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教学法十二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9 12:37:56

点击下载

作者:付程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播音主持教学法十二讲

播音主持教学法十二讲试读:

卷首语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讲授播音主持教学法的著作。内容涉及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原则、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方法。其中包括: 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语言表达、广播播音主持、电视播音主持、文艺作品演播和体育评论解说等专题。每一讲都由长期从事该课程教学的专业教师亲授。

本书集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40 年教学经验之精华,对于有声语言爱好者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学习有声语言及播音主持艺术, 对于从事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教师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对于在职播音员、主持人的岗位学习和提高都是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播音教学法研究管窥(代序)

张颂

随着播音实践的逐步深入,随着播音理论体系的日臻成熟,随着播音人才培养的全程规范,随着教职员工队伍的专业养成,作为高等院校专科、本科、二学位、硕士、博士专业序列教学体制形成的必要条件,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就是在推进学科内容前沿化的同时,大力开展教学法的研究,使“因材施教”得到真正落实,使“教学相长”能够充分体现,从而高效率、高质量地培养大批高级专业人才。

播音学科是一个新兴学科,是一个交叉学科。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讲授经验,应该积极汲取。但是,播音教学的特殊性,又必须独辟蹊径,要求我们开创新的路途,探索出符合播音学科的教学法。这个问题是几代教师的共同追求,至今,仍在我们学术研究的视野里。

研究播音教学法,要了解中国播音学的学科独立性和可容性。这主要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性”和有声语言的“韵律美”;播音学立足于哲学、艺术学、新闻与传播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四大学科支柱;播音学强调主体间性,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互补互动、彼此融通。这是最根本的学科内涵。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什么人,只要离开这个根本,就不会进入播音学的大门,就不能认识播音学的真谛。学识再广,也只能“隔靴搔痒”;感情再深,也只能“隔岸观火”。不会“感同身受”,不会“登堂入室”。

教学法的逻辑起点,应该进入“方法论”的范畴,人们往往认为教学法只是一个方法问题,具体操作问题,这样,认知起点就低了。因为方法的微观性、具体性、操作性、灵活性几乎无法全程、全面把握。而“方法论”,属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问题,比较容易从“法则”、“规律”的层面上概括。教师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体现在教育和教学上,包括教育观念、指导思想、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内容取舍、对象规格、教学要求、环节序列、教学步骤、教学手段、评价标准、教学效果、教学反馈等。他们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方法论”就是从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方法论的角度,研究教学过程的动态变化,教师是主导,教学是主体,学生是关键。因此,要求教师切切实实地掌握目的、内容、形式和对象,并在“教”与“学”的互动关系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既不应空洞笼统,又不能繁琐细碎;既有不同课程的区别,又有不同教师的差异;既有具体环节的异曲同工,又有师生群体的志同道合。

教学法研究,应该“审时度势”、“与时俱进”,有继承、有借鉴、有开拓、有创新。不因传统的优势而墨守陈规,也不因时代的发展而摇摆不定。

从传统的教学模式里,我们能够了解“传道、授业、解惑”的内涵;从当代的教学经验里,我们又获得了“启发、思辨、追问”的观念。教学法实质上就是教给学生“做人和从业的方法”。沿着这个思路,我们的播音教学原来是怎样的,应该是怎样的,中间走过怎样的路途,其经验教训是什么,就可以进行讨论了。

最早的教学形式,在当时的条件下,只能是“一带一”。首先了解节目、分析稿件,让学生充分认识播音目的和对象。然后,有时带播,一句一句跟读,找到相应的感觉;有时学生独自播,老师听后指出优缺点,重点纠正。这时还没有真正的教学环节,一般只是在电台的工作中边跟节目录制边训练。一个老播音员带一个或两个新播音员,老播音员上什么节目,新播音员就跟着练什么内容。另外的练习,由老播音员布置,随时检查。

这种教学形式,虽然简单粗疏,却抓住了播音教学的精髓。有声语言的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特别强调个体认知与感悟。其中,听觉辨析训练和播音创作训练必须齐头并进,在语言的接收、辨别、储存和语言的发出、深化、驾驭过程中,反复琢磨,再三体味,由简至繁,从浅到深,不断提高创作觉悟,融会贯通,走上“口耳之学”的习得之路。

改革开放以后,广播电视传播迅猛发展。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喉舌”功能为主的多功能走向,政治环境的宽松,经济实力的增长,先进文化的普及,民族素质的提高,节目形式的多样化,高科技进入了广播电视传播,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这都给播音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和人文环境。同时也为教学法的改革开拓了可容性空间。同过去相比,从指导思想到具体方法,都产生了巨大变化,主要是:

第一,培养目标的多级化:以本科为主向双学位、硕士、博士延伸;改变人们认识上一般意义的“语音规范”、“朗读流利”的低层次要求,向专业精深化、人才高级化发展。毫不夸张地说,经过一代一代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为培养出播音艺术家(无愧于时代的名播音员、名主持人)、播音理论家、播音教育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教学体系的学科化:根据知识结构的要求,把相关学科整合为正规的、符合专业特点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坚持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文理融合,坚持原典、原创,坚持“以播为主,一专多能”的方针。教材应该合目的、合规律地不断科学化、前沿化,既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又保持开放的先进性。

第三,教学模式的多样化:由于语言学习和训练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反复性特点,教学模式便具有针对性、严密性、序列性、多样性的要求。播音教学的模式大约有三类:一是红线(基础理论与实践)贯穿,二是三段(发声、基础、业务)分解,三是一贯(一位教师带一组学生)到底。这三种,教学体系相近,教师职责不一,各有利弊,值得深入探索。主要取决于教师的学识水平和主导能力,专注于学生的“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的养成。

第四,教学思想的理性化:尊师重道的同时,强调尊生入道。爱护学生只有引导学生,不再凭感情用事,不再“保证下限”。改变过去的“按时喂奶”,实行“主动找食”。让学生自觉地获取知识,刻苦地锤炼能力,并同时显现学生间的竞争态势和学习效率,鼓励“冒尖”。

第五,教学群体的优选化:面对一个班级,由一定数量的教师优化组合成一个教学组,二者成为相对稳定的教学互动群体。一般的比例是:1比8,不论这个班级分为多少个小组,每个小组多少人,不论哪个教师负责哪个小组,有多少位教师,都应该是整个教学小组对整个班级负责。教学过程中,集体备课、集体会诊不可或缺,发挥每一位教师的特长,各显其能。

第六,教学形式的灵动化:基本形式是“大课”与“小课”结合,以小课为主。但如何安排,却是因课、因时、因人而异。特别是小课,每一个课时都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灵活掌握。在解决共性与个性、理论与实践的主要矛盾中,注意促使学生不断强化语言功力,扬己之长,补己之短。

第七,质量评价的分层化:每一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都只是为培养目标的智能结构添砖加瓦,不能单独进行绝对值的评分。事实上,任何一门课,都或多或少地同其他课的学习成绩相联系,从中分离出本课的单项成绩相当困难。因此,进行相对值的评分,判断本课的分值(如学分),就要因其所占的时值和分量而定。这时必须“瞻前顾后”,综合考察,凸显重点,分层打分。专业课程的单科评分,不过是阶段性成绩,而不能“一锤定音”。其终评,应在毕业前夕的综合考试中取得,否则,不利于学生“持之以恒”地进一步提高。

第八,教学效果的整合化:教学过程的流动性、分解性,既不应改变教学效果的阶段性评估,更不应忽视教学效果的综合性考察。学生的某一项优秀,并不能掩盖其另一项的不优秀。学生的整体水平,关系到人才培养规格,必须从其上岗的适应能力、发展态势上,考察其在校期间的学习态度、进步幅度、智能强度、超前力度。经验教训也就在其中了。要区别教师的教育事业心、教学责任感与“学生私有”观念,正确认识教师的教学水平同学生的进步幅度之间的关系,切莫忽视“严师出高徒”的巨大作用,但千万不要把学生取得的成绩完全归功于教师自己。

第九,招生考试的类型化:播音专业的招生考试,迥异于其他专业。应该从“有声、上像、内涵深”的特殊性、立体性上进行面试,全面了解考生的基本条件、可塑性、应对能力、可教性,主考教师要“独具慧眼”,决定取舍。入学后,要保证优秀生“吃饱吃好”,后进生花气力可以跟上。考试应剔除死记硬背,重在运用材料、分析问题,在话筒前、镜头前是否“体现时代精神”、“充满人文关怀”?学生专业上存在的主要矛盾,必须通过教师具体指导下的“从难从严大运动量”的科学的自觉训练加以克服。这里,硬件设施的完备和充足,是一种有力的技术保障,应尽力而为。

第十,激烈竞争的有序化:不论层次、不论起点,一进入教学环节,学生就开始了隐性或显性竞争。教师要时时刻刻把握竞争契机,充分发挥学生的争先恐后、胜不骄、败不馁的勇往直前精神,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省、自重、自励、自强”中,参与竞争,突飞猛进。竞争的环境,最能考验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艺术审美素质的高下优劣了,最能暴露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广阔还是狭隘,坚强还是脆弱,外向还是内向,沉稳还是浮躁了。因此,应该提倡“有序竞争教学法”。

这其中,作为播音学教师,一定要锤炼自己的语言功力。语言功力不强,即便有口若悬河的口才,也讲不出个中三味,即便有生花妙笔,也写不出锦绣文章。完成教学目的的过程中,千万不要急于求成。人才的埋没,有社会埋没和自我埋没,我们要有对其可塑性的把握,有对其成材与否的预测。

总之,我们必须坚持“以播为主,一专多能”,勇于实践“有稿和无稿的双轨互补”、“学理和术用的双向互动”、“广博和精深的相辅相成”、“经验和教训的相反相成”、“道德和艺术的水涨船高”、“继承和创新的潜移默化”。坚决反对那种把播音看作“只耍嘴皮子”、“单纯传声筒”的认识和论调,大力进行语言启蒙和学术争鸣,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彻底扭转“重采编轻播音”的重文轻语、口语至上倾向,为普遍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语言素质,为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捍卫本土话语权利而进行开拓性、创造性劳动。

播音专业教学,已经形成了一定格局。特别是为了培养优秀的播音员、各类节目主持人,松散的、个体的、笼统的、短视的做法都显得事倍功半。“以有声语言为主线或主干,出头露面,驾驭节目进程的人”,仅凭主观设想,光靠单枪匹马,能够实现培养目标吗?只训练语音、口齿、思维、理性,能够达到语感通悟吗?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学生未具基本条件,教学法的研究不过是纸上谈兵。播音教学法的研究仍然是以语言功力为核心,语言功力包容着:观察力、理解力、思辨力、感受力、表现力、调控力、鉴赏力、回馈力,绝不是一般的人文社科课程教学所能够替代的。像其他学科教学法的研究一样,播音教学法的研究可以有多种体系,可以做多种探索,但不能违背教学规律。允许存在各种教学实验路径,允许存在各种特殊教育技巧,关键是能够培养出真正的各种层次规格的人才。既然能够“不拘一格降人才”,也就不排斥“不拘一格教人才”。教学法的创造天地十分广阔,经验的积累、学识的增长、优势的互补、创新的追求,将使我们的播音教学迎来特色鲜明、风采独具的靓丽景观!

第一讲 中国播音学发展论

张颂张颂河北省易县人,1936年7月生,中共党员。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论著有:《播音创作基础》、《朗读学》、《朗读美学》、《播音语言通论——危机与对策》、《语言传播文论》、《语言传播文论〈续集〉》,主编《中国播音学》、《广播电视语言艺术——中国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研究》等。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特邀理事,北京市语言学会朗诵研究会副会长。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播音”概念是发展的,国外的不说,远的也不说。

中国的广播是从1923年1月23日在上海成立的第一座电台开始播音后开始的。中国的电视是1958年5月1日以“北京电视台”的名义进行实验性播出开始的。1958年9月2日,由实验性播出变为正式播出。

我们国家广播和电视的发展过程是比较短的。虽然短暂,只是历史的一瞬,但是给我们的教益是很多的。因为中国的国情和其他国家不一样,最近100年来,我们国家的变化,风云激荡,道路曲折,在广播电视事业上也有所反映。

比如,文革期间,我现在的看法是,从播音的角度看不能全盘否定。尽管它的内容,包括某些形式,都是绝对化的,受极“左”思潮的影响,但是在播音表达上应该说有其独到之处。但是文革后我们并没有认真地总结,反而,因为彻底否定文革,而把一些好的东西忘记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陈钢播“大文章”播得相当好,大嗓门,大气势。实际他在话筒前用的音量很小,但是他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通过广播进行表达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立体化”的声音。或者明确一点说,不是用声音的强弱,而是用声音的高低来进行表达,这是我们民族美学音声化中的一个观点,即“抑扬顿挫”,特别是“抑扬”。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现在还播这么一句简单的话,“《国际歌》的作者欧仁·鲍狄埃”,可能大家觉得这还有什么讲究的呢?可是当时陈钢的处理是给它一个悬空的架势,一个极大的落差,(演示)“《国际歌》的作者欧仁·鲍狄埃”。这是一种韵律,蕴涵着一种气势,把表达的力度表现出来了,内在的力量体现出来了,这绝对不是从日常生活的谈话里就能捕捉到、模仿到的。

中国人的历史思维中有一个惰性,要么“全部”,要么“全不”,要么都好,要么都坏,这是非常恶劣的劣根性。它在我们的思维方式上,甚至于在我们的人生体验上,都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怎么对待历史?怎么对待学问?怎么对待科学研究?

我今天基本从这个思路里面谈几个问题。一、中国播音学在什么样的土壤上出现?

怎样发展到今天的样子? 人民广播建立以后,有很多新鲜的、生动的经验,虽然显得稚嫩,但是蕴藏了无限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

比如,当时延安有“口播部”,即把书面的、晦涩的、不通俗的、听不懂的语言,变得大家都能听得懂。我们现在电台里,这么多年一直提倡“口语化”,但是没有体制的保证,全靠自律、自觉。像这样体制上的东西,谁来保证?

还有一些观念性的东西。比如,济南解放了,中央没有批件,也没有文稿,就是播音员在话筒前说,凭着自己对时代的热情、对祖国解放的渴望,热情洋溢地欢呼出这样一句胜利的话语。

比如,条件很艰苦,外面有毛驴叫,播音员照样精神集中地播。类似这样的东西,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我们还有谁再提起它?这正是我们播音学的基础。没有这些东西,中国播音学是不可能凭空出世的。

到了20世纪50年代,有了三本书:黄皮书、白皮书、蓝皮书。黄皮书是齐越老师带着代表团跟着梅益同志到苏联去考察,吸取了他们的播音经验,搜集了他们的理论文章,出了一本《苏联播音经验汇编》;白皮书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几个播音员写的经验文章,包括夏青老师的《克服报告新闻的八股腔》这个经典著作;蓝皮书是地方台,主要是省台播音经验的汇集。有了这三本书以后,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思路,怎样发展我们自己的播音事业?怎样建立我们自己的播音理论?每一本书都提供了非常珍贵的思路,尽管也有错误。

但是这种实践的呼唤,被社会上或者是广播电视的部分领导者所忽略。20世纪50~60 年代就已经有了“播音无学”(的说法),选拔播音员认为高中毕业生足矣,只要声音好、认得字、会普通话就可以了。但是中央台以齐越老师为首从来没有这样认识过,政治上批判了“公民论”,即只要是一个合法公民,就可以当播音员;业务上评判了“低文化”论、“播音无学”论。

我们当时在中央台,研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系,研究我们的曲艺,研究我们的戏剧和电影,包括朗诵艺术,向这些艺术家们学习。

1959年、1960年这两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进的播音员都是大学毕业生。正在业务研究热火朝天的时候,中央台请了很多人来报新闻,演员报新闻“演员味”,小说家报新闻“小说味”,包括孙敬修老先生也来报新闻,“安徽省啊,有一口大肥猪”,是讲故事,不是报新闻。我们就研究为什么他们播不了新闻?因为有特殊的要求:首要的是新鲜感,它不是烂熟于心的、而是刚刚收到的东西让你表达,这种新鲜的感觉不是自生的,而是客观环境促使你产生的。马上收到一条消息,往往就有先睹为快、一吐为快地播报新闻的这样一种要求。

当时唐继琛给播音员提意见,说你们的“要命”之处就在于“中速行驶”。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播得是“四平八稳”,听起来不像朗诵或是演戏那样,那么夸张、渲染,大起大伏。他恰恰说到了我们的特征,当然也反映了我们在语言表达上面的问题,比如语速之间、段落之间表达上的变化还是显得小。类似这样一些讨论、研究、业务学习,都在我们的头脑中建立了“地形”,就是播音的学问挺大。所以这一时期叫做“前理论”时期。“前理论”时期就在思想上、目标上给了我们一个方向,这里面有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拿起稿子念就行。可惜的是我们的“前理论”时期并没有扩大,并没有普及,而且经过文革后,更没有继承,这是非常可惜的。我们的理论现在之所以如此混乱,认识如此模糊,老一辈心血的东西几乎丧失殆尽了。

