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第六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0 07:51:11

点击下载

作者:黄勇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黄帝内经(第六卷)

黄帝内经(第六卷)试读:

一、概论

中医学历史悠久,它以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优异的医疗效果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基本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各个方面。它不仅指导着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而且是人体保健、养生祛病的重要依据。

经络,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保健实践中的重大发现。中医学认为经络是以十四经脉为主体、网络周布全身的一个综合系统。《内经》中讲,经络内联五脏六腑,在外分布于五官七窍、四肢百骸,沟通表里、上下、内外,将人体的各部分连接成有机的、与自然界阴阳密不可分的整体。

(一)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意指周身气血运行的大小通路。

经络系统理论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古人最先只认识到脉道、血脉,如经文中所说的皮、肉、脉、筋、骨五种组织构成的形体。《灵枢.经脉》篇中论人体生成的各个组织器官中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由此可见,人们开始只认识到血管、血脉、脉道,脉中运行流动着赤色的血液。早于《内经》的马王堆汉墓古医书中只言“脉”。《内经》中只有“经脉”的名称。“经络”二字连用是在《汉书.艺文志》中出现的,其日:“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在此,将“血脉”与“经络”作了区分。所以说,“经络”的概念是在血脉、脉道基础上逐渐形成的。1.什么是经脉

经,就是经路,直行的主线。脉,就是“五脏六腑之气血分流四肢也。”《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所说就是将“脉”按大小、深浅的差异分别称作“经脉”“络脉”“孙脉”。《灵枢.经脉》云:“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一句话,经脉就是人体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经脉”又分为“正经”和“奇经”两大类。“正经”有十二条,与脏腑直接连通,统称为十二经;“奇经”有八条,称为“奇经八脉”,它不与脏腑直接相通,是别道奇行的经脉。十二经脉的分布特点是:“内属于脏腑,外络于支节。”在内,联系于胸腹,隶属于脏腑;在外,分布于躯体,联系到体表所属的穴位。2.什么是络脉

络,是网络、联络的意思,是直行经脉上的大小分支,如罗网维络、无处不至,能联络沟通各条经脉,就像交通干线上的各个分支。如前所引,“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脉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把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皮肉筋骨等组织联络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二)经脉的组成、循行和作用

1.经脉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构成的。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十二经有一定的起止点和循行部位及交接顺序。它在肢体上有一定的走向规律。手之三阳经,从手走头;手之三阴经,从胸走手;足之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之三阴经,从足走胸。2.经脉的循行《内经》中比较系统地记载了人体十二经脉的循行。马王堆汉墓医书中记载的经脉循行只有11条,名称尚未规范,称耳脉、齿脉等,到《内经》时才进一步完善了十二经脉。(1)手太阴肺经

手太阴肺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内侧前缘。《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膈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八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2)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外侧前缘。《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3)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主要分布在头面、胸腹第二侧线及下肢外侧前缘。《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颊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丈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优兔,下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4)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主要分布在胸腹任脉旁开第三侧线和下肢内侧前缘。《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脯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液下三寸,布胸胁)。(5)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心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内侧后缘。《灵枢.经脉》:“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牖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6)手太阳小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外侧后缘。《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颇,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7)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主要分布在腰背第一、二侧线及下肢外侧后缘。《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胭中。”“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后廉下合胭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8)足少阴肾

足少阴肾经主要分布在下肢内侧后缘及胸腹第一侧线。《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胭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9)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内侧中间。《灵枢.经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膈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10)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外侧中间。《灵枢.经脉》:“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膈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遍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11)足少阳胆经足

少阳胆经主要分布在下肢的外侧中间。《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出页,下入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岐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12)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肝经主要分布在下肢内侧的中间部位。《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胭内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

3.经脉的作用《灵枢.经脉》篇很明确地指出:“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可以说经络系统是人体生命活动之本,它可以用来诊断、辨别人的各种疾病的轻重程度,是医生必须掌握的理论。正如明代医家喻嘉言所云:“治病不明经,开口动手便错”。经络系统在人体生理、病理、诊伤治病方面是非常重要的。(1)运行气血,协调阴阳,调节平衡《灵枢.本脏》篇认为:“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人体维持生命活动最重要的、最基本的物质是血与气,它是人体脏腑精气的基本表现形式,是维持人的生命力的重要营养物质。《素问.调经论》精辟地指出:“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说明血与气二者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而人体经络系统是气血运行的重要通道、载体,经络这一通道在《内经》中又叫“经隧”,如其所说:“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灵枢.营气》日:“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而经脉、血脉运行气血周环于身是有一定规律和节律的,这样才能使气血精微按时、有条不紊地营周于全身四肢百骸、五脏六腑。中医常说营卫气血,营主血,卫主气。《灵枢.营卫生会》中说:“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营卫气血在血脉、经隧中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终而复始。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共五十周于身,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以受气。这样,营气、卫气在经络中得以周流不息地运行,并渗透散布到各器官组织中去,这就是经络“行血气”的功能。经络行气血“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灵枢.脉度》)具有一定规律,主要按天地四时阴阳来运行。多为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在内营溉五脏六腑,在外濡养皮肤腠理而达到营养,环周于阴阳内外,从而达到协调阴阳,使阴阳调_畅、平秘,保持阴阳相对平衡,协调统一。故此经络这一重一要经隧的畅通是保证气血运行、调节阴阳的重要环节,是维持人体生理功能、脏腑功能的重要保证,只有经络通,才能血气行,“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2)抗御病邪,反映症候、阐释病理

