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患者的家庭养护(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9 14:54:27

点击下载

作者:牛玉平,王卫国,王崇才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脂血症患者的家庭养护

高脂血症患者的家庭养护试读:

前言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的改善和饮食习惯、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脂血症发病率有较明显的增长。

高血脂对身体的损害是不明显的、进行性和全身性的。早期多数人没有症状,这也是很多人不重视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重要原因。高血脂的直接损害是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因为全身的重要器官都要依靠动脉供血、供氧,一旦动脉被粥样斑块堵塞,就会出现器官缺血的严重后果。

引起高脂血症的原因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遗传因素、饮食因素、内分泌或代谢因素。

除少数是由于遗传因素外,大多数患者的血脂异常是由于饮食不当造成的。运动和体力活动可以使高脂血症患者血清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明显下降,因此,对于大多数由于饮食因素所致的高脂血症患者来说,采取适当的饮食措施结合长期规则的体育锻炼和维持理想的体重,是可以预防高脂血症发生的。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戒烟限酒,尽量避免长期服用使血脂升高的药物,是对抗高血脂的有效方法。

在新的医学模式及护理模式指导下,广泛开展医疗科普知识的宣传,是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的有效方法,同时配合医生治疗,围绕疾病的康复,合理地进行饮食、运动、心理等全方位的调养与护理,就能远离高脂血症。

本书以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多种家庭康复的措施,适合病人及家属阅读。由于我们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缺点和错误,恳请读者批评指正。编者1 高脂血症概述

血脂主要是指血清中的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无论是胆固醇含量增高,还是三酰甘油的含量增高,或是两者皆增高,统称为高脂血症。

按照主要增高的血脂成分,可将高脂血症分为高胆固醇血症和高三酰甘油血症。本病又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系由脂质和脂蛋白代谢先天性缺陷以及某些环境因素(如饮食、营养和药物等),通过未知的机制而引发。继发性多继发于未控制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黏液性水肿、肾病综合征、肝内外胆管梗阻、其他肝病、胰腺炎、异常球蛋白血症、痛风、酒精中毒等。本病类型不同,临床表现不一。

高脂血症的治疗首选饮食治疗,当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数月(一般以半年为限)以后无效或效果不明显,各项血液脂质和脂蛋白浓度仍处于中度危险或高度危险以上者,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同时,还需继续进行调整饮食,改善生活方式。第一节 人体血液及其生理功能

血液是流体性状的结缔组织,充满于心血管系统(循环系统)中,在心脏的推动下不断循环流动。一、血液的组成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1.血浆

血浆相当于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为浅黄色液体,其中除含有大量水分以外,还有无机盐、纤维蛋白原、白蛋白、球蛋白、酶、激素、各种营养物质、代谢产物等。这些物质无一定的形态,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血浆中含有90%~91%水、6.5%~8.5%的脂类和2%低分子物质。低分子物质中有多种电解质和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如代谢产物和其他某些激素等。血浆中电解质含量与组织液基本相同。由于这些溶质和水分都很容易透过毛细血管与组织液交流,这一部分液体的理化性质的变化常与组织液平行。在血液不断循环流动的情况下,血液中各种电解质的浓度,基本上代表了组织液中这些物质的浓度。

2.血细胞

血细胞分为三类: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1)红细胞:呈双面凹陷的圆盘状,直径约为7.5微米,没有细胞核,细胞质内没有细胞核而有大量血红蛋白。血液的颜色就是由血红蛋白决定的。血红蛋白具有与氧和二氧化碳结合的能力。所以红细胞能供给全身组织所需要的氧,并带走组织内所产生的二氧化碳。(2)白细胞:在血液中呈球形,能以变形运动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周围组织中。根据细胞质中是否含有特殊颗粒,可把白细胞分为粒细胞和无粒细胞。粒细胞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3)血小板:也称血栓细胞,在流动的血液中呈双面凸起的圆盘状,侧面看呈梭形,直径2~4微米。血小板的功能是参与止血与凝血。二、血液的生理功能

血液由心室射出,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又回到心房。

1.血液循环

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的流动称为血液循环。根据血液循环的路径不同,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图1 人体的血液循环(1)体循环(大循环):起自左心室,当心室收缩时,将含氧及营养物质的动脉血射入主动脉再沿各级动脉分支运送到全身各部的毛细血管,在毛细血管与组织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将氧气和营养物质释放给组织,同时将组织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回收入血液,这样鲜红的动脉血变成暗红的静脉血,经各级静脉最后汇入上、下腔静脉和冠状窦回流至右心房。(2)肺循环(小循环):起自右心室,由体循环回心的静脉血从右心房进入右心室后开始肺循环。当心室收缩时,血液自右心室射出,进入肺动脉干及其分支到达肺泡毛细血管网,在此进行气体交换,排出二氧化碳,吸入氧气,变成动脉血,再经肺静脉回流入左心房。

2.血液的功能

血液在人体生命活动中主要具有四方面的功能。(1)运输:运输是血液的基本功能,自肺吸入的氧气以及由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都依靠血液运输才能到达全身各组织。同时组织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其他废物也赖血液运输到肺、肾等处排泄,从而保证身体正常代谢的进行。血液的运输功能主要是靠红细胞来完成的,贫血时,红细胞的数量减少或质量下降,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血液这一运输功能,出现一系列的病理变化。(2)参与体液调节:激素分泌直接进入血液,依靠血液输送到达相应的靶器官,使其发挥一定的生理作用。可见,血液是体液性调节的联系媒介。此外,如酶、维生素等物质也是依靠血液传递才能发挥对代谢的调节作用。(3)保持内环境稳态:由于血液不断循环及其与各部分体液之间广泛交换,故对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平衡、酸碱度平衡以及体温的恒定等都起决定性的作用。(4)防御功能:机体具有防御或消除伤害性刺激的能力,血液体现其中免疫和止血等功能。例如,血液中的白细胞能吞噬并分解外来的微生物和体内衰老、死亡的组织细胞,有的则为免疫细胞,血浆中的抗体如抗毒素、溶菌素等均能防御或消灭入侵机体的细菌和毒素。上述防御功能也即指血液的免疫防御功能,主要靠白细胞实现。此外,血液凝固对血管损伤起防御作用。第二节 血脂的组成及其生理功能

血脂主要是指血液中的胆固醇和三酰甘油。

血浆脂类简称血脂,其含量与全身相比只占其小部分,然而其代谢却非常活跃。肠道吸收的外源性食物酯类、肝合成的内源性脂类及脂肪组织贮存的脂肪动员都必须先经血液再到其他组织,因此,血脂水平可反映全身脂类代谢的状态。由于血脂的不断降解和重新合成在正常地进行,并保持动态平衡,血脂含量的变动也就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测定血浆脂类可及时地反映体内脂类代谢状况。一、脂类的结构与功能

1.胆固醇

脂肪(主要是三酰甘油)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脂类,是体内的一种主要能量来源;另一类叫类脂,是生物膜的基本成分,除包括磷脂、糖脂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种叫胆固醇。在人体内,胆固醇主要以游离胆固醇及胆固醇酯形式存在。

胆固醇具有的生理功能:(1)形成胆酸:胆汁产于肝脏而储存于胆囊内,经释放进入小肠与被消化的脂肪混合。胆汁的功能是将大颗粒的脂肪变成小颗粒,使其易于与小肠中的酶作用。在小肠尾部,85%~95%的胆汁被重新吸收入血,肝脏重新吸收胆酸使之不断循环,剩余的胆汁(5%~15%)随粪便排出体外。肝脏需产生新的胆酸来弥补这5%~15%的损失,此时就需要胆固醇。(2)构成细胞膜: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细胞膜包围在人体每一细胞外,胆固醇为它的基本组成成分。有人曾发现给动物喂食缺乏胆固醇的食物,结果这些动物的红细胞脆性增加,容易引起细胞的破裂。因此,可以想像要是没有胆固醇,细胞就无法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生命也将终止。(3)合成激素:激素是协调多细胞机体中不同细胞代谢作用的化学信使,参与机体内各种物质的代谢,包括糖、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和矿物质等的代谢,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十分重要。人体的肾上腺皮质和性腺所释放的各种激素,如皮质醇、醛固酮、睾丸酮、雌二醇以及维生素D都属于类固醇激素,其前体物质就是胆固醇。

2.三酰甘油

三酰甘油是长链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脂肪分子。

三酰甘油具有的生理功能:(1)供能和储能。(2)作为结构脂质的基本构件。(3)参与机体物质和能量代谢。二、脂蛋白结构及其代谢

应用超速离心方法,可将血浆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

1.乳糜微粒

乳糜微粒是血浆中颗粒最大的脂蛋白,含三酰甘油近90%,因而其密度也最低。

2.极低密度脂蛋白

极低密度脂蛋白中三酰甘油含量仍然很丰富,约占55%,胆固醇含量为20%,磷脂含量为15%,蛋白质含量约为10%。由于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中都是以三酰甘油为主,所以这两类脂蛋白统称为富含三酰甘油的脂蛋白。

3.低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是由极低密度脂蛋白转化而来,低密度脂蛋白中胆固醇的含量(包括胆固醇酯和游离胆固醇)占一半以上。所以,低密度脂蛋白被称为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血浆中胆固醇约70%是在低密度脂蛋白内,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时,血浆胆固醇浓度的升高与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是一致的。

4.高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颗粒最小,其结构特点是脂质和蛋白质部分几乎各占一半。第三节 高脂血症的形成

高脂血症并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与年龄、性别、膳食习惯、家族遗传、生活方式以及长时间营养过剩,缺乏体育锻炼或服用某些药物等因素有关,如果在生活中避免了这些因素,高脂血症是可以预防的。

1.与家族性有关

家族性血脂代谢异常,常是染色体遗传性疾病。(1)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使血浆总胆固醇水平高于正常的2~3倍,低密度脂蛋白也升高。30~40岁便出现冠心病,23%男性在50岁前死于冠心病,女性要比男性晚10年。(2)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床上表现为血浆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均升高,早发性冠心病家族史多见,在60岁以下发生心肌梗死的阳性家族史,40岁以上原因不明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此型血脂异常最常见,低密度脂蛋白降低。(3)家族异常β脂蛋白血症:也称Ⅲ型高脂血症。40岁时有1/3患者可确诊为冠心病。常伴有血浆、尿酸水平升高,但无症状。可出现耐糖量异常,但很少发生糖尿病。动脉硬化常出现在下肢周围血管。

2.与年龄有关

20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高密度脂蛋白相对恒定,而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呈稳步上升;40岁时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更加明显;60岁时开始高密度脂蛋白出现下降,而低密度脂蛋白却升高;75岁以上的老人,血浆中胆固醇的升高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有直接关系。这主要是由于机体分解代谢减少,表现为机体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活性下调,导致肝脏及周围组织胆固醇储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但是这种变化是可逆的,如果减少胆固醇的摄取量或使用降脂药物可使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

3.与性别有关(1)成年女性在40岁以前,胆固醇水平低于男性;到了绝经期50岁以后,胆固醇逐渐升高,常可超过男性,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比男性增加2~3倍。女性长期口服避孕药的也可以使三酰甘油上升,血浆中三酰甘油增多,常是50岁以上妇女患心血管疾病的独立的危险因素。另外,高密度脂蛋白具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血管作用。女性绝经期开始后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逐渐开始下降,当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下降0.26毫摩尔/升时,可使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4.2%。(2)35岁以后男性的全身新陈代谢速度放慢,甜食、含热量较多食物易转化成脂肪堆积在腹部。另外,这一年龄的男人干事业、交朋友、好娱乐、常饮酒易导致血压增高,血液中胆固醇含量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阻塞血管的低密度脂蛋白也不断增加,而有助于废物排除的高密度脂蛋白却在减少。

4.与膳食有关

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特别是动物脂肪摄入,能够促进胆汁分泌,提高胆固醇、三酰甘油的合成速率,使其在血浆中水平升高。普通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如肉、蛋、乳制品等食品,常伴有高胆固醇含量,使胆固醇合成增加;不饱和脂肪如奶酪、动物内脏等都是高热量营养素,摄入过多可直接影响血浆胆固醇和脂蛋白的水平,导致超重、肥胖。

5.与已知的一些疾病有关(1)与糖尿病有关:糖尿病尤其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脂血症。如血糖控制不佳,胰岛素分泌不足,促使肝脏生成极低密度脂蛋白增加,使极低密度脂蛋白清除减少,因而出现高三酰甘油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另外糖尿病的并发症又可加重以上变化。(2)与甲状腺疾病有关:甲状腺激素是调节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激素。甲状腺功能减低时常伴随脂蛋白代谢异常,当血浆中甲状腺激素含量不足时,肝脏中胆固醇合成增加。另外,许多甲状腺功能减低的患者常伴有体重增加导致血中胆固醇水平增加。肥胖又直接影响血浆脂蛋白代谢加重血脂异常,严重者可有血浆三酰甘油水平升高。(3)与肾脏疾病有关:肾脏疾病时,常可引起体内部分调节因素的失调,导致明显的脂质代谢紊乱。(4)肾病综合征:主要表现血浆胆固醇浓度升高。(5)慢性肾功衰竭:在慢性肾功衰竭患者中常见高三酰甘油血症,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和中间密度脂蛋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总是降低。(6)急性肾功能衰竭:表现为血浆三酰甘油水平升高,总胆固醇水平正常甚至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则降低。(7)其他:肾脏移植后、持续性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的血浆脂蛋白代谢可出现严重的紊乱,表现为高脂血症。

6.与某些药物有关(1)利尿剂:以噻嗪类升高胆固醇的作用最明显,如双氢克尿噻,它可使血浆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升高,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短期服用利尿剂者,影响较少。(2)β-受体阻滞剂:如阿替洛尔,虽然对血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一般无明显影响,但可使血浆三酰甘油升高,使血浆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如原有血浆三酰甘油水平较高的患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后,三酰甘油水平升高的程度更为明显。(3)α-受体阻滞剂:如哌唑嗪,降低血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同时还可降低血浆三酰甘油水平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可使血浆胆固醇及血浆三酰甘油水平下降。而钙离子拮抗剂对血浆脂蛋白的代谢多无大影响。(4)糖皮质激素与促肾上腺激素:如地塞米松、泼尼松这两种药在短期应用时对血脂水平无影响。但大量长期应用时,可使皮下脂肪中的脂酶活性增加,因而造成皮下脂肪分解增加,使血浆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升高。(5)抗精神病药:如苯妥英钠、氯丙嗪也会不同程度地使血脂水平升高,促进肝脏合成胆固醇增加。

7.与生活方式有关(1)饮酒:长期饮酒可引起高三酰甘油血症。酒精可增加体内脂质的合成率,减少氧化脂肪酸的比例,增加酯化脂肪酸的比例。此外,酒精还可降低脂蛋白酯酶的活性,而使三酰甘油分解代谢减慢。(2)吸烟:增加血浆三酰甘油水平。吸烟可使血浆三酰甘油水平升高9.1%。(3)体育锻炼:体重每增加1千克可使人体血胆固醇升高0.65毫摩尔/升(25毫克/升)。同时肥胖使全身的胆固醇合成增加。习惯于静坐的人血浆三酰甘油浓度比坚持体育锻炼者要高。锻炼可增高脂蛋白酯酶活性,高密度脂蛋白增加,降低胆固醇及三酰甘油。长期锻炼,还可使外源性三酰甘油从血浆中被清除出去。第四节 高血脂的早期表现