我们理论的“初起”期还应该归功于北京广播学院,1963年9月,中文播音专业开始招生。当时第一线急需播音员,我们又得培训。作为一个专业来讲,培训就不能只是原来的短训班、培训班那样,只是讲通讯、新闻、文艺怎么播,不能只讲这些,必须从基础上来。我们借鉴了姊妹艺术的经验,有了发声教学,气息、声音、吐字、归音等等,也有了基本表达,当时叫做“语言逻辑”。我们63级的教材非常简单,但是主体已经比较明确了,比如播音的性质和任务,播音创作的目的,感情、停顿、重音、节奏。当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最高任务”、“三张王牌”这些都有了。当时在“停顿”这一节中,特别强调我们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我们要让他们听得懂、听得明白、听得清楚。

到64级播音班,又丰富了一些。文革后,1973年召开了全国的高级培训班,各省、市、自治区的很多精英都来了。齐越老师带领着大家边实践边研究。后来,在强大的政治压力下,我们自己都经过文革的洗礼,被批过、被斗过,而74、75、76这三届,当时叫“工农兵学员”,来“上大学、管大学、改造大学”,我们是“改造对象”。但是在那种情况下,同学们并没有这样认识,而是希望学到更多的知识。不管是下厂、下乡,都在努力学习知识。77级恢复高考,正式招生。1979年召开了全国的播音基础教材的研讨会,很多同志提出了宝贵的意见。现在的《播音创作基础》原来是个雏形式的油印本,包括正确的创作道路,包括对新中国播音风格的概括,在那次会上得到了共识。由我来写,但并不是我一个人思考的成果,而是群体的智慧,我主要在播音基础里提到播音表达规律问题。

一个学科建设起来非常艰难,一个理论体系的形成也要经过反复推敲、认真检验、不断修改的过程。提出表达规律意思就是,一个理论没有自己的规律性的认识是不行的。也许这个规律只是浅层的、并不周延,也许这个规律今后会被统统打翻,没关系,但是必须提出来。所以,《播音创作基础》就是这样来的。因为油印的时候叫《播音基础》,内部发行也叫《播音基础》,到1985年,才正式出版,仍叫《播音基础》,后来才改为《播音创作基础》。

由于播音成了本科,而且1980年开始招收硕士生,所以我们在理论的建设上,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我们怎么办?徐恒老师当时就写出了《播音发声学》这本书。这一段时间里面,比较错综复杂,我们没有机会详细地说。一个,1982年(实际上1981年就开始准备)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播音会议,探讨了播音工作的根本属性是新闻性,研究了主持人的问题,特别研究了新闻的所谓“播”和“说”问题。夏青老师有一个中心发言,谈得非常好:要根据内容具体表达,不要从概念出发,走形式。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呢?这是因为在这个会之前,报刊上就有文章讨论,说播音能不能“说”,甚至在内蒙的会上还有人来尝试、来实验。有两种意见,有的人说不能“说”,有的人说可以“说”,最后形成了这样一个规律性的认识,“根据内容确定具体的表达方式”。

就在这次会议上,已经讨论了主持人节目的形式,比如“信箱”类的节目,有的同志在会上还特别谈到了自己主持的信箱节目没有稿件,就这样回答听众的问题,然后领导就看看提纲。

1984年,在中央电视台召开了一次会议,研究播音。我在会上提出了两句话,到现在我还坚持:“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这是播音员的两大基本功,否则就是“瘸腿”;也可以叫播音员的两翼,有了这两翼就无往而不适,甚至无往而不胜。现在实践证明,这样两个功力,对一个合格的播音员是至关重要的,它带动了我们文化的积累,社会视野的开阔,人生经验的体悟。没有这些东西,只是“耍嘴皮子”,“照本宣科”,甚至胡聊乱侃,都会极大地削弱节目的质量。

20世纪80年代的后期,就开始了《中国播音学》的写作。我们19个人分工合作,终于在1994年10月出版了《中国播音学》,它意味着学科建设的走向成熟,标志着一个新学科的诞生。当然,现在有新的版本,又增加了很多内容。社会上、学术界的很多专家还是承认的,当然也有些人不屑一顾,我们不去管他。当然,《中国播音学》的发展过程里面,还有很多其他的著作问世,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1994年2月,我出了一本《播音语言通论——危机与对策》,我想跟大家谈谈当时的简单情况。1989年,在广州会议的闭幕式上,我说了一句话:我认为“播音员涵盖主持人”,就是这么一句话,使得很多人很生气,包括以李东为代表的广播界的人,就写出了一篇文章《走出魔圈——与张颂教授商榷》,当时以高分数得到了“中广学会”的论文一等奖。当时他的很多观点是很有代表性的,到现在恐怕也还有代表性。所以,我就结合其他一些人的看法,比较匆忙地,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把这本书写完了。但是,它的副产品我觉得可喜,就在《播音语言通论——危机与对策》这本书里,我提到了“语感通悟”,这是播音学从基础理论走向美学理论的重要阶梯,这就为播音学今后在美学空间里的发展提供了一条路径。

所以,中国播音学是这么艰辛地、筚路蓝缕地,或者说“严重”一点,披荆斩棘地走过来。其中,融入了多少前辈先贤的辛苦,有多少第一线的经验被吸纳进来,有多少国外的有用的观念被汲取过来,所以马克思说“万事开头难,每一门科学都是如此。”我们的学科很不容易,正因为不容易,更应该爱护它,爱护的最好办法是研究它、发展它。我们绝对不能闭关自守、抱残守缺,要用我们新鲜的经验、新鲜的理论成果不断去丰富它,使它更完善,更成熟,更像一个学科的样子。

我们现在有两种态度:一种态度,对于外界的任何批评都不屑一顾,一言以蔽之曰,“他们不懂”;另一种态度,就是我们播音学已经“成”了,我们没有话可说了。不客气地说,这都是懒汉和懦夫的思想!

我们的前辈花了那么大的心血建设起这样一个学科,我们应该为它做些什么?你肯定有经验,肯定有新的认识,要及时地补充进来,采取各种途径。我们这个学科,就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是从理论到理论,反复思考、冥思苦想写出来的,它是实践经验的升华。这就是为什么从齐越老师开始就特别重视实践,重视到广播电视第一线去实践,参与节目,去播出;在学校里面,老师们之间要实践,要带着学生实践,学生也要实践。没有实践,我们在看这个理论,或者研究这个理论、批评这个理论的时候,就像隔靴搔痒,挠不到痒处,只有有了实践的经验,我们才会有感悟,我们才能够真正认识话语的分量和内涵,我们才能从自己的经验里面提升出这个理论的元素,并给予拓展。

我们现在急需一部《中国播音史》,但写起来会很难。二、中国播音学的学科建设

中国播音学学科到底是从哪些方面凝聚到一起来?凝聚成一个什么样子?为什么中国播音学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下属的三级学科?这是有历史原因的。

我们的学科定位比较复杂,它的本质属性是新闻性,重要属性是艺术性,但是它又离不开语言。在这种状态下,到底我们怎么走才能提升自己学科的地位?谈到新闻,我们因为叫“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不能并到新闻学院里;说是“艺术”,并到影视艺术学院里,我们和影视、影视艺术又不是一回事。所以,我们主要是在本科,原来叫“播音”专业,后来本科目录里改为“播音与主持”专业。为什么要这么改?是为了适应形势,领导说老叫“播音”太窄了,应该再拓展一下。所以,只能在名字上再加上一个,即“播音与主持”专业。为什么叫“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我当时说,我们就叫“播音学院”,简单明了。后来他们说,不行,要加上“主持”,你这里来一个“播音学院”,那边就会有一个“主持学院”,这样也不利于我们学科的发展。好像我们对社会的认识带有某种习惯势力,而习惯势力是最可怕的势力,我们只好做权宜之计,学院的名字叫“播音主持”。申请博士学位的时候,和国家语委的语言应用研究所一起来申办,因为我们势单力薄,应用研究所作为研究所又不能单独申办,必须和高等学院联合申办,所以我们两家联合,这个博士点就下来了。其实,在这个博士点下来之前,我已经在艺术学那边带了“语言艺术”博士生。这就说明我们的学科是一个交叉学科,几个学科都和它有关联,每一方面,向着某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有可能受到削弱。比如,现在我们本科定位于艺术方面,硕士、博士方面就可能受到点削弱。

在学生里面产生了一种糊涂观念:艺术和新闻是两回事,要走歌星、演员的路子,这就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定位和定向,它不利于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培养和成长。这个方面的东西,现在就只能先这么做了,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算一步,将来什么样子再说吧。

所以,在我们的认识上,从来没有把播音主持艺术仅仅定位于新闻,仅仅定位于艺术,仅仅定位于语言,从来不做这种狭隘的定位。这并不是对其他学科的轻视,而是对自身独特性的重视。哪一个学科也离不开,但是我们又不能简单地从属于一个学科,这样实际上就为我们的生长空间开辟了一个广远的天地。包括哲学、美学、心理学、逻辑学,都和我们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我们这个学科的建构基本是在四个学科的基础上——哲学、美学,新闻学与传播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学艺术。这样四个大的学科群,共同支撑着中国播音学的建设和发展。在我们这个学科里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对四个大的学科群分别加以阐释,而是把它们精华和前沿的东西纳入本体,使我们的本体更丰富、更坚实,更显示出学科的独立性。

我们这个学科的建构里面包括三个子系统:

第一个子系统,广播电视的语言传播系统。它是一个关于传播规律和传播模式问题的系统。

传播模式的问题,我们现在业内认识也不是很一致,特别是“单向”传播还是“双向”传播的问题,曾经有一段时间非常混乱。我一直坚持,广播电视传播就是“线性单向”传播,说“双向”传播是不正确的。传播媒体自定时间、自定节目表、自定节目内容、自定传播形式等,受众无权。他可能会提出意见,但那是反馈的问题,但是主体还是有它自己主体的权力,它定出一定的频道或频率,一个时间的节目,受众就在规定时间去看、去听节目。这种传播的单向性就说明了受众接收的强制性。

那么热线电话、现场观众都是传者,媒介赋予他们发言权,他们也变成了传者,这个观点对不对?有人问。热线电话呢?好解释。当某一个听众打热线电话,他在和导播说话的时候,身份是受众;导播把他的话传到主持人这里,同主持人聊起来以后,通过电波传到千家万户的时候,受众的身份转变为传者的身份,是媒体赋予了他传者的身份,他成了传者。那么访谈对象、现场观众呢?都是传者。你请他到媒体这儿来发言,就是你给了他发言权,给了他话语权,广大的听众和观众听到了他、看到了他,他就是传者。所以,我们说,单向传播不是凭空来的,也不是在维护“魔弹论”。

事实上,“魔弹论”本身的产生和发展,也有它的社会学、心理学的基础,绝不像我们有些人说得那样,我说一句话就能打倒一个人,就能说服一个人,这个在传播学里写得很清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受众的忽视、无视。我们非常尊重受众,特别是新中国的广播电视,是一心为受众服务的。那么怎么服务?要及时地吸取受众的意见,接受他的反馈,使自己的节目办得更符合受众的需要。所以,我们觉得最终的“拉斯韦尔模式”才是最科学的一种表述,就是他的传播的单向性和反馈的及时性,把这两个结合在一起,不是打个电话、来封信就是双向的,绝对不是。真正的“双向”,在我们国家的数字电视发展起来以后,会有,现在网络上有某种迹象,但也不能说完全是“双向”的。这个问题不详细说了。

这样反而提升了、加重了传者的责任。要仔细研究自己的节目到底符不符合我们这个社会、这个时代、我们的受众群体的需要?而不是只研究经销商、广告商的需要,这是一个质的区别。所以,在我们的传播过程里面,我认为,核心的责任是引导受众,要给他信息、给他知识、给他愉悦等等,引导受众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和生活质量,而不是相反。

引导又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满足”。他需要什么,我们就传播什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策划,他喜欢京剧,我们就播京剧;他喜欢做菜,我们就播做菜;他喜欢马三立,我们就播马三立…但是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们千万不能忘记引导的第二个方面,就是“灌输”。大众传播中灌输的责任是非常重要的,从马克思、恩格斯到毛泽东、鲁迅都从来没有否定过灌输。工人阶级为什么不能自发地成为革命者,必须给他们灌输马克思主义;劳苦大众必须给他们灌输先进的知识。这就是说,广大受众里面有“欲知”,也有“应知”。对“欲知”的叫满足,对“应知”的叫灌输。比如,十六大报告,广播电视都要播,这是灌输,他应该知道我们党中央在这个时期的任务。所以,传者的这两大责任都要引导,在满足的时候,特别注意不要“迎合”,有人把满足和迎合混起来是不对的,不要迎合低级趣味!在“灌输”的时候,要讲究艺术,不要成为简单的时代的传声筒。这样我们的引导才会奏效,才能受到受众的欢迎。

恰恰我们在这两方面,目前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低俗的迎合和生硬的灌输,使我们的广播电视的魅力大大削弱。没人看,灌输有什么用?失效,无效,极大的浪费!从灌输的角度看,那纯粹是绝对缺乏艺术性的,就像填鸭式一样,肯定会引起反感。

所以,我们在宣传上一定要讲究艺术。我们现在灌输方面的东西越来越少了,这个走势相当好,而现在更严重的问题,是迎合。广播电视本身就是一个非常肤浅的东西,很难做到深刻,因为它天天播,大量地播。但是,也不能说就不能深刻。我们走的这条路,就是时尚和流行。时尚和流行很容易做,包括色情、暴力等等,哪怕是粗制滥造,有一点这方面的意思,就能受到欢迎。但是,人们的动物性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少,作为人的人类性越来越丰富。想用动物性的感官刺激去迎合,只有在拜金主义的氛围下,才能大行其道。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里面也存在过这种问题,比如美国,一开始也是禁止色情的电影,后来就开放了,一开放,电影院门口排大长队,都争着、抢着去看这种电影。但是,时间不长,两年,再没有人排队了。当然有了录像带,可以拿回家看,但现在录像带借得也很少,不过如此而已,没有什么更深的、值得追究的东西,只是一种刺激的、感官上的一种快乐,所谓的快乐,这是动物性的快乐。

我觉得我们广播电视传播规律里面,对于线性单向传播,对于强制性传播、限时性传播还缺乏一个明确的认识。

但是,等到数字化发展到新的阶段,演着一半电影,我可以把后半截改了,更不用说最简单的——我要调一个好电影看。20世纪40年代的奥斯卡,有吗?多少年前的,都保存在网里,你可以通过数字电视把它调出来,要看前天的《新闻联播》也可以调出来,这是一种“互动”,还谈不到“双向”。因为广播电视本身是一个有群体优势的传播者,个人很难与之抗衡。网站也是这样,你建立一个网站,整天发布消息,你的消息的点击率肯定小,比广播电视小得多。为什么?你只是一个个体,你形不成和它抗衡的力量,真正的“双向”还要在若干年以后。即使到了“双向”,也还有传者的责任问题,不是说像人和人的关系一样,打个电话两边一聊,绝不仅仅是简单的这个样子的。

所以说,广播电视语言传播这样一种模式核心的问题,当前主要是这样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怎样认识?在我们上课的时候,恐怕要跟学生特别要强调、说清楚,传者的责任更强了。这个问题简单说到这儿。

还应该补充一个问题,也就是我们现在传播里面信息密集性的问题,这里也存在很大的问题,这直接影响我们的语言质量。

我们的信息传播要坚持真实、准确、迅捷,这都没问题。密集的概念,特别在学生当中,很容易产生用加快语速的办法解决密集的问题,这只是在量上的追求。因为量,而降低了质,是不好的。为什么这么说?现在我们的播新闻也好,主持节目也好,有时候听起来非常快,没有标点,没有抑扬顿挫,没有语言疏密度的变化,“一道汤”,这不能叫密集,这叫信息的耗损。一句话揭示不出它的内涵,表达不出它的思想感情,只是表面上的文字意思,甚至于文字意思也听不清楚,这不是信息的耗损吗?!你传达的是无效信息,再快也是没有用的。15分钟的新闻,你播15条,但是如果播得好,播得真正为受众着想,可能10条。这10条播出去,条条有印象,硬要播15条,条条没印象,不仅浪费了传播的时间,也浪费了受众的时间,听得糊涂。

所以,信息密集性的问题在教学当中,一定要注意给同学讲,千万不要单纯追求速度。追求速度,严重地说,就是对受众的蔑视。当然,我们也不能像传统的、过去的那种播报方式,那个让人听着着急,(演示)“今天白天晴,风力二、三级”,这是不行的。语感的问题,实际上是一种时代感的浓缩,时代节奏的内化。感觉到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节奏,需要什么样的氛围,需要什么样的语言,感觉到了以后,他就和这个时代是合拍的,否则的话,要么落后,要么就是失掉了本质的东西。

第二个子系统,播音主持理论的子系统。有声语言传播,广播要求“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悦耳动听”,电视要求“形神兼备,声画和谐,赏心悦目”。这种总的要求是符合广播电视的特点的。徐光春同志特别在2000年,在北京广播学院召开的播音学研究会的年会上提出过,对播音员、主持人的共同的要求,“德才兼备,声形俱佳”。这个要求提得好,但是对“佳”的解释五花八门。这里面有几个问题,就是当前存在的问题,说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一个就是规范的问题。怎么看待规范?怎么进行规范?我认为,规范不是束缚,规范是一种自由。你的语言越规范,听懂你的话的人就越多,你的传播范围就越广,传播效率就越大。

