差异性;

②社会根源性与行为说明性;

③相对稳定性与长期动态性。(3)基本过程:锚定、具化。

3.话语分析的社会心理学

话语分析的社会心理学(discoursive social psychology)是于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西欧,并在其后获得极大发展的一种社会心理研究范式。1879年,波特(J. Potter)和韦斯雷尔(M. Wetherell)出版《话语与社会心理学》一书,第一次系统阐释了话语研究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中的应用。话语分析的社会心理学最初只是引入了一种新方法,但随后表现出了明显的解构与颠覆性特征。

基本观点:(1)话语分析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强调话语的建构性,反对传统实证观点的个体主义和心理实体的观点。(2)话语分析在研究中引入了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3)话语分析主张,意义是在实践中依照一定的规则被生产出来的,为了把规则也融入到对实践的考察中来,仅仅描述意义是不够的,还需要了解意义的生产条件。【关键词】

调查法 实验法 观察法 档案研究法 群体心理学 社会兴趣 认知失调理论 符号互动论社会交换理论 角色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 社会表征理论 话语分析【想一想】

1.你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对你的实际生活、学习、工作有帮助吗?试举几例。

2.请运用社会交换理论分析你的一段情感(友情或爱情)的发生、维持、发展和结束。第二章社会思维本章导读

本章主要探讨如下问题:我们是否了解自己?又是如何理解彼此?我们的社会态度、理解和信念是否合理?我们的社会思维是如何形成的?是态度决定我们的行为,还是行为决定我们的态度?不能回忆起来的过去经验会不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和判断?

知识结构简图一、自我意识(一)自我意识

1.定义

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是个体参与自我觉知时的一种习惯性倾向,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甚至可以被看成是一种人格特质。米德(Mead)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主我”与“客我”两个对立的部分。“主我”是主观的“我”,即是对自己活动的觉察者;“客我”是客观的“我”,即是自己活动的被觉察者。

2.构成

个人的自我意识是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种心理成分所构成。(1)自我认识是指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认知与评价,自我评价是在自我认知基础上对自己做出的某种判断;(2)自我体验是自己对自己怀有的一种情绪体验,也就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3)自我控制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发动作用,人们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自己命令自己的言语器官和运动器官进行种种活动;二是抑制作用,主观的我根据当时的情境,抑制客观的我的行动和言语。

3.特点

自我意识的特点:客观性、矛盾性、形象性、独特性和倾向性等。(二)和自我有关的概念

1.自我概念(1)定义

自我概念(self-concept)就是对“我是谁”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自我的认知方面。简单地说,自我概念就是我们对自己各方面认识和信念的总和。具体包括3个层面:

①自己对自己存在的感知和认识(如自我意识、自我觉知);

②一个人对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与众不同的人的认识(如自我认定、自我认同);

③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好坏评价,是不是喜欢自己,对自己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如自尊、自我肯定)。(2)构建过程

①从自己的行为推断自己

②从他人的行为反应推断自己

③通过社会比较推断自我

④通过自我意识推断自我

在理解个体自我概念建立过程的时候,社会学家米德提出了社会互动理论。他认为,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有意义的交流导致了自我和社会现实的整合,自我就是一个人通过行为展现自己时使用的符号,自我概念就是一个人用来定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总和。

2.自我图式

自我图式(self-schema)是以信息加工观来看待自我概念,就是组织和指引与自我相关的信息的一套自我信念。Markus和Wurf认为,自我图式构成了我们的自我概念,它可以帮我们分类和提取经验。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对于信息的选择、组织和加工是由个体内在的认知结构决定的,这些认知结构可以称为图式。自我图式是对自我的认知结构。

3.自我觉知(1)自我觉知(self-awareness)是个体对自己的形象、态度以及价值观等众多方面的知觉。简言之,自我觉知是指个体把自己当做注意对象时的心理状态。(2)Buss把自我觉知分为内在自我觉知和公众自我觉知。前者是指个体对自己内部特征和感受比较重视,而后者则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外在方面比较在意。由于内在自我和公众自我的关注点不同,所以它们所引起的反应也完全不同。内在自我的人常常坚持自己的行为标准与信念,不太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公众自我的人更看重外界他人的影响与反馈,因而常常在乎外在的行为标准。