高血脂是导致冠心病、高血压及中风的危险因素,那么,怎样才能知道我们是否出现高血脂并采取及时合理的治疗呢?可以从下面五个方面加以判断。(1)常出现头昏脑胀或与人讲话间隙容易睡着,早晨起床后感觉头脑不清醒,早餐后可改善,午后极易犯困,但夜晚很清醒。(2)睑黄疣是中老年妇女血脂增高的信号,主要表现在眼睑上出现淡黄色的小皮疹,刚开始时为米粒大小,略高出皮肤,严重时布满整个眼睑。(3)腿肚经常抽筋,并常感到刺痛,这是胆固醇积聚在腿部肌肉中的表现。(4)短时间内在面部、手部出现较多黑斑(斑块较老年斑略大,颜色较深)。记忆力及反应力明显减退。(5)看东西一阵阵模糊,这是血液变黏稠,流速减慢,使视神经或视网膜暂时性缺血缺氧所致。第五节 易患高脂血症的人群

1.有生活、精神、饮食方面问题的人群

饮食不当(高热量、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酸类的食物)、肥胖、运动量不足、外在和情绪压力、吸烟,都会导致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上升,和高密度脂蛋白下降。

2.中年以上人群

30岁以上男性或绝经后妇女。

3.患有其他一些疾病的人群

有高血压病等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者;甲状腺机能低下、糖尿病、肾病症候群、阻塞性黄疸、女性更年期等疾病,若没有获得良好的控制,高血脂症将伴随而生。

4.应用一些特殊药物的人群

有些药物可引起人体血脂代谢的紊乱,常见的药物有类固醇和避孕药。

5.有冠心病、脑血管疾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家族史者

尤其是直系亲属有早发病或早病逝者。

6.有家族性遗传病史的人群

为家族性高脂血症者。第六节 高脂血症的危害

血脂异常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累及相应器官,出现临床症状。当体内的血脂多于机体的需要时,胆固醇等就会沉积在血管壁上,逐渐引起血管硬化和狭窄。这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因此在很长时间内,可以无任何症状,但当堆积在血管壁上的脂肪达到一定量,量变引起质变,血管供应的相应器官就会因为缺血而产生病变。

有的学者把高脂血症称为“多病之源”,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硬化,损害心脑血管,导致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梗塞、脑中风等致死率、致残率很高的严重疾病。由高脂血症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罪魁祸首。

1.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前提,而后者又是许多血管及脏器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主要基础病变之一,与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的发病率、病死率之间存在者明显的相关系,研究发现高三酰甘油血症是上述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2.可导致冠心病

据统计,心脑血管病的病死率已超过人口全部死亡率的1/2。冠心病也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是专门给心脏供血的动脉,由于过多脂肪沉积,造成动脉硬化,使血流受阻,引起心脏缺血,发生一系列症状,即冠心病。

3.可导致脑梗塞

当血液中胆固醇增高时,容易形成动脉硬化斑块,这些斑块在动脉壁内堆积,使动脉宫腔狭窄,阻塞血液流入相应部位,引起动能缺损,它发生在脑血管时引起脑梗塞。

4.可导致糖尿病

高血脂、高血压与高血糖被称为“三高”,是威胁糖尿病患者健康与生命的主要危险因素。三者密切相关,高血脂可加重糖尿病,所以糖尿病患者除治疗高血糖外,还需要调节血脂,是减少糖尿病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5.可导致脂肪肝

脂肪肝是脂肪在肝内大量蓄积所致,常合并有血脂增高。血脂代谢紊乱是形成脂肪肝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单纯三酰甘油增高及三酰甘油并胆固醇增高。

6.可导致胰腺炎

血清三酰甘油水平很高时,可以并发急性胰腺炎,发生原因可能是由于脂蛋白底物释放的脂肪酸及在胰腺毛细血管床释放的溶血卵磷脂超过了白蛋白所能结合的数量,而使胰腺细胞膜溶化,产生化学性胰腺炎。有胰腺炎病史者更易发生此并发症。

7.可导致肝脏疾病

肝脏是脂肪酸合成与氧化、胆固醇合成、蛋白质合成及清除异常脂蛋白的主要场所,不少肝脏疾病都可引起脂代谢异常。高脂血症有可能是肝脏疾病,特别是脂肪肝和脂肪性肝炎的一个征兆。

8.可导致肾脏疾病

近10年来许多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已证实高胆固醇饮食可导致高脂血症,而高脂血症可发生肾损伤。若在肾单位数量减少、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或高血压等疾病基础上,高胆固醇血症会大大加重肾损伤;而药物降低血脂可减轻肾损害。(1)肾小球硬化:高脂血症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灶状脱落,导致血管壁通透性升高,血浆脂蛋白得以进入并沉积于血管壁内膜,其后引起巨噬细胞的清除反应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并形成斑块,而导致动脉硬化,肾动脉硬化、管腔狭窄,可使肾脏发生缺血、萎缩、间质纤维增生。若肾血管阻塞则相应区域梗死,梗死灶机化后形成瘢痕,如此导致肾小球硬化。(2)肾小球损伤:高脂血症可引起脂质在肾小球内沉积,低密度脂蛋白可激活循环中单核细胞并导致肾小球内单核细胞浸润,而引起或加重炎症反应,同时肾小球的系膜细胞、内皮细胞均能产生活化氧分子,促进脂质过氧化,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具有极强的细胞毒作用,导致肾组织损伤。另外,高脂血症还能引起肾小球系膜基质中胶原、层粘连蛋白及纤维蛋白增加,这些成分均与肾小球硬化直接相关。

9.可导致高血压

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许多高血压病人伴有脂质代谢紊乱,血中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含量较正常人显著增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则较低。另一方面,许多高脂血症也常合并高血压,两者呈因果关系,但何为因何为果,目前尚不十分清楚。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同属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两者并存时,冠心病的发病率远较一项者高。

10.可导致痛风

高脂血症常常诱发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引起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因此可以说,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生化基础。

11.可导致眼底血管病变、视力下降、失明

高脂血症最终导致动脉硬化,形成的粥样斑块,使动脉管腔狭窄,甚至完全阻塞,造成供血部位的缺血性损害,动脉硬化最易侵害眼底动脉等。

早期可见视网膜血颜色淡而近乳血色,此期间如高脂血症未能得到很好的控制,进一步发展,脂蛋白就会从毛细血管中漏出,这就称为视网膜脂质渗出。可见视网膜上呈现出黄色斑片改变,如不加治疗,脂质渗出侵犯到黄斑,则会严重影响视力。高脂血症引起的视网膜静脉血栓形成,其后果更加严重,而且不易被早期发现。如延误治疗可造成视网膜血管阻塞,中央静脉阻塞可表现为视盘周围环状出和渗出以下视网膜静脉扩张,这种情况会引起视力严重下降,老年人可造成双目失明。

12.可导致老年人耳聋

引起老年人耳聋的原因很多,近年来专家们发现,高脂血症也是老年人耳聋的一个重要病因。这是因为高脂血症时可引起内耳脂质沉积,过氧化脂质增加,直接导致内耳细胞损伤,血管萎缩,从而引起老年性耳聋。此外,高脂血症者血液黏滞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加,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内耳动脉没有侧支循环,血流缓慢、供血不足,都可引起内耳微循环灌流障碍,进而影响内耳听力。2 高脂血症的诊断

由于各种脂类代谢过程不同,高脂血症的产生机理和血中脂蛋白的波动情况也就有所区别,这就需要对高脂血症进行必要的分型,同时,也便于指导治疗。第一节 分类及临床表现

大多数高脂血症的早期仅表现为体力劳

动时有心慌、气短和呼吸困难表现;上楼时易出现胸闷、心悸;经常头晕、目眩、耳鸣、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思维缓慢、持续工作能力下降。常常是在进行血液生化检验(测定血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时被发现血脂过高。

为了便于治疗,可从不同的角度,对高脂血症的临床进行分类。一、分类

高脂血症的分型方法一般按其发生原因、基因和世界卫生组织分型法进行分类。(一)按发生原因分类

可将其分为原发性高脂血症和继发性高脂血症两种。

1.原发性高脂血症

原发性高脂血症是指非因其他疾病引起,可能由于遗传缺陷或者后天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以及其他自然环境因素所致的高脂血症。实际上,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如因脂蛋白脂肪酶缺乏引起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缺乏引起的家族性高三酰甘油血症、卵磷脂胆固醇酯酰转移酶缺乏引起的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及部分高前β-脂蛋白血症、普通(多基因)高胆固醇血症、载脂蛋白异常症、单纯性肥胖症等均属原发性高脂血症的范畴。

2.继发性高脂血症

继发性高脂血症指由于某些明确的基础疾病引起的血脂增高。如甲状腺机能减低、阻塞性黄疸、肝肿瘤、肾病综合征、尿毒症、异常蛋白血症(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酒精中毒、胰腺炎、糖原沉积症、糖尿病、雌激素过多、垂体功能亢进、神经性厌食及善饥癖。常见病因为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低下,肾病综合征。(二)按基因分类

由于高脂血症的表型分类法只注重血浆中脂蛋白的异常,而忽略了引起高脂血症的原因,即没有考虑病因诊断,因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高脂血症的认识已逐步深入到基因水平。

目前已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高脂血症患者存在单一或多个遗传基因的缺陷。由基因缺陷所致的高脂血症多具有家族聚积性,有明显的遗传倾向,临床上通常称为家族性高脂血症。

目前临床上研究较多的家族性高脂血症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载有脂蛋白β缺陷症、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和家族性异常β脂蛋白血症。(三)按表型分类

世界卫生组织分型法要求除测定血脂指标外,还需测定空腹血清(或血浆)脂蛋白电泳图谱,将血清(或血浆)放在试管内,置于4℃冰箱内过夜后,观察其混浊程度等情况,以初步确定分型。其中Ⅲ型高脂血症的确定仅根据电泳图谱,有时并不准确,需要将血清(或血浆)进行超速离心后才能确定。

高脂蛋白血症分为Ⅰ、Ⅱ、Ⅲ、Ⅳ和 Ⅴ型,五型中的任何一型脂蛋白代谢异常都会导致某种特定脂蛋白升高。通过判断哪一种脂蛋白的升高,就可以诊断是哪一种类型的高脂蛋白血症。

1.Ⅰ型

Ⅰ型极罕见,由于脂蛋白脂酶(一种负责把乳糜微粒从血中清除出去的酶)缺陷或缺乏,导致乳糜微粒水平升高。后者伴随三酰甘油水平升高和胆固醇水平的轻度升高。

2.Ⅱ型

Ⅱ型最常见,是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的一型。Ⅱ型引起低密度脂蛋白增高。低密度脂蛋白以正常速度产生,但由于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数减少,引起低密度脂蛋白的血浆清除率下降,导致其在血液中堆积。因为低密度脂蛋白是胆固醇的主要载体,所以Ⅱ型病人的血浆胆固醇水平升高。

3.Ⅲ型

Ⅲ型不常见,是一种因极低密度脂蛋白向低密度脂蛋白的不完全转化而产生的一种异常脂蛋白疾病。这种异常升高的脂蛋白称为异常的低密度脂蛋白,它的成分与一般的低密度脂蛋白不同。异常的低密度脂蛋白比正常型低密度脂蛋白含高得多的三酰甘油。

4.Ⅳ型

Ⅳ型的发生率低于Ⅱ型,但仍很常见。Ⅳ型的最主要特征是极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由于极低密度脂蛋白是肝内合成的三酰甘油和胆固醇的主要载体,因此引起三酰甘油的升高,有时也可引起胆固醇水平的升高。

5.V型

V型患者,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都升高,由于这种脂蛋白运载体内绝大多数为三酰甘油,所以在V型高脂蛋白血症中,血浆三酰甘油水平显著升高,胆固醇只有轻微升高。二、临床表现

目前高脂蛋白血症的分类虽有多种形式,最为广泛采用的是WHO 1970年建议的五型分类。

1.Ⅰ型高脂血症

Ⅰ型高脂血症极罕见,属于遗传性疾病,系脂蛋白脂酶先天性缺陷,外源性三酰甘油不能被水解,造成大量乳糜微粒堆积于血液中。本病常在青少年时期,且在10岁以内被发现,也有报道在出生后1周即被发现者。其主要临床表现是。(1)皮肤改变,可为最早出现的症状。在肘、背和臂部可见疹状黄色瘤,但未见眼睑黄斑瘤和肌位黄色瘤。(2)当血清三酰甘油>22.6毫摩尔/升时,眼底可出现出血症性视网膜病变。(3)肝脾肿大,其大小程度随血中三酰甘油含量而变化。(4)约有75%病人伴有腹痛,以腹部中央多见,常向背部放散,摄取高脂及膳食后尤甚,且腹痛反复发作。

2.Ⅱ型高脂血症

Ⅱ型高脂血症也称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显性遗传性疾病。本型比较多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1)黄色瘤,可发生于眼睑部,表现为眼周围的一种黄色斑,称为眼睑黄色瘤。也可发生于肌肤,例如在手肘、跟肌住处呈丘状隆起,称为肌腱黄色瘤。此外,还可见皮下结节状黄色瘤,好发于皮肤易受压迫处,如膝、肘关节的外侧和臂部。有时也见于手指和手掌的褶皱处。(2)早发动脉粥样硬化,约60%以上的病例在40岁以前即有心绞痛等动脉粥样硬化表现。(3)脂性角膜弓。

3.Ⅲ型高脂血症

Ⅲ型高脂血症较少见,常为家族性,是隐性遗传性疾病。病人常在30~40岁时出现扁平黄色瘤(橙黄色的脂质沉着,常发生于手掌部)、结节性疹状黄色瘤和肌肤黄色瘤,早发冠状动脉和其他动脉疾病,常伴肥胖和血尿酸增高,约40%患者可有异常的糖耐量。

4.Ⅳ型高脂血症

Ⅳ型高脂血症临床上非常多见,常于20岁以后发病,可为家族性,呈显性遗传。其特点是内源性三酰甘油异常增高,可能是由于肝脏合成增加,抑或由于周围组织清除减弱。临床表现主要为肌胞黄色瘤、皮下结节状黄色瘤、皮疹样黄色瘤及眼睑黄色斑瘤;视网膜脂血症;进展迅速的动脉粥样硬化;可伴胰腺炎、血尿酸增高;多数具有异常的糖耐量。

5.Ⅴ型高脂血症

Ⅴ型高脂血症系Ⅰ型和Ⅳ型的混和型,可同时具有两型的特征。

最常继发于急性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配症酸中毒、胰腺炎和肾病综合征,也可为遗传性。

患者常于20岁以后发病,肝脾肿大、腹痛伴胰腺炎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对饮食和内源性三酰甘油耐受不良,且常具有异常的糖耐量和高尿酸血症。第二节 临床血脂检查

单纯的、无并发症的高脂血症临床症状常常不明显,患者大多不去就医,而体检时发现。以一般临床治疗为目的的诊断检查,常仅需测定空腹血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可。一、检查血脂的注意事项

高脂血症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是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常常从青壮年就开始侵袭血管,早期几乎没有任何症状,常被人们忽视。所以定期检查血脂非常重要,但血脂检查前,应注意以下几点。

1.禁食

采血前一天晚10点钟开始禁食,次日早上9点至10点钟采取静脉血,即空腹12小时以上晨间取血。

2.取血化验前的最后一餐

应注意忌用高脂食物;不饮酒,因为饮酒能明显使血浆富含三酰甘油的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导致化验结果有误差。

3.在生理和病理状态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化验

血脂水平可随一些生理及病理状态变化。如:创伤、急性感染、发热、心肌梗塞、妇女月经、妊娠等。

4.不要在服用某些药物时检查

如避孕药、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噻嗪类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塞、氯噻酮)、激素类药物等可影响血脂水平,导致检验的误差。

血脂检查易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到医院化验前务必注意上述的几种情况,这样才能保证化验结果的准确无误。

如果检查血脂异常,应当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复查血脂,最后确定高脂血症的诊断。

为了进一步了解血脂生物节律的差异,应在1~8周内复查,结果仍属异常,即可确诊为高脂血症。吸烟、肥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和遗传因素等都可能是引起血脂异常的原因。因此,在发现自己血脂水平升高之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二、检查