但是,这里又有两个问题,一个问题就是“有的人不规范不是也在播么?也在主持么?”第二个问题是“规范后是不是就死板、呆板了?”这两个问题在认识上必须解决。

规范是一个方向,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要通过行政、甚至立法的手段,强制人们走这条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普通话测试标准》等等,就是这样一个东西。在这个过程里面,肯定有不规范的现象存在,念错字音、词语搭配不当、方音土语的介入等等,肯定会有这些现象。不能因为有这些现象,就说规范不必要。甚至像有的人说的,“我这个不规范是为了老百姓能听得懂”。当然,我们的规范本身也有问题。我们的意见早就向语委提过,“规范不意味着唯一”。你再规定,流“血”就是“xiě”,老百姓还在说流“血”“xuě”,它在特定的语境下,能够和下雪的“雪”“xuě”混淆吗?为什么不能让它并行呢?而且,规范到了连自己都说不清楚的地步,“血xuè债要用血xiě来还”,别扭不别扭?“讨还血xiě债!”这多有力量,“讨还血xuè债”,读起来就“飘”了。

不同的情况,应该有不同的要求,要允许并行不悖。这在国外的词典里是有的叫“又读”,可以让它并行。这样,在实践当中,让老百姓淘汰它,将来哪个不用,哪个用。当然,专家们会对语言的规律有认识,但是,语言的发展规律也很复杂,有吸收,有淘汰,有新创等等,好多东西。所以,关于规范,我们要认识到这个问题。有的人不规范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你会而不去规范,这是你职责不到,专业问题、责任问题。

第二个,规范过程中是否会死板?不是!我们现在教学中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把规范教死了,把规范变成了“唯一”。

当然不仅仅是我们有这样的问题,好多语言学家恐怕也有这样的问题。语言是活的,特别是声调,它是语流过程里面的相对值的一种反映,没有任何绝对值在里面起作用。语言生命活力的问题,涉及到很多很多的问题。比如,你的语言是不是能让人接受?是不是很符合内容的要求?你的语言表达是不是自己的体验?将来为自己形成一种风格做准备,包括用气发声、吐字归音,绝不是唯一,千万要避免“唯一”。丹田气到了胸部怎么样?到了咽壁怎么样?到了口腔怎么样?那只是一个范式,在它的周围可以生发出好多种类型来。为什么我们总是静态地认识规范?(演示)“a”,它的范式的周围都可以活化,但是到了不同的内容它必须得变,永远用央“a”去解决一切问题是绝对错误的。提颧肌也是这样,颧肌提起,是指上唇的中部的三分之一的两端向颧骨划线,它是一种内在肌肉的控制,而不是有表情的动作。原来我们很多人一说就微笑起来,(演示)“昨天又压死一个人”,这根本不对!这应是一个非常内在的、一种习惯性的控制。提颧肌解决你唇齿相依的问题,下巴放松的问题,槽牙打开的问题,它的力量就是让你叼住这个字,让你送出去这个字,都是非常自如的。不仅仅是“微笑”!这样教的话那还了得。所以,规范的问题不会导致呆板,只有呆板的教学法,没有呆板的规范。

比如庄重,庄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民族大气的表现,它和那种一脸严肃故作深沉完全不同,而是内在的气质,说出话来是可信的,不是虚假的,是发自内心的,不是调侃的,所以我们中华民族的很多格言绝句、名篇佳作都非常庄重,包括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也是很庄重的,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内省审美的一种重要风格,千万不要伤害她。庄重了就大气,就洒脱、自如,就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没有这个根基就会走到虚假、轻浮、苍白这些道路上去。当然,庄重也是一种范式,每个人的理解、生活经验会给它不同的补充,这样才显出了多种多样的神采,因之,庄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

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新闻。一个负责任的新闻工作者,他是不会在新闻里去调侃的,调侃的结果就会使人认为是道听途说,失去了可信性。最近报张上还在夸湖南的《晚间新闻》,晚间新闻是有进步,比过去吊儿郎当那样的有点区别了。但是它的新闻的界定有问题,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而它是新近吗?它不一定是新近,而且新近发生的这个事实有新闻价值吗?不一定!这就扩大了新闻的外延,什么都可以当新闻了,所以我原来就给他们建议叫《晚间杂志》最好,不要叫《晚间新闻》了。社会新闻也是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不是所有的犄角旮旯、鸡毛蒜皮的事都可以报道,这是不行的,这是集怪猎奇、哗众取宠的一种表现。对于这方面的问题我想应该认真地对待。“说”新闻,轻松,好像不是政府文件那么严肃,轻松一点可以,也是一条路子,但不能把新闻节目变成非新闻节目,形式再生动都没有了意义。

过去我们新闻讲究语言简洁,现在语言可以稀释一点,比如(演示)“一只老虎生下了四只小老虎”,你可以多说两句都没关系。过去就是简单地报一下,像电报体,显得干巴一些,现在可以增加一些色彩也没问题,但不能失去庄重,不能降低新闻价值,否则,我们看到的世界是都是犄角旮旯的世界,都是鸡毛蒜皮的世界,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就更偏颇了。

第二,话语权力。我们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党、政府和人民给了我们话筒前、镜头前说话的权力。这个“权力”不是一般的“权利”,而是真正的、有力量的权力。它意味着我们在话筒前、镜头前有了话语生杀大权,有权让它生动活泼,也有权让它死气沉沉;有权让它热情洋溢,也有权全部否定。这是有声语言的很大的特点。写成文字以后,看不到权力的影子,但只要说出来,这种权力就体现出来了。

权力有两种:一种是隐性的话语权力,指转述和旁白。比如中央的文件、重要的社论,我们只有转述的权力。比如解说词,我们只有旁白的权力。但是这种转述、旁白是非常重要的权力,当前正遭到蔑视。有的人说,“有稿播音是消极的、被动的,没什么创造性,没有个性”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加以剖析,给以回答。事实绝非如此,广播电视发展到将来,也永远不会走全都没有稿子的路。这是我们的特点,也是我们的优势。一个人只会自说自话,别人写的东西念不成句子、表达不出意思,更不用说表达文采,这是无能的表现;只会照着稿子念,没有稿子说不出话来,一样是无能。

隐性的话语权力非常重要。比如,中央十套播出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内容非常精彩,解说差强人意,如果加以调整,就会为片子增色不少,这就是隐性的话语权力运用得不够好。现在我们的有稿播音,正在低谷当中艰难地行进。遇到的外界的干扰不说,就说我们自己的心态,只要拿到了稿件,就觉得自己受到了限制,就显得很被动、无奈,这是十分错误的心态。老一辈播音艺术家早就教导我们,即使是现成的文字稿件,我们拿到手以后,也有广阔的创作天地。正和伽达莫尔主张的“视域融合”不谋而合,文本的视域和读者的视域融合,互相补充,形成新的视域。国内外对于文本的阅读、朗读,即有稿播音,都是得到了充分的认识和肯定的。如果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坚持自己的阵地,我们就会后退而有愧于这个时代。特别在教学当中,我们播音系就走过一段弯路:当在话筒前、镜头前胡聊乱侃的时候,学生们对此情有独钟;让找一个话题谈话,神采飞扬却言不及义;拿到稿子,就没兴趣了。

这两种是互补的。我们从认字开始了有声语言内在化的训练,为什么我们到了成人、到了真正的岗位上,反而忽视了它、轻视了它?这是没有道理的。

另一个话语权力是显性的话语权力,叫作率真独白。它表面上看是自己的行为,实质上看还是媒体的行为,因为我们是喉舌。为什么会有人觉得容易呢?因为可以随口唾出,怎么说和说成什么样都没有明确要求,有些人就可能违背我们民族文化当中语言的言简意赅、辞约义丰。其实,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话语权力,它要求有声语言的质量、内容的深度、语句的辞采、表达的灵动。1980年以前绝大部分是隐性的话语权力,所谓“不喊不革命”,激情就是一切。1980年以后,口语至上,在重文轻语的历史上又加以强化,认为什么人都可以说话、说自己的话,不用经过刻苦的训练,这是又走到了另一个方向。这两种话语权力此消彼长。

我们中国形而上学的东西,往往干扰着我们老走极端,当一个问题得到重视时,另一个问题就被忽视,这是违反辩证法的。

两种话语权力在历史上可以分成两部分,1980年以前,即1966~1980年这一段,叫话语权力的萎缩,我们几乎没有权力,都是“两报一刊”社论。1985~1995年这一段,是话语权力的泛滥,什么人都可以到广播电视里来说话。最典型的就是:一个女孩在电台工作,一个月500元,她嫌累,自己不播了,叫她妹妹来,给妹妹300元。她妹妹也嫌累,又让妈妈来帮忙,给她在调音台上操作,给妈妈100元,领导都不知情。我们的广播电视如果泛滥到如此严重的程度,就出问题了。不是知识的贫乏、美感的消失,而是信息的错乱和责任的丧失!就像前苏联出现的自由论坛一样,什么价值观都可以在媒体中说,都可以张扬,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这两种情况,今后要特别注意,让学生在思想里认识到隐性、显性的话语权力都非常重要,不可或缺。

第三,语言功力。中国播音学的核心是播音创作基础理论,往前生发是发声学、吐字归音,往后生发是各种文体、节目形态、广播电视语言传播。而播音创作基础理论的核心是讲播音创作主体的语言功力。语言功力不是“语言的功力”,它比语言的功力广泛深刻得多。它从观察力开始,理解力、思辨力、感受力、表现力、鉴赏力、调检力、回馈力,都在语言功力里。把语言功力简化为表现力是错误的。

语言功力管三大块,第一块是思维功能。从功能上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这个表述基本准确。有的人一辈子在想一个问题,没有发表,这就是他思维的能量。等到他出成果发表了,但是思维过程被隐去了,我们看到的是思维的成果。但是他得用语言表述,如果他的语言功力不强,思维也不会清晰、有效率。

第二块是交际功能。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交际需要语言,没有语言功力,交际也不会成功,反而显得很吃力。

第三大功能是传播功能。你说给很多人听,这些人在你的脑子里可能都没有具体的印象,但他们会给你一种刺激,让你向他们诉说。思维、交际和传播,是通过语言功力将之管理起来,达到表达效果。孔子说“辞达而已矣”,非常深刻,强调说话的主体要“达”。如果每个说话的主体都“达”了,思维的成果就会流通起来,交际的效益也会扩大起来,传播的力量也会增强起来。

语用学里讲说者和听者,包括语境,研究语言链是可以的,但是千万不能忽视话语主体的力量。话语主体的力量是话语主体的一种表现,是话语实施的一个过程,应该说是构成整个语言世界的一个亮点。我们认识语言功力,千万不要仅仅局限在有声语言的表层上。因为我们的有些训练方法,特别是即兴口语的训练,往往停留在表层。所谓的应变多少法,实际都是在表层打转。比如,“今天天很热”,怎么训练?如果出着汗,又没空调,(演示)“唉,太热了!”。如果空调很冷,天很热,怎么表达?等等等等,复杂之极。词语的选用、词语序列的排列,到有声语言的色彩和分量,极其复杂。一个人一个说法,怎么能纳入一个体系里面,让大家一起走啊。所以吕叔湘先生说,“有的人文化水平不高,但是能说会道”,这里告诉我们两个信息,一个是文化和有声语言绝对不是对等的,另一个是有声语言与人生体验密不可分,接收事物很快,而且把别人的话能变成自己的话说出来,能灵活运用。所以,我们的训练往往走入机械的、模式化的训练,实际上是对个性的抑制,是对有声语言生长的压抑,不行的。只能给他们一条道路,让他们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达到一种感悟,语言就会生成,然后就会适应。

要有决心,自己做一下,每天就用5分钟,随便找一个话题,录下来。一开始时,前4分钟叙述,后1分钟评论一下这件事。道路上的交通,天气的变化,人生世态的炎凉……都可以拿它作一个话题,这没有限制。因为这种捕捉社会现象本身,就是对你的思维走向的一种锤炼。练习一个月。第二个月开始,3分钟叙述,2分钟评价。第三个月,2分钟叙述,3分钟评价。第四个月,1分钟叙述,4分钟评价。搞四个月试试看。我没有给任何人定题、定向、定方式,但是这是一种实践当中的,一个活着的人都可以适应的道路。经过四个月的训练,你的语言能力一定是相当强的,不但善于捕捉越来越有价值的东西,而且叙述得条理清晰,评价得恰如其分。这种训练是任何所谓的方法和模式达不到的。当然,如果你愿意加大量,一天10分钟,这都随自己。因为,进入了这样一种语境,就是“逼”着你说话,不说不行,非说不可,这是语言的最基本的原始状态,体现了恩格斯说的“非说不可”四个字,而且体现了毛泽东所说的“非下苦功不可”,没有窍门。这只是说独白这方面的训练,将来,再做成对话的训练,这都是提供了一种方式,一条路径,没有任何明显的制约。

如果我们全国的人,或者我们播音专业的学生们,逐渐地在这条道路上摸索出这样一个东西来,日积月累、持之以恒,我想,我们的语言质量会大幅度提高。当然,它和文化的学习、社会经验的积累都密不可分。因为你不学习,眼界非常狭隘,只能说这点事:就只认识杨树、柳树,其他树都不认得了,那你没话好说;对新的交通法规不熟悉,评价新的交通事故就没有依据。不学习是不行的。你人生的体验也在增加。它不仅是有声语言的训练,也是你的一种生存方式,是一种话筒前、镜头前的积累,或者叫“前理解”。这样,你将来的语言就会为你的个性生存,或者说为你的语言风格,打下很好的基础。所以,不要小看了语言功力。

一会儿我再讲一讲“学院派”。学院派很容易走理想化的道路。

如果我们的专业在大众媒体上真能够显示出自己的实力,我们国家的民族、语言文化的素质就会有极大的提高。到那时,我们就会涌现出很多有声语言表达的典范供大众学习和欣赏。到那一天,我们就可以毫无愧色地说:我们这些人走的这条道路,实现了秦始皇“书同文”却没有实现“语同音”的道路,我们全民族的有声语言状况就会发生质的变化,重文轻语的现象就会得到克服。

所以,我们现在一定要从这个角度去示范,不要迷信“普通话水平测试”。我说的不是不重视,要重视,不要迷信。因为这是一个太基础、太基础的测试,就是得了“一级甲等”,那30个0.1的错误,怎么去认识它?现在还没有得满分的呢,怎么也得有10个8个的错。在广播电视里20分钟里出10个错,允许吗?这个要求太低了。另外,将来全国都在推广普通话,我们14亿人口里,不用多了,4亿这个零头的人,都达到了“一级甲等”,我们的压力该有多大。任重而道远。

我们把对语言功力的认识、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认识、对教学的认识、对学生训练的认识等等,在一个过程里面审视,就会有一个不断的调整,在调整当中又不断地进化,在进化的过程当中就有不断提高。

首先,要自信,千万不要自惭形秽。别人说“播音无学问”,就觉得是没学问;说“有稿播音没出息”,就觉得是没出息。整天处于这种心态下,自己不能长进,也教不好学生。

其次,就是研究我们还有哪儿做得不够?1996年开始,我提出的这个方法已经八年了,我还没有听到有一个同志说,“我练了四个月”。为什么?是否我的要求太苛刻?是训练得太艰苦?还是什么?就是觉得它是错误的,我也可以练四个月,试验一下,到底有没有效果。当然,形成制度就更好了。比如,我们的小课,就布置学生们这么做,每天5分钟,一个星期,25分钟的作业,听一下。不一定小组学生的作业每一个都听,听三五个,再布置新作业,再练,能不能行?“语言这个东西,非下苦功不可”,不是一蹴而就的。

最后一个问题,谈一下语言样式。刚才我谈到过,所谓播新闻、说新闻的问题。1979、1980年那时候,有人发表过文章,说“说新闻”的问题,所以在第二次播音会议上就讨论了这个问题,有了明确的认识。为什么又出现了?历史是惊人地相似,只是因为凤凰卫视的陈鲁豫,她很平实地讲解新闻事实,就被有人吹捧为“20世纪最优秀的新闻节目主持人”。连她爸爸都说“这么年轻的孩子,别那么夸她”,他们的领导也说,“我们不能像大陆那样播新闻,我们不会,只能走这条路”。走的这条路也没有出我们的圈啊,我们1979年就讨论过这个问题,有没有必要拿它来做一个甚嚣尘上的话题,翻来覆去地讨论?我们的精力还没有到这种充分的程度,应该用到更重要的地方去。追时髦是广播电视的一个弊端,也是理论界的一个弊端,包括我们现在的文学、文学批评、文艺批评,都走到这样一种浮躁的、浅层次的境地。

语言的样式,20世纪60年代初,1961,1962,1963吧,我们新中国已经有了第一个播音艺术的高峰,在这个高峰里,齐越的朗诵式,夏青的宣读式,林田的讲解式,费寄平的谈话式,都给我们提出了很新颖的语言样式的概念。我说“朗诵式”,而不是“朗诵”,是“式”。这四种“样式”,都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源流,体现了在有声语言方面实行民族化的一个重要的起点。

他们树立的榜样,随着文革被摧毁了,当时我们在理论上也没有给以充分的阐释,事实上他们把有声语言的基本样式都体现出来了,还有什么别的样式吗?朗诵式也可以播报新闻,宣读式当然可以,讲解式也可以,谈话式也可以,因为播报新闻没有具体语言样式的要求,它只是要求有新鲜感。对新鲜感的体现和对新鲜点的把握,还有状态的积极、节奏的运用,这和它的样式关系不是很大。朗诵式照样可以有新鲜感,也可以有新鲜点的把握,具体节奏的驾驭,听起来就是新闻。这四个“式”,在新闻节目里都可以叫播新闻。理论上阐释的不足,我们的继承也很不好。几乎都继承了宣读式,朗诵式很少,方明继承了一点,于芳继承了一点讲解式,谈话式几乎没有人做到。谈话式对我们播音界来说,是一个非常久远的话题。

我们一进入播音岗位,老一辈艺术家就告诉我们,“话是从自己嘴里说出来的”,要“说意思”,要“像说话”。尽管这种话语的理论色彩不浓,但是说到了根本。有了稿件,要把稿件变成自己要说的话;没有稿件,也要说,有内容、有感情地报。所以,我们总觉得谈话式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人类的生存状态里面,语言在生活空间里都是谈话,不是吗?也有不是谈话的,比如在劳动的协作过程当中,有了最原始的诗,有了唱,但基本形态还是说话。到现在还是这样。哪个不是说话?都是在说话,只是在不同的样式上说话。出口之前的内部的感觉必须找到说话的感觉,达到非说不可的地步,但是一出口,就不一定是日常生活说话的那种形态。(演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在说话,但是语言的样式是朗诵。非要把它变成日常生活的谈话,那就不是这种词句,而应该是“抬起脑袋看见月亮,低下脑袋想起老家”。认为这是说话。怎么能这么浅薄地理解语言?