经络系统内联脏腑,外络肢节腠理,又是病邪侵入时抗御各种病邪的重要屏障和防线。《素问.气穴论》说:“孙络,以溢奇邪,以通营卫”,孙络广泛分布于人体肌肤皮腠,病邪常常先起于皮毛、孙络,而营卫就是通过孙络散布到周身上下。当病邪侵犯时,孙络和卫气发挥了重要的抗御作用。《灵枢.百病始生》在说明人体开始发病时详尽地阐述了病邪从外向内的发病途径,“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留而不去,传舍于经”。当虚邪侵伤人体后,首先伤于肌表,在体表出现异常反应,如微恶风寒,肌肤微痛等,当正邪交争,正不抗邪时,邪气就会渐渐深入,从孙络、络脉到经脉……逐步深入,各阶段出现相应的症候。《灵枢.百病始生》中所阐述的发病阶段及症候表现,与临床表现是非常一致的。后人运用“卫、气、营、血”辨证分析热性病发展过程的发病浅深关系,其理论依据也源于经铬运行营卫血气的生理功能。由此看出,人体的经络系统及其所运行的营卫血气,不仅反映人体生理功能,亦是重要的防御屏障,它有层次地抗御病邪,防御疾病,同时也有层次地反映疾病的各种复杂症候,从而成为防病、养生保健、诊治疾病的理论基础。

经络反映症候,一般可分局部的、一经的、数经的和整体的,并有一定规律可言。当经络气血阻滞而不通畅时,就会造成有关部位的疼痛或肿胀;气血郁积而化热时常常出现红、肿、热、痛,这些表现都属经络的实症。当气血运行不足时就会出现病变部位麻木不仁、肌肤萎软及功能减退等,这些都为经络的虚症。如果经络之气进一步虚弱,阳气不足,就会出现局部发浮或全身怕冷等症状,这就如《素问.疟论》所说的“阳虚则寒”,当经络阴气、营气、血液不足时常表现为阳气亢盛,出现五心烦热,阴虚内热及全身发热等症状,这就是所说的“阴虚而阳盛,阳盛则热”。可见,经络的阴阳气血盛衰可以表现寒热虚实的多种症候。

经络与经络之间,经络与脏腑之间,在反映症候上是相互联系的。如张仲景《伤寒论》总结的热性病的“六经传变”规律,疾病的发展由表入里,可以从太阳经传至阳明经或少阳经,也可以由三阳经传入三阴经。在经络和脏腑之间病邪也可以相传,在外之经症不愈可以内舍其相应脏腑,出现“邪热反还内著”,太阳病可出现“热结膀胱”,阳明病也有“胃家实”症等。

总之,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经络有运行气血,感应传导的作用,而在发生病变时,经络就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素问.皮部论》说:“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脏腑也”。指出经络是外邪从皮毛腠理内传五脏六腑的传变途径。由于脏腑之间通过经脉沟通联系,所以经络还可以成为脏腑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如足厥阴肝经挟胃,注肺中,所以肝病可犯胃、犯肺;足少阴肾经入肺、络心,所以肾虚水泛可凌心、射肺。

经络不仅是外邪由表入里和脏腑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而且也是脏腑与体表组织之间相互影响的途径。通过经络的传导,内脏的病变可以反映到体表,表现于某些特定的部位或相应的孔窍。如肝气郁结常见两胁、少腹胀痛,即是因为足厥阴经抵小腹、布胁肋;真心病,不仅表现为心前区疼痛,且常放射至上肢内侧尺侧缘,即是因为手少阴心经行于上肢内侧后缘之故。(3)经络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络属脏腑,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证,因而在临床上,就可以根据疾病症状出现的部位,结合每条经络循行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例如:两胁胀痛,多为肝胆疾病,缺盆中痛,常是肺脏的病变。又如头痛一症,痛在前额者,多为阳明经头痛;痛在两侧者多为少阳经症;痛在后项、后头部多为太阳经头痛。在临床实践中,还发现在经络循行的部位,或在经气聚集的某些穴位处,可有明显的压痛或结节状、条索状改变、反应物,或局部皮肤出现某些形态变化。如肺脏发病时可在肺俞穴出现结节或中府穴有压痛,肠痛可在阑尾穴有压痛。这些有助于临床诊断的异常变化正如《素问.官能》篇所云:“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阐述了经络对于临床诊断的重要指导作用。

经络学说早已被广泛地用于临床各科的治疗。特别是指导针灸治疗和按摩疗法,针对所在经络和脏腑病变,在其病变部位或经络循行的远隔部位上取穴,通过针灸、按摩达到调整经络气血的功能活动,从而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根据疾病的症候表现明确诊断后,再根据经络的循行分布和联属范围来辨证选穴,这就是“循经取穴”。

古代医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根据某些药物对某一脏腑经络所具有的特殊选择性作用,创立了“药物归经”理论,药物治疗也是以经络为渠道,通过经络的传导转输,才能使药到病除,发挥其治疗作用。医家在临床实践中根据经络理论发现了针对各经病症的引经药,如太阳经用羌活,阳明经用白芷,少阳经用紫胡。引经药可引导他药归入各经,更好地发挥群药的治疗效果。故此,经络理论是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之桥梁,对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4)经络指导养生

