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你的每个潜能(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9 23:11:07

点击下载

作者:99U,(美)约瑟琳·K. 格蕾(Glei, J. K.)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管理你的每个潜能

管理你的每个潜能试读:

关于99U

很久以来,创意界总是过度重视创意的产生,忽略了创意的实现。正如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所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为了将创意实现,我们必须每天不断地行动、实验、失败、调整及学习。

99U是“彼罕思(Behance)”网络创意平台的一个博客社区,主要致力于教授学校的“遗漏课程”,将创意变为现实。99U与读者分享知名专家与创意人士的真知灼见,非常实用,也很有指导作用。

其网站www.99u.com已经两次荣获威比奖,登录即可以看到相关采访、文章及视频。另外,这些资料也可以在纽约99U年度大会、畅销书《想到做到》(Making Ideas Happen)以及99U系列书目中找到。本书《管理你的每一天》为系列书目的第一批。

99U的目的不是要让你有更多创意,而是让你将已有创意成功实现。——www.99u.com

序言

喜剧大师米尔顿·伯利(Milton Berle)曾说过:“如果机会没有来敲门,就先建一扇门吧。”创意人才和创意公司要想全方面发挥自身优势,就必须先声夺人,而不是守株待兔。很幸运,今天的我们能够更自由地与五湖四海相悉相通,把我们的奇思妙想分享给全世界,闯荡出专属自己的职业道路。“天生我材自己造”的时代降临了。

过去,工作就是待在一家企业缓慢爬升;现在,职场人士一生中平均跳槽11次。过去,我们必须通过艺术鉴赏师推介,才能将自己的艺术作品公之于世;现在,我们只需建个网上画廊,就能随时分享我们的新作品。过去,我们只能在小范围内吸引投资人资助我们的灵感;现在,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众筹集资,把项目投放到千家万户。

机会虽然无穷无尽,但责任也纷至沓来。你有权描绘自己人生的航道,但掌舵的负担也落到了你的肩上。这意味着,我们无法再靠部门经理指导我们完成人才培训,谋划职业发展。我们不能悄无声息地等着某位完美的导师来到我们面前,手把手教我们熟练技巧。我们更不能指望在未来的道路上会有现成的指示牌。一切都是未知与不确定的。

为了引导你在这个美丽的新世界走出一片天地,99U出版了这本书。我们在推动事业长远发展的要素中甄选出四个关键领域,又从每个领域中汇集众多真知灼见,这四个领域分别是:看准并创造新机会、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建立合作关系、学会冒险。

从《快公司》总编鲍勃·萨费恩(Bob Safian)、作家本·卡斯诺查(Ben Casnocha),到美国记忆冠军乔舒亚·福尔(Joshua Foer);从哈佛商学院的名师特瑞莎·阿玛贝尔(Teresa Amabile)、效率管理专家托尼·施瓦茨(Tony Schwartz),到斯坦福著名的创意课教授蒂娜·齐莉格(Tina Seelig),等等,我们将这群非凡卓越的创意大师的文章汇编成集,分四个章节呈现上述四个领域的智慧。大师们对领域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个人经验,尽在本书得以展示,为你提供最佳视点,让你满载激情地创造有意义的职业生涯,一路硕果累累。

在你日复一日地打磨、重新规划你的创意生涯时,请把这本小书作为你的指南针,让它不断启动你的每个潜能,加大你的筹码,赢得你的理想人生。约瑟琳.K.格蕾99U总编辑前言奔跑吧!兄弟斯科特·贝尔斯基(Scott Belsky)“彼罕思”(Behance)创始人,《想到做到》(Making Ideas Happen)作者

在谈到工作经验或职业生涯时,我们都成了“利己主义者”,但这种利己主义是有益的。除了获得薪水,我们还希望在工作中真真切切地学到东西。我们希望展示才华,大显身手,如果工作太“轻而易举”,我们便会闷闷不乐。我们希望一准备好就去承担更多责任,而不是依靠时间去积累资历。我们只愿在我们喜欢的工作上下工夫,而对工作中劳神费力又千篇一律的部分不感兴趣。

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特点是:雄心勃勃但急不可耐,事实就是如此。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自我完全解放的时代。但机会和功成名就并不会因为你的踌躇满志便滚滚到来。能否激发自己的潜能,取决于你是否能精益求精,勇于冒险,并为了远大目标而放下自我。

这一切都归功于新科技与社交网络,曾经不可想象的商务工具如今变得触手可及。实际上,我们已有能力听凭自己主张,用更简单便捷的方式完成更庞杂的工作。结果是,我们对自己更加苛刻,对老板也提出更多的要求。一旦我们获取了我们希望的资源和机会,我们便觉得可以亲手创造未来。如果你正在看这本书,我姑且把你也归入我所说的这类人。

用一个名词形容我们,那就是“自由基”(Free Radical)。“自由基”渴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的职业生涯,调动世界的一切资源为自己服务。“自由基”能够灵活应变,自力更生,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有些“自由基”喜欢单干,有些则待在小团队中,还有些在大公司里打拼。风云际会之时,我们都知道人往高处走,而“自由基”却早已革故鼎新,重整旗鼓。

从本质上看,我们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产生价值。不过,我们不仅仅是为自己创造价值,同时也希望能持续影响并切实改变我们周围的世界。

我们喜欢灵活的工作环境,在全情投入时工作效率最高。不论是在公司里,还是在自己的工作室中,我们都需要自由地去做各种试验,或者同时参与多项任务,从而一步步改进我们的创意。

我们不停进行新尝试,因此常常遭遇失败。最终,我们在一路上的跌跌撞撞中不断修正方向,爬起再战。我们把每次的失败都视作学习的良机,视作经验教育的一部分。

我们无法忍受官僚作风、攀附关系的现象,以及老套的商业惯例。遇到我们无法容忍的事情时,我们通常会坚持己见,对所谓“标准的操作流程”提出质疑。即使我们无法改变规矩,我们也不愿在矛盾中屈服。我们往往能找到一些聪明的方法通关。

我们不在乎身处于刚起步的小公司还是大型集团,只求不断被重用,好施展自己的百般武艺。一旦我们在公司不能再学到新东西,也不能为公司带来更多效益时,我们就转身辞职。但当我们能利用大公司的资源做一些我们感兴趣的事时,我们又喜不自禁!我们永远只想做我们最擅长的工作,并渴望一鸣惊人。

我们把开放源代码技术、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s)以及网络上的数之不尽的集体知识视为私人宝库。维基百科、问答网(Quora)、Quora社区及其他为设计师和思想家开设的博客论坛,极大地方便了我们。我们为这些平台添砖加瓦,也从中获取集体智慧,或为自己或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决策方案。在贡献自己的资源时,我们怀抱着一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