现在我们播报新闻也是说话,但是说话它有很多的要素,内心要素是非说不可,有强烈的播讲愿望,这样的出口才有根据,才有价值,才不是无病呻吟,才不是梦呓。然后出口之后,肯定有样式,是多种多样的,因为四大样式之外,结合语境还有四大体式——高雅庄重体、平实正规体、通俗灵动体、消闲自在体。这在生活当中,应该是随处可见的事情。曾经举过例子,两人谈恋爱,女的说,“你看你老不出来,咱俩见面的时间太少了”,这不是说话吗?男的说,“你忘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朗诵?这是他对他爱人说的话。这不是非常平常的事情?为什么到我们播音中,就要严格地区分“播”和“说”?为什么?我认为,只能证明语言的一种蒙昧状态,理论、实践的蒙昧,所以我才写了一篇《语言启蒙行动宣言》,应该是启蒙的时候了。如果我们总是存在这种混沌状态,那会经不起任何挫折,更经不起任何外力的干扰。

1982年的第二次播音会议上,1986年的宁夏银川会议上,我们的两个大的全国会,都在统一着不同样式的节目,包括新闻、主持人节目等等。当时,主持人的形式出现以后,大家都在积极地研究,总觉得是我们自己分内的事情,而没有想过这是另一支队伍、别人的事情,不管是从基础理论、美学理论上,还是从语言学理论、社会学理论上,都是这个样子。为什么后来又出现了新的情况?这个历史原因比较复杂,整体上说是以阶级斗争为纲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任务转移,对市场经济开始进行认识。在这个过程里面,广播电视解放思想了,有的实事求是,有的不实事求是。

比如,广播电视的改革中心就是要突破“喉舌论”,不当“喉舌”了,行不行?于是,在主持人的理论上也出现了“你们播音员只是搞政治宣传,我们是在说自己的话”。什么观点!远离政治,还是抛弃政治?这难道仅仅是语言之争吗?类似这些东西。于是,有一些社会活动家打着“主持人”的旗号,另立山头,有些领导也尾随其后,大声疾呼“甩掉播音腔,远离播音员”。1985年简直是乌云滚滚,到1990年更是“黑云压城城欲摧”。后来,有的台领导变了,说还得和播音员学基本功。我请问谁给播音员定的位,“只能在话筒前、镜头前播报别人的稿子”?历史没有作这种定位,党中央也没有形成红头文件,历史在发展,谁不允许新闻播音员去采访、去编导?不是不允许,我想是无奈。

20世纪50年代末期,我们很多台,包括天津台在内,打破规律,播音部解散,都下到编辑部编稿、采访去。没坚持两年,又回来了。为什么?他们下去了,谁来播?有那么多人才储备吗?编稿、采访的人比他们水平高得多,而且有的人有些地方进不去啊,比如时政采访,有很多的局限。现在也是这样,主持人去采访理所当然,新闻播音员采访,绝对不行,得守住这个“摊”。这是自己的能力问题,还是自己的愿望问题?都不是。让播音员去采访,不一定差。所以我们提出“一专多能”。坚决反对“采、编、播合一”,这是一个错误的口号!一两个人可以,100个、1000个人可以,如果让整个队伍都走“采、编、播合一”的道路,就是在解构播音,是取消主义,它意味着语言质量的急遽下降。所以,播音员可以也应该去采、去编,要随遇而安。不要因为没学采,所以就这样播算了,就是你亲自去采,到话筒前播也是你主要、首要的职责。采访是深入现实生活搜集素材、提炼以后写成文字,播音员是透过文字看到大千世界,这是两个创作过程不能用前一个创作过程代替后一个创作过程,首要的还是话筒前、镜头前的工作。一天都去采访,到话筒前精疲力竭、神色苍白,唇舌无力,说话都费劲,还播什么?!这是失职!而不是增长才干。广播电视不是练习的场所,而是实战的场所。

现在这种“二元对立”正在消减。有些评奖的时候,是播音、是主持分不清楚了。早先一个获奖的节目,前半截就是播稿,后半截接了几个电话,这是什么节目?今后我们的新闻随时要和前方的记者谈话、交流问题,还有很多更新的方式;主持人节目里面也要配片。比如,赵忠祥在《人与自然》里就出了三次镜,说了六句话,大量是他配音,到底是主持人节目还是播音节目?非得划分,说不清楚!为什么?因为,到现在什么是“主持”?人们还没有形成概念。在没有形成概念之前,我出一个主意,凡是设主持人的节目,就叫主持人节目。什么是主持人?主持人节目里面的播音员就是主持人。不用管他采、编没有。受众看的是你在话筒前、镜头前的情况,不能说“这稿是我编的,我给大家播一下”,做这种声明有必要吗?这些东西都困扰着我们。很多人不理解,“由播音员转成主持人”。我还说,罗京在《新闻联播》里处于一种不可替代的地位,但是他在《当代工人》里主持,和袁隆平的对话非常精彩。非要把我们的队伍分成两半,“哼哈二将”各站一边,要么主持,要么播音,有必要吗?如果不是糊涂,就是别有用心!我们现在研究的重点不是要“二元对立”,而是要靠我们的主体怎么发展、怎么丰富。现在有的新闻播音员,离了稿不会说话,还应该练习即兴口语。有的主持人只会罗里罗嗦说两句话,让他读个信、配个片,根本不成句子,不合格。我们培养学生的时候,必须把这两点结合起来。没有或当播音员、或当主持人的这种定位的概念,这最有利于我们形成有声语言表达的典范。否则,我们的典范就出不来。我们呼吁那些有志于研究主持人的理论家,包括第一线的专家,写出一本像样子的有体系的主持人学的书来,供我们学习。24年过去了还没有出来,不是没有这个水平、精力,是因为学术路径出了问题。必须把播音和主持合到一起来,这是方向。

第三子系统,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关系系统。这个系统非常重要,它是形成东方大众传播学,或叫中国大众传播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大众传播怎么出现的?大众传播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形成的格局,可以由少数人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工具,供大家听、看人生百态、大千世界。这种科学技术手段的形成和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相联系。交通工具再发达,坐飞机到香港也得两个小时四十分钟,到乌鲁木齐得三个小时,而且去了以后,别的地方去不了。有了广播电视后,我们可以听、看其他地方的东西,看别人怎么生活,听别人有什么道理。它和人际传播有关系吗?绝对有关系。它是植根于人际传播,经过过滤和选择,把人际传播里精华的、有意义的东西收集到大众传播里来,让更多的人听,让更多的人看。

但是,当前理论界、包括传播界有一个“响亮”的口号:“大众传播人际化”。大众传播本来就是反映人际、传播人际关系的,为什么还要提这个口号?是我们的大众传播只传播神仙鬼怪,没有宣传人吗?还是只传播古代、外国,没有当下?都不是。大众传播有问题,但是主要的问题不是人际化的问题。恰恰好多问题就是因为“人际化”了,才出现问题。

比如两位嘉宾,一男一女,有妇之夫、有夫之妇,主持人问,“你们赶紧商量一下,什么时候结婚”,这不是提倡“重婚”吗?“再商量一下,什么时候生孩子”,不是违反政策吗?什么意思?人际传播里完全允许,招待会、晚会,闹一下,允许这种行为,大众传播里,绝对不允许!我们欣赏什么呢?欣赏不修边幅?欣赏生活常态?违反政策和道德,这是人际化吗?有人说,有的主持人主持时撸胳膊挽袖子,是体现一种紧迫感、新鲜感。像这样一些奇谈怪论把我们的大众传播搞糊涂了。为什么现在色情、暴力的东西如此之多?我认为,苏联的现实主义电影有无穷的魅力,为你提供了想像的空间,不是生活的原生态。二战结束了,前线的士兵回来了。未婚妻去迎接。两人在车站发现了对方,开始相向奔跑。天空正下着雨,女的打着伞。两人刚要拥抱的时候,镜头切开了。镜头移开,伞落到了地上,天上落着小雨。这多么高雅啊!为什么一定要把动物性展示得淋漓尽致?!能不能给我们启示?我们广播电视节目里面也有很多东西,可以创意,可以有新鲜的东西,为什么要把低俗的东西拿来?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绝对有联系,但是我们要选择、提升,让大众传播对每一个人的生存状态都有意义、有价值,大众传播是这样的一个传播功能。所以,大众传播里的很多失误是由于过于人际化造成的。比如,警匪片里,怎么逮犯罪嫌疑人,都描绘出来了,这恰恰提示了现实中的犯罪分子,使其反侦察的能力增强了。过分的人际化以后,就会让生活中的粗糙的、芜杂的、垃圾的东西涌入大众传播。这是人际化的一种危害,不值得提倡,现在需要“解毒”的东西很多。

我们现在大众传播里面,为什么显得色彩不够丰富?内容不够充实?这和我们整个的传播体制、机制都有很大的关系。为什么我们容易克隆人家的东西?克隆后不伦不类,虽然有的挺火,但火的价值显得单薄,这些问题都没有考虑。现在有些评论家担忧,大众传播的浅薄已经没法评论大千世界的是非了,大众传播为了迎合利润,已经开始不择手段了。这不是大众传播最要研究的问题吗?

现在有些问题已深入人心了:宿命论、拜金主义、感官刺激的问题,使人们认为广播电视就是玩弄传播、玩弄人生。但是孩子们、广大农村的人们从电视里能得到什么?现在最缺乏的是:体现时代精神不够,表达人文关怀不足。

我们现在是个什么时代?民主化的进程不断地加快脚步,三贴近、三个面向、三项教育等等,人民群众的自觉性,特别是底层群众的觉醒,这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但是现在我们的广播电视里都是豪宅,角色们打扮得特别漂亮,进出高级娱乐场所,那我们的底层的人民怎么办?谁来关心他们?谁来反映他们的生活?谁为他们呼吁?这不是广播电视的责任吗?我们的学生一进校就应该从这方面给以教育,我们将来不是冲着大款、豪宅去的,而是冲着广大的、还没有脱贫的、刚刚到小康的广大人民群众来的,为他们谋福利,为他们呼吁,让他们走向富裕。我们大众传播里面最缺乏的东西,现在反而受到了冷漠。这些问题不是我们能够解决的,但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要清楚,要给学生讲清楚。

关于“学院派”。对“学院派”有两种看法,一种是推崇,一种是否定、贬低。“学院派(不是学院主义)”也是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的。“学院派”起源于16世纪末,意大利的绘画艺术出现了巴洛克绘画、学院派绘画和现实主义绘画三个流派。学院派绘画是以卡拉齐三兄弟为创始人,严守古代和文艺复兴艺术大师的规范。所以,我们现在理解“学院派”就是规范化。但是这个学院派有很重要的贡献,它是欧洲第一所美术学院,开设了比例学、解剖学、建设学等,形成了一个严整的美术教育体系,这是它最大的贡献。它的问题是太恪守规范,把大师的作品奉为圭臬,不许越雷池一步,这是意大利学院派,绘画历史里的一个问题。我们把学院派借鉴过来,我们也要建立我们的“学院派”。

首先要保证继承传统,绝对不能割裂传统。

其次要坚持规范教育,绝对不能否定规范、随心所欲、各立门户、各行其是。我们的教材、教学计划、教学步骤、教学安排都是教学的法律,不能随意更改,可以有不同意见,但是不能否定教材,个人没有这样的权利,至少在现阶段、在当下,要维护我们教学的规范。

最后“学院派”要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更新观念,不断创新。这样的“学院派”才会有生命力,才是真正的学院派。有人说“学院派”就是保守,随便说,但是我们自己不能保守。我们要及时引进新的学科、新的前沿,融入我们的学科。继承方面,还不够,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继承得不够而不是继承得过了头。“学院派”应该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事情,千万不要作为贬义,像“播音腔”一样被否定掉。“播音腔”也有价值,我们反对的是固定腔调,或者叫八股腔,不是反对播音腔。这些方面的问题从概念到体系都要澄清。将来我们学院派的发展也会把不同的流派引入进来。比如,朗诵式的播音,谈话也可以气韵生动……千万不要用一个模子刻学生,用一种模式套学生,用一个体系束缚学生。我们主张不断地创新、发展,将来我们学院派也会有不同的学派,比如吉林学派、上海学派、南京学派等等,不同学派的林立,说明这个学科的兴盛,应该鼓励、呼唤这种学派林立的情况,使我们的教育得到大的发展。

我们这个高级讲习班主要的成功之点,不是广院的教学经验有多么的丰富,或者是如何有典型性,而是我们大家汇聚到一起,来共同探讨我们的专业教育,这一点是个里程碑。做梦都想的事情,今天终于实现了。只有大家走到一起,形成群体的合力,事业才有发展。

我曾经在我们学院的一个科研会议上发表过一个观点:这个科研里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一个是个体性,个体性太狭隘,老从自己的角度去观察事业,没有多角度、多层次地去观察我们的事业,视域受到极大的局限;还是由于有了个体性,特别是和职称、学术什么的挂上勾后,让人觉得功利性太强。功利性的危害在哪儿?过去我们播音学开会,经常出现大会形成的决议,别人优秀的作品,回到单位以后锁到自己的抽屉里,“这是我的财产”,没有形成大家的财富。这样的话,我们的事业怎么发展?一定要避免功利性,我们需要团队精神。只有形成了团队,才会有整个学科的进步、学术的发展、学术的深化,才意味着我们的事业蒸蒸日上。将来我们的播音史里,教育史这一部分,我们的这次会议恐怕会写上一章。

第二个问题,由于我们总是处于一个个体的、微观的、自发的层面,我们全国的情况,全世界的情况,甚至关照全广播电视界的情况,都显得声音极其微弱。尽管我们大声疾呼:重视我们的专业吧,这里有很多的东西是很可贵的啊,是前人的经验啊,是我们的创新啊……谁来重视?没有人倾听你的声音。为什么会这样?正是由于我们这种散漫的格局造成的。如果真的形成一支队伍、一个团队、一个军团,谁还敢轻视我们的力量,谁还不对我们另眼相看?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我兴奋于此:我们终于有了一支自己的队伍!这是可喜可贺的事情!