纵观《内经》一书,从始至终贯穿了重要的养生思想,由于历史条件及社会因素,“内经”时代突出了养生和预防思想,也是因为治疗手段和方法还不够发展和完善。对医生的要求首先是要懂养生,善于防病。当时把医工分为三等,即上工、中工、下工,最好的上工是“治未病”的医生,也就是必须知道,通晓养生理论的医生,而且又常常把懂得养生,善长养生的人叫圣人智者,阐述养生理论的重要篇章《素问.上古天真论》又按照养生的层次划分为四个等级,即“真人”、“至人”、“圣人”、“贤人”。书曰:“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中古之时有至人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论养生时说:“智者察同,愚者察异”。同时《内经》中强调善治者治皮毛,上工治未病。可见当时的防病养生观在医生及古代人们思想中已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这一思想一直延续至今,已成为祖国医学的重要法宝,也是这门传统医学的思想精华所在。这一思想为华夏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内经》阐述养生理论的重点篇章是《四气调神大论》。其主要内容是按自然界四时阴阳谈如何养生,调养五脏之气、五脏之神。全篇突出了五脏四时阴阳的整体观,即顺四时和喜怒,调养五脏,探究四气调神的根本是通过调畅经脉气血来达到养生的目的,五脏与体表器官的联系,形成自身整体现;五脏与自然界四时阴阳的沟通,形成天人整体观;四时养生其核心是通过两个整体观来实现的,而形成整体观,沟通内外上下阴阳的关键环节是重要的经络系统。为此,四时养生调养五脏必须通过疏通经络气血来达到养五脏之气、五脏之精、五脏之神的目的。

调养五脏的根本是达到最佳的生理功能状态,使人体的各器官、多环节按照四时阴阳升降规律来实现最佳的生理功能。其重要的生理功能是食物、水饮在经络系统的转输与运行,体现了经络系统不仅是沟通内外,亦是五脏六腑接受水谷精气的重要营养通道,经络在水谷精气的转输中必须按照四时阴阳规律特点来分布、调节。这可视为四气调神的微观调节系统。如《素问.经脉别论》中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水精回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经文分别说明食物之精和水饮之精在经络系统的疏布、转输过程和规律,五脏六腑接受水谷精气等营养物质是通过经络系统来完成的,这与四时阴阳密切相关,更进一步证实养脏养生必须按四时调畅经脉,亦强调经脉系统与四时五脏阴阳的密切关系。也就是说祖国医学的养生必须通过经络来实现。养生的实践也说明这一点,如华佗的“五禽戏”是依据经络系统创编的疏通经脉气血来达到养生强身的重要方法。《内经》中的呼吸比纳、导引、按蹻、药熨、四时养生均以经脉理论为指导。

由此可见,经络学说不仅广泛指导临床各种治疗方法,而且在养生、预防方面也以经络理论为指导,通过疏通经络,调节气血来达到养生强身健体的目的。

(三)经脉常见病证

1.手太阴肺经《灵枢.经脉》日:“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喝,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

常见脏腑经脉症候表现是: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息,咳血,咽喉肿痛,伤风,胸部胀满,缺盆部及手臂内侧前缘痛,肩背部寒冷疼痛等证。2.手阳明大肠经《灵枢.经脉》曰:“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一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

常见脏腑经脉症候表现是: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咽喉肿痛、齿痛、鼻流清涕或出血。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肿或寒冷等证。3.足阳明胃经《灵枢.经脉》日:“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伸,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肝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喁,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肝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

常见脏腑经脉症候表现是:肠鸣,腹胀,水肿,胃痛,呕吐或消谷善饥,口喁,咽喉肿痛,鼻衄,胸部及膝膑等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病,发狂等证。4.足太阴脾经《灵枢.经脉》日:“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脾之大络……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皆纵)。

常见脏腑经脉症候表现是:胃脘痛,腹胀,食则呕,嗳气,便溏,黄疸,身体沉重无力,舌根强痛,膝股部内侧肿胀,厥冷。5.手少阴心经《灵枢.经脉》日:“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

常见脏腑经脉症候表现是:心痛,咽干,口渴,目黄,胁痛,上臂内侧痛,手心发热等证。6.手太阳小肠经《灵枢.经脉》日:“是动则病嗌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臑、肘臂外后廉痛。”

常见脏腑经脉症候表现是:小腹痛,腰脊痛引睾丸,耳聋,目黄,颊肿,咽喉肿痛,肩臂外侧后缘痛等证。7.足太阳膀胱经《灵枢.经脉》日:“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胭如结,踹如裂,是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癫疾,头囟项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胭、踹、脚皆痛,小指不用。”

常见脏腑经脉症候表现是:小便不通,遗尿,癫狂,疟疾,目痛,见风流泪,鼻塞多涕,鼻衄,头痛,项背腰臀部以及下肢后侧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等证。8.足少阴肾经《灵枢.经脉》曰:“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披、肠澼,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

常见脏腑经脉症候表现是:咳血,气喘,舌干,咽喉肿痛,腰痛,水肿,大便秘结,泄泻,脊股内后侧痛,痿弱无力,足心热等证。9.手厥阴心包经《灵枢.经脉》曰:“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

常见脏腑经脉症候表现是:心痛,胸闷,心悸,心烦,癫狂,腋肿,肘臂拘急,掌心发热等证。10.手少阳三焦经《灵枢.经脉》曰:“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眦痛,颊肿,耳后,肩、懦、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常见脏腑经脉症候表现是:腹胀,水肿,遗尿,小便不利,耳聋,耳鸣,咽喉肿痛,目外眦痛,颊肿,耳后肩臂肘部外侧疼痛等证。11.足少阳胆经《灵枢.经脉》曰:“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常见脏腑经脉症候表现是:口苦,目眩,疟疾,头痛,颔痛,目外眦痛,缺盆部肿痛,腋下肿,胸胁股及下肢外侧痛,足外侧发热等证。12.足厥阴肝经《灵枢.经脉》曰:“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癀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