我们坚信“互联”即分享。人们在社交网络上收听或关注我们,就是因为我们独具洞察力和策划管理力。我们分享让我们感兴趣的东西,也分享自己的原创作品。这时,我们就建立起了一个真实的社区。在这个社区里,我们的支持者给我们反馈、建议和鼓励,甚至带领我们走向新的机遇。出于以上种种原因,若非偶然,我们常常在隐私和公开之间倾向于选择透明化。

我们相信精英社会,相信网络的巨大力量,相信同好社区能帮助我们把爱好培养成职业,让我们成为行业达人。我们把竞争视作动力,而不是威胁,因为我们需要想出比其他竞争对手更好的创意,并用最佳执行力获得胜利。

做我所爱,活出精彩。我们把自己既视作匠人,也视作商人。在很多时候,我们既是自己的会计部和市场部主管,也是自己的业务拓展经理;我们要做谈判专员,也要负责销售。我们注入了相当多的精力,投资“自己”这门生意。我们利用先进的办公设备,汲取网络上的免费知识,把自己当做一家现代企业来运营。————

99U正是为这样的“自由基”而设。我们在工作的新纪元为你提供校园里学不到的课程与视点,提供你寻找工作良机时急需的知识与经验。本书倾力讲述如何激发你的无限潜能,让你在工作中运筹帷幄。我们鼓励读者吸收这些思想,明白从现在开始,你的人生由你自己全权掌控了。担起责任,乘风而行吧——你得竭尽全力挑战自我,自强不息;挑战世界,并让世界更加美好。第1章创造机会如何鉴别并利用职业发展的新机会传统的职业规划常建议我们在寻找理想的职业时被动前行:挑一份招聘信息表,提交申请,等待通知。入职以后,兢兢业业,等待升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可是,这种走一步算一步的态度无法让一个人走得更远。

在21世纪,只需指尖轻轻一动,我们就能获得各种渠道和资源,主动设计我们的明天。我们需要借助创业企业家的机动灵活和足智多谋寻找机会,同时我们也需要孜孜不倦地提高那些生疏的技巧,精益求精,创造出一定的影响力来吸引机会。

我们看向市场的时候,必须将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与客户的真实需求相结合。我们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迎接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死守原计划,很可能会与意想不到的幸运擦肩而过。

精彩的职业生涯不是舒舒服服地坐着空想出来的。现在,你朝机会走去;未来,机会一定会向你走来。欲随心动,先利其器卡尔·纽波特“追寻内心的激情”是个糟糕的建议。这是我经过了一年的研究才得出的结论,其实这是一个很基本的问题:人们为什么热爱自己从事一生的职业?研究后我发现,答案绝不是追寻了内心的激情。原因之一是,很多人心中都有澎湃的激情,但很少有人能把这种激情正好安插在某个工作岗位上。让这些人“追寻内心的激情”,其结果,不是令其职业生涯充满焦虑,就是让其面临失败。再者,数十年来对职业满意度的调查告诉我们,就算人们对某些工作激情满怀,想把一份工作变成你挚爱的事业,仅有兴趣还远远不够。许多热血沸腾的烘焙师,自己开起零售面包房后,热情被压力碾成了面包屑。还有许多踌躇满志的业余摄影爱好者,在一场接一场地逼迫自己拍永远也拍不完的婚礼后,丧失了对艺术的兴趣。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工作生涯永葆激情,你就得有相应的对策。对症下药比一味在骨子里去找那些所谓“内心的呼唤”要高明得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与你探讨这样的一套策略,我在许多有着辉煌夺目的职业生涯的人身上发现了他们共同的秘诀。接下来,我们可以从以下这位从事文字工作的名人入手做个案分析。————

比尔·麦克吉本(Bill McKibben)是一名环境领域的记者。他在1989年发布《自然的终结》(The End of Nature)后一举成名,书中关于气候变化的言论轰动一时。从那之后,他又接连写了十几本书,成为一名卓越的环境活动人士。如果你听过他的演讲,或者看过对他的采访报道,你会发现此人对自己的工作无比热情。那么,他如何成就了今天的自己呢?

故事得从他上大学本科的时候说起。那时,刚进入哈佛大学的麦克吉本申请为校报《哈佛红》(The Harvard Crimson)撰写新闻。等到毕业那年,他已经是这份报纸的主编了。他的主编身份引起了时任《纽约客》总编的威廉·肖恩(William Shawn)的注意,于是,威廉挖掘了这名刚刚毕业的学生主持“街谈巷议”(Talkof the Town)专栏。要知道,这个专栏位于当时《纽约客》的开首。

1987年,也就是在《纽约客》供职5年后,麦克吉本的人生故事突然变换了方向。他辞掉了杂志社的工作,迁居到阿迪朗达克山脚下一间小木屋。他隐于山野,写下了《自然的终结》(The End of Nature)一书。这本书一经上市便成了环境新闻学的经典教材,同时,也为他能激情洋溢地享受今天的工作埋下伏笔。

那么,想成功建立自己喜爱的职业,关键在于什么?我们可以从麦克吉本的故事中提炼出两点经验教训,这两点教训正好印证了我过去的研究结果。第一点:做什么工作并没你想的那么重要

麦克吉本选择了一份自己热爱的职业,那就是成为作家。然而,我在研究他之后,却要说他完全可以秉持着同样的热忱选择各种不同的职业道路。对麦克吉本来说,他最看重的一点是自主权,比如写作内容的自由、灵活的工作时间和居住地的选择,等等。他第二在乎的是自己对世界的影响力。因此,凡是给予他工作自主权以及能令他对世界产生影响的工作,都能唤起他心中的激情。我们可以想象在另一个平行宇宙中,麦克吉本若成了重要的公益教育组织的领袖,或者一名德高望重的社会学教授。他会和现在一样快乐。

这个例子在其他做着自己喜爱的工作的人那里也是行得通的。他们对职业的满足感不是来源于其工作的细节,而是由于那些职业能带给他们某种特别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人对不同职业所附带的生活方式有着不同的需求,有的人希望得到尊重和地位,有的人想要灵活的作息时间,还有的人向往简单纯粹的生活。关键在于,这些生活特质是一种笼统的概念,而不指向某个特定的岗位。所以,在规划职业时,正确的问题不是“我对哪份工作充满激情?”而是“什么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能一直滋养我的激情?”第二点:专业先于热情