第三,刚才丁教授所谈的,代表了学院派的观点,我非常高兴。因为我们从来被人们看作是操作层面的工匠,我们教授学生怎么在话筒前播,掌握什么样的技巧,从来没有人说,你们要不仅仅局限在话筒前、镜头前,你们的眼界要放开,这是我们全民族的语言的事业,不得了的。这是学院在观念上对播音专业认识的一个质变。如果我们都这么看我们的专业,哪个专业、哪个学校,哪个高等、中等、小学教育都离不开我们的时候,我们的事业不是更体现它的重要性了吗?我们将来在教学当中,要时刻提醒同学们,我们不仅仅培养在话筒前的一种操作行为,而且是培养民族语言的一种典范的意识。我们都要成为有声语言的典范,谁都要向我们学习,谁都要向我们借鉴经验,这对其他学科也是一种贡献。当然,我们也会把其他学科前沿的东西吸引到我们这里来,才能走向我们的理想,否则,我们只能是闭关自守。

另外,我觉得,宣传的工作也需要一种学术的敏感。当前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育里面的学术动态、动向是什么?我们要有一种洞察力。发现了某些动向以后,就要尽自己的力量支持正确的方面,反驳那些不正确的方面,使我们的学术沿着一个健康的、合理的、科学的、正确的道路前进,我们的事业才不会走更多的弯路。

再次向各个学校、老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第二讲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

付程付程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院长,播音系主任,教育部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语言学会会员,“中国播音与主持作品奖”、“神农奖”政府奖评委。长期以来,从事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学与中国播音学理论研究工作。曾参加《中国播音学》、《广播电视语言艺术》等教育部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写作,主持多项部、校两级科研项目,出版专著《播音创作观念论》,主编《实用播音教程》,出版《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入学专业考试示范录音》,主编《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资格考试——播音主持业务大纲》,发表论文、译文40余篇,曾多次荣获国家教育部、国家广电总局、北京市、学校优秀科研、教学成果奖。曾荣获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配音解说的大型文献纪录片《大荒涅》等播音作品曾荣获“五个一工程”奖、“神农奖”政府奖。第一节定位与现状1.我国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专业与人才的专业定位

人才,一般是指德才兼备而又具有某种特长的人。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人才,是指具有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的素质而又有语言功力的人,确切地说,是在广播电视各类节目中以有声语言为主要工作手段进行节目传播的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即播音人才、播音主持人才。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专业亦即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在岗培训和学校专业教育两个途径。从实际情况看,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才历来是以在岗培训为主,学校教育为辅。各级各地电台、电视台从社会挑选、招考,在实践中培养提高,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学校专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远远满足不了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广播电视的性质一直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和重要的宣传舆论工具这一单一属性。进入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广播电视信息产业的性质进一步显现。喉舌的政治属性和信息产业的经济属性的双重属性使得广播电视对其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岗培训,边学边干,以老带新,上手较快。然而,由于专业基础和文化积淀的相对不足,往往使人才难以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和较广泛的适应性。这也是使得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人才相对于广播电视其他岗位人才,如编采人才、技术人才等,流动性和淘汰率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学校的专业教育,由于有明确的培养目标、严格的教学计划、充实的课程内容、有教师系统的讲授和辅导训练,有良好的集体学习氛围和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各种激励机制,使得培养出的人才基础扎实、学养丰厚,业务面也有相当的优势。而且随着我国迈入了21世纪信息化社会步伐的加快,广播电视对高层次语言传播人才的迫切需要,这种优势将越来越明显。2.我国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专业教育的发展和现状

新中国建立后,各地广播电台数量增加,1958年北京电视台(即现在的中央电视台)建立后,各省又开始陆续建立电视台。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而播音人才匮乏。1955年国家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播音工作会议,会议之后,各台要求培养播音员的呼声十分强烈。1959年,北京广播学院成立以后,曾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举办了四期短期播音培训班。1963年5月,北京广播学院经批准设置中文播音专业。为了尽快培养以应急需,学制定为大专,共培养了三届学生近百人。1966年“文革”开始,广播学院停办,1972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北京广播学院恢复办学。1974年播音专业恢复招生。1977年播音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1980年,播音专业从新闻系分离出来成立了播音系。1981年作为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专业,开始招收研究生。1986年国家在浙江杭州成立了浙江广播电视专科学校、设立两年制播音专业,并开始招生。1996年北京广播学院在原播音系的基础上成立了播音主持艺术学院,1998年国家进行普通高等院校学科调整,将原属新闻学类的播音专业调整到艺术学类并改名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同时,修订并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规范。1999年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作为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点的广播电视语言艺术方向,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01年播音主持艺术学院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博士点开始招收中国播音学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

改革开放20年,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猛,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作为专门培养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人才基地的北京广播学院和浙江广播电视专科学校的播音专业,其培养的语言传播人才的数量已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国内一些高校看准这一时机,相继开办同类专业。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目前开办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或方向的院校约140余所,全日制学历教育年招生数量已过万人(这其中还不包括成人和继续教育性质的学校及其招生人数)。在这些院校中,由教育部批准设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有40余所;本科层次的有60余所;双学士和硕士层次的较少,博士层次的仅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一家。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专业即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一个新生的专业,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从小到大,不断进行着调整和完善,已经发展成在国内高校中独具特色,在国际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专业。

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代表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教学经过了初创期、成型期、成熟期,至今又开始迈入新的发展期。本科四年共学习50多门课程,既包容了文科的主干课程,又加强了新闻学、文艺学的骨干课程,还设置了特色鲜明的专业课程,并做到理论与实践、大课和小课的相辅相成,突出了因材施教。教学体系的创建,融入了全体教师和广播电视一线著名播音主持艺术家的心血,是全体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长期经验的积累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材,在很少有前人成果参照的情况下,40多年来,已形成较为前沿、规范、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科学、富有特色的教学方法。以国家教委立项的《中国播音学》为标志,本专业的教材建设,已居于国内和国际领先地位。

2003年12月,在北京广播学院举行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创建40周年的庆祝活动,同时召开了全国高校首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与人才培养研讨会。全国30多所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代表参加了庆典和研讨会。与会代表倡议成立全国高校播音与主持专业教育学会。2004年7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正式批准成立中国高教学会播音与主持教育专业委员会(筹)。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同时举办了首届全国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高级师资讲习班。2005年6月,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中国高教学会播音与主持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成立大会。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学会的建立标志着专业教育进入了一个良性竞争、规范发展的新阶段。第二节人才培养规律1.语言传播人才培养具有特殊性

播音与主持工作,是广播电视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编播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运用有声语言(包括副语言)把节目直接传达给受众,其工作质量高低成为传播效果优劣的关键。

从事播音与主持工作的语言传播人才是在话筒前或镜头前进行播音创作的新闻工作者。他们作为电台、电视台和节目创制集体的代表,“出声露面”为广大受众服务。他们既是党的宣传员、党和政府的喉舌,又是人民群众的服务员。因此,他们必须首先具备所有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理论素质。语言传播专业教育教学以“育人为本”,引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树立无产阶级新闻观,是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首要工作。

语言传播工作者是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进行工作的,离不开有声语言艺术的特点。广播中,要以声达意传情、有感而发,有动于衷,声情并茂;电视中,要形神兼备、声画和谐、有的放矢。有稿播音主持要锦上添花,无稿播音主持要出口成章。传播的语言既要达意,更要传情,还要富于美感,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音声性、艺术性是有声语言传播的重要特征。训练学生有声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现能力是语言传播教学的主要任务。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不是一种“简单、纯粹的意思的沟通和传递”,而是一种创作、创造性的劳动。它既不是机械地“照本宣科”,也不是随心所欲地胡聊乱侃。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有声语言,应该是有目的、有内容、有感情、有对象的播音主持作品。在有声语言的创作中应融会和体现着创作主体的创作理想、创作态度、创作道路、创作方法、创作原则。有着区别于其他传播环节、其他语言艺术的独特的创作规律。而正是所有这些才逐渐构建了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理论体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语言传播专业教育不是技术教育。尽管它要教给学生播音和节目主持的基本能力,如何准备创作依据,如何调动感情,如何运用表达技巧,如何播新闻,如何主持访谈……“这一切都只不过在使学生了解媒体,使其在实际运作时更加善用而已”。语言传播专业教育,特别是高层次的语言传播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和造就出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全人格,具有有声语言传播造诣,同时又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和专业艺术评价系统完备的媒介人和有声语言的创造者,而不是单纯的“播音匠”。有声语言传播者要能够做到驾驭技术与技能、技巧,而不被其所驾驭。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教育在技能学习之外,更要研究理论,从而构建起一套严谨的理论体系,才能在高等学术殿堂中确立其应有的地位。2.语言功力的培养具有艰巨性

广播电视传播,不同于报刊的文字传播,传播者有声语言的质量,直接影响信息的准确度、清晰度、密集度,直接影响传播内容的深刻程度和丰富程度,甚至可以直接影响舆论导向和节目的品位,而有声语言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创作主体的语言功力。

语言功力指语言的功底和能力,一方面,是接收、判别和储存语言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加工、深化和驾驭、发出语言信息的能力。二者的核心是语感。观察力、理解力、感受力、表现力、调控力等,这些都是语言造诣和语言功力的体现。语言功力是每一个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工作者所必需具备的特殊能力。而语言功力的培养,是相当艰巨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语言的本质和功能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语言不仅是人思维的工具和交际的工具,同时又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显现,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接受文化的培育和熏陶的过程,其中语言的作用是巨大的。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以“明晰”为核心,辐射到两个层面上发挥其社会功能。第一个层面是“规范”层面:广播电视传播的语言必须规范,应成为国家标准和全民学习的样板;第二个层面是美感层面:广播电视语言传播,要崇尚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气派,从内容到形式都要走民族化的道路,要讲求风格美、意境美、韵律美,使人感到悦耳动听、赏心悦目,从而给人以美感享受,有益于提高全民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鉴赏力。

这样的语言和语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掌握和获得的。它既需要文化的积聚和涵养,又需要大量的、长期的、有时甚至是枯燥的、艰苦的训练和实践。语言功力的锤炼与磨砺过程,有其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和反复性。因此,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人才的培养,在格外重视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还要重点锤炼与磨砺学生的语言功力。专业教学要根据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制定切实可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案;学生要根据教学要求和个人存在的主要矛盾,明确努力方向,落实训练要点。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语言功力才能有明显的进步。

在教学中,应启发引导学生端正对语言功力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分析鉴别能力,增强他们抵制错误思潮的能力,使他们打破狭隘眼界,克服崇洋媚外的殖民地文化心态的影响,消除浮躁的通病,防止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侵蚀,踏踏实实地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和人民广播的优良传统,立足国情,借鉴国外、域外的先进经验,充分认识祖国语言的准确、优美、丰富、精妙,提倡先当好人再当能人、名人。要使学生认识到,广播电视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岗位,虽然是名人的岗位,却也是人才激烈竞争的场所,不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不勤学苦练,不强化语言功力,总要被淘汰。

新闻性节目是广播电视的主干,提高新闻性节目的播音质量,是播音主持创作中最难掌握、最显功力的课题,也是播音主持专业学习的重点之一。新闻性节目的播音,要在掌握播音语言特点的基础上,达到“字正腔圆、节奏明快、语言畅达、新鲜感强”的基本要求。语言功力不足,是不能很好地完成新闻性节目的播出任务的。应采取“广播电视并重,消息播报、新闻评论、现场采访、现场报道等全面训练”的方法,强化学生的新闻敏感和语言功力,使新闻性节目的播音主持成为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强项。知识服务类、教育欣赏类、综艺娱乐类节目,也应在把握节目性质、任务和制作过程等方面使学生开阔眼界、学习精品、独立思考、各展所长。3.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是成才的关键

文化的最终沉淀是人格。人才培养,说到底是素质的培养。高等教育中的素质教育重点是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而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人才的培养必须是整体性、综合性的全面培养。只有在素质培养的基础上、过程中,才有专业培养。对于语言传播人才培养来说,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人才的质量。语言传播专业的“基本功”,就包括思想基本功、文化基本功、业务基本功三个方面。

综合素质的培养,一方面要通过各门基础课的教学来实现;另一方面,要贯穿到专业教学的全过程中。中国传统教育比较强调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能够保证大面积的教育质量,比较强调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但是,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是我们教育的缺陷。工业经济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是在工业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下工作人员按照规定程序,依照规范化的要求进行工作,就算是一个合格的工作者。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这样做就不算一个合格的工作者。他要有革新、有自己的创造,不断突破原有的程序。因此,语言传播专业教学应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与能力结合,共性与个性结合,并在教学相长中启发、诱导和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个性发展开辟广阔的天地。这样,通过专业学习,学生的深入理解能力、精细的观察能力、敏锐的反应能力、知识的整合能力、迅捷的捕捉能力、灵动的表述能力、规范的表达能力、智能的结构能力、现场的驾驭能力、心理的承受能力、行为的自律能力、广泛的适应能力都将得到全面的开发与提高。

由此可见,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教育既不是孤立的单科教育,也不是呆板僵化的教育,语言传播者面对芸芸众生的复杂人群,他必须有精湛的人文素养,也要有广博的社会科学背景,否则,“就必然只是一个技术员,而不了解如何善尽社会公器的职责”。4.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教育是高投入教育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教育不是廉价教育,它需要有足够的视听录播演摄控设备和演播场地作为教学的基本条件,来保证学生在话筒前、镜头前,在近似真实的播音、主持环境中进行训练和实践,才能实现教学的目的与要求。这些都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在国家1993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播音专业都是带“*”号的专业,即由教育部审批的一般控制设置的专业,其中的一个基本考虑就是其专业教学的特殊性和高投入性。国家关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专业规范中,对专业教学所需要的设备、场地及师资等条件都做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因此,那种把语言传播教育当作一般的文科教育,以为只要一位教师在讲台上讲授,似乎就可以培养出优秀的语言传播人才的想法和认识,实在是误解了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教育的本质。克隆式的教育,已经不合时代的要求;因陋就简式的教育,只有误人子弟。有心办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专业的教育者,必须在资金、设备、场地乃至师资等的投入上力求充裕,因为廉价教育不可能培养出一流的面向21世纪的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人才。5.小结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专业人才,从专业特点看,具有双重属性:既要完成新闻类节目这一主干所包含的各种播出任务,又要完成教育类、服务类、欣赏类、综艺类节目所包含的各种播出任务。既需要具备新闻工作者的素质,又需要深厚的语言艺术表达的功力。既需要有先天的声音、口腔构造及感受力、表现力、形象、气质等诸多条件,又需要有科学文化、外语、话筒前与镜头前的良好心态和多样化表达技巧的全方位学习与训练。因此,他们属于具有新闻工作者和艺术工作者双重身份的综合型人才。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人才即播音主持专业人才,既不同于记者、编辑、录音、摄像、翻译,又不同于编剧、导演、演员。在经过选拔之后,必须经过科学的大运动量的长期训练,以调整、优化其播音主持方面的语言功力、艺术功底和审美体验。由于全部节目、栏目都以有声语言为主干或主线,由于广播要达到悦耳动听、声情并茂,电视要赏心悦目、形神兼备;由于语言反映着历史文化的积淀,映照着当代文化的拓展,表露着民族文化的特色,显现着国家文化的水准;由于广播电视进入了千家万户,成为社会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本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扩大知识面、拓宽专业面,强化语言功力,提高综合素质,实现“一专多能”。第三节 21世纪对广播电视语言

传播专业教育的要求21世纪是信息世纪,是教育的世纪,是美学的世纪,是中国实现全面现代化的世纪,是一个更加充满生机活力和希望的世纪。全球化标志着人类社会生活正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全方位的沟通、联系、相互影响的客观历史进程和趋势。

处于世纪之交的中国广播电视事业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广播电视队伍不断壮大,广播电视设备不断更新,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能力和质量显著提高。广播电视作为一种深受亿万受众欢迎的传播媒介,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对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品位要求越来越高。广播电视节目质量同人才质量是成正比的,高质量的人才是制作高质量节目的基本条件。有一流的人才,才能有一流的节目。21世纪,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前景更加诱人,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广播电视要在世界竞争中取胜,就要特别注重广播电视优秀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目前,广播电视人才,特别是语言传播人才的素质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广播电视发展的需要,许多电台、电视台已从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节目质量来源于人才质量”,电台、电视台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靠广播电视人才素质的提高。所以,发展广播电视高等教育,培养各类优秀人才是使广播电视事业繁荣昌盛的根本保证。

随着我国各项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等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教育也必须深化改革,在总结以往教育和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经济以及广播电视及语言传播发展的要求,在广播电视语言传播高级人才培养方面,要更加注重拓宽口径和知识面,加强基础理论的培育,强化和拓展实际能力,以迎接21世纪广播电视所面临的挑战。1.世纪之交的挑战与发展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广播电视的改革和发展又处在一个关键时刻。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在加快步伐,广播电视也同样面临这种改革。在未来信息社会中,广播电视仍将占有很大的优势,它既是信息的生产业,又是信息的传输业,同时还是信息的服务业。广播电视节目既是精神产品,又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一种可以出售的特殊精神产品。广播电视频道,既是节目传播的渠道,同时也是一种可以增值的资源。广播电视事业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和舆论宣传机关,同时又是可以按照市场运营机制和规则来经营的产业。世纪之交,广播电视面临着诸多挑战:

第一,是激烈竞争的挑战。从境内而言,一是台与台之间的竞争和台内各节目部门之间的竞争;二是广播与电视之间的竞争;三是其他媒体与广播电视的竞争;四是广播电视传播与网络传播的竞争。

第二,是广播电视受众对节目要求不断提高的挑战。其表现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要求节目的高品位;二是要求节目的多样化。

第三,是广播电视运营机制的挑战。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步伐的加快,电台、电视台必将走进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并且逐步压缩财政拨款。为赢得市场竞争,节目制作成本控制越来越严格,员工待遇要求越来越高,新的运营机制还不完善。

第四,是境外广播电视的挑战。境外广播电视的竞争已从“无线广播”全面进入卫星广播。随着中国加入WTO,境外广播电视节目输入的渠道会更加畅通。

第五,是科技进步的挑战。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对广播电视正在产生深刻的影响,一方面,网络传播正以前所未有的迅猛方式影响着人类的传播,冲击着广播电视。另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广播电视设备更新换代加快:天上卫星传送,地面有线电视网覆盖,将成为21世纪电视广播的主要模式。高清晰度电视(HKTV)将逐渐取代现行电视,广播电视实现计算机化、多功能化,这些都将影响电台、电视台的系统结构和节目的传播。

第六,是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已有的知识面临挑战。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不但要及时、准确地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且要不断充实新的知识。

以上广播电视在世纪之交的变化和所遇到的挑战,都将极大地影响到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发展与变革。据有关专家预测,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即播音与主持艺术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①时代特征与中国特色的统一;②“传”与“受”这一播音与主持艺术的基本矛盾没有变;③“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界线缩小,趋于融合;④播音员、节目主持人部分脱离媒体,出现“制播分离”或部分“制播分离”现象;⑤播音员、节目主持人职业化程度加强;⑥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管理的专业化、制度化程度提高;⑦所有媒体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同站在一个起跑线上;⑧在一段时间内,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更换会更为频繁,而媒体对人员的需求的增长速度会放慢;⑨播音主持人员的素质会更高;⑩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的属性呈现多质性,播音主持艺术学科的知识构成呈现复合型;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的观念将更加开放,创作状态更为主动、创作手段更为丰富、语言表达更加多样、副语言应用范围更广、创作分类的划分更细;创作主体知识面加宽,技术含量增多,素质能力增强;播音创作依据、节目、稿件、画面、音响等要素,都在发生着不同层次的变化,节目的中心地位日益显现。受众素质日益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受众的主动性、选择性增强。2.新世纪对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人才的要求

21世纪是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经济形态的世纪。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新技术革命的作用和影响,使得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知识经济对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是:

①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品质和道德素质;

②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③具有更坚实和宽广的理论知识基础并能追踪驾驭新学科领域和高技术的发展;

④具有综合、系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更强的实践能力;

⑤必须是一专多能、善于沟通与交流;

⑥必须是学识广博的复合型人才。

具体到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即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来说,21世纪,知识经济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提出了什么要求呢?