常见脏腑经脉症候表现是:腰痛,胸满,呕逆,遗尿,小便不通,疝气,少腹肿等证。

二、经络养生

(一)经络理论是养生的基础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本理论的核心之一。它贯诵于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各个方面。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各科的医疗实践,并在从中医经络探究。解决疑难病症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可以说古人创立的经络学说是对人类健康保健的巨大贡献。纵观《内经》所论,经络理论最早用于人类的养生防病,是广泛用于指导养生、保健、防病的理论基础。推测古人创立经络学说的依据之一就是古代气功养生家在练功时以意念引导法观察到经络路线的运行情况,如沿着任脉和督脉前后环行一周者称“小周天”。小周天是经络之气畅通于任、督二脉,任脉为阴经之海,是阴经的总司,督脉为阳经之海,是阳经的总司,故古人有“任督若通,百脉皆通”的说法。气沿着十二经脉的路线流注者称为“大周天”。明代医家李时珍认为气功师具有内视功能的人即能看到体内经脉运行的经隧,故李氏曰:“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察照之”,近年来,我国科学工作者的研究表明,气功入静后确可诱发或增强盾经感传现象,可以使人体经脉气血更加畅通。因此有学者认为,古人在练功时所体察到的内气运行路线,或通过“内视”行通道可谓是古人建立经络学说的一个重要依据。20世纪70年代湖南出土的马王堆汉墓的古医书简帛中记载了十一条脉的循行分布和疾病症候,而同时出土的《引书》(古人练习导引书)尚无经络的痕迹,很可能是通过古人练功、导引后逐渐发展和完善了经络学说。可以推测,古代的气功,导引对经络学说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但经络学说形成本末尚待进一步考证。1.脏腑经络整体观养生思想

经络系统构成人体内外表里相关的整体,脏与脏、脏与腑相互联系,五脏六腑在生理功能上相互联系,相互使用,形成以心脏为主体的统一整体。《素问.灵兰秘典论》的脏象理论突出了十二脏相使的整体观,五脏六腑各司其职,相互为用。经文日:“愿闻十二藏之相使,贵贱何如……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冶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古人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形象地比作国之朝政,每一脏腑各司朝之官职,主管一方,各主其用,以使人的生理、生命活动像国家一样安康。但是官职有大小,职位有主次,脏腑十二官必须要相互协作,相使相用,发挥相互间的相使作用,十二官相互使用中又要在心脏君主的统领下发挥作用,心似一国之君的作用。

这就是《内经》的脏腑经络整体观,经络在整体观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十二者之官的相使关系主要靠十二经脉系统来沟通联系,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功能才得以实现。张景岳《类经》曰:“心当五椎之下,其系有五,上系连肺,肺下系心,心下三系连脾、肝、肾,故心通五脏之气而为之主也。”进而说明心联通其它脏腑靠经络来连接、沟通。而十二官能否正常相使,形成有机的整体观的关键是心主的功能。主神明作用和经络通道的畅通,这也是养生中养心养神的重要意义,故日:“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君主圣明则其它脏腑正常相使,养心是长寿的关键,养心才能健康少病。若君主不能圣明,不能主神明时各脏腑就会受到损伤,邪气容易伤害,经络通道闭塞不通,不能联系沟通五脏六腑。十二脏不能相使,整体观受到破坏,人的身体就会受到伤害,如果这样“养生”是非常危险的。故日:“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

由此,《内经》的养生思想与经络系统密不可分,经络是保证十二官相使、协调的重要通道,是保证脏腑相使相用整体观的重要枢纽、桥梁。养生可以通过养心、疏通经络通道而加强脏腑生理的整体观,若经络闭塞不通则脏腑不得相使,可以看出,养生则寿的重要环节是疏通、调畅经络,使五脏六腑之道通畅。2.经络四时阴阳养生观《内经》中很多篇章都阐明人和自然,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也就是说人的生命离不开天地四时阴阳,能够认识这一天人相应整体观的人才能顺应人与自然的关系,违反这一关系就会损伤生命,顺应天地阴阳就会有益于寿命。那么人与天地阴阳又是如何相应的呢?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人的经络、血脉的运行与四时阴阳密切相关,这就是今天常说的节律,人的生理本能和于天地阴阳的节律,经络气血有规律地循行。《内经》认为人体经络气血运行与自然界天地阴阳日月是密切结合的。《灵枢.五乱》说:“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四时者,春、秋、冬、夏,其气各异,营卫相随,阴阳已和,清浊不相干,如是则顺之而治。”说明经脉与四时十二月相应有规律地运行。《灵枢.脉度》日:“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曰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营其脏、阳脉营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此篇把人的血脉运行与自然界水流和日月运转联系起来。《内经》关于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在经络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又详细地说明人体经络血脉运行的迟速、节律与四时及时辰关系。如《素问.八正神明论》曰:“天温目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曰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经文进一步深入说明人体经络气血依天气寒温而变化,人的气血经脉,形体均受自然界寒温、月郭虚实的影响,养生调治要因时而异,否则就会损伤人的经脉气血,如“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命日重实;月郭空而治,是谓乱经。”可见养生、调治必须顺应自然界的变化,否则会更伤经脉气血。同时古人更详尽地认识到,人体脏腑器官要不断接受水谷精气的营养,“受气于谷”。营卫气血在经脉中分别在一昼夜运行五十周。《灵枢.营卫生会》详尽地阐述了营卫二气在经脉中的运行规律,其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但是营卫二气昼夜运行的途经不尽相同,营气是沿着十二经脉,一阴一阳地连接流注,白天黑夜各二十五周;而卫气是白天行于阳经,晚上行于阴经或五脏,亦昼夜各行二十五周,营卫二气昼夜各运行五十周后大会。如果以上是营卫在经脉中宏观的规律,那么《内经》更精确地从微观来说明营血的运行与呼吸、自然界时刻的关系,就像我们用显微镜看血象一样微观化了。如《灵枢.五十营》曰:“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脉,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呼吸定息,气行六寸……周于身,下水二刻,日行二十五分,五百四十息,气行再周于身。”由此看出,古人已非常精确地计算出营气在人体循行二十八脉的时刻、呼吸次数及脉行长度,营气运行规律与曰月运行相一致。