麦克吉本能够在工作中所拥有的自主权,能够在他职业生涯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完全是因为他练就了高超的写作水平。初入哈佛时,他并不是一位一流的记者。我们可以在《哈佛红》的档案库里查询到他早期的新闻作品,这些文章充斥着一名新闻菜鸟矫揉造作的痕迹。在一篇1979年美国男篮开幕赛的报道中,他把赛场形容成“风霜千年的地下洞穴”;在看到凯尔特人队退役的队服上的那些数字时,他又写下“往昔的那列篮球圣徒,如今摇摇晃晃地悬挂在天窗上,只剩那些旧队服上黄绿色的号码依稀可辨。”

麦克吉本的同学对他印象最深的不是他与生俱来的写作才华,而是他不断提高写作能力的那股韧劲。《哈佛红》曾有个关于他的传说:一天晚上,麦克吉本在剑桥市政会议结束后回到校报办公室,那时已经是深夜了,离第二天最终定稿只剩35分钟。他和报社的同学以一瓶威士忌打赌,自己能在截稿前写完三篇新闻报道。结果他赢了。

麦克吉本在担任大学记者期间共写下了400多篇文章。在后来的五年时间里,他在《纽约客》上,一年发表的文章多达47篇。当他决定全权掌握自己的人生、去影响社会的时候,他隐居山野写下了《自然的终结》。至此,他已经锻炼出了相当丰富的专业写作技巧,使他有条件转移生活的重心。如果他在早年试着做一个全职作家专职写书,他肯定会一败涂地。

这个例子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到最后还能热爱自己的工作。在第一点我们讲过,当一份职业具有你追求的基本特征时,这份工作就会让你感兴趣。但这些珍贵的特质,是来之不易的,没有人因为你只是非常想要自主权和影响力就免费给你这份工作。基础经济学教导我们,如果你想要世间之稀珍奇物,你就必须拿出同样独特且有价值东西来交换。在工作中,你需要奉献出的就是你的专业技能。麦克吉本花了8年时间写了500多篇文章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同理,系统地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永远要先于你内心的激情。————

现在,让我们退后一步,总结一下这些零散的思想。想要在工作中感受内心激情,这种目标无可厚非。但是在选择职业道路的时候,仅凭着工作兴趣随心而动则是一个坏主意,最后你会因此在工作中丧失原有的激情。随心而动是一种假设,在这个假设中你一直追寻的激情真能成就一番事业,你假设把工作建立在兴趣上,就能长久对自己的职业感到满足。可惜,这些设想都有失偏颇。

相比之下,比尔·麦克吉本的例子告诉我们,培养兴趣有更高明的方法。这个方法,很多职场达人都使用过。

那就是在最初阶段,开始系统地训练自己的一技之长,让自己成为价值更高的稀缺人才。一旦我们引起了市场注意,我们便能施展才华,引导我们的职业趋向我们骛求的生活轨道。到那时,你将拥有自主权和灵活的时间,不断成长,成为有影响的人……

不过,如果你理想的完美工作是现成的金饭碗的话,上述方法可能就不那么吸引你了。但是,照这个方法来工作,依然能给你的理想带来直接的好处。

换句话说,与其追寻心中的激情,不如动手培养它。

卡尔·纽波特(Cal Nowport),作家,乔治城大学教授。他在《如何成为出众人才》(So Good They Can't Ignore You Argues)一书中写道“追寻内心的激情”是个糟糕的建议。你可以通过他的博客“学习技巧”了解更多信息。

博客地址:calnewport.com/blog。

“没有天赋,便不能称其为艺术家;但没有勤奋,便不能称其有天赋。”——爱弥尔·左拉(Émile Zola)重新挖掘你的企业家天性本·卡斯诺查

小额信贷的先驱,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穆罕默德·尤纳斯(Mohammad Yunus)说过:“人类天生是企业家。我们过去在群居洞穴时,就练就了自给自足的本领……我们寻找食物,喂饱自己。这是人类历史的起源。等到后来人类文明降临的时候,我们压制了这种天性,社会给我们烙上了‘劳工’的印记,我们认为自己‘就是打工的’,忘记了我们本是企业家。”

人类天生是企业家,并不因为他们必须建立公司,而是因为我们的DNA中具有寻找食物、适应环境以及创造世界的意志。就如尤纳斯说的,这些特质是创业家精神的精髓。为了迎接当今世界对人类发出的重重挑战,我们必须重新挖掘自身的企业家天性。

试着用企业家的方式思考,想象自己有一家小公司,这家小公司正在茁壮成长,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样子……这家公司就是你的事业。

刚建立公司的时候,你必须在信息缺失、时间紧迫以及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做出决策。你没有任何防止经济损失的担保和安全网络,你必须直面各种危机。竞争对手变幻莫测,商业市场波谲云诡。创业者在创业初期因公司成长不得不面对这些残酷的现实,同样,今天我们在任何领域发展都会遇到这些问题。信息有限,资源稀缺,竞争很激烈。

做自己职业生涯的首席执行官并非易事,你需要身怀特别的思维方式和专业技术。永远把自己放在测试阶段

科技公司经常在正式发布某款软件后,将其命名为测试版(beta)。意欲声明这款产品仍需后期改良,而不是最终的完成版。谷歌在2004年就发布了谷歌邮箱,但直到2009年,在成千上万人使用过后,谷歌邮箱才摆脱掉测试版的标签。亚马逊的创始人及执行总裁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自1997年以来,每年都要发布致股东的年度公开信,以示警醒。1997年他在亚马逊网上发布的第一封公开信上说“每天都是第一天”,“虽然情况是乐观的,但我们仍要保持警惕与紧迫感。”这么说来,亚马逊永远不会消亡,因为每天都是第一天。对于创业者来说,关门倒闭等于一切玩儿完。

对我们所有人来说,扫地出门也等于是玩儿完了。我们必须在工作中不断进步,每天我们都要抓住机会去学更多东西,做更多事情,让自己成长为更好的人。确保自己永远处在“测试阶段”,你将意识到自己身上存在哪些漏洞,你会主动为自己作更多评测,你会不断改进。结果是你的个人能力一辈子都在不断提高,这是充满乐观主义的思维方法,因为你这么想的时候,便知道自己有能力去进行自我提升,更重要的是,你有能力改变你周围的世界。使用创业家的技巧

光有这种思维方法还不够,你要做的不仅仅是重新发掘你内心的企业家天性。想成为一名专业的创意企业家,你还需具备一些技能,使自己自如应对现代社会的挑战。以下列出几条具体建议:

1. 注重培养竞争优势。问问自己:“在相同的工作中,我有什么比别人做得更好或者与众不同的地方?”如果你离开办公室一天,哪些事情是没有你就无法完成的?商业公司在与其他公司比拼速度、质量与价钱的时候,你也应该综合考虑在职业市场上,自身的才能与眼界是否卓尔不群,你得考量自己的技能、强项与人脉,还得考量自己的理想、价值和兴趣。好的机会同样也摆在其他专业人才的面前,你只有培养兴趣,扩大人脉,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方可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2. 准备好自我调整。创业家身上往往具备超强的适应能力。星巴克、图片分享网站Flickr、贝宝(Pay Pal)、皮克斯动画(Pixar)……不计其数的公司后来都偏离了自己最初的设想。不过,企业家同时也必须有深思熟虑的计划,他们在制订计划时更擅长灵活处理。我们在设计自己的职业时也应做到这一点。首先制订优选计划,最好是以现任的岗位为出发点,培养个人竞争优势。另外,你还得制定备选方案,选择一份与现在的工作不同,但有关联的工作。最终,你要有个稳定的保底计划。就算最坏的情况出现了,你得搬回家和父母同住,就算靠退休保险金度日,你也做足了打算。制订好优选计划、备选方案和保底计划,你就能深思熟虑地规划未来,同时不惧任何巨大变故。

3. 与亲密的盟友和泛泛之交建立关系网。与人们的刻板印象不同,企业家其实并不是独行侠,他们擅长依靠身边的朋友网培养自己的企业。所以,你也需要在你身边建立一支团队。关系网这个词我们已经听过很多遍了,但做一个“最常联系人”与“最佳联系人”是有很大区别的。前者有的只是一册长长的电话簿,而后者则在密切的盟友和泛泛之交中间找到了平衡点。你的盟友应该是你回顾人生目标时想到的人,是你信任的人和做项目时想主动合作的人。泛泛之交也很珍贵,他们来自各行各业,身处不同的公司,遍布于各个城市。他们让你的关系网变得多元化。与这两种类型的人交往,你将拥有各方支持,受到不同社交圈子及专业圈子里新鲜灵感的启发,让你有信心面对一切艰难的挑战。

4. 明智冒险。冒险常常受到无端的指责,人们仿佛一谈冒险就如临大敌。然而,创业家会主动、谨慎地去冒聪明的风险。因为他们知道,每一个机会的反面都写着冒险,你一直都在苦苦寻找让事业腾飞的契机,如果不冒这个险,机会就会溜走。在你的职业生涯中,有益的创业风险可能是晚上或周末参与编外项目(side projects),踏上环球之旅,向老板请求更多工作,或主动请缨接受那些你不见得能够胜任的职位。————

你的一点改变,就能改变整个竞争格局,甚至这个世界也会有所风吹草动。但你不能改变继续进行自我投资的决心。史蒂夫·乔布斯曾把苹果公司称为“宇宙最大的新兴公司”。同理,你也得保持年轻的心态和灵活的头脑,因时制宜。你得永远把自己放在创业初期的位置上。

这个冉冉升起的新企业就是你。

本·卡斯诺查(Ben Casnocha),企业家,作家。他与里德·霍夫曼合著了《人生是永远的测试版:新创企业家改写生涯的方程式》(The Start-Up of You:Adapt to the Future,Invest in Yourself,and Transform Your Career),另外他还出版了《我的硅谷之路》(My Start-Up Life:What a Young CEO Learned On His Journey Through Silicon Valley)。美国《商业周刊》曾将其列入杰出青年创业家名录。

更多信息请参考:www.casnocha.com。

“预测未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创造一个未来。”——彼得·德鲁克Q&A:不断地重新想象自己的职业罗伯特·萨菲恩

置身于设计、科技与创意三者汇集的交叉点上,《快公司》杂志总编罗伯特·萨菲恩时刻把握着商海与职场的潮流脉搏。在《快公司》2012年的一篇封面报道中,他发明了一个术语:“流动的一代”(Generation Flux),借以形容能在当今这个全新的复杂的工作世界生存下来并还能泰然自若的人。“流动的一代”的特点在于拥有培养新技能与处变不惊的能力。这可是个不小的成就。现在我们要和萨菲恩谈的就是在创意生涯中,“流动的一代”会对未来的世界产生哪些影响,我们又该如何在这样的时代中脱颖而出。Q:您觉得传统意义上的职业还存在吗?A:我一直觉得职业这个词是一种迷思。比如你在某处谋得一份职业后,就应该拼命工作往上爬,然后,40年过去了,你戴着金表功成身退。可能我们过去真的信奉这种迷思,但现在肯定不会了。美国人平均做一份工作的时间为4.4年。这个数据表明,我们总是在换工作,但我们对职业的追求比以前专注多了。Q:人们应该专注于培养哪些技能?A:在流动的时代中最重要的技能就是学习新技能。我们要敞开心胸,不断去接触新的知识领域,在新的学科中成长。这是你未来的公司、老板和你的合作伙伴最为重视的。学习新技能会为你前进的方向提供更多选择。但这不代表你对任何事都只是一知半解,不管你选择研究哪个领域,你都必须培养一定水平的专业素养。如果遇到无法容忍的瓶颈期,或者某项工作结果非你所愿时,你仍能在放弃时随遇而安,游刃有余地华丽转身。Q:您所说的这种心态如何在实际中帮助我们呢?A:有了这样的心态,在学习新知识或接触新事物时,你就不会选择躲避机会,你会抓住机会。如果你对某个领域有强烈的热忱和深入的决心,你会深入钻研。但如果最后发现力气用错了地方,也不会感到惊讶。你懂得,“休养生息”过后东山再起的道理。在流动的时代,规则就是如此。

如果你没有特别想要深入钻研的领域,试着广撒网,去找所有你感兴趣的东西。对我来说,当今世界充满流动性,墨守成规是没有出路的。不论是就公司还是职业生涯来说,世上没有这么一套金科玉律能让你所向披靡。过去,我们的时代允许我们用一种答案、一种途径来解决所有问题——如何把理想变成现实,标准的职业道路是什么,怎样攀登成功的阶梯……但很可惜,一招鲜的时代已经结束了。Q:在选择职业方向时,是不是应把重心放在人的使命的完成上?A:我觉得指导性原则是你爱做什么,以及你追寻的意义何在。你给自己定下了哪些个人使命?什么样的个人使命能让你追寻到你心中的意义?随着你的成长,问题的答案也会有所不同。也许,你在一生中有过无数愿景,但你心中有关意义的追问会指导你发光发热。

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热爱自己工作的人,会把工作做得更好。他们永远催促自己前进,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技能,结果会变得更加成功。如果你对正在做的工作热情高涨的话,你就会更贪婪地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这对长期的职业发展来说是有益的。