其结果是诊断血脂代谢异常的主要依据。

1.血清、血脂测定

观察放置于4℃下过夜的血清外观。当血清中富含三酰甘油的乳糜微粒或极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增多时,由于它们颗粒直径较大,折光性强,在光线照射下血清呈均匀混浊;当血清上部出现“奶油层”时,说明比重较轻的乳糜微粒含量多上浮至表面所致。若血清中的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正常,则血清是澄清的。

实验提示胆固醇或/及三酰甘油增高。提取的血液标本必须是在禁食12小时以后的血标本,最好每月测定一次空腹标本,共3次。血清脂蛋白电泳可见α脂蛋白减少,前β脂蛋白增高见于Ⅱb、Ⅳ、Ⅴ,宽β带见于Ⅲ型。现已能测定血脂蛋白浓度,但目前普遍用测定脂蛋白胆固醇浓度的方法作为测定的脂蛋白浓度的间接方法。(1)Ⅰ型高脂血症:由于乳糜微粒增高,血浆呈奶油样,放置4℃冰箱过夜时,上层呈“奶油”样盖,下层澄清;三酰甘油明显增高,而胆固醇正常或仅轻度增高,胆固醇/三酰甘油比值<0.2。(2)Ⅱ型高脂血症:Ⅱa型和Ⅱb型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但其生化特点则有所不同。Ⅱa型放置后血浆外观完全澄清,胆固醇含量增高,三酰甘油含量正常,胆固醇/三酰甘油比值>1.5;Ⅱb型放置后血浆外观多数澄清,但也有少数轻度混浊,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同时增高,胆固醇/三酰甘油比值不定。(3)Ⅲ型高脂血症:血浆中出现异常的脂蛋白,放置血浆通常混浊,且常有一模糊的“奶油”层;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差不多都增高,胆固醇/三酰甘油比值≥1。(4)Ⅳ型高脂血症:放置血浆外观澄清或混浊,但无乳糜微粒顶层;三酰甘油明显增高,而胆固醇多数正常或轻度增高,胆固醇/三酰甘油比值不定。(5)Ⅴ型高脂血症:放置血浆上层呈“奶油”样,下层混浊;三酰甘油明显增高,胆固醇增高,胆固醇/三酰甘油比值>1.15而<0.6。

2.葡萄糖耐量试验

糖耐量下降见于Ⅲ、Ⅳ、Ⅴ型患者,较轻的Ⅱb常伴有糖耐量下降。

3.血浆溶脂活性

每千克体重静脉注射肝素20单位后10分钟,取血送检血浆溶脂活性。其降低主要见于Ⅰ型,有时也可见于 Ⅴ型。

4.脂蛋白电泳

将血清放入琼脂糖电泳板上通电后,其移动距原点由远至近依次为α带即高密度脂蛋白、前β带即极低密度脂蛋白、β带即低密度脂蛋白、原点一不移动即乳糜微粒。当血清中某些脂蛋白含量增多时,电泳板上相应区带就深染,其他区带浅染或不染。

5.眼底检查

在Ⅰ、Ⅳ、Ⅴ型可见视网膜脂血症即眼底小动脉和小静脉的微白色折光现象,血浆三酰甘油越高,此征越明显,在Ⅱ、Ⅲ、Ⅳ、Ⅴ型均可见到程度不同的动脉硬化眼底象。

6.其他

血尿酸增高见于Ⅲ、Ⅳ型。乳糜微粒试验可鉴别Ⅰ和Ⅳ型。血清蛋白定量、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血尿淀粉酶、胆汁瘀积性脂蛋白检查及甲状腺机能测定等有助于寻找原发病。血脂其他成分,脂蛋白代谢的各种酶如脂蛋白脂酶、肝脂酶、卵磷脂胆固醇转酰酶等以及前列腺素、B超等检查均可能有改变。第三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单纯的、无并发症的高脂血症临床症状常常不明显,患者大多未曾就医,而是在体检时发现。以一般临床治疗为目的的诊断检查,常仅需测定空腹血浆总胆固醇、三脂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可。

本症诊断主要靠化验,有关疾病、家族史和饮食习惯等因素可资参考。检查方法包括血清外观、血脂测定、脂蛋白电泳及脂蛋白定量测定、葡萄糖耐量试验等。

目前,国内一般以成年人空腹血清总胆固醇超过5.72毫摩尔/升,三酰甘油超过1.70毫摩尔/升,诊断为高脂血症。

根据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结果,通常将高脂血症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高胆固醇血症

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过572毫摩尔/升,而三酰甘油含量正常,即三酰甘油<1.70毫摩尔/升。

2.高三酰甘油血症

血清三酰甘油含量增高,超过1.70毫摩尔/升,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即总胆固醇<5.72毫摩尔/升。

3.混合型高脂血症

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含量均增高,即总胆固醇超过572毫摩尔/升,三酰甘油超过1.70毫摩尔/升。

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降低,<9.0毫摩尔/升。3 高脂血症的西医治疗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等“富贵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这类疾病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一大杀手。第一节 西医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西医认为,高脂血症的病因,基本上可

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高脂血症和继发性高

脂血症。原发性高脂血症是指脂质和脂蛋白代谢先天性缺陷(家族性)以及某些环境因素,通过各种机制所引起的。

1.原发性高血脂(1)遗传因素:遗传可通过多种机制引起高脂血症,某些可能发生在细胞水平上,主要表现为细胞表面脂蛋白受体缺陷以及细胞内某些酶的缺陷(如脂蛋白脂酶的缺陷或缺乏),也可发生在脂蛋白或载脂蛋白的分子上,多由于基因缺陷引起。

上述类型的高脂蛋白血症都可以发生遗传,但国内临床上最常遇到的是Ⅱ型,即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2)饮食因素:饮食因素作用比较复杂,高脂蛋白血症患者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是与饮食因素密切相关的。糖类摄入过多,可影响胰岛素分泌,加速肝脏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易引起高三酰甘油血症。胆固醇和动物脂肪摄入过多与高胆固醇血症形成有关,其他膳食成分(如长期摄入过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膳食纤维摄入过少等)也与本病发生有关。

2.继发性因素

继发性高血脂系指由于其他原发疾病所引起者,这些疾病包括:糖尿病、肝病、甲状腺疾病、肾脏疾病、胰腺、肥胖症、糖原累积病、痛风、阿狄森病、库欣综合征、异常球蛋白血症等。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在临床上相当多见,如不详细检查,则其原发疾病常可被忽略,治标而未治其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治疗不利。(1)糖尿病与高脂蛋白血症:在人体内糖代谢与脂肪代谢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临床研究发现,约40%的糖尿病患者可继发引起高脂血症。

一般情况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最常出现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代谢紊乱,这与病情的严重度有关。严重胰岛素缺乏,尤其是伴酮症酸中毒患者,上述两种脂蛋白均显著增高,表现为Ⅰ型或 Ⅴ型高脂蛋白血症。不伴酮症的轻型患者,血中可无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正常或仅轻度增高(为Ⅳ型高脂蛋白血症)。上述代谢异常,经胰岛素治疗后可见好转。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生脂蛋白代谢异常者更为多见,可能与本型患者最常合并肥胖有关。临床观察资料表明,这类糖尿病患者有不少症状并不明显,而仅仅由于出现冠心病、中风或其他周围血管病变以及高脂血症前来就诊,做进一步血糖检查时才被发现。因此,有学者认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血症和冠心病是中老年人中最常见的一种综合征。在控制体重和限制糖类(如碳水化合物等)摄入后,这类患者的脂蛋白异常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2)肝病与高脂蛋白血症:现代医学研究资料证实,许多物质包括脂质和脂蛋白等是在肝脏进行加工、生产和分解、排泄的。一旦肝脏有病,则脂质和脂蛋白代谢也必将发生紊乱。以中老年人最常见的脂肪肝为例,在临床观察中可以看到,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脂肪肝,均有可能引起血脂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增高,表现为Ⅳ型高脂蛋白血症。及至后期,肝细胞损害进一步发展,血浆三酰甘油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反可降低,甚至出现低脂蛋白血症。(3)肥胖症与高脂蛋白血症:临床医学研究资料表明,肥胖症最常继发引起血三酰甘油含量增高,部分患者血胆固醇含量也可能增高,主要表现为Ⅳ型高脂蛋白血症,其次为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

现代医学研究结果明确地提示,生理和病理(包括滥用药物所致等)变化所引起的激素(如胰岛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的改变以及代谢(尤其是糖代谢)的异常,均可引起高脂血症。第二节 药物治疗

截至目前,尚无完全满意的能够纠正脂质代谢异常的药物。某种药物可能只纠正某类脂质代谢异常。而且通常都需要长期服药,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副作用。调整脂质代谢的药物(较降脂药的名称更准确)品种繁多,但就其作用机制而言,不外乎干扰脂质代谢过程中某一个或几个环节,比如减少脂类的吸收或者加速其分解及排泄、抑制肝内合成脂蛋白或者阻止脂蛋白进入血液、促进脂蛋白从血浆中清除或者调整脂蛋白的组分等等,从而达到降低、调整血脂的目的。一、降三酰甘油为主的药物(一)烟酸类

以往作为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一线药物。目前认为较贝特类降三酰甘油的疗效确切。

1.烟酸(尼古丁,尼克酸,维生素PP)【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100毫克,每日3次,渐增至每日1~3克。适用于Ⅲ、Ⅳ、Ⅴ型高脂血症。【不良反应】 较大,部分病人可有皮肤潮红、瘙痒、心悸、胃肠道反应,并且可能加重溃疡。长期大量服用,个别病人发生肝组织纤维化、胆管炎。【禁忌】 服用烟酸的同时不能吃糖,因为糖会严重消耗烟酸;孕妇、痛风、胃肠溃疡、青光眼、肝病、糖尿病患者需要防止使用高剂量烟酸。

2.阿西莫司【用法与用量】 每日剂量依据血中三酰甘油及胆固醇水平作个别调整,平均每日剂量:每次1个胶囊,分2~3次饭后服。建议用药:Ⅳ型高脂血症用每日2次,每次1个胶囊;Ⅱ、Ⅲ、Ⅴ型高脂血症每日用3次,每次1胶囊。严重病人每日用量可达1200毫克(6胶囊),仍可安全地长期服用。已有肾功能障碍者,可根据肌酐清除率酌情减量。清除率每分钟在80~40毫升之间,每日服1胶囊,清除率每分钟在40~20毫升,则每隔日1胶囊。【不良反应】 偶有皮肤潮红及瘙痒,尤其在刚开始服药时,但继续用药,此现象会很快消失。【禁忌】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肾功能衰竭者需减少剂量;用药期间应保持低胆固醇和低脂肪饮食;对本品过敏及消化道溃疡者禁用。

3.烟酸肌醇酯【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日3次,每次0.2~0.6克,连续服用1~3个月。【不良反应】 服药后可有轻度恶心、发汗、瘙痒感等反应。【禁忌】 对本品或其他烟酸类药物过敏者禁用;患活动性肝病、不明原因氨基转移酶升高等肝功能异常者禁用;活动性溃疡病、有出血倾向者禁用。

4.烟酸戊四醇酯【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1~2克,每日3次。【不良反应】 偶有血清转氨酶升高,停药后可恢复。

5.烟酸铝【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日3.75~7.5克,分3~4次饭后服。【不良反应】 可有皮肤潮红和瘙痒(扩张血管之故)、恶心、呕吐、腹泻、心悸、高尿酸血症。【禁忌】 肝功能异常等,妊娠、肝病、糖尿病、痛风、胃溃疡等患者忌用。

6.谷维素【用法与用量】 每次100毫克,每日3次,2周为1个疗程。【不良反应】 服后偶有胃部不适,恶心、呕吐、口干、疲乏、皮疹、乳房肿胀、油脂分泌过多、脱发、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停药后均可消失。【禁忌】 本品连续服用不得超过1周。如使用2周症状未缓解,请向医师或药师咨询;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慎用。

7.维生素E烟酸酯胶囊【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日3次,每次1~2粒,饭后服用。【不良反应】 少数患者出现可耐受性的面部潮红,皮肤瘙痒。【禁忌】 活性溃疡患者、孕妇忌服。

8.灭脂灵【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100~200毫克,每日3次,饭后服。【不良反应】 有潮红、热感、皮肤瘙痒、呕吐、腹泻、厌食等副作用。这些副作用一旦出现,应减小剂量或停药。【禁忌】 严重肝、肾病患者慎用。

9.吡啶甲醇【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0.5克,每日3次。【不良反应】 可有食欲减退、恶心等。

10.阿昔呋喃【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0.1克,每日3次,连续4~6周为一个疗程。【不良反应】 较少见。

11.泛硫乙胺(潘托新,潘特生)【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30~60毫克,每日3次。【不良反应】 有时有腹泻、食欲不振、腹胀等。(二)贝丁酸类(贝特类)

多年的临床实践表明,烟酸类副作用明显,病人不易接受。目前,应用最多的是贝丁酸类药物,适用于三酰甘油升高为主和胆固醇升高的混合型病人。

1.非诺贝特(苯酰降脂丙酯、力平脂、普鲁酯芬、降脂异丙酯)【用法与用量】 餐中或餐后口服。开始剂量每次100毫克,每日2~3次。通常情况下服药后10天左右明显见效,2周左右(重度高脂血症患者4周左右)血脂浓度恢复正常水平。此后在饮食和运动配合下,维持量每次100~200毫克,每日1次即可。【不良反应】 疗效确切而迅速,耐受性好,副作用少,偶有轻度消化道反应。【禁忌】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妊娠期妇女等禁用。

2.苯扎贝特(必降脂)【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200毫克,每日3次。或缓释型口服,每次400毫克,每日2次。亦可缓释型口服,每次900毫克,每日1次。【不良反应】 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胃部不适、肌炎样综合征、性功能减退、脱发、过敏反应等。【禁忌】 本品能增强香豆素类药物的抗凝作用,也能增强胰岛素类降血糖药的作用;孕妇、乳妇、儿童慎用。

3.吉非罗齐(诺衡,洁脂,甲氧苯戊酸)【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300毫克,每日3次。或每次600毫克,每日2次。亦可用缓释型每次900毫克,每日1次。【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胃肠不适、腹痛、腹泻。少数病人可有一过性血清转氨酶升高、白细胞减少或贫血,停药后可恢复正常。【禁忌】 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孕妇慎用。(三)氯贝丁酯类

与贝丁酸类同属苯氧乙酸类(苯胺芳酸类)。常用药物如下:

1.氯贝丁酯(安妥明,降脂乙酯,祛脂乙酯,冠心平)【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0.25~0.5克,每日3次,饭后服。【不良反应】 少数病人可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胃肠道反应以及头痛、乏力、肌痛、肌炎样综合征,剂量由小到大,可减少此反应。长期服药(8个月后)偶见转氨酶轻度升高。【禁忌】 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药能透过胎盘屏障,故孕妇禁用。

2.复方氯贝丁酯钙片(降脂平)【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1~2片,每日3次,饭后服。【不良反应】 个别病人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禁忌】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本品能通过胎盘,故孕妇禁用。

3.脉康片(复方槐芹片)【用法与用量】 每次2片,每日3次,饭后服用。适于Ⅱ、Ⅲ、Ⅳ型高脂血症。【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胃肠不适、腹痛、腹泻。

4.脉舒片【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3片,每日3次。【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胃肠不适。

5.利贝特(降脂新)【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50毫克,每日3次。【不良反应】 可有氨基转移酶一过性升高,停药后恢复正常。偶见胃肠不适。【禁忌】 肝功能减退患者禁用。