综上所述,人体气血盛衰、运行迟速、营卫的循行与天地四时阴阳、日月运行是有共同节律的。《内经》中养生的理论体系主要是顺应天地阴阳四时规律,从而使人体内环境——营卫气血经脉合于自然界节律,使五脏之道畅通。这也是《素问.调经论》所说“守经隧”的深刻含义。其曰:“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守经隧是调经论篇的中心意思,无论对治疗和养生均有重要意义,守,具有防预、保卫、调养之义,可见《内经》非常重视五脏之道——经脉的调治、调养;重视十二经脉在五脏虚实中的重要作用。由于“血气不和”导致经脉不畅,会使百病变化产生,临症通过“调经守隧”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其中经络也会发生虚实的病症,经络是病邪、病症居舍的处所,要根据具体表现来调治,如《素问.调经论》所云:“夫十二经脉者,皆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必被经脉,经脉之病,皆有虚实……经络支节,各生虚实,其病所居,随而调之。”

经络之气与自然界息息相通,如《素问.经脉别论》所论饮食在经脉中转输到四肢百骸时必须疏布到五脏的经脉之中,其食饮精气在经脉中疏布又要按照四时阴阳的变化来调节,以此为法则规律。经文曰:“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为此,《内经》四时养生的法则与调养经络之气密切相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按四时阴阳调养五脏经络之气,其中心思想是顺应四时则有利于人体脏腑经脉的养生;违反四时则常损伤脏腑经络之气,常常由于过度劳倦,违反四时昼夜寒暑而致病。如《素问.经脉别论》说:“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当逆反四时阴阳变化规律,经脉过用,经气受损时,则经气不足荣润筋骨,通利关节也,而是筋骨解堕,气脉不通,这是五脏衰退受损,经气不足的外在表现,所以衡量人体强壮与否的征象重要之处是筋骨、筋脉是否解堕,如《内经.生气通天论》形容人体衰老征象时说:“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而天寿过度,年老而全形时多为“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故人体经脉之气常常是表现、观察人体脏腑功能、疾病轻重的依据,故《灵枢.终始篇》日:“终始者,经脉为纪。”临床常可从体态、脉搏、经络病症等方面来观察、判断。

为此,顺应四时阴阳来养生虽然包括很多具体的方法,如饮食、起居、情志等诸多方面,但其核心是调养脏腑经脉之气,使经脉之气在外与天地阴阳同步,气血运行、精气疏布;在内时刻使五脏之经隧畅通,使人体筋骨强健,气脉常通,辟邪不至。

(二)经络之气是养生的根本

祖国医学把精、气、神称为人身三宝,三者是生命活动最基本、最重要的物质及功能。精、气、神三者关系密切,生理上相互化生,相辅相成。精是人体精微物质,分先天与后天之精,先天之精即父母生殖之精,后天之精是由后天饮食营养物质所化生,先天后天之精共同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精与气二者互相化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气归精……精化为气”,气依赖精以化生,气又可以生精,张景岳说“精全则气全”,足见精可转化为气,气又可化精。而神又是由精、气产生的,《灵枢.本神》曰:“两精相搏谓之神”。《素问.六节脏象论》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即五脏之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灵枢.平人绝谷篇》说:“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这些经文都说明神是精和气所产生的。病理方面两者互相影响,故云“无气则死,精尽则死,人有气则有神,气绝则神亡”。《内经》中的养生思想非常重视养精,养气,养神。其中《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强调养精,说明寿命长短与精气相关,通过养生可以天寿过度,肾气有余,精气充盛,气脉常通。年皆百数能有子也,说明先天后天之精充足,寿命及生殖能力超过常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则注意调养五脏之精,提示人们要顺应四时的养生之道。而《素问.生气通天论》则强调养生命之气。可见《黄帝内经》这部历史巨著的前三篇均强调养生长寿,未病先防的思想。

气,在人体内是无处不到、无器不有、无时不行的精微物质和功能,它是人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如《素问.调经论》日:“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身”,说明气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灵枢.决气篇》专门阐明人体多种气的概念和功能。而养气、养精、养神中养经络之真气又是三养中的核心、根本。在《内经》养生理论的指导下,后人通过养生的气功锻炼达到把人体的真气调动充实,汇聚,贮存于丹田部位,并循着经络运行于周身及五脏六腑,这就是通过调动经络之真气达到养生强身目的的重要方法。真气是由人体元气、大气和谷气组成的。《灵枢.刺节真邪篇》曰:“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就是说,人之周身无处不至、无器不有,均得此真元之气的充养,真气又依于经络之中,构成经络之气(真气)而运行充养于周身上下内外。