有这么一种说法,即“从打破现状到安于现状,等于把自己置于危险之境”。打破现状对公司和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我们要勤于思考自己还能学些什么新知识,如何自我成长,而不要去袒护和包庇自己的观点和见识。

罗伯特·萨菲恩(Robert Safian),《快公司》及其数字部门的总编。他曾是《时间与财富》(Time and Fortune)杂志的高级编辑,并在《金钱》(Money)杂志担任了6年的总编。

更多信息请参考:www.fastcompany.com。

“要读懂生活必须向后看,但要活出精彩就得往前走。”——索伦·克尔恺郭尔(Soren Kierkegaard)制造专属于你的幸运约瑟琳·K.格蕾

如果把20世纪的职业道路比作一级一级的楼梯,那么21世纪的职业道路更像宽阔的岩壁,供我们自由攀爬。岩壁上没有一条明确的道路,我们必须开动脑筋,自我训练,凭借实力登上顶峰。我们得为自己“制造幸运”。

科技进步就像闪电一般快速,现在紧俏的工作,也许几年后就无人问津了,甚至只要几个月就惨遭淘汰。10年前,谁知道“区域经理”是什么?又有谁听说过“i Pad应用程序设计师”或“java脚本忍者”这些词?

今天人们赖以生存的工作,很大一部分是10年或20年前完全不存在的。就算工种没变,你工作的方式方法或许已经发生改变了。想想混迹于博客的设计师、玩转推特(Twitter)的喜剧演员,还有利用众筹网站(Kickstarter)筹集资金的电影制作人,我们正在利用过去无法想象的新工具。

10年过后,我们又可能会从事今天所猜想不到的某种新的工作。这种想法让人喜忧参半。对于充满未知的未来,我们该做些什么?

1. 专注自己的使命,不把眼光停留在职位上。追逐某个具体的工作职位很容易让人迷失,不论你追求的是做企业家、首席营销官还是产品经理,这些名号都是陷阱。今天你趋之若鹜的职位或许明天就不复存在了。因此,单为某一个岗位修剪自己的目标或拔高自己的技能,会限制你未来的选择。

不要把眼光放在某个既定的角色上,把注意力集中在你想要完成的事业上。问问自己:“我在解决什么问题?我想要创造什么?我想要改变什么?”等你有了答案,你就清楚自己的使命了。回答可以是“我想发明一种新的网络出版营销模式”,或者“我想利用科技把教育普及到那些落后的社区”,还可以是“我想加入到清洁能源的对话中去”。

认领一项使命,你会发现自己的理想焕然一新,新的理想能引起其他人的兴趣,让他们主动接近你。你会听到他们说:“我也对清洁能源感兴趣!你听说过清洁能源在线投资平台马赛克(Mosaic)吗?”新的理想让你站在更高的起点上,这个理想或许正好符合你向往的公司或未来潜在的合作伙伴的价值观。诚然,你所应聘的公司可能需要一位产品经理,但他们会与你一样有到低等社区去普及教育的热情吗?

把自己的使命梳理得越清晰,你就越能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驾轻就熟,炼火眼金睛,引来更多新的机会。

2. 热情满满地去探索新鲜科技。今天你还在使用的工具可能你明天就不会再用了。你可能听说过“大众运动”(Life Sport)这个词,它指的是7岁到70岁都能参与的那些老少咸宜的运动项目,比如说高尔夫球、网球或者游泳等等。最近,《连线》(Wired)杂志的联合创始人凯文·凯利(Kevin Kelly)把这个概念延伸到科技领域,他认为科技也是这样一种大众运动,他列出一张清单,概括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的“大众科技技巧”。

凯利说过:“今天你还是学校里的一个普通学生,但明天长大成人走出学校时要用到的科学技术现在压根还没发明出来。所以,你现在最需要的生活技能不是掌握某些现成的科学技术,你需要掌握的是科技大概是怎么运作的。”

我们现在已经能熟练地去学习运用新科技来满足我们个人生活与工作需求。我们学会了用Skype采访,学会了如何在推特(Twitter)上受人欢迎,学会了发布电子书,还学会了试用新的任务管理应用程序。有时候,我们不希望新科技打扰我们的生活,这么想未尝不可。只要去体验一把新科技,有所领悟就好。

3. 无论何时,把助人为乐当作一种习惯。在未来的某一刻,我们总会需要别人的帮助。领导力专家、人种志学者西蒙·斯涅克(Simon Sinek)在99U大会上的演说发人深省,他认为,“我们不可能万事精通,仅靠一人无法成就大业”。西蒙接着说,人与人建立关系,人类才得以生生不息,创意先驱才能点石成金。建立关系最好的方法,就是帮助他人。

但是,今天我们所在的是一个人际关系错综复杂且暧昧不清的时代,过去那种简单的礼尚往来式的对应关系已经不存在了。我帮你一下,你不必再反过来帮我,我们也不需要这种对等的回赠。不论是帮助同事还是同学,或者帮助生意上的伙伴,我们应该把帮助当作一种普通习惯,能帮到忙就是好事。好在哪儿我们无法预测,但付出总是有回报的。

4. 主动要求新任务,乐于承担更多责任。过去手把手把新人带到高官显爵的时代已经结束了。除了你,没有人会时刻惦记着你的职位。坦白说,你也不该期待有人会随时提拔你。畅销书作家,《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在文章中写道,让所有的老板求贤若渴的只人有一种:他们擅长用批判性思维思考,人为地为工作创造更多价值;同时,他们能适应这个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节奏,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

好的机会不是靠中规中矩地埋头苦干等来的,如果你想在工作中获得新的挑战,承担更多职责,你就得游说你的老板或客户,鼓动他们该做些什么,为什么这是个好点子,为什么你是最佳人选,以及最终如何让所有人受益。用你的创造力和主动性,加上你对事业的热情和有理有据的商业案例,你一定能在职场开辟出一片天地。

5. 处处留心,接受新事物,就能培养你的“运商”(luck quotient)。只是一次咖啡店的萍水相逢,你可能就结识到了自己的第一位生意伙伴。朋友的朋友给你介绍的导师,可能会完全扭转你的人生。在博客上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最后竟为你提供了一份写作工作。我们把获得这些机会的原因归结到“幸运”身上,因为它们都是一些不可控事件。