①广博、坚实的社会人文科学知识的基础;

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一专多能;

③良好的新闻工作者素质、较强的社会交际能力;

④具有时代特征的思想观念、较强的创新能力;

⑤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伦理观念;

⑥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

⑦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⑧勤学苦练、求真务实、积极进取的学风

⑨较强的集体观念与合作能力;

⑩良好的艺术修养和较强的艺术表现力;

信息传播高科技手段的应用能力;

使用外语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3.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教育改革的思路

进入21世纪,教育将会面临深刻的变革。21世纪是教育的世纪,是终身教育的世纪,这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共识。1998年在巴黎召开了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大会通过了世界高等教育宣言。宣言的序言里这样说道:“人类正走向知识社会,高等教育正面临巨大挑战,必须要求它进行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最彻底的变革和革新。”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教育要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培养适应21世纪广播电视事业需要的合格人才,关键在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基础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改革与发展结合,以改革促进发展,以改革促进提高,增进办学效益,培养多规格人才。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专业创建40多年来,其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几经调整,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进,教育教学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为我国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事业培养了一大批播音与节目主持人才,也出了一批理论成果与教材成果。专业教育的发展,总体来说是良好的。但是,由于广播电视的传播手段、传播方式、节目样式,以及受众需求处在不断变化之中,而教学体系的更新相对滞后,特别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21世纪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使得本专业人才培养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都满足不了广播电视发展的要求,尤其在人才的创新能力,人才规格的高层次和多样化方面,差距较大。

第二,毕业生基础相对薄弱,知识面偏窄,后劲不足,尤其是新闻素质的培养急需加强。部分毕业生专业技能的适应性不强,特别是对节目整体驾驭能力不够,缺乏根据节目性质和任务进行自我调整的能力。

第三,课程设置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人才不相适应,具体表现在:①课程结构不合理,专业课偏多,文化素质课少;技能课多,理论素养课少。②一些课程内容陈旧、重复,使得学生兴趣不浓。③总体上课时偏多,且课时利用率不高。④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大体上是动口多,动脑、动手少;广播训练多、电视上镜少;有稿播音实践多,节目主持实践少。这种状况不利于学生多种素质和能力的养成。⑤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材有的沿用十几年来未作更新,部分教材内容落后于广播电视的发展。

第四,教学方式主要是“单向式”、“灌输式”,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动力不足。教学强调统一规格、统一要求、统一进度、统一内容多,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教学不够,因材施教没有很好地落到实处,不利于学生专业个性的培养。

第五,面对学生多、专业教师少,师生比例失调,专业教学场地、设备不足的新情况,教学手段、方式的改进、办学条件的完善相对滞后。

第六,人才培养的层次区分不明显,本科与大专、双学位、研究生在专业教学上的区别不大,还没有完全形成各自的体系。

第七,办学规模较小,还没有形成全国范围的教学与学科群,培养的人才数量与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实际需要缺口较大,难以满足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需要。

第八,专业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欠丰厚,实践能力与一线要求有一定差距。

有鉴于此,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专业教育必须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站在“三个面向”的高度,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行深化改革,以实现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人才培养的优化。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论断,是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深刻地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和规律,精辟地阐述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他提出的“三个面向”的论断,是我国跨世纪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战略指针,也是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专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坚持“三个面向”为指导,就要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主动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人才的需要;就要开阔视野,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面向未来广播电视的发展,为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多做贡献;就要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动向和趋势,走改革创新之路,建立面向21世纪的现代教育体系。

江泽民同志指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露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着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这是对跨世纪时代特征的科学概括。它使我们在制订面向21世纪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能够站在时代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到加快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对于实现现代化和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和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一直是非常重视的。在第二次全教会就明确提出适度发展高等教育,党的十五大提出稳步发展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第三次全教会又提出了积极发展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改革要积极贯彻和体现高等教育的发展方针,并适应这一方针和形势的发展变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总体思路归纳起来有三条: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改革是先导。其中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专业教育的改革要根据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和21世纪对广播电视人才和语言传播人才的要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更新思想观念,拓宽专业口径,改革内容方法,加强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教改的思路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第一,以灵活多样的办学体制取代过去较为单一刻板的办学体制,允许多种形式的办学体制存在和发展。

第二,转变半封闭办学模式为全方位开放的办学模式。不仅要在国内对社会开放,使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与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和广播电视一线建立经常密切联系,还要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教学与学科群体,同时要向世界开放,广泛开展国际、地区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的合作。

第三,从单一的业务型人才培养转向综合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不能只强调本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在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管理科学上的培养。今后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也要具备组织、公关与经营管理能力。因此,必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第四,从专业化的窄口径培养向多适应性的宽口径培养。打破过去专业划分过细、业务范围较窄,以至学生学习的内容受到很大限制的状况。

第五,从标准化的统一模式培养向多样化模式培养。改变过去对学生不论基础、智商、兴趣、爱好如何,都按统一内容与方法培养的方法做法,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的学生给以不同的培养,同一个专业的学生也可形成不同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特点,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本专业人才多样化的需要。

第六,教学重点从知识的传授转向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从注入式转向启发式、交互式、讨论式、自主式。过去大学教学活动的重点在于传授知识,教学方法主要是注入式,这样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大量知识,而不能主动地获取知识。广播电视语言传播高等教育要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教学方法必须向启发式、交互式、讨论式、自主式转变。

第七,从一次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化。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教育不仅是职前求职教育的场所,教育的对象也不应限于求职的青年学生。变有限的年限教育为终身教育,这是21世纪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加快了知识老化、更新的速度。现代教育对任何人都不可能一次完成,还必须终身不断地补充与更新。因此,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教育必须从在校时的教育和毕业后的继续教育的总体上考虑人才的培养。

第八,教学改革注意把握两个原则:一是创新与继承相结合。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二是拓宽口径与保持优势结合。既要根据形势的发展要求大胆开拓创新,又要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保持专业特色。第四节 面向21世纪广播电视

语言传播人才培养模式21世纪广播电视事业和语言传播面临新的挑战,为了适应并赢得挑战,促进广播电视传播事业的发展,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人才的培养是关键,因此,建立完善的面向21世纪的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人才培养模式指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思想观念、手段方式。传统的培养模式造成专业口径过窄,人才类型和能力单一,不能很好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需求。因此,教改的目标就是要拓宽专业口径,调整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构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1.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观念的更新是改革的先导。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人才培养和专业教育应在以下诸方面进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

第一,对于学生的培养,要转变狭窄的“对口”观念。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要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

第二,要确定本专业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应特别强调重视政治、文化基础课的教学。专业课教学中,也要渗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解决好毕业生全面适应能力不足的问题。

第三,要明确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技能。教师首先要教学生怎样做人;其次是教学生怎样思考问题;第三才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

第四,要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全面开发学生的潜质,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第五,要深化对“一专多能”的认识。“一专”要精深,这是立足之本,又是竞争优势所在。“多能”不仅仅指能采访、会编辑、善策划,也包括专业上的多种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增强毕业生对实际工作的适应能力。

第六,要确立传播意识和“节目整体”意识,引导学生了解、参与节目生产过程,并从节目出发学习专业技能。

第七,要改变沿用多年的“单向式”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采取“互动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逐步改进完善教学手段,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率。

第八,要强调语言功力培养的长期性、艰巨性,注意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多样性,进行科学化、大运动量的强化训练。要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训练方法和完善的设备条件。

第九,要改变多年来“吃大锅饭”的老办法,注意选拔培养尖子生,为他们尽快成材、脱颖而出创造有利条件。尖子生是在教学实践中涌现的德才兼备、专业优秀、有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的学生。尖子生是一个动态概念,尖子生的选拔应该滚动实施。

第十,要改变“齐步走”的培养模式,在重视“因材施教”的同时,要更加注意学生创作个性的培养,使人才规格更具多样性。

第十一,必须十分重视“学风”问题。要大力提倡苦学深钻、勤学苦练,克服浮躁的学习心态、敷衍塞责的学习风气和自我感觉良好的懒散心理,从而树立求真务实的学风。

第十二,思想政治工作要全方位渗透,密切结合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生活实际,加强针对性。由于本专业学生未来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因此,在政治素质、思想水平、道德修养等方面应有更高的要求。2.优化专业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

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和教改的核心,它包括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定位、培养要求、课程设置、教学进程、教学方式等主要内容,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和蓝图。(1)原则与依据

编制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专业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的原则和依据是:

第一,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学计划必须符合党的教育方针,体现“三个面向”的基本要求;

第二,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计划,必须符合国家高等教育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专业规范的要求;

第三,必须保持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特殊性和学科独立性;

第四,保证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完整性、系统性、稳定性、针对性和一定的灵活性;

第五,处理好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第六,努力解决好理论传授与技能、技巧训练,知识获得与能力养成的矛盾;

第七,解决好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的矛盾,科学设置课程内容、合理分配课时,做到总量不突破,兼顾基础课与专业课,学时和课程门数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学期递减;

第八,在优化专业知识、能力结构的同时,拓宽口径,增强相邻、相关学科的知识、能力。新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应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知识结构:①稳定的和必需的基础知识;②本专业知识;③相临及相关专业的必要知识;④必需的自然科学知识。

通过制定面向21世纪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要达到以下目的:

第一,明确面向21世纪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的定位;

第二,优化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第三,尽量缩小人才培养与人才需要的差距,人才的培养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的人才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第四,优化知识结构,强化综合素质,提高理论素养,强化专业基本功,增强人才在未来发展中的适应能力;

第五,有利于培养人才的专业个性,突出特色,以播为主,一专多能,注重人才能力的培养;

第六,体现专业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研究的新成果;

第七,有利于完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第八,有利于完善教材体系和提高师资队伍总体水平。(2)目标与要求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语言文学以及艺术、美学等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其他传媒机构和单位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工作以及新闻报道、节目制作工作的复合型新闻传播学及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是能够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的人才;培养规格是“高级专门人才”。这是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基本定位。培养目标体现了人才培养质的规定性,培养规格则体现了人才培养层次性的要求。

播音与节目主持能力是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人才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这一培养目标的定位体现了本专业与其他专业的本质区别,表明了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专业的学科独立性。“高级专门人才”的定位既体现了本专业人才高规格的要求: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播音员、主持人上岗的暂行规定》第二章第六条规定,“县级以上电台、电视台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必须具有大专以上(含大专)的学历”,同时又表明了人才的层次性。高级的下限是大专层次,上限是研究生层次,中层是本科层次。大专层次还可分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层次和专科层次(播音与节目主持大专、成人大专、函授大专);本科层次又分为专业本科、续本科、双学士本科;研究生层次又有研修生、硕士学位研究生、博士学位研究生之分。本科是专业教育的核心层次,也是专业教育的基础。本科专业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专业的生存与发展。通过四年本科教育,本专业培养的人才要基本实现以下培养要求:

第一,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和日常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具有正确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荣誉感,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作为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所应具备的基本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同时,广播电视工作分工较细、协作性强,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较强的集体观念、协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第二,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国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学、中国播音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与本专业有关的哲学、政治、经济、社会、法律、心理、美学、艺术等多学科的知识,受到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语言表达、节目主持艺术、文艺作品演播、演讲与论辩及新闻采编、节目制作的基本训练,获得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的基本能力,具备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的基本业务素质,在政治、思想、文化、业务等多个方面具有较高的素质和扎实的功底,能够适应多种广播电视节目内容与形态的要求。

第三,创新能力。对于播音与主持语言传播人才来说,创新能力主要表现为其基本的播音与节目主持素质、能力的多样性和较强的适应性。一方面,语言传播人才除了能胜任一般性稿件和节目的播音和主持,也应具有文艺作品演播(文学作品演播、影视片配音等)的基本能力和具有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节目策划、编辑制作的初步能力,还要具备运用外语和计算机工作的初步能力,具有科学研究和社会工作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欣赏品位越来越高,广播电视节目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内容和形式不断变化,语言传播人才的创新能力还表现在对稿件表达的灵活处理、对节目的巧妙设计、对节目选题的独到的把握和有声语言表达和节目主持样式的富于变化上。

第四,个性鲜明。个性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表现在气质、性格、智力、意志、情感、兴趣等方面。一个出色的播音员、主持人吸引受众的独特魅力,往往体现在他的个性风格之中。当然,只有个性风格与节目的宗旨、特色融为一体,才能得到受众的认可。

第五,“以播为主,一专多能”。这是宽口径培养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人才的需要,能够扩大和增强本专业人才的适应性,既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又与其他专业相通。“以播为主”要求本专业人才培养要以人才实际的播音与节目主持的能力和素质培养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一专多能”就要求学生不仅专业要学得精深,还要学好政治、外语以及各门文化课。同时,要兼通广播电视传播中其他环节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在课程设置上,把采访、编辑、节目制作、化妆、灯光等列为本专业的必修课,让学生开阔眼界,多学本领。但是,需要注意和指出的是,强调综合素质的能力,并不意味着知识、能力的简单的累积和相加,而是要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获得,最终获得创造和创新的能力素质,获得专业素质、能力广泛的适应性。“综合就是创造,这是创造条件的一条基本原理”。“多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专”的才能。因此,强调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强调培养“复合型”人才,并不意味着丧失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身的独立性,而是要使较宽的知识结构与精深的专业达到统一。“一专”要“精”,“多能”要“通”。在专业方面,也要“一专多能”,长于新闻播音,也能主持节目;长于主持节目,也能报告新闻。所以,“以播为主,一专多能”既是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的、基本的要求,也是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原则。(3)特点与结构

原有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知识结构的要求,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专业教育应根据语言传播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

广播电视的播音员和主持人的专业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播音员、主持人首先是新闻工作者,需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鲜明的党性原则,需要有广博的知识、扎实的文化功底和敏锐的新闻洞察力;

第二,播音员、主持人又是语言工作者,要有深厚的语言表达功力,“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

第三,播音员、主持人还应有良好的艺术修养,要能够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潜能和创造力;

第四,播音员、主持人要能够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给媒体传播和制作技术带来的全方位的变革(如卫星传输、视频音频工作站、数字化技术、网络新闻传播等)。

基于上述专业特点,本专业课程结构调整遵循的原则是:广播、电视并重,既能播音,又会主持;既有系统的理论学习,又有大量的业务训练;既重视课堂教学质量,又积极开展一线实践活动;既要打好坚实的文化基础,又要发挥专业优势。

本专业主干课程为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播音学。课程结构为:

第一,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想道德教育、外语和计算机应用等课程;

第二,学科基础课: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拓宽知识面,解决后劲不足问题;

第三,专业基础课:新闻专业基础——培养新闻工作者必备的专业素质;播音专业基础——训练语言发音、发声和表达基本功;

第四,专业课:结合广播电视节目形态进行的语言传播知识、技能的学习、训练,注意突出业务特点,发挥专业优势,培养优质人才;

第五,选修课:注重各方面修养的提高、兴趣及特长的强化,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和专业素质的广泛适应性。

为提高学生的新闻素质和时事、政策水平,在高年级还要设有时事政策讲座。3.明确人才选拔的业务标准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人才的选拔在专业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人才培养的第一步。在入学之前,通过专业测试检验考生的专业潜质,这项工作进行的如何,直接关系到语言传播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语言传播教育的成败。因此,明确语言传播人才选拔的业务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人才选拔总的原则概括起来是七个字:“有声、上像、内涵深”。有声,包括语音面貌、声音条件、感受与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上像,包括形象、气质、上镜、身材、身高等方面的要求;内涵深,包括综合文化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具体说来,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人才选拔的业务标准有以下五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标准、规范的普通话语音。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培养的是普通话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广播电视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普通话语音对全社会来讲,具有重要的标志作用、示范作用、导向作用、规范作用、传播作用和审美作用。按国家有关规定,“县级以上(含县级)广播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应达到一级水平(此要求列入原广播电影电视部部颁岗位规范,逐步实行持普通话等级合格证书上岗)”。国家将普通话水平分为三级,一级是最高的一级。其具体要求是:“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汇、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因此,报考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考生的普通话语音应该是标准的、规范的。

第二,清晰的口齿和圆润的嗓音条件。

有声语言是广播电视传播的重要媒介,也是播音员、节目主持人主要的工作手段。因此,报考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考生具备清晰的口齿和圆润的嗓音条件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清晰的口齿包括发音器官的健康、正常和有效,如唇、舌、齿等运用的准确、灵活、有力;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的到位、正确;发音咬字不含混、不脱漏、不吃字等。圆润的嗓音,包括音质悦耳且有一定的明亮度和声音弹性,有较自如的气息状态,包括声音不干、不涩、不沙、不哑、不噪、不弱等要求。