总之,经络是真气运行的通路,养生的目的是使经络之真气充足,而起到行气血、通阴阳、濡筋骨的作用,经络之气充足则得以化精、充神。养经络之气又有很多具体方法,如马王堆帛书的导引图、华佗五禽戏等多种养生的方法,均为养经络之真气的行之有效的养生法。

(三)脏腑经络城郭整体观

《内经》的养生理论是从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出发,注重人体内环境与外环境的调节。《灵枢.本神》篇日:“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须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为此,从整体观理论出发,在人与自然、人的生命活动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原则指导下,注意人体内环境和外环境的调养是养生的根本。《内经》的整体观以多维论为指导,其既体现天人相应的人身是为小天地,又有人身亦为小国家的多维、系统整体观思想。后者将人体形象地比喻为国家,即把人体外部血脉形体比喻为国之山川河海;将人体内部的脏腑组织器官比为国家的君主臣相及城郭结构,如此构成有机整体内外协调统一的国家之象。这一整体观理论对进一步深刻理解脏腑关系、调养脏腑、畅通经脉、养生防病均有重要指导意义。《内经》通天下国家验之于人,集古今社稷合之于人。如《素问.举痛论》所云:“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所谓明也”。国有封疆,都有城郭,人有躯壳;国有君臣,人有脏腑。为此,《内经》亦形象地将人体脏腑之躯壳囊腔比喻为国之城郭,脏腑依次内舍,躯壳如城郭外筑。1.胸腹之腔为脏腑总郭“城郭”是古代国家都邑之畔界。《辞源》云:“内城与外郭,泛指城邑。内为之城,外为之郭”。人体胸腹是一个空腹,五脏六腑中之内守。脏腑是人体重要器官,生命活动的根本。《内经》认为人体脏腑就好比珍贵的物品固藏于密闭的盒子或金匮之中,切勿损伤、丢失。如《灵枢.胀论》日:“脏府之在胸胁腹里之内也,若匣匮之藏禁器也”,比喻为人的胸腹空腔就像盒子、金匮一样,使五脏六腑封藏于内。为此,《内经》形象地将胸腹比作脏腑的外部城郭,《灵枢.胀论》中说:“夫胸腹,脏腹之郭也”。“胸腹之郭”以膈分之又可分为上下两部分。胸为上部之郭,心、心包、肺居舍其中,肩背为胸中心肺之府。腹为下部之郭,肝脾肾六腑等脏器居舍其内,腰为腹中肾之府。五脏六腑居舍胸腹之中,又以腰背为府。由此,胸腹空腔有前后上下之界,形成整体的脏腑城郭结构。2.膻中之域为君主城郭

心脏为君主之官,有内城与外城之分。人身之所主,犹都邑之君相。“城郭”是以脏腑器官为基础构成的。《素问.灵兰秘典论》突出心的君主作用,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心脏在经脉上与其余脏腑相系,称为“心系”并在功能方面对其余脏腑影响最大,具有统领诸脏腑的作用。由此,“脏腑城郭”结构与脏腑功能、脏象理论恰似相互关联的金城汤池、珠璧相合。心居胸郭之中,心、心包以膻中为“城郭”,形成以君主为主体的城郭系统。《灵枢.胀论》曰:“膻中者,心主之宫城”。心主,即心包,包裹心于外,心包与心二者密切相联,故称心包为心的内城,而膻中为心包的宫城。据以心脏为主体的内外结构分析,从经文“膻中为心主宫城”揭示:心脏的宫城为心包,心包的宫城为膻中,心脏的外城即为膻中,这样构成心脏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君主之官为主体的内宫外城的多层次严密城池系统。

从心的城郭结构关系来看,心、心包、膻中三者在生理、病理方面相互影响。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膻中为心的臣使之官。《内经》中无心包一脏,但古人已认识到其重要功能,其包固心脏于外,体连形合,浑然一体,心脏令之必达,理应封心包为心的“侍卫之官”,具有保卫、侍护心脏的作用,更合二者体用关系。

心包与膻中二者均为君主心的辅佐、臣使禀心令而行,心包常代心受邪,外邪来犯时心包首当其冲,如叶天_士所云“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灵枢.邪客篇》云“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温病学认为温热病出现神昏谵语时称之为“热入心包”。

膻中为君主之外城,称为臣使之官,其常代心行志。《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心主神明,在志为喜,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情志舒畅,这时常称心胸(膻中)舒畅,心情愉快,若情志失调,心有所存,气结而不行,这时常表现为胸闷不畅,心胸不快,胸胁串痛胀满,其症状表现、情志变化均表现于膻中部位,胸部的不快与不适,充分体现膻中喜乐出焉,代心行志的功能。其次胃之大络虚里穴亦属膻中之域,膻中常通过虚里穴反映心脏的生理病理,其亦为正常心尖搏动应手处,当心脏与心包发生某些病理变化时,如节律不齐、心包炎、心包积液等,在膻中的外候虚里穴可以触到异常搏动及摩擦音。《内经》云“其动应衣”。故此膻中作为心包宫城、君主外城,不仅代心行志,而且心与心包的生理、病理也常从膻中的外候虚里处诊察。

由此,膻中与心包均禀心令而行,是君主心之臣使,一为代心行志,喜乐出焉;一为代心受邪,为心之外卫。二者各司职守,不可混淆。《内经》中作为脏器的膻中与膻中穴概念不同,膻中是指胸郭空腔,有固定的区域。3.城郭以固,三军以强