不过事实证明,幸运并不是某种遥远神秘的力量,幸运是特殊的性格特点带来的必然结果。在这个世界上,你真的可以“做”个幸运的人,好运是可以培养的。蒂娜·齐莉格在《真希望我二十几岁就知道的事》(What IWish IKnew When IWas 20)中写道:幸运的人善用眼前的机会,而不是在生活中随波逐流。幸运的人善于观察周围发生的事,因此他们能从每一个事件中提炼出更多有用的价值……幸运的人乐于接受新的机会,愿意跳出固有经验去尝试新鲜事物。他们会看自己不熟悉的课题的书,去更多人所罕至的目的地,与那些和自己不同的人交往。

简单来说,幸运的人是胸怀开阔的人,他们乐观向上,积极主动,时刻准备着尝试新的东西。在职业生涯中规划好自己的方向固然是件好事,但你还是得处处留心,敞开怀抱拥抱未知的可能。当机会来敲门的时候,你需要主动去迎接。你永远不知道机会背后会产生什么结果。

6. 不断问自己:“下一步是什么?”不主动发问,就不会有回答。但通常,我们总是要等到火烧眉毛、无路可走时才问出那些最重大的问题。不到被炒鱿鱼的那一天,我们就不会思考下一步是什么;不到对现在的工作失望透顶,心如死灰之时,我们绝不会想着寻找下家。

如果你计划每四年跳一次槽,你就必须反复问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下一步不是说“换工作”就完事了,你要考虑的是应该如何打磨自己的热情,逼迫自己奋进。问问自己想要锻炼哪方面的能力?谁能成为自己的人生导师?是否应该赶走内心的恐惧,去接一个新的重头项目?

如果你不问,你就永远不知道答案。

约瑟琳·K.格蕾,99U圆梦项目“那些年学校里遗失的课程”的主持人。她是99U网站总监,99U发布会策划人,在她的带领下,99U获得了由纽约国际数字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的威比奖。乔斯林还是99U系列丛书的主编。

更多信息请参考:www.jkglei.com。

“生命何其狂野,又何其珍贵,这一生,你又作何打算?”——玛丽·奥利弗(Mary Oliver)找到工作中的着力点斯科特·贝尔斯基

世界上有两种类型的工作。第一种是因工作需要或签了合同必须要做的,我们做这种工作的时候总是盯着时间快走;第二种工作则非常不同,那就是“有意识地工作”。

当我们有意识地工作时,我们会为自己在乎的项目不辞辛劳地工作到凌晨。不管是制作精巧复杂的古船模型,还是写歌编曲,或者是为第一份生意出谋划策,纯粹是因为你的兴趣和爱好,你正在有意识地工作。

如果你能在做事时把“有意识地工作”贯穿始终,你就可能在你最为看重的方面做出影响。可是,怎么才能“有意识地工作”呢?

多年以来,我和各行各业拥有突出贡献的许多创意领袖及企业家打过交道。毋庸置疑,他们都非常热爱自己的事业。不过,当我与他们探讨起他们各自的职业道路时,不止一次地发现他们的好运似乎都是早就注定的了。除了努力刻苦之外,伟大的创意生涯还需要三个重要因素:兴趣、技能和机会。

想要创意项目成功,你也需要这三点因素。这三点因素产生的交集,就是你的最佳着力点,也是奇迹发生的地方。

1. 找到真实兴趣。什么东西让你为之着迷?你最喜欢探讨什么话题,最喜欢读什么东西?许多伟大的创意都是由你对某一具体领域的真实兴趣点燃的。或许你热爱电影、咖啡或者是坐飞机旅行。兴趣与大富大贵的承诺无关,与其相反,你对兴趣的热爱会超出你对经济的考量。

金钱很重要,但是驱动一个人完成卓越壮举的是更深刻的东西。只要四下看看最近停工的项目或者身边“病恹恹”的从业人员,你就能深刻理解没有兴趣的工作的种种“病症”了。再瞅瞅那些一分一秒地数到5点下班的中层管理者,恐怕他们也有点狼狈。

没有真实的兴趣却想做出一番成绩,就像绝食后空腹去跑马拉松。加满兴趣的“燃料”,你将一飞冲天,创造辉煌。

2. 培养核心技能。你有哪些专长?你有什么天赋?你是数学天才或故事达人吗?或许你对人类学、社会学有非凡的见解?盘点一下你的知识储备或者你学起来很轻松的科目。善用你的特长,它就会引导你走向源源不断的机遇中去。当然,仅有特长是不够的。把特长、真实兴趣与新的机遇组合起来,你内在的潜能才会闪闪放光,成功的道路将为你敞开。

3. 挡不住的“滚滚机会”。第三个通往成功职业生涯的要素就是机遇。不幸的是,我们常在这一点上卡壳。我们怀疑身边潜在的机遇太少了,我们不相信机会面前人人平等的传说。攀同学关系、任人唯亲的风气在任何行业里都泛滥成灾,大多数机会都是流于形式,走个过场罢了。面对这样的现实,你必须简化“机会”的定义,“机会”其实是让你接近自己真实兴趣的东西。

机会不是一跃千里,机会是慢慢地稳步上升。很多人告诉我他们成功的机会都来自于偶然的对话。这就是为什么自我推介、学术会议以及人际交往会给你带来好的机会。将自己置身于各种活动中,机会就会滚滚而来,你离心中的真实兴趣就更近了。在兴趣、技能与机会的交叉点大显身手

在做有关职业生涯的决定时,你要瞄准真实兴趣、技能与机会的交叉点。

参看上面的韦恩图,思考这三个圈的含义——一个圈包含着你的真实兴趣,一个圈指的是你的技能,还有一个圈代表着你拥有的机会。只有两个圆圈交叉时,你还不能胜任某份工作。即使有对篮球的热爱和NBA球探的渠道,你还是不会成功,因为你缺乏打球的技术。你必须找到兴趣、技能和机会(ISO)的交叉点,才能战无不胜。

当你在一个项目中找到了自己的ISO,你就能发挥出最佳水平。在这种状态下,你的爱好变成了你的职业,你将乘风破浪,无人能挡。你不再纠结于眼前的利益和社会的评价,你只会带着坚定的信念顺畅地工作。这时候,奇迹就会发生。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我们必须帮助合作伙伴和下属找到他们的ISO。英明的管理者善于发现员工真实的兴趣和技能,并常常为他们创造一些机会,让员工能站在这三个要素的交叉点之上。

想要改变世界吗?鼓励你认识的每个人带着他们自己的ISO去工作,教他们发掘自己真实的兴趣,找到自己的一技之长,学会利用身边哪怕最最渺小的机会。回到你自己身上,在你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决定时,每次决定都要着眼于这三点的交集。

在职业生涯中“有意识地工作”,往往能牵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为了个人的成功和社会的进步,请“有意识地工作”吧!