6.益多脂【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250毫克,每日2~3次。【不良反应】 少数病人可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胃肠道反应以及头痛、乏力、肌痛、肌炎样综合征,剂量由小到大,可减少此反应。长期服药(8个月后)偶见转氨酶轻度升高。【禁忌】 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另外药能透过胎盘屏障,故孕妇禁用。

7.降脂哌啶【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25毫克,每日3次。【不良反应】 可有转氨酶一过性升高,停药后恢复正常。偶有胃肠不适。【禁忌】 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8.双贝特(双安妥明)【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0.25~0.5克,每日3次,6周为1个疗程。【不良反应】 偶有恶心、腹胀、腹泻、嗜睡、无力、脱发、白细胞减少、皮疹、瘙痒、肌强直、肌痉挛、肌酸磷酸激酶及谷草转氨酶升高等。【禁忌】 肝、肾功能不良患者及孕妇忌用。

9.环丙贝特【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50~100毫克,每日1次。【不良反应】 副作用少见,一般为头痛、无力、恶心、皮疹等。偶可出现无临床意义的血清转氨酶、肌酸酐及乳酸胱氨酸的升高。【禁忌】 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中度及重度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现尚未确定儿童长期服用的安全性和是否对其生长及器官发育有影响,故只用于脂代谢严重紊乱及对本品疗效明显的儿童患者。

10.苄氯贝特【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日晚餐后服100毫克。【不良反应】 同氯贝丁酯。【禁忌】 孕妇,哺乳期妇女,中度及重度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11.萘酚平【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100毫克,每日3次。【不良反应】 少数病人可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胃肠道反应以及头痛、乏力、肌痛、肌炎样综合征,剂量由小到大,可减少此反应。长期服药(8个月后)偶见转氨酶轻度升高。【禁忌】 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另外药能透过胎盘屏障,故孕妇禁用。

12.氯贝酸铝(氯贝丁酯铝,降脂铝)【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0.25~0.5克,每日3次。【不良反应】 少数病人可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胃肠道反应以及头痛、乏力、肌痛、肌炎样综合征,剂量由小到大,可减少此反应。长期服药(8个月后)偶见转氨酶轻度升高。【禁忌】 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另外药能透过胎盘屏障,故孕妇禁用。(四)鱼油制剂

1.天然鱼油浓缩剂【用法与用量】 每日20~30克,分2~3次口服,连用4~6周。【不良反应】 口服时稍感鱼腥味,无其他不适反应。【禁忌】 糖尿病、慢性肝炎或有凝血因子合成障碍患者忌服。

2.深海鱼油软胶囊【用法与用量】 每日1~2粒。【不良反应】 无不适反应。【禁忌】 少年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出血倾向者和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二、降低血浆胆固醇的药物(一)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

1.洛伐他汀(美维诺林,美降脂,乐瓦停,脉温宁)【用法与用量】 口服,开始剂量每日1次20毫克,晚餐时服用。必要时于4周内调整剂量,最大剂量每日80毫克,1次或分2次服。【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较轻、少、短暂,如头痛、倦怠、胃肠道反应(腹胀,便秘,腹泻,腹痛,恶心,消化不良等)、皮疹等。偶有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等。【禁忌】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对本品过敏者及持续肝功能异常者禁用。

2.非诺贝特(立平脂,立平之)【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100~200毫克,每日2次,4周为1个疗程。【不良反应】 少见。【禁忌】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3.辛伐他汀【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日1次,每次10毫克,晚餐时服,必要时于4周内增量至每日1次,每次40毫克。【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较轻、少、短暂,如头痛、倦怠、胃肠道反应(腹胀,便秘,腹泻,腹痛,恶心,消化不良等)、皮疹等。偶有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等。【禁忌】 对本药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活动性肝炎或无法解释的持续性血清转氨酶升高者禁用;怀孕或哺乳妇女禁用。

4.普伐他汀【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日10毫克,分2次服,可根据情况增量至每日20毫克。【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较轻、少、短暂,如头痛、倦怠、胃肠道反应(腹胀,便秘,腹泻,腹痛,恶心,消化不良等)、皮疹等。偶有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等。有时还可见有肌酸磷酸激酶、尿酸升高及尿隐血等不良反应。【禁忌】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对本品过敏者及持续肝功能异常者禁用。

5.氟伐他汀【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20~40毫克,每晚1次服用;或每次20~40毫克,每日2次,早晚各1次。【不良反应】 本品毒性低,有极优良的得益/风险比率,副作用少而轻微,耐受性良好。较常见的副作用有胃肠道不适、头痛、失眠和肌炎,通常不需停药;此外,偶可出现轻微而短暂的转氨酶和肌酸激酶升高。【禁忌】 孕妇慎用。

6.新唯诺林【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40毫克,每日2次,4周为1个疗程。【不良反应】 少见有腹胀,便秘,腹泻,腹痛,恶心,消化不良等。

7.康巴停【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15~30毫克,每日2次。【不良反应】 少见有腹胀,便秘,腹泻,腹痛,恶心,消化不良等。

8.血脂康【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2粒,每日2次,早晚饭后服用;轻、中度患者每日2粒,晚饭后服用或遵医嘱。【不良反应】 本品常见不良反映为胃肠道不适,如胃痛、腹胀、胃部灼热等。偶可引起血清氨基转移酶和肌酸磷酸激酶可逆性升高。罕见乏力、口干、头晕、肌痛、皮疹、胆囊疼痛、浮肿、结膜充血和泌尿道刺激症状。【禁忌】 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脂、血清氨基转移酶和肌酸磷酸激酶;有肝病史者服用本品尤其要注意肝功能的监测;本品治疗过程中,如发生血清氨基转移酶增高达正常高限3倍,或血清肌酸磷酸激酶显著增高时,应停用本品;不推荐孕妇及乳母使用。(二)不饱和脂肪酸类

1.亚油酸(1)复方三维亚油酸胶丸(脉通胶囊)【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1粒,每日3次,饭后服用或遵医嘱。【不良反应】 长期服用每日2~3克维生素C可引起停药后坏血病。长期应用大量维生素C偶可引起尿酸盐,半胱氨酸盐和草酸盐结石。【禁忌】 对本品成分过敏者禁用。(2)益寿宁胶囊【用法与用量】 每次2粒,每天1次,饭后服。【不良反应】 少见不良反应。(3)心脉乐【用法与用量】 1日3次,每次服2~4丸。【不良反应】 几乎无副作用。(4)硫酸软骨素A(康得灵)【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600毫克,每日3次。肌注,每次40毫克,每日2次。疗程两者均为3个月。【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少,偶有牙龈少量出血,主要症状如头昏、心悸、乏力,无须特殊处理。

2.多烯康(复方二十五碳五烯酸,海鱼油胶丸)【用法与用量】 口服,1次1.2~1.8克,1日3次。【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较少。大剂量时可有消化道不适等。【禁忌】 有出血性疾病患者忌服。

3.胆酸隔置剂(1)考来烯胺(降胆敏,降脂树脂1号,消胆胺,消胆胺脂)【用法与用量】 4~24克,每晚1次或分3次进餐时服。【不良反应】 本药用量较大,味道不良,限制了该药的使用。可有食欲减退、恶心、便秘等。长期服用可致脂肪吸收不良,应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等以及钙盐。【禁忌】 胆道完全梗塞者禁用。(2)地维烯胺【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日6~12克,分2次饭前服。【不良反应】 有轻度胃肠功能障碍。【禁忌】 胆道完全梗塞者禁用。(3)考来替泊(降胆宁,降脂树脂2号)【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5~20克,每晚1次,或每日分2次。【不良反应】 本药用量较大,味道不良,限制了该药的使用。可有食欲减退、恶心、便秘等。【禁忌】 胆道完全梗塞者禁用。(4)降胆葡胺【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日12~16克,分3~4次。【不良反应】 可有食欲减退、恶心、便秘等。【禁忌】 胆道完全梗塞者禁用。

4.激素类(1)脱羟雌酮【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0.5毫克,每日2~3次。【不良反应】 服药后可引起乳房胀痛、女性化及水肿。【禁忌】 乳腺癌病人禁用。(2)羟甲烯龙(康复龙,羟次甲氢龙)【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5~10毫克,每日1~3次。【不良反应】 可有恶心、水肿和男性化作用,肝功能障碍及黄疸。女性病人可出现月经推迟。【禁忌】 前列腺癌病人及孕妇禁用。(3)呋拉扎勃(去脂舒,呋喃甲氢龙)【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0.5毫克,每日3次。待血脂明显下降后,可减少至每日0.5~1毫克,1个月为1个疗程。【不良反应】 偶可致男性化和月经异常、水肿、前列腺肥大以及转氨酶升高。【禁忌】 前列腺素肥大者、孕妇忌用。(4)右旋甲状腺素钠【用法与用量】 开始小剂量,口服,每次0.5毫克,每日3次,4周为1个疗程。【不良反应】 类似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也可以出现神经过敏。少数病人有失眠、震颤、多汗、月经失调等。【禁忌】 肝功能不好者慎用;心力衰竭、冠心病、心律失常者禁用。(5)糖酐酯(右旋糖酐硫酸酯钠)【用法与用量】 口服,开始应用小剂量,日服1~2毫克,以后每月递增1~2毫克,最大可用至1日8毫克,分数次服。【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类似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状。也可能出现神经过敏,失眠,震颤,多汗。长期应用还可出现心律失常。对碘过敏者服后可能出现皮疹和瘙痒。【禁忌】 孕妇及乳母慎用;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者忌用;高血压、肝肾功能低下者慎用。

5.谷甾酸(谷固醇,麦甾醇)【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4~5克(或者用20%混悬液20~30毫升),每日3次。【不良反应】 大剂量时可出现食欲减退、胃肠道痉挛、腹泻等。

6.维丙肝(维丙胺)【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50~75毫克,每日3次。【不良反应】 偶有口干、头晕、皮肤瘙痒、失眠、消化道反应等。

7.普罗布考(丙丁酚,普鲁布可)【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500毫克,每日3次。【不良反应】 少数病人有消化道反应及头痛。

8.卵磷脂(胆碱磷脂)【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1~2克,每日2~3次。【不良反应】 不明显。

9.酶类药物(1)弹性酶【用法与用量】 肌注,每次10~20毫克,每日3次。或者每次15毫克,每日1次,2~8周为一个疗程。【不良反应】 偶见过敏反应,可出现轻度胃肠症状,如腹胀、食欲不振等,尚可见肝区痛、口干、嘴唇发麻。一般无须治疗,可自愈。(2)酶脂定【用法与用量】 肌注,每次2毫升,隔日1次。【不良反应】 少见不良反应。

10.糖酐酯(葡萄糖酐酸酯)【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150~300毫克,每日3次,饭前服,连用4周后停药2周,继续服药。【不良反应】 偶见胃肠道反应。【禁忌】 有出血倾向者禁用。

11.泛硫乙胺(潘特生,潘托新)【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100~200毫克,每日3次。【不良反应】 可有轻微腹泻、食欲不振、腹胀等反应。

12.肝素类药物(1)益多酯(降脂宁,降脂灵)【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20毫克,每日3次,1~2个月为1个疗程。【不良反应】 个别病人有轻度恶心、腹胀、乏力等。用量大时有出血倾向。【禁忌】 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2)藻酸双酯钠【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0.1~0.2克,每日3次。【不良反应】 部分病人出现消化道反应,有时比较明显。

13.其他有降脂作用的药物(1)新霉素【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0.2~0.5克,每日2次,4周为1个疗程。【不良反应】 恶心、腹泻等消化道反应。【禁忌】 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2)甲硝唑(灭滴灵,甲硝基羟乙唑)【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0.4~0.6克,每日3次,2周为1个疗程。【不良反应】 消化道反应严重,剂量大时可致周围神经炎和惊厥,偶致粒细胞减少。【禁忌】 肝功能不良时应减量,服药期间限盐,以免水钠潴留。服药时禁酒,孕妇禁用。(3)药用炭【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0.4克,每日3次。【不良反应】 可有消化道反应、便秘等。(4)蝮蛇抗栓酶【用法与用量】 0.5~0.75单位加入生理盐水或糖盐水中静点,每日1次,3周为1个疗程。【不良反应】 用药过程中出现患肢无力、多眠、头痛等症状,无须处理,可自行缓解。【禁忌】 有出血倾向者禁用。(5)葡萄糖酐【用法与用量】 常用6%低分子葡萄糖酐250~500毫升,静脉点滴,每日1次,连用2周。【不良反应】 少数患者可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恶心、呕吐、哮喘,重者口唇发绀、虚脱、血压剧降、支气管痉挛,个别患者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直至死亡。【禁忌】 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其他血容量过多的患者禁用;严重血小板减少,凝血障碍等出血患者禁用;心、肝、肾功能不良患者慎用;少尿或无尿者禁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慎用;有过敏史者慎用;少尿或无尿者禁用。(6)曲克芦丁(维脑路通)【用法与用量】 400毫克加入液体中静点,每日1次,3周为一个疗程。【不良反应】 偶见胃肠道反应,表现为恶心及便秘。【禁忌】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7)吡卡酯(血脉宁,安吉宁,吡醇安酯)【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250~500毫克,每日3次,6~24周为一个疗程。【不良反应】 服药后个别患者有食欲不振、恶心、腹泻、过敏反应(红斑)、头痛、无力,但减量或停药后即消失。【禁忌】 肝功能不良者慎用。(8)天保宁【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2片,每日3次,或遵医嘱。【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少见。第三节 洗血疗法“洗血疗法”就是将病人的血液以每秒1毫升的速度,抽进一种称为“血脂分离系统”的仪器里,血液被分成血细胞和血浆,接着血细胞又被输回体内,血浆被送入过滤器。通过过滤,血浆中的低密度脂蛋白等有害物质就此被滤出体外,以达到降低血脂的目的。

1.适应证(1)冠心病患者经最大限度饮食和药物治疗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92毫摩尔/升。(2)无冠心病的30岁以上的男性和40岁以上的女性,经饮食和药物治疗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6.48毫摩尔/升者,并在一级亲属中有早发性冠心病者,以及有一项或一项以上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者。(3)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即使无冠心病,若同时有血浆纤维蛋白水平升高者。(4)此外,对于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凡对降脂药物治疗反应差而血浆胆固醇水平又非常高者,均可考虑为采用该法的适应证。

2.治疗方法(1)血浆交换法:血浆交换法是取出病人的静脉血300~500毫升,经机器分离出血浆后,把血中的有形成分回输体内。本方法操作方便安全,疗效肯定。缺点是血中的高密度脂蛋白也同时丢失,而且费用昂贵。(2)选择性低密度脂蛋白去除法:包括肝素-琼脂糖珠吸附法、低密度脂蛋白抗体琼脂糖亲和色谱法、双膜过滤装置法及硫酸葡萄糖吸附法等。其中以双膜过滤装置法对降低胆固醇更为显著。这些方法具有安全、简便和易处理等优点,但费用极其昂贵。(3)磁光氧快速去脂新疗法:大型血液磁光氧快速去脂治疗机是目前国内外最新高科技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设备。在全电脑控制下集光、核磁(包括核磁。顺磁)、紫外光、离子氧等高科技为一体,采用分子生物学、分子物理学等高新科学手段,运用去脂转化技术。磁共振技术、射频光辐照技术、离子氧合技术,直接从血液中将多余的脂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低密度脂蛋白及衰老、死亡的红细胞除去,防止脂类物质及纤维蛋白原在血管内沉积,消除了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诸多因素,控制了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不仅对高脂血症、高血黏度、高血压所致冠心病、脑动脉硬化、脑梗死、脂肪肝、糖尿病及相关病症有明显的预防治疗作用,同时防治脑梗死、冠心病的复发,总有效率达98%。