古代的都邑城垣,城郭有重要的固守,防御作用。荀子《礼赋》言“城郭以固,三军以强”,古人又有“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之论。同理,人之“脏腑经络城郭”亦体现以固为用的思想。特别是这一脏腑城郭理论首先以五脏六腑为中心,五脏六腑又以心脏为主体形成。内有宫城,外有城郭,城内有城,城外有郭,以胸腹腔为主体,层次分明,构成了体用相联的,系统的,脏腑经络整体观的防御结构。如心包,膻中固心于外,无论外感,内伤情志常由膻中、心包代之受之行之,使心脏不易感受各种邪气。而五脏六腑之总郭即为胸腹空腔。医家又常把胸腹囊腔称为上中下三焦之体。如《医学正传》所说:“三焦者,其体有脂膜,在腔子之内,包罗于五脏六腑之外。”三焦之囊腔脂膜包罗诸脏腑,具有固护、固密脏腑之气的作用,是人体脏腑重要防域屏障。正如《东垣十书》云:“上中下三焦通为一气,卫于身也,为外护。”清代医家吴鞠通根据《内经》理论按温热病传变规律划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三个阶段,创立了三焦辨证。为此,心包与三焦又为一表一里之脏腑,心包为心脏外卫,三焦为五脏六腑之外卫,体现五脏六腑整体观的防御结构。

脏腑经络,外之城郭以固,内之脏腑经络畅通坚固,君臣各以其位相使为用,腠理致密,肌腠以温、志意和畅,无邪僻之害。相反若君主不明,脏腑经络受损,君臣相失,就会使脏腑经络之道闭塞不通,背曲肩随,形乃大伤,外部城郭受损。《内经》形象地把人体比作一个小国家,就像古代帝王皇城的严密城垣结构。君主深居其中,臣相布列其外,构成人体五脏六腑,君臣十二官的脏腑经络城郭整体观。这也是《内经》养生思想的理论基础。《素问.灵兰秘典论》在突出心在五脏六腑十二官中的主导地位同时,强调养心在养生上的重要意义。通过养心,调养心神、心脉,使心的功能正常,像国家的君主圣明一样治理国家,国家才能安康。心是五脏六腑之大主,养心是养生的根本,后人创立了很多养心的具体方法。通过养心使各脏腑功能正常,气血经络畅通,外部城郭得以坚固,内充外坚,浑然一身,邪气无从侵入。心主神明,具有总领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作用,养心可以调养五脏之神,又因心主身之血脉,通过养心可以达到周身血脉畅通,经脉气血通畅,达到五脏气血通道通调。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

其次,气功养生保健中常用的呼吸吐纳方法也是为了加强胸腹外郭的活动,进一步调养内部脏腑经脉。如调息行气、腹式呼吸是气功养生练气的关键,可使人体内气积蓄,增加胸膈的活动量,提高内脏的功能,常用的有腹式呼吸法、停闭呼吸法、大呼大吸法、踵息法等。通过气功养生保健可以使脏气充盛,内气蓄积,五脏六腑气血运行的通路畅通。五脏固守于中,肢节胸腹强壮于外,城郭以固,脏气以充。正如《素问.脉要精微论》中阐述人体内脏与胸腹肢节得守得强关系中强调的五脏精气充足得守于中,四肢胸腹强壮而得强于外,内外坚固,筋骨强壮,气血畅通;反之,五脏精气衰败失守于内,四肢筋骨受损失强于外则失守、失强则死。

可以说,《内经》的养生方法是以中医整体观为理论,它与脏象学说理论密切相关。

(四)经络养生的意义

《灵枢.经脉》篇指出:“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概括说明了经络系统在生理、病理和防治疾病方面的重要性。在生理方面,经络系统有运行血气、协调阴阳的功能;在病理方面,经络系统有抗御病邪、反映症候的功能;在防治疾病方面,有传导感应、调整虚实的功能。因此,经络养生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1.循经感传现象

在针灸临床上,医生使用针刺或艾灸的方法治疗疾病时,经常出现各种独特的循经感传现象。当患者接受针灸或其他方法刺激穴位时常会出现一种异常的感觉,表现为酸、麻、胀、蚁走感,或流水感,沿着经脉循行路线扩散,古人称之为“气行”现象。气行的情况因个人的体质类型差异而不同,但感觉多为“线条状”。其粗细大约如粗棉线,随着部位的不同而有宽窄、深浅的差异。这种循经感传现象,在古书中并无明确的说明。因此,关于古代经络图是根据什么现象记录和画出来的,一直是猜测和争论的焦点。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重又发现经络感传现象,并对此进行了大规模的观测。五十年来,广大科技工作者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敢于实践,大胆探索,刻苦努力,坚持不懈,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不仅表明循经感传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与人体的机能调节过程密切相关。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循经感传是人群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正常生命现象,它的循行路线与古典医籍之中所描述的十四经脉路线基本一致。研究成果亦表明循经感传对人体的各功能系统或器官的活动都有明显的影响。如当感传到达腹部时,胃运动即明显增强,排空时间缩短,张力增高。对胃运动功能亢进者,感传到达则又会使胃运动减弱。这些结果表明循经感传对消化系统机能活动有影响,并具有双向调节的特点。再有,如针刺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内关穴,通过心电图和无创式心功能测定仪等手段监测,其中大多数人的心电图倒置的T波逐渐恢复正常,心输出量和心脏指数等左心功能指标明显改善。而对那些微循环障碍的患者,循经感传到达时,随着微血管的舒张,可使瘀塞的血液逐渐移去,并可看到成团的红细胞连续通过。局部微血流图观察的结果也表明,感传到达部位的血管紧张性降低,微动脉的血管弹性改善,搏动性血流供应的强度提高,有明显的调整作用。不仅如此,研究观测循经感传对呼吸系统、泌尿系统、骨骼肌功能、神经系统、特殊感官功能、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都有一系列的非主观意志所能控制的客观反应,从而进一步证实了循经感传现象的客观存在及其在人体功能调控过程中的重要意义。2.调整虚实