4.自我差异

Higgins提出自我差异理论:个体知觉到的自我概念包含三个部分:理想自我、应该自我和现实自我。(1)理想自我(ideal self)指自己和他人希望自己在理想状况下将成为什么样的人。(2)应该自我(ought self)指自己和他人认为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3)现实自我(actual self)指自己现在是什么样的人。

理想自我使个体关注目标和成就,指引着个体对目标的追求;应该自我使个体关注责任和义务,使得人们回避一些目标。当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不一致时,个体会感到抑郁沮丧;当现实自我与应该自我不一致时,个体会感到焦虑激怒。

5.自尊(1)定义

自尊(self-esteem)是人的自我概念中与情绪有关的内容,它指一个人如何肯定与赞扬自己,是自我评价的重要维度。在心理学家看来,拥有自尊是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2)自尊的确立

①让个体获得控制环境的成功经验;

②获得积极的评价。(3)提高自尊的方法

①学会用自我服务的方式去解释生活;

②用自我障碍的策略为失败找借口;

③使用防卫机制否认或逃避消极的反馈;

④学会向下比较以及采用补偿作用;

⑤在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受怀疑时转到自己擅长的活动上去。(4)自尊动机

人们会有维持和增强自尊的意愿。这种自尊动机的意义在于,人际关系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导向意义,当我们遭遇威胁性的社会拒绝时,自尊指示灯会警告我们,以促使我们更敏锐地觉察他人对我们的期望。研究证实社会拒绝会降低我们的自尊,同时增强我们渴望被接受的意愿。当我们被藐视或抛弃时,我们感到自己缺乏魅力,能力不足,这种痛苦会驱使我们通过行动来发展自我,并在其他地方寻求社会接纳和认同。

6.自我提升和自我确认

自我提升(self-enhancement)也叫做自我美化,它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

自我确认(self-verification)是指个体寻找和解释情境,以证实自我概念的过程。人们通过自我提升,使得他人对自己有一个高的评价,从而有助于个体自尊的建立;通过自我确认,使别人对自己有一致性的认识,也有助于提高自尊。

7.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指一个人感到自己能够胜任和有效的感觉。这一概念最初由班杜拉提出,他认为自我效能主要是从成功经验中获得的关于自己能力的概念。具有了较强自我效能感的儿童和成年人更坚毅,具有较少焦虑,更少消沉,同时他们过着更健康的生活,在学业上取得更多成功。

获得自我效能感的途径:个体经验、替代经验、言语说服、情绪唤起。

8.自我表演

自我表演(self-presentation)也叫自我展示,指人们在他人的对自己形成印象时所作的显露。自我表演策略:自我抬高、显示、谦虚、恳求、恫吓、逢迎。

9.自我障碍

自我障碍策略(self-handicapping)是指人们提前准备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使用自我障碍策略,如果失败了,就可以使得他人不把我们的失败归结于我们缺乏能力;而如果成功了,就可能做出能力的归因。

10.自我检控

自我检控(self-monitor)是指人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他人自我表演的线索来对自己的自我表演加以控制,也就是说根据别人的表现来决定自己的行为。高自我检控的人善于自我表演,能根据情境和他人的需要来塑造自己的行为;而低自我检控的人不善于在别人面前作表演,不看重情境与他人的影响,表达的是自己真实的态度和感受。

11.自证预言

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ies)也叫自我实现的预言,它是指人们对他人的期望会影响到对方的行为,使得对方按照人们对他的期望行事。心理学家Darly和Fazio把这种现象叫做自证预言。

在教育领域有广泛影响的罗森塔尔效应就是一种自证预言。

12.体像

体像(body image)是用来描述与个体对自己躯体知觉有关的现象的总称。

对于体像的解释,社会与人格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和态度与自我及社会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躯体经验是自我的一部分;而精神分析学者则把躯体经验看成是人格过程的反映,当一个并不胖的人认为自己胖得不得了的时候,就认为这个人与外部世界的界限不清。(三)自我过程