3.注意事项(1)优点是特异性高,副作用很少,不需补充血浆,所以耗资也少。(2)缺点:血浆净化治疗虽然能有效地降低胆固醇,但需每间隔7~14日进行1次,且需终身治疗,经济上难以承受。所以,对于轻、中度高脂血症患者,不推荐采用此方法。第四节 手术治疗

一些难治的纯合子病人可以酌情选用胆囊造瘘术、回肠旁路术、门腔分流术及肝脏移植手术等方法治疗。

1.部分回肠末端切除术

该手术操作简单,将大约2米长的回肠末端切除。其降血浆胆固醇的原理也十分清楚,能起到口服消胆胺的类似效果,明显减少胆固醇从肠道吸收。

已证实部分回肠末端切除术治疗高脂血症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对于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其疗效欠隹。对于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者,术后可使血浆胆固醇浓度下降50%,伴有皮下和肌腱黄色瘤消退,冠状动脉造影也证实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消退。

2.肝脏移植术

严重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在各种保守治疗方法均无效时,才考虑采用肝脏移植。

经过长期观察认为,肝脏移植术肯定有效、费用较高。尽管如此,对危及生命的难治性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病人来说,在不得已时,亦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第五节 基因治疗

离体基因治疗亦称间接法是将患者的某种组织或细胞(如成纤维细胞、骨髓、肝细胞、外周血干细胞、甚至肿瘤细胞)取出体外,在短期培养的条件下转入目的基因,还可进行筛选和富集含有外源基因的细胞,然后再回输到患者体内。或直接将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输入病人肝脏,使肝脏能表达出所需要的功能蛋白质即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这种体内基因治疗方法又称直接法,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基因治疗方法。4 高脂血症的

中医虽然没有高脂血症这个名称,但从中医大量临床观察所见,可以认为此症主要是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及阴阳消长平衡的偏盛衰而产生瘀浊或湿浊,当这些病理产物浸淫于脉道,损伤脉络,致使经脉不畅,或波及于营心脉络,产生瘀滞,则可发生胸痹心痛。第一节 中医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认为,膏脂虽为人体的营养物质,但过多则形成高脂血症而为患。凡导致人体摄入膏脂过多,以及膏脂转输、利用、排泄失常的因素均可使血脂升高,其病因有以下几点。

1.饮食失当

饮食不节,摄食过度,或恣食肥腻甘甜厚味,过多膏脂随饮食进入人体,输布、转化不及,滞留血中,因而血脂升高。长期饮食失当,或酗酒过度,损及脾胃,健运失司,致使饮食不归正化,不能化精微以营养全身,反而变生脂浊,混入血中,引起血脂升高。前者为实证,后者为虚中夹实证,这是二者不同之处。

2.喜静少动

生性喜静,贪睡少动;或因职业工作所限,终日伏案,多坐少走,人体气机失于疏畅,气郁则津液输布不利。膏脂转化利用不及,以致生多用少,沉积体内,浸淫血中,故血脂升高。

3.情志刺激

思虑伤脾,脾失健运,或郁怒伤肝,肝失条达,气机不畅,膏脂运化输布失常,血脂升高。

4.年老体衰

人老则五脏六腑皆衰,以肾为主,肾主五液。肾虚则津液失其主宰;脾主运化,脾虚则饮食不归正化;肝主疏泄,肝弱则津液输布不利,三者皆使膏脂代谢失常,引起血脂升高。若房劳过度,辛劳忧愁,亦可使人未老而先衰。

5.体质禀赋

父母肥胖,自幼多脂,成年以后,形体更加丰腴,而阳气常多不足,津液膏脂输化迟缓,血中膏质过多。或素体阴虚阳亢,脂化为膏,溶入血中,血脂升高。

6.消渴、水肿、胁痛、黄疸、癥积等证不愈

消渴证基本病机属阴虚燥热,由于虚火内扰,胃热杀谷,患者常多饮多食,但饮食精微不能变脂而贮藏,人体之脂反尽溶为膏,混入血中,导致血脂升高。水肿日久,损及脾肾,肾虚不能主液,脾虚失于健运,以致膏脂代谢失常。胁痛、黄疸、癓积三者皆属肝、胆之病,肝病气机失于疏泄,影响膏脂的输布转化,胆病不能净浊化脂,引起血脂升高。第二节 辨证治疗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脾胃亏虚,运化失常,致使痰浊积聚,气滞血瘀,或肝火上炎,阴虚阳亢所为,中医一般分为以下几型。

1.痰浊阻滞【辨证】 头目眩晕,头痛头重,胸闷心悸,食欲不振,呕恶痰涎,肢体困重,或见形体丰肥,或闭经,舌苔白腻,脉滑。【施治】 化痰浊、健脾运、调血脂。【方药】 温胆汤加减:茯苓15克,法半夏、陈皮、山楂、竹茹、胆星、白术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2.气滞血瘀【辨证】 面色紫暗,胸闷肋胀,心烦易怒,两胁胀痛,夜寐不安,大便便结,舌暗红或有瘀点,瘀癍,或舌下瘀筋,苔润。【施治】 化瘀、理气、调脂。【方药】 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生地、山楂、丹参各15克,川芎、赤芍、白芍、桃仁、枳实、牛膝、桔梗、蒲黄、大黄各10克,柴胡8克,甘草、红花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

3.湿浊困脾【辨证】 头身沉重,脘腹胀闷,肢体倦怠,纳呆恶心,尿少便溏,甚或浮肿,面色青黄。舌体胖大有齿痕,苔腻,脉沉缓。【施治】 利湿、降浊、健脾、调脂。【方药】 胃苓汤加减:茯苓20克,苡仁15克,泽泻12克,苍术、猪苓、车前子、荷叶各10克,陈皮、厚朴、苏叶、桂枝各6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

4.脾肾两虚【辨证】 体倦乏力,腰酸腿软,耳鸣眼花,腹胀纳呆,尿少浮肿,胃冷喜温,女子月经失调。舌红或淡、苔薄白,脉沉细或迟。【施治】 健脾、补肾、调脂。【方药】 清脂汤加减:何首乌、女贞子、生地各15克,菟丝子、黑芝麻各12克,仙灵脾、杜仲、泽泻、党参、白术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5.肝肾阴虚【辨证】 证见头晕目眩,健忘失眠,耳鸣如蝉,咽干口燥,胁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颧红盗汗,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舌红少苔,脉细数。【施治】 滋肾、养肝、调脂。【方药】 一贯煎合杞菊地黄丸加减:枸杞、生地、山药各15克,麦冬、菊花各12克,当归、沙参、山萸肉、黄精、茯苓各10克,丹皮、川楝子、泽泻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6.肝郁化火【辨证】 烦躁易怒,面红目赤,头痛头晕,口燥咽干,尿黄便干。舌红苔黄或腻,脉弦数。【施治】 清肝泻火调脂。【方药】 龙胆泻肝汤加减:黄芩、生地各15克,柴胡、车前子、泽泻、当归、甘草、决明子、炒山栀、木通各10克,龙胆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7.胃热腑实【辨证】 形胖体实,大便常秘,消谷善饥,喜食厚味,口渴欲饮。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有力。【施治】 通腑泻热。【方药】 大承气汤加减:全瓜蒌、生地、生首乌各15克,生大黄、厚朴、枳实、生甘草各10克,芒硝6克。水煎服,每日1剂。第三节 中成药治疗

1.桂枝茯苓丸【药物组成】 桂枝、茯苓、丹皮、桃仁、白芍等。【用法与用量】 每次3~9克,每日2~3次,饭前服用,4周为1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活血化瘀,健脾消痰。用于高脂血症。【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本品不宜用于虚症痛经。

2.绞股蓝总甙胶囊【药物组成】 含有绞股蓝的有效成分绞股蓝皂甙。【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1粒,每日3次。【功能与主治】 益气健脾,祛痰降脂。用于高血脂症。

3.益肾降脂片【药物组成】 制首乌、桑寄生、黄精、泽泻、山楂、丹参、僵蚕等。【用法与用量】 每日3次,每次6~8片,口服。【功能与主治】 具有补益肝肾、化痰祛瘀的功效。用于高脂血症属肝肾阴虚者。

4.月见草油胶囊【药物组成】 月见草成熟的种子提炼出的亚麻油酸。【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日2粒,每日2次。【功能与主治】 抗炎、抗凝血、降血脂、降胆固醇,控制高血压。

5.新清宁片【药物组成】 大黄等。【用法与用量】 每次2~4片,每日2次,餐后服。【功能与主治】 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缓泻通便的功效。用本药取其缓泻通便以祛浊,活血祛瘀以通络,而达到降脂目的。用于高脂血症,症见湿热内蕴大肠,腹胀便干或便秘者。

6.脂可清胶囊【药物组成】 葶苈子、黄芩、山楂、泽泻、大黄、木香等。【用法与用量】 每次2~3粒,每日3次。【功能与主治】 具有清化痰湿、宣通导滞、通络散结之功效。用于高脂血症属痰湿偏盛或痰湿化火者。

7.心脉通片【药物组成】 当归、决明子、钩藤、牛膝、丹参、葛根、槐花、毛冬青、夏枯草、三七等。【用法与用量】 每日3次,每次4片。【功能与主治】 具有活血化瘀、通脉养心、平肝降压之功。主治高脂血症属气滞血瘀、心脉痹阻、肝阳上亢者。

8.降脂灵片【药物组成】 首乌、泽泻、黄精、金樱子、山楂、草决明、寄生、木香等。【用法与用量】 每次3片,每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对肝肾阴虚、肝阳偏亢型高脂血症疗效较好。

9.固本降脂丸【药物组成】 地黄、首乌、枸杞子、巴戟天、菟丝子、牛膝、天雄等。【用法与用量】 每日2次,每次5克,饭后吞服,3个月为1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降血脂,用于肾虚精亏型患者。

10.白金降脂丸【药物组成】 白矾、郁金等。【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6克,每日3次,20天为1个疗程,一般用2~3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对高脂血症有较明显效果。

11.血脂宁丸【药物组成】 决明子、山楂、荷叶、制何首乌、白糖等。【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2丸,每日2~3次。【功能与主治】 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用于增强冠状动脉的血液循环,提高心肌对强心甙作用的敏感性,抗心律失常及高血脂症。

12.欣得新【药物组成】 本品为山楂叶经提取总黄酮制成的片。【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2~3片,每日3次。【功能与主治】 活血化瘀,宣通心脉,理气舒络。用于气结血瘀,胸闷憋气,心悸健忘,眩晕耳鸣;冠心病,心绞痛,高脂血症,脑动脉供血不足属上述证候者。

13.脂可清胶囊【药物组成】 黄芩、茵陈蒿、山楂、泽泻、大黄、木香等。【用法与用量】 每次2~3粒,每日3次,5个月为1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可使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

14.大黄醇片【药物组成】 大黄醇等。【用法与用量】 每日3片,空腹1次服用,3周为1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可使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降低。

15.消补减肥片【药物组成】 黄芪、蛇床子、白术、大黄、香附、姜黄等。【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6~8片,每日3次,饭前半小时服用,疗程为1个月。【功能与主治】 对血清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及总胆固醇有明显降低作用。

16.心脉康片【药物组成】 氯贝丁酯丙二酯、灵芝、山楂、三七、潘生丁等。【用法与用量】 每次服4片,每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用于心绞痛、高脂血症、高血压,肝功能不正常者慎用。

17.玉楂冲剂【药物组成】 玉竹、山楂等。【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1袋,每日2~3次。【功能与主治】 扩张冠脉,降血脂。用于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及高三酰甘油血症。

18.健脾降脂冲剂【药物组成】 山楂、泽泻、丹参、灵芝等。【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10克,每日3次。20日为1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健脾,化浊,益气,活血。用于脾运失调、气虚、血瘀引起的高血脂症。

19.山楂丸【药物组成】 山楂、麦芽、神曲等。【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1丸,每日3次。【功能与主治】 降低胆固醇。用于高血脂患者。

20.脉安冲剂【药物组成】 生山楂,麦芽等。【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20克,每日2次。【功能与主治】 降低血清胆固醇,用于高血脂患者,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对降低三酰甘油,β-脂蛋白也有一定作用。

21.丹田降脂丸【药物组成】 丹参、三七、人参、何首乌、泽泻、当归、黄精等。【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1~2粒,每日2次。【功能与主治】 降低血清脂质,改善微循环,活血化瘀。用于高脂血症以及伴有脑动脉硬化、冠心病等。

22.血脂灵【药物组成】 泽泻、决明子、山楂、制何首乌等。【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4~5粒,每日3次。【功能与主治】 化浊降脂,润肠通便。用于痰浊阻滞型高脂血症。

23.首乌冲剂【药物组成】 何首乌等。【用法与用量】 每次1袋,每日3次,1~2个月为1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首乌含卵磷脂及大黄酸等,具有降低血浆中胆固醇的作用。用于高脂血症患者。

24.心脑康【药物组成】 红花油、维生素B、维生素E等。6【用法与用量】 每次2粒,1日3次,饭后服用。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以连服用2~3个疗程为宜。偏瘫病人每次3粒,1日3次,连服用至症状好转或基本痊愈。【功能与主治】 红花油中含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具有降低血浆胆固醇、三酰甘油的作用,维生素E和维生素B即可增6强亚油酸的降胆固醇作用,又可防止亚油酸氧化,而且还有恢复神经系统功能、调节老年内分泌系统功能的作用。据报道,其降胆固醇、三酰甘油、β-脂蛋白的疗效与弹性酶近似。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冠心病、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偏瘫等。

25.茶色素【药物组成】 绿茶提取物等。【用法与用量】 每次1~2粒,每日3次,1~2个月为1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茶叶主要成分为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大量实验及临床应用表明茶色素有较好的调节血脂紊乱的作用,可使胆固醇、三酰甘油明显降低。适用于高脂血症、脂肪肝的治疗。

26.天麻丸【药物组成】 天麻、羌活、独活、杜仲、牛膝、制附子、当归、生地黄、玄参等。【用法与用量】 水蜜丸,每次6克;大蜜丸,每次1丸,每日2~3次。【功能与主治】 养血祛风,活血通络,舒筋止痛。用于痰浊阻络型高脂血症。

27.冠心苏合丸【药物组成】 苏合香、乳香、青木香、冰片、麝香、檀香、朱砂等。【用法与用量】 内服,每次1~2粒,每日1~3次,也可临睡前或发病时服用。【功能与主治】 芳香开窍,理气活血,止痛。用于痰浊阻络型高脂血症。

28.龙胆泻肝片【药物组成】 龙胆、柴胡、黄芩、栀子、泽泻、关木通、车前子、当归、地黄、甘草等。【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4~6片,每日2~3次。【功能与主治】 养血育阴,滋补肝肾。用于湿热蕴郁型高脂血症。

29.当归龙荟丸【药物组成】 当归、龙胆、芦荟、青黛、栀子、黄连、黄芩、黄柏、大黄、木香、麝香等。【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6克,每日2次。【功能与主治】 泻火通便。用于湿热蕴郁型高脂血症。

30.防风通圣丸【药物组成】 防风、荆芥穗、薄荷、麻黄、大黄、芒硝、栀子、滑石、桔梗、石膏、川芎、当归、白芍、黄芩、连翘、甘草、白术等。【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6克,每日2次。【功能与主治】 解表通里,清热解毒。用于湿热蕴郁型高脂血症。

31.杞菊地黄丸【药物组成】 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等。【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8丸,每日3次。【功能与主治】 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虚型高脂血症。

32.麦味地黄丸【药物组成】 麦冬、五味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等。【用法与用量】 口服,水蜜丸,每次6克;小蜜丸,每次9克;大蜜丸,每次1丸,每日2次。【功能与主治】 滋肾养肺。用于肝肾阴虚型高脂血症。

33.二至丸【药物组成】 女贞子、墨旱莲等。【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9克,每日2次。【功能与主治】 补益肝肾,滋阻止血。用于肝肾阴虚型高脂血症。