针灸、按摩、气功等方法所以能防病治病,是基于经络具有传导感应和调整虚实的功能。这些治法是通过体表的腧穴来影响经络,经络将感应传导至有关脏腑,达到疏通气血和调整脏腑的功能,以治疗疾病。《灵枢.官能》一文中说:“审于调气,明于经隧。”这就是说,运用针灸等治法要讲究“调气”,要明了经络的通路。针刺中的“得气”现象和“气行”现象是经络传导感应功能的表现。“气”是古代哲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内经》认为,在人体,气是构成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并以气的运动变化来说明人的生命活动。依据不同来源和不同功能,人体之气分为“原气”(亦称真气)、“宗气”、“营气”、“卫气”四种,统称为“经气”或“脉气”,它是经络功能的基础,对全身气血和各脏腑的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经气所表现出来的生命现象又概括地叫做“神气”。针刺中的“得气”、“行气”等感觉现象说的是“气”,而这“气”是与“神”密切相联,所谓“气行则神行,神行则气行”(张志聪《灵枢集注.行针》)因此,关于经络传导感应的功能又可说是“神气”的活动。

经络在正常情况下能运行气血和协调阴阳,在疾病状态下则出现气血不和及阴阳偏盛的虚实症候,此时运用针灸等治法以调气,治神,在于扶正祛邪使能回复到正常的状态。经络的调整虚实功能是以它正常情况下的协调阴阳作用为基础,针灸等治法就是通过适当的穴位和运用适量的刺激方法激发经络本身的功能,能使“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灵枢.刺节真邪》)。关于经络的调整虚实的功能,临床上有许多事实可供证明。如针刺健康人和病人的足三里和手三里时,原来胃弛缓的,可使收缩波加强;胃紧张的可使之弛缓,病人尤为明显。实验证明,针刺有关经络的穴位对各脏腑机能都有调整的作用,即原来亢进的可使之抑制,抑制的可使之兴奋。临床研究还证明,不同的经络穴位具有相对的特异性。例如,针刺心经和心包经的神门、曲泽、内关等穴位治疗心律紊乱获得较好的疗效,心电图检查显示心律调整,心肌劳损也有好转。而针刺脾经上的三阴交、胃经上的足三里和膀胱经上的昆仑等穴,则效果较差。凡此种种,都表明了在相关的经穴运用针灸等治法,激发经络本身的协调阴阳的功能,从而实现了经络调整虚实的作用。3.调养脏腑《内经》把人体看做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脏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使人体的功能活动保持相对的稳定,并与外部环境保持统一和平衡。而脏腑之间和人体各部位之间的功能联系及其动态平衡的保持则是通过经络实现的。这一对人体功能调控的深刻的学术思想,至今仍为世人所称颂。

中医学认为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人体的表里内外。经脉与脏腑之间有其特定的属络关系,而穴位则是脏腑经络之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因此,脏腑有病可以反映到体表的经脉或穴位上,而刺激穴位又可调整所属脏腑的机能,起到调虚实、处百病的作用。经脉和脏腑之间的这种特定联系就是经络生理功能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医病理、诊断和治疗学的理论基础,对于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古人很早就观察到脏腑有病在体表的一定部位会出现一些异常反应。《内经》中就已经有“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也”的论述。在历代的医书中这样的记载也很多。比如,在相应的经脉或穴位处出现异常感觉,其中以疼痛最为多见;穴位处皮肤或皮下出现各种反应物,如可摸到皮下硬结或索状物,或出现皮下组织松弛、凹陷、隆起等现象;相应穴位的皮肤温度、皮肤阻抗、皮肤电位等生物物理特性出现明显的变化;耳廓的一定部位会出现压痛点、低阻抗点、甚至变形变色等反应。

因此,当脏腑发生病患时,针刺身体的一定穴位,通过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扶正祛邪可以实现调整相应的脏腑,乃至整个机体的功能。4.疏通气血,平衡阴阳

经络在正常情况下,具有运行血气,协调阴阳的功能。《灵枢.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也。”指出经络是运行血气的道路,纵横交错,分布于体内和体表,在原气和宗气的参与和推动下,营气运行在脉内,“化以为血”;卫气运行在脉外,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周流不息,并渗透、散布到身体各个组织器官中去。这就是经络“行血气”的功能。《灵枢.经水》篇中说:“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就是说,各经脉虽然都是运行血气,而各经中血气之多少又有差别。

经络“营阴阳”的功能,不仅指经络将血气输送到全身各部,正如《灵枢.脉度》中所说的“内溉脏腑,外濡腠理”,从而使体内的脏腑和体表的五官七窍、皮肉筋骨,均能紧密契合、协调一致,而且包含有协调阴阳的意义。正如人体的内外、上下、左右、前后、脏腑、表里之间,由于经脉的联系得以保持相对的平衡,同时血气盛衰和机能动静等也都有了正常的节律。

总之,运行血气,协调阴阳是经络的主要功能,两者之间是紧密结合的,是不可分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