斯科特·贝尔斯基(Scott Belsky)Adobe公司产品社区副总裁,著名的设计社区彼罕思的首席执行官。他曾被《快公司》列入“百名最具创意企业家”名录。他是畅销书籍《想到做到》(Making Ideas Happen)的作者,他还兼任Pinterest及Uber等公司的投资人与顾问。

更多信息请参考:www.scottbelsky.com。本章要点创造机会· 欲随心动,先利其器

人们习惯把热情当工作,这其实是不专业的。想得到你喜欢的生活方式(以及工作方式),你需要从现在起培养自己独一无二的专业技能,成为具备高价值的珍稀人才。· 不要死守原计划

规划职业生涯时要灵活变通,必要的时候,随时准备好调转方向。优选计划,备用计划,保底方案一个也不能少。· 不要满足于现状

时不时地“打破”现状。如果现在的位子让你觉得过于舒适,是时候去挑战一下新的东西了。· 找到关键使命

站在更大的个人使命上思考你的工作和未来。追求某个“职位”会限制你的发展,而追求个人使命会让你不断成长。· 幸运,想到做到

适应新环境,接受新事物,积极把握每一个机会。幸运总是宠幸有准备的人。· 有意识地工作

找到你真实的兴趣、技能以及机会的交叉点,在“点”上尽情挥洒才华。第2章构建专业知识从培养技能到优化技能梦游着过完一生很容易,很多人觉得凡是“差不多”就行了,找个落脚点,然后指望自动导航把他们带到目的地。但是,想成为行业的领头羊,我们必须唤醒内心深处自我成长的能力。我们的聪明才智,我们的天赋才华,甚至于我们的习惯其实都具有超强的可塑性。

这是一件好事,因为当今市场对专业技能、人才和创意的要求都与以往大不相同了,而今天市场对各项专业的新需求,5年后又会发生巨大改变。因此,善于经常更新自己“才能储备库”的人才会脱颖而出。

我们必须培养“持续成长”的思维模式,不论经历成功或是失败,日复一日地坚持严格磨炼自己的技能。我们必须给自己设立一个高标准,然后不断提升它。

想在当今世界立足,你就必须走出你的舒适区。培养新技能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做得好与做得更好海蒂·格兰特·霍尔沃森

有的人天生资质过人。在我们眼里,他们聪明绝顶、创意无穷、见识卓绝,又多才多艺,但他们眼里的自己和我们看到的完全不同,他们永远对自己吹毛求疵。从另一方面来看,有天赋的孩子在长大成人后往往更加脆弱,他们对自己更不自信,即使他们应该是人群中最自信的。

你要迈出的第一步就是弄懂这种情况为什么会常常出现,借此你可以激发自己的潜能,不再走老路、弯路。第二步,学会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在此之前,你从没想过自己早已养成一种思维定势了),用一种新的眼光,自信的眼光和更精准的眼光看待你的工作和世界。最苛刻的自我评价

我在哥伦比亚大学读硕士的时候,我的导师卡罗尔·韦克和另一个学生克劳迪娅·米勒进行过一项研究实验,看看不同的表扬会对五年级的学生产生什么不同的影响。这项研究还将观察,表扬是如何影响你对自己能做以及不能做的事情的信念的,包括当你遇到挫折与困难时,你会怎么办。

实验开始时,每个学生会被要求做一组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问题,回答完毕后他们会受到表扬。一半的人被表扬了他们与生俱来的能力:“你回答得很出色,你肯定很聪明吧!”另一半的人的表扬则强调了他们的努力:“你回答得很出色,你学习一定很刻苦吧!”

第二阶段,学生们都要回答非常难的问题。由于问题难度太大,实际上没有几个学生能作出一个正确答案来。他们这次受到的评价是:“你们做得比刚才差多了。”最后,学生将做第三组题目,这一组题的难易程度与第一组问题相当,这么设置是为了看看经过失败,他们的表现是否会受影响。

德威克和米勒发现,那些被表扬为“聪明”的孩子,在第三组题中的表现大概比第一组差四分之一。他们把自己在第二组题中的糟糕表现归结于能力不足,结果,他们没有兴趣再继续解题,最后草草放弃。

而被表扬为“刻苦”的孩子,在第三组题的表现中却比第一组要好上大约四分之一。他们把在第二组问题上遇到的困难归结于自己还不够努力,结果,他们愿意在最后一组问题上花更多时间,他们在解第三组题时非常享受。

回过头来想想,在德威克和米勒的实验中,被表扬为“聪明”和“刻苦”的两拨孩子在能力上并没有区别,他们在第一组的测试中都表现得很优秀,在第二组测试中也都遇到了困难。他们唯一不同的地方是对自己经历的困难出了不同的解释——困难之于我,意味着什么?“聪明”组的孩子在困难面前会质疑自己的能力,因此丧失自信,结果就没有之前表现得好。

我们早年从家长、老师和导师那里得到的评价对我们个人能力的信心有着主要的影响。我们会因为这些意见觉得能力是与生俱来,不可能改变的,我们也会因为这些意见认为能力是可以凭借个人努力和练习不断提高的。告诉一位年轻艺术家她“创意非凡”“天赋异禀”“才华出众”,其实是在暗示创意和天才是某种特质,要么你有,要么你没有。最终结果是,如果一个项目最后差强人意,如果一件艺术作品惨遭拒绝,她会因失败自暴自弃(原来我不是有才华的人,原来我并没有什么创意),而不会把反馈当做一种进步的指引,鼓励自己再接再厉,更加勤奋,找到新的突破口。两种思维模式:做得好的和做得更好

追寻自己的目标时,每个人都有一套思维模式:我认为一种叫“做得好”,你通过施展才华证明自己的能力,你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另一种叫“做得更好”,你专注于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断学习新技能。这两种思维模式的区别是,前者张扬自己的才智,而后者想努力变得更有智慧。

当我们用“做得好”的思维模式思考的时候,我们总是把自己的表现与他人相比,我们掂量自己的天分,观察自己的天分有没有全部发挥出来。我们被表扬“能力强”的次数多了之后,就会陷入这种思维模式当中,去相信能力生来就被决定了,无法改变。如果我们的工作经常受他人评判,我们的工作环境充满指指点点,我们的思维模式也会不自觉地发生改变。对于创意行当的专业人士来说,这种事情太普遍了,议论和批评在艺术家的人生里是躲不开的一部分。“做得好”的心态是有问题的,它会让我们在遇到棘手的事情或不如他人优秀的时候变得脆弱。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质疑自己的能力,我们会想“唉,可能我真的不擅长做这个事吧”,这让我们焦虑不安。讽刺的是,担心自己能力不足,最后往往败事有余。无数的研究告诉我们,最能干扰你表现的就是焦虑,焦虑可以说是创意的杀手。