自我过程指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影响自我意识的方向或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以下讨论三种重要的自我过程:

1.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指个体对自身状况所作的肯定与否定的判断,它常常发生在我们希望准确地、客观地描述自我的时候。自我评价最终决定一个人的自尊以及与此相关的自我表现。自我评价通常依赖社会比较和自我估价来实现。

2.自我增强

自我增强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通过自我增强,个体的自尊得以建立或受到提升。

3.自我表现

自我表现指个体通过对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已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四)自我与文化

Markus 和 Kitayama关于自我论述提出了独立型自我与依赖型自我的模型。

独立型自我(independent construal of the self):个体的自我是独立的、独特的、强调个体稳定的内在品质。

依赖型自我(interdependent construal of the self):个体的自我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他人相联系的,强调个体和他人的关系。

独立型的自我要求保持一种独立性,依赖型自我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它拥有更多的公共成分,与他人的区分度相对较低,与其他一些重要的个人或团体内成员互相有一定的重合,比如母亲、朋友等。

Tip

通过对“我是谁”的探索,你现在能用多少词语精确地形容自己呢?二、社会认知(一)社会知觉

1.概述

社会心理学把对人的知觉称为社会知觉。人们在知觉他人时并不仅仅停留在对被知觉者的外部行为的知觉上,而是要根据外部行为了解他的动机、观点、信念、情感和性格等内部心理状态。

2.特性

主观性、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

3.社会知觉偏差(1)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primary effect)是由于第一印象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是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2)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halo effect)又叫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我们对一个人形成了某种印象后,这种印象会影响对他其他特质的判断,人们会习惯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评估其所有的特点。(3)预言自动实现效应

预言自动实现效应(self-fulfilling prophecies)也叫自我实现的预言,对一种情景的最初错误解释,会引起某种预料的行为,使错误观念变成了现实。(4)认知启发

认知启发(cognitive heuristics)是指人在社会认知中喜欢走捷径,并不对关于他人的所有信息进行感知,而是倾向于抄近路,感知那些最明显、对形成判断最必要的信息的现象。

常用启发策略有:

①表征性启发。人们根据当前信息或事件与其认为的典型信息或事件的相似程度进行判断。该策略认为,个体越是与某一群体的一般成员相似,它就越可能是那个群体中的一员。

②可用性启发。哪些信息容易被回忆和联想,人们就倾向于根据哪些信息进行判断。与容易回忆的信息相联系的事件,被认为更平常、更多见、更容易发生。例如,航空事故给人们的印象深刻,导致人们相信乘火车比乘飞机更安全。

③锚定和调整启发,是指先抓住某个锚定点,然后逐渐调整,最终得出结论的判断方法。此策略适合对模糊信息进行评价。对人的判断,人们通常使用的锚定点是自己。当一个人评价另一个人很漂亮时,其意思是说,这个人至少比我漂亮,或比某个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人漂亮。(5)影响因素影响社会知觉偏差的因素:

①知觉者的情绪状况;

②投射作用;

③内隐人格理论;

④知觉者对被知觉者的熟悉与个人情感卷入。

4.内隐社会认知

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会潜在地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1)内隐社会认知具有社会性、积淀性、无意识性、启动性。(2)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反应时法、词干补笔法、投射法。(3)内隐刻板印象是指个体因过去经验的影响,而对某一社会群体或阶层形成一种概括固定的看法,但是个体本身通常并不能意识到这种经验对自己所产生的影响。(4)内隐自尊是指针对主体自我的一种无意识的积极评价和态度,是自我态度长期积累形成的自动化状态。(二)社会判断

社会判断是指一个人对社会性质的自我主观意识,也可以指社会舆论对某个人,某件事的一个评论。同时,社会判断也是一个比较的过程。人们会把需要评估的目标与适当的准则或标准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有时会产生对比效应,有时会产生同化效应,即评价目标为背景或标准所同化。(三)归因理论

归因是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心理学家根据各种研究所提出的有关归因问题的不同概念与观点,则统称为归因理论。