第三,较好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

考生应具备透过文字语言表面感悟文字语言深层意韵的能力,对所播和所说的内容都应做到有感而发,情动于衷,声情并茂地表达,使朗读、朗诵、评述、主持都能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感、言之有序、言之有色、言之有味,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第四,较敏锐的思维能力与灵活应变能力。

通过考试,还要考察考生的思维品质与应变能力。如,在短时间内迅速理解并驾驭文字语言的能力(指定稿件朗读);在短时间内迅速组织语言,构成腹稿、提纲,并状态自如地加以表达的能力(即兴评述);在短时间内改编文字稿件并用口语加以生动表达的能力(改编主持);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回答主考的提问和灵活应变的能力以及强行记忆的能力,等等。

第五,较好的形象、气质条件和综合文化素质。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是未来的广播电视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社会公众形象。特别是电视播音工作者,其容貌、形象、气质、身材等因素就更为重要。因此,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对考生形象、气质等条件的要求相对也要高一些。形象的基本要求是五官端正并上像;气质的基本要求是不俗。整体形象上具备大气、正气、灵气、雅气,要落落大方,有亲和力。总之,通过各项考试主要是考察考生是否具备较出色的综合文化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专业潜质及可塑性。4.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

教师,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要培养面向21世纪的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人才,必须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专业实践性强,专业理论涉及新闻、语言、艺术等多学科的特点,对教师也有与其他专业不同的要求。

本专业教师应有较强的实践经验,有从事播音和节目主持的经验。教师缺少实践经验,就难以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示范演示,帮助学生改正。

本专业教师还应有较为丰富的多学科理论知识和较为丰富的社会生活常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中常会涉及到与之相连的新闻、语言、文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内容,有些学生产生的学习问题还与社会生活经验有关。教师应当具有这些相关学科知识和社会生活常识,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师还应具有科学组织和实施教学的能力。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应当从稳定教师队伍,提高现有教师教学、科研水平,补充新教师、利用社会资源办学和加强理论教材建设四方面入手。(1)稳定教师队伍

建立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正常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师与在广播电台、电视台从事播音主持工作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相比,在社会地位、工作条件及报酬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一线工作对专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具有很强的诱惑力。一些青年教师到一线工作后成为名播音员和名节目主持人的示范效应也促使一些留校青年教师不安心于教学工作。稳定教师队伍,尤其是稳定有发展前途的青年教师队伍关系着本专业生存,可采取以下措施:①增加收入,缩小与一线报酬差距;②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青年教师发挥才智;③大胆使用、及时提拔青年教师;④运用契约手段,稳定教师思想;⑤为青年教师科研、进修、攻读学位创造方便条件。(2)提高现有教师教学、科研水平

国内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猛,新技术手段不断产生,广播电视播音和节目主持的样式在不断翻新。为满足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的需要,教师应当熟悉新情况,改进教学方法,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回答教学和一线工作的问题。具体方法如下:①组织定期专题业务讨论会;②多学科补充知识;③请老教师传播教学中的诀窍;④提供必要的研究手段;⑤鼓励使用新的教学方法;⑥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⑦组织教师到外校、外专业进修。(3)充实和加强教师队伍

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中,要不断补充新教师。新教师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自己培养,二是来自播音主持一线。另外,利用部分在职优秀的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做兼职教师,也是补充专业教师的方法。(4)加强理论和教材建设

大学是教学基地,也是科学研究的基地。理论建设和教材建设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教师队伍的质量。因此,要建立奖励、激励机制,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科研和教材建设。要结合第一线的新情况、新问题和不断变化的工作实际,有计划地编写出版一批高质量的专业教材,通过科研和教材建设,锻炼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促进教学的深入与发展。5.建立人才继续教育的机制

21世纪是教育的世纪,是终身教育的世纪,是终身学习的世纪。学校教育,只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阶段。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和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了。有专家分析,“大学阶段获得的知识,在毕业后五至十年内即有50%的知识老化。还有学者分析,当今社会,知识更新的周期是五年到七年。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预言,未来十年的变化要超过过去50年。新世纪科技变化、经济变化和社会变化的速度超过以往,在这样一种迅速变化的环境里生活的人,没有不断充实的新的素质就适应不了这种环境。因此,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即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大学高等教育,要为社会构建一个终身学习的体系,不仅是培养青年这一代,还应加强继续教育,为一个人的终身教育提供服务。同时,随着教育进一步社会化,教育将面向社会更加开放,教育和社会越来越处于一种沟通,甚至是融合的趋势。对于大学来讲,为社会提供更加广泛服务的功能日渐突出。这种服务,不仅是培养人才,而且包括直接的知识贡献。这种服务,这种沟通关系,无论是对社会的发展、对学校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教育的功能也要发生变化。在努力做好校内专科、本科、研究生专业教育工作的同时,一方面,要为业内专业人员提供继续教育的服务;另一方面,要为社会提供更广泛的继续教育的服务。

为业内人员提供的继续教育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1)岗位培训

岗位培训是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岗前培训;一种是在岗培训。岗前培训的对象是刚从大专院校毕业,即将走上播音与节目主持岗位的人员。这种培训的内容包括认识媒体的性质和功能,学习有关政策、法规和各种规章制度,熟悉媒体的环境及工作流程。非语言传播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还要着重学习有关语言传播基本理论和技能。在岗培训,是指每隔一段时间,媒体对在岗专业人员进行的学习培训,如北京电视台,每年都抽出专门时间办培训班,轮训全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届时请来学者专家讲形势政策,介绍广播电视传播的动态和播音、节目主持理论研究、学术新的成果,分析、讲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业务和节目。这种培训方式对从业人员的业务提高帮助很大。(2)入校学习

在岗位上工作了一段时间,很多播音工作者都有一种“被淘空感”,特别是做节目主持人的从业人员,这种感觉尤为强烈。短期的在岗培训已不能解决“能源”补充的问题,这时就需要重返学校进行“充电”。“充电”的方式主要有:①在职进修,或短期离岗,集中学习;或边工作,边学习。②脱产学习,在一至两年时间里,脱离工作岗位,或考入学历班级,系统学习;或不拿学历,专事业务、文化提高。③攻读学位,考入硕士或博士研究生系列,系统学习深造,为未来发展打下更加坚实、丰厚的基础。(3)函授教育

或因工作脱离不开,或由于与院校分属两地,平时以自学为主,隔一段时间集中到学校面授数日,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重点解决平日学习、工作中的问题。在这方面,北京广播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与播音主持艺术学院联办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函授教育已取得初步成效。

为社会继续教育提供服务可通过“请进来”、“走出去”、“联合体”的方式进行:(1)“请进来”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教育应发挥自己在语言传播教育上的优势,打开大门,对社会开放,为社会上渴望提高语言素质和能力的人提供学习、培训服务。这种教育可以是学历性质的,也可以是进修性质的,形式可灵活多样。(2)“走出去”

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昌明,全社会对规范的语言、美的语言、雅的语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行业如学校、交通、司法、商贸、社交、礼仪、导游、宣传、公关,包括外交、商贸洽谈等等都愈加重视从业人员的语言文化素质,要求进行语言培训的需要日渐迫切。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教育应清醒地看到这一形势,及时抓住发展的机遇,走向社会,在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拓展、丰富自己的业务。(3)“联合体”

现今的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专业教育的规模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仅以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为例,每年培养的毕业生连中央级和省级电台、电视台用人需要都远远满足不了,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人才的缺口多年来一直很大。由于专业教育的特殊性和师资、设备、场地等条件的限制,使得其发展又不可能太快。为解决这一矛盾,可采用“联合办学”的形式,通过“校——校”、“校——台”、“校——企业”联合办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教育,也许是今后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之间矛盾的一个有效途径。当然,这种联合办学必须以保证办学条件为前提。

可以预见,为在岗专业人员提供继续教育服务,为社会提供有效的语言培训服务将是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专业教育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可以使其在为社会提供广泛的服务中求得自身的发展。

第三讲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指导原则与教学方法

付程关于播音与主持艺术教学法的研究,一直是个薄弱的环节,而且起步也比较晚,至今还没有一个较成形的专著。1994年,张颂老师在他的《播音语言通论——危机与对策》一书里对人才培养有过专门的论述。1999年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在制定面向21世纪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总结和研究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其中也涉及了专业教学指导原则和教学方法。近些年来,随着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和教改的深入,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开始重视对专业教育教学及教学法的研究。四年前,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成立了播音教学法研究课题组,曾经组织部分年轻教师采访老教师,整理、总结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在2001年完成的由张颂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科研项目——《广播电视语言艺术》,其中的一章《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第一次较系统、全面地研究、论述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育、教学的规律。关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方式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这一研究成果也是对前期研究的进一步归纳和总结,当然,这一成果也还只是一个初步的研究。今天我以这些初步的认识为基础和同志们作一交流。专业教学指导原则1.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但也正是由于这个特点,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教学中一直存在一个误区:即对播音与主持理论教学的轻视。特别在本科学生当中这种现象尤为普遍。他们认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就是要嘴皮子功夫强,会播就行,学不学理论意义不大”。在近些年播音系的研究生考试中,播音专业的学生考不过非本专业的学生。比如说:我现在带的一个研究生,他是工学院的学生,上了一年我们播音专业的辅修,居然考了当年的第一名,而我们本专业的本科生考研许多学生却没有上线。另外还有一个情况,外校的、外专业的本科生播音主持专业理论课程的考试成绩也比播音系的本科学生高,这都是不应该出现的现象。由于对理论的轻视,导致了学生在实践上也受到了制约。理论是对一门学科规律的科学认识。如果不掌握理论,只是注重操作,实践也很难有很高的水平,发展也不会有很强的适应性。因此,我们应重视播音与主持理论的学习和教学。比如:发声课和表达我们都辟出专门的时间来进行理论教学,一定要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让他对学科的理论体系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比如,在创作基础教学阶段,一个学期中理论大课也只有五六次,其他都是训练课,基础理论的许多内容都是不讲的,如“语言特点”、“创作道路”、“话筒前状态”、“语言表达的基本规律”这些都不在大课上讲。这样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都是支离破碎的,他们学的主要是“内外部技巧”,他们会认为播音就是技巧,这是不对的。我们回顾一下,凡是在播音实践上有大的造诣和建树的播音员、主持人他们都有一套完整的创作理念。原来中央台的播音前辈们,如老一辈的齐越、夏青、林田、葛兰、林如,包括后来的铁城、方明、虹云、雅坤等,每人都有一整套的创作思想。没有这些我们称作理论、理念的东西作指导,实践就会盲目,就会跟风,创作也不会有高水平,或者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于我们教师来说这一点就更加重要了,我在后面还要提到这一点。在重视理论的同时,也应重视实践,也是很重要的。我们的教师要率先垂范、以身试“法”。以身试法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来印证自己讲的方法是有效的。只是讲理论是不行的,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是不能胜任教学的,所以,理论要和实践很好的结合。

教学法原则的第一条就应该是科学性和实践性相结合。比如:关于如何体现语音发声教学的科学性我们还在不断探索。过去我们的课程设置是语音和发声各占一个学期分别教学,学生刚入学积极性很高,对老师和专业都很崇拜,也有一种神秘感,老师教什么他们都奉若神明,亦步亦趋地去学去练,到了最后出现了问题,越练越僵、越练越死。在教改当中,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后来感觉到这种教学安排是不科学的,因为从实际情况来看,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入学时的语音面貌基本上是标准的,普通话语音起码达到一级乙等以上。我们语音教学在给学生以系统的普通话语音学知识的同时,训练就应“以解决学生发音的个别问题”为教学的重点,而没必要对声母、韵母、声调等细致地、逐一地、反复地去练。死练、僵练的结果,很可能产生负效应,以致于本来会发的音也发不好,甚至不会发了。所以,语音教学的重点主要是解决学生发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纠正问题,而不是不分主次、不分轻重地“统”而练之,反而使学生不得要领,越学越僵,越学越死。

另外,我们还有一个认识——用发声来带语音,用表达来带发声。就语音教学来讲,我们提倡用发声教学来带语音教学。过去学生一入学,我们先讲普通话语音,而现在我们将语音和发声掉了个个——先讲发声后讲语音,把语音穿插在发声教学中去讲、去练。因为发声是最能够体现教学效果的。要讲发声首先要讲呼吸——胸腹联合式呼吸。老师告诉学生方法之后指导其练习,一个星期一般就可以掌握了。学生就会觉得播音主持的学习真是挺开窍的,是有效的,就容易对专业教学建立初步的兴趣和自信心。接下来再进行气息控制、口腔控制、吐字归音、声音弹性等等,让学生每一个单元都有收获。这样的话,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内在的积极性就逐渐地被充分地激发和调动起来了。而语音的个别问题,在发声教学过程中去加以解决。有了发声学习建立起来的兴趣和信心,就比先单纯地、孤立地学语音、解决语音的问题效果要好。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还节省了相当一部分课时。语音面貌本来很好了还让学生练,到最后越练越糊涂、越练越不会练。

就发声来说,我们提倡“用表达来带发声”,它和“用发声来带语音”基本上形成了现在我们发声教学的基本思路。这样的教学安排,就体现了专业本身的科学性。因为我们所谓的发声都是在具体的语用条件下的发声,都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发声。脱离语用实践和语言环境的发声是没有意义的,训练也是盲目的。单纯练发声看起来好像有一个理想的形式,但实际上它与自然的、松弛的语用状态相差甚远,只会让学生越学越不会说话。以前讲语言表达的老师总有一个感觉:学生上完发声课到基础学习的时候不会自然地说话。结果教基础的老师还得为学生重新调整,使得学习没有效率。根据上述教学训练的基本思路,我们第一学期发声课教学阶段安排八节课/周(两节语音课,六节发声课),而且,发声课上要配合上一些初步的表达的内容;第二个学期发声课只有两节/周(不像以前发声课安排一年,每学期都是六节课/周),而且还是选修——那些发声、语音都没有问题的学生就要让他们尽快进入表达阶段的训练——同时配有四节即兴口语表达课。让学生在即兴口语语用的实际当中体会发声的状态。这样他们学习的目的性、学习的效率就都提高了。

另外,语音、发声教学的要求,要贯之以四年专业教学全过程。不同教学阶段的教师都要负责解决学生的语音、发声的问题,学生不同教学阶段语音发声的状况和问题要影响其各阶段的学习成绩。从表面上看,集中学习语音、发声的时间变短了,但实际上,语音、发声练习的总体时间是变长了,要求也更高了。这样一来,既容易体现学习的效果,又节约了课时,同时,又可以避免学生发声课结束以后放松基本功练习的情况。

总之,科学性与实践性并重是专业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指导原则。作为专业教师,对这两个方面的关系要有充分的认识。既要重视实践和感性认识,也要重视科学和理论,因为只有上升到科学理论的感性认识才可以指导实践,才能提高教学效率。2.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一定要将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能力结合起来。与此同时,还要善于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培养电视台、电台播音主持岗位上用有声语言来工作的播音员、主持人。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求教师要注意学生实际能力方面的问题,要及时地发现并通过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而不能仅仅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该讲的讲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能力的提高必须要辅之以有效的方法,而且方法一定要到位。比如讲主次关系的处理——次要的地方要“带”过去,对于容易产生歧义、反义、甚至误解的词语要“弱化”处理,这是老播音员的经验。但怎么“弱化”、怎么“带”,就必须要有方法,而且方法一定要到位。

举一个例子:我国进行首届残疾人调查之后,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一些调查数字——我们国家总共有残疾人5164万人,并公布了各类残疾人的数量(盲人多少、智力残疾多少、肢体残疾多少等)。发布会上民政部部长有一个讲话:残疾人问题是引起当今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我们搞残疾人调查,调查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解决残疾人的问题。最后他说了一句话:我们一定要在调查的基础上,有计划地逐步解决残疾人的就业、教育、康复等问题。

强调不同,表达的意义也不同,作为一条新闻这句话又应该怎么播呢?某台的播音员播过之后残疾人听众反应很大,来信表示不满,觉得政府在说空话、唱高调,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决心。为什么会令残疾人听众产生这种认识呢?因为是播音员在表达时强调了“逐步”这个词,“逐步”的内在语是“慢慢来”、“别着急”、“一步一步来”。回到教学上来。教学中如果我们给学生讲“逐步”是一个容易产生歧意、反意和误解的词,我们要“弱化”处理它。怎么“弱化”?要采用“带”的方式。如果老师的解释只停留在这个层面,必定会使学生迷惑。怎么“带”?老师应该进一步解释“弱化”和“带”的具体方法——用比较快的速度、比较淡泊的色彩、比较轻的分量、多连少停等。所以说,只有方法到位才能有效地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另外,还要求老师能准确地示范,怎么样才算是比较快的速度、比较淡泊的色彩、比较轻的分量、多连少停,都要能要示范出来。这样,主次关系就出来了,这个句子表达的松紧变化也出来了。在汉语的有声语言表达当中,有些词习惯上很容易被强调,特别是一些副词等,比如“逐步”、“一定”、“必须”、“要”,还有数字——这些词在表达时都是容易被强调的。但在这条新闻中,“逐步”这个词就不能强调,如果强调了就会产生歧义。强调的不当还跟停顿有关系,新闻中的语言表达要多连少停,这样也可以有效地弱化歧义,表达清楚意思。新闻播音的难点就在这儿,它是通过语句的重音、语气来体现分寸的。它需要有技巧,句子的快慢、松紧、张弛、轻重都在其中进行调节和表现。所以老师要给学生具体的方法,而且方法要到位,否则学生照葫芦画瓢可能这句会了,但遇到新的情况就又不知如何处理了,要把体现和表达的规律告诉他们。