34.桂附理中丸【药物组成】 肉桂、附片、党参、白术、炮姜、甘草等。【用法与用量】 口服,水丸,每次9克,每日2次;蜜丸,每次1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功能与主治】 补肾助阳,温中健脾。用于脾肾阳虚型高脂血症。

35.脾肾双补丸【药物组成】 党参、熟地黄、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山药、黄芪、甘草、当归、川芎、白芍、莲子、枸杞子、白术、肉桂、麦冬、薏苡仁、芡实、牛膝、陈皮、白扁豆、五味子等。【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功能与主治】 健脾开胃,补益肝肾。用于脾肾阳虚型高脂血症。

36.复方丹参片【药物组成】 丹参、三七、冰片等。【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3片,每日3次。【功能与主治】 活血化瘀。用于瘀血阻络型高脂血症。

37.平肝降脂丸【药物组成】 生赭石、珍珠母、神曲、扁豆、半夏、猪胆汁、黄芩、牛膝等。【用法与用量】 每次1丸,每日3次,4周为1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平肝健脾,除湿降脂。主治高脂血症。第四节 单味药治疗

纵观近年的研究状况,中药在治疗高脂血症、防止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优势,其疗效肯定、持续、副作用小。在降脂中药中,有一部分既是药品又是食品,如山楂、枸杞子、荷叶、菊花、大蒜、海带、鱼油、马齿苋等。所用药物统计结果显示,排在前位的单味中药有:山楂、泽泻、丹参、大黄、决明子、何首乌、甘草、茯苓、柴胡、芍药、川芎、白术、黄芪、菊花、茵陈、当归、葛根、荷叶、桑寄生、桃仁、生地黄、党参、姜黄。

1.山楂【用法与用量】 每次6~12克,煎汤服。【功能与主治】 含山楂酸等有机酸及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血脂的作用。

2.泽泻【用法与用量】 每次6~12克,煎汤服。【功能与主治】 含挥发油(内含糠醛)、生物碱、泽泻醇、豆甾醇、右旋天冬酰胺、树脂、蛋白质、有机酸、淀粉等。泽泻有轻度降低血中胆固醇、血糖和抗脂肪肝等作用。

3.丹参【用法与用量】 每次9~15克,煎汤服。【功能与主治】 调节脂质代谢,降低血液中胆甾醇的含量,有降血脂作用。

4.大黄【用法与用量】 每次3~12克,煎汤服。【功能与主治】 含蒽醌衍生物(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及鞣质(葡萄糖没食子鞣甙、儿茶鞣质、游离没食子酸)等,具有降低血压和血清胆固醇等作用。

5.决明子【用法与用量】 每次4.5~9克,煎汤服。【功能与主治】 决明子含有蒽醌类物质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菌等作用,对高脂血症有一定疗效。

6.何首乌【用法与用量】 每次9~15克,煎汤服。【功能与主治】 首乌含丰富的卵磷脂等,有助于脂肪运转,能减少肠道胆固醇的吸收,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首乌还能阻止胆固醇在肝内沉积。

7.甘草【用法与用量】 每次2.5~15克,煎汤。【功能与主治】 甘草含有甘草甜素,具有降脂、抗动脉硬化作用。

8.茯苓【用法与用量】 每次9~15克,煎汤。【功能与主治】 含有的茯苓乙醇具有双向调节血糖的作用。

9.柴胡【用法与用量】 每次3~10克,煎汤。【功能与主治】 本品含挥发油,柴胡醇,油酸,亚麻酸,棕榈酸,硬脂酸等,能抑制脂肪的分解,使血中脂肪量降低。能使高血脂症的胆固醇、三酰甘油和磷脂水平降低,加速其排出。

10.芍药【用法与用量】 每次10~15克,煎汤。【功能与主治】 含有多种甙类,如芍药甙、苯甲酰芍药甙、羟基芍药甙、芍药新甙以及胡萝卜甙等。显著降低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

11.白术【用法与用量】 每次4.5~9克,煎汤。【功能与主治】 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苍术醇、苍术酮等,并含有维生素A。有加速体内葡萄糖的同化因而降低血糖的作用。

12.黄芪【用法与用量】 每次9~15克(大剂30~60克),煎汤。【功能与主治】 含糖类、胆碱、葡萄糖醛酸、叶酸、数种氨基酸、β-谷甾醇等,具有降低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的作用。

13.菊花【用法与用量】 每次10~15克,煎汤。【功能与主治】 含龙脑,樟脑,菊油环酮,菊甙,腺嘌呤,胆碱,水苏碱,微量维生素A、维生素B、氨基酸、刺槐素。具有降脂、1降压作用。

14.茵陈【用法与用量】 每次9~15克,煎汤服。【功能与主治】 茵陈中所含的香豆素类有降脂活性,可降低动物血清胆固醇。

15.当归【用法与用量】 每次3~12克,煎汤服。【功能与主治】 含挥发油、亚叶酸、烟酸等,具有降血脂的作用。

16.葛根【用法与用量】 每次4.5~9克,煎汤服。【功能与主治】 葛根含异黄酮成分葛根素、葛根素木糖甙,具有降血脂的作用。

17.荷叶【用法与用量】 每次3~9克(鲜者25~50克),煎汤服。【功能与主治】 含荷叶碱等多种生物碱及多种有机酸等,具有降血脂的作用。

18.桑寄生【用法与用量】 每次10~18克,煎汤。【功能与主治】 桑寄生含广寄生甙等黄酮类,具有降血脂的作用。

19.桃仁【用法与用量】 每次10~15克,煎汤或干食。【功能与主治】 含脂肪油,主要成分是亚油酸甘油酯,混有少量亚麻酸及油酸甘油酯。又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胡萝卜素、核黄素等,具有降血脂的作用。

20.生地黄【用法与用量】 每次9~15克(大剂30~60克),煎汤。【功能与主治】 含β-谷甾醇与甘露醇,及少量豆甾醇、微量的菜油甾醇,还含地黄素、生物碱等。有降低血糖、强心、利尿、保肝、抗菌作用。

21.党参【用法与用量】 每次15~25克(大剂50~100克),煎汤。【功能与主治】 党参根含皂甙、微量生物碱、蔗糖、葡萄糖、菊糖、淀粉、黏液及树脂等。川党参根含挥发油、黄芩素葡萄糖甙、微量生物碱、多糖、菊糖、皂甙,具有降血脂的作用。

22.姜黄【用法与用量】 每次4.5~9克,煎汤服。【功能与主治】 姜黄能增加胆汁形成和分泌,使粪便中排泄的胆酸和胆固醇增加。

23.冬虫夏草【用法与用量】 每次7.5~15克,煎汤服。【功能与主治】 含粗蛋白、脂肪、虫草酸等,具有降血脂的作用。

24.人参【用法与用量】 每次1.5~9克,大剂9~30克,煎汤服。【功能与主治】 人参含有多种药用元素,人参中的人参皂甙能抑制动物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当高胆固醇血症发生时,能使胆固醇降低。

25.灵芝【用法与用量】 研末,每次1.5~3克;或浸酒服。【功能与主治】 具益精气、强筋骨之功效。主治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脑血管硬化等。

26.银杏叶【用法与用量】 每次5~10克,煎汤服。【功能与主治】 为银杏科落叶乔木植物银杏叶,含莽草酸、白果双黄酮、异白果双黄酮、甾醇等成分,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

27.蒲黄【用法与用量】 每次4.5~9克,煎汤服。【功能与主治】 蒲黄含有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等植物甾醇,能抑制肠道吸收外源性胆固醇,从而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

28.红花【用法与用量】 每次3~6克,煎汤服。【功能与主治】 红花含有红花甙、红花油,红花黄色素、亚油酸等,有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以及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作用。

29.虎杖【用法与用量】 每次10~30克,煎汤服。【功能与主治】 虎杖含有蒽醌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多种成分,具有降低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作用。

30.茺蔚子【用法与用量】 每次10~15克,煎汤服。【功能与主治】 茺蔚子含有益母草宁,含维生素A类物质,具有降三酰甘油和胆固醇作用。

31.没药【用法与用量】 每次3~9克,煎汤服,连服1~2周。【功能与主治】 含油树脂部分能降低血胆固醇。

32.三七【用法与用量】 每次7.5~15克,煎汤服。【功能与主治】 三七皂甙有阻止肠道吸收脂肪,在脂质代谢中,能降低总脂质水平和三酰甘油含量。

33.水蛭粉【用法与用量】 水蛭干燥后研末,装入胶囊内吞服,每粒胶囊内含水蛭粉0.25克。每次服3粒,1日3次。服药4周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活血化瘀。用于原发性高脂血症。

34.蜂胶【用法与用量】 每次1.2~2.7克。【功能与主治】 有明显的降三酰甘油作用和降低胆固醇作用。

35.罗布麻【用法与用量】 每次6~9克,煎汤服;或泡茶饮。【功能与主治】 有降低三酰甘油、胆固醇的作用。

36.女贞子【用法与用量】 每次5~10克,煎汤服。【功能与主治】 含有的油酸、亚油酸等,具有降血脂的作用。

37.马齿苋【用法与用量】 每次9~15克(鲜者60~120克),煎汤服;或捣汁饮。【功能与主治】 全草含大量去甲基肾上腺素,具有降血脂的作用。

38.荜拨【用法与用量】 每次2~5克,煎汤服。【功能与主治】 含胡椒碱、棕榈酸、挥发油等,具有降血脂的作用。

39.酸枣仁【用法与用量】 每次6~15克,煎汤服。【功能与主治】 含多量脂肪油、黄酮甙等物质,有降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40.郁金【用法与用量】 每次4.5~9克,煎汤服。【功能与主治】 含姜黄子、挥发油,具有降血脂的作用。

41.绞股蓝【用法与用量】 每次15~30克,煎汤服;研末吞服3~6克;亦可泡茶服。【功能与主治】 绞股蓝及绞股蓝皂甙具有明显的降血脂、降血糖作用。

42.枸杞子【用法与用量】 每次5~10克,煎汤服。【功能与主治】 含有硫胺素、硫胺素抑制物、核黄素、烟酸、抗坏血酸、亚油酸等,具有降血脂与保肝、抗脂肪肝作用。

43.血竭【用法与用量】 研末,每次0.3~1克。【功能与主治】 含血竭红素、红色树脂血竭素等,具有降血脂的作用。

44.海藻【用法与用量】 每次4.5~9克,煎汤服。【功能与主治】 含有β-谷甾醇具有降血脂的作用。

45.黄连【用法与用量】 每次1~5克,煎汤服。【功能与主治】 黄连素具有降血脂的作用。

46.地骨皮【用法与用量】 每次15~25克,煎汤服。【功能与主治】 地骨皮中含有β-谷甾醇,亚油酸,亚麻酸等。具有降血脂作用。

47.花粉【用法与用量】 每次3~4克,每日3次。【功能与主治】 花粉具有显著地降血浆胆固醇、三酰甘油及β-脂蛋白的作用。

48.柿叶【用法与用量】 每次5~15克,煎汤服。【功能与主治】 含黄酮甙、鞣质、酚类、树脂、香豆精类化合物等。有降低血压并增加冠脉流量作用。

49.木瓜【用法与用量】 每次7.5~15克,煎汤服。【功能与主治】 含皂甙、苹果酸等,具有降血脂作用。第五节 验方治疗

1.消脂汤【药物组成】 泽泻、丹参、赤芍、补骨脂、茵陈各15克,山楂、首乌各20克,半夏、茯苓、菟丝子各12克,红花、陈皮各6克。【用法与用量】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功能与主治】 健脾化痰,活血化瘀。主治高脂血症。

2.四味降脂汤【药物组成】 山楂50克,首乌、泽泻、草决明各25克。【用法与用量】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14天为1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消食利水,滋肾平肝。主治高脂血症。

3.清脂五味汤【药物组成】 生黄芪、山楂各30克,泽泻20克,红花、桃仁各10克。【用法与用量】 每日1剂,水煎成150毫升,早晚分2次口服,15天为1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益气活血,祛湿降浊。主治高脂血症。

4.蒲楂泽泻汤【药物组成】 蒲黄、生山楂、泽泻各24克。【用法与用量】 每剂水煎2次,每次45分钟,共取汁300毫升,分2次服,14天为1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活血化瘀。主治高脂血症。

5.芪参水蛭汤【药物组成】 黄芪50克,太子参、丹参、生山楂各30克,白术、陈皮、川芎各10克,葛根、当归各15克,三七6克,水蛭、何首乌各20克。【用法与用量】 每日煎服1剂,1个月为1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益气健脾,化瘀降浊。主治老年高脂血症。

6.补肾降浊汤【药物组成】 仙灵脾、泽泻、姜黄、山楂15克,水蛭、大黄10克,三七粉6克。【用法与用量】 每天1剂,共煎3次,合并煎液,分3次口服,30天为1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温阳祛湿,化瘀通络。主治高脂血症。

7.加味大黄甘草汤【药物组成】 大黄、红花各10克,甘草6克,泽泻30克。【用法与用量】 水煎服,日服2次。连续4周为1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化痰祛痰。主治高脂血症。

8.健脾祛痰降脂汤【药物组成】 茯苓、丹参各15克,白术、党参各12克,泽泻、法半夏、荷叶、山楂各9克,橘红、甘草各6克。【用法与用量】 水煎,日1剂,分2次口服。6周为1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健脾除痰。主治高脂血症。

9.益气化瘀汤【药物组成】 黄芪、丹参各30克,何首乌、山楂、茵陈各20克,葛根、赤芍、白芍、泽泻各15克,黄精10克。【用法与用量】 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每次服100毫升,15天为1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扶正固本,益气化瘀。主治高脂血症。

10.降脂四黄汤【药物组成】 荷叶、生蒲黄、片姜黄、九节菖蒲、全瓜蒌各10克,大黄5克,青葙子、黄芪各15克。【用法与用量】 水煎,每日1剂,分2次口服。8周为一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益气化浊祛瘀。主治原发性高脂血症。

11.红荷参赤汤【药物组成】 红花、党参、白术各12克,丹参15克,红景天,荷叶、赤芍、法半夏各9克,橘红6克。【用法与用量】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30天为一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益气化瘀除痰。主治高脂血症。

12.参夏降脂汤【药物组成】 人参、半夏各12克,鸡内金、白术、陈皮、泽泻、丹参、蒲黄各10克,山药20克,茯苓、首乌、山楂各15克。【用法与用量】 水煎,每日1剂,分早、中、晚3次温服。【功能与主治】 健脾化痰,祛瘀降浊。主治原发性高脂血症。

13.参芪川芎汤【药物组成】 黄芪20克,泽泻、党参、川芎、白术、山楂、麦芽、陈皮、丹参各15克。【用法与用量】 日1剂,水煎200毫升,分2次服,每次100毫升,连服8周为1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消痰除湿,活血化瘀,健脾消食。主治原发性高脂血症。

14.和血通络汤【药物组成】 炙黄芪、生山楂各30克,全当归、桂枝、赤芍、白芍、大枣、天麻、决明子、菊花、川乌、草乌各10克,制首乌15~18克。【用法与用量】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3次温服。30天后,改用降脂饮(生山楂10克,决明子5克,菊花3克,制首乌5~10克)沸水泡服,每日1剂。【功能与主治】 益气活血通络。主治高脂血症。

15.降脂软脉汤【药物组成】 党参、黄芪各15克,丹参、泽泻各30克,川芎、水蛭、大黄各10克,草决明、山楂、茵陈各20克。【用法与用量】 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30天为1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益气活血,祛湿化痰。主治高脂血症。

16.芪茵二虫汤【药物组成】 黄芪、茵陈各30克,土炒白术、茯苓、生山楂各20克,何首乌、泽泻各10克,地鳖虫(冲服)、水蛭(冲服)各3克,白芥子15克。【用法与用量】 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并节制饮食,适当增加运动量。【功能与主治】 益气降浊化瘀。主治高脂血症。