1.罗特的控制点理论

罗特(J. Roth)认为人的想法调节人的行为,增加行为频率的并不是奖励,而是对于什么事情将带来奖励的想法。罗特把个体对于强化的偶然性程度所形成的普遍信念称为控制点:内控强调结果由个体的自身行为造成或由个体的稳定的个性特征决定;外控强调事情是由个体之外的因素导致的。

2.海德的归因理论

海德(Heider)从通俗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该理论主要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找出事件的原因。(1)海德认为,事件的原因有两种:

①内因,比如情绪、态度、人格、能力等;

②外因,比如外界压力、天气、情境等。(2)归因时人们常使用两个原则:

①共变原则,指某个特定的原因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下和某个特定结果相联系,该原因不存在时,结果也不出现,人们就可能把结果归因于该原因;

②排除原则,指如果内外因中某一方面的原因足以解释事件,人们就可以排除另一方面的归因。

同时,海德首先提出,当人们体验到成功或失败时,会寻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若把成败归因于能力、努力等自身的原因,称为“内控型”;若归因于环境、运气、任务困难等外部原因,称为“外控型”。图7-1 海德归因理论

3.韦纳的归因理论韦纳(Weiner)

在海德的归因理论和阿特金森(Atkinson)的成就动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归因理论,该理论要说明的是归因的维度及归因对成功与失败行为的影响。(1)他把归因的维度划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不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三个维度。(2)归因的内外源维度影响个体对成败的情绪体验;稳定性维度影响个体对未来成败的预期;可控性维度影响个体今后努力学习的行为。(3)能力、问题难度等是稳定的因素;环境、运气等是不稳定的因素。(4)若新的结果和过去的结果不同,常归因于不稳定的因素;若一致则归因于稳定的因素。韦纳的理论最引人注目的是归因结果对个体以后成就行为的影响,把成功与失败归因于内部—外部或稳定—不稳定的原因会引起个体不同的情感与认知反映(自豪或羞耻)。图7-2 韦纳归因理论

4.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凯利(Kelly)借鉴了海德的共变原则,提出了自己的三维归因理论。(1)任何事件的原因最终可以归为三个方面:行动者、刺激物以及环境背景。(2)归因时人们要使用三种信息:

①一致性信息——其他人也如此吗?

②一贯性信息——这个人经常如此吗?

③独特性信息——是否此人只对这个刺激以及这种方式反映,而不对其他刺激有同样的反应?

凯利还指出,在归因过程中,人们会使用到的另外一个原则,即折扣原则:特定原因产生特定结果的作用将会由于其他可能的原因而削弱。图7-3 凯利归因理论

5.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理论

琼斯(Jones)和戴维斯(Davis)提出的对应推论理论,试图解释在什么条件下人们可以把事件归因于他人的内在特质,即人格、态度、心情等。

想要把行为归因于内在品质,需要两个条件:

①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

②行为的自由选择性,如果一个人是自由选择的,而不是在外界强大的压力之下做出的行为,人们也会认为他的行为代表了他的内心。

6.阿伯拉姆森的归因风格理论

阿伯拉姆森(Abramson)提出抑郁型和乐观型两种归因风格,并将它们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前者把消极的事情归因为内部的、稳定的和整体的因素上,把积极的事情归因为外部的、不稳定的和局部的因素上,所以常从消极的方面去解释生活和理解他人,而乐观型归因风格正好相反。图7-4 阿伯拉姆森归因理论

Tip

罗控制,海内外,韦三维,凯三信,斯推论,阿风格。请一口气背下归因理论吧~(四)归因偏差

1.基本归因错误

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又称主要归因错误,是指在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将行为归因于内部稳定的个性特征,低估了情景的作用。

产生基本归因错误的原因:(1)人们总有一种对自己活动结果负责的信念,所以更多地从内因去评价结果,而忽略外因对行为的影响;(2)情境中的行动者比其他因素突出,所以人们把原因归于行动者,而忽略情境背景。