总之,在实施教学中,专业教师应把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结合起来,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在转化过程中,进一步丰富知识、形成知识——能力间的不断转化、不断创新的过程。忽视知识,学生将不能自我提高;没有能力,将不能从事实践工作。教师在教学中要兼顾两个方面。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不仅要传授学生正确的专业知识,还要求老师应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有效地解决。能力的提高必须辅之以正确的方法,方法到位才会有效果。如有些文章中的句、段,老师就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分析并亲自示范,最好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理解,这样学生才不会学得盲目。3.认识训练的持久性

语言功力的形成和培养是需要一个艰苦的长期过程的,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学习语言要非下苦功夫不可。要养成一个习惯,习惯成自然。语感就是建立语言表达的好习惯,语感好了很多事情就不用现想、现分析了。台里有经验的老播音员拿到稿件肯定不用像初学者那样去抠,他们看一两遍就可以了,因为长期的实践形成了一种正确的语感。但学生现在还达不到这种水平。所以在教学当中一定要向学生反复强化一个认识:坚持刻苦的实践和练习。比如说讲呼吸,有的学生可能比较灵,老师讲解、示范后,他很快就有了感觉,很高兴,从此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不练了。要知道今天有了、明白了,但明天你不练就又没有了。语言功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不经过艰苦的训练和实践就不会生成能力。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强化这种认识,能力形成的标志是要达到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在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反复强化的认识就是专业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不经过艰苦的训练便不会形成较强的能力。播音和主持涉及到语言和形体动作,这些主观活动需要长时间练习才能形成“自动化”的习惯动作。在教学训练中,应强调练习的持久性,没有持久性的艰苦练习,旧的不良习惯不能克服,新的能力不可能产生。4.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培养学生的播音和主持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在课程目标确立之后,应当确定哪些内容先练习,哪些内容后练习。循序渐进地安排训练内容,可以减小学习的难度,使训练的效率提高。

学生刚入学时可能会存在许多问题,但专业老师并非要一次指出学生的所有问题。这样做,除了能显示老师的“水平”之外,对学生的学习没有丝毫益处。绝不能这样。发现问题只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更关键的是要通过适当的方法有效地解决学生的问题,这里就存在循序渐进的问题。记得有一个学生,入学前在省台做过几年的播音工作,但在第一次上小课的时候,老师给他指出了30多个问题。他当时就傻了——毫无信心了。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有问题不可怕,不要一次性都指正出来。如果一下子指出学生太多的问题,不仅不能让学生马上改正,反而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再说老师也不可能一下子告诉学生30多种改错的方法,何况有的问题一个方法还不足以解决。要根据教学计划抓住每个教学单元中学生的一个或两个主要问题,抓主要矛盾,慢慢来指出学生问题,让他循序渐进地改正,这样才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专业学习来说,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要建立学生专业学习的自信心就要循序渐进。

在训练内容的安排上我们应该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每个教学单元的学习都让学生感到有自我价值感,有学习的信心和内在的动力,这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一些本以为很困难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编教材时也应注意内容的先易后难、从小到大——先选取小稿件再选取大文章。比如,在发声阶段就给学生一篇5000字的报告文学,学生肯定就不知所措、没有信心了;相反,给他们一个知识性的、一二百字的小常识、小诗歌、小段子就很合适。因为人的能力都是一点一点地提高的。5.因材施教的原则

因材施教是教育学普遍适用的一个原则,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来说更具有不同于其他专业的特殊意义。这是因为学生在入学时,在声音和语言表达上就已经有着自己不同于他人的独特之处。专业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要抹煞这些特点,而是强化其可用之处,对不利部分加以改良。因此,因材施教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教学更有其直接的意义。过去,我们的教学强调统一规定动作多、共性多,而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因材施教不够。这主要是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和具体传媒环境有关——有稿播音的播音员都要求宽音大嗓,特别在文革期间,电台自己都没有发稿权,都要一律采用新华社的稿子,错一个字都不行。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如今是追求个性化、多样化的时代,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用人也要求多样化。千人一声、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已不可能。我们就要重视树立和培养学生的专业个性。比如,就声音来说,招生时就没必要要求学生非得宽音大嗓,只要嗓音圆润动听,有好的语感和一定的弹性即可。一定要保护学生在专业表现上的与众不同之处。但这也并不意味提倡学生“越与老师不一致越好”,有些东西还是要强调一致性的,依据文本的有稿播音一致性有时可能就会强一些。依据文本播音是要将他人通过文字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通过播音员、主持人理解、感受,再用有声语言表达出来。怎么表达是最好的?有时具有排他性——只有这样表达,才可能是最接近、最能体现作者原意的表达。这时候强调一致性的东西就会更多一些(当然也有个性化发挥的问题)。但在不依据文本播音时,如即兴评述、话题访谈等就可以让学生发挥个性,允许进行多样化的探求,只要他们能够将播出目的、自己的意图很好地体现出来就可以。多样化总是比单一化好。老师往往有一个通病:总希望学生按照自己的要求或想法来表现,这个问题是需要辩证地看。老师要特别善于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有时学生的表达可能不合适,但老师也要善于从积极的方面去肯定他们。

因材施教还有一方面意义。我们的教学计划都是按照教学大纲来实施的,如按照文体播音主持的教学,一般都是按文稿体裁和节目、栏目顺序依次进行教学和训练。但要认识到,有些学生并非所有的形式和语体都能掌握好,或者说有些学生只是在某一两个方面有特长:有的擅长播新闻,有的善于驾驭谈话节目,有的在综艺方面有特长。所以没必要要求学生面面俱到,不能强求所有的文体、语体都很好地掌握。我们强调“一专多能”,这是一个立体的概念。“能”只要达到“通”就行了,并非“精”的概念;而“专”才需要“精”。在专业上提倡学生在某一两个方面有所专长,其他也能够胜任,能上节目就可以了。另外,我们要求学生除了掌握播音主持技能以外,在广播电视编播工作的其他环节、领域上也要具备一定的能力和水平,如策划、采访、写作、编辑、制作,也要会。这就是“一专多能”的培养要求。这对有些院校就更加必要了。比如,有一些院校的播音专业就做得很好,他们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教学定位。他们的观点是:相对于北京广播学院的学生来说,自己的生源专业素质水平相对低一些,学生毕业进中央台、进省台比较困难。在语言功力方面没有优势就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如制作、编导、摄像等,通过综合素质和复合能力的提高使人才在市场上求得一席之地,这也是“一专多能”的体现。如果学校不根据实际情况,盲目地追求所谓的理想状态,这就不现实了。应根据学生特点和学校的具体特点来制定专业发展计划,如一些院校,重点抓学生的综合素质来增强竞争力,这就很好。6.以鼓励为主原则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的效果好坏和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状态有很大的关系,这与其他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专业不同。如果一个人没有很好的心理素质——面对话筒就两腿转筋,灯一亮就紧张,即使他声音、形象、语感、表达再好——即使专业素质再强,他也无法高水平地将专业素质发挥出来。语言和形体动作都可以反映心理状态的变化,而心理状态也对语言和形体动作有直接影响。所以,为了不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学生能在积极的状态下完成训练任务,老师一定要善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善于鼓励。

我们上小课听录音时,即使学生表现得再不理想、再不尽人意也要从他的录音中找到一两点可取之处鼓励一下,要善于捕捉和发现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然后加以表扬甚至有时可以“夸大”地表扬。学生有信心就不紧张了,在正常的心理状态下有些问题也就更好解决了。但以鼓励为主并不意味着对学生不严格要求,即使发现问题也不管不问,这里也存在方法的问题。有时老师不必正面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可让同组同学点评,老师再加以归纳,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水平,也可以让老师回避正面直接批评学生使其自尊心受影响的问题。通常学生对老师的评价都是非常重视的,有时老师课上表扬一次能让学生兴奋好几天,相反老师的一次批评也可能使学生几天都很郁闷。接连几次批评,学生就会信心全无。特别是现在,学生渴望得到肯定的意识较强,他们需要批评但也更需要表扬。对于自尊心较强、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学生,更要注意慎用批评,还是要以鼓励为主。7.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原则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中大多数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都有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小课指导。这有点像早年梨园行师傅带徒弟。尽管现在有些学校一个老师带20多个学生,但指导时还是“一对一”的指导,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要维持一个良性的信任关系。在小课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应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才能使教学目的最终落到实处。如果学生不信任老师,不接受老师的指导,即使当时服从,课后学生也会重新恢复自己旧有的习惯。但老师要赢得学生的信任也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现实中有一些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融洽,老师的教学就很难有好的效果。学生对老师不信服,对老师的话持有异议,教学也就无法正常进行,达不到教学效果。要取得学生的信任,老师应当诚恳地对待学生,在纠正学生错误时应当讲清道理,不可采用强制的方式对待学生,也不可采取挖苦、取笑的方式对待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是师生又是相互尊敬的朋友。同时,对老师的教学要提出要求:首先,老师在业务上一定要有过人之处、有真本事,给学生以很好的典范作用。老师水平如何学生清楚得很。其次,老师在人格上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专业老师要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就要求老师一定要在品行上、为人处事上严于律己。我们的专业老师首先是学生人生的导师。我现在回忆齐越老师对我们的影响时,对老师很多专业技巧的传授印象已经模糊了,但老师说的一句话让我记一辈子:“你们跟我学就是学做人!”当时我们还都不太理解,觉得千里迢迢投奔老师门下就是来学业务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体会到老师这句话的意义。因为做人是一辈子的事,特别是艺术的行当。决定一个人在艺术上是否能有大的造诣起决定作用的就是两点:一个是看他的基本功怎么样,再一个就是看他的为人处事,即怎么做人。如果不能使学生在人格上钦佩你,老师又如何能说服学生呢?所以说,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为人处事都很重要。比如,我们要求学生上课要关闭手机,但老师上课还接电话,怎么有资格要求学生呢?要求学生上课不迟到,自己却经常迟到,又如何让学生心甘情愿地听你的呢?几次失误就会破坏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学生就不佩服你了。一旦到了这个地步老师说话就不管用了,即使说的对,学生也可能不愿意听。专业老师要让学生觉得:只要按照老师要求的去做,甚至只要像老师那样去做,我就能够成材,他就会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总之,不管是业务上还是人格上,专业教师都要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帮助学生修身。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这种类似师徒的“一对一”的关系,既有师生容易接近、交流的有利一面,又有需要针对每个人不同的情况分别指导、克服教学内容和方式不完全一致,教学复杂繁琐的不利一面;同时还有一种倾向需要引起注意,那就是防止师生关系的过于亲密化甚至是庸俗化,防止把学生看成是教师的“私有财产”,而在教学中出现“争分”、“拔高”、“护短”的现象。这种倾向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人格的完善都是不利的。8.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并重原则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特殊性就在于我们培养的学生今后绝大部分都是在广播电视媒体工作的,而非平面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媒体就需要考虑到社会公众形象的素质要求。播音员、主持人是社会公众人物,他们在思想品行、行为操守上都要完善。这样一个特殊性就要求学生要了解社会、要体察民情,而这又恰恰是现在存在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学生普遍缺乏这方面意识。过去的学生许多是从工作岗位上来的,有多年的专业实践经验和社会历练。现在情况不同,学生们特别缺乏这方面的锻炼和意识。很多学生是出于这个专业成名快,收入高等因素来选择这个专业,并不是真正的热爱,也就很难做到真心地、全身心地投入。这些导致他们的学习态度的偏颇,很大程度影响了学习效果。齐越老师就曾经说过:不读书、不看报、不关心国家大事,这样的学生我是不要的。听众对齐越老师播音的评价就是:饱含了对饱经苦难的劳动人民的真挚的感情。如果没有好的思想意识、不体察民情、不了解老百姓的思想感情,又怎能把代表人民群众思想感情的稿件和节目表达好呢?如播通讯《纺织工人的胸怀》,如果你认为老工人张洪喜舍己为公的行为不可理解,太傻了,你是绝对无法播好的。齐越老师就说过:播先进人物的事迹首先要在自己的思想感情中找到与先进人物的差距,从心底里产生向先进人物学习的愿望才能动真心、动真情,这才有可能播好。所以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关注社会、体察民情的意识;同时我们还要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深入社会。过去中央台播音部在这方面做得就很好,他们就经常组织播音员到部队、农村、厂矿去体验生活。如果不这样做,不了解社会、不体察民情,对党的方针政策就不会有特别深刻的理解,是不会做好播音主持工作的。因为我们的政策都是以社会生活为依据的,不是空的。播音主持时,你的思想感情既与方针政策有差距,又跟人民群众思想感情有距离,如何能播好呢?

还有一点,现在有些学生比较浮躁,急功近利,幻想一夜成名,这跟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社会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我们教师就更应该引导学生伏下身来深入社会,了解社会。这是我们培养一个新闻工作者基本素质的重点之一。新闻敏感既来自于对方针政策的学习、熟悉,又来自对社会、民生、民情的了解和感受。对稿件的重点的把握和处理就能很好地反映出学生在这方面的素质能力。表达浮于表面、照本宣科、出现四平八稳的“唱调”、“保险调”都是因为没有具备这一基本素质的表现。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社会实践的基础,专业实践不会有很高的水平。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

播音与主持艺术属于艺术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方法,并注重多种方式、方法的配合使用。1.大课讲授

辟出部分时间由教师以集中授课的方式精讲专业理论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技能技巧。专业大课虽然以传授专业理论知识为主,但并非只讲授理论,应遵循“大课小上”的原则——把小课的一些元素移植到大课上来,如举实例、老师示范、学生实践等都要紧密地结合。我们专业很多是感觉的东西,仅靠讲是不行的,必须要让学生有亲身体会。大课最好的效果是:当堂讲的单元理论知识,学生当堂就消化,就能够有所感悟,甚至能够转化为能力,这就要靠上述综合并用的方法。否则不仅老师很辛苦,学生也不得要领。老师讲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要让学生亲身体会、亲身实践,才能真正转化成能力变成他自己的东西。

从教学时间的安排看,大课理论和实践小课的比例不能低于1:5——讲两个小时大课起码需要有十个小时的小课辅助训练,甚至还要多一些,以帮助学生消化理论知识,更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我们提倡大课精讲,不要怕在课上练习会占用大课的时间,因为许多理论知识学生可以通过看书而获得、理解。大课最核心的东西还是有利于学生转化为能力方面的内容,主要讲授能最快转化为学生能力的最主要的精华内容。必须要结合小课的这种举例、示范、实践等才能讲清楚问题。大课小上,精讲多练在大课上也是适用的,要提倡和鼓励老师理论讲授和课堂示范并重。2.小课训练课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8~10人左右,每组配备一名专业教师,按教学进度计划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教学,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不同问题,因材施教。此种教学需要有一定数量的课时作保证,一般应保证平均每个学生每周至少有50分钟的个别指导时间。同时需要有相应的专业录音、录像教学和设备等硬件保证。这部分教学是专业教学的主体,约占专业课时的3/4~4/5。专业小课可分为三种形式:个别课:即在一定的时间里每次针对一个学生上课;分组课:把学生分成2~3个小组,分小组上课;全组课:全组同学集中一起上课。

我们比较倾向于上全组课、分组课,辅助于少量的个别课。一是因为现在学生多,个别课所占的时间太多。上全组课和分组课的一个好处就是学生在听老师指导其他同学的问题时也可以提高自己,同时借鉴别人的长处与短处来丰富自己。三种小课方式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有针对性地给每个学生布置相应的练习材料和录音作业。3.课下练习

课下练习可分为两种:在老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练声和学生到专业教室按老师的要求完成录音作业。对于不刻苦的学生老师要多督促多提醒。老师要尽可能参与到早课练声中。早上练声一般在30分钟左右。白天、晚上也都可以练声。录音作业非常重要,每次专业课都要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录音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播音主持一线有些播音员、主持人不练声,因为他们每天都在实战,总能保持良好的状态。但在学校内实战的机会并不多,学生再不练声就会不进则退。一般我们主张学生课下练习的时间应三倍于课上的训练时间。播音主持艺术教学需要大量的课下练习时间的配合,否则教学目的、教学要求难以实现。只有课下大量的训练和录音才能体现出效果。4.重点培养和普遍提高相结合

学生专业能力有好有差,教学不能平均用力。要讲求教学的效率,尤其要重视尖子生培养,让他们起到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来影响一般的学生,带动整体性提高。但现在有一种不好的现象:有的老师更习惯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比较差的学生身上,以致好的吃不饱,差的学生提高也不会有明显进步。这样一来,好学生也没有明显的优势了。播音主持艺术学院自2002年以来深化专业教育改革,陆续建立了一系列专业通道:朗诵艺术通道、广播主持通道、双语播音通道、体育评论解说通道。经过考试选拔业务优秀的学生进入专业通道班强化学习,对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很大。要善于建立一些优化尖子生培养的激励机制,如:奖励机制,专业通道机制,包括尖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