再来看看另一种思维模式,“做得更好”会让你与自己较劲,积极进取:昨天/上个月/去年和今天/这个月/今年/相比,我进步了吗?我的能力一直在提高吗?我与我理想中的专业创意人员更近一步了吗?“做得更好”的思维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你“刀枪不入”。当我们以学习和进步为出发点思考自己做了哪些工作时,我们就能接受一路上自己犯过的错误,即使未来可能遇到挫折,我们仍信心满满,一往直前。我们甚至还会发现手里的工作更加有趣了,我们享受工作,不再愁肠百结,不再焦虑不安。我们运筹帷幄,马不停蹄。我们能感受到源源不断的创意。而且,我们会记得为什么自己会选择这份工作作为终身职业,以及我们的初衷是什么。改变你的思维模式

如何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让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得更好”呢?

1. 允许自己搞砸。这一点极其重要。在某个新项目或工作开始的时候,你要对自己说:“我可能一时间无法进入状态。我会犯一些错误,这没关系。”

我告诉人们要去拥抱自己的错误的时候,他们往往惴惴不安。但是他们不应该紧张,好多人包括我都在实验室做过相关研究,研究表明当人们允许自己犯错的时候,真正犯错的几率会大大减少。在攻克一个新项目的时候,我们往往希望自己做得完美无缺,而忽略了项目实际的难度。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做好”上,这样的愿景让人心生畏惧。讽刺的是,期待“做好”让你充满压力,结果招致更多失误,你的表现也差强人意。如果集中精力到“做得更好”上,你会表现得更好。

2. 遇到困难时大胆求助。寻求帮助不代表你能力不足,实际上,不寻求帮助才是低能的表现。仅靠单打独斗就能独步天下是一种极度愚蠢的想法。许多研究表明,在需要的时候善于求助会让人觉得你能力更强,而不是更弱。

3. 把你今天的表现和上周以及上年的表现作比较,不要总与别人比。我知道你不可能完全不与他人比较,不过你要是发现自己开始这么比的话,提醒自己这种比较对你来说是毫无用处的。你应该在乎的是自我的进步与提升。

4. 不求完美,求进步。想到什么目标就写下来,不管你写在哪儿,写下来就会对你有帮助。假设你想把某件事“做好”,那么,请用“做得更好”的一些词汇重新润色你的目标,比如:提升、学习、进步、发展、成长和成为。打个比方:

“做得好”的目标:我希望能做好销售工作。

“做得更好”的版本:我将提高销售能力,成为更优秀的市场营销人员。

5. 检查你的信念,必要时,挑战自己的信念。就算学习机会再多,要是你打心底里不相信自己可以进步,你就可能一直徘徊不前。相信“能力”是一种固定不变的天性其实是一个自以为是的寓言,它会让你对自己产生怀疑,最终,它会毁掉你。科学表明,不论是智力、创造力、自律能力、个人魅力或者身体素质,我们的一切能力都有极强的可塑性。要提高任何一项技能,关键在于你的个人经验、努力程度以及长久的坚持。改变,随时都可以发生——没有一项技能是不能通过个人努力培养的。所以,如果下次你发现自己还在念叨着“可我不擅长做这个”,记住,你仅仅只是暂时还不擅长。

海蒂·格兰特·霍尔沃森(Heidi Grant Halvorson),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作家,现任哥伦比亚大学动机科学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与发言人。她为99U、《哈佛商业评论》《快公司》《华尔街日报》和《赫芬顿邮报》撰写了大量文章,并著有书籍《成功》(Succeed)、《成功人士九大与众不同之处》(Nine Things Successful People Do Differently)和《聚焦》(Focus)。

更多信息请参考:www.heidigranthalvorson.com。

“别再做出完美的承诺。世上没有严丝合缝这回事,因此我们才有光。”——里奥纳德·科恩(Leonard Cohen)通过有意识的训练成为大师托尼·施瓦茨

这是一个很小的实验,实验对象仅有30人,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这个样本太少了,不过传达出的信息却极有价值,那就是,如何精通一个行业并成为大师?

K.安德斯·埃里克森(K. Anders Ericsson)无疑是当今世界最优秀的心理学家,他曾在柏林音乐学院这个全世界最难被录取的音乐学府挑选了30名年轻的小提琴手参加实验。埃里克森想在最小的基数里了解这些天才音乐家的共同之处,以及他们与其他小提琴手相比能够出类拔萃的原因。简而言之,那是什么样的训练让他们成为最顶尖的人才。

埃里克森作出了一个伟大的发现:培养任何一项技能,只要积累一万个小时的“刻意训练”,就能成为真正的大师。一万小时,少一分一秒都不行。无论想做什么,无论起点在哪儿,只要你从头至尾坚持练习并接纳专家的建议,人人都能成为天才。此项发现被不计其数的文章和著作引用过,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的畅销书《异类》(Outliers)就是以此为核心展开的。不过,“一万小时”的发现其实只是这项实验揭露的很小一部分。

毫无疑问,练习是成为大师的核心。埃里克森在实验中按琴艺高低把小提琴手分成三个组,琴艺的高低是由他们的老师评定的。水平最低的小组成员,每天练习时间接近90分钟;而另外两组水平较高的同学每天平均练习4小时,每次练习不超过90分钟,每练完一次他们会休息一阵。这两组小提琴手唯一的区别就是琴艺最高的学生学琴的时间更早,所以他们比第三组的同学累计的练习时间更长。

可是,为什么这些更加成熟的音乐家,还是在重复几乎相同的训练呢?为什么最优秀的运动员、棋手、作家、科学家也在做这种重复的训练?

答案就在于我们的生理结构。我们人类生来就处于消耗和再生的能量场中。如果我们外在的行为与身体内部的节奏和谐一致,我们就能发挥最佳水平。这意味着我们要在晚上睡觉,在白天工作。晚上睡觉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处于基础性休息—活动的循环周期(Basic Rest Activity cycle)中。一次睡眠大致需要经历5个周期,从浅睡眠到深睡眠,从深睡眠再到浅睡眠,如此来回转换,每循环一次大约需要90分钟。我们在白天同样也经历这样的生理周期,每隔90分钟,我们会从生理兴奋期逐渐循环到身心疲惫期。

虽然埃里克森实验里的“音乐家”事先并不知道“90分钟周期”的说法,但他们当中的佼佼者在练习的时候是跟着身体发出的信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