2.自我服务偏差

自我服务(self serving)偏差又称自利偏差,是指个体一般都对良好的行为采取居功的态度,对不好的、欠妥的行为则会否认自己的责任。自我服务偏差往往随自我卷入的深浅而不同,自我卷入越深,自我服务的程度越高。

产生自我服务偏差的原因:(1)自己在活动中的作用和贡献更容易被注意;(2)回忆自己的作用和贡献比回忆别人的要容易,因此会觉得自己做得比别人多;(3)接受信息的差异可能导致我们认为自己的作用大;(4)某些动力因素的存在促进了自利偏差。(5)印象管理理论:人们总是试图创造一个特殊的、良好的印象以使他人对自己有一个良好的评价。当别人问原因时,人们会尽量让对方相信,成功完全是由于自己本身,而失败则不能怪自己,如此才能使对方给自己较高的评价。

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种典型的归因偏差,还有性别导致的动机、观念、环境等归因偏差,此外,当涉及个人利益时,也会导致归因偏差。三、社会态度(一)概述

1.概念

社会态度即态度,是由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内在结构。(1)认知因素规定了态度的对象,其对象可以是人、物、团体、事件,也可以是代表具体事件本质的一些抽象概念(如勇敢、困难等),还可以是制度(如高考制度、婚姻制度);(2)情感因素是个人对某个对象持有的好恶情感,也就是个人对态度对象的一种内心体验;(3)行为倾向因素是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即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行为准备状态。

2.功能

效用功能;知识功能;自我保护功能;价值表达功能。(二)测量

态度的测评即是对人们的外显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并据此进行间接推断的过程。常使用的方法有:

1.量表法

量表法又称自我评判法,是运用根据一定的测量、统计原理而编制的态度量表来测评个体所持态度的一种方法。(1)等距量表;(2)总加量表;(3)语义分化量表。

2.问卷法

问卷法是进行调查访问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编写一些问句让被试填答,回答自己的看法、观点、主张等,因而又被称为自我报告法。

3.投射法

投射法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测验方法,是间接地了解人们潜在地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通常是向被试提供一种情景刺激,通过分析这一情景刺激在人们头脑中所引起的联想或想象来推测其所持有的态度。

4.行为观察法

行为观察法是通过个体的外在行为表现来推测其内在的态度,是一种间接的方法。

5.生理反应法

生理反应法是根据被试生理反应的变化来确定其态度的一种方法,是一种间接的方法。(三)形成

个体所持有的态度都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通过学习而逐渐形成的。

1.环境因素(1)社会环境;(2)家庭;(3)同伴;(4)团体。

2.个体的学习(1)古典条件作用理论与联想学习;(2)工具性条件作用理论与强化学习;(3)模仿与观察学习。(四)改变

态度的改变指的是个体已经形成或原先持有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一种是方向上的改变,即质的改变;一种是程度上的改变,即量的改变。改变态度的方法有:

1.劝说宣传法

劝说宣传法是一种借助语言、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广告等各种传播媒介来传播信息,影响人们,使之态度发生改变的方法,是一种极为常见和广泛使用的方法。

2.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通过角色对承担角色的个体所具有的约束和影响来改变个体态度。

3.团体影响法

团体影响法是通过团体对个体所具有的影响改变人们的态度,通过将人们组织进一定的团体,并制定相应的规范准则来影响和约束人们的一言一行,就能够有效地改变人们的态度。

4.活动参与法

活动参与法是通过引导人们参加与态度改变有关的活动来改变人们的态度。(五)偏见

1.概述(1)含义:偏见(prejudice)是人们不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建立的对人、对事的态度。偏见包含的认知成分比较少,情感成分比较多,因而较大地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2)特点:

①偏见以有限的或者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

②偏见的认知成分就是刻板印象;

③偏见有过度类化的倾向;