17.补阳还五汤【药物组成】 赤芍、川芎、地龙、山楂各15克,黄芪60克,当归6克,桃仁、红花各10克。【用法与用量】 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4周为一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化瘀通络,祛痰消食。主治高脂血症。

18.黄芪山楂煎【药物组成】 黄芪、延胡索、菊花、红花各15克,山楂50克,丹参30克,麦芽40克。【用法与用量】 每日1剂,文火煎2次,浓缩成300毫升,分2次口服。同时配合西药力平脂口服治疗,每次0.1克,每日3次,30天为1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补气祛痰,化瘀健脾,消食导滞。主治中老年高脂血症。

19.降脂灵合剂【药物组成】 猪胆1个,首乌、枸杞子、肉苁蓉、补骨脂各12克,丹参、决明子、山楂、党参各20克,黄芪30克,水蛭6克,地龙10克。【用法与用量】 诸药猪胆、水蛭、地龙除外,用水1000毫升浸泡20~30分钟,文火煎20分钟,浓缩成200毫升,二煎用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头、二煎混合,将猪胆汁放入,水蛭、地龙不可入煎,以防影响药效,通常用水浸或打粉与煎剂同服,服法是每日1剂,早晚分服。【功能与主治】 益气活血,养阴通络,滋肝益肾。主治高脂血症。

20.参乌降脂饮【药物组成】 生何首乌30克,泽泻15克,柴胡10克,大黄(后下)、红参(分冲)、三七粉(分冲)各3克,水蛭粉(分冲)2克。【用法与用量】 水煎400毫升,分2次服,晨起空腹口服1次,晚临睡前口服1次,每日1剂,3个月为1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疏肝健脾,滋养肾阴,通腑泄浊。主治高脂血症。

21.参乌楂黄饮【药物组成】 人参3克(嚼服),大黄3~6克,山楂、陈皮、葛根、泽泻各6克,首乌12克。【用法与用量】 每日1剂,泡水代茶多次饮用,首泡以煮沸为佳。6周为一个疗程,共服3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健脾化湿,活血导滞。主治高脂血症。

22.参芪七蛭散【药物组成】 三七、水蛭各50克,丹参150克,黄芪200克。【用法与用量】 将三七、黄芪、水蛭切片晒干研末,过100目细筛,余下粗末同丹参合并煎液,连煎3次,将所得药液过滤后浓缩成膏状,加入三七、水蛭、黄芪末,恒温干燥,研末过100目细筛即得。每次服5克,每天3次,1个月为1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活血化瘀,通脉降脂。主治高脂血症。

23.化脂灵【药物组成】 水蛭、土鳖虫各5.6克,益母草、五加皮各11克,黄芪17克,山楂12克,泽泻16克,何首乌22克。【用法与用量】 做成粉剂每包含生药9克,每次1包,1日2次,于饭后半小时服用。【功能与主治】 健脾化痰,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主治高脂血症。

24.参竹丸【药物组成】 党参、玉竹各1.25克。【用法与用量】 将诸药粉碎后,制成4丸蜜丸,每日2次,每次2丸,连服45天为1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益气清热,除浊降脂。主治高脂血症。

25.决乌茵泽汤【药物组成】 决明子20克,生山楂15克,首乌、泽泻各12克,茵陈10克。【加减】 便秘加制大黄1~5克;饮茶者加绿茶适量。【用法与用量】 日1剂,首次水煎,后加开水,代茶频饮,6周为1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益肾消导,化浊降脂。主治高脂血症。

26.首乌山楂汤【药物组成】 生首乌、绵茵陈、生山楂各20克,决明子、丹参各30克,柴胡、泽泻各15克,生蒲黄9克。【用法与用量】 加水浸泡15分钟,煎煮2遍,取汁450毫升,分2次温服,每日1剂。20天为一个疗程,间隔10天,继续第2疗程。【功能与主治】 滋阴降火,通脉降脂。主治高脂血症。

27.滋肝养肾汤【药物组成】 首乌30克,枸杞、桑寄生、黄精、决明子、泽泻、丹参各15克。【用法与用量】 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6周为1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滋肝益肾,养阴清热。主治高脂血症。

28.首乌楂米汤【药物组成】 生何首乌、生槐米各9~15克,生山楂15~30克。【用法与用量】 加水250毫升,浸泡30分钟后,文火煎30分钟,取汁100毫升,二煎加水150毫升,取汁100毫升,两煎相合。每日1剂,连服10天,后隔日1剂,服20天,此为1个疗程,一般服1~2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益肾养肝、醒脾健胃,利血脉,化瘀浊。主治高脂血症。

29.杞乌丹楂汤【药物组成】 炒决明子、山楂各30克,枸杞子、何首乌各15克,丹参20克,菊花、茵陈(后下)各10克。【用法与用量】 头煎加水1000毫升,文火煎15分钟取汁,二煎加水600毫升,文火煎8分钟取汁,两汁混合储于保温瓶中,频饮,每次100毫升,每日1剂。1个月为1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滋肾益阴,活血化瘀。主治高脂血症。

30.柔肝和血汤【药物组成】 生地黄、钩藤、山楂、炒酸枣仁各15克,白芍、桑寄生、丹参、泽泻各12克,杜仲、当归、川芎各10克。【用法与用量】 每日1剂,水煎2次,2次药液混合,分3次温服。每周服6剂,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滋阴柔肝,祛浊和血。主治高脂血症。

31.补肾通脉煎【药物组成】 丝瓜络、鲜荷叶(晾干)、生山楂各50克,槟榔20克,何首乌、鸡血藤各30克。【用法与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每次200毫升,早、晚各服1次。服药30剂为1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补肝益肾,化瘀祛痰。主治高脂血症。

32.调肝肾合剂【药物组成】 制首乌、丹参、虎杖各15克,山楂30克,郁金、柴胡、泽泻、陈皮、半夏、茯苓各10克。【用法与用量】 每日1剂,水煎2次,混合后分2次口服,30天为1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调肝补肾,化瘀祛痰降脂。主治高脂血症。

33.益寿降脂灵【药物组成】 制首乌、枸杞子各7.5克,黄精、山楂各10克,草决明1.5克。【用法与用量】 诸药为1次量,制作成片剂。每日3次口服,服药2个月为1个疗程,共服药3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补肝肾,益脾胃,生血益气。主治高脂蛋白血症。

34.复方降脂丸【药物组成】 泽泻、丹参、山楂各500克,何首乌、胆南星各400克,昆布、龟板(炙)、大黄各300克。【用法与用量】 诸药共研末,制成小蜜丸。每次10克(含生药4.5克),日服3次,疗程2个月。【功能与主治】 滋补肝肾,祛痰除湿,活血化瘀。主治高脂血症。

35.降脂延寿片【药物组成】 丹参20克,首乌、葛根、寄生、黄精各10克,甘草6克。【用法与用量】 诸药制成糖衣浸膏片,每片含生药3.3克,每日3次,每次6片,10天为1个疗程,间隔3天,服第二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滋阴益气,活血通脉。主治原发性高脂血症。

36.柴芍调脂汤【药物组成】 柴胡6克,白芍、枳壳、鸡内金、郁金、苍术、炒白术、法半夏各10克,山楂、干荷叶各20克,泽泻12克。【用法与用量】 每日1剂,水煎250毫升,分3次口服,连服45天为1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疏肝健脾,和胃化痰、泄浊活血。主治高脂血症。

37.柴郁降脂汤【药物组成】 柴胡、生白芍、炒白术、地骨皮各15克,郁金12克,鸡内金10克,决明子、芦根、黄芪、丹参、生山楂、泽泻各30克。【用法与用量】 每日1剂,水煎300毫升,分3次口服,连服40天为1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疏肝健脾,和胃化痰,泄浊活血。主治高脂血症。

38.平肝降压汤【药物组成】 石决明30克,夏枯草、泽泻、生地、白芍各15克,大黄5~10克,柴胡10克。【用法与用量】 每日1剂,早晚煎服。同时服西药维生素C100毫克及维生素B110毫克,每日3次。4周为1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平肝解郁,滋阴泻火,祛瘀降脂。主治高脂血症。

39.首乌虎杖汤【药物组成】 首乌30克,枸杞子15克,女贞子15克,20克,桃仁10克,丹参20克,赤芍15克,泽泻15克,山楂20克,虎杖10克。【用法与用量】 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功能与主治】 补肾健脾,活血通络。主治高脂血症。

40.复方山楂煎【药物组成】 山楂、丹参、葛根各50克。【用法与用量】 每日1剂,煎2次口服,30天为1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化痰祛瘀,活血降脂。主治高脂血症。

41.血府逐瘀汤【药物组成】 桃仁、当归各15克,生地、红花、赤芍、桔梗、柴胡、枳壳各10克,川芎、甘草各5克。【用法与用量】 每日1剂,水煎分服,4周为1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活血行气,化瘀降脂。主治高脂血症。

42.苓陈桃红汤【药物组成】 茯苓30克,泽泻20克,菖蒲、白术、生山楂、丹参各15克,陈皮、郁金各12克,半夏、桃仁、红花各10克,胆南星6克。【用法与用量】 每日1剂,水煎分3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一般服用1~3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理脾化痰,活血祛瘀。主治高脂血症。

43.化瘀逐痰汤【药物组成】 丹参、薏苡仁各30克,水蛭、川芎各6克,桃仁、红花、山楂、地龙各10克,黄芪15克,茯苓12克,蜈蚣2条。【用法与用量】 每日1剂,加水600毫升,文火煎取200毫升,早、晚2次空腹服。【功能与主治】 破瘀导滞,祛湿涤痰。主治高脂血症。

44.二陈化痰汤【药物组成】 瓜蒌、茵陈各15克,半夏、橘皮、川芎各6克,茯苓12克,泽泻、山楂各10克,水蛭2克(焙干研末分装胶囊,每次1克)。【用法与用量】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30天为1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化痰消浊祛脂。主治高脂血症。

45.藻昆芎芍汤【药物组成】 海藻、泽泻、昆布、生瓦楞子、山楂、赤芍各15~25克,红花、川芎、丹皮各9~15克,桑寄生、何首乌各20克。【用法与用量】 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煎服1次,每次服300毫升左右。【功能与主治】 化痰祛脂,活血行瘀。主治高脂血症。

46.山菊参合剂【药物组成】 山楂、菊花、丹参各10克。【用法与用量】 每日1剂,代茶饮,30天为1个疗程,连服3个月。【功能与主治】 柔肝活血,降脂通脉。主治原发性高脂血症。

47.大麦根合剂【药物组成】 大麦根50克,山楂、何首乌各20克,甘草9克。【用法与用量】 加水1500毫升,煎至700~800毫升后饮用,每日1剂,6周为1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祛痰化浊,益气健脾。主治高脂血症。

48.首乌地龙汤【药物组成】 何首乌15克,地龙10克,川芎10克,女贞子10克,枸杞10克,熟地10克,绞股蓝10克,没药6克。【用法与用量】 每日1剂,水煎服,4周为1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主治高脂血症。

49.七味失笑散【药物组成】 生蒲黄、五灵脂、没药各10克,虎杖、泽泻各15克,决明子、山楂各30克。【用法与用量】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6周。【功能与主治】 化瘀滞,泻痰浊。主治高脂血症。

50.生山楂何首乌汤【药物组成】 生山楂30克,何首乌、泽泻各20克,决明子25克,荷叶、丹参各15克,生甘草10克。【用法与用量】 将诸药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分2~3次口服,每日1剂,1个月为1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主治高脂血症。

51.莪黄降脂片【药物组成】 姜黄、莪术各30克,黄精、玉竹、大黄、山楂各20克,石菖蒲、柴胡各15克。【用法与用量】 诸药水煎浓缩制成片剂,每次4~5片(含生药1~1.2克),每日3次,饭前温开水送服。1个月为1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活血化瘀,滋阴宣泄。主治原发性高脂血症。

52.芪蛭祛脂丸【药物组成】 葛根15克,红花、水蛭各10克,丹参、山楂、制首乌、生黄芪各20克,皂荚12克,明矾6克,苡仁30克。【用法与用量】 上方为1天量,水煎后浓缩炼蜜为丸,分3次空腹吞服,疗程为1个月。【功能与主治】 活血祛瘀,健脾化痰。主治高脂血症。

53.降脂化瘀丸【药物组成】 泽泻、葛根各80克,何首乌、丹参、荷叶、决明子各50克,姜黄、玉竹各30克。【用法与用量】 共研细末,过筛混匀,制成胶囊,每粒含生药0.5克。每次服3粒,每日服3次,疗程为1~3个月。【功能与主治】 祛痰化瘀通络。主治高脂血症。

54.活血降脂胶囊【药物组成】 丹参、生山楂、首乌、葛根各30克,赤芍、当归、枸杞各15克,桃仁、红花各10克,姜黄20克。【用法与用量】 诸药研末,装入胶囊(每粒含生药0.3克)。每次5粒,每日3次。2个月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用低脂饮食。【功能与主治】 活血降脂、破瘀消积、滋补肝肾。主治原发性高脂血症。

55.大黄甘草汤【药物组成】 大黄、红花各10克,甘草6克,泽泻30克。【用法与用量】 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连服4周为一个疗程。服药期间停服其他降脂药物。【功能与主治】 荡涤肠胃,利湿化痰,活血祛瘀。主治高脂血症。

56.茵陈柴红汤【药物组成】 茵陈10克,柴胡5克,红花3克。【用法与用量】 每日1剂,用开水浸泡,当茶分次饮服。1个月为1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疏肝利胆,升清降湿,活血祛瘀。主治原发性高脂血症。

57.化痰降脂汤【药物组成】 苍术、白术各12克,法半夏、木香、川芎各10克,茯苓、苡米、丹参各15克,白术12克。【用法与用量】 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功能与主治】 健脾渗湿,化痰降脂。主治高脂血症。

58.乌七二黄汤【药物组成】 何首乌、山楂各30克,决明子20克,三七15克,大黄、黄柏各10克。【用法与用量】 每日1剂,水煎300毫升,口服每次150毫升,每日2次,早饭前晚饭后分服。3个月为1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清热化痰,通利凉血。主治高胆固醇血症。

59.茵陈五苓汤【药物组成】 茵陈30克,泽泻、猪苓各9克,茯苓、丹参各15克,白术、山楂各10克,桂枝6克。【用法与用量】 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4周为1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健脾利湿,行气化痰,活血散瘀。主治高脂血症。

60.新葛根煎剂【药物组成】 葛根30克,太子参、生地、茵陈、川芎、玄胡、郁金、山楂、姜黄各15克,甘草6克。【用法与用量】 日1剂,加水文火煎,取汁300毫升分3次服,30天为1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化痰祛湿,调和气血。主治高脂血症。

61.参麦汤【药物组成】 人参10克,麦冬10克。【用法与用量】 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功能与主治】 益气、养阴、行血。主治原发性高脂血症。

62.苍术枳壳汤【药物组成】 炒苍术60克,炒枳壳60克,何首乌60克,决明子180克,炒山楂180克,泽泻120克,红花60克,丹参60克,车前子60克,肉苁蓉60克,刺蒺藜60克,杭菊花60克,茺蔚子60克,白茯苓90克,陈皮40克,石菖蒲40克,制胆星40克,川郁金60克,远志60克。【用法与用量】 诸药粉碎为细末,过筛,水泛为丸如小绿豆大,每次服5克,1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可连服2~3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行气活血,化湿消痰。主治高脂血症。