④偏见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

2.原因(1)团体冲突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为了争得稀有资源,团体之间会有偏见的产生,偏见是团体冲突的表现,当人们认为自己有权获得某些利益却没有得到,这时他们若把自己与获得这种利益的团体相比较时,便会产生相对剥夺感,这种相对剥夺感最可能引发对立与偏见。(2)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则认为偏见是偏见持有者的学习经验所致,在偏见的学习过程中,父母的榜样作用和新闻媒体宣传效果最为重要,儿童的种族偏见与政治倾向大部分来自父母,儿童所接受的新闻媒体的影响使得儿童学习到了对其他人的偏见。(3)认知理论:认知理论用分类、图式和认知建构等解释偏见的产生,认为人们对陌生人的恐惧、对内团体与外团体的不同对待方式以及基于歧视的许多假相关等都助长了我们对他人的偏见。(4)心理动力理论:心理动力理论用个人内部的因素解释偏见,认为偏见是由个体内部发生、发展的动机性紧张状态引起的。它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形式把偏见看成是一种替代性的攻击,另一种形式则将偏见视为一种人格反常,一种人格病变。

3.影响(1)对知觉的影响:偏见会影响人们对他人的知觉,以性别偏见为例,尽管有些男性与女性的身高一样,但人们的实际判断依然有很大的差异。(2)对他人行为的影响:人们对他人的偏见也影响他人实际的行为表现,这一点最明显的表现是在自证预言中。偏见不仅影响偏见持有者自己的行为,而且也影响对方的行为。偏见持有者对对方的预期会使对方按照自己的预期去表现行为。(3)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偏见会给社会生活的协调与和谐造成破坏性的后果,使人际间产生消极性的情感,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疏离。这种疏离反过来又会强化偏见,形成恶性循环。偏见使人对认知对象做出不正确的评价,偏见的进一步发展会导致歧视和攻击的偏见行为。

4.克服(1)社会化:儿童、青少年的偏见主要通过社会化过程形成,因而通过对这一过程的控制可以减少或消除偏见,而在社会化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父母与周围环境以及媒体的影响。(2)受教育:有时候偏见更多地来源于知识的缺乏和狭隘。(3)直接接触:接触假设认为,在某些条件下,对立团体之间的直接接触能够减少他们之间存在的偏见。这里所指的条件包括地位平等、有亲密接触、团体内部有合作并有成功机会、团体内部有支持平等的规范。(4)自我检控:人们总是试图在别人面前表现出自己好的一面,以使他人对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印象。图7-5 偏见的克服

5.歧视(1)概述

①含义:歧视(discrimination)是针对特定族群的成员,仅仅由于其身份或归类,而非个人品质,给予不同的对待。

②特点:歧视总是以某族群的利益为代价,提高另一族群的利益。(2)原因

从社会的角度看,歧视是不同利益群体间发生的一种情感反应及行为,歧视的一般由歧视方和被歧视方两个利益群体构成。一般情况下,歧视方由于担忧被歧视方对自己的地位、权利、利益、习惯、文化等造成威胁或挑战,而在言论或行为上对被歧视方,进行丑化、中伤、隔离、甚至伤害。歧视实际上是歧视方在寻找说不口的理由,使不合理合法不公平不正义的事情维持下去,达到维护歧视方的地位、权利、利益、习惯、文化的目的。(六)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是认知一致性理论的一种,最早由费斯汀格(Festinger)提出。所谓的认知失调就是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费斯汀格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但有时态度与行为也会出现不一致。当人们的态度与行为不一致,并且无法对自己的行为找出外部原因时,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里紧张。为了克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可能会改变态度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

1.条件

费斯汀格指出,认知失调通常在四种情况下出现:(1)违背逻辑;(2)文化价值有冲突;(3)观念层次有冲突;(4)新旧经验有矛盾。

2.减少和消除(1)改变行为;(2)改变态度;(3)引进新的认知因素。【关键词】

自我概念 自我图式 自我意识 自我差异 自尊 自我提升 自我确认 自我效能 自我表演 自我障碍 自我检控 自证预言 体像社会知觉 内隐社会认知 社会判断 基本归因错误 自我服务偏差 社会态度 劝说宣传法 角色扮演法 团体影响法 活动参与法 偏见 认知失调理论【想一想】

1.“我是谁”?请结合本章所学知识解答这个问题。

2.请描述你遭遇过的偏见或观察到的偏见事件,试分析该偏见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