63.川军茵陈汤【药物组成】 制川军10克,猪苓、泽泻、白术、茵陈各20克,何首乌、生薏苡仁、决明子、金樱子各25克,柴胡、郁金各15克,生甘草6克。【用法与用量】 将诸药加水600毫升,文火煎至300毫升,分早、晚2次口服,10天为1个疗程,一般连服2~3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主治高脂血症。

64.丹参山楂汤【药物组成】 制首乌15克,丹参15克,山楂15克,黄芪12克,地龙12克,陈皮6克,苍术6克,赤芍10克。【用法与用量】 每日1剂,水煎服,3个月为1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行气化痰,化瘀消脂。主治高脂血症。

65.金樱决明子汤【药物组成】 金樱子、决明子、制首乌、生薏仁各30克,茵陈、泽泻各24克,生山楂18克,柴胡、郁金各12克,酒大黄6克。【用法与用量】 每日1剂,加水500毫升,用文火煎至250毫升,分2次服。每2周为1个疗程。【功能与主治】 滋阴降火,行滞通脉。主治高脂血症。第六节 针灸治疗

针灸的作用对象是经络和腧穴。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路,它们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贯通上下,把内部的脏腑和外部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使人体各部分的功能保持相对的协调和平衡。腧穴是人体经路、脏腑之气注于体表的部位,具有接受刺激的功能。经络的沟通内外、运行气血、调节平衡的功能主要是通过腧穴的反应来实现的。刺激一定的腧穴,可以发挥相应经络的作用,调节脏腑、气血的功能,激发机体内的抗病能力,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高脂血症是血脉中的疾病,过高的血脂为血中之痰浊,为污秽之血。临床表现为痰阻脉络、血脉不畅、气滞血瘀等经络气血运行失常。大量的临床和实验观察证明,通过刺激一定穴位发挥相应经络的作用,可使血脉流畅,血脂降低、针灸降血脂作用的机制有人认为可能是调整了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或由体表通过神经、体液等途径传入相应的脏器而发挥作用。也有人认为选取一定的穴位,或许会影响肝脏对胆固醇的合成;或可能影响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和排泄;或通过降低胰岛素的分泌,来减少内源性三酰甘油的合成,等等。虽然针刺降低血脂作用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其临床效果则是肯定的,从而为我们防治高脂血症提供了更多的防治措施。

针灸治疗本病症,古籍中未见。现代报道始于20世纪50年代,进入80年代,对高脂蛋白血症治疗的选穴、穴位刺激法、疗效以及治疗机制等,都做了一系列较深入的探讨。在取穴上,从原来的涉及9条经脉20余个穴位,通过反复筛选和观察,逐步简化为数个穴位;穴位刺激方法,除已用的针刺和电针外,增加了灸法、穴位埋线及激光照射等;在疗效方面,现在已基本肯定针灸可以确切地降低胆固醇、三酰甘油、β-脂蛋白和磷脂在血液中的含量。一、体针刺法

刺法所用的针称为毫针,毫针有长短、粗细多种规格,按照不同的针刺部位选择不同长度的毫针。使用前须认真检查,针尖不宜过锐,须固而不钝,不可有钩曲或卷毛;针身宜光滑挺直,坚韧而富有弹性,上下匀称;针柄以金属丝缠绕紧密均匀为佳,不宜过长或过短,针根必须牢固。

1.针具选择

对针具的选择,现在多选用不锈钢所制针具,因不锈钢不仅能防锈蚀,耐热,而且具有一定的硬度、弹性和韧性。金质、银质的针,弹性较差,价格昂贵,故较少应用。在临床应用前还须按照要求注意检查,以免在针刺施术过程中,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在选择针具时,除应注意上述事项外,在临床上还应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的长幼、形体的肥瘦,体质的强弱,病情的虚实,病变部位的表里浅深和所取腧穴所在的具体部位,选择长短、粗细适宜的针具。如男性,体壮、形肥,且病变部位较深者,可选稍粗稍长的毫针。反之若女性,体弱形瘦,而病变部位较浅者,就应选用较短、较细的针具。至于根据腧穴的所在具体部位进行选针时,一般是皮薄肉少之处和针刺较浅的腧穴,选针宜短而针身宜细;皮厚肉多而针刺宜深的腧穴宜选用针身稍长、稍粗的毫针。临床上选针常以将针刺入腧穴应至之深度,而针身还应露在皮肤上稍许为宜。如应刺入0.5寸,可选1.0寸的针,应刺入1.0寸时,可选1.5~2.0寸的针。

2.消毒

针刺治疗前必须严格消毒(包括针具器械消毒、医者手指和施术部位的消毒)。针具器械消毒可采用多种方法,如高压消毒(1.5千克/平方厘米的压力,120℃高温下保持15分钟以上)、煮沸消毒(清水煮沸后,煮10~15分钟)、药物消毒(75%酒精浸泡30分钟)。其中煮沸消毒简便易行,无需特殊设备,比较常用;而高压消毒效果最佳。医者的手,先用肥皂洗刷干净,再用75%酒精或0.5%碘酒棉球涂擦。施术部位用75%酒精或0.5%碘酒棉球擦拭即可。

3.体位选择

针刺时患者体位选择的是否适当,对腧穴的正确定位,针刺的施术操作,持久的留针以及防止晕针、滞针、弯针甚至折针等,都有很大影响,如病重体弱或精神紧张的病人,采用坐位,易使病人感到疲劳,往往易于发生晕针。又如体位选择不当,在针刺施术时或在留针过程中,病人常因移动体位而造成弯针、带针甚至发生折针事故。因此根据处方选取腧穴的所在部位,选择适当的体位,既有利于腧穴的正确定位,又便于针灸的施术操作和较长时间的留针而不致疲劳为原则。临床上便于针刺时常用的体位,主要有以下几种。(1)仰卧位: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2)侧卧位:适宜于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和上、下肢的部分腧穴。(3)伏卧位:适宜于取头、项、脊背、腰尻部腧穴和下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

4.行针方法

行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之得气,调节针感以及进行补泻而实施的各种针刺手法。行针的基本手法是针刺的基本动作,常用的有以下两种。(1)提插法: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使针在穴内进行上、下进退的操作方法。使针从浅层向下刺入深层为插;由深层向上退到浅层为提。至于提插幅度的大小,层次的有无,频率的快慢以及操作时间的长短等,应根据病人的体质、病情和腧穴的部位以及医者所要达到的目的而灵活掌握。(2)捻转法: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以右手拇指和中、食二指持住针柄,进行一前一后的来回旋转捻动的操作方法。至于捻转角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操作时间的长短等,应根据病人的体质、病情和腧穴的特征以及医者所要达到的目的,灵活运用。

以上两种基本手法,既可单独应用,也可相互配合运用,在临床上必须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5.针刺补泻法(1)补法:泛指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2)泻法:泛指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针刺补泻就是通过针刺腧穴,采用适当的手法激发经气以补益正气,疏泄病邪而调节人体脏腑经络功能,促使阴阳平衡而恢复健康。

6.操作方法(1)取穴:两侧丰隆、内关穴。常规消毒后直刺1~1.5寸,手法平补平泻,提插、捻转至针下得气。(2)取穴:取中脘、脾俞、气海、内关、丰隆、足三里。每次选取3~4穴,交替使用。捻转进针,得气后留针20分钟,中间行针1次,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亦可在得气后加电针(频率8~10赫兹交流脉冲),持续15分钟。(3)取穴:内关。两侧穴位交替使用氦氖激光穴位照射。每日1次,每次15分钟,10次为一个疗程。(4)取穴:内关、心腧、曲池、足三里、三阴交,留针15~20分钟,12次为一个疗程。(5)取穴:肩髃、曲池、合谷、伏兔、足三里、风池、阳陵泉、环跳、太冲,每次5~6穴,留针30分钟,20次为一个疗程。(6)取穴:百会、内关、足三里、太冲、复溜。百会单纯针刺。内关、足三里、太冲、复溜用28号1.5寸毫针,消毒后按常规方法刺入,施以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加用帽状灸炷(主要成分为艾叶炭,类似于目前的无烟灸条,但其长度仅20厘米,一端有小孔,点燃后可插于针柄上,燃烧时间为30分钟。因其外形象小圆帽,可“戴”于毫针上,故曰帽炷灸。专用于温针)。每次每穴1个帽炷。以上各穴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每疗程间隔3日。温阳益气活血,散寒化瘀除湿。主治高胆固醇血症。(7)取穴:阳陵泉、足三里、足临泣、下巨虚、太冲、肝俞、胃俞、百会、中脘。选择28号毫针,局部消毒,深度以得气为度。足三里和阳陵泉用泻法,余穴用平补平泻法。每日针刺1次,每次留针20分钟。1个月为一个疗程。祛脂降压。主治高脂蛋白血症。(8)取穴:单侧足三里及内关穴,两侧交替针刺,每日1次,快速进针,得气后留针,每5分钟行针1次,用平补平泻法,20分钟起针,15天为一个疗程,间隔1~2天行第2疗程。宽胸理气,祛瘀消脂。主治高脂血症。(9)取穴:主穴取内关、足三里、丰隆。配穴取三阴交、太冲、太白;高血压配曲池、太冲;脑血管意外配颞三针(颞三针位置:耳尖直上入发际2寸及左右旁开各1寸处)、阳陵泉、曲池;冠心病配心俞;糖尿病配脾俞、太溪。一般仅取主穴,疗效欠佳时配1~2个配穴,或根据伴发病症加用配穴。内关穴,宜激发气至病所,方法为:令病人取卧位,以30号毫针(长1~1.5寸),速刺入穴,针芒略向肩部方向,得气后,反复探寻激发,使针感向上传导,并施以捻转加小提插之法,捻转速度每分钟120~150次,提插幅度1~2毫米左右,运针2分钟。手法宜轻捷,以针感到达心前区或侧胸为佳。足三里穴,可按子午流注纳子法择时开穴,一般在上午7~9时之间,针法同上。丰隆穴直刺进针1~1.5寸,得气后施徐而重的手法,使针感传至2、3趾部。余穴,直刺,得气后,用上述手法运针2分钟。留针20分钟。在留针期间内,隔5~10分钟运针1次,法同上。配穴亦可通以电针,疏密波,强度以病人感舒适为宜,通电20分钟。取针后,足三里穴用艾条做回旋灸15分钟,可教给病人自己操作,至局部穴区潮红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10~15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3~5天。主治高脂血症。

7.针刺注意事项(1)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于紧张时,不易立即进行针刺。(2)对于身体瘦弱、气虚血亏的患者,针刺时手法不宜过强,应尽量选用卧位。(3)妇女怀孕3个月者,不宜针刺小腹部的穴位。(4)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性出血不止者不宜针刺。(5)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6)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穴位不宜直刺、深刺。(7)对于脊椎旁的穴位,应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不宜大幅度的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的留针,以免损伤重要组织器官,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二、艾灸

艾灸疗法是使用艾绒制成的艾炷、艾卷,点燃后,在身体相应的穴位上施行熏灸,以温热性刺激,起到疏通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一种方法。对老年前期、老年期高脂血症者血脂研究表明,艾灸能明显降低其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的含量,且艾灸以后其发病所占全部受检人次的百分率下降,前后对比有非常显著意义,且其不同类型的高脂血症的含量都得到有效改善,显示出艾灸调脂的良好作用,展示了艾灸调脂防衰延寿的广阔研究与应用前景。

1.艾条的制作方法

艾灸疗法的主要材料为艾绒,艾绒是由艾叶加工而成。选用野生向阳处5月份长成的艾叶,风干后在室内放置1年后使用,此称为陈年熟艾。

取陈年熟艾去掉杂质粗梗,碾轧碎后过筛,去掉尖屑,取白纤丝再行碾轧成绒。也可取当年新艾叶充分晒干后,多碾轧几次,至其揉烂如棉即成艾绒。(1)艾炷的制作:将适量艾绒置于平底磁盘内,用食、中、拇指捏成圆柱状即为艾炷。艾绒捏压越实越好,根据需要,艾炷可制成拇指大、蚕豆大、麦粒大3种,称为大、中、小艾炷。(2)艾卷的制作:将适量艾绒用双手捏压成长条状,软硬要适度,以利炭燃为宜,然后将其置于宽约5.5厘米、长约25厘米的桑皮纸或纯棉纸上,再搓卷成圆柱形,最后用面浆糊将纸边粘合,两端纸头压实,即制成长约20厘米,直径约1.5厘米的艾卷。(3)间隔物的制作:在间隔灸时,需要选用不同的间隔物,如鲜姜片、蒜片、蒜泥、药瓶等。在施灸前均应事先备齐。鲜姜、蒜洗净后切成约0.2~0.3毫米厚的薄片,并在姜片、蒜片中间用毫针或细针刺成筛孔状,以利灸治时导热通气。蒜泥、葱泥、蚯蚓泥等均应将其洗净后捣烂成泥。药瓶则应选出相应药物捣碎碾轧成粉末后,用黄酒、姜汁或蜂蜜等调和后塑成薄饼状,也需在中间刺出筛孔后应用。

2.艾灸的方法(1)直接灸: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若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2)间接灸:用药物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如生姜间隔灸、隔盐灸等。

①隔姜灸: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厘米、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

②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应灸俞腧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

③隔盐灸:用纯净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

④隔附子饼灸: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厘米、厚约0.8厘米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面再放艾炷施灸,直到灸完所规定壮数为止。(3)艾卷灸:取纯净细软的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0厘米宽的细草纸上,将其卷成直径约1.5厘米圆柱形的艾卷,要求卷紧,外裹以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用胶水或浆糊封口而成。也有在每条艾绒中掺入肉桂、干姜、丁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各等份的细末6克,则成为药条。施灸的方法分温和灸和雀啄灸。

①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2~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对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患者,医者可将中、食二指分开,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止烫伤。

②雀啄灸:施灸时,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另外也可均匀地上、下或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做反复地施转施灸。(4)温针灸: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操作时,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并给予适当补泻手法而留针,继之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艾条一段长约2厘米左右,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取出针。

3.操作方法(1)取穴:神阙、双侧足三里。用清艾条温和灸,每穴每次10分钟,隔日1次。2个月为一个疗程。(2)取穴:足三里、绝骨。患者平卧位,每次取1穴,双侧均选。以米粒大艾炷做直接灸,每次3壮,致3度烧伤,起泡化脓,破皮者隔日换药,致结痂形成疤痕,2穴交替,每周1次。也可按子午流注纳子法,于每日辰时(上午7~9点)单取足三里,用艾条温和灸,每次治疗30分钟。上述二法均10次为一个疗程。(3)取穴:取神阙、双侧足三里。用青艾条温和灸,每穴每次10分钟,隔日1次。2个月复查结果。培补脾肾,活血化瘀,化痰涤浊。主治高脂血症。

4.注意事项(1)在施灸前,要将所选穴位用温水或酒精棉球擦洗干净,灸后注意保持局部皮肤适当温度,防止受凉,影响疗效。(2)除瘢痕灸外,在灸治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艾火灼伤皮肤,尤其是幼儿患者。如有起泡时,可用酒精消毒后,用毫针将水泡挑破,再涂上龙胆紫即可。(3)偶有灸后身体不适者,如身热感、头昏、烦躁等,可令患者适当活动身体,饮少量温开水,或针刺合谷、后溪等穴位,可使症状迅速缓解。(4)施灸时注意安全使用火种,防止烧坏衣服、被褥等物。三、耳针疗法

耳穴是耳郭皮肤表面与人体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四肢百骸相互沟通的部位,也是脉气输注的所在。所以在耳郭上能反应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部位均统称为耳穴。耳穴是耳郭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的特定点。

1.耳穴的分布规律

小小的耳郭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耳穴点,乍看起来耳穴是杂乱无章的,而实际上耳穴在耳郭上的分布是有其规律的,它在耳前外侧面的排列像一个在子宫内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及下肢朝上,胸部及躯干在中间。

2.治疗方法(1)